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含竹的诗词

含竹的诗词

含竹的诗词
含竹的诗词

含竹的诗词

1.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 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3.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4.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5.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6.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7.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8.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9.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10.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11.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12. 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

13.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14.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15. 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16.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17. 柏府楼台衔倒影,茅茨松竹泻寒声

18.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19. 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

20.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21.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22. 霜戟列丹陛,丝竹韵长廊

23. 妻子张白鹇,结罝映深竹

24.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25.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26. 夜深霜露锁空庙,零落一丛斑竹风

27.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28.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29. 有花香、竹色赋闲情,供吟笔

30.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31.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春日西

32. 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

33. 夜深风竹敲秋韵

34. 青溪先有蛟龙窟,竹石如山不敢安

35.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36.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37. 岁见梅追和一首,终恨有儿女子态耳竹里一枝梅,雨洗娟娟静

38. 竟夕谁与言,但与竹素俱

39.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40.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杇株

描写竹子的古诗词

描写竹子的古诗词 导读:在中国竹子与梅、兰、菊被并称为花中"四君子",它以其中空、有节、挺拔的特性历来为中国人所称道,成为中国人所推崇的谦虚、有气节、刚直不阿等美德的生动写照。以下是收集整理的关于描写竹子的古诗,欢迎阅读参考。 1、《新竹》 宋·杨万里 东风弄巧补残山,一夜吹添玉数竿。 半脱锦衣犹半着,箨龙未信怯春寒。 2、《竹》 梁·刘孝先 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 谁人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3、《赋得阶前嫩竹》 宋·张正见 翠云梢云自结丛,轻花嫩笋欲凌空。

砌曲横枝屡解箨,阶来疏叶强来风。欲知抱节成龙处,当于山路葛陂中。 4、《咏竹》 唐·李峤 高簳楚江濆,婵娟含曙气。 白花摇风影,青节动龙文。 叶扫东南日,枝捎西北云。 谁知湘水上,流泪独思君。 5、《郡斋左偏栽竹百余诗》 唐·令狐楚 斋居栽竹北窗边,素壁新开映碧鲜。青蔼近当行药处,绿阴深到卧帷前。风惊晓叶如闻雨,月过春枝似带烟。老子忆山心暂缓,退公闲坐对婵娟。 6、《秋日白沙馆对竹》 唐·许浑 萧萧凌雪霜,浓翠异三湘。 疏影月移壁,寒声风满堂。 卷帘秋更早,高枕夜偏长。 忽忆秦溪路,万竿今正凉。 7、《初食笋呈座中》 唐·李商隐 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金。 8、《咏竹》 唐·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疏净见前峰。侵阶藓拆春芽迸,绕径莎微夏荫浓。诬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9、《竹风》 唐·唐彦谦 竹映风窗数阵斜,旅人愁坐思无涯。夜来留得江湖梦,全为乾声似荻花。 10、《春日山中竹》 唐·裴说 数竿苍翠拟龙形,峭拔须教此地生。无限野花开不得,半山寒色与春争。 11、《咏竹》 唐·张必 树色连云万叶开,王孙不厌满庭载。凌霜尽节无人见,终日虚心待凤来。谁许风流添兴咏,自怜潇洒出尘埃。朱门处处多闲地,正好移云抚翠苔。 12、《霜筠亭》 宋·苏轼

关于竹子的古诗100首_诗词(精华版)

《关于竹子的古诗》 关于竹子的古诗精选(一): 1、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竹》梁刘孝先 2、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3、蜀中何物灵,有竹慈为名。一丛阔数步,森森数十茎。长茎复短茎,枝叶不峥嵘。去 年笱已长,今年笱又生。《慈竹》宋乐史 4、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竹》唐郑 谷 5、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6、春雷殷岩际,幽草齐发生。我种南窗竹,戢戢已抽萌。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 《新竹》宋朱熹 7、青岚帚亚君祖,绿润高枝忆蔡邕。长听南园风雨夜,恐生鳞甲尽为龙。《长竹》唐陈 陶 8、竹笋才生黄犊角,蕨芽初长小儿拳。试寻野菜炊香饭,便是江南二月天。《咏竹》宋 黄庭坚 9、竹,临池,似玉。悒露静,和烟绿。抢节宁改,贞心自束。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骖舞阵速。《竹》唐韦式 10、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李峤《风》 11、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 清郑燮 12、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严郑公宅同咏竹》杜甫 13、万物中潇洒。修篁独逸群。贞姿曾冒雪。高节欲凌云。细韵风初发。浓烟日正熏。 因题偏惜别。不可暂无君。《送钟元外赋竹》唐孙岘 14、竹坞深深处,檀栾绕舍青。暑风成惨淡,寒月助清冷。客去空尘塌,诗来拓采棂。《次韵择之咏竹》宋朱熹 15、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16、道院竹繁教略洗。鸣琴酌酒看扶疏。不图结实来双凤。且要长竿钓巨鱼。《洗竹》 唐王贞白 17、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有关描写竹的诗句大全】有关描写竹的诗句

