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再生障碍性贫血题库

再生障碍性贫血题库

再生障碍性贫血题库
再生障碍性贫血题库

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多种病因引起的骨髓造血组织显著减少,导致造血功能衰竭而发生的一类贫血。发病率

1.87-

2.1/10万,男﹕女2.6-4﹕1

一、病因:1. 遗传因素再障可分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类,先天性的

有家族倾向和其他先天异常,如贫血。2. 化学因素2.1药物:在继发性再障中,药物是最常见的发病因素。常见的有氯(合)霉素、解热镇痛药、抗甲状腺药、抗糖尿病药等。2.2化学毒物:苯及其衍生物农药所致的再障近年来也时有发生。

2.3.物理因素:X射线、r射线,可损害造血微环境,造成再

障。3. 病毒感染,所有能够导致肝炎的病毒都可导致再障。

4. 其他因素妊娠、慢性肾功能衰竭、、类风湿性关节炎,和

的关系密切,15%的再障可转变为,20%—30%可转变为,叫做综合征。

二、发病机理:

1. 造血干细胞异常:34 + 细胞减少

2. 造血微环境的异常:骨髓“脂肪化”,静脉窦壁水肿、出血、毛细血管坏死。基质细胞分泌异常

3. 免疫机制:外周血及骨髓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T 细胞亚群失衡, 1 、8抑制细胞,25细胞,γδ细胞比例增高, T 细胞分泌造血负调控因子明显增多(如 2 、γ、),造血干祖细胞凋亡。

三、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

1. 急性再障的特点为起病急、进展迅速、病程短。发病初期贫血常不明显,但随着病程进展,贫血进行性加重,多有明显乏力、头晕、心悸等症状,虽经大量输血,贫血也难以改善。出血和感染常为起病时的主要症状,几乎每例均有出血,出血部位广泛,除皮肤、粘膜(口腔、鼻腔、齿龈、球结膜)等体表出血外,常有深部脏器出血,如:便血、尿血、阴道出血、眼底出血及颅内出血,后者常危及患者生命。半数以上病例起病时即有感染,以口咽部感染、肺炎、皮肤疖肿、肠道感染、尿路感染较常见,严重者可发生败血症,致病菌以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感染往往加重出血,常导致患者死亡。

2. 慢性再障的特点为起病缓、病程进展较慢,病程较长。贫血为首起和主要表现,输血可改善乏力、头晕、心悸等贫血症状,出血一般较轻,多为皮肤、粘膜等体表出血,深部出血甚少见。病程中可有轻度感染发热,以呼吸道感染多见,较易得到控制,如感染重并持续高热,往往导致骨髓衰竭加重而转变为重型再障。

一般肝、脾、淋巴结均无肿大,晚期可因反复感染和输血,脾轻度肿大。

四、实验室检查:

1. 血象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少数病例早期可仅有一系或二系细胞减少。贫血较重,以重度贫血(30~60g)为主,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少数为轻、中度大细胞性贫血。红细胞形态无明显异常,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急性再障网织红细胞低于1%。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绝对值减少,其中中性粒细胞减少尤明显,急性再障均低于0.5×109。血小板不仅数量少,而且形态较小,可致出血时间延长,血管脆性增加,血块回缩不良。急性再障血小板常低于10×109。

2. 骨髓象急性再障多部位骨髓增生减低,三系造血细胞明显减少,非造血细胞包括:淋巴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网状细胞增多,巨核细胞均缺如。慢性再障骨髓有散在增生灶,多数病例骨髓增生减低,三系造血细胞减少,其中幼稚红细胞及巨核细胞减少更明显,非造血细胞增加,比例大于50%,如穿刺遇增生灶,骨髓可增生活跃,红系有代偿性增生,但成熟停滞在较晚阶段,因晚幼红脱核障碍而出现较多炭核晚幼红。肉眼观察再障骨髓,油滴增多。骨髓小粒镜检,非造血细胞超过50%,急性再障骨髓小粒以非造血细胞为主,慢性再障脂肪细胞较多见。

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的健康宣教

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的健康宣教 概述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是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引起的骨髓干细胞及造血微环境损伤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类贫血,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贫血、皮肤粘膜及脏器出血以及反复感染发热。发病以青壮年居高,男性多于女性。 病因:原因不明者称为原发性再障,能查出原因者为继发性再障,继发性再障已知原因有药物、化学、物理、病毒感染等因素引起骨髓抑制。 治疗: (1)支持疗法禁用对骨髓有抑制作用的药物。对粒细胞缺乏者宜保护性隔离,积极预防感染。输血要掌握指征,准备做骨髓移植者,移植前输血会直接影响其成功率,尤其不能输家族成员的血。一般以输入浓缩红细胞为妥。严重出血者宜输入血小板。反复输血者宜应用去铁胺排铁治疗。 (2)雄激素为治疗慢性再障首选药物。 (3)骨髓移植是治疗干细胞缺陷引起再障的最佳方法,且能达到根治的目的。一旦确诊严重型或极严重型再障,年龄<20岁,有HLA配型相符供者,在有条件的医院应首选异基因骨髓移植,移植后长期无病存活率可达60%~80%,但移植需尽早进行,因初诊者常输红细胞和血小板,这样易使受者对献血员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致敏,导致移植排斥发生率升高。 (4)免疫抑制剂适用于年龄大于40岁或无合适供髓者的严重型再障。 健康教育: (1)预防感染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增减衣服,避免受凉。做好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勤洗澡、更衣、剪指甲。居室定时通风,少出入公共场所,外出时戴口罩。注意口腔卫生,餐后睡前漱口。注意肛周清洁,女病人注意会阴清洁。若出现咽痛、咳嗽、流涕、尿痛、牙龈肿痛、红肿等,应及时到医院治疗,以便早期处理。 (2)预防出血根据病情适当活动,活动时防止滑倒或外伤,以免伤后出血。禁止用硬毛牙刷刷牙,牙签剔牙,进食宜慢,避免口腔粘膜及牙龈受损。预防鼻腔粘膜干燥,必要时涂油保护,禁止挖鼻孔,以免损伤鼻腔粘膜,引起出血。注意小便颜色,女病员注意月经量及时间。若出现头痛、头晕、恶心等,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3)生活照顾饮食上要避免辛辣、刺激、过冷、过硬食物。尤其要禁食海鲜品。易进食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日常生活要有规律,情绪稳定,适当活动,避免劳累。避免接触有害物质、辐射及服用对骨髓有影响的药物。贫血、出血较重时,要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必要时住院治疗。 (4)用药注意严格遵医嘱服药,不能自行调整或减量。定期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

