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教师实习指导》综合实践课程考核办法【模板】

《幼儿教师实习指导》综合实践课程考核办法【模板】

《幼儿教师实习指导》综合实践课程考核办法【模板】
《幼儿教师实习指导》综合实践课程考核办法【模板】

《幼儿教师实习指导》综合实践课程考核办法

根据全国考委《关于修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独立本科段)考试计划》的通知》(委[2012]4号)以及《关于调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性环节设置的通知》(考委[2014]4号)文件精神,根据《省招生考试院关于学前教育专业计划调整的通知》(黔招考自〔2017〕13号)的要求,针对学前教育(专科阶段)《幼儿教师实习指导》综合实践课程,考核如下。

一、考核目的

教育教学实习是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丰富实践经验,并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通过教育实习的综合性实践,获得对幼儿园教育的感性认识,提高对幼儿教师职业的认识水平,加速专业知识和教育知识向能力的转变。

二、考核内容

考核内容主要关注幼儿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师专业能力等二个方面。

1.幼儿教师教育思想

(1)热爱幼儿,热爱幼儿教育事业,巩固专业思想,培养专业情感。

(2)认同并遵守幼儿教师职业行为规范。

(3)面向全体幼儿,注重保教结合,具有正确的儿童观、教师观与教育观。

(4)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学习的主动性、自信心和独立能力。

2.幼儿教师专业能力

(1)能将幼儿卫生保健、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及幼儿园活动设计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运用于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

(2)掌握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具体能力,包括观察和评价能力、一日活动计划能力、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和管理能力,以及创设与利用环境的能力等;

(3)重点考察集体教学活动设计能力、教学活动组织和实施能力,以及自身的教学反思能力等。

三、考核方式和要求

(一)考核方式

提交一份幼儿集体教学活动设计方案,一份幼儿集体教学活动示范课的教学反思。

考核成绩=幼儿集体教学活动设计方案成绩X60%+幼儿集体教学活动示范课的教学反思成绩X40%

(二)考核要求

1.幼儿集体教学活动设计方案的要求

(1)精写一份纸质幼儿集体教学活动的设计方案(任一领域),题目自拟,内容自选,须聚焦幼儿园某一活动的设计;

(2)设计方案包括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活动准备、教学过程等要素;

(3)设计方案应体现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目标定位准备、教育理念切实、活动过程层次分明、教学内容和方法恰当,适宜幼儿的身心发展等。

2.幼儿集体教学活动示范课的教学反思

(1)针对以上集体教学活动设计方案,并提交一份教学后反思。

(2)教学反思的内容主要包括经验总结、问题困惑、改进策略(计划)等;教学反思应表达清晰,逻辑性强,结构完整等。

四、考核标准

1.幼儿集体教育活动设计方案考核标准

2.幼儿集体教育活动示范课课后反思考核标准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蔡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小学(3—6 年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种独立形态的课程,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价值和地位。 一、指导思想 随着社会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知识也不断出现新的分化与综合的趋势,解决有限的学时和知识量的无限增加之间的矛盾,“综合学习”越来越受关注。从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出发,密切学生与生活与社会的联系,着眼于发展开辟了面向生活、面向自然、面向社会的广阔空间,立足于让每一个学生健全、完整的发展。 二、课程目标 1、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社会和对自我的责任感。 2、本课程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等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愿望和能力。 3、社会发展对中小学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素质要求,因此需要具备些基本能力手综合素质; 同时也为了适应科学和技术发展的需要,逐步养成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领域 1、研究性学习;

