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经济发展概况

美国经济发展概况

美国经济发展概况
美国经济发展概况

题目:

美国经济发展概况以及中美双边经

贸关系

内容摘要:一直以来,美国不断以各种非关税壁垒限制中国对美国的出口,美国经济近年来的波动也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在07年更是接连出现了次贷危机、美联储连续降息、油价持续攀升等一系列问题。那么,中美经济贸易往来中究竟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都是我们所关注的。我们盘点一下美国这二十多年的经济,以及当前中美两国之间的经贸关系,会发现两个问题:第一,为什么美国在贸易连年逆差的同时经济却在增长?第二,中美两国在今后的贸易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弄清楚这些对两国今后的双边贸易走向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将通过深入地研究与分析来寻找问题的答案。

关键词:美国经济经贸关系贸易逆差经济增长贸易问题

目录:

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发展概况

(一)80年代的美国经济

(二)90年代的美国经济

(三)21世纪初期的美国经济

(四)当前美国的经济形势

二、当前中美之间的经贸关系

(一)双边贸易

(二)双向投资

三、美国的经济增长和贸易逆差其实是相辅相成的

(一)国际资本从“穷国”流向“富国”

(二)“外围国”资本弥补了美国储蓄—投资的缺口

(三)强势美元和资本市场优势是美国吸引资金流入的比较优势

四、中美双边贸易在今后往来中面临的问题

(一)贸易逆差——应多倾听美国民众的呼声

(二)人民币汇率——中国货币政策关注美联储降息

(三)产品质量——双方对中国商品达成默契

(四)能源环境——发掘能源合作新契机

五、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美经贸关系

美国经济发展概况以及中美双边经贸关系

中国和美国都是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一个是当今最大的超级大国,一个是正在崛起的,即将成为最大经济实体的国家。因此,中美之间的经济关系非常重要。

中国加入到世贸组织以后,中美在近些年的经济合作关系通过世贸组织的制度保障而大大增强。美国已经成为中国出口产品的最大市场,也是除香港外,中国获得贸易顺差的最大来源。最近三年,美国超过日本,成为除香港外对中国的最大直接投资国。美国的国内市场容量十分庞大,每年的进出口总额远远超过中国的全年国民生产总值。

所以,深入研究美国的经济发展以及对中国的影响,对中美经济关系的加强以及贸易往来都会产生十分有益的帮助。

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发展概况

(一)80年代的美国经济

20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时期,经过以削减税收为主要内容的税制改革、政府对私人企业的放松管制、联邦储备委员会紧缩通货的政策,以及削减社会福利及民用项目的政府开支等调整措施,美国经济逐步走出了1973年石油危机后陷入的“滞胀”困境,迎来了一个在较低通胀的环境下稳定增长的时期。从1983年1月至1990年9月,美国经济经历了92个月的稳定增长时期,平均增长率为3.6%左右。尽管1984年曾达到6.8%,但大多数年份在2.7%—3.6%之间,在经济低速、稳定增长的同时,通货膨胀率也处在5%以下的低水平上。

里根政府的经济政策成功地使美国经济摆脱了已持续10年之久的“滞胀”局面,但同时使美国经济陷入了财政和对外贸易双高赤字的新困境。在削减社会福利的同时,里根政府为“重新武装美国”,在卡特政府后期大规模的增加军费开支的基础上,继续不断的大幅度增加防务支出。从1983年开始,到里根政府执政最后的一年的1988年,美国军费开支水平甚至高于前期有越南战争的70年代的平均水平。庞大的军费开支为美国经济摆脱80年代初期的危机,走上持续增长的道路提供了资金支持,但最终也与减税等措施已到,造成了居高不下的巨额财政赤字。

在财政赤字屡创新高的同时,美国对外贸易逆差也大幅攀升。由于财政上的高赤字和联邦储备委员会为防止通货膨胀而采取的紧缩通货政策的共同作用,导致利率的飙升和美元的超常升值。

(二)90年代的美国经济

80年代末的“垃圾债券”市场的崩溃伤害了证券市场的信用,美国联邦政府为挽救储贷协会危机所采取的措施又使财政赤字大幅上升,银行业在80年代经济增长时期向房地产业和企业并购大量注资使金融风险增加。到1990年中,连续两年私人消费的增长低于投资的增长,生产过剩的局面已成事实。1990年第四季度美国经济出现了1.6%的负增长,1991年的一季度更是再降2.8%,形成了90年代初期的经济衰退。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公司的利润率连续下降,失业率则开始上升。金融业损失最大,花旗银行等全国性的大银行出现严重亏损,中部和西南部的银行破产也在增加。在这种形势下,银行被迫收缩银根,对新贷款采取了严格的限制。联邦储备委员会也开始放松银根,降低利率。

从1992年下半年起,老布什败给了当时在联邦政坛上仍算是名不见经传的克林顿,美国经济拉开了大幅的增长序幕。克林顿采取了以推高技术革命为主的一系列措施来推动经济

改革,在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主导的信息产业高速发展的带动下,在货币政策相对宽松的条件下,经济形势越来越好。1993年美国GDP的增长呈直线上升态势。此后的几年里美国经济继续保持着快速的增长势头,在1998年,美国联邦财政收支出现了资1969年以来的首次盈余。90年代的美国经济总体上是在低通胀、低失业条件下高速增长的十年,同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产生的某些泡沫也为新世纪美国经济的快速下滑和整体疲软准备了条件。

(三)21世纪初期的美国经济

2000年的美国经济发展呈现出起伏动荡的局面,由于下半年经济快速下滑,网络公司纷纷倒闭,高技术企业大量裁员,利润难以达到预期。受此影响,股市暴跌,这些因素导致企业债务拖欠增加,银行业陷入困境,更打击了消费者的信心。以至于从2001年1月起,开始将以反通货膨胀为目标的货币紧缩政策转变为以反经济衰退为目标的货币放松政策。在随后的两年中,美国经济处在本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按高峰对高峰计算这是战后第十个经济周期)。这个周期的特点是:1.衰退短暂,复苏漫长。从2001年3月开始的经济衰退只历时8个月,但复苏则拖到2003年末,持续近25个月。主要原因是上个周期的网络泡沫,使产品积压、生产能力过剩、经济严重失衡,需要较长时间调整。此外还受一些非周期因素的影响。2.政策支撑,经济回升。2001—2003年间,GDP分别增长0.8%,1.9%和3.0%,这是在财政减税,银行降息的超强刺激下实现的,据测算,如果没有这些政策,这三年统统是负增长。3.储蓄低迷,债台高筑。财政赤字大,贸易逆差和经常账户逆差大,以及居民储蓄率低,成为这个经济周期的突出特点。这是政府一系列刺激政策所造成的,并构成当前整个美国经济的软肋,和世界经济的不平衡(美国经常账户逆差已占世界储蓄的70%)。

进入2004年,美国经济扩张的势头是好的。2004年美国实际GDP增长了4.4%。2005年的GDP增长有所放缓,其原因主要是油价几次上涨,影响消费开支。但是尽管能源开支在加大,消费者和企业的购买热情不减,消费支出仍呈现增长势头。

(四)当前美国的经济形势

当前,困扰美国的最大问题就是次级房贷危机和油价的居高不下,尤其是2007年第四季度的油价迅速上涨,高达30美元的涨幅在过去几年里是非常罕见的。对于这轮油价的上涨,从供给方面来看我们认为主要是美元贬值。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2007年9月18日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由原来的5.25%降到4.75%,以应对愈演愈烈的次级房贷市场危机以及可能产生的经济衰退后果,这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自2003年6月以来首次降息。尽管前三个季度美国经济保持了比较高的增长速度,但是从2007年的第四季度开始,美国经济的增长率大幅下降,也就是说房地产泡沫的崩溃和次贷危机的影响从第四季度开始逐渐显现出来。在这中间就存在一个所谓的滞后效应。很多人曾认为,次贷危机对美国好像没有那么大影响,尤其是第三季度增长率还达到了4.9%,创了过去几年的记录新高。但这并不表明这次次级债和房地产泡沫并没有影响,而是中间有一个滞后效应,这种滞后一般认为三到五个月时间。正是由于这种滞后效应,我们认为从第四季度开始到明年这段时间里,美国经济的减速甚至衰退的风险在加大,这是对美国经济的一个基本判断,我们预料,美国经济在未来两年内会减速。

