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复习及练习测试题

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复习及练习测试题

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复习及练习测试题
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复习及练习测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知识点总结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 知识点总结 (一)热机 1、定义: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深化升华:热机的基本原理是燃料的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为内能,又通过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热机的种类很多,这些热机在人类社会的工业化进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在现代社会中还发挥着巨大作用。 2、种类:热机常见有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等。 3、内燃机 (1)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两大类。 (2)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由四个冲程组成: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其中,每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往复两次,飞轮转动两周,只有做功冲程实现内能向机械能的转化。 要点提示:在四个冲程中,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中发生了能量转化,压缩冲程中活塞运动的机械能转化为汽油和空气混合物的内能。做功冲程中,燃料燃烧把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燃气的内能,然后通过做功把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 (二)燃料的热值 1、定义:1千克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而放出的热量。 2、物理意义:表示燃料燃烧时放热本领的物理量,燃烧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放出的热量是不同的,就是说,不同燃料在燃烧时放热的本领不同,物理学中用热值来表示燃料的这种特性。 3、单位:热值的单位是:焦/千克,读做焦每千克,用符号J/kg。如酒精的热值为:3.0×107J/kg,表示1 k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0×107J。 4、实质:燃料燃烧过程中,燃料储藏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深化升华:内能的主要来源是燃料,燃料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释放出来,不同燃料在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本领大小不同,这就是燃料的一种性质,用燃料的热值来表示。同种燃料的热值相同,与燃料的质量大小、形状及放出热量的大小都没有关系。 5、热值是描述燃料性质的物理量,它反映的是1 kg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和习题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考点1 燃烧的条件 1、燃烧: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的条件(高频考点) (1)可燃物; (2)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3)温度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注意: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有的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如: 2Mg + CO22MgO + C 3、探究燃烧的条件 考点2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原理:破坏燃烧的条件,使燃烧反应停止。 2、灭火的方法(高频考点) (1)清除或使可燃物跟其他物品隔离。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注意:(1)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就可达到灭火的目的。 (2)着火点是物质固有属性。灭火只能降低温度,不能降低着火点。 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 器 灭火原理隔绝氧气隔绝氧气降温和隔绝氧气 适用围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 起的失火 扑灭一般的失火外,还可以扑灭 电器、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扑灭图书、档案、贵 重设备、精密仪器等 处的失火 4、火灾自救措施(高频考点) (2)如果被困在火灾区,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下身子跑出火灾区。 (3)若是燃气炉灶失火,应迅速关闭燃气阀门,再灭火。 (4)电器或线路失火,要先切断电源,再灭火。 (5)救火时,不要贸然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加速火势蔓延。 实例灭火方法灭火原理 油锅着火锅盖盖灭让油与空气隔绝 熄灭酒精灯灯帽盖灭隔绝氧气 酒精洒到桌面上燃烧用湿抹布盖灭隔绝氧气,使温度降低到着 火点以下 森林火灾设置隔离带隔离可燃物 电线着火先关电闸,后用二氧化碳灭 火器扑灭 隔绝氧气,使温度降低到着 火点以下 图书馆档案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隔绝氧气,使温度降低到着 火点以下 天干物燥,容易引发火灾用高压水枪灭火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1、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

导数及其应用(知识点总结)

