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值分析 教学大纲

数值分析 教学大纲

数值分析  教学大纲
数值分析  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3000071

课程名称:数值分析(Numerical Analysis)

学分:4

总学时:72

学时分配:课时总学时:64学时。其中:理论课学时:60学时;习题课学时:12学时;实验学时:课内0学时,课外16学时。

适应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预修课程:数学分析/高等数学,高等代数/线性代数

◇课程教学目标:

数值分析是研究利用计算机求解各种数学模型的数值计算方法及理论,包括误差基本理论、插值方法、函数逼近、数值微分与积分、常微分方程数值解、非线性方程组数值解法、矩阵特征值计算等经典问题的数值方法与基本理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数值分析的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论,具备一定的设计、分析和实现算法的能力,培养应用计算机进行科学与工程计算的能力,提高学生应用数学与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数值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数值逼近、数值微分与积分、微分方程初值问题、方程(组)求根的直接与迭代解法及矩阵特征值计算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及经典算法,并能对算法进行误差分析。能使用计算机对基本数值计算问题进行求解,能初步用数值分析方法进行算法分析,为解决较复杂的实际科学与工程计算问题打下必要的基础。

◇教学方法:

将多媒体教学和传统的黑板板书教学相结合。在背景知识的讲解、数值方法的意义以及计算实例的程序演示时,应充分发挥多媒体直观生动的优势,帮助学生进行感性认识。在算法推导、理论分析等方面,可采用传统的板书讲解,引导学生去感受和思考数学逻辑的过程以及创造性的思维过程,加深对数学理论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逻辑和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应将课堂讲解、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课外已到学生积极开展数值试验,撰写实验报告、让学生在初步开展科研工作方面得到更好、更有效的训练。

◇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章绪论

1.该章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1)了解数值分析的特点及其研究对象;(2)了解误差来源,掌握误差的基本概念与数值的精度表示;(3)掌握数值运算中的基本方法与原则;(4)向量和矩阵的范数。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误差,绝对误差,相对误差,有效数字,收敛性。

3.教学重点与难点: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以及它们与有效数字的关系。

第二章插值与拟合

1.该章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

多项式插值部分:(1)掌握多项式插值公式存在的唯一条件及其余项表达式的推导;(2)掌握Lagrange插值多项式的构造、其基函数的性质与截断误差的估计;(3)会构造Newton 插值多项式的,掌握差商、差分的性质与计算;(4)掌握两种典型的Hermite插值多项式的构造;(5)能论述高次与分段低次多项式插值的收敛性和稳定性,并能构造分段线性插值及分段两点三次Hermite插值;(6)理解三次样条函数及三次样条插值函数的定义及其构造方法;(7)了解这几种插值的联系及区别并能熟练地进行运算。

拟合部分:(1)熟知正交多项式的有关性质,能用正交多项式获得最佳平方逼近多项式及近似最佳一致逼近多项式;(2)理解最佳平方逼近和最佳一致逼近的概念;(3)能正确应用法方程组,获得最佳平方逼近函数;(4)会用Chebyshev逼近定理去构造最佳逼近函数;(5)掌握曲线拟合的最小二乘法,并能应用该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Lagrange插值方法,均插与Newton插值法,Hermite插值法以及三次样条的构造,逼近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最佳平方逼近,最小二乘法,Legendre与Chebyshev正交多项式。

3.教学重点与难点:Lagrange插值方法,均差与Newton插值法以及分段低次插值法,三次样条的构造,最佳平方逼近。

4.习题课安排:本章内容总结、典型及重点习题选讲。

第三章数值积分和数值微分

1.该章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1)理解数值积分的基本思想,掌握代数精度的概念;(2)掌握插值型求积公式、Newton—Cotes公式、复化求积公式以及Romberg方法;(3)了解Gauss求积公式的基本概念,掌握Gauss—Legendre低次求积方法。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代数精度的概念,Newton—Cotes公式,复化求积方法,Romberg方法以及Gauss求积公式。

3.教学重点与难点:Newton—Cotes公式,复化求积思想,Romberg法、Gauss求积公式。4.习题课安排:本章内容总结、典型及重点习题选讲。

第四章:线性方程组的直接解法

1.该章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1)掌握Gauss消去法及主元Gauss消去法;(2)掌握向量与矩阵范数的基本概念;(3)掌握LU分解,正定对称阵的分解;(4)了解误差分析的基本方法。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向量与矩阵范数的定义及其各种形式,会直接求解线性方程组。

3.教学重点与难点:向量与矩阵范数,矩阵分解的理论和方法。

4.习题课安排:本章内容总结、典型及重点习题选讲。

第五章:线性方程组的迭代解法

1.该章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1)掌握Jacobi与Gauss—Seidel迭代算法。(2)会分析迭代法的收敛性,理解超松弛迭代算法。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Jacobi迭代算法,Gauss—Seidel迭代算法,SOR方法,迭代法的收敛条件。

