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以苏州为例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以苏州为例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以苏州为例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以苏州为例

苏州市区行政区划整理

沧浪区 沧浪区辖8个街道:公园街道、府前街道、胥江街道、南门街道、吴门桥街道、葑门街道、双塔街道、友新街道。 公园街道辖:社区居委会(锦帆路、沧浪亭、滚绣坊、大公园、苏医新村)。府前街道辖:社区居委会(西美、佳安、司前、道前、金狮)。 胥江街道辖:社区居委会(吉庆、万年、三香、枣市、泰南、金桥、胥江、潼泾、胥虹、新沧)。 南门街道辖:社区居委会(玉兰、养蚕里第一、养蚕里第二、竹辉、南门、瑞光、西大街、东大街、东二路)。 吴门桥街道辖:社区居委会(南环第一、南环第二、金塘第一、解放、吴门桥、盘溪第一、盘溪第二、内马路、翠园、人民桥、湄长、兴隆桥、润达、何家塔、南环第三、龙港苑、大龙第一、邱家桥)。 葑门街道辖:社区居委会(葑门路、宏葑、横街、东街、里河、觅渡第一、杨枝第一、杏秀、长岛);村委会(南园、联青)。 双塔街道辖:社区居委会(二郎巷、相王路、百步街、定慧寺巷、钟楼、网狮巷、唐家巷、桂花)。 友新街道辖:社区居委会(友联第一、友联第二、友联第三、福星、象牙、姑香、新康第一);村委会(双桥、友联、三香、三元、盘南、新郭)。 平江 2004年底,平江区辖6个街道:观前街道、平江路街道、苏锦街道、娄门街道、城北街道、桃花坞街道。 观前街道辖:社区居委会(察院场、小公园、玄妙观、旧学前、装驾桥、香花桥、西北街、平门)。 平江路街道辖:社区居委会(中张家巷、平江历史街区、大儒巷、录葭巷、拙政园、北园、东园)。 苏锦街道辖:社区居委会(火车站、苏锦、光华)。 ,娄门街道辖:社区居委会(娄江、永林、永林二村、东环、相门、苏大北、新湘苑、官渎村、梅巷村、齐门)。 城北街道辖:村委会(幸福、花锦、金光、金星、新华、新塘、苏站)。 桃花坞街道辖12个社区居委会(西中市、刘家浜、环秀、中街路、养育巷、通和、学士、西街、仓桥、石幢、铁路、桃花坞)。 跨塘镇辖:居委会(桥北、新镇);村委会(蠡塘、娄江、娄东、娄中、湖滨、剑湖、古娄、上楼)。 唯亭镇辖:居委会(唯亭、亭南、泾巷、东亭家园);村委会(浦田、夷陵山、施家滨、悬珠、阳澄湖)。 胜浦镇辖:居委会(胜浦镇街道、金苑新村、吴淞新村、园东新村);村委会(金港、金东、吴巷、胜巷、旺坊、南盛)。 娄葑镇辖:居委会(新苏、葑谊、葑塘、团结、星湾、独墅湖、斜塘);社区居委会(苏安南、苏安北、官渎、东港家怡、东港家乐、金益、莲香);村委

以服务外包推动苏州现代服务业发展

以服务外包推动苏州现代服务业发展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苏州紧紧抓住国际资本和全球产业转移的机遇构建了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但从产业结构看现代服务业所占的比例还不够高。苏州要实现服务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就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增大服务也的比重并且要着重推进重点区域的优势外包业务以此促进苏州市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关键词:苏州;服务外包;现代服务业;机遇;措施 1苏州服务外包的基本发展状况 1.1外包的基本概念外包是指企业将生产或经营过程中的某一个或几个环节交给其他(专门)公司完成。外包的范围按工作性质可分为“蓝领外包”和“白领外包”。“蓝领外包”指产品制造过程外包。“白领外包”亦称“服务外包”指技术开发与支持其他服务活动的外包。服务外包是服务业的一种形式是当前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全球范围内的生产服务、分工协作的重新布局是组织形态上的重新提升。目前服务外包广泛应用于IT服务、人力资源管理、金融、会计、客户服务、研发、产品设计等众多领域服务层次不断提高服务附加值明显增大。 1.2苏州服务外包的发展状况目前苏州服务外包有了初步发展包括软件外包、物流外包、动漫外包和中介类专业服务外包已经成为苏州服务外包领域的先导产业。目前苏州工业园区已有软件企业200多家57家企业通过认证7家企业入选科技部“欧美软件出口工程试点企业”占江苏省

