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3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一课时) 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

5.3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一课时) 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明确西北地区的范围和地形特点。

2.理解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的递变规律,并初步探讨其成因。

3.明确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及气候与地形、植被、河流的相互关系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4.明确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分析本区“高”“寒”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对其他地理特征形成的影响。

5.明确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分布及我国主要的牧区。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2.用联系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认识、了解祖国的热情和爱国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成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自然特征的成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比较法、启发引导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打开大屏幕,显示图5.4(课本第4页)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与同学们一块儿复习四大区域划分界线及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青藏地区的地势及地理位置。今天我们来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特点。

板书: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讲授新课]

读图5.4:西北地区的地形。

同学们从图中找出本区的主要地形及位置,然后提问。

大家已经知道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那么来自海洋的水汽容易到达这里吗?(很难)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显示中国地形图),用亮线分别显示中国主要东西方向的山脉。

想一想:这样的走向对来自海洋的东南湿润气流有何影响?(阻挡气流)

总结:深居内陆,距海遥远的地理位置加上东西向山脉对气流的阻挡,使湿润的海洋气流很难到达这里。

想一想:(大屏幕显示)

1.这里的降水情况如何?(稀少)

2.气候有何特点?(干旱为主)

3.河流分布多少?(河流稀少)

4.河流多为内流河还是外流河?(内流河。教师提示、点拨学生从气候、地形方面找原因)

3、4两题目要通过大屏幕显示中国河流分布图,把推理结果在现实中得到印证。

板书: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河流稀少,多内流河。

活动1:(课本第12页活动1)

这个题目,学生很快即可完成。通过提问,看有无问题,适当点评。

承转:我们知道本区降水稀少,所以气候干旱,那么本区各地干旱程度一样吗?

学生看图、思考,教师点拨:降水有东西差异(东部多,西部少),干旱程度也应是西部较东部地区更为干燥。

植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水分,降水的东西差异,会导致植被差异吗?

播放录像片段:(有画面,有解说)

1.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景观。

2.荒漠草原景观。

3.荒漠景观——我国面积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看完后,教师简单介绍水分与景观的联系。完成第12页活动第二题。

想一想:

1.西北地区制约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自然因素是什么?(缺水)

2.西北地区的西部都是沙漠吗?(不是)

3.哪些地方不是呢?(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

教师进一步解释为:地表水、地下水丰富的地区。

录像片段: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我们把沙漠地区,水分条件较好,能生长植物的地方,叫绿洲。

提问:这些绿洲的分布有何特点?

盆地边缘。

[课堂小结]

(师生一起复习总结)

提问:回答:

1.本区地理位置?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2.东西方向山脉?对湿润气流阻挡。

3.结果呢?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4.特征包括?降水稀少。

河流稀少,多内流河。

[反馈练习]

1.填空

(1)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______遥远与______方向山脉的共同影响,形成______为主的气候特征。

(2)西北地区的河流特征表现为:数量______,且多______河。

(3)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的差异,主要是__________的差异引起的。

2.判断

(1)西北地区具有受海洋影响小的共同性特点。

(2)西北地区内部没有差异。

(3)西北地区干旱区面积广大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

(4)我国山脉的走向与西北地区气候特征的形成无关。

3.填图

在西北地区填充图上,填出下列地理事物: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塔里木河。

参考答案:

1.(1)海东西干旱(2)少内流(3)水分(降水)

2.(1)√(2)×(3)√(4)×

3.略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通过各种媒体,调查、了解西北地区与北方、南方地区自然特征方面较为具体的差异。

●备课资料

一、西北大漠的明珠——石河子

石河子,一个田园风光般的城市,据说东有泉水汇成的小河,因其底多石头而得名。它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南依天山,北向大漠,东临玛纳斯河,距乌鲁木齐市150千米。到过石河子的人都称赞:石河子天蓝、地绿、环境优美,道宽、路直、园林秀丽,是名副其实的“戈壁明珠”和新疆的旅游名城。如今在西部大开发的浪潮中,石河子以其俊逸的身姿和风采,独特的魅力和特色,日渐从西部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

1.军垦之城

石河子地区古为游牧地,“丝绸之路”北道从区内通过,18世纪中叶始有村落。1950年王震将军率领人民解放军执行毛泽东主席“屯垦戍边”命令,进驻玛纳斯河两岸,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创业,开拓奋进,在亘古荒原、戈壁瀚海建起了一座军垦新城。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石河子,夏季光热资源较国内同纬度丰富,又有天山雪水滋润,农业在新疆乃至全国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里的棉花质量、甜菜含糖

量均达到全国前列,蟠桃、红心脆甜瓜、小籽西瓜等已成为绿洲特色农产品。值得一提的是,垦区农业沿用部队师、团、营、连编制组织生产,有优良的军队作风,又是国营农场大农业生产,因而其绿洲农业具有独特的军垦特色。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工业生产,这里已成为新疆重要的纺织、制糖以及食品基地,近年来工业发展迅速,工业产品中有55种被评为国家及省部级优质产品,其中石河子味精、神内胡萝卜汁、葡萄牌毛线等产品誉满新疆内外。经历了数十年的艰苦创业,石河子这座以农业为依托、以轻工业为主体、城乡结合、农工商一体化的现代军垦新城巍然屹立于天山脚下。

2.文化之城

石河子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发达的天山北麓经济带中心,连接亚欧大陆桥的北疆铁路和312国道分别从市区南北两侧横贯而过,便利的交通、发达的经济,促进了石河子文化的繁荣,各种人文景观、文化场所充盈着这座草原新城:在这座城市里,周恩来总理生前曾多次陪着各国贵宾前来访问并视察工作,因而在这里建有周恩来总理纪念碑;为了铭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的赫赫功勋,在石河子还建有“军垦博物馆”;著名诗人艾青从20世纪50年代中叶应王震将军之邀,来这里体验生活,进行创作,在这座新城一住就是20多年,到处留有他的足迹,并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歌佳作,为了纪念这位中国现代诗坛上的巨匠,在这里还建有纪念他的“艾青诗歌馆”。

规划整齐、面向全国招生的国家重点大学石河子大学成为市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着莘莘学子;石河子还有占地面积较大、环境优雅、风景宜人的游憩广场,除了冬季外,春夏秋三季游人络绎不绝,广场中醒目地耸立着“王震将军塑像”、“军垦第一犁”等雕像,昭示后人要继承和发扬军垦精神,莫要忘记先辈们创业的艰辛!广场两侧错落交织的树坛、花坛、果树带姹紫嫣红,郁郁葱葱,显示出石河子的勃勃生机!广场正面有西北最大的音乐喷泉,欢腾雀跃、喷云吐玉。而2000年7月才落成的音乐广场更让石城人自豪有加,石河子正向一个高雅、文明、繁荣的现代化都市迈进!

在良好的文化氛围熏陶下,石河子人的素质也得以提升,大街两侧果树成林,诱人的红果让外地人“心动手痒”,而石城人似乎“熟视无睹”,到广场休闲娱乐的市民,赞叹声、颂扬语不绝于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随处可见。细看石河子花草中的公益广告,你一定会读懂石城人民的心声:“我很小,请别踩我”、“爱护树木,从我做起”、“携手共建美好家园”……

3.花园式城市

世界上有许多令人向往的花园之城,大多分布于雨水较多的发达地区,而深居内陆的石河子却有着与大漠“风格迥异”的景观:花带、花坛、草坪布满大街小巷,居民小区内风景林、花圃、草地“各显山水”,各大企事业单位楼前、厅内芳草依依,花香宜人,整个城市具有乔、灌、花草错落有致的绿化系统,形成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的优美环境,真可谓“满城绿树满城花”,楼宇、屋舍、厂房全都散布在葱茏芬翠的林网之中,难怪诗人艾青在其《年青的城》中写到:“你说它是城市,却有田园风光,你说它是乡村,却有许多工厂……”风景如画的石河子其郊区景观也“不同凡响”:南山风景区成为新疆的“九寨沟”,北湖公园被称为“沙漠中的江南”……

“我见过许多地方,数这个城市最年轻,它是这样漂亮,令人一见倾心……”诗人艾青这样颂扬石河子,“城在绿云中,人住花丛里”,中外游客这样赞美石河子,石河子不愧为“树木花卉博览”城市。目前这座城市的绿化覆盖率高达42%以上,在全国各城市中名列前茅。典雅幽静的环境,为石河子带来诸多荣誉:曾多次被评为自治区和全国绿化先进城市,被中央绿化委员会评为公园城、生态城,还被誉为“工农业并进的花园城市”,2000年7月荣获“联合国人居环境奖”,与大连媲美,跟珠海争辉。

一方水土孕育着一地风光。石河子是几代军垦人在戈壁滩上建立起来的一座美丽的城市,一座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城市,它以突出的军垦特色、绿洲风采屹立于天山脚下,闪烁着明珠之光。“东有大连,南有珠海,西有石河子”,这是石河子人赶超先进的雄心壮志!“艰苦创业,开拓奋进,团结奉献,争创一流”,它是自强不息的石河子人奋发向上的“石河子精神”的真实写照。“联合国人居环境奖”以及“国际第二届酒文化节”已经将石河子推向了世界!愿石河子这颗“准噶尔明珠”在大漠中更加闪耀着它的夺目光彩!——摘自《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二、开发风能保护西北环境

考察一下西北地区的自然灾害,会发现扮主角的常常是风:越来越频繁的沙尘暴,其产生的气象条件就是8级以上大风。沙化土地扩展速度由20世纪70年代的1560平方千米/年升至90年代的3436平方千米/年,风是扩展的动力。此外,大风还加速水分损失,造成地表不稳定,影响植物存活。但是,风能又是

一种最清洁的能源。我国风能总蕴藏量10亿千瓦,可利用的也有2.53亿千瓦,相当于现在全国总发电能力。西北地势开阔平坦,冬春强劲的西北风,既是土壤风蚀沙化的主要原因,又是开发风能的有利条件。西北发展风能发电,对保护环境有特殊意义:不仅能减少污染物排放,还能化害为利,让风成为生态重建的帮手。

1.风能发电可降低风速

改善西北环境需降低风速。以前,人们把降低风速的希望寄托在防护林上。树林确实能降低风速,但研究表明,年降水450 mm的山坡种乔木可以成活,但不能成林;而降水400 mm以下的地区无灌溉条件一般不能种乔木。大风造成地表不稳,树木更难成活。在干旱、大风、地表不稳的西北地区靠防护林降低风速是有困难的。风能本质上是空气动能,风对风车做功,做功后风速会大大降低,从而降低风速,为植被的恢复改善了条件。与大风相关的灾害,如沙尘暴、土地沙化、沙丘移动等均可减弱。

