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汉语知识(句法+虚词)

古汉语知识(句法+虚词)

古汉语知识(句法+虚词)
古汉语知识(句法+虚词)

古代汉语句法·上

根据洪波著《古代汉语教程》整理编辑仅供参考

【导读】本课语文知识介绍古代汉语的几种句法现象,共分三节。第一节介绍名词作状语,第二节介绍古代汉语中的特殊述宾关系,第三节介绍古代汉语中的几种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序现象。在特殊述宾关系中,常见的是使动关系、意谓关系和服务关系,是本课学习的重点之一。在语序一节中介绍了五种语序现象,其中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和宾语前置加凸显结构助词标记这几种过去在中学都学过,所以应将学习的重点放在第四、第五两种语序上。

第一节名词作状语

状语一般是副词的功能,但是在古代汉语里,普通名词、时间名词以及一些方位词有时也可以直接置于谓语动词之前作状语。普通名词作状语有下列情形: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

这种名词状语是通过名词所表示的事物的某种行为来比喻句子主语的行为状态。

这种名词状语可以翻译成“像……那样(一样)地”。例如:

(1)庶民子来。(《诗经·大雅·灵台》)

(2)豕人立而啼。(《左传·庄公八年》)

(3)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战国策·秦策一》)

(4)(陈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合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5)夫饮食既不以礼,临池牛饮,则其啖肴不复用杯,亦宜就鱼肉而虎食。(《论衡·语增》)

例(1)“子来”即“像儿女一样地来归”;例(2)“人立”即“像人一样站立”;例(3)“蛇行”即“像蛇一样地爬行”;例(4)“云合响应”即“像云一样地聚集,像回声一样地呼应”;“景从”即“如影随形一样地跟随”;例(5)“牛饮”“虎食”即“像牛(喝水)一样地饮酒”“像老虎(吃食)一样地吃鱼肉”。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

这种名词状语是通过名词所表示的事物来比喻施事者对待受事者的态度,并以此作为行为的方式。可以翻译成“像对待……一样地”。例如:

(1)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伋。(《孟子·万章下》)──【注】伋(jí):孔伋,孔子之孙。

(2)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

(3)而坐须贾于堂下,置莝豆其前,令两黥徒夹而马食之。(《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注】莝(cu?):铡碎的草。豆:一种盛食物的器皿。

(4)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史记·刺客列传》)

例(1)“犬马畜伋”意思是“像豢养犬马那样豢养伋”;例(2)“兄事之”即“像侍奉兄长那样侍奉他”;例(3)“马食之”即“像喂马一样喂他(吃)”;例(4)“众人遇我”“众人报之”即“像对待普通人一样对待我”“把他当作普通人一样报答他”;“国士遇我”“国士报之”即“像对待国士一样对待我”“把他当作国士一样报答他”。

三、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或凭藉

这种情况下,名词状语可以翻译成“用(按)……来”。例如:

(1)晋、楚不务德而兵争。(《左传·宣公十一年》)

(2)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列子·汤问》)

(3)江南火耕水耨。(《史记·平准书》)──【注】耨(n?u):锄草。

(4)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汉书·霍光传》)

(5)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史记·魏公子列传》)

例(1)“兵争”即“凭藉军队(相互)争斗”;例(2)“箕畚运”即“用箕畚运”;例(3)“火耕水耨”即“用火烧(然后)耕种,用水除草”;例(4)“剑斩”即“用剑斩”;例(5)“礼交之”即“按礼仪与他们结交”。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可以翻译在“在……(地方)”。例如:

(1)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战国策·秦策一》)

(2)夫山居而谷汲者,膢腊而相遗以水;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窦。(《韩非子·五蠹》)──【注】膢(l?u):古代楚国二月祭祀饮食之神的节日。腊,古代岁末举行祭祀活动的节日。

(3)秦焚书禁学,济南伏生独壁藏之。(《汉书·艺文志》)

例(1)“庭教”意思是“在庭中教诲”;例(2)“山居而谷汲”意思是“在山上居住而到深谷中打水”;“泽居”意思是“在低洼潮湿的地方居住”;例(3)“壁藏”意思是“在墙壁中藏(书)”。

方位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或方位,可翻译成“向(往)……”,“在……方(面)”。例如:

(4)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史记·淮阴侯列传》)

(5)(孝公)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贾谊《过秦论》)

(6)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4)“右投”“左投”意思是“向右边(西边)投靠”“向左边(东边)投靠”;例(5)“南”“西”“东”“北”意思是在南面、在西面、在东面、在北面;例(6)“上”意思是向(往)上。

五、时间名词“日”“月”“岁”作状语

古代汉语里一般的时间名词或名词短语作状语表示在某个时候,可以用介词引介,也可以不用介词引介。例如:

(1)宰予昼寝。(《论语·公冶长》)

(2)夜缒而出。(《左传·僖公三十年》)──【注】缒(zhuì):用绳索拴住而升降人或物。

(3)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论语·述而》)

“日”“月”“岁”三个时间名词作状语却不同。这三个时间名词作状语一般都不用介词引介,在意义上有以下三种情况:

1.表示每一(日、月、岁)。例如:

(4)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孟子·滕文公下》)

(5)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养生主》)

例(4)“日攘”即“每天(偷)抓”的意思;例(5)“岁更刀”“月更刀”即“每年换一次刀”“每月换一次刀”的意思。

2.“日”有时表示渐渐进的意思,可翻译成“一天天地”。例如:

(6)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7)(先主)于是与亮情好日密。(《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例(6)“日以削”即“一天天削弱”的意思;例(7)“日密”即“一天天密切”的意思。

3.“日”还可以表示不久之前,可以翻译成“往日”“不久前”。例如:

(8)文公在狄十二年,狐偃曰:“日吾来此也,非以狄为荣,可以成事也。”(《国语·晋语四》)(9)晏子曰:“日宋之盟,屈建问范会之德于赵武。”(《左传·昭公二十年》)

第二节特殊述宾关系

及物动词作谓语中心语(述语)能带宾语,不及物动词和形容词充当谓语中心语一般不带宾语;名词的句法功能一般是作主语、宾语或定语,而不作谓语中心语。这是古代汉语的一般规律。但也有一些特殊的情况:不及物动词和形容词充当谓语中心语时有时带有宾语,名词有时也出现在谓语中心语的位置上,并带有宾语。这些情况人们通常称之为“词类活用”。不过,在古代汉语里,上述情况并不能简单地都看作“词类活用”,有些情况下也许确实是种临时的“活用”,而有些情况下,很可能有词形上的不同。前面我们曾说过,先秦时期,还存在构形形态。比如“以其兄之子妻之。”(《论语·公冶长》)“妻”出现在谓语中心语的位置上并带有宾语,读去声,这个去声调来源于后缀-s,因此这里的“妻”与其他场合下的“妻”的词形并不相同。当一个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或名词出现在谓语中心语的位置上并带有宾语,如果它的词形与其他情况下有所不同,那么就不能看作是“活用”了。只是由于汉字不能完全反映当时的语音实际情况,我们在书面上不能看出哪些是真正的“活用”,哪些并不是“活用”。如果为教学的方便,把不及物动词、形容词和名词出现在谓语中心语位置上并带有宾语的情况叫做“活用”,也是可以的,但是我们必须明白这只是为教学的方便,并不代表古代汉语的实际情况。本书我们不取“活用”的说法。

当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或名词充当谓语中心语并带有宾语时,构成的述宾结构往往不是普通的动作行为与受事的语义关系。一些及物动词所带的宾语有时也不是普通的受事或对象成分。本书所说的特殊述宾结构,指的就是谓语中心语与其宾语之间不是普通的动作与受事的关系。

古代汉语特殊述宾结构的具体情况比较复杂,比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使动关系

使动关系即使宾语产生某种行为或发生某种变化,可以加上“使”“让”来理解。名词、形容词、不及物动词充当谓语中心语并带有宾语时都可以构成使动关系,单及物动词带双宾语时也可以构成使动关系。

名词与宾语构成使动关系时,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发生变化,变成谓语名词所表示的事物或者具有谓语名词所表示的身份或状态。例如:

(1)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论哉!(《史记·苏秦列传》)

(2)尔欲吴王我乎?(《左传·定公十年》)

(3)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李斯《谏逐客书》)

(4)使齐之封内尽东其亩。(《左传·成公二年》)

例(1)“臣人”即“使(别)人成为臣”;例(2)“吴王我”即“使我成为吴王(那样的人)”;例(3)“业诸侯”即“使诸侯成就王业”;例(4)“尽东其亩”即“使其田亩(垄)都变成东西向”。

形容词与宾语构成使动关系时,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发生变化,变成具有谓语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

(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孟子·告子下》)

(6)(贤者)富而贵之,(不肖者)贫而贱之。(《墨子·尚贤中》)

(7)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孙子兵法·谋攻》)

(8)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贾谊《过秦论》)

(9)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韩非子·说林下》)

例(5)“苦其心志”即“使其心志痛苦”,“劳其筋骨”即“使其筋骨劳顿”;例(6)“富而贵之”即“使他们富贵”,“贫而贱之”即“使他们贫贱”;例(7)“全国”即“使敌国完整(地降服)”,“破国”即“使敌国残破”;例(8)“弱秦”即“使秦变弱”。例(9)的“可大”“可小”后面没有出现宾语,但这是个被动句,主语“鼻”“目”即是使动的对象。“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意思是“鼻子大了可以使它变小,小了不可以使它变大”,“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意思是“眼睛小了可以使它变大,大了不可以使它变小”。

不及物动词与宾语构成使动关系时,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发出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或变化。例如:

(10)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

(11)庄公寤生,惊姜氏。(《左传·隐公元年》)

(12)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兵法·谋攻》)

(13)项伯杀人,臣活之。(《史记·项羽本纪》)

例(10)“来之”即“使他们来(归附)”;例(11)“惊姜氏”即“使姜氏受惊”;例(12)“屈人之兵”即“使敌人的军队屈服”;例(13)“活之”即“使他(得以)活命”。

单及物动词带双宾语时,与其中的近宾语(通常是指人宾语)构成使动关系,意思是使该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发出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例如:

(14)晋侯饮赵盾酒。(《左传·宣公二年》)

(15)王弗听,负之斧钺,使巡于诸侯。(《左传·昭公四年》)

(16)我有圃,生之杞乎?(《左传·昭公十二年》)