入选总数的83%。20__年软件外包出口额超过8000万美元比20__年增长167%。20__年苏州市服务外包业务收入有望到100亿元。20__年12月《关于在苏州工业园区进行鼓励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开展试点工作有关政策问题》正式公布苏州工业园区成为惟一的试点区这对整个苏州市加快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遇。苏州市利用这个大好机会加大了与国外的广泛、深入地合作尤其与软件业发达的印度开展了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20__年1月苏州工业园区与印度“软件服务外包之父”普雷姆吉签订了合作协议。政策效应将与苏州发展服务外包的优势在未来产生更大的合力。20__年3月苏州工业园区在印度的班加罗尔市举行科技招商合作交流活动在活动中新宇软件与印度著名IT企业戴塔麦特签订了目前中国最大的服务外包合作协议计划将在苏州工业园区建立首期1500人的ITO/BPO基地。20__年7月新加坡新电集团(NCS)与苏州工业园区(SIP)管理委员会近日签订一份备忘录协议共同开发服务外包业务在中国建立国际一流的服务和大型外包中心以提供包括应用开发、软件开发、业务流程和IT管理业务在内的大量IT服务。可以看出苏州市的区位优势、环境优势以及服务优势等都为苏州市服务外包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投资苏州的服务业市场为苏州市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苏州市发展服务外包的机遇和优势 2.1苏州市发展服务外包的机遇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预测20__年全球服务外包总值将达1.2万亿美元。外包业务这

苏州市吴中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苏州市吴中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2009年12月07日星期一 9:21 一、规划范围:吴中区中心城区范围,南起越湖路、东吴南路;北止湄长河;东起京杭大运河,西止友新路,与沧浪区交界。规划总用地19.75k㎡。 二、功能定位:以“人文吴中、山水吴中、创意吴中、快乐吴中”为目标,以宜居、商务、娱乐为主要功能的苏州中心城区次中心地区。 三、规模与容量 1、人口规模 居住人口25万人,市政基础设施按30万人计。 2、用地规模 建设用地17.77平方公里,水域其它用地1.98平方公里。 四、总体布局 吴中中心城区总体为“一核、二带、四区、多点”结构。 1 “一核”即运河两岸宝带路至石湖路、苏蠡路至迎春路公共设施核心区。 2 “二带”即沿东吴路公共设施带、沿大运河生态休闲带。 3 “四区”即以运河、西塘河为界的四个居住片区。 4 “多心”即多个公共服务设施集聚点。 五、道路交通规划 1、快速路 友新高架路、越湖高架路。 2、主干路 呈“五横四纵”方格网布局,红线宽度30-40米。 3、次干路 呈环网布局,道路红线宽度控制为20米-30米。 4、支路

支路红线宽度控制为10--18米.部分支路可以视地块大小的实际情况进行取舍。 六、绿化系统规划 规划结构: “带、核、点、线”网络结构布置。 “带”:指运河、西塘河风光带。应充分利用其自然与人文景观特征,赋予其特定的文化内涵,将防护、景观、游览功能有机结合。 “核”:指澹台湖公园、宝带桥公园、嘉宝公园、龙西公园、蠡墅公园、开发区公园等六处公园。每处公园用地面积不小于1公顷。 点:指街头绿地、社区绿地。点状绿地尽量沿路、沿河布置,每300-500米即有一处街头绿地,面积不小于1000平方米。 线:指沿河、沿路线型绿化。沿河道上口线两侧控制8-10米绿化带;沿友新路、越湖路、东进路规划控制20米防护绿带。 规划结构分析图

