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区域一体化、集群效应与高端人才集聚

区域一体化、集群效应与高端人才集聚

区域一体化、集群效应与高端人才集聚
区域一体化、集群效应与高端人才集聚

区域一体化、集群效应与高端人才集聚*

———基于推拉理论扩展的视角

○于斌斌

[摘要]本文通过对产业集群与高端人才集聚互动效应的分析,并基于推拉理论的扩展,研究了高

端人才集聚在产业集群中的动态演化过程,得出如下结论:产业集群与高端人才集聚的互动不仅产

生正效应,即磁场效应、根植效应、激励效应、群体效应和自强效应,还会由于人才集聚未成规模

等而产生负效应;高端人才在产业集群的动态演化分为产生、发展、成熟和分化四个阶段,地方政

府应正确判断产业集群所处的阶段并采取相应人才策略,尤其是在集群的分化阶段,要采取合理的

政策引导使其进入再发展阶段。

[关键词]区域一体化;产业集群;高端人才;推拉理论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12X(2012)—06—0016(05)

[作者]于斌斌,讲师,硕士,中共绍兴市委党校绍兴区域经济研究所,浙江绍兴312000

当今世界是一个以科技化、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取代了在工业经济时代扮演重要角色的资源、资本、劳动力等物质要素成为产业、企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张同全、王乐杰,2009)。[1]目前,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集群作为制造业的主要组织形式,正处于传统产业集群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的关键时期,而人才作为知识和技术的载体,在区域一体化、产业升级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高端人才。①国内外的许多学者在研究产业集群的演化时,或多或少地指出了人才集聚的成因,同时也有学者对区域人才吸引力进行了定量研究,但是对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与高端人才集聚效应的研究却很少见。建立相应的模型,分析、评价我国产业集群的高端人才集聚效应,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高端人才集聚影响产业升级的效率和效果,对于政府部门制定合理的人才战略,促进我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一、理论基础:文献回顾

我国制造业基地的崛起实际上是产业集群获得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产业集群通过生产型企业数量的增长、规模扩

*①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省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浙江传统优势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研究———基于浙江绍兴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调查分析”

(12YD11YBM)和浙江省科技厅软科学重点项目“传统产业转移与承接的协调机制研究———基于工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绍兴的分析”(2012C25062)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所指的高端人才主要包括高学历人才、学有专长的专业技术人才、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善于经营管理的企业家、生产经营第一线的科技工作者、学术领域的研究人员、社会事业方面的专家学者以及高级技工等具有特殊才能的各类人才。他们的特征是:(1)优品质。高端人才具有优秀的思想品质、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尤其是公共管理型高端人才,一般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自律意识、道德情操和为民观念。(2)高智能。高端人才具备丰富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在相应领域的人才群体中处于拔尖水平,或体现为高学历、高职称,或具有各种特殊技能。(3)创造性。高端人才大多富有创新的精神、意识和能力,接受过高等教育,有展示自我才能的强烈愿望。他们更热衷于开展挑战性的工作,往往把攻克难关视为体现自我价值的方式和途径,因此,其工作更多体现为创造性劳动,工作绩效显著。(4)自主性。由于具有超出常人的知识技能,高端人才并不迷信权威,展现出相当强的主动性、自信心和执行力,对于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并对周围环境、氛围和人群有较大的影响力、感染力和领导力。(5)动态性。一是高端人才具有较强的变异性,其知识半衰期比其他人才更短,对知识、技术、信息、环境发展变化的敏感性和时效性更强;二是高端人才流动性更大。高端人才资源的稀缺性导致其在人才市场处于强势地位,工作的选择机会多,容易随着自身条件、意愿的改变或各地经济、社会形态的发展变化而频繁流动。

张及其与相关支持性服务行业的互动,带来了本行业、其他上下游关联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增长,实现劳动力就业的扩张机制,引起人才集聚(胡蓓、周均旭,2009)。[2]产业集群正是由于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最终引发人才的集聚优势(Diamond,1990)。[3]最早研究产业集群现象的经济学家Mar-shall指出,地方性工业由于不断地对技能提供市场而得到很大的利益,同时,一个地区的产业如果具有较大规模,就可以保护工人免受经济不确定性和需求振动的影响,失业工人也就不需要再到其他地方就业,也不会丢失他们的技能。同样,Chatterjee(1991)[4]研究发现,集聚经济是吸引人才涌入某一地区的强大力量,最初的集群是吸引其他业务和家庭的主要因素,使仅在自然资源的某一方面有轻微优势的地区逐渐成为一个拥有多种商业和家庭的集聚区。美国心理学家Lawrence(1997)[5]则提出了人与环境关系的公式B =f p,

()e(B指个人绩效,p指个人能力和条件,e指所处的环境),认为一个人所创造的绩效,不仅与个人的素质和能力有关,还与其所处的环境有关,而且个人对环境往往无能为力,改变的方法就是流动到更适宜的环境中,即某一地区能为所需人才提供合适的环境,就会吸引人才流入形成人才集聚。

我国对于产业集群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而对人才集聚的研究相对较晚,尤其是对高端人才集聚的研究则起步更晚。综观现有文献,对于人才集聚的研究可分为三类:一是从理论上对人才集聚效应的定性分析,典型的有:朱杏珍(2002)[6]在分析了人才集聚的意义及影响因素后提出了人才集聚机制的构建措施;牛冲槐等(2006)[7]认为,人才集聚效应有学习与创新效应、马太效应、品牌效应、激励效应、规模效应等多种表现特征;王建强(2005)[8]和张同全(2008)[9]分别提出了包括6个部分的区域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和包含10个方面的人才集聚效应评价指标体系。二是从环境上对人才集聚进行的实证研究,如张西奎和胡蓓(2007)[10]等学者选取经济水平、基础设施、生活水平、生活环境等方面的指标,采用定量方法评价了我国各省、市人才吸引力,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市的高端人才吸引力有较大差距,由东向西依次减弱,由南向北高低相间。三是运用定量方法研究人才集聚的特征,例如田凌晖(2007)[11]用人才集聚指数法研究了5所高校的人才集聚绩效,其中人才集聚指数=人才流入指数/人才流出指数。牛冲槐和张蔷薇(2007)[12]用复合DEA对区域科技型人才集聚效应支持能力进行了评价。

综上所述,尽管目前关于产业集群与高端人才集聚的研究成果较多,但是仍然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大多数研究集中于产业集群或高端人才集聚的某一方面,缺乏二者互动的机理研究,更缺乏互动的一般理论解释;二是人才集聚与产业集群的发展阶段相适应,少有针对高端人才集聚与产业集群升级的关系研究成果。

二、互动效应:产业集群与高端人才集聚的关系分析

产业集聚与高端人才集聚往往同时出现、互动发展、互促互进。产业集聚是人才集聚的基础,而人才集聚是为产业集聚服务的;人才集聚会促进产业集群规模和效益的增长,推动集群创新,尤其是高端人才是构成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关键(孙建、尤雯,2008)。[13]因此,笔者认为,产业集群与高端人才集聚的互动效应,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机制(如图1所示)

图1产业集群与高端人才集聚的互动模型1.产业集群与高端人才集聚互动的正效应

(1)磁场效应。Potter(1998)指出,[14]地理集中性就好像一个磁场,会把高级人才和其他关键要素吸引进来。高端人才的集聚,可以引进、开发科技含量高的产业项目和产品项目,也能带来、培育一批创新创业的高端人才团队,进而推动产业集群产品结构调整、新兴产业兴起和产业结构优化;同时,集聚一个产业,可以吸纳、承载一批高端人才为之服务,增加了高端人才的总量和优化了人才结构,进一步推进高端人才在产业集群的集聚。反之,没有产业集群作为依托,没有物质资本和人才资本的结合,高端人才的引进结果可能事与愿违,即产业集群对高端人才的引进,可以实现知识和物质两种资本的结合。当集群构建或拥有了吸引高端人才的环境和条件,就会引发高端人才集聚。高端人才的集聚会使产业集群优先发展,随着产业集群各方面实力的增长,吸引高端人才的环境和条件就更加优越,高端人才集聚规模将更大,如此下去就形成磁场效应。

