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二物理物体的浮沉条件练习及答案

初二物理物体的浮沉条件练习及答案

初二物理物体的浮沉条件练习及答案
初二物理物体的浮沉条件练习及答案

初二物理物体的浮沉条件练习及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一、选择题

1.关于铁球在水中的沉浮,有以下几句说法,正确的是 ( )

A、沉入水底的铁球一定是实心的;

B、凡是铁球就会沉入水底;

C、空心的铁球一定漂浮在水面;

D、悬浮在水中的铁球一定是空心的.

2.一均匀物体恰能悬浮的水中,若将此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 ( )

A、大的一块下沉,小的上浮; B、大的一块上浮,小的下沉;

C、两块仍悬浮在水中; D、两块都上浮到水面.

3.一艘轮船从海里驶入到河里,则 ( )

A、它受到的重力变小,浮力不变;

B、它受到的重力变大,浮力不变;

C、它受到的重力不变,浮力变小;

D、它受到的重力不变,浮力不变.

4.一个空心金属球的质量是0.5kg ,体积是6×10-4m 3.把它投入水中,静止时它将( )

A 、漂浮在液面上

B 、悬浮在液面上

C 、沉入水底

D 、以上种情况都有可能

5.如图1所示,在水池中浮着一只木桶,木桶里装有石块.若把木桶中的石块拣出来扔在水池里,则水池的水面将会( )

A 、上升

B 、下降

C 、不变

D 、条件不足,不能确定

6.一空心球,截面积如图2所示,球的总体积为V ,空心部分的体积是球总体积的1/4,当将此球投入水中时,有1/4的体积露出水面,若将球的空心部分注满水,然后使其浸没水中,静止释放后,球将

A 、上浮

B 、下沉

C 、悬浮

D 、漂浮

二、填空题

图 2

7.有塑料球、木球和铁球各一个,当它们在水中静止时,如图3所示._________球一定是空心的;__________球所受的浮力小于它

的重力,木球所受的浮力_______于

它的重力(填“大于”、“等于”或

“小于”).

8.如图4所示,漂浮在水池中的木块下悬吊着重物A .若把悬吊重物的绳子剪断,重物将沉入水底,这时水面_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将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参考答案

1、D

2、C

3、D

4、B

5、B

6、C

7、铁,塑料球,等于

8、下降,减小

3 图4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优秀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和力与运动的关系描述物体的浮沉条件; 2.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改变物体所受的重力或浮力的大小,使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处于不同的浮沉状态; 2.认识浮力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轮船、潜水艇、气球、飞艇的浮沉原理的学习,体验科学、技术、社会的紧密联系; 2.通过浮力知识应用实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激发学生学习情趣;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实验,激发学习欲望。发展积极探索的精神,获得谋求内部协调统一的成功体验。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内容是在上一节学习浮力概念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物体的浮沉条件,并与上一节内容构成完整的浮力知识体系。本节知识是前面所学力学知识的综合应用,与力、重力、二力合成和密度等知识联系密切。本节内容包括两个知识点:一是物体的浮沉条件,二是轮船、潜水艇、气球、飞艇和密度计的浮沉原理。前者重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而后者重在使学生认识到浮沉条件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意义。物体的浮沉条件是分析各种浮沉现象的基础,所以通过实验观察,认识物体的浮沉现象及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要弄清浮沉条件,关键是对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本节教材要运用阿基米德原理分析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的变化,并比较浮力和重力的大小,需要较强的思维能力,因此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三、教学策略 根据浮力知识的教学分解,本节教学的主要知识有两个:一是物体的浮沉条件;二是浮沉条件的应用。知识本身的难度并不算大,但贯穿在从如何调节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去理解浮力的应用事例这个分析过程要求较高,是进行本节教学的关键,为此,本节教学的策略设计是:首先观察、分析、比较物体的浮沉情况,引导学生从受力条件和密度条件两个方面认识物体的浮沉条件,通过调节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达到理解浮沉条件在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诸方面的应用。 四、教学资源准备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教学设计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体的浮沉现象,能从受力分析的角度判断物体的浮沉状况. 2.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能运用它解释浮沉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物体浮沉条件的实验,体会物体漂浮、上浮、下沉、悬浮的原因. 2.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能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生产实践相结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浮力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 2.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 上浮、下沉、漂浮、悬浮的分析与判断.知道轮船、潜水艇、气球、飞艇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 物体处在上浮、漂浮、悬浮、下沉的不同状态下,浮力、重力、密度的比较. 【教学仪器】: 烧杯、水、体积相同的蜡块和铁块、两个铁罐子、沙子、潜水艇模型、热气球模型。【教学流程】: (一)新课引入 [演示]:1.出示铁块和蜡块让学生观察发现它们体积相等。2.将体积相同的铁块和蜡块同时浸没在水中后松手。 [现象]:铁块沉入杯底而蜡块上浮最终浮在水面。 [提问]:1.浸没在水中的铁块、蜡块(松手后)各受到什么力? (浮力、重力) 2.铁块和蜡块受到的浮力相等吗?(相等。因为V排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相等。) 3.既然铁块和蜡块受到的F浮相同,为什么松手后铁块沉底而蜡块上浮? 液体中,物体的浮沉取决于什么呢? [讲解]:物体的浮沉条件: 分析蜡块:松手后,浸没在水中的蜡块所受到的F浮>G蜡,所以蜡块上浮。当蜡块逐渐露出水面,V排减小,浮力减小,当F浮= G物时,蜡块最终漂浮在水面。即:F浮>G 物上浮,最终漂浮。 分析铁块:松手后,浸没在水中的铁块所受到的F浮<G铁,铁块下沉。到达容器底部后,铁块受到F浮、G铁和F支,三力平衡,静止在容器底,我们说铁块沉底。即:F浮<G物下沉,最终沉底。

