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提纲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提纲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纲要

必修(一)政治模块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1.分封制

①含义 又称封邦建国,周天子把一定的土地和人口,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②对象

同姓王族、异姓功臣、先代贵族 ③内容 权利..

: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用人权、行政权、财政权、军事权) 义务..

: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2.宗法制

①含义: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

②实质:按血缘亲疏关系分配政治权利

③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即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子)

④宗法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①严格的等级制度 ②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相结合

(二)知道秦的统一和皇帝制度的创立,了解郡县制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含义,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对历史产生的影响。

1、秦的统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全国

2、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①中央:皇帝制度的创立与三公九卿制 ②地方:实行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 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3、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对历史产生的影响

这套政治制度基本符合当时社会经济状况及其发展要求,对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基础,促进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三)了解汉朝刺史制度、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基本内容,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汉朝:刺史制度

①目的:为了巩固国家统一,强化皇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②表现: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各置刺史一人,代表中央监察地方。 2、隋唐:三省六部制 结构

①三省: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 ②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作用 三省六部有明确的分工和职责,三省既合作,又相互牵制和监督。相权一分

为三,分散了相权,加强了君权,进一步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3、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①在中央,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

②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

(四)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明朝:内阁制度的形成

①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

②明成祖(永乐帝):设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

2、清朝设置军机处

①时间:雍正帝

②职权:军机大臣均由钦定,完全听命于皇帝,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

③影响: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军国大事皆由皇帝裁决,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3、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积极影响:①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

②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

③有利于民族的融合,

④有利于社会安定和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2)消极影响:①决策具有独断性、随意性,易出现失误;官吏唯上是从,助长因循守旧之风;官僚机构膨胀,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②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落后于西方。

③思想上的控制使科学和文化的发展严重的滞后。

专题二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列举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西方列强侵华的主要史实,了解《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影响;概述黄海海战、义和团运动等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1.列强的侵略

战争名称时间发动国家结果影响

鸦片战争1840—

1842年

英国

签订近代中国第一个

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首先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开

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

1860年

英、法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甲午中日战争1894—

1895年

日本《马关条约》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程度大大加深了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

1901年

英法德意

奥俄美日

《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

▲不平等条约的比较:

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其他

《南京条约》香港岛2100万银元

广、厦、福、宁、

上(位于福建有两

处:厦门、福州)

协定关税(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

片战争的根本目的,可看出此时列

强的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

《马关条约》台湾2亿两白银沙、重、苏、杭

设厂(反映出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

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辛丑条约》

赔、划、禁、拆、驻(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最能体现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2.中国军民的反抗

(1)黄海海战:甲午中日战争中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

①英雄人物:丁汝昌,刘步蟾,邓世昌,林永升,

②失败原因:李鸿章的“避战保舰”政策,命令北洋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

③结果:日本获得黄海海域的制海权。最终在威海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2)义和团反帝运动

①根本原因: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②口号:“扶清灭洋”

③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围剿”——“招抚”——“联合列强绞杀”

④1900年八国联军从大沽口登陆侵华,直接目的是为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义和团运动)

⑤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殖民地的主要原因: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二)了解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意义,列举凇沪会战、台儿庄战役、敌后抗日根据地开辟等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认识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1、日本侵华进程

①“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张学良的东北军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日本不到半年占领了整个东北三省,并成立伪满洲国,东北成为日本的殖民地。

②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1937、7、7,日本开始全面侵华

2、日军侵华罪行

①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后,日军对放下武器的中国军人和手无寸铁的中国市民进行大屠杀,30万人被害。

②实施毒气战和细菌战:日军在侵华过程中,公然违背国际公法,在中国土地上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惨无人道地用活人进行实验。

③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大扫荡,“三光”政策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

①瓦窑堡会议:1935、12,刚结束长征的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②西安事变:1936、12、12,张学良、杨虎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转折点)

③红军改编:八一三事变后,根据国共两党协议,在西北的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把在东南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

④正式建立: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5、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

①凇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1937、8—1937、12,上海及周围地区)

②太原会战:期间,八路军一一五师参加会战,取得了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③徐州会战:期间,李宗仁指挥下取得台儿庄战役的胜利,这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

