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代汉语虚词总结

古代汉语虚词总结

古代汉语虚词总结
古代汉语虚词总结

古代汉语

一、语法:

(一)词法

虚词:古代汉语中一个字形代表几个不同得虚词。

实词

1.虚词:

(1)以代词用法为主得虚词:

之代词: 人称代词相当于“她”:爱公孙段,欲立之.

相当于“您”: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那么您之后就没有人再继续

了)

相当于“我”:幸来告语之.

指事代词“这”: 之.二虫,又何如。之.子于归。(这个姑娘出嫁了) 助词介词,连词:“得”:民之.主也; 以君之力,不能毁魁父之.丘。(这样得)

云梯之.械(这样得)。

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寡人之.于国也。

“之”字本意:到(某地)去

其相当于“之+得”代人,作定语:其.妻归,告其.妄

代物:问其.主

代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主谓结构得主语:而观其.辟人也

作语气词表示委婉得语气:吾其.还也(我还就是走吧)

表示推测得语气:民其.无知也(百姓大概无知吧)

增加反问得语气:如之何其.废之

表反问“难道”:一之为甚,其.可再乎

“其”字本意:箕

代词,代前边出现得人,事:闻君行圣人之道,就是

..亦圣人也(这)

(译作:这、这个、这样得)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就是

..(与这个相反)

天下皆就是

..也(这样得)

作指事代词:就是

..岁大旱(这);居就是

..邦也(这个)

现代汉语中,“之”、“其”、“就是”作为代词已不用了。

者特殊代词,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者代词名词+者(复指代词),就就是指代名词本人:陈涉者.,羊城人也

动词+者,指示发出动作得主体,者字词组

语气词表示假设语气“…得话”:不然者.

表示疑问语气“呢”:何以得擅许秦者.?

放在句尾与“也”连用:……而非邦者.也(哪里见过五六十平方里得小国不算

就是国家呢?)

所只能+动词或动词性词组,表示动作所涉及得对象:所.读者(所读得书)

所.仰望而终身也

吾先子所.畏也

欲以所.事孔子,事之“所以”(所凭借得原因):故今具道所以

..

未见所以

..敬王也(没有见到您所用来尊敬王得表现

或、莫都就是不定代词或或.曰……(有人说……)

如或.知尔(如果有人了解您)

莫否定性不定代词:天下莫.不闻

莫.不中音(没有哪一个声音不符合节拍)

善莫.大焉(没有比这个更大得了) 都有副词用法或(作状语,表不肯定):或.者不可乎(也许不行吧)

今者或.就是之亡矣(大概)

莫(表否定):民莫.有斗心(老百姓没有抗争得决心) 焉都就是合音词“于之”,“于就是”

诸“之于”,“之乎”

焉“于之”,“于就是”: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让子路在这儿问路)

不复出焉.(于之)(不再从这儿出去了)

善莫大焉.(于之)

语气词用法: 在句尾:于我心有戚戚焉.

则就木焉.(就与死差不多了)

在句首:焉.有仁人在立,罔民而可为也?

诸“之于”:投诸.渤海之尾

“之乎”:有诸.?(有这件事吗?)

孰、何、安、胡、曷——代词,“什么”

孰:指事,指人

何:何事。敢问何.谓也(指得就是什么)

安:指地方。沛公安.在(在哪)

回答问题步骤:解释加点字

1)词性;2)功能(用法)3)今译

例:之:助词。连接主谓,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以:介词,宾语省略,可译成“把”。

(2)都有介词用法得虚词

以以介词用法为主:以.五十步笑百步(以:助词,译作“凭借”。与“五十步”组成介宾(名词+以+动词) 构,作状语)

树以.青槐(介宾结构,作补语)

树之以.桑(把桑树种在这)

连词(可以连接词、词组、句子):夷以.近(而)(动词+以+动词)

越国以.鄙远:连接目得

以.其无礼于晋:连接原因

为介词:以天下与人易, 为.天下得人难

介宾动宾介宾动宾

如姬父为.人所杀(被,介词)

连词:为.其老,强忍(因为)

出令曰:“为.我葬…”(如果要葬我得话)

秦为.知之(如果,连词)

与介词(两者间不并列):公与.之语(“公”、“之”地位不平等,所以“与”就是介词,“跟”)

子厚与.设方计(介词,给)

与.人耕佣(介词,被)

连词(两者间并列):吾与.汝毕力平险(“吾”、“汝”地位平等,所以“与”就是连词) 于: 介词,引出时间、地点、行为主动者,表示被动:历试于.天下(在);伤于.矢(被)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比…)(不要希望百姓比邻国多)

乎介词:固先乎.吾(相当于“于”,在)

以吾一日长乎.而(“于”)

吾尝疑乎.就是。(对这种说法表示怀疑)

语气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句尾表语气,反问句)

其然乎.,其不然乎.(表疑问句)

(3)以连词用法为主得虚词

而连词: 并列:美而.艳

偏正:楚晨压晋军而.阵

连接主谓:假令晏子而.死

人而.无信

代词:夫差,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

(作主语) (作定语)

则连词顺承:闻言则.大愧

并列:横则.秦帝,从则.楚王(用在对举得并列复句中)

(就)

转折:则.国家多难,就是以不获(然而)

欲速则.不达

假设:五日不雨则.无麦(那么)

谏而不入,则.子继之

条件: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就)

副词:此则.人心之变也(就就是)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就就是) 然——连词,“然而”:然.郑亡

(4)以副词用法为主得虚词

表范围:俱、皆、悉

表否定:不、无

弗:吾弗.知齐其为陈氏矣

(5)语气词

表判断——也,矣;邪

表疑问——耶

表感叹——哉

表否定——莫,不,弗,无

弗:“不+之”晋人弗.许(不许她)

2.实词

(1)名词充当状语(放在动词前,表状态,工具)

一狼犬.坐于前(像狗一样)

星.罗棋布(像星星一样)

豕人.立而啼(像人一样)

云.朵响应(像云一样)

其后楚日.以消(一天天得)

(2)动词得特殊意义

①被动有标志(“于、见、为、被”就是标志):伤.于矢(被箭射伤)

如姬父为人.所杀(被人杀了)

无标志:如姬最幸.(最被宠幸)

自子厚之斥.(自从刘子厚被贬斥)

窃钩者诛.(被杀),窃国者侯.(被封侯),

②使动求也退,故进.之(求很谦让,所以使她进)

晋侯饮.赵盾酒(晋侯让赵盾喝酒)

朝饥谁饱.(早晨饿了,谁使您饱)

走.芝卯(使芝卯逃跑)

王辟.左右(王让左右避开)

③其它动宾关系而誓

..之曰…(向她发誓说…)

邴夏御.齐侯(邴夏为齐侯赶车)

指.王翳曰:“此项王也”(指着项羽对王翳说:“这就是项王”)