初中物理中考考点详解——物体的浮沉条件

物体的浮沉条件 浮沉状态有关名词 1.上升:物体在液体中向液面运动的过程. 2.下沉:物体在液体中向容器底部运动的过程. 3.漂浮:物体独自静止地浮在液面上,有一部分体积在液面下为V排,有一部分体积在液面上为V露. 4.悬浮:物体独自静止地悬在液体中任何位置,此时V排=V物. 5.沉底:物体在液体中沉到容器底,容器底对它有一个支持力. 6.浸没:物体全部浸在液体中,此时V排=V物. 7.浸入:物体部分或全部浸在液体中. 8.浮体:凡是漂浮或悬浮在液体中的物体 浮沉及浮沉的应用 当F浮>G物(ρ液>ρ物)时,物体上浮→漂浮(F'浮=G物). 当F浮=G物(ρ液=ρ物)时,物体悬浮. 当F浮

物体浮沉条件

初中物理《浮沉条件》组卷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在水中,鱼、漂浮的木头、静止在水底的石头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就是() A.水对石头的压强比对木头的小 B.木头受到的浮力大于它自身的重力 C.鱼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水的重力 D.石头受到的浮力等于它自身的重力 2.俗话说“瓜浮李沉”,意思就是西瓜投入水中会漂浮,李子投入水中会下沉.对此现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就是() A.西瓜的密度比李子的密度大 B.西瓜漂浮时所受浮力大于重力 C.李子下沉过程中所受水的压强不变 D.李子浸没后,下沉过程中所受浮力大小不变 3.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小球甲、乙、丙、丁,静止在容器的水中,如图所示.这四 个小球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F丙、F丁,则() A.F甲=F乙 B.F甲<F丁 C.F乙>F丙 D.F丙>F丁 4.如图所示,将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放入装有某种液体的圆柱形容器中,木 块静止时,有的体积露出液面,此时液面比放入木块前升高2cm,容器底部受到的 压强变化了160Pa(取g=10N/kg),则下列判断错误的就是() A.液体的密度就是0、8×103kg/m3 B.木块的密度为0、6g/cm3 C.木块受到的浮力就是6N D.使木块完全浸没需要4N向下的压力 5.如图所示,将一个小球先后放入甲、乙两个盛满不同液体的溢水杯中,小球在甲杯中漂 浮,在乙杯中沉底,甲、乙两杯中溢出液体的重力分别为0、5N与0、4N,则下列说法正确 的就是() A.小球在甲杯中受到浮力作用,在乙杯中不受浮力作用 B.小球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为0、5N,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小于0、4N C.小球的质量为50g D.甲杯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杯液体的密度 6.如图所示,某同学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A、B分别放到甲、乙两种液体中.物体静止时,A漂浮,B悬浮,且两液面相平,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分别为P 甲、P乙,物体A、B所受浮 力分別为F A、F B.则() A.P甲<P乙,F A=F B B.P甲<P乙,F A>F B C.P甲>P乙,F A=F B D.P甲>P乙,F A<F B 7.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 其中,当鸡蛋静止时,两个杯子中液面恰好相平,鸡蛋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 则() A.甲杯中的盐水密度较大 B.乙杯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强较大 C.甲杯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力较大 D.鸡蛋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8.未煮过的汤圆沉在水底,煮熟后漂浮在水面上,则此时汤圆() A.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煮过的小 B.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煮过的小 C.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煮过的大 D.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煮过的大 9、就是我国自行制造的第一艘航空母舰静止在海面上,下列分析正确的就是 () A.航空母舰所受的浮力大于它所受的重力 B.航空母舰排开的海水越多受到的 浮力越大 C.航空母舰受到的浮力大小跟它本身的密度有关 D.航空母舰的排水量约为7×104t,表示它空载时排开水的质量约为7×104t 10.在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两个烧杯内分别盛满密度为ρ甲与ρ乙的两种液体,把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轻轻地放入甲、乙烧杯内,静止时如图所示,烧杯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与P乙,小球所受浮力分别为F甲与F乙,下列判断正确的就是() A.ρ甲<ρ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F甲<F乙 11.小明用矿泉水瓶与小玻璃瓶制作了一个“浮沉子”(如图),她将装有适量水的小玻璃瓶瓶口朝下,使其