6、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

①洛川会议:1937、8,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全面抗战路线与片面抗战路线的区别:是否依靠和发动群众)

②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开展游击战争

③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首府:延安)

④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华北,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7、抗战胜利的意义

①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②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③为新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一)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过程,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

1、过程

①兴起:1851年,洪秀全,金田起义

②发展:1853年,定都天京——正式建立起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③转折:1856年,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④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下失败

2、《天朝田亩制度》

(1)内容:

①土地分配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

②产品分配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每户留足口粮,其余统归圣库

③理想社会:“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

(2)评价:

①革命性:突出反映农民要求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②空想性:绝对平均主义不切实际,没有真正实行过

3、《资政新篇》

(1)人物:洪仁玕

(2)特点:中国近代史上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

(3)评价:①先进性:这是先进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一个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②局限性: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当时处于战争环境,因而没有真正实行过

(二)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1905年,日本东京。(性质:第一个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3、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成立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体现了主权在民和三权分立的原则,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6、历史功绩:

①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最直接的结果)

②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建立了民主共和制,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最伟大的功绩)

③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最深远的影响)

(三)概述五四运动的原因、经过,认识其在中国民主革命史的地位与作用;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知道中共“一大”、“二大”内容,认识中共成立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一.五四运动(1919、5、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经过:两个阶段,两个中心

①第一阶段:5月,中心在北京,主力为学生

②第二阶段:6月,中心在上海,主力为工人

3、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最能体现运动性质的口号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4、结果:释放学生,罢免卖国贼职务,拒签和约,取得初步胜利

5、性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6、意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条件

①经济条件:一战期间,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②阶级条件: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并登上了历史舞台

③思想条件: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进一步促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④组织条件:中国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

2、成立:中共“一大”(1921年7月23日,上海)

①规定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

②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3、中共“二大”(1922年7月):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①内容: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②意义:这是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

4、中共成立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①使中国有了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

②中共制定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使中国的民主革命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

③中共成立后,放手发动工农群众,为中国革命找到了真正的力量源泉

(四)概述国民大革命、“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红军长征、解放战争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一、国民革命运动(1924—1927)

1、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形成新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2、大革命的目标:“打倒列强除军阀”

3、主要成就:北伐的胜利进军

4、失败:①1927、4、12,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动政变

②1927、7、15,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动政变(失败标志)

5、教训: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1、南昌起义(1927、8、1,江西南昌):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建立了。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正确道路的开端

三、红军长征

1.原因:①根本:王明“左倾”路线的错误;②直接:中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2.开始:1934年10月

3.转折:遵义会议(1935、1,贵州遵义)

①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

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③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4.结束:①1935、10,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与在陕北的红军会师;

②1936、10,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四、解放战争

1、爆发:1946年6月,蒋介石调集重兵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2、战略反攻: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3、战略决战: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4、解放战争的胜利的标志:1949年4月,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国民党统治的瓦解

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概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的基本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一、新中国的成立

1、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①时间,地点:1949、9,北平

②中心议题:讨论成立新中国

③通过文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

④地位:暂行人大职权

2、成立:开国大典(1949、10、1)

二、新中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的建立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根本的政治制度)

①创立标志: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1954)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

a、规定国家性质: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b、规定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国体: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③意义: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①初步建立:1949年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②继续存在: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人民政协代行人大职能结束,但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职能改变)

③新的阶段:1956 年,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八字方针的提出。

④进一步完善:1982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②5个省级自治区:到1958年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1965年西藏

③意义: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1、“文革”发生

(1)根本原因:党内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严重,领导人对中国国情存在认识上的错误

(2)导火线:姚文元发表《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文章

2、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①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摧残

③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失去保障——“刘少奇冤案”

④总之,文革使国家的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全国陷入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之中。

3、文革的深刻教训:

①必须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②必须完善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制度

③必须深入持久的进行民主法制教育

(三)知道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上的成就,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修订以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战略的确定,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1、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

(1)内容:

①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②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形成了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④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意义:这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成为我国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

路的起点,开辟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起点,标志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代。(新

道路、新时期、新时代)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修订

①1982、11,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

②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1982年宪法

3、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战略的确定

①提出:1997年,中共十五大②写入宪法: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四)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了解香港、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与发展,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

