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间信仰_和谐社会的文化资本_高长江

民间信仰_和谐社会的文化资本_高长江

民间信仰_和谐社会的文化资本_高长江
民间信仰_和谐社会的文化资本_高长江

民间信仰:和谐社会的文化资本

高长江

和谐社会建设不仅是一项社会工程,也是一项文化工程。作为社会建设的基础工程,文化建设既要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方向,又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充分开发与艺术利用本土文化库藏的和谐理念与和谐精神,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文化资本支持。民间信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和谐社会建设重要的本土文化资本。(1)其以精神信仰的方式建构了平民百姓安身立命、顺道达和的和谐心理,从而为社会和谐创造了心理基础;(2)其所书写的忠孝节义、积德行善等道德故事,为民间社会整齐风俗提供了道德文本;(3)其全民性的 大乐与天地同和的仪式庆典也成为民间社会文化整合的重要文化纽带;(4)其艺术语言的和谐风格滋养了民间社会的和谐性灵及日常生活;(5)其泛灵崇拜神化了天人关系,成为乡土社会人物和谐的生态哲学。

关键词:和谐乡村 和谐文化 本土文化 民间信仰

作者:高长江,1959年生,浙江理工大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无论春天社会还是现代社会,社会的存在与实在都不单是社会学家所说的人际互动,而赖于社会所创造的文化资本。所谓的文化资本,包括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消费并在消费中产生布尔迪厄所说的 社会巫术效应的习俗、制度、法律、艺术、信仰、意识形态等。和谐社会建设亦如是。其可能的基石并非仅是社会学家畅想的 社会合作,更重要的还取决于社会文化资本的消费艺术。本文将以宗教学理论为背景并以乡土社会为视度,就曾被视为封建迷信的民间信仰可能为和谐乡村建设提供文化资本进行论述。本文的目的与其说是论述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还不如说对民间信仰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进行场景建构,并使这个问题具有可实践性。

一、文化建设的民族化风格

在 引言的文化理论框架下,和谐社会建设的深层运作是一项文化工程。 社会其实是一个语义空洞的概念形式。它能够被想象为实有,是因为它存在着一种特殊的信息/组织系统,即文化。所谓的 社会互动、 相互作用等不过是人类根据文化的信息和组织原则所展开的自我组织和自我再生产的实践而已。社会始终是一座由各种文化材料组织而成的文化建筑。社会革命的实质是文化革命。

按照文化/社会的这一逻辑结构,新千年中国乡村和谐社会建设,可以解释为一个 和谐文化!和谐社会的工程模型。作为乡村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工程,乡村和谐文化建设,不仅要追踪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更要探讨文化建设的策略性问题,尤其是新文化建设与本土文化之间的勾连与互构关系。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如何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充分挖掘蕴涵于中国乡土社会不同文化形态中倡导和谐理念、反映和谐之价值取向的思想意识和文化精神,并通过中国

?

?

115

先进文化的语法改写与修辞创意,使其成为和谐文化的文化资本,对和谐文化及和谐乡村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这并不难理解。首先,任何一种文化建设都是在 传统 基础上的改写与创新。这一点,马克思在#路易?波拿马的雾月18日?中陈述得十分清楚: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经验证明,割断传统的文化建设不仅缺失理性,而且还很可能质变为一种 文化创伤 乃至于人民的精神创伤。其次,任何一种文化都是民族的,是特定民族文化的在场陈述,更是民族精神和智慧的凝聚;缺失民族性的文化将导致文化的有 文 无 化 ,最终沦落为一种空洞的政治修辞,变成一种引发视觉冲动的文化景观。再次,任何一种文化都是本土的,是一种地方性生活技艺和言说艺术。只有当它散发着汗水和泥土的气息,它才能够被接受、认同,才具有亲和力、感召力、生命力。最后,在当代文化全球化、文化信息化所引发的文化多元化、复杂化与认同模糊化的语境下,一种文化叙事只有 人种学 化,才不至于在话语喧哗的全球文化现场漂泊流浪,无家可归,或迷失为一种娱乐性的消费符号,而成为社会的情感整合和意义信仰体系。其实,我们现在所言说的 农村文化 、 乡村文化 ,不是好莱坞和摇滚音乐、麦当劳和世界杯,而恰恰是那些熟悉的或粗俗的本土化的传说、故事、仪式、信仰、节庆等。也正是这些由古至今代代相传、纠缠不休的乡土方言构成了乡村文化生活的网络,传承着乡土社会的文化血脉,向社会言说着老街、石屋和手工艺的不可替代性,并使民间百姓借此阅读和书写他们的历史与未来故事。

在人类学叙事中, 乡土文化 与 民间文化 是两个可以互换的概念。通常所说的民间文化,指的是在国家上层文化之外而流通于民间社会的观念信仰、道德规范、礼仪制度、艺术游戏等这样一种地方文化。西方人类学界也习惯地将其表述为 民俗文化 、 大众文化 与 俗文化 ;美国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则用 小传统 来表述之。雷氏认为,属于上层文化的 大传统 的运行主要是在学校和庙堂中;而属于下层文化的 小传统 的运作及传承则是在无文字的乡村生活中。其实, 小传统 与 大传统 并非疏离对抗的,而是相互影响和彼此互动的。 小传统 需要 大传统 的指导, 大传统 也需要 小传统 鲜活的文化乳汁来滋补;并且, 大传统 的宏大叙事只有通过 小传统 的修辞谋略才能为民间社会所阅读、进入,成为 可居住的空间 。中国传统文化的 大传统 ,无论是仁爱之形上之道,还是修齐治平之形下之器,只是通过民间文化,如戏曲、传说、民间信仰的演绎才不再是夫子学究慎独于荒斋老屋的脑浆循环和语言游戏,而成为民间社会的修身立人之规矩。其实,在民间社会,不仅国家的政治、社会、文化,甚至于国家的概念都是深埋于民间百姓的信仰、礼仪、民俗等日常生活文化之中。因此,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东方还是西方,国家文化建设、本土化行动都是一种重要的文化战略。

二、民间信仰及其 和 之语义空间

在中国民间文化家族中,民间信仰以其 包罗万象的纲领 的身份掠取了主体的地位;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人们用 民间信仰 指涉 民间文化 的语言学混乱。的确,由于民间信仰的宗教性、民俗性、生活性特征,使得它几乎成为民间文化的代言人。民间社会的人生信仰、道德规范、礼仪制度、艺术游戏,乃至于吃穿住行、婚丧嫁娶、生老病死等日常生活,都与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像张新鹰先生所说的那样: 中国的民间信仰是一片汪洋大海。千百年间,极其庞大而又不断扩充的神灵队伍驻守在遍布村镇城乡的各色神庙,深入到各行各业、千家万户,?

116?#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第3期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585页。

普通百姓时时与&有形?的神灵同在,也于&无形?的神秘力量同在,对它们的崇信渗透到风俗、习惯、礼仪、禁忌当中,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实,正是千百年来几乎以一种 集体无意识 的方式沉没于百姓心灵深处、渗透于日常生活世界的民间信仰,勾勒着乡土文化的网络。民间信仰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社会生活、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如此紧密地纠缠在一起,这使得其成为乡村文化发展与社会风尚创构的重要语言资源和文化资本。

我曾指出,倡导人间友爱,诉求积德行善,维系生活和谐,是中国宗教文化的深层语法。它不仅丰富了中华 和 文化的库存,而且也为华夏大地善男信女、日用百姓自我超越,臻于神圣和安身立命、和谐生活提供了灵性关怀和实践智慧,成为21世纪和谐社会建设重要的文化资

源。(作为中国宗教文化系统中的民间信仰),其文化价值亦可作如是理解。尽管作为一种自然自在的乡土文化,作为融儒家的道德信条、道教的修炼方技以及佛教的果报思想为一体的杂糅文化,民间信仰中确实厚积着封建迷信的残渣,诸如宗法观念、鬼魅巫术等;而且,民间信仰活动中也不乏巫婆害命、神棍骗财等很多封建迷信的东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民间信仰与中国传统 和 文化相悖。作为一种以原始宗教万物有灵信仰为文化基础,以中国传统的儒道释文化和民间神秘文化为文化背景,以敬天祭祖和圣贤崇拜为文化意象,以禳灾求利和平安幸福为文化理想的民间宗教,它与中国传统文化的 和 旨 和 趣是相通相融的。尽管民间信仰没有 正统 宗教那样纯粹形而上的意义关怀和系统化的宗教义律,但它却通过故事陈述和礼仪表演的形式将中华文化 大传统 之和谐理念渗透到穷乡僻壤,续写着民间和文化的文本;它不仅创造着乡土社会和谐生活的人文美感,也在人类存在的废墟上建造起个体幸福在世的精神 支撑点 ;它不仅在传统社会供养着普通百姓栖居于人的肉体与灵魂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生活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天地人和合之境,也为我们今天建设心理和谐、人际友爱、社会安定、生活温馨、生态友好的和谐新农村提供了宝贵的文化资本。

至于民间信仰的迷信残渣和落后思想,我们一方面可以通过政策进行引导或清扫,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再阐释进行语义转换。正如苏珊?桑塔格所说,阐释是一种解放的行为,是改写和重估

死去的过去的一种手段,是从死去的过去逃脱的一种手段。?通过侵犯和挪移的方式将先进文化

话语引入它的文本,通过其语言的改写和创新,就完全可以使其语用学价值最大化,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文化资源。

三、和谐社会建设:民间信仰的文化支持

(一)精神寄托:灵肉和谐的文化心理

和谐社会建设并非庸俗的社会学理论所解释的那样,仅是一个社会机制问题,它更是一个心理人类学课题,即如何创造和谐社会的文化心理基础。人是文化的动物,这个命题不仅意味着人为文化所模塑,而且也意味着文化为人所创造。人与文化互生互育。灵肉二分,精神梦游,则视听言行混乱狂躁;反之,神形相守,灵肉和谐,则自然 顺道达和 。

如何才能达致人的灵肉和谐?作为一种深度的精神生活,灵肉和谐更多地仰赖于哲学、艺?117?民间信仰:和谐社会的文化资本+

%

(

)?

