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转型时代管理学导论笔记

转型时代管理学导论笔记

转型时代管理学导论笔记
转型时代管理学导论笔记

目录

序(1)

引论转型时代的管理创新(1)

一、“跨世纪之争”问题的提出(1)

二、基本假设(5)

三、不同社会形态下的管理概念(7)

四、文化激荡中的管理转型(10)

五、反专制式人治管理残余(13)

六、抗霸权主义干扰(15)

七、改革开放中的管理转型(19)

八、当代中国社会管理的根本任务(22)

九、转型时代的管理创新(24)

十、顺应管理多样性进行创新——方法论基础之一(27)

十一、尊重历史语境开拓创新资源——方法论基础之二(29)

十二、管理谐协创新十六字方针——方法论基础之三(31)

第一篇西方现代管理理论(37)

第一章现代工商企业的崛起(37)

第一节发现管理的世纪(38)

第二节现代工商企业(47)

第三节资本主义企业与资本主义精神(54)

第二章科学的管理理论的创立(61)

第一节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61)

第二节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71)

第三节韦伯的“管僚制理论”(80)

第三章管理思想文化激荡(86)

第一节管理程序学派(87)

第二节管理科学学派(98)

第三节决策论学派(108)

第四节行为科学学派(121)

第五节经验学派(134)

第四章管理知识爆炸(149)

第一节公司文化研究(150)

第二节战略管理(1)(160)

第三节战略管理(2)(171)

第四节流程再造(180)

第五节学习型组织(188)

第二篇中国古代管理思想(199)

第五章古代血缘宗法组织及古代管理思想的形成(199)

第一节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200)

第二节中国古代血缘宗法组织(205)

第三节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萌芽、发展与成熟(210)

第六章先秦古代管理思想概述(1)(213)

第一节儒家古代管理思想(1)(213)

第二节儒家古代管理思想(2)(221)

第三节道家古代管理思想(228)

第七章先秦古代管理思想概述(2)(235)

第一节法家古代管理思想(1)(235)

第二节法家古代管理思想(2)(242)

第三节墨家古代管理思想(247)

第八章中国古代主干管理思想(256)

第一节士人的崛起与百家争鸣(256)

第二节中国古代主干管理思想的形成(264)

第三节中国古代主干管理思想的学派构成(271)

结论管理谐协创新理论纲要(279)

一、方法论说明(279)

二、管理基本形式论(280)

三、管理概念论(285)

四、管理模式论(291)

五、管理谐协创新论(297)

引论转型时代的管理创新

我们正处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时代,社会转型伴随着管理转型,管理转型的核心是管理创新,对创新资源的发掘与创新方法的创新的要求,引出我们对转型时代管理创新方法论的讨论。

因此,我们从讨论“跨世纪之争”问题出发,提出“社会转型伴随管理转型”与“管理嵌入社会文化”两个基本假设,剖析管理创新因文化激荡而面临的两项挑战,透视改革开放对管理创新所提出的新问题、新任务,在此基础上建立本书的管理创新方法论。

一、“跨世纪之争”问题的提出

我们提出以下“跨世纪之争”问题。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资本主义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在经过几百年风雨以后依旧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为什么资本主义作为一种人类生存方式,在给人类带来奴役、战争、死亡的同时,在20世纪和可预见到的21世纪中,已经和仍将可能给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作出有益的贡献?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在自己的土地上培育连续四千年的文明?为什么这个文明会在与近代资本主义文明的较量中屡遭惨败?

第三个问题:为什么在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浪潮中,在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纷纷解体和转型的情况下,惟独中国能沿着自己的道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继续前进?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不同文明的激烈竞争下,中华新文明的缔造又将会有怎样曲折漫长的道路?

我们把这些需要人们深思熟虑的问题称之为“跨世纪之争”问题,原因如下:一方面,因为对这些问题的求解将是一个耗时间、花资源,既需理论研究,更待实践探索的事情;另一方面,这些问题从提法到解答都可能引起重大的争论。我们没有能力作出完善的解答。

资本主义社会是否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其重要之处在于是否存在这样一种机制——它既可以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又能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不断地调节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使它们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初的现代工商企业与以工商管理为核心的西方科学管理,就是这个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德鲁克指出,管理革命的兴起将“资本主义社会”引向到“后资本主义社会”。显然,德鲁克的观点可以被看作是资本主义社会具有自我更新发展能力的佐证。

二、基本假设

当代世界存在着两股社会转型:一股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型;另一股则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开放的世界需要管理的开放,不同管理思想和理论的冲撞、融合促使管理的深层变革,也引出了社会转型与管理转型的关系问题的讨论。