④宾补不分死名于首阳山(作宾语) (在首阳山上为名而死)

3.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

A.一般动词:皆肘.之(都用肘去推她) 肘:名词,活用为动词做谓语,译作用肘推

今京不度.:符合制度

衣冠

..而见之:穿好衣服,戴好冠

B.使动(让“宾语”成为“名词”那样得人或物):尔欲吴王

..我乎?(您想使我变成吴王吗?) 哀公臣.仲尼(哀公使孔子成为臣下) 生死而肉骨:让死而生,让白骨长肉C.意动:吾闻而药.之也(把…当成药)

(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A.一般动词:诸侯以公子贤,多.客…(有很多客人)

主之所贱.(主人所瞧不起得)

B.使动:以愚.黔首(使百姓变得愚笨)

足下深.沟高.垒(使沟深,使垒高)

C.意动:孔子登东山而小.鲁(认为鲁国变小了)

伯夷丑.周(认为周朝丑陋)

(3)数词活用为动词(数词后面带宾语,活用为动词)

虽四.三皇而六.五帝(三皇变成了四个,五帝变成了六个)

二三

..其德(数次改变自己得品德)

一.天下

(二)句法

1.词序(宾语得位置)

宾语前置

①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吾谁.欺,欺天乎?(欺谁)

吾实不才,又谁.敢怨?(敢怨谁)

沛公安.在?(在安,在哪里)

王者孰为(为孰,为谁)

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时,前置

许子奚.为不自识?(为什么)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与谁)

②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否定句得标志——“不,无,莫”

居则曰:“不吾.知也”(不知道我)

我无尔.虞,尔无我.诈(我不欺骗您,您不欺骗我)

③用“之”、“就是”复指宾语,“之”、“就是”与宾语一起前置

唯余马首就是

.....瞻(只瞧我得马首)

“就是”复指“余马首”

父母惟其疾之

...忧(只担心她得病)

“之”复指“其疾”

子就是之

....继

..有先君之好就是...学(之复指就是) 姜氏何厌之

2.省略

(1)动词(谓语)得省略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2)主语省略

对话中可省承前省:我走进教室,坐在位子上

(古今一致) 蒙后省:没赶上车,所以我迟到了

(3)介词宾语得省略

子厚与(之)设方计(子厚给她想办法)

必以(之)分人(一定要把它们分给别人)

(4)兼语省略

子产使(人)坏馆之垣而纳车马焉

(使纳)(于之)

不如早为之所,无使(之)滋蔓

3.一些固定结构

(1)“如…何”拿…怎么办?对…怎么办

“奈…何”

“若…何”

例: 奈之何奈君何如宋王何

(2)“何以…为”为什么…?

“何…为”

例:何辞为(为什么要告辞?) 何哭为?何以兵为(为什么要动武呢?)

(3)“无以…” (没有可以用来…)

“有以…” (有可以用来…)

例:无以为报吾必有以重报无以为江河

(4)“不亦…乎?”反问句不也就是…吗?该不会难道不就是…吗?

“得无…乎?”

“无乃…乎?”

例:不亦乐乎?

(5)孰与:表比较

例:(项羽)孰与君少长:项羽与您比谁大谁小

二、词汇

(一)构词法(古今得不同)——古今汉语构词法得不同

古:单音词为主

今:双音词为主

例:

1.地方

..千里(地:地方;方:方圆)

2.鞠躬

..(鞠:弯曲;躬:身体)

3.虽然

..(虽:虽然;然:这样)

4.就是矣

...(就是:因为;矣:这样)

5.衣裳

..(衣:上衣;裳:下衣)

6.与时消息

..(消:时间;息:增长、消亡)

(二)古今词义得异同

叔古:排行老三; “九月叔.苴”(捡拾)

今:叔叔

季:“此季世也”(这就是最末得世代了)

行李:使者(使吏)

党:乡党亲族

劝:鼓励

让:“公使让.之”(责备)

抢:“以头抢.地”(碰撞)

再:“三年再.会”(三年里见了两次

..)

毙:扑倒;倒地

扫除:打扫道路

瓦:女儿(弄瓦之喜)

就是亦圣人也:就是:代词,这。也:表判断句,就是

功劳:功:强调结果。劳:做了,但不一定有结果。

(三)基本意思得改变

足:小腿

股:大腿

涕:眼泪

脸:颧骨那一块儿

走:跑

亡:逃亡

氓:居无定所得人

牺牲:指祭祀用得牛、羊、猪三牲

(四)义项得增加或减少

1.增加:

被:“被子”被动含义

齿:门牙“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

信:“诚实”书信

掉:摇动,转动(“尾大不掉”尾巴大,摇不动)

2.减少:

田土地:“而分宋魏之田”

种田:“田之”名词:田地

打猎:“焚林而田”

坟坟头

水边得高地所有高出来得名词:坟头

大:“坟首”(大脑袋)

树:种植名词:树木

穷:走投无路“穷则独善其身”

(五)词义得确定

本义:造字之初得意思

引申义:后来发展出得意思

假借义:见下面“六书”中“假借”(与字形毫无关系)

三、文字(主要要掌握汉字得表意法)

(一)汉字得形体结构

“六书”象形(独体字):按照事物得本来面貌,抓特点。日,月,羊,牛,草

(汉字得造字法) 指事:朱,亦,高

会意(会合两个都表意得字,单独哪部分都不发音,会合意思):休,杳,旦

形声(一半形,一半声):江,河,湖,海

转注:

假借:亦腋,其箕,之(原表示庄稼向外长)

而、尔、耳(尔:本无其字,按声音借“您”来用) (注):形声字:不能用现代音考究,古今音发生了很大变化

例:入声字,普通话已没有了(p、t、k结尾得字)

复习重点:

可以参考王力得《古代汉语》第一、二册,每个单元后面得常用词,及语法通论。

古代汉语第二册考点总结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周代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类。风:15个部分,合称15国风;雅:大雅,小雅,共105篇;颂: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 2.韵母:指一个音节中除声母以外其他音素的总和,包括韵头。 韵:指主要元音和韵尾。 3.韵例:关于用韵的格律:什么地方用韵,什么地方不用韵和怎样用韵。 4.阴声韵:从母音收尾或者没有韵尾的韵母。 阳声韵:从鼻音收尾的韵母。 入声韵:以辅音[-p],[-t],[-k]等为韵尾的韵母。 叶韵:有些韵字如读本音,便与同诗其他韵脚不和,须攻读其他音以协调声韵,故称叶韵。 5.三十六字母:中国传统音韵学概念,表示中古声母系统的36个代表字,唐末守温和尚原定30字母,宋人又增6个而成36字母。36字母反映的是唐宋时代共同标准的音声母系统。※三十六个字母是:见溪群疑,端透定泥,知彻澄娘,帮滂并明,非敷奉微,精清从心邪,照穿床审禅,影晓匣喻,来日。至于上古声母系统,据初步研究共有32个,拿36个字母来比较,有的要合并一些,有的要分出一些。 6.古无舌上音:指在上古声母系统中设有“知、彻、澄、娘”这组舌上音声母,它们是从舌头音“端[t],透[t],定[d]”这组声母中分化出平韵。 7.古无轻舌音:指上古时期只有重唇音“帮”母,“谤”母,“并”母和“明”母,不存在轻唇音声母“非,敷,奉,微”。 8.双声叠韵:指两个字的韵相同,现代的韵母包括韵头、韵腹、韵尾、声调,而这里的“韵”与之有别:韵中要求韵腹、韵尾相同,而不区别韵头。 双声叠韵词大都用未描绘声色形状,古书注解常常用貌字来解释。 9.古今通假: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同音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 ※中古的韵:206韵,韵腹韵尾相同,区别声调,而不区别韵头。 10.注:东汉以后对经典的注解。《文选注》→狭义;各种类型注解→广义。 11.疏:在注的基础上进一步作注,既解释正义也解释前人注解。 12.正义:解释经传而得其正义。 13.章句:离章析句,变曲支派。 14.集解:①选取各家注解中可取的地方,有时也会把自己的解释加进去;②为原书补充材料,或阐发原书思想。 15.古书注解术语:①曰,为,谓之:使用这几个术语时,被释的词总放在“曰”“为”“谓之”的后面。这几个术语的作用相同,它们不仅用来释义,并且用来分别同义词或近义词的细微差别。 ②谓:“谓”和“谓之”不同,使用“谓”时,被释的词都放在“谓”的前面。“谓”这个属于,往往在以具体抽象、或以一般释特殊的情况下,才用上它。 ③貌:“貌”字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使用“貌”字时,被释的词往往是表示某种性质或某种状态的形容词。 ④犹:使用这个术语时,释者与被释者往往就是同义或近义的关系。 ⑤之言,之为言:使用这俩个术语时,必然是“声讯”;除了释义之外,释者与被释者之间有时也是同音的关系,有时是双声叠韵的关系。 ⑥读为,读曰:这俩个术语是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 ⑦读若,读如:这俩个术语一般是用来注音,有时也用于说明假借字。 16.衍文:“衍文”简称“衍”,也叫“衍字”。这个术语用来指明古籍中多出了文字的现象。 17.脱文:“脱文”简称“脱”(有时作“夺”),也叫“脱字”。这个术语专指古籍中脱落了文

古代汉语虚词题目及答案

(一)根据下列例句分析归纳“之”的词性、意义或语法作用。 (10 分) 1.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北冥有魚》) ——动词,往,到……去, 2.湯之問棘也是已。(《北冥有魚》) 连词(或以为助词),或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助词,加在主谓结构的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此主谓结构独立成句的可能。 3 .之二蟲又何知?(《北冥有魚》) 代词,或作指示代词,相当于“这”。 4.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北冥有魚》)――作人称代词,指代彭祖。 5.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北冥有魚》) 连词(或以为助词)。或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表修饰、领属关 系,相当于“的”, 6.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左傳?齊桓公伐楚盟屈完》)――之,助词(答“连词”亦可),加在主谓结构的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此主谓结构独立成句的可能。 (二)指出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或语法作用。 1.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論語?衛靈公》)

介词,弓I进情况出现和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理由,可译为“因为”、“由于”。 2.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韓非子?五蠹》) ――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工具、手段。可译为“用”、“拿”。 3A.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遊褒禪山記》) ――连词,连接形容词和形容词,表递进,可译成“而且”。 4.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柳子厚墓誌銘》) 介词,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或动作行为涉及的范围,可译为 “在”。 5.項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史記?項羽本紀》) ――介词,引进动作行为连带的人,可译为“率领”。 6.靈公少,晉人以難故,欲立長君。 ——以,介詞,由於。 7?仆以口语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 ——以,介詞,由於。 ――介词,弓I进情况出现和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理由,可 译为“因为”、“由于”。 8.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國家之急。 以,目的连词, 9.在“芷兰生于深林,非以无人而不芳”句中,“以”的用法是(C )

古代汉语的虚词

古汉语虚词 介词 介词的作用是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面,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或形容词的状语或补语,表示时间、处所、目的、原因、方式、对象等。 介词一般由动词虚化而来,因此意义上带有动词的性质。区别在于动词可以独立做谓语,而介词需要和名词一起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 1、于(於,乎) “于”和“於”原来都是动词。两字上古读音不同,但作为介词用法相同,其差别主要在于不同历史时期和作者用字不同:甲骨文中只用“于”不用“於”,先秦一些古籍如《左传》、《荀子》等“于”、“於”并用,战国以后古书则多写作“於”。汉字简化后,“於”又简化为“于”。 “乎”字的上古音与“于”相近,除常作为语气词外,还常作介词用,用法基本和“于”一致。 “于”的用法主要有五种。 (1)引入行为动作的处所与时间,组成介宾结构作句子的补语或状语。可译为:在、从、到等。如: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泳而归(《论语?先进》)(曾点) 是干戚用于古,不用于今也。(《韩非子?五蠹》) 成败之机在于今日(《赤壁之战》) 这种表示处所和时间的“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介词“在”、“到”、“从”等。除“乎”字外,现代汉语书面语还一直沿用,如“写于北京”、“成立于一九四九年”。但在古代汉语里,表示处所的“于”字有时可以不出现,该处所名词直接用在谓语动词或动宾词组之后作补语,这体现了古今汉语的差别。例如: 吾闻秦军围趙王钜鹿。《史记?项羽本纪》 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史记?西门豹治邺》 两句应为“于钜鹿”“于河中”。 (2)引入行为动作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向、跟、给、对、对于”等。例如:利泽施乎万世。(《庄子?大宗师》) 先民有言:“询于刍荛。”言博问也。《荀子?大略》(刍荛(打柴的人)是询问的对象。)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这种用法除“乎”字外,也常见于现代汉语书面语言里,如“献身于革命事业”、“有利