(2)根植效应。理性的经济活动总是依赖于原有的关系网络,只有嵌入社会网络、人际关系网络之中的信息和经济关系,才能为当事人在现实经济社会中所接受。高端人才在产业集群的扎根和结网所形成的地理聚集,使集群企业构筑了交流与合作的系统,增强了技术创新的能力和竞争力。产业集群所形成的地方嵌入性会趋同高端人才的社会背景和价值观念,成为协调集群分工的润滑剂,遏制了高端人才因信息不对称、契约不完全而可能采取的策略性行为,合作的交易成本大大节约、知识交流更加频繁,高端人才的地理性集中产生了基于专业化分工协作的递增收益。这意味着,高端人才通过在地理上的空间集中促进了集群分工深化,随着高端人才集聚规模扩大,分工和交易水平不断提高,规模报酬

2012年第6期

经济体制改革

递增下产业集群增长加速、收入水平提高。

(3)激励效应。集聚与竞争存在共生关系,产业集群内部的竞争往往会给消费者带来物美价廉的商品,而高端人才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在集聚过程中既会发生相互协作,也会产生相互竞争。但是,高端人才不同于一般的资本,其不仅在流动的选择上具有工具理性,而且在精神诉求层面具有价值理性,即实现自身价值的成就感和得到社会尊重的归属感是高端人才的内在需求。产业集群的集聚特性赋予了高端人才的竞争多为群体性竞争:一方面,对于失败的群体,他们会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发现自身的缺陷,以隐形知识溢出方式努力提高自身的人力资本水平,试图在新的竞争中取胜;另一方面,对于胜利的群体,他们为了维持竞争优势,会不断激励自己,努力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在新的竞争中继续保持优势。适度的危机感会促使高端人才的知识更新加速,提高适应性和应变性,为构建现代产业集群提供智力保障。

(4)群体效应。从区域经济发展全过程来看,高端人才集聚现象与产业集群同步发展,如果产业集聚速度始终高于周边经济区域,将对周边区域形成人才势差,会产生向该集群持续的高端人才流动现象。高端人才在产业集群的集聚,通过群体内部的整合机制可以实现知识和技能的互补和替代,激发积极性和创造力,开发出新的技术和成果,使整个产业集群的创造力在规模上无限扩张,在动态上推动收益递增,加速增长。由于不同性质的高端人才功能各异,在集群中发挥的作用不同,高端人才倾向于加强合作以提高整体效益。产业集群与高端人才互动产生的群体效应,既源于工作任务的互补效应,也源于人力资本空间和产业集中产生的外部效应,高端人才集聚使进入产业集群的人才边际收益增加,刺激高端人才向特定区域集聚。

(5)自强效应。产业集群可以发挥其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的优势,促进集群高端人才集聚,并经由自我实现的预期过程增强对集群外部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形成一种“路径依赖”和“累积因果”的自我加强特征:一方面,高端人才在产业集群区内地理邻近,容易建立信誉基础和相互依存关系,有效弱化机会主义行为发生。集群的专业化分工使高端人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某一特定的专门领域,较快地完成经验、知识、技能的积累,群落成员之间的合作可以弥补在知识、经验、技能等方面的缺陷或不足,共同完成任何单个个体所难以胜任的创新任务;另一方面,高端人才之间可以经常性互访和面对面的交流来促进知识、技术的流动,这对意会知识的传播至关重要。当代高技术企业的创新在创新的每一步都需要得到外部知识源的支持,集群知识的溢出效应,使得集群内的高技术企业能够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获取各种知识。在这一动态的回路中,高端人才愈是聚集,集群的知识存量和创新能力愈是增强,愈是吸引更多人才、企业为追求创新知识和竞争优势向现有集群集聚。

2.产业集群与高端人才集聚互动的负效应

高端人才聚集现象是人才资本在流动过程中所产生的资源与生产要素的配置与组合现象,是内外部因素参与并发挥作用的混合过程。这个过程是否合理要受到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影响的结果如果是高端人才聚集后的作用小于不聚集时的作用,这时就产生了负效应。

高端人才在产业集群集聚会产生负效应,主要是因为:第一,高端人才集聚没有形成人才之间的内在联系,仅仅是数量的增加,没有产生人才的规模效应。规模是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发生质变的临界点,没有一定的人才聚集规模也就没有聚集效应。高端人才加总效应的产生就是以一定的规模为条件的,没有一定规模,一定不会发生规模效应,但有了一定规模不一定必然发生规模效应,规模效应的前提是聚集的人才必须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没有一定内在联系的人才聚集实际上仍然为众多的独立人才,这样可能互相摩擦与制约,使高端人才聚集作用低于各自独立作用,出现高端人才聚集的不经济现象。第二,高端人才聚集的环境不理想。高端人才集聚产生的规模效应是在一定的内外部环境条件下发生的,失去了这些环境条件,人才的聚集就会产生负效应。第三,高端人才的流动性不强。高端人才的聚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人才流动是基本前提。没有人才在市场机制下的合理流动,人才聚集的正效应很难产生,即使产生也可能没有活力与激情,甚至产生消极现象,出现聚集的不经济效应。

三、演化模型:基于推拉理论扩展的一般解释

1.推拉理论的扩展模型

推拉理论认为,人口迁移主要是由两种力量引发的,即促使一个人离开一个地方的“推力”和吸引他到另外一个地方的“拉力”,迁移的形成是迁出地的推力与迁入地的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原住地的政策变化、经济衰退、失业、就业不足、成本上升、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缺乏、关系紧张疏远、自然灾害等构成了原住地的推力,这促使人们向其他区域迁移;同时,迁入地的就业机会、高收入、环境适宜、职业发展机遇、家庭关系、较高的生活水平、较好的教育机会、文化设施、交通条件等积极因素构成了迁入地人才流入的拉力。一般而言,原住地的推力所引起的迁移会比迁入地的拉力所引发的迁移具有较小的选择性;当只有推力而无拉力时,迁移选择性最小。产业集群对于高端人才的吸引力是集群本身所具有的,是一种对人才的影响力,并且有着明确的指向,即指向产业集群本身,作用的结果是使高端人才向产业集群集聚。由于产业集群的地理集中性,导致集群对高端人才吸引,尤其是对于外部人才的吸引,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人口的跨区域迁移。

产业集群是集聚力和分散力相互博弈而达到均衡的结果,

REFORM OF ECONOMIC SYSTEM

NO.6.2012

即集聚力主要受技术水平、劳动力组织变化、市场因素及经济环境的影响;分散力主要归结为伴随产业集聚而带来的地租增长的影响。Fujita和Krugman(2004)[15]则强调,经济地理学的任何有趣模型都反映了两种力量之间的较量:使经济活动聚集在一起的向心力和打破这种集聚或限制聚集规模的离心力,其中,可能导致产业集聚中止或产业扩散的离心力,包括不可流动的生产要素(土地、自然资源等)、持续提高的各种租金(房租、生活成本等)、拥挤效应(激烈的竞争、市场饱和、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供不应求)等。同样,产业集群在高端人才集聚过程中,也存在吸引人才向其流动的拉力,以及推动人才向集群外部流出的推力。高端人才的集聚是两种力量相互博弈、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产业集群对高端人才的拉力因素,包括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薪酬期望、更大的成长空间、更优的人才环境、区域产业品牌等;同时,也存在人才拥挤、竞争压力大、生活成本高等促使高端人才游离出去的推力因素,如产业集聚中心的高昂房价,导致生活成本上升,实际工资降低,人们不愿意到中心区域工作。因此,高端人才在产业集群的集聚是由向心力和离心力相互影响,共同决定的,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CG=pl

CG —ph

CG

其中,CG代表产业集群对高端人才的集聚力;pl

CG

代表产

业集群对高端人才的拉力;ph

CG

代表对高端人才的推力。

同时,产业集群外部的非产业集群区对高端人才集聚力的作用效果相同,用公式表示如下:

NG=pl

NG —ph

NG

其中,NG表示非集群区对高端人才的集聚力;pl

NG

表示非

集群区对高端人才的拉力;ph

NG

表示非集群区对高端人才的推力。

因此,产业集群对高端人才的集聚效应,可以看作产业集群对高端人才的集聚力与非集群区对高端人才集聚力的差异,用公式表示为:

SG=CG—NG=(pl

CG —ph

CG

)—(pl

NG

—ph

NG

=(pl

CG —pl

NG

)—(ph

CG

—ph

NG

其中,SG是产业集群对高端人才的集聚力剩余(以下简

称引力效应);SG

pl =(pl

CG

—pl

NG

)为拉力剩余;SG

ph

=

(ph

CG —ph

NG

)为推力剩余。这个公式意味着高端人才之所

以在产业集群集聚就是因为可以获得产业集群集聚力剩余。换言之,只有当CG—NG>0时,产业集群对高端人才具有集聚力,这时主要表现为高端人才集聚的正效应。

2.高端人才集聚在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

基于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笔者对Tichy(1998)[16]的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进行修正,将产业集群的第四个阶段分为衰退或再发展两种情况(或分化阶段),即产业集群进入成熟阶段以后面临衰退和再发展两个方向,这是由产业集群的内生孵化机制决定的。为此,本文以推拉理论的扩展为基础,结合修正的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从动态变化的角度对产业集群对高端人才的引力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如图2所示)

图2高端人才集聚在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1)产生阶段。在产业集群形成初期,区域生活配套、服务设施等都不是特别完善,与非集群相比优势不明显,拉力剩余接近于零,即SG

pl

≈0。但是,任何一个地理区域都有潜在的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高端人才,尤其是企业家,他们拥有独特企业家精神和企业文化,善用市场机会,是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中积极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显著的企业家活动、企业家建立新企业的愿望、企业吸纳现有技术和开拓市场新领域的能力等,对于新集群的产生起决定性作

用。宽松的创业氛围、良好的人才环境,使SG

pl

>0,内生高端人才的成长、集聚成为产业集群产生、发展的基础。

(2)发展阶段。在产业集群发展阶段,新企业不断涌现,横向结网企业、纵向联系企业和相关支撑机构大量集聚,集群内部企业出生率高于死亡率,高端人才在集群内部的流动和自主创业的裂化现象非常普遍,合作产生的知识、技术扩散效应以及竞争压力催生激励效应,带动整个地区产业的升级。随后,产业集群开始出现专业化分工,产业链形成并完善,就业机会和工资收入增加,基础环境、公共设施、创新环境等开始受到关注,导致集群对外部高端人才的拉力不断

增强,吸引更多的外部人才流入,表现为SG

pl

>0;同时,良好的发展前景、广阔的事业平台,对于集群内部的高端人才

的维持也起了重要作用,即SG

ph

>0。因为SG

pl

>0,SG

ph

>0,

所以pl

CG

>pl

NG

,ph

CG

>ph

NG

,即SG>0,这表明,产业集群不仅增加了对外部高端人才的吸引,还能有效阻止内部高端人才的外流,产生自增强效应,使高端人才在集群的快速集聚。

(3)成熟阶段。产业集群发展进入成熟阶段后,集群内部已经拥有相当数量的相关企业,企业数目的增长趋于稳定,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价值体系,专业化分工更加明确,竞争合作机制已经建成,形成了一个密切、稳定、牢固的本地关系网络。此时,产业集群可以利用更多的经济利益、优厚的工资待遇、良好的服务环境来吸引高端人才的流入,并逐渐使集群对外部高端人才的拉力趋于稳定。另外,产业集群显著的品牌声誉、雄厚的产业基础、浓厚的创新氛围、发达的本地网络以及难以言传的缄默知识等共享性资源,使集群

2012年第6期

经济体制改革

内部高端人才不愿意流出,形成空间粘性要素。在这个阶段,产业集群对高端人才的拉力和推力都在增长,但是人才流动速度开始变缓,逐渐出现高端人才的高原现象,即逐渐由SG

pl

>SG

ph 转为SG

pl

≈SG ph,后期逐渐出现SG pl<SG ph。

(4)分化阶段。由于内生机制和外部动力的差异性作用,产业集群进入成熟阶段会出现衰退和升级两种模式:一是产

业集群长期发展过程中,对原有的产业体系、社会网络形成路径依赖,开始出现老化、衰退。此时,受宏观经济形势转变和政策的影响出现产业的衰退,陷入自身生命周期的锁定状态,对外部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下降,SG

pl

"0;同时,集群内部出现高端人才拥挤效应,恶性竞争加剧,文化价值冲突激

化,导致SG

ph

>0,最终导致集群对高端人才的引力效应下降。二是产业集群已经形成内生的孵化机制,原有产业出现转移并且开始迈入高附加值、品牌经营阶段,企业升级引致的创新文化逐渐形成,集群对新技术、新市场需求旺盛,为高端人才实现自身价值、发挥专长构建了更好的平台,对高

端人才的吸引力不断上升,SG

pl

>0;同时,产业集群内孵化出新的产业,进入产业转型、升级的再发展阶段,新的就业机会、市场机会、创业机会等不断涌现,加速了高端人才在集群内部的流动,新产业的产生优化了集群的产业结构和人

才环境,导致SG

ph

"0,推动产业集群对高端人才的引力效应上升,进入再发展阶段。

四、结论及建议

产业集群与高端人才集聚互动时,不仅会产生适合产业发展和人才集聚的正效应,而且还会出现负效应。地方政府在进行高端人才问题研究和制定相应政策时,要正确分析产业集群与高端人才集聚之间的互动效应,避免负效应,发挥正效应,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措施:(1)在产业集群形成初期,地方政府要积极创造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和技术创新环境,给予集群企业多渠道的资金支持,支持集群内高端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动,更多地引进利于核心企业发展的创新人才,培育企业家精神;(2)在产业集群发展期,产业集群与高端人才集聚互动呈现正效应,政府要通过制定产品标准、规范企业行为、引导产品多样化和差异化、塑造区域品牌,增强集群的知名度,以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创新平台,吸引对主导产业及支撑产业发展有用的高端人才;(3)产业集群进入成熟期,高端人才在集群的流动趋于稳定,并已形成牢固的产业网络和浓厚的创新氛围,当地政府可以选择性的引进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带动本地人才的成长,培养高端人才在产业集群的根植性;(4)在产业集群分化阶段,政府应借助已积淀的产业基础,支持大学、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企业研发部门、科技中介等构建区域创新网络,搭建各类科技创新平台,避免出现产业集群与高端人才集聚互动的负效应,并对集群企业进行高新技术改造,推动再创新、再创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使其进入再发展期。

参考文献:

[1]张同全,王乐杰.我国制造业基地人才集聚效应评价———基于三大制造业基地的比较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9,(11):64-71.

[2]胡蓓,周均旭.产业集群人才吸引力纵向分层研究———以佛山地区产业集群为例[J].中国科技论坛,2009,(01):94-97.

[3]Romer,P.Growth Based on Increasing Returns to Spe-cialization[J].American Economic,1987,(77):56-62.[4]Chatterje,S.Agglomeration Economies:the Spark that Ignites a Cit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99(03):483-499.

[5]Lawrence,S,K.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A Tool for Competitive Adwantage[M].USA:West Publishing Company,1997.60-68.

[6]朱杏珍.浅论人才集聚机制[J].商业研究,2002,(08):65-67.

[7]牛冲槐,接民,张敏,锻治平,李刚.人才集聚效应及评判[J].中国软科学,2006,(04):119-123.[8]王建强.区域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中国人才,2005,(08):26-27.

[9]张同全.人才集聚效应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8,(08):83-84.

[10]张西奎,胡蓓.产业集群的人才集聚研究[J].商业研究,2007,(03):5-7.

[11]田俊晖.高校人才集聚绩效评价方法探析:集聚指数的编制与应用[J].教师教育研究,2007,(03):45-49.[12]牛冲槐,张蔷薇.区域科技型人才集聚效应支持能力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7,(23):78-80.

[13]孙建,尤雯.人才集聚与产业集聚的互动关系研究[J].管理世界,2008,(03):177-178.

[14][美]迈克尔·波特著,高登第,李明轩译.竞争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210-218.

[15]Fujita,M.,Krugman,P.The New Economic Geog-raphy:Past,Present and the Future[J].Papers of Regional Science,2004(83):139-164.

[16]Tichy,G.Clusters,Less Dispensable and More Risky than Ever[M].Steiner M.Clusters and Regional Specialization.London:Pion Limited,1998.226-236.