导数及其应用 知识点总结 1、函数()f x 从1x 到2x 的平均变化率:()()2121 f x f x x x -- 2、导数定义:()f x 在点0x 处的导数记作x x f x x f x f y x x x ?-?+='='→?=)()(lim )(00000;. 3、函数()y f x =在点0x 处的导数的几何意义是曲线 ()y f x =在点()()00,x f x P 处的切线的斜率. 4、常见函数的导数公式: ①'C 0=; ②1')(-=n n nx x ;③x x cos )(sin '=; ④x x sin )(cos '-=; ⑤a a a x x ln )('=;⑥x x e e =')(; ⑦a x x a ln 1)(log '=;⑧x x 1)(ln '= 5、导数运算法则: ()1 ()()()()f x g x f x g x '''±=±????; ()2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 ()3()()()()()()()()()20f x f x g x f x g x g x g x g x '??''-=≠????????. 6、在某个区间(),a b 内,若()0f x '>,则函数()y f x =在这个区间内单调递增; 若()0f x '<,则函数()y f x =在这个区间内单调递减. 7、求解函数()y f x =单调区间的步骤: (1)确定函数()y f x =的定义域; (2)求导数'' ()y f x =; (3)解不等式'()0f x >,解集在定义域内的部分为增区间; (4)解不等式'()0f x <,解集在定义域内的部分为减区间. 8、求函数()y f x =的极值的方法是:解方程()0f x '=.当()00f x '=时: ()1如果在0x 附近的左侧()0f x '>,右侧()0f x '<,那么()0f x 是极大值; ()2如果在0x 附近的左侧()0f x '<,右侧()0f x '>,那么()0f x 是极小值. 9、求解函数极值的一般步骤: (1)确定函数的定义域 (2)求函数的导数f ’(x) (3)求方程f ’(x)=0的根 (4)用方程f ’(x)=0的根,顺次将函数的定义域分成若干个开区间,并列成表格 (5)由f ’(x)在方程f ’(x)=0的根左右的符号,来判断f(x)在这个根处取极值的情况 10、求函数()y f x =在[],a b 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步骤是: ()1求函数()y f x =在(),a b 内的极值; ()2将函数()y f x =的各极值与端点处的函数值()f a ,()f b 比较,其中最大的一个是最大值,最小的一个是最小值.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知识点总结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知识点总结 (一)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1.根式的概念:一般地,如果a x n =,那么x 叫做a 的n 次 方根,其中n >1,且n ∈N * . 当n 是奇数时, a a n n =,当n 是偶数时, ?? ?<≥-==) 0() 0(||a a a a a a n n 2.分数指数幂 正数的分数指数幂的意义,规定: ) 1,,,0(*>∈>=n N n m a a a n m n m )1,,,0(1 1*>∈>= = - n N n m a a a a n m n m n m 3.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1)r a ·s r r a a += ),,0(R s r a ∈>; (2)rs s r a a =)( ),,0(R s r a ∈>; (3)s r r a a ab =)( ),,0(R s r a ∈>. (二)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1、指数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函数)1,0(≠>=a a a y x 且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为R . 二、对数函数 (一)对数 1.对数的概念:一般地,如果N a x =)1,0(≠>a a ,那么数x 叫做以.a 为底..N 的对数, 记作:N x a log =(a — 底数,N — 真数,N a log — 对数式) 两个重要对数: ○ 1 常用对数:以10为底的对数N lg ; ○ 2 自然对数:以无理数 71828.2=e 为底的对数的对数N ln . 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 幂值 真数 (二)对数的运算性质 如果0>a ,且1≠a ,0>M ,0>N ,那么: ○ 1 M a (log ·=)N M a log +N a log ; ○ 2 =N M a log M a log -N a log ; ○ 3 n a M log n =M a log )(R n ∈. 注意:换底公式 a b b c c a log log log = (0>a ,且1≠a ;0>c ,且1≠c ; 0>b ). 利用换底公式推导下面的结论 (1)b m n b a n a m log log =; (2)a b b a log 1log =. (二)对数函数

燃料及其利用-教案新人教版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教案(新人教版) 第七单元课题一燃烧与灭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比较、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知识 2)学习运用主动探究的方法,设计实验 3)学习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问题,使学生对化学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增强日常生活中的防范灾害的意识,并注意采取安全措施。 教学重点: 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多媒体 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展示:各类图片体现燃烧与我们社会和生活的联系 展示:各类火灾的照片体现火灾带给人们的灾害 2、讲授新课 一、燃烧(板书) 设问: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呢?

探究:燃烧的条件 思考1:烧杯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 不燃烧的现象,说燃烧需要 什么条件? 回答:白磷的着火点很低,只有40℃ 。C, 因此,烧杯上的白磷能被大烧杯中的热水加热到着火点的温度;而红磷的着火点在200 。C以上;仅靠热水的温度很难达到的。通过对比,说明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的温度 思考2:烧杯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 回答:热水可以使白磷达到着火点温度,但水中的白磷并不燃烧,、这是因为水隔绝了空气,说明燃烧还需要有氧气存在。 思考3:如果向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那又会怎样? 回 答:水中的白磷燃烧起来了 思考4:原来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的事实,再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小结:燃烧确实需要氧气。 通过以上实验总结: 1、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指数函数知识点总结