初二物理物体的浮沉条件练习及答案

1.关于铁球在水中的沉浮,有以下几句说法,正确的是 ( ) A、沉入水底的铁球一定是实心的; B、凡是铁球就会沉入水底; C、空心的铁球一定漂浮在水面; D、悬浮在水中的铁球一定是空心的. 2.一均匀物体恰能悬浮的水中,若将此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 ( ) A、大的一块下沉,小的上浮; B、大的一块上浮,小的下沉; C、两块仍悬浮在水中; D、两块都上浮到水面. 3.一艘轮船从海里驶入到河里,则 ( ) A、它受到的重力变小,浮力不变; B、它受到的重力变大,浮力不变; C、它受到的重力不变,浮力变小; D、它受到的重力不变,浮力不变. 4.一个空心金属球的质量是0.5kg ,体积是6×10-4m 3.把它投入水中,静止时它将 A 、漂浮在液面上 B 、悬浮在液面上 C 、沉入水底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5.在水池中浮着一只木桶,木桶里装有石块.若把木桶中的石块拣出来扔在水池里,则水池的水面将会( ) A 、上升 B 、下降 C 、不变 D 、条件不足,不能确定 6.一空心球,截面积如图2所示,球的总体积为V ,空心部分的体积是球总体积的1/4,当将 此球投入水中时,有1/4的体积露出水面,若将球的空心部分注满水,然后使其浸没水中,静 止释放后,球将 A 、上浮 B 、下沉 C 、悬浮 D 、漂浮 二、填空题 7.有塑料球、木球和铁球各一个,当它们在水中静止时,如图3所示._________球一定是 空心的;__________球所受的浮力小于它的重力,木球所受的浮力_______于它的重力(填 “大于”、“等于”或“小于”). 8.如图4所示,漂浮在水池中的木块下悬吊着重物A .若把悬吊重物的绳子剪断,重物将沉 入水底,这时水面_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将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图2 图 3 图4

物体沉浮条件

物体的沉浮条件及应用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 ·知道浮力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了解轮船是怎样浮在水面的;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分析能力。 ·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物体沉浮条件的应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生在应用物理知识的兴趣。 ·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点 1.物体沉浮条件的理解。 2.物体沉浮条件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 教学难点 1.通过控制对比实验理解沉浮条件。 2.应用沉浮条件分析生活中简单的物理现象。 教学方法 点拨、引导、演示实验、学生小组活动及讲练结合。

教学用具 多媒体、演示实验器材一套,分组实验器材八套。 教学过程 一.引入:(多媒体展示) 浸没在水中的物体都受到了浮力的作用,但是有的物体上浮,而有的物体却要下沉呢? 二.物体的沉浮条件 (一).沉浮情况与力的关系 探究1: PPT展示相同形状及体积的三个物体,分别在液体中出现上浮、悬浮、下沉。 活动:我们前面学习了浮力和重力,如果让这两个力拔河,请同学三个人一组,其中两人每人一个相同的弹簧(一个标记为重力,另一个标记为浮力),另外一记录物块的运动情况,请分别进行三种情况:1.浮力大于重力,2.浮力等于重力,3.浮力小于重力。看看中间的物体将向哪个方向运动。 学生:自主活动,并记录现象展示。(教师注意及时指导并鼓励不太积极的小组。) 讨论交流: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向浮力方向运动;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不运动;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向重力方向运动。 问:那么同学结合刚才的活动体验思考一下我们这里的三个物体为什

物体的沉浮条件

《物体的浮沉条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会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判断物体的浮沉;知道通过改变物体受到的浮力或重力的大小可以控制物体上浮或下沉;能应用浮沉条件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认识浮沉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沉条件在技术上应用的事例,体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二、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难点:运用阿基米德原理分析物体在液体中受到浮力大小的变化 三、教学过程: 1、旧知回顾 浮力的产生原因、特点、计算方法 2、新课引入: 潜水艇时而浮于水面、时而潜入水底,有时又能停留在水中。这是怎么回事呢?阿基米德原理告诉我们浸在水中的物体要受到浮力作用,那为什么有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有的物体在水中上浮呢?物体在液体中,什么情况下上浮?什么情况下沉?即物体的浮沉条件是什么? 3、讲授新课 (一)物体的浮沉条件 1.受力分析: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收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 2.物体的浮沉条件 判断一个物体在液体中是上浮还是下沉取决于它所受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 3.小组学习 根据物体所受力的情况讨论分析 当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物重G时,物体就会上浮; 当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物重G时,物体就会下沉; 当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物重G时,物体就会悬浮或者漂浮; 并在图中标出合力的方向。 4. 引导学生有阿基米德原理和密度公式,结合受力分析条件,得到新的分类; ρ物<ρ液上浮至漂浮 ρ物=ρ液悬浮 ρ物>ρ液下沉至底 (二)浮沉条件在技术上的应用 根据学案提示,小组完成“浮沉条件在技术上的应用”的学习,找出下列各物体的原理 1、潜水艇 2、气球、飞艇 3、浮筒 练习: 例1一艘轮船从海里驶入河里,它受到的重力大小---------------,它受到的浮力---------;它排开水的体积---------------。(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物体的浮沉条件