3.教学重点与难点:算法的设计与实现及其收敛性。

4.习题课安排:本章内容总结、典型及重点习题选讲。

第六章:非线性方程的数值解法

1.该章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1)掌握迭代算法的基本思想及收敛条件;(2)掌握Newton 迭代法及收敛条件;(3)了解弦截法及抛物线法;(4)会使用收敛加速技巧。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不动点理论,迭代法的基本思想,Newton迭代法,弦截法及抛物线法,迭代方法的收敛性分析,收敛加速技巧。

3.教学重点与难点:不动点理论,迭代法的基本思想及收敛性分析。

4.习题课安排:本章内容总结、典型及重点习题选讲。

第七章:矩阵特征值问题的数值解法

1.该章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1)掌握幂法、反幂法,了解Jacobi方法;(2)理解Householder约化矩阵的基本思想;(3)掌握QR算法。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幂法、反幂法、Householder变换、旋转矩阵;QR分解及QR算法。

3.教学重点与难点:幂法,反幂法,Householder变换,旋转矩阵,QR分解和QR算法。4.习题课安排:本章内容总结、典型及重点习题选讲。

第八章:常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

1.该章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1)理解Euler方法以及Runge—Kutta方法的基本思想;(2)掌握改进的Euler方法和四阶Runge—Kutta方法;(3)了解线性多步方法以及Adams 预测-校正系统。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Euler方法以及Runge—Kutta方法的基本思想,经典Runge—Kutta方法,线性多步方法以及Adams预测-校正系统,算法的稳定性、相容性及收敛性。

3.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的适定性,算法的稳定性、相容性及收敛性,Euler方法,Runge —Kutta方法以及Adams预测-校正系统。

4.习题课安排:本章内容总结、典型及重点习题选讲。

◇主要参考教材:

1.韩旭里,数值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主讲教材)

2.韩旭里,万中,数值分析与实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

3.李庆扬,王能超,易大义,数值分析,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86。

4.邓建中,刘之行,计算方法,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5.关治,陆金甫,数值分析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学时分配

(下面是按教学内容进行学时分配。实际教学时,可根据情况采取如下方案:先进行基本内容教学,压缩适当课时,再进行算法设计与数值试验的教学,然后再进行综合复习与知识扩展的教学。通过多个环节教学,巩固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数值分析》实践教学方案

课程编号:13000071

课程名称:数值分析

英文名称:Numerical Analysis

适应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1.方案的任务、性质和目的

本方案是《数值分析》课程的配套实践环节,旨在引导学生使用计算机开展数值试验,掌握数值算法和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能。学生通过选择算法、编写程序、分析数值结果、写数值实验报告、课堂讨论等环节的综合训练,从而逐步掌握数值试验的方法和技巧,获得多方面的计算经验。

2.基本内容

本课程主要涉及数值分析(计算方法)的经典理论和方法,以及这些方法的基本算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插值和拟合

(2)数值积分与数值微分

(3)线性方程组的直接解法

(4)线性方程组的迭代解法

(5)非线性方程和方程组的数值解法

(6)矩阵特征值问题的数值解法

(7)常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

3.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实验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数值分析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的认识,通过实践了解这些算法的实现手段。

实验方式:

该课程主要由七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由任课教师指定一数值试验题由学生于课外完成,内容可参考《数值实验题》;由指导教师讲解实验的基本要求,提示算法的基本思想;实验一人一组,独立完成实验的演示、验证和代码编写;在给定的时间内,学生实验完成情况以书面的实验报告形式上交任课教师,该项作为平时成绩评定的主要依据。

4.实验项目设置与内容提要

§1 拉格朗日(Lagrange)插值实验

实验目的:用Lagrange方法直接计算插值多项式,观察龙格(Runge)现象。

内容简介:由给定的Runge现象的插值数据,利用Lagrange方法构造基函数, 生成插值函数, 并画图演示,计算其截断误差.

§2 Romberg外推积分法实验

实验目的: 加深外推法的原理理解, 掌握Romberg外推法的计算方法。

内容简介: 对外推法的基本算法实施编程, 并验证计算结果的收敛情况。

§3 线性方程组的直接解法实验

实验目的: 加深理解高斯直接消去法和选主元消去法,掌握系数矩阵的三角分解方法的具体算法,并利用三角分解求解线性方程组。

内容简介: 具体对数值实验的一个习题用选主元消去法编程、求解和应用三角分解法求解方程组,比较两个方法的不同和优劣。

§4 线性方程组迭代法求解实验

实验目的: 加深理解Jacobi迭代方法和Gauss-Seidel迭代方法,了解SOR迭代方法,观察松弛因子变化对解的影响。

内容简介: 具体对数值实验的一个习题用Gauss-Seidel迭代方法编程、求解, 并对不同的常向量扰动观察其解的变化。

§5 Newton迭代方法实验

实验目的: 掌握Newton迭代,简化牛顿迭代求非线性方程的解。

内容简介:具体对数值实验的一个习题用Newton迭代方法编程、求解, 并分析其解的收敛情况。

§6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求解实验

实验目的:掌握幂法和反幂法的具体算法,理解原点位移法求解矩阵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内容简介:具体对数值实验的一个习题用原点位移法编程, 求解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并分析其解的收敛情况。