苏州市产业结构分析及建议

近几年来,苏州市第三产业发展较快,既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也拉动了经济的增长.但就总体而言,苏州第三产业的比重仍不算高,还低于第二产业;而且其内部结构也不尽合理,比如仍以商饮业等传统服务业为主.而具有高附加值、知识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够。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苏州市产业结构分析及建议,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苏州市产业结构分析及建议 一、苏州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现状 产业结构是一定历史条件与特定环境的产物,它总是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社会分工和市场经济的深化而不断演变。世界各国的产业结构演变呈现出产业结构的中心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服务业的顺序转移的一般趋势。具体说来就是,第一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存在不断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则首先是迅速增长,然后趋于稳定;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则趋于不断增长。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一般规律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苏州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伴随着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苏州的产业结构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三次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215712演变为2004年的26731(参见图一)。 注根据苏州市历年统计年鉴及其统计公报数据绘制 很明显,苏州的产业结构的演变基本上符合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但是,从苏州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苏州的产业结构又与这一“一般规律”有着相当大的差别,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大 按照历年汇率计算,苏州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1978年仅为415美元,1992年首度超过1000美元,达到11524美元,到2004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升至70083美元,居国内大中城市第二。按照“一般规律”,苏州市的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应远小于西蒙·库兹涅茨模式中人均GDP为1000美元时第二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44%;又有1995年,世界中上等收入国家的人均GDP为4260美元,第二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平均为37%。但是,苏州市当年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却高达67%,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与国内其他大中城市相比,苏州市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位居第一。 (二)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小 西蒙·库兹涅茨模式中人均GDP为1000美元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0.7%; 1995年,世界中上等收入国家的人均GDP为4260美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平均为53%。2004年,苏州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约为70083美元,而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31%。显然,苏州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与其当前经济发展水平是不相适应的。同时,

苏州中心城区首位度研究报告

做强中心城区提升核心竞争力——苏州中心城区首位度研究报告 苏州市区作为苏州的中心城区,代表着苏州的城市形象,是苏州文化的“魂”和“根”,也是苏州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亮点所在。苏州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提高中心城区首位度,加快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步伐,增强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的战略目标,要求在新一轮发展中,使中心城区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的高地。如何谋划中心城区的发展思路,提升中心城区核心竞争力,提高中心城区带动市域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的能力,成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中心城区首位度的基本内涵 准确把握中心城区首位度的基本内涵,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研究中心城区首位度的必要性,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中心城区首位度研究的方向和内容。 “城市首位度”概念的提出,最早见于1939年美国学者马克·杰斐逊 (M.Jefferson)对国家城市规模分布规律的研究和概括,他把在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明显优势的城市称“首位城市”(Primate City),并提出了“两城市指数”,即用首位城市与第二位城市的人口规模之比,一般认为,合理比值是2∶1,城市首位度小于2表明结构正常、集中适度,大于2则有结构失衡、过度集中的趋势。此后有的专家学者将城市首位度逐步从最初就国家范围、以人口规模比较为主,引入区域发展领域、以经济总量比较为主,更加注重发展质量的深层次考量,更加集中反映其核心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更加注重体现其辐射带动作用。因此,研究中心城区首位度问题,其核心是研究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能力,说到底是中心城区在市域中辐射带动其他城镇群的能力问题。 二、苏州中心城区首位度剖析 城市化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空间现象和经济现象之一,是区域产业结构演变和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推进城市化与提高城市化质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要求,也是有效消除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所面临的约束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的有效路径。苏州中心城区的发展和首位度的提高是伴随着苏州城市化进程而逐步演化、推进的。 (一)中心城区首位度与城市化进程息息相关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城市及城市化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中心城区的发展也随之提速。苏州城市化进程大致经历了以乡镇工业发展带动小城镇建设为标志的启动阶段(1978年~1990年)、以开发区建设带动城市扩容为标志的工业化推动城市化阶段(1991年~2000年)、以加快实施城市化战略为标志的城市群初步形成阶段(进入新世纪)、以及全市加快实施城市化战略、城市化进程全面提速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城市化水平的提升都伴随着中心城区发展水平的相应提升。审视统计数据(见表一)可以看到: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中心城区的空间规模不断扩张,建成区面积从1978年的26.6平方公里拓展至2008年的317.72平方公里,扩张了近11倍;中心城区的人口规模扩大,由于人口流动政

浅析苏州近十年产业结构及发展意见

浅析苏州近十年产业结构及发展意见 摘要:苏州地区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繁荣增长点,自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地区的发展呈现出一种良好的发展趋势,其产业结构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优化升级,本文通过对近十年的苏州产业机构的变化以及苏州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自己的发展意见,让苏州更好更快的发展,在产业转移中获得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苏州近十年产业结构 正文: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苏州市利用优越的地理优势以及国家的优惠政策等一系列条件,迅速发展,其生产总值呈现急剧增长的态势。 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1.95亿元到2000年的1540.68亿元再到2009年的7740.20亿元,可以看出苏州的生产总值的发展状况。但与此同时,苏州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却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我们都知道,随着经济的增长,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必然的,必须由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过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一个地区的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正是由于苏州市的产业结构中出现了一些与经济增长不相符合的现象,这些现象对苏州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在2010年两会期间,苏州市市长阎立明确表明产业结构调整是发展苏州经济的迫切任务。 我通过对苏州近十年(2000~2009)经济发展及产业机构的研究,得出一些对苏州产业结构调整的感想,为苏州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一、苏州市产业结构发展状况: 苏州地区历年产业结构以及百分比(如图)