(17)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14)“饮赵盾酒”即“使(请)赵盾饮酒”;例(15)“负之斧钺”即“让他背著斧钺”;例(16)“生之杞”即“让它生长杞”;例(17)“负秦曲”即“使秦国背上无理(的恶名)”。

单及物动词不仅仅在带双宾语时能够构成使动关系,带一个宾语有时也可以构成使动关系。例如:

(18)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孟子·梁惠王上》)

(19)尝人,人死;食狗,狗死。(《吕氏春秋·上德》)

(20)故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荀子·议兵》)

(2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例(18)“朝秦、楚”这里是“使秦、楚来朝”的意思;例(19)“尝人”即“使人尝”的意思,“食狗”即“让狗吃”的意思;例(20)“附民”即“使民归附”的意思;例(21)“从百余骑”即“使

百余骑随从”的意思。这种单及物动词带一个宾语构成使动关系,要靠分析上下文的语境才能弄清楚,是学习古代汉语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的。

二、意谓关系

意谓关系即句子的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是什么、发生了什么变化或具有什么性质,可以加上“认为”“以为”或“把……当作……”来理解。这种述宾关系中充当谓语中心语的大多是形容词或名词,动词比较少见。

形容词充当谓语中心语时,表示句子的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谓语形容词所表示的某种性质或状态。例如:

(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2)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韩非子·说难》)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战国策·齐策一》)

(4)时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

(5)人主自智而愚人,自巧而拙人。(《吕氏春秋·知度》)

例(1)“小鲁”即“认为鲁国小”,“小天下”即“认为天下小”;例(2)“智其子”即“认为他的儿子聪明”;例(3)“美我”即“认为我美”;例(4)“老之”即“认为他(太)老了”。例(5)中的“自”是反身代词,所以后面没有出现宾语,“自智而愚人”即“认为自己聪明而认为别人愚蠢”,“自巧而拙人”即“认为自己灵巧认为别人笨拙”。

名词充当谓语中心语时,表示句子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是谓语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例如:

(6)华元曰:“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左传·宣公十四年》)

(7)晋人及姜戎败秦于殽。其谓之“秦”何?夷狄之也。(《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

(8)公子乃自骄而功之,窃为公子不取也。(《史记·魏公子列传》)

(9)齐庄公朝,指殖绰、郭最曰:“是寡人之雄也。”州绰曰:“君以为雄,谁敢不雄?”(《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10)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战国策·秦策一》)

例(6)“鄙我”即“把我(国)当作鄙野(边境)”;例(7)“夷狄之”即“把它(秦)当作夷狄(看待)”;例(8)“功之”即“认为它是自己的功劳”;例(9)“谁敢不雄”后面省略了宾语“之”,意思是“谁敢不把他们当作英雄呢?”;例(10)“不子”也省略了宾语,意思是“不把(我)当作儿子(看待)”。

动词充当谓语中心语时,句子表示主语主观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发生了谓语中心语所表示的行为或变化。例如:

(11)不吊吾丧,不忧吾哀,是死吾君而弱其孤也。(《吕氏春秋·悔过》

(12)凡人之有鬼也,必以其感忽之间疑玄之时正之。此人之所以无有而有无之时也。(《荀子·解

蔽》)

例(11)“死吾君而弱其孤”意思是“认为咱们的君已经死了而且认为咱们的嗣君幼弱”,这里的“死”是动词;例(12)“有鬼”意思是“认为鬼存在”,“无有而有无”意思是“把存在的当作不存在,而把不存在的当作存在”。

三、服务关系

服务关系指谓语中心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是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服务的,可以用“替+宾语+谓语中心语”或“为+宾语+谓语中心语”格式来理解。充当谓语中心语的大多是动词,有时也可以是形容词或名词。例如:

(1)晋解张御郤克。(《左传·成公二年》)

(2)文嬴请三帅。(《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3)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盗跖死利于东陵之上。(《庄子·骈拇》)

(4)叔孙太傅称说引古今,以死争太子。(《史记·留侯世家》)

(5)今朕夙兴夜寐,勤劳天下,忧苦万民。(《汉书·文帝纪》)

(6)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史记·留侯世家》)

例(1)“御郤克”即“为郤克驾车”;例(2)“请三帅”即“替三帅求情”;例(3)“死名”“死利”即“为名而死”“为利而死”;例(4)“争太子”即“替太子争”;例(5)“勤劳天下”即“为天下勤劳”,“忧苦万民”即“为万民忧苦”,“勤劳”“忧苦”都是形容词;例(6)“履我”即“替我穿上鞋子”,“履之”即“替他穿上鞋子”,这里的“履”是名词。

服务关系的述宾结构有时也可以是双宾语结构。例如:

(7)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尚书·泰誓》)

(8)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庄子·胠箧》)

(9)秦之群臣曰:“请以赵之十五城为秦王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7)“作之君,作之师”意思是“为他们立君,为他们立师”;例(8)“为之斗斛”意思是“替他们设立斗斛等量器”;例(9)“为寿”意思是祝寿,“为秦王寿”即“替秦王祝寿”的意思。

四、与事关系

普通的与事关系是含“给予”义动词与指人宾语构成的语义关系,但是在古代汉语里,有些名词出现在谓语中心语的位置上并带宾语,也构成与事关系。这种述宾结构表示使宾语所表示的人得到谓语名词所表示的事物,可以加“给”字来理解。例如:

(1)吴人曰:“宋百牢我。”(《左传·哀公七年》)

(2)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论语·公冶长》)(3)有一母见信饥,饭信。(《史记·淮阴侯列传》)

(4)故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间敛袂而往朝焉。(《史记·货殖列传》)

例(1)“百牢我”即“给我百牢”的意思,古代将牛、羊、豕各一头作为礼物叫做“大牢”,“百牢”是“一百大牢”的省略说法;例(2)“妻之”即“给他作妻子”;例(3)“饭信”即“给饭给韩信(吃)”;例(4)“冠带衣履天下”即“给天下(人)冠带衣履”。

五、目标关系

表示目标关系的述宾结构表示谓语中心语所表示的某种行为是对谁或向谁而发,可加“对”“向”来理解。充当谓语中心语的大多是形容词或不及物动词,有时也可以是名词。例如:

(1)孟子不与右师言,右师不悦,曰:“诸君子皆与驩言,孟子独不与驩言,是简驩也。”(《孟子·离娄下》)──【注】右师:官名。驩(huān):王驩,字子敖,齐国大夫

(2)武安侯新欲用事为相,卑下宾客。(《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3)子南之子弃疾为王御士,王每见之,必泣。弃疾曰:“君三泣臣矣。敢问谁之罪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4)哭死而哀,非为生者也。(《孟子·尽心下》)

(5)孳孳求奸,不如礼贤。(《后汉书·种畅传》)──【注】孳孳:通“孜孜”。

例(1)“简驩”即“对驩简慢”;例(2)“卑下宾客”即“对宾客(态度)谦卑”;例(3)“三泣臣”即“多次对著臣(我)哭泣”;例(4)“哭死”即“对著死者哭”;例(5)“礼贤”即“对贤能的人有礼貌(尊重)”。

六、工具关系

工具关系即宾语表示的事物是谓语中心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工具,可以按“用+宾语+谓语中心语”来理解。其中的谓语中心语一般是名词充当。例如:

(1)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论语·雍也》)

(2)褚师出,公戟其手曰:“必断而足。”(《左传·哀公二十五年》)

(3)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羮鱼。(《史记·货殖列传》)

例(1)“衣轻裘”即“用轻裘作衣裳”;例(2)“戟其手”意思是“用他的手作戟状”;例(3)“饭稻羮鱼”意思是“用稻(米)作饭,用鱼作羮”。

七、原因关系

原因关系即宾语表示的事物是谓语中心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可按“因为+宾语+谓语中心语”来理解。谓语中心语一般是不及物动词充当。例如:

(1)晋人惧其无礼于公也,请改盟。(《左传·文公三年》)

(2)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矫杀晋鄙,公子亦自知也。(《史记·魏公子列传》)──【注】晋鄙:魏国将军。

(3)夫人,常死其所不能,败其所不便。(《吴子·治兵》)

例(1)“惧其无礼于公”意思是“因为他们曾对(鲁国)国君无礼而害怕”;例(2)“怒公子之盗兵符矫杀晋鄙”意思是“因为公子(信陵君)偷盗兵符矫命杀了(将军)晋鄙”;例(3)“死其所不能,败其所不便”意思是“因为自己不能做(却勉强去做)的事情而死,因为自己不熟悉(却勉强去做)的事情而招致失败”。

如果谓语中心语由及物动词充当,可以构成双宾语。例如:

(4)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贾谊《论积贮疏》)

这里“受之饥”“受之寒”都是双宾语结构,两个“之”分别指代“一夫不耕”“一女不织”,是表示原因的宾语。“受之饥”即“因之而受饥饿”,“受之寒”即“因之而受寒”。

古代汉语里,名词出现在谓语中心语位置上带宾语,也可以构成普通的行为与受事的关系。例如:

(5)孔丘以公退,曰:“士,兵之!”(《左传·定公十年》)

(6)帝馆甥于贰室。(《孟子·万章下》)

(7)完母死,庄公令夫人齐女子之。(《史记·卫康叔世家》)

例(5)“兵之”意思是“用兵器攻击他”,“兵”是名词,这里作谓语中心语,是用兵器攻击的意思,“兵之”是一般的行为与受事关系;例(6)“馆甥于贰室”意思是“把外甥安排在贰室住下”,“馆甥”是普通的行为与受事关系;例(7)“子之”意思是“把他当作儿子”,但不是意谓关系,而是一种实际行动,是普通的行为与受事关系。

古代汉语的特殊述宾结构情况复杂,是学习古代汉语的一个难点。分析辨别的主要方法在于充分理解语境,只要把上下文语境弄清楚了,理解起来也就不太困难了。

第三节语序

汉语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语—谓语—宾语”,体词向心结构的语序是修饰语在前,中心语在后,从甲骨文开始就是这样。不过,在上古文献当中,尤其是先秦时期的文献当中,也存在一些与基本语序不一致的情况。这些与基本语序不一致现象,有些是临时性的移位,有些则是当时的语法规律。临时性移位将在“强调与省略”中讨论,这里分析几种有一定规律的异常语序。

一、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

古代汉语否定词(包括否定副词、否定代词和表示否定意义的动词)的数量比较多。在讨论副词的时候,已经指出,否定副词“弗”“勿”一般都与及物动词搭配,但动词后面通常不出现宾语;“不”“毋(无)”“未”以及否定代词“莫”不限于与及物动词搭配。当这几个否定词与及物动词搭配的时候,该及物动词可以带宾语。如果宾语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总是分布在动词的后面,而如果宾语是人称代词或指示代词,往往分布在动词的前面、否定词的后面。例如:

(1)宴尔新昏,不我屑以。(《诗经·邶风·谷风》)

(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3)不是过也。(《国语·鲁语下》)

(4)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5)惠公蠲其大德,谓我诸戎,是四岳之裔胄也,毋是翦弃。(《左传·襄公十四年》)──【注】蠲(juān):明。翦:同“剪”。

(6)邻国未吾亲也。(《管子·小匡》)

(7)昔君之惠也,寡人未之敢忘。(《国语·晋语三》)

(8)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魏风·硕鼠》)

(9)知道之莫之若也,而不从道者,无之有也。(《荀子·正名》)

“弗”和“勿”所在的句子如果出现代词宾语,也可以分布在动词的前面。例如:

(10)故作事不以礼,弗之敬矣;出言不以礼,弗之信矣。(《礼记·礼器》)

(11)勿之有悔焉耳矣。(《礼记·檀弓上》)

人称代词作宾语分布在动词前面,都是直接前置;指示代词作宾语前置则可以加结构助词“之”标记。当指示代词宾语前置加标记助词“之”时,总是位于否定词之前。例如:

(12)吾斯之未能信。(《论语·公冶长》)

(13)亲逐尔君,尔父为厉。是之不忧,而何以田为?(《左传·襄公十七年》)──【注】厉:祸患。

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一般都认为是上古汉语的一条语法规律,但这条规律并不很严格,例外的情况有不少。例如:

(14)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15)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论语·阳货》)

(16)以天下之民莫为之也,然而是子独为之。(《荀子·君道》)

(17)子晰,上大夫,女嬖大夫,而弗下之,不尊贵也。(《左传·昭公元年》)──【注】嬖大夫,因受君王宠倖而加封的大夫。

(18)房喜谓韩王曰:“勿听之也。”(《战国策·韩策二》)

相对来说,在先秦时期,否定句中人称代词作宾语前置的规律更强一些,例外不多。指示代词总体上说,不前置的反而更多些,但不同的词有不同的情况。

“之”在否定句中作宾语,总体上是前置占优势,其中否定词是“未”“莫”“无”(义同“未”),一般都前置,不前置的极少。否定词是“不”“毋”“无”(义同“毋”),例子不多,但一律不前置。例如:

(19)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论语·泰伯》)──【注】侗(tóng):童蒙无知,幼稚。愿:老实。悾(kōng)悾:诚恳的样子。

(20)是皆求名实者也,而独不闻之乎?(《庄子·人间世》)

(21)女庸安知吾不得之桑落之下?(《荀子·宥坐》)

(22)彼自多其力,则毋以其难概之也。(《韩非子·说难》)──【注】自多其力,自己认为自己的能力强。概,限制。

“是”和“此”的情况与“之”差不多正好相反,总体上是不前置占优势。它们极少与“未”搭配。与“不”搭配比较常见,此时它们的分布位置可前置也可不前置,但不前置的占绝对优势。以“此”字为例,据对先秦18部文献的统计,“此”在否定句中作宾语前置的只有6例(否定词都是“不”),而不前置的有56例。与其他否定词搭配的情况与跟“不”搭配时差不多一致,其中与“莫”搭配时一律不前置。例如:

(23)在慎取相,道莫径是矣。(《荀子·君道》)

(24)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孟子·公孙丑下》)

(25)吾早从鞅之言不及此。(《左传·哀公十四年》)

(26)莫如此不从其伍之令。(《国语·吴语》)──【注】伍:伍长。

其他指示代词一般很少在否定句中作宾语,如果在否定句中作宾语,分布的情况与“是”“此”基本一致。

二、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先秦时期,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的规律要比指示代词在否定句中作宾语前置的规律强得多,一般情况下,都分布在动词或介词之前。例如:

(1)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2)王者孰谓?谓文王也。(《公羊传·隐公元年》)

(3)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先进》)

(4)君奚为不见孟轲也?(《孟子·梁惠王下》)

(5)何由知吾可也?(《孟子·梁惠王上》)

(6)此胡自生?此自恶人、贼人生欤?(《墨子·兼爱下》)

(7)(晏子)曰:“君死,安归?”(《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8)朝者曰:“公焉在?”其人曰:“吾公在壑谷。”(《左传·襄公三十年》)

(9)(亡国之君)虽闻,曷闻?虽见,曷见?虽知,曷知?(《吕氏春秋·任数》)

(10)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孟子·尽心上》)

疑问代词作宾语不前置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1.作动词“云”的宾语不前置。例如:

(11)子夏云何?(《论语·子张》)

(12)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郑风·风雨》)

2.作介词“于”“于”的宾语不前置。例如:

(13)哀我人斯,于何从禄?(《诗经·小雅·正月》)

(14)礼起于何也?(《荀子·礼论》)

(15)盗窃之行,于谁责而可乎?(《庄子·则阳》)

3.当动词“谓”作“认为”讲时,疑问代词宾语不前置。例如:

(16)民其谓我何?(《左传·桓公六年》)

(17)秦伯曰:“国谓君何?”对曰:“小人慼,谓之不免;君子恕,以为必归。”(《左传·僖公十五年》)

4.在“如(若、奈)……何”这种固定结构中不前置。例如:

(18)寇深矣,若之何?(《左传·僖公十五年》)

(19)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论语·卫灵公》)

(20)虞兮虞兮奈若何?(《史记·项羽本纪》)

5.而“何”单独作动词“如”“若”的宾语构成一个固定结构时则可以前置也可以不前置。例如:

(21)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论语·颜渊》)

(22)请问委蛇之状何若?(《庄子·达生》)──【注】委蛇:一种紫身朱冠的大蛇。

(23)古而无死,其乐若何?(《左传·昭公二十年》)

(24)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孟子·离娄下》)

汉代以后,疑问代词作宾语不前置的逐渐多起来,除了上述几种情况外,一般情况下也可以不前置。例如:

(25)汤、武不得已而立,非受命为何?(《史记·儒林列传》)

(26)武帝曰:“言何?”(《汉书·酷吏传》)

(27)寡人将去斯而之何?(《列子·力命》)

三、代词“是”“此”“斯”作宾语前置

先秦时期,指示代词“是”“此”“斯”在非否定句中作宾语也有前置的情况,其中又以“是”字最为常见。具体有以下三种情况:

1.作动词宾语直接前置。这种情况只有“是”具备,“是”在《诗经》中作宾语共57例,全部前置;《左传》《国语》里也不少,战国晚期以后就基本上见不到了。例如:

(1)中田有庐,疆埸有瓜。是剥是菹,献之皇祖。(《诗经·小雅·信南山》)──【注】疆埸(yì):边境。菹(zū):醃制酸菜。

(2)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傚。(《诗经·小雅·鹿鸣》)──【注】恌(tiāo):轻薄,轻佻。傚(xiào):效法,模仿。

(3)实沈之墟,晋人是居,所以兴也。(《国语·晋语四》)──【注】实沈,古人按岁星(木星)每年运行的位置将周天分为十二等份,名为十二次,实沈是十二次之一。“实沈之墟”即实沈之次。

(4)尔贡苞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僖公四年》)

2.用“之”标记。这种情况下,“斯”所在的句子的谓语动词只限于“谓”,“此”也主要出现在“谓”作谓语动词的句子中,“是”则没有限制。例如:

(5)若狄公子,吾是之依兮。(《国语·晋语三》)──【注】狄公子:指公子重耳,重耳流亡时曾寓居于狄,故有这样的称呼。

(6)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论语·阳货》)

(7)犹恐其至也,是之为日惕。(《国语·楚语下》)──【注】“是之为日惕”意思是“因为这个缘故每天都紧张戒惧”。

(8)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孟子·万章上》)

(9)弟子不敏,此之愿陈。(《荀子·赋》)

(10)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其此之谓乎?(《孟子·公孙丑上》)

(11)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论语·学而》)

3.作介词“以”的宾语前置。“是”和“此”有这种用法,“斯”没有这种用法。“是”“此”与介词“以”构成的介宾短语出现在复句的两个分句之间,起话语衔接的作用。其中“是”在先秦时期作介词“以”的宾语时基本上都前置,不前置的非常罕见,而“此”则相反,前置的时候比较少。例如:

(12)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注】馔(zhuàn):吃喝。

(13)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国,诛求无时,是以不敢宁居。(《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14)夙兴夜寐,朝夕临政,此以知其恤民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15)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墨子·修身》)──【注】伐:夸耀。

除了上述各种代词宾语前置以外,其他宾语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前置。其他宾语前置有以下两种情况:

1.用“之”“是”“斯”“兹”“焉”“彼”等作标记。其中用“之”作标记的最常见,其次是“是”,“斯”“焉”“彼”等都偶尔一用。例如:

(1)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论语·先进》)

(2)“我之怀矣,自诒伊慼”,其我之谓矣。(《左传·宣公二年》)

(3)求,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

(4)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左传·僖公四年》)

(5)周公居东二年,则罪人斯得。(《尚书·金縢》)

(6)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左传·隐公六年》)

(7)苟有履卫地、食卫粟者,昧雉彼视。(《公羊传·襄公二十七年》)──【注】昧:割也。昧雉彼视:犹昧雉是视,意思是如同割雉一样。

(8)此以知上贤无益也,其亡兹适。(《管子·侈靡》)

用“之”作标记时可以构成“唯……之……”“何……之……”等格式,用“是”作标记时可以构成“唯……是……”“将……是……”格式。相关例句请参看“结构助词”节。

2.作介词“以”或“与”的宾语前置。介词“以”的宾语无论是代词还是名词,都常常前置,介词“与”的宾语有时也有前置的情况。例如:

(9)《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

(10)若晋君朝以入,则婢子夕以死;夕以入,则朝以死。(《左传·僖公十五年》)

(11)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孟子·滕文公上》)

(12)鸟兽不可与同群。(《论语·微子》)