贫血概述题库1-2-10

贫血概述题库1-2-10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男性,28岁,头昏乏力、面色苍白2年余。检验:红细胞3.0×1012/L,血红蛋白70gL,MCV、MCH、MCHC均低于正常;网织红细胞计数2%,血涂片见红细胞中央苍白区扩大,可见靶形红细胞。除哪项贫血外,其余均有可能(). A.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巨幼贫血 D.铁粒幼细胞贫血 E.慢性感染或慢性炎症性贫血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时,MCV增高。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见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慢性病贫血、缺铁性贫血、铁幼粒细胞性贫血等;靶形细胞见于各种低色素性贫血、阻塞性黄疸、脾切除后;网织红细胞增高见于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巨幼细胞性贫血为大细胞正色素性贫血,与其他贫血有所不同。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患者,女性,43岁,血红蛋白55gL,红细胞2.10×1012L,则其贫血程度为(). A.轻度贫血 B.中度贫血 C.重度贫血 D.极重度贫血 E.以上均不是 根据Hb浓度,成人贫血程度划分为4级,轻度:Hb参考值下限至91gL;中度:Hb90~60gL;重度:Hb60~31gL;极重度≤30gL。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男性轻度贫血,其血红蛋白应符合下列哪一项() A.121gL B.80gL C.30gL D.58gL E.100gL 成人诊断贫血的标准是男性小于120gL,女性小于110gL。 (天津11选5 https://www.doczj.com/doc/e52932089.html,)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下列哪种贫血临床常见黄疸、脾肿大() A.缺铁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巨幼细胞贫血 D.溶血性贫血 E.慢性感染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无论是血管内还是血管外,常伴黄疸和肝脾肿大,只是贫血、黄疸、肝脾肿大的程度不同。

再生障碍性贫血题库

再生障碍性贫血 APLASTIC ANEMIA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多种病因引起的骨髓造血组织显著减少,导致造血功能衰竭而发生的一类贫血。发病率1.87-2.1/10万,男﹕女2.6-4﹕1 一、病因:1. 遗传因素再障可分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类,先天性的有家族倾向和其他先天异常,如Fanconi 贫血。 2. 化学因素2.1药物:在继发性再障中,药物是最常见的发病因素。常见的有氯(合)霉素、解热镇痛药、 抗甲状腺药、抗糖尿病药等。2.2化学毒物:苯及其衍生物农药所致的再障近年来也时有发生。2.3.物理因素:X射线、r射线,可损害造血微环境,造成再障。3. 病毒感染,所有能够导致肝炎的病毒都可导致再障。 4. 其他因素妊娠、慢性肾功能衰竭、SLE、类风湿性关节炎,PNH和AA的关系密切,15%的再障可转变为 PNH,20%—30%PNH可转变为PNH,叫做AA-PNH综合征。 二、发病机理: 1. 造血干细胞异常: CD34 + 细胞减少 2. 造血微环境的异常:骨髓“脂肪化”,静脉窦壁水肿、出血、毛细血管坏死。基质细胞分泌异常 3. 免疫机制:外周血及骨髓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T 细胞亚群失衡, Th1 、 CD8+T 抑制细胞, CD25+T 细胞,γδ TCR +T 细胞比例增高, T 细胞分泌造血负调控因子明显增多(如 IL-2 、 INF- γ、 TNF ),造血干祖细胞凋亡。 三、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 1. 急性再障的特点为起病急、进展迅速、病程短。发病初期贫血常不明显,但随着病程进展,贫血进行性加重,多有明显乏力、头晕、心悸等症状,虽经大量输血,贫血也难以改善。出血和感染常为起病时的主要症状,几乎每例均有出血,出血部位广泛,除皮肤、粘膜(口腔、鼻腔、齿龈、球结膜)等体表出血外,常有深部脏器出血,如:便血、尿血、阴道出血、眼底出血及颅内出血,后者常危及患者生命。半数以上病例起病时即有感染,以口咽部感染、肺炎、皮肤疖肿、肠道感染、尿路感染较常见,严重者可发生败血症,致病菌以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感染往往加重出血,常导致患者死亡。

成人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路径【最新版】

成人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路径 一、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路径标准临床路径 (一)诊断目的和范围: 1.1目的:确立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一般诊疗的标准操作规程,确保病人诊疗的正确性和规范性 1.2范围:适用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疗。 (二)诊断和鉴别诊断: 2.1诊断:根据《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三版,科学出版社) 2.2鉴别诊断: 2.2.1 Diamond-Blackfan贫血(DBA):本病为先天型遗传性疾病,绝大多数在出生后1年内起病,除贫血、网织红细胞减少、骨髓红系增生减低外,可有阳性家族史、身体畸形、染色体或基因异常以鉴别。 2.2.2儿童一过性幼红细胞减少症(TEC):多见于1-3岁的正常儿童,

发病前有感染前驱症状,病因不明,但和微小病毒B19无关,除贫血、网织红细胞减少、骨髓红系增生减低外,极少数出现癫痫、神经系统异常等并发症,病情于数周内可自发恢复。 2.2.3一过性再障危象(TAC):多见于年轻人,慢性溶血性贫血病史基础上发生微小病毒B19感染。患者可有胆红素升高、黄疸病史,骨髓涂片可见较为特意的巨大幼稚红细胞提示微小病毒B19感染,病程持续几周时间,呈自限性。 2.2.4其他继发性纯红再障:纯红再障可继发于胸腺瘤、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血管胶原病、药物、ABO 不相合骨髓移植、EPO抗体产生、妊娠等,仔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针对性实验室项目有助鉴别。 (三)入院检查: 3.1必要检查: 3.1.1常规:血常规(含网织红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尿常规+尿Rous、大便常规+潜血、血型 3.1.2溶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教学提纲