责任编辑:曹羽茂

REFORM OF ECONOMIC SYSTEM

NO.6.2012

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文章标题: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营经济的发展.近几年各地的实践提供了有力的证明,一般民营经济发展较快的县份,[文秘网文章找 范文,到文秘网]经济增长速度也较快.然而,如何发展好县域民营经济,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很重要地就是要打好区域民营经济的“特色牌”,充分立足本地传统产业和优势资源,形成产业集聚和规模化发展的良好局面。近年来,我们某市县按照“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发展规模化”的发展思路,初步形成了电工电器、食品药品两大支柱产业,以及玻璃工艺、石化管件、压力容器、棉纺织品、电子陶瓷、车辆配件等六大特色产业.但是,调查中发现,我们某市的一些特色产业多年来仍在低水平上徘徊,“膨胀”、“拉动”能力和扩张势头还没有形成,企业集中度低,形不成规模,龙头企业不多,核心竞争力不强,区域特色的块状经济还处于萌芽状态,没有形成像苏南、浙江那样的区域规模经济优势。针对我县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笔者认为,要想使某市的民营经济得到大发展,形成具有区域特色和强势竞争力的区域块状经济,形成竞争优势,就必须努力找准当前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克服和解决。 一、加强调研,充分摸清民营经济在形成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应该说,近年来我们某市的民营经济发展是比较快的,也十分注重培植

和发展区域特色产业,但是在实现特色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 (一)“低、弱、散”的状况阻碍了特色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以我县玻璃产业发展为例,该产业起步于上个世纪年代,是从玻璃仪器加工发展壮大而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产业,特别是进入年代以来,生产企业逐步增加,外销产品不断增多,促进了该产业的加快发展.目前全县拥有玻璃及水晶工艺品生产企业多家,其中:中外合资企业家,加工点多个,从业人员余人,全县个乡镇均有玻璃制品加工企业或加工点,星罗棋布,遍及全县镇村。尽管玻璃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仍然存在着以下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层次较低.在企业层次上,不少企业规模还较小,部分企业仍停留在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在产品外销上,不少企业基本都是通过国内各有关外贸口岸或香港、台湾地区的代理商间接出口,产品利润被中间商获取太多;在产品层次上,大多数产品是为国内外客商搞配套、组装产品,直接销往国内外市场的还比较少,产品档次明显低于广东、浙江、上海等地。二是管理较弱。不少企业现代企业制度未建立或不完善,企业治理结构较乱,家族式管理问题突出。尤其是在企业财务管理、产品质量管理和生产现场管理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与现代公司的规范化管理要求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三是摊子较散。众多的生产加工企业缺少公司长期发展计划、产品研发规划,缺乏对产品市场的调研;缺少对公司内部和周围现有资源的有效整合,加工地点分布比较零散,集中统一管理难度较大,对企业整体形象的树立重视程度不够。 (二)同行业无序竞争影响了特色产业集聚效应的形成.一方面,同行

0---公司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划(5.10)

高技能人才“十二五”培养规划 (讨论稿) 人资(通)12--000高技能人才是企业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企业转型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是公司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加快培育一大批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精湛技艺的高技能人才,特制定本培养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1、指导思想 以创建学习型企业为目标,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重点,以知识和技能提高为核心,以全面提升员工综合素质为目的,紧紧围绕公司战略发展的需要,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公司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为公司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2、工作原则 * 坚持“优秀人才优先培养、重点人才重点培养、紧缺人才抓紧培养”的原则,加大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 坚持“重实际、重实效、按需培训”的原则,使技能培训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工作效果; 坚持“培养与使用相结合”的原则,实行技能提升与岗位复训相结合的原则,把持有证书作为使用、考核、晋升的重要依据; 坚持“服务企业生产、服务全体员工”的原则,更新培训工作服务理念,探索人才创新培养方式。 二、目标任务 按照全面提高、重点培养、不断改善人才队伍结构的培训思路,通过深入组织实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培养引进一批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以及高新技术产业急需的知识技能型人才,目标到“十二五”末: ——扩大高技能人才规模。大幅度增加高级工总量,增加各类高技能人才人,使全公司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人,高技能人才占生产工人的%以上,高、中、初级技能人才队伍梯次结构渐趋合理。 ——提升高技能人才素质。鼓励吸纳高校毕业生进入高技能人才队伍,选送外培训高技能人才名,培养名具有企业特有专业特色、绝技绝活的能工巧匠,引进紧缺急需型高技能人才名,其中引进高端技能型人才名。 — ——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建立个技能大师工作室。 ——基本形成高技能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的良好环境。畅通高技能人才引进渠道,大力开发职业技能教育,全方位贯通高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建立完善多元化高技能人才投入保障机制。 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公司高级工及以上技能等级人才占工人队伍的比例提升10%左右,技师及以上等级提升6%左右。 三、实施八项工程 1、实施高技能人才选拔工程。 为培养造就一批技艺精湛、作风过硬的高技能人才,今后两年在全公司评选表彰名“技能大师”、50名“首席技师”、300名“公司技术能手”,发现、培养和造就一批各专项技能的拔尖型高技能人才。按照滚动培养、重点资助、跟踪管理、鼓励竞争的要求,对“技能大奖”、“首席技师”、“公司技术能手”荣誉获得者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励他们当好刻苦学习、岗位成才的带头人,带动我公司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落实人才待遇,为高技能人才成长创造条件。 2、实施高技能人才引进集聚工程。 结合我公司生产及产业发展特点,每年引进高技能领军人才,以良好的条件吸引高技能人才来企业工作。积极利用企业引进国外先进设备的有利条件,同步引进专门的高技能人才。定期组织用人单位到其它大型企业,积极引进我公司紧缺急需的高技能人才,缓解我公司企业、行业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人才短缺的局面。建立浙江公司高技能人才

上海市经委关于印发《上海市创意产业集聚区认定管理办法

上海市经委关于印发《上海市创意产业集聚区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区(县)经委、创意产业集聚区和有关单位: 为加快本市创意产业发展,提升本市创意园区的能级和水平,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08]11号)和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提高本市创意产业质量和水平的要求,我委制定了《上海市创意产业集聚区认定管理办法(试行)》。 特此通知。 附件:上海市创意产业集聚区认定管理办法(试行) 上海市经济委员会 二○○八年六月十七日 上海市创意产业集聚区认定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为了加快本市创意产业发展,提升本市创意产业园区的能级和水平,规范本市创意产业集聚区的申报、认定及相关管理工作。根据国家及本市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创意产业发展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创意产业集聚区是指依托本市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发展基础和城市功能定位,利用工业等历史建筑为主要改造和开发载体,以原创设计为核心,相关产业链为聚合,所形成的以研发设计创意、建筑设计创意、文化传媒创意、咨询策划创意、时尚消费创意等为发展重点并经市政府有关

部门认定的创意产业园区。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创意产业集聚区的申报、认定及相关管理活动。 第四条上海市经济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经委)负责本市创意产业集聚区的认定及其相关管理工作。 本市区(县)经委负责组织本区域内创意园区申报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工作并进行初审,配合市经委对本区域内经认定的创意产业集聚区进行指导和管理。 第五条本市创意产业集聚区的认定条件为: (一)有完整的集聚区建设和发展规划,并且该规划符合《上海创意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二)园区完成建设改造,出租率达到70%以上。 (三)有鲜明的产业特色和定位,产业门类符合《上海创意产业发展重点指南》,并且已经有若干个主导产业门类。主导产业门类的企业应占园区全部企业总数的70%以上。 (四)园区建筑面积应在1万平方米以上。 (五)有合理规范的管理机构和运营机制,能够有效组织开展集聚区的建设、管理和招商。 (六)能提供适合创意企业发展的工作环境、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 (七)园区房屋租赁应由园区运营管理机构负责,房屋租赁应符合园区产业功能要求。未经园区运营管理机构许可,不得进行转租。 (八)房屋建筑结构应符合本市相关建筑标准,建筑外型应与城市建筑