2.用风能取代薪材充当生活燃料,保护天然植被

樵采是我国西北山麓绿洲和旱作农业区流动沙丘形成的重要原因。如新疆荒漠地区每年需要燃料折合薪材350万吨~700万吨,而据伊克昭盟统计,每年砍伐油蒿、河柳达50万吨以上。近20多年来,仅樵采一项就使巴拉草场沙化20万公顷。20世纪80年代中期,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宁夏西吉实施的造林种草项目,造林约5.3万公顷,当时是“世界最佳人工林”,然而今天林地已不足2万公顷。农民砍树烧柴,保护植被的意识很差。大规模发展风能发电后,国家可以免去一些用电费用。这样农牧民可以用电做饭取暖,不必砍薪材。同时秸秆、畜粪也不必做燃料,可以还田增加肥力。

3.增加西北降雨,改善气候条件

来自海洋的夏季风是降水水汽的主要来源。夏季风与冬季风此消彼长,在强劲西北风吹拂下,夏季风更难到达西北。如果在风口大规模建设风电田,减缓西北风风力,就为东南暖湿气流北移创造了条件,可增加西北雨量,为生态重建创造良好气候条件。

此外,发展风能发电还能促进农牧产品加工工业,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促进部分农牧民转移到二三产业,减轻草场压力。电力发展还能促进电器消费,奠定牧区信息化基础,对整个经济发展都有带动作用。

我国西北地区是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据估计,内蒙古、新疆可开发风能资源前景可观。牧区居住分散,正适宜用风电。目前,我国风力发电总装机容量只有36万千瓦,为缓和农村生活燃料匮乏和生态环境恶化,我国把可再生能源管理纳入“十五”能源规划,将继续实施“乘风计划”,安排建设约50万千瓦的风电场。

但是,由于进口设备昂贵,是现行实际税收大大高于煤电、水电等的原因,我国风电上网电价仍远高于煤电。为此,国家利用国债技改贴息推动风力发电装备国产化,并已取得积极进展。从招标采购结果看,国产化风电机组设备单位造价同两年前相比,从7000元以上降至4800元左右。税收方面,国家最新出台风力发电实行按增值应纳税额减半征收的新政策,新建风电场电价有望降到0.5元/千瓦时以下。为更快降低成本,国家应批准建设几个百万千瓦级的大风电田,并吸引商业投资,降低设备造价。“风电王国”丹麦正是因为政府持续支持风能发电,在售价、税收、安装风轮等方面都实施优惠政策,才使得风能发电人均装机容量高居世界首位,且上网电价已不高于煤电。

——摘自《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2年第12期

三、逶迤千里的河西走廊

我国有许多著名的天然孔道,例如:位于祁连山和北山山脉之间的“河西走廊”;位于燕山山脉和渤海西北岸之间的“辽西走廊”;位于鲁中南低山丘陵与胶东低山丘陵之间的“胶莱谷地”等。其中最长的天然通衢,要算历史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河西走廊”了。它的南侧屏障着一条西北—东南方向延伸的巨大山脉——祁连山,是青藏高原和阿拉善高平原的天然分界线,海拔高达4000米以上,巍峨峻拔入云,终年银光闪闪;雪线之下,色如眉黛,又是一派风貌。“走廊”北侧是由包尔乌拉山、合黎山和龙首山组成的北山山脉,海拔1500~2500米。两山之间分布着广阔的冲积—洪积扇构成的山前倾斜平原,东西长约1200公里,南北宽100~200公里。它东起乌鞘岭、西迄疏勒河下游,全部在黄河之西,故得名“河西走廊”。还因它全部在甘肃省境内,又称“甘肃走廊”。

河西走廊平均海拔1100~1500米。其上分布着一系列彼此连接的山麓冲积—洪积扇形地。据实地考察,这些扇形地的上部大部分是砂碛和戈壁,只有中下部因组成物质较细,在河水的灌溉下,形成了断续相连的30多个绿洲。这里土质肥沃,年平均气温6℃~10℃,大于10℃的积温2600℃~3600℃,年日照

2900~3400小时,适宜种植小麦、杂谷、豆类、胡麻、棉花和瓜果。历年粮豆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80%以上,粮食产量为甘肃省的30%,商品率达27%,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

要发展商品粮生产,关键一条是解决缺水问题。近年来,地学工作者为寻找水资源,踏遍了祁连山地,初步测算的高山冰川2800多条,冰雪资源面积达1970平方公里,冰川总储量1145亿立方米,每年消融水量约10亿立方米以上,占祁连山谷河流来水量的14.6%,补给了石羊河、黑河、疏勒河等几十条内陆河流,总径流量可达70多亿立方米,占甘肃全省径流量的22%。自古以来,它们就是河西走廊发展农业灌溉事业的“生命线”,张掖、武威、酒泉、安西、敦煌等沃洲就是靠它们的哺育才遏止了干旱的威胁。尽管如此,祁连山的冰雪资源毕竟是有限的,河流水量径流不足已经成为“走廊”的现实问题。因此,如何进一步勘探各类水资源(包括地下水),合理实施灌溉,节制水量,是这个地区应当摆在首位的大事之一,也是维持“金张掖、银武威”等历史古称的基本问题所在。

河西走廊不仅资源丰富,而且风景瑰丽雄伟,名胜古迹和文物丰富多彩。作为一个新兴的旅游基地,越来越为中外旅游者所瞩目。这里既有雪山、清川、绿洲和常见的“大漠孤烟直”等天然壮景,又有中外驰名的“艺术长廊”和“历史博物馆”。汉塞唐城,晋墓魏窟,异彩纷呈,处处可见。拥有550多个洞窟、4.5万平方米壁画的世界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雄关险隘玉门关、阳关、嘉峪关,古代地下画廊——新城魏晋画像砖墓和神奇的鸣沙山、月牙山等名胜,都给河西走廊增添了迷人的色彩。

河西走廊在历史上是我国东部通往新疆和中亚、西亚的交通要道。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唐代玄奘西竺(印度)取经,无不以此作为必经之路,至于历代丝绸贸易和文化交往取道河西走廊的活动就更加频繁。中国封建统治者为防守河西走廊,曾专门派遣重兵把守嘉峪关和玉门关,并在河西设置四郡,加强封建权力统治。这些都说明,河西走廊在交通上、战略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解放后,河西走廊仍是我国东西交通重要通道,特别是兰新铁路的修筑,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这条古道的战略意义,对我国西北边疆的开发和建设,已经或正在发挥积极的作用。

——《中国地学集锦》

四、浅析我国西北部沙漠的成因

我国西北部的吉尔班通古特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巴丹吉林沙漠、乌兰布和沙漠、腾格里沙漠、毛乌素沙漠面积辽阔,这些沙漠是怎样形成的呢?主要原因是板块位移、海陆变迁、气候逐渐变化、裸露的海底沉积泥沙风化而形成的。下面就沙漠的成因作粗浅的探讨:

地质学家经考古、探测,推理论证我国大地构造的基本特征:华北、塔里木、扬子三大古陆为稳定地块。地块的周围分布着海槽,有天山—内蒙—兴安岭海槽、昆仑—阿尔金—祁连—秦岭海槽、巴颜喀拉—大雪山海槽和华南海槽等。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正处于天山—内蒙—兴安岭海槽的西端,天山的隆起把原海底一分为二,海水退出形成陆地。巴丹吉林沙漠处于海槽的中心地带的南岸,腾格里沙漠处于海槽东端的南岸。

晚古生代末,全球范围发生了强烈的海西运动,这次运动的影响:中亚海槽(阿尔泰、天山、蒙古、阴山海槽等)褶皱隆起,形成山系,海水退出导致了欧洲古陆、中国古陆和西伯利亚古陆连接在一起,使我国昆仑—秦岭以北广大地区海水基本退出形成了统一的北方大陆。陆地面积进一步扩大,海区继续缩小。

中生代经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各古生代褶皱山系强烈上升,如天山、阿尔泰山、祁连山、昆仑山等,因受太平洋板块向中国大陆俯冲和印度洋板块俯冲的影响,中国北方古陆基本形成。

晚第三纪以来,喜马拉雅山的强烈抬升,海水完全退出大陆,来自印度洋的水汽被高大的青藏高原阻隔,一些古湖盆的面积逐渐缩小。水汽不断减少,原来的海底发育成陆地,随着地形地势的变化,气候也在不断地改变,原来沉积在海底的沉积泥沙不断发育分化。

海底成陆,陆地面积扩大。由于陆地和海洋热力差异,季风逐渐改变海槽地貌,天山—内蒙—兴安岭海槽冬季盛行西北风,原来沉积在海底的泥沙不断风化,颗粒细小的泥土随风漂移吹落到黄土高原堆积。颗粒较大的泥沙随风慢慢滚动前移,有的沙土上岸,有的沙土远离海岸,流动堆积变成了现今浩瀚的沙漠。如离海岸较远的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它们的形成和位移就是气候发生变化,植被遭到自然和人为破坏的结果。

——摘自《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五、我国荒漠化危害猛于“洪魔”

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经过1998年的特大洪水,人们“谈洪色变”,殊不知,荒漠化每年带给人类的损失远远高于水灾、风灾、地震等自然灾害。但因荒漠化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是每时每日的“吞食”式,而不像其他灾害具有突发性,因此,人们对它的危害认识极其不足。目前,全球荒漠化面积已达3600万平方千米,并正以每年5万至7万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危及到了全球近10亿人口、100多个国家,是导致贫困和阻碍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危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荒漠化面积为262.2万平方千米,相当于国土总面积的27.3%。荒漠化遍及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近4亿人口受其危害。我国荒漠化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1亿元,相当于西北5省区(陕、甘、宁、青、新)年财政收入的3倍。西北及内蒙古6省区荒漠化危害尤为严重,荒漠化面积占各省区国土面积的比例:内蒙古占56.9%,新疆占47.9%,甘肃占44.3%,宁夏占43.9%,青海占23.2%,陕西占14.6%。

我国荒漠化造成的损失警钟不断地敲响,仅以90年代发生的几次荒漠化灾害造成的损失就可看出其严重程度。1993年5月5日,我国西北地区的一场特大强沙尘暴席卷了4省区18个地市72个县(市)方圆11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300多人伤亡,37万公顷农田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5.425亿元。1996年5月29日,一场强沙尘暴袭击了甘肃省敦煌市,顷刻间这座美丽的旅游名城陷入沙海之中,死亡5人,3000多公顷棉田、2600座温室大棚、30千米长的渠道被毁,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1998年4月18日,发生在新疆的特强沙尘暴天气,受害地区有10个地(州)的52个县(市),直接经济损失逾10亿元。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治理荒漠化工作中采取了一些措施,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使2万多平方千米的荒漠化土地得到了治理,但相对于我国262.2万平方千米的荒漠化面积和每年以2460平方千米的扩展速度,显然微不足道。现在已到了非采取有力措施治理不可的地步了。

