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平流式隔油池(共壁)

平流式隔油池(共壁)

平流式隔油池(共壁)
平流式隔油池(共壁)

《水处理构筑物课程

设计》

设计计算书

班级:XX

姓名:X同学

学号:X

设计题目:平流式隔油池(共壁)

日期2016 年 1 月 1 日

一、课程设计目的

课程设计是“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课程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水和废水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工艺要求是如何通过构筑物的工艺及构造设计得以付诸工程实施。逐步培养学生的工程概念,使之了解在工程设计中需要合理协调工艺、结构、施工和运行操作的要求。使学生初步掌握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和工程制图能力。

二、设计要求

1、本课程设计重点在训练设计和绘制构筑物工艺施工图的能力。故在确定构筑物主要工艺尺寸时,不要求作详细的工艺计算,物理处理构筑物可仅以水力停留时间、表面负荷率作为主要设计参数,涉及生物处理构筑物的设计,水质可参照城市生活污水水质确定,以容积负荷和水力停留时间作为设计参数。

以下设计流量可用作设计时参考:

=60、100、130、170、210、250 、290、330m3/h。(竖流式沉设计流量 Q

s

淀池、竖流式气浮分离池水解酸化池可选取得流量为≦210 m3/h,平流式沉淀池选取的流量≧100 m3/h)每位同学可选取一个流量下的某个构筑物进行工艺设计。

设计中要选取上述不同构筑物的典型水力停留的时间和负荷,得出相应构筑物的有效容积,考虑合适的构筑物座数,按第二条中的要求,选择一座或一组构筑物进行设计绘图。

设计相同构筑物并采用同一型式者应选用不同的设计流量。

2、构筑物池壁厚用200-300mm,池底用300mm,渠道、隔、挡板壁厚用100-150mm;走道宽700~800 mm;进、出水管道视构筑物及设计流量大小采用DN100-200,排泥管用DN100,排空管用DN100,若设置溢流管,管径应比进水管放大一挡;曝气池、接触氧化池空气管道管径,按干管 DN100-200,分管 DN80—100,穿孔曝气支管 DN50考虑。

3、必须按有关规范和手册的要求,通过(水力)计算确定构筑物的细部构造尺寸,如配水、集水渠道宽度、深度、堰长、开孔的大小和个数等,或根据结构尺寸、施工要求确定。

4、设计图纸要求接近工艺施工图的深度。各构筑物设计时均按部分埋地考虑。图纸应包含以下内容:

(1)应采用足够的平、剖面图全面清晰地表明构筑物的构造及位置、尺寸,可采用阶梯剖、局部剖等方式清楚地表达并节省绘图量。

(2)构筑物设计时应考虑必需的各种管道的布置,除主要的工艺管渠如进、

出水管(渠)道、曝气管道、排泥管道等,还应考虑排空、溢流(必要时)、回流等辅助管道设置,及管(渠)上阀门、闸板设置。

(3)应考虑构筑物操作和检修维护方便,设楼梯、走道及栏杆等。

(4)按要求标注构筑物各部分的构造尺寸,池(渠)底、顶、水面

和水平管道轴心的标高(以地面标高为±0.00)。

(5)图中管件(弯头、三通、阀门等)的大小、转弯半径等宜参照标准尺寸按比例绘制,不能任意确定或示意(为使绘图清楚,在较大的比例下,较细管径(如DN50及以下)的管道可放大画,标注设计尺寸。

(6)列出构筑物设备材料表,说明图纸中绘出的设备、材料的编号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材质等。

4、要求图纸为计算机CAD制图, l#图纸出图。所有图纸均应符合工程制图的基本规范,并应图面整洁,布局合理。宜采用粗、中、细不同的线型区分管道,构筑物轮廓和水面线、尺寸线等,使图纸层次分明,易读、易看。具体参考课程上机任务指导书。

5、提交设计说明书 l份。设计计算书应包括主要工艺设计参数,工艺尺寸确定过程,构筑物单线草图,构筑物中主要构造

.............

........(.不同功能区、管、渠、集配水

构造、隔板、挡板等

.........).设计布置理由的简要说明和必要的设计计算过程等方面的

.........................

内容。

...要求书写条理清楚,字迹工整,采用A4纸张。

三、设计内容

1、平流式隔油池

隔油池是分离废水中的浮油及泥沙的构筑物,它是利用油于水之间的密度差异进行油水分离的。隔油池也是用上浮方法去除废水中相对密度小于1的浮油的构筑物。在隔油池中,相对密度小于1,粒径较大的油品杂质上浮于水面,与水分离;相对密度大于1的杂质则沉入池底。所以,隔油池同时又是沉淀池,但主要起隔油作用。重力型隔油池是处理含油废水的最常用的设备,其处理过程是将含油废水置于池中进行油水重力分离,然后,撇除废水表面的油脂。理论上重力分离过程可以用斯托克斯公式表示。但是由于常发生紊流和短循环,重力分离器的实际效率依赖于合理的水利设计和废水停留时间。停留时间越长,漂浮油与水的分离效果越好。停留时间小于20min时,油水的分离效率低于50%,如果延长停留时间可以改善分离情况。

隔油池水面的浮油可以用集油管排出,,也可采用机械撇除,小隔油池也可采用人工撇油。

平流式隔油池(API )由池体,刮油刮泥机和集油管等几部分组成,普通平流隔油池的构造如图3所示。废水从一端进入,从另一端流出,由于池内水平流速很小,相对密度小于1.0而粒径较大的油品杂质在浮力的作用下上浮,并且,聚集在池的表面,通过设在池表面的集油管和刮油机收集浮油。而相对密度大于1.0的杂质沉于池底。

集油管设于出水口一侧的水面上。集油管一般直径为200-300mm 的钢管制成。沿管的长度在管壁的一侧开有切口,其宽度一般是对应中心角为60°,集油管可以绕管轴转动,由螺杆控制。平时切口向上并位于水面以上,当水面浮油达到一定厚度时(一般不大于0.25m),转动集油管,使切口浸入水面油层一下,浮油即自行进入管内,并沿集油管流向池外。

刮油机通常是由链条或钢丝绳牵引的。在用链条牵引时,隔油机在池面上起刮油作用,将浮油刮向池的末端;而在池的底部可以起刮泥机作用,将下沉的油泥刮向池出口端的泥斗中,通过排泥管适时排出,排泥管一般直径为200mm ,池底向污泥斗的坡度为0.01-0.02,污泥斗深度一般为0.5m ,底宽不小于0.4m ,倾面倾角不小于45°-60°。隔油池的进水一端一般采用穿孔墙进水,出水端采用溢流堰。 由于受到刮油机规格的限制,隔油池的每格间的宽度一般为6.0,4.5,3.0,

2.5,2.0几种。

这种隔油池的优点是构造简单,这种隔油池占地面积大,停留时间长(1.5-2h),水平流速为2-5mm/s 。由于操作维护容易,运行管理方便,除油效果稳定,因此应用比较广泛;缺点是池的容积较大,排泥困难,其可能取出的粒径最小为100-150μm 。

进水管配水槽

进水阀

链带式刮油刮泥机集油管出水槽

出水管

2、平流隔油池设计中常用的数据和措施

(1) 停留时间T ,一般采用1.5-2h ;

(2) 水平流速v ,一般采用2-5mm/s ;

(3) 隔油池每格宽度B 采用2m ,2.5m ,3m ,4.5m ,6m 。当采用人工清除浮油时,每格宽≤3m 。国内各大炼厂一般采用 4.5m ,且已有定型设计。

(4) 隔油池超高h 1,一般不小于0.4m ,工作水深为h 2为1.5-2.0m 。

人工排泥时,池深应包括污泥层厚度。

(5) 隔油池尺寸比例:单格长宽比(L/B)≧4,深宽比(h 2/B)≧0.4。

(6) 刮板间距不小于4m ,高度150-200mm ,移动速度0.01m/s.