物体的浮沉条件 第六节物体的沉浮条 设计思想: 在通过前面的探究活动后,在这一节里再次进行探究活动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及探究物理的思想方法.本教案立意与探究活动中思想和方法的开放性,旨在让学生大胆探索物理规律,打开学习物理的思路,同时,希望学生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感悟物理的研究方法. 探究准备: 在事先分好组,按需要,一般是四五个同学一组为宜.同时提出要探究的课题. 探究中提供的实验仪器: 木块、铁块、弹簧称、天平、量筒等,还可根据学生的实验设计需要,为学生提供仪器. 探究中的具体操作: 提出问题: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二铁块却下沉,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物体的沉浮条件又是什么? 请同学们提出猜想,猜想不拘一格; 根据自己的猜想,请同学们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在提出设计方案的基础上选择所需的实验仪器;

设计实验的记录表格; 写出实验步骤; 得出实验结论; 看实验结论和先前的猜想是否吻合; 写出个人自评. 以上的所有项目都填在下表里. 姓名实验日期 探究课题物体的沉浮条 提出猜想 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仪器 实验的记录表格 实验步骤 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和猜想是否吻合 自评 学生将上表交回后,此课时完毕. 下一课时,选几组完成较好的方案,由学生边演示边讲解他们组的探究报告,得出实验结论. 教师就学生的探究过程作一总结,归纳出:F浮G时,合力的方向向上,物体就会上浮;F浮=G时,合力为零,物体就会悬浮在液体中.

请同学们用解释图8-33、图8-34、图8-36、图8-37等现象.提出问题:物体的重力与物体的密度有关,而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与液体的密度有关,那么,与它们的密度有何关系呢? 结论:当液〈物时,必有F浮物时,必有F浮>G物,物体上浮. 注意:这里要指出物体是实心的,如果用大密度的材料制成的物体要附在水面上,则可以把他制成空心的,如轮船等. 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请同学们学习“阅读材料”.

初二物理《物体的沉浮条件》教案设计

初二物理《物体的沉浮条件》教案设计 在通过前面的探究活动后,在这一节里再次进行探究活动的目 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及探究物理的思想方法.本教案立意与 探究活动中思想和方法的开放性,旨在让学生大胆探索物理规律,打开学习物理的思路,同时,希望学生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感悟物理的研究方法. 在事先分好组,按需要,一般是四五个同学一组为宜.同时提出要探究的课题. 探究中提供的实验仪器: 木块、铁块、弹簧称、天平、量筒等,还可根据学生的实验设 计需要,为学生提供仪器. 1、提出问题: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二铁块却下沉,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物体的沉浮条件又是什么? 2、请同学们提出猜想,猜想不拘一格; 3、根据自己的猜想,请同学们自己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4、在提出设计方案的基础上选择所需的实验仪器(也可自己设计实验仪器); 5、设计实验的记录表格; 6、写出实验步骤; 7、得出实验结论; 8、看实验结论和先前的猜想是否吻合; 9、写出个人自评. 以上的所有项目都填在下表里. 姓名实验日期 探究课题物体的沉浮条件 提出猜想 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仪器 实验的记录表格 实验步骤 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和猜想是否吻合 自评 学生将上表交回后,此课时完毕. 下一课时,选几组完成较好的方案,由学生边演示边讲解他们组的探究报告,得出实验结论. 教师就学生的探究过程作一总结,归纳出物体的浮沉条件:F 浮G时,合力的方向向上,物体就会上浮;F浮=G时,合力为零,物体就会悬浮在液体中.

请同学们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释图8-33、图8-34、图8-36、图8-37等现象. 提出问题:物体的重力与物体的密度有关,而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与液体的密度有关,那么,物体的浮沉条件与它们的密度有何关系呢? 结论:当液〈物时,必有F浮物时,必有F浮G物,物体上浮. 注意:这里要指出物体是实心的,如果用大密度的材料制成的物体要附在水面上,则可以把他制成空心的,如轮船等. 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请同学们学习阅读材料. 内容仅供参考