造成土地荒漠化的原因固然有自然原因,如水侵蚀、风蚀等,但滥垦、滥牧、滥采、滥樵、滥挖药材、滥用水资源,这“六滥”更是加速荒漠化的人祸。如不采取有力的措施,整体还会扩展和恶化。治理赶不上破坏,局部改善赶不上总体恶化,其后果将殃及子孙后代,遗患无穷。防治荒漠化,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先易后难、重点治理的战略,不仅要植树种草,更要坚决依法制止“六滥”。每年6月17日为“防治荒漠化日”,利用此契机,深化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公民的荒漠化防治意识。

我国荒漠化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541亿元。10年累加已有5000亿元,1998年百年一遇的水灾损失2000亿元,100年内年均仅20亿元,不言自明,我国荒漠化危害猛于“洪魔”。防治荒漠化任重而道远,刻不容缓。

——摘自《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六、沙漠中的“英雄”树

在我们的周围环境中,杨树是人们看到最多的树木之一。它以高大挺拔的树干、光滑展阔的叶子,给人以速生快长的印象。但是你可知道新疆戈壁沙漠中有一种胡杨,与一般杨属植物不一样,尽管它也是杨柳科中的一个成员。这种杨树又叫做“胡桐”,俗称“异叶杨”,为高达15米的落叶乔木。其生态特点有二:一是叶形多变异,幼树或长枝上的叶子为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乍看有点像柳叶;而在中年树或短枝上的叶子为叶卵形、扁卵形或肾形,具有小叶杨的特点。二是耐盐碱。据研究,胡杨的根系能从沙漠盐碱土里吸收盐分,躯干、树皮、叶片也能吸收盐分,使体内含盐量平均达16%以上。当体内含盐过多时,它又能从树杈破裂处聚集成固体状的胡杨碱排出去,碱的纯度高达65%~71%。当地人民称它为“小型化工厂”,有经验的农牧民,只要在树上刮一刀,便会流下“胡杨泪”(碱),既可拿来蒸馒头,又可当去污剂使用。

当然,胡杨的用途远不止这一点。它的最大作用在于抵抗风沙,改造环境,故有“沙漠英雄”之称。大家知道,戈壁沙漠上是难以生长乔木树种的,不论湖盆还是河畔,常因风沙大、蒸发旺盛,造成一毛不拔的盐碱滩,许多乔木根本不能在那儿安家落户,只有胡杨能够闯入沙漠之中,沿着河道繁衍成绿色的走廊林,或者在地下水出露地带,形成大面积的胡杨林。一望无垠的戈壁滩上,有了这些活的“挡风墙”,对于抑制风沙流,增加沙漠戈壁覆被率,自然是一支伟大的“生力军”。

我国科学工作者,为了摸清胡杨资源的底细,曾用航空测量方法,对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胡杨林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认为:塔里木盆地是我国,也是世界上分布面积最大、最集中的胡杨林。天然胡杨林面积达28万公顷,木材蓄积量约218万立方米。主要分布在塔里木河的中游及叶尔羌河、喀什噶尔河、阿克

苏河与和田河的汇流处。一百多年前,有人把它描写为“长百十里,皆一色成林”,“纵横百里,数以亿计”,“胡桐杂树,蔓延成林,自生自灭,枯倒相织”,今日人们把它称为“天然绿色走廊”。据粗略估计,这片胡杨林东西长约150公里,南北宽约70公里,它们是在第三纪地质变动时期遗留下来的古代树种,至今已有六百五十万年的历史,主要成分以胡杨和灰杨为主。

胡杨一般高10米左右,最高达20~30米,树干粗者须数人合抱。但也有少数高大的和寿逾百年的胡杨树。1977年,我国科学家在塔里木盆地东南部安迪尔河下游沙漠深处考察时,发现一株罕见的大胡杨,高32米,树冠直径20米,胸径粗2米,估计树龄在二百五十年左右,被人们誉为“胡杨树王”。有趣的是,如此高、粗的胡杨,顶部却没有一丝干梢迹象,看来它真是老当益壮啊!如果你有机会到塔里木盆地旅行,千万可不要忘记去“拜访”这株“沙漠英雄”树中的“英雄”。

沙漠深处发现的这株大“胡杨王”,对研究荒漠气候和森林的关系是一个难得的活标本。它进一步证明了,胡杨作为荒漠地区适应性最强的先锋树,是当之无愧的。

胡杨,是沙漠的“美容家”。因为有了它,被称为“金色绒毯”的沙漠,才镶上了一块块绿莹莹的“碧玉”,或者像绵长的绿绸带,缠绕在大沙漠熠熠发光的“金盘”上,给瀚海抹上了秀美的色彩!

——《中国地学集锦》

七、沙漠奇木和沙漠奇园

提起沙漠,有人总以为那里是黄沙滚滚,瀚漠万顷,任何生物都难立脚。其实,这是一种错觉,在我国广阔的沙漠上,处处可见到傲然生长的沙生植物,种类约在400种以上,为单调寂寞的沙漠景观增添了绿莹莹的生机。春天,一棵棵野生沙枣树,最先抽出了嫩黄的新芽,长出翡翠似的叶儿,绽开着鹅黄色的小花;酷暑,丛丛红柳吐蕾放瓣,骄阳下仰着张张绯红的笑靥,远远望去,大漠上宛若荡漾着朵朵彩霞,在黄沙、蓝天的衬托下,显得分外俏丽妩媚;至于沙漠的秋色,也可以同丰腴的绿洲相媲美,各种沙生植物的果实和中草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沙生植物,都有一个刚强而离奇的身世。植物学家通过对它们的生活史的研究,给人们揭示了许多发人深思的哲理。例如,有“沙漠英雄树”之称的胡杨林,居然以“英雄”本相,耸立于沙漠的巨大“金色地毯”上,给瀚海抹上了秀美的色彩。胡杨,既能吸收盐碱,又能把多余的化学元素排出,被称为“小型天然化工厂”。

沙漠中的英雄树除胡杨外,还有耐风沙的小灌木沙拐枣。它的丛生枝条虽然常常被沙子所埋没,但是它从不怕这种“灭顶之灾”。没过多久,沙拐枣又以“常胜将军”的姿态,傲视于新堆积的沙丘之上,难怪人们送给它一个绰号:“沙打旺”。

梭梭又是一种良好的固沙小乔木植物,它耐盐耐旱,多生长在沙丘的迎风坡下部和戈壁碱滩上,在我国新、甘、青等省区荒漠中比比皆见。当地群众称它为“梭梭柴”。用于燃料火力很旺,故有“沙漠活煤”之称。这种植物长得很奇特,它有枝无叶,整个生命活动全靠绿色的小嫩茎的光合作用来维持,生长十分缓慢,几十年或更长时间才能长一两米高。近年来,我国植物地理学家在柴达木艾姆尼克山南麓考察中,发现一片原始梭梭林,南北宽3~5公里,东西断续长达120~140公里,面积约300多平方公里,是目前我国已知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梭梭林。

沙枣树在新疆天山南北瀚海中被称为“沙漠粮食”。这是一种小乔木或灌木,不仅木质坚硬,纹理美观,是制作家具的良材,而且果实营养丰富,别具风味。据化验资料,沙枣含粗蛋白、粗脂肪、淀粉和糖都与高粱相当,“沙漠粮食”绰号就是由此得名。新疆沙枣以南疆大沙枣为最出名,维吾尔族常把它晒干磨成细面,同粮食掺在一起做成味道可口的食品,或用它掺上谷糠,发酵后酿成酒、醋、糖浆等。

除了“沙漠粮食”、“沙漠活煤”外,还有被誉为“沙漠纤维”的罗布麻和被誉为“沙漠蜜糖”的骆驼刺等。前者纤维细长,柔软光滑,拉力强,是纺织高级品的著名原料,新疆产量占全国第一位;后者不仅骆驼喜欢食,而且可生产“刺糖”。据考察,一棵生长良好的骆驼刺足可制取刺糖100克,在历史上曾作为“贡品”奉献国王。

由上可见,沙生植物有许多独特的品格,如不怕风、不怕寒、不怕旱、不怕盐碱、不怕沙埋等。人们所以讴歌它,就是因为它敢藐视风沙,与沙漠环境作斗争,并且把自己的一切无私地献给人类,成为防风固沙、改天换地的“英雄”。近几十年来,我国科学工作者为了发挥它们在防风固沙斗争中的先锋作用,专门在甘肃民勤县建立了一座治沙站,以研究各类沙生植物的防风固沙性能。人们称它为我国第一座沙生植物园。这座沙漠奇园占地约一千多亩,植有乔木、灌木和草类等固沙植物100多种,不仅种植本土沙生

植物,而且从国内外引进30多种优良沙生植物。其中著名的有:东北山竹子、北美火炬树、法国的水飞蓟、阿尔及利亚的沙拐枣和西德蒙木、西亚的阿月辉、黎巴嫩的旱生油瓜等。

各种沙生植物在固沙抗风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如被称为沙漠中的“长寿树”梭梭柴,生活寿命均在五十年以上,它的根系很发达,长度相当地上部分的几倍、几十倍,它能吸取地下深部水,保持青翠的枝条,耸立沙丘,犹如松柏,是我国固沙植物中最优良的品种。又如常被诗人赞美的红柳,借风飘落,天然下种,枝柔花密,婀娜多姿,二、三年即可形成连片灌丛。再看那花棒,嫩枝垂拂,繁花朵朵;那毛条,枝条舒展,亭亭玉立;那罗布麻,白花蔓蔓,如云似雪;那山竹子,细枝秀叶,英姿焕发;那沙拐枣树,果实像淡黄和绛红的绒球,乘风飞扬;那白刺果,颜色红润,味道酸甜,被人们称为“沙漠中的樱桃”。——《中国地学集锦》

八、芨芨草

芨芨草又称席芨草,为禾本科芨芨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粗壮而且坚韧,长达1米。秆直立丛生,高约2米。适应性强,在荒山、陡崖、卵石滩上都能成片生长。我国华北、西北分布很广,可用于保持水土,绿化荒山、荒坡和护路、护坝。作羊、牛和骆驼的饲料,营养价值较高。也可用来作造纸和制造人造丝的原料。

——《地理教师用书》

九、天山南北良畜辈涌

新疆是我国六大畜牧省区之一,广阔的草场,复杂的气候,丰富的高山水源,为畜牧业生产提供了良好条件。其中草原面积12亿亩,可利用的7.5亿亩,占全国可利用草原面积26.8%,仅次于内蒙古。千百年来,新疆各族牧民凭借着这块壮丽的河山,开创了一个个畜牧业生产基地,培育了一批批优良畜种。特别是天山、阿尔泰山等山地草场,由于地势高,水热条件和植被分布有明显的垂直带结构,自然条件和草场类型比较复杂,成为新疆最集中的良畜牧场和畜产品“宝库”。主要良畜品种有:伊犁马、阿尔泰马、焉耆马、伊犁牛、塔城牛、新疆细毛羊、羔皮羊、福海羊等。此处仅以伊犁马、新疆细毛羊和三北羔皮羊为例,介绍一下新疆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中的地位。