§7 常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试验

实验目的:掌握初值问题数值解法的常用解法和具体算法,加深理解初值问题数值解法的收敛性和稳定性。

内容简介:具体对数值实验的一个习题用经典四Runge-Kutta方法, 求解方程, 并分别取不同的步长分析其解的收敛情况。

5.考核方式与评分办法

实验结束后学生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实验报告及实验数据分析等;指导教师对每份实验报告进行批改、评分并将成绩登录在册。不符合实验要求的重做;该课程所有实验结束后,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及报告给出考核成绩,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平时成绩的40%)。

6.主要教材

[1] 韩旭里数值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 韩旭里,万中.数值分析与实验.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3] 黄友谦,程诗杰,陈浙鹏. 数值试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4] 蔡大用. 数值分析与实验学习指导.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与施普林格出版社,2001。

[5] 肖筱南. 数值计算方法与上机实习指导.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 A. Quarteroni, R. Sacco, F. Saleri. Numerical Mathematics, York:Springer-Verlag, 2000。

数值分析典型习题

特别声明:考试时需带计 算器作辅助计算 1.2015x *=是经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值,则其相对误差* r e ≤-31 104 ?. 2. 01(),(), ,()n l x l x l x 是以01,, ,n x x x 为节点的拉格朗日插值基函数,则 3.设(0)1(1)3(2)4(3)2f =,f =,f =,f =,[0123]f =,,,1 3 - . 4. 利用Simpson 公式求?2 1 2dx x = 7.3 5. 设求积公式1 0()d (),(1)n k k k f x x A f x n ≈≥∑?=是Gauss 型求积公式,则3 n k k k A x == ∑1 .4 6. 数值微分公式(2)(2) ()i i i f x h f x h f x h +≈ --'的截断误差为 2().O h 7. 设1101A ?? = ??? ,则A 的谱半径()A ρ= 1 ,A 的条件数1cond ()A = 4. 8. 用牛顿下山法求解方程3 03 x x -=根的迭代公式是 2 13 3(1),3n n n n x x x x x λ+-=-- 下山条件是 1()().n n f x f x +< 9.对任意初始向量(0)x 及任意向量f ,线性方程组的迭代公式(1)()(0,1,2,)k k k +=+=x Bx f ,迭代序列()k x 收敛于方程组的精确解x *的充分必要条件是()1.ρ

数值分析试题及答案汇总

数值分析试题 一、 填空题(2 0×2′) 1. ?? ????-=? ?????-=32,1223X A 设x =是精确值x *=的近似值,则x 有 2 位 有效数字。 2. 若f (x )=x 7-x 3+1,则f [20,21,22,23,24,25,26,27]= 1 , f [20,21,22,23,24,25,26,27,28]= 0 。 3. 设,‖A ‖∞=___5 ____,‖X ‖∞=__ 3_____, ‖AX ‖∞≤_15_ __。 4. 非线性方程f (x )=0的迭代函数x =?(x )在有解区间满足 |?’(x )| <1 ,则使用该迭代 函数的迭代解法一定是局部收敛的。 5. 区间[a ,b ]上的三次样条插值函数S (x )在[a ,b ]上具有直到 2 阶的连续导数。 6. 当插值节点为等距分布时,若所求节点靠近首节点,应该选用等距节点下牛顿差商 公式的 前插公式 ,若所求节点靠近尾节点,应该选用等距节点下牛顿差商公式的 后插公式 ;如果要估计结果的舍入误差,应该选用插值公式中的 拉格朗日插值公式 。 7. 拉格朗日插值公式中f (x i )的系数a i (x )的特点是:=∑=n i i x a 0)( 1 ;所以当 系数a i (x )满足 a i (x )>1 ,计算时不会放大f (x i )的误差。 8. 要使 20的近似值的相对误差小于%,至少要取 4 位有效数字。 9. 对任意初始向量X (0)及任意向量g ,线性方程组的迭代公式x (k +1)=Bx (k )+g (k =0,1,…)收 敛于方程组的精确解x *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B)<1 。 10. 由下列数据所确定的插值多项式的次数最高是 5 。 11. 牛顿下山法的下山条件为 |f(xn+1)|<|f(xn)| 。 12. 线性方程组的松弛迭代法是通过逐渐减少残差r i (i =0,1,…,n )来实现的,其中的残差 r i = (b i -a i1x 1-a i2x 2-…-a in x n )/a ii ,(i =0,1,…,n )。 13. 在非线性方程f (x )=0使用各种切线法迭代求解时,若在迭代区间存在唯一解,且f (x )