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总的趋势是随著时间的后移而逐渐减少。至于宾语前置的原因,有些明显是语用因素造成的,比如,用“之”“是”等标记的前置宾语,不论是代词还是名词,在句子中都是话题或次级话题,一般情况下也是句子所强调的成分(有时为了强调谓语动词,也可以采用这种手段将宾语移位到前面去。例如《孟子·告子下》:“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根据语境,这个句子显然是强调谓语动词“道(导)”。)这种宾语前置显然是由语用层面上的话题化和焦点凸显造成的。不过有些现象却难以在语用上找到合理的解释,比如,“之”在古代汉语里通常都是作宾语的,可是除了否定句之外,皆不前置;而“是”作宾语却往往前置,时代越早,前置的比例越高。同样是代词,这种差异是很难从语用层面寻求解释的。再比如,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加“之”“是”作标记的。当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不加“之”“是”标记时,前置的代词宾语总是在否定词的否定域内,这说明这种宾语前置现象显然不是话题化因素造成的。另外,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不同的代词有不同的表现,不仅不前置的表现不同,前置时对否定词的选择也不相同。这种情况显然也不容易从语用层面找到很合理的解释。所以,我们认为,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既有语用因素,也有其他因素。在其他因素当中,语言融合可能是一个值得考虑和重视的因素。

介词短语即介词及其宾语构成的短语。古代汉语的介词短语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分布在谓语中心语的前后,但前置还是后置却并不是随意的。有些介词短语总是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后,有些介词短语总是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前,而有些介词短语则既可以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前,也可以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后。不同的介词短语的具体分布位置主要不取决于介词短语与谓语中心语的语义关系,而是取决于介词的不同。

(一)“于”“于”“乎”构成的介词短语的位置

这三个介词可以引介时间、处所以及多种对象成分,所构成的介词短语主要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后。“乎”引介的成分总是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后,没有例外;“于”引介的成分基本上都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后,分布在谓语之前属于例外;“于”引介的成分绝大多数都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后,少数情况下分布在谓语之前。例如:

(1)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孟子·公孙丑上》)

(2)楚人生乎楚,长乎楚。(《吕氏春秋·用众》)

(3)龙斗于时门之外洧渊。(《左传·昭公十九年》)

(4)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藏于秋冬。(《荀子·天论》)

(5)妇人笑于房。(《左传·宣公十七年》)

(6)至于今是赖。(《国语·晋语七》)

以上是“于”“于”“乎”引介处所和时间成分。

(7)或问乎曾西。(《孟子·公孙丑上》)

(8)行无高乎此矣。(《吕氏春秋·至忠》)

(9)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10)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孟子·公孙丑上》)

(11)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12)其辞卑而币重,必不便于虞。(《谷梁传·僖公二年》)──【注】币:礼物。

(13)历告尔百姓于朕志。(《尚书·盘庚下》)

(14)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诗经·大雅·思齐》)──【注】刑:典范,榜样。这里是“做榜样”的意思

(15)不愧于人,不畏于天。(《诗经·小雅·何人斯》)

(16)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以上是“乎”“于”“于”引介各种对象成分的例子。

“于”及其宾语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前的例子极少,可视为例外。例如:

(17)于汤有光。(《孟子·滕文公下》)──【注】这句话的意思是:比商汤更加功勋卓著。

(18)如彼筑室,于道谋。(《诗经·小雅·小旻》)

(19)于后公乃为诗以贻王。(《尚书·金縢》)

“于”及其宾语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前的用例虽然要比“于”多,但总体上仍占少数。具体情况如下:

引介时间成分有时前置,其中“于是”表示时间时一般总是前置。例如:

(20)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论语·述而》)

(21)皆于农隙以讲事也。(《左传·隐公五年》)

(22)晋于是始起南阳。(《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引介行为涉及的方面或范围有时前置。例如:

(23)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梁惠王上》)

(24)于舜之功,二十之一也。(《左传·文公十八年》)

(25)吴人曰:“于周室我为长。”晋人曰:“于姬姓我为伯。”(《左传·哀公十三年》)(26)儒者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分居其一耳。(《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引介行为或判断的根据时一般前置。例如:

(27)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史记·淮阴侯列传》)

(28)(吴王)诈称病不朝,于古法当诛。(《史记·吴王濞列传》)

(29)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此外,从汉代开始,“于”引介处所成分有一部分逐渐前移。例如:

(30)赵衰、咎犯乃于桑下谋行。(《史记·晋世家》)

(31)天子躬于明堂临观。(《史记·乐书》)

(二)“自”“从”“由”构成的介词短语的分布位置

“自”是在甲骨文里就有的介词,“从”和“由”则是战国以后才有介词功能。“自”主要用于引介处所成分和时间成分,“从”“由”除了引介处所成分和时间成分之外,还可以引介其他成分,“从”可以引介行为涉及的对象成分,“由”可以引介理由或依据成分。

“自”引介时间(时间起点)成分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前,引介处所成分(起点或经由的场所)则既可以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前,也可以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后。例如:

(1)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尚书·无逸》)

(2)无忌自在大梁时,常闻此二人贤。(《史记·魏公子列传》)

以上二例“自”引介的是时间成分,表示时间起点。

(3)子都自下射之,颠。(《左传·隐公十一年》)

(4)子木至自陈。(《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5)虢叔自北门入。(《左传·庄公二十一年》)

(6)入自北门。(《史记·殷本纪》)

以上四个例子“自”引介处所成分,其中前两个例子表示处所起点,后两个例子表示经过的场所,都有两种分布位置。

“从”和“由”引介时间成分和处所成分一般都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前。例如:

(7)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左传·宣公二年》)

(8)夫理由外入。(《史记·乐书》)

(9)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史记·管晏列传》)

(10)邺吏民大恐惧,从是以后不敢复言为河伯娶妇。(《史记·滑稽列传褚少孙补》)

(11)由尧、舜至于汤,五百余岁。(《孟子·尽心下》)

以上前三个例子“从”“由”引介的是处所成分,后两个例子引介的是时间成分,都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前。

“从”“由”引介其他成分也都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前。例如:

(12)常从王媼、武负貰酒。(《史记·高祖本纪》)

(13)从昆弟假贷,犹足为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14)(陈余)从田荣藉助兵。(《汉书·高帝纪》)

以上例子中“从”引介的是表示索取对象的成分,都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前。

(15)何由知吾可也?(《孟子·梁惠王上》)

(16)武安由此大怨灌夫、魏其。(《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以上例子中“由”引介的是表示依据、原由的成分,都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前。

(三)“以”构成的介词短语分布的位置

“以”是古代汉语的一个非常常见的介词,它可以引介工具或凭藉成分、原因或理由成分、行为涉及的对象成分,还可以引介时间成分。引介时间成分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前,引介其他成分则都有两种分布位置,既可以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前,也可以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后。“以”引介时间成分的例如:

(1)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修令,夜以安身。(《左传·昭公元年》)

(2)文以五月五日生。(《史记·孟尝君列传》)

引介工具、凭藉成分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前的例如:

(3)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左传·僖公四年》)

(4)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韩非子·难一》)

引介工具、凭藉成分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后的例如:

(5)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孟子·梁惠王上》)

(6)何不试之以足?(《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引介原因、理由成分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前的例如:

(7)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8)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左传·成公二年》)

引介原因、理由成分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后的例如:

(9)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论语·阳货》)

(10)昔者辞以病,今日吊,或者不可乎?(《孟子·公孙丑下》)

引介行为涉及的对象成分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前的例如:

(11)伯楚以吕、郤之谋告公。(《国语·晋语四》)

(12)复以弟子一人投河中。(《史记·滑稽列传褚少孙补》)

引介行为涉及对象成分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后的例如:

(13)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卫风·木瓜》)

(14)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孟子·公孙丑上》)

(四)“为”构成的介词短语的分布位置

介词“为”读wai时用来引介原因成分、目的成分和服务对象成分,读w?i时用来引介施事成分。无论读wai还是读w?i,所构成的介词短语都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前。例如:

(1)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注】为:因为。

(2)为其老,彊忍,下取履。(《史记·留侯世家》)──【注】为;因为。

(3)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墨子·公输》)──【注】为:替,给。

(4)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庄子·养生主》)──【注】为:替,给。

(5)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注】为:为了。

(6)何为为我禽?(《史记·淮阴侯列传》)──【注】禽:同“擒”。“为我禽”意思是被我擒获。

现代汉语介词短语相对于谓语中心语的分布位置主要取决于介词短语与谓语中心语之间的语义关系,而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来,古代汉语的介词短语相对于谓语中心语的分布位置却主要取决于介词的不同,这是学习古代汉语时要特别注意的。

六、数量词修饰名词的分布位置

古代汉语数词或数量词短语修饰名词有两种分布位置,一种是分布在名词之前,另一种是分布在名词之后。这两种分布位置在甲骨文里就有。例如:

(1)王宾文武丁伐十人。(《甲骨文合集》35355)

(2)获虎一、鹿四十、狐二百六十四、麂百五十九。(《甲骨文合集》10198)

(3)俘人十有六人。(《甲骨文合集》137反)

例(1)数词分布在名词之前,例(2)数词分布在名词之后,例(3)数量短语分布在名词之后,后一个“人”字是同形量词(也叫回应量词)。

从时代上看,时代越早,数量修饰语后置的比例越高,相反,时代越晚,数量修饰语前置的比例越高。到春秋战国时期,数词直接修饰名词的时候绝大多数都已经前置,后置的很少见了;数量短语修饰名词则仍然是后置的更常见。例如: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

(5)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孟子·梁惠王上》)

(6)舜有大功二十而为天子。(《左传·文公十八年》)

(7)宋人以兵车百乘、文马百驷以赎华元于郑。(《左传·宣公二年》)

(8)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战国策·秦策一》)

数量短语修饰名词前置的大约起于战国初期,到战国后期就比较常见了。例如:

(9)与之一箪食。(《左传·哀公二十年》)──【注】《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其中的“一箪食,一瓢饮”是“(用)一(只)箪吃饭,(用)一(只)瓢饮水”的意思,不是数量词修饰名词的结构。

(10)有人于此,力不能胜一匹雏,则为无力人矣。(《孟子·告子下》)

(11)金重于羽者,岂谓一钩金与一舆羽之谓哉?(《孟子·告子下》)

思考与练习:

一、古代汉语名词作状语主要有哪几种语义类型?请试著从你学过的古代作品中各举一例。

二、古代汉语的特殊动宾关系主要有几种情况?请试著从你学过的古代作品中举出一些特殊动宾关系的例子。

三、指出下列成语中名词作状语的词语,并说明它们分别属于哪类名词状语:

(1)口诛笔伐(2)云从响应(3)日积月累(4)风餐露宿(5)虎视眈眈

(6)字斟句酌(7)星罗棋布(8)颐指气使(9)刀耕火耨(10)土崩瓦解

四、指出下列成语中的特殊述宾关系,并说明它们属于哪类特殊述宾关系,应该怎样翻译:

(1)兴风作浪(2)打草惊蛇(3)坚壁清野(4)草菅人命(5)罄竹难书

(6)厚古薄今(7)生死肉骨(8)自惭形秽(9)幕天席地(10)君子死义,小人死利

五、古代汉语中“日”、“月”、“岁”三个时间名词作状语时,所表达的意义可以有几种情况?