2、社区报务与社会实践; 3、劳动与技术教育; 4、信息技术教育。 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1、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实际。 2、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有效指导的关系。 3、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开展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 4、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 5、综合实践活动时间统一安排,每周一至二节课,学生全是员参与,教师参与活动小组的活动。 6、采取个人活动、小组活动这两种基本的组织形成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安全、有效的开展。 7、在开放的时空中不能忽视安全保障措施: 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精心规划和组织学生校外活动; 争取社会和学生家长的支持和参与。 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与管理 1、范围:小学3—6年级学生 2、根据学校实际和教学目标,学校建立研究性学习指导、管理小组,加 强组织管理。切实保证研究性学习标真正落实到实处。组长: 魏素菊 副组长: 吴孝东冯秋怀 成员: 冯启红刘晓娜王志鹏张继辉指导管理小组根据学校特点、学生实际、教育原理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性学习方案和具体的研讨措施,合理安排课时,科学调整任课教师,使音乐、体育、美 术、社会、自然、英语、电脑等各学科的教师都积极主动地参与研究性学习的

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作文教学整合研究课题

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作文教学整合研究课题 (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一)课题的提出 2009年6月我们制定了一份《小学生作文现状调查问卷》统计表来调查本校学生作文学习的现状,并辅以座谈会的形式,以便进一步了解学生作文学习的实际情况。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我校三年级学生作文学习现状比我们预想的还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 1、作文缺乏浓厚的兴趣 兴趣是人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是学生活动最直接最活跃的推动力。而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对作文普遍兴趣不浓,不太喜欢和不喜欢上作文课的学生三(1)班有有33人,三(2)班有32 人,占学生总人数的69.9%,不太喜欢写和不喜欢写作文的三(1)班有35人,三(2)班有34人,占学生总人数的74.2%。 2、学生缺乏习作素材 在调查中,针对“在作文中,你碰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三(1)班有20人选择缺乏习作素材,三(2)班有17人选择缺乏习作素材,学生对于写作言之无物这这是造成学生作文虚假现象的的主要原因。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古人也云:“夫立言之要在于有物。”我们知道,学生害怕写作文,说是没东西好写,其实也就是缺乏材料。这从调查中“如果作文内容自己没有切身感受,你会选择——”三(1)班的学生有27人选择虚构,三(2)班的学生有28人选择虚构这个答案体现出来。 3、作文训练形式单一 在调查中,针对“平时老师出的最多的作文命题形式——”三(1)班和三(2)班的所有的学生都选择了全命题作文。虽然全命题作文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明确了习作的方向,但同时也局限了学生的思维,经常采用这种单一的训练形式,往往会扼杀学生的想象能力。 4、作文批改意义的丧失 针对“对于老师的作文批改,你的态度——”三(1)班有20人选择不太在意,三(2)班有17人选择不太在意,两个班一共只有26人选择在意。是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是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设的新型课程。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丰富的活动内容,灵活多变的活动方式,使学生接触自然、社会,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实施目标: (一)总体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旨在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与丰富经验,加深对自然、社会和自身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培养他们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身的责任,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1、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与丰富经验。

2、形成对自然、社会、自身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身的责任。 3、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4、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5、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具体目标 1、学生发展目标 ①、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②、接触自然,丰富对自然的认识;欣赏自然世界,发展对自然的热爱情怀。 ③、走入社会,熟悉并遵守社会行为规范。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理解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④、了解社会资源,并能有效利用;知道如何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并身体力行。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