指数函数知识总结 (一)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1.根式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a x n =,那么x 叫做a 的n 次方根,其中n >1,且n ∈N * . ①负数没有偶次方根;②0的任何次方根都是0,记作00=n 。 ③当n 是奇数时,a a n n =, 当n 是偶数时,???<≥-==) 0() 0(||a a a a a a n n 2.分数指数幂 正数的分数指数幂的意义,规定: ) 1,,,0()1(*>∈>=n N n m a a a n m n m )1,,,0(1 1)2(*>∈>= = - n N n m a a a a n m n m n m (3)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 3.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1)r a ·s r r a a += ),,0(R s r a ∈>; (2)rs s r a a =)( ),,0(R s r a ∈>; (3) s r r a a ab =)( ),,0(R s r a ∈>. 题型一、计算 1.44 等于( ) A 、16a B 、8a C 、4a D 、2 a 2.⑴ 33 )2(-= ⑵ 44 )2(-= ⑶ 66)3(π-= ⑷ 2 22y xy x ++= 3.① 625625++- ② 335252-++ 4.计算(1 + 2048 21)(1 + 1024 21)…(1 + 421)(1 + 2 21)(1 + 21 ). 5. 计算(0.0081)4 1-- [3×(87)0]1-·[8125 .0-+(38 3)31-]21 -.

题型二、化简 1. 3 2 13 2b a b a ?- ÷3 2 11- --??? ? ? ?a b b a 2. 322a a a ?(a >0). 3.化简: 3 32 b a a b b a (a >0,b >0). 题型三、带附加条件的求值问题 1. 已知a 2 1+ a 2 1-= 3,求下列各式的值: ⑴ a + a 1 - ⑵ a 2+ a 2 - ⑶ 2 12 1232 3- - --a a a a 2. 已知2a x x =+-2(常数),求8x x -+8的值。 3. 已知x + y = 12, xy = 9,且x <y ,求 2 12 1 212 1y x y x +-的值。 4.已知a 、b 是方程x 2 - 6x + 4 = 0的两根,且a >b >0,求b a b a +-的值。

《内能》与《内能的利用》知识点总结

初三物理《内能》与《内能的利用》知识总结 第十三章热和能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 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 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①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r0=10-10m)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0,对外不显 力; ②当分子间距离减小,小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斥 力大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③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 力大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④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 r0时,分子 间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第二节内能 1、内能: 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内能的单位为焦耳(J)。 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反之,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却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要不断吸热,内能增大,而温度却保持不变),内能减小,温度也不一定降低(例如晶体在凝固的过程中要不断放热,内能减小,而温度却保持不变)。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①做功: 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主要是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如果仅通过做功改变内能,可以用做功多少度量内能的改变大小。 ②热传递: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知识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知识总结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一、燃烧的条件 1.燃烧的概念: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2.燃烧的条件 (1)探究燃烧的条件 (2)燃烧需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①可燃物; ②氧气(或空气) ; 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二、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1.原理:破坏燃烧条件中的任何一个都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2.灭火方法 (1)清除或隔离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 空气);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1.气体的爆炸极限: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达到一定含量时,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这个能发生爆炸的含量范围,称为爆炸极限。 2.一些与燃烧爆炸有关的图标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2.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有些反应放出热量,如氧化钙与水的反应、镁与盐酸反应等;有些反应吸收热量,如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二、化石燃料的利用 1.煤 主要含 C 元素,此外还含有H元素和少量的N、S、O等元素以及无机矿物质。

2.石油 主要含C、H 元素(还含少量S、O、N等元素)的混合物。 3.天然气 (1)组成:主要由C、H元素组成的气态碳氢化合物,主要成分是甲烷。 (2)物理性质 (3)化学性质 三、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1.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的空气污染 2.酸雨的形成及危害 (1)形成:化石燃料燃烧时会排放出NO2、SO2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溶于雨水,形成酸雨。