1、形成进程:最初提出是针对台湾问题

①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第一次公开宣布“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

②80年代初邓小平明确

..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2、“一国两制”的内涵:“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指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①前提: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主体:社会主义制度

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1、回归的过程

①香港回归:1997年7月1日②澳门回归:1999年12月20日

2、回归原因

①改革开放后,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根本原因)

②“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有关方面接受(关键)

③香港、澳门同胞心向祖国,渴望回归(群众基础)

3、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重大事件,也是20世纪世界史上重大事件

①标志着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

②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③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九二共识”:1992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即“九二共识”;

2、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3、逆流:台独势力的猖獗(阻碍因素:岛内台独势力发展和某些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

4、对策

①和平统一方式,“一国两制”;②不承诺放弃武力。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一)了解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知道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的基本史实,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1、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新中国都愿意与它们建立外交关系。

(基本方针:①“另起炉灶”,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③“一边倒”)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953-1955)

(1)提出: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2)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意义:

①这些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在国际上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逐渐成为解决国

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3、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年)

(1)时间、地点:1954年,瑞士日内瓦

(2)会议议题: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3)意义: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4、参加万隆会议(亚非会议)(1955年)

(1)时间、地点:1955年,印尼万隆

(2)会议性质:这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3)“求同存异”方针提出

①背景:帝国主义国家对会议的干扰破坏,以及与会国之间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而产生矛盾和分歧。

②内容:“同”是指都曾遭受过殖民主义的压迫,

“异”是指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不同。

(二)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及意义。

1、根本原因:中国综合国力上升、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2、直接原因:20世纪70年代,广大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并日益成为国际事务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3、联合国2758号决议: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乔冠华开怀大笑的图片)

4、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意义:成为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的最主要标志

(三)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1、中美关系的正常化(70年代外交突破的关键)

(1)原因: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要求

①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

②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构成对中国安全的直接威胁。

(2)经过(最敏感问题:台湾问题)

①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美国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②中美两国正式建交:1979年1月1日。美国再次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惟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2、中日邦交正常化(最敏感问题:历史问题)

①原因: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关系的改善(直接)

②实现:1972、9,田中角荣访华。双方签署了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的《中日联合声明》,“日本方面痛感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反省。日本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样,日本早于美国与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四)以中国在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中的多边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1、背景: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两大主题

2、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表现:①亚太经合组织(APEC):2001年10月,中国第一次举办了高级别的大型国际会议——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②上海合作组织:2001年“上海五国机制”发展成为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③积极支持联合国的工作

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一)了解古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古代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

条件。

1、自然地理环境:多山、多港、多岛

2、希腊城邦的特点:小国寡民

3、希腊的公民:本邦成年男子(不包括外邦人,妇女,儿童,奴隶)

(二)了解雅典梭伦改革和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1.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1)背景:贵族与平民反复斗争的结果

(2)内容:经济:颁发了“解负令”,废除一切债务和债务奴隶

政治:①按财产的多少将雅典自由民分成4个等级(意义:打破了贵族依靠出身特权垄断政权的局面,有利于平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②由4部落选举组成“四百人会议”③设立雅典最高法院:陪审法庭(民众法庭,审判员从所有公民中抽签产生)

2、雅典民主政治的性质:奴隶制度下的民主政治

3、雅典民主政治的意义:开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但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

(三)了解《十二铜表法》的主要内容及地位,认识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的地位。

1、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

①弊端:是以往罗马习惯法的汇编,其中掺杂着

...某些维护贵族特权的

...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保留了

不合理法规

②积极:是罗马第一部

...有章可循的成文法,使贵族不能再随意歪曲解释法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

.......了.平民的利益,因此是平民的胜利。

2、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的地位

①罗马法直接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

②局限:它是奴隶主贵族为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制定的法律

专题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一)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分析《权利法案》与英国君主立宪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1、背景:1688年“光荣革命”,(岳父被赶走,女儿、女婿被迎来)

2、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

3、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英国第一任内阁首相:沃波尔)

特点:英国国王是国家元首,扮演仪式性的角色,没有实权;首相是最高行政首长,由议会中多数

党的领袖担任;责任内阁名义上是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

(二)了解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分析1787年美国宪法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1、三权分立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