八年级物理下册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练习及答案

物体的沉浮条件 一、选择题 1.关于铁球在水中的沉浮,有以下几句说法,正确的是 ( ) A、沉入水底的铁球一定是实心的; B、凡是铁球就会沉入水底; C、空心的铁球一定漂浮在水面; D、悬浮在水中的铁球一定是空心的. 2.一均匀物体恰能悬浮的水中,若将此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 ( ) A、大的一块下沉,小的上浮; B、大的一块上浮,小的下沉; C、两块仍悬浮在水中; D、两块都上浮到水面. 3.一艘轮船从海里驶入到河里,则 ( ) A、它受到的重力变小,浮力不变; B、它受到的重力变大,浮力不变; C、它受到的重力不变,浮力变小; D、它受到的重力不变,浮力不变. 4.一个空心金属球的质量是0.5kg ,体积是6×10-4m 3.把它投入水中,静止时它将 A 、漂浮在液面上 B 、悬浮在液面上 C 、沉入水底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5.在水池中浮着一只木桶,木桶里装有石块.若把木桶中的石块拣出来扔在水池里,则水池的水面将会( ) A 、上升 B 、下降 C 、不变 D 、条件不足,不能确定 6.一空心球,截面积如图2所示,球的总体积为V ,空心部分的体积是球总体积的1/4,当将此球投入水中时,有1/4的体积露出水面,若将球的空心部分注满水,然后使其浸没水中,静止释放后,球将 A 、上浮 B 、下沉 C 、悬浮 D 、漂浮 二、填空题 7.有塑料球、木球和铁球各一个,当它们在水中静止时,如图3所示._________球一定是空心的;__________球所受的浮力小于它的重力,木球所受的浮力_______于它的重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8.如图4所示,漂浮在水池中的木块下悬吊着重物A .若把悬吊重物的绳子剪断,重物将沉入水底,这时水面_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将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图2 图 3 图4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重难点突破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重难点突破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包括两个重要的知识点:一是物体的浮沉条件;二是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本节课是在前面学习了浮力概念及阿基米德原理的基础上展开的,并与前面的内容构成了完整的浮力知识体系,本节知识将浮力、重力、二力平衡、密度等知识紧密联系起来,是力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另外,物体的浮沉条件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物理学的重要性,激发对科学的兴趣。物体的浮沉条件是分析各种浮沉现象的基础,所以通过实验观察,认识物体的浮沉现象及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要弄清浮沉条件,关键是对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本节教材要运用阿基米德原理分析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的变化,并比较浮力和重力的大小,需要较强的思维能力,因此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二、重难点突破 1.物体的浮沉条件 突破建议: 可以开门见山,直接引入课题,教师设疑:“浸入液体中物体都会受到浮力,为什么乒乓球会浮在水面,而小石块却沉入水底,物体的浮沉由什么决定?” 也可以设置一些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出要探究的问题。例如: 让学生将石块﹑木块﹑曲别针﹑乒乓球等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木块﹑乒乓球漂浮,而石块﹑曲别针却沉入杯底,自然就想知道:浸在水中的物体,都受到水对它的浮力,为什么有的上浮、有的下沉呢? 在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之前,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四种浮沉状态。 教科书中“想想做做”采用改变盐水浓度的方法,让学生观察鸡蛋在液体中浮沉的几种情况。活动前教师要事先调配好大量浓盐水,提供给学生使用。除了教材提供的方法外,还可以用下面的方法,边演示边讲解四种状态: (1)在黄色乒乓球内注入适量的水,用蜡封住口,将乒乓球放入装有适量水的大量筒中,把乒乓压入水底,撤去压力后,乒乓球会缓慢向上运动,这种状态称为“上浮”。 (2)乒乓球上浮到一定的位置后,最后会静止,一部分体积浸没在水中,另一部分体积露出水面,这种状态称为“漂浮”。 (3)若将铁块放入水中,铁块将会向下运动,这种状态称为“下沉”,铁块最后会下沉到容器底部。

物体的沉浮条件及应用(202304174204)

物体的沉浮条件及其应用 教学目标 物体的沉浮条件及应用; 1. 通过收集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 2. 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并能分析解决相应的物理问题 3. 了解轮船潜水艇、气球、飞艇是怎样工作的,从而明确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 教学重点 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况 2014年4月16日,一艘载有450余名乘客的“岁月(SEWOL)号”客轮在全罗南道珍岛郡屏风岛以北20公里海上发生沉没事故。①同一个物体有时上浮,有时下沉;②不同物 体,有的上浮,有的下沉;为什么,物体的浮沉条件是什么? 二、知识讲解 (一)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判断方法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沉决定于物体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大小 1.浮沉条件 注意:漂浮时V排

3.漂浮与悬浮的异同点 (1)相同的地方 物体在“漂浮”或“悬浮”时,都是静止状态,都受平衡力作用:F浮=G;即使 物体悬浮于跟容器相接触处,这时物体的底跟容器的底没有挤压作用。 (2)不同的地方 ①在液体中的位置不同。漂浮体总有一部分体积露出液面,它的上表面一定高于液 面;但悬浮体上表面一般低于液面,最高也只能跟液面相平。 ②V排与V物的大小关系不同。漂浮体有V漂〈V物;悬浮体有V悬排=V物。三者关系为V漂排〈V物=V悬排。 ③ρ物与ρ液的大小关系不同。漂浮体有ρ物〈ρ漂液;悬浮体有ρ物=ρ悬液。三者 关系为:ρ悬液=ρ物< ρ漂液。 综上分析可知,浸在液体里的物体,不论是在“上浮”或“下沉”的过程中还是在 “漂浮”或“悬浮”的静止状态下,都受到重力和液体竖直向上的浮力作用,都遵守阿 基米德原理。 (二)浮沉条件的应用 1.密度计:物体漂浮条件的应用 注意:密度计是用来测量液体的密度,密度计在不同的液体中所受浮力相同,因此在密度大的液体中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小,所以密度计刻度上小下大。 2.轮船:物体漂浮条件的应用。 (1)轮船在不同的水中(如江水、海水)都处在漂浮状态所受浮力相等; (2)轮船排水量是指轮船排开水的质量。 根据物体漂浮条件可知:F浮=G物+G船;G排=G物+G船;m排=m物+m船3.潜水艇:靠改变自身重力实现浮与沉 注意:潜水艇在水下时浮力不变,充水时,重力增大,当重力大于浮力则下沉;排水 时,重力减小,当重力小于浮力则上浮。 4.气球:升空时气球里充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返回时放掉一部分气体,使气球的体积 变小,浮力减小且小于重力。 比较:探测气球和热气球浮沉原理 上升下降 气球充入密度小于 空气的气体 放掉球内部分气体,使球的 体积减小 热气球充入加热后的 热空气 停止加热,热空气冷却,热 气球内空气密度增大 盐水选种:配置盐水,使其密度小于优质种子的密度而大于劣质种子的密度。