再生障碍性贫血 病因和发病机制 多种原因导致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减少和(或)功能异常,引起红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减少的一个综合病症。 病因①药物如抗癌药、氯霉素、保泰松;②化学毒物:苯;③放射线;④病毒感染等发病机制:①造血干细胞受损;②造血微环境异常;③免疫因素:CD8+T抑制细胞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主要为贫血所致,如头晕、乏力及心悸等。血小板显著减少时则有出血。若粒细胞明显减少时则可发生感染。肝脾一般不大。 1.重型再障起病急骤,出血、感染严重,常发生在内脏,内脏感染和败血症,网织红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数明显减低,骨髓增生极度减低。 2.慢性再障起病缓慢,贫血常为首发症状,出血较轻,感染偶有发生,病程较长。 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象全血细胞减少,贫血呈正细胞型。 重型再障具备下述三项中两项: ①网织红细胞绝对值<15×109/L ②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 ③血小板<20×109/L

2.骨髓象重型再障多部位增生极度减低,造血细胞极度减少,巨核细胞均明显减少或缺如。 治疗 再障的治疗包括去除病因、支持疗法和恢复造血功能的治疗。 重型再障应尽早进行骨髓移植或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等免疫抑制治疗。 慢性再障则以雄激素(丙酸睾酮、司坦唑醇、达那唑、十一酸睾酮)为主综合性治疗。 【例题】引起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较常见的病因是 A.营养因素 B.物理因素 C.病毒感染 D.细菌感染 E.药物及化学物质 【正确答案】E 【例题】(1~2题共用题干) 男性,32岁,头晕乏力两年半,皮肤散在出血点,血象Hb 60g/L,RBC 2.2×1012/L,WBC 2.0×109/L,PLT 32×109/L,白细胞分类:淋巴细胞80%,中性20%,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增高,肝脾无肿大,骨髓增生低下。 1.最可能的诊断是 A.骨髓纤维化 B.慢性再障 C.急性再障 D.脾功能亢进 E.白血病 【正确答案】B 2.治疗上应首选哪一项措施 A.肾上腺皮质激素 B.骨髓移植 C.输洗涤红细胞 D.脾切除

2014年护理资格知识:造成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最主要原因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1.造成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最主要原因是: ( D ) A.造血原料不足 B.长期营养不良 C.脾功能亢进 D.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2.破伤风最早发生强直性痉挛的肌群是 ( C ) A.咽肌 B.面肌 C.咀嚼肌 D.颈背肌 E.腹肌 3.蛋白质的生理功能不包括 ( D ) A.构成和修复组织 B.供给热能 C.调节代谢 D.阻止癌细胞分裂 E.维持胶体渗透压 4.下列说法哪项不正确: ( B ) A.食管吻合口瘘多发生在术后4~6天 B.乳糜胸多发生在术后7~8天 C.病人声音嘶哑、进食时有呛咳说明有喉返神经麻痹D.双侧喉返神经损伤可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5.疥疮皮损好发于 ( E ) A.头部,面部和颈部 B.胸背部及腰部 C.四肢的伸侧 D.臀部及双下肢,手掌及足背 E.指缝、腕部屈侧、下腹部、股内侧 6.医院感染主要发生在 ( D ) A.门诊、急诊患者 B.探视者 C.医务人员 D.住院患者 E.陪护人员 7.下列哪种疾病最易引起无痛性血尿 ( C ) A.肾结核 B.肾结石 C.肾癌 D.肾母细胞瘤 E.肾脓肿 8.AB型血者红细胞膜外表面有 ( C ) A. C抗原和 D抗原

B. D抗原和 E抗原 C.A抗原和 B抗原 D.A抗原和 C抗原 E.A抗原和 D抗原 9.分子质量最大的免疫球蛋白是 ( E ) A.Ig G B.IgA C.Ig D D.Ig E E.IgM 10.ABO不合新生儿溶血病患儿换血首选 ( E ) A.O型红细胞+A B型血浆 B.与患者同型的全血 C.A B型红细胞+O型血浆 D.与母亲同型的全血 E.O型洗涤红细胞+A B型血浆 11.使用压力控制通气PCV时,重点监测的内容不包括: ( D ) A.呼吸频率 B.潮气量 C.吸气时间 D.气道压力 12.正常舌象常描述为: ( B ) A.淡白舌,薄白苔 B.淡红舌,薄白苔 C.红舌,黄苔 D.紫舌,薄白苔 13.人体必需氨基酸不包括: ( A ) A.精氨酸 B.亮氨酸 C.蛋氨酸 D.色氨酸 14.乳房癌根治术后的护理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C ) A.病人术后血压平稳后可取半卧位

2017版: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2017版: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诊治水平,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红细胞疾病(贫血)学组在《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治疗专家共识》(2010版)的基础上,参考国外诊治指南及近年相关文献,广泛征求专家建议和意见,重新制订了以下AA诊断与治疗新版中国专家共识。一、AA定义及发病机制 AA是一种骨髓造血衰竭(BMF)综合征。其年发病率在我国为0.74/10万人口,可发生于各年龄组,老年人发病率较高,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AA分为先天性及获得性。目前认为T淋巴细胞异常活化、功能亢进造成骨髓损伤在原发性获得性AA发病机制中占主要地位,新近研究显示遗传背景在AA发病及进展中也可能发挥一定作用,如端粒酶基因突变,也有部分病例发现体细胞突变。先天性AA罕见,主要为范可尼贫血(FA)、先天性角化不良(DKC)、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DBA)、Shwachmann-Diamond综合征(SDS)等。绝大多数AA属获得性,故本指南主要讨论原发性获得性AA。 二、AA的诊断建议 (一)诊断AA的实验室检测项目 1.必需检测项目: (1)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红细胞计数及形态、血红蛋白(HGB)水平、网织红细胞百分比和绝对值、血小板计数(PLT)和形态。(2)多部位骨髓穿刺:至少包括髂骨和胸骨。骨髓涂片分析:造血细胞