二、当前中美之间的经贸关系

中美经贸关系是中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两国在自然以及人力资源、市场、资金、技术各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中美经贸关系的稳定健康发展符合两国的长远利益。

自从中美两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以来,已经走过了29年的岁月。与建交时相比,双边经贸合作已发生质的变化,合作内容已从单一的贸易扩展到经济的各个领域,双边贸易额日益增长。28年中,中美贸易额从1979年的不足25亿美元,到2007年已超过3000亿美元,

增长了120多倍。根据中国商务部资料,到2007年底,美国已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第六大进口来源地,第三大技术进口地;中国是美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出口市场,第二大进口来源地。按照中方统计,中美双边贸易额近几年实现了20%以上的增长,目前仍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如果未来几年都能保持这一增速,到2010年,中美双边贸易额将有可能超过5000亿美元。

与此同时,中美两国贸易逆差持续扩大,贸易争端不断强化升级,两国平衡双边贸易逆差的政治压力越来越大,双边贸易逆差问题在双边外交活动中地位日益重要,这值得我们的关注。下面用数据来说明中美之间双边贸易及投资往来的关系之密切。

(一)双边贸易

据我海关统计,2006年,中美贸易额2626.8亿美元,同比增长24.1%。其中,我对美出口2034.7亿美元,同比增长24.9%;自美进口592.1亿美元,同比增长21.5%;中方顺差1442.6亿美元,同比增长26.4%。美国是我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欧盟),第一大出口市场,第六大进口来源地,第三大技术进口来源地。

2005年,中美贸易额2116.3亿美元,同比增长24.8%;其中我对美出口1629.0亿美元,同比增长30.4%;自美进口487.3亿美元,同比增长9.1%。中方顺差1141.7亿美元,同比增长29.8%。

据美方统计,2006年美中贸易额3,610亿美元,同比增长26.5%;其中我对美出口3058亿美元,同比增长25.6%;进口552亿美元,同比增长32.1%。中方顺差2325亿美元,同比增长15.3%。中国首次超过墨西哥成为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加拿大);中国是美国的第四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

2005年,美中贸易额2853.0亿美元,同比增长23.3%;其中我对美出口2434.6亿美元,同比增长23.8%;进口418.4亿美元,同比增长20.4%。中方顺差2016.3亿美元,同比增长24.5%。

(二)双向投资

多年来,中美在投资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2006年,美对华投资项目3205个,同比下降14.3%,合同美资120.4亿美元,同比减少10.9%,实际投入28.7亿美元,同比减少6.4%。截至2006年底,美对华投资项目累计达52211个,合同中美国资金额1241.6亿美元,美方实际投入539.6亿美元。截至目前,美国仍是我国外资最大的来源地之一。

同时,中国在美国兴办的贸易型和非贸易型公司也呈增长趋势,截至2006年底,中国在美直接投资近9.6亿美元,在美设立的企业超过1100家,涉及的领域涵盖制造业、研发以及贸易、运输、咨询等服务业。

对于中美这两个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的国家而言,互惠互利的合作才是关键。虽然美国因为贸易逆差问题与中国总有摩擦,不过中国还是非常愿意坐下来和美国进行协商的。

对于中美两国贸易失衡产生的原因,众人意见不一。Donald,R.Danris和David认为中美两国总量宏观经济失衡或“三角贸易”引发了双边贸易失衡。美国的中美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认为是中国人民币汇率控制,中国政府补贴,歧视性关税减免政策和外国企业准入限制造成了美中两国的贸易失衡。参考了多方面的资料,我们认为,中美两国贸易失衡包括固定失衡和剩余失衡两部分,其中固定失衡有人民币汇率和中美两国贸易边际产出差异决定;而中美两国贸易剩余失衡则由两国的生产边际成本、人民币汇率、贸易不确定性和相关性等贸易联合风险内生决定。

要解决两国贸易逆差,我们认为,首先,应从中美两国战略层面理顺两国贸易不平衡问题;其次,中国应进一步深化市场和贸易体制改革,为解决双边贸易逆差问题创造条件;再次,我国应实行人民币汇率改革、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最后,美国应该放弃贸易打压中国的政策,作为回应,中国也应放松对美国产品的进口控制。此外,提高中国劳动力标准,调整经济结构,人民币汇率升值和加大对美投资等措施也可以有效缓解中美两国的贸易不平衡

的形势,使双方在面对这个敏感问题的时候能作为伙伴深入的谈谈,而不是相互制约的关系。

三、美国的经济增长和贸易逆差其实是相辅相成的

美国贸易逆差已经持续了几十年,不只是对中国,对许多亚洲其他国家的贸易额也都是逆差的情况比较多,并且近年来呈持续扩大的走势。据IMF2007年的最新数据,2006年美国经常项目逆差○①达到8115亿美元,占美国GDP的6.2%。

传统经济学把贸易逆差扩大称为贸易逆差恶化。因为贸易逆差似乎总是和经济衰退,就业机会减少密切相关。一国巨额贸易逆差对该国经济影响很不利,美国贸易逆差的根本原因是外国的高关税,外国出口商品的倾销,美国核心行业竞争力下降以及发展中国家较低的工资水平和生产成本。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贸易逆差都对美国经济构成严重威胁。

然而,事实上美国近年来的经济现象却与传统经济学观点相背离,即贸易逆差不断扩大与经济增长是相辅相成的,并不相悖。从1980年以来,虽然美国贸易逆差不断上扬,但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呈稳定增长趋势,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呈下降趋势,居民家庭收入也稳步提高。

为什么美国贸易在持续逆差的同时经济却能稳步增长呢?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结果呢?下面我们来深入分析一下。

(一)国际资本从“穷国”流向“富国”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东亚各国不断扩展对美国市场和其它市场的出口,形成贸易顺差,并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美元储备。“外围国”往往愿意保持巨额贸易顺差。原因有两点:一是可以提高外汇储备,从而降低本国遭受国际金融危机的风险;二是保持大量贸易顺差也有利于增加就业和提高GDP。反过来,“外围国”积累的美元储备为了保值增值,大部分又重新流入美国。这些流入美国的外汇储备购买美国国债,为美国提供巨额信贷。其中一部分资金弥补了美国的投资持续缺口和财政赤字,另一部分资金又重新返回“外围国”,由美国的投资商在“外围国”进行直接投资,以诸如跨国公司的形式来获取高额投资收益。

从资本收益率来看,美国国债收益率约为3%—5%左右,而IMF认为美国的跨国公司在“外围国”投资回报率约为13%—14%左右。美国用来获取13%—14%收益的对外直接投资资本只付出了3%—5%的利息,如此轻松的就轻松获得了“外围国”大量的廉价资本。

美国的直接投资刺激了国内的经济增长,而美国消费需求增长又进一步吸纳了来自亚洲和世界各国的商品出口,由此形成了全球范围内商品与资本循环:亚洲国家的高储蓄率弥补美国的低储蓄率。

(二)“外围国”资本弥补了美国储蓄—投资的缺口

“外围国”资本的流入为美国提供了资本支持。在偿付能力约束下,美国储蓄水平是制约投资的主要因素。从国民帐户等式中我们知道,Y=C+G+I+CA,即国内总产出=消费+政府支出+投资+经常帐户余额。那么CA=Y-(C+G)-I,而Y-(C+G)=S,即国内总产出-消费-政府支出=储蓄。所以,CA=S-I,即经常帐户余额等于储蓄与投资之差。当存在储蓄—投资缺口时,就会出现经常帐户赤字,经常帐户赤字要靠资本净流入来弥补。美国的储蓄一直偏低,总投资一直大于总储蓄(见表1),美国商品和服务的进口弥补了消费和生产的缺口,而“外围国”资金又弥补了美国储蓄和投资缺口,支持了美国投资的扩张。