【有关描写竹的诗句大全】有关描写 竹的诗句 1、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竹【唐】李贺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织可承香汗,栽堪钓绵鳞。 3、竹【清】郑燮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4、竹【梁】刘孝先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谁人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5、于潜僧绿筠轩【宋】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6、咏竹【唐】李峤高簳楚江濆,婵娟含曙气。白花摇风影,青节动龙文。叶扫东南日,枝捎西北云。谁知湘水上,流泪独思君。 7、咏竹【齐】谢眺窗前一丛竹,清翠独言奇。南条交北叶,新笋杂故枝。月光疏已密,风声起复垂。青扈飞不碍,黄口独相窥。但恨从风箨,根株长相离。 8、新竹【宋】杨万里东风弄巧补残山,一夜吹添玉数竿。半脱锦衣犹半著,箨龙未信怯春寒。 9、题李次云窗竹【唐】白居易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

竿。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10、霜筠亭【宋】苏轼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 11、秋日白沙馆对竹【唐】许浑萧萧凌雪霜,浓翠异三湘。疏影月移壁,寒声风满堂。卷帘秋更早,高枕夜偏长。忽忆秦溪路,万竿今正凉。 12、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3、赋得阶前嫩竹【陈】张正见翠云梢云自结丛,轻花嫩笋欲凌空。砌曲横枝屡解箨,阶来疏叶强来风。欲知抱节成龙处,当于山路葛陂中。 14、春日山中竹【唐】裴说数竿苍翠拟龙形,峭拔须教此地生。无限野花开不得,半山寒色与春争。 15、初食笋呈座中【唐】李商隐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金。 16、别桥上竹【唐】白居易穿桥迸竹不依行,恐碍行人被损伤。我去自惭遗爱少,不教君得似甘棠。

描写竹子的诗句_关于竹子的诗句合集

描写竹子的诗句_关于竹子的诗句合 集 范公丛竹歌并序岑参 职方郎中兼侍御史范公,乃于陕西使院内种竹, 新制丛竹诗以至见示,美范公之清雅操,遂为歌以和之。 世人见竹不解爱,知君种竹府庭内。 此君托根幸得地,种来几时闻已大。 盛暑丛色寒,闲宵槭槭叶声乾。能清案牍帘下见,宜对琴书窗外看。 为君成阴将蔽日,迸笋穿阶踏还出。守节偏凌御史霜,虚心愿比郎官笔。 君莫爱南山松树枝,竹色四时也不移。寒天草木黄落尽,犹自青青君始知。 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裴迪 来过竹里馆,日与道相亲。出入惟山鸟,幽深无世人。 慈姥竹李白 当涂县北有慈姥山,积石俯江,岸壁峻绝,风涛汹涌。 其山产竹,圆体疏节,堪为箫管,声中音律。

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不学蒲柳凋,贞心常自保。 严郑公宅同咏竹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巽公院五咏苦竹桥柳宗元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迸箨分苦节,轻箨抱虚心。俯瞰涓一涓流,仰聆萧萧吟。差池下烟日,嘲哲鸣山禽。谅无要津用,栖息有余阴。 竹径李得裕 野竹自成径,绕溪三里余。檀栾被层阜,萧瑟映清渠。 日落见林静,风行知谷虚。田家故人少,谁肯共焚鱼。 新竹元稹 新篁才解箨,寒色已青葱。冉冉飘凝粉,萧萧渐引风。 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丛。惟有一团一团一节,坚贞大小同。 新栽竹白居易 佐邑意不适,闭门秋草生。何以娱野性,种竹百余茎。 见此激上色,忆得山中情。有时公事暇,尽日绕栏行。 勿言根未固,勿言阴未成。已觉庭宇内,梢梢有余清。 最爱返窗卧,秋风枝有声。 酬人雨后玩竹薛涛 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

竹的诗词集锦

竹的诗词集锦竹 《诗经·斯干》 如竹苞矣, 如松茂矣。 ——《诗经选》P200 叠石流泉, 茂林修竹。 ——晋·王羲之《兰亭序》 竹亦得风,夭然而笑。 ——苏轼 修竹凝妆,垂杨系马。 ——宋·陆睿词句 (郑板桥诗三首)

枝长叶少,枝短叶多。 世间如此,英雄奈何。 不是春风,不是秋风。 新篁初放,在夏月中。 能驱我暑,能豁我胸。 竹称为君,石呼为丈。 赐以佳名,千秋无让。 空山结盟,介节贞朗。 五色为奇,一青足仰。 竹 唐·李贺 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织可承香汗,栽堪钓绵鳞。《唐诗百家全集》

题新竹 唐·杜牧 数茎幽玉色,晚夕翠烟分。 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 渐笼当槛日,欲得八帘云。 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 《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庭竹 唐·刘禹锡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唐诗百家全集·刘禹锡柳宗元卷》酬人雨后玩竹 唐·薛涛 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

众类亦云茂,虚心能自持。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唐诗百家全集卷》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独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同上) 栽竹拂枝,拂尘洒露。 君子取之,最有用处。 千笔淡墨,画出细竹。 抽得心丝,无不肖曲。 竹中有竹,竹外有竹。 渭川千亩,此为巨族。

——以上三首选自《墨竹画谱》 赋予得临池竹 唐·唐太宗 贞条障曲砌,翠叶贯寒霜。 拂牖分龙影,临池得凤凰。 《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冉冉孤生竹,结根太山阿。 ——汉代诗。 慈老竹 唐·李白 里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 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 不学蒲柳质,贞心常自保。 当涂慈老山,竹堪为箫管。