增生程度;粒、红、淋巴系细胞形态和阶段百分比;巨核细胞数目和形态;小粒造血细胞面积;是否有异常细胞等。(3)骨髓活检:至少取2 cm骨髓组织(髂骨)标本用以评估骨髓增生程度、各系细胞比例、造血组织分布(有无灶性CD34+细胞分布等)情况,以及是否存在骨髓浸润、骨髓纤维化等。(4)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CD34+细胞数量。(5)肝、肾、甲状腺功能,其他生化,病毒学(包括肝炎病毒、EBV、CMV等)及免疫固定电泳检查。(6)血清铁蛋白、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7)流式细胞术检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克隆(CD55、CD59、Flaer)。(8)免疫相关指标检测:T细胞亚群(如CD4+、CD8+、Th1、Th2、Treg等)及细胞因子(如IFN-γ、IL-4、IL-10等)、自身抗体和风湿抗体、造血干细胞及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相关标志检测。(9)细胞遗传学:常规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del(5q33)、del(20q)等]以及遗传性疾病筛查(儿童或有家族史者推荐做染色体断裂试验),胎儿血红蛋白检测。(10)其他:心电图、肺功能、腹部超声、超声心动图及其他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线或CT等),以评价其他原因导致的造血异常。 2.可选检测项目: 有条件的医院可开展以下项目:(1)骨髓造血细胞膜自身抗体检测;(2)端粒长度及端粒酶活性检测、端粒酶基因突变检测、体细胞基因突变检测。 (二)AA诊断标准 1.血常规检查:

石家庄市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医院招聘试题【含答案】

石家庄市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医院招聘试题【含答案】 说明: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全方位的整理归纳备考之用。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不直接与咽相通的是()。 A、喉腔 B、口腔 C、鼻腔 D、中耳鼓室 【答案】D 【解析】咽是消化管,是从口腔到食管的必经之路,也是呼吸道中联系鼻腔与喉腔的要道。咽腔可分为①咽腔鼻部②咽腔口部③咽腔喉部。 2、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也可称为()。 A、原发性脱水 B、高渗性脱水 C、等渗性脱水 D、低渗性脱水 【答案】D 【解析】低容量性的低钠血症也可成为低渗性脱水。因为在这种脱水中水、钠都有丢失,因此细胞外液减少,血容量减少,血清钠浓度降低,且失钠大于失水。故选D。 3、下列关于协同凝集试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属于间接凝集反应 B、菌体的细胞壁中含有SPA,可与IgG特异性结合 C、以上均错 D、IgG通过其Fab段结合金黄色葡萄球菌菌体 【答案】D 【解析】协同凝集试验的原理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成分中的A蛋白能与人血清中IgG类抗体的Fc段结合。 4、关于结核菌素试验的结果,下列哪项不正确()。 A、阴性结果可排除结核病 B、年龄越小,阳性反应的意义越大 C、强阳性反应表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

D、机体免疫反应受抑制时,可表现为假阴性 【答案】A 【解析】结核菌素试验可受许多因素的影响,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需4~8周才建立充分的变态反应,在此之前PPD可为阴性,营养不良、HIV感染者、麻疹、水痘、癌症、严重的细菌感染包括重症结核病如粟粒性结核病和结核性脑膜炎等以及卡介苗接种后,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则多为10mm以内。 5、细胞水肿在光镜下表现为()。 A、细胞肿胀 B、胞质布满颗粒状物质 C、胞质内出现空泡 D、细胞核碎裂 【答案】ABC 【解析】细胞水肿的病变初期,细胞线粒体和内质网等细胞器变得肿胀,形成光镜下细胞质内的红染细颗粒状物。若水钠进一步积聚,则细胞肿大明显,细胞基质高度疏松呈空泡状,细胞核也可肿胀,胞质膜表面出现囊泡,微绒毛变形消失,其极期称为气球样变,如病毒性肝炎时。故选ABC。 6、发生甲亢危象时,首选的药物为()。 A、甲硫氧嘧啶 B、丙硫氧嘧啶 C、普萘洛尔 D、碘化钠 【答案】B 【解析】甲状腺危象是甲状腺毒症急性加重的一个综合征,发生原因可能与循环中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增高有关。多发生于较重甲亢未予治疗或治疗不充分的患者。常见诱因有感染、手术、精神刺激等,临床表现为高热、大汗、心动过速、烦躁、焦虑不安、谵妄、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患者可有心衰,休克和昏迷等。主要以大剂量的碘剂抑制甲状腺激素的释放,立即应用丙硫氧嘧啶阻止甲状腺素的合成。故选B。 7、心理过程即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它包括()过程。 A、认识 B、情绪、情感 C、人格 D、意志 【答案】ABD 【解析】心理过程即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它包括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故选ABD。 8、典型颅内高压的表现为()。 A、头痛

(推荐)首 次 病 程 记 录(再生障碍性贫血)