(7) 在隔油池的出口处及进水间浮油聚集,对大型隔油池可设集油管收集和排除。集油管管径为200-300mm ,纵缝开度为60°,管轴线在水平面下0-50mm ,小型池装有集油环。

(8) 采用机械刮泥时,集泥坑深度一般采用0.5m ,底宽不小于0.4m ,侧面倾角为45°-60°。

(9) 池底坡度i ,当人工排泥时池底坡度为0.01-0.02,坡向集泥坑;机械刮泥时,采用平底,即i=0。

(10) 隔油池水面以上的油层厚度不大于0.25m 。

(11) 隔油池的除油效率一般在60%以上,出水含油量为

100-200mg/L 。若后续浮选法,出水含油量小于50mg/L 。

(12) 为了安全,防火、防寒、防风沙,隔油池可设活动盖板。

(13) 在寒冷地区,集油管内应设有直径为25mm 的加热管,隔油池内也可设蒸汽加热管。

3、设计计算

(1)已知条件

水流量为Q=250m3/h ,浓度为100mg/l 采用平流式隔油池。

(2)计算方法及过程:按油滴的上浮速度计算

①污水中油珠的设计上浮速度:

斯托克斯公式:u=()20y d 18g ρρμ?

β-

式中—v 为静水中相应于直径为d 的油珠的上浮流速(一般不大于3m/h),cm/s ;

β—水中悬浮杂质碰撞引起的阻力系数,当悬浮物浓度为c 时,β=242

4c

1048c .0104+?+?,一般可取β=0.95; d —油滴粒径(可以上浮的油滴的最小粒径),cm ;

g —重力加速度,g=981cm/s 2;

μ—水的绝对粘度,Pa 2s;

φ—实际油珠非球形的形状修正系数,一般可取φ=1.0;

ρy ,ρ0—水和油珠的密度,g/cm 3;

假设要去除的油滴最小粒径为d 0=100μm ,假设温度为25℃,则可由图1和

图2分别查出25℃是水的密度以及水的绝对粘度,得:ρy =0.998g/cm3,

μ=0.0098g/cm 32s 。又知25℃时油的密度为0.920g/cm 3;所以可以根据上式计算油珠的上浮速度为:

()()()233322001.0920g/cm .0cm /0098g .0s

cm /0098g .018s /981cm 95.018?-??=-=d g u y ρρμ?β=0.04cm/s=40μm/s

②隔油池的表面面积:

(ⅰ)池内水流的水平流速ν:

一般可以去池内水平流速ν≤15u ,而且不宜大于0.9m/min(15mm/s),在本次设计中取ν=3mm/s,

(ⅱ)隔油池表面修正系数α

按照一般公式求出的隔油池表面面积一般往往偏小,这是因为实际的隔油池容积利用率不是100%,而且又要受水流紊动的影响,因此要乘如一个大于1的系数α。

予以矫正。Α值与系数ν/u 有关,可由表1查得。 今u

==7.5,由下表 表面积修正系数α与速度比ν/u 的关系

取α=1.44

所以,根据隔油池表面面积公式A=αQ/u

式中:A —隔油池表面面积,m 2;

Q —设计中的含油废水流量,m 3/h 。

求得,隔油池的表面面积为:

A===250m 2

③隔油池水流横断面面积

根据公式A 0=Q/ν,

式中:A 0—隔油池水流横断面面积,m 2。

求得隔油池水流横断面面积为:

A 0===23.15m 2

④隔油池有效水深

本次设计采用机械清除浮油,设隔油池每格宽为B=4m ,格数为n=4个, 则根据公式h 2=A 0/nB ,

式中h 2—隔油池有效水深,m ;

n —隔油池分格数,个;

B —隔油池每格宽,m 。

求得隔油池有效水深为:

h 2==1.45m

1.4m 2h ≤=1.45m 2m ≤(符合要求)

⑤隔油池有效池长

根据公式L=,h u

2?'αν 式中:L —隔油池的有效池长,m ;

α'—上浮速度修正系数,一般取0.9;

已知h 2=1.45m ,则求得隔油池的有效池长为: L=,h u

2?'αν=1.45=12.08m 由另一种方法也可求得有效池长,即根据公式L=

则求得隔油池的有效池长为: L=,nB

A ==16.25m 平流式隔油池尺寸要求h 2:B=0.3~0.4,L:B>4;

今已知h 2=1.45m ,B=4m ,则h 2:B=1.51:4=0.38(符合要求)

但是由上面两种方法求得的有效池长分别为12.08m 和16.25m ,

其中按照长宽比计=3.02,=

所以根据L:B>4,应取有效池长L=16.25m 。

⑥隔油池总高度

本设计中隔油池设有机械刮油,除渣机,所以池底坡度为i=0,而且池底无积泥。

根据公式H=h 1+h 2

式中:H —隔油池总高度,m ;

h 1—隔油池超高,(一般不小于0.4m),m 。

今取隔油池超高h 1=0.5m ,所以,求得隔油池的总高度为:

H=h 1+h 2=0.5m+1.45m=1.95m.取H=2m

⑦出水含油浓度

C=(1-E)C 0=(1-84%)*100=16mg/L

⑧采用链带式刮油刮泥机

含油废水处理的实践表明,以前采用的钢丝绳刮油刮泥机收油速度慢、效率低,且可靠性差,设备利用率低,无法清除沉于池底的油泥。链带式刮油刮泥机在平流隔油池中应用效果良好,机械结构合理,运行稳定,操作简单,安装方便除油效果显著。图3为链带式刮油刮泥机结构图[9]。

采用链带式刮油机刮油,并将浮油推向池末端,而在池的底部可起到刮泥的作用(将下沉的油泥刮向池的进口端污泥斗)。

取平流式隔油池的一般除油效率为E=84%,

所以根据公式:

式中:C—出水含油浓度,mg/L;

—入水含油浓度,mg/L;

C

E—隔油池除油效率,%。

求得出水含油浓度为:

图1-4刮油刮泥机结构

⑨为了保证隔油池正常工作,池表面通常用盖板覆盖,覆盖的作用包括防火、防雨、保温及防止油气散发污染大气。在冬季,为了增大油的流动性,隔油池内设有蒸汽加温措施。

(3)平流式隔油池的设计结果

隔油池设计计算书

三、设计容 1、隔油池 隔油池是分离废水中的浮油及泥沙的构筑物,它是利用油于水之间的密度差异进行油水分离的。隔油池也是用上浮方法去除废水中相对密度小于1的浮油的构筑物。在隔油池中,相对密度小于1,粒径较大的油品杂质上浮于水面,与水分离;相对密度大于1的杂质则沉入池底。所以,隔油池同时又是沉淀池,但主要起隔油作用。和沉淀池类似,它也有平流式,竖流式及斜板斜管式。我国目前多采用的是平流式隔油池,个别地方采用斜板斜管或其它形式的隔油池。 重力型隔油池是处理含油废水的最常用的设备,其处理过程是将含油废水置于池中进行油水重力分离,然后,撇除废水表面的油脂。理论上重力分离过程可以用斯托克斯公式表示。但是由于常发生紊流和短循环,重力分离器的实际效率依赖于合理的水利设计和废水停留时间。停留时间越长,漂浮油与水的分离效果越好。停留时间小于20min时,油水的分离效率低于50%,如果延长停留时间可以改善分离情况。 隔油池水面的浮油可以用集油管排出,,也可采用机械撇除,小隔油池也可采用人工撇油。 平流式隔油池(API)由池体,刮油刮泥机和集油管等几部分组成,普通平流隔油池的构造如图3所示。废水从一端进入,从另一端流出,由于池水平流速很小,相对密度小于1.0而粒径较大的油品杂质在浮力的作用下上浮,并且,聚集在池的表面,通过设在池表面的集油管和刮油机收集浮油。而相对密度大于 1.0的杂质沉于池底。 集油管设于出水口一侧的水面上。集油管一般直径为200-300mm的钢管制成。