高中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方案。

高中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方案 高中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方案 一、课程实施的依据及主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规定的八大学习领域中的一个独立的学习领域,由国家设置并制订指导纲要、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指导与管理、学校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并组织实施的综合性活动课程,它是与其它学科课程并列而不是从属或依附于学科的一门国家必修课程。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三个科目。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共23个必修学分,是高中毕业学分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最低必修学分的20%,占最低毕业学分的16%。 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普遍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施于全体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在高中实施和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既要坚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又要适合高中教学和高中学生的特点,准确地确定和完整地把握课程理念,正确地理解课程的价值取向。 1、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类独立的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任何学科的附庸,而是基于全体学生,具有特定教育功能的独立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倡导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学习,通过对问题进行独立的、持续研究的过程,发展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参与研究、社会实践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学会分享、尊重与合作;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关注社会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基于这样的认识,综合实践活动更强调对现实问题的解决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更关注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及由此产生的丰富多彩、生动鲜活的体验。在实施和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时候,一定要防止把它异化为其他学科的活动,或将独立的综合实践活动降低为某种一般化的课外活动。 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与校本开发的课程。它与其它分科课程并列、独立,它有实施指南,而没有教材。这又说明它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表现在: ①它是国家课程计划中规定的必修课程,具有严肃性和正统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最新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价值取向,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为此,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规定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小学阶段,应在3—6年级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实践为主要环节、以综合为主要特征、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这一新型课程的产生,既继承了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秀传统,又体现了当前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 一、指导思想 必须实现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过渡,努力打破学校封闭性,引导学生遵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综合应用社会、生活和学科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动手动脑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活动,加强与现实社会的沟通和联系,让学生及时了解时代的最新信息,紧跟科技迅速发展的步伐,使他们的情感态度、综合知识、实践能力、学会学习等方面得到发展。 二、培养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开放性的实践性课程,其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阶段。小学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的具体目标是: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的意识和能力。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4、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 的初步能力。 三、基本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综合程度最高的课程,它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或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与其他课程具有等价性与互补性。实施过程中要遵循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等原则。 四、课程设置 1、内容框架设置课程菜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四大领域不是并列的关系,不能相互割裂。基于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结合学校、社会实际,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指定领域之间的整合,及指定领域与班队活动、学校传统活动等非指定领域的整合,从“探索自然”、“发展自我”、“亲近社会”等板块着手,整合形成了“生活与体验”、“卫生与健康”、“民风民俗”、“种植与养殖”等小板块的课程内容,形成序列、体现个性差异、体现地方特色。 2、课时安排彰显弹性特点 按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的要求,综合实践活动每周为三课时。考虑到现行的课时计划和活动实施的实际,必须灵活安排课时,实行弹性课时制度。

王集中心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总体方案

王集中心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总体方案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它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所规定的小学3-6年级的一门必修课程。 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具有独特性、具体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特长,都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他们的发展不仅仅是通过书本知识的学习而获得的。综合实践活动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了空间。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克服书本知识和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主题作为课程主要容,以学生自主选择、亲身体验、研究探索为主要学习形式,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调查”、“考察”、“实验”、“探究”、“设计”、“操作”、“制作”、“服务”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基于以上课程理念,学校结合实际,以“自主、实践、创新”为课程实施核心,整合课程资源,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研究性学

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大领域为依托,同时跨越四大领域的界线,追求活动容的综合性。坚持在循序渐进的原则下指导学生亲身经历活动过程、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和实践,逐步培养“善于发现、勤于实践、乐于合作、勇于创新”的综合能力,发展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学校环境和资源分析 我校地处农村,在开发地方自然条件、民俗文化等方面的课程资源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些条件为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课程容和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广阔空间。 每学期我校都会开展各色的主题活动,我们的班队活动、兴趣小组活动、校园文化节活动等活动类课程一贯开展得有声在色,再加上实行学生自主管理以及构建浓郁的校园特色文化等方面,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有效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通过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与学校的联系、与社会的联系,帮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提高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四、课程容 3-6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最基本的容领域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方面。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容的开发应注意以下几点:

综合实践精彩活动课程实施方案设计

辛店镇同源完全小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是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设的新型课程。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丰富的活动内容,灵活多变的活动方式,使学生接触自然、社会,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实施目标: (一)总体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旨在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与丰富经验,加深对自然、社会和自身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培养他们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身的责任,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1、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与丰富经验; 2、形成对自然、社会、自身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身的责任; 3、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4、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5、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具体目标 1、学生发展目标

①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②接触自然,丰富对自然的认识;欣赏自然世界,发展对自然的热爱情怀。 ③走入社会,熟悉并遵守社会行为规范。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理解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④了解社会资源,并能有效利用;知道如何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并身体力行。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 ⑤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养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⑥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2、教师发展目标: ①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改变教学策略。 ②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课程开发能力。 ③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④培养教师之间的协作精神。 ⑤拓宽教师的知识结构。 3、学校发展目标: ①营造“自主、合作、开放”的校园文化。 ②密切与社会、家庭的联系。 ③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改革。 ④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具有开放性和多元化,更具生命力。