指数函数及对数函数复习(有详细知识点及习题详细讲解)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总结与练习 一、指数的性质 (一)整数指数幂 1.整数指数幂概念: a n n a a a a 个???= )(* ∈N n ()010a a =≠ ()1 0,n n a a n N a -*= ≠∈ 2.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1)(),m n m n a a a m n Z +?=∈ (2)() (),n m mn a a m n Z =∈ (3)()()n n n ab a b n Z =?∈ 其中m n m n m n a a a a a --÷=?=, ()1n n n n n n a a a b a b b b --??=?=?= ??? . 3.a 的n 次方根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n 次方等于a ( )* ∈>N n n ,1,那么这个数叫做a 的n 次方根, 即: 若a x n =,则x 叫做a 的n 次方根, ()* ∈>N n n ,1 说明:①若n 是奇数,则a 的n 次方根记作n a ; 若0>a 则0>n a ,若o a <则0a 则a 的正的n 次方根记作n a ,a 的负的n 次方根,记作: n a -;(例如:8的平方根228±=± 16的4次方根2164±=±) ③若n 是偶数,且0a <则n a 没意义,即负数没有偶次方根; ④( )* ∈>=N n n n ,100 0=; ⑤式子n a 叫根式,n 叫根指数,a 叫被开方数。 ∴ n a =. . 4.a 的n 次方根的性质 一般地,若n 是奇数,则a a n n =; 若n 是偶数,则???<-≥==0 0a a a a a a n n . 5.例题分析: 例1.求下列各式的值: (1)( )33 8- (2)() 2 10- (3)()44 3π- (4) 例2.已知,0<N n n ,1, 化简:()()n n n n b a b a ++-. (二)分数指数幂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知识点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 知识点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十三章内能的知识点 一、分子热运动 分子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扩散和分子的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并且间接证明了分 子间存在间隙。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当两分子间的距离减小时表现为斥力; 当两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表现为引力; 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状态的关系。 ①固体中的分子距离非常小,相互作用力很大,分子只能在一定的位置附近振动,所以既有一定的体积,又有一定的形状。 ②液体中分子距离较小,相互作用力较大,以分子群的形态存在,分子可以在某个位置附近振动,分子群可以互相滑过,所以液体有一定的体积,但有流动性,形状随容器而变。 ③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很大,相互作用力很小,每个分子几乎都可以自由运动,所以气体既没有固定的体积,也没有固定的形状,可以充满能够达到整个空间。 ④固体物质很难被拉伸,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的缘故;液体物质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原因;液体物质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的原因。 二、内能的概念: 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以及分子之间势能的总和叫 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间存 在着相互作用,那么内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 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①温度: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有关,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 降低,内能减小。但内能增大(减小),温度不一定升高(降低)。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 也可能不同。 4、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化学】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大全)经典

【化学】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大全)经典 一、燃料及其利用选择题 1.在露营篝火晚会上,小东发现篝火的木柴堆积密集,火焰很小,于是将木柴架空,主要目的是 A.方便添加木柴B.升高木柴的着火点 C.增大氧气的浓度D.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木柴架空,可以使更多的氧气和木柴接触。应该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 【详解】 A、添加木柴,在上也可添加,不符合题意; B、着火点是不可变化的,不符合题意; C、氧气的浓度没有提升,还是空气中的浓度,不符合题意; D、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符合题意。故选D。 2.学习小组对燃烧条件探究作如下性改进,得出的结论不正确有是() A.图1中热水仅起到隔绝氧气的作用 B.图2可能会出现其中一支试管胶塞弹出 C.图3中有白磷的试管气球反应结束后会变得更瘪 D.实验说明可燃物燃烧必需接触氧气和温度达着火点 【答案】A 【解析】 【详解】 A、图1中热水不仅起到隔绝氧气的作用,还能升高白磷的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选项错误; B、图2中a管中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燃烧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同时消耗氧气,管内压强变小,塞子不会弹出;b管内温度低于红磷的着火点,红磷不燃烧。但由于管内温度升高,气体膨胀,塞子可能被弹出,选项正确; C、图3中有白磷的试管中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燃烧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同时消耗氧气,管内压强变小低于管外大气压,大气压会把气球压得更瘪,选项正确; D、由图1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可知,置于空气中的白磷其温度达到了自身的着火点(40℃),而红磷的着火点高于60℃,所以可燃物燃烧必需接触氧气和温度达着火点,选项正确,故选A。

-内能的利用知识点总结

第十四章 内能の利用知识点总结 第1节 热机 一、内能の获得: 通过燃料の燃烧,将燃料内部の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二、内能の利用:1、直接加热物体(如煮饭烧菜);2、利用内能做功(如各种热机) 三、热机の种类:蒸汽机、汽轮机、内燃机、喷气发动机 热机の工作原理:燃料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又通过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四、内燃机の含义:燃料直接在发动机汽缸内燃烧产生动力の热机 内燃机の分类:汽油机、柴油机 五、汽油机 1、一个冲程:活塞由汽缸の一端运动到另一端の过程 多数内燃机都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の不断循环来保证连续工作の 2、汽油机の构造及工作原理: (1)构造: (2)工作原理: (3)能量の转化:压缩冲程:活塞对混合物做功,活塞の机械能转化为混合物の内能; 做功冲程:高温高压气体对活塞做功,气体の内能转化为活塞の机械能; (4)动力の获得:只在做功冲程获得动力,其他三个冲程靠飞轮の惯性完成 3、汽油机和柴油机の点燃方式の区别: 汽油机(点燃式):在压缩冲程末尾,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使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の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并通过连杆带动曲轴转动。 柴油机(压燃式):在压缩冲程末,从喷油嘴喷出の雾状柴油遇到热空气立即猛烈燃烧,产生高温