基本假设1:社会转型伴随管理转型

社会转型引发管理转型,管理转型支撑社会转型。管理转型与社会转型的同步是确保和加速社会转型成功的重要条件。

社会转型即社会形态的转变。管理转型:乃指管理组织、管理主客体、管理行为以及人们对待管理的总态度、思维方式和一般价值观等方面的重大变革。社会形态是指建立在一定生产力之上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

何谓文化?文化有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之分。广义文化:文化乃指世代积累和历史积淀,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事物之总和。本书把文化分为三个层面:

物质层面——人类所创造的各类器物之总和;

制度层面——人类所制定的处理人与人相互关系的准则,经规范化或约定俗成而形成的各种社会组织、社会制度、政治和法律形式,以及风俗、习惯、伦理道德、话语、教育等之总和;

精神层面——人类所创立的科学、技术、知识和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之总和。

狭义文化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狭义文化(爱德华.泰勒):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和其余从社会上学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本书仅狭义文化为讨论对象,亦即只有文化的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才进入我们的视野和讨论范围。

基本假设2:管理嵌入社会文化

管理是社会文化的有机构成部分,管理嵌入社会文化,亦即管理受制于并反作用于社会文化。

三、不同社会形态下的管理概念

春秋战国是充满战乱与血污的动荡时代,为适应诸侯争雄称霸而一统天下之需要,在“诸子蜂起、百家争鸣”之中,儒、道、墨、法诸家均有较成体系的古代管理思想。他们的“治国之道”主要内容可归纳如表0-1。

本书把反映治国主体(即国家治理者,主要包括帝王、王室成员和一般官员)意志,且被治国主体长期用作治理国家的古代管理思想称为“古代主干管理思想”。那么,是否存在主干管理思想呢?回答是肯定的。至西汉武帝时,儒学由董仲舒完成了政治化使命,随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采纳,一个具有“儒为主,道法相辅”学派结构,以体现“内圣外王”内容的“一主二副”治国模式——

援道入儒、无为而治+德治教化、修身治国+阳儒阴法、以法而治

(左翼副模式)(主模式)(右翼副模式)

——为核心的中国古代主干管理思想终于形成。经过两千年来的历史积淀,主干管理思想已经演变成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结合上面的概述,使用“手段→任务→目的”结构,可把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管理概念归纳为:

定义1 (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管理)

管理就是由一个或多个人对他人施加影响,促使人们合乎规范地生活,强调平均与共存,达成以有序、统一和稳定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与组织的内部和谐状态,实现预定的目标。

由于中国古代缺乏社会化大生产和高度专业化分工的基础,管理知识未能与其他管理思想分离成为专门的科学知识,各种治国之道不足以胜任转型时代中国管理的重责。这样,我们转而考察西方现代管理理论。

中国古代能建立世界上生产力发展水平最高的封建文明,缘自各种不同层级“血缘宗法组织”的存在。西方现代工商企业的崛起为资本主义提供了一种有活力的社会生产力载体。现代工商企业就是包含许多不同的营业单位,且由各层级支薪的行政人员管理的企业。因此,在现代工商企业中,“管理指导的‘看得见的手’已经取代市场力量的‘看不见的手’,而协调着从原料和半成品的供应者直到零售店和最终消费者的货物流动”(美国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这些话告诉我们,现代工商企业的崛起推动了管理革命。

定义2 (西方现代工业社会管理)

管理就是由一个或多个人对他人施加影响,促使人们积极协调地工作,强调效益与效率,达成以斗争、变革和创新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与组织的外部竞争优势,实现预定的目标。

德鲁克在写于1993年的《后资本主义社会》一书中这样写道,近四十多年来世界正处于一种巨大的转变之中,处于向着“后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过渡时期,世界正在向知识社会转变。他提出:

第一,知识是今天惟一有意义的资源。

第二,创造财富的中心活动是将知识应用于知识。

第三,提供知识以找出应用现有知识创造效益的最佳方法,就是管理,就是后资本主义社会的管理革命。

根据德鲁克对未来知识管理的预言,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概念:

定义3 (未来知识社会管理)

管理就是利用知识进一步发掘知识和把现有知识最大限度地转变为生产力,而进一步发掘和应用知识的知识称之为管理知识。

四、文化激荡中的管理转型

我们的管理转型获得了深刻的内涵:当代中国的管理转型是一次广度和深度均为空前的文化激荡下的管理转型。

所谓“文化激荡”:乃指不同时空之间文化的冲撞、融合,以及由此所引发的社会进步和社会破坏之总称。

下面,我们借助“文明”概念对上述观点进行历史考察,并作出进一步阐述。

首先,从“文明”与“文化”的关系中,立即可以得到一个不证自明或者说是同语反复的命题:新文明的建设意味着一种新文化的创造。

其次,历史上与社会转型相关的新文化的创建通常都仰仗文化激荡。

最后,从管理思想来看,西方现代工业社会管理思想显然是建立在西方近代政治民主、经济自由和科学理性的文化根基之上,而中国至今仍缺乏完整独立的科学管理理论。管理实践的需要已使得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中包蕴了丰富的管理思想,再加上儒家思想蕴涵中国古代主干管理思想这一点,我们已有足够的理由得出以下观点:

管理是人类文明的催化剂与延续剂,世界多元文明蕴涵着多元管理文化。任何一种新文明的出现,其本身即意味着一种新文化和根植于新文化的管理思想的产生。

我们必须关注发生在当代中国大地上的文化激荡的以下特征:

第一,当代中国文化激荡是近代开始的文化激荡在新时期的延续,它具有内涵的深刻性与外延的广阔性。

第二,中国文化从未中断,中国传统文化必然是参与文化激荡的重要方面。

所谓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所提炼出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的,并转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具有稳定结构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想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李宗桂在《中国文化概论》)

第三,当代中国文化激荡客观上存在着另一个参与方面——西方文化。

五、反专制式人治管理残余

对于整个社会或某个组织而言,所谓专制式人治管理,就是指整个社会或该组织存在着一个权力高于一切、大于一切,不受任何限制和可以为所欲为的最高领导者,这个领导者按个人的意志及情感对整个社会或组织实施管理。

专制式人治管理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管理形式,其作为一种观念形式的管理思想则起始于秦王朝。按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先秦卷)》的内容,中国古代起始于秦王朝的君主专制式人治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皇帝至上观念。第二,皇帝极欲与重罚主义。

从管理学角度来看,可以认为专制式人治管理应该是秦王朝大起大落的重要原因。事实上,专制式人治管理必然出现的思想钳制,不利于整个社会创造力的发挥并阻碍了生产力发展。

专制式人治管理思想的根深蒂固,给中国的当代文化激荡提出了一个严峻的任务。

六、抗霸权主义干扰

闵家胤主编的《阳刚与阴柔的变奏》一书,可以用“阴柔”与“阳刚”分别代表两种文化气质,便得到两极对偶关系(图0-1)。

(1)造就了一支阳刚隳沉阴柔上升的管理人员队伍;(2)形成了较具阴柔气质的传统管理思想。

阳刚气不足的管理主体加上阴柔气十足的管理思想,当然不能长久支撑社会大厦,更无法担负历史发展之重任。

1840年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一百多年间,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所干尽的灭绝人性的暴行,会有如此丑恶的行径?

资本主义存在以下本质特征:(1)经济上的贪婪攫取性;(2)政治上追求强权;(3)走向霸权主义。

“霸权主义”的本质:

除美国称霸世界野心急剧膨胀以外,其霸权主义新发展还有以下的特点:

在东西两线建立为美国霸权主义服务的军事集团或军事联盟,构筑由它主导的全球安全体系;加大军事投入,大力发展高技术武器;企图主导国际经济新秩序,在经济、贸易、科技、金融等领域建立全球霸主地位;向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发动新的冷战;向公认的国际法则挑战,提出种种荒谬论调,为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制造新的“理论”。

我们应特别注意以下两点:第一,美国竭力把自己的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强加给其他国家,到处推行它们的议会民主、多党制和经济模式,并打着所谓的“自由”、“民主”、“人权”等旗号,肆意干涉别国内政。第二,为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制造新理论。它们大肆鼓吹“人权高于主权”、“主权有限论”、“人道主义干涉”、“新干涉主义”、“为价值观而战”等谬论,企图使其霸权行径“合法化”。

美国不喜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不喜欢看到中国的发展强大,因此就必然对我们实施霸权和霸道。这样,当代中国文化激荡自然还须接受另一个挑战,这就是抗霸权主义干扰。

七、改革开放中的管理转型

一元利益结构:

个人利益和局部利益必须服从以国家为代表的整体利益。为了整体利益,个体利益分配平均化,不同社会利益群体的主体意识淡化。形成人们对政府高度的依赖性,最终失去奋斗、进取精神和毅力。

多元利益结构:

形成以家庭和企业为单位,以社区和地区为单位,等等的利益主体出现。利益问题成为合理、体面、理直气壮去追求的东西。利益意识的复苏转化为追求利益的行为,最终引起社会利益格局的根本变化。

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多元化-—>利益主体多元化- 不同利益主体的精英分子与代表人物产生,并走上政治和思想舞台,寻求利益—->多元利益格局—->政治、思想多元。