伊犁马产于天山西段的伊犁草原。这里在历史上曾被称为“天马之乡”,相传后汉时代,有个主管屯田事务的小吏,在伊犁河畔捉到一头“天马”送给汉武帝。汉武帝很高兴,一时诗兴大作,遂作“天马之歌”,令宫娥彩女在殿中排演歌舞。从此,伊犁马便被汉武帝命名为“天马”。天马又叫汗血马,传说它奔跑时会流出汗血。现在的伊犁马在长途奔跑时,仍有一滴滴血珠和汗水从前膊和后股处沁出。伊犁马具有躯体魁伟、四肢结实、体形美观、性情温顺、动作灵活的特点,而且抗病力强,力大,善走,能适应草原的放牧生活,是骑兵、驾车的主要役畜之一。据说,伊犁马拉胶轮车,最大载重量达2250公斤;奔跑时两小时可走50公里。目前新疆共有这种良马35万匹,占新疆马匹总数1/3,马匹品质居全国各类马匹之首。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新疆各族官员常通过“朝贡”(赠送)和“互市”(贸易)等形式,输送往内地和国外。朝贡的马匹,少则一次数匹,多则一次几千匹;互市的马匹,少则一次几百、几千,多则一次几万匹。至今,伊犁草原仍是这种名马最大的出口基地。

新疆细毛羊,是我国培育的第一个细毛羊品种。它填补了我国养羊业的一个空白,对实现毛纺工业用毛基本自给起了一定推动作用。1978年曾被列为我国农业十项重大科研成果之一。这种羊主要产于新源、特克斯、尼勒克、昭苏四县之间的巩乃斯草原,这里水草丰美,雨量充足,银光闪闪的特克斯河从中穿过,两岸形成一片葱绿的草场,巩乃斯种羊场便坐落在它的中心。五十年代初,巩乃斯草原只有细毛羊5万多只,1983年发展到993万只,约占全自治区绵羊总数49.5%,占全国同种羊一半以上。

新疆细毛羊以体型高大、习性温顺著称,它所产的毛比头发丝还细,一般长达7厘米以上,品质支数为64~66支,质量居全国首位。在外贸市场上被誉为纺织工业中的“白金”。每只公羊一年平均剪毛量为11公斤,最高可达15公斤,产毛率为43%~45%,在国内羊种中位居第一。细毛羊还是最佳肉用羊之一,每只公羊体重约90公斤,母羊50公斤,体质强健,肉质鲜美,向有“最佳毛肉兼用羊”之称。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细羊毛生产基地,全自治区年产细羊毛三万多吨(1983年统计),占绵羊毛总产量的79%,占全国羊毛总产量1/3左右,比解放初细毛羊和改良羊毛增长了624倍。近年来,由于大力推广,细毛羊已在全国许多省市“安家落户”。而作为培育它的“故乡”——新疆,在向国家提供细毛羊种和细毛原料方面将越来越发挥其优势作用。

新疆羔皮羊是自治区境内另一种优良畜种。这种羊主产于库车,故又叫“库车羔皮羊”,现在被国家正式命名为“三北羔皮羊”,一向有“黑珍珠”之称。当年库车王和哈密王曾作为“贡品”奉献皇帝。在国际市场上,它也是畅销商品之一。特别是用其毛皮制作的皮帽、皮领、披肩、皮夹克、皮大衣等,具有色泽纯黑、花纹美观、皮板轻柔、经久耐用等特点。用它和其他皮革、毛织品、丝织品等辅料做成的女式皮大衣,更雍容华贵,典雅大方。一件大衣可换回外汇一千美元。外销之畅一直可与貂皮比美,难怪人们称二皮为国际裘皮贸易中的“两大台柱”和“晴雨表”。

库车羔皮羊体魄高大健壮,生命力旺盛,具有耐干旱、耐炎热、耐粗放、不娇贵、易繁殖、抗病力强等特点,一般干旱、贫瘠的荒漠半荒漠草原都适宜生长。我国草原面积50多亿亩,荒漠半荒漠占1/3,为发展这种羔皮羊提供了广阔的基地。新疆各族牧民经过精心培殖,库车羔皮羊油黑发亮,卷毛已出现多种类型,如卧蚕形毛卷、鼠形毛卷、环形毛卷、豌豆形毛卷、螺旋形毛卷等。羔皮羊存栏头数(包括纯、杂两种)约为100万只以上,占全国总头数的75%左右,每年收购羊皮四五万张。羔羊头数、羊皮产量和出口量均占全国第一位。

——《中国地学集锦》

十、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

博斯腾湖,维吾尔语意为“绿洲”,又称巴格拉什湖,位于我国新疆中部焉耆盆地内,处和硕、博湖两县之间,面积1019平方千米,南北宽13~30千米,东西长35~50千米,湖面海拔1048米,最深处达15.7米,湖泊容水量达100亿立方米,因其湖大水深,又同东海遥相呼应,号称“西海”。

一般说来内流区域因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湖泊往往发育成咸水湖,博斯腾湖虽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地区,但其却发育成了淡水湖,这主要是由于该湖有充足的淡水水源补给,它来自天山山脉的冰川融水,冰川融水自西北流经开都河后注入湖中,从南部的孔雀河外泄,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

丰富的淡水资源,使该湖成为库尔勒、吐哈油田的淡水来源和周围地区的灌溉水源,也成为新疆最大的淡水渔业基地。该湖生产鱼类达27种,年产量1000吨,不仅满足库尔勒、乌鲁木齐的需求,还远销黑龙江、辽宁等省,或加工成鱼制品出售。

博斯腾湖不但鱼产量大,而且沿湖地区有丰富的芦苇资源,据历史记载,1400年前这里就有芦苇生产。现在该湖地区成为我国的四大芦苇产区之一,芦苇面积39平方千米,年产芦苇15万吨,满足了南疆地区的造纸、人造板材生产的需求。沿湖地区还有泥炭资源,年产量可达3亿吨。

现在,由于工业废水和各种生活垃圾的大量排放,博斯腾湖污染严重,已被列为新疆“1311”环保工程的重要治理目标。

十一、赛里木湖——新疆的明珠

在我国的湖泊中有许多湖泊清澈如镜,特别是那些处于高山环境中的湖泊,如天山天池、阿尔泰山的喀纳斯湖等,因为这些湖泊承纳的泥沙少,植物生长茂密,气候比较温凉,水源补给又以冰雪融水、山泉为主,故特别清澈、静谧、幽美,透明度一般可达8~10米,水清如碧,湖影清丽,湖光山色,风景如画,令人神往。赛里木湖便是这类湖泊中的佼佼者。

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和伊犁河交界处的婆罗科努山中,有一面积为454平方千米的断陷湖,名叫赛里木湖,当地人称它为三台海子。该湖湖水清澈可鉴,其透明度可达12米以上,是我国目前已测定的湖泊中透明度最大、水体最清澈的湖泊。该湖景致十分迷人,尤其以湖水清澈透明、湖光清晰如镜著名,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新疆大地上。

赛里木湖湖水特别清澈的原因有三:

1.此湖海拔2073米,且处于分水岭上,大气尘粒较少,又没有含泥沙多的河流注入。

2.环湖有高山屏障,最高峰达3315米。每年入冬,这里雪涌水凝。春夏季节冰雪消融,补给湖水。

3.湖畔林茂涧清,草深花繁,加之气候温凉,水分蒸发较弱,湖水矿化度较低。

赛里木湖的这些特点,使它成为一微咸型的、异常清澈的美丽水域,吸引着周围牧民纷纷来此定居。夏季的湖畔,绿草茵茵,鲜花盛开,牛羊成群,牧帐处处,炊烟袅袅,构成了一幅美妙的图画。远处的群山,树木葱绿,山顶终年白雪皑皑,清澈的湖水,使蓝天白云、大雁飞鸟、鲜花绿叶全都映入水中,倒影清丽,如同明镜,湖光山色,交相辉映。人们称赞它是山青如洗,水秀如碧;波涛与松涛共鸣;绿草与蓝天竞翠。游人置身其中,仿佛如临仙境,心旷神怡,流连忘返。我国元代道教著名道长长春真人丘处机,

在公元1221年途经赛里木湖时,曾把它誉为“天池”,并留下一首赞美赛里木湖的千古绝唱:“银山铁壁千万重,争头竟角夸清雄。日出下观沧海近,月明上与天河通。”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十二、新疆地理多有“三”

1.地理概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中国最大省区,1.66×106万km2的面积超过3个法国、接近30个多哥或300个文莱。1600万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平均密度9.6人/km2,但绝大多数人居住在5.87×104km2的绿洲上,所以实际密度接近300人/km2,相当于湘、鄂等省。新疆占总面积3%的绿洲养活着93%的人口,目前正面临着绿洲人口超载的威胁,地广人不稀是本区一大省情。新疆是我国国界线最长、毗邻国家最多的省区,所接壤的8国中,边界线最长的三个邻国是哈萨克斯坦、蒙古国和吉尔吉斯斯坦。这种地缘优势把新疆由沿海开放的“袋底”位置推向了沿边开放的前沿,新疆成了联系中亚、西亚和南亚国际贸易的金三角,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和红其拉甫是三大边贸口岸。新疆与国内甘、青、藏三省区相邻并有3条国道公路连通。新疆47个民族中有13个主要民族,其中除汉族外的三大民族是:维吾尔(719万)、哈萨克(110万)、回族(68万)。所信仰的三大宗教中以伊斯兰教民族为多(7个),新疆又是两大人种分布的接合部,人口的自然构成可分为黄、白和混血3种类型,有过渡性外貌特征。另外人们常把新疆分为南疆、北疆和东疆三大地区。

2.地形轮廓

三大山脉:①阿尔泰山:平均高3000 m,为褶皱断块山,冰川少但降水多,有水、林、草、矿和旅游五大资源优势。②天山:横亘中部,区分两疆,平均高4000 m,是由3条大致平行的山脉和三大断陷盆地(吐哈、焉耆、巴里坤)及伊犁谷地组成的庞大山系,是典型的褶皱断层山。三段天山中新疆境内的中东两段长1700 km。主脉自然景观垂直变化非常明显,形成了立体分布的六大优势资源:冰川—森林—草场—绿洲农业—矿产及旅游。天山是中国最大的现代冰川区,6800多条“固体水库”不仅调节着降水的余缺,更是绿洲的灌溉水源。山系中三个高原盆地是著名畜产地(巴音布鲁克、昭苏、巴里坤),3个平原盆地(吐哈、焉耆、拜城)及伊犁谷地则是粮棉瓜果的重要基地。③昆仑山:平均高6000 m以上,其三大特点是:地势高,降水少,植被差。