张新鹰:#中国民间信仰事象随想?,#中国民族报?2006年5月23日。高长江:#和谐世界与宗教灵性?,#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2期。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民间信仰,在不同的知识系统中有不同的修辞形式。宗教学把它解释为在 正统 宗

教之外而活跃于民间社会的一种宗教现象;民俗学把它言说为一种民间俗信形式;人类学家则将其表述为一种 地方性 知识。我更倾向于从宗教学的视角把它理解为一种宗教形式。

苏珊?桑塔格:#沉默的美学?,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6年,第5页。

术、审美、信仰的生活。于平民百姓而言,以哲学照护灵魂和谐似乎机缘欠缺,信仰与艺术的生活倒是其滋养灵魂和谐的可能之路。正如精神分析理论家荣格所说,所有的宗教(包括原始民族巫术般的宗教形式)都是心理治疗,,,处理并治愈心理创伤以及因心理痛苦所引起的心理不适

,,,的手段。%美国心理人类学家M ?E ?斯皮罗曾就缅甸和尚的精神健康问题做了细致的心理

分析。在他看来,正是佛教信仰为和尚们的心理疾病提供了一种防御机制。

(我个人的文化与心理卫生研究也使我相信:宗教信仰几乎就是平民百姓守护灵肉一体的主要途径。下面的文字即是通过心理人类学和精神分析学的整合对民间信仰的祖先崇拜、神灵崇拜、仪式表演与大众心理和谐之关系所做的一种场景建构。

1.祖先崇拜与终极关怀

在中国民间信仰习俗中,祖先崇拜十分普遍,甚至被西方人称为中国真正的 本土宗教 。在我看来,社会学的 秩序 说和伦理学的 怀祖 论无法解释清楚普通百姓祖先崇拜的深层心理动因。祖先崇拜深层的 心理动力学 是个体灵魂的永恒诉求。生与死的游戏是人生沉重而严肃的课题;或者说,死亡是猥亵人类幸福在世的可恶的蛆虫。尽管每个活着的人都没有经历死亡,可以保持伊壁鸠鲁式的自慰,但漂浮于时间的川流之上,每时每刻我们都会产生逝者如斯的眩晕。眼看着生命的火花渐渐熄灭在永恒的静默和黑夜之中,如何才能坚韧地活下去,成为人生在世的最大难题,也是导致个体心理焦虑、精神忧郁、灵魂分裂乃至疯狂的因素。也正因此,才有了星象学、招魂术、宗教等众多超自然生命的故事。民间信仰中祖先崇拜之意义就在于为个体提供了一种灵魂永恒的 文化谎言 。中国农民之所以能乐观地执着于生,又能达观地面对着死,并非在于蒙田赞扬的 平静 和克尔凯郭尔讥讽的 琐碎 ,而在于他以 神义论 的语言书写着个体的时间史:我虽然会死,但我将像我的祖先一样,血脉生生不已,故事仍在继续。他并没有从这个世界消失;在年节祭祀仪式中,他仍回到家里和族人欢聚一堂,享受亲情和美味。这样,个体实质便达到了基督教神学所谓的 永恒 。)民间社会除夕夜祭祖仪式的象征意义不是民俗学和伦理学的,而是心理学和人类学的:死神的不道德性的恐吓因家庙供桌上矗立的灵牌而失去了重量; 向死而在 的残酷人生过程因隆重的 迎祖 仪式而成为一种生命形式轮转的游戏。庄严的祭祖仪式成为死亡的驱魔仪式。不仅激发了个体的永恒想象,守护着个体灵魂的 在家 ,也激励着个体的 键道达和 。中国乡土社会温馨和谐的家庭文化,虽不乏伦理规范之因素,但其深层是个体灵魂和谐的实践形式。

2.神灵崇拜与 苦难 解脱

神灵崇拜是维系普通百姓灵魂和谐的另一种十分有效的形式。生活是混乱的、无常的,甚至是残酷的。灾难、厄运、荒谬、无理??在没有任何预约的情况下突然造访,打乱我们生活的逻辑结构。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抗御能力,人就会被它们吓得瘫软在地乃至于疯狂。但是,就人类已有的 能力及手段 而言,无论是技术还是理性,都不足以同 伟大 的自然力相抗衡。为了活下去,人就要创造出 超自然 的力量。久旱不雨,河井干枯,无计可施,只能祈求龙王和雷公;久病不起,医穷药尽,只能邀请钟馗捉鬼和萨满驱邪。

我们不必嘲笑平民百姓的愚昧无知,其实这是弱者抗拒强者的一种生存策略。生存之本质就是一个在幻想的支持下不断试验的过程。相信奇迹的哲学不是实在论而是存在论;不应鄙视为愚蠢而应理解为人类在驾驭生活方面表现出的成熟。所谓 成熟 ,就是维特根斯坦所说的在某种情况下对某些非知识和经验的命题的相信。一次献祭,一次祷告,并不能改变不幸的命运,但它?

118?#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第3期

%

(

)荣格:#分析心理学与梦的诠释?,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第11页。M ?E ?斯皮罗:#文化与人性?,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163-166页。高长江:#东方乡村文明之路?,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61页。

可以燃烧某些沉没的希望,或通过闪烁的烛光抹去哀伤,重构被现实的无常碾碎的生活想象。桑塔亚纳说得好: 祷告虽未带来任何物质的东西,但至少是培养了人的某些精神方面。它不会带来雨,但直到雨到来之前,它可以培养一种希望,一种屈从,可以培养一种心情以应付任何可能的结果,即展开一种远景,在其中人类的成功会根据它的被限定的存在和有条件的价值显示出来。 %对于一个在一次海难中丧失了两个儿子的母亲来说,如果她不是相信她的孩子得到了 天上圣母 妈祖的拯救并享受着妈祖之爱,那么,她的存在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彻底的疯狂。妈祖庙的献祭与祷告尽管并不能改变客观实在,但却改变了人的心理状态,使人能够沉郁或轻松地忍受灾难与不幸。我曾分析过这一点,作为一种宗教信仰,它的主要功能不是改变现实生活中

的恶、痛苦、无序这类问题,而是使我们如何把这些问题承受下来。(对于信仰者而言,信仰之

所以无需怀疑,其根本原因也就在于此。也正是通过祈求和祷告,相信有求必应与善恶有报,相信魔法和期待奇迹,使人们以一种 平常心 和 归因法则 来对待生老病死、天灾人祸,避免了因一时的痛苦、抑郁和焦虑等精神苦痛而向他人和社会宣泄,从而以平和的心理维系着社会的和平。

3.仪式表演与心理净化

民间信仰中的祖灵崇拜仪式,从文化心理学和精神分析的角度看,之所以益于人的心理卫生,还在于它具有情感渲泄、心理净化的功能。这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视度展开分析。其一,祭祖或亡灵祭拜仪式,既是对祖先和亡灵的追忆和悼念,同时也是生者自我心理安抚的精神卫生疗法。无论是祭奠鬼魂的 中元节 ,还是超度亡灵的 七七斋 ,就是这种心理疗法的充分体现。如 鬼节 的灵魂超度仪式,街巷搭台,鬼王棚座,诵念经文,作水陆道场,施放 焰口 ,焚化法船,点燃河灯??这一幕幕戏剧化的表演,不仅使生者象征性地 看见 亡魂如何解除生时的罪过,顺利经历阴间冥途之旅,最终重回生命的起点,,,往生极乐世界的过程,从而化解了生者的愧疚与忧虑;而且,通过仪式表演,将生者的哀思在语言吟唱中抒发,对死亡的恐惧在集体仪式上喷射,可使生者丧亲的哀伤和存在的虚无心理得以宣泄和释放。这种仪式十分类似于西方心理学的 哀伤疗法 和精神分析的 语言倾诉疗法 。仪式告罄,亡者灵魂得度,生者灵魂安宁,生活重归平静。

其二,从宗教人类学的视角看,民间信仰仪式的游戏性、娱乐性似乎超过了 宗教性 。它没有佛教那令人昏沉的喃喃诵经,没有道教那玄虚森严的布法说道,也没有天主教紧张而痛苦的自我忏悔,而是充满了审美炫耀和游戏色彩,成为一种如人类学家辛格所说的名副其实的 文化表演 。作为一种融艺术性、游戏性与宗教性为一体的 文化表演 ,它的主要文化心理功能就是为普通百姓提供了一种发泄心理抑郁和压抑的表达形式。在缺乏心理医师和心理卫生知识而生活又是如此艰难的乡土社会,中国农民能够令弗洛姆惊讶不已,,,生命是如此的沉重,但奇怪的是,大多数人并没有精神失常,反而精神平和,心理健康,,,其原因就在于文化心理学家所说的人以多种多样的文化游戏即仪式的狂欢喷发苦闷,压抑对存在真理的思考。敏锐的帕斯卡尔早已穿透这种 狂欢 的戏剧表象:此疯狂只是为了不至于堕入另一种形式的疯狂:精神分裂症。

(二)贤良故事:人际和谐的道德文本

尽管民间信仰没有 正统 的儒道释三教那至高至深的仁爱心性道理和 诸恶莫做,自净其意 、 大慈大悲,普渡众生 的仙道菩萨义律,但其叙事之主题仍是教化百姓扬善弃恶,和睦修助。在无文字的乡土社会,正是民间信仰和民间艺术通过感性生动的忠良故事、英雄故事、贤臣故事、仙道故事、报应故事的讲述将儒道释的忠孝节义、积德行善、善恶报应、无量度人的道德?119?民间信仰:和谐社会的文化资本+

%

(乔治?桑塔亚纳:#宗教中的理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3页。高长江:#神与人:宗教文化学导论?,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8页。