近20年发展事实表明,美国的储蓄率持续下降。但这并没有引起很大问题。贸易顺差

国就像是美国的银行,不断的低息贷款给美国,提供给美国廉价资本。流入的资本帮助美国增加投资,提高消费水平,并为未来的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强势美元和资本市场优势是美国吸引资金流入的比较优势

美元的国际地位和美国资产的较强吸引力使得“外围国”资本大量流入美国。因此,强势美元和资本市场优势是美国吸引资金流入的比较优势。

美国著名金融学家麦金农曾指出:大多数的国际商业和国际金融活动都是以美元为交易货币的。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形成了一种自然的垄断。这地位使美国的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能规避大量货币风险。同时,美元还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外汇储备。因此,如果逆差的持续扩大导致美元大幅贬值,其他国家也会动用手上的外汇储备来干预美元下跌,从而维持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美国不仅有美元优势,也具有资本市场优势。分析其中的原因,不难发现:第一,美国固定收入投资风险比新兴市场经济小。第二,股票收益比其他发达国家更高,也更可靠。第三,美国资本、债券市场比其他国家更具流动性、更透明,并对投资者权利提供更大保护。

(四)大量“物美价廉”商品进口是美国经济受益匪浅

随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产业的转移,“外围国”利用丰富廉价的劳动力优势加工生产“物美价廉”的商品并出口到美国市场,使美国经济受益很大。这主要表现在:1.增进了消费者的福利,增加了美国的净财富。根据摩根斯坦利报告,仅2004年,中美之间的贸易就为美国的消费者节约了1000亿美元,美国在获得大量“物美价廉”的商品的同时,大大减少了劳动力要素和资源要素的投入与使用。

2.对降低美国通货膨胀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大量低价商品进口弥补了美国国内相关生产不足,提高了国内总有效供给,使包括消费者价格指数和生产者价格指数的国内价格总水平降低。

3.推动生产效率的提高。美国进口数量不断上升,给美国相关企业带来了不小的竞争压力,迫使企业设法提高生产效率。

4.加速促进产业转型。大量廉价工业制成品进口促进了美国传统产业的淘汰与转型,优化其资源配置,加速了产业结构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美国贸易逆差是内部储蓄—投资失衡的外在表现,是美国弥补其国内储蓄不足的结果。可以说,美国的闹以逆差使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美国对其贸易逆差不应过度强调和强加干预。对贸易逆差的误读将形成损害自由贸易的威胁。如果美国政府的目标只是减少贸易逆差,就必须增加储蓄和减少投资来缩小储蓄—投资缺口,那么将引起伴随着高失业率的经济衰退等严重的后果。

经济学上将经济的增长分为内涵式和外延式两种。外延式主要是指通过增加生产要素投入获得经济的增长。内涵式则是指提高生产要素的作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美国经济增长便是两种经济增长方式的结合。

美国持续巨额贸易逆差反映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美国在发挥自己美元地位、资本市场等比较优势的同时,充分利用别国经济发展成果,充分利用全球资本和劳动力要素,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比较利益。伴随着美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不断创新,美国经济得以在低通胀、低失业率中稳步增长。

四、中美双边贸易在今后往来中面临的问题

(一)贸易逆差——应多倾听美国民众的呼声

目前,中美两国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虽然中国一直实行进出口基本平衡的方针,但由于国际分工与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使得中美的贸易顺差数字在不断增加。其实,中美经贸关系是互惠互利的,我们不同意某些利益集团以他们自己的私利损害互惠共赢的双边经济关

系。美国国会迄今针对我国贸易顺差提出的50多项保护主义色彩浓厚的涉华经贸议案如获通过,势必严重损害中美经贸关系。这些提案不仅受到保尔森财长、古铁雷斯部长等美国官员的强烈反对,而且包括英特尔、微软、花旗集团、可口可乐、宝洁、通用电气等美国160家跨国公司和行业协会致美国国会的联名信表示,对华贸易制裁只会导致弊大于利的结果。

因此,美国国会和美国媒体,应该多倾听一些美国企业的呼声,能够从美国的整体利益出发,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发展趋势,理解中美关系的大局和中美经贸关系互利双赢的性质,采取适当的经贸政策措施,确保中美两国人民能够从不断发展的中美经贸关系中获得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二)人民币汇率——中国货币政策关注美联储降息

自2005年7月21日启动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以来,中国坚持主动性、渐进性、可控性原则,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汇率弹性不断增强,双向波动趋势日益明显,人民币汇率走出了“小碎步”升值、不断创新高的态势。三年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达13%还多。

人民币汇率波动能否改变中美两国贸易顺差问题还值得商榷。美国方面希望通过提高人民币汇率减小美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弱势地位,但实际上,人民币升值在应对加工贸易时,并不能得到很好的收效。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国家的制造基地,其中也包括美国。大多数中国企业在接受美国企业的订单后,再对美国企业出口,这在无形中也造成了巨大的顺差,但这一部分属于加工贸易领域。无论人民币升值与否,这批产品都是要流回美国的,从这一点看,人民币的升值对解决中美贸易顺差的影响不大。人民币升值后,中国的出口并没有减少,这反映了全球产业分工的结构和中国产品的竞争优势。事实上,美国就业机会减少和对华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中国的汇率政策。

(三)产品质量——双方对中国商品达成默契

去年3月以来,美国对中国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的大量报道,先后出现的“美国宠物食品三聚氰胺事件”、“二甘醇牙膏事件”以及“召回涂料含铅玩具事件”等事件频发,引起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制造”的广泛关注。

从07年8月开始,中国在全国范围内采取了史无前例的保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特别行动。从召开全国质量工作大会,到成立国务院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再到实施不合格产品召回制度,去年以来中国采取“铁腕”政策强化食品和产品质量安全,其力度之大令世界瞩目。

其实,各国都有责任确保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中美两国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合作,共同提高产品安全和质量。对于中国出口美国产品中确实存在质量问题的,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下决心解决。但是有些问题在于美国的进口商和设计商,比如玩具设计中的安全隐患,这方面的问题美方应主动承担责任,另外还存在着两国有关产品标准不一致的问题。对此,中美两国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密切沟通,加强对有关标准的研究。就在前不久,中国与美国之间达成多项关于食品安全方面的协议。

(四)能源环境——发掘能源合作新契机

面对日益减少的能源,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共识。特别是中国自去年制订了切实的节能减排目标,即在2006年至2010年将单位GDP 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美国在节能环保方面的专业技术一直是全球领先的,也是中国现在的环境保护工程中急需的。比如,美国在提高煤炭使用效率和发展清洁能源方面有先进的技术和较丰富的经验,希望中美双方能够进行深入交流和磋商,挖掘出其中的发展潜力和巨大商机。因此,能源合作可成为中美经贸合作的新增长点。

随着第三次中美战略对话的深入,能源问题将成为双方的焦点,而这也意味着中美两国的合作进入更深的领域。虽然中国与美国在能源产业方面存在很大差距,但并没有利益冲突。预计中国与美国形成能源联盟关系,从而在全球背景下,保持对华稳定的能源进口,或许两国在合作深入后,中国也将提高在国际原油价格定价权方面的话语分量。

五、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美经贸关系

我认为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出口有很大风险,不仅增加和美国以及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而且会使我们受制于人。一个国家的发展归根到底要靠内需。我们在提高内需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如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增加弱势群体的收入等。在我国经济运行良好的时期,加强这些方面的工作,就可以有力的促进内需,也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再有,我认为在处理和其他国家的关系上要继续奉行小平同志韬光养晦的教导。

虽然,中美在贸易往来中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症结,但中美经贸关系从根本上说是互利的,是可以做到双赢的。而且双方已经建立起多重机制,包括商贸联委会,高层战略对话,定期首脑会晤等方式,这样就可能通过谈判来缩小分歧,达成共识,引导经贸关系沿着健康的道路向前发展。