应用文-西部地区集聚效应计量研究

西部地区集聚效应计量研究 '一、引言 西部大开发是当前我国区域 研究的 问题,也是难点问题。为什么一方面西部交通欠发达,另一方面道路利用率却严重不足;为什么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支持西部开发,但外资和东部企业仍还是很少到西部投资;为什么西部大呼缺少人才,但西部地区高校毕业生和高层次人才却大量流向沿海地区。其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我国西部地区人口和经济聚落分散,使得西部地区空间交易成本过高,空间规模不经济,缺乏集聚经济效率。\ue004 要利用集聚效应促进西部大开发,首要 就是要对西部集聚效应程度有所了解,这正是本文要做的工作。按照空间范围的大小,集聚效应可划分为区域集聚效应和城域集聚效应,本文按照这种划分对这两种集聚效应分别进行了测度。集聚效应的大小是个相对概念,为给西部地区找个参照系,本文同时也测度了东部地区的集聚效应,期望通过对比得出相应政策启示。\ue003\ue003\ue003 二、区域集聚效应测度 根据弗朗索瓦·佩鲁(F·Perroux)的非均衡 观,在区域内首先要实行经济活动的相对集聚,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再以点带面,带动整个区域增长,达到开发整个区域的目的。可见,区域集聚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区域竞争力,那么西部区域集聚程度到底有多大呢?虽然目前区域集聚经济在理论上已十分成熟,但由于区域投资、工资等 数据不易获取,因此在区域集聚效应测度方面还存在很大困难,仅能用一些统计指标来表示区域集聚效应相对大小。表1通过一组描述性指标对比了东西部区域集聚效应大小。 人口密度反映一个地区的人口稠密程度,也直接反映一个地区人口集聚程度。东部每平方公里人口数达到457人,而西部仅为61人,从人口密度所反映的东西部人口集聚程度相差甚大;城市化反映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分散型结构向城市集聚型结构转变的历史进程,东部城市化水平已达到46.11%,远远超过西部的28.73%;货运生成密度就是单位GDP所产生的货运量,当一个地区人口、企业越分散时,生产、销售所需的运输量也就越大,西部货运生成密度是东部的1.5倍,表明西部集聚程度比东部差;GDP集中指数的数值为0时表示经济活动完全分散,数值100时表示完全集中,从东西部的具体值可以看出,东部经济活动比西部集中;地理 率的值越大,表示区内产出与人口地理分布比较一致,意味着经济空间集中度低,统计值反映了与前面指标同样的结果;巨型和超大型城市数基本可以代表区域内的经济“极核”,这样的大城市越多反映该区域内人口和经济活动集聚程度越强,西部这样的城市只有一个,而东部却有8个。上述六组指标皆反映这样一个事实,即西部整个区域人口和经济活动分散,运输成本高,区域集聚程度与东部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三、城域集聚效应测度 区域发展从空间格局来看是一个点、轴、面动态过程,任何区域的发展都是从一个点开始,城市则是区域发展的起点,同时也是区域经济的“极核”和区域发展的重要依托,它通过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来影响区域发展。目前西部地区城市开发状态不容乐观:城市化水平低、

产业集聚效应分析

综合考试 产业集聚的空间分异及集聚效应分析 --以河南省为例 研究思路:佛农(Vernon)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美国跨国公司生产与贸易的地理扩散为典型,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来解释国际生产与贸易,并赋予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以空间维度。基于这一理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对于空间区位的选择以及对空间环境的依赖是不同的。本文以河南省为例,根据工业所面临的竞争和所使用的生产要素,将河南省的产业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等几种类型,通过计算不同类型产业在18个市的集聚情况,揭示河南省不同类型产业集聚的空间分异和变化,最后通过对这几种类型的产业集聚情况的集聚效应测度,探寻不同产业类型对河南省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研究步骤: 二、使用区位墒公式来计算河南省18个城市2003-2012年十年间三种产业类型的时空变化,反映其专业化程度及其空间分异的规律。计算公式如下: 区位熵计算公式:Q=S/P,式中,Q为区域的经济区位熵,S为该区域某产业的产值,P为该区域全部产业的总产值。 一般而言,区位熵值越大,表明专业化水平越高:区位熵>1,表明A产业在某地区专业化程度超过了总地区,属于地区专业化部门;区位熵<1:说明该地区A产业的专业化水平低于总地区,必须从区域外输入产品;区位熵=1:表明该地区A产业专业化水平与总地 区相当,基本自给自足。 三、根据不同产业类型空间区位选择情况,分析针对河南省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产业集聚形成的原因以及不同集聚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

四、集聚效应的计算 CES生产函数(即不变替代弹性生产函数)为集聚效应(以h表示)的测量提供了较为理想的理论框架。 , 这里P为某工业部门实现的利润, Q表示工业总产值, K为其某年份固定资产净值,B为产出利润弹性,C为固定资产占用的利润弹性。 当h≥1时,表明具有集聚效应, h值越高,所带来的产业集聚效应越大。当h<1时,表明整体经济或行业没有集聚效应。 具有集聚效应说明该类型的产业集聚对于促进河南省的经济增长有正向带动作用。

加快人才集聚措施

加快人才集聚措施 高端人才是实现基本现代化最紧缺的资源、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最迫切的需要、是抢占区域竞争制高点最根本的保障,切实增强推进人才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主动结合魏都发展特色,围绕重点产业招引人才,发挥规模企业、上市企业的引才主力军作用,重点引进一批高级技术人才,要大力创新高端人才引进的“新思路”,精心打造高端人才创业创新的“好载体”,要积极优化人才落地生根的“软环境”。其具体措施如下: 一、畅通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企业在自身发展中,对急需引进的高层次、短缺专业人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采取直接考核的方式招聘。对引进的人才及其随迁父母、配偶、子女,均可在魏都区落户。对引进人才配偶的就业问题,原则上由引进单位负责解决,确有困难的,由产业集聚区人才服务中心参照其配偶工作个人工作意愿和用工形式协助妥善安置。其子女在辖区入学就读的,由教育部门负责安排,不得收取国家规定以外的费用。 二、鼓励企业自身引进高成就人才。对引进到集聚区企业工作的高端人才,5年内给予一定的安家补贴和生活补贴,进行科研院项目、教育、卫生、等工作的,全额享受安家补贴和生活补贴。凡引进的人才应与用人单位签订5年以上服

务期合同,明确双方职责、权益和违约责任。 对符合两种以上标准的按就高不就低的原则,不重复享受;对于难以界定标准的人才,不唯学历、不唯职称,采取“一人一策”的方法,经确认后比照上述标准执行。 鼓励企业以项目服务、业余兼职、人才租赁等方式,打破身份、户籍、人事劳动关系接转等制约因素,引进人才来济创业或提供智力服务。对于同一年度在集聚区工作时间达3个月以上的,经核实批准后,可按实际工作时间享受同等条件人员的生活补贴。 三、高端人才激励政策。产业集聚区要将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市技能拔尖人才在产业集聚区工作期内可给与津贴,其津贴额分别为6000元、4500元、3000元;连续三届被评为我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的,另外一次性奖励10000元。 四、高端人才的政治待遇。产业集聚区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适当增加优秀高层次人才在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的名额,优先推荐优秀高层次人才参加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的评选,并积极做好优秀高层次人才的党员发展工作。 五、建立完善人才服务体系。魏都产业集聚区要设立人才服务中心,经常到各企业走访、调研,切实帮助企业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切实在制定人才引进政策、构建人才

2200万技能人才缺口,高级技能人才紧缺

据中国人才发展报告显示,我国技能劳动者总量虽超过1.65亿人,但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21.3%,其中高技能人才不足就业人员的6%,高级技工缺口更是高达上千万人。 又快到了一年一度的艺考,马上就会有大批的俊男靓女背着行囊离开家乡踏上艺考的道路。他们有好看的皮囊,也有一定的特长,虽然通过某些特长合理的避开了高考这一独木桥,但面对日趋竞争激烈的艺术圈,仍有很多学生死在艺考的羊肠小道上。 为什么参加艺考? 无非是为了学一门未来谋生的好手艺,而这和在如今大事小事离不开互联网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学习IT技能是一样的。 技术技能型人才成为社会的刚需,通过培训机构踏足计算机领域,是很多人的第一想法。那么,为什么他们会选择和之前学历教育不同的职业教育呢?或许以下来自校区的几位新入学学员,会给你想要的答案。 学员一:初中毕业后想辍学打工,但是年纪小爸妈不放心,而且他们觉得可以打工一时但打不了一世,现在学点技能还能顺应社会发展趋势,未来工作也有个保障。在了解学校的教学状态等各方面后,爸妈就送我过来了。 学员二:高考失败后心灰意冷了,但想想人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趁现在有时间学点技术丰富自己,这个社会是不会淘汰努力学习知识与技能的人! 学员三:大学毕业后发现找工作难,而且实操锻炼不够,有种眼高手低的感觉,想通过学技能让理论知识变现,找一份好工作。 学员四:从事销售工作已经一段时间了,但发现很多后来学的技能很高超,工资很高,想要来这里学一段时间试试,毕竟现在是互联网的天下,感觉学这个很有前途。 这些学员目前已经开始在校区上课,而且觉得很不错,从他们身上不难看出,现在各个年龄阶层都想在这个行业创出一片天下,这些初中生、高中生已经不是把学技术当做一种枯