竹子的诗句 关于竹子的古诗大全

竹子的诗句关于竹子的古诗大全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咏竹(傅庞如) 破土凌云节节高,寒驱三九领风骚。 不流斑竹多情泪,甘为春山化雪涛。 咏竹(七律) 茅舍小桥流水边,安居落户自怡然。风摧体歪根犹正,雪压腰枝志更坚。身负盛名常守节,胸怀虚谷暗浮烟。寒霜暑热毫无畏,春夏秋冬四季妍。庭竹唐·李中 偶自山僧院,移归傍砌栽。 好风终日起,幽鸟有时来。

筛月牵诗兴,笼烟伴酒杯。 南窗轻睡起,萧飒风雨声。 竹 唐·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时复间松。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巯侵见前峰。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篱竹 郑板桥 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 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竹

郑板桥 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 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 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咏竹 李日华 逗烟堆雨意萧森,峭石摩挲足散襟。记却洒瓢深草里,醉醒月出来寻。白居易《访陶公旧宅》 垢尘不污玉,灵凤不啄膻。 呜呼陶靖节,生彼晋宋间。 心实有所守,口终不能言。 永惟孤竹子,拂衣首阳山。 夷齐各一身,穷饿未为难。 先生有五男,与之同饥寒。 肠中食不充,身上衣不完。 连征竟不起,斯可谓真贤。 我生君之后,相去五百年。 每读五柳传,目想心拳拳。 昔常咏遗风,著为十六篇。 今来访故宅,森若君在前。

关于竹的诗句古诗词

关于竹的诗句古诗词 竹:彰显气节,虽不粗壮,但却正直,坚韧挺拔;不惧严寒酷暑,万古长青。竹是君子化身,是“四君子”中君子。竹之七德竹身形挺直,宁折不弯;是曰正直。下面是关于竹诗句古诗词,请参考! 1、《于潜僧绿筠轩》 宋·苏轼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傍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2、《书舍竹》 宋·蔡确 窗前翠竹三竿,萧洒风吹满院寒。 常在眼前君莫厌,化成龙去见应难。 3、《员当谷》 宋·苏辙 谁言使君贫,已用谷量竹。 盈谷万万竿,何曾一竿曲。 4、《和师厚栽竹》 宋·黄庭坚 大隐在城市,此君真友生。

根行辰日斫,笋要上番成。 龙化葛陂去,风吹阿阁鸣。 草荒三径断,岁晚见交情。 5、《新竹》 宋·惠洪 琅干数本倚墙阴,新笋均条忽作林。 昨日小轩添得境,却烦佳月碎筛金。 6、《种竹子题爱心亭》 宋·范成大 洒扫宣华舍此君,烟中月下绿生尘。 他年上叶清风满,莫忘今年借宅人 7、《新竹》 宋·朱熹 春雷殷岩际,幽草齐发生。 我种南窗竹,戢戢已抽萌。 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 8、《云溪观竹戏书二绝句》 宋·陆游 气盖冰霜劲有余,江边见此列仙癯。 清寒直入人肌骨,一点尘埃住得无。 溪光竹色两相宜,行到溪桥竹更奇。 对此莫论无肉瘦,闭门可忍十年饥。

9、《新竹》 宋·杨万里 青士何年入大荒,羽仪禁者立如墙。 锦绷半脱娟娟玉,粉节新涂拂拂霜。 带雨小酣三日后,出墙忽喜一梢长。 今年秋闰防多署,剩借先生格外凉。 10、《移竹》 宋·辛弃疾 每因种树悲年事,待看成阴是几时。 眼见子孙孙又子,不如栽竹绕园池。 11、《种竹》 宋·刘克庄 借居未定先栽竹,为爱疏声与薄阴。 一日暂无能鄙吝,数竿虽少亦萧森。 窗间对了添诗料,郭外移来费俸金。 自笑明年何处在,虚檐风至且披襟。 12、《龚平甫森玉轩》 元·孟宗献 古人借宅亦种竹,大似饕奇心未足。 高斋闻有万琅干,坐对怀山饮秋绿。 官闲胜日无一事,樽酒不空仍有肉。 他时剥啄叩君门,高枕矮床容我宿。

关于竹的古诗

关于竹的古诗 本文是关于诗词名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关于竹的古诗 1、《新竹》 宋·杨万里 东风弄巧补残山,一夜吹添玉数竿。 半脱锦衣犹半着,箨龙未信怯春寒。 2、《竹》 梁·刘孝先 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 谁人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3、《赋得阶前嫩竹》 宋·张正见 翠云梢云自结丛,轻花嫩笋欲凌空。 砌曲横枝屡解箨,阶来疏叶强来风。 欲知抱节成龙处,当于山路葛陂中。 4、《咏竹》 唐·李峤