①总统:最高的行政权、最高军事指挥权、任命高级政府官员权力;

②国会:财政权和立法权;

③最高法院:最高司法权、宪法的解释权;

2、英国和美国政治制度的不同

⑴英国:①政体为君主立宪制;②议会拥有立法、和监督政府的权力;③君主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没有

实权;④内阁掌握行政大权,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

⑵美国:①政体为民主共和制;②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总统总揽行政权力,统率陆海空三军;

③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互相独立,作为立法机关的议会,其议员不能兼任行政职务,而行政机

关的政府官员也不能兼任议员;④由当选的总统组织政府,各政党能否上台执政的关键,不在

于是否获得议会中的多数席位,而在于能否在总统选举中获胜。

(三)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

2、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通过三次王朝战争统一德国后确立)

3、比较 专题八、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了解《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和重大意义。

(二)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三)了解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代表: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英国的欧文

2、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来源: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3、《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①时间:1848年

②特点:公开表达鲜明的政治主张: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发展生产力

③中心内容: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

④历史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

(为什么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的形成?

因为:《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系统完善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二、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三、俄国十月革命

1、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资产阶级建立起临时政府。

2、1917年十月革命,彼德格勒的武装工人、士兵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3、历史意义:

①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的转折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另一条工业化道路,证明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②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如对中国的影响,马克思列宁主义传播到中国,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体 国家元首及权力

政府产生方式 议会权力与地位 权力 中心 英 君

立宪制 国王世袭,

国王仅扮演仪式性角色,

无实权 内阁由议会选举产生,并对议会负责,内阁首相拥有最高行政权 议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国家权力中心 议会 德 皇帝是帝国元首,世袭;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统帅军队,任命军官;

皇帝任命首相与官员,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 直接选举产生,不能组成代议制政府,对政府没有监督权,只有批准预算权 皇帝 美 民主共和制 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

脑,掌握最高行政权、军事指挥权、任命政府高级官员和组

织政府的权力;

总统任命政府高级官员,政府对总统负责 拥有有立法权、财政权,与总统、联邦法院相互制约 总统 法 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和军队最高统帅;由国民议会选举产生;具有创议法律权、解散众议院的权力;总统与内

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 内阁部长由总统任命,总统命令须经各部部长副署,内阁向议会负责。 拥有选举总统权、立法权、创议法律权;总统和各部部长对议会负责,议会对政府行使监督权。 议会

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一)了解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华约、朝鲜战争的主要史实,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1、政治: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

2、经济: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的目的在于遏制苏联,所以远不止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

3、军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和华沙条约组织(华约)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4、冷战中的热战

①朝鲜战争:中美关系彻底破裂;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

②越南战争:美国的实力遭到削弱,霸权地位相对衰落;苏联的军事实力大体赶上美国。

(二)了解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1、欧洲共同体的形成(原因,经过,影响,见必修二专题八复习提纲)

2、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结果

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世界经济格局,冲击着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961年诞生,确立了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的基本原则和宗旨,反映了新兴独立国家积极谋求维护国家的主权。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由美苏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三)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1、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瓦解

(1)原因:

①20世纪以来苏联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慢;②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错误导向;

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

(2)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实质:社会性质的变化

2、多极化趋势加强:

(1)表现: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积极推行单边主义;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力量并存。

(2)影响:

①有利于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②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③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总结两极格局瓦解的因素:西欧、日本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发展,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必修二经济模块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知道古代中国农业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的主要耕作方式进步;了解铁农具的应用、牛耕的发展,了解都江堰的史实,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中国原始农业的创始人:神农氏“制耒耜,教民耕作”

2、耕作方式的进步

①原始社会:“刀耕火种”

②春秋战国:精耕细作(铁犁牛耕)

▲春秋战国时期农用动力方面的革命:牛耕的出现

③汉代的发展:汉代牛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杠法,东汉某些地区已出现一牛挽犁

④曲辕犁(耕犁基本定型)

3、水利的兴修:战国时秦国蜀守李冰,修建了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了“天府之国”。现在都江堰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4、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①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