高压の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并通过连杆带动曲轴转动。 1、汽油机和柴油机の相同点: (1).基本构造和主要部件の作用相似。 (2).每个工件循环都经历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3).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对外做功,其余三个冲程靠飞轮惯性完成。 (4).一个工作冲程中,活塞往复两次,飞轮转动两周,做功一次。 第2节热机の效率 一、燃料の热值 (1)表示:不同燃料在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变成内能の本领大小 (2)定义:单位质量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の热量叫做这种燃料の热值 (3)热值の符号:q (3)单位:焦/千克,符号为J / ㎏ (4)意义:汽油の热值是4.6×107J/kg,其意义是1 kg汽油完全燃烧放出の热量是4.6×107J (5)注意:燃料の热值大小只与燃料の种类有关,与燃料の质量、燃烧状况等无关。 (6)应用:火箭常用液态氢燃料是因为:液态氢の热值大,体积小便于储存和运输。 二、燃料燃烧の放热公式:燃烧固体或液体燃料放出の热量:Q放=qm 燃烧固体或液体燃料放出の热量:Q放=qv (Q---燃料燃烧の放出の热量,q---燃料の热值,m---燃料の质量,v---燃料の体积) 三、炉子の效率: 1、定义:有效利用の热量(水吸收の热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の热量之比。 3、提高燃料利用率の方法:1)使燃料充分燃烧:如将煤磨成煤粒,加大送风量 2)加大受热面积,减少烟气带走の热量 四、热机の效率: 1、定义:热机中用来做有用功の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の能量之比叫做热机效率。 2、公式: 100% 其中:有用功の计算:可用W有用=FS,或W有用=Pt 燃料完全燃烧放出の能量:Q=qm 3、几种热机の效率:蒸气机の效率:6 ﹪~15 ﹪;汽油机の效率:20﹪~30﹪;柴油机の效率:30﹪~ 45﹪ 4、热机能量损失の原因:燃料の不完全燃烧、气缸部件吸热后の热量散失、克服摩擦做功而消耗の能量、废气带走の热量(这个是主要の) 5、提高热机效率の途径和节能方法: (l)尽可能减少各种热损失,如保证良好の润滑,减少因克服摩擦所消耗の能量;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利用知识点汇总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 知识点一:燃烧和灭火 1.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氮气 B.氮气 C.甲烷 D.二氧化碳 2.(1)炒菜的油锅着火了,可用采用的方法灭火;图书、档案等着火了,可以用灭火器; (2)森林着火时,常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林砍刀,原理是; (3)加油站、面粉厂、纺织厂内都标有“严禁烟火”的字样,目的是防止这些地方的空气中混有的可燃性 气体或粉尘,引发爆炸。 知识点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是由化学变化产生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着能量的变化,有些反应 热量,有些反应热量。 2.下列属于放热的化学反应的有,属于吸热的化学反应的有 ①燃烧①光合作用①生石灰和水①镁和稀盐酸 ①碳和二氧化碳①食物腐烂①金属生锈①呼吸作用 3. 下列属于吸热反应的的是() A. 乙醇燃烧 B.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 D.苹果腐烂 4. 下列属于吸热反应的的是() A.铁钉生锈 B. 生石灰和水 C. 镁和稀盐酸 D.碳和二氧化碳 5. 能量可以相互转转化,氢气燃烧时化学能主要转化为能,电解水时电能主要转化为 能; 请列举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被用于生产和生活的一个实例。 知识点三:化石燃料的利用 1. 化石燃料三大化石燃料是指煤、和,它们都是(填“可”或“不可”)再生 的能源,它们都是(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1) 煤主要含有元素,将煤做燃料,主要利用元素与氧气反应所放出的。 (2)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以得到煤的加工产品:煤焦油、、,该过程属于 (填“化学”或“物理”)变化,其中可以用做生活燃气。 3. (1)石油主要含有两种元素,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不同,将它们分 离,可得的产品有、、,该过程属于(填“化学”或“物理”)变化。 (2)石油的加工产品中,可以用做汽车燃料的有、;可作为家用燃料的是; 可用于铺路的是。 4.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化石燃料,其主要成分是_ ,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为. 5.(1) 有时燃气灶或煤炉会产生黑烟,是因为燃料中的碳不能燃烧,并会产生。 可见,燃料燃烧不充分,会使燃料燃烧的利用率,浪费资源,且污染空气。