高簳楚江濆,婵娟含曙气。 白花摇风影,青节动龙文。 叶扫东南日,枝捎西北云。 谁知湘水上,流泪独思君。 5、《郡斋左偏栽竹百余诗》唐·令狐楚 斋居栽竹北窗边,素壁新开映碧鲜。青蔼近当行药处,绿阴深到卧帷前。风惊晓叶如闻雨,月过春枝似带烟。老子忆山心暂缓,退公闲坐对婵娟。 6、《秋日白沙馆对竹》 唐·许浑 萧萧凌雪霜,浓翠异三湘。 疏影月移壁,寒声风满堂。 卷帘秋更早,高枕夜偏长。 忽忆秦溪路,万竿今正凉。 7、《初食笋呈座中》 唐·李商隐 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金。 8、《咏竹》 唐·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疏净见前峰。侵阶藓拆春芽迸,绕径莎微夏荫浓。诬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9、《竹风》 唐·唐彦谦 竹映风窗数阵斜,旅人愁坐思无涯。夜来留得江湖梦,全为乾声似荻花。 10、《春日山中竹》 唐·裴说 数竿苍翠拟龙形,峭拔须教此地生。无限野花开不得,半山寒色与春争。 11、《咏竹》 唐·张必 树色连云万叶开,王孙不厌满庭载。凌霜尽节无人见,终日虚心待凤来。谁许风流添兴咏,自怜潇洒出尘埃。朱门处处多闲地,正好移云抚翠苔。 12、《霜筠亭》 宋·苏轼 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

关于竹子的诗句_诗词(精华版)

《关于竹子的诗句》 1、春雷殷岩际,幽草齐发生。我种南窗竹,戢戢已抽萌。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新竹》宋朱熹 2、竹坞深深处,檀栾绕舍青。暑风成惨淡,寒月助清冷。客去空尘塌,诗来拓采棂。《次韵择之咏竹》宋朱熹 3、青岚帚亚君祖,绿润高枝忆蔡邕。长听南园风雨夜,恐生鳞甲尽为龙。――《长竹》唐?陈陶 4、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从韦续处觅绵竹》唐?杜甫 5、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清?郑燮 6、道院竹繁教略洗。鸣琴酌酒看扶疏。不图结实来双凤。且要长竿钓巨鱼。――《洗竹》唐?王贞白 7、蜀中何物灵,有竹慈为名。一丛阔数步,森森数十茎。长茎复短茎,枝叶不峥嵘。去年笱已长,今年笱又生。――《慈竹》宋?乐史 8、万物中潇洒。修篁独逸群。贞姿曾冒雪。高节欲凌云。细韵风初发。浓烟日正熏。因题偏惜别。不可暂无君。――《送钟元外赋竹》唐?孙岘 9、竹笋才生黄犊角,蕨芽初长小儿拳。试寻野菜炊香饭,便是江南二月天。――《咏竹》宋?黄庭坚 10、竹,临池,似玉。悒露静,和烟绿。抢节宁改,贞心自束。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骖舞阵速。――《竹》唐?韦式 11、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严郑公宅同咏竹》杜甫 12、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竹》梁?刘孝先 13、翠云梢云自结丛,轻花嫩笋欲凌空。砌曲横枝屡解箨,阶来疏叶强来风。――《赋得 阶前嫩竹》陈?张正见 14、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竹》唐?郑谷 更多关于竹子的古诗 1、《于潜僧绿筠轩》 宋苏轼

校本教材:竹7古诗词中的竹

7. 古诗词中的竹 你知道吗 竹子挺拔、俊秀,经冬不凋,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喜爱。中国历代文人雅士对竹子更是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赞其“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的高尚情操。以竹为乐,爱竹成癖,以竹咏志,借竹抒怀,成为诗词、歌赋、绘画、音乐、园林等的重要题材。 诗画品析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译文: 咬住了青山就决不肯放松, 根须已经深扎在岩石之中。 历经千万次磨炼更加坚韧, 任凭你东西南北来的狂风。 作者简介: 郑燮(1693-1765),字克柔, 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乾隆进士, 曾任山东范县、潍县县令,因擅自开仓赈灾被罢官,后长期在扬州卖画,受石涛、八大山人影响较深,为“扬州八怪”之一。善画竹、石、兰蕙,用笔秀劲,所画兰竹浓淡疏密有致,天趣横溢。

知识链接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史上,松、竹、梅被誉为“岁寒三友”,而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竹子均并列其中,可见竹子在我国人民心中占有重要地位。竹子无牡丹之富丽,无松柏之伟岸,无桃李之娇艳,但它虚心文雅的特征,高风亮节的品格为人们所称颂。它坦诚无私,朴实无华,不苛求环境,不玄耀自己,默默无闻地把绿荫奉献给大地,把财富奉献给人民。 点击问号 你喜欢竹子吗?你知道竹子有哪些值得颂扬的品格?