三大盆地:①塔里木盆地——面积5.3×105 km2,为我国最大盆地,西高东低,平均海拔1000 m左右,盆地三山环绕、环境封闭、气候干旱。从盆地边缘到中心呈现出三圈环状地貌结构即:戈壁带—绿洲带(冲积扇平原)—沙丘区。盆地中的塔克拉玛干沙漠(3.3×105 km2)为我国最大位居世界第二的沙漠,地下油气资源丰富。串珠状的众多绿洲以其优越的水土和光热资源使这里成为新疆最大的棉粮瓜果基地,但水源紧缺(塔河缩短、罗布泊消亡)、胡杨林锐减及土地沙化三大环境问题日趋严重。②准噶尔盆地——面积3.8×105 km2,是我国第二大盆地,平均高度近500 m,向西北倾斜,是个有缺口、半封闭的三角形盆地。这里气温较低、水分稍多、植被较好。中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国第二)多为固定或半固定沙丘,盆地下面是个煤、油丰富的“能源宝库”,地上的大片垦区是新疆重要的粮棉甜菜基地。③吐哈盆地——位于北天山(博格达山、巴里坤山、哈尔里克山)和中天山(觉罗塔格、哈顺高地)间,面积4.8×104 km2,是我国第五大盆地和最大的低位山间盆地。这里也是中国地势最低、降水最少(托克逊年降水6.6 mm)和夏季最热(吐鲁番最高温≥40℃年均37.3天)的地方。三个新疆之最:光照最强(哈密)、热量最多(吐鲁番)、水资源最少,由此产生了葡萄、甜瓜、长绒棉三大特产,煤、油、铁是三大优势矿产。

3.气候

新疆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其具体表现为三大干旱区:山地半干旱区;准噶尔干旱区;吐哈盆地及塔里木中部极端干旱区。三大温度带:塔里木及吐哈暖温带区;准噶尔中温带区;高位山间盆地寒温带区。降水的三大水汽来源:大西洋的西风气流水汽占2/3;北冰洋的微量冷湿气流;印度洋水汽形成南疆大降水。新疆七大风区,最著名的要数兰新铁路上三大风区:阿拉山口—艾比—湖风区;达坂城—头道河风区(包括三十里风区);七角井—十三间房风区(包括百里风区)。

4.河湖

塔里木河(我国最长内流河)、额尔齐斯河(我国唯一北冰洋水系河)和伊犁河(新疆水量最大又流入国外的内流河)是新疆三大河流。博斯腾湖(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艾比湖和乌伦古湖为新疆三大湖泊。河湖水源补给的三大类型:冰雪融水型、冰雪融水和山区降水混合型、地下水补给型。

5.生物及自然景观

天然森林有三大山地针叶林:雪岭云杉、西伯利亚落叶松和新疆云杉。三大荒漠林:胡杨、红柳、梭梭。21个自然保护区中三大珍奇动物自然保护区是:布尔根河狸保护区、霍城四爪陆龟保护区、巴音布鲁克天鹅保护区。全疆自然景观三大差异区:北疆荒漠草原区、南疆荒漠区、山地垂直景观区。

6.人文地理

新疆有三大农业区:南疆棉粮瓜果农林区;北疆粮棉甜菜农牧区;山区牧林区。三大瓜果特产:吐鲁番葡萄、哈密瓜、库尔勒香梨。形成新疆瓜果特别甜的三大气候条件:云量少、光照强(日照和辐射)及日温差大。我国第二大牧区的新疆三大名优畜产:新疆细毛羊、伊犁马、阿尔泰大尾羊。三大工业经济带: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天山北麓经济带;伊塔、喀西部边境开放带;吐哈及塔里木北缘铁路沿线经济带,这也是“西北六大经济带”之三带。新疆发展经济的三大优势:地缘、资源和棉花等农产。三大优势矿产:煤、石油、有色金属。三大煤田:吐哈“三湖”煤田(大南湖、沙尔湖、艾丁湖)、准南煤田、准西北煤田。三大煤矿:三道岭、六道湾、艾维尔沟。三大储油盆地:塔里木——已发现14个油田,是“中国的波斯湾”;准噶尔——由克拉玛依和准东两大油田组成,新发现7个油田,本区产油居全疆之冠,是中国八大油田的“油老四”;吐哈盆地起步晚,速度快,已发现6个油田。另外还有三小储油盆地:三塘湖、焉耆、伊犁盆地均已出油。新修三大运输线:库尔勒——喀什铁路;吐—乌高等级公路及乌—奎高速公路。古丝绸之路三条、兰新线新丝绸之路及三大自然风光旅游(天池、喀纳斯湖、白石头),三大人文景观(吐鲁番、喀什、库车),三大旅游节庆(吐鲁番葡萄节、喀什古尔邦节、赛里木湖那达慕节),三大特种旅游(登山、沙漠探险、阿尔金山科学考察)等。三个省辖市: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石河子。

——摘自《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十三、大西北的新水源——中国西北隐伏岩溶第一井钻探成功

2000年10月28日上午10时,中央电视台在“井深情浓西部找水”节目中,现场直播了“中国西北隐伏岩溶第一井”钻探成功的盛况。现场直播的地点是陕西省富平县华朱乡页坡塬的打井处。直播了打井、出水、送水、群众欢呼场面;直播了省、市、县领导为“中国西北隐伏岩溶第一井”立碑揭碑仪式;又直播了富平县城北面迤山中学和迤山村民接通这个井的岩溶水后的庆祝场面;还动用直升飞机航拍了富平概貌;中间穿插播放了几个反映富平历史上干旱缺水、群众盼水、与旱魔斗争的几个专题片。直播时间历时70多分钟。

国家为什么重视这口井的钻探成功?它的建成有什么现实意义?

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性举措和国策,但是制约西部大开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西部缺水。我国是一个贫水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为2200多立方米,是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1/4,且水资源分布不均,东南多、西北少,就拿地处渭北高原的富平县来说,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40立方米,为我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12,严重缺水,所以灌溉条件差,工农业生产滞后,城乡生活用水也十分紧张。特别是北部山区的十多个乡镇,每遇干旱,人们车拉、担挑,从几里甚至几十里路外的地方取水,过着“滴水贵如油”的日子。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党和政府带领当地群众兴修水利,修筑了许多水库,打了许多机井,20世纪90年代又引来了黄河水,并且推广节水灌溉,喷灌、滴灌、渗灌面积不断扩大。但由于水库水、外来水利用有限,且水量不稳定,加上人口增长、环境污染、工农业用水量增加,地下抽水量日益增大,形成地下水漏斗区。原来打的数千眼机井,在20世纪70年代~80年代还可使用,但由于这些年地下水位下降,这些井面临干涸和报废。

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西部缺水问题。这些年,国土资源部和陕西水文队用人工地震和卫星遥感等探测手段探知西北地区的深处地层有优质的岩溶水存在,属于地下深处隐伏的岩层中间的承压水。因渭北高原从地质构造上看,属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边缘,如果能在这儿打出水,也就说明了包括陕、甘、宁、蒙等省区的鄂尔多斯盆地区域都可能打出水。这样,就为西部地区找出了新水源,开辟了新的找水途径。

经过科学考证后,准备钻探打井。井址选在陕西省富平县华朱乡页坡塬。省水文队职工和专家经过100多天的艰苦奋战,打井深度已超过700多米,已打到含水层,岩溶井马上要出水了,他们心情非常激动。

2000年10月28日上午10点,富平县华朱乡页坡塬打井处机器隆隆响动,省水文队职工和专家们,正在做出水前的准备工作。10点40分左右,只听“砰”的一声,岩溶井巨大水流喷出管道30多米远,人们欢呼跳跃。随后,省水文队技术员当众宣布了有关数据和化验结果:此井深778.32米,日出水量为13000

吨,水温42℃,且水的各项指标均达到优质矿泉水的标准,是迄今为止,在渭北旱塬隐伏岩溶区打出的第一口最深的优质高产热水井。紧接着,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蒋承崧、陕西省副省长贾治邦和县、市领导为“中国西北隐伏岩溶第一井”揭碑。中央电视台对这一盛况作了详细的现场直播。

曾有过“南门外望湖楼稻子莲花,北门外溪水流桥上桥下,东门外杜村堡千家万家,西门外圣佛寺一座宝塔”美好环境的富平县城,现在,虽然有些景象已不存在,但随着岩溶水的供给,用水问题的解决,富平县城将会以更加崭新的面貌走向21世纪。

正如陕西省副省长贾治邦所说:“此井的钻成与顺利出水,为大西北的新水源开发走出了一条新路子。”可以说,富平的岩溶井犹如一颗新星在渭北高原乃至大西北冉冉升起,它将会给大西北的开发与发展带来巨大的动力。

——《中国地理教学参考》2001.3

十四、河套平原

河套平原通常是指内蒙古高原中部黄河沿岸的平原。河套平原的范围有两种划分方法:一般所讲的河套平原,主要是指阴山以南的黄河冲积平原,包括前套和后套两个平原。前套平原主要指包头、呼和浩特一带的平原,南北朝时称作“敕勒川”,五代时叫“丰州滩”,明朝以后称“土默川”;后套平原指乌拉山以西至巴彦高勒的平原。广义的河套平原还包括宁夏磴口*与青铜峡之间的“西套”,即通常所说的银川平原。现在,河套平原多是指前套和后套两部分。银川平原和青铜峡以南的中卫平原合称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海拔多在900~1100米,地势西高东低,有黄河水可自流灌溉,是内蒙古自治区最重要的灌溉农业区和商品粮基地。

(*宁夏磴口:地名)

——《地理教师用书》

十五、塞外明珠——河套平原揽胜

美丽富饶的河套平原位于内蒙古西部,巴彦淖尔盟南部。自中生代以来断裂下陷,由黄河携带的泥沙沉积形成。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自秦汉以来,便是“膏壤殖谷,阡陌纵横,牛马布野,人民织盛”的繁庶之地。历经2000余年,不仅成为遐迩闻名的“塞上粮仓”,而且文化源远流长,古迹遍布,誉蜚中外。

这里有著名的反映远古时代狩猎游牧民族社会生活的阴山岩画;有氏族社会时期的石棺古墓葬;有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大将蒙恬修筑的古长城;有汉代古城鸡鹿寨、窳浑县、三封县和临戎县遗址;有清代文字石刻;有傅作义修建的“塞上新舍”。至于那迷人的草原、浩瀚的沙漠、风光秀丽的乌拉山大桦背、美不胜收的乌梁素海更是让人神往,使人留恋。