古代汉语胡安顺第一单元思考与练习答案

第一单元练习题 一、请说明下列工具书之间的差别。 (1)字典与词典。 字典主要是以解释单个字的形、音、义为出发点的。“字典”一词出现在《康熙字典》问世以后,在此之前,凡是解释汉字形、音、义的书,都笼统地称为字书。 词典是以词为解释对象的工具书。词典的类型有多种,如普通词典、专科词典、分类词典。 (2)类书与政书。 类书是一种分类汇编各种资料的工具书。其体例都是先分大类,后标子目,各种材料类聚于子目之下。类书的内容无所不包,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成为类书的大类或子目,所以有人将其比作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政书是记载历代政治经济、典章制度沿革变化的书籍。政书原本是一种历史着作,由于其中集中记载了典章制度,具有资料汇编的性质,人们就当做工具书来使用了。政书的特点是分门别类地加以叙述。一种典制系统是一个门类,每个门类之下再区分子目,与一般类书相同,只是一般类书门类子目无所不包,而政书的门类子目一般局限在典章制度的范围内。 (3)“十通”与会要、会典。 “十通”是通记历代典制的十部政书的总称,包括《通典》、《通志》、《文献通》等十部书。 会要、会典都属于断代政书。 (4)会要与会典。 会要以事类为纲,分门别类地记载一代典章制度;会典则一般以官署机构为纲,重点记述国家政令、官吏职掌,汇编有关事例。前者以类相从,后者以官统事。 二、常见的字典、词典中标出古音的主要有哪几部指出其标古音的方法。 常见的字典、词典中标出古音的有以下几部,其标音方法如下所述; (1)《说文解字》。部分字用“读若”这一术语注出了读音。 (2)《康熙字典》。其释字体例是先列本音本义,再列别音别义。注音以罗列《唐韵》、《广韵》、《集韵》、《韵会》、《洪武正韵》等古代韵书中的反切为主,辅以直音。 (3)《中华大字典》。在注音上,它以《集韵》的反切为准,每音只加一个反切,《集韵》中没有的字,再用《广韵》或其他韵书中的反切。反切之后加注直音和平水韵韵目。 (4)《汉语大字典》。其中对每个字,依次注出了今音、中古音和上古音。如一字多音则分列。其中,今音用汉语拼音字母标注;中古音用《广韵》或《集韵》的反切标注,同时表明声、韵、调;上古音只标韵部,采用的是近人考订的古韵三十部。 (5)《王力古汉语字典》。注音中不仅标出了上古的韵部,同时标出了中古的韵部、声母和声调。 (6)《辞源》。其注音同时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标注今音,用《广韵》的反切标注中古音,同时标出了中古的声调、韵部和声母。 (7)《汉语大词典》。单字的注音分为二段式:用汉语拼音字母注现代音,用《广韵》的反切标注中古音,同时标明声调、韵部和声母。凡产生于近代的字,一律依近代韵书、字书中的反切标音,只标明声调和韵部,不标声母。 (8)《中文大辞典》。注音先列反切,后列平水韵目,最后列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

古代汉语常识

古代汉语常识(一) (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一、查检字音和字义 汉语字典排列汉字的方式有三种: 1、按音序排列(音序法) ⑴汉字拼音。现在通行的是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 ⑵注意字母。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之前,有的字典按照注意字母的顺序排列。 ⑶平上去入、一百零六韵。在古代,也按平上去入四声、一百零六韵(平水韵)排列的。 2、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这就是所谓的部首检字法,把同一部首的字归为一类,部首的先后以笔画的多少而定,同部首的字也以笔画为序。 例如,“口”部是三画,排在“木”部(四画)之前;同在“口”部,“吹”字四画(部首笔画不算),排在“味”字五画之前。 第一部用部首检字法的字典是《说文解字》。 3、按号码排列(注意繁简字变换) 流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 汉字一般是方形,都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分为十种,用0至9是个号码来代表。 四角的顺序是先左上角,次右上角,再次是左下角,最后是右下角,每字得四码P65

4、按义编排 《尔雅》十九篇即按义编排。如“兄”,“弟”在“宗族”中查。“间”(秦汉以前没有此字),jiān、jiàn、xián ?《新华字典》 目前最常见的字典。 它收字(包括繁体字、异体字)在一万个以上。 ⑴適當的收了一些古書中的常用字 ⑵在有些字的义项中也收了一些古代的用法 ⑶还收了少数古汉语中特有的双音词(又称复音词) ?《现代汉语词典》 是一部记录普通话语汇的中型词典。 它对所收的一万多单字,注音比较准确,释义比较情当,并收了一些古字古义,对初学古汉语的读者,是很有帮助的。 ?《古汉语常用字典》 收字3700多个,2000多个双音词,按汉语拼音排序,收的是常用字,注意词义的辨析。 ?《康熙字典》 成书于清代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其收字四万七千多个(47035)。

古代汉语

一名词解释: 连词是在词、词组、分句、句、句群之间起连接作用,表示它们之间的语法关系或逻辑关系的一类虚词。 介词是从动词虚化而来的一种词类,属于虚词。 语气词是表示句子语气的一类虚词。古代汉语的语气词有用在句尾的,也有用在句首和句中的。 词类活用:某些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会临时具有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叫做词类活用。 目录学是文学典籍编目、提要、校理和有关文献编制体例的学问。 二选择题 1、连词和介词的区别:介词能带宾语,组成介宾结构,充当句子的状语或补语。连词不能带宾语,而只是在词、词组、句子之间起到连接作用。 2、词在句中的词性: “与”在句中可做连词或介词。主要从以下两点加以辨别, 一是看位于“与”前后的两个词语在不改变原句基本意义的前提下是否可以位置互换。二是看在不改变原句基本结构的前提上,“与”前是否能插入其他修饰成分:能插入的,说明”与”仅与后面的词语发生结构关系,“与”是介词;不能插入的,是连词。P216 “与”作为连词,重要功能有以下两种: A.连接名词性词语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和”。 B.和“不如”“宁”“孰若”等词连用,构成“与。。。不如。。。”“与。。。宁。。。” “与其。。。孰若。。。”等格式连接分句和分句表示选择关系。 辨别介词和连词两种词性的方法: (1)看位于“与”前后的两个词语在不改变原句基本意义的前提下是否可以互换位置,能交换的说明它们是并列关系,“与”是连词;不能交换的说明它们有主次之分,“与”是介词。 (2)看在不改变原句的基本结构的前提下,“与”前能否再插入其他修饰成分,能插入的是介词,不能插入的是连词。 “之”作为连词主要连接定语和中心语构成名词性的偏正结构;也可以连接主语和谓语,取消句子独立性,使主谓结构变成名词性的偏正结构。 (1)“之”连接定语和名词中心语,构成名词性的偏正结构,可译为“的”或不译。 (2)“之”连接主语和谓语,取消句子独立性,使主谓结构变成名词性的偏正结构,在句中充当主语、宾语、状语和判断句谓语,或是充当复句的分句。“之”连接主语和谓语而成的名词性偏正结构经常在单句中充当主语、宾语,或是表示时间关系的状语,有时亦可充当判断句的谓语。连接主语和谓语,构成偏正结构充当状语,表示时间上的修饰,可译为“。。。的时候”。 (3)“之”作为动词,表示“到。。。去”(详见P218) “虽然”“然而”“然则”在古代汉语里是代词 虽然 “虽然”是连词“虽”和代词“然”的搭配使用,“虽”是表示让步的连词,意思是“虽然,即使”“虽”也可表示假设性的让步,可译为“即使”“纵然”“虽然”相当于“虽然如此,。。。” 然而