年份 地区生产总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人均生产总值(第一产业比重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 1952 4.38 2.01 1.09 1.2912645.89% 24.89%29.45%1957 5.58 2.46 1.72 1.4114744.09%30.82%25.27%19627.15 2.97 2.4 1.7818041.54%33.57%24.90%196510.78 4.95 3.74 2.125445.92%34.69%19.48%197015.03 6.26 6.16 2.6232541.65%40.98%17.43%197523.328.1810.98 4.1547135.08%47.08%17.80%197625.158.5812.14 4.4350834.12%48.27%17.61%197727.427.8914.74 4.7955028.77%53.76%17.47%197831.958.9717.79 5.1863428.08%55.68%16.21%197935.279.5719.18 6.5269127.13%54.38%18.49%198040.6810.0323.85 6.878724.66%58.63%16.72%198143.769.7726.237.7683922.33%59.94%17.73%198247.6112.0427.627.9690225.29%58.01%16.72%198352.5311.9430.789.8198922.73%58.60%18.68%198468.0517.0339.2211.8 1 28025.03%57.63%17.34%198591.9118.0756.6717.17 1 71419.66%61.66%18.68%1986104.0621.7961.6420.63 1 93520.94%59.24%19.83%1987127.0224.1877.0825.76 2 33819.04%60.68%20.28%1988165.1329.52101.1734.44 3 00917.88%61.27%20.86%1989176.2929.73105.6640.91 3 18216.86%59.94%23.21%1990202.1435123.2443.9 3 61717.31%60.97%21.72%1991235.135.76147.2252.11 4 17815.21%62.62%22.17%1992359.6940.56230.7788.35 6 36011.28%64.16%24.56%1993525.9650.16336.06139.74 9 2589.54%63.89%26.57%1994720.968.46442.89209.55 12 6399.50%61.44%29.07%1995903.1180.37543.41279.33 15 7848.90%60.17%30.93%1996 1 002.1488.18567.96346 17 4748.80%56.67%34.53%1997 1 132.5988.16636.42408.01 19 7137.78%56.19%36.02%1998 1 250.0188.01701.95460.05 21 7337.04%56.16%36.80%1999 1 358.4388.14764.07506.22 23 592 6.49%56.25%37.27%2000 1 540.6890.96870.1579.62 26 692 5.90%56.47%37.62%2001 1 760.2891.41999.89668.98 30 384 5.19%56.80%38.00%2002 2 080.3791.72 1 211.52777.13 35 733 4.41%58.24%37.36%2003 2 801.5675.75 1 771.86953.95 47 693 2.70%63.25%34.05%2004 3 450.0077 2 268.001 105.00 57 992 2.23%65.74%32.03%2005 4 138.2191.71 2 681.541 364.9768 618 2.20%66.60%31.20%2006 4 900.63104.15 3 152.031 644.4580 116 1.95%65.39%32.66%2007 5 850.11115.18 3 632.032 102.9194 318 1.73%63.71%34.56%20087 078.09133.6 4 257.902 686.59112 872 1.62%62.01%36.36%20097 740.20142.82 4 547.123 050.26122 565 1.80% 58.80% 39.40% 注:2005年开始数据根据经济普查已作调整,下同。 历年地区生产总值单位:亿元

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 委托单位:苏州市人民政府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批准时间:2000年1月10日 规划范围:苏州市域包括苏州市区及张家港、常熟、太仓、昆山、吴县、吴江六市(县)在内的行政区范围,总面积8488.4平方公里。 苏州市城市规划区指苏州市区的行政范围和苏州市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面积2014.7平方公里。 苏州中心城指苏州市规划建成区,包括各规划分区(含吴县市区),面积186.6平方公里。 苏州古城指外城河以内的古苏州城,面积14.2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近期1996年—2000年;中期2001年—2005年;远期2006年—2010年;远景2010年以后。 城市性质:苏州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城市人口规模:近期128.1万人,其中吴县市区12万人。2005年149.1万人,其中吴县市区13.5万人。远期185万人,其中吴县市区15万人。 城市用地规模:近期为134.4平方公里,其中吴县市区12平方公里。2005年为150.2平方公里,其中吴县新区13.5平方公里。远期为186.6平方公里,其中吴县市区15平方公里。 城市总体布局:总体布局分都市圈、中心城(包括吴县市区)、古城三个层次,形成以中心城为主体,周边城镇卫星烘托的形态。 规划期内形成古城居中、东园(工业园区)、西区(苏州新区)、一体两翼、南景(风景区)、北廊(交通走廊)的城市形态。 古城内保持传统的“假山假水城中园”和“路河平行双棋盘”格局,古城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造“真山真水园中城”和“路河相错套棋盘”的格局。 “四角山水”以楔形绿地的形式引入古城四角,与古城环城绿带组成城市绿地的基本骨架。东北角:阳澄湖;东南角:独墅湖;西北角:虎丘至三角咀鱼塘;西南角:上方山、石湖。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一城、二线、三片。一城:外城河以内的整个古城;二线:山塘线、上塘线;三片:虎丘片、留园片、寒山寺片。