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思考

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思考 提要:当前,产业集聚区发展面临诸多突出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产业集聚区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实现产业集聚区又好又快发展,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关键词:产业集聚区;发展;思考 产业集聚区是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实现科学发展的有效载体和重要依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现途径,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突破口。然而,当前产业集聚区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产业集聚区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实现产业集聚区又好又快发展,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一、产业集聚区的内涵 产业集聚区是以若干特色主导产业为支撑,产业集聚特征明显,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产业结构合理,吸纳就业充分,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功能区。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 1、企业(项目)集中布局。空间集聚是产业集聚区的基本表现形式。通过同类和相关联的企业、项目集中布局、集聚发展,为发展循环经济、污染集中治理、社会服务共享创造前提条件,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2、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集聚区区内企业关联、产业集群发展,这是产业集聚区与传统工业园区、开发区的根本区别。集聚区通过产业链式发展、专业化分工协作,增强集群协调效应,实现三大产业融合发展,形成特色主导产业集群或专业园区。 3、资源集约利用。促进节约集约发展、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是产业集聚区的本质要求。按照“节约、集约、循环、生态”的发展理念,提高土地投资强度,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提供示范。 4、功能集合构建。推动产城一体、实现企业生产生活服务社会化是产业集聚区的功能特征。通过产业集聚促进人口集中,依托城市服务功能为产业发展、人口集中创造条件,实现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完善生产生活服务功能,提高产业支撑和人口聚集能力,实现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相互依托、相互促进。 二、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管理体制亟待理顺。首先,管理体制不顺。县域内的产业集聚区虽然具备部分县级经济管理权限,但存在与市直职能部门职能交叉问题,在行政区划和责任权限上,产业集聚区与所在乡镇之间存在多头管理、职能不明、职责不清的问题,产业集聚区对所在乡镇大都只有协调权,没有决策权,

区域经济发展的扩散效应研究

区域经济发展的扩散效应研究 摘要:增长极的能够带来扩散效应。扩散效应的发生主要通过区域内产业关联的带动和环境改善的推动。“哈大齐走廊”的建设在短期内产生的扩散效应并不明显,长期内将会带来较强的扩散效应。大力发展外围地区农牧产品加工工业,加快国有的市场化改革,开拓渠道促进人才流动,建立有效的融资体系可以促进“哈大齐工业走廊”产生的扩散效应。 关键词:扩散效应;增长极;哈大齐工业走廊 增长极理论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各地区纷纷制定了经济发展规划,力图打造区域增长极来带动经济发展。学术界对极化效应的著述较为丰富,对扩散效应的研究则较少。虽然打造区域增长极能够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也会带来地区间发展差距扩大的问题,从而对区域经济的整体协调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一、扩散效应的发生机制 (一)增长极概述 根据法国经济学家佩鲁的理论,由主导产业中的创新企业在某些大城市进行聚集而形成的产业之间密切协作关系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这些企业通常是位于城市中心,具有生产、贸易、、信息、运输、服务和决策等多种功能,就像一个“磁极”,能够对周围地区的生产要素产生吸引作用,同时也能将自己的生产要素扩散到周围地区,从而既促进自身的经济增长,又推动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佩鲁将这样的“磁极”成为增长极。增长极包含了两方面内涵:一是作为经济空间上的某种推动型工业;二是作为地理空间上的产生集聚的城镇,即增长中心。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分别指增长极对周围区域生产要素的吸引作用和扩散作用。前者容易造成核心地区与周围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扩大,后者使得增长极的发展能够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2]。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是同时并存的复合过程。在经济开始起飞的初级阶段,极化效应占主导。当经济发展进入成熟阶段,扩散效应占主导。关于生产要素,笔者认为,不应仅包括资本、劳动力和技术,还应包括信息、制度和文化习俗等更广义的范围,它们共同作为扩散效应的载体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扩散效应的发生机制 扩散效应的发生主要可以概括为在中心地区影响下以外围区域生产要素量的聚集和质的优化等方式,实现外围区域经济的增长。本文中笔者从产业带动和区域环境改善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1.产业关联带动扩散效应的发生。产业关联是指产业间以各种投入品和产出品为连接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产业关联的方式主要有产品劳务联系、生产技术联系、价格联系、劳动就业联系和投资联系。当中心区的产业经济处于发展时期,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扩大,但由于运输成本的问题生产企业只利用当地的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对周边地区产业的前向关联效应很弱。另外,创新企业获得的高额垄断利润产生强大的吸引力,造成了周边区域内资本和劳动力的净流出,进一步延缓了当地的经济增长速度。可以看出,这一阶段整个区域内极化效应占主导,扩散效应不明显。 当中心地区产业经济发展处于成熟阶段,众多厂商的进入使得市场竞争性增强,新产品的生产趋于标准化,中心区的生产要素价格上涨。为进一步获得竞争优势,厂商增加了对外围区农业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需求,甚至将生产线转移到外围区,使得中心地区产业对当地产业的前向关联效应增强。前向关联效应的增强又进一步带动了资本和劳动力从中心区向外围区的回流,促进了外围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可以看出,在这一阶段整个区域内的扩散效

区域经济增长多重集聚效应实证——以浙江省为例

2012年第9期 /导 论1.研究背景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严重不均衡,自2000年达到0.4的警戒线,而要素分布的非均衡性是导致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浙江省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表现优异的省份之一,改革开放初期,大量资源流向浙江,产生聚集效应,对浙江省的经济增长和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很多学者将浙江省经济飞速发展解释为要素聚集的带动。主要的观点是,改革开放以来,开放度高和政策环境良好的浙江等东部沿海省份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热土,极大地促进了出口工业的发展,吸收了大量当地劳动力和中西部劳动力,地区产值迅速得到提高。经济发展的资本原始积累基本完成后,经济结构的高度化要求因运而生,各种研发投入经费增加,基础设施迅速发展完善。经济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要素聚集导致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吸引要素聚集。但是,对要素聚集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单要素的聚集研究中,即便很多地区存在多重要素的聚集,也只是将这些聚集的要素分开来,分别研究其聚集度。 然而,不能忽视的经济事实是,诸多地区存在要素的多重聚集现象,而且,要素与要素之间必然将产生作用而不是孤立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经济影响更是不能忽视。 浙江省是要素多重聚集的典型省份,科学技术,国内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出口需求等等,明显存在多重要素聚集。而其中,根据内生增长理论,投资与技术的结合必然产生正的溢出效应。但是,国内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的聚集是否会造成投资过剩而产生负的经济影响,则 非常值得研究。 2.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主要研究思路是,运用要素区位熵测度浙江省不同经济阶段的不同要素的聚集度,总结分析要素聚集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空间变化规律,说明要素多重聚集的存在。 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要素的多重聚集将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研究方法包括: (1 )在第四部分要素聚集度测量中,采用区位熵指数度量要素的空间聚集度。区位熵计算主要采用的公式 是:q= Σxi xi i gdpi Σgdpi i 如若q大于1,说明生产要素x在区域i的聚集速度高于其经济增长速度。如若等于1, 则说明,要素在该区域的聚集程度与其经济发展速度是匹配的。如若小于1,则说明要素聚集速度慢于该区域的经济增长速度。通过测定浙江省不同时间段的要素区位熵,说明要素的空间流动和聚集规律,以证明要素多重聚集现象的存在。 (2)采用多元回归方法,以区域经济总量指标和速度指标等为被解释变量,以各种要素区位熵为解释变量,建立计量模型。具体计量经济模型如下: gdp=c1+k1×L+k2×DK+k3×FDI+k4×M+k5×A+ξ1Pgdp=c2+b1×L+b2×DK+b3×FDI+b4×M+b5×A+ξ2其中,L,DK,FDI,M,A分别代表劳动力,国内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出口,技术水平等生产要素的区位熵。Pgdp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为国内生产总值。ξi为随机干扰项(i=1,2)。 区域经济增长多重集聚效应实证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 ■浙江宁波/魏可 摘要:本文以浙江省为研究对象,采用区位熵测度不同要素的聚集度,得出浙江省哪些要素存在多重聚集,并建立以时间序列为基础的多元回归模型,验证多重要素聚集对浙江省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关键词:经济增长;多重聚集;生产要素 121