语言刻入普通百姓的肉身,成为芸芸众生的饮食男女、衣食住行、视听言动的 德行修辞学 。叙事不是进行叙述,而是进行一个 实践 ,一个按叙事的文笔而行走的生活实践。其实,民间社会中普遍流行的德性良知、礼仪文明等与所谓主流文化相一致的伦理文化,就是民间艺术、民间信仰从主流文化下载并通过修辞调理书写而成的。在民间信仰的磨坊里,游荡着一个个按 大传统 模版复制出来的鬼灵。民间百姓也正是依循着这些鬼灵或粗苏或细的 磨道踪迹 书写着修身立人的大文章。

在我国东南沿海普遍流行的妈祖崇信就是这样。在宁波象山石浦镇做妈祖信仰的田野考察中我们发现,海神妈祖不仅是 讨海者 冲风破浪的保护神,而且妈祖信仰也塑造了信奉者的忠义善良的品性。在东门岛,妈祖就是渔民们的道德楷模;而由妈祖信仰凝结起来的精诚相助、舍己救人的道德观今天仍是当地乡土社会伦理文化的主旋律。流行于浙江永康的胡公大帝信仰也是如此。胡公大帝又称胡相公,也是一位由真实的历史人物衍化而来的地方神。胡出身寒门,年轻时种过田,学过手艺,是货真价实的 田舍郎 ,同农民群众交往甚多,对吴越末年的社会黑暗、政治腐败、百姓疾苦有切身感受。因此,在他登上 太子堂 之后,在政治上力主宽刑薄赋,兴革便民,做了些为民请命、造福乡里的好事,使数以万计的家庭得到休养生息,安居乐业。如今,胡公信仰已成为当地村民尤其是村官们勤政为民,造福一方的 官文化 理念。

其实,中国民间信仰的作坊里到处闪现着 和 文化的创意。只不过它们没有吸引我们思辨的目光而只是吸引了观光客和 淘金者 色情般地 窥视 和贪婪地掠夺和篡改。如民间信仰中普遍流行的 福、禄、寿、财、土、灶 的俗信,与今日的和谐文化就有诸多相通。倍受崇拜的福星圆头大耳,慈眉和颜,长髯掩耳,怀抱婴儿,寄托着民众对和谐人生与圆满生活(全家福)的诉求;禄神崇拜虽反映了普通百姓对官道权力的追求,但也含有对权力的公义的期待;寿神崇信不单纯是生命崇拜,还有安宁、孝道、尊老、敬老的道德意义;财神崇拜尽管象征着普通百姓对财富的追求与向往,但这种追求与向往却以 正路取财 为道德底线;土地神崇拜则蕴涵着中国农民扎根乡土、爱土爱地、生活和谐的价值取向;灶神祭拜虽有几分亵渎神灵的轻佻,但在这中国农民特有的幽默中则蕴涵着民间百姓对 父慈子孝天神敬,夫唱妇随家道兴,妯娌相亲无烦恼,兄弟和睦土变金 (#灶君宝卷?)的和谐家庭文化的追求。

当然,民间信仰所信奉的人生观、价值观、伦理观无法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相比,但二者却颇多相通之处,或者说,虽然二者的版本不同,但 文化语法 是一样的。正如李瑞环所说,宗教文化有许多东西反映了其对真善美的追求,同中国共产党提倡的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我们同宗教信仰者的区别,只是对事物的本原的认识和追求目标的方式上的区别,而目标本身常常是相同或

近似的。%新千年中国乡村和谐文化建设若能将把两种版本艺术整合,就会书写出传统与现代圆融合一的道德文本。

(三)礼仪庆典:社会和谐的文化纽带

我相信,个体的归属感和社会的一体化并非源于社会学家所说的 社会互动 ,而是源于社会成员共同的文化联系所产生的亲近感。民间信仰之所以能够成为和谐乡村建设中的文化资本,就在于其具有整合社会意识,维系乡土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的 文化纽带 功能。这条纽带不仅通过 信仰共同体 的想象编织而成,还通过礼仪庆典的戏剧表演缝合而成。

首先,民间信仰中的祭祀仪式有利于强化村社成员的文化记忆,凝聚人们的社会意识,促进文化认同和文化整合。宗教仪式不仅是一种神圣事件的表演,更重要的在于它通过仪式表演强化群体记忆,凝聚文化认同,巩固社会意识和情感。 在公共节庆里,家人、邻居、朋友齐聚一堂,?

120?#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第3期

%李瑞环:#学哲学,用哲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31页。

农民共同体的精神挨家挨户地传播。 %特别是民间信仰,它与 正统 宗教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不是通过圣书阅读而是通过仪式的戏剧性表演展现自己的 真实 存在。参拜共同的祖先,表演族群的神话,叙事社区的神圣起源、敬畏和传说??笨拙的或优雅的、粗俗的或庄重的身体与语言再现了正在消逝的古老村庄的呢喃细语,而人们也将追随哲学符号走进历史的记忆之中。涂尔干在澳大利亚阿塔兰部落发现了信仰仪式这一神奇的文化整合魔力: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关注自己的事物,这将导致人们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情感遭受销蚀;而在宗教仪式里,人们的思想和情感又重新凝聚到共同信仰和共同传统之上,集中到了伟大祖先的追忆之上,简言之,他们完全倾注于社会事物,因此,在每个人意识的视野中所见到的都是社会,使得社会比平时更加有力,更有生机,或者说使散乱的社会重新获得了新生。(

其次,民间信仰中的仪式庆典,因其与民俗节庆融汇在一起,不仅伴以诸多民间文化活动,而且它本身就具有民间文化活动的色彩。浙江海宁海神庙的祭祀活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每年农历八月十八,在江南小镇,,,浙江海宁盐官钱塘江畔的海神庙前,海天相接,钱潮汹涌,旌旗浩荡,鼓乐齐鸣。一年一度的海神祭祀仪式在此举行。仪式以乾隆祭祀海神为文化背景,通过主祭人(乾隆) 盥手,迎神上香,献爵,进酒,行礼,献祭舞,读祝,送神 等系列程序,再现了江南民间社会海神崇拜,祈求海神保佑海宁风调雨顺、永庆安澜的祭奠古风。它是庄严的、神圣的;也是欢腾的、艺术的。作为乡土社会的文化圣筵,它也成为维系乡土社会一体化的重要文化纽带:旌旗、鼓乐、仪式、狂欢,创造了 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 的太和之境。祭祀海神活动不仅充分展示海宁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海潮文化,而且增强了海宁民众爱家爱国、爱土爱乡的社会亲和感和乡土文化的凝聚力。在浙江桐庐莪山乡观察到的畲族祭祖仪式,也充分表现了民间信仰仪式的文化整合功能。畲族的祭祖仪式,从祭祖、请祖到奏名传法等,举族动员,数村呼应,气势宏伟,气氛庄严,不仅表达了族人对氏族神灵的纪念和祈祷,而且也成为民族凝聚力的表现。

特别是民间信仰仪式,作为一种融艺术性、审美性、游戏性与宗教性为一体的 文化表演 ,可以说是乡土社会的一道 文化大餐 。无拘无束,自由率性的文化游戏不仅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而且也拆解着乡土生活琐碎编织的 我-你 藩篱。男女老少、远近亲疏以及乡绅百姓间平日的利益冲突和个性张力在这种表演中冰释了,人们的社会身份感和文化边界感也淡化了。这是一个巴赫金所说的 狂欢 的世界,一个快乐的世界,一个亲和的世界。恰如巴赫金所描述的那样,在民间狂欢节中,支配一切的是人们之间不拘形迹地自由接触的特殊形式,人们仿佛为了新

型的、纯粹的人类关系而再生,暂时不再相互疏远。)浙江永康的 胡公庙会 上的 迎案 活

动就是如此。迎案队伍除胡公神座及其卤薄仪仗外,主要由 技击揭旗 的罗汉班和 衣彩吹唱 的歌舞队组成。以祭神怀祖面目出现的罗汉班在一定程度上是代表各地群众性习武活动的成果去接受检阅,进行较量的。这也就是说,它实质上是一种民间比武活动,目的在展示成果,互相观摩学习,迎神祭神不过是由头而已。通过这种悦神愉人的活动,那些曾因经济、社会利益而彼此冲突的 小共同体 (如家族、亲属群体、帮派等)消除了排斥,化解了矛盾,重新融入村社这个 大共同体 中。庆典仪式改变了人们的文化世界、生活世界和关系世界。于是,村社成了人们共同的庙宇,广场成了人们共同的祭坛,仪式成了人们共同的圣餐,神话叙事成了人们共同的圣经,全体社会成员不分等级、团体、家族而成了共同的 圣会 。

(四)宗教艺术:生活和谐的审美游戏?121?民间信仰:和谐社会的文化资本+

%

(

)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13页。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56-457页。巴赫金:#拉伯雷研究?,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2页。

作为民间文化的主体,民间信仰不仅是一宗教文化,也是乡土社会独具特色的艺术文化,或者说民间百姓日常生活艺术化的审美文化。民间信仰生活的审美体验,不仅使寻常的农家生活充满诗情画意,也引导人们以审美的心境观照生活,创造生活,使生活呈现出和谐的人文美感。

首先,民间信仰创造了安逸平和的日常生活。古庙老树,黛空繁星,庄严平静的叙事,古韵悠悠的语言,它的意义不仅在于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供聆听/理解的文本,而在于它虚构了一个诗意的空间。灵魂仿佛跟随着历史老人蹒跚的脚步,跨过喧嚣的现实,走进沉寂宁静的古代生活。诗意的生活正是从这里起步。再者,聆听也不同于观看:观看是流动的、兴趣的,甚至是喧闹不安的;而聆听则是固定的、静默的、高度聚神的。如果说观看诱引着主体的欲望,那么,聆听则是主体的忘却。总之,无论是讲述还是倾听,在语言的颠覆下,个体在繁重单一的农耕生活中产生的存在厌倦和实用理性受到消解,人的性灵诗意地复苏,单调沉闷的乡土生活诗意地重构。 诗意 并非写诗的意兴,而是希腊人所谓的poien,总之,即回归人与存在的原初。人的性灵与生活的诗意化,不仅使人对生活一往情深,倍增爱恋,而且还能诗意地返回生活,创造出一种类似于仲尼闲居、孔颜之乐般安逸平和之美的生活境界。平和的生活不仅使人的灵魂呈现一种和谐的运动形式,而且也创造了和谐的生活。