读一读 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野竹 —元·吴镇 野竹野竹绝可爱,枝叶扶疏有真态。 生平素守远荆榛,走壁悬崖穿石埭。 虚心抱节山之河,清风白月聊婆娑。 寒梢千尺将如何,渭川淇澳风烟多。 活动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竹的古诗词,课后搜集一下,和同学们在班里举办一个交流会。

古代诗歌中赞美竹子的诗句欣赏(一)

古代诗歌中赞美竹子的诗句欣赏(一) 古代诗歌中赞美竹子的诗句欣赏(一)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____徐再思《水仙子·夜雨》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____马戴《灞上秋居》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____杜甫《登高》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____叶绍翁《夜书所见》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____佚名《江南》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____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____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____白朴《天净沙·秋》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____杜牧《山行》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____周紫芝《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____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____晏殊《踏莎行·碧海无波》 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____陈文述《夏日杂诗》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____周邦彦《苏

幕遮·燎沉香》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____贺知章《咏柳 / 柳枝词》 古代诗歌中赞美竹子的诗句欣赏(二)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____柳宗元《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____李白《三五七言 / 秋风词》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____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____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____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____曾几《苏秀道中》叶落当归根,云沉久必起。____钱嶫《悯黎咏》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____李峤《风》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____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 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____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一》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____杜牧《怅诗》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____王昌龄《长信怨》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____元好问《骤雨打新荷》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____李商隐《赠荷花》桑之未落,其叶沃若。____佚名《氓》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____王昌龄《采莲曲》

苏东坡诗词中的竹君子情结

竹杖芒鞋傲风雨 从苏轼诗词看其“竹君子情结”(上篇) 苏轼诗词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其诗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现存诗3900余首,其中仅仅描写到竹子的就有两百多首。通过阅读他诗词中各种各样的竹,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他坚韧豪放的性格,以及他那种像竹子般宁折不弯,啸傲风雨的卓然品质。 关于苏轼的“竹君子情结”,因为内容太多,分为两篇叙述。此篇为上篇,以赏析苏轼诗词中的竹为主,主要突出其生活方面的“竹君子情结”。另一篇还未完稿,以赏析苏轼书法和绘画为主,突出其在文化艺术方面的“竹君子情结”。 中国人自古爱竹,不但因为它形、色、音的自然美感,更因其刚劲挺拔、虚怀若谷的意蕴之美。有人为竹子归纳了“十德”:正直、奋进、虚怀、质朴、奉献、卓尔、善群、性坚、操守、担当。有此“十德”,人们称许“君子如竹”。苏轼的“竹君子情结”,常常在吟竹诗中予以抒怀。 下面,我将其诗词中出现的关于竹的代表性诗句进行分类,列出诗作示例84首、诗赏析12首,方便读者了解和学习。 修竹千竿,与苏轼魂牵梦萦;丹管一枝, 写尽世间百态! 临窗看竹 王维的《辋川集》中有一首脍炙人口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在夜晚独坐于竹林中弹琴长啸,看月光洒满竹林,竹影摇曳,听清风和唱,这是多么清雅绝俗的竹林生活。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与父亲苏洵,弟苏辙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中,合称“三苏”。苏轼出生在四川,那是个富饶美丽、名人辈出、富有浓郁文化氛围的地方。四川气候温暖湿润,盛产各种各样的竹,所以竹子也是人们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植物。苏轼生活在这“孕奇蓄秀“的诗书之城,从小就接受不仅仅来自书本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熏陶。 诗赏析1:《答任师中家汉公(一题:奉和师中丈汉公兄见》》: 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高树红消梨,小池白芙蕖。 苏轼的家坐落在四川眉山县城,是一个富有文学气氛的书香之家。苏家庭院里种有一丛丛修竹。常常聆听风吹过疏竹时的沙沙声。竹林、梨树,开满洁白荷花的小水池,清新整洁的蔬菜园,还有月色盈庭时那有如水中芙蕖一般交相横陈的婆娑竹影,这些极自然、极美妙的音乐和图画,曾无数次陶冶他的性情,启迪他的灵感。“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这些从小培养起来的爱竹情结,是他一辈子宝贵的精神财富。 诗作示例: 1.忆我故居室,浮光动南轩。松竹半倾泻,未数葵与萱。 2.先君昔爱洛城居,我今亦过嵩山麓。水南卜筑吾岂敢,试向伊川买修竹。 3.买田带修竹,筑室依清流。 4.披衣坐小阁,散发临修竹。心困万缘空,身安一床足。 5.蒲团盘两膝,竹几阁双肘。 6.困卧北窗风,风微动窗竹。 7.江云有态清自媚,竹露无声浩如泻。 8.短竹萧萧倚北墙,斩茅披棘见幽芳。 9.清风肃肃摇窗扉,窗前修竹一尺围。

描写竹子的经典古诗词大全

描写竹子的经典古诗词大全 【篇一】描写竹子的经典古诗词: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唐朝·柳宗元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 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 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 差池下烟日,嘲哳鸣山禽。 谅无要津用,栖息有馀阴。 赏析 本诗更象一首咏物诗,它描写的是苦竹间的桥,而且表面上是写桥,实则重点是写竹,桥只不过是陪衬而已。苦竹,楚地湘南极普通的一种竹子,而且连名称都带有贬意。诗人独具慧眼,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了诗意,将自己身世遭遇与不起眼的苦竹有机联系起来,寓意于有“苦竹”“虚心”的竹。诗的结构与组诗一致,分三层。前四句写实:“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远远的桥与幽幽的小路相连接,它缭绕地穿过稀疏的竹林。突出危桥、幽径、疏林。“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特写竹子的拔节,充分运用诗的想象,似乎看见竹子从笋箨中迸发出苦节,轻轻的筠皮环抱着空虚的竹心。诗中突出了“苦节”与“虚心”。第二层写桥上观