体制改革是人们自觉设计和自发处置行为的交融,是必然与偶然的辩证统一。按上述的中国社会变革的发展逻辑,为实现中国社会政治稳定,我们的社会管理和管理转型首先必须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如何控制社会分化(包括经济、政治和思想分化)的速度与力度,使其保持在社会可接受的程度之内。

第二,如何保持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体制改革的同步发展,使这些本相关联的改革的基本目标和政策组成一个协调一致的有机整体,以避免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思想之过度分裂。

这两个问题的解决何以成为当今实现社会政治稳定的前提呢?这是因为:一方面,在中国社会的现阶段试图依靠单一公有制来消除社会分化并不可行。另一方面,社会分化、阶级对立或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的过度分裂都可能引起社会动荡而隐藏着巨大的破坏力。因此,将社会分化、阶级分化和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分裂限定在可控程度就成了保持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问题了。

上述看法还可以由美国现代化过程中社会变革遵循的准则得到佐证:

承认以动荡为主要表现的社会失序是经济发展的伴生物而难以避免;这种社会失序现象不会自动消失,社会改革势在必行;社会改革的目标不是消灭动荡,而是限制动荡,以寻求动荡与秩序之间的适度平衡。[11]

八、当代中国社会管理的根本任务

对一个国家来说,如何在保证稳定的条件下促使社会发展便是社会管理的根本任务。在这里,稳定是全面的,它包括着经济秩序、社会秩序和政治秩序等方面的稳定,其中,政治秩序的稳定是关键。

政治稳定:指一国政治系统的连续性和有序性,它包括稳定的政权体系、合理的权力结构和有序的政治过程等三个不同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政权体系的稳定。第二层次是国家权力结构的合理性,包括权力结构的合法性、有效性、统一性等方面。第三个层次是政治过程的有序状态。”(邓伟志等人的《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稳定》)若以发展和有序作为政治稳定的分析框架,我们需要的实际上是一种动态有序的政治稳定。

面对转型社会的文化激荡和改革开放的社会现实变迁,同时借鉴中外历史经验,我们提出当代中国社会管理的根本任务如下:

在继续保证中国社会的“动态有序”的政治稳定的前提下,确保改革开放的持续进行,稳步地实现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的社会变革,避免文化激荡与改革开放可能引发的社会分化与分裂的速度加剧,以及由于这种加剧而可能产生的社会破坏力,加速中华新文明的建设。

九、转型时代的管理创新

从管理融于社会生活和嵌入社会文化这两个基本假设可知,管理转型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管理创新。

事实上,以下三种对待管理知识学习的典型心态在我们周围仍普遍存在着:

第一,对许多管理实践家来说,他们的“管理知识”或“生而有之”,或随实践自然产生,或由组织人事部门考核、鉴定而得。对他们来说,理论学习不过是“纸上谈兵”或“多此一举”。

第二,对许多管理理论家来说,他们的管理知识是随学习工程技术或其他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时“自然夹带”而得,其水平则随学历高低而升降。

第三,对许多一般人来说,管理知识可自然掌握而无须通过实践和学习去获得。

人民共和国几十年社会管理所出现的诸多重大失误也已告诉人们,依靠传统管理永远无法走出历史留下的阴影,当也就无然法实现中国社会的成功转型。

把社会组织成一种有序、统一和稳定的和谐状态,是中国古代社会管理的基本内容。儒家十分重视借“分”与“和”这两极对偶治理国家,提出了如下的分和原则:治理国家应做到“分”与“和”相结合。所谓分,就是指社会分工、等级划分和伦理规范规定的其他身份划分;所谓和则指在上述所“分”之下各种不同身份、等级的人和敬相亲、分而合作。

人民共和国的治国主体建立了以下两类单位制度来实现中国当代社会的“分”与“和”相结合。第一类制度:生产分类管理制度、人事制度和财务制度;第二类制度:户籍制度、福利制度、社会保障与身份成份制度。

事实上“分和原则”是一种形式化的社会组织原则,而“单位制度”恰存在着中国社会转型时代的情景性内容。

改革开放的成就向世界昭示:继往开来,从朝代更迭走向开创未来,才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所在。

一方面,管理创新需要充足的创新知识资源。另一方面,管理创新需要有效的创新方法。管理创新归根结底是文化创新与文化建设,这就必然涉及到怎样对待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与西方管理理论的问题。而这个问题说到底又是应该怎样正确对待中西方文化的问题。多少年来,“中体西用”和“变相中体西用”论始终笼罩着文化界。然而中国革命胜利的实践及改革开放20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已经告诉人们,中华新文化的缔造只有在实现古今中外文化激荡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我们今天需要的是从农业型管理向工业型管理转变,以“体”与“用”来取舍“中”与“西”的做法显然不合时宜。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开展管理创新方法论的讨论。