2012/5/31 17:57:17首次病程记录 病例特点: 1、老年男女性。病前6个月有无病毒感染、应用骨髓毒性药物、接触有毒化学物质、长期或过量暴露于射线工作环境接触史。 2、隐匿急性发病。贫血、发热、出血为病史特征。 3、体征:贫血貌,皮下出血点,淋巴不及,肝脾未扪及。 4、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Lymph Gran% Lymph% Rbc HGB HCT MCV MCHC PLT 初步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 AA,再障) 诊断依据: 1、可疑病史:病毒感染(如肝炎病毒、微小病毒B19等)、应用骨髓毒性药物、接触有毒化学物质、长期或过量暴露于射线是再障的高危因素。 2、(1)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0.01,淋巴细胞比例增高。血象满足至少下列2项:a:血红蛋白<100g/l b:血小板<50×10^9/L c:中性粒细胞<1.5×10^9/L。(2)一般无肝脾肿大。(3)骨髓多部位增生减低(<正常的50%)或重度减低(<正常的25%),造血细胞减少,非造血细胞比例增高,骨髓小粒空虚,骨髓活检示造血组织减少。(4)除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其它疾病,如急性造血功能停滞、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范科尼贫血、PNH、Evans 综合征、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骨髓纤维化、毛细胞白血病、低增生性白血病、间变性T细胞淋巴瘤等。 鉴别诊断: 1、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尤其是血红蛋白尿不发作者极易误诊为再障。本病出血和感染较少见,网织红细胞增高,骨髓幼红细胞增生,尿中含铁血黄素、糖水试验及Ham试验呈阳性反应,成熟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力低于正常,均有助于鉴别。 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掌上华医 全科医生临床医生 自测题库及答案2

内科:泌尿系\急性肾小球肾炎\贫血\带状疱疹\皮炎 1、头面部的带状疱疹可引起面瘫、耳痛、外耳道疱疹三联征,称 A、Ramsay-Hunt综合征 B、哈钦森三联征 C、Gottron征 D、Auspitz征 E、Stevens-Johnson征 2、下列哪项贫血是由于红细胞破坏增多所致 A、溶血性贫血 B、肾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缺铁性贫血 E、失血性贫血 3、血清转铁蛋白测定增多见于 A、缺铁性贫血 B、恶性肿瘤 C、炎症 D、肝硬化 E、再生障碍性贫血 4、关于尿路感染,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肾周围脓肿常出现明显的单侧腰痛,向患侧弯腰时加剧 B、膀胱炎少见 C、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105/ml,即可确诊尿路感染 D、感染途径以下行感染为主,血行感染少见 E、尿常规无红细胞 5、带状疱疹病毒产生的神经痛,如下说法哪项错误 A、发疹前即可有疼痛 B. 年龄越小疼痛往往越剧烈 C. 疼痛可持续数月之久 D. 止痛剂及营养神经药物有效 E. 以上均错误 6、带状疱疹是由潜伏在人体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感觉神经节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被激活所致。关于该病主要的临床表现,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 常伴有显著的神经痛 B. 皮损可沿某一周围神经呈片状分布,且呈双侧对称分布 C. 发疹前有乏力、低热、纳差,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或灼痛 D. 患处先出现潮红斑,后演变为黄豆大小丘疹,迅速变为水疱 E. 以上均错误 7、除下列哪项外,尿路感染患者应转上级医院进一步诊疗 A. 男性泌尿系感染或反复发作患者 B. 高热不退,出现少尿或无尿 C. 原有肾盂肾炎症状加重,并有明显的单侧腰痛和压痛

首次病程记录(再生障碍性贫血)

2012/5/31 17:57:17 首次病程记录 病例特点: 1、老年男女性。病前6个月有无病毒感染、应用骨髓毒性药物、接触有毒化学物质、长期或过量暴露于射线工作环境接触史。 2、隐匿急性发病。贫血、发热、出血为病史特征。 3、体征:贫血貌,皮下出血点,淋巴不及,肝脾未扪及。 4、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Lymph Gran% Lymph% Rbc HGB HCT MCV MCHC PLT 初步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 AA,再障) 诊断依据: 1、可疑病史:病毒感染(如肝炎病毒、微小病毒B19等)、应用骨髓毒性药物、接触有毒化学物质、长期或过量暴露于射线是再障的高危因素。 2、(1)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淋巴细胞比例增高。血象满足至少下列2项:a:血红蛋白<100g/l b:血小板<50×10^9/L c:中性粒细胞<×10^9/L。(2)一般无肝脾肿大。(3)骨髓多部位增生减低(<正常的50%)或重度减低(<正常的25%),造血细胞减少,非造血细胞比例增高,骨髓小粒空虚,骨髓活检示造血组织减少。(4)除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其它疾病,如急性造血功能停滞、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范科尼贫血、PNH、Evans综合征、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骨髓纤维化、毛细胞白血病、低增生性白血病、间变性T细胞淋巴瘤等。 鉴别诊断: 1、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尤其是血红蛋白尿不发作者极易误诊为再障。本病出血和感染较少见,网织红细胞增高,骨髓幼红细胞增生,尿中含铁血黄素、糖水试验及Ham试验呈阳性反应,成熟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力低于正常,均有助于鉴别。 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血液学练习题题库

血液学和血液学检验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成人在正常情况下,产生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的唯一场所是: A、肝 B、脾 C、淋巴结 D、骨髓 E、胸腺 2.下述不符合血细胞发育进程中形态演变规律的是: A、胞体由大至小 B、核染色质由粗糙至细致 C、核仁从有至无 D、颗粒从无至有 E、早幼粒细胞大于原粒细胞 3.不符合原始细胞一般形态特征的是: A、胞体大 B、细胞核内见明显的核仁 C、胞浆中一般无颗粒 D、核染色质细致均匀 E、核浆比例小答案 4.主要对造血多能干细胞发生调控作用的血细胞激活素是:A、红细胞生成素(EP) B、集落刺激因子(CSF) C、白细胞介素-3(IL-3) D、巨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E、嗜酸粒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EO) 5.血细胞由原始向成熟阶段发育,下述不符合一般形态演变规律的是: A、核浆比例:小→大 B、染色质:淡紫红色→深紫红色 C、核仁:可见→看不见 D、浆量:少→多 E、核染色质