2015年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下册 第十章 第3节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教案

设计制作:陈代富 第十章第3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理解物体浮沉条件 2、知道密度计、气球、飞艇、潜水艇的浮沉原理 3、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本节教学内容安排以科学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亲历典型的科学研究过程之中的各个环节:问题——猜测——验证——结论{检验、应用、推理、解释}——创造——发现,使学生在科学学习的过程中体验物体沉浮现象的乐趣,获取物体沉浮的经验认识,增长探究物体沉浮的本质的能力,培养观察实验,思考等科学能力,为后续乃至终生学习能力及达到高级的思维水平准备认识基础。让学生初步了解浮沉条件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参与制作密度计的实践活动和成果的展示活动,感受到科学——技术——社会的发展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感 1、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对实验现象认真观察和对实验操作的科学态度,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2、通过浮力知识应用实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激发学生学习情趣 3、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实验,激发学习欲望。发展积极探索的精神,获得谋求内部协调统一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及施教策略】 重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施教策略: 1、创设新的教学情境,以打捞沿船引入新课,并利用FLASH模拟潜水艇下潜、上浮;巨轮在海上航行;飞艇在空中飞翔等现象引入到浮沉条件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边学边实验,在实验、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物体的浮沉条件,并用FLASH制作动态的受力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 3、用多媒体制作潜水艇、孔明灯等浮沉原理并结合演示实验,让学生掌握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教学难点及其克服策略】 难点:影响物体浮沉条件的因素 克服策略:通过学生自己实验探究,讨论、交流、总结得出,加深认识 【教学策略】 课堂组织策略:采用主体参与教学策略。具体应用:1、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形成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合作的人际关系;2、创设问题的情境;3、要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参与的意识和不断提高他们主动参与的能力。4、要善于发现每位学生发言中的积极因素(哪怕只是萌芽),并及时给以肯定和鼓励; 学生控制策略: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与实际相关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

物体的沉浮条件及应用教案

《物体的浮沉条件与应用》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所在学校 课程名称初中八年级物理选用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授课课题物体的浮沉条件与应用授课章节第十章第三节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物体的浮沉条件与应用》是在学习了前两节《浮力》和《阿基米德定律》,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大小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物体的浮沉条件以及物体浮沉条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理解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是如何改变浮力或重力来实现沉浮的。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体会物理就在我身边的科学理念,初步学会用浮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较扎实的掌握了浮力的基础知识,已经学习了系统的力学知识,对学过的浮力产生原因和阿基米德原理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本节课主要指导学生通过实验,归纳总结出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随着实验的总结、拓展,真正发挥了学生正常思维潜能,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科学的探究热情。并且搜集整理浮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又培养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 ②知道浮力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观察、分析,了解轮船是怎样浮在水面的。 ②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 社会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教学重点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教学难点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教法学法教法:讲授法,实验演示法 学法:讨论法,实验法,归纳法 教学教具乒乓球、清水、盐水、橡皮泥、鸡蛋、密度计、长筒玻璃杯两个 注射器,输液管,气球,石头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八年级物理下册练习题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练习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精心整编吐血推荐,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感激不尽! 浮沉条件练习题 一、图像题: 1、如图甲,用一弹簧秤力计挂着一实心圆柱体,圆柱体的底 面刚好与水面 接触(未浸入水),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图乙是弹簧秤力 计示数随圆柱 体逐渐浸入水中的深度变化情况,求(g=10N/kg) (1)圆柱体的重力; (2)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 (3)圆柱体的密度; (4)圆柱体的高度 2、物理兴趣小组同学对物体的浮沉条件进行研究。在一个重为4N,底面积为200cm2的圆柱形薄壁玻 璃容器底部,放一个边长为1 0cm。的正方体物块,然后逐渐向容器中倒 水(水始终未溢出)。通过测量容器中水的深度h,分别计 算出该物块所受到的浮力F ,并绘制了如图11所示的图像。请解答下列 浮 问题。 (1)当水深分别为6cm和10cm时,物块受到的浮力分别是多少? (2)物块的密度是多少? (3) 当容器中水的深度为8cm时,此时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多少? 二、物体的浮沉条件(物体要全部浸没在液体或气体中): 填写表格:

.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1. 潜水艇靠改变来实现浮沉的。水中的鱼是靠改变来实现浮与沉的。 2. 探测气球(飞艇)是通过改变来达到浮力大于重力而上浮及浮力小于重力 而下降。 3、轮船是利用的条件。 三、判断物体的浮沉情况: 1.某物体重0.6N,把它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溢出0.3N的水,(1)物体受到的浮力,(2)物体静止后在水中的状态怎样? 2.重为5N的铁球,体积为0.6dm3,轻轻放入盛满水容器中,待球静止后,球处于什么状态?球受到的浮力为多少N 若将此球放入酒精中静止后能排出酒精的质量是多少g。 3.重6N体积为0.4dm3的金属球,浸没在水中松手后球将(填“下沉、上浮、悬浮”),在此过程中球受到水的压强将(变大、变小、不变),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多少N。 4、把质量为790g的实心铁块分别放入水银中和水中,待铁块静止时受到的浮力分别是多少N?(ρ 水银 =13.6×103kg/m3,ρ 铁 =7.9×103kg/m3) 比较浮力大小的方法二:利用浮沉条件比较浮力的大小:【当用F 浮=ρ 液 V 排 g不能比较的情况下, 用采用浮沉条件进行比较】 1、如图,冰漂浮在水面上,沉于酒精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受到水的浮力小于冰受到酒精的浮力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练习题及答案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一、填空题 1、一个质量是60g的鸡蛋悬浮在盐水中不动时,它受到的浮力是_____N,如果往盐水中注入清水,鸡蛋将_______。(填“下沉”“上浮”或“不动”)(g=10N/kg) 2、右图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独竹漂”的表演场景。若表演者脚下的楠竹的质量为 12kg,排开水的体积为0.06m3,则楠竹受到的浮力为_____N,运动员和手中细竹竿 共重_____N。(g=10N/kg) 3、刚倒入玻璃杯中的雪碧会产生很多小气泡。此时,将一些葡萄干加入杯中,有些 葡萄干会沉入杯底,这些葡萄干表面因吸附足够的小气泡,受到的浮力_____重力,从而上浮;上浮到液面后,由于小气泡破裂,导致它们受到的浮力______重力,于是又沉入杯底(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一艘轮船从海里驶入河里,它受到的重力大小________,它受到的浮力_______,它排开水的体积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船要_______一些(填“上浮”、或“下沉”)。 5、饺子在水中煮一会儿会漂起来,是因为饺子受热膨胀,体积_______,受到的浮力_______,重力小于浮力,上浮到水面(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二、选择题 ()6、列四个情景中,受到的浮力增大的物体是 A.从深水处走向海岸沙滩的游泳者B.从长江驶入大海的轮船 C.海面下正在下沉的潜水艇D.在码头装载货物的轮船 ()7、A、B、C、D是四个体积、形状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球,把它们投入水中 静止后的情况如下图所示,它们当中所受浮力最小的是 A.A球B.B球C.C球D.D球 ()8、把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不同物体放入水中,它们静止时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乙物体受到的浮力 B.甲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乙物体受到的浮力 C.甲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乙物体受到的浮力 D.无法判断谁受到的浮力大 ()9、一个很薄的塑料袋(质量不计)装满水,袋口扎紧后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数是6N,若使塑料袋体积的2/3浸在水中称,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接近于 A.0N B.6N C.4N D.2N ()10、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水和盐水中静止时,鸡蛋在图甲中漂浮、在图 乙中沉底,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A.甲图中的鸡蛋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B.乙图中的鸡蛋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 C.甲、乙两图中鸡蛋受到的浮力大小相等 D.乙图中的液体是盐水 ()11、“094型”潜艇是我国自行研制的新一代潜艇,当它从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3节第1课时物体的浮沉条件公开课教学设计

第1课时物体的浮沉条件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了解轮船是怎样浮在水面上的。 2.了解浮沉的各种现象,规范描述各种浮沉状态的语言。 3.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是二力平衡知识的具体应用,结合阿基米德原理掌握浮力问题的解决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物体的浮沉现象的实验研究,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实验研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浮力知识应用实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激发兴趣和提高学生的思维方法。 2.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教学重点 浮沉条件和密度大的物体实现漂浮的方法。 教学难点 综合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探究浮沉条件。 教具准备 乒乓球、沙、装有水的水槽、多媒体课件等。 一、情景引入 实验1:将小木块、乒乓球、小铁块浸没在水中,小木块、乒乓球上浮,小铁块下沉。 实验2:将牙膏皮放入水中下沉,将牙膏皮折成小盒子,牙膏皮漂浮在水面上。

同时多媒体展示图片:人在死海中悠闲地戏水、飞艇在空中自由地上升、下降。 引导:对于刚才的实验,还有上面展示的两幅图片,请思考问题:为什么有的物体会上浮?为什么有的物体会下沉?物体的浮与沉取决于什么条件? 这节课我们通过实验进行相关探究,引出课题:物体的浮沉条件。 二、新课教学 探究点:物体的浮沉条件 1.漂浮、悬浮和下沉 演示实验:将三个乒乓球浸没水中(一个充满沙;一个中空;一个有部分沙,用蜡封住),松手后出现什么现象? 引导:首先指明这些现象可以描述为“漂浮”“下沉”“悬浮”,规范物理语言,然后要求学生进行受力分析,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浸入水中的物体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它们的施力物体分别是谁? 交流讨论:一个物体在受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力的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由这些力共同决定。 (1)F浮=G时,它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将处于什么状态? (2)F浮>G时,它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将处于什么状态? (3)F浮