十、顺应管理多样性进行创新——方法论基础之一

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代,传统农业、现代工业的长期共存,临近知识经济时代所产生的前瞻性要求,造就了今天中国社会管理的多样性现状。面对这种管理多样性选择之要求,我们必须顺应管理观念的发展来进行管理创新。

经济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劳力经济、(自然)资源经济和智力(知识)经济。

所谓知识经济,是指区别于以前的、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新型经济,它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因此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什么是知识?可按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所援用的有关“4个W”来理解:

知道是什么? Know-what

知道为什么? Know-why

知道怎么做? Know-how

知道谁? Know-who

人们预言,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对智力资源的占有与配置。

社会转型伴随管理转型,经济发展形态的转变必然导致管理形态的转变。为了克服知识的稀缺和提高知识的生产能力,知识自然也就被应用于知识。

一种文明的永续发展,必须具备以下若干条件:

第一,建立一种能不断有效地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力载体。

第二,建立一种能不断调整因生产力发展所引发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矛盾的制度。

第三,建立一种面对外部世界激烈争斗而参与外部竞争以求生存与发展的竞争优势。

这些条件必然发展为对管理学研究的微观与宏观要求:

第一,建立一种促进有效生产力载体正常运行与健康发展的微观管理理论。

第二,建立一种不断保证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的宏观社会管理理论。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中国管理转型所要求的管理创新,决不会是对某种管理思想的选择、认同所导致的

管理思想一元化,恰恰相反,它应该是适应不同管理客体、管理环境需要的多种形态的管理思想的同存共荣。因此,顺应社会转型需要进行管理创新。为实现多种形态管理思想同存共荣,需要做观念上的准备:打破禁区,解放思想,大力开展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讨;在坚持“三个是否有利于”根本准则基础上宽容地对待各种不同管理思想,并为它们提供实践检验的土壤;坚信在不同管理思想的文化激荡下,历史的自然选择将会为中华新文明的缔造准备好有效的管理思想。

十一、尊重历史语境开拓创新资源——方法论基础之二

管理文化:被界定为一种知识体系,以及获得这种知识体系的理论研究、实践探讨方法。管理文化的主旨可以表述为:

第一,谈及管理文化,总是指嵌入某种社会文化的管理文化。其作为某种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既受制于社会文化,又反作用于社会文化。

第二,管理文化代表一种由以下两个层面组成的知识体系:

现实层面:由管理组织、管理主客体、管理行为,以及管理的方法技术等管理知识所组成,它们为现实管理的具体操作提供指导。

哲学层面:由管理的总态度、思维方式和一般价值观念等组成,它们规定着现实层面管理知识的深层结构、新颖内容、使用范围及与其他管理知识之间的根本差异。

第三,当管理文化作为一种知识体系时,同时应包含有能把各知识要素整合成一个体系所必须的结构(如皮亚杰结构等)。

第四,管理转型的核心是管理文化的根本变革,也可以说是一种新的管理文化的创建。

简言之,在一般情况下,管理文化就是一种带有管理哲学根基(如对待管理的总态度、思维方式和一般价值观念等)和具体结构的管理知识体系,而在研究管理转型与管理创新时,还必须添加进创新方法成分。因此,一般的管理理论、方法、技术虽然是管理知识,但不一定就是管理文化。

管理创新需要充足的创新知识资源,要求人们努力开拓不同的管理文化。

管理文化是一种历史积淀,无论是其哲学层面还是现实层面的开拓,都离不开思想研究。为了发掘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真谛,我们从方法论角度提出以下观点:

(1)承认从古以来世界就是多元文明这一客观事实,彻底摒弃“西方中心”的世界一元价值观,坚信不同文明的出现离不开各具特色、且按自身逻辑发展的管理思想。因此,我们要站在平等立场上来看待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从中国历史的内部去寻找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之真谛。

(2)不以“西方为中心”,即不以欧美话语解读中国古代管理思想,而应从中国历史语境,即依靠中国话语来阐释中国的古代管理思想的内在逻辑。

(3)为了在中国历史语境中解读古代管理思想,所以特别要求从思想史和社会史的结合点上来发掘古代管理思想。

真正的世界多元化同时要求我们使用类似的方法去发掘西方管理文化。对待西方管理文化这样一种舶来品,一方面,这种建立在理性主义基础上的理论因体现着勤奋工作、个人负责、自治向上和科学态度等诸多精神,对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中国来说,无疑可以提供有益养分。但另一方面,受“贪婪攫取性”驱使的“世界警察”、“霸权主义”者们早已露出了“实力经济”、“强权政治”的狰狞,西方“自由世界”带给东方、带给前殖民地和今天发展中国家人民太多的伤害,和直到今天还延续着的欺诈、制裁、扩张、掠夺……从情感上难以使我们平心静气地面对西方现代管理理论。因此,我们应该以中国人特有的博大胸怀,直面古今中外一切管理知识。惟有宽容才能使我们对不同于自己和传统观点的见解能够有耐心、公正的容忍,才能让我们以平静的心境去挖掘出西方现代管理文化的真谛。在此基础上,我们应特别强调和正确理解西方学术话语,结合西方社会发展史和管理思想史来开展西方管理文化的内部研究。

