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讲《弟子规》第四讲

精讲《弟子规》第四讲

精讲《弟子规》第四讲
精讲《弟子规》第四讲

精讲《弟子规》第四讲

(2012-08-14 12:39:10)

转载▼

分类:东魁著作

标签:

杂谈

这一讲要讲“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身体受到损害,让父母忧虑。不能做出违背伦常的事情,以免伤害父母的面子。

说心里话,现在的人,经常会让父母很担心。这个“身有伤”不只是指身体受到伤害,还有一层意思是我们的行为会让父母担心我们受伤害。

我们经常能看到身边的人因为应酬而大吃大喝。我这次去了一趟外地,当地的市长招待我们吃饭,我们就聊到大吃大喝这个话题。

我对他们说:我对烟、酒、肉过敏,吃不好就会反胃,身上就会出疹,所以一直没有吃过这些东西,一直吃素。我长期吃素,父母也高兴,因为他们了解我这个身体,知道我只能吃素食。

你们看,过去的父母总是担心孩子不吃肉,怕不吃肉营养不够。可现在六七十岁的老人在担心什么呢?担心孩子吃肉啊。因为孩子是营养过剩,三高俱全。我们都知道,由于饮食不当,肉吃太多,就会导致胆固醇高、血压高、血糖高。所以我们这个“身有伤,贻亲忧”,不单单指我们身体流血或者受意外伤害,就连我们暴饮暴食、大吃大喝,也会让父母为我们担心。

现在这个社会,三四十岁因为“三高症”去世的屡见不鲜。在我印象中遇到最年轻的脑血管病人,只有17岁,就已经半身不遂了。什么原因?这个孩子特别爱吃肉,导致血管里头全部是油。

我这次碰到一位医学博士,他问我说:不吃肉会不会缺乏蛋白质?我就对他说:在动物界我们可以看到,马,长期吃草,奔驰万里,体力很足。可我从没听说过马会吃肉。羊,只吃草,可它产出来的奶,还是高蛋白质。羊奶比牛奶都要优质,最适合人体吸收。还有驴,也是吃草、吃黑豆,体力相当足,丝毫不差。我们再看看自己的牙齿,和老虎、狮子这种肉食动物的尖牙利齿不同,我们人的牙齿状况就是适合吃谷类、蔬菜、水果,可我们非要把自己的嘴巴当成一个焚尸机器一样,大把地吃肉,吃得三高俱全,天天去医院,结果呢?就是让父母担忧。所以现在的年轻人一定要注意,生活起居一定要有规律,生物钟很平稳了,身体自然就会健康了。

除了在饮食上注意,我们还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你不会控制情绪,容易急躁,容易做出缺德的事情来,父母同样会非常担忧你啊,因为怕你脾气一上来,就和别人闹矛盾啊。最近我就看到一则报道,邻里之间为了一句话就大打出手,伤了一条性命。一句话啊,就酿出了这样的惨祸。为什么?就是因为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所以我们要保持一个平静的心态,要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才不至于惹祸。在我的人生中,就碰过这样一个实例。当时我在老家有两个朋友,一个是在大使馆工作,是个外籍华人;另一个小有成就,开了个公司,在做生意。

有次他们和我提到脾气这个问题,我对他们说:你们两个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控制,你的人生道路就会很平顺。不然的话,就会给自己惹麻烦。我们古人创造的“忍”字,很多人都认为是心上加把刀,不好受。实际上这种理解是大错特错的。

为什么?因为这个“忍”字,“刀”的旁边有一点,这个点是什么意思呢?这个“点”其实是指别人的优点,当我们生了别人一肚子气的时候,你要把你的情绪、你的怨气都聚集到这个人的优点之上,这样你的怨气、怒气就会消失了。因为你看到了优点,也就升起了感恩之心、珍惜之心,同时,“火焰山”也就熄灭了。所以这才是“忍”字真正的含义。

给他们讲完这些,他们就各自回去了。很有意思的是,回去以后就遇到了不同的情况。过了几个月,在使馆工作的朋友给我打电话,他说:秦老师啊,我有个同事,好像总看我不顺眼,天天找我麻烦。您讲要控制情绪,我觉得特别好,可是落实起来真的很难啊,我都忍了他几个月了,觉得实在忍不住了,所以给您打个电话,想问问我该怎么办。

我就对他说:别人骂了你九句你都忍了,就第十句没忍,你不是就前功尽弃了么?既然只剩一句了,你就让他过去不是更好吗?毕竟你们是同事,抬头不见低头见,你再多想想他的优点也就忍过去了。这个朋友一听,觉得也是这个道理,就决定再忍忍。

外国人的这种思维、心态和中国人确实不大一样。我朋友的外国同事经过长时间找麻烦后,发现我朋友耐性这么好、心态这么好,对于他所做的事情这么宽容,而没有和他计较,就主动来找我朋友赔礼道歉,也说出了这一段时间不友好的原因。原来是我这个朋友在不经意间拿过单位的东西回家,恰好被他看到了,他就会觉得你连这点小便宜都占,谁知道你还做了什么有损单位利益的事情。

他同事也是为了单位好,就决定要在工作上和他对着干,想要把他逼去找领导,领导一生气说不定就会把他调走了。明白了这其中的道理后,我朋友也感到很愧疚,虽然自己拿单位的东西是不经意的,也确实是小东西,但是小节也会体现一个人的人品,因此他更加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并且和同事冰释前嫌,关系更近了一步。戏剧性的是,经过这件事情以后,我这个朋友还被提升了一级。可谓忍而得福了。

可我另外那个朋友却和第一个的经历完全相反。他有一天去歌厅,喝了点酒,不小心踩了别人一下,别人就骂了他两句,他一下就发火了,火借着酒劲“噌”

一下起来。因为他平时喜欢吃苹果,口袋里经常装着一把小水果刀。他这一发火不得了,掏出水果刀就给了别人三刀。别人挨了三刀住进医院,他也很可怜,犯了故意伤害罪,被关进监狱。

后来他的父母见到我说,他们的孩子一直很听话,一直还不错,为什么能如此冲动?其实,这就是小恶习导致终生遗憾的实例。就因为喝了两盅酒,一个发展非常好的公司无法经营了;就因为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一个非常幸福的家庭失去了往日的欢笑。他的妻儿父母还因此受辱,因为伤者的家里人跑到他家来,骂他父母、骂他妻儿。

他孩子的内心也因为这件事受到了极大伤害。孩子曾经一向以父亲为荣,可现在不仅父亲高大的形象没有了,甚至都没有脸在别人面前提起自己坐牢的父亲。因为喝酒、因为冲动,毁掉的不仅是一个家庭,还有岳父岳母家、兄弟姐妹家。

不要小看饮酒,不要小看发火。很多人对我说,秦老师,我发火是发火,但我心地很好。请问,您在发起火来的时候,都可能把人杀死,您是善人还是恶人?如果你问杀人犯为什么杀人,他说我失手了。你会原谅他么?

我们一定要为成功找方法,不要为失败找借口。我们就因为太爱自己,太自私,太要面子,太任性,才使我们的人生道路步步受挫,处处受阻。我们还不明白,总是认为都是别人的过错,实际错就在自己。

所以上面讲到“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没有哪个父母出门敢说,我儿子是杀人犯,我女儿是抽大烟的。可很多父母会抬头挺胸地说,我儿子是大学生,我女儿是研究生。

我给大家讲的这两个实例清楚地说明了在处理方法上、控制情绪上做的不同,结果也大不相同。这个开公司的朋友身也受伤了,进监狱了,德也受伤了,让父母觉得很羞愧,教育出了如此暴力、没有爱心的一个孩子。

所以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想到我们的行为会影响到父母乃至祖先的面子。不光是我们出门在外、开车坐车注意安全,饮食上也一定要慎重饮酒,切忌暴饮暴食。现在很多人因为别人请他吃饭不用自己花钱,就使劲吃,却没想到因为有贪图之念,导致身体受到损害。

你看我每年做检查,身体特别好,没有哪一项有问题的。为什么好?因为我生活规律,饮食有度,早上还经常读书。医生也说,早上经常读书会锻炼肺活量,肺主皮,所以你的气色才这么好。我一听,医生讲得果然有道理。你别看我160多斤,可我去检查身体哪儿都正常。

我们公司组织献血的时候,我一个140斤的同事居然献不了血,因为他的

血抽出来上面漂了一层油。可我比他还胖,没想到抽出来的血特别的清,我才知道原来无意中吃的素食,居然对身体这么好。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有规律,饮食会搭配,才能气色好,精气神足,父母每天一看你心里就会欢喜。

我碰到过一个父亲对我讲:秦老师,我都没听过吃肉能把人吃死的,可我儿子就吃肉吃死了啊。原来他儿子本身很胖,非常爱吃肉,有一天吃晚饭时要了一大碗红烧肉,吃完回家睡觉,结果就再没起来。一检查,医生说内脏全部都是厚厚的一层油。油太厚,导致心梗去世,所以说是吃肉吃死的。

这个父亲说他这才知道吃肉也能吃死人,说过去认为孩子不吃肉,营养不丰富,就天天给孩子弄肉,可没想到这个习惯居然把儿子给害死了。

你看蔬菜搁三天搁蔫了还能吃,可肉搁三天就会臭了生蛆了。所以为了我们的生活,为了我们的健康,为了让父母不要为我们担心,我们就要生活起居有规律,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最好的药物实际就是食物。可我们现在很多人一生病就想到吃药、打针,却不知道,病从口入,生病就是因为我们这个嘴巴,我们在这个嘴上没有禁忌,大吃大喝,才导致父母为我们担心。

我遇到很多老人家很可怜。老人家说,自己这么大的年龄了,身体还挺健康,可自己的孩子那么年轻,却得了一堆病,真想替孩子得病,让他健健康康的啊。我听到以后,觉得现在的父母真的很苦。

我经常看到很多报道,说现在30多岁得心梗,40多岁得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处于一种上升趋势,我的内心很震撼,都是中流砥柱的年纪,都是正为社会国家服务、做贡献的年轻人,却全部躺进了医院。

我们损害自己的身体是小事,可妻儿怎么办?年迈的父母怎么办?我们就因为一己私心,认为身体是自己的,就可以肆意妄为。可是我们想一想,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且敢伤身乎?