这一关系的发展同两国政治关系、文化关系、科技关系等方方面面的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相辅相成。虽然中美经贸关系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对于这些矛盾和问题,只能通过对话和磋商加以解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利共赢”,用这12个字来形容中美经贸关系不断深化的关系再恰当不过了。

同时,两国经贸关系同两国政治关系也是相互为用的。经贸关系可以成为政治关系的稳定器,反之,政治关系也对巩固、发展经贸关系起促进作用。历史上中美之间曾有种种误会。即使现在,中美两国政府在台湾、人权、民主等一系列问题上仍然存在严重的分歧。当然,中美之间互助互利的例子也举不胜举。如果他们能够严格做到政经分离,力求以世贸组织的规则规范它们的经济、贸易往来,在发生经济、贸易摩擦时,既懂得据理力争,又懂得适时接受国际仲裁机构的调解,那么中美的经济关系一定会有灿烂的前景。甚至整个中美关系的稳定、和谐也就不会只是人们的良好愿望了。

参考文献:

洗国明陈继勇《当代世界经济格局下的中美经贸关系》中国经济出版社

胡国成韦伟王荣军《21世纪的美国经济发展战略》中国城市出版社

任思强朱裴“中美能源合作蕴巨大商机提高我原油定价权分量”北京商报2007/12/13

张彬、江海潮,“中美两国的贸易逆差、外交反应与双边贸易平衡”《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第12期

邹玉娟,“美国贸易逆差与经济增加相辅相成深析”《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第12期余华莘“不仅仅是"中国制造" 整个亚洲制造了中美顺差”

https://www.doczj.com/doc/e47362677.html,/zgysj/200604/22/t20060422_6783676.shtml2006年04月22日 08:26

翁翔“中美建交27年之后美国舆论:中国话题几乎无处不在”

https://www.doczj.com/doc/e47362677.html,/zgysj/200604/18/t20060418_6729974.shtml2006年04月18日06:19

美国经济发展史

美国经济发展史 一:独立战争、禁运和1812的美英战争 独立战争期间,由于对英贸易的滞阻,北美的制造业得到了一定发展,但从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看则仍远落后于英国。战争结束后,英国利用自身强大的制造业和商业优势,一方面对美国的出口实施严厉的商业限制,包括禁止美国货进入西印度群岛;另一方面则向美国大量倾销英国货。独立前夕,北美平均每年运往英国的生铁为3929吨,1791年下降为797吨。烟草、稻米、蓝靛等大宗农产品的出口也大幅度下降,由此带累商业和航海业停滞,造船业衰落。据统计,从1784年到1786年,美国从英国进口的货物总值约为760万英镑,而同期美国向英国出口则仅为249万英镑,逆差高达521万英镑。出口萎缩、市场缩小,使价格大幅下跌,商人、农场主纷纷破产,债务链条破裂,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动荡,许多地方爆发了农民起义,最著名是的谢司起义。在美国史上,1781年至1789年被称为“危机时期”。从竞争的观点来看,其实质是英国挟裹着其市场竞争的强者优势对新独立的弱小的美国进行打击,以经济殖民来代替政治、军事殖民。 危机给美国上层社会带来了广泛的冲击,“美国向何处去”一时成为报纸和小册子所讨论的焦点。在一片喧嚣声中,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主义的两大声音至今仍清晰可辨。推崇自由贸易多为南部大种植园主、北部大商人。在危机时期,南部大种植园主兼并了大量小农的土地,巩固了竞争地位,他们虽然对英国限制出口不满,却得益于优质廉价的工业品。

因此他们主张自由贸易,一方面要求英国取消出口限制,另一方面试图摆脱英国的商业垄断,开拓南欧、北欧市场及其他全球市场,同时则加快向西部扩张,将西部广袤的土地变为农产品的生产基地,以增强美国农产品的竞争力。北部大商人也主张自由贸易,因为他们的利益得益于对外贸易的扩大,无论进出口是否出现逆差,只要贸易总额上升,就少不了他们的利润。主张贸易保护者成份比较复杂,既有保卫独立战争成果的爱国主义成份,又有在谢司起义前巩固统治秩序的成份,既有受英国打击最沉重的广大小农,又有为数不多的制造业主。由于当时主要矛盾是抵制英国的经济侵略,因此,主张增强邦联政府力量、加强贸易保护的代表,财政部长汉密尔顿事实上控制了政府决策。汉密尔顿认为英国的力量来源在于制造业,因此美国必须重视制造业的发展。而要发展制造业,则必须有政府保护。他指出需要政府保护的三个理由,一,外国政府对制造业有保护和奖励;二,农业国居民出于习惯往往不愿意轻易放弃自己熟悉的职业;三,制造业国在技术、资金、市场方面已经具有优势,这就使“最新建立制造业的国家与制造业已成熟的国家在平等条件下进行竞争,在多数情况下是不可行的。” 遗憾的是,尽管汉密尔顿提出加强联邦政府权力、重视制造业、提倡贸易保护的一揽子方案,但由于当时美国社会经济结构由依附于英国的种植园主和大商人主导,故唯一落实的是加强了联邦政府权力,建立了财政税收制度,恢复了公共信用,顺利发行了新国债,使联邦政府不再有名无实。然而汉密尔顿所珍视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却

美国经济的发展

第8课美国经济的发展: 点击::莲山课件 教学目标 要求掌握的知识: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二战后五十多年来美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要使学生认识:通过讨论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与基本特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通过列表、制作示意图,反映美国经济发展变化的大致情况,培养学生根据图表、数据说明有关历史现象的能力。 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是资本主义自我调节与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是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根本原因,从而领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内涵,领会经济实力对于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重要性。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难点:经济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受制于政治形势。战后美国经济的周期性发展,与国际形势的变化密切相关。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提问:第二次世界大战产生了哪些影响?(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① 给人类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 ② 摧毁了法西斯主义; ③ 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 ④ 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⑤ 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二战改变了世界面貌,二战后以美苏两极为主要矛盾的国际关系结构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结构。其中,以美国为首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后普遍经历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经济高速发展 时期,并随后进行了经济结构调整。为什么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会有这样的经济发展?发展的状况如何?这种发展对资本主义世界 本身产生了什么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本课内容,了解一

下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国家──美国。 讲授新课: 介绍“硅谷” ,提问:这一时期,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布置学生阅读课文并回答,教师归纳): ①向世界各地输出资本,大力拓展海外市场,赚取高额利润; ②应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最新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大力发展新兴工业; ③政府通过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管理。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中我们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 “知识就是力量”。 ──培根 “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 ──邓小平 美国利用自己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优势,十分重视并将原本为军事服务的高科技,大量应用民用工业领域。结果,一方面促进了传统行业的技术改造,使其得到升级换代。另一方面造就了一批新兴行业,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还引导了世界工业发展的走向。关于有利的社会发展环境,解释:美国政府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福利制度,提高工人的收入,保持了社会的基本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最后,补充一点:美国政府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具有经济霸主地位。50年代中期,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商品是美国生产的。70年代初,美国实际的国内生产总值比战后初期增加一倍多。美国经济发展到了“黄金时期”。 但“黄金时期”也是短暂的。70年代,美国经济进入衰退时期,甚至还出现贸易逆差,美国由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变为最大的债务国,