复变函数第六章留数理论及其应用知识点总结

第六章留数理论及其应用 §1.留数1.(定理柯西留数定理): 2.(定理):设a为f(z)的m阶极点, 其中在点a解析,,则 3.(推论):设a为f(z)的一阶极点, 则 4.(推论):设a为f(z)的二阶极点 则 5.本质奇点处的留数:可以利用洛朗展式 6.无穷远点的留数:

即,等于f(z)在点的洛朗展式中这一项系数的反号 7.(定理)如果函数f(z)在扩充z平面上只有有限个孤立奇点(包括无穷远点在内),设为,则f(z)在各点的留数总和为零。 注:虽然f(z)在有限可去奇点a处,必有,但是,如果点为f(z)的可去奇点(或解析点),则可以不为零。 8.计算留数的另一公式: §2.用留数定理计算实积分 一.→引入 注:注意偶函数 二.型积分 1.(引理大弧引理):上 则 2.(定理)设

为互质多项式,且符合条件: (1)n-m≥2; (2)Q(z)没有实零点 于是有 注:可记为 三.型积分 3.(引理若尔当引理):设函数g(z)沿半圆周 上连续,且 在上一致成立。则 4.(定理):设,其中P(z)及Q(z)为互质多项式,且符合条件:(1)Q的次数比P高; (2)Q无实数解; (3)m>0 则有 特别的,上式可拆分成:

及 四.计算积分路径上有奇点的积分 5.(引理小弧引理): 于上一致成立,则有 五.杂例 六.应用多值函数的积分 §3.辐角原理及其应用 即为:求解析函数零点个数 1.对数留数: 2.(引理):(1)设a为f(z)的n阶零点,则a必为函数的一阶极点,并且 (2)设b为f(z)的m阶极点,则b必为函数的一阶极点,并且 3.(定理对数留数定理):设C是一条周线,f(z)满足条件: (1)f(z)在C的内部是亚纯的;

指数函数知识点汇总

指数函数知识点汇总

————————————————————————————————作者:————————————————————————————————日期:

指数函数 (一)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1.根式的概念:一般地,如果a x n =,那么x 叫做a 的n 次方根,其中n >1,且n ∈N * . 负数没有偶次方根;0的任何次方根都是0,记作00=n 。 当n 是奇数时, a a n n =,当n 是偶数时, ? ? ?<≥-==)0()0(||a a a a a a n n 2.分数指数幂 正数的分数指数幂的意义,规定: ) 1,,,0(*>∈>=n N n m a a a n m n m ) 1,,,0(1 1*>∈>= = - n N n m a a a a n m n m n m 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 3.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1)r a ·s r r a a += ),,0(R s r a ∈>; (2)rs s r a a =)( ),,0(R s r a ∈>; (3) s r r a a ab =)( ),,0(R s r a ∈>. (二)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1、指数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函数 )1,0(≠>=a a a y x 且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 是自 变量,函数的定义域为R . 注意:指数函数的底数的取值范围,底数不能是负数、零和1. 2、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a >1 0

人教版九年级第14章内能的应用知识点全面总结

14 内能的应用 14.1热机 知识点1、热机 ①定义:利用内能做功的机械。 ②热机的种类很多,例如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等。尽管它们的构造不同,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知识点2、内燃机 燃料直接在发动机气缸内燃烧产生动力的热机,叫做内燃机。 最常见的内燃机是四冲程的汽油机和四冲程的柴油机。 (1)汽油机 汽油机是利用汽油在气缸内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的燃气来推动活塞 做功的热机。 ①构造:如图所示 ②工作工程:汽油机在工作时,活塞在气缸内往复运动,活塞从气缸 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叫做一个冲程。 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有四个冲程组成,分别是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汽油机是通过四个冲程的不断循环来保证连续工作,其工作过程如下表: 次序 1 2 3 4 冲程名称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工作示意图 进气门开闭情况打开关闭关闭关闭 排气门开闭情况关闭关闭关闭打开活塞运动方向向下向上向下向上 冲程的作用吸入汽油和空 气的混合物压缩汽油和空气的混 合物,使其内能增加、 压缩冲程结束时,火花塞产生电 火花,使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 温高压气体,高温高压气体推动 排出废气