其次,民间信仰创造了情趣盎然的乡土生活。正如涂尔干所说的那样,宗教仪式,尤其是民间信仰仪式具有很强的娱乐性, 它们不仅采用了真正戏剧所采用的手法,而且也追求着同样的目的:避开功用性,使人们忘却现实社会,把人们送到一个可以自由想象的世界里去,在那里他们可以完全放松自己。从外表来看,这些仪式简直就是一种消遣活动:参加仪式的人尽情欢娱,开怀大笑。 %正如前所述民间信仰,就是乡土社会的一种文化娱乐活动。那些充满着奇思幻想的神鬼故事,那些充满着审美炫耀的祭祀仪式,那些与神鬼精灵戏剧性交往的生活游戏,使单调、乏味、沉重的乡土生活不再是生命的耗损和无张力、无弹性的一潭死水,而是在或神圣庄严,或喜庆情趣的活动中充满了万种风情与盎然禅意。民间信仰仪式所创成的这种 日常生活审美化 ,正如哲学家约瑟夫?皮珀所说: 在节庆的崇拜活动中,借着圣事具体视觉意象的展现,人类&生而劳碌?的观念得以具体转化:从每日工作的劳碌转到漫无止境的节日庆典活动,从狭隘的工作环境中体会神驰的境界,进而走进世界的核心。 (走进世界的核心,就是回归存在的原场地:在游戏中体味存在之本义。

再次,民间信仰创造了怡悦和谐的美感生活。第一,从审美接受学的角度看,民间信仰中的各种艺术形式,无论是寺观庙堂的建筑艺术,还是神像的造型艺术,对它们的审美观照,都使人们的情感、心理、灵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即艺术审美的愉悦性、超越性,培育了主体超脱、淡然、怡悦的心境,从而使人以一种处顺忘时、萧然无系的淡泊心境面对生活,面对得失,面对生死。第二,无论是神像的造型艺术,还是古庙的建筑艺术,其古典的平和静穆和比例匀称的形式,合 规律性 与 目的性 的统一也创造了一个和谐完美的形式世界。人与艺术面对,正如恩斯特?卡西尔所说,便 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不是活生生的事物的领域,而是&活生生的形式?的领域。我不再生活在事物的直接实在性之中,而是生活在诸空间形式的节奏之中,生活在各种色彩的和谐和反差之中 )艺术品和谐的形式创造了欣赏主体和谐的心境。心境的和谐,不仅使人爱生乐生,而且还会引领他人去追求快乐和谐的生活,帮助他人生活在和谐之中。第三,中国民间信仰不仅以艺术的语言创造了一个和谐的世界,而且还以混合的方言撰写了神灵世界众神和谐共存的 洋泾浜文本 。没有正统宗教森严壁垒的教宗教派之分,没有 正统 与?

122?#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第3期

%

(

)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500页。约瑟夫?皮珀:#闲暇:文化的基础?,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第75页。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第193页。

异端 的喧哗争吵。在民间信仰世界里,无论是西域而来的金刚佛身,还是华夏本土的仙道真人,或是土生土长的鬼怪精灵,彼此相安无事,同住一殿,同享祭拜与牺牲。在浙江温岭石塘镇的85座有名有姓的宫庙中,各类神主有801个,平均每个宫庙有9.4个主神或辅神。佛教的释迦佛、观世音,道教的三清和五圣,传说神妈祖和济公,历史神关羽和张巡,鬼怪精灵黑虎大王和柳木大王,家族名人蔡王爷、朱王爷,甚至于文艺作品人物如孙悟空、阎王爷等往往同聚一堂,不分轩轾。在石塘,不仅一座宫庙供奉两个主神的情况十分普遍,甚至宫庙名称与主神不一致(如新村杨公太师庙的主神却是天后娘娘)的现象也不稀奇。这在宗教学上有几分荒唐,但在社会学上却意义深刻。流连于神殿,阅读各路神灵和谐共存的 无主题散文 ,人们不仅在阅读中把玩其中的滑稽之趣,而且也是一种文化的再生产:在目光掠过文本的瞬间,阅读者嗅到了语词跳跃着的 和而不同 的意蕴。这也是梅洛-庞蒂在阅读 世界的散文 中感悟到的哲学神

秘:在阅读中,主体可以被文本改造。

%(五)自然崇拜:天人和谐的生态意识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做过一段深刻的阐述: 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材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力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因此,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在这里,马克思不仅揭示了人与自然的物质联系,而且也揭示了人与自然的精神联系;不仅从生态人类学的角度,而且从生命哲学的角度揭示了保护生态的重要性:生态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的身体,保护我们的生命。

然而,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生态观由生命本体转向了消费主义。自然不再是人类生命之母而成为人的消费超市。工业化、都市化、现代化??我们不再象先人那样拥有一种与宇宙万物共生的神秘与敬畏,而只有一种消费自然库存的快乐和快乐过后目睹地球贫血和癌变的一阵阵战栗和眩晕。于是,也就有了近年来 可持续发展 、 生态和谐 的 绿色修辞 。如何推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技术、制度、理性的迷信和手段并未改变生态恶化的现状。于是,精神革命进入了思想和话语空间。确实需要人类的灵性革命,包括对自然的价值、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的主体意识与人类中心主义的重新反思与合理定位。在这方面,我相信,中国民间信仰的 生态意识 会给我们以很多有益的启示。

首先,以原始宗教万物有灵为背景的民间信仰仍然保留着泛灵崇拜的古风。村民的生态世界并非一个僵硬的物理世界,而是一个充满着神灵精气的神话世界。自然万物的神圣化与神秘化,使人们对自然界保持一种谦卑、敬畏的态度,控制着人类劫掠自然的欲望。民间信仰禁忌体系中就有很多自然物的禁忌。民间信仰中的动物禁忌,除了图腾动物外,还有精灵类动物的禁忌,如所谓 四大家 或 五大门 (即被称为胡三爷、白五爷、灰八爷、黄四爷、柳七爷的狐狸、刺猬、老鼠、黄鼠狼、蛇)等的 讲究 ,人们认为,这些动物常有成 仙 成 精 之可能,今日交往失误明天灾祸临头,因此应该敬而远之,不可冒犯。浙江海宁的海神信仰以及由此形成的与水有关的禁忌,也对海洋资源的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正如当地村民所言,向江水中乱倒脏水污秽之物,会使海神震怒,给人带来灾难。浙江丽水景宁县的畲族村落伏坑村,其生态环境保持完好,也与畲民的民间信仰,,,自然崇拜密切相关。在畲民的生活世界中,山水田林石,到处潜伏着那些可畏的神灵:山神、水神、石神、树神、田头伯爷??对这些自然物不仅要敬拜,还要保护,如此才能风调雨顺,家安人康。也正是这种自然崇拜,使畲民聚集地的山川草木一片葱?123?民间信仰:和谐社会的文化资本+

%

(莫里斯?梅洛-庞蒂:#世界的散文?,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4页。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6-57页。

#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第3期

茏,生机盎然。

其次,民间信仰中的一些训诫、劝善书、功过格等,也有诸多生态保护的格言,构成了乡土社会天人和谐的语言生态学。比如,在吕祖、文帝、关帝信仰中那些假托吕祖、文帝、关帝等神灵降笔乩示而为民间广为流传、信奉的#阴骘文?,其中就有诸多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辞格。如: 或买物而放生,或持斋而戒杀。举步常看虫蚁,禁火莫烧山林。勿登山而网禽鸟,勿临水而毒鱼虾(#文昌帝君阴骘文?),等等。由于这些语言以天人感应、因果报应为语境衬托,于是便成为民间百姓处理人与自然之关系的不可违抗的 神谕、 神训。特别是那些由中国的道教衍变而来的民间宗教,更是闪现着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宇宙生态学思想,影响也遍及民间社会的各种生活与民俗事象之中。如在民间颇为盛行的 风水学,就充分体现了民间信仰的生态观对民众生态观念的影响。把 风水学称之为巫术也好,称之为迷信也好,但 风水学确实折射出中国民间宗教所持的那种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 神圣同盟意识。无论是 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驯附(#葬书?)的鬼地意象构图,还是 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的人间居住修辞,尤其是 补风水理论,尽管缺乏现代科学的论证,仅是弗雷泽爵士所说的原始人粗糙的神秘联想的倾泻物,但它却充分反映了人们对于自然于人类的生存和幸福的重要性的认识,对于保护自然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创造优美的生态环境,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尽管民间信仰风水意识的深层背景是神话和巫术,非今日的生态哲学,但它那天人合一、内外气和的思想却与现代环境建筑学、宇宙生态学甚至与怀特海的有机哲学异曲同工。我相信,只要通过现代生态学的阐释创新,它就完全可能成为我们今天与宇宙展开和谐对话的文化智慧。

(责任编辑:于光)

?

124

?