厚度时(一般不大于0.25m),转动集油管,使切口浸入水面油层一下,浮油即自行进入管,并沿集油管流向池外。 刮油机通常是由链条或钢丝绳牵引的。在用链条牵引时,隔油机在池面上起刮油作用,将浮油刮向池的末端;而在池的底部可以起刮泥机作用,将下沉的油泥刮向池出口端的泥斗中,通过排泥管适时排出,排泥管一般直径为200mm ,池底向污泥斗的坡度为0.01-0.02,污泥斗深度一般为0.5m ,底宽不小于0.4m ,倾面倾角不小于45°-60°。隔油池的进水一端一般采用穿孔墙进水,出水端采用溢流堰。 由于受到刮油机规格的限制,隔油池的每格间的宽度一般为6.0,4.5 ,3.0,2.5,2.0几种。 这种隔油池的优点是构造简单,这种隔油池占地面积大,停留时间长(1.5-2h),水平流速为2-5mm/s 。由于操作维护容易,运行管理方便,除油效果稳定,因此应用比较广泛;缺点是池的容积较大,排泥困难,其可能取出的粒径最小为100-150μm 。 进水管 配水槽 进水阀 链带式刮油刮泥机 集油管 出水槽 出水管 图1-2平流式隔油池结构示意图

沉淀池设计计算

沉淀池 沉淀池是利用重力沉降作用将密度比水大的悬浮颗粒从水中去除的处理构筑物,是废水处理中应用最广泛的处理单元之一,可用于废水的处理、生物处理的后处理以及深度处理。在沉砂池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水中的无机杂质,在初沉池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其他固体物,在二沉池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生物处理出水中的活性污泥,在浓缩池应用沉淀原理分离污泥中的水分、使污泥得到浓缩,在深度处理领域对二沉池出水加絮凝剂混凝反应后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 沉淀池包括进水区、沉淀区、缓冲区、污泥区和出水区五个部分。进水区和出水区的作用是使水流均匀地流过沉淀池,避免短流和减少紊流对沉淀产生的不利影响,同时减少死水区、提高沉淀池的容积利用率;沉淀区也称澄清区,即沉淀池的工作区,是沉淀颗粒与废水分离的区域;污泥区是污泥贮存、浓缩和排出的区域;缓冲区则是分隔沉淀区和污泥区的水层区域,保证已经沉淀的颗粒不因水流搅动而再行浮起。 沉淀池的原理 沉淀池是利用水流中悬浮杂质颗粒向下沉淀速度大于水流向卜流动速度、或向下沉淀时间小于水流流出沉淀池的时间时能与水流分离的原理实现水的净化。 理想沉淀池的处理效率只与表面负荷有关,即与沉淀池的表面积有关,而与沉淀池的深度无关,池深只与污泥贮存的时间和数量及防止污泥受到冲刷等因素有关。而在实际连续运行的沉淀池中,由于水流从出水堰顶溢流会带来水流的上升流速,因此沉淀速度小于上升流速的颗粒会随水流走,沉淀速度等于卜-升流速的颗粒会悬浮在池中,只有沉淀速度大于上升流速的颗粒才会在池中沉淀下去。而沉淀颗粒在沉淀池中沉淀到池底的时间与水流在沉淀池的水力停留时间有关,即与池体的深度有关。 理论上讲,池体越浅,颗粒越容易到达池底,这正是斜管或斜板沉淀池等浅层沉淀池的理论依据所在。为了使沉淀池中略大于上升流速的颗粒沉淀下去和防止已沉淀下去的污泥受到进水水流的扰动而重新浮起,因而在沉淀区和污泥贮存区之间留有缓冲区,使这些沉淀池中略大于上升流速的颗粒或重新浮起的颗粒之间相互接触后,再次沉淀下去。 用沉淀池的类型 按水流方向划分,沉淀池可分为平流式、辐流式和竖流式三种,还有根据“浅层理论”发展出来的斜板(管)沉淀池。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见表3—3。

隔油池计算

隔油池设计计算(平流式) 1.设计参数Q=100m3/d 1)停留时间T : 1.5~2h 2)水平流速V:2~5mm/s 3)每格宽度 B:2m、2.5m、3m、4.5m、6m 4)标高≥0.3m,工作水深h2 为1.5~2m 5)隔油池尺寸比例:单格长宽比(L/B)≥4 深宽比(h2 /B)≥0.4 6)隔油池上层油层厚度≤0.25m 7)除油效率一般在60%以上,出水含油量为100~200mg/L 2.设计计算Q=5m3/h (1)污水中油珠设计上浮速度 斯托克斯公式 式中: u—为静水中相应于直径为d的油珠的上浮流速(一般不大于3m/ h),cm/s; β—水中悬浮杂质碰撞引起的阻力系数,当悬浮物浓度为c时,,一般可取β=0.95; d—油滴粒径(可以上浮的油滴的最小粒径),cm; g—重力加速度,g=981cm/s2 ; μ—水的绝对粘度,Pa.s; φ—实际油珠非球形的形状修正系数,一般可取φ=1.0; ρy,ρ0—水和油珠的密度,g/cm3; β=0.95 g=981cm/s2 d=100μm ρy=0.9989 g/cm3 ρ0=0.92g/cm3(25℃) μ=0.0098 g/cm3 (2)隔油池地表面积 式中 A—隔油池表面面积,m2; Q—设计中的含油废水流量,m3/h a—隔油池表面修正系数 按照一般公式求出的隔油池表面面积一般往往偏小,这是因为实际的隔油池容积利用率不是100%,而且又要受水流紊动的影响,因此要乘如一个大于1的系数α。 予以矫正。Α值与系数ν/u有关,可由表1查得。

今 u ==7.5,由下表 表面积修正系数α与速度比ν/u 的关系 ν/u 20 15 10 6 3 α 1.74 1.64 1.44 1.37 1.28 取α=1.44 横断面 式中:A 0—隔油池水流横断面面积,m 2。 有效水深 式中 h 2—隔油池有效水深,m ; B —隔油池每格宽,m 。 有效长度

水处理构筑物课程设计-平流式隔油池(全套图纸)

《水处理构筑物课程 设计》 设计计算书 班级:环工1221 姓名: 学号: 设计题目:平流式隔油池(共壁)日期2016 年1月1日

一、课程设计目的 课程设计是“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课程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水和废水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工艺要求是如何通过构筑物的工艺及构造设计得以付诸工程实施。逐步培养学生的工程概念,使之了解在工程设计中需要合理协调工艺、结构、施工和运行操作的要求。使学生初步掌握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和工程制图能力。 全套图纸,加153893706 二、设计要求 1、本课程设计重点在训练设计和绘制构筑物工艺施工图的能力。故在确定构筑物主要工艺尺寸时,不要求作详细的工艺计算,物理处理构筑物可仅以水力停留时间、表面负荷率作为主要设计参数,涉及生物处理构筑物的设计,水质可参照城市生活污水水质确定,以容积负荷和水力停留时间作为设计参数。 以下设计流量可用作设计时参考: 设计流量 Q =60、100、130、170、210、250 、290、330m3/h。(竖流式沉 s 淀池、竖流式气浮分离池水解酸化池可选取得流量为≦210 m3/h,平流式沉淀池选取的流量≧100 m3/h)每位同学可选取一个流量下的某个构筑物进行工艺设计。 设计中要选取上述不同构筑物的典型水力停留的时间和负荷,得出相应构筑物的有效容积,考虑合适的构筑物座数,按第二条中的要求,选择一座或一组构筑物进行设计绘图。 设计相同构筑物并采用同一型式者应选用不同的设计流量。 2、构筑物池壁厚用200-300mm,池底用300mm,渠道、隔、挡板壁厚用100-150mm;走道宽700~800 mm;进、出水管道视构筑物及设计流量大小采用