《数值分析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数值分析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512110303 课程名称: 数值分析课程设计 周数/学分:3/3 先修课程:《数值分析》 适用专业: 信息与计算科学 开课教研室:应用数学教研室 一、目的与要求: 《数值分析课程设计》是实践性教学内容之一,是《数值分析》课程的辅助教学过程,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必修课。通过设计,使学生深化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数值计算方法的程序设计能力,初步具备解决实际数值计算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内容: 1.掌握数值分析的基本内容。误差的基本概念,插值与拟合,数值积分,线性代数方程组的解法,非线性方程求根,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的数值解法。 2.对每部分内容设计一定难度的问题,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确定解决方案。 3.进行模拟与仿真,进行结果分析,编写课程设计报告 三、课程设计步骤与方法 1.教师向学生讲解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补充相关基本知识,布置课程设计任务。 2.学生查找资料,编程、调试程序。本步骤是课程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要求学生分析算法,写出相应程序,并对结果进行解释 3.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四、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算法说明正确无误,图表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2.毎生一台计算机,要求学生使用Matlab软件或Mathematica软件编写相关程序。 3.按要求完成一篇的课程设计报告。 4.课程设计的方式:以集中学习为主;独立完成课程设计阶段规定的全部工作任务。 五、课程设计进度表 序号 内 容 所用时间 1 教师讲解,布置任务 1天 2 学生编写程序并撰写设计报告 11天

3 教师反馈意见,学生修改设计报告 3天 合计 15天 六、课程设计考核方式 平时设计环节中的表现占总成绩30%,课程设计报告和软件运行情况占总成绩70%。 执笔:赵国喜 审定:朱耀生 梁桂珍

数值分析典型例题

第一章典型例题 例3 ln2=0.…,精确到10-3的近似值是多少 解 精确到10-3=,即绝对误差限是=, 故至少要保留小数点后三位才可以。ln2 第二章典型例题 例1 用顺序消去法解线性方程组 ??? ??1 -=4+2+4=+2+31 -=4++2321 321321x x x x x x x x x 解 顺序消元 ?? ?? ??????---???→???????????---????→???????????--=-?+-?+-?+1717005.555.00141 25.025.105.555.001412142141231412]b A [)3()2/1()2/3(231312r r r r r r M 于是有同解方程组 ?? ? ??-==--=++17175.555.0142332321x x x x x x 回代得解 x 3=-1, x 2=1,x 1=1,原线性方程组的解为X =(1,1,-1)T 例2 取初始向量X (0)=(0,0,0)T ,用雅可比迭代法求解线性方程组 ??? ??5 =+2+23=++1=2-2+321 321321x x x x x x x x x 解 建立迭代格式 ???????+--=+--=++-=+++5223122) (2)(1)1(3 ) (3)(1)1(2 ) (3)(2)1(1k k k k k k k k k x x x x x x x x x (k =1,2,3,…)

第1次迭代,k =0 X (0)=0,得到X (1)=(1,3,5)T 第2次迭代,k =1 ???????-=+?-?-=-=+--==+?+?-=3 532123 351515232)2(3) 2(2)2(1x x x X (2)=(5,-3,-3)T 第3次迭代,k =2 ???????=+-?-?-==+---==+-?+-?-=1 5)3(2521 3)3(511)3(2)3(2)2(3) 3(2)3(1x x x X (3)=(1,1,1)T 第4次迭代,k =3 ???????=+?-?-==+--==+?+?-=1 512121 311111212)2(3) 2(2)2(1x x x X (4)=(1,1,1)T 例4 证明例2的线性方程组,雅可比迭代法收敛,而高斯-赛德尔迭代法发散。 证明 例2中线性方程组的系数矩阵为 A =?? ?? ? ?????-122111221 于是 D =?? ?? ??????100010001 D -1=D ??????????=022001000L ~ ????? ?????-=000100220U ~ 雅可比迭代矩阵为

数值分析试卷及其答案2

1、(本题5分)试确定7 22作为π的近似值具有几位有效数字,并确定其相对误差限。 解 因为 7 22=3.142857…=1103142857.0-? π=3.141592… 所以 3 12 10 2 110 21005.0001264.07 22--?= ?= <=- π (2分) 这里,3,21,0=-=+-=n n m m 由有效数字的定义可知7 22作为π的近似值具有3位有效数字。 (1分) 而相对误差限 3 10 2 10005.00004138.0001264.07 22-?= <≈= -= π π πε r (2分) 2、(本题6分)用改进平方根法解方程组:???? ? ??=????? ??????? ??--654131321 112321x x x ; 解 设???? ? ? ?????? ? ?????? ??===????? ? ?--11 1 11113 1321 11232312132 1 32 31 21 l l l d d d l l l LDL A T 由矩阵乘法得: 5 7,21,21527,25,2323121321- == - == -==l l l d d d (3分) 由y D x L b Ly T 1 ,-==解得 T T x y )9 23,97,910( ,)5 63, 7,4(== (3分) 3、(本题6分)给定线性方程组??? ? ? ??=++-=+-+=-+-=-+17722238231138751043214321 32143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1)写出Jacoib 迭代格式和Gauss-Seidel 迭代格式; 2)考查Jacoib 迭代格式和Gauss-Seidel 迭代格式的敛散性; 解 1)Jacoib 迭代格式为