六、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有哪几种情形?请试著从你以往学过的古代作品中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

七、古代汉语的介词短语哪些只能分布在谓语动词之前,哪些一般只分布在谓语动词之后,哪些既可以前置也可以后置?

八、一般的古代汉语句法书中都有词类活用的说法,本教材不采纳这种说法,请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文言虚词(包括解析和翻译)

文言虚词 1.而 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蟹六跪而(1)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也,而况(2)战乎?故冯婉贞曰:“诸君而(3)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婉贞,而(4)翁豪杰者,然青取之于蓝而(5)青于蓝。婉贞博学而(6)日参省乎己,非特效书生终日而(5)思也。众应之。既而(8),婉贞率诸少年结束而(9)出,果大捷。众皆叹:婉贞,小女子而已(10);其行,乃巾帼英杰而(11)。 解析: (1)连词,表并列。(2)复音词,即“何况”,用反问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3)连词,表假设。(4)代词,通“尔”。你,你的。(5)连词,表转折。(6)连词,表递进。(7)连词,表修饰。(8)复音词,不久,一会儿。(9)连词,表承接。(10)复音词,放在句尾,表限制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11)语气助词,表肯定语气。 翻译: 用兵,是一种变幻莫测的方法。要同心协力,千万不要像螃蟹那样六条腿两只钳,不然,那么你凭什么取胜呢?所以冯婉贞说:“诸位将军如果想打胜仗,可以向我学习。”冯氏年龄虽然小,但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冯氏比其父更胜一筹。冯婉贞广泛的学习并且每天反省自己,不是效仿一般的书生那样整天思考(而不学习)。多加考虑之后再去实施,所以抵抗敌军能够取得胜利。(冯氏)不是人们所说的柔弱女子,而是巾帼英雄啊。 2.其 狐谓狼曰:“羊肉其(1)鲜乎!君其(2)有意,叼其(3)一而啖之,得饱其(4)口福。”狼曰:“其(5)如猛犬何?”狐间于犬曰:“羊数詈言,其(6)言不堪入耳,君乃无所怒,其(7)无闻邪,其(8)畏主人邪?及其(9)嬉逐,愿为一雪其(10)耻。君其(11)许之!”犬笑曰:“欲加之罪,其(12)无辞乎?”犬乃悟狐之野心,知路曼曼其(13)修远矣,护羊愈谨。狐与狼遂去。 解析: (1)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或许。(2),连词,表假设,如果。(3)指示代词,其中的。(4)第一人称代词,自己的。(5)副词,加强反问语气,又。(6)第三人称代词,他的。(7)(8)连词,连用,表选择,是……还是……。(9)第三人称代词,它们。(10)指示代词,那种。(11)副词,加强祈使语气,表希望、要求,相当于“一定”、“还是”。(12)副词,表反问语气,难道、怎么。(13)音节助词,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翻译: 狐狸对狼说:“羊肉一定很鲜美啊。如果你有意品尝,不妨叼一块吃吃,饱饱口福。”狼说:“有凶狗守护着羊群怎么办?”于是狐狸挑拨离间地对凶狗说:“羊多次在背后骂你,那些话太难听了,你竟然不生气,是果真没有听到,还是怕你的主人?等到哪一天它们追逐嬉戏的时候,我也愿意为你一雪前耻。你一定要答应我。”凶狗笑着说:“想要加害于人,还怕找不到罪名吗?”于是凶狗守护羊群更加谨慎。狐狸和狼的奸计没有得逞,悻悻离去了。3.何 “徐公何(1)能及君也?”本谬也,然其妻如此言者,何(2)也?其所据何(3)为?原其理,乃爱之深也。嗟乎,情之误,何(4)其大也!然何(5)人能忘情耶?何以(6)除此弊,望君教我以良策,何如(7)? 解析: (1)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疑问,怎么。(2)疑问代词,表原因,后面常带语气助词“哉”“也”;相当于“为什么”、“什么”、“什么原因”。(3)代词,做宾语,什么。

古汉语文言虚词-疑问代词助词副词归类(转)

第三节疑问代词 古代汉语的疑问代词主要有“谁”“孰”“何”“曷”“奚”“胡”“恶(wū)”“安”“焉”“几”“几何”。汉魏时期出现“何物”“何等”,是询问事物的,相当于“什么”。 “谁”“孰”主要用来询问人。例如: (1)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歧予望之。(《诗经·卫风·河广》)——按:歧,通“企”,踮起脚跟。 (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 (3)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论语·雍也》 《尚书》里有一“畴”字,也是用来询问人的,相当于“谁”。例如: (4)帝曰:“畴咨若时登庸?”(《尚书·尧典》)——按:此例《史记》翻译成“尧曰:‘谁可顺此事?’” “谁”在汉魏以后也说成“阿谁”。例如: (5)先主谓曰:“向者之论,阿谁为失?”(《三国志·蜀书·庞统传》)“何”“奚”主要用来询问事物,可以翻译成“什么”。其中“何”偶尔也写作“可”。例如: (1)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 (2)人可以食,鲜可以饱。(《诗经·小雅·苕之华》)——按:此例意思是,人拿什么吃,拿什么饱? (3)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论语·子路》) 《诗经》里“以”有时也是疑问代词,当“何”字解。例如: (4)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诗经·召南·采蘩》)汉魏时期产生的“何物”“何等”相当于上古的“何”,也是询问事物的,可以翻译成“什么”。例如: (5)所谓尸解者,何等也?(《论衡·虚道》) (6)令有酒色,因遥问:“伧父欲食饼不?姓何等?可共语。”禇因举手答曰:“河南禇季野。”(《世说新语·雅量》) (7)卢志于众坐问陆士衡:“陆逊、陆抗是卿何物?”(《世说新语·方正》)(8)大鬼过后,捉得一小鬼,问:“此何物?”曰:“杀人以此矛戟……”(《搜神记·夏侯弘》) “胡”有人说是“何故”的合音,用来询问原因,可以翻译成“为什么”;但也可以用来询问其它事物,可以翻译成“什么”。例如: (1)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诗经·魏风·伐檀》)——按此例询问原因,意思是“为什么”。 (2)此胡自生?此自恶人、贼人生乎?(《墨子·兼爱下》)——按:此例是询问人,意思是“什么人”。 (3)卒然边境有急,数十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汉书·食货志上》)——按:此例询问事物。意思是“什么”。 “曷”多见于《诗经》和《公羊传》。在《诗经》里主要用来询问时间,可以翻译成“什么时候”;在《公羊传》中则主要用于询问原因,可以翻译成“为什么”。例如:(1)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诗经·王风·君子于役》)——按:曷至哉,何时回来呀? (2)后子见赵孟,赵孟曰:“吾子其曷归?”对曰:“……将待嗣君。”(《左传·昭公元年》)——按:“吾子其曷归”句杜预注云:“问何时当归。”

古代汉语虚词题目及答案

(一)根据下列例句分析归纳“之”的词性、意义或语法作用。 (10 分) 1.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北冥有魚》) ——动词,往,到……去, 2.湯之問棘也是已。(《北冥有魚》) 连词(或以为助词),或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助词,加在主谓结构的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此主谓结构独立成句的可能。 3 .之二蟲又何知?(《北冥有魚》) 代词,或作指示代词,相当于“这”。 4.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北冥有魚》)――作人称代词,指代彭祖。 5.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北冥有魚》) 连词(或以为助词)。或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表修饰、领属关 系,相当于“的”, 6.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左傳?齊桓公伐楚盟屈完》)――之,助词(答“连词”亦可),加在主谓结构的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此主谓结构独立成句的可能。 (二)指出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或语法作用。 1.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論語?衛靈公》)

介词,弓I进情况出现和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理由,可译为“因为”、“由于”。 2.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韓非子?五蠹》) ――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工具、手段。可译为“用”、“拿”。 3A.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遊褒禪山記》) ――连词,连接形容词和形容词,表递进,可译成“而且”。 4.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柳子厚墓誌銘》) 介词,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或动作行为涉及的范围,可译为 “在”。 5.項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史記?項羽本紀》) ――介词,引进动作行为连带的人,可译为“率领”。 6.靈公少,晉人以難故,欲立長君。 ——以,介詞,由於。 7?仆以口语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 ——以,介詞,由於。 ――介词,弓I进情况出现和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理由,可 译为“因为”、“由于”。 8.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國家之急。 以,目的连词, 9.在“芷兰生于深林,非以无人而不芳”句中,“以”的用法是(C )

古代汉语的虚词

古汉语虚词 介词 介词的作用是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面,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或形容词的状语或补语,表示时间、处所、目的、原因、方式、对象等。 介词一般由动词虚化而来,因此意义上带有动词的性质。区别在于动词可以独立做谓语,而介词需要和名词一起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 1、于(於,乎) “于”和“於”原来都是动词。两字上古读音不同,但作为介词用法相同,其差别主要在于不同历史时期和作者用字不同:甲骨文中只用“于”不用“於”,先秦一些古籍如《左传》、《荀子》等“于”、“於”并用,战国以后古书则多写作“於”。汉字简化后,“於”又简化为“于”。 “乎”字的上古音与“于”相近,除常作为语气词外,还常作介词用,用法基本和“于”一致。 “于”的用法主要有五种。 (1)引入行为动作的处所与时间,组成介宾结构作句子的补语或状语。可译为:在、从、到等。如: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泳而归(《论语?先进》)(曾点) 是干戚用于古,不用于今也。(《韩非子?五蠹》) 成败之机在于今日(《赤壁之战》) 这种表示处所和时间的“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介词“在”、“到”、“从”等。除“乎”字外,现代汉语书面语还一直沿用,如“写于北京”、“成立于一九四九年”。但在古代汉语里,表示处所的“于”字有时可以不出现,该处所名词直接用在谓语动词或动宾词组之后作补语,这体现了古今汉语的差别。例如: 吾闻秦军围趙王钜鹿。《史记?项羽本纪》 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史记?西门豹治邺》 两句应为“于钜鹿”“于河中”。 (2)引入行为动作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向、跟、给、对、对于”等。例如:利泽施乎万世。(《庄子?大宗师》) 先民有言:“询于刍荛。”言博问也。《荀子?大略》(刍荛(打柴的人)是询问的对象。)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这种用法除“乎”字外,也常见于现代汉语书面语言里,如“献身于革命事业”、“有利