我遇到很多家庭,父母都七八十岁,身体很健康,可是子女很早就去世了。我遇到一个最惨的老人家今年70多岁,三个儿子全死了。老人家见我的时候,很无奈地说了一句话:没办法,儿子死了就死了,幸好还有孙子陪我。

这句话让人听着很心酸。老人家实际都不想活了,可是他觉得自己死了没人照顾孙子。所以你看我们的饮食习惯,我们的情绪波动,我们缺乏忍受力和博爱心,就会给父母、给整个家族带来了致命的伤害。

我常对朋友说,不要把自己的嘴当成绞尸机,不要把自己的肚子当成焚尸场。我吃的菜不要鸡精味精,只要盐和油就可以,什么东西都不放。我朋友跟我吃了几天习惯了以后说,没想到蔬菜如此好吃。我说你看,青菜有青菜味,胡萝卜有胡萝卜味,馒头有馒头味。可我们现在吃的都是什么?全是各种各样的佐料,却吃不到食物本身的味道了。现代人其实最不会享受生活,奢侈的饮食只会减少我们的寿命。

就像我们的肠胃一样,本身我们的肠胃可以活到100岁,就因为我们的暴饮暴食让肠胃超负荷运动,未老先衰,只能用50年就运行不动了。就像我们开汽车一样,爱惜车的人,开十年都像新车,不爱惜车的人开两年车就能报废掉。

我记得有一次去清华大学听一个营养师讲课,他说我们每一个人的胃就像一个锅一样,当我们吃蔬菜的时候,胃功能发挥起来特别轻松,一会儿就能消化掉了。当我们的胃吃完肉食的时候,胃就会非常累,甚至用超出它极限几倍的力量去消化。

我们做饭的人也知道,炒完肉菜的锅拿洗洁精要洗好几遍;如果是炒青菜、豆腐洗得就很轻松,一洗就净。胃也是这个道理。锅可以多洗几遍,可胃呢?锅坏了可以扔掉,请问我们的胃坏了怎么办?开刀啊。

当胃不能消化掉多余的油脂之后,就会把消化不掉的油排到肝脏里,就会导致脂肪肝;当肝也消化不了这些油以后,就会把油直接排入血管和动脉。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抽出的血上面会漂着白白的一层油。

我们经常在损害自己的身体,还不知道自己错了。所以我们真要做到“身无伤,贻亲喜,德无伤,贻亲荣”,要为自己考虑,为父母亲戚儿子考虑,让父母提及你的时候就会两眼放光,为你自豪。

我去过一个家庭,老母亲80几岁了,见到我非常高兴。老人家身体很健康,耳不聋眼不花,她对我说:秦老师,我儿子非常非常喜欢听你讲话,你说的他都能听进去。我这个儿子年龄也不小了,都60多岁了,可还是天天要出去应酬,陪人喝酒,他的血压又高,脑血管又不好。我天天为这个事情担心,又没有办法。

我们想没想过,这么大年纪的一个人天天为孩子操心,我们于心何忍?所以我经常对我爱人说,咱们40多岁以后全部回家,照顾双方老人。我抽空去讲讲课,推广推广国学。这就是我们40岁以后要做的事情。

就保重自己的身体来说,我建议大家首先要经常活动。“活动”这两个字,就是你活着就要动,不动就活不下去了。我这个身体就像一件衣服,趁着衣服还在崭新的时间,多为大家服务服务,抽出时间,能多做公益就多做公益,不然以后身体也会烂掉,会消失。

其次还要注意睡眠,睡眠的时间一般为:小孩每天睡8到9个小时,因为小孩要长内脏,睡觉会让他成长得更好,让他的免疫系统提升得很快;中年人每天睡6个半小时到7个小时;老人每天睡5个半小时到6个小时。另外,人类最强的解毒系统是肝胆,而胆的运行时间是在夜里11点—凌晨1点,肝脏的运行时间是凌晨1点—3点,所以这四个小时很重要,最好在睡觉。

现在中国肝病患者的数量好像也是位列世界前几名。肝脏疾病这么多,很多都是因为熬夜所致,所以这四个小时最好都能睡觉。中国北方黄河流域,天气都比较冷,天气一冷,人们自然就会早睡早起,这是道法自然。中午吃饱饭应该先走一走,帮助消化,再睡20分钟到30分钟,将身体缓和一下,再爬起来,下午做事就会特别有劲。

如果一个人中午吃完,不稍微活动一下就睡觉,并且一睡就睡一两个小时,那他睡起来的时候,就会很没精神,头昏昏沉沉的。这是缺氧所致。因为血液循环到中午的时候是最高点,在新陈代谢最高点的时候睡这么久,它从最高点瞬间就降下来,所以就不是道法自然了。

做人要像太阳,不要像蜡烛。蜡烛是照亮了别人,牺牲了自己,别人会因为牺牲你而痛苦。那太阳呢?照亮了别人,也照亮了自己。所以我们做人也是一样,要为你的家人子女负责任,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如果你爱自己的老婆、孩子,

请不要大量的饮酒,请不要违反交通规则,请不要做违法乱纪的事情。这样才是真正地爱他们。如果你做事的时候从来没有替他们着想,那你的爱就是假的。

我们要在身体最累的时候,让它休息一下。对于睡觉,也要适度,不要因为睡的时间太长,把我们人生大好时间都耗掉了,这也是不明智的。

我常说:人做任何事情都不积极,都不勤快,只做一件事情最勤快,什么事情?那就是赶着走向死亡。我们从出生到死亡都是昼夜兼程,一秒钟都停不下来的。我们做其他什么事情都容易停,只有这是唯一比较积极的事情。

现在的年轻人总爱熬夜。但熬夜很伤身体,熬一天夜要好几天才能补回来。年轻时候逞强斗胜,把身体都搞坏了,老了以后追悔莫及。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是孝养父母的一个必备条件。如果你自己都病怏怏的,怎么孝顺父母啊?

我们不仅在身体和德行上不能让父母担心和蒙羞,更不能在道德品质上让祖国蒙羞。我们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国外一直称中国是礼仪之邦。可是我们现在是不是礼仪之邦呢?不是啊。我感觉除了我们的身份证记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某某公民,其他就没有中国人的味道了。

我曾经看到过三则报道,在这里讲给大家也请大家以后注意。

第一个是说在巴黎圣母院门口用中文写着:“请勿大声喧哗”。拿中文写的,我们不要美滋滋地以为巴黎提倡中文,而是因为中国人去那个地方总是大声喧哗。人家没办法,怕中国人不懂外文,所以才拿中文写了“请勿大声喧哗”。

第二个是在美国的珍珠港,那里的垃圾桶上面都用中文写着:“请把垃圾丢

进垃圾桶”。可想而知,我们中国人在国外丢了多少脸啊。我常说,你是中国人吗?你爱自己的国家吗?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你爱自己的国家,那你随地扔垃圾这又是什么行为?你的爱国又体现在什么地方?你看连首都北京这么文明的

地方,在各个公交站牌上都可以看到满满的非法小广告,更不要说随地乱扔的烟头、纸屑了。我们平时去放生的河道,那么漂亮的河,可河边全部是垃圾。看到这些,我们真的很心痛。

第三个是在泰国的皇宫,厕所里也是用中文写着:“便后请冲厕”。我们中国人上完厕所不冲的行为有很多。这些东西其实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础的生活修养,难道还需要别人去提示吗?可想而知,我们做人做事差到了什么程度,我们还误认为我们自己很美、很好。

当您看到一个穿着时髦、外表美丽的女士在随口吐痰的时候,请问您是什么感受?我曾听一个民营企业家讲到一个真实的故事,说他的一个副厂长去接见国外的一个商家来考察,正谈的时候那个外国商人突然连饭都没吃就走了。最后他打电话给对方询问是什么原因,客商说我们不能和你们合作了。因为我们和你的副厂长正在车间参观的时候,你们那个副厂长随口吐了一口痰在地上,还拿脚踩了两下。我一看,对卫生要求如此严格的一个车间,你居然都这样,那你们的产品也一定没什么好的品质。

一个厂长在车间吐了一口痰,拿脚踩了两下,就损失掉了一个商业的机会。我们在创业、做事情的时候,也会因为我们不注意这种德行、行为的修养,导致我们大家失去工作的机会、和人交往的机会。不要认为这是一件小事情。

有一个朋友从英国旅游回来说,英国的草坪上也用中文写着:“不要踏入草坪”,而我们却有人偏偏要到草坪里面拍照,有的坐,有的躺,甚至还有人爬到雕塑上面搂着照相,这不是到国外去出中国人的洋相吗?