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方案

小学2019年暑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社会实践活动,是小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暑假即将开始了,在长长的假期中,除了休息和学习外,开展丰富多彩的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丰富生活,增长见识,开拓视野,还可以了解社会,学习本领,增强社会责任感。张弛有度才是生活本色,自我管理方显价值人生。为了使学生的暑假生活更加丰富,为了让学生们亲近社会、学习知识、开阔眼界,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同时也为了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特制定本方案。 二、活动及完成时间 7月15日——9月1日 三、参与学生 一至五年级全体学生。 四、活动内容 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道德与法治等学科要布置综合性、探究性、参与性、操作性的作业,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布置相关素质提升作业,以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进行美术的欣赏与创作,参与音乐、舞蹈的欣赏与训练等为主。暑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可分为六部分组成: 一是三名课程:读名著、赏名画、听名曲。让高雅艺术走进孩子心里; 二是影视课程:推荐适合孩子假期观看的电影及电视频道及栏

目; 三是习惯养成课程:将学校读书、练字、写日记、体育锻炼等习惯养成衔接强化为潜意识永久性习惯; 四是观察、探究课程:看星星、听虫鸣、观蚂蚁等系列,让孩子走进大自然这本教科书、实验室; 五是礼仪、生活技能课程;生活自理、烹饪、养花等,让孩子做个能自理、生活有乐趣之人; 六是交友、游学课程:让低年级学生了解自己所在乡镇所在自然村,让高年级学生知道自己所在县区所有乡镇,熟悉自己所在乡镇文化、风土人情等。有条件带孩子一道旅游、走亲戚,鼓励孩子交朋友,看长辈。 五、活动要求 以上六项课程,第1项为必做,其余5项任选其一或多选开展。各班由班主任牵头,所有学科教师参与商讨,在7月14日前制定出班级暑假课程设计及实施方案,并在7月15日中午学生放假时做好扎实安排。要求各班有主题、有特色;学生实践活动可分组也可单独实施。 方案模板见后附件一。 六、成果展示 均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完成纸质的《暑假实践活动展示册》。展示册自行设计,必须要有封面,写清楚班级、姓名;内容第一部分为必做活动,第二部分为选做活动。手写、彩印均可,A4纸大小,装订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作业

1.第1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不必坚持()原则 A.全面性、系统性原则 B.因地制宜原则 C.自主性原则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2.第2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 A.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B.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C.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D.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3.第3题 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认知层面的目标 B.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过程与方法层面的目标 C.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 D.以上说法都不对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4.第11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定量评价方法不包括() A.访谈法 B.观察法 C.问卷法

D.测验法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5.第12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模式不包括() A.文本参照模式 B.任务导向模式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6.第13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不是() A.实现课程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B.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 C.让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 D.让学生主动参与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7.第14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外课程资源不包括() A.社区资源 B.家庭资源 C.学校资源 D.社会资源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8.第21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不具有哪个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策略研究》.pdf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策略研究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东凤镇内畔小学陈少钰 【内容提要】:综合实践课是一种新课程,它不同于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常被大家忽视。但综合实践课对学生的发展有着其他科目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本质在于: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开放式的综合应用实践活动中,引领学生走出校门,通过切身的身心体验,从而达到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多方面的协调发展。本人认为要想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实施,以下几方面是关键:一、转变教学观念,确定活动方案;二、扩宽实践活动的空间,以现实生活组织学习内容;三、及时的激励性评价;四、开创特色,发展学生特长。 【关键词】:转变扩宽激励特色 综合实践课是一种新课程,它不同于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有不同于结构化、知识化的综合课程,也不同于分科化的实践课程。因此,常出现被领导、教师和学生忽视;资金扶持不足;没有统筹安排,各自为政等尴尬局面。所以,综合实践课就成了随时随地可以被学校以各种理由叫停的,或者成了应付检查、写在课程表的摆设罢了。 其实综合实践课对学生的发展有着其他科目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综合实践可没有讲台,没有常规的班级授课形式,但更多的是学生的主动参与。它的本质在于: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开放式的综合应用实践活动中,引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在家庭、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有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通过切身的身心体验,从而达到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多方面的协调发展。它强调的是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取新知的体验的过程。真正的综合实践应该是非常务实,结果不一定热热闹闹,但过程却有价值。它能弥补我们文化教育脱离实际、追求分数、做题机器的缺点;自理能力、思考能力、动手能力,甚至是创新能力都能得到体现。其价值是很大的。 由此,本人认为要想进行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实施,以下几方面是关键: 一、转变教学观念,确定活动方案 教学观念决定教学行为。综合实践活动任课教师必须从传统的学科课的教学观念中完全解脱出来,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教学观念的转变,可以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可以使科技兴国的战略思想在课程教学中得到充分地体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范本(完整版)