沉淀池设计与计算

第六节、普通沉淀池 沉淀池可分为普通沉淀池和浅层沉淀池两大类。按照水在池内的总体流向,普通沉淀池又有平流式、竖流式和辐流式三种型式。 普通沉淀池可分为入流区、沉降区、出流区、污泥区和缓冲区5个功能区。入流区和出流区的作用是进行配水和集水,使水流均匀地分布在各个过流断面上,为提高容积利用、系数和固体颗粒的沉降提供尽可能稳定的水力条件。沉降区是可沉颗粒与水分离的区域。污泥区是泥渣贮存、浓缩和排放的区域。缓冲层是分隔沉降区和污泥区的水层,防止泥渣受水流冲刷而重新浮起。以上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以达到设计要求的处理能力和沉降效率。 一、平流沉淀池 在平流沉淀池内,水是按水平方向流过沉降区并完成沉降过程的。图3-16是没有链带式刮泥机的平流沉淀池。废水由进水槽经淹没孔口进入池内。在孔口后面设有挡板或穿孔整流墙,用来消能稳流,使进水沿过流断面均匀分布。在沉淀池末端没有溢流堰(或淹没孔口)和集水槽,澄清水溢过堰口,经集水槽排出。在溢流堰前也设有挡板,用以阻隔浮渣,浮渣通过可转动的排演管收集和排除。池体下部靠进水端有泥斗,斗壁倾角为50°~60°,池底以0.01~0.02的坡度坡向泥斗。当刮泥机的链带由电机驱动缓慢转动时,嵌在链带上的刮泥板就将池底的沉泥向前推入泥斗,而位于水面的刮板则将浮渣推向池尾的排渣管。泥斗内设有排泥管,开启排泥阀时,泥渣便在静水压力作用下由排泥管排出池外。[显示图片] 链带式刮泥机的缺点是链带的支承和驱动件都浸没于水中,易锈蚀,难保养。为此,可改用桥式行车刮泥机,这种刮泥机不但运行灵活,而且保养维修都比较方便。对于较小的平流沉淀池,也可以不设刮泥设备,而在沿池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泥斗,每个泥斗各自单独排泥,既不相互干扰,也有利于保证污泥浓度。 沉淀池的设计包括功能构造设计和结构尺寸设计。前者是指确定各功能分区构件的结构形式,以满足各自功能的实现;后者是指确定沉淀池的整体尺寸和各构件的相对位置。设计良好的沉淀池应满足以下三个基本要求;有足够的沉降分离面积:有结构合理的人流相出流放置能均匀布水和集水;有尺寸适宝、性能良好的污泥和浮渣的收集和排放设备。 进行沉淀池设计的基本依据是废水流量、水中悬浮固体浓度和性质以及处理后的水质要求。因此,必须确定有关设计参数,其中包括沉降效率、沉降速度(或表面负荷)、沉降时间、水在池内的平均流速以及泥渣容重和含水率等。这些参数一般需要通过试验取得;若无条件,也可根据相似的运行资料,因地制宜地选用经验数据。以-萨按功能分区介绍设计和计算方法。 1.入流区和出流区的设计 入流和出流区设计的基本要求,是使废水尽可能均匀地分布在沉降区的各个过流断面,既有利于沉降,也使出水中不挟带过多的悬浮物。

隔油池设计体积计算

精心整理隔油池技术资料 隔油器(隔油池) 所谓隔油器(隔油池),就是餐饮行业排放废水中的油脂、杂物和水分离开的一种专用设施。 隔油器按材质可分为:不锈钢隔油器、碳钢防腐隔油器、碳钢喷塑隔油器,玻璃钢隔油器。 按安装方式可分为:地上式隔油器、地埋式隔油器、吊装式隔油器。 按进水方式可分为:明沟式隔油器、管道式隔油器。龙康隔油器 按有无动力可分为:普通隔油器、自动隔油器,自动刮油隔油器,带气浮自动刮油隔油器。 按有格栅分为:机械隔格栅隔油器,普通格栅隔油器。龙康隔油池 主要原理:含油废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借助油水比重差,采用自然上浮法分离去除废水中的可浮油与部分细分散油。其内部分为三个隔档,提高了油水分离功能,应用导流分离原理以及紊流变层流的辩证关系,使废水流经油水分离器的过程中,流速降低,通过增加过水断面从而降低流速(≤0.005m/s),增加废水的水力停留时间,并使整个过水断面能够匀速流过。出水区的构造也充分考虑了水流均匀性问题以及防臭防虹吸等措施。实践证明,该产品可将粒径60um以上的可浮油去除90%以上,外排废水中动植物油的含量低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100mg/L)。 国内餐饮业污水处理的一般方法龙康隔油器 隔油池是国内处理餐饮业污水最经常使用的方法。隔油池的原理是利用污水中的油脂与水的密度不同而将油脂自然分离出来。由于自然分离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这时间与处理的污水中的油脂的具体状态有关系,餐饮业污水当中的油脂和悬浮颗粒绝大部分是十分细小的,很难在有限的停留时间内通过重力分离,对这部分油脂和悬浮颗粒,隔油池可以说是没有办法的。 隔油池有自己的设计规范,但是,在实际工程运用中,由于各种客观、主观和经济上的原因,业主经常采用简陋的设计,这样隔油效率很低。更何况一些小餐饮店,根本就没有安装隔油设备,餐饮污水基本处于直排状态。所以,隔油池的最大缺点是没有办法对油脂和悬浮物质的进行有效的去除。处理油脂,还有一种办法是气浮,气浮对于餐饮业污水的处理效果从理论上讲是比较好的,油脂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8%到99%,但是,气浮最大的缺点是投资和运行成本太高,国内餐饮业者难以实际的运用,只是理论模式,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商品。 混凝方法也是比较常用的处理方法具体是通过投加混凝剂到污水中将油脂和悬浮颗粒转化为污泥沉淀下来。该方法是最大的难题是如何根据污水的变化及时调整混凝剂的投加,所以一般很难保证稳定的油脂去除效率。 除了以上的方法,还有生物处理、电解等一些不太常用的方法。这些方法的确切效果还是没有得到公认。 餐饮业污水的指标和城市管网接纳标准 我们积累了一些数据,餐饮业污水一般的指标如下: COD900--2500mg/L FOG500--1500mg/L SS500--1500mg/L COD500mg/L FOG100mg/L SS500mg/L

隔油池的设计

小型污水预处理设 施 设计选型指引

清源行动办公室2007 年 7 月

目录 一、说明. .......... 错误!未定义 书签 二、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 ... 错误!未定义 书签 三、主要水处理设施..... 错误!未定义 书签 1、隔油池. .......... 错误!未定义 书签 2、毛发集污井. ....... 错误!未定义 书签 3、汽车洗车污水隔油沉淀池 . 错误!未定义 书签