常微分方程和偏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教学大纲

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 《常微分方程和偏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文):常微分方程和偏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 课程名称(英文):Numerical Methods for Ordinary and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课程代码:MA300 学分 / 学时:4学分 / 68学时 适用专业:致远学院与数学系相关专业 先修课程:偏微分方程,数值分析 后续课程:相关课程 开课单位:理学院数学系计算与运筹教研室 Office hours: 每周二19:00—21:00,地点:数学楼1204 二、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致远学院和数学系应用数学和计算数学方向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其主要任务是通过数学建模、算法设计、理论分析和上机实算“四位一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常微分方程与偏微分方程数值解的基本方法、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进一步提升同学们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常微分方程部分,将着重介绍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的单步法,含各类Euler方法和Runge-Kutta方法,以及线性多步法。将简介常微分方程组和高阶常微分方程的数值方法。在偏微分方程部分,将系统介绍求解椭圆、双曲、抛物型方程的差分方法的构造方法和理论分析技巧,对于椭圆型方程的边值问题将介绍相应变分原理与有限元方法。将在课堂上实时演示讲授的核心算法的计算效果,以强调其直观效果与应用性。本课程重视实践环节建设,学生要做一定数量的大作业。 三、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部分:常微分方程数值解法 1 引论 1.1回顾:一阶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及解的存在唯一性定理

数值分析典型习题资料

数值分析典型习题

特别声明:考试时需带计 算器作辅助计算 1.2015x *=是经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值,则其相对误差* r e ≤ -31 104 ?. 2. 01(),(),,()n l x l x l x L 是以01,,,n x x x L 为节点的拉格朗日插值基函数,则 3.设(0)1(1)3(2)4(3)2f =,f =,f =,f =,[0123]f =,,,1 3 - . 4. 利用Simpson 公式求?2 1 2dx x = 7.3 5. 设求积公式1 0()d (),(1)n k k k f x x A f x n ≈≥∑?=是Gauss 型求积公式,则3 n k k k A x == ∑1 .4 6. 数值微分公式(2)(2) ()i i i f x h f x h f x h +≈ --'的截断误差为 2().O h 7. 设1101A ?? = ??? ,则A 的谱半径()A ρ= 1 ,A 的条件数1cond ()A = 4. 8. 用牛顿下山法求解方程3 03 x x -=根的迭代公式是 2 13 3(1),3n n n n x x x x x λ+-=-- 下山条件是 1()().n n f x f x +< 9.对任意初始向量(0)x 及任意向量f ,线性方程组的迭代公式(1)()(0,1,2,)k k k +=+=L x Bx f ,迭代序列()k x 收敛于方程组的精确解x *的充分必要条件是()1.ρ

最新数值分析历年考题

数值分析A 试题 2007.1 第一部分:填空题10?5 1.设3112A ?? = ??? ,则A ∞=___________ 2()cond A =___________ 2.将4111A ??= ??? 分解成T A LL =,则对角元为正的下三角阵L =___________ ,请用线性最小二乘拟合方法确定拟合函数()bx f x ae =中的参数:a = 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 4.方程13 cos 2044x x π--=在[0,1]上有 个根,若初值取00.95x =,迭代方法 113 cos 244 k k x x π+=-的收敛阶是 5.解方程2 210x x -+=的Newton 迭代方法为___________,其收敛阶为___________ 6.设()s x = 323 2 323,[0,1]31,[1,2] ax x x x x x bx x +-+∈--+∈为三次样条函数,则a = 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 7.要想求积公式: 1 121 ()(()f x dx A f f x -≈+? 的代数精度尽可能高,参数1A = ___________ 2x =___________此时其代数精度为:___________ 8.用线性多步法2121(0.50.5)n n n n n y y h f f f ++++-=-+来求解初值问题 00'(,),(),y f x y y x y ==其中(,)n n n f f x y =,该方法的局部截断误差为___________,设 ,0,f y μμ=?其绝对稳定性空间是___________ 9.用线性多步法 2121()n n n n n y ay by h f f ++++-+=-来求解初值问题 00'(,),(),y f x y y x y ==其中(,)n n n f f x y =,希望该方法的阶尽可能高,那么a = 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此时该方法是几阶的:___________

数值计算方法教学大纲

《数值计算方法》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MI3321048 课程名称:数值计算方法英文名称:Numerical and Computational Methods 学时: 30 学分:2 课程类型:任选课程性质:任选课 适用专业:微电子学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开课学期:Y3开课院系:微电子学院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 目标:学习数值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求解工程或物理中数学问题的数值计算基本方法。 任务:掌握数值计算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基本算法,培养数值计算能力。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和分工 本课程以高等数学,线性代数,高级语言编程作为先修课程,为求解复杂数学方程的数值解打下良好基础。 三、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 引论(2学时) 具体内容:数值计算方法的内容和意义,误差产生的原因和误差的传播,误差的基本概念,算法的稳定性与收敛性。 1.基本要求 (1)了解算法基本概念。 (2)了解误差基本概念,了解误差分析基本意义。 2.重点、难点 重点:误差产生的原因和误差的传播。 难点:算法的稳定性与收敛性。 3.说明:使学生建立工程中和计算中的数值误差概念。 (二) 函数插值与最小二乘拟合(8学时) 具体内容:插值概念,拉格朗日插值,牛顿插值,分段插值,曲线拟合的最小二乘法。 1.基本要求 (1)了解插值概念。 (2)熟练掌握拉格朗日插值公式,会用余项估计误差。 (3)掌握牛顿插值公式。 (4)掌握分段低次插值的意义及方法。