景所得:俯身可以看到绢绢细流,抬头可以听到萧萧的竹声。烟雾蒸腾中阳光西下,山里的鸟儿啁鸣归巢。既俯看,又仰视,还运用听觉。天边的太阳,近处的鸟鸣,一一入画,充满了生机。眼中的景物往往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外在展示。大自然是美好的,然而胸怀大志的诗人不能象鸟一样自由飞翔,投入她的怀抱,只能与“囚徒为朋”,在寺院的木鱼声中难以入眠,这强烈的反差不能不使人产生共鸣,伤感之情溢于言表。最后抒发感概“谅无要津用,栖息有余阴”,这里的苦竹也不可能作为渡口的竹伐,正好给我们的栖息提供了荫凉。正如吴文治先生所指出的:“作者借竹自喻,感叹竹子虽有‘苦节’和‘虚心’的美质,也只能供人和鸟歇息遮阴,不会用在重要的渡口,隐有自伤怀才不遇之意。”(《柳宗元选集》)诗除了咏苦竹桥之外,还写到竹林、小径、溪流、竹韵、落日、鸟鸣,故自然属于山水诗。 【篇二】描写竹子的经典古诗词:题李次云窗竹 唐朝·白居易 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赏析 竹,在历代文人墨客的心目中,向来都是某种精神品格的象征。苏东坡曾作诗:“宁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可想

历代竹诗歌精选(100首)

历代竹诗歌精选(100首) 历代竹诗歌精选(100首) 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竹 唐·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时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巯侵见前峰。 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 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竹 唐·李建勋 琼节高吹宿风枝,风流交我立忘归。 最怜瑟瑟斜阳下,花影相和满客衣。

庭竹 唐·李中 偶自山僧院,移归傍砌栽。 好风终日起,幽鸟有时来。 筛月牵诗兴,笼烟伴酒杯。 南窗轻睡起,萧飒风雨声。 竹 宋.苏东坡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咏竹 茅舍小桥流水边,安居落户自怡然。 风摧体歪根犹正,雪压腰枝志更坚。 身负盛名常守节,胸怀虚谷暗浮烟。 寒霜暑热毫无畏,春夏秋冬四季妍。

篱竹 清。郑板桥 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 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咏竹 傅庞如 破土凌云节节高,寒驱三九领风骚。 不流斑竹多情泪,甘为春山化雪涛。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 清。郑板桥 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 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

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竹,禾本科多年生木质化植物。竹枝杆挺拔,修长,亭亭玉立,袅娜多姿,四时青翠,凌霜傲雨,倍受我国人民喜爱,有“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梅松竹”岁寒三友之一等美称。 人生贵有胸中竹。竹还是高雅、纯洁、虚心、有节的象征,古今庭园几乎无园不竹,居而有竹,则幽簧拂窗,清气满院;竹影婆娑,姿态入画,碧叶经冬不凋,清秀而又潇洒。古往今来,“不可一日无此君”已成了众多文人雅士的偏好。诗竹 三国·关羽 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 莫嫌弧叶淡,终久未凋零。 东晋·陶渊明(365-427) 桃花园诗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归园田居五首其四 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 井烘有遗处,桑竹残朽株。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 寒竹被荒蹊,地为罕人远。 是以植杖翁,悠悠不复返。归园田居 井灶有遗处,修竹带平津。

《竹》诗词赏析

《竹》诗词赏析 竹郑燮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赏析 写竹子气节清高,不与白花争艳争香,不惹蜂撩蝶,也借喻作者自己的超脱世俗的亲近自然的为人处世的方式。 作者简介 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 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 他的一生可以分为“读书、教书”、卖画扬州、“中举人、进士”及宦游、作吏山东和再次卖画扬州五个阶段。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 郑板桥生于1693年11月22日,逝于1765年1月22日,享年73岁;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丙辰

科二甲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做官前后,均居扬州,以书画营生。工诗、词,善书、画。诗词不屑作熟语。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书亦有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间亦以画法行之。印章笔力朴古逼文、何。为人疏放不羁,以进士选县令,日事诗酒,及调潍县,因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罢归,居扬州,声誉大着。恣情山水,与骚人、野衲作醉乡游。时写丛兰瘦石于酒廊、僧壁,随手题句,观者叹绝。着有《板桥全集》,手书刻之。所作卖画润格,传颂一时。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郑燮一生画竹最多,次则兰、石,但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画作为《兰竹图》。

【古代诗歌中赞美竹子的诗句】古代诗歌中赞美竹子的诗句

【古代诗歌中赞美竹子的诗句】古代诗歌中赞美竹子的诗句五言古诗和七言古诗,都是字数整齐的古体诗。那么描写竹子的诗句又有哪些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代诗歌中赞美竹子的诗句欣赏,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古代诗歌中赞美竹子的诗句欣赏(一)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____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____马戴《灞上秋居》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____杜甫《登高》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____叶绍翁《夜书所见》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____佚名《江南》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____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____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____白朴《天净沙·秋》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____杜牧《山行》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____周紫芝《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____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____晏殊《踏莎行·碧海无波》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____陈文述《夏日杂诗》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____周邦彦《苏幕遮·燎