民间信仰

民间信仰 民间信仰是指民众自发地对具有超自然力的精神体的信奉与尊重。它包括原始宗教在民间的传承、人为宗教在民间的渗透、民间普遍的俗信以及一般的民众迷信。 民间信仰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将民间信仰单独作为一个概念,考虑到它对应于一个官方宗教而存在,而且也因为它有别于制度化的宗教,这一文化体系包括信仰、仪式和象征3 个不可分开的体系。 从意识形态上讲,它是非官方的文化;从文化形态上讲,它重在实践、较少利用文本并以地方的方言形式传承;从社会力量上讲,它受社会中的多数(即农民)的支撑并与民间的生活密不可分。 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传统的信仰、仪式和象征不仅影响着占中国社会大多数的一般民众的思维方式、生产实践、社会关系和政治行为,还与上层建筑和象征体系的构造形成微妙的冲突和互补关系。因而,民间的信仰、仪式和象征的研究,不仅可以提供一个考察中国社会——文化的基层的角度,而且对于理解中国社会——文化全貌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民间信仰主要是指俗神信仰,就是说,是非宗教信仰。这种信仰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比佛教信仰和道德信仰更具有民间的特色。中国民间的俗神信仰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把传统信仰的神灵和各种宗教的神灵进行反复筛选、淘汰、组合,构成一个杂乱的神灵信仰体系。不问各路神灵的出身来历,有灵就香火旺。这鲜明地反映了中国世俗信仰的多元性和功利性。所以说,中国民间信仰具有多教合一,多神崇拜的特点。 “中国民间信仰”指的是流行在中国民众间的神、祖先、鬼的信仰;庙祭、年度祭祀和生命周期仪式;血缘性的家族和地域性庙宇的仪式组织;世界观和宇宙观的象征体系。 民间的信仰、仪式和象征这一系列的文化现象具有双重特性:一方面,它们颇类似于原始巫术和万物有灵论的遗存并且与“世俗生活”分不开;另一方面,它们又与宗教现象有相当多的类似之处。因而,虽然汉学家、人类学者在具体的调查研究过程中都十分重视民间文化模式,但是他们不可避免地对民间中国是否存在“一个宗教”这一问题存在很大的争议。 在传统中国,无论是政府、士大夫还是宗教实践者,都未曾采用过“民间宗教”这个名称来描述一般民众的信仰、仪式和象征体系。封建政府对民间的宗教式活动采用的是自相矛盾的态度:一方面,为了避免民间非官方意识形态的发展,对民间的祭祀活动实行排斥的政策;另一方面,为了创造自己的象征并使之为民间接受,有时选择性地对民间象征加以提倡。这种“分而治之”的政策,当然导致官方对民间信仰的系统化意义的否定。接受儒家哲学和宋明理学的士大夫,只支持“孝道”和一定范围的祭祖,对民间的神、鬼、灵、物崇拜等等多取否定的态度,更不用说他们会承认民间信仰为“宗教”了。相比政府和士大夫,与民间社会有密切联系的民间佛教徒和道士,因依赖民间的祭祀和巫术活动为生,所以对民间的“神圣行为”较为支持。但是,他们不承认其宗教体系的所在,而是把后者当成比他们自己的宗教体系低等的仪式看待。作为民间信仰的主要实践者的一般民众,因为缺乏自我界定的力量并且视自己的宗教活动为世俗生活的一部分,所以也不把它们看成“宗教”。 把中国民间的信仰行为看成宗教体系的主张有两个来源: 其一,是汉学家德格如特的古典文本与仪式的关系的分析; 其二,是后来在社会人类学界发展起来的功能主义学说。

辽宁省大连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含解析

2018年大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017年9月8日,工信部副部长在泰达论坛上表示,中国将尽快确定传统能源汽车退出市场的时间,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如图为新能源汽车的供给曲线图,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政府采取下列哪些措施可能会导致曲线从S向Sl移动 ①对企业实施增值税减免政策 ②提高该行业劳动生产率 ③提高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④对购买者免征车辆购置税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依据图可知曲线从S向Sl移动属于线的平移,是由非价格因素引起的,对企业实施增值税减免政策,有利于降低企业的成本,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盈利增加,吸引企业从事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导致供给曲线向右平移,故①符合题意;提高该行业劳动生产率会使新能源汽车价格下降,而图显示的是价格不变,故②不符合题意;提高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会引起进出口的变化,与国内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无关,故③不符合题意;对购买者免征车辆购置税的话,在汽车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有利于降低消费者的购车成本,会使需求增加,进而有利于增加供给,故④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B。 【点睛】解答曲线类试题一般按照三步走的方法:(1)解读题干文字信息,准确把握题意。通过题干信息应该对价格、供给、需求三个要素的升高或降低有一个准确的判断;(2)将曲线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明确曲线表达的信息;(3)题干信息与选项中曲线转化的文字信息对比。选出正确的选项。

2. 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积极性,国家发改委提出,提高技能人才待遇,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健全“大国工匠”培养、选拔和激励机制。此举 ①引导企业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属于再分配中对技能要素参与分配的激励 ②有利于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激发科技创新的热情 ③带动广大产业工人增技能、增本领、增收入,营造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 ④有利于尊重知识和人才,完善按劳分配政策,调动科研工作者积极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①错误,提高技能人才待遇引导企业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属于初次分配中对技能要素参与分配的激励;④错误,有利于尊重知识和人才,完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调动科研工作者积极性;提高技能人才待遇,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健全“大国工匠”培养、选拔和激励机制的做法有利于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激发科技创新的热情,带动广大产业工人增技能、增本领、增收入,营造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故②③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C。 3. 地热能属于清洁的新型可再生能源。2018年1月8日,发改委等六部委要求加快推进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推进北方采暖地区居民供热等领域燃煤减量替代,积极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浅层地热能开发,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此项要求有利于 ①减轻政府财政负担,提升浅层地热能应用水平 ②创新投融资模式,促进区域供热用能结构得到优化 ③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依靠新型可再生能源驱动发展 ④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积极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浅层地热能开发,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利于吸引社会投资,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创新投融资模式,促进浅层地热能的开发与应用,促进区域供热用能结构得到优化,故①②符合题意;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开发浅层地热能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无关,而且社会资本参与浅层地热能开发,由于市场的失灵,需要注意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而不是有利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故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A。 4. 截止2017年底,中国的海外投资超过2000亿美元。海外投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从原来

从文化人类学角度看语言性别差异

从文化人类学角度看语言性别差异的原因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文化的载体,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而人是语言的载体,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的主体——人,可以按性别分成男性和女性,不同的性别在语言上也有很大的差别。例如男女在话语风格、谈话策略、话题内容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女性普遍对发音的正确与否保持着高度的敏感性,女性口头言语一般比较流畅、吐字清楚、口齿伶俐,她们比男子更倾向于使用标准、权威的发音方式,对自己在这方面的要求也明显高于男子。女性在说话时喜欢用情感词、强化词、夸张语词、幽默含蓄的词以及带文采的形容词等,而男性说话则直率肯定,男性用粗俗语和诅咒语也比女性多。出现如此多的语言性别差异是有深刻的原因的。归纳起来有如下原因:一.社会文化因素。由于职业、年龄、教育程度、文化背景、身份、地位、场合的不同,导致了语言的性别差异。 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因此男女语言差别这一语言现象首先应归咎于地位、作用、支配等社会因素。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占有一定的社会位置,与他人构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在言语交际中,一般来说,男性处于强势、支配地位,而女性则处于弱势、受支配地位。例如在社会生活中,女性多用附加疑问句回答问题,喜欢用征询不确切的语调,而男性的语言往往是更加有力度,在谈话中起主导作用。这些语言上的特点都是男女在社会上不同地位的反映。 在公共场合或职场上,女性在谈话中喜欢注意给别人以说话机会,如果说得太多时,会感到不好意思,而且不喜欢任何人始终控制整个谈话。而男性在谈话中则力争占主导地位,有时总比别人说得多,而且体察不到应把自己的谈话与他人的联系在一起的必要,常常忽略别人所说,一味强调自己的观点。女性重视谈话的细节,认为这是参与谈话的标志;而男性则不这样谈话,他们不注意照顾别人的谈话。 由于性别、年龄的不同,因此社会劳动分工也不同,这就使不同性别的人承担不同的社会角色,作为人与人之间交际工具的语言也会因人的社会角色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话题、语体、词汇,因此性别语言差异是不可避免的。 另外,性别差异也是一种文化差异,异性交流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不同文化的成员都有自己的交流规则和假设,在跨文化交流中,就会用这些规则和假设,于是,就发生了性别语言差异。 场合的不同,语言的性别差异也不同。一对恋爱中的男女,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他们的语言会是很亲密的。而一旦他们在职场上时,语言就会变得严肃一些。 二.家庭文化及抚养方式对男女语言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孩子的早期经验主要是从家庭中获得的,在一个家庭中,父亲充当着导航的角色,而母亲则比较善于表达。男女孩子很小的时候受母亲的影响比较大,而长大一些后,父亲开始引导孩子认识家庭以外的世界,将更大的社会准则(如成就取向)传授给孩子。这个时候,男孩子就会放弃了与母亲的表达性关系,而接受父亲教的模式。然而女孩则继续表现出对母亲表达性关系的依附,接受母亲的角色。所以,无论在任何社会,男孩在玩耍时常模仿他们父亲的活动和游戏,而女孩则承担和接受她们母亲的任务。因此,家庭的影响会使孩子认识到自己性别阳刚或阴柔角色。要是孩子长期和母亲相处,则语言就会更加女性化,否则则更会

浅谈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

浅谈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 作者:陈晓霞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创造力。中华名族名人辈出,文化荟萃,具有极为可贵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现代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继承儒学精髓,是推进社会和谐的重要的 举措,儒家文化博大精深,思想广阔,为我们的文化建设提供思想 基础,那么,追究儒家文化所反映出来的“和谐”要先了解何为儒 家文化、儒家文化的确立及儒家文化的发展史。 春秋战国时期,是思想空前活跃,文化极度繁荣的历史时期, 在这一时期,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等诸子并作,儒家、道家、法家等百家蜂起,出现了中国文化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并且,也由此奠基了中华文化的基本框架,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 的基础,其中儒家学说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个学说体系。 追究其渊源,儒家学说是春秋末期孔子所创立的学派,是当时 百家争鸣中重要的一家,居于世家之首。并且后来著有《论语》、《孟子》、《荀子》等著名著作,是这一学派的代表作品。儒家思 想从狭义上理解,是指孔子和孟子的思想,从广义上理解,是指源 远流长的儒家学派的思想。但无论是从狭义上还是广义上理解,有 三点是共同,即主张“礼乐”、“仁义”、“忠恕”和不偏不倚, 无过之而无不及的“中庸”之道,提出“德治”、“仁政”和王道,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自我修养,这些思想在孔子、孟子、荀子的思