古汉语文言虚词-疑问代词助词副词归类(转)精品

【关键字】语文、条件、难点、现代、配合、发展、掌握、需要、倾向、能力、办法、倾斜、发扬、公心 第三节疑问代词 古代汉语的疑问代词主要有“谁”“孰”“何”“曷”“奚”“胡”“恶(wū)”“安”“焉”“几”“几何”。汉魏时期出现“何物”“何等”,是询问事物的,相当于“什么”。 “谁”“孰”主要用来询问人。例如: (1)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歧予望之。(《诗经·卫风·河广》)——按:歧,通“企”,踮起脚跟。 (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 (3)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论语·雍也》 《尚书》里有一“畴”字,也是用来询问人的,相当于“谁”。例如: (4)帝曰:“畴咨若时登庸?”(《尚书·尧典》)——按:此例《史记》翻译成“尧曰:‘谁可顺此事?’” “谁”在汉魏以后也说成“阿谁”。例如: (5)先主谓曰:“向者之论,阿谁为失?”(《三国志·蜀书·庞统传》)“何”“奚”主要用来询问事物,可以翻译成“什么”。其中“何”偶尔也写作“可”。例如: (1)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 (2)人可以食,鲜可以饱。(《诗经·小雅·苕之华》)——按:此例意思是,人拿什么吃,拿什么饱? (3)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论语·子路》) 《诗经》里“以”有时也是疑问代词,当“何”字解。例如: (4)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诗经·召南·采蘩》)汉魏时期产生的“何物”“何等”相当于上古的“何”,也是询问事物的,可以翻译成“什么”。例如: (5)所谓尸解者,何等也?(《论衡·虚道》) (6)令有酒色,因遥问:“伧父欲食饼不?姓何等?可共语。”禇因举手答曰:“河南禇季野。”(《世说新语·雅量》) (7)卢志于众坐问陆士衡:“陆逊、陆抗是卿何物?”(《世说新语·方正》)(8)大鬼过后,捉得一小鬼,问:“此何物?”曰:“杀人以此矛戟……”(《搜神记·夏侯弘》) “胡”有人说是“何故”的合音,用来询问原因,可以翻译成“为什么”;但也可以用来询问其它事物,可以翻译成“什么”。例如: (1)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诗经·魏风·伐檀》)——按此例询问原因,意思是“为什么”。 (2)此胡自生?此自恶人、贼人生乎?(《墨子·兼爱下》)——按:此例是询问人,意思是“什么人”。 (3)卒然边境有急,数十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汉书·食货志上》)——按:此例询问事物。意思是“什么”。 “曷”多见于《诗经》和《公羊传》。在《诗经》里主要用来询问时间,可以翻译成“什么时候”;在《公羊传》中则主要用于询问原因,可以翻译成“为什么”。例如:(1)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诗经·王风·君子于役》)——按:曷至哉,何时回来呀?

古代汉语

古汉语通论(一)自测题 怎样查字典辞书 一填空 1 汉语字典辞书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______、______、______。 2 中国最早讲词义的辞书为______。 3 《说文解字》作者是东汉______,全书分______部,收字______个,又有重文______个。 4 《康熙字典》成书于______年,部首数______,收字______个。 5 《辞源》(修订本)是______词典,用______法编排,部首数______。 6 《辞海》(1979年版)是______辞书。此书部首调整为______个,各字归部的原则是______。 7 《经传释词》的作者是清代______,此书收释虚词______个,释词特色是______。 8 《此诠》的编纂者是______,此书收释虚词______组,共______个,是解放前收释虚词______的虚词词典。 二单选题 1、《说文解字》的作者是() A、许慎 B、张玉书 C、阮元 D、王引之 2、下列工具书,专门解释虚词,收列材料遍及经、史、子、集的是() A、《经传释词》 B、《说文解字》 C、《经籍纂诂》 D、《助字辨略》 3、下列工具书,可供查检《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著作的语句出处的是() A、《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B、《简明古汉语字典》 C、《十三经索引》 D、《汉语大字典》 4、下列工具书,专门收罗以连绵词为主的古汉语双音词的是() A、《词诠》 B、《诗词曲语辞汇释》 C、《康熙字典》 D、《辞通》 三多选题 1、下列工具书,按平水韵一零六韵分卷编排的是() A、《经籍纂诂》 B、《佩文韵府》 C、《经传释词》 D、《辞通》

古代汉语语法练习(词类活用,虚词,音韵)

(词类活用、句法、副词部分)练习一 一、说明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的现象: 1、左右欲兵之。 2、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 3、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4、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二、判别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并分别予以说明: 1、功皆未至,子何独自是而非我哉!(墨子·耕柱) 2、大其都者危其国,尊其臣者卑其主。(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3、曲其堗(同“突”,烟囱),远其积薪;不者,将有火患。(说苑·权谋篇) 4、托地而游宇,友风而子雨。(荀子·赋篇) 5、时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史记·赵充国传) 三、指出下列句中用作状语的名词,并说明它所表示的意义: 1、及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轻折辱秦吏卒。 2、乡邻之生日蹙。 3、楚田仲以侠闻,喜剑,父事朱家。 4、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 5、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四、指出下列句子宾语所在的位置,说明其语序类型。 1、吾谁欺?欺天乎! 2、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3、今吴是惧而城于郢。 4、余唯利是视。 5、子归,何以报我? 五、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并说明它的词性和用法。 1、太后之色少.解。 2、田忌一不胜而再.胜。 3、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 4、鲁周霸、孔安国,洛阳贾嘉,颇.能言《尚书》事。 5、陈涉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 6、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但.见老弱及羸畜。 六、古文加标点 光为人沈静详审长财七尺三寸白皙疏眉目美须髯每出入下殿门止进有常处郎仆射窃识视之不失尺寸其资性端正如此初辅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闻其风采 殿中尝有怪一夜群臣相惊光召尚符玺郎郎不肯授光光欲夺之郎按剑曰臣头可得玺不可得也光甚谊之明日诏增此郎秩二等众庶莫不多光(《汉书·霍光传》)