1.“人间仙境”——大桦背

大桦背是阴山山脉乌拉山的主峰,北傍草原,南望黄河,海拔2322 m。山中白桦林葱郁茂密,松柏四季常青,还有数不清的野生植物和中药材。每当夏秋,山花烂漫,香气袭人。晴日则天高气爽,山头朵朵白云缭绕,蜿蜒的包兰铁路和110国道好像扎在大桦背这位亭亭少女腰间的两条飘带;九曲黄河闪闪发光,衔东升之旭日,如神龙戏珠;翘首西北,“塞上明珠”乌梁素海,犹如一块耀眼明镜,熠熠生辉。

大桦背如人间仙境,是优良的避暑、疗养和旅游胜地。

2.“塞外宝石”——乌梁素海

乌梁素海是内蒙古西部最大的淡水湖泊,由黄河故道洼地积水所致,呈半月形。恰似一颗玲珑剔透的蓝宝石镶嵌在广阔平坦、阡陌纵横、膏腴殖壤的河套平原的东端。水域面积2.93万公顷,水面宽阔,蒲草丛生,是鸟类栖息的理想乐园。每年有130多种珍禽异鸟在此栖息繁衍,成群集队而来,遮天盖地,颇为壮观。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大天鹅、疣鼻天鹅、斑嘴鹈鹕在这里安家落户。湖面上芦苇连片成带,外围有宽窄不一的香蒲丛,像一条翠绿的绸带环绕,摇曳荡漾,极为好看。

游玩之余,你可尽情享用用鲜活鲤鱼烹调制作的由20多种菜肴构成的全鱼席,席间蒙古族同胞那优美的舞姿,动人的歌喉,使你如醉如痴。

3.幽雅肃穆——阿贵庙

在磴口县沙金套海苏木境内的狼山之中,有一座内蒙古唯一的红教派喇嘛活动中心——阿贵庙。该庙始建于1798年,藏名为“拉近仁布嘎定林阿贵”,清朝改称“宗乘寺”,极盛时期有喇嘛400多人。庙

处深山,一沟贯通南北,山势如雕似琢,丹青难描,清溪顺沟而下如白练飘落,树木苍郁,野花缤纷,芳香醉人。

该庙是典型的藏式建筑,大雄宝殿和陪殿依山而建,主殿供奉释迦牟尼。庙宇四周有5个奇特而又各具特色的天然岩洞,洞内各种彩塑熠熠生辉,栩栩如生,异彩纷呈。顺东沟往北是著名的古岩画群,岩画附近有石块砌成的神秘古墓,民间有杨业存尸、孟良盗骨等许多传说。顺沟南行,就是久负盛名的洪羊洞,洞深30 m,平均宽3 m,高2.5 m,洞壁上凿有1 m见方的洞穴两个,内有塑像两尊,各居一穴,高约0.7 m,武士模样,衣着黑色,传说为孟良、焦赞因盗杨业尸骨有功而立此像供奉。多少年来,阿贵庙、洪羊洞以其奇特、幽雅、险峻和富有传奇色彩而吸引了很多宗教信徒、考古学者和中外游人。

4.“黄河枢纽”——三盛公

三盛公位于磴口县巴彦高勒东南,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航运、发电及工业供水、渔业等综合效益的大型闸坝工程,分上下两层,下层是操纵室,上层为参观厅。由参观厅又可入两间闸房,止步眺望,但见黄河浪花飞溅,滔滔有声,气势壮观,使人心旷神怡;向南是一座傍河公园,杨柳垂丝,花团锦簇,既装点了宏伟的枢纽工程,又使黄河顿生秀色。消夏之日,游人纷至,极目远望,点点渔帆;留影花丛,浓浓绿阴;嬉戏浅水、沙漠之上,松软细绵,其乐无穷。

5.“古代史记”——阴山岩画

在内蒙古西部阴山山脉地带,有许多镌刻或涂绘在岩石上的古代图画,岩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点多面广。目前,保留尚好的有“格尔敖包岩画”、“大坎沟岩画”和“炭窑口岩画”。其中有动物岩画,也有狩猎、放牧、人物舞蹈、车辆出行、骑士列队、人面手足及神灵图像等,大都为4000多年前的作品,反映了古代狩猎和游牧民族的社会生活,具有很高的科学和历史价值。

6.连天绿茵——乌拉特草原

辽阔的乌拉特草原是令人神往的地方,这里不仅有一望无垠的天然草牧场;有明镜般的湖泊、水库;有奔腾的蒙古马群和白云般飘荡的羊群,颇具民族特点的蒙古包;热情好客的蒙古牧民及其粗犷豪放悠扬的歌声。来到草原,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苍茫浩瀚、辽阔壮丽的北国游牧画图,让你切实感受到“天似苍穹,笼盖四野”的美景。

来到草原,热情好客的牧民将洁白的哈达献给客人,并捧上醇香的马奶酒、奶茶、食品,伴随着马头琴声翩翩起舞,会使你如醉如痴。如果你有幸赶上祭祀,可一睹“敖包相会”谈情说爱、开怀畅饮的民俗活动;如再能赶上一年或数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观看摔跤、射箭、套马、叼羊、赛驼等比赛,亲眼目睹别具特色的马拉特婚礼,定叫你大开眼界,终生难忘。

塞外名珠——河套平原,物产丰富,景色迷人,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正敞开胸怀迎接八方来宾。——摘自《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十六、西部明珠——喀纳斯

喀纳斯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布尔津县西北120千米的阿尔泰山深山密林中,她以雄伟的现代冰川、神秘的原始森林、幽静的高山湖群、五彩的百花草原、动人心魄的激流险滩、原始古朴的岩画石人、西部特有的民族风情等,在国内众多的风景旅游区中独树一帜,气韵天成。

喀纳斯湖是喀纳斯自然保护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喀纳斯湖是布尔津河上游支流喀纳斯河的一段,面积45平方千米,湖南北长24千米,东西宽1.6千米~2.9千米。湖面海拔1374米,湖最深处188.5米,由于湖面狭长,并无烟波浩渺之感,但它却是我国境内最深的湖泊之一。喀纳斯湖的形状如一长豆荚,喀纳斯湖发育在变质岩区,是由古冰川作用形成的冰碛湖。湖水碧绿,清澈透明,湖水随季节而变色,上半年湖水呈绿色,下半年湖水呈灰白与浅绿色,因而又名“变色湖”。由于“湖怪”的传说,这个偏僻的湖泊一直以神秘著称,1980年夏天,科学工作者曾在湖中布下重达1吨多的大鱼网,几天后渔网不翼而飞,后来在上游数千米处找到了已挣破的渔网,从此“湖怪”名声大噪。近年来已证实“湖怪”是一种叫哲罗蛙的大红鱼,这种鱼体长4米以上,据说一次可吃一只羊。除大红鱼外,喀纳斯湖还有一种小红鱼,夏天成群聚集时,常使湖面变色。登上湖畔山顶的观鱼亭,湖面景色尽收眼底,向北眺望,遥遥可见海拔4374米的中俄界峰友谊峰的银色峰顶。喀纳斯湖周围,雪山、森林、湖泊交相辉映,既有高原湖区的壮阔雄朴,又有南方湖泊的纤秀妩媚。位于喀纳斯湖西岸的百花园,周围青山环绕。每逢夏季,繁花似锦,争奇斗艳,芳香四溢,构成一派大自然的美景图。最奇妙的是,在喀纳斯湖的东岸有一巨大的羊背石,酷似一只昂首

观湖的卧羊。其形态逼真,令人叫绝。临湖还生长着一棵西伯利亚雪松,又称“迎客松”,有着极高的观赏价值。

喀纳斯漂流河段自喀纳斯湖南端出水口到卧龙湾,全长约9千米,河流自北向南奔腾而下。湖口至鸭泽湖河段,落差较大,水流湍急,山谷轰鸣,鸭泽湖至卧龙湾河段,水面展宽,水流缓慢,两岸云杉参天,河滩上山花烂漫,绿草如茵,牛羊成群。游人到此无不啧舌惊叹,如同进入“世外桃源”、“人间仙境”一般。

居住在喀纳斯湖畔的图瓦人,习俗与蒙古族相近,语言却沿袭一种古突厥语。图瓦游牧民族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为当地留下了如石人、岩画、古墓等古朴的草原文化遗迹。每当春节来临,身着节日盛装的图瓦族人在封冻的喀纳斯湖上举行摔跤、射箭、赛马、滑雪等比赛活动,这是喀纳斯湖畔最热闹的时节。

喀纳斯湖区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唯一的欧洲——西伯利亚泰加林自然保护区。喀纳斯集奇、险、秀、幽、野于一体,给人一种步入“童话世界”的感觉。由于喀纳斯地处西北内陆,基本上还是“犹在深闺人未识”。随着西部经济的开发,随着新疆旅游业的发展,喀纳斯必将掀开她神秘的“盖头”,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十七、河西走廊生命之水——祁连冰川

我国西部的巍峨山脉,高峰簇拥,群岳耸峙,峰峦重叠,气势雄伟,在那云海之上的山坳谷地中,冰天冻地,覆盖着齐腰深的积雪。雪花经过一系列变质作用,逐渐变成颗粒状的粒雪,粒雪达到一定厚度,又转化为坚硬的冰川冰,这种冰含有一定数量的空气、水和石屑,结到一定厚度和较大面积时,在自身压力和重力联合作用下,就顺着山坡往下缓慢移动,形成了冰雕玉琢般的银蛇——冰川。

我国是世界上山岳冰川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冰川储水量约5×1012m3,每年提供融水6×1010m3,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一项极为宝贵的自然财富。

在我国众多的山岳冰川中,西北地区的祁连山冰川占有相当重要地位。祁连山位于甘、新、青3省交界之处,俗称南山,冈峦峰峦绵延1000 km,平均海拔4500 m以上,许多山顶积雪终年不化,有大小冰川3000条,覆盖面积达1900 km2多,蓄水量达9.45×1010 m3。在祁连冰川中有面积较大,在我国离城市最近的“七一”冰川。“七一”冰川因中国科学院冰雪研究队1958年7月1日第一次发现而得名,该冰川位于嘉峪关西南约120 km处,其海拔4300 m,总面积3.64 km2,最厚部位120 m,最大坡度40°,易于攀登,景观奇特,能亲眼目睹领略冰川风采,必将大开眼界。

在祁连冰川附近,往往寒冷异常,几乎每天都有强劲大风吹袭。别看这里气候严寒,自然环境苛刻,却是一些特有生物的乐土。在冰川消融区两侧,生长着爬地松和各种不知名的水草和山花。野驴、黄羊、山雀经常在这里栖息和嬉戏,冰川上特有的珍贵雪鸡,饱经风霜,不怕风雪袭击,其翅膀有些退化,不善于飞,只能扑动肥胖的翅膀穿行于冰天雪地之中,雪鸡体重2~3 kg,是非常珍贵的野生动物,而冰川附近的雪莲又是宝贵的中草药。