想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也是最主要的代表人物 是孔子、孟子、荀子。 孔子,春秋时期怒国人,中国古代重要的思想家及教育学家, 孔子提出的思想中的“礼”、“仁”、“中庸”构成了孔子思想体 系的核心,孔子从“礼”出发,发展了“仁”的思想,总结出自觉 的“中庸”观念体系,因而是儒学发展成为了一宗学派,“礼”的 观念只是孔子对传统的继承和综合,而“仁”和“中庸”则体现了 他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孟子,战国时期人,孟子得以发展和扩大了儒家思想文化,他 的思想是“孔子之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对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对后世及世界的 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孟子》一书体现了孟子的思想,其思想的核心是“仁政”,而“仁政”的提出的根据是人性善,并 且一直影响着孟子的整个思想及人生的处事态度。 荀子处于百家争鸣的晚期,以儒学为基本立场,兼诸子百家的 思想,形成了一种比较开放的儒家学说,综其三大儒家的思想,都 离不开“和”、“仁”、“德”的思想,因此,对后世的影响较为 深远,儒家思想称为现代思想的基础,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思 想基础。 一、儒家思想中“和”的观念 “和”是中国哲学的一个古老的观念,早期的《尚书》、《诗经》、《国语》等重要的文献中,已经出现了“和”这一个名词及 思想观念。大体而言,“和”既有天道观的意义又有人道观的内涵,从天道观上看,“和”主要理解为事物的生成、运行、存在的条件

中国传统文化和谐观的当代价值

成人高等教育 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 所学专业:2014级小学教育本科班 学院(函授站):文学院 学生姓名:xx 指导教师:x老师 论文题目:中国传统文化和谐观的当代价值

目录 摘要 (3) 引言 (4) 1、中国传统文化和谐观的概念 (5) 2、和谐的哲学内涵 (5) 2.1人与自然和谐 (5) 2.2人与人和谐 (5) 2.3人与自身和谐 (6) 2.4人与社会和谐 (6) 2.5国与国和谐 (6) 3、和谐的基本特征 (6) 3.1包容性 (6) 3.2差异性 (7) 3.3互补性 (7) 3.4平衡性 (7) 4、和谐的核心功用 (8) 5、传统“和谐观”的当代价值 (8) 5.1“和而不同”与独立文化价值 (8) 5.2“兼容并包”与文化融合精神 (10) 5.3“和实生物”与多元文化内涵 (10) 结语 (11) 参考文献 (12)

摘要 内容摘要:正一切源远流长的文化形态,都是由一些相对稳定的思想元素所构成的。这些思想元素对于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起着奠基与导向的作用。在先秦诸子百家富有原创性的思想中,儒家强调中庸的和谐观,墨家提倡兼爱的和谐观,管子提出爱民的和谐观,道家强调自然的和谐观,法家主张法制的和谐观,而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是儒道文化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谐观念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促进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文化内涵,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种有价值的思想资源。中国传统文化和谐观是指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和谐的词源涵义、哲学内涵、基本特征、重要意义、哲学定义等方面的系统观念。 关键词:传统文化;民族;多元化;和谐观;当代价值

关于当代中国社会学中家庭社会学浅谈

关于当代中国社会学中家庭社会学的浅谈 张成博 (上海交通大学电院5090309407) 家庭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借鉴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研究家庭个体关系和家庭与社会关系的变化规律的一门社会学的分支学科。从本人一学期的社会学通识课的理解上来看,就是从微观角度研究宏观现象的学科,社会是家庭的宏观体现,而家庭则是社会的微观本质,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也促成了社会学研究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可以说,这是一门在我看来意义重大的社会学分支。 下面就从家庭社会学的概况、热点研究课题和解决方向两个角度阐释我对该问题的初步理解。 家庭社会学的概况 (一)家庭的本质 关于家庭的本质理解,是在邓伟志所著的《家庭问题种种》一书中首先引起的,该书对家庭定义的表述是:按血缘和姻缘关系建立起来的经济组织,简而言之就是:血缘+经济=家庭。他认为,在血缘和经济两大因素中,经济的关系更为重要。在阶级社会中,不仅姻缘要服从经济,就是血缘关系的亲疏,也要受到经济关系的制约。因此,他认为,家庭的本质,归根结底是一种经济关系。我对这种观点持部分肯定的态度。首先,经济基础确实可以决定家庭中每个个体的社会地位、生活质量乃至幸福指数,但血缘和亲情的重要性同样不可忽视。我们可以在网上屡屡见到某位明星富翁因家庭问题产生心理疾病乃至自杀、犯罪等,而一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百姓,虽然贫穷却生活的很快乐很满足。所以,对于家庭本质的理解我认为是结合了人口生产关系、情感关系和社会关系等诸多因素,在经济基础和文化基础的要素下构成的一个社会的基本单元。

(二)家庭职能的概念 在《社会科学争鸣大系——社会学卷》中阐述道:家庭职能是指家庭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所能发挥的作用。一般来讲,这样的职能有三大类:第一类是生育职能,这个是自从存在家庭以来,在任何社会形态都具有的职能;第二类是消费,这保证了家庭基本生活需要和精神需求;第三类就是派生职能,如宗教,这不是每个家庭必须具备的。首先就生育职能来讲,这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传承的保证,同时也应该是家庭生活得以和睦美满的一个必要的条件。从这个职能中引申出的诸如“丁克”家庭、婚外生育等一些社会敏感问题,同样是印证了微观家庭可以对宏观社会产生影响的观点,这也将在后面的热点问题中加以细究。而消费则更是如此,从个人家庭的消费可以影响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和利益的分配问题,当然,这也是间接反映一个家庭经济基础的一个体现。如果一个家庭的消费仅仅停留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层面上,那这个家庭的经济基础必然是不高的。在看最后一个职能,这个从我个人的角度觉得中国的情况没有外国那么复杂,可能基于我国对宗教信教的管理的问题,以及一些历史考究的缘故,当然这个仅仅是个人的主观臆断。 针对家庭职能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学者研究的方向。同样从本书中参考相关信息,有些学者认为家庭经营终究是一种小生产方式,只适用于落后的生产力水平,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家庭的这种生产职能也将随之消失。关于生育职能,在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中提出的关于人类两种生产的论断:“历史中的决定因素,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生产本身又又两种,一方面为生活资料,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所以,家庭生育职能作为最基本的一项职能将一直保留。我个人感觉,未来人类科技和文明的高速发展必将影响到家庭职能的转变。一部分职能被弱化,如生产职能;一部分职能将得到加强,如教育职能;而一部分职能将维持,如生育职能。总之,这样一种职能的转变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多种文化相互冲击融合的结果。当然,不同的职能我觉得并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所以其加强和削弱也不能直接或间接反映家庭在社会中地位的加强或者削弱,正如生物进化的道理,所谓优胜劣汰的原理在这里同样适用。 (三)家庭结构概述

论儒家文化的和谐思想及其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启示

论儒家文化的和谐思想及其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启示军械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论儒家文化的和谐思想及其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启示 儒家文化历史悠久,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中的一些思想至今还为我们现在人所认同和接受,对现代社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随着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口号的提出,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 一、儒家文化的概述 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要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就必须对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及现代价值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把握。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人本意识、忧患意识、道德意识和力行意识对中国社会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有深远的影响。在春秋战国时代,孔子创立的儒学即被称之为“显学”。汉以后,通过董仲舒的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取得“国家意识”的合法身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儒学对中国社会形成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儒家道德的基础。孔子所谓的“仁”包括了忠、恕、悌、智、勇、恭、宽、信、敏、惠等等,它几乎包括了做人的全部规范。仁的核心是仁爱,也即是同情、爱护和帮助人。仁是德行的根本,体现于万事万物中而使天下人相亲相爱(《原善》下)。“仁”是爱之源,是道德情感本身,“义”、“礼”、“智”是“仁”的推广和延伸,是道德情感的不同表现。如仁爱、尚义、和谐、诚信、自律等精神。 1 军械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二、儒家文化的和谐思想及其在古今社会的广泛体现 (一)中国古代的和谐及孔、孟的和谐思想

在中国文化中,“和”与“谐”同义,而“和谐”在古代是以“和”的范畴出现的。作为古典哲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和”的思想经历了孕育、萌芽、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构成了完备而别具特色的理论体系。中国思想史上的各家各派,尤其是中国哲学三大支柱儒、道、释,都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对“和”的祈求与向往,这些思想相映成趣、相得益彰,积淀和凝聚为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和悠久传统,至今仍闪烁着智慧之光。 “和谐”意义的形成,还与“天人合一”等观念的产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大命题。自先秦理性精神确立之后,“神人以和”逐步让位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天人合一”。董仲舒把儒家的基本理论与战国以来风行的阴阳家的五行宇宙论结合起来,为儒家的伦常政治纲领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宇宙论体系基石。 “和”是古典中国哲学在探究“天(自然)—人”、“人—人”、“人—我”等关系中总结出来的人生智慧。中国哲学三大支柱儒、道、释对此都作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并各有侧重地发展和丰富了“和”的思想体系。 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包涵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两层意思。关于天人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天人合一”。孔子主张寓天道于人道之中,要在人道的统一性中见出天道的统一性。因此,他既讲“天知人”,把天拟人化、道德化;又讲“人知天”,强调人在天命面前不是被动的。孟子把天和人的心性联系起来,主张“尽心”而“知性”,“知性”而“知天”,以人性为中介将天和人沟通和统一起来。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中庸”。“中庸”也称“中和”、“中行”、“中道”,都是同样的意思,即“和而不同”与“过犹不及”。所谓“和而不同”,说的是对一件事情有否有可,该肯定的肯定,该否定的否定。这是合乎辩证法的和同观的。所谓“过犹不及”,说的是凡事都有一个界限和尺度,达不到或