浅谈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浅谈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高技能人才培养是提高企业员工整体素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铁路发展的重要一环。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先进的生产设备必须通过高技能的人掌握和应用,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形成运输生产力。因此,只有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步伐,提高教育培训质量,才能为铁路快速发展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保障。 一、对高技能型人才的理解 高技能型人才是一个综合概念,一方面强调的高技能;高技能型人才作为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概念,是相对于初、中级技能人才和一定历史时期而言的,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科学技术的发展,其外延与内涵会逐渐发展。另一方面强调的是高素质;高素质是一个衡量综合能力概念,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地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而综合处理程序化之外事件能力。在我国现阶段,人们常把决策管理层劳动者称为“白领”,把操作执行层劳动者称为“蓝领”,高技能型人才则是介于决策管理层和操作执行层之间的技能水平较高的人才,俗称“银领”。一般认为,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的从业者中,具备精湛专业技能,关键环节发挥作用,能够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人员。主要包括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职级的人员,可分为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知识技能型三类人员。主要分布在一、二、三产业中技能含量较高的岗位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第三至第六大类)。高技能人才应具备以下5个方面的能力:有必要的理论知识;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并能够解决生产实际操作难题;有创

新能力;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因此,高技能型人才的素质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职业技能,它是高技能人才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素质。包括:掌握基本的职业技能操作方法和操作规范,并达到上岗所要求的熟练程度(一般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为准);树立基本的职业意识,形成与职业或岗位相对应的较完备、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等。其衡量尺度一般遵从国家制定的相关职业标准。具备这一层次的素质,可保证高技能型人才在既定的工作岗位上胜任工作。第二是职场应变能力。职场应变能力就是指高技能型人才灵活、适时应对职场要求变化的能力。它包括:及时把握特定职业在职场中的发展趋势和最新动态的能力;自主学习新的职业技能的能力;掌握最先进的相关职业理念和操作方法的能力;扩大知识面,形成更全面的具有延伸性知识结构的能力。第三是专业创新能力,高技能型人才同样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其内涵主要包括:不断发现现存事物的缺陷,不断找出新问题的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工作的需要提出创造性的设想的能力,并能够具体实践、操作和开发;进一步扩大知识面,以适应其创新的各种要求的能力。具备这一层次的素质,可使高技能型人才在职业生涯中工作能力得到更大提升,并把握创业的机会,实现由单纯谋职到自身事业获得发展的重大转折。 二、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铁路高速发展的不断深入,运输生产力布局调整和运输组织的变化,特别是高新技术的不断应用,高技能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还不能适应铁路发展的需要。一方面我们需要大量高技能人才,但另一方面我们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上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因素。

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专项工作方案

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专项工作方案 为提升产业集聚区发展水平,增强要素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支撑全市经济转型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基本思路。按照五规合一、四集一转、产城互动的基本要求,以集群、创新、智慧、绿色发展为方向,大力实施产业集聚区提质转型创新发展工程,着力提升集群集聚、承接转移、节约集约水平,着力增强创新发展、基础配套、要素保障和服务管理能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集聚区持续上规模上水平上层次。 (二)发展目标。集群竞争优势更加凸显,发展质量明显提升,支撑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 1.总量规模。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800亿元,增长10%;完成固定资产投达到800亿元,增长17%。 2.集聚发展。主营业务收入超60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聚区1个,超35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聚区1个,超25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聚区2个,超15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聚区1个。 3.晋级争先。X市产业集聚区力争晋升四星级,X县、X县、X县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力争晋升二星级;X市产业集聚区和纺织产业集聚区力争晋升一星级;X新型制造业、X煤化工专业园区力争晋升省级产业集聚区。

4.节约集约。投资强度和产出强度进一步提高,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下降1%左右,清洁生产和循环化改造取得明显成效。 5.吸纳就业。全部从业人员超过23—24万人,新增1—2万人以上。 二、重点任务 (一)推动产业产品结构升级。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推进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培育新的增长动力。 1.突出发展优势产品。实施优势产品升级工程,重点依托产业集聚区骨干企业开展新一轮技术升级,着力在高强钢、智能设备制造、工业机器人、新材料、食品医药、高档陶瓷、汽车零部件、电子元器件、医疗康复设备等领域开发一批升级换代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组织开展产业集聚区重点企业摸底调查,全力做好要素协调保障,支持有订单、有效益的企业扩大生产,提高市场占有率。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区产销、银企、用工对接,全面提升投产项目达产率,促进新的有效产能释放。 2.培育新的增长点。鼓励拥有百亿级产业集群的产业集聚区,在做大做强现有主导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市场容量大、需求弹性小的技术劳动复合型产业,培育形成新的主导产业集群。支持基础较好、优势突出的产业集聚区大力引进龙头企业,加快发展智能装备、智能终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高端制造和战略新兴产业,引领带动全市产业结构升级。

城市经济学思考题解全

城市经济学思考题 思考题一 1、城市的功能在现实中是如何体现的? 城市功能的含义:是指一个城市在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应有的作用和能力。它可以分为基本功能与特殊功能,或主要功能与辅助功能。(城市的基本功能是指任何城市都具有的功能,它包括城市的载体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城市的特殊功能是指城市所特有的功能,他与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拥有的自然资源、历史人文背景有关。) 例如武汉作为汉江和长江交汇处的城市和位于中国中部的特殊地理位置,造就了他九省通衢的特有功能,为其建立中国的物流中心打下了基础。 2、如何理解城市化的一般规律性及其变异现象?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它有其自身的内在发展规律,而这种规律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规律体系组成的,忽视城市化规律体系的完整性或结构特征,在实际工作中就有可能误导城市化发展。城市化规律是由时间、空间、质态和量态四个维度构成的体系。 (一)从时间维度上看,城市化规律表现为城乡人口随着工业化进程发展的有序变化,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经济学家称之为城市化阶段。 (二)基于空间维度分析,城市化规律表现为由城市“聚集效应”与“扩散效应”所决定的城市与其辐射区域之间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各领域的互动关系。 (三)是基于动力维度分析,城市化规律表现为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发展相互促进,并与经济发展水平高度相关。 城市化的变异现象 (1)逆城市化,是指城市化后期大城市的人口和就业岗位向大都市的小城镇、非大都市或远方较小都市迁移的一种分散化过程。这主要是因为城市化中的过度集聚造成的交通拥挤、犯罪增长、污染严重的城市压力日益增大小从而使人们倾向于迁移至郊区居住。 (2)城市化水平与产业结构不协调。一般的发达国家第二三产业比重较大、比较发达,并不依赖于第一产业。而我国过多的依赖与第一、第二产业,不利于城市的经济发展。 3、城市经济的本质特征是什么?与国民经济的区别体现在哪里? 城市经济是指由工业、商业等各种非农业经济部门聚集而成的地区经济,本质特征就在

论区域集聚的扩散效应(一)