别说国外了,就我住的小区里的草坪上也插着“请不要踏小草,小草会哭泣”的牌子,但没用,还是有人踩着草坪走。我们经常在有意识、无意识中丢我们中国人的脸,丢我们祖先的脸。

作为中国人就要活出中国人的味道,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他所在单位、所在家庭的代表,我们要把家庭的修养、德行体现出来,让别人称赞我们的父母教育有方;我们要把公司、企业的文化、形象体现出来,要让别人认为我们进了一家非常有潜力、有发展的公司。我们的一言一行不仅仅代表个人,在国外是代表国家,在国内是代表你的公司、你的家庭,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白自己的一言一行的影响有多么大。

老祖宗教导我们,成就人格,首重五常,即“仁、义、礼、智、信”,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仁”的含义是要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为基础,处事待人,心存厚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深恤民疾,不惹烦恼。

“义”的含义:言行举止,无不公正合宜,不起盗心,不占便宜,不偏不倚,俯仰无愧。

“礼”的含义:洁身自爱,知节用和,克己制欲,不涉奸乱,端正心思,以德治事。

“智”的含义:随顺不染,明白事理,不可感情用事,不嗔不怒,平心静气,临事不乱。

“信”的含义:民无信不立,与人交往,言必合宜,绝不食言,不妄语,不轻诺,言既出,事必行。

具体来讲,“仁”的意思很广,我们和别人在一块儿,要尽量让朋友快乐,让父母兄弟姐妹快乐,让所有见到你的人都快乐。你自己都不愿意做的事情,你就不要给别人摊派。

“义”是言行举止,无不公正合宜。我在接待朋友时,不管来者是什么身份,来了都是那杯茶;不管你是什么身份的人,你来了我讲的都是那番话,公正合宜。

“义”还要求“不起盗心”。我们现在很多人起盗心,上哪儿去恨不得都把别人的钱拿走。还会贪图便宜,在饭店吃完,一看餐巾纸多了,还要折一打装口袋里拿走,要不就去饭店多拿人家几个牙签,总在做这些贪图小利的行为,这都是不对的。我们要不偏不倚,俯仰无愧。

“礼”的含义是洁身自爱,知节用和。我们现在人都不洁身自爱,把自己的身体当垃圾桶。好色的人把身体当做公共汽车。心里被各种欲望填满了:贪欲、色欲、嫉妒欲、憎恨欲、攻击欲、毁谤欲,这些念头欲望都会让我们痛苦,所以我们要克制自己的欲望。

不涉奸乱就是说我们要少去所谓的声色场所,像酒吧、舞厅。别人不管用什么心态、方法对付我们,我们对他都是“以德治事”,以德、以慈悲、以博爱、以包容去宽容他。

“智”的含义:随顺不染,明白事理,不可感情用事,不嗔不怒,平心静气,临事不乱。

这个“随顺”不代表是同流合污。随顺就是恭敬,我对他也很恭敬,也很好,也不会对别人讲起他就是贼,可是干什么?不染,我们看见一个贼就要恭敬远离他,我一定不学习他的过失。看众人之优,才能长出众人之优,这才叫取众人之长,才能长于众人。你取长补短才和正常人一样,所以这个叫“随顺不染”。

那别人发脾气怎么办?你看到了,可以劝他,给他消消火。不染是做什么?就是一定不要犯他同样的错误,这叫不染。有一位女士对丈夫、孩子一直很好,去了一个朋友家,一看那个女的很厉害,对丈夫大吼、儿子大吼。这个女士回家就有想法了,说我这么软弱,你看人家那么厉害,她丈夫又很乖,孩子还很乖,不行,我以后有什么事儿也要大吼大叫。这就不行了,这叫什么?随顺有染,不是不染。

所以我们看到优点要学下来,缺点要杜绝,这才对,这叫随顺不染,明白事理,不可感情用事。

不嗔不怒,就是不急不躁,不要有嗔恚心,不要发怒。我们要用一个平静的心态去做事情,才能临事不乱,这个是智的标准。

“信”的含义:民无信不立,与人交往,言必合宜,绝不食言,不妄语,不轻诺,言既出,事必行,此五常,是成就人格之本。一个人处处为他人着想,处处都遵循道义,谦恭有礼,处处能通权达变,言出必行。当你做到这些时,别人会从内心喜欢你,打从心里升起对你的崇敬之意,这才是真正做人的味道。

如果你希望孩子、学生一生都能够真正活出做人的尊严,就要把“仁、义、理、智、信”扎根在他心里,让孩子从小应该知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伦大道,才真正对我们人生有帮助。

学之有序,博学、审问、慎思、明辨、修身、处事、接物,孩子从小懂得这些圣贤的教诲,将会影响他的一生。因为“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小孩儿这种天性你要是不加以适当教育,就习惯成自然了。就像孔老夫子《三字经》上讲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虽然本性都是善的,如果教育不得当,最后可能导致本性起变化。

《弟子规》内容很深,你看咱们这堂课就讲了两句话:“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小到自己,大到家庭,再大到国家都涉及了。希望大家一定要明

白《弟子规》的重要性,我们现在给各个地方都大量赠送《弟子规》,很多人看完以后才知道,原来《弟子规》是我们每个人一生必学之课,希望大家真正能努力去学、去做。

精讲《弟子规》第二十九讲

精讲《弟子规》第二十九讲 标签:传统文化分类:东魁著作 上堂课讲到“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说的是我们不该轻视任何一个人。一个人的地位越高,就代表造福社会,帮助大众的责任越多,不要因为自己地位高而轻视别人。 有一位高官的夫人,常常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做很多慈善,她的这种心性就非常好。她参加这些活动都是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捐款,让这些孩子真正有书念。不少偏远山区的孩子每天早晨三四点钟就要起床,走四个多小时的路才能到学校,比较困难。我们最近以博爱书馆的名义资助了一百多位特困生,有很多家庭都是在山区。有的孩子,为了问父母要两块钱都会挨打,很可怜。 有一个六年级的孩子跟他的朋友讲,他明天就不能来读书了。别人就问他为什么呀?他说:家里父亲去世了,母亲供我们上学不起。其实,他一年学费也就两百多块钱,这两百多块钱对于我们来说,随手就花掉了,可是对他们来说却无比珍贵。 还有一个孩子,父母去世,就剩下一个残疾的伯伯还拄着拐杖,我和这个孩子说话的时候真的很感触,他在学校里面为了省下生活费,经常捡别人扔的东西吃,没办法。他没有生活费,他伯伯残疾还靠别人救济呢。孩子自己也怕别人笑话,捡别人扔的东西后就悄悄地藏起来去没人的角落吃。 我们还看到很多孩子家里真的是土房、土墙,大雨要来了,很容易垮塌,有的孩子父母两个人都是傻瓜,见到我们“哈哈哈,哈哈哈”,只会笑,什么都不会说。 所以我们今年后半年,又增加了特困学生资助人数。有时候我们节省一点钱,可以做很多事情,帮助很多人。现在很多人地位很高,钱财很多,家庭也特别富有,却骄奢淫逸,不懂得帮助别人,其实很可怜。 就像我跟朋友聊天常说,仁德之人以财发身,无德之人却是以身发财。 你看现在很多人无德,开药店卖假药,卖菜短斤少两,做生意不诚信,都是在以身发财呢。放弃了良心、慈悲、博爱的精神,也放弃了做人的资格。不爱惜身体,也是一种以身发财,为了挣点钱天天应酬去吃肉、喝酒,把自己吃成三高人,你看,是不是以身发财。 我就遇到很多老板很有意思。我说:你别喝酒了,对身体不好。他就说:没办法呀,我不喝这个酒生意做不下来呀。我一听,又是个以身发财的,不懂得这是得不偿失。 你挣十万不算多,你要真睡到病床上得个癌症,就麻烦了,一百万都救不了你的命。你要得个半身不遂,麻烦了,永远挣不了钱了,身体也会报废。 有很多人以身发财把自己发进医院、发进监狱了,甚至为陪人喝酒,开车出车祸把自己发到阎王爷那儿去了,不划算呀。