美国发展历史

美国发展史 课标要求: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影响 评价华盛顿 美国南北战争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冷战政策的含义、表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看图片,说出图片的内容 二、自主归纳 1、教材涉及到美国历史的事件有哪些? 2、按事件逐个回忆知识点 (1)美国独立战争 根本原因:英国殖民统治阻碍北美资本主义发展 爆发标志: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 颁布文献:《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 转折点:萨拉托加大捷 领导人:华盛顿 性质: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 历史意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欧洲和拉美的革命运动。 (2)美国南北战争 根本原因:南北两种不同经济制度的矛盾 导火线:主张限制奴隶制的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 战争时间:1861年~1865年 颁布文献:北方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宅地法》 历史意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3)罗斯福新政 原因: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特点:国家干预经济 措施:1、改革银行制度,恢复银行信用 2、整顿农业 3、调整工业(中心措施) 4、兴建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 意义:美国经济恢复过来;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与管理得到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利加强。 (4)战后美国经济的特点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持续发展,呈现繁荣景象。 20世纪七八十年代:70年代危机,经济地位下降;80年代调整,经济发展受限。 20世纪九十年代: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 (5)冷战政策 概念: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遏制”共产主义。 表现:政治上:推行杜鲁门主义 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 军事上:建立北约组织 结束:1991年苏联解体 三、分析讲解中考经典考题 1 (09年淮安)下列哪一事件是在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下发生的() A.工业革命 B.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C.明治维新 D.印度1857-1859民族大起义 2(09黄冈)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积极应用高新技术 B.政局相对稳定,资本雄厚 C.加入欧共体,走联合自遣道路 D.二战期间,美国未受任何损失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08年11月奥巴马当选为美国总统。2009年2月奥巴马参加林肯诞辰200周年纪念活动,并表示他特别感激林肯,因为有了林肯,他才有可能成为美国的第一任黑人总统。 请你回答: 奥巴马为什么说因为有了林肯,他才有可能成为美国的第一任黑人总统? 4、下面是一位同学绘制的美国的年代尺,读后回答问题。 写出所示年代尺中1861年、1947年发生的重大事件。 5、(2009?乐山)(11分)美国历史可以说是世界文明史的一个缩影,从美利坚合

浅谈美国电子商务发展状况

美国商务巡礼作业

浅谈美国电子商务发展状况 一、电子商务的概述 当今,信息与通讯技术快速发展给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动力量,极大地改变了人们数千年来的传统生活方式,全球经济在网络化的时代日益走向了一体。在此背景下,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改进传统商务活动的全新商业机制蓬勃地发展起来。 电子商务是以电子数据交换和因特网上交易为主要内容的全新商务模式。其开放性、全球性、地域性、低成本和高效率切合了商业经济内在要求,不仅改变了全球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还对整个现代经济生活产生了巨大且深远的影响。所以,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是世界经济在21世纪信息技术时代的必然选择。 二、电子商务在美国的起步及发展过程 美国是全球电子商务发展最早也是最快的国家,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其应用领域和规模都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在全球所有电子交易额中,目前大约有50%以上都发生在美国。据报导,互联网在美国发展17年所创造的价值,接近于美国汽车工业经过100年发展所创造的价值。作为这一场电子商务运动的倡导者和推动者,美国国内的电子商务发展经历五个阶段,演绎了一段世界电子商务的发展史。 1991年,美国政府向社会公众开放因特网,允许在网上开发商业应用系统。 1993年,美国总统克林顿提出建设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1994年,美国副总统戈尔进一步提出了建设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倡议,引起世界各国的强烈反响,全球出现了网络建设的热潮。 这一段时期是全球电子商务的萌芽期。此间,随着因特网的兴起,众多美国网络公司纷纷成立,他们以提供信息聚集网络浏览者,吸引广告商投放广告而获得收入。 1995年,因特网上的商业业务信息量首超科教业务信息量,电子商务从此大规模起步发展。 1996年,美国两大信用卡国际组织共同发起制定保障在因特网上进行安全电子交易、适用于B2C的模式的SET协议,并在全球推广。 1997年,美国政府制定了全球电子商务市场框架文件,推动全球电子商务的自由竞争发展。此外,美国和欧盟共同发表了有关电子商务的联合宣言。当年,美国在网上开设的商店已达2万家。 1998年初,美国政府宣布了三项免税政策草案,将网上购物这种商业形式与传统的贸易方式区别出来,用法律形式保护新型的电子商务市场。当年北美网上购物的人数达100万人次。

美国新经济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新经济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新”一词始见于90年代中期的美国,与之伴随的是美国经济123个月的持续增长。美国经济进入巅峰状态之际,新经济潮流迅猛,势不可挡。然而,新世纪开局,美国及世界经济遭遇增长减缓之痛,特别是“9·11”事件的发生将美国经济推进了阶段性调整的灰暗之隅。进入今年,美国经济以强劲之势走出低谷,出人意料地实现高增长,而对其背后成因的重新唤起世人对新经济的兴趣,其未来走向再度成为关注的焦点。依笔者之愚见,新经济只是大潮初起,其生命力蓬勃旺盛,前景看好。同时,新经济的亦对我国提出了诸多严肃的课题。一、与美国经济的起落相伴随1996年12月30日,美国《商业周刊》首次提出“新经济”概念。1997年2月,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以官方语言确认了新经济和知识经济的概念。虽然国际上对何为新经济并无统一认识,但综合有关学术资料,可以初步将新经济归纳为:新经济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以生命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环境技术和管理技术等7大高产业为龙头的经济,其核心是观念的创新、运行模式的创新和技术创新等。新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技术样式,其对世界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的发展所发挥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高新技术的运用带来劳动生产率的较大提高,弥补了劳动力成本的增加,抑制了通货膨胀,从而减弱了经济增长、通货膨胀间的关联度。其次,利润、信贷和投资成为新经济的重要支撑点,而高科技产品的特点决定了企业在信息充分的条件下,可迅速

进行投资战略调整,增加应对市场供求的灵活度。第三,通胀率和物价水平被控制在较低范围,从而弱化了货币政策干预经济的效能,且政策时滞较前拉长。第四,新经济与传统经济的诸多因素有效结合,提高了传统产业及其产品的高科技含量,并使传统经济的生产、运作、管理模式出现新的变化,较有力地促进了传统产业的发展。新经济的迅速成长,极大地推进了美国制造部门、服务部门和流通部门的发展。1990年到1998年的8年时间里,美GDP增长了26.7%.其间,和电力装备产业产值增加了224%,机械工业增加了107%,商业服务、通讯、流通和产业产值的增幅亦均在42 - 68%之间。2000年,美国GDP达到99657亿美元,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上升到31.54%.2001年,持续增长近十年的美国经济开始出现周期性调整的迹象,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在此下,作为信息产业经营状况晴雨表的纳斯达克指数出现急剧波动,高新科技企业利润下降、库存增加,企业裁员、倒闭现象急剧上升。而“9·11”事件的发生则使美国经济雪上加霜,导致股市再次暴跌,缩水达65万亿美元,其中在股市重开的第一周,纳指就下跌16.1%.美国经济遭受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创击。但是,“9·11”事件发生后不久,美国经济,其中包括新经济即出现反弹势头。2001年第四季度美国经济增长率由第三季度的负1.3%摸底回升至1.4% ,全年经济增长1.3%.进入今年以来,美国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率即攀升到 5.8%.美国总统布什年初宣布“美国新经济依然健在”,并且预计在未来11年内,美国劳动生产率可年均增长2.1%,与整个90年代相同。业内专家评称,各种迹象显示,新经济依然生机