初二物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教案一

物体的浮沉条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 能应用浮沉条件解释一些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浮沉条件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力和运动的知识分析概括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认识浮力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相关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渗透物理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养成以实验为基础,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通过分析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运用已知知识分析物体的浮沉条件。 难点:利用浮沉条件分析轮船、潜水艇、密度计的工作原理。 教学过程: 导课 演示实验: 将一个空矿泉水瓶,放入水中,矿泉水瓶浮在水面上; 逐渐向矿泉水瓶加沙子,发现矿泉水瓶逐渐浸没水中。当加沙子到一定程度,矿泉水瓶既不浮在上面,也没沉到水底; 继续加沙子,发现矿泉水瓶沉到水底。 引出课题:物体的浮沉条件是什么? 讲授新课 一、物体浮沉条件 1.利用受力分析物体浮沉条件 教师做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浸没在水中的物体的浮沉情况引导学生画出受力示意图 并合作探究得出物体的浮沉条件。 教师就学生的探究过程作一总结,归纳出物体的浮沉条件:F浮G时,合力的方向向上,物体就会上浮;F浮=G 时,合力为零,物体就会悬浮在液体中。 2.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分析物体浮沉条件 当ρ液< ρ物时,必有F浮 ρ物时,必有F浮>G物,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二、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应用 1.怎样使密度大于水的物体能够漂浮在水面上呢? 轮船钢铁的密度比水大所以铁块会在水中下沉,可为什么钢铁制成的轮船却能漂浮在水面上呢?(引导学生做浮橡皮泥实验)总结:做成空心增大了橡皮泥的体积能排开更多的水也就增大了浮力使浮力大于重力橡皮泥就上浮,而轮船就是根据这个道理制成的。 潜水艇潜水艇也是用钢铁作成的,可它为什么能在水中上浮和下潜呢?通过自制模型向同学们展示潜水艇上浮和下潜的过程。引导学生利用物体的浮沉条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基础)知识讲解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基础) 撰稿:肖锋审稿:蒙阿妮 【学习目标】 1、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 2、知道浮力的利用; 3、了解轮船的漂浮原理、潜水艇的浮沉原理、气球飞艇的升降。 【要点梳理】 要点一、物体的浮沉条件(高清课堂《浮力的应用》)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和竖直向上的浮力F浮。而物体的运动状态取决于受力情况,物体的浮沉就取决于它所受的浮力与重力的关系。 要点诠释: 1.当F浮>G时,合力方向竖直向上上浮 当F浮=G时,合力为零悬浮 当F浮G 物体上浮;当时,F浮=G,物体悬浮;当,F浮

从浮力利用的角度看,采用“空心”的办法可以增加可利用的浮力。即使现代化的轮船,也采用的是这种古老的办法。 要点诠释: 1.轮船 ①轮船浮于水面,它们受到的浮力等于船的总重。 ②轮船浮力的大小通常用排水量来表示,排水量是指轮船满载时排开的水的质量,根据漂浮条件知,排水量=船自身的质量+满载时货物的质量。 2.潜水艇 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浮沉的,潜水艇为了实现升降,必须使浮力大小不等于重力,潜水艇在水下时,由于艇壳不能任意改变,因此浮力是不变的,要想控制上浮、下沉就只有改变自重,潜水艇两侧都有水舱,与高压气舱相连,高压气体能将水从水舱内排出,减小潜水艇重力,当其小于浮力时潜水艇就上浮;当浮力大小等于重力,潜水艇可在水中任一位置保持静止,即悬浮;关闭高压气舱使进水口打开,在水压作用下水舱进水,自重增大到大于浮力时,潜水艇开始下沉。 3.气球和飞艇 气球和飞艇是漂浮在空中的,内部所充气体的密度必须小于空气的密度,一般充有氢气或氦气,充气时体积增大,浮力增大,当浮力增大到大于其重力时,气球和飞艇就上升;反之,排出一部分氢气或氦气时,气球和飞艇就下降,因此它们是通过改变体积来实现上升和下降的。 热气球是通过加热的方式使气球内气体热膨胀,从而减小气体的密度,因此热气球只要停止加热,气球体积就会缩小,浮力减小,降回地面。 【典型例题】 类型一、物体的浮沉条件 1、如图所示,甲、乙两杯盐水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将同一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 两杯中,鸡蛋在甲杯中处于悬浮状态,所受浮力为F甲;在乙杯中处于漂浮状态,所受浮力为F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ρ甲>ρ乙B.ρ甲<ρ乙C.F甲>F乙D.F甲<F乙 【答案】B 【解析】鸡蛋在甲盐水中悬浮,所以鸡蛋的密度等于甲盐水的密度;在乙盐水中漂浮,所以鸡蛋的密度小于乙盐水的密度。因此乙的密度大于甲的密度,所以A错误,B正确。 鸡蛋在甲中悬浮,所以此时浮力等于重力;在乙中漂浮,浮力也等于重力,因此在甲和乙中所受浮力相等,所以CD都错误。 【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了浮沉条件,一定要掌握物体浮沉情况与密度的关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