由细致至粗糙 6.骨髓细胞检查以晚幼红增生为主,细胞内铁外铁明显减少或消失,常出现于: A、缺铁性贫血 B、地中海贫血 C、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 D、溶血性贫血 E、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7.骨髓穿刺呈“干抽”,肝脾肿大,外周血出现幼红、幼粒细胞,下列哪项一般不宜考虑: A、再障 B、骨纤 C、白血病 D、恶性淋巴瘤 E、溶血性贫血答 8.区别中幼、晚幼、杆状核粒细胞时,最重要的标志是:A、胞体直径的大小 B、核染色质粗细情况 C、胞浆中颗粒的多少 D、细胞核的凹陷程度 E、细胞的大小 9.作骨髓检验不能作肯定结论的疾病是: A、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B、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C、自身免疫性贫血 D、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E、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10.除哪项外,骨髓检查均可出现巨幼红细胞增多: A、缺铁性贫血 B、巨幼细胞性贫血 C、难治性贫血 D、白血病治疗后 E、恶性贫血

2019年再生障碍性贫血考试试题

再生障碍性贫血考试试题 一、A1型题(本大题10小题.每题1.0分,共10.0分。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 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 再生瘴碍性贫血骨髓组织中绝对增多的细胞是( ) A 脂肪细胞 B 组织嗜碱细胞 C 网状细胞 D 浆细胞 E 淋巴细胞 【正确答案】:A 【本题分数】:1.0分 第2题 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 ) A 血管内溶血 B 骨髓内溶血 C 出血失血 D 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E 缺乏造血原料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第3题 再生障碍性贫血一般无( ) A 肝脾肿大 B 中性粒细胞减少

C 血小板减少 D 网织红细胞减少 E 红细胞减少 【正确答案】:A 【本题分数】:1.0分 第4题 全血细胞减少、骨髓三系增生低下,符合( ) A 缺铁性贫血 B 再生障碍性贫血 C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D 急性白血病 E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0分 第5题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发病机制是( ) A 造血原料缺乏 B 造血干细胞减少或缺乏 C 血管内溶血过多 D 免疫机制异常 E 造血微环境缺陷 【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0分 第6题 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于( ) A 畸形红细胞性贫血

B 大细胞性贫血 C 正常细胞正常色素性贫血 D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E 小细胞低色索性贫血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第7题 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首选药物是( ) A 输血 B 雄激素 C 切脾 D 糖皮质激素 E 一叶蔌碱 【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0分 第8题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应首选( ) A 雄激素 B 胎肝输注 C 骨髓移植 D 脾切除术 E 中医中药 【正确答案】:A 【本题分数】:1.0分 第9题 有助于再生障碍性贫血与急性白血病鉴别的是( )

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的护理练习题

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一、A1 1、能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是 A、红细胞数 B、网织红细胞数 C、血红蛋白量 D、血氧饱和度 E、铁蛋白量 2、某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突然出现头痛、头晕、视物模糊、呕吐,疑为颅内出血。护士首先应给予病人 A、头部置冰袋 B、低流量吸氧 C、头低脚高位 D、保持口腔清洁 E、鼻饲流质饮食 3、对于既有发热和出血征象,又伴有肝、脾肿大的患者,为明确血液病诊断,最有鉴别价值的实验室检查方法是 A、肝功能 B、B型超声 C、CT D、骨髓检查 E、X线胸部摄片 4、某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出现高热,伴抽搐,此时,最合适的降温措施是 A、温水擦浴 B、酒精擦浴 C、冰水灌肠 D、口服退热剂 E、头部及大血管处放置冰袋 5、治疗慢性再障的首选药是 A、雌激素 B、雄激素 C、生长因子 D、维生素B12 E、免疫抑制剂 6、常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是 A、红霉素 B、青霉素 C、氯霉素 D、林可霉素 E、头孢氨苄 7、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一般不出现

A、进行性贫血 B、感染 C、出血 D、全血细胞减少 E、肝、脾淋巴结肿大 8、网织红细胞减少,主要见于 A、缺铁性贫血 B、出血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溶血性贫血 E、巨幼红细胞贫血 9、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部分病人可作脾切除 B、注射雄激素 C、作骨髓移植 D、感染时可用氯霉素 E、输新鲜血 10、目前治疗重型再障的首选药物是 A、雄激素 B、免疫抑制剂 C、糖皮质激素 D、阿托品 E、氯丙嗪 11、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首发的表现是 A、贫血 B、出血 C、感染 D、全血细胞减少 E、肝脾肿大 12、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机制是 A、造血原料缺乏 B、骨髓造血功能低下 C、急性失血 D、严重感染 E、红细胞破坏 13、下列哪个药物肌注时,注射部位特别容易出现硬块 A、丙酸睾丸酮 B、青霉素 C、阿米卡星 D、地塞米松

贫血题库1-2-10

贫血题库1-2-10

问题: [单选,A1型题]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升高的是()。 A.慢性感染性贫血 B.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C.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慢性失血性贫血

问题: [单选,A1型题]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病因是()。 A.慢性胃炎 B.慢性肝炎 C.慢性溶血 D.慢性感染 E.慢性失血 缺铁性贫血的病因。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包括:摄入不足而需要量增加、慢性失血和吸收不良。在题中给出的五种情况以慢性失血最常见。

问题: [单选,A1型题]关于缺铁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不正确()。 A.感染发生率降低 B.口角炎、舌炎、舌乳头萎缩较常见 C.胃酸缺乏及胃肠功能障碍 D.毛发无光泽、易断、易脱 E.指甲扁平,甚至"反甲" 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除参加血红蛋白的合成之外,还参与体内的一些生物化学过程。缺铁时由于髓过氧化物酶和氧化爆发活动性降低,致巨噬细胞功能和脾自然杀伤细胞功能障碍,故缺铁性贫血患者感染的发生率不但不会降低,反而会升高。其余各项均见于缺铁性贫血患者。 (西甲冠军 https://www.doczj.com/doc/e52932089.html,/)

问题: [单选,A1型题]下列哪项是诊断缺铁最肯定的依据()。 A.有慢性失血史 B.血涂片见典型小细胞低色素性红细胞 C.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 D.血清铁降低 E.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 缺铁的诊断依据。骨髓小粒可染铁是代表体内的贮存铁,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即表示体内已无贮存铁,故可肯定诊断缺铁。而其他几项检查或病史则不能完全肯定缺铁,如在慢性失血时,虽然血清铁降低,但贮存铁可能正常或偏高。