浅谈儒家文化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

浅谈儒家文化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 程时珍(湖北师范学院政法0601班) 【摘要】构建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本文对儒 家核心文化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再从儒家文化对个人自身,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家庭以及个人与自然方面的阐述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儒家文化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儒家文化所倡导的理念既是构建友爱社会的基础、维系人际关系的精神纽带、促进人与自然亲密相处的前提,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须的一种良好的道德精神。 【关键词】儒家文化;仁爱观;和谐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思想的主干,它源远流长,内容丰富,体系博大,义理宏深。胡锦涛同志指出, 实现社会和谐, 建设美好社会, 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必须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公民道德建设不但是和谐社会的必要内容和重要标志, 而且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 [1]儒家文化到底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哪些启示呢?笔者认为,儒家的文化包含了许多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这其中包括孔子的“仁爱观”,“中和观”,“尚公观”,“忠信观”,还有“和合观”。 一,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 (一)儒家“仁爱观”,倡导“仁者爱人”理念,启迪人们树立“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情怀,在社会生活中,自觉地去关心人,爱护人。“仁”和“礼”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人”的基本含义是“爱人”,“爱人”的具体含义是把人当人看,尊重人的价值,特别是人的独立人格,加强人与人之间情感上的沟通,要求每个人都能承受相应的道德制约和社会义务。[2]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应当大力借鉴我们祖先留下的“仁爱”遗产,激发自觉地“仁爱”情怀,真心实意地把“以人为本”作为自己立身做人的基本原则,在日常平凡工作中,实实在在地去关心人,爱护人,使互相关心,互相爱护,成为全社会人们的自己行动。若能如此,则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到来,就指日可待了。 (二)儒家的“中和”观,倡导“尚中贵和”理念,启迪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自觉化解呵呵矛盾,促进人际关系和谐有序发展。“中和”包括“中”与“和”两方面。“中”指适中,中正。“和”就是和谐,协调之义。 (三)儒家的“尚公”观,倡导“天下为公”理念,启迪人们确立对社会,国家,民族的责任和义务,从而消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天下为公”,贵在一个“公”字,其旨意在于提倡以公义战胜私欲,强调人们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和义务。儒家经《礼记〃礼运篇》所阐述的“天下为公”与“世界大同”的思想,导源于儒家仁学思想的扩展与推演,是“仁者爱人”,“泛爱众”,“安百姓”,“四海之内皆兄弟”思想的逻辑发展,因此长久地成为儒家文化追求的社会理想。[3]这种“天下为公”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爱国主义思想基础,已陶冶出千千万万以民族大义为重的贤哲志士。从梦中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道德追求,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绝

民间信仰面临的挑战与选择

中国民族报/2007年/3月/20日/第006版 宗教周刊?理论 民间信仰面临的挑战与选择 金泽 民族民间信仰 在我国,民间信仰不仅仅是一种历史现象,还是一种“活态”文化。民间信仰重新“浮出水面”,在理论和政策层面为人们提出了许多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有人说现在是民间信仰“大复兴”,有人则称之为“死灰复燃”。无论怎样评价,中国民间信仰大量存在(表现在地区、人数、程度等方面)乃是客观事实。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当代中国民间信仰的存在与发展,已不同于过去的时代。它的外部环境(与政治、经济、文化、城市化进程、人口素质的互动)已不同于以往。其内部的结构与整体的功能也不同于以往,而且还会随着社会转型继续发生变化。 民间信仰的性质及其在社会文化系统中的地位 民间信仰是根植于老百姓当中的宗教信仰及其宗教的行为表现。民间信仰是一种民众的信仰,与国家宗教相比较,它没有那种政教合一的强迫力量和财政支持;与民族宗教相比较,它没有血缘的全民性。虽然有家族祭祖,但不是一回事。即使在一个地域形成某种全民性,但若考虑到社会分层,只能说它具有很强的民众性。 组织结构上的松散性可将民间信仰与民间宗教区别开来。民间宗教是扎根于民间的另一种宗教形态,它与民间信仰相比较,有着比较“坚硬”的组织外壳。如果说民间宗教属于制度化的宗教,那么民间信仰,则属于非制度化的宗教。在传统社会中,有官方宗教(如国教或民族宗教),也有非官方的仅属于正统的宗教,而所谓民间教团,一般是指非官方、亦非正统宗教,而是占据主流地位且活动民间的宗教团体。实际上,现今世界上的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最初都是由民间教团发展起来的,在后来的发展中演变成正统宗教甚至国教,并最终走向世界。但是并非所有的民间宗教都能够进入主流宗教的行列,像明清之际的罗教、斋教、黄大教、弘阳教、八卦教等,虽然,在民间曾有过相当的发展,有的教团还延续了相当长的时间,但始终没有像道教和佛教那样成为正统宗教,也没有像基督教在某些国家那样成为国教。民间宗教虽然与民间信仰关系密切,但民间信仰始终位于社会的底层;民间宗教的社会地位可能会因为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而有上升的变迁,但有些占主导地位的宗教也可能因为种种因缘际合而下降为民间教团或化解为民间信仰。 从共时性的结构角度说,民间信仰在社会文化系统中不是主导文化,甚至也不是主流宗教。按照美国芝加哥大学人类学家雷德斐尔德将文化区分为“大传统”和“小传统”的说法,民间信仰属于“小传统”。在已知比较复杂的文明社会中,至少都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层次的文化传统。雷德菲尔德所说的“大传统”,指的是都市文明,而“小传统”则是指地方性的乡土文化。这种将传统区分为“大”和“小”意义,不是数量上的(如民间信仰的信众不一定少),也不仅仅是空间的。就中国传统社会很早就在城镇中兴起市民阶层而言,“大传统”与“小传统”的区分,更多地具有社会分层的意义:大传统位于社会的上层,是社会精英及其所掌握的以文字为载体的文化传统,为思想家、宗教家深入思考并加以阐示;“小传统则位于社会的下层,基本信众为一般民众。他们的生活除了受大传统的影响之外,还有所谓民间文化传统,即小传统。 如果从历时性的角度来给民间信仰定位,它虽不及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那么显赫,但若上溯其源,却往往追及太古。它的历史要比任何一种创生性宗教都更为长久。无论国家宗教还是世界宗教,本质上都是原生性宗教的“改革者”;而民间信仰,却是原生性宗教的“继承者”。在“万物有灵观”的作用下,原生性宗教中的自然崇拜比较发达,天地日月山川河流,风

中国传统和谐社会观

中国传统和谐社会观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 潘岳发布时间:2006-08-07 06:00光明日报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和谐”两字都是指音乐的合拍与禾苗的成长,“和”即是“谐”,“谐”即是“和”,引申表示为各种事物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和相互协调,即《中庸》里所说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和《周礼》说的“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 一、人与自然和谐。钱穆说:“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观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天人合一”代表着中国人的人生精神,就是追求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所谓“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儒家认为,“天地生万物”,人与万物都是自然的产儿,主张“仁民爱物”,由己及人、由人及物,把“仁爱”精神扩展至宇宙万物。道家把自然规律看成是宇宙万物和人类世界的最高法则,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比人与人的和谐还要崇高。佛家认为万物都是“佛性”不同的体现,所以众生平等,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儒、佛、道在人与自然和谐的观点上基本一致。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还落实到制度上。如孟子主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意思是,人与自然和谐是生存发展与社会安危的基础,即所谓“王道之始”。 二、人与自身和谐。儒家强调要通过正心、诚意、修身来规范人的行为。孔子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精神生活,特别是在于人有道德,所以儒家以“仁爱”为中心,推演出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把培养有道德的人作为学问的根本,认为这是社会稳定和谐的根基。道家也主张以谦下不争、清静无为的方式来达到人的身心和谐,主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有了和谐的人格,就能消除自我的锢蔽,以开豁的心胸与无所偏执的心境去看待一切。佛家讲修来世,力图以事事无碍的超然态度进入一种彻悟的心灵境界,实现自我身心的和谐。 三、人与人和谐。孔子提出创造宽厚处世、协和人我的人际环境。并以“仁爱”为原则,实施两条途径:一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世界各大文化、宗教中都有相似表述,被公认为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黄金律”。儒家重视“礼”,主张通过“人和”来实现社会和谐,这便是“礼之用,和为贵”。道家也反对人与人

探析现代民间信仰的基本特征和社会价值

探析现代民间信仰的基本特征和社会价值 伴随着民俗民间文化的持续复苏和乡村庙宇的大规模重建,民间信仰已成为值得关注的热门话题。民间信仰是一种自发流传的非制度化信仰现象。民间信仰的群体庞大,构成较为复杂,有着广泛的群众性,是党的群众工作必须重视的一个领域。引导民间信仰改革创新,移风易俗,充实时代内涵,释放正能量,支持和鼓励民间信仰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积极回报社会,服务社会。本文结合近年来对安徽部分地区的实地调研以及相关课题组对浙江、山东、福建、陕西、四川等省部分地区开展的“民间信仰认知状况”的调研情况,对民间信仰的活动特点和社会作用进行简要分析、讨论。期望引起人们对新形势下民间信仰工作的重视和关注,更好地引导民间信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标签:民间信仰民间信仰事务管理传统文化 一、民间信仰的基本特征和价值取向 民间信仰是我国社会的一种重要现象和文化符号。民间信仰与民俗活动紧密结合,以祈福消灾为主要目的,是民间自发流传的一种非制度化信仰现象。民间信仰主要表现以下特点: 一是庞杂性。民间信仰与佛教、道教教义和儒家思想相互交融,在广大乡村有根深蒂固的群众基础和普遍的认同感。民间信仰场所“一庙多神”的现象较为普遍,且与传统文化,民情风俗相互交织,民间信仰的这种特性使我们对它的科学界定和有效管理造成一定难度。 二是普遍性。信仰群众不论地域和文化层次,各地各阶层都有传播,不少内容是属于民族民间传统习俗的延续。 三是功利性。民间信仰与宗教信仰有所不同,民众对民间信仰的理解和祈求是建立在实用基础之上的,关注的焦点着眼于现实的幸福,有极强的世俗性和功利色彩。民众根据自己的现实需要选择神灵,只要认为是“灵验的”“有用的”就供奉,呈现出一神为主,多神并祀的特点。民间信仰还具有地域性色彩和活动的自覺性等特点。调研中发现民间信仰的组织者大多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应变能力,他们总是能想出很多方法,力求使信仰活动契合当代社会的主流价值体系和话语系统,以应对相关部门的种种限制。民间信仰希望得到社会认可,谋求合法化意愿日趋强烈,这是当代民间信仰的一大特点,这一现代特征也提示我们对其积极引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综而观之,民间信仰从思想内容上看,其中有佛、道教的信仰色彩,有地域性民俗民间文化的反映,同时还夹杂一定封建迷信成份;从价值取向上看,基本是遵从善恶报应,崇尚忠孝,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以及得到神灵护佑。可见,民间信仰更多的是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积极因素,但也存在一些消极因素需要逐步消除。