②(人民版)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

③(岳麓版)“男耕女织”式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农村的主要经营方式。

(二)列举汉、唐丝织,商、春秋、汉冶金,唐、宋、明、清时期陶瓷等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1、丝织业:

①汉代:丝织品经丝绸之路远销欧洲、中国被称为“丝国”(素纱禅衣图片)

②唐代:(注:人民、岳麓两版无共同之处)

2、冶金业

①商周时期:是青铜时代的繁荣时期

②春秋时期:铁器时代的到来(春秋冶铁技术的进步:冶炼生铁技术、铸铁柔化处理技术,

炼钢技术。意义:促进了铁器的普及,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③汉代: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

3.陶瓷业

①唐代:制瓷业成为独立生产部门(越窑青瓷,邢窑白瓷)

▲杜甫“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名句赞美的是越窑青瓷

②宋代:景德镇“瓷都”

③清代:粉彩瓷器

4、古代手工业的特点:

①官营、私营、农民个体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发展;

②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③古代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还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

④手工业生产规模大、分工细;

⑤手工业经济是农耕经济的附属;

⑥明清时期手工业生产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三)列举春秋战国、唐、宋、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我国古代市场与城市发展的史实,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1、商业的发展:①春秋战国:②唐:③宋:(注:人民、岳麓两版无共同之处。)

④明清:商帮和会馆的出现(晋商和徽商势力最为强大)

2、城市与“市”的发展

(1)唐代长安:①布局整齐,“市”与“坊”界限分明

②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商业交易受到官府的严格控制

③出现夜市,

(2)宋代东京:①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②整齐划一的市坊制被打破,市、坊界限不复存在;

③市的启闭不再由官方统一规定时间,出现夜市、晓市

④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3、古代商业的特点:①商业不断发展,发展水平较高,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②推动了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城市经济功能不断加强;

③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制约,是农耕经济的附属。

(四)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了解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的情况,分析其缓慢发展的原因。

1、重农抑商政策

(1)主张: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2)评价:

①合理性:在农业社会,重农抑商政策是必要的,它在稳定小农经济、推动农业发展、确保国家赋役

摊派、安定社会秩序、维护政权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②弊端:但是到了明清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统治阶级仍然坚持重农抑商政策,违反了经济发展规律,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不利于社会进步。

2、“海禁”政策:

①含义:明清两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

②影响:严重限制了中外交往的发展,阻碍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使中国在近代大大落后于西方,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

3、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①产生: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的丝织业中首先出现雇佣关系

②实质:雇佣关系

③条件:资金、技术、劳动力、市场、国家政策

④缓慢发展的原因:明清王朝推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的政策。

专题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了解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瓦解和影响,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了解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

1、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鸦片战争前自给自足为特征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2、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鸦片战争后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1)兴起原因: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主要原因),促进自然经济解体,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和自由劳动力。

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概况地点: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

投资人:官僚、地主、商人、买办、华侨(转化为民族资产阶级)

著名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方举赞、孙德英)

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陈启源)

4、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甲午战争后)

(1)时间:甲午战争后到一战爆发前(19世纪末20世纪初)

①甲午战争后,列强侵略的加剧,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2)原因:②为挽救民族危机,许多爱国人士“设厂自救”“实业救国”

③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主要原因)

(3)代表:张謇(大生纱厂)、荣宗敬和荣德生(保兴面粉厂)、周学熙(“南张北周,荣氏兄弟”)

(二)了解民国初年的大办实业潮、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认识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1.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黄金时代”)

(1)时间:一战期间(民国初年,1912-1919)

政治环境:辛亥革命的促进作用

①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②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激发他们振兴实业的热情

(2)原因③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

社会环境: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因反对“二十一条”掀起抵制日货等运动)外部条

件: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主要原因)

(3)表现: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迅速

2.影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1)阻碍因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推动因素:

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瓦解;

②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

③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

④实业家的实业救国的思潮。

专题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一)概述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中共八大的正确探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对社会生产力的破坏等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1、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1956年)

(1)内容:①农业(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②手工业③资本主义工商业

(2)意义: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

2、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1956)

(1)背景: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建立

(2)内容: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中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4、文革”对经济的严重破坏(1966-1976)

5、50-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①应实事求是,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②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发展经济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不可片面追求高速度;