最新贫血测试题(一)

贫血测试题(一) 第1题根据国内标准,血红蛋白测定值下列哪项可诊断为贫血 A 成年男生低于130g/L B 成年女性低于110g/L C 妊娠期低于105g/L D 哺乳期低于115g/L E 初生儿至3个月低于150S/L 第2题根据病因及发病机制贫血可分为 A 红细胞生成减少,造血功能不良两类 B 红细胞生成减少,造血功能不良及红细胞破坏过多三类 C 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及失血三类 D 红细胞生成减少,溶血,失血,再障及缺铁等五类 E 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过度破坏,失血及造血功能不良四类 第3题关于贫血的病理生理基础,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红细胞内2,3-DPG含量减少 B 心脏扩大,脉压加大 C 性功能减退,月经紊乱 D ST段压低,T波倒置 E 多尿 第4题正常人消化道内铁吸收效率最高的部位是 A 胃 B 十二指肠及空肠上部 C 空肠 D 回肠 E 回盲部 第5题下列除哪项外能抑制铁的吸收 A 咖啡 B 蛋类 C 茶 D 维生素C E 菠菜

第6题关于贮存铁,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形式存在 B 铁蛋白主要在细胞浆中 C 含铁血黄素可能是变性的铁蛋白 D 体内铁主要贮存在肝脾骨髓 E 铁蛋白不溶于水,由皮肤细胞代谢 第7题早期缺铁性贫血形态学改变为 A 小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B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C 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D 大细胞性贫血 E 以上全不是 第8题缺铁性贫血的改变顺序是 A 低血清铁-骨髓贮存铁减少-贫血 B 低血清铁-贫血-骨髓贮存铁减少 C 骨髓贮存铁减少-贫血-低血清铁 D 贫血-骨髓贮存铁减少-低血清铁 E 骨髓贮存铁减少-低血清铁-贫血 第9题血清铁减低,总铁结合力增高及转运铁蛋白饱和度减低见于 A 海洋性贫血 B 感染性贫血 C 缺铁性贫血 D 再生障碍性贫血 E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第10题慢性骨髓炎患者,发现贫血,红细胞为正常细胞型,血清铁450μg/L,总铁结合力2000μg/L,骨髓细胞外铁 (++),贫血症诊断为 A 缺铁性贫血 B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C 慢性感染性贫血 D 失血性贫血 E 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精品文档 再生障碍性贫血 病因和发病机制 多种原因导致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减少和(或)功能异常,引起红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减少的一个综合病症。 病因①药物如抗癌药、氯霉素、保泰松;②化学毒物:苯;③放射线;④病毒感染等抑制细胞发病机制:①造血干细胞受损;②造血微环境异常;③免疫因素: + TCD8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主要为贫血所致,如头晕、乏力及心悸等。血小板显著减少时则有出血。若粒细胞明显减少时则可发生感染。肝脾一般不大。 1.重型再障起病急骤,出血、感染严重,常发生在内脏,内脏感染和败血症,网织红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数明显减低,骨髓增生极度减低。 2.慢性再障起病缓慢,贫血常为首发症状,出血较轻,感染偶有发生,病程较长。 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象全血细胞减少,贫血呈正细胞型。 重型再障具备下述三项中两项: ①网织红细胞绝对值<15×10 9/L ②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 9/L ③血小板<20×10. 精品文档 2.骨髓象重型再障多部位增生极度减低,造血细胞极度减少,巨核细胞均明显减少或缺如。 治疗 再障的治疗包括去除病因、支持疗法和恢复造血功能的治疗。 重型再障应尽早进行骨髓移植或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等免疫抑制治疗。 慢性再障则以雄激素(丙酸睾酮、司坦唑醇、达那唑、十一酸睾酮)为主综合性治疗。 【例题】引起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较常见的病因是 A.营养因素 B.物理因素 C.病毒感染 D.细菌感染 E.药物及化学物质 【正确答案】E 【例题】(1~2题共用题干) /LHb 60g/L,RBC 2.2×10 男性,32岁,头晕乏力两年半,皮肤散在出血点,血象99,中性12, 粒细胞碱性20%/L,白细胞分类:淋巴细胞80%,中性WBC 2.0×10/L,PLT 32×10 磷酸酶积分增高,肝脾无肿大,骨髓增生低下。 1.最可能的诊断是 A.骨髓纤维化 B.慢性再障 C.急性再障 脾功能亢进 D. 白血病 E.B 【正确答案】 2.治疗上应首选哪一项措施

再生障碍性贫血迎来新疗法,Promacta获批上市

出国看病:重型再障迎来新一线疗法,Promacta获批上市 在出国看病患者中,血液病患者并不少见,但其中血液肿瘤比较常见,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简称“再障”)却相对少见。 其实,严重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罕见的、危及生命的获得性血液疾病,患者的骨髓不能产生足够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容易导致感染或出血,几乎是致命的诊断。最近,出国看病的再障患者迎来利好:新药Promacta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严重再障的一线治疗。 Promacta在美国以外的大多数国家以Revolade销售,是一种口服的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已被批准用于对IST敏感性不足的进行性再障患者。而此次批准,对于初始治疗方案没有反应的再障患者来说,将带来新的选择和希望,这对出国看病的再障患者将充满吸引力。 汉鼎好医友提醒,中美医疗各有所长,美国的一些新疗法、新技术全球领先,美国专家在这方面相对更有优势。但出国看病却并非适合所有患者,切莫盲目选择。国际远程医疗这一创新形式的出现,为患者提供了更多可能。