、说明 随着我市的高速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同时我市的水环境也日益恶化。其中原建筑物改变功能及监督管理不到位是造成水污染的重要原因。如住宅区内或路边楼宇现改成了餐饮店、理发店、洗车场等经营性场所。按照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公共饮食业厨房含有大量油脂的洗涤废水、洗车冲洗水应单独排水至水处理构筑物。含油污水应经除油装置后方许排入污水管道,生活污水需经化粪池处理后才能排入市政排水管道。 本指引主要介绍以上相关的小型水处理设施设计、选型,包括化粪池、隔油池、汽车洗车污水隔油沉淀池、毛发集污井。 二、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 为了满足预期要求,达到理想效果,作为一个设计者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水处理设施建设位置,应不能影响现有建筑物功能及便于维护、清理。 2、运行维护周期。 3、最大服务人数。 4、将来是否有扩容的需要

三、主要水处理设施 1、隔油池 图1隔油池示意图隔油池按设计秒流量计算;在池内流速不大于 s; 含油污水在池内停留时间为10min; 清除周期7d; 隔油池选用表 设计举例: 确定最大设计秒流量,可通过观察水表用水高峰期流量估算,假设为5m/h,选型? 最大设计秒流量:5*1000/3600 = L/S,则选2型。 附件隔油池标准图 有资料说: Qmax--污水最大设计秒流量,m3/s。可按下述标准选用:营业餐厅20L/ (人?餐),工作时间12h/d,K=2;职工餐厅15L/ (人?餐),工作时间9h/d,K=2。 如果按上述标准,下面的计算对吗?

平流式沉淀池计算例题

平流沉淀池的设计: 已知设计水量Q=300000m 3/d 。设计平流式沉淀池。 2.设计计算 (1)池容积W (2)单池容积W (3)单池池面积F (4)池深H (5)池长L (6)池宽B 1.Q=300000m 3/d=12500m 3/h=3.472 m 3/s ,沉淀时间t=2h ,面积负荷u 0‘=40m 3/ (m 2.d ),沉淀池个数 n=6个。 2.设计计算 (1)池容积W W=Qt=12500?2=25000m 3 (2)单池容积W W 1=7.41666 25000==n W m 3 (3)单池池面积F F=12504050000'0 ==u Q m 2 (4)池深H 33.31250 7.41661===F W H m (5)池长L 水平流速取v=10mm/s ,则池长 L=3.6vt=3.6?10?2=72m (6)池宽B (7)校核长宽比 (8)校核长深比 (9)进水穿孔花墙设计 (10)出水渠 (11)排泥设施

B 1=4.1772 1250==L F m 采用17.8m 。沉淀池的池壁厚采用300mm ,则沉淀池宽度为18.4m,与絮凝池吻合。 (7)校核长宽比 4045.48 .1772>==B L (8)校核长深比 106.2133 .372>==H L (9)进水穿孔花墙设计 ①沉淀池进口处用砖砌穿孔墙布水,墙长17.8m ,超高取0.3m ,积泥高度取0.1m ,则墙高3.73m. ②穿孔花墙孔洞总面积A 孔洞处流速采用v 0=0.24m/s ,则 A=41.224 .036003.208336000=?=v Q m 2 ③孔洞个数N 孔洞采用矩形,尺寸为15cm ?18cm ,则 N=903.8918 .015.041.218.015.0≈=?=?A 个。 则孔洞实际流速为: 238.018.015.09036003.208318.015.0'0=???=??= N Q v m/s ④孔洞布置 1.孔孔布置成6排,每排孔洞数为90÷6=15个 2.水平方向孔洞间净距取1m,即4块砖的长度,则所占的宽度为: 0.18?15+1?15=17.7m ,剩余宽度17.8-17.6=0.2m ,均分在各灰缝中。 3.垂直方向孔洞净距取0.378m ,即6块砖厚。最上一排孔洞的淹没水深为162mm ,则孔洞的分布高度为: H=6?0.15+6?0.378+162=3.33mm (10)出水渠 ①采用矩形薄壁堰出水

隔油池的设计

隔油池的设计——处理5万吨/天的炼油废水 炼油废水一般都是以含油废水为主,隔油是处理含油废水的必要步骤,隔油的设备很多,可以根据含油废水的性质不同选择不同的隔油设备,而隔油池是处理炼油厂排放的含油废水的主要构筑物。隔油池是分离废水中的浮油及泥沙的构筑物,它是利用油于水之间的密度差异进行油水分离的。隔油池也是用上浮方法去除废水中相对密度小于1的浮油的构筑物。 隔油池的一般分为平流式隔油池,斜管斜板式隔油池(平行板式隔油池和波纹板式隔油池),吸油插板式隔油池,下水道式隔油池,排洪沟式隔油池等。处理炼油废水常应用平流式隔油池和斜管斜板式隔油池,其中平流式隔油池是处理炼油厂废水的标准设备,它是美国石油协会的API制定的定定性标准而设计的。平流式隔油池相对于其他类型的隔油池具有结构简单,运行管理方便,除油效果稳定等特点。 在本次设计通过比较依然选用平流式隔油池处理流量为5万吨/天的炼油废水。通过油滴上浮速度法计算得出平流式隔油池的构筑尺寸,画出结构示意图。 前言 (8) 1、文献综诉 (10) 1.1、含油废水 (10) 1.1.1含油废水的来源 (10) 1.1.2含油废水的危害及污染特征 (11) 1.1.3油类在水中的存在形态 (11) 1.1.4含油废水的处理方法 (12) 1.2炼油废水 (15)

1.2.1炼油废水的来源、分类及性质 (15) 1.2.2炼油废水的处理方法 (16) 1.2.3连油废水的处理工艺 (17) 1.3除油装置 (22) 1.3.1隔油池 (22) 1.3.2隔油池的类型及特征 (23) 2、设计部分 (30) 2.1设计方案的选择 (30) 2.2平流式隔油池设计常用数据 (31) 2.3设计计算 (32) 2.3.1已知条件 (32) 2.3.2计算方法及过程 (32) 2.3.3 设计计算结果 (40) 3、结论 (40) 4、谢辞 (42) 5、参考文献 (43)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水资源的短缺已经成为目前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个很严重的环境问题,甚至是未来人的生存为题。我国的缺水形势更为严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同时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特别是工业水污染对水环境的污染尤为严重,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水的处理迫在眉睫。 水体的污染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平衡,违背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规律,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水体污染的来源广泛,污染物种类繁多,其中,含油废水

平流式沉淀池

第一章总论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任务是对某城市50000m3/d污水处理厂三级处理工艺及部分构筑物进行设计。本设计所处理的原水,属于市政污水经过二级生物处理后的出水(中水),水的浊度、CODcr、SS等,均符合国家污水排放标准。但是作为景观用水和部分工业补充用水,其浊度和卫生指标偏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深度处理,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就是以活性污泥法处理后的出水作为原水,采用混凝—沉淀工艺进一步处理,达到景观和部分工业用水的要求。 第一节设计任务和内容 一、设计任务 1、本次课程设计为初步工艺设计及部分构筑物设计计算,设计要求如下: (1)工艺设计:给出污水混凝—沉淀处理工艺流程图,并说明理由;给出设计高程图,要求为一次提升,自然流动。 (2)给出所要求单个构筑物结构设计,并设计计算,给出设计图。包括平面图、A- A、B- B、高程图以及工艺流程图。 2、处理工艺流程 来自于二级生物处理的污水,经格栅截留大颗粒有机物和漂浮物后,通过剂量槽后,经过泵提升后进入三级污水处理厂,经三级污水处理后符合要求的出水进入城市工业用水管道。 第二节基本资料 一、污水处理水量与水质 进入水处理厂的城市中水的水量与水质为: 设计流量:日处理废水50000m3 中水水质:PH值~7.0