温度升高活塞向下运动,带动曲轴转动, 对外做功 能的转化无能量转化机械能转化成内能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无能量转化 点拨:①汽油机在开始工作时,要靠外力先使曲轴、连杆转动起来,由曲轴通过连杆带动活塞运动以后,汽油机才能连续工作。 ②在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活塞往复运动两次,曲轴转动两周,对外做功一次。 ③在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其他三个冲程是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故飞轮的质量要足够大。 ④可根据汽油机活塞的运动方向和进气门与排气门的开、闭情况来判断是什么冲程。可用口诀来记忆:一门打开,上排下吸气;两门关闭,上压下做功。其中“上”“下”是指活塞向上运动或向下运动。 (2)柴油机 ①工作原理:利用柴油在气缸内燃烧所产生的高温高压的燃气来推动活塞做功。 ②主要工造:与汽油机大致相同,所不同的是柴油机汽缸顶部无火花塞而有喷油嘴。 ③工作过程:与汽油机大致相同,也是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构成一个工作循环,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曲轴转动两周,对外做功一次。 ④柴油机与汽油机的异同 比较柴油机汽油机 构造 燃料柴油汽油 一个工作循环吸气冲程只吸入空气吸入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 压缩冲程压缩程度较大(机械能→内能)压缩程度较小(机械能→内能) 做功冲程压燃式(柴油遇到高温高压的热空 气而燃烧)(内能→机械能) 点燃式(火花塞点火)(内能→机械能)排气冲程排出废气排出废气 主要特点笨重、效率较高轻巧、效率较低适用范围载重汽车、火车等小汽车等

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大全)经典

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大全)经典 一、燃料及其利用选择题 1.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蒸馏B.升华C.爆炸D.燃烧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吸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B、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C、爆炸过程中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例如锅炉爆炸就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D、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故选D。 2.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B.燃烧必须有氧气参与 C.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即可燃烧D.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答案】D 【解析】 A、天然气泄漏时禁止一切可能产生火花的行为,打开排气扇,可能产生火花,导致爆炸,错误; B、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与,如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错误; C、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不一定燃烧,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和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错误; D、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可以得到隔绝空气的目的,正确。故选D。 3.在汽油中添加一定比例的乙醇(C2H5OH)制成的车用乙醇汽油已经在我国部分地区使用,它将逐步取代现有的92号汽油。下列关于乙醇汽油说法正确的是() A.乙醇和汽油混合后将继续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 B.乙醇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 C.乙醇汽油的使用将彻底避免化石燃料带来的环境污染 D.乙醇属于氧化物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乙醇和汽油混合后形成混合物,各成分保持自身的化学性质,故正确; B、乙醇是有机物,故是由乙醇分子构成,故错误; C、乙醇汽油的使用只能减少化石燃料带来的环境污染,故错误; D、乙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不是氧化物,故错误。故选A。

基本初等函数和函数的应用知识点总结

基本初等函数和函数的应用知识点总结 一、指数函数 (一)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1.根式的概念:一般地,如果a x n =,那么x 叫做a 的n 次方根, 其中n >1,且n ∈N * . ◆ 负数没有偶次方根;0的任何次方根都是0,记作00=n 。 当n 是奇数时,a a n n =,当n 是偶数时,???<≥-==) 0() 0(||a a a a a a n n 2.分数指数幂 正数的分数指数幂的意义,规定: ) 1,,,0(*>∈>=n N n m a a a n m n m , )1,,,0(1 1*>∈>= = - n N n m a a a a n m n m n m ◆ 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 3.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1)r a ·s r r a a +=),,0(R s r a ∈>; (2)rs s r a a =)( ),,0(R s r a ∈>; (3) s r r a a ab =)(),,0(R s r a ∈>. (二)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1、指数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函数)1,0(≠>=a a a y x 且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为R . 注意:指数函数的底数的取值范围,底数不能是负数、零和1. 因为负数对一些分数次方无意义,0的负数次方无意义。 2、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a>1 0