秦东魁老师宣讲《弟子规》第十四讲

精讲《弟子规》第十四讲 (2012-08-14 13:01:04) 转载▼ 分类:东魁著作 标签: 杂谈 这节课我们讲“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 进入房间时不论揭帘子还是开门的动作都要轻一点慢一些,避免发生出声响,在室内行走或拐弯时,应小心不要撞到物品的棱角以免受伤害。 咱们古代的家里呀,有很多帘子。当我们进家门的时候,不论是揭帘子还是开我们现在的这种门,都要轻一点慢一些。为什么呢?第一是让我们从生活上养成一种“慢”的习惯,可以去除我们的急躁;第二当家中有人的时候,避免因为我们粗鲁的动作,打扰到他人的休息;第三,家中要是有小孩子,如果您的动静太大的话,有可能把小孩子给惊吓到。 现在都不用帘子了,但是希望我们大家在开关门的时候,尤其在公共场所,一定要注意个人的形象和生活习惯。 另外,不光是在家里,就是出门在外骑自行车或者开车,也一定要宽转弯,把前面的这种距离拉大一点是最好的。 我们看下面这个故事:苏嘉是西汉著名大臣苏武的哥哥,曾经负责给皇帝驾车。有一次皇帝外出,苏嘉给皇帝驾车,从都城长安来到郊外的行宫。当皇帝正要下车时,苏嘉因为不小心一下子把车辕撞到了门前的柱子上,车辕被撞断了,皇帝也受了惊吓。结果苏嘉被判为大不敬的罪责,只好自杀。所以说做任何事情都应该小心谨慎,一件小事情有时也会酿成大祸。 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人都是在一个细节上面出了错,导致终生痛苦。所以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真的是要步步小心,处处要学会替他人着想,才能让我们的人生中,树敌越来越少,波折越来越少。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应注意一些礼节,比如我们在回家关单元楼门、自己家门的时候,一定要轻轻的关,如果声音太大就会扰到四邻;还要注意上楼的脚步也要轻;在家中拉窗帘时也要轻轻地拉。 一是对物品的一种爱护;二是如果家里有人还没起床,这样也不会影响到其他人的休息。另外在餐厅里吃饭前后或清理卫生时,移动桌椅板凳时一定要将它们提离地面再移动,这样做的好处之一是使它们本身的使用寿命更加持久,二是对家人特别是在楼下居住的邻居比较尊重,不会使他们因为听到噪音而产生烦恼。 你看我们现在很多人搬东西,都为了省事在地上那么直接推拉。既损害了自己的家具,又影响到了别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一点一滴地关心周围每一个人。这样无论对自己的身心和德行都有所提升。

第七讲长善及慎及始

第七讲:长善与慎于始 家庭教育根本方法:1、上所施,下所效;2、养子使作善也;3、长其善而救其失;4、慎于始。 一、长善 1、上周我们讲上所以施下所效,使作善。今天讲长善与慎于始。长善这个词出自于中国的教育经典:?礼记.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长善又当什么讲呢,简单解读一下:长是增长激发,善是善行和善心,这个和赏识有点同,但又不同; 2、本善:利他、忍让、明辨、诚敬、自信,习性:贪、嗔、痴、慢、疑。我们希望孩子的本善能够长养,人生能够变化,所以能把这部分善给长养出来,把这部分善给放大。 3、为什么要长善呢?要想改变坏习惯,重要的是先要养成好习惯,我们培养孩子的善行,养正以后他的习性慢慢就消退了。这就是我们讲到长善的根本原因。 3、成长足迹:——《冬令营》活动的老师给每个孩子长善。 4、《只有你能欣赏我》 5、小故事:《上帝为每一只笨鸟准备了一个矮树杈》 6、思考:如果您是一名成长中的少年,遇到这样的老师、母亲,您的内心是什么样的感受? 7、《小孩不笨》——哪一个家长是我? 8、讨论:长善,对于孩子的“心性成长”有哪些益处? 9、家长做好长善的四个误区:(1)、传统老观念,吝于表扬孩子。(2)、挑问题专家,以为这就是教育。(3)、不明善恶,不知该长什么。(4)、孩子没有“善”,让我怎么办? 10、求求你,帮帮我! 亲爱的爸爸、妈妈: 每个孩子都希望做一个好孩子,在我成长的路上,我会迷惘,

我会不知所措,可是,我很想很想把事情做好。所以,在我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的时候,你的肯定,会让我更加自信,相信自己是一个好孩子。在我第一次做错的时候,你的鼓励,会让我不会轻易放弃,努力,努力,再努力。爸爸、妈妈,千万不要在邻居阿姨面前说我笨,说我不行,那时,我的心特别地失落,甚至会流血,从小,我就被贴了标签,是个坏孩子,笨孩子,我会抬不起头来,我会越来越笨。爸爸、妈妈,有了你们的鼓励,我不再害怕失败,我知道,每个人的天份不一样,可是,只要我努力了,我会考出属于我的第一,走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爸爸、妈妈,今天,我已经会把自己的袜子洗了,还陪奶奶下楼拎菜,我正在努力地成长,你们看到了吗? 谢谢你们,在我弱小的童年,陪我一起走过…… 11、《有你的地方是天堂》 母亲呦你像月亮,散发出温柔的光,我们像迷途的羊,依偎在你的身旁。母亲呦你的手掌,拍拍着我们背上,为我们轻轻的唱,让我们幸福成长,你的爱像月光,那么温柔又慈祥,在你的怀抱中,是最幸福的时光,你的爱像月光,给我温暖和希望,有你的地方是天堂。 12,如果这是您孩子拿回来的一张考卷,您看到了什么,又如何做?1 + 6 =7 14+18=22 23+15=38 11+18=29 15+19=44 13、哪一件事是我们最应该做的?(1)、指责孩子?(2)、嘲笑孩子?(3)、帮助孩子? 14、要给孩子长哪些? 考了个高分?学会了占小便宜?会说两句俏皮话? 学会主动学习,礼让同学,懂礼貌会和大人说话,帮助父母劳动。 当父母没有正知正见时,孩子该长什么,不该长什么,都不知道。所以说长善,不是简单的表扬。长善应该长得是善,见善才可以长,非善不可以长。 15、现场体验:路标都错了,车往哪里开?

精讲《弟子规》第10讲

精讲《弟子规》第十讲(2012-08-14 12:50:38) 转载▼ 标签:分类:东魁著作

我还碰到过一个家庭,老人家过80岁大寿,祝寿的人多得不得了。可在 主座上坐的却不是老寿星,一打听才知道,原来他儿子给父亲过寿,请了一位很了不得的领导,就让领导坐了主座。你看这成了给领导过寿,不是给老人过寿了。这种颠倒的程度让我们没有了人的味道。 我看到这种现象以后,就在现场号召他的子女给他父亲礼拜、磕头。他的子女都不太适应,我就做了个代表,先给他父亲磕了个头。全场的人看到以后全站起来了,吓一跳,好像没见过这种礼节。还问我:你们当地是不是有这种礼节? 我说:是,我们当地有,你们这儿没有啊,为了改正改正你们这边给老人不礼拜、死了以后才拜的风气,所以我来引导引导。他的几个儿子也不好意思了,全部都给老人家拜了拜。经我一搅和,领导也不好意思上座了,把上座让给老人家坐了。 在我临走的时候,老人家把我叫进房间,对我说:秦老师,你可了不得啊,家里人每年哪是为我过寿呢?他们就是趁着给我过寿来挣钱,红包我一个都拿不上,主位我也坐不了。每次都说我上年龄了,怕把我给碰到了,就把我专门搁在个小房子里头,给我送一点饭在里头吃。人家来送的红包都塞给我儿子、女儿了。 我们在吃饭的时候,在座位上面,一定要由长者坐主位,才能体现出来我们尊老爱幼的风气。希望大家听完这一节课以后,回家能试一次进厨房做饭,给父母端饭。我们这个小小的这个举动,绝对会让我们“德日进,过日少”。 我跟我妻子两个人最近就一直在这么做,效果真的好得不得了。我们天天给父母端饭,不仅父母高兴,儿子也跟着我们学,天天给我们端饭。其实我们做人本就该如此,可是现在社会上却很少能看到。现在的人吃饭先让儿子孙子,先让朋友,却想不到要先让父母,所以说我们主次不明,很糊涂啊。 只要能把《弟子规》上的几句话落实到位,我们的人格魅力就足以去感召别人向你学习了,哪用你去劝人家啊?圣人是做到以后才说出来;贤人是说出来以后马上就能改正去做到。可我们现在的人光说不做,这叫骗人。 我们表面看着好像是在骗别人,实际是在骗自己。我们任何一个小小的举动,都可能会使别人看低我们。我们别认为吃饭、走路这些都是小事,就可以不注重“长者先,幼者后”,我们恭敬父母的态度就是体现在每一个细节,每一 件小事中的。 我们不能要求别人,只能先要求自己。每一个人落实到位,你的行为就会感染你的邻舍。 我就在我们眉县做过这种实验,感动得整个小区都有变化。每年我母亲过生日,我不论在任何地方都会回去给她过生日。我的这个行为感召了周围邻居不少外出的子女,在父母生日的时候回家拜寿。

弟子规学习心得文档4篇

弟子规学习心得文档4篇Learning experience document of disciple GUI 编订:JinTai College

弟子规学习心得文档4篇 小泰温馨提示: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本文档根据心得体会内容要求和针对主题是读书学习群体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弟子规学习心得文档 2、篇章2:弟子规学习心得文档 3、篇章3:弟子规学习心得文档 4、篇章4:弟子规的学习心得体会文档 是我国著名的传统蒙学教材之一,是一部针对儿童的行为规范,全部需要身体力行,执行力与示范性很强的读物。下面是带来的弟子规学习心得600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章1:弟子规学习心得文档