水温4.5~25℃ ≤ 50 mg/L COD Cr ≤ 20 mg/L BOD 5 SS ≤ 250 mg/L TN ≤ 5 mg/L TP ≤ 0.05 mg/L 二、处理要求 中水经深度处理后应符合以下要求: PH值~7.0 ≤20 mg/L COD cr BOD ≤15 mg/L 5 SS ≤ 10 mg/L TN ≤ 5 mg/L TP ≤ 0.05 mg/L 三、气象及水文资料: 风向:冬季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风速:平均风速 < 2m/s, 最大风速 20m/s。 气温:年平均温度为6℃ 最冷月平均为-13.5 ℃ (1月) 最热月平均为22 ℃(7月) 水文:年平均降水量:417.5mm 年平均蒸发量:1824.2mm 地下水初见水位: 6~8m 地形地貌:厂区地势由西向东呈下降趋势。

平流式沉淀池

平流式沉淀池 平流式沉淀池是沉淀池的一种类型。池体平面为矩形,进口和出口分设在池长的两端。池的长宽比不小于4,有效水深一般不超过3m,池子的前部的污泥设计。平流式沉淀池沉淀效果好,使用较广泛,但占地面积大。常用于处理水量大于15000立方米/天的污水处理厂。 利用悬浮颗粒的重力作用来分离固体颗粒的设备称为沉淀池。平流沉淀池是一个底面为长方形的钢筋混凝土或是砖砌的、用以进行混凝反应和沉淀处理的水池。其特点是构造简单、造价较低、操作方便和净水效果稳定。 平流式沉淀池结构示图 进水区 进水区也是平流沉淀池的混合反应区,原水与混凝剂在此混合,并起反应,形成絮凝体,然后进入沉淀池,此外由于断面突然扩大,流速骤降,絮凝体藉自重而不断沉降。进水区就是为了防止水流干扰,使进水均匀的分布在沉淀池的整个断面,并使流速不致太大,以免矾花破碎。 沉淀区 沉淀区的作用是使悬浮物沉降。

出水区 沉淀后的水应从出水区均匀,不能跑“矾花”。 存泥区和排泥 存泥区是为存积下沉的泥,另一方面是供排泥用。为了排泥,沉淀池底部可采用斗形底,可采取穿孔排泥和机械虹吸排泥等形式。 平流式沉淀池 优点 1、处理水量大小不限,沉淀效果好。 2、对水量和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强。 3、平面布置紧凑,施工方便,造价低。 缺点 1、进、出水配水不易均匀。 2、多斗排泥时,每个斗均需设置排泥管(阀),手动操作,工作繁杂,采用机械刮泥时容易锈蚀。 1、适用于地下水位高、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区。 2、大、中、小型污水处理工程均可采用。

平流式沉淀池常用的排泥设备 1、混凝沉淀时,出水浊度宜<10mg/L,特殊情况≤15mg/L。 2、池数或分隔数一般不少于2。 3、沉淀时间一般为1.0~3.0h,当处理低温低浊水或高浊度水时可适当延长。 4、沉淀池内平均水平流速一般为10~25mm/s。 5、有效水深一般为3.0~3.5m,超高为0.3~0.5m。 6、池的长宽比应≥4,每隔宽度或导流墙间距一般采用3~8m,最大为15m,当采用虹吸式或泵吸式行车机械排泥时,池子分格宽度还应结合桁架的宽度(8、10、12、14、16、18、20m)。 7、池长深比应≥10。 8、进水区采用穿孔花墙配水时,穿孔墙距进水墙池壁的距离应≥1~2m,同时在沉淀面以上 0. 3~0.5m 处至池底部分的墙不设孔眼。 9、采用穿孔墙配水或溢流堰集水,溢流率可采用500 m3/(m?d)。 10、池泄空时间一般≤6h。 11、雷诺数一般为4000~15000,弗劳德数一般为1×10-4~1×10-5。

隔油池的设计

小型污水预处理设施设计选型指引 清源行动办公室 2007年7月

目录 一、说明 (1) 二、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 (1) 三、主要水处理设施 (2) 1、隔油池 (2) 2、毛发集污井 (3) 3、汽车洗车污水隔油沉淀池 (4) 4、化粪池 (6)

一、说明 随着我市的高速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同时我市的水环境也日益恶化。其中原建筑物改变功能及监督管理不到位是造成水污染的重要原因。如住宅区内或路边楼宇现改成了餐饮店、理发店、洗车场等经营性场所。按照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公共饮食业厨房含有大量油脂的洗涤废水、洗车冲洗水应单独排水至水处理构筑物。含油污水应经除油装置后方许排入污水管道,生活污水需经化粪池处理后才能排入市政排水管道。 本指引主要介绍以上相关的小型水处理设施设计、选型,包括化粪池、隔油池、汽车洗车污水隔油沉淀池、毛发集污井。 二、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 为了满足预期要求,达到理想效果,作为一个设计者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水处理设施建设位置,应不能影响现有建筑物功能及便于维护、清理。 2、运行维护周期。 3、最大服务人数。

4、将来是否有扩容的需要。 三、主要水处理设施 1、隔油池 图1隔油池示意图1.1隔油池按设计秒流量计算; 1.2在池内流速不大于0.005m/s; 1.3含油污水在池内停留时间为10min; 1.4清除周期7d; 1.5隔油池选用表

隔油池型号1型2型3型4型最大设计秒流量 1.00 1.60 3.20 4.80 (L/S) 有效容积(m3)0.90 1.50 3.00 4.50 设计举例: 确定最大设计秒流量,可通过观察水表用水高峰期流量估算,假设为5m3/h,选型? 最大设计秒流量:5*1000/3600=1.39 L/S,则选2型。 1.6 附件隔油池标准图 2、毛发集污井 图2毛发集物井示意图

隔油池计算方法及图集

隔油池的计算方法及图集 参考:《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隔油池设计与计算如下 4.8.1 职工食堂和营业餐厅的含油污水,应经除油装置后方许排入污水管道。 4.8.2 隔油池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污水流量应按设计秒流量计算; 2 含食用油污水在池内的流速不得大于0.005m/s; 3 含食用油污水在池内停留时间t宜为2~10min; 4有效容积V=60Qt(Q为最大设计秒流量) 5人工除油的隔油池内存油部分的容积,不得小于该池有效容积的25%; 6 隔油池应设活动盖板。进水管应考虑有清通的可能; 7 隔油池出水管管底至池底的深度,不得小于0.6m。 国家标准图的隔油池有4种,这里按污水设计秒流量选用,均不考虑池顶过车。 隔油池选型的数据取自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小型排水构筑物》04S519,每座隔油池所承担的污水最大设计秒流量应在0.01L/s~4.80L/s。 实际水量的确定一般按照以下原则确定: ①餐厅、酒楼、大排档、西餐、粥粉面店、甜炖品店等对外营业的餐厅。 按照0.16m3/座?次、一天营业10个小时计算(每一餐营运时间约3到3.5个小时)。例如,某酒家一共设200个餐座,一天设3餐,则其一天的水量为0.16×200×3