计划编号:YT-FS-3890-85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范本(完整版)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Through Scientific Prediction, Weighing The Objective Needs And Subjective Possibilities, The Goal To Be Achieved In A Certain Period In The Future Is Put Forward 深思远虑目营心匠 Think Far And See, Work Hard At Heart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范 本(完整版) 备注:该计划书文本主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地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必要途径。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学校校本特色和地方特色,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探究“校本综合实践活动特色”为目标,贯彻新课程理念,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实践组织各种研究性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知识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研究性学习的一些常识。 3、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过程目标: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求证的方法。 5、人格目标: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主要工作任务: 1、构建出“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以信息技术教

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标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3-6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就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试验稿)》所规定得必修课程,自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为帮助广大中小学教师、各级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学生家长与社会其她人员理解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特制定本纲要。 一、综合实践活动得产生背景 综合实践活动得产生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得需要,又适应了社会发展得需求。每一个学生得个性发展都具有独特性、具体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得需要、兴趣与特长,都有自己得认知方式与学习方式,综合实践活动为每一个学生个性得充分发展创造了空间。当今社会发展迅猛,产生了一系列新得问题,如环境问题、道德问题、国际理解问题、信息科技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具有跨学科得性质,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参与、探究、理解这些新得社会问题提供了机会。 二、综合实践活动得性质 综合实践活动就是基于学生得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得综合运用得实践性课程.在新得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具有自己独特得功能与价值.与其她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如下特性: (一)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得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与解决问题、体验与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

能力。 (二)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得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得特殊需要,其课程目标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学生得整个生活世界,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富有个性得学习活动过程,关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得丰富多彩得学习体验与个性化得创造性表现,其学习活动方式与活动过程、评价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 (三)自主性综合实践活动尊重学生得兴趣、爱好,注重发挥学生得自主性。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得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得形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得指导,不包揽学生得工作。 (四)生成性综合实践活动就是由师生双方在其活动展开过程中逐步建构生成得课程,而非根据预定目标预先设计得课程.随着实践活动得不断展开,学生得认识与体验不断深化,创造性得火花不断迸发,新得活动目标与活动主题将不断生成,综合实践活动得课程形态随之不断完善。 三、综合实践活动得基本理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得开发与实施基于如下基本理念: (一)坚持学生得自主选择与主动参与,发展学生得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得开发与实施要以学生得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将学生得需要、动机与兴趣置于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得主动性与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积极开展活动,在活动