美国经济的发展历史与影响

美国经济的发展历史与影响 肖炼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课程前言 主持人:欢迎走进世纪大讲堂,这里是思想的盛宴,这里是学术的殿堂,此轮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尽管美国经济出现了复苏的迹象,但是美国及国际经济仍然处于一个微妙的时期,而且引起了人们长期的关注和思考,曾经飞速发展的美国经济究竟经历了哪些历程,是什么使美国成为了超级大国,这一场金融危机又改变了什么,美国的经济理念和政策对全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还将继续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今天有关这些问题,我们的主题就是“美国经济的发展历史与影响”,首先介绍一下今天主讲嘉宾,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的肖炼研究员欢迎您,参加今天这期节目录制还有两位特邀嘉宾,一位是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的邸晓燕女士,欢迎您。邸晓燕:大家好。 主持人:还有一位是来自人民大学财政金融政策的研究中心的陆超先生,欢迎您。 陆超:主持人好,大家好。 主持人:邸晓燕女士在她翻译的一本著作叫《美国经济史》一书的书评中间她写过这样一句话,可以说产权保障、法制、企业家与创新、必要的社会责任便是美国经济史展现给我们的最主要的临床经验,它们既是共时的,又是历时的,这是您写的,是吧?你在这里面特别提到的五条。 邸晓燕:对,是这样,这本书是美国经济学家,经济史学家乔纳森?休斯和路易斯?凯恩所写的一本在美国是经济学课程的一个教材,是今年1月份出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我所提到的这几条是在书中展现的比较多的,是美国人自己总结出来的,就是这个美国历史留给现在的一个财产。 主持人:陆超先生,您主要的研究重点是在美国的资本市场,您觉得美国的资本市场和美国成为一个超级大国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陆超:美国的经济增长可能的动力,最主要的动力,除了刚才邸女士说这个一些观点以外,我觉得还有一条,就是资本市场的力量。资本市场的力量给予的经济增长可能是双向的,它一方面给予了整个美国经济强大的金融资本,提供了源源不断地资金,而美国的不断地创

《美国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第8课美国经济的发展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了解 二战后五十多年来美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及其发展 的原因 把握 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是:发展速度处于西方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前列;经历了繁荣—危机—持续 稳定发展的过程;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科技含量高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分析数据 列表作图 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哪三个阶段?这 三个阶段的表现各有什么特点?各有什么原因?怎样 根据教材提供的数据制成示意图,对二战后50多年美 国经济的发展情况作大致的描述? 思考归纳 探究原因 战后美国经济发展三个阶段的各自原因是什么?从总 体上看,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其中根本 原因是什么? 你从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中,获得什么 启示? 情感态度价值 观唯物史观 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战争结束后,经过恢复与改造,到20世纪 五六十年代,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南部呈现繁荣景 象;第二阶段,面对危机与“通胀”,经过调整,80 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形势好转,但债务负担沉重;第 三阶段,通过调整政策,90年代以来,经济持续稳定 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 人文素养 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是资本主义自我调节与科技进 步的必然结果,是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的 根本原因。历史与现实都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 产力”,经济实力对于一个国家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 教学重点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战后美国经济周期性发展与国际形势变化的关系;“通货膨胀”、“新经济”的涵义 课件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e47362677.html,/Soft/ShowClass.asp?ClassID=46 图片下载https://www.doczj.com/doc/e47362677.html,/sjlsty1/index.htm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直接涉及美国的重大事件有哪些? ①珍珠港事件后,亚洲太平洋战场的战争。 ②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的作战。 ③雅尔塔会议后,领导英美盟军参与打败意大利和德国。 ④向日本投掷原子弹,迫使它无条件投降等。 教师顺势导入:美国是二战中唯一在欧亚战场同时作战的国家,其领

美国经济发展历程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重点

美国经济发展历程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经济政策的制定 姓名:陈宇辉 专业:经济学 学号:1302010404 课堂号:B0200042 课序号:0 美国经济发展历程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经济政策的制定 摘要:美国经济自第二次工业革命起就开始迅速发展,其中有起有伏,但毫无疑问,仅有两百多年历史,一百多年发展经济史的美国现成为唯一的世界霸主,无论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在此我们主要研究其经济发展历程,并从中得到对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经济政策制定的启示, 关键词:美国经济发展历程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中国经济启示 一、美国经济发展历程(这里主要研究20世纪30年代后的美国经济发展 (一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末 提到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经济,我们不得不想到此前的1929~1933的经济大萧条,大萧条从美国蔓延到整个西方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的恐慌,其源于1921年哈定总统上台到1933年胡佛任期结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1.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本主义世界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例。

1934年民主党富兰克林-罗斯福上台后,实行了“新政”,对经济实行强力的国家干预,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首先挽救银行,然后开展农业复兴和工业复兴,制定了旨在保护穷人和劳动者的瓦格纳法、社会保障法,开展大规模救助,联邦政府兴办公共事业,实施美元贬值鼓励出口等。罗斯福的新政,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摸索出了一条延长垄断资本主义生命的可行途径,也就是大力发展非法西斯主义的、走所谓“福利国家”道路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杜鲁门沿袭政府干预经济政策,并从法律上承认并肯定这一政策。 罗斯福去世后,杜鲁门开展“公平施政”,在经济政策方面仍然奉行罗斯福的国家干预政策。二战后,杜鲁门总统签署并由美国国会通过了《1946年就业法》,该法案第一次在美国以法律的形式确认联邦政府有责任运用他所拥有的一且手段干预经济,保证最大限度的就业以及经济增长。这意味着在法律上把促进经济繁荣、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国威政府责任赋予了联邦政府,这是在法律上对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的肯定,在美国历史上有里程碑性质的意义。[1]前后2人5届20年,体现了 政府强力干预经济并取得明显效果的试验,说明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并不是完全放任的,仍需政府的宏观调控。 3. 艾森豪威尔政府期间(1953~1961年 1953年,艾森豪威尔入主白宫,他担心新政以来大规模的国家干预,无异于“滑向了社会主义”,因此,他们极力试图回到“正常状态”(也就是自由放任的状态,但美国的现实情况最终使得艾森豪威尔政府接受了新政以来民主党政府的社会经济改革,走了一条完全不同于胡佛时代的新共和党路线——一条中间路线。艾森豪威尔政府期间,面临的主要经济问题为通货膨胀,所以主要的货币政策时紧缩性货币政策,但当经济萧条时也启用扩张性货币政策。 4.肯尼迪首次正式将凯恩斯主义的短期扩张性财政政策长期化的实际转变。 1961年,民主党肯尼迪入主白宫。在经济政策上,继续奉行凯恩斯主义,实行以减税

美国经济发展史

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 人类的经济活动发展到今天,主要经历了两种经济形态: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1)自然经济:又称自给自足的经济,是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极不发达状态下的产物,在资本主义时期以前长期占统治地位。 (2)商品经济:是适应生产力发展并可以进一步推动其发展的经济形态,是外向、开放型的经济,充满了活力,比自然经济有着不可估量的优越性。 商品经济代替自然经济是人类由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最本质特征之一,是资本主义社会和国家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态。 资本主义经济是典型的和最成熟的商品经济,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主要是通过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变化反映出来的。 世界近现代史上的革命与改革、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工人运动与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与高涨、思想文化上的剧变,无不从经济领域的发展变化找到其根源。 2、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概况 (1)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14—16世纪) ①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A、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发展 (生产技术的发展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社会结构的变化) B、具体因素:生产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分工的扩大?商品经济的迅速发 展?(产生萌芽地区的)国内外市场的逐步形成 ②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马克思语) ③商业资本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起了巨大作用,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市场的扩大;商品经济的发展逐渐改变了农村的自然经济。 ④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掠夺 A、根源:15世纪欧洲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B、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和意义:引起了两个“革命” C、早期殖民掠夺:葡萄牙、西班牙最早从事殖民征服;掠夺到的巨额资金转移到欧洲其他国家(本质作用:欧洲资本原始积累);葡、西没有因这些财富而较早地发展起资本主义。 (2)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经济(17世纪初—19世纪初) 这一时期,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封建自然经济走向瓦解是这时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发展趋势。 ①资本主义尚处在初期阶段 许多近代资本主义必有的特点还没有具备。商人以及一些大资本家是早期资产阶级的主要成员,通常被称为大资产阶级。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阶级在这一阶段也还没有最后形成。在资产阶级中间起主导作用的是与商业资本、高利贷资本相联系的商业资产阶级,工人还没有形成为近代的产业无产阶级。