学校的读书节让我有了一次机会接触《弟子规》。品读后不由得佩服起李毓秀来,竟能编出如此圣明的书来。原本一些同学还说是因为毓秀和育秀字音相同,所以学校才会要求我们朗诵。其实不然,学校之所以选它是因为其中包含的道理或许就是我们一辈子需要做的。 《弟子规》中有一句话使我感触颇多。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我们应该学会孝敬父母,正如古人所说的那样百善孝为先。或许现在的儿女早已无法做到像古人说的那样“出必告,反必面。”但我们可以为父母做一些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比如在家中,父母叫唤我们时,应该一听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答应;父母要我们去做事,我们应该赶快行动,不能借故拖延,或者根本不放在心上,不愿意为父母效力;父母教导我们时,应该恭敬地听而不可以随意打断他们,要将话听进心里;我们犯了错误,父母责备,应当顺从他们并且承担过失,不能顶撞他们,让他们伤心。 如果一个人能够孝顺,那么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

弟子规 选择题

《弟子规》选择题测试试卷 一、把正确答案的的序号填在()里。(每小题2分共10分) 1、“头悬梁,锥刺骨”讲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两位名人,() A、孙敬和苏秦 B、李白和杜甫 C、程颐和程颢 D、毛泽东和周恩来 2、“太祖兴,国大明”这里的太祖指我国历史上哪位皇帝。() A、李世明 B、朱元璋 C、赵匡胤 D、成吉思汗 3、“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这句话是说() A、要坚持锻炼身体。 B、要注意天气的变化 C、子女要孝敬父母。 D、要加紧时间学习。 4、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哪国人。() A、宋国 B、鲁国 C、赵国 D、楚国 5、《弟子规》曰:“但力行,不学文。任已见,昧理真。”那你知道“手不释卷”这个故事发生在我国历史上哪个大将身上吗?() A、岳飞 B、吕蒙 C、杨六郎 D、戚继光 二、看拼音,选择正确的读音。(每小题1分共10分) 1、父母教,须jìng听A、敬B、近() 2、出必告,fǎn必面A、反B、返() 3、事虽小,勿shàn为A、擅B、善()

4、兄道友,弟道gōng A、恭B、公() 5、言语忍,fèn自泯A、愤B、忿() 6、不如人,勿生qīA、气B、戚() 7、闻yù恐,闻过欣A、誉B、誊() 8、倘掩饰,增一gūA、姑B、辜() 9、天同fù,地同载A、覆B、复() 10、言不huì,色不媚A、炜B、讳() 三、请给下列各句经文选择正确的理解。(每小题2分共20分) 1、同是人,类不齐。() A、同样在世为人,品行高低各不相同。B、同样是人,种类不一样。C、同样是人,类别不整齐。 2、果仁者,人多畏。() A、真正品行高尚的人,人们都心存敬畏。B、果敢仁义的人,别人都害怕。 C、果断仁慈的人,人们都害怕他。 3、工夫到,滞塞通。() A、只要功夫练到了家,体内就没有任何阻塞。B、只要功夫到了,不懂的地方就自然通达了。C、只要功夫练到了家,就能打通关。 4、字不敬,心先病。() A、如果文章写得不恭敬,说明你病了。B、如果文字没有

蔡礼旭老师细讲弟子规 (1)

细讲《弟子规》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三十七集) 诸位朋友,大家好!我们看下一句经文: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道人善,即是善』。当大家听到很多善人的行持,善人的风范,每个人心中都会生起这种效法之心,是绝对会这样,因为「人之初,性本善」。我相信在这几天当中,一定有人已经做到『愈思勉』,已经学到了,一定有。从诸位朋友的脸上就看得出来有法喜。这个法喜绝对不是念经念出来,而是有落实在生活之中。所以这个道人善很好,因为会让更多的人得利益。所以现在卢叔叔的名字已经到全中国去了,这也是我落实《弟子规》的结果,叫「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所以我们也要非常用心去把这些好的风范记在脑子里,随时都可以告诉别人,让他们都可以得到一个效法的对象,甚至於从中找到一些很好的方法。 【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 当我们去宣扬别人的过失,对方假如知道了,可能会非常难受,所谓「背后之议」,背后的议论,说他的是非;「受撼者,常若刻骨」,你批评他这一些不好的言语,在他的心中就好像刻入骨头里面去了,时时想著报复你。这都是在意气用事,这样不可取。所以不要去『扬人恶』,可能会树立敌人。十个朋友不嫌多,一个敌人可以给你烦死了。所以我们存心仁厚,不与人起冲突。当假如别人有善我们都不称扬,别人一有一点小恶马上就到处传,这样不只折损了自己的福分,更大的罪过,它是影响了团体跟社会的风气。你看假如每一个人都不讲人家的善,都只宣扬人家的恶,那将造成很大的社会问题,人与人将会纷争不断。所以我们也要考虑到,一个人的言行举止都是在影响整体社会的风气,这个罪过不单是个人,还可能跟整个社会结罪。所以言语不可不慎。 【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 『善相劝』。我们之前课程也提到,「善」必须先分辨真善假善、是善非善,还有很多的判断在《了凡四训》这一本书。当你判断正确才能够去劝,不然到时候是非都没分清楚,那就不见得是利益到他人。那古代人面对别人善的劝告,或者是听到善的言语行为,他们是用什么样的态度去接受?孔子赞叹颜渊「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就是颜渊只要听到一个善,马上时时刻刻放在心中,一定要去落实。所以只要提到贤德,孔子都会直接说到「有颜回者好学」。对於颜渊这个学生,夫子非常欢喜,也因为他的学习非常扎实,只要老师说过的话、说过的善,他都会时时刻刻不忘去实践。所以当我们有这样学习善的态度,自然就能够『德皆建』。 在古代所有当官的,我们都称他是「父母官」,为什么叫父母官?因为比方说一个县令,他与整个人民相处得很密切,而且整个县的教育方针、教育内容都是由县长在负责,所以他也有责任把他这一县的人民教育好,能够「爱民如子」的这种态度,所以也称为父母官。那当然这一些地方领导人,他也有要落实「善相劝,德皆建」,让整个社会风气能够愈来愈好。那我们现在当官的有没有这个态度?还是有,我们要隐恶扬善。但是为什么比例没有像以前那么高?这也不能怪他们,因为我们错了,我们也没有把《弟子规》跟他们讲,现在又功利主义这么炽盛,所以重利轻义。只要他能够有这个机缘看到《弟子规》,应该会唤醒他那种为官的责任心。 在隋朝时代,有一个读书人叫辛公义,这个姓比较少。诸位朋友,这个父亲取的名字好不好?他取这个名字,他儿子绝对不可能作奸犯科,因为每天人家都喊他公义。他一定全身都是

弟子规 第一讲

第一讲古代的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意思,诵读课文。 技能目标:学习古代的小学生的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并背诵经典。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用守则去规范自己的行为。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诵读课文。 教学难点: 让学生懂得守则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行为品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快乐导读: 同学们,大家一定非常熟悉《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古代的小孩子也有他们的守则和行为规范,那就是《弟子规》,它是古代教育儿童的最佳书本之一。今天我们就来翻开这本经典课本,去领略它的风采。 二、揭示课题: 课题: 古代的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

1、《弟子规》简介: 《弟子规》,清代康熙时山西绛州人李毓秀所作。李毓秀,字子潜,号采三。生于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根据传统对童蒙的要求,也结合他自己的教书实践,写成了《训蒙文》,后来经过贾存仁修订,改名《弟子规》。 2、导读: 古代小孩的守则和行为规范《弟子规》,是依据圣人孔子的教诲编写的,包含四部分,它是古代教育儿童的最佳书本之一。 三、学习经典原文: (总叙) 1、录音范读。 2、生齐读,师点评纠正不足。 逐一分析经典原文 经典原文(一)(见ppt) 1、老师范读。 2、生齐读,师点评纠正不足。 3、师讲解注释、要义简析。 4、全班诵读。 5、简要讲解圣人孔子:孔子,子姓,以孔为氏,名丘,字仲尼,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我国古代伟大

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理论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 6、故事大派送:《孔子行礼》 孔子行礼 传说,孔子年少而好礼,有一年的秋天,乌云滚滚,寒风嗖嗖,落叶从树上纷纷飘下来,随风翻飞。这时,年少的孔丘正聚精会神的在窗下读书,由于天气太冷,他又穿着单薄的衣服,不时地搓着手。坐在一旁的母亲心痛地说:“孩子。歇一会儿吧!” “好啊!”孔子答应着站起身,拿起放在桌旁的俎豆(当时行礼用的器具),不声不响地出了屋门。 母亲忙说:“孩子,外面风大,天又这么冷,眼看就要下雨了,你不要到院子里去玩了吧。” 孔丘一脸正色地回答:“不是啊,母亲,我这是在祭祀神灵,行大礼呢!” “你行大礼干什么呢?”母亲问他。 “如果我现在不学好礼仪,长大就不知道怎么做人了。” 母亲听了孔丘的话,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在一个礼崩乐坏的年代,孔丘的举止确实是不同凡响的。 提问: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何看法?生各抒己见,教师指导。