指数函数知识点总结

指数函数 (一)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1.根式的概念:一般地,如果a x n =,那么x 叫做a 的n 次方根,其中n >1,且n ∈N *. 负数没有偶次方根;0的任何次方根都是0,记作00=n 。 当n 是奇数时,a a n n =,当n 是偶数时,???<≥-==) 0() 0(||a a a a a a n n 2.分数指数幂 正数的分数指数幂的意义,规定: ) 1,,,0(*>∈>=n N n m a a a n m n m )1,,,0(1 1*>∈>= = - n N n m a a a a n m n m n m ? 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 3.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1)r a ·s r r a a += ),,0(R s r a ∈>; (2)rs s r a a =)( ),,0(R s r a ∈>; (3)s r r a a ab =)( ),,0(R s r a ∈>. (二)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1、指数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函数)1,0(≠>=a a a y x 且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为R . 《 注意:指数函数的底数的取值范围,底数不能是负数、零和1. 2 注意:利用函数的单调性,结合图象还可以看出:

(1)在[a ,b]上,)1a 0a (a )x (f x ≠>=且值域是)]b (f ),a (f [或)]a (f ),b (f [ (2)若0x ≠,则1)x (f ≠;)x (f 取遍所有正数当且仅当R x ∈; (3)对于指数函数)1a 0a (a )x (f x ≠>=且,总有a )1(f =; ' 指数函数·例题解析 【例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 (1)y 3 (2)y (3)y 12x ===-+---21 3321x x 、 解 (1)定义域为x ∈R 且x ≠2.值域y >0且y ≠1. (2)由2x+2-1≥0,得定义域{x|x ≥-2},值域为y ≥0. (3)由3-3x-1≥0,得定义域是{x|x ≤2},∵0≤3-3x -1<3, ∴值域是≤<.0y 3 ? 练习:(1)4 12-=x y ; (2)|| 2()3 x y =; (3)12 41 ++=+x x y ; 【例2】指数函数y =a x ,y =b x ,y =c x ,y =d x 的图像如图2.6-2所示,则a 、b 、c 、d 、1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 A .a <b <1<c <d | B .a <b <1<d <c C . b <a <1<d <c D .c <d <1<a <b 解 选(c),在x 轴上任取一点(x ,0),

新九年级化学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及参考答案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7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一、燃烧和灭火 1、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 (1)(2)(或空气)(3) 2、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 (1);(2);(3) 3、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氧气的、与氧气的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1) (2)。 4、燃烧(一定、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5、爆炸(一定、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气球爆炸是变化,天然气爆炸是变化。 1、6、通过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对比,得出燃烧需要。 2、通过铜片上的白磷和热水中的白磷对比,得出。 7、为什么加油站、纺织厂、煤矿的矿井要写有“严禁烟火”的字样? 。 二、燃料和能量 1、三大化石燃料:、、(均为物、均为再生能源) (1)煤:俗称“工业的”(主要含元素);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引起酸雨)、CO、烟尘等。 酸雨的危害:①②③。 (2)石油:俗称“工业的”(主要含、元素); 汽车尾气中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是较清洁的能源。 2、甲烷 (1)沼气的主要成分是。 (2)甲烷的化学式: (最简单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 (3)物理性质:溶于水。密度比空气。 收集甲烷可以用法。 (4)化学性质:性。化学方程式(发出色火焰) 3、乙醇 (1)俗称,化学式: (2)化学性质:性。化学方程式 (3)乙醇汽油的优点①②。 4、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放热反应:如所有的反应及等。 (2)吸热反应:如一般条件为“高温”的反应。如。 5、新能源:、、、、、等。 6、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1)优点:、、。 (2)需解决问题:①②。 7、实验室制氢气的化学方程式。 收集氢气的方法是或。 8、除杂(写出除杂方法,化学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 H2(H2O) H2(HCl) CO2(HCl) 9、鉴别H2、CO和CH4根据进行鉴别。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7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一、燃烧和灭火 1、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 (1)可燃物(2)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或空气)(3)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2、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 (1)清除或隔离可燃物(2)将可燃物与氧气隔绝(3)将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3、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1)燃烧时要有足够的空气 (2)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4、燃烧一定(一定、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5、爆炸不一定(一定、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气球爆炸是物理变化,天然气爆炸是化学变化。 6、通过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对比,得出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通过铜片上的白磷和热水中的白磷对比,得出燃烧需要氧气。 7、为什么加油站、纺织厂、煤矿的矿井要写有“严禁烟火”的字样?因为这些地方的空 气中常混有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它们遇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二、燃料和能量 1、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均为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1)煤:俗称“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NO2(引起酸雨)、CO、烟尘等。 酸雨的危害:①影响植物生长②腐蚀大理石等建筑物③腐蚀金属制品。 (2)石油:俗称“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 汽车尾气中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