21.华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精简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期末复习 1、资料收集以后,还必须将资料加以分析,整理和归类。以下哪项不属于资料整理范围B.缩小范围 2、观察法的使用应符合的基本要求不包括以下A.灵活性 3、下列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基础中的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D.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坚持客观论的知识观 4、微观上来说,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程序应该是 C.问题的产生-主题的确定-小组的组建-计划的制定-活动的开展-成果的总结-展示与交流-评价与反思 5、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认知层面的目标B.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过程与方法层面的目标 C.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D.以上说法都不对我的答案:D 6、()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显性课程资源A.图书资料 7、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不是为了培养学生的()D.学科能力 8、实验法是指在控制的情境下,通过操纵一中变量(之一种可变的情况或因素),观察另一种变量的变化,从而发现或验证变量间( )的一种研究方法。B.因果关系 9、下列哪项不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原则C.自主性 10、教师在评价的管理中要注意的主要内容不包括C.评价态度的客观 1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不具有哪个特点A.学生自主性 12、下列哪种说法不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D.系统性 1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不是()C.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 1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定量评价方法不包括()A.访谈法 15、以下哪项不属于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的目标取向A.综合性目标取向 16、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不包括()A.学习系统的学科知识 17、从宏观上来讲,完整的研究性学习不包括以下哪个阶段D.成果展示阶段 18、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外课程资源不包括()C.学校资源 19、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建设的特点不包括()D.安全性 20、下列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定位的说法哪个是不正确的?D.这两种课程有相同的开发途径 1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过程与方法 17、对教师进行业绩评定时,应坚持公平性、激励性和()的原则。发展性 19、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包括学生的评价、()和学校评价。教师评价 20、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取向具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学习内容与方法的并重,()四个基本特点。三维目标的整合个性与团队意识的兼容 2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应突出服务性、()和制度化的原则。激励性 23、根据物理特性和呈现方式不同,课程资源可以分为文字资源、实物资源、活动资源、信息化资源27、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包括资源的调查与统计、资源的分析和()。资源的规划与建设3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管理指的是学校对()的教师进行的管理以及教师的()。 承担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任务自我管理 35、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以()为中心,以现实生活为依托,以学生的直接体验为基础,实现学生的()。学生的探究活动主动和全面发展 17、学生层面的相关制度包括: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制度、()、学生成长记录袋管理制度等。 学生课题规划与管理制度 18、对学校评价的要求有注重评价的整体性、(),注重对学校领导在课程认识上的考察 关注课程实施的常态化 2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特点有全面性,(),多元性和多样化。过程性 2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方法可以分为定性评价和()两种类型。定量评价 17、学校层面的规章制度包括:课程管理制度课程档案()制度、学校设备的使用与管理制度。 建设与管理

高中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方案

高中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方案 一、课程实施的依据及主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规定的八大学习领域中的一个独立的学习领域,由国家设置并制订指导纲要、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指导与管理、学校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并组织实施的综合性活动课程,它是与其它学科课程并列而不是从属或依附于学科的一门国家必修课程。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三个科目。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共23个必修学分,是高中毕业学分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最低必修学分的20%,占最低毕业学分的16%。 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普遍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施于全体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在高中实施和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既要坚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又要适合高中教学和高中学生的特点,准确地确定和完整地把握课程理念,正确地理解课程的价值取向。 1、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类独立的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任何学科的附庸,而是基于全体学生,具有特定教育功能的独立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倡导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学习,通过对问题进行独立的、持续研究的过程,发展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参与研究、社会实践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学会分享、尊重与合作;养成实事的科学态度;增强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关注社会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基于这样的认识,综合实践活动更强调对现实问题的解决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更关注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及由此产生的丰富多彩、生动鲜活的体验。在实施和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时候,一定要防止把它异化为其他学科的活动,或将独立的综合实践活动降低为某种一般化的课外活动。 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与校本开发的课程。