弟子规第二十讲教案-长者立幼勿坐-事诸兄如事兄

第二十讲《弟子规》备课教案 上课时间:2009年12月26日 上课地点:欧莱雅培训中心(衡山路4号) 一、检查同学们《学生行为规范》的实践情况(10分钟) 老师抽取《学生行为规范》中的5条规范,逐条询问: 1.请做到的同学举手 2.选取其中一位同学分享他具体是怎么做的?如何做到的? 二、全体诵读《弟子规》(10分钟) 三、教授“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17分钟) 1. 解释该句:(2分钟) 与长辈同处,长辈站立时,晚辈应该陪著站立,不可以自行就坐,长辈坐定以后,吩咐坐下才可以坐。 2. 现场演练:(5分钟) 1)演练前,老师简要介绍演练项目: 现在假设我是长辈,从门口进来,我不坐,你们也不坐;我让谁坐,谁才坐。 2)演练中: 老师从门口进教室,全体同学应主动起立; 老师询问个别同学学习《弟子规》的情况,待对方答毕,让其坐下,他才坐下。其他同学仍需站着,直到老师让其坐下。 3)演练后,老师总结同学的表现,纠正错误,并说明正确的做法 3. 坐姿训练:(5分钟) 观摩各种坐姿的图片,老师指出对错,并让同学训练正确坐姿 4. 情景小品:公车上(5分钟) 1)表演前,老师简要介绍情景小品: 小品名称:公车上 小品道具:一张凳子 角色介绍:妈妈(老师饰)、孩子(当场抽一同学饰) 场景描述:妈妈带着她的孩子上公车,孩子正好看到车上有一个空位子。同学们,假如你是那个孩子,你会怎么做? 2)表演小品 3)表演完毕总结:说明小品中孩子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让妈妈或其他年长的乘客坐空位。

四、教授“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8分钟) 1. 解释该句:(3分钟) 与尊长交谈,声音要柔和适中,回答的音量太小让人听不清楚,也是不恰当的。 要点强调:1)声音不能轻得让长辈听不清 2)声音也不能大喊大叫地太响,让人感觉没有礼貌和教养 3)如果周围环境很吵闹,那么对长辈的说话声可适当加大,或者稍微起身靠近长辈说话 2. 现场演练:(5分钟) 当场抽两名同学,一名饰演老人,另一名饰演小朋友。对话如下: 老人:你中饭吃了吗? 小朋友:(随机回答) 老人:你最爱吃什么菜? 小朋友:(随机回答) 五、教授“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12分钟) 1. 解释该句:(2分钟) 有事要到尊长面前,应快步向前,退回去时,必须稍慢一些才合乎礼节。当长辈问话时,应当专注聆听,眼睛不可以东张西望,左顾右盼。 2. 现场演练:(5分钟) 1)演练前,老师简要介绍演练项目: 让同学们全体起立,转身向后,背对老师。然后老师会随机问同学问题,被叫到的同学需转身看着老师对答交流。 2)演练中,举例如下: 老师:倩倩,今天《弟子规》课程是哪个老师教的啊? 倩倩:(需转身看着老师回答) 老师:甘智水,过几天就是新年了。你元旦放假准备做什么? 甘智水:(需转身看着老师回答) 3)演练后,老师总结同学的表现,纠正错误,并说明正确的做法 3.“视勿移”的礼仪训练:(5分钟) 1)训练前,老师介绍“视勿移”的扩展应用: 不仅是对长辈回答时要看着对方,视线不要游移离开。我们不管对谁说话,都要“视勿移”看着对方,才是尊重别人。 2)训练前,老师介绍“视勿移”的礼仪训练项目: 同学两人一组,起身相对,互相简单交谈、自我介绍姓名。举例如下: A:你好,我叫张悦然 B:你好,我叫岭岭 3)训练中:全班同学可分成若干组同时训练,每个同学都参与礼仪训练。 4)老师总结同学的表现,纠正错误,并说明正确的做法

精讲《弟子规》第二十四讲

( ) 标签:分类: 我们上一节课讲到“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我和朋友聊天地时候就在讲,世界上备受人尊敬地不是皇帝,因为中国历朝历代皇帝很多,真正能被我们记起地很少.受人尊敬地是能为身教、心教、行教地模范,如孔老夫子等圣贤之人.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真正地圣人,真正地德能之人,他们地行为和言辞可以影响几千年,所以人所服,非言大,是德能所致,德能加才能,就好得不得了,这是咱们上一节课讲到地.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我们有德再施才则可服众并教化众人,我们有才无德则会殃民祸世,所以我经常和我爱人说,宁愿我们家孩子愚痴,也不愿意他祸世.一个国家兴亡我们不要认为需要很多人,一个人足以兴邦,一个人也足以毁邦,一言兴邦,一言误国,真是如此.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所以人一定要德才兼备,德在前,才在后.孔老夫子德才兼备影响几千年,孔子家族旺了多代,凡是姓孔地人都受到了他地福德护佑.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曲阜当地政府就有一个政策,凡是姓孔地,不论你来自世界哪一个国家,死后都可以葬在孔老夫子地孔林中.你看,姓孔地都沾了圣人光,这是我去曲阜参访地时候,当地导游讲地.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我们去曲阜时,还发现埋葬孔老夫子地地方有两种奇异现象,现在科学家不能解释.第一,孔林有十万株千年地树,可想而知它地面积有多大,但奇怪地是,孔林之中从来没有乌鸦出入,离孔林相距只有两公里地孔庙,却是乌鸦成片,可是乌鸦从来都不来孔林,甚至从林子上空都不飞过,路过此地都是绕林而行,这是当地导游讲地第一个比较奇异地现象,真假我们还没有时间去考证.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第二个奇异现象是,至今孔林之内很少发现有蛇地踪迹,可是孔林之外就有很多蛇出没.当时导游就告诉我们,当地人地传说讲,孔林是夫子休息之地,乌鸦本乃灵禽,就是感知力很强地动物,它不愿意打扰孔圣人休息.你看,孔老夫子地德性感召动物都对他如此恭敬.第二,这个为什么没蛇?因为孔老夫子休息之地,经常有世界各地人前来祭拜,蛇在这个地方怕惊吓到了来礼拜孔夫子地众生,一惊吓没人礼拜怎么办?所以蛇不在这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曲阜市政府还规定,凡是离孔林孔庙近地建筑都不可以超过三层,你想想政府对他多恭敬,他地德能影响几千年,影响到现在他地子孙还沾光,德能大,方能感召人,感动人,这是咱们中国第一个历史人物孔老夫子.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第二个历史人物,秦桧!他祖上有没有积德?有,要是没有他怎么能当宰相.秦桧有没有才?有才!要没有才怎么能爬到宰相这个宝座.那德有没有?德就欠缺了.秦桧害不害他祖先?害祖先,姓秦地人不敢认他当祖先,他地祖先在冥府都不愿意认此子孙当后代.两个历史人物,影响截然不同.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咱们中国地第三个历史人物,周文王.我们都知道周文王被称为圣王,周文王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最长年代地江山,多年,看过《封神榜》地都有点儿了解.不过,许多人误以为是姜子牙保佑他,其实不对,是因为文王德性感召才能使人才济济,江山长存.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最有趣地一件事情是,周文王在修理宫殿城墙地过程中,看见工人挖出来一堆尸骨,周文王赶快过去,拿布把尸骨包裹起来,并专门做了一场埋葬地仪式,亲自礼拜,这个行为让所有