政治文化与社会资本

政治文化与社会资本 本章重要问题 ●政治文化研究的时代背景 ●政治文化概念的界定 ●政治文化的分类与功能 ●社会资本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 ●政治社会化的机构与功能 10.1 政治文化研究在政治学中的位置 10.1.1 政治文化研究的缘起 1. 政治文化研究的学术渊源 政治文化作为现代学科意义上的研究领域是从近代开始形成的。在《政治文化谱系》一书中,布林特(M Brint)将它的理论线索大致划分为三条:法国社会学传统、德国文化哲学传统和美国现代意义上的政治文化理论研究。 (Michael Brint, A Genealogy of Political Culture, Boulder, CO,Westview, 1991, pp26) 阿尔蒙德: 政治文化概念的产生 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指出,政治文化概念的产生是三种各自独立的思想发展互相吸收的结果:一是社会心理学和精神分析人类学,特别是弗洛伊德的著作和人类学家如马林诺夫斯基和本尼迪克特的观点。二是以韦伯、帕累托、杜克海姆的研究为代表的欧洲社会学,其中韦伯以“文化的”根据向马克思提出挑战,他认为宗教和价值观对经济活动和政治结构具有决定性影响。三是调查研究,以及抽样、访问和数据分析等更为尖端的研究技术的成熟发展。 (参见[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550页。) 2. 政治文化研究的时代背景 总体而言,政治文化研究最核心的问题意识仍然是民主制度的稳定问题。 在某种意义上说,政治文化之所以能够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成为政治学研究的一种支配性视角,“部分是由于其提供了在第三世界推动政治变革的蓝图,而这正是多数美国外交与军事政策所首要关注的。” 1.1.2 政治文化的界定 代表性观点 阿尔蒙德将政治文化解释为政治系统成员的行为取向或心理因素, 并概括为政治

重视传统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重视传统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来源:《人民日报》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而独特的中华文明,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传统文化。这一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熏陶和培育了一代代志士仁人和英雄才俊,使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得以延续,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得以维系。今天,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中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思想成果,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安邦治国、品德修养、成就事业等方面,给我们留下了大量可资借鉴的宝贵遗产。如天下为公、报效祖国,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有容乃大,勤劳勇敢、艰苦奋斗,崇德重义、修身为本,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等,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这些思想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追求和谐,崇尚和美。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和谐问题很早就受到众多先哲的关注,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要义。比如,儒家提出“礼之用,和为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道家讲“知和曰常”,墨家提倡“非攻”、“兼爱”,法家主张制定和实施法律以维护社会稳定等。这些思想虽然带有历史的烙印,但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体现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追求和谐的精神。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许多矛盾和问题。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固然要发挥今天人们的聪明才智,但也可以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智慧。传统文化可以为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提供有益的启示,其中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 见利思义,推己及人。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以及开拓创新精神。但市场本身也存在着负面效应和消极因素,容易出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见利忘义、损人利己、不讲信用、欺骗欺诈等现象,这些都是社会和谐的腐蚀剂和社会矛盾的催化剂。如何既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同时又有效防止市场的负面效应,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强调精忠报国、舍生取义,强调自强不息、艰苦创业,强调见利思义、推己及人,强调与人为善、诚信待人。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仍然具有增强民族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整合社会力量、协调利益矛盾的重要作用,值得继承和弘扬。 兼容并蓄,有容乃大。中国传统文化深深扎根于中华大地,对历代政治、经济、军事、教育以及社会生活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出的文明成果,不仅保存在生产工具、生活用品、文物古迹、典章制度中,而且渗透到我们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体的儒家文化,在中国绵延相传两千余年,甚至影响到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具有强大的兼容性、柔韧度和渗透力。儒家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其他形态如诗词、戏曲、小说、音乐、绘画、建筑、民俗甚至日常语言的渗透和影响无处不在。一些道德规范、名言警句,在群众中脍炙人口、深入人心。这是我们发挥传统文化积极作用的良好群众基础。今天,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的相互激荡,面对市场经济的双重效应,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只要我们引导得力、措施得当、运用得法,优秀传统文化对人们修身立德、积极进取,扬善抑恶、提高素养,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将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途径 中国共产党人历来十分重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继承。毛泽东同志非常珍视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它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他指出,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是封建时代的文化,但并不全是封建主义的东西,其中也有人民的东西,反封建的东西。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遗产。毛泽东同志把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条件,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必须使马克思主义带有“中国的特性”,具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他经常借用中国传统典籍中的典故、成语或警句,如“实事求是”、“愚公

关于儒家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关于儒家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论文关键词]儒家思想仁学思想中庸思想和谐社会 一、仁义之德为和谐之基 “和”是儒家哲学简要的思想范畴之一。予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这充分说明了人与人之间,思 想观点具有差异性,不能完全求得一致,但仍然可以在和谐的前提下,携手并进,};结起来一起做事。“和”的思想,还是对社会都 能起着积极作用达到“和”的理想境界,儒者讲“仁、义、礼、智、信”,其“仁”与“义”的思想观念在创建和谐社会起基础作用。 (一)仁者“爱人” “仁者,爱人也。”《论语·颜渊》儒家仁学思想中的“爱人”把握一个本质价值,这直接关系和影响到和谐社会构建的实质性基础,其实质就是“修己”与“克已”。在儒者看来,见“爱人”无所谓“和谐”;爱人,就要处处为他人着想,以“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欲达而达人”作为处事做人的准则。予日:“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 2.“仁则荣,不仁则辱”是儒家哲学中世人的荣辱观,不仅是 社会对人的评价标准,而也是社会对个人的基本要求。子日:“君子

而名不称焉。”(《沧语·灵公》)意为,一个力求实现人生价值的人最引以为恨的,就是直到死去,三被世人所传颂。这关键就在于一个人应去追寻什么样的荣誉。儒家思想求人们应该有荣誉心、所谢:“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无耻矣;不知有耻,为国家大耻。士荣在于施仁,士辱在于施不仁。”(龚明良论二)“仁则荣,不仁则辱”充分概括了儒家荣辱思想的精神实质。这种观念在今天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对平衡人生价值,调剂生命意义同样具有积极的启发和引导作用。 (二 )“非义不居” “非义不居”是儒家思想实践精神的代表,它对构建和谐社会,对形成融洽和睦的人际关系、人物关系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儒家哲学思想认为,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矛盾和争斗皆起源于自我利益与他人利益的矛盾。在此认识的基础之上,儒者们提出重义轻利、“非义不居”思想。 义与利是对立的两个概念,二者的轻重取舍在人的生命过程对人生具有不同的影响力。儒学更强调义的获取,强调义赋予生命存在的道德意义。予臼:“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孔子把义与利提到人的道德境界上来,一个有德行、道德境界高尚的人知道的应该是“义”,而一个无德行道德境界低的人知道的只足“利”。正如孟子所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含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教案(1)

2019-2020年高中政治第一单元第一课《文化与社会》教案新人教版必 修3 活动背景 背景一:丰富健康的文化生活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不仅给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使得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坚持以人为本,加快文化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着眼于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又要着眼于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和人的素质的提高,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背景二: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是加快服务业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步骤;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重大举措。对实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当今世界,文化产业在社会生活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正在迅速上升,在许多国家已经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进人小康社会后群众的文化消费进入旺盛期。据有关部门估算,到xx年,我国潜在的文化消费能力将达到6000亿元。现在,世界许多国家已盯上我国巨大的文化市场,急于抢滩登陆。如果不抓紧发展和壮大我国的文化产业,提高总体实力,很难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文化领域的进一步开放和竞争,就会给国外文化产品进人我国留下巨大空间。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各地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文化单位的产业意识明显增强,涌现出一批面向市场、创新发展的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集团。各个文化产业门类蓬勃发展,对促进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艺术生产力、增强文化单位活力,对繁荣和规范文化市场、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对丰富活跃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改善人们的生活消费结构,对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开辟税源、推动第三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文化产业仍处于起步、探索、培育、发展的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具体表现为文化产业发展很不充分,总量规模偏小,市场机制不完善,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和效益都需要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有资料显示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国民收入稳步提高当前城乡居民文教娱乐等文化消费支出的比重一路上扬,居民文化消费已经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据统计,文化产业高度发达的美国和西欧一些国家。文化消费(包括旅游)己占家庭消费的30%左右,对其他行业和整个经济产生了显著的拉动作用。专家认为,我国社会消费结构发生的重大变化,对当前的精神文化产品生产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良好的发展空间。 背景三:随着文化消费在居民生活消费中比重的增加,对文化消费.需要加强引导。目前文化消费依然存有不少的误区。主要表现为:(1)家庭消费结构的不合理。在许多居民家庭消费结构中,“物质建设”占绝对优势,“精神建设”少得可怜。(2)文化消费的品位有待提高。目前,儿童图书五花八门,电子游戏更是品种繁多,但其中良莠不齐的现象却令人忧虑,其中不乏暴力、色情污染。(3)对文化消费的狭隘理解。文化、消费应走出单纯由书、电脑的狭小范围,要到科技馆;博物馆中去,到大自然中去,扩展文化消费的领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