每当盛夏,积雪深厚,冰川广布的祁连山,千峰消融,万壑争流,冰雪融水连同祁连山区较多的降水汇成石羊河、弱水、疏勒河等内陆水系,水流顺山而下,注入走廊,给干旱的河西走廊带来勃勃生机。这里绿洲连片,面积宽广,其中最东边的武威附近有石羊河水系的十多条河流灌溉,加上日照时间长,热量充足,自古以来为河西粮仓,有“银武威”之称,其富饶程度不亚于塞上江南——河套平原。往西弱水流域面积较大,水量较多,所以沿黑河和北大河有一串绿洲。走廊西部气候更加干旱,常年风沙吹袭,绿洲与冰碛相间,只因疏勒河水系源于祁连山深处,冰雪融水源源不断,终年常流,才使敦煌、玉门、安西成为戈壁沙漠中的明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祁连冰川融水源源不断地流向走廊,孕育了这片沃土,祁连冰川这座巨大的固体水库在河西走廊的经济发展中将发挥其越来越大的作用。

——摘自《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十八、大漠中的生命之源——塔里木河

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它位于天山南麓的塔里木盆地中,自西向东沿着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部边缘蜿蜒穿行,到达87°E的地方再折向东南。塔里木河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生命之河,它那众多的支流和干流两侧密布的湖沼,孕育了大漠中的片片绿洲,河道两岸胡杨林、草场、农田毗连,村舍不断、牛羊成群,在莽莽黄沙之中,构成了一条绿色的走廊。塔里木河来自冰山的雪水哺

育了新疆1/2左右的人口,滋润灌溉着100多万公顷的耕地,使这里成了新疆主要的棉、粮、瓜果生产基地,为南疆带来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源自冰山的生命之河

塔里木河的上游由阿克苏河、和田河、叶尔羌河3条支流组成,在阿瓦提县肖克夹附近汇合后称塔里木河,如果以阿克苏河为上源,则全长为2137千米,其中干流长约1100千米,和珠江差不多,流域覆盖范围达102万平方千米。塔里木河主要依靠高山冰川和永久积雪来补给,洪水期一般出现在每年气温最高的7、8、9三个月,枯水期在10月至第二年的6月,每年流入塔里木河干流的水量大约为46亿立方米,到达下游的水量大约只有2亿立方米。

人们习惯上称羊吉巴扎以上为塔里木河的上游,上游河床很少分汊,流水的侵蚀作用很明显,曲流发育,河床不稳定;羊吉巴扎——群克为塔里木河的中游,中游多汊道,湖泊、沼泽众多,每到洪水季节,河水浸溢分散,主河床常常改道;群克以下为下游,河道重新统一,水量减少,大西海子水库修建后,只有少量的水可以流到英苏,洪水期偶尔有水流到台特马湖。

阿克苏河的上源由源于天山山脉(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托什干河和库玛拉克河组成,两河在阿克苏市附近汇合后叫阿克苏河,全长419千米,流域面积3.6万平方千米,由于有高山冰川融水的补给,阿克苏河常年有水流入塔里木河,多年平均流量接近200立方米/秒,水量约占塔里木河总水量的4/5。在西北干旱地区,阿克苏河是水量比较丰富的河流,是枯水期唯一向塔里木河干流供水的支流;和田河旧称和阗河,有喀拉喀什河、玉龙喀什河两条支流,在和田县东北汇合后始称和田河,全长1090千米,流域面积2.8万平方千米,为沙质河床,蒸发渗漏严重,只有在洪水季节才有余水流入塔里木河;叶尔羌河源于喀喇昆仑山北坡,全长1037千米,流域面积4.8万平方千米,它在山区水量十分丰富,出山后由于在沙漠中长途跋涉,除洪水季节之外,平时无水进入塔里木河。

生命之河为何衰竭

塔里木河在突厥语里的意思是“注入湖泊和沙漠的支流”,由于奔流于沙漠之中,没有河堤的约束,故显得十分放荡不羁,当旧河床随着泥沙的淤积而升高后,它就会改道重新开辟出一条新河道。据史料记载,汉魏时期,塔里木河注入罗布泊,促成了汉代楼兰古国的繁荣。在距今1500年前,塔里木河改道向南注入到台特马湖,在楼兰古国消失的同时,台特马湖沿岸出现了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带来了唐代楼兰的兴盛。

塔里木河河道的变迁,给沿岸人民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1952年尉犁县在拉依河口筑了一条拦河大坝,将塔里木河与孔雀河分开,使孔雀河注入罗布泊,塔里木河重新注入台特马湖,当时罗布泊的面积达3000平方千米左右,台特马湖的面积为88平方千米,罗布泊由于来水量减少,自此以后面积不断地缩小,十多年后再一次干涸。1972年在塔里木河干流上建立了大西海子水库,水库蓄水后,大坝以下320千米长的河道,只有偶尔水量大时,才有水下泄,平时河道基本上断流。1974年台特马湖也没有逃脱干涸的厄运,1993年9月大西海子水库也干得底朝天。塔里木河流域为什么会越来越干旱、水量为什么会不断地减少呢?

1.水库截流、来水量减少。塔里木河中上游修建的大小水库有200多座,这些水库从上往下呈梯级截流,流往下游的水量自然减少,历史上塔里木河有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和田河、车尔臣河、喀会噶尔河、渭干河等六条支流,目前除阿克苏河的水量仍然比较大之外,喀什噶尔河、车尔臣河、喀什噶尔河的河水因为太少,已经流不到塔里木河的干流中,成为一条条消失于沙漠之中的独立河流。叶尔羌河、和田河的水量不到塔里木河的1/5,而且越来越小,长期下去,有可能步喀什噶尔河的后尘,成为独立的河流。

2.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渗漏严重。塔里木河流域平均年降水量只有100毫米左右,中下游地区为30毫米~50毫米,位于台特马湖南侧的若羌年降水量只在10毫米以下,年蒸发量一般是年降水量的50倍左右,是全国最干旱的地方,特别是在河道中游地区由于河水漫溢,形成了100多个洼地和海子,使大量的河水白白地蒸发掉;同时渗漏十分严重,除建设兵团的引水设施采用了防渗漏措施之外,其他引水设施基本上没有进行防渗漏处理,尤其是中游地段,地势平坦,这里的水库更容易跑水,估计每年因蒸发和渗漏损失的河水要占总流量的40%左右。

3.灌溉用水增加、浪费量大。随着沿河两岸人口的增长和土地不断地开垦,用水量越来越大。西汉时期,生活在塔里木盆地的居民只有23万,现在已经达到了825.7万;清朝时期开垦的耕地只有60万公顷,现在已经超过133万公顷;20世纪50年代上游用于灌溉的引水量占干流总引水量的30%,40年后上升到50%,上中游河段有140来个引水口,其中修建了节制闸等水利设施的只占1/10左右,干流两侧无堤

坝,基本上是有水了就大量地用,用够了再往下游放,水大时随便挖一个口子就成了一条小河,这种漫灌方式的浪费非常大。在上中游地区,每公顷耕地的用水量一般在1.8万立方米~2.25万立方米之间,几乎是北疆的两倍。与此同时过度放牧、大肆垦荒,使地表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随着森林不断地减少,草场逐步地退化,河流上游水源失去涵养,气候变得越来越干旱,入河水量也有所下降。

让生命之河水长流

为了不让塔里木河彻底地枯竭,为了拯救河流沿岸的森林、草场,为了南疆大片的农田和村庄、道路不被流沙掩埋,为了不让绿色走廊成为历史,从中央到塔里木河流域各级部门都把治理、拯救塔里木河提上了议事日程,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加强管理。1992年成立了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对流域内的水资源实施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对不同河段的输水量实行合理分配,充分利用现有水资源。

其次是远距离调水,解决当前的燃眉之急。如调博斯腾湖水,恢复下游河道等。

最后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是新疆境内最大的生态工程,该生态工程集水利、农业、林业、草地于一体,通过采取压缩平原水库、搞好水利工程的防渗、发展节水农业、退耕还林、退耕还草、草地改良以及调整产业结构与种植结构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初步恢复塔里木河下游的生态系统,而最终目的是使塔里木河长流不断、绿色长廊永葆青春。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2.10

十九、新疆哈密绿洲上的坎儿井

沿兰新铁路由甘肃进入新疆境内踏上哈密绿洲,在哈密市以西的铁路沿线,你会发现一行行南北向整齐排列、状如火山堆积物的土包,这便是勤劳的哈密人民开挖坎儿井所堆积的泥土、沙砾。被誉为“地下长城”的坎儿井,曾经促进了哈密绿洲农业的迅速发展。但在大修防渗渠、水库和机井之后,坎儿井的作用逐渐被人们忽视了。那么,坎儿井到底还有没有存在的价值呢?

1.坎儿井的分布

哈密绿洲坎儿井限于东到沁城,西至七角井,北至岔哈泉,南至五十里拱拜范围内。它是利用天山山前盆地的特殊地理环境,沿着由北(高)到南(低)的地势,使渗入戈壁下的水从地下含水层自动流出来,坎儿井暗渠和竖井部分分布于戈壁滩上,出水的龙口、明渠和涝坝位于绿洲部分,利于农田灌溉和人畜用水。

2.坎儿井发展史

从哈密绿洲上第一道坎儿井开挖到现在已有130年的历史,它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缓慢的开创期1868年,在当时水利建设技术落后的时代,哈密人民引进了吐鲁番人民水利建设的先进经验,在二堡乡开挖了哈密绿洲上的第一道坎儿井,坎儿井的开挖给急需水源的哈密绿洲带来了希望,但是由于坎儿井开凿技术落后,施工困难,费时长,工效低,因而限制了坎儿井的发展。

(2)大发展时期1916年由哈密县知事向拥光建议,1918年杨增新、回王沙木胡索特倡导,坎儿井在哈密迅速发展起来。1918年至新中国成立初期,是哈密坎儿井大发展时期。据史料记载:1930年,哈密回王府就占有17道坎儿井;1940年,哈密坎儿井达326道;1949年达455道,总出水量达6.42立方米/秒,灌溉面积2800多公顷,占当时总灌溉面积的32.55%,近1/3的耕地靠坎儿井灌溉,这时坎儿井的发展达到顶峰。

(3)衰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在人民政府重视下,坎儿井有一定的发展,50年代中期,坎儿井保持在437道,流量在5.96立方米/秒,灌溉面积5400多公顷。但是50年代由于防渗渠的修建,尤其是“文革”中盲目开凿机井,忽视了坎儿井的作用,甚至认为坎儿井这种方法落后,工程艰巨,人为限制其发展,再加上机井的迅速发展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使许多坎儿井逐渐断流、枯竭、淤塞而废弃。1981年出水坎儿井有295道,1991年则降至234道,1996年只剩下162道。