古代汉语胡安顺第一单元思考与练习答案

第一单元练习题 一、请说明下列工具书之间的差别。 (1)字典与词典。 字典主要是以解释单个字的形、音、义为出发点的。“字典”一词出现在《康熙字典》问世以后,在此之前,凡是解释汉字形、音、义的书,都笼统地称为字书。 词典是以词为解释对象的工具书。词典的类型有多种,如普通词典、专科词典、分类词典。 (2)类书与政书。 类书是一种分类汇编各种资料的工具书。其体例都是先分大类,后标子目,各种材料类聚于子目之下。类书的内容无所不包,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成为类书的大类或子目,所以有人将其比作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政书是记载历代政治经济、典章制度沿革变化的书籍。政书原本是一种历史着作,由于其中集中记载了典章制度,具有资料汇编的性质,人们就当做工具书来使用了。政书的特点是分门别类地加以叙述。一种典制系统是一个门类,每个门类之下再区分子目,与一般类书相同,只是一般类书门类子目无所不包,而政书的门类子目一般局限在典章制度的范围内。 (3)“十通”与会要、会典。 “十通”是通记历代典制的十部政书的总称,包括《通典》、《通志》、《文献通》等十部书。 会要、会典都属于断代政书。 (4)会要与会典。 会要以事类为纲,分门别类地记载一代典章制度;会典则一般以官署机构为纲,重点记述国家政令、官吏职掌,汇编有关事例。前者以类相从,后者以官统事。 二、常见的字典、词典中标出古音的主要有哪几部指出其标古音的方法。 常见的字典、词典中标出古音的有以下几部,其标音方法如下所述; (1)《说文解字》。部分字用“读若”这一术语注出了读音。 (2)《康熙字典》。其释字体例是先列本音本义,再列别音别义。注音以罗列《唐韵》、《广韵》、《集韵》、《韵会》、《洪武正韵》等古代韵书中的反切为主,辅以直音。 (3)《中华大字典》。在注音上,它以《集韵》的反切为准,每音只加一个反切,《集韵》中没有的字,再用《广韵》或其他韵书中的反切。反切之后加注直音和平水韵韵目。 (4)《汉语大字典》。其中对每个字,依次注出了今音、中古音和上古音。如一字多音则分列。其中,今音用汉语拼音字母标注;中古音用《广韵》或《集韵》的反切标注,同时表明声、韵、调;上古音只标韵部,采用的是近人考订的古韵三十部。 (5)《王力古汉语字典》。注音中不仅标出了上古的韵部,同时标出了中古的韵部、声母和声调。 (6)《辞源》。其注音同时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标注今音,用《广韵》的反切标注中古音,同时标出了中古的声调、韵部和声母。 (7)《汉语大词典》。单字的注音分为二段式:用汉语拼音字母注现代音,用《广韵》的反切标注中古音,同时标明声调、韵部和声母。凡产生于近代的字,一律依近代韵书、字书中的反切标音,只标明声调和韵部,不标声母。 (8)《中文大辞典》。注音先列反切,后列平水韵目,最后列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

古代汉语常识

古代汉语常识(一) (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一、查检字音和字义 汉语字典排列汉字的方式有三种: 1、按音序排列(音序法) ⑴汉字拼音。现在通行的是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 ⑵注意字母。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之前,有的字典按照注意字母的顺序排列。 ⑶平上去入、一百零六韵。在古代,也按平上去入四声、一百零六韵(平水韵)排列的。 2、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这就是所谓的部首检字法,把同一部首的字归为一类,部首的先后以笔画的多少而定,同部首的字也以笔画为序。 例如,“口”部是三画,排在“木”部(四画)之前;同在“口”部,“吹”字四画(部首笔画不算),排在“味”字五画之前。 第一部用部首检字法的字典是《说文解字》。 3、按号码排列(注意繁简字变换) 流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 汉字一般是方形,都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分为十种,用0至9是个号码来代表。 四角的顺序是先左上角,次右上角,再次是左下角,最后是右下角,每字得四码P65

4、按义编排 《尔雅》十九篇即按义编排。如“兄”,“弟”在“宗族”中查。“间”(秦汉以前没有此字),jiān、jiàn、xián ?《新华字典》 目前最常见的字典。 它收字(包括繁体字、异体字)在一万个以上。 ⑴適當的收了一些古書中的常用字 ⑵在有些字的义项中也收了一些古代的用法 ⑶还收了少数古汉语中特有的双音词(又称复音词) ?《现代汉语词典》 是一部记录普通话语汇的中型词典。 它对所收的一万多单字,注音比较准确,释义比较情当,并收了一些古字古义,对初学古汉语的读者,是很有帮助的。 ?《古汉语常用字典》 收字3700多个,2000多个双音词,按汉语拼音排序,收的是常用字,注意词义的辨析。 ?《康熙字典》 成书于清代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其收字四万七千多个(47035)。

古汉语常考知识点

本帖最后由 aaa0138025 于 2011-8-21 12:54 编辑 古代汉语常考知识点 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 A、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笔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代表。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在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释字体例先音后义。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纠正。 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 5、《辞源》1915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辅”的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刘叶秋负责。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音,采用《广韵》的反切。 6、《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舒新城、陈望道主持。 7、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分析小篆字形。宋代徐铉采用孙愐《唐韵》校订过。清代黎永春的《说文通检》。徐灏《说文解字注笺》 8、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疏》、王筠《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9、清代阮元《经籍籑诂》,一部专门收集唐前各种古书注解的字典。韵母排列法,以平水韵一韵一卷。还有清代刘淇《助字辨略》,何乐士《古代汉语虚词通释》。 10、清代王引之《经传释词》(古声母排列)和近人杨树达《词诠》(注音字母),解释虚词。 11、近人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1953中华书局,研究诗词曲中特殊词语的一部专著。 12、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以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为主。单变复主要有三种情况: A、换成完全不同的词。 B、加上词头词尾。 C、用两个同义词作为词素合成。 13、单纯的复音词,绝大部分是联绵字。文字学主要凭字形辨别本义。 14、文字的创造时期,象形是最基本的原则。 15、隶书是汉字演变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 16、押韵分为三种: A、句句押韵。 B、隔句押韵。一般是奇句不押韵,偶句押韵。如《诗经》 C、交韵。奇句与奇句押韵,偶句与偶句押韵 17、《诗经》押韵主要格式:隔句押韵的句尾韵;首句入韵而后隔句押韵的句尾韵。 18、古韵指上古时代主要指先秦的韵部,现在被分为三十部。《诗经》押古韵。段玉裁《六书音均表》、江有诰《诗经韵读》、王念孙《诗经群经楚辞韵谱》 19、注解古书开始于汉代。

古代汉语虚词总结

古代汉语 一、语法: (一)词法 虚词:古代汉语中一个字形代表几个不同的虚词。 实词 1.虚词: (1)以代词用法为主的虚词: 之代词:人称代词相当于“他”:爱公孙段,欲立之. 相当于“你”: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那么你之后就没有人再 继续了) 相当于“我”:幸来告语之. 指事代词“这”:之.二虫,又何如。之.子于归。(这个姑娘出嫁了) 助词介词,连词:“的”:民之.主也;以君之力,不能毁魁父之.丘。(这样的) 云梯之.械(这样的)。 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寡人之.于国也。 “之”字本意:到(某地)去 其相当于“之+的”代人,作定语:其.妻归,告其.妄 代物:问其.主 代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主谓结构的主语:而观其.辟人也 作语气词表示委婉的语气:吾其.还也(我还是走吧) 表示推测的语气:民其.无知也(百姓大概无知吧) 增加反问的语气:如之何其.废之 表反问“难道”:一之为甚,其.可再乎 “其”字本意:箕 是代词,代前边出现的人,事:闻君行圣人之道,是.亦圣人也(这) (译作:这、这个、这样的)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和这个相反) 天下皆是.也(这样的) 作指事代词:是.岁大旱(这);居是.邦也(这个)

现代汉语中,“之”、“其”、“是”作为代词已不用了。 者特殊代词,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所 者代词名词+者(复指代词),就是指代名词本人:陈涉者.,羊城人也 动词+者,指示发出动作的主体,者字词组 语气词表示假设语气“…的话”:不然者. 表示疑问语气“呢”:何以得擅许秦者. 放在句尾和“也”连用:……而非邦者.也(哪里见过五六十平方里的小国 不算是国家呢) 所只能+动词或动词性词组,表示动作所涉及的对象:所.读者(所读的书) 所.仰望而终身也 吾先子所.畏也 欲以所.事孔子,事之“所以”(所凭借的原因):故今具道所以 .. 未见所以 ..敬王也(没有见到你所用来尊敬王的表现 或、莫都是不定代词或或.曰……(有人说……) 如或.知尔(如果有人了解你) 莫否定性不定代词:天下莫.不闻 莫.不中音(没有哪一个声音不符合节拍) 善莫.大焉(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了)都有副词用法或(作状语,表不肯定):或.者不可乎(也许不行吧) 今者或.是之亡矣(大概) 莫(表否定):民莫.有斗心(老百姓没有抗争的决心)焉都是合音词“于之”,“于是” 诸“之于”,“之乎” 焉“于之”,“于是”: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让子路在这儿问路) 不复出焉.(于之)(不再从这儿出去了) 善莫大焉.(于之) 语气词用法:在句尾:于我心有戚戚焉. 则就木焉.(就和死差不多了) 在句首:焉.有仁人在立,罔民而可为也