④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⑤经济建设需要安定的社会环境

(二)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三)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四)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五)了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的制定的史实,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

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济建设)上来,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前提:坚持土地等生产资料公有制;

②特点:包产到户;

③过程:小岗村自发包产到户→安徽、四川试行→全国推广

④意义: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3、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①经济特区:(广东)深圳、珠海、汕头、(福建)厦门、海南)

②沿海开放城市:福建的福州。

③20世纪90年代,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4、邓小平南方谈话(1992):指出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本质区别

5、1992年“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了解近代以来人们服饰、饮食、居室建筑等物质生活和婚姻等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社会因素。

1、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背景与原因:

①受西方民主思潮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②近代中外交往的需要

③政治变革和政府政策的推动

④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一些传统习俗不适合近代社会的发展趋势

2、物质生活的变化(衣食住的变化)

①衣:鸦片战争后,西式服饰传入中国。中国传统的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并行不悖,中国出现服饰改良产生中西合璧的产物——中山装和旗袍

②食:鸦片战争后,西餐在通商口岸流行,成为上层社会的一种时尚

③住:北京四合院为中国传统住宅,鸦片战争后,西式建筑在租界地区出现,中西合璧的里弄住宅,一些买办、资本家和达官显贵纷纷仿造花园式洋房。

3、社会习俗的变化:辛亥革命对礼仪的革新意义重大,体现了民主共和精神

①交际礼仪的变化——用鞠躬、握手代替跪拜、作揖等礼节,用同志、先生等称呼代替大人、老爷等称呼,显示平等、自由等文明精神。

②婚俗礼仪的变化——倡导婚姻自由是新式婚俗的基本内容;但这一习俗的变化主要发生在通商口岸的知识层及官宦人家。

(二)了解中国近代以来火车、汽车等交通、邮电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它们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1、铁路:1881年,清政府修筑唐山到胥各庄的唐胥铁路,是中国人修筑的第一条铁路

2、近代邮政:第二次鸦片战争后,1866年,海关开始试办邮政

3、电讯: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了中国近代第一条电报线

4、近代中国出现了哪些新式交通工具?(火车、轮船、汽车、飞机、电车等)

5、近代交通和通讯起步的原因:工业革命成果的扩展,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被迫对外开放,国人外改变落后面貌和挽救民族危亡而做出努力,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6、近代新式交通工具与传统交通工具比较,有何进步之处?

①牵引动力的变化:由人力、畜力、风力转向机械力(以蒸汽机、内燃机、电力为动力);

②速度更快;③运力更大;④费用更低廉;⑤更有利于国计民生。

7、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①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强了各地的联系;

②推动了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③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信息的交流;

④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⑤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三)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1、报纸:

(1)从维新运动时起,报纸成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的武器。戊戌变法期间的《时务报》、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等发挥着制造舆论、唤起民众的重大启蒙作用。

(2)报刊业发展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①提供休闲和娱乐,丰富人们的生活方式;

②报道时事信息,传播知识,促进科学知识的普及,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③开启民智,宣传政治纲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推动政治运动发展;

④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2、电影:①19世纪末,电影传入中国。②1931年摄制的《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有声影片。

3、电视: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这是中国第一家电视台

4、互联网:中国1993年正式接入互联网,由于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媒介具有一些优势(如:信息传递更快捷,覆盖面广,应用日趋广泛)等原因,互联网发展极其迅猛。

专题五.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一)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了解世界各地区各民族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1、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2、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时间航海家开辟的新航线扶持国家方向

1487年迪亚士抵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葡萄牙向东

1492年哥伦布开辟通往美洲的新航路西班牙向西

3、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个地区和民族的联系日益密切,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各地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从美洲传到世界的作物有:烟叶、玉米、可可、马铃薯

(二)了解“海上马车夫”荷兰兴起和在美洲、亚洲的扩张、了解英国的崛起和在北美、印度的扩张;了解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1、荷兰的殖民扩张活动——“海上马车夫”(17世纪)

①竞争手段:组建大型商业公司,开展海上贸易,在美洲、亚洲等地进行殖民掠夺

②荷兰造船业非常发达,凭借一支强大的商船队,垄断了世界航运业,成为世界的“海上马车夫”

②影响:取代葡、西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北美阿姆斯特丹(即后来纽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2、英国的殖民扩张活动(英国是如何成为最大殖民帝国的?)