苏州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制定生态型绿地系统规划奠定城市可持续发展基础 苏州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贺凤春、匡振鶠 一、前言 城市绿化是现代都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是促进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的协调发展,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城市绿化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是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内容,所以必须研究和制定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相协调的城市绿地系统,加强苏州市绿化建设的科学性和延续性,促进苏州城市发展更上新台阶。 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切合点,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景观,生态可持续发展创造先决条件。 二、苏州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1.苏州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 ①依据山水,构筑五片八园、四楔三带、一环九溪的绿地结构 全市地势靠山濒湖,西高东低,城市位于山水之间。地貌属江南丘陵山地的一部分,由低山丘陵过渡到山麓平原,洪积平原,广积平原。城市西南临太湖,湖区有岛屿。多低山丘陵,近郊有虎丘、何山、狮子山、天平山、灵岩山、七子山;远郊有阳山、邓尉山、穹窿山、清明山、洞庭东、西山。群山海拔高度一般为100-300米,最高峰穹窿山高341米,西山缥缈峰336.6米,东山莫厘峰296.6米。山势浑圆,一般坡度不超过20°25°。城市东部地势低平,多

大小湖泊,有阳澄湖、金鸡湖、独墅湖、黄天荡、石湖、澹台湖,水系网络主要有太湖和三江(吴淞江、娄江、东江),京杭大运河等。古城区地形平坦,河流纵横,为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海拔标高为4.2-4.5米,郊区一般3.8米左右(吴淞高程)。古城内河道纵横密布,宋平江图上河道长82公里,桥325座,至清中期开始逐呈衰落趋势,至清末仅剩河道约55公里,桥241座。民国期间又陆续填没,现今保存着“三横三直”骨干水系,河道35.28公里,桥梁163座,其中古桥约70座,仍为我国河桥最多的城市之一,形成街坊临河而建,居民依水而生“家家户户泊舟航”,“小桥流水人家”的独具特色的江南水乡城市风貌。 根据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充分利用自然河湖水系、自然山体及丰富的人文景观,开辟各类城市绿地,形成五片八园、四楔三带、一环九溪的结构体系,构成环形带状加楔形绿地的点、线、面相结合的“人工山水城中园、自然山水园中城”的城市绿地系统,创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 五片:中心城区分区片、虎丘高新区分区片、相城区分区片、工业园区分区片、吴中区分区片; 八园:东部金鸡湖滨公园、东沙湖公园、西北狮山何山中心公园、横山公园、南部石湖风景名胜公园、澹台湖公园、西北部大白塘公园、北部虎丘风景名胜公园 四楔:东北角的阳澄湖及其周边绿化用地、东南角的独墅湖及其周边绿化用地、西南角的石湖上方山、七子山及其周边绿化用地、西北角的三角嘴湖及其周边绿化用地 三带:沪宁城北交通干线防护林带、城西、城南京杭大运河沿岸防护及景