(5)掌握曲线拟合的最小二乘法。 2.重点、难点 重点:拉格朗日插值, 余项,最小二乘法。 难点:拉格朗日插值, 余项。 3.说明:插值与拟合是数值计算中的常用方法,也是后续学习内容的基础。 (三) 第三章数值积分与微分(5学时) 具体内容:数值求积的基本思想,代数精度的概念,划分节点求积公式(梯形辛普生及其复化求积公式),高斯求积公式,数值微分。 1.基本要求 (1)了解数值求积的基本思想,代数精度的概念。 (2)熟练掌握梯形,辛普生及其复化求积公式。 (3)掌握高斯求积公式的用法。 (4)掌握几个数值微分计算公式。 2.重点、难点 重点:数值求积基本思想,等距节点求积公式,梯形法,辛普生法,数值微分。 难点:数值求积和数值微分。 3.说明:积分和微分的数值计算,是进一步的各种数值计算的基础。 (四) 常微分方程数值解法(5学时) 具体内容:尤拉法与改进尤拉法,梯形方法,龙格—库塔法,收敛性与稳定性。 1.基本要求 (1)掌握数值求解一阶方程的尤拉法,改进尤拉法,梯形法及龙格—库塔法。 (2)了解局部截断误差,方法阶等基本概念。 (3)了解收敛性与稳定性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2.重点、难点 重点:尤拉法,龙格-库塔法,收敛性与稳定性。 难点:收敛性与稳定性问题。 3.说明:该内容是常用的几种常微分方程数值计算方法,是工程计算的重要基础。 (五) 方程求根的迭代法(4学时) 具体内容:二分法,解一元方程的迭代法,牛顿法,弦截法。 1.基本要求 (1)了解方程求根的对分法和迭代法的求解过程。 (2)熟练掌握牛顿法。 (3)掌握弦截法。 2.重点、难点 重点:迭代法,牛顿法。

数值分析实验报告之常微分方程数值解

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名称常微分方程数值解 所属课程名称数值方法B 实验类型验证 实验日期 2013.11.11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实验过程】(实验步骤、记录、数据、分析) 注:以下图形是通过Excel 表格处理数据得出,并未通过MATLAB 编程序所得! 1、1(0)1dy y x dx y ?=-++???=? 由题可知精确解为:x y x e -=+,当x=0时,y(x)=0。 h=0.1 表1 h=0.1时三个方法与精确值的真值表 图1 h=0.1时三个方法走势图 步长 Euler 法 预估校正法 经典四阶库 精确值 0.1 1.010000 1.005000 1.004838 1.249080 0.2 1.029000 1.019025 1.018731 1.055455 0.3 1.056100 1.041218 1.040818 1.091217 0.4 1.090490 1.070802 1.070320 1.131803 0.5 1.131441 1.107076 1.106531 1.176851 0.6 1.178297 1.149404 1.148812 1.226025 0.7 1.230467 1.197211 1.196586 1.279016 0.8 1.287421 1.249975 1.249329 1.335536 0.9 1.348678 1.307228 1.306570 1.395322 1.0 1.413811 1.368541 1.367880 1.458127

h=0.05(此时将源程序中i的围进行扩大,即for(i=0;i<20;i++)) 表2 h=0.05时三个方法与精确值的真值表步长Euler法预估校正法经典四阶库精确值 0.05 1.002500 1.001250 1.001229 1.011721 0.10 1.007375 1.004877 1.004837 1.024908 0.15 1.014506 1.010764 1.010708 1.039504 0.20 1.023781 1.018802 1.018731 1.055455 0.25 1.035092 1.028885 1.028801 1.072710 0.30 1.048337 1.040915 1.040818 1.091217 0.35 1.063421 1.054795 1.054688 1.110931 0.40 1.080250 1.070436 1.070320 1.131801 0.45 1.098737 1.087752 1.087628 1.153791 0.50 1.118800 1.106662 1.106531 1.176851 0.55 1.140360 1.127087 1.126950 1.200942 0.60 1.163342 1.148954 1.148812 1.226025 0.65 1.187675 1.172193 1.172046 1.252062 0.70 1.213291 1.196736 1.196585 1.279016 0.75 1.240127 1.222520 1.222367 1.306852 0.80 1.268121 1.249485 1.249329 1.335536 0.85 1.297215 1.277572 1.277415 1.365037 0.90 1.327354 1.306728 1.306570 1.395322 0.95 1.358486 1.336900 1.336741 1.426362 1.00 1.390562 1.368039 1.367880 1.458127 图2 h=0.05时三个方法走势图