①建立东印度公司进行商业活动和掠夺

②参与黑奴贸易获得巨大财富

③通过发动商业战争夺取殖民优势,先后击败西班牙、荷兰、法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3、殖民主义的罪恶:掠夺财富、实行种族灭绝政策、贩卖黑奴

4、殖民扩张和掠夺是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殖民扩张和掠夺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地方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之中,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三)了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工厂制度的出现、瓦特改良蒸汽机和蒸汽时代到来的史实;了解石油能源的使用、电能应用的重大发明和电气时代的到来的史实;了解垄断组织的产生及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的影响,认识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1.工业革命——蒸汽时代

①英国工业革命从棉纺织业开始,出现一系列发明

(1)进程②工厂制的出现

③动力: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瓦特改良的万能蒸汽机),“蒸汽时代”到来

④交通运输业:汽船、火车

(2)影响:工业革命后,社会生产力发生巨大飞跃,列强为了寻找商品市场、原料产地、投资场所,不断进行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

(1)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

①能源:电力的广泛使用,直接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发电机、电动机、电灯、电影)

(2)成就②交通: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汽车,飞机)

③石油化工:内燃机的问世,直接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

④电信:电讯技术发展迅速,使人们联系更加方便和紧密(电话,电报)

(3)影响:改变了工业生产的组织形式,出现了垄断组织,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正式形成

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一)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1、原因: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②直接原因:生产和消费的矛盾激化

2、爆发:1929年,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市场大崩溃为先导,出现疯狂的股票抛售风

3、特点: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强

4、影响:激化社会矛盾,资本主义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

(二)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国家干预经济,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1、内容:

措施目的

①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恢复银行信用

②加强工业计划指导防止盲目竞争

③调整农业政策稳定农产品价格

④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稳定社会

⑤保护劳工权利缓和劳资矛盾

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稳定社会,早日摆脱危机

2、特点: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

3、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①它是美国资产阶级为了克服经济危机,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因而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②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为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改革提供了借鉴,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三)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表现,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二战后美国形成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凯恩斯主义)

①政府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产和消费,干预资本主义的再生产

②政府大力投资科研和教育,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2、当代资本主义各国(英、法、德、日)经济发展的共同特征:

①政府干预经济,②加强社会福利建设,③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一)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及评价,了解新经济政策实施背景及影响,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背景

外国武装干涉,国内反革命叛乱,物质严

重匮乏,苏俄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

①长期战争对经济的破坏。

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损害了群众利

益,引发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措施余粮收集制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影响

①积极:它适应了战时的需要,最大限度

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

军事上的胜利,使苏维埃站稳了脚跟。

②消极: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

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而且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最终导致

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目的:平息农民不满,调动其生产积极性,

解决国内政治和经济危机,逐步向社会主义

过渡

▲新经济政策的“新”:

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启示:①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②经济建设必须依据国情,实事求是,遵循经济规律。

(二)列举“斯大林模式”经济体制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1、确立标志: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2、“斯大林模式”经济体制的表现:实行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排斥市场调节,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

3、影响:

(1)历史功绩:国家能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重大成就,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2)弊端:①长期片面地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农业和轻工业的落后;

②长期执行指令性计划,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成为苏联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4、经验教训:

①遵循经济发展规律;②要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③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④国民经济应按比例协调发展;⑤应注意切实保护农民利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了解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1、赫鲁晓夫改革:选择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等。

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2、戈尔巴乔夫改革:面对经济改革的困境,戈尔巴乔夫把改革重心转向政治领域,国内局势逐渐失控,1991

年苏联解体。

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一)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确立:1944年,美、英、中等44个国家在美国布雷顿森林举行国际货币金融会议

2、内容:

①确立国际货币制度:a.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b. 其他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②建立国际金融机构: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IB)

3、结果:美元获得了“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形成

4、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形成——关贸总协定

①形成:1947年,美国、中国等23个国家签署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

②宗旨:缔约方通过相互削减关税和消除关税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促进自由贸易。(二) 知道欧共体到欧洲联盟的发展过程,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1、欧盟(EU)