十二、管理谐协创新十六字方针——方法论基础之三

我们于1999年撰写了《论管理中的谐协创新方法》,该文提出了一种在文化观上较适用于当代中国的“谐协创新”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初步操作式开拓。

所谓管理谐协创新,乃指由以下一组操作所组成的过程或方法。

第一,寻找诸极(可以是两极或更多极)。极则泛指一切具有差异——从一般的“不同”直至“冲突”、“激烈对抗”之事物。这里主要指用作管理创新的管理知识与实践。

第二,确指诸极,即明晰地界定各极的内涵、外延,发掘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各种联系。这其中,特别要重视可能组成“对偶”者。对于每一“对偶”,找出它们之间所存在的相对、相反和互伴、互生关系。

第三,设计出为创新而整合诸极(诸极本身或诸极所包含的因素、基因等)的具体结构(称之为“整合结构”或“谐协结构”)。所谓结构则是指诸极在经整合后而得到的管理创新中所处的地位和彼此间的联系。

第四,对所作创新进行严格的科学界定,并按一定标准,如“三个是否有利于”之“实用理性准则”、“以最小投入寻求最大产出”之“经济理性准则”,以及这些准则的具体分解来进行检验。

从会通古今的“古今中外法”、“综合创新”方法向“谐协创新”方法的转变,其最主要改变在于,前者强调按照是否“有用”、“有益”来判别精华与糟粕,再决定取舍;后者虽不反对这种做法,但重要的不是直接地把“有用”、“有益”“拿来”为我所用,而是强调借助“长入”、“重组”和“谐协”创新出“有用”、“有益”的管理理论与实践。说得简单一些,那就是前者是指把“有用”、“有益”“拿来”,后者则更加强调先“拿来”,再去创新出“有用”、“有益”的东西。

在《管理学:理论与实务》一书中,管理谐协创新方法被分解为两种:“长入法”与“重组法”。

“长入法”:乃指以一种管理知识为主,辅助地吸收其他管理知识,融合而达到管理创新的方法。W.G.大内(W.G.Ouchi)的《Z理论——怎样迎接日本企业的挑战》就是“长入法”的典型应用之例。

“重组法”:我们把这种通过不同管理知识要素的重新组合而进行管理创新的做法,称之为“重组法”。全面质量管理技术(TQC)可以看成是“重组法”所创造出来的一种现代管理技术。

怎样“长入”、“重组”?怎样“谐协”?在本书的最后部分将有更详细的讨论,这里仅从方法论角度作出概略的论述。

到此,我们可以提出本书的一个核心观点,这就是“管理谐协创新十六字方针”——博采众说、把握多极、允中谐协、知权通变,其具体含义如下:

博采众说:以平等、开放、宽容的态度对待、采集、了解和研究古今中外一切管理知识。

把握多极:从所采众说中分析、剥离出各种不同观点、思想、因素、基因(即“多极”),研究发掘各极可能依赖的文化根基。

允中谐协:公平地对待各极,在“三个是否有利于”根本判断标准基础上,沟通各极,统摄各极,相反相成、相对互补,以求谐协创新。

知权通变:在谐协创新的诸多管理知识中,审时度势,根据文化差异和实际情况,以求通变和付诸实用。

需要指出,首先,参与谐协的是管理知识。其次,当管理知识成为参与谐协之诸极时,它们已经是一种得到明确界定的知识。最后,谐协创新要求包括整合诸极之结构。

透视0-9国企改革中的管理谐协创新

1984年,Tricker R.I出版了《公司治理》一书,开创性地提出了“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概念,公司治理成为一个研究热点。所谓“公司治理”,是指联系企业各相关利益主体(如股东、债权人、经营者、雇员、顾客及社区等)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和结构关系网络。公司治理概念从根本上改造了西方现代管理理论和企业管理学,因为在原有的理论中都隐含了一个假设,即企业是事先存在的。因此,当引进公司治理概念以后,企业系统便成为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两个层次的系统整合。

公司治理和管理均是为了实现财富的有效创造。公司治理主要考察的是构成公司的各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责权利的划分,以及采取什么样的手段实现相互间的制衡,它是企业财富创造的基础和保障;公司管理则是在既定的治理下,管理者为实现公司的目标而采取的行动,它是财富创造的源泉和动力。两者比较见表0-3。