=96m3/天。每小时的水量为96÷10=9.6m3/h。 ②企业内部职工食堂,按照0.05m3/人?次计、按一天10小时计算。如某食堂供应三餐,职工人数为100人,则其处理水量为0.05×100×3÷10=1.5m3/h。需要说明的是:选择处理工艺及设备时所根据的设计水量是在上述的实际水量基础上再乘以一个1.2~1.5的系数。 集油管一般用直径200~300的钢管制成,沿长度在管壁的一侧开弧宽为60º或90º的槽口。集油管可以绕轴线转动。排油时将集油管的开槽方向转向水平面以下以收集浮油,并将浮油导出池外。为了能及时排油及排除底泥,在大型隔油池还应设置刮油刮泥机。刮油刮泥机的刮板移动速度一般应与池中流速相近,以减少对水流的影响。收集在排泥斗中的污泥由设在池底的排泥管借助静水压力排走。隔油池的池底构造与沉淀池相同。

沉淀池设计计算设计参数

平流式沉淀池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平流式沉淀池表面形状一般为长方形,水流在进水区经过消能和整流进入沉淀区后,缓慢水平流动,水中可沉悬浮物逐渐沉向池底,沉淀区出水溢过堰口,通过出水槽排出池外。平流式沉 淀池基本要求如下: (1)平流式沉淀池的长度多为30~50m,池宽多为5~10m,沉淀区有效水深一般不超过3m,多为2.5~3.0m。为保证水流在池内的均匀分布,一般长宽比不小于4:1,长深比为8~12。 (2)采用机械刮泥时,在沉淀池的进水端设有污泥斗,池底的纵向污泥斗坡度不能小于0.01,一般为0.01~0.02。刮泥机的行进速度不能大于1.2m/min,一般为0.6~0.9m /min。 (3)平流式沉淀池作为初沉池时,表面负荷为1~3m3/(m·h),最大水平流速为7mm/s;作为二沉池时,最大水平流速为5mm/s。 (4)人口要有整流措施,常用的人流方式有溢流堰一穿孔整流墙(板)式、底孑L人流一挡板组合式、淹没孔人流一挡板组合式和淹没孔人流一穿孔整流墙(板)组合式等四种。使用穿孔整流墙(板)式时,整流墙上的开孔总面积为过水断面的6%~20%,孔口处流速为0.15~0.2m/s,孔口应当做成渐扩形状。 (5)在进出口处均应设置挡板,高出水面0.1~0.15m。进口处挡板淹没深度不应小于0.25m,一般为0.5~1.0m;出口处挡板淹没深度一般为0.3~0.4m。进口处挡板距进水口0.5~1.0m,出口处挡板距出水堰板0.25~0.5m。 (6)平流式沉淀池容积较小时,可使用穿孔管排泥。穿孔管大多布置在集泥斗内,也可布置在水平池底上。沉淀池采用多斗排泥时,泥斗平面呈方形或近于方形的矩形,排数一般不能超过两排。大型平流式沉淀池一般都设置刮泥机,将池底污泥从出水端刮向进水端的污泥斗,同时将浮渣刮向出水端的集渣槽。 (7)平流式沉淀池非机械排泥时缓冲层高度为0.5m,使用机械排泥时缓冲层上缘宜高出刮泥板0.3m。 例: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最大设计流量Q=0.2m3/s,设计人数N=10万人,沉淀时间t=1.5h。采用链带式机刮泥,求平流式沉淀池各部分尺寸。 1.池子的总表面积 设表面负荷q'=2m3/m2.h A=Q*3600/q=360m2 2.沉淀部分有效水深h2=q't=2*1.5= 3.0m 3.沉淀部分有效容积V=Qt*3600=1080m3 4.池长设水平流速u=3.7mm/s L=3.7*1.5*3600/1000=20m 5.池子总宽度B=A/L=360/20=18m 6.池子个数,设每格池宽b=4.5m,n=B/b=18/4.5=4个 7.校核长宽比,长深比长宽比:L/B=20/4.5=4.4>4 (符合要求) 长深比:L/h2=20/2.4=8.3 (符合要求) 8.污泥部分所需的总容积

隔油池设计体积计算

隔油池技术资料 隔油器(隔油池) 所谓隔油器(隔油池),就是餐饮行业排放废水中的油脂、杂物和水分离开的一种专用设施。 隔油器按材质可分为:不锈钢隔油器、碳钢防腐隔油器、碳钢喷塑隔油器,玻璃钢隔油器。 按安装方式可分为:地上式隔油器、地埋式隔油器、吊装式隔油器。 按进水方式可分为:明沟式隔油器、管道式隔油器。龙康隔油器 按有无动力可分为:普通隔油器、自动隔油器,自动刮油隔油器,带气浮自动刮油隔油器。 按有格栅分为:机械隔格栅隔油器,普通格栅隔油器。龙康隔油池隔油器的各项技术参数指标均按照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中第4.8.2条设计。 主要原理:含油废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借助油水比重差,采用自然上浮法分离去除废水中的可浮油与部分细分散油。其内部分为三个隔档,提高了油水分离功能,应用导流分离原理以及紊流变层流的辩证关系,使废水流经油水分离器的过程中,流速降低,通过增加过水断面从而降低流速(≤0.005m/s),增加废水的水力停留时间,并使整个过水断面能够匀速流过。出水区的构造也充分考虑了水流均匀性问题以及防臭防虹吸等措施。实践证明,该产品可将粒径60um以上的可浮油去除90%以上,外排废水中动植物油的含量低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100mg/L)。

国内餐饮业污水处理的一般方法龙康隔油器 隔油池是国内处理餐饮业污水最经常使用的方法。隔油池的原理是利用污水中的油脂与水的密度不同而将油脂自然分离出来。由于自然分离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这时间与处理的污水中的油脂的具体状态有关系,餐饮业污水当中的油脂和悬浮颗粒绝大部分是十分细小的,很难在有限的停留时间内通过重力分离,对这部分油脂和悬浮颗粒,隔油池可以说是没有办法的。 隔油池有自己的设计规范,但是,在实际工程运用中,由于各种客观、主观和经济上的原因,业主经常采用简陋的设计,这样隔油效率很低。更何况一些小餐饮店,根本就没有安装隔油设备,餐饮污水基本处于直排状态。所以,隔油池的最大缺点是没有办法对油脂和悬浮物质的进行有效的去除。 处理油脂,还有一种办法是气浮,气浮对于餐饮业污水的处理效果从理论上讲是比较好的,油脂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8%到99%,但是,气浮最大的缺点是投资和运行成本太高,国内餐饮业者难以实际的运用,只是理论模式,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商品。 混凝方法也是比较常用的处理方法具体是通过投加混凝剂到污水中将油脂和悬浮颗粒转化为污泥沉淀下来。该方法是最大的难题是如何根据污水的变化及时调整混凝剂的投加,所以一般很难保证稳定的油脂去除效率。 除了以上的方法,还有生物处理、电解等一些不太常用的方法。这些方法的确切效果还是没有得到公认。 餐饮业污水的指标和城市管网接纳标准 我们积累了一些数据,餐饮业污水一般的指标如下:

平流沉淀池设计计算

平流式沉淀池设计说明 1构筑物设计说明 1.1工程概况 废水排放量为0.2m3/s,人数为80000人,悬浮物为350mg/l 1.2设计依据及原则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1.3平流式沉淀池简述 平流式沉淀池的池型呈长方形,由进水装置、出水装置、沉淀区、缓冲层、污泥区及排泥装置等组成。污水在池内按水平方向流动,从池一端流入,从另一端流出。污水中悬浮物在重力作用下沉淀,在进水处的底部设贮泥斗。平流式沉淀池的主要优点是:有效沉淀区大,沉淀效果好,造价较低,对污水流量的适应性强。缺点是:占地面积大,排泥较困难[1]。 2平流式初沉池的设计计算[2] 2.1设计参数 (1)沉淀池的个数或分格数应至少设置2个,按同时运行计算。 (2)初沉池沉淀时间取1-2h,表面负荷取 1.5-2.5m3/(m2·h),沉淀效率为40%-60% 。 (3)设计有效水深不大于3.0m,多介于2.5-3.0之间。 (4)池(或分格)的长宽比不小于4,长深比采用8-12。 (5)池的超高不宜小于0.3m。 (6)池底坡度一般为0.01-0.02。 (7)泥斗坡度约为45°-60°。 (8)进口需设挡板,一般高出水面0.1-0.15m,浸没深度≥0.25m,一般取0.5-1.0m,距离进水口0.5-1.0m;出口也需设挡板,距离出水口0.25-0.5m,浸没深度0.3-0.4m,高出水面0.1-0.15m。