论区域集聚的扩散效应(一) 【摘要】关于产业集群的经济效应,以往的分析着重于“聚集”以及由此产生的规模经济,但是,产业集群同时也具有明显的扩散效应。产业集群一旦形成,社会经济固有的发展活力经过集聚后将加倍放大,区域经济将得到极大的发展。我国东北地区是东北亚地区的核心,可以通过区域集聚的扩散效应,为东北地区的振兴和富强找到有效的路径。 【关键词】区域集聚产业集群扩散效应 我国东北地区北同俄罗斯、蒙古接壤,东北同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半岛隔江相望,与日本隔海相望;它们共同组成了东北亚地区。东北亚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其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具开发潜力的地区。区域中的日本、韩国经济层次较高,拥有大量的资金及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前苏联虽已解体,但俄罗斯仍是个屈指可数的政治、经济大国。如果我国东北地区能借助东北亚区域集聚的扩散效应,推动东北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就可以使我国与周边大国的经济关系日益稳定和不断发展。 一、东北亚地区与我国东北地区的地域关系 1、位置分布 我国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个省区。从国际地理位置来看,我国东北地区地处东北亚区域的中心地带,东、北、西三面与朝鲜、俄罗斯和蒙古国为邻,隔日本海和黄海与日本、韩国相望,并与各国有着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东北亚经济圈的孕育和发展,我国东北地区将成为沟通中国与东北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桥梁和通道。2、资源分布 东北亚地区的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存,能源大国、科技强国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并立,如此多样性的结构决定了区域内经济极强的互补性。东北亚各国的经济,有资本和技术优势的,也有资源和劳动力优势的。随着区域政治趋于缓和,双边合作、多边合作趋于活跃,特别是在全球石油价格高涨、资源越来越少的状况下,拥有丰富的粮食、食品和能源等资源的东北亚地区的战略价值日益凸显。 根据俄官方最新的一份统计数据,俄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138亿吨,目前日均产量达到850万桶以上,超过沙特一跃成为世界上石油产量最大的国家。根据俄制定的2020年能源战略,俄天然气开采量将占世界总量的30%。日本和韩国丰富的水产资源,蒙古当地的招牌畜牧业,朝鲜丰富的矿产资源,都可以为东北地区提供强大的支持。 日本和韩国是资源贫乏国,其能源供应主要靠中东和东南亚地区,不仅运输费用高,还要冒海上长距离运输的风险。中国的能源需求随经济发展急剧上升,能源供应跟不上需求的增长。在能源资源中首先要考虑到合作开发的是天然气资源。目前的构想是,从俄罗斯的伊尔库茨克铺设天然气管道,经乌兰巴托、北京、沈阳和朝鲜,最终至九州。天然气环境污染少,而且有助于满足东北亚地区迅速增长的能源需求。当然,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不仅需要巨额资金,还涉及各国之间利益分配问题等。 我国东北三省为东北亚各国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俄罗斯、韩国、日本的劳动力资源都相对过少,它们大量的吸纳了来自中国的劳动力资源。 二、产业集群与扩散效应的关系 1、产业集群的含义及作用 以迈克尔·波特为代表的战略管理学派提出了“产业集群”的概念,指出“集群是在某一产业领域内相互关联的公司和机构在地理上的集中。集群包括一系列相关联的产业和其他一些与竞争有关的实体,如零部件、机器设备和服务的供应商、专业性基础设施的供应商等。集群也经常向下游延伸至销售渠道和客户,并从侧面展开到互补产品的制造商和在技术、技能上相关或有着共同投入品的公司。同时还包括提供专业化培训、教育、信息研究和技术支持的政府以及其他机构”。

高校高层次人才:概念、类型与特征

摘要:高校高层次人才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力量,其数量和质量决定着其所在院校国内和国际的竞争力。高校高层次人才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类型多种多样,其核心特征是高学历、高职称与高水平,同时具有事业上的高进取性、科研上的高创造性、需求上的高稀缺性和地域上的高流动性等一般性特征。关键词:高校;高层次人才;概念;类型;特征高层次人才是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是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因素。高校是高层次人才集聚的场所,研究高校高层次人才的概念,界定其范围,揭示其类型与特征,对把握高校高层次人才的成长规律、分析高层次人才队伍状况,创新高校人才政策和制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对高校高层次人才内涵的不同界定高校高层次人才这一概念有着丰富的内涵,目前国内高等教育界及各高校对高层次人才的理解和界定不尽相同,不同地域、不同省市、不同层次的高校对高层次人才的认定也有着一定的差异。(一)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高层次人才的界定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5年度长江学者受聘仪式上的讲话指出:“高校教师队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队伍是国家高层次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决定着高水平大学的建设水平和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而且也是国家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一支主力军,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问题、实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一支生力军。”“要进一步构建促进优秀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培养和支持体系,大力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努力吸引和培养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学术大师和学科带头人,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重点支持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团队和学术群体,带动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从周济部长的讲话中可以看出,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高层次人才的认定是学术大师、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等从事科学技术研究与创新的高层次人才。根据教育部面向全国高校实施的优秀人才计划项目,以及1998年通过《面向2l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启动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可以看出,教育行政部门高等教育人才发展战略正在构建形成定位明确、层次清晰、相互衔接的人才培养和支持体系,这一体系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以“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为主,吸引、遴选和造就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大师。“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是教育部与香港李嘉诚基金会于1998年共同筹资合作实施的,该计划包括实行特聘教授岗位制度和长江学者成就奖两项内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构成两院院士的一支后备梯队。第二层次是以“高校青年教师奖”和“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为主,扶植一批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学科点和博士学科点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并已取得突出成果的优秀青年人才。设立于1999年的“高校青年教师奖”与1993年开始实施的“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彼此衔接,并与“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相配合,其宗旨是立足国内培养和造就新一代优秀拔尖人才、年轻的学术带头人。这支队伍将作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的后备梯队。第三层次是以“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和“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等项目为主,吸引、稳定和培养一批有志于高等教育事业的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前身为1987年设立的“国家教委优秀年轻教师基金”,是优秀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第一块馒头”。“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是《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人才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部为支持和鼓励高校青年骨干教师科研创新的优秀人才计划。“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设立于2002年,凡获得博士学位,在外留学三年以上(获国内博士学位在外留学一年以上),年龄在45岁以下,回国后在教学、科研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留学回国人员均可在回国后一年内提出申请。(二)国内各高校对高层次人才的界定国内各高校对高层次人才的界定标准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大部分高校都是从两大方面来制订相关标准。一是硬件——工作资历与学术水平。主要内容包括:(1)学历: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个别边缘学科定位为硕士以上;(2)职称:副教授以上;(3)外语水平:有熟练的阅读专业书籍文献和撰写论文及学术交流的英语能力或熟练掌握其它外语;(4)专业研究水平:发表sci、ei、istp、cssci论文1-10篇不等,著作1-2部,

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引进与使用策略

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引进与使用策略 由于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一方面造成传统产业的劳动力过剩,另一方面又使高新科技人才严重短缺,这已成为全球性的普遍问题。本文力求围绕典型国家在发展高新技术领域高层次人才上的新策略、新举措,从培养、吸引和使用三大层面,做一概括性的研究分析。人类社会已步入21世纪,21世纪既是新百年的开始,也是新千年的序幕,同时又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知识经济大放异彩的时代。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高新技术人才短缺都已成为制约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瓶颈。近年来,围绕高新技术人才的争夺战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而且愈演愈烈。未来国与国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特别是高新技术人才的竞争。正因如此,发达国家以及新兴工业化国家都在竞相制定本国的人才战略上,采取培养与引进并举、精心培养和高效使用并重的政策,努力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以提升本国经济和科技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而各国科技人才发展战略中,高层次人才无一例外成为重中之重的焦点。 高新技术人才培养:立足国内,面向世界,充分发挥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在培养人才上的作用 保住人才的前提是要有人才,获取人才的根本途径在于教育和培养。近年来,为应对由于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而产生的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发达国家以及新兴工业化国家都在持续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时,着手调整本国的教育培训体制,充分发挥大学以及科研机构和企业在培养、培训高新技术人才上的作用,不仅立足国内资源,而且面向世界广招留学生,大幅度扩大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规模,以期满足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增长的人才需求。 美国作为高新技术的发源地,向来高度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历届总统都以担当“教育总统”为荣,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事业。美国一直认为,要保持在世界经济科技竞争中的领先地位,必须要比其他国家更快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多年来,美国在培养高新技术人才方面下足了功夫,在大力推动高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的同时,政府、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同行动,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加速培养所急需的高新技术人才,从而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发展态势,欧盟深感自身人才匿乏以及因科研投入不足而带来的人才外流美国的问题,在2002年制定的欧盟第六个框架计划(2003—2006)中,除提出增加科研投入的10年规划外,还同时实施智力人才队伍建设行动计划,拨巨额专款支持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力争迎头赶上其竞争对手,开创欧洲科技进步的新局面。 在亚洲,日本、韩国、新加坡近年来由于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把高新技术人才培养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国家战略高度。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科技政策的目标由追赶世界领先水平转向力争领导世界潮流,提出以科技创新立国。为此,日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视科技人才培养。2002年,日本经济产业省和文部科学省共同推出并实施“240万科技人才开发综合推进计划”,2003年,日本文部科学省又单独推出了“科学技术人才培养综合计划”,确立了未来5年系统、全面的科技人才培养目标。韩国政府1999年制定了“脑力韩国(Brain Korea)21”计划,投资11.7亿美元,从1999年到2005年,增加理科博士的培养,每年派遣2000名博士后出国研修,以因应信息通信等产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新加坡自建国之日起,一直奉行“人才立国”的战略,近年来尤为关注高新技术产业人才问题,不仅以与发达国家不相上下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