古代汉语

一名词解释: 连词是在词、词组、分句、句、句群之间起连接作用,表示它们之间的语法关系或逻辑关系的一类虚词。 介词是从动词虚化而来的一种词类,属于虚词。 语气词是表示句子语气的一类虚词。古代汉语的语气词有用在句尾的,也有用在句首和句中的。 词类活用:某些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会临时具有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叫做词类活用。 目录学是文学典籍编目、提要、校理和有关文献编制体例的学问。 二选择题 1、连词和介词的区别:介词能带宾语,组成介宾结构,充当句子的状语或补语。连词不能带宾语,而只是在词、词组、句子之间起到连接作用。 2、词在句中的词性: “与”在句中可做连词或介词。主要从以下两点加以辨别, 一是看位于“与”前后的两个词语在不改变原句基本意义的前提下是否可以位置互换。二是看在不改变原句基本结构的前提上,“与”前是否能插入其他修饰成分:能插入的,说明”与”仅与后面的词语发生结构关系,“与”是介词;不能插入的,是连词。P216 “与”作为连词,重要功能有以下两种: A.连接名词性词语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和”。 B.和“不如”“宁”“孰若”等词连用,构成“与。。。不如。。。”“与。。。宁。。。” “与其。。。孰若。。。”等格式连接分句和分句表示选择关系。 辨别介词和连词两种词性的方法: (1)看位于“与”前后的两个词语在不改变原句基本意义的前提下是否可以互换位置,能交换的说明它们是并列关系,“与”是连词;不能交换的说明它们有主次之分,“与”是介词。 (2)看在不改变原句的基本结构的前提下,“与”前能否再插入其他修饰成分,能插入的是介词,不能插入的是连词。 “之”作为连词主要连接定语和中心语构成名词性的偏正结构;也可以连接主语和谓语,取消句子独立性,使主谓结构变成名词性的偏正结构。 (1)“之”连接定语和名词中心语,构成名词性的偏正结构,可译为“的”或不译。 (2)“之”连接主语和谓语,取消句子独立性,使主谓结构变成名词性的偏正结构,在句中充当主语、宾语、状语和判断句谓语,或是充当复句的分句。“之”连接主语和谓语而成的名词性偏正结构经常在单句中充当主语、宾语,或是表示时间关系的状语,有时亦可充当判断句的谓语。连接主语和谓语,构成偏正结构充当状语,表示时间上的修饰,可译为“。。。的时候”。 (3)“之”作为动词,表示“到。。。去”(详见P218) “虽然”“然而”“然则”在古代汉语里是代词 虽然 “虽然”是连词“虽”和代词“然”的搭配使用,“虽”是表示让步的连词,意思是“虽然,即使”“虽”也可表示假设性的让步,可译为“即使”“纵然”“虽然”相当于“虽然如此,。。。” 然而

古汉语常用虚词意义用法辨析

古汉语常用虚词意义用法辨析 摘要 学习古代汉语,不但能够提高我们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更有助于我们提高和 理解现代汉语的能力。由此,古代汉语在语言学习和教学上,都有重要的意义,实词把握固然重要,如果对古代汉语虚词的把握不够充分,就几乎难以读懂古文。实质上我们已经知道,古代汉语中的虚词绝大多数都是由实词虚化而来,在文言文中,虚词有的兼有实词的词性.本研究以历代名著为事实依据,以名家理论学说为理论基础,从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四方面对虚词意义进行深入剖析,进行归纳和举例,意在证明古代汉语中一些常见的虚词在古代汉语句式结构上,表示语气上所起的重要作用,如果缺少一些必要的虚词的修饰,那么,整个古文将会显得苍的无味,毫无生气,而且,虚词的运用也正是汉语言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和规律。 关键词: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实词虚化 前言 古代汉语是所有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在整个中文类教学中占有重要的意义。学习古代汉语,不但是能够提高我们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更有助于我们提高和理解现代汉语的能力。因为现代汉语就是由古代汉语逐渐发展而来的。其中保存了许多古代汉语的成分,如果没有一定的古代汉语修养,那么,要真正学好现代汉语,是不可能的。 由此,古代汉语在语言学习和教学上,都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学好并掌握古代文化,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明。当前,我们国家在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上,越来越侧重对文言文的学习,在课程安排上,逐渐加重古文的比例,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多学习和掌握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如此,在继承民族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那么,学习古代汉语,一般都是从字、词、音韵和语法几个方面,作为古代汉语最基本的语法体系来学习,而在语法上,又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部分,实词主要是涉及到词类活用的问题,虚词则相对数量少,但在运用频率上却很高,常言道:“之、乎、者、也、已、焉、哉,用得妙了是秀才。”但对古代汉语虚词的把握不够充分,几乎难以读懂古文。 古代汉语文言虚词的划分,因学者观点不同,而有不同的划分原则,有的直接列举常见的虚词,来加以探讨,有的则进行归类,以体现条理清晰,划分为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等,而且,其中还有争议的方面,主要是在副词的划分上,是把它作为实词,还是划分归到虚词这一大类当中去,原因就在于:副词与其他各类虚词相比较,一般词汇意义较实,可以有明确的词义,所以有的语法书就把它们归到实词当中去,或者也有人以为是半实事一类的词,但总体上把副词当作虚词的为多,我们这里研究虚词,姑且也把副词列入其中,在研究方法上,则按照归类研究的方式,以便于人们了解。 一、副词 和其他虚词比较,副词的数量比较多,情况相对复杂,其主要作用则是修饰动词,形容词,有时也修饰名词性谓语或整个句子,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是作状语或补语,我们依据意义把副词大致上分为六类,即程度副词,范围副词、时间副词、否定副词、情态副词和谦敬副词。 (一)程度副词 程度副词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性质的程度,这样的程度副词有“殊、良、甚、尤”等例如: (1)老臣今者殊不欲食。(《战国策?赵策》) (2)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汉书?冯唐传》) (3)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贾谊《论积贮疏》)

古代汉语

古汉语通论(一)自测题 怎样查字典辞书 一填空 1 汉语字典辞书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______、______、______。 2 中国最早讲词义的辞书为______。 3 《说文解字》作者是东汉______,全书分______部,收字______个,又有重文______个。 4 《康熙字典》成书于______年,部首数______,收字______个。 5 《辞源》(修订本)是______词典,用______法编排,部首数______。 6 《辞海》(1979年版)是______辞书。此书部首调整为______个,各字归部的原则是______。 7 《经传释词》的作者是清代______,此书收释虚词______个,释词特色是______。 8 《此诠》的编纂者是______,此书收释虚词______组,共______个,是解放前收释虚词______的虚词词典。 二单选题 1、《说文解字》的作者是() A、许慎 B、张玉书 C、阮元 D、王引之 2、下列工具书,专门解释虚词,收列材料遍及经、史、子、集的是() A、《经传释词》 B、《说文解字》 C、《经籍纂诂》 D、《助字辨略》 3、下列工具书,可供查检《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著作的语句出处的是() A、《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B、《简明古汉语字典》 C、《十三经索引》 D、《汉语大字典》 4、下列工具书,专门收罗以连绵词为主的古汉语双音词的是() A、《词诠》 B、《诗词曲语辞汇释》 C、《康熙字典》 D、《辞通》 三多选题 1、下列工具书,按平水韵一零六韵分卷编排的是() A、《经籍纂诂》 B、《佩文韵府》 C、《经传释词》 D、《辞通》

文言文虚词详解

文言文虚词复习 江苏省姜堰中学蔡桂忠 文言文中,虚词是相对于实词而言的,具体包括副词、助词、叹词、介词、连词等等。与实词相比较,虚词具有使用灵活、使用频率高、语法功能强、变化范围大、数量相对少等特点。实词往往要靠虚词的组合、连接、辅助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体现不同的意思,抒发不同的感情,表达不同的语气。所以,了解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是读懂文言文不可缺少的条件。 综观近几年高考文言虚词的考查,一般是具体语境中常见的用法,题型都是客观选择题。为了降低难度,贴近中学教学实际,考查内容往往是课内课外相结合,要求考生辨析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异同。 《考试大纲》中对应该掌握的虚词的数量仅仅限定了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所以文言虚词的复习在全面理解虚词基本用法的基础上应学习辨别虚词的一般方法。 一、学习虚词,方法指导。 (一)、根据语境,合理推断。 语境主要是上下文。要确定虚词的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 (1)根据上下文可以推断虚词的词性。 例如对虚词“之”的理解就是这样,“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这一句中出现了两个“之”,前一个“之”根据其所处的位置,可以确定是助词“的”,因为这里的“饶”和“德兴”之间是主从关系;但后一个“之”的解释就必须根据上文的内容来确定,应该是代词,指代长子苏迈。 同样,2005年全国(Ⅰ)卷中出现的句子“举手指之而言,遽志识聪慧,有异常童。”中,“之”处于带宾语动词“指”的后面,在句中就是以代词的身份出现的,代指群鸟。类似的还有2006年江西卷中出现的“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其中“之”也是以代词的身份出现的。 相反,如果出现在动词的前面,主语的后面,“之”就是以助词的身份出现了,例如2006年福建卷中的“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和“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两句中的“之”都是处于主语跟谓语之间的,因而是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所以根据虚词出现的语境,我们可以判定虚词的词性。 (2)根据上下文语境可以确定虚词的意义。 文言文虚词的意义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境才能彰显出来,理解虚词的意思要根据上下文语境。例如“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一句中的“而”,其意义必须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确定。上文讲的是“击鼓出兵,兵器相接,士兵们丢盔弃甲,拖着兵器”,下文“走”应该翻译成“逃跑”。把上下文的意思连起来讲,这里的“而”就是连词,士兵逃跑的具体情状,修饰限制“走”的。所以“而”就是连接状语和中心语的,表示修饰。 依此类推:蟹六跪而二螯(《劝学》)(表示并列关系) 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表示因果关系)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表示假设关系) 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表示递进关系)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表示承接关系)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表示转折关系)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表示修饰关系) …… (二)、结合全句,把握意义。 判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还要有全句意识,许多虚词的意义不实在,在句中主要起语法或语气作用,