借助此观点可以更贴近本质地将自1978年开始的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管理导向的治理微调式改革。

第二阶段:治理导向的企业改革。

第三阶段:治理与管理的双重导向式改革。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是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西方公司治理概念的引进,将企业视作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整合,使得国企改革真正体现了一种管理文化激荡与管理谐协创新。

第一篇西方现代管理理论

我们把20世纪称为“发现管理的世纪”,并沿着管理知识的积累和演变的脉络,按三个阶段——现代管理理论创立、管理思想文化激荡、管理知识爆炸来对西方现代管理理论进行概述。

西方现代管理理论以工商管理为核心,它的创立缘自现代工商企业的崛起。遵照将管理理论研究与社会发展史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论原则,本书对现代工商企业的崛起进行简单介绍。

第一章现代工商企业的崛起

现代工商企业是资本主义社会最有效的生产力载体,它的崛起及由此引发的管理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也塑造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创造力的20世纪。研究西方现代管理理论必须了解现代工商企业的建立。

第一节发现管理的世纪

管理的发现

当我们把视线聚集于知识的积累和演变时,便可称20世纪是发现管理的世纪。

20世纪发现了管理。美国管理大师德鲁克有言:“在人类历史上,几乎还没有哪个活动机制像管理工作这样快速地成长起来,并在短期内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在不到150年的时间里,管理工作塑造了世界上发达国家的社会和经济结构。它创造了全球化的经济,为那些想以平等一员身份加入这种经济制度的国家设立了新的规则。”管理是人类最普遍的社会实践,虽

然管理自古就有,但人们对待管理从自发走向自觉,管理被当作管理来实践、认识,则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事。

德鲁克在20世纪70年代谈到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时提出了以下一些观点:

(1)自19世纪后期开始出现一种全新的现代机构工商企业开始,管理为工商企业发挥作用作出了有效的保证,管理人员开始被置于经济活动的中心,开始被应用于资源的有效使用。

(2)20世纪管理的兴起和工商管理的成功,为非工商企业等现代机构的管理提供了样板,管理的成就决定着这些机构的生存与发展,西方社会终于从“大企业社会”转变为“包含各种机构的多元社会”。

(3)20世纪发生的两次世界性管理热潮,遍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管理热潮永久地改变了世界的经济和社会面貌,使人们觉察到管理和它的作用、职能和工作,这种意识将保持下去,世界再也不会回到不懂管理、不顾管理和不知管理的时期。管理已成为整个世界的一种需要、一种重大贡献、一种研究和知识的主题了。

生于1891年的厄威克与生于1909年的德鲁克的观点,可以当作历史见证肯定20世纪是“发现管理”的世纪这样一个铁定的事实。

“发现管理”或“管理的发现”的含义:管理成为一种职业而出现专职管理人员阶层;有关管理的科学理论及管理知识学科的创立;管理知识的大量积累;管理在社会主要领域得到广泛而成功的应用。

现代工商企业的崛起与管理革命

向企业大量生产与大量分配相结合,并最终形成垄断发展的转折,是美国现代工商企业大量建立和蓬勃发展的时期。

钱德勒的话告诉人们,现代工商企业的建立不仅推动了企业革命,也促成了现代管理机构的出现。事实上,在现代工商企业建立以后,家长式的管理因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已失去存在的依据。为了适应大规模生产和市场的需要,为了使企业保持较高的劳动生产率、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利润,现代工商企业必须建立专门的机构来进行管理。到19世纪末,以美国铁路公司为先例,其他制造业公司紧紧跟上,建立起了类似今天大企业的现代管理体制。这种做法直接引发了管理革命:一方面,因管理迅速专业化和技术化而终于发展为一个专业、一种专门的学问;另一方面则使管理走上职业化道路,即企业的管理权逐渐落入一批精通管理专业的人的手中,从而导致专职管理阶层的出现。

工商企业的管理革命存在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实践表明,在科学的管理下,人们只要进行市场研究就可作出正确的决策和计划。于是,过去作为企业外在力量的市场开始揭去神秘面纱,工商企业的活动开始摆脱对市场的从属而转变为主动的经济行为。既然企业可以通过管理扩大规模以取得利润,那么推而广之,为保证整个经济正常发展与企业获利,就应该实行全国范围内的宏观经济管理。工商企业管理革命最终必然形成对自由放任市场经济的强有力挑战和政府对宏观经济的干预。