汉鼎好医友作为上市公司汉鼎宇佑(300300SZ)控股跨境医疗平台,在美国拥有健康险公司和官方医疗执照,签约管理美国32个专科领域权威专家近万名,与美国各大顶尖医院保持良好合作关系;在国内,已与200多家三甲医院共建“好医友国际医疗中心”,最快只需24小时,即可预约到美国权威专家会诊,获取前沿治疗方案。若条件允许,即可在当地医院落地治疗,美国专家随访、跟进。 确有必要时,患者还可通过汉鼎好医友便捷出国看病。治疗回国后,再返回当地医院接受后续治疗,美国主诊医生远程随诊,出国看病衔接有保障。

再生障碍性贫血11743教学内容

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与治疗 一、再生障碍性贫血定义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骨髓造血衰竭。其发病率在我国每年为0.74 / 10万,可发生于各年龄组,老年人发病率较高,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再生障碍性贫血分为先天性、获得性。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又分为原发性、继发性。 原发性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占绝大多数(本专家共识主要讨论它),发病机制为T淋巴细胞异常活化、功能亢进、损伤骨髓;其中一些患者(你可能是这一类),可合并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方法相似。 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 (一)实验室检测 1.必需检测项目: (1)血常规检查 (2)多部位骨髓穿刺 (3)骨髓活检。 (4)肝、肾、甲状腺功能检查,肝炎病毒检查。 (5)血清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12水平。 (6)免疫相关指标检测。 (7)其他:心电图、超声、胸部X线、CT等。 2.有条件的医院可开展多检查一些项目 (二)一般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标准 1.血常规检查 一般全血细胞(包括网织红细胞)减少,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至少符合以下三项中两项: 血红蛋白< 100 g / L;正常细胞型贫血,网织红细胞减少。 血小板计数< 50 × 109 / L;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1.5 × 109 / L。 2.骨髓穿刺:

——多部位骨髓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故要在人的不同水平面的骨髓进行穿刺); ——有小粒细胞空虚,非造血细胞(淋巴细胞、网状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等)比例增高(细胞免疫增强); ——巨核细胞明显减少(巨核细胞是产生血小板的); ——红系、粒系细胞均明显减少。 3.骨髓显微镜活检: ——多部位骨髓增生减低; ——小粒细胞空虚;脂肪细胞、非造血细胞增多(尤其淋巴细胞)增多,占50%以上; ——造血细胞明显减少,尤其是巨核细胞减少(可引发血小板减少)和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减少; ——一般无脾肿大。 ——一般的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 4.除外检查。 一些病人在检查时,已发现原发性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可能与高龄、细胞免疫异常增强、免疫功能不平衡);同时发现有一些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如长期缺乏某些营养,引发造血细胞/ 全部血细胞的减少;骨髓增生减低,巨核细胞减少,引发血小板减少;如肝硬化及肝炎,可引发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能促进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而血小板减少到< 10 × 109 / L时,一般会有出血症状。要预防在前。可能是原发性(与高龄、T细胞异常增加等相关)+ 某些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三)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标准 (1)骨髓细胞增生能力< 正常的25%; (2)血常规:需具备下列三项中的两项: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0.5 × 109 / L; 网织红细胞绝对值< 20 × 109 / L; 血小板< 20 × 109 / L。 (3)若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0.2 × 109 / L为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护理新进展--王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护理新进展 再生障碍性贫血(AA)是由于化学、物理以及其他不明原因导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一类贫血性疾病[5]。其多见慢性发作,病程中多表现为骨髓造血组织减少,进行性加重的贫血、反复出血及易感染,全血细胞减少的难治性疾病.临床上常见的表现为较严重的贫血、出血和感染[1]。为了提高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强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护理;新进展 1.病因 1.1药物原因:药物是临床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最常见原因,患者通常服用如氯霉素、磺胺类药物、柔红霉素、苯妥英钠等。 1.2化学物质致病原因:临床研究发现苯及其衍生物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关系密切。也有患者由于接触有机磷农药、砷及重金属盐等发病。 1.3电离辐射、X线致病原因:对电离辐射、X线的长期超量接触可直接损害造血干细胞破坏骨髓微环境,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1.4感染等致病因素:严重的反复的细菌感染及病毒感染也可以导致本病[5]。 2. 病情观察 观察急性期患者情况、感染症状以及出血部位、程度, 尤其要观察有无重要脏器出血如颅内出血等症状; 观察慢性再障患者有无进行性贫血加重、急性发作表现[5]。准确采集血标本, 协助做好骨髓穿刺检查, 以了解病情变化。 3.一般护理 3.1保持病室清洁, 空气新鲜,定期消毒。保持患者口腔、皮肤清洁卫生, 尽可能减少感染因素。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富有营养、易消化食物。 2.2急性型再障以休息为主, 病情危重时绝对卧床休息, 慢性型无严重贫血时可适当活动, 但要防止碰、撞、跌跤等[1]。 3.3心理护理:这类病人因长期患病,虽经治疗病情不见好转,靠输血维持生命,往往情绪低落。护理人员对病人要注意主动热情,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开导,鼓励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有些患者由于久治不愈,对疾病产生恐惧心理,心神失养[7]。 4.对症护理 4.1出血的护理措施:①皮肤出血的护理:首先要保持患者皮肤、黏膜、毛发的清洁,除日常洗漱外,还应定时洗澡、理发、修剪指甲、更换衣物。如患者病情严重,不能自如活动,应在病床上擦浴、并及时更换衣服及床单,定时翻身及变换体位,并给予患者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褥疮及肌肉萎缩。帮助患者清洁皮肤时应选用刺激较小的肥皂,避免用热水和酒精擦洗,同时不应用力过重,避免患者皮肤受摩擦挤压及碰伤。剪短指甲,以免抓伤皮肤,导致出血。其次,要定时检查皮肤出血点、瘀斑及出血部位,肢体皮下或深层组织出血可将肢体抬高,深部组织血肿也可采用局部压迫方式积极止血。此外,对患者外阴及肛周的清洁亦十分重要,为预防感染,大便后坐浴,患者有痔疮者尤其需预防感染。②鼻腔出血的护理:平素用石蜡油为患者滴鼻,以防止鼻腔黏膜干裂引发出血。若患者鼻腔少量出血时,应用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