(4)重新重视坎儿井的开发利用由于打机井成本高,坎儿井的使用又重新被重视起来。1991年新疆坎儿井机械化施工现场会(托克逊县)的召开,进一步推动了坎儿井的改造步伐。经过改建,甚至使干涸近20年的坎儿井重新出水。

3.坎儿井存在的意义

坎儿井对于哈密的经济发展仍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的存在有如下价值:

(1)灌溉价值:这是坎儿井能保存至今的最主要的原因。当初,哈密人民开挖坎儿井的目的就是为解决灌溉用水,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坎儿井对哈密农业的发展的确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1930年二堡的“鸽子窝”坎儿井可浇地66公顷以上;1949年哈密近1/3的耕地靠坎儿井灌溉,到1981年仍有面积为1800多公顷的耕地依靠坎儿井灌溉。

(2)旅游价值:坎儿井是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被誉为“地下长城”,它深深打上了人类活动的烙印,直井周围堆积的小土包,远看似火山口的堆积物,排列整齐,成为戈壁滩上的一大景观;出水龙口、明渠和涝坝周围生长着郁郁葱葱的林木,建有果园,修建有居民点,绿树倒映水中,水中鱼跃鸭肥,岸上瓜果飘香,凉风习习,炎热的夏季,捧上一口清冽的井水,比吃上一口哈密瓜还消暑解渴,一派田园风光,胜似世外桃源,是旅游者和哈密人民避暑的极好去处。目前,哈密市也意识到了坎儿井的旅游价值并已着手开发。

(3)历史价值:坎儿井是干旱区人类活动的一大创造。它反映着哈密人民同干旱作斗争的光辉业绩,是干旱区绿洲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记载着人类农业水利技术上的飞跃,是当地劳动人民摸索出的最理想的利用地下水的灌溉方式,它成本低,水质好,水流稳定且长年不断,可以部分代替渠水。研究哈密绿洲历史,必须把坎儿井放到哈密文明的一个重要位置上。

——摘自《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二十、塔克拉玛干并非死亡之海

(一)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中部,也称塔里木沙漠。塔里木盆地大致位于东经78°~88°,北纬37°~42°,夹在天山与昆仑山两大山系之间,是一个基本封闭的干旱盆地。塔里木盆地在地质构造上是一个相当稳定的陆块,其周围被许多深入断裂所限制,因此得以保存地形的完整性和平坦性。早在五亿年前的下古生代,新疆广大地区还是一片海洋,只有塔里木和准噶尔两块陆块耸立在海洋之中。到了距今两三亿年的上古生代,发生了一次强烈的地壳运动,塔里木陆块周围的海底隆起成为陆地,褶皱成山。从那时起,塔里木陆块变成群山环抱的盆地。

塔里木盆地中第四纪沉积物分布很广,发源于昆仑山、帕米尔、天山的河流,从山地搬运下来大量的风化物质堆积在封闭的盆地里。盆地中的沉积物,在极端干旱的条件下经过风力作用,形成大沙漠。面积达33.7万km2,占我国沙漠面积的47%,是我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沙漠。

(二)

塔克拉玛干在维吾尔语的意思有三种说法:1.“进去出不来”;2.“过去的家园”;3.“埋藏着珍宝的地方”。20世纪初,瑞典人斯文赫定率一支探险队深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考察期间,只见到一只蚊子,由于没有发现其他生物,他认定,那只蚊子也是附在人畜身上混进沙漠的。因此,他宣称:塔克拉玛干是任何生物不可能生存的“死亡之海”。

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并非是人们想象中的生命禁区,而是一个有水、有生物、有人类活动遗迹的“活”的世界。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蕴藏着丰富的地下水。22万km2的流沙地区,已经出现76处人工出水点。在北纬39°30′、东经83°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心地带,南北距绿洲各在200公里以上的沙海中,一个长10米,宽4米的水池坐落在流沙里,水深过人,清澈见底。

沙漠内普遍有埋藏不深的潜水,含水层主要为第四纪冲积层,潜水面的高度随地形而变化,北低南高。沙漠丘间洼地潜水埋深一般在2~3米,在塔里木河冲积平原上,除现代河床附近地区外,潜水一般埋深3~10米,潜水矿化度一般3~10克/升,有的达20克/升以上,在靠近古河床的风蚀洼地,还曾采集到矿化度0.8克/升的可直接饮用的微咸水。距沙漠南缘昆仑山越近,水越旺,水质变好,潜水层越深。在沙漠深处发现地下水,其意义不亚于找到石油,是开发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可行性的宝贵信息,而且为塔里木盆地的演化、沙漠成因提供了宝贵资料。

从潜水水质的变化和潜水面高度与地形的关系,推断沙漠里的浅层地下水主要来源于南缘的昆仑山和阿尔金山,其次是北缘的天山。盆地四周高山冰雪资源极为丰富,冰雪融化后一部分蒸发,一部分哺育盆地边缘的片片绿洲,另一部分潜入沙漠,形成潜水层。

大沙漠的腹地一定范围内分布有不同数量、种类的动植物。在深入沙漠100公里某处,考察队在15天中就采集到鸟类标本20种,记录鸟类29种,兽类5种,爬行动物3种,在沙漠边缘采集鸟类标本20种,记录鸟类33种,两栖动物1种,爬行动物4种,兽类10种。鸟类有麻雀、猫头鹰、双鸦、天鹅、白

尾地鸦和白翅啄木鸟,兽类有狐狸、沙鼠、跳鼠、塔里木兔、大耳狸、文须犬、西域沙虎、黄羊、野骆驼,以及绿蟾蜍、叶尔羌条鳅等动物,其中90%是首次发现的。动物中沙鼠的数量最多。

一些河流如和田河、克里雅河等可伸入到沙漠内部,两岸长有胡杨林、灰杨林和红柳灌丛,成为沙漠中的“天然绿洲”,具有开发价值。

沙漠腹地虽然极端干旱,但食物链很完整,植物靠长得出奇的根系从地下水中吸取水分;动物则从嚼食植物中获得水的补充;而许多大动物则以小动物果腹,构成沙漠生态的特征。

(三)

新疆考古工作者在克里雅河上游一处河谷台地,首次发现了距今1万年前的巴什康苏勒克细石器遗址。在距于田县城北230公里的沙漠腹地,考古工作者发现了红褐色的平底陶锅、陶片、炼渣、箭头和一些木器。在距民丰县北面100公里的沙漠上发现一座被埋没千年的古城遗址,城中发掘出粗糙的铁块、粗陶器、木制用具以及汉朝使用的“五铢钱”。大量古文物和一些遗址表明,人类在近一万年时间内,一直在开发利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部的克里雅河水系。

我国石油物理勘探人员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一片约100平方公里的绿洲上曾发现一个居住着200余人的维吾尔族牧民小村庄。他们过着与世隔绝的“桃花源”式的生活。他们住在用胡杨木筑成的木屋里,白天以太阳为钟,晚上月亮是共有的天灯。多以野菜、野果及猎物为食,过着刀耕火种兼狩猎的游牧生活。

塔克拉玛干还是个“沙丘博物馆”。有灌丛型沙丘、新月形沙丘、穹形沙丘、蜂窝状沙丘、梁状沙丘、鱼鳞状沙丘,还有金字塔型沙丘,千姿百态。一般高100~150米,有的高达200~300米。

沙丘的分布很有规律,在和田河以东的新月形沙丘、沙岗和沙脊,缓坡一律向东北,陡坡面向西南。沙丘、沙岗和沙脊此起彼伏,正像大海波浪一样。在有规则的沙丘、沙岗和沙脊之间,散布着一些椭圆形的小盆地,底部是坚硬层,偶有小灌丛分布其间。和田河以西,沙丘、沙岗和沙脊的排列有些紊乱,高度也比东部低。

(四)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储量丰富的油气资源,更为世人瞩目!

塔里木盆地具有多层系、多时代的生油气层。古生界的生、储油气条件都比我国东部优越,古生界的油气演化程度也优越于我国东部。绝大部分地区均处于成熟、过成熟阶段。塔里木盆地的古生代沉积结束之后,经过短暂间断、剥蚀,很快被广泛而巨厚的中、新生界所覆盖,而且,印支、燕山与喜马拉雅等运动只在盆地边缘有影响,岩浆活动也少,绝大部分古生界油气保存条件非常良好。

近年来,南疆石油勘探采用较先进的勘探技术,在方圆56万平方公里的塔里木盆地上,初步查清了盆地的地质构造和地下一些潜伏构造,找到了几个有利的含油地带,先后在塔里木北部的隆起带、塔中和塔东地带上打探井19口,13口井获工业油气流,其中轮南二井三个油气层合采日产高达1500立方米。在这一区域的接连突破,不仅扩大了含油面积,而且在不同层位均已获高产工业油气流。1989年5月1日,塔中1号井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开钻,这标志着人类将首次揭开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大沙漠地质构造的神秘面纱。塔中一井在中途测试中,获得日产石油576 m3,天然气36万m3的高产油气流,油质轻、质量好。这是勘探工作继塔里木盆地北部轮南、英买力地区之后,在盆地中部地区获得的又一重大突破,进一步证实这个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塔里木盆地塔中构造,是全国面积最大的巨型构造。据最新地震资料,构造圈闭面积达8200平方公里,构造顶部至底部最大幅度为1750米,具有丰富的油源、运源和运移、聚集条件。中外石油地质专家预测,塔里木是一个具备油气远景的沉积盆,最少有100亿吨的油气储量资源。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塔克拉玛干再不是“死亡之海”,而是“生命之海”、“希望之海”了!

——摘自《地理教学》

二十一、准噶尔盆地中的奇景——硅化木

位于准噶尔盆地东部边缘奇台县城东北约130千米处的将军戈壁中,在占地面积11.65平方千米的地面上,分布有近千株硅化木石树。树群中最粗的直径达2.26米,两人才能合抱;最长的树26米,居世界第二位。最为壮观的是104棵树桩挺立在方圆数百平方米的山丘上,构成了戈壁荒野上独特的“森林”奇观。

此硅化木化石群是1985年8月,新疆林业科学院联合地质勘探队来此勘探并将其公布于世的。经考证分析推断,是中生代侏罗纪松柏、苏铁、银杏等古乔木形成的遗存物,距今已有1.8亿年。其分布范围之大,集中数量之多,属国内罕见。它的发现对研究准噶尔盆地古植物、古地理环境、古气候的演变等提供了最生动的实物证据,同时也将使沉睡万载的奇台县成为科学考察、研究与旅游为一体的特殊风景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