沉香》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____贺知章《咏柳/ 柳枝词》古代诗歌中赞美竹子的诗句欣赏(二)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____柳宗元《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____李白《三五七言/ 秋风词》 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____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____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____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____曾几《苏秀道中》 叶落当归根,云沉久必起。____钱嶫《悯黎咏》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____李峤《风》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____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____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一》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____杜牧《怅诗》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____王昌龄《长信怨》 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____元好问《骤雨打新荷》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____李商隐《赠荷花》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____佚名《氓》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____王昌龄《采莲曲》 一字无题外,落叶都愁。____张炎《八声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

描写竹子的优美古诗句

描写竹子的优美古诗句 【篇一:描写竹子的优美古诗句】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是我师。 玉碎不改白,竹焚不毁节。 未出土时先有节,至凌云处总虚心唐.李贺: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大中丞括》: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翠竹千竿锦苑幽,奇传每醉忆千秋。 临风摇曳湘妃泪,对月娉婷黛玉愁。 高节长称松柏侣,清名幸缔菊梅俦。 丹青留影寻常见,翰墨...竹 轻阁雅室逸芬芬,绿透裱纸力轻渗。 枝孤何惧风雨来,晨宵相伴得竹魂。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足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 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唐.杜甫《咏春笋》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是我师。 玉碎不改白,竹焚不毁节。 未出土时先有节,至凌云处总虚心 唐.李贺: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大中丞括》: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翠竹千竿锦苑幽,奇传每醉忆千秋。 临风摇曳湘妃泪,对月娉婷黛玉愁。

高节长称松柏侣,清名幸缔菊梅俦。 丹青留影寻常见,翰墨琴魂雅韵流 郑板桥他在《题竹石画》中写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咏竹(齐.谢眺) 窗前一丛竹,清翠独言奇。 南条交北叶,新笋杂故枝。 月光疏已密,风声起复垂。 青扈飞不碍,黄口独相窥。 但恨从风箨,根株长相离。 竹(梁.刘孝先) 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 谁人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赋得阶前嫩竹(陈 . 张正见) 翠云梢云自结丛,轻花嫩笋欲凌空。 砌曲横枝屡解箨,阶来疏叶强来风。 欲知抱节成龙处,当于山路葛陂中。 咏竹(唐.李峤) 高簳楚江濆,婵娟含曙气。 白花摇风影,青节动龙文。 叶扫东南日,枝捎西北云。 谁知湘水上,流泪独思君。 郡斋左偏栽竹百余诗(唐 . 令狐楚) 斋居栽竹北窗边,素壁新开映碧鲜。 青蔼近当行药处,绿阴深到卧帷前。 风惊晓叶如闻雨,月过春枝似带烟。 老子忆山心暂缓,退公闲坐对婵娟。 秋日白沙馆对竹(唐 . 许浑) 萧萧凌雪霜,浓翠异三湘。 疏影月移壁,寒声风满堂。 卷帘秋更早,高枕夜偏长。 忽忆秦溪路,万竿今正凉。 初食笋呈座中(唐 . 李商隐) 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

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竹

一枝一叶总关情 ——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竹 13级中文二班徐萌1133100071 王牵千1133000073 于水灵1133000080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雅士都用不同的形式、执著的笔墨赞美。 “梅、兰、竹、菊”四君子。四君子就成为中国儒家传统文人的缩影。而“竹”以清新飘逸、恬淡、高雅以及坚韧向上的精神给人鼓舞和启迪。 中国古代文学描写四时花木的景物诗中,松竹兰菊桃李梅争奇斗艳各呈异彩。其中竹最得文人雅士的钟爱,咏竹文学在中华民族广袤的文学园地中独领风骚,以其独特的阴柔之美打动读者的心灵之弦,成为一道绝美的风景。 竹最早进入中国文学视野的是先秦民歌《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这是一首表现原始人类射猎生活的诗歌,在这里竹只是一种客观物质的再现,还没有被赋予任何意义上的文学色彩。 如《诗·卫风·淇澳》“瞻彼淇澳,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莹,会弁如星。”“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皆是以竹起兴,用来赞美卫武公严正、勇猛、心胸宽广的君子德行。 再如汉代诗歌中开始出现以竹为题材来抒写情志的咏物诗: 古诗十九首·冉冉孤生竹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 菟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 该诗写一对男女已有成约而尚未成婚,男方迟迟不来迎娶,女方遂有种种疑虑哀伤,作出这首感情细腻曲折之诗。此诗也表现了主人公对于感情含蓄的表达,可以看出古代女子的婚姻观和爱情观。 最后二句“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张玉谷说:“代揣彼心,自安己分。”诚然。这女子的疑虑已抒写毕尽,最后遂改为自我安慰。她相信男方谅必坚持高尚的节操,一定会来的,那么自己则不必怨伤。 竹结根于泰山比喻妇人托身于君子。虽还没有摆脱比兴的角色而自成一格,但用竹显人物风雅的风气已经初见端倪。 那些通过某种富有诗意的自然物象来表现人类情感的诗歌之所以产生强大的艺术魅力,是因为物象本身蕴涵着足以打动人心的美学价值和社会伦理道德价值。 对于竹在中国古典诗坛中的君子风范,王国维更是一语道破天机:“竹之为物, 草木中之有特操者欤?群居而不倚,虚中而多节,可折而不可曲,凌寒暑而不渝其色。... ...使人观之,其胸廓然而高,渊然而深泠然而清,挹之而无穷,玩之而不可亵也。其超世之致,与不可屈之节,与君子为近,是以君子取焉。” 《说文·竹部》记载:“竹,冬生草也。”段玉裁注:“云‘冬生’者,谓竹胎生于冬,且枝叶不凋也。”竹的特点:虚心,有节,不畏霜雪———自然属性同人格特点发生契合,