2.2设计计算 设计采用2座沉淀池,计算尺寸如下: (1)悬浮物的去除率 η=94%%100350 20350=?- (2)沉淀区总面积 设计处理污水量 Q max =0.2 (m 3/s)=0.2?3600=720 (m 3/h) 设表面负荷q=1.5m 3/(m 2·h ),沉淀时间t=2h A=5.1720 q 3600Qmax ==480(m 2) (3)沉淀池有效水深 h 2=qt=2?1.5=3(m) (4)沉淀区有效容积 v 。=3600Qmax t=720×2=1440 m 3 (5)沉淀池长度 设初沉池流速v=4.8mm/s L=3.6vt=4.8?3.6?2=34.56(m) 池总宽 B=56.34480 =L A =13.89(m) 池宽 b=289 . 13n =B =6.95(m) 校核 长宽比95.656 . 34b =L =4.97>4 满足 长深比3 56.34h 2=L =11.52<12 满足 ∴设计合理 沉淀池总长度 设流入口至挡板距离为0.5m ,流出口至挡板距离为0.5m L 1=0.5+0.5+34.56=35.56(m) (6)污泥所需容积 设每人每天污泥量S=0.55L/(人·d ),初沉池排泥时间T= 2d V=10002 8000055.01000?? =SNT =88(m 3)

隔油池设计计算书

三、设计内容 令狐采学 1、隔油池 隔油池是分离废水中的浮油及泥沙的构筑物,它是利用油于水之间的密度差异进行油水分离的。隔油池也是用上浮方法去除废水中相对密度小于1的浮油的构筑物。在隔油池中,相对密度小于1,粒径较大的油品杂质上浮于水面,与水分离;相对密度大于1的杂质则沉入池底。所以,隔油池同时又是沉淀池,但主要起隔油作用。和沉淀池类似,它也有平流式,竖流式及斜板斜管式。我国目前多采用的是平流式隔油池,个别地方采用斜板斜管或其它形式的隔油池。 重力型隔油池是处理含油废水的最常用的设备,其处理过程是将含油废水置于池中进行油水重力分离,然后,撇除废水表面的油脂。理论上重力分离过程可以用斯托克斯公式表示。但是由于常发生紊流和短循环,重力分离器的实际效率依赖于合理的水利设计和废水停留时间。停留时间越长,漂浮油与水的分离效果越好。停留时间小于20min时,油水的分离效率低于50%,如果延长停留时间可以改善分离情况。 隔油池水面的浮油可以用集油管排出,,也可采用机械撇除,小隔油池也可采用人工撇油。 平流式隔油池(API)由池体,刮油刮泥机和集油管等几部分组成,普通平流隔油池的构造如图3所示。废水从一端进入,

从另一端流出,由于池内水平流速很小,相对密度小于1.0而粒径较大的油品杂质在浮力的作用下上浮,并且,聚集在池的表面,通过设在池表面的集油管和刮油机收集浮油。而相对密度大于1.0的杂质沉于池底。 集油管设于出水口一侧的水面上。集油管一般直径为200-300mm的钢管制成。沿管的长度在管壁的一侧开有切口,其宽度一般是对应中心角为60°,集油管可以绕管轴转动,由螺杆控制。平时切口向上并位于水面以上,当水面浮油达到一定厚度时(一般不大于0.25m),转动集油管,使切口浸入水面油层一下,浮油即自行进入管内,并沿集油管流向池外。 刮油机通常是由链条或钢丝绳牵引的。在用链条牵引时,隔油机在池面上起刮油作用,将浮油刮向池的末端;而在池的底部可以起刮泥机作用,将下沉的油泥刮向池出口端的泥斗中,通过排泥管适时排出,排泥管一般直径为200mm,池底向污泥斗的坡度为0.01-0.02,污泥斗深度一般为0.5m,底宽不小于0.4m,倾面倾角不小于45°-60°。隔油池的进水一端一般采用穿孔墙进水,出水端采用溢流堰。 由于受到刮油机规格的限制,隔油池的每格间的宽度一般为6.0,4.5,3.0,2.5,2.0几种。 这种隔油池的优点是构造简单,这种隔油池占地面积大,停留时间长(1.5-2h),水平流速为2-5mm/s。由于操作维护容易,运行管理方便,除油效果稳定,因此应用比较广泛;缺点是池的容积较大,排泥困难,其可能取出的粒径最小为100-150μm。

竖流式沉淀池设计计算

竖流式沉淀池设计计算 按水流方向划分,沉淀池可分为平流式、辐流式和竖流式三种,还有根据“浅层理论”发展出来的斜板(管)沉淀池。 设置沉淀池的一般要求有哪些 (1)沉淀池的个数或分格数一般不少于2个,为使每个池子的人流量均等,要在人流口处设置调节阀,以便调整流量。池子的超高不能小于0.3m,缓冲层为0.3m~0.5m。 (2)一般沉淀池的停留时间不能小于1h,有效水深多为2~4m(辐流式沉淀池指周边水深),当表面负荷一定时,有效水深与沉淀时间之比也为定值。 (3)沉淀池采用机械方式排泥时,可以间歇排泥或连续排泥。不用机械

排泥时,应每日排泥,初沉池的静水头不应小于1.5m,二沉池的静水头,生物膜法后不应小于1.2m,活性污泥法后不应小于0.9m。 (4)采用多斗排泥时,每个泥斗均应没单独的排泥管和阀门,排泥管的直径不能小于200mm。污泥斗的斜壁与水平面的倾角,采用方斗时不能小于60°,采用圆斗时不能小于55 (5)当采用重力排泥时,污泥斗的排泥管一般采用铸铁管,其下端伸入斗内,顶端敞口伸出水面,以便于疏通,在水面以下1.5~2.0m处,由排泥管接出水平排泥管,污泥借静水压力由此管排出池外。 (6)使用穿孔排泥管排泥时,排泥管长度应在15m以内,排泥管管径150~200mm,孔径15~25mm,孔眼内流速4~5m/s,孔眼总面积与管截面积的比值为0.6~0.8,孔眼向下成45°~60°交错排列。为防止排泥管堵塞,应设压力水冲洗管,根据堵塞情况及时疏通。

(7)进水管有压力时,应设置配水井,进水管由配水井池壁接人,且应将进水管的进口弯头朝向井底。沉淀池进、出水区均应设置整流设施,同时具备刮渣设施。 (8)沉淀池的出水整流措施通常为溢流式集水槽,出水堰可用三角堰、孔眼等形式,普遍采用的是直角锯齿形三角堰,堰口齿深通常为50mm,齿距为200mm左右,正常水面应当位于齿高的1/2处。堰口设置可调式堰板上下移动机构,在必要时可以调整。 (9)沉淀池最大出水负荷,初沉池不宜大于2.9L/(s·m),二沉池不宜大于1.7 L/(s·m)。在出水堰前必须设置收集与排除浮渣的措施,如果使用机械排泥,排渣和排泥可以综合考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