古代汉语虚词总结

古代汉语 一、语法: (一)词法 虚词:古代汉语中一个字形代表几个不同的虚词。 实词 1.虚词: (1)以代词用法为主的虚词: 之代词:人称代词相当于“他”:爱公孙段,欲立之. 相当于“你”: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那么你之后就没有人再 继续了) 相当于“我”:幸来告语之. 指事代词“这”:之.二虫,又何如。之.子于归。(这个姑娘出嫁了) 助词介词,连词:“的”:民之.主也;以君之力,不能毁魁父之.丘。(这样的) 云梯之.械(这样的)。 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寡人之.于国也。 “之”字本意:到(某地)去 其相当于“之+的”代人,作定语:其.妻归,告其.妄 代物:问其.主 代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主谓结构的主语:而观其.辟人也 作语气词表示委婉的语气:吾其.还也(我还是走吧) 表示推测的语气:民其.无知也(百姓大概无知吧) 增加反问的语气:如之何其.废之 表反问“难道”:一之为甚,其.可再乎 “其”字本意:箕 是代词,代前边出现的人,事:闻君行圣人之道,是.亦圣人也(这) (译作:这、这个、这样的)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和这个相反) 天下皆是.也(这样的) 作指事代词:是.岁大旱(这);居是.邦也(这个)

现代汉语中,“之”、“其”、“是”作为代词已不用了。 者特殊代词,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所 者代词名词+者(复指代词),就是指代名词本人:陈涉者.,羊城人也 动词+者,指示发出动作的主体,者字词组 语气词表示假设语气“…的话”:不然者. 表示疑问语气“呢”:何以得擅许秦者. 放在句尾和“也”连用:……而非邦者.也(哪里见过五六十平方里的小国 不算是国家呢) 所只能+动词或动词性词组,表示动作所涉及的对象:所.读者(所读的书) 所.仰望而终身也 吾先子所.畏也 欲以所.事孔子,事之“所以”(所凭借的原因):故今具道所以 .. 未见所以 ..敬王也(没有见到你所用来尊敬王的表现 或、莫都是不定代词或或.曰……(有人说……) 如或.知尔(如果有人了解你) 莫否定性不定代词:天下莫.不闻 莫.不中音(没有哪一个声音不符合节拍) 善莫.大焉(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了)都有副词用法或(作状语,表不肯定):或.者不可乎(也许不行吧) 今者或.是之亡矣(大概) 莫(表否定):民莫.有斗心(老百姓没有抗争的决心)焉都是合音词“于之”,“于是” 诸“之于”,“之乎” 焉“于之”,“于是”: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让子路在这儿问路) 不复出焉.(于之)(不再从这儿出去了) 善莫大焉.(于之) 语气词用法:在句尾:于我心有戚戚焉. 则就木焉.(就和死差不多了) 在句首:焉.有仁人在立,罔民而可为也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仅供参考) 肖庆峰整理 一、文字部分 1、甲骨文:简称甲文,指近代以来发现的商周时期写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也叫贞卜文字、殷墟书契等。 2、金文: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也叫钟鼎文、青铜铭文等。 3、大篆:指春秋战国时期流行于秦国一带的文字,也叫籀文。广义的大篆还包括商周时期的甲骨文、金文等。 4、小篆:指秦统一六国后,由李斯等整理大篆和六国文字而确立的秦国官方文字,也称秦篆。 5、籀文:旧说是周宣王时太史籀所著《史籀篇》中的文字,现在一般认为是指春秋战国时期流行于秦国的大篆。 6、古文:文字学上主要指战国时期流行于东方各诸侯国的文字,后来也叫战国古文。 7、奇字:战国时期六国古文的一种别体,可能是对战国时流行于六国的文字加以变异而来的。 8、今文:文字学上特指汉代流行的隶书。 9、古文字:指秦代小篆以前的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战国古文等。 10、今文字:指汉代隶书以后的文字,包括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 11、隶变:指发生秦汉时期由秦国篆文、六国古文演变为隶书的过程。这一过程成为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12、隶定:指用隶书(后来也包括楷书)转写战国以前古文字的过程。 13、小学:原指古代的初等教育机构,后来又指传统的语言文字学,包括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等。 14、六书:指中国古代分析汉字构造的六种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一般认为后两种是用字方法。 15、四体二用:四体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四种造字方法,二用指转注、假借两种用字方法。 16、初文:文字学上指反映一个字造字本义的初始写法,如“止”是“趾”的初文,“采”是“采”的初文。 17、本字:指表示本义的字,与“借字”相对。 18、通假:古代用音同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法,也叫“通借”、“古音通假”。 19、通假字:用来代替某种意义的本字的音同音近的字,也叫“借字”。 20、古今字:历史上先后产生的表示某一相同意义的字,先产生的叫“古字”,后产生的叫“今字”。 21、异体字:完全同音同义,只有字形不同的字,也叫重文。 22、重文:即现在所说的“异体字”。《说文解字》中指与小篆相对的“古文”、“籀文”等异体字。 23、许慎: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主要著作有《五经异议》、《说文解字》等。《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据形说义的有系统的字书,对后世影响深远。 24、《说文解字》:东汉许慎所著,是中国第一部说解字义、字形、字音的字典,并首创了部首检字法,分540部首,共收字9353个和1163个重文。对后代的语言文字研究影响十分深远。 25、《说文》四大家:清代以研究《说文解字》著称的四位学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简称《段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释例》、《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26、说文学:指以《说文解字》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问。因为包括古代文字学的主要内容,也成为文字学的代名词。 27、文字学:广义的文字学包括对古代汉字形、音、义的研究,义近于古代的“小学”。狭义的文字学指对汉字形体结构、形义关系等的研究。一般所说的文字学即指狭义的文字学。 28、三仓:又作三苍,是秦代李斯《仓颉篇》、赵高《爰历篇》、胡毋敬《博学篇》的合称,是用小篆作为规范文字书写的字书,也是当时儿童识字的课本。 29、《史籀篇》:相传是周宣王太史史籀所著,是中国已知最早的字书。原书已佚,《说文解字》中有引用,与秦国的大篆近似,后世称《史籀篇》的字体为“籀文”,即大篆。 30、石鼓文:唐代初年在陜西出土的先秦时期十块鼓形石上用大篆所刻的文字,称为石鼓文,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 31、三书说:现代学者唐兰主张将汉字的结构归纳为象形、象意、形声三种,称为三书说。后来文字学家裘锡圭主张将汉字结构归纳为表意、形声、假借三种,也称为三书说。 32、右文说:宋代学着王子韶首倡从声符推求字义的一种文字学见解,即声符相同的字,其意义也相同。如从“戋”得声的字都有“小”义,水之小者曰“浅”,金之小者曰“钱”,贝之小者曰“贱”等。这一学说对探讨同源词和文字的音义关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后世学者也指出其具有牵强附会之弊。 33、孳乳:文字学上指源词派生出新词后,便要造一个记录新词的新字,这种现象叫孳乳。由孳乳派生而产生的新字

古汉语“之”的用法

古汉语“之”的用法 (一)之,本为动词。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史记·陈涉世家》)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二)“之”代词用法。 1、“之”的指示代词用法 ①之.子于归。(《诗经·周南·桃夭》) ②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之”的人称代词用法 ①作《师说》以贻之.。(韩愈《师说》) ②輮使之.然也。(《荀子·劝学》) 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⑤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之:你)(《与妻书》) ⑥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请子继之。《左传·晋灵公不君》 (三)“之”结构助词用法。