农村小学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农村小学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概况 学校在县级重点课题《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结题后,没有停步,为了继续深化和挖掘本土资源,在科研部的支持下,申报了市级课题《农村小学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肯定,2007年7月正式批准为上海市教育学会项目,2008年1月5日又举行了简单而隆重的开题仪式。2009年3月24日又接受了中期检查,2010年10月29日开展了一次“开发乡土课程资源推进校本课程建设”——《农村小学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研究》县级展示与研讨。本学期,又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深化研究》。 二、缘起 1、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客观需求。新课程关注“全人”的发展,实现课程功能向生活回归。随着课程权力的下放,校本开发思想的引进,使得学校、老师利用地方优势开发课程成为可能。所以说,开发基于乡土资源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对课程改革的积极应答。 2、对我校办学特色、科研传统的继承。长期以来,我校确立了“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办学宗旨,有了“鸟文化教育”、“黄海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综合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等经验。 3、崇明岛和中兴镇孕育着丰富的课程资源。我校所处的崇明东部地区,历史悠久,物产丰富,崇明民风民俗独特:“崇明山歌”“灶花”就是其中久负盛名的传统民间艺术。随着时代发展,崇明岛正在蒸蒸日上。这为我们开发课程资源提供了广阔空间。 三、启动

我们课题组成员根据学校的传统和自身的优势,课题组分三步进行启动: 首先是学习培训,转变观念。上至校长,下至教师,人人参与学习了解新课程理念,明确新课程培训的目标,理解乡土课程资源的概念及开发与利用的意义。 其次是需要评估,寻找依据。组织由学生、教师、家长、村领导、居委会为代表的座谈会,让他们提出学校教育的意见和看法,提出了如何搜集本土资源,如何进行本地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 第三步是讨论研究,确定方案。课题组成员会聚一堂,针对代表们提出的建议,结合学校现有的环境、条件、设施等客观实际,对开发乡土课程资源进行论证,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学校应从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出发,借助乡土文化资源,开展校本课程的推进。从这一理念指导为前提,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家乡,体验自己熟悉的事物。 四、研究效果 课题研究以“农村乡土资源”为载体,以“搭建校本课程”为手段,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最终的目的。该课题自立项以来,我们按计划进行了扎实而有效的研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师生共塑与文化探源的结合。 1、课程的实施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本课题的研究真正促进了学生的积极发展,提高了学生的交往能力,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了承受挫折的能力。在参加各级各类的竞赛活动中屡创佳绩. 2、教师也在课程实施中成长 本课题的研究也推动了教师的全面成长。改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提升了教师的协作研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 报告人:安丘市实验小学刘成伟 综合实践课的学习过程是:从课堂出发,到社会生活中进行探究,再回归到课堂。综合实践课将课堂与社会连接在了一起,为学生接触社会、体验社会、积累生活经验搭建了活动平台。通过课程的实施,学生能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及与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并逐步提升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三者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以及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设计步骤: 一、“主题”来源

不管这些主题是活动方法指导、社区服务实践还是展示交流、技术实践等,进入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中的主题一定是学生和教师双方协商的结果。 二、制定活动方案 活动方案的设计应简明扼要,可用表格形式表达,也可用文本形式呈现。 三、评价活动方案 (一)综合运用诊断性等方法评价 对活动方案进行评价,其目的是诊断其是否成熟可行,从而对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作出鉴别与选择,为进一步修正方案提供信息,为学生进行课程的选择作出前期的质量监督。活动方案是否可行,方案目标、方案内容(含课程资源)、过程与方法是关键。因此,这一评价为方案目标的进一步优化,为方案目标、内容、过程与方法的改进提供了依据。活动方案的诊断性评价经常采用汇报、报告、提问、辩明、调查、讨论等具体方法进行。 (二)引导学生反思整个设计过程 反思是重要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有助于学生回顾整个设计过程,使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愿望,为分析方案的成败得失,为今后更好设计活动方案提供第一手资料。 学生需要完成的任务主要有: 系统回顾方案设计全过程。反思方案设计全过程。评价设计效果,对设计做出评价。 (三)教师进行自我反思,为改进设计做好积累工作