常用虚词汇总

常用虚词汇总 文言虚词 在初中阶段,对古汉语中的20多个文言虚词要加以了解,要重点掌握“之、其、者、而、则、乃、且、然、以、于、为、也、乎、夫、焉、宁、去”这17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其作用和意义,还应与现代汉语做比较,明确哪些作用保留下来了,哪些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发生了变化;在解释时,应准确地运用现代汉语中与之相当的字词来替代,借助归类进行比较,掌握各个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之 一、代词 1、人称代词,译作“他”、“她”、“他们”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④桓侯故使之问之.。(《扁鹊见蔡醒公》) 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 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十则》) ④鬼问:“汝复谁?”定伯诳之.。(《宋定伯捉鬼》) 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二、动词:去、到、往 ①吾欲之.南海②辍耕之.垄上 三、助词: 1、结构助词,译作“的” ①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2、结构语气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扁鹊见蔡桓 公》) 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3、语气助词,凑足音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④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4、结构助词,提前宾语的标志。 ①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②何陋之.有?(《陋室铭》) ③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四、介词:在如:悬挂之.四壁(《观巴黎油画集》)其 1、代词,代人、代事、代物,“他”“他们”“他们的”“那个”“其他” (1)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陈涉起义》 (2)必先苦其.心志,用手拂之,其所自落。《活板》 2、语气词,表示测度,劝勉,有时加强反问。 (1)其.如土石何?(加强反问)《愚公移山》 (2)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大概)《峡江寺飞泉亭记》 2、副词:“难道” (1)其.(难道)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者 一、代词 1、一般附着在动词、形容词、数量词或动宾词组的后面,相当于“......的”或“......的人(......的东西、......的事情、......的地方)。” 例:①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者:指人)②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者:指事。) 2、与“若”之类字组成某种词组,或单用,表示比拟,相当于“......的样子”、“......似的”。例:①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②言之,貌若甚戚者.。 3、放在主语之后,表示提顿或判断。 例: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②陈胜者.,阳城人也。 ③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⑤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二、语气助词 1、放在主语之后,引出原因。 例:①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 谋也。 ③而安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在也。 ④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仅供参考) 肖庆峰整理 一、文字部分 1、甲骨文:简称甲文,指近代以来发现的商周时期写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也叫贞卜文字、殷墟书契等。 2、金文: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也叫钟鼎文、青铜铭文等。 3、大篆:指春秋战国时期流行于秦国一带的文字,也叫籀文。广义的大篆还包括商周时期的甲骨文、金文等。 4、小篆:指秦统一六国后,由李斯等整理大篆和六国文字而确立的秦国官方文字,也称秦篆。 5、籀文:旧说是周宣王时太史籀所著《史籀篇》中的文字,现在一般认为是指春秋战国时期流行于秦国的大篆。 6、古文:文字学上主要指战国时期流行于东方各诸侯国的文字,后来也叫战国古文。 7、奇字:战国时期六国古文的一种别体,可能是对战国时流行于六国的文字加以变异而来的。 8、今文:文字学上特指汉代流行的隶书。 9、古文字:指秦代小篆以前的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战国古文等。 10、今文字:指汉代隶书以后的文字,包括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 11、隶变:指发生秦汉时期由秦国篆文、六国古文演变为隶书的过程。这一过程成为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12、隶定:指用隶书(后来也包括楷书)转写战国以前古文字的过程。 13、小学:原指古代的初等教育机构,后来又指传统的语言文字学,包括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等。 14、六书:指中国古代分析汉字构造的六种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一般认为后两种是用字方法。 15、四体二用:四体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四种造字方法,二用指转注、假借两种用字方法。 16、初文:文字学上指反映一个字造字本义的初始写法,如“止”是“趾”的初文,“采”是“采”的初文。 17、本字:指表示本义的字,与“借字”相对。 18、通假:古代用音同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法,也叫“通借”、“古音通假”。 19、通假字:用来代替某种意义的本字的音同音近的字,也叫“借字”。 20、古今字:历史上先后产生的表示某一相同意义的字,先产生的叫“古字”,后产生的叫“今字”。 21、异体字:完全同音同义,只有字形不同的字,也叫重文。 22、重文:即现在所说的“异体字”。《说文解字》中指与小篆相对的“古文”、“籀文”等异体字。 23、许慎: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主要著作有《五经异议》、《说文解字》等。《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据形说义的有系统的字书,对后世影响深远。 24、《说文解字》:东汉许慎所著,是中国第一部说解字义、字形、字音的字典,并首创了部首检字法,分540部首,共收字9353个和1163个重文。对后代的语言文字研究影响十分深远。 25、《说文》四大家:清代以研究《说文解字》著称的四位学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简称《段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释例》、《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26、说文学:指以《说文解字》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问。因为包括古代文字学的主要内容,也成为文字学的代名词。 27、文字学:广义的文字学包括对古代汉字形、音、义的研究,义近于古代的“小学”。狭义的文字学指对汉字形体结构、形义关系等的研究。一般所说的文字学即指狭义的文字学。 28、三仓:又作三苍,是秦代李斯《仓颉篇》、赵高《爰历篇》、胡毋敬《博学篇》的合称,是用小篆作为规范文字书写的字书,也是当时儿童识字的课本。 29、《史籀篇》:相传是周宣王太史史籀所著,是中国已知最早的字书。原书已佚,《说文解字》中有引用,与秦国的大篆近似,后世称《史籀篇》的字体为“籀文”,即大篆。 30、石鼓文:唐代初年在陜西出土的先秦时期十块鼓形石上用大篆所刻的文字,称为石鼓文,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 31、三书说:现代学者唐兰主张将汉字的结构归纳为象形、象意、形声三种,称为三书说。后来文字学家裘锡圭主张将汉字结构归纳为表意、形声、假借三种,也称为三书说。 32、右文说:宋代学着王子韶首倡从声符推求字义的一种文字学见解,即声符相同的字,其意义也相同。如从“戋”得声的字都有“小”义,水之小者曰“浅”,金之小者曰“钱”,贝之小者曰“贱”等。这一学说对探讨同源词和文字的音义关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后世学者也指出其具有牵强附会之弊。 33、孳乳:文字学上指源词派生出新词后,便要造一个记录新词的新字,这种现象叫孳乳。由孳乳派生而产生的新字

古代汉语虚词部分练习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虚词部分练习参考答案 一、代词 (一)指出下列句中的代词,并说明类别。 1、他,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别的”,这里不是第三人称代词。 2、吾,第一人称代词,我。 3、莫,无定代词,表否定。 4、我,第一人称代词;若,第二人代词,。 5、厥,指示代词,兼指第三人称,相当于“他(们)的”。 6、乃,第二人称代词,你(的)。 7、或,无定代词,相当于“有的人”。 8、莫,同3,相当于“没有什么”。 9、余,第一人称代词,我。 10、之,这里是用指示代词代指句中的“大叔”。 11、谁,问人的疑问代词。 12、焉,问处所的疑问代词。用于反问句。 13、焉,同上。 14、诸,特殊指示代词,相当于“之”,它是“之于”的合音。 15、是,指示代词,近指;彼,指示代词,远指。 16、朕,第一人称代词,我(秦朝后为皇帝专用)。 17、兹,指示代词,近指,相当于“这、此”。 18、斯,同上。 19、安,问处所的疑问代词。 20、何,问事物的疑问代词,相当于“什么”。 21、谁,问人的疑问代词;此,指示代词,近指。 22、孰,问人的疑问代词。 23、恶,问处所的疑问代词。 24、胡,问事物的疑问代词,相当于“什么(原因)”。 25、然,中指代词,相当于“如此,这(那)样”。 26、孰,同22. 27、其,远指代词,相当于“那,那些”。 28、此,指示代词,近指;其,同27. 29、我属,第一人称代词,相当于“我们这些人”。注意“属”并不对应于现代汉语表复数 的“们”。 30、若属,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们这些人”。 31、君,第二人称的敬称;之,指示代词,近指。 32、孤,谦称(谦称一般只用于第一人称);夫子,敬称(谦称一般只用于第二人称)。 33、不榖,谦称。 34、臣,谦称。 35、君,敬称。 36、尔曹,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们这些人”。“曹”不对应于现代汉语表复数的“们”。 37、公,敬称。 38、所,辅助性代词。

《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复习整理(大二上) 一、古代汉语的定义、分期及它的两大系统等 1、古代汉语,就是指我们的祖先长期使用的汉民族的共同语,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 2、古代汉语的历史分期:古代汉语的书面形式从有文字记载到五四运动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一般可以把古代汉语分为:远古汉语(殷商甲骨文时期)-上古汉语(先秦两汉时期)—中古汉语(魏晋至隋唐五代时期)—近古汉语(宋代以后至五四运动前期)-现代汉语(五四运动以来) (注:近古汉语,宋元至鸦片战争战争时期;早期现代汉语,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 3、古代汉语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大致说来它分为两个系统:一个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也就是通常所谓的文言;一个是唐宋以来以北方话为基础形成的古白话。 4、清废除科举制后设立小学,小学分为文字、音韵、训诂,隋唐以后分此三类。 二、汉字的构造 (一)汉字的历史 1、汉字的形体演变:甲骨文(卜辞)-金文(钟鼎文)-战国文字—大篆(籀文)—小篆(秦篆)—隶书—草书、楷书(真书、正书)行书 (1)汉字起源于图画。 (2)甲骨文:是龟甲兽骨文字的简称,又叫卜辞、殷墟卜辞,是我们发现最早的文字,具有很强的图画性。它是殷商王朝用来记载占卜吉凶之事的文字,已具备象形、指事、形声、会意等结构,也有一些借用表义的假借字,是最早的成系统的古文字。 (3)金石文字:较甲骨文,字形比较稳定,传达的文字信息更丰富,展示的社会面更开阔。 ①金文,又叫钟鼎文,是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青铜器本是奴隶主贵族的日常生活用具,后来主要用来祭祀、宴请上面以记载典祀、歌颂战功、订立盟约等。 ②石文:可在石头上的文字。 (4)篆:①大篆,又叫籀文、篆籀,秦代建立以前秦地区使用的文字。 ②小篆,被成为中国汉字的第一次革命,基本上脱离了图画抽象,较规范;笔画趋向简单,圆润。 (5)隶书:又叫八分书,有美感,很舒展,据说是秦朝狱隶陈邈发明,有古隶在(或叫秦隶)和今隶(或叫汉隶)之分,向方块字迈进了一大步,笔画简单,明了,是中国汉 字的第二次革命。 (6)楷书:出现于汉朝,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方块字,易写易认,完全用于交际,无美学意义。 2、(1)①最早提出古今字这个术语的是东汉经学家郑玄,古今文字的分水岭是隶书的产生; ②最早的隶书产生于战国时代;③汉字从篆书到隶书的演变叫做隶变。 (2)隶书与篆文相比,发生了两方面大的巨大变化: ①一是大量出现了偏旁的简化和形体省变,使汉子的形体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以至许多隶书破坏了篆文原有的“六书”结构。 ②二是隶书变圆笔为方笔、变连笔为断笔、变曲笔为直笔,而且笔划有明显的粗细提顿变化,末笔出现了大量的挑势,彻底改变了从金文到小篆一贯下来的以圆转线条为特征的书写风格。篆书所遗留的象形意味被完全破坏了。 (3)中国文字史上的两个里程碑(两次革命):①西周晚期变画面笔划为线条笔划,是汉字脱离图画性走向符号化的第一个里程碑;②秦汉隶书的产生是汉字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