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

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 【内容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实力骤然增长,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占有全面的优势,其综合经济实力也跃居世界第一并且居高不下。本文将分别从二战后到60年代末、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以后这四个时期叙述美国经济的发展过程,并分析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和介绍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关键词】:经济发展、发展特点、经济干预、财政政策、经济政策 “二战”后,世界整体上得到了和平,和平与发展也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美国在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的基础上,抓住经济发展的机遇,经济实力迅猛增长,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占有全面的优势。 (一)、二战后到60年代末美国经济的发展 二战后到60年代末,美国政府奉行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经济,实行充分就业,危机发生时政府动用赤字财政、通货膨胀等手段减轻了危机,经济实力不断增长。 美国战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优势地位的保持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国联邦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战后美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不是表现在采取工业国有化的形式,而是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对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进行干预。其主要特点是不断地依靠增加国家预算中的财政支出,依靠军事定货和对垄断组织甚至中小私营企业实行优惠税率来刺

激生产,增加社会固定资本投资。 虽然美国没有在战后实行工业国有化,其经济体制仍保持着较为典型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但是,美国联邦政府在战后对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重大科研项目、现代化公共设施进行大量的投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战后美国的经济繁荣有直接的作用。美国政府在战后对经济的干预还表现在,为了维持高出口水平,一方面在“援外”项目下通过国家购买进行出口,另一方面对某些美国产品的出口实行补贴。此外,美国政府还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科研和教育网点,推行社会保障政策等,在缓和国内阶级矛盾的同时,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同期,美国经济的发展也具有一系列新特点。 首先,从50~6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出现了一个西方经济学家所称的“黄金时代”。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 其次,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重心逐渐向西部和南部转移。美国传统的工业区在东北部,随着战后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没有传统工业负担的美国西部和南部,由于拥有新兴工业的原料——石油而特别适宜于诸如飞机制造业、石油工业和石油化工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美国西部和南部的新财团也骤然兴起,在经济乃至政治上与传统的东北部财团形成激烈的竞争。美国西部和南部经济实力的增长,以及西部和南部新财团的兴起,对美国的政治也产生巨大影响。美国的政治权力不再由“多雪地带”的东北部独占,西部和南部的“阳光地

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情况作一个大致的描述。 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发展及其特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实力骤然增长,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占有全面的优势。在完成了由战时经济向和平时期转变之后,美国经济从20世纪50年代起在上述优势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持续增长。从1955至1968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以每年4%的速度增长。虽然在同一时期西欧各国和日本的整体经济增长速度赶上了美国(法国为5.7%、联邦德国为5.1%、日本为7.2%、英国为2.8%),但是战后美国经济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中仍占有优势地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时期美国经济曾经出现连续106个月的持续增长,这一记录直至90年代出现所谓的“新经济”之后才被打破。 美国战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优势地位的保持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国联邦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战后美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不是表现在采取工业国有化的形式,而是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对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进行干预。其主要特点是不断地依靠增加国家预算中的财政支出,依靠军事定货和对垄断组织甚至中小私营企业实行优惠税率来刺激生产,增加社会固定资本投资。虽然美国没有在战后实行工业国有化,其经济体制仍保持着较为典型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但是,美国联邦政府在战后对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重大科研项目、现代化公共设施进行大量的投资。比如美国政府对发展原子能工业的投资,从1945年至1970年共计175亿美元;对宇航工业的投资,从60年代末起每年投入50多亿美元。美国政府之所以如此做,是因为战后科技革命的需要。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战后美国的经济繁荣有直接的作用,然而,对新科技产业部门的投资风险高,因此战后美国政府就主动出面承担起对这些部门的投资任务。美国政府在战后对经济的干预还表现在,为了维持高出口水平,一方面在“援外”项目下通过国家购买进行出口,另一方面对某些美国产品的出口实行补贴。在“援外”项目下提供的出口在美国出口比重中,1949年占46%,50年代占30%左右,60年代占20%左右。此外,美国政府还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科研和教育网点,推行社会保障政策等,在缓和国内阶级矛盾的同时,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一系列新特点。首先,从50~6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出现了一个西方经济学家所称的“黄金时代”。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经过“黄金时代”的发展从1961年的5 233亿美元上升到1971年的10 634亿美元;1965~1970年美国的工业生产以18%的速度增长。1970年美国拥有世界煤产量的25%,原油产量的21%,钢产量的25%。1971年美国拥有汽车1.11亿辆,83%的家庭至少拥有一辆汽车。1970年美国农产品比1950年增长了2倍,一个农民能养活47.1个人。战后美国经济增长出现“黄金时代”的主要原因为:(1)上述已经提到的美国联邦政府对经济加强了干预;(2)为应付冷战而加强的国民经济军事化极大地刺激了经济的增长;(3)战后技术革命推动了经济的迅速发展;(4)利用战后的经济优势地位,扩大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充分利用国外的廉价资源,其中特别是石油资源,从而极大地获取高额利润;(5)战后美国的国内政治局面相当稳定。 其次,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重心逐渐向西部和南部转移。美国传统的工业区在东北部,随着战后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没有传统工业负担的美国西部和南部,由于拥有新兴工业的原料——石油而特别适宜于诸如飞机制造业、石油工业和石油化工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美国西部和南部的新财团也骤然兴起,在经济乃至政治上与传统的东北部财团形成激烈的竞

美国近代经济发展史

美国近代经济发展史在哪能找到?最好是通俗点的简单点的:) 悬赏分:10 - 解决时间:2006-7-9 14:21 对中国现代经济的发展有何借鉴的意义。 提问者:怎么爱你就不行- 一级 最佳答案 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 人类的经济活动发展到今天,主要经历了两种经济形态: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 (1)自然经济:又称自给自足的经济,是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极不发达状态下的产物,在资本主义时期以前长期占统治地位。 (2)商品经济:是适应生产力发展并可以进一步推动其发展的经济形态,是外向、开放型的经济,充满了活力,比自然经济有着不可估量的优越性。 商品经济代替自然经济是人类由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最本质特征之一,是资本主义社会和国家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态。 资本主义经济是典型的和最成熟的商品经济,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主要是通过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变化反映出来的。 世界近现代史上的革命与改革、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工人运动与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与高涨、思想文化上的剧变,无不从经济领域的发展变化找到其根源。 2、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概况 (1)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14—16世纪) ①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A、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发展 (生产技术的发展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社会结构的变化) 商品经济的迅速发?社会生产分工的扩大?B、具体因素:生产技术的进步 (产生萌芽地区的)国内外市场的逐步形成?展 ②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马克思语) ③商业资本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起了巨大作用,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市场的扩大;商品经济的发展逐渐改变了农村的自然经济。 ④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掠夺 A、根源:15世纪欧洲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B、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和意义:引起了两个“革命” C、早期殖民掠夺:葡萄牙、西班牙最早从事殖民征服;掠夺到的巨额资金转移到欧洲其他国家(本质作用:欧洲资本原始积累);葡、西没有因这些财富而较早地发展起资本主义。 (2)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经济(17世纪初—19世纪初) 这一时期,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封建自然经济走向瓦解是这时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发展趋势。 ①资本主义尚处在初期阶段

《美国经济的发展》参考教案1

第8课美国经济的发展 教学目标 要求掌握的知识: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二战后五十多年来美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要使学生认识:通过讨论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与基本特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通过列表、制作示意图,反映美国经济发展变化的大致情况,培养学生根据图表、数据说明有关历史现象的能力。 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是资本主义自我调节与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是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根本原因,从而领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内涵,领会经济实力对于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难点:经济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受制于政治形势。战后美国经济的周期性发展,与国际形势的变化密切相关。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提问:第二次世界大战产生了哪些影响?(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①给人类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 ②摧毁了法西斯主义; ③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 ④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⑤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二战改变了世界面貌,二战后以美苏两极为主要矛盾的国际关系结构取代了