《细讲弟子规》读后感

如何经营幸福人生 中埠中学李强 近几年来,我们张店区的教育提倡学生诵读《弟子规》。自己以前虽然大致看过,知道所说的大致内容,但是,还真没有认真读过,在假期中,利用空余时间,比较仔细的翻阅了台湾蔡礼旭老师的《细讲弟子规》,这并不是一本单纯的阐述《弟子规》的书,而是通过讲解《弟子规》并结合许多事例和道理,教会人们如何经营幸福人生。 幸福在哪里?要想营造幸福的人生,首先,要完美自己。我们普通人都是对别人要求太多,对自己要求太少,“严以待人,宽以待己”,寻找真诚时,自己没有对世界付出真诚,却希望别人对自己真诚,追求完美时,只是要求别人完美。其实最应该完美的是自己。只有主动付出人生才会幸福,幸福不是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幸福还在于安于职守,敦伦尽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只有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幸福自然会在你身边。在家你是一个好的父母,在学校你是一个好的老师,,那你就会时时体会到幸福,只要懂得珍惜眼前拥有的一切,都是我们幸福的理由。 幸福还在于把握当下,要和谐对待自己和他人,理解和关爱他人,心胸宽广“天无私覆,地无私载,人生天地之间,要演出天地无私之德”,只要心中有爱,幸福就在身边。 “人生最困难的不是奋斗,而是抉择。”要下对抉择,人生才会幸福。人生也要抉择轻重缓急,什么事请先做,什么事情后做,先后顺序要下对抉择,人生第一件大事是把孩子教育好。怎么教孩子?身教。我们知道教孩子一辈子,最重要的是做人做事的态度,而不是分数最重要,但是我们还是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就是因为我们太注重名利,放不下自己的面子,太注重名利。应该教孩子学会做人,与人相处。做事要有责任心,一个孩子有责任心,,他才会有担当。让孩子明白念书,不是为了面子,而是一种责任。有孝心的孩子是希望让父母放心,希望让父母有好的生活,所以他会不断提升自己的德行跟能力,这样的孩子才会大有发展。“真正成功的主管和企业家,学历都不是顶尖的。”什么样的特质才会让人成功呢?诚实、责任心、谦虚、信用、耐心。智商很重要,但是,情商更重要,品德最重要。现在西方人一经发现,原来还有一个比把东西做好更重要影响企业的因素,就是员工的德行。既然德行如此重要,我们应该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呢?要教育孩子“使作善也”,孩子又善良的心,就会有善的行为,自然会有善良的朋友,他的人生就会幸福。所以教孩子不是要读很多的书,而是先要求自己要做到,当我们表现出善的行为,孩子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所谓的“身教重于言教”。假如现在你的孩子扎根懂得如何做人做事,你已经让他这一生立于不败之地。所以,说抉择最重要,你抉择要教给孩子的是什么,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将会影响的孩子一生的幸福,也会影响到你的幸福。 我们如何才能下对抉择?建立理智。如何才能建立理智?还要透过学习,有好的判断力,才能下对判断。理智要愈早建立,人生才会下对重要的抉择。当我们理智时,我们会下对抉择。抉择中最重要的是你的思想观念。思想决定你的行为,行为决定你的习惯,习惯形成一个人的性格,性格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所以一个人能不能幸福,关键是“思想”思想会影响你的一言一行。但是现在人的思想普遍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也就是自私。如何才能教育孩子不自私呢?就应该从我们自身做起,当我们真正修养身心,就能够对家庭、社会产生很大的力量。百善孝为先,其实要对社会有贡献,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困难,就是要好好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首孝悌”,你让一个人真正有孝心,他面对所有为人父母的人他都会恭敬。子让回去帮助他人,爱护他人。所以重视孩子的德行,整个社会就会呈现祥和之气。如果孩子从小注重物质享受,家长不给于合理的管教,等到花钱习惯了,就很难改。他的努力目标就不是为了孝顺父母,不是为了照顾妻儿,而是满足他的物质欲望,就会变得自私。因此从小要教育孩子要有仁爱之心,要替他人着想,他将来一定会为社会造福,自己也就会过得幸福。

《弟子规》第五讲

第五讲 【故事】四川凉山小姑娘照顾精神病妈妈 【提问】 1 现场的孩子,你如何发现父母是爱你的? 2 现场的孩子可以为父母做哪些事情?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出必告,反必面 这个“告”字,古音读“故”,告就是报告的意思,事先要跟父母打好招呼,征得父母的同意,父母批准了我们才出去,这些都是必要的礼貌。“反必面”,就是回到家里必定先跟父母报告我回来了,让父母看得到我,他的心也就安了。这些行为都是体现出一个孝子心里常常存着父母,因为心里存着父母,所以他必然就“出必告,反必面”。如果心里面把父母忘了,很可能这些细节他也就忽略了,出门他就会忘记跟父母打招呼。只有需要父母帮助的时候,才想起父母来。 我讲这个小事儿,是想说:这个世界上,谁最关心孩子?当然是父母,对孩子的安危,父母时刻都是惦记在心的,所以,这句话“出必告,反必面”的一个核心点是“安危”。孩子出门的时候,告诉一下父母去哪里,与哪位朋友出去,父母心里不但知晓了你的行踪,还会考量安全程度,比如小孩子去河边玩,按照他自己的意愿,那是最快乐的地方了,没有问题的,可是,恰恰那里是最容易出危险的地方,所以家长就会阻止,或者提出陪着一起去,这是“出必告”的好处,对孩子来说,这是家长对孩子的一种保护程序。 因此,对于年龄不大的孩子来说,“出必告”里面意味着“保护”,孩子与父母对事情的评判标准不一样,往往在出门的动机、目标、要见的人、出去的地点、同行的人等等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把关。网友会面出事的,肯定没有与家里人说。 孩子“出必告”是让父母知“安危”; 大人“出必告”是让父母知“安慰”。 父母对我们的关心是一生的,无论我们多大了,取得多大成就,有多高的社会地位,在他们的眼中都是孩子,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惦记我们的平安。 【母亲牵挂儿子的故事】 记得有一次,母亲一大早突然给我打电话,反反复复告诉我,要注意安全,要注意不要吃不好的东西等等,讲了太多,我很不耐烦,就问干嘛讲这些啊?后来母亲吞吞吐吐说了缘由,说是昨天晚上做梦,梦到我,就像小时候一样还是个孩子,她带着我去山里玩,结果我丢了,母亲哭着喊着到处找,漫山遍野地找,无论如何怎么都找不到,结果哭醒了。于是开始担心我,马上拿起电话问我是否一切都好,甚至开始想这是不是什么预兆。我于是立刻明白了,赶快开解母亲,我一切都好,那只是一个梦,不要担心。

精讲《弟子规》第二十讲

精讲《弟子规》第二十讲 标签:传统文化作者:秦东魁老师 我们看下一段“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我们遇到别人称赞、赞叹、夸赞我们的时候,不得意忘形,反而会自省,唯恐自己做得不够,做得不好,继续努力,这样就好了。当别人批评自己的过失时,不但不生气,还能欢喜接受,那么真正诚信的人,就会渐渐喜欢和我们亲近了。 陕西博爱书馆每年的11月间,志愿者回去会做一个总结,总结什么呀?总结我们这一年来所犯的过错,一定不总结我们今年送了多少书、做了多少事情。总结过错,我们送书的过程中是不是给人家学校、给政府部门添麻烦了,我们要求去的时候自己带书,去的时候自己带饭钱,一定去学校、捐赠部门不吃人家的饭。当时有个政府部门非要请我们吃饭,我们的志愿者特别有意思,就说领导,你别请我们吃饭了,吃这一顿饭,我们还能捐几百本《弟子规》了。所以那一句话以后,这个领导以后请我们吃饭就一碗面,再不敢一请花几百块钱了。所以我们的坚持还是可以得到别人的支持的。 如果能做到“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正直、诚信的人就会渐渐喜欢我们,良师益友才能亲近我们,让我们的人生更圆满,犯错更少。 我们现在很多人就是承受不起别人的称赞,别人一旦夸我们几句,我们就会得意忘形。我们就不会去想一想,别人称赞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们自己的德行修养是不是如他夸赞的一样。 现在很多人经常做打肿脸充胖子的事情。别人一夸你,就洋洋自得,然后别人再找你借钱啊,找你办事啊,你也不好意思不给人家办,就统统答应下来。 别人夸我们,我们首先要想想自己是否真正做好了,如果没有,那我们就应该“闻誉恐”,要好好反省自己,使自己真正去提高、去进步。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我们的德行修养。 我们现在都爱听好话,都知道良药苦口利于病,都知道这个话,可是我们不愿意吃;都说忠言逆耳利于行,我们都不愿意听,听到别人一说我们不好,一下这个脸和苦瓜脸一样长。 当别人指责我们的时候,我们要“闻过欣”,就是要感觉到高兴,千万不能生气。因为当一个人指责你的时候,第一,他把你当成好朋友了。现在的人们没有几个愿意得罪人的,他这样指责你,是恨你不成器,恨铁不成钢啊。所以你感恩戴德都来不及,你怎么还能迁怒于他呢。 第二,他觉得你是个人才,如果不指出来,那你这个人才就毁了,很可惜啊。所以说他是在体谅你,爱护你。可你如果把他当成敌人,当成小人,那就是你的问题啦。所以说我们人生在世,如果天天听人夸,那你就走到悬崖边了。你只有常常反省自己,听得进去别人的指责,久而久之,真正的好朋友,知心朋友才会全部被吸引到你身边来。 当你有如此多的良师益友之后,你何愁不成功?人不成功的原因大多是结交恶友,让我

读《细讲弟子规》有感读后感1

读《细讲弟子规》有感读后感1 读《细讲弟子规》有感读后感1500字 这个学期通过参加研究学习活动,我接触到并且开始学习《弟子规》。我和许多人一样,提到《弟子规》都存在一个误解:那是给小孩子学的,我都这么大了,学它何用?但当我开始学习《弟子规》就发现我错了,里面所说的一百一十三件事情,我做到的很少,有一些道理还不太明白,有一些虽然明白了,但是没有落实到生活中。不过我很庆幸我在高二就接触到《弟子规》并认真去学习,它使我能够在以后的为人处事中做出正确的抉择,能够少留下遗憾。 首先,提到《弟子规》会让我想起”道德”二字,我总以为自身与人相处时内心最初的反应,便是道德的根本。学习了《弟子规》之后,我从以往的错误认识中醒悟过来,原来道德的根本是孝。更让我感到羞愧的是,我很少做到“孝”这个字,还有什么脸面说自己有道德呢!此后我就开始认真学习《弟子规》中“孝”的部分,它让我懂得了以前对父母的诸多不是。《弟子规》中有不少孝敬父母的准则,虽然都是一些生活中的小细节,但都体现了“孝”这个字,也说明孝顺父母不需要多少财富或多大的名气,就算是一些小小的关怀也能让父母感到开心满足。世上不求回报地对你