浅谈农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农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组长:高倩组员:陶研妍赵康婷潘栖夙黄梦瑶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农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目前素质教育大环境下应运而生的新课题,在其发展当中由于诸多原因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因此我们急需探索出一条能够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实施,以推进素质教育的成功之路。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观念;管理;师生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新课程形态。它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立足于学生的经验和生活,倡导课程向学生生活世界回归。通过活动把各种知识和技能综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究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并促进其个性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在新课改要求下应运而生的课程体系,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农村学校实施过程中所取得的一些成效有: (一)、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收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了学生思想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提高了学生的能力,由于综合实践活动实践、性强、实践程度高。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综合实践活动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提高了学科学习的能力。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农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但也是课程实施中的一个难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学校管理、校长素质、教师素质、学校资源等的要求都是比较高的,尽管在前面我提到了一些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所取得的成效,但是我们不能满足于这些成就。在我们小组的调查中显示,就目前农村学校的实际来看,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还是存在诸多方面不可忽视的问题: 1.学校管理和社会环境问题 在农村,学校管理和社会环境相对来说没有城市好,这也是城乡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这个问题在这里也很明显的暴露了出来, 首先,综实课开设情况不容乐观。根据调查,无论是开设综实课的课改年级的比例,还是课时量,超过一半以上学校不能达标,问题是比较严重的。结合平时的教研工作,我们认为其主要原因还在于校长重视程度不够,这里面又存在一个对综实课认识问题不到位的情况。这是最普遍也是最根本的问题。另外,政府部门的督导不得力也是原因之一。 学校少资金投入也是其重要的原因,主管部门和学校各项机制急需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学校经费具有高度的依赖性,它是在实践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要求学校和教师结合地方、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等灵活组织和确立活动主题。没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和一定资金的支持,综合实践活动课就难以实施,由于学校和教师的课程意识非常淡薄,学校和教师很难再课堂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上下功夫。另外,开发和实施新课程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要求广大农村小学一下子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确实勉为其难。这些都直接导致了很多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形同虚设。所以说,学校在这一块的管理还是比较松懈的。 2.家长观念必须转变

华师在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复习试题库总集

访谈法 标准答案:访谈法就是通过研究者(访谈者)与研究对象(被访谈者)的直接交流收集资料的调查方法。 表现性评价 标准答案:通过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完成一些综合性的真实的任务对学生进行的评价。 观察法 标准答案:观察法是研究者凭借自身的感觉器官或其他辅助工具,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状态下发生的教育现象或行为等进行系统、连续的考察、记录和分析,从而获取事实材料的研究方法。 档案袋评价 标准答案:指教师和学生有意地将各种有关学生表现的材料收集起来,并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解释,以反映学生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努力、进步状况或成就。 实物资料 标准答案:指与研究活动主体相关的具体物品,如古字画作品、工艺品、建筑等等。 文本参照模式 标准答案:即师生参照市面上出版的综合实践活动“文本”(各种资源包及活动指南、手册)加以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文本 标准答案:是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而设计开发的直接用于辅助活动完成的图文资料。 过程性评价 标准答案:是指在学生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过程中进行的评价 问卷调查 标准答案:问卷调查--是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选取的调查对象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调查方法。 课程资源 标准答案: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自主开发模式 标准答案:即学校以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 课程目标 标准答案:简单地说,课程目标是对课程实施所要达到的结果做出的规定。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标准答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课程。是国家规定的基础教育阶段(小学3年级至高中)的必修课程。 协商式评价 标准答案:指围绕目标,根据学生所处的年级与不同的活动主题的特点,由教师、家长、学生、学校及社会人士等共同协商进行的评价。 调查法 标准答案:调查研究是在自然的条件下(对研究对象不加干涉)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材料从而形成科学认识的一种方法。 结果性评价 标准答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束后进行的评价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自发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 标准答案:0 人与社会的关系包括自我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等 标准答案:1 社会调查就是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在现实的社区情境中进行调查研究。标准答案:0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社区服务只具有服务性的特点 标准答案:0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社区服务指,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为社区成员进行的生活、家政服务;学校或社区管理服务集体参加社区和地方的各种公益劳动、义务活动等等。 标准答案:1 组织学生设计校园绿化方案是以考察为主的体验性活动 标准答案:0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评价主体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标准答案:1 与学科课的评价相比,活动课的评价具有主体多样化的特点 标准答案: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