数值分析典型例题

第一章典型例题 例3…,精确到10-3的近似值是多少? 解 精确到10-3=,即绝对误差限是?=, 故至少要保留小数点后三位才 可以。ln2? 第二章典型例题 例1 用顺序消去法解线性方程组 解 顺序消元 于是有同解方程组 回代得解 x 3=-1, x 2=1,x 1=1,原线性方程组的解为X =(1,1,-1)T 例2 取初始向量X (0)=(0,0,0)T ,用雅可比迭代法求解线性方程组 解 建立迭代格式 ??? ????+--=+--=++-=+++5223122)(2)(1)1(3) (3)(1)1(2 )(3)(2)1(1k k k k k k k k k x x x x x x x x x (k =1,2,3,…) 第1次迭代,k =0 X (0)=0,得到X (1)=(1,3,5)T 第2次迭代,k =1 X (2)=(5,-3,-3)T 第3次迭代,k =2 X (3)=(1,1,1)T 第4次迭代,k =3

X (4)=(1,1,1)T 例4 证明例2的线性方程组,雅可比迭代法收敛,而高斯-赛德尔迭 代法发散。 证明 例2中线性方程组的系数矩阵为 A =?? ?? ? ?????-122111221 于是 D =?? ?? ??????100010001 D -1 =D ?? ?? ? ?????=022001000L ~ ?? ?? ? ?????-=000100220U ~ 雅可比迭代矩阵为 B 0=?? ?? ? ?????--=??????????-??????????-=+--022101220022101220100010001)U ~L ~(D 1 得到矩阵B 0的特征根03,2,1=λ,根据迭代基本定理4,雅可比迭代法收敛。 高斯-赛德尔迭代矩阵为 G =-U ~ )L ~D (1-+ =-?? ?? ??????----=??????????-??????????---=??????????-??????????-2003202200001002201200110010001002201220110011 解得特征根为?1=0,?2,3=2。由迭代基本定理4知,高斯-赛德尔迭代发散。 例5 填空选择题: 1. 用高斯列主元消去法解线性方程组 作第1次消元后的第2,3个方程分别为 。

数值分析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 3.142和3.141分别作为π的近似数具有( )和( )位有效数字. A .4和3 B .3和2 C .3和4 D .4和4 2. 已知求积公式 ()()2 1 121 1()(2)636f x dx f Af f ≈ ++? ,则A =( ) A . 16 B .13 C .12 D .2 3 3. 通过点 ()()0011,,,x y x y 的拉格朗日插值基函数()()01,l x l x 满足( ) A . ()00l x =0, ()110l x = B . ()00l x =0, ()111l x = C .() 00l x =1,()111 l x = D . () 00l x =1,()111 l x = 4. 设求方程 ()0 f x =的根的牛顿法收敛,则它具有( )敛速。 A .超线性 B .平方 C .线性 D .三次 5. 用列主元消元法解线性方程组 1231231 220223332 x x x x x x x x ++=?? ++=??--=? 作第一次消元后得到的第3个方程( ). A . 232 x x -+= B .232 1.5 3.5 x x -+= C . 2323 x x -+= D . 230.5 1.5 x x -=- 单项选择题答案 1.A 2.D 3.D 4.C 5.B 得 分 评卷人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 设T X )4,3,2(-=, 则=1||||X ,2||||X = . 2. 一阶均差 ()01,f x x = 3. 已知3n =时,科茨系数()()() 33301213,88C C C ===,那么 () 33C = 4. 因为方程()420 x f x x =-+=在区间 []1,2上满足 ,所以()0f x =在区间 内有根。 5. 取步长0.1h =,用欧拉法解初值问题 ()211y y y x y ?'=+?? ?=? 的计算公式 . 填空题答案 1. 9和29 2. ()() 0101 f x f x x x -- 3. 1 8 4. ()()120 f f < 5. ()12 00.1 1.1,0,1,210.11k k y y k k y +???? ?=+? ?=+???? =??L 得 分 评卷人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60分) 1. 已知函数 21 1y x = +的一组数据: 求分 段线性插值函数,并计算 () 1.5f 的近似值. 计算题1.答案 1. 解 []0,1x ∈, ()1010.510.50110x x L x x --=?+?=---% []1,2x ∈,()210.50.20.30.81221x x L x x --=?+?=-+--%

安全工程数值分析教学大纲

《安全工程数值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 建筑安全工程专业 计划学时: 40学时计划学分: 2.0学分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安全工程数值分析是高等工科院校安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选修课,并在许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熟悉用于数值分析的数学和力学基础知识,初步掌握利用计算机技术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数值原理和方法,为学习以后专业课程创造条件。 二、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 了解数课程的任务及学习方法 第二章计算机数学语言概述——MatLab 2.1 数学问题计算机求解概述 2.1.1 学习计算技术学语言的目的 2.1.2 数学问题的解析解与数值解 2.1.3 软件包的作用 2.1.4 MatLab语言的优势 2.2 MatLab语言程序设计基础 2.2.1 MatLab语言程序设计基础 2.2.2 基本数学运算 2.2.3 MatLab语言流程控制 2.2.4 MatLab函数的编写 2.2.5 二维图形绘制 2.2.6 三维图形绘制 第三章数值分析引论 3.1 数值算法的研究对象 3.1.1 了解计算方法基本理念 3.1.2 了解数值算法的特点