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结构。其中,以美国为首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后普遍经历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并随后进行了经济结构调整。为什么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会有这样的经济发展?发展的状况如何?这种发展对资本主义世界本身产生了什么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本课内容,了解一下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国家──美国。 讲授新课: 介绍“硅谷”,提问:这一时期,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布置学生阅读课文并回答,教师归纳): ①向世界各地输出资本,大力拓展海外市场,赚取高额利润; ②应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最新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大力发展新兴工业; ③政府通过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管理。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中我们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 “知识就是力量”。 ──培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 ──邓小平 美国利用自己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优势,十分重视并将原本为军事服务的高科技,大量应用民用工业领域。结果,一方面促进了传统行业的技术改造,使其得到升级换代。另一方面造就了一批新兴行业,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还引导了世界工业发展的走向。关于有利的社会发展环境,解释:美国政府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福利制度,提高工人的收入,保持了社会的基本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最后,补充一点:美国政府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具有经济霸主地位。50年代中期,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商品是美国生产的。70年代初,美国实际的国内

美国发展史

美国发展史复习学案 开发区实验中学李瑞芬 课标要求: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影响 评价华盛顿 美国南北战争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冷战政策的含义、表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看图片,说出图片的内容 二、自主归纳 1、教材涉及到美国历史的事件有哪些? 2、按事件逐个回忆知识点 (1)美国独立战争 根本原因:英国殖民统治阻碍北美资本主义发展 爆发标志: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 颁布文献:《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 转折点:萨拉托加大捷 领导人:华盛顿 性质: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 历史意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欧洲和拉美的革命运动。 (2)美国南北战争 根本原因:南北两种不同经济制度的矛盾 导火线:主张限制奴隶制的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 战争时间:1861年~1865年 颁布文献:北方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宅地法》

历史意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3)罗斯福新政 原因: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特点:国家干预经济 措施:1、改革银行制度,恢复银行信用 2、整顿农业 3、调整工业(中心措施) 4、兴建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 意义:美国经济恢复过来;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与管理得到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利加强。 (4)战后美国经济的特点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持续发展,呈现繁荣景象。 20世纪七八十年代:70年代危机,经济地位下降;80年代调整,经济发展受限。 20世纪九十年代: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 (5)冷战政策 概念: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遏制”共产主义。 表现:政治上:推行杜鲁门主义 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 军事上:建立北约组织 结束:1991年苏联解体 三、分析讲解中考经典考题 1 (09年淮安)下列哪一事件是在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下发生的() A.工业革命 B.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C.明治维新 D.印度1857-1859民族大起义 2(09黄冈)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积极应用高新技术 B.政局相对稳定,资本雄厚 C.加入欧共体,走联合自遣道路 D.二战期间,美国未受任何损失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08年11月奥巴马当选为美国总统。2009年2月奥巴马参加林肯诞辰200周年纪念活动,并表示他特别感激林肯,因为有了林肯,他才有可能成为美国的第一任黑人总统。 请你回答: 奥巴马为什么说因为有了林肯,他才有可能成为美国的第一任黑人总统? 4、下面是一位同学绘制的美国的年代尺,读后回答问题。

最新精品作文:中国与美国经济发展_800字作文

中国与美国经济发展_800字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中国逐渐的追上国际大国的脚步,成为众所周知的体育强国,但现在的中国也仅是体育强国,与美国、日本还有一定差距。而要达到经济上的巅峰,我认为有必要借鉴美国的经济发展。 1929年,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从美国爆发,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美国的危机,工农运动高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争夺及帝国主义与殖民地之间矛盾更加尖锐。 1933年,罗斯福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是经济复苏。随着经济的逐渐复苏,二战后五六十年代,美国的工业生产空前发展,经济实力急剧膨胀,成为经济超级大国。 20年代初,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放慢,开始出现贸易逆差,并不断扩大。同时,美国黄金和外汇储备大幅度下降,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变成最大的债务国。 1973年,有石油危机引发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元再也无法按固定汇率兑换黄金,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地位发生动摇。

1980年,里根采取对内振兴经济,对外重振国威的措施,来恢复美国经济。 1992年克林顿突出面向未来的投资,将重点放在基础设施,环境净化工程以及教育和研究机构,以高科技带动经济发展,大力扶植信息产业的发展。重视对外贸易,推行以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方针,积极推动多边经济合作,并谋求在其中的霸权地位。 20世纪80-90年代,美国经济高速增长,经济状况大大优于其他发达国家。在世界各国中,美国率先进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各国的政治经济都有所提高。中国从一个半殖民地的国家发展到社会主义国家的过程中的辛 苦是巨大的,尤其是国民经济。 1967-1968年,在全国内战的局面中,国民经济形势迅速恶化。经济工作机构瘫痪,经济管理处于无政府状态,交通运输阻塞,市场供应紧张,日用消费品短缺。 中观中国美国经济,可见一个殖民国家和霸主国家经济发展的波折。而这些波折的根源就是战争,野心。如果人民和睦,团结友爱,那么哪来的经济震动,资源短缺。如果没有侵略抑制中国的发展,中国的现状怎能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代表人民向各国政府呼吁,避免战争,人民需要和平。

美国新经济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新经济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新经济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新经济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2006-11-28 电子商务论文 美国新经济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新经济”一词始见于90年代中期的美国,与之伴随的是美国经济123个月的持续增长。美国经济进入巅峰状态之际,新经济潮流迅猛,势不可挡。然而,新世纪开局,美国及世界经济遭遇增长减缓之痛,特别是“9·11”事件的发生将美国经济推进了阶段性调整的灰暗之隅。进入今年,美国经济以强劲之势走出低谷,出人意料地实现高增长,而对其背后成因的研究重新唤起世人对新经济的兴趣,其未来走向再度成为关注的焦点。依笔者之愚见,新经济只是大潮初起,其生命力蓬勃旺盛,前景看好。同时,新经济的发展亦对我国提出了诸多严肃的课题。 1996年12月30日,美国《商业周刊》首次提出“新经济”概念。1997年2月,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以官方语言确认了新经济和知识经济的概念。虽然目前国际上对何为新经济并无统一认识,但综合有关学术资料,可以初步将新经济归纳为:新经济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以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环境技术和管理技术等7大高科技产业为龙头的经济,其核心是观念的创新、运行模式的创新和技术创新等。新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技术样式,其对世界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的发展所发挥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高新技术的运用带来劳动生产率的较大提高,弥补了劳动力成本的增加,抑制了通货膨胀,从而减弱了经济增长、通货膨胀间的关联度。 其次,企业利润、信贷和投资成为新经济的重要支撑点,而高科技产品的特点决定了企业在信息充分的条件下,可迅速进行投资战略调整,增加应对市场供求的灵活度。 第三,通胀率和物价水平被控制在较低范围,从而弱化了货币政策干预经济的效能,且政策时滞较前拉长。 第四,新经济与传统经济的诸多因素有效结合,提高了传统产业及其产品的高科技含量,并使传统经济的生产、运作、管理模式出现新的变化,较有力地促进了传统产业的发展。 新经济的’迅速成长,极大地推进了美国工业制造部门、服务部门和流通部门的发展。1990年到1998年的8年时间里,美GDP增长了26.7%。其间,电子和电力装备产业产值增加了224%,机械工业增加了107%,商业服务、通讯、流通和交通产业产值的增幅亦均在42—68%之间。2000年,美国GDP达到99657亿美元,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上升到31.54%。2001年,持续增长近十年的美国经济开始出现周期性调整的迹象,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在此影响下,作为信息产业经营状况晴雨表的纳斯达克指数出现急剧波动,高新科技企业利润下降、库存增加,企业裁员、倒闭现象急剧上升。而“9·11”事件的发生则使美国经济雪上加霜,导致股市再次暴跌,缩水达6.5万亿美元,其中在股市重开的第一周,纳指就下跌16.1%。美国经济遭受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创击。但是,“9·11”事件发生后不久,美国经济,其中包括新经济即出现反弹势头。2001年第四季度美国经济增长率由第三季度的负1.3%摸底回升至1.4%,全年经济增长1.3%。进入今年以来,美国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率即攀升到5.8%。美国总统布什年初宣布“美国新经济依然健在”,并且预计在未来11年内,美国劳动生产率可年均增长2.1%,与整个90年代相同。业内专家评称,各种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