含竹的诗词

含竹的诗词 1.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 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3.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4.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5.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6.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7.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8.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9.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10.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11.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12. 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 13.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14.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15. 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16.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17. 柏府楼台衔倒影,茅茨松竹泻寒声 18.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19. 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 20.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21.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22. 霜戟列丹陛,丝竹韵长廊 23. 妻子张白鹇,结罝映深竹 24.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25.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26. 夜深霜露锁空庙,零落一丛斑竹风 27.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28.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29. 有花香、竹色赋闲情,供吟笔 30.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31.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春日西 32. 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 33. 夜深风竹敲秋韵 34. 青溪先有蛟龙窟,竹石如山不敢安 35.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36.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37. 岁见梅追和一首,终恨有儿女子态耳竹里一枝梅,雨洗娟娟静 38. 竟夕谁与言,但与竹素俱 39.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40.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杇株

带竹字的诗句

精心整理 带竹字的诗句 1.竹阴山色郁葱葱,厌俗编茅向此中。 2.竹里行厨常准备,浊醪不用恼比邻。 3.竹梢藤蔓冷僧扉,门外苍松忽减围。 4.竹溪萝径自幽清,片片山衣细霭生。 5.竹使分符化剑川,政成应不俟期年。 6. 7. 8. 9. 18.竹多翻障月,木老只啼乌。 19.竹间门掩似僧居,白豆花开片雨余。 20.竹叶裙纱摺摺香,荷风占断晚西凉。 21.竹啼非染露,山眩乃疑云。 22.竹底雏莺尽日啼,水风凉动小池西。

23.竹屋晨启关,江色直飞入。 24.竹宫幽邃寂无声,风静空悬五色旌。 25.竹杖芒鞋一径深,小桥晴涨泻松阴。 26.竹屋纸窗清不俗,风台月观悄无言。 27.竹堂梅花一千树,晴雪塞门无入处。 41.竹林清暑宴,客散独归时。 42.竹担挑多两肩赤,砺斧时寻涧边石。 43.竹色青于染,春生宋玉家。 44.竹鸡啼处一声声,山雨来时郎欲行。 45.竹寒沙碧堂成处,移得官梅绕屋栽。

46.竹杪风轻瓦雀哀,葛巾萧散步阶苔。 47.竹色衣全绿,林光露未曦。 48.竹杖纶巾避俗翁,闭门终日坐高松。 49.竹根吠犬隔溪西,湖雁声高木叶飞。 50.竹西莺语太丁宁,斜日山光澹翠屏。 64.寒地竹不生,虽生常若病。 65.斋居栽竹北窗边,素壁新开映碧鲜。 66.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 67.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68.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

69.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70.斑竹一枝千点泪,湘江烟雨不知春 71.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度琼枝。 72.凌霜竹箭傲雪梅,直与天地争春回。 73.翠竹千竿锦苑幽,奇传每醉忆千秋。

关于竹的诗词

关于竹的古诗 1、《新竹》 宋·杨万里 东风弄巧补残山,一夜吹添玉数竿。 半脱锦衣犹半着,箨龙未信怯春寒。 2、《竹》 梁·刘孝先 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 谁人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3、《赋得阶前嫩竹》 宋·张正见 翠云梢云自结丛,轻花嫩笋欲凌空。 砌曲横枝屡解箨,阶来疏叶强来风。 欲知抱节成龙处,当于山路葛陂中。 4、《咏竹》 唐·李峤 高簳楚江濆,婵娟含曙气。 白花摇风影,青节动龙文。 叶扫东南日,枝捎西北云。 谁知湘水上,流泪独思君。 5、《郡斋左偏栽竹百余诗》 唐·令狐楚 斋居栽竹北窗边,素壁新开映碧鲜。 青蔼近当行药处,绿阴深到卧帷前。 风惊晓叶如闻雨,月过春枝似带烟。 老子忆山心暂缓,退公闲坐对婵娟。 6、《秋日白沙馆对竹》

唐·许浑 萧萧凌雪霜,浓翠异三湘。 疏影月移壁,寒声风满堂。 卷帘秋更早,高枕夜偏长。 忽忆秦溪路,万竿今正凉。 7、《初食笋呈座中》 唐·李商隐 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金。 8、《咏竹》 唐·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疏净见前峰。侵阶藓拆春芽迸,绕径莎微夏荫浓。诬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9、《竹风》 唐·唐彦谦 竹映风窗数阵斜,旅人愁坐思无涯。夜来留得江湖梦,全为乾声似荻花。 10、《春日山中竹》 唐·裴说 数竿苍翠拟龙形,峭拔须教此地生。无限野花开不得,半山寒色与春争。 11、《咏竹》 唐·张必 树色连云万叶开,王孙不厌满庭载。凌霜尽节无人见,终日虚心待凤来。谁许风流添兴咏,自怜潇洒出尘埃。朱门处处多闲地,正好移云抚翠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