1、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表修饰关系,表领属关系,译成“的”译为“的”;表同一关系,译为“这样的”。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左传·庄公十年》)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捕蛇者说》 ③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列子·愚公移山》 2、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 ①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②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韩非子·和氏》) 3、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①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②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子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论语·先进》) 4、结构助词,用在主谓结构中间。 (1)取消句子独立性,使句子变为词组。 ①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子张》 ②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之孰计之也。《战国策·燕策》 ③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梁惠王上》 (2)不取消句子独立性 ①医之好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 ②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列子·愚公移山》

虚词语气词

古代汉语虚词语气词 定义: 语气是人们说话时的口气,是说话人对所说的事物表现态度、情绪。有提顿、直陈、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印欧语语气是通过谓语动词的曲折变化和句子的语调来表示的。汉语语气是通过词汇形式、句子类型、语调和语气词来表达的。用来表示语气的词语就是语气词。 分类: 1 ﹑按照语气词在句中的位置和作用,可分为:(1 )句首语气词有:“夫、盖、维、惟、唯”。( 2 )句中语气词有:“盖、也、与”( 3 )句尾语气词有:“也、乎、哉、矣、已、耳、焉、与(欤)、邪、夫、兮”等。 2 ﹑按照语气作用,可分为(1 )用来表示陈述、判断、因果假设复句句末,表示肯定、否定、解释的语气词:“也、矣、已、耳、焉”(2 )用在是非问、选择问、揣测问、反诘问等疑问语气句中,表示疑问的语气词有“乎、与(欤)、邪、哉”( 3 )用在感叹句、祈使句中,表示感叹、商量、命令、请求等的语气词有“也、哉、夫、兮”。 二、句尾语气词: 1 、“也”:表静态,通常用在判断句尾表确认肯定的判断语气。用在陈述、祈使、疑问句尾时,都表论断、确认语气。并不是在判断语气之外,又表示陈述、祈使、疑问语气。用在复句中后一分句的末尾,是表示对这一分句的确认语气。 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孟子·许行》 虽杀臣,不能绝也。《墨子·公输》 2、矣:“矣”字也是古代汉语常用的一个语气词,它和“也”的区别是:“也”字表静态,“矣”字表动态。“也”字的基本作用是把对事物进行的判断告诉别人,现代汉语语气词“了”的作用大致和它相当。 “矣”有时候还可以表示将然,即预料将要发生某些情况,把它当作新情况告诉别人。例如: 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矣。《国语·句践减吴》 吾属今为之虏矣。《史记·鸿门宴》 “矣”字用于描写句时,往往使全句语气略带感叹意味。有时把这种带“矣”的谓语提前,这种感叹语气就更为明显。例如: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1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1) 古代汉语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古代汉语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关于《康熙字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全书按部首排列,共分540部。B全书按照地支分成十集。C采用了直音、反切和叶音三种注音方法。D王引之《字典考证》纠正了五千多条错误。 2、注重分析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是--------------------------() A《经传释词》B《词诠》C《助字辨略》D《古汉语虚词通释》3、许慎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是指----------------------()A会意B形声C假借D转注 4、下列各组中完全属会意字的是---------------------------() A莫、休、甘、武B炎、寒、贼、朱C从、信、秉、亦D友、及、伐、取 5、下列各组字中是古今字关系的是-------------------------() A错措B睹覩C置寘D沽酤 6、下列句中加点词使用了本义的是-------------------------

() A孟尝君顾谓冯谖。B天帝使我长百兽。C途有饿莩而不知发。D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7、下列句中“孰与”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A吾孰与城北徐公美。B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C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D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8、“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为之所”是双宾语句。B“无”与“勿”是古今字。C“何厌之有”是宾语前置句。D两个“之”用法不同。 9、“说文四大家”中注重分析字义来源和发展的是-----------() A段玉裁B桂馥C王筠D朱骏声 10、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例句“童子隅坐而执烛”用法不同的是-------() A其后秦稍蚕食魏。B舜勤于民事而野死。C良庖岁更刀,割也。D子路拱而立。 二、填空(每题1分,共10分) 1、《说文解字》作者是东汉___。这是中国___的奠基之作,收字___个,另有重文1163个。 2《诗词曲语辞汇释》由近人_________所著,这是一部研究

古代汉语:虚词整理大全(考试实用)[1]

古代汉语:虚词整理大全(考试实用) 虚词 以:A 介词: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把”)B 连词(1 )操干戚以舞。(“而”)(2 )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天。(“而来”)后三句同。 于:介词。饮于河﹑渭。(引进动作行为的处所,“于河渭”介宾词组作补语). 与:(1 )介词。形天与帝争神。(引进动作的参与者,“跟、同”)(2 )连词。夸父与日逐走。(和)焉:(1 )代词兼语气词,“于是(此)”。故日月星辰移焉;故水潦尘埃归焉; 焉:“又何加焉”(“于之”),“则将焉用彼相矣”(疑问代词) 乃:副词,“于是、就”:乃以乳为目。 微:否定副词作状语,表假设否定。如“微二人,寡人几过。”(“如果没有”). 盍:“何不”的合音字“盍各言尔志?”之:(取独)“德之不脩,学之不讲”,“道之不行”,“君子之仕”。 且:(连词“而且”)“不义而富且贵”。 也:“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句中语气词,表停顿) 夫:“君子疾夫舍曰”(指示代词,那个)“夫如是”(句首语气词表提示议论)“今夫颛臾”(与“今”组成固 定结构相当于一个发语词。) “予与尔言”:“予”,我,代词。“与”,介词。 “遇诸途”,“之于”的合音字。 “亟失时”,副词,屡次。 “如之何其废之”:语气副词,加强反问语气。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表“…的原因”。2 、“是以欲上民”“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就是“以是”,因此。3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虽然。“无所”是动词“无”和代词“所”组成的固定结构,意为“没有什么必要”。4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互相(副词)。 、“因以为号焉”:“因”,连词,于是、就:“焉”,句尾语气词,表提示语气。1 、“或置酒而招之”:有时候(肯定性无定代词)2 、“曾不吝情去留”:语气副词,与否定副词“不”连用,以加强否定语气。3 、“造饮 辄尽”:每每、总是。 郁郁适兹土:这(指示代词)。2 、董生勉乎哉:语气词连用,语气重点落在感叹语气的“哉”上。3 、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苟”,如果、只要是。(假设连词)“焉”:语气词。4 、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恶”:疑问代词,哪里、怎么。“邪”:句末疑问语气词。5 、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姑且(副词)。6 、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矧”,何况(转折连词)“乎”,介词,同“于”。 乃能衔哀致诚:才,(副)。2 、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孰”,谁。“遽”,突然、很快地。(副)3 、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诚”,如果确实如此,(副)。“其”,代词,它。“虽”,即 使(假设连词)。“以”,表时间( ════════════════════════════════════════════════════════════════════ 华夏大地教育网https://www.doczj.com/doc/878654714.html, 中国远程教育领航者自考网络辅导第一校园本套试题共分7页,当前页是第1页-