(1)欧洲联合原因:①欧洲各国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

②吸取战争的教训;

③应对苏联的“势力扩张”和美国的控制;

④马歇尔计划的推动。

(2)过程:

①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建立——西欧国家经济一体化的开始。

②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建立。

③1967年三个共同体正式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④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

⑤欧元:欧盟单一货币,2001年1月1日正式启用。淡化了欧洲地区的疆域和国别概念,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增长,推动了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的进程。

(3)欧洲统一进程的特征:从经济一体化到经济、政治一体化

(4)欧盟的性质: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联盟组织。

2.北美自由贸易区: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经济贸易集团

1992年,美国、加拿大、墨西哥3国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4年开始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3.亚太经合组织(APEC):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

1989年,12国第一届部长会议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召开,宣告成立。

1991年,中国和中国台北、香港加入该组织。

2001年,中国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这是中国第一次举办了高级别的大型国际会议

(三)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1、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

①1947年,美国、中国等23个国家签署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简称关贸总协定

②世界贸易组织是由关贸总协定发展而来的: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形成

2、世界贸易组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①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②促使各国生活水平和经济的提高;③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的强权政治。(通过争端解决机制,为各成员国提供建设性和公平合理的解决贸易纠纷的方案。)

3、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

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成员之一;1986年正式提出复关申请;2001年11月多哈会议上,中国被正式批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4、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

①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的一个契机,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

②中国经济融入世界,必将有力地推动全球经济繁荣与发展。

③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应该积极面对,趋利避害,深化改革,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利用好世贸规则等,才能在世界中赢得市场。

(四)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认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矛盾、环境问题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1、含义: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历史过程。

2、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因素:

①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迅速提高,是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和根本动力;

②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技术手段;

③两极格局结束,提供有利国际环境;

3、问题与对策

▲存在的问题:①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嫁污染、环境污染严重;

②发展中国家科技落后、与发达国家发展差距拉大。

▲对策:①坚持对外开放;②既要快速发展本国经济,又要关注和防止环境污染等问题,和谐发展;③加大科技投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④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⑤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⑥加强区域合作等。

必修三思想文化模块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认识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的重要贡献。

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

学派代表人物思想观点

儒家孔子

①核心思想: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②政治思想:主张“德治”

孟子①“仁政”②“民贵君轻”

荀子①天人关系:“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重要思想(唯物主义);

②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道家老子哲学思想:①“道”是世界的根本

②朴素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面及转化)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法家韩非①法、术、势结合,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②认为历史是发展的,主张变法革新。

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崇尚节俭(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利益)

2、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①“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②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二)知道罢黜百家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1、思想来源:董仲舒将法家、道家思想糅合进儒家,形成新儒学

2、成为正统思想:汉武帝时期,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根本原因:改造后的儒家思想适应了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

(三)列举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1、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面临危机

2、思想来源:儒学+佛教思想+道教思想

3、代表人物:北宋—程颢、程颐;南宋—朱熹、陆九渊;明朝—王守仁(王阳明)

4、主要内容:

程朱理学:南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理”是世界万物的本源;“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伦理道德;把握“理”就要“格物致知”(接触万事万物才能明“理”)

陆王心学:陆九渊(南宋人,是心学的开创者)认为“心即理也”,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王守仁(明代人,是心学的集大成者)“致良知”学说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天理就在

自己心中,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5、宋明理学的历史作用:

①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

②积极——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如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自我节制、发奋

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等。

(四)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结合他们的基本观点简要说明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1、“异端”李贽:①挑战正统思想:反对“存天理,灭人欲”,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认为“理”就在百姓日常生活之中。②否认儒家思想的绝对权威: 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儒家经典也不是“万世之至论”。③“童心说”:以此反对礼教的虚伪和官场的欺诈。④抨击封建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如主张男女平等,歌颂农民起义)

2、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①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

②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

③思想上:“经世致用”,提倡务实学风和行为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一)概述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发明发明概况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造纸术

①西汉:发明植物纤维纸;

②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有利于信息的记录、储存、传播和

继承,促进世界文明和文化的发展。

印刷术①隋唐:发明雕版印刷术;(《金刚经》是迄

今所知世界上最早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

②北宋:平民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

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

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