苏州市产业结构研究

市产业结构研究 一、前言 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中国城市经济排名中,名列第六,仅次于、、、等城市,华东地区排名第二位(仅次于)、中国地级市第一位表现出较强劲的发展势头。 在经济总量持续上升的同时,的产业结构表现出与其经济发展不相符合的特征,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制约,产业结构的调整亟待实施。市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其经济增长受到产业结构的强有力的制约。因此须针对实际情形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以给经济增长带来推动。本文通过对产业结构的现状及未来的分析,寻找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对如何优化当前产业结构提出了若干建议,为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提出建议。 二、市产业结构现状 产业结构是一定历史条件与特定环境的产物,它总是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社会分工和市场经济的深化而不断演变。世界各国的产业结构演变呈现出产业结构的中心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顺序转移。产业结构理论,所谓产业结构是指生产过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组成资源在产业间的配置状态。产业结构从两方面进行考察:一是从“质”的角度动态地揭示产业间的动态经济联系,在发展过程中对国民经济起主导作用的产业部门,不断替代的规律及相应经济效益,形成狭义产业结构理论。二是从“量”的结构研究分析一定时期产业间联系与其联系方式的技术经济数量比例关系,即产业关联理论。产业关系理论与狭义产业结构理论构成广义产业结构理论。 具体说来是,第一产业产值占GDP比重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下降;第二产业产值占GDP 比重则是迅速增长,然后趋于稳定;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断增长。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的研究证明了这一规律。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伴随着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的产业结构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变。 从表格中,我们看出的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基本上符合世界围的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表1 市1991年-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各产值表 年份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人均地区生单位/亿元单位/亿元单位/亿元单位/亿元产总值/元 1991235.1035.76147.2252.114178

苏州城市总体规划

根据苏州市总体规划要求,苏州高新区西北部地区将以沪宁铁路、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京杭大运河、绕城高速公路、世纪大道及沿太湖公路等为交通骨架,实施出口加工区、浒墅关经济开发区、东渚开发分区、通安开发分区及旅游度假区组团开发、平行推进,努力建设一个高新技术企业集聚、湖光山色秀美,适合创业和居住的湖滨城市。 苏州市首个城市总体设计新构想:双城两片 2010-04-13 09:45 我市首个城市总体设计通过专家论证 苏城新构想:双城两片 苏州中心城区用地规划图。制图胡建益 中心城区的空间结构 十字轴带、五楔渗透、多心多点、绿廊相通 “T轴双城两片”结构 T轴指主城城区(古城和高新区)、新城城区(主要是园区)构成东西向横轴,相城和吴中片组成南北向纵轴;双城由主城城区和新城城区组成;两片

指围绕吴中和相城形成的城市功能片区 千年古城如何展现古今文明辉映的新气象,都市形态如何与世界著名城市相媲美。苏州从去年3月就启动了《苏州市总体城市设计(2008—2020)》(以下简称总体设计)的规划研究。经过近两年的调研、分析、设计和论证,昨天,这份事关苏州未来城市发展的规划“蓝图”通过了国内专家的论证,这也标志着苏州诞生了第一份城市总体设计。它将与《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配合使用,作为指导苏州中心城区各项规划建设的依据。 现有的“4+1”格局难以形成统一规划 【现状】 苏州是一个有机整体,可是长久以来东、南、西、北、中相对分隔的“4+1”格局,很难形成统一的规划体系。如高架路导致对城市交通、景观和功能的分割,快速路两侧形态杂乱,风貌参差大,建筑品质悬殊。苏州固有的城市水系,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反而成了区块、路段、街道划分的界限。 目前的高新区、相城、园区、吴中、老城分散建设,失去了整体性,各自建构完整体系,反而加剧了分割。昨天与会专家认为,苏州城市现状结构较为“破碎化”,各片区次结构脱离主结构,相互错位,亟须统筹设计。 【规划】 权威调查显示,苏州最引以为豪的方面,只有%的市民选择经济高速增长,而有%的市民选择悠久的历史文化,18%的人选择优美的自然环境。这说明,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苏州,城市亟须一个融合人文景观、自然山水的协调统一的城市设计“蓝图”。于是总体设计提出,苏州城市发展总目标为“青山清水,新天堂”;具体为“文化名城、高新基地、宜居城市、江南水乡”四大分目标。苏州城市设计总体策略为:和合强心,融通健体。协调各区发展,完善功能、交通、景观系统,打破片区分割,推动各个城区加速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苏州中心城区的总体空间结构为:十字轴带、五楔渗透、多心多点、绿廊相通。 “十字轴带”就是集中建设十字交叉的两条功能、交通、景观复合轴。