古代汉语宾语前置、虚词、句型、词类活用、格律.doc

宾语前置(或称为“谓语后置”) (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及物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前置。如: 例一: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12》) 例二:谚曰:“谁为为之孰令聽之”(司马迁《报任安书》) 例三:许子奚为不自织(《孟子·许行》) 例四:是若不行,则汤、武在上曷益桀、纣在上曷损(《荀子·荣辱》) 例五: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孟子·尽心》) 例六:臣而不臣,行将焉入(《左·僖 15》) (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例一:肆予冲人,不卬自恤。(《书·大诰》) 例二:我无尔诈,尔无我欺。(《左·定 15》) 例三:臣未之闻也。(《孟子·梁惠王上》) 例四: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前赤壁赋》) ( 3)利用複指性代词“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如: 例一:姜氏何厌之有(《左·隐元》)言处于不成熟阶段,如: 例一:唯不祟我(《合》 16969) 例二:兹雨不唯祸我(《合》 12889) B.古书屡经传抄,难免有误,如: 例一:未绝之也。(《左·僖 3》) 比较:未之绝也。(石经本、宋本、淳熙本皆同) 例二:其所择而莫如己者亡。(《吕览·骄恣》) 比较一:自为谋而莫己若者亡。(《荀子·尧问》) 比较一: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新序·杂事》) C.出于修辞目的,如: 例一:以天下之王公莫好之也,然而于是独好之;以天下之民莫欲之也,然而于是独为之。(《荀子·君道》)例二:莫击之,或益之。(《易·益卦·上九》)(对称、平衡)

D.叶韵,如: 例一:胡逝我梁,不入唁我始者不如今,云不我可。(《诗·小雅·何人斯》) 练习题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词序和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 1.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古:何陋之有。“何陋”作动词“有”的前置宾语。今:有何陋。宾语后置。 2.子思曰:“如伋(子思的名)去,君谁与守”(《孟子·离娄下》) 古:谁与守。“谁”作介词“与”的前置宾语。今:与谁守。宾语后置。 3.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论语·里仁》) 古:未之见。“之”作动词“见”的前置宾语。今:未见之。宾语后置。 4.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史记·秦始皇本纪》) 古:莫之能一。“之”作动词“一”的前置宾语。今:莫能一之。宾语后置。 5.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山记》) 古:不余欺。“余”作动词“欺”的前置宾语。今:不欺余。宾语后置。 6.君奚为不见孟轲也(《孟子·梁惠王下》) 古:奚为。“奚”作介词“为”的前置宾语。今:为奚,即为什么。宾语后置。 7.然民虽有圣知,弗敢我谋;勇力,弗敢我杀。(《商君书·画策》) 古:弗敢我谋,弗敢我杀。“我”作动词“谋” 、“杀”的前置宾语。今:弗敢谋我,弗敢杀我。宾语后置。 8.荀偃令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年》)古:唯余马首是瞻。“余马首”作动词“瞻”的前置宾语。今:唯瞻余马首。宾语后置。 9.圣王有百,吾孰法焉(《荀子·非相》) 古:孰法。“孰”作动词“法”的前置宾语。今:法孰,即效法哪个。宾语后置。 10.敢问夫子恶乎长(《孟子·公孙丑上》) 古:恶乎长。“恶”作介词“乎”的前置宾语。今:乎(于 )恶长,即在哪方面擅长。宾语后置。

古代汉语胡安顺第一单元思考与练习答案

第一单元练习题 ? 一、请说明下列工具书之间的差别。 (1)字典与词典。 字典主要是以解释单个字的形、音、义为出发点的。“字典”一词出现在《康熙字典》问世以后,在此之前,凡是解释汉字形、音、义的书,都笼统地称为字书。词典是以词为解释对象的工具书。词典的类型有多种,如普通词典、专科词典、分类词典。 (2)类书与政书。 类书是一种分类汇编各种资料的工具书。其体例都是先分大类,后标子目,各种材料类聚于子目之下。类书的内容无所不包,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成为类书的大类或子目,所以有人将其比作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政书是记载历代政治经济、典章制度沿革变化的书籍。政书原本是一种历史着作,由于其中集中记载了典章制度,具有资料汇编的性质,人们就当做工具书来使用了。政书的特点是分门别类地加以叙述。一种典制系统是一个门类,每个门类之下再区分子目,与一般类书相同,只是一般类书门类子目无所不包,而政书的门类子目一般局限在典章制度的范围内。 (3)“十通”与会要、会典。 “十通”是通记历代典制的十部政书的总称,包括《通典》、《通志》、《文献通》等十部书。 会要、会典都属于断代政书。 (4)会要与会典。 会要以事类为纲,分门别类地记载一代典章制度;会典则一般以官署机构为纲,重点记述国家政令、官吏职掌,汇编有关事例。前者以类相从,后者以官统事。? 二、常见的字典、词典中标出古音的主要有哪几部?指出其标古音的方法。 常见的字典、词典中标出古音的有以下几部,其标音方法如下所述; (1)《说文解字》。部分字用“读若”这一术语注出了读音。 (2)《康熙字典》。其释字体例是先列本音本义,再列别音别义。注音以罗列《唐韵》、《广韵》、《集韵》、《韵会》、《洪武正韵》等古代韵书中的反切为主,辅以直音。 (3)《中华大字典》。在注音上,它以《集韵》的反切为准,每音只加一个反切,《集韵》中没有的字,再用《广韵》或其他韵书中的反切。反切之后加注直音和平水韵韵目。 (4)《汉语大字典》。其中对每个字,依次注出了今音、中古音和上古音。如一字多音则分列。其中,今音用汉语拼音字母标注;中古音用《广韵》或《集韵》的反切标注,同时表明声、韵、调;上古音只标韵部,采用的是近人考订的古韵三十部。 (5)《王力古汉语字典》。注音中不仅标出了上古的韵部,同时标出了中古的韵部、声母和声调。 (6)《辞源》。其注音同时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标注今音,用《广韵》的反切标注中古音,同时标出了中古的声调、韵部和声母。 (7)《汉语大词典》。单字的注音分为二段式:用汉语拼音字母注现代音,用《广韵》的反切标注中古音,同时标明声调、韵部和声母。凡产生于近代的字,一律依近代韵书、字书中的反切标音,只标明声调和韵部,不标声母。 (8)《中文大辞典》。注音先列反切,后列平水韵目,最后列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