好的就是父母了,只要给父母一点点关爱他们就心满意足。回想以前我对父母的种种不好的行为,我就感到愧疚。父母辛苦地工作赚钱养育我们,我们慢慢长大,父母却渐渐老去,但我们并没有懂事,和父母顶嘴,惹父母生气,让父母伤心。我常常因为父母的一句轻声责骂就非常地不高兴,因此两三天不理睬父母,现在想起真是非常后悔,就因为那么一点小事我就如此对待父母,父母心里肯定也伤心难过。我们总是对别人的一点帮助而感激不尽,却对父母的关爱视而不见。难道父母对我们好我们才对父母好,父母对我们不好我们就应憎恨父母吗?不是这样的,《弟子规》中有说“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就是无论父母对我们好不好,我们都应孝顺父母,岂能因父母一时对我们不好而憎恨他们呢?父母对我们好,我们做到孝顺不难。若父母对我们不好,而我们仍不变其心地孝顺父母,才能显现出一个人的孝顺和高尚品德。“孝”不仅是对父母的行为,还是对师长,对朋友的的行为。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开始学习与他人如何相处,《弟子规》中有在家、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准则。这些准则无一不体现出先贤所凝聚的大智慧,体现出对他人的关心,它正确地引导我们如何待人处事,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学习和落实。书中提到的“欲平天下,先治其国。欲治其国,

精讲弟子规第十讲

精讲《弟子规》第十讲 (2012-08-14 12:50:38) 标签:分类: 今天讲到《弟子规》第二篇《出则悌》中的“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良好的生活习惯要从小培养,无论用餐、就座或行走都应该谦虚礼让、长幼有序,让年长者优先、年幼者在后。 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则从小教育孩子,让孩子养成正确的习惯,因为一言一行都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修养德行。 昨天有个朋友对我说,他心里孝顺就行了,心里有慈悲心就行了。我就跟他说,那你也不用真的吃饭了,心里想想就行了,你看看十天不吃饭是不是照样能把你饿死。 我们做任何事情,不光要心里认识到,更重要的是言语、行为也要体现出来,这才叫言行一致,才能真正做到身体力行。 比如吃饭时,我们一定要先让父母坐下,等父母先动筷子,我们再动,这样才不失为人子女。可是现在我们很少看到这样的景象了。我去过很多朋友家,看到的大多是父母孝顺儿女,很少看到儿女孝敬父母。 我们要反省一下自己,我们是不是爱孩子爱得如皇帝一般,对父母却像对乞丐一样,我们在生活细节上面是否能真正落实“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我们自己有没有形成这种意识。这个很重要。 我在家里每次买完东西以后,就对儿子说,这些是买给爷爷奶奶的;我没有说过是买给我们自己的。很有意思,孩子每次把东西给完爷爷奶奶以后,还会说,妈妈没有,爸爸没有,还会自动地拿些东西来给我们。 所以我们在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都会影响到孩子。我们一定要去感化大家,不要去教育,你教育别人会很烦恼、会很痛苦,而感化是通过我们自身的言行,让别人从心里意识到要改正,要向善。 现在每次看到我妈在厨房里做好饭,我都要主动去把饭菜端出来,要不然会觉得很惭愧。以前我妈给我端菜端饭,我也觉得很正常,我是她儿子嘛。可现在学了《弟子规》我才明白其实不正常,我们把许多原有的为人子女的礼节都忘掉了,还认为父母为我们的付出都是正常的。 希望我们各位朋友、各位学友,家里有老人的话,有任何好吃的东西一定要先给老人吃。现在好多人家里有了好吃的都是先让自己的子女吃,却不是先孝敬父母。 我还碰到过一个家庭,老人家过80岁大寿,祝寿的人多得不得了。可在主座上坐的却不是老寿星,一打听才知道,原来他儿子给父亲过寿,请了一位很了不得的领导,就让领导坐了主座。你看这成了给领导过寿,不是给老人过寿了。这种颠倒的程度让我们没有了人的味道。

弟子规第十六讲-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弟子规》第十六讲-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讲课时间:二00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地点:新闸路 一授课老师心理准备 1真诚心:愿做弘扬弟子规的一颗火种。用圣贤的智慧指引自己的讲课。 2清静心:忘我。 3平等心:有教无类,无论年龄、宗教、相识与否都是奉献的对象。4正觉心:存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 5慈悲心:愿来的人都能真正受益。愿天下人都有无怨无悔、幸福美满的人生。 二教学目标 1 教学对象:3到15岁。 2 教学重点:对“道”、“友”、“恭”、“睦”的理解。 3 教学难点:理解“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和如何在生活中实践。 三教学辅助 1 讲故事《孔融让梨》 2动画片《李勋焚须》

教学过程: 一全篇朗读 要求:手指点读诵读可以静心,学生到达有先后,9点开始授课老师带领大家朗读,训导老师指引迟到的学生进入教室后马上跟读。 二师生问好

1训导老师选出小班长感口令:“起立,给老师们行礼。” 2全体学生站立鞠躬。 3老师们回礼。 三开宗明义 1强调学习弟子规的重要性 2读书志在圣贤 各言而志 3我们在家要孝顺父母,就是离开家里,或者我们要外出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注意我们的行为?从第八条开始,就讲到如何与人相处。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离开社会而自己独居。既要与众相处,我们就不得不注意我们的言行举止,都要特别的留心注意。今天开始我们学习第二篇“出则悌”。四引入 1出示学习的内容“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2朗读 五学习“兄道友” (一)解释 道:方法、道义、准则的意思。 友:1,亲爱、友爱;2,帮助、协助;3,和顺。 兄道友:作为兄长的要以友爱、友善为行为准则。 弟道恭:作为弟弟的要以恭敬、恭顺作为行为准则。 “兄道友,弟道恭”就是告诉我们在家里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能跟兄弟姊妹和睦相处。

第26、27课弟子规

第二十六课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教学内容: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教学目标: 1、认识“盥、兼、漱、溺、辄”几个字,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 2、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意识。 教学重难点:会读、会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过程: 一、力行反馈、情境导入 1、复习:生齐背上节课的内容: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并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 2、师:孩子们,你们做得真好,早上都能按时起床了,但是起床后你们都做些什么呀?生回答。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十七讲《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二、理解含义、表演导行 1、认识生字,熟读成诵 (1)出示“盥、漱、溺、辄”几个字请学生认一认。 (2)出示句子,读书检测:指名读、男女生赛读、分行赛读。 2、释义 盥:洗手(脸)溺:指小便。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早晨起床后,一定要先洗脸、刷牙、漱口,每次大小便完后都要把手洗干净。这种良好的卫生习惯应该在小时候就养成。这样做可以预防病菌入口,也可以避免“身有伤,贻亲忧”。 3、借助故事,强化理解 不拘小节的王安石 王安石是宋朝最有名的宰相之一。不过他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不讲究衣着的卫生。他不爱洗澡,不爱换洗衣服,整天总是脏兮兮的。有一次,皇帝召见王安石和几位大臣商议大事。谈话间,一只虱子从王安石的衣领里爬出来,爬到了他的脸上。皇帝看到后,偷偷地笑了,可王安石一点也不知道。后来,这件事成了人们的笑谈。王安石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而他的仪表真是糟糕啊! 说一说:听了刚才这个故事,你想对王安石说些什么呢? 讲卫生的苗苗

有一个叫苗苗的孩子,她的父母特别注意讲卫生。妈妈告诉她,要从小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尤其是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苗苗问:“为什么饭前便后要洗手?”妈妈告诉她:“因为手上摸了脏东西,在吃饭前不洗干净,吃进肚子里就会生病,肚子里就会长出虫子来,有虫子,就要去医院打针吃药了.”等她稍大一点,妈妈还进一步告诉她,饭前便后洗手可以预防各种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于是,苗苗每天早晨起床后,自己洗脸洗手。尤其是吃饭前,从来都不用人提醒,自己主动去洗手,口里还念念有词,洗完手,要甩三下,把自己手上的水甩干。有时大人一忙,吃饭前忘记了洗手,她总是及时提醒大人。 说一说: (1)苗苗是怎样讲究卫生的? (2)为什么要做到“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4、表演导行 请学生上台表演如何刷牙、洗脸。 师:教给学生洗手的方法:(教师边说边演示) 1、首先用流动的温水冲洗手部,应使手腕、手掌和手指充分湿。 2、用香皂均匀地涂抹手掌和手背,并两手互相揉搓,要特别注意清洗指尖和指甲缝。 3、再用清水冲洗,冲洗是把手尖向下,双手下垂,让手把香皂泡沫顺手指冲下。 4、每次洗手时要重复两遍。 5、整个洗手时间不应少于30秒。 6、洗完手后要用干净的个人专用毛巾或一次性消毒纸巾抹干双手,并勤换毛巾。 三、拓展延伸、实践运用 (一)练一练:练习刷牙 (1)说明刷牙的重要性。 (2)以模型讲解刷牙法。 (3)请全体小朋友使用自己的牙刷练习一次。 (4)检视镜中自己的牙齿是否洁白无垢。 (二)实践运用 1、判断:他们的做法对吗?对的打√错的打× 1)、小丽都三年级了,可她从来不刷牙漱口。妈妈总提醒她,她就不听。()2)、小红说天天早晚刷牙真麻烦,不用天天刷牙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