苏州产业结构的现状与发展

苏州产业结构的现状与发展 产业结构是一定历史条件与特定环境的产物,它总是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社会分工和市场经济的深化而不断演变。世界各国的产业结构演变呈现出产业结构的中心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服务业的顺序转移的一般趋势。具体说来就是,第一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存在不断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则首先是迅速增长,然后趋于稳定;服务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则趋于不断增长。 多年来,苏州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也符合了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三次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28.1:55.7:16.2演变为2004年的2.2:65.7:32.1.具体来看,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制造业总量比较大。苏州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迈进阶段。经过多年的发展,苏州工业总产值达1.86万亿元,居全国第二,超过南京与无锡的总和,接近广州与杭州的总和。与此同时,制造业形成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化纤纺织服装、冶金、轻工、石化等六大主导产业,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初成雏形。 (2)产业集聚度比较高。苏州以“两轴三带”为支撑,以5个国家级、12个省级开发区、3个保税物流园区和6个出口加工区为载体,以制造业为主,服务业联动,全市开发区集聚了85%左右的实际利用外资、80%的进出口和51%的财政收入。 (3)国际开放度比较高。依托区位、人文、服务、环境等比较优势,通过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苏州经济国际化程度迅速提高。国际资本加速流入,投资的叠加效应不断扩大。截至2008年底,全市累计新批外商投资项目21330个,新增注册外资1149.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95.7亿美元。生产销售日趋全球化,产品出口已遍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国际交流日益频繁。 (4)科技创新起步比较快。多年来,通过实施自主创新能力行动计划,科技创新能力逐步提高,专利申请量不断增长。初步构建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持续发展后劲不断增强。2008年,全市R&D占GDP比重达到1.94%,以IT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34%。 (5)统筹发展能力较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较好发挥,人力、土地、科技、金融、市场资源等配置基本实现市场化。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协调推进,发展方式由粗放型的规模扩张向内涵型的质量提升转变,驱动方式由投资拉动向科技拉动转变。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幅度均超过12%,城乡收入比达到2∶1。 但是,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苏州产业结构依然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 (1)资源环境瓶颈凸显。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资源环境的硬约束也在不断制约着未来发展。苏州人口密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是日本的2.1倍、韩国的1.5倍,2008年苏州地均GDP仅为深圳的1/5。能源综合利用率仅为30%—40%,远低于发达国家60%的水平。万元GDP能耗0.906吨标煤,大致相当于日本的6倍、美国的2.3倍。生态承载力与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需求也不相适应。 (2)产业结构比例偏重。2008年,苏州第二产业比重达到62%。工业用电从2005年开始就超过了香港,特别是钢铁、化工、建材等6个行业能源消耗占比达到85%,而产值占比只有30%。另一方面,2008年苏州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只有36.4%,处于全国20个大中城市末位,远低于国内外先进水平。 (3)产品附加价值较低。苏州虽然已经是一个国际性制造业基地,但加工贸易出口占比高达76.3%。即便是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也大多处于“三来一补”型委托加工阶段,处于“微笑曲线”的底端。 (4)自主创新能力较弱。苏州虽然被列为世界九大新兴科技城市,但主要是通过招商引资,成为高科技产品的加工基地,基本上还处于技术引进与应用层次,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依然缺乏。2008