3.1.3 了解三类计算机算法的定义 3.2 误差分析的概念 3.2.1 了解误差和有效数字的关系 3.2.2 了解截断误差与收敛性的关系 3.2.3 了解舍入误差与数值稳定性的关系 3.2.4 了解数据误差与病态问题的关系 3.3 数值算法设计的要点 了解数值算法设计的要点 第四章数值代数 4.1 Gauss消去法 4.2 直接三角分解法 4.3 范数和误差分析 第五章插值法 5.1 Lagrange插值法 5.1.1 基本理论 5.1.2 Lagrange插值法在结构力学中的应用 5.2 Hermite插值法 5.2.1 基本理论 5.2.2 Hermite插值法在结构力学中的应用 第六章拟合 6.1 基本概念 6.2 最佳平方逼近 6.3 最小二乘法 第七章位移法 7.1 基本理论 7.2 实例分析 第八章有限单元法基本知识 8.1 变分原理 8.2 虚位移原理 8.3 势能原理 8.4 弹性力学基本方程 第九章结构有限单元法 9.1 平面拉压杆单元的有限单元分析 9.2 平面梁单元的有限单元分析 9.3 常应变三角形单元 9.4 矩形双线性单元 9.5 有限元分析应注意的问题和结果整理 三、使用大纲说明

数值分析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名称 开课实验室 学院年级专业班 学生姓名学号 开课时间至学年学期

if(A(m,k)~=0) if(m~=k) A([k m],:)=A([m k],:); %换行 end A(k+1:n, k:c)=A(k+1:n, k:c)-(A(k+1:n,k)/ A(k,k))*A(k, k:c); %消去end end x=zeros(length(b),1); %回代求解 x(n)=A(n,c)/A(n,n); for k=n-1:-1:1 x(k)=(A(k,c)-A(k,k+1:n)*x(k+1:n))/A(k,k); end y=x; format short;%设置为默认格式显示,显示5位 (2)建立MATLAB界面 利用MA TLAB的GUI建立如下界面求解线性方程组: 详见程序。 五、计算实例、数据、结果、分析 下面我们对以上的结果进行测试,求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2 5 10 13 9 14 4 4 3 2 1 13 12 4 3 3 10 2 4 3 2 1 x x x x 输入数据后点击和,得到如下结果: 更改以上数据进行测试,求解如下方程组: 1 2 3 4 43211 34321 23431 12341 x x x x ?? ???? ?? ???? ?? ???? = ?? ???? - ?? ???? - ???? ?? 得到如下结果:

数值分析典型例题

数值分析典型例题 例1 对下列各数写出具有5位有效数字的近似值。236.478, 0.00234711, 9.000024, 9.0000343 10?. 解:按照定义,以上各数具有5位有效数字的近似值分别为:236.478, 0.0023471, 9.0000, 9.0000310?。 注意: *x =9.000024的5位有效数字是9.0000而不是9,因为9 是1位有效数字。 例2 指出下列各数具有几位有效数字。2.0004, -0.00200, -9000, 9310?, 23 10-?。 解:按照定义,以上各数的有效数字位数分别为5, 3, 4,1,1 例3 已测得某物体行程* s 的近似值s=800m ,所需时间* s 的近似值为t=35s ,若已知m s s s t t 5.0||,05.0||**≤-≤-,试求平均速度v 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限。 解:因为t s v /=,所以)()(1)()()(2t e t s s e t t e t v s e s v v e -=??+??≈ 从 而 05.00469.035 800 5.0351|)(||||)(|1|)(|22≤≈+?≤+≤t e t s s e t v e 同样v v e v e r )()(≈)()()()(t e s e t e v t t v s e v s s v r r r -=??+??= 所以00205.035 05 .08005.0|)(||)(||)(|≈+≤+≤t e s e v e r r r 因此绝对误差限和相对误差限分别为0.05和0.00205。 例4试建立积分20,,1,05 =+=n dx x x I n n 的递推关系,并研究它的误差 传递。 解:151 --= n n I n I ……………………………………………..…...(1) 5ln 6ln 0-=I ,计算出0I 后可通过(1)依次递推计算出1I ,…,20I 。 但是计算0I 时有误差0e ,由此计算出的1I ,…,20I 也有误差,由(1)可 知近似值之间的递推关系为 151 --= n n I n I ……………………………………………….…..(2) (1)-(2)可得 01)5(5e e e n n n -=-=-,由0I 计算n I 时误差被放大了n 5倍。所以(1)不稳 定。 (1) 可以改写为 n I I n n 51 511+ -=- ……………………………………… (3) 如果能先求出20I ,则依次可以求出19I ,…,0I ,计算20I 时有误差,这样根据(3)计算19I ,…,0I 就有误差,误差传播为 n n n e e ?? ? ??-=-511 ,误差依次减少。 例5 用二分法求解方程012)(23=+--=x x x x f 在区间[0,1]内的1个实根,要求有3为有效数字。 解:因为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