苏州市研发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评价研究

苏州市研发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评价研究 摘要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全球范围内劳动分工的日益细化,研发活动的市场化倾向越来越明显,科技研发成果作为一种新型商品,走入了经济活动视野。研发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正是这一趋势造就的结果。苏州作为我国的科技创新重镇和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在发展研发产业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研发产业的发展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苏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也有利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在现阶段,深入研究苏州研发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战略环境,规划苏州研发产业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方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评述了研发产业以及产业发展战略相关理论,分析了研发产业的发展趋势,收集并整理了苏州研发产业的资源、行业布局等数据资料,进行了苏州研发产业的SWOT 分析,明确了发展优势、劣势、机遇、挑战等各方面情况。本文分别从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两个视角,对苏州研发产业竞争力进行了评价,确定了苏州研发产业在全国的竞争实力以及产业内部各行业竞争力水平。首先从产业内部和外部竞争力两方面出发,设计了六个评价维度,运用因子分析方法,系统评价了苏州研发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并得出若干直观结论。之后,通过层次评价方法,对苏州研发产业中各个行业的科技实力、发展潜力、比较优势、社会效应等问题进行了评价分析。在上述研究内容基础之上,本文借鉴经典的产业政策理论,结合苏州实际情况,从产业空间布局和重点行业选择两方面出发,做出了具体的战略规划,并从实际操作角度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研发产业;SWOT 分析;竞争力;战略;苏州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economy and the global division of labor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refined, more and market tendency of R & D activities more obviou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 & D results as a new commodity, into the economic field.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 & D industry is this trend results. Suzhou as Chin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and high-tech industrial center, has certain advantages in R & D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industry is conducive to changing the mode of economic growth, improve the abilit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uzhou's economy, but also conducive to the building of an innovation oriented country. At the present stage, studying the status quo and the strategic environment of Suzhou R & D industry development strategy, planning and policy direction of Suzhou R & D industry,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first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and industry development strategy related theory, analys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R & D industry, collect and collate the Suzhou R & D industry resources, industry layout data, analysis SWOT Suzhou R & D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opportunities, challenges and other aspects. This paper from the transverse and longitudinal comparison of two perspectives, the competence of Suzhou R & D industry is evaluated, the Suzhou R & D industry in the national competitive strength as well as the industry within the industry competitiveness. First,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mpetitiveness of industry, designed the six evaluation dimensions, using the factor analysis method, a systematic evaluation of the overall competitiveness of Suzhou R & D industry, and draws several intuitive conclusion. Then, through the hierarchy evaluation method, the various sectors of Suzhou R & D industr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trength, the development potential,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 social effect of the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Based on the above research, this paper from the classic theory of industrial policy, combined with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新兴产业倍增发展计划的通知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新兴产业倍增发展计划的通知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新兴产业倍增发展计划的通知 (苏府〔2010〕164号) 各市、区人民政府,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太仓港口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 《苏州市新兴产业倍增发展计划》已经市政府第55次常务会议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苏州市新兴产业倍增发展计划 (2010~2012年) 根据《江苏省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和全市加快转型升级现场交流推进会精神,围绕“新兴产业是第一方略”的要求,抢抓机遇,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大力推进新兴产业跨越发展,进一步提升我市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促进我市经济转型升级,特制定本计划(2010~2012年)。 一、发展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现代经济为特征的高端产业城市为核心,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创新发展为动力,按照“跨越发展、三年翻番”的要求,全力推进以纳米技术研发应用和新型平板显示产业为龙头的新兴产业规模发展、集约发展,着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着力完善和强化产业链关键节点,着力推进新兴产业载体建设,着力打造一批全省乃至全国行业首位的特色产业基地、特色产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着力推进人才、政策等要素聚集,努力营造并充分发挥我市新兴产业发展的优势富集效应,使新兴产业成为引领全市“十二五”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最强大的增长极,为我市加快转型升级、实现“三区三城”和“两个率先”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二、发展领域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7个领域是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江苏省确定的六大新兴产业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根据国家和省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要求,结合苏州产业基础和发展需求,当前我市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智能电网和物联网、新型平板显示和高端装备制造等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一)新能源产业。包括:太阳能光伏装备和太阳能利用;风能发电装备及应用;生物质能源装备及应用;核电装备;高效大容量蓄电装备及应用;新能源汽车等。 (二)新材料产业。包括:纳米材料及产品、半导体材料、光学玻璃制造;信息化学品制造;人造纤维制造;新型化工材料;特种陶瓷制品制造;耐火陶瓷制品及其他耐火材料制造;新型金属材料;新型建筑材料;航天航空材料;微电子材料等。 (三)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包括:生物医药制造;化学药品制造;中药制造;医疗器械和医用材料制造;生物工业产品制造;生物农业产品制造;生物环保产品制造;生物能源产品制造等。 (四)节能环保产业。包括:节能装备制造;节能产品制造;节能服务;环保装备制造;环保产品制造;环保服务;资源循环利用等。 (五)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包括:软件业;服务外包。 (六)智能电网和物联网产业。包括:智能电网装备;物联网设备制造;软件产品开发;系统集成;网络及运营服务等。 (七)新型平板显示产业。包括: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光电子器件及其他电子器件;新型平板显示关键材料;新型平板显示器件及模组制造;新型平板电视。 (八)高端装备制造。包括:航空航天装备制造;轨道交通、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大型工程机械和成套特种设备制造;精密数控装备和高端智能装备制造。 三、发展目标 (一)规模倍增发展。2010~2012年,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5%以上,2012年新兴产业产值比2009年翻一番,总量超过10000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产出总量的比重达到35%,全面达标国家级创新型城市的新兴产业占比要求。 (二)产业链基本完善。培育20条新兴产业产业链,并推进形成产业联盟。包括太阳能光伏、风力发电装备、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新型平板显示、生物医药、化学药品、医疗器械、高性能人造纤维、纳米技术应用、节能环保装备、新光源、功能陶瓷、新型金属材料、微电子材料及产品、物联网设备、精密数控装备(机器人)、航空部件、船舶及海洋工程设备、轨道交通设备等。 (三)形成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到2012年,拥有年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约240家。其中,营业收入10~30亿元的企业160家,营业收入30~50亿元的企业近40家,营业收入超过50亿元的龙头企业约40家(其中,营业收入超100亿元的龙头企业约15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