现代管理理论的创立

为适应现代工商企业的需要,人们开始自觉认识管理,管理知识终于以科学理论——古典管理理论的面貌登场了。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泰罗从提高工人劳动生产率出发,提出了用科学态度对待企业中一切工作的新管理哲学。他把管理看作“确切地知道要别人干什么,并使他人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的技术;提出“以体制为第一位的科学管理模式”;建立“工时研究”、“差别计件工资制”、“任务管理制”等等的“科学管理制度”,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著名的“科学管理原理”。

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法约尔站在企业最高领导位置纵览全局,提出了一种较完整和较具操作性的管理理论。他视管理为一种职业而使其从其他活动中独立出来,并定义“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提出了著名的14条管理原则,且把管理看作是一种专业,大力提倡建立一般的管理理论;普及管理教育和通过学校教育培养管理技能。

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韦伯从企业、政府、军队和教会的经验分析出发,认为等级、权力和行政制度是一切社会的基础。他与泰罗一样,也把管理看作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所行使的控制,提出了建立在“分工、等级结构、制度化的日常工作、职员形式主义非人格化、组织的高效运作目标”等五个要素基础上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理论,为管理摆脱“传统”和“神授”的领导,转向“合理—合法”权力提供了组织论的基础。

这些理论不仅支撑、架构着现代社会中最富活力的社会组织——现代工商企业,而且为发展管理知识学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科学管理理论的出现,以及以工商管理为核心向其他现代组织(如学校、政府、军队、教会等等)管理的辐射,特别是泰罗的“科学管理运动”在美国与欧洲的宣传推广,迎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性的管理热潮,管理知识在西方国家开始得到较普遍的关注和应用。

管理思想文化激荡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60年代末的25年中,出现了第二次世界性的管理热潮,这次热潮的出现充分反映了管理知识的大量积累和广泛应用。孔茨1961年发表的《管理理论丛林》一文明确指出:第一,由于各种专家及从事实际管理的人员都对“一个长期存在的管理领域”有了发现,“所以形成了我们称之为‘管理理论丛林’密不可穿的状况”。第二,管理理论丛林使改进管理成为可能,但是在管理改进带来巨大的社会潜力的同时,管理理论不同的研究方法已经导致一场混乱的“丛林战”。第三,应对管理理论丛林进行清理,包括对不同学派进行分类,寻找出造成学派差异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清理丛林的建议。

根据孔茨的观点,当时存在的管理理论主要可以分为六大学派,它们是:管理程序学派、经验学派、行为科学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论学派、数理学派。

孔茨等人的工作虽不无价值,然而因为文化激荡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所以西方管理思想应遵循历史自然选择的轨迹而发展。《管理学(第10版)》细分了当时存在的12种管理分析方法。

经验法或案例法——通过案例研究经验,鉴别成败的因素。

人际行为法——注重人际行为、人际关系、领导艺术和激励的研究,且以个人心理学为基础。

群体行为法——强调在群体中人的行为,它以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为基础,主要研究群体行为模式。对大型群体的研究常称为“组织行为”。

协作社会系统法——把人际行为和群体行为两个方面引导到一个协作系统,把概念扩大到任何一个具有明确目的的协作集体的方法。

社会技术系统法——该方法强调技术系统对于社会系统有巨大的影响,看重在生产业务和技术系统与人际之间具有紧密关系的其他方面。

决策理论法——强调决策的制定、作决策的人或群体以及决策的过程。一些理论家把决策看作是研究所有企业活动的出发点。现在对研究范围已经没有了明确的界定。

系统法——系统概念有广泛的适用性。此方法把组织看成一个开放系统,承认它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认识到研究一个组织将涉及到它内部众多子系统的计划、组织和控制。

管理科学法或数学方法——该方法将管理工作看成是数学过程、概念符号和模型,把管理看成是一种纯粹的逻辑过程,用数学符号和数学关系来表示。

随机制宜或因情况而异的方法——管理实务取决于环境(也即随机制宜或因情况而异)。随机制宜理论认识到已知的解决方法对企业行为模式的影响。

管理任务法——通过对总经理的观察研究,提出主管人员的十项任务并分为三类:人际关系的、信息的和决策的任务。

麦肯西(Mckinsey)的7S架构——策略(strategy)、结构(structure)、制度(systems)、作风(style)、人员(staff)、技能(skills)、共有价值观(shard values)。

运筹法——把其他领域和管理方法的概念、原理、技术和知识汇集到一起,旨在发展实用性的科学和理论。这一方法对不同的管理知识加以区分,并围绕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五项管理职能判定出分类体系。

管理知识爆炸

进入20世纪最后20年,管理知识爆炸的局面终于形成。英国学者胡克金斯基(Andrzej A Huczynski)在《管理宗师:世界一流的管理思想》中对20世纪所出现的各种管理思想进行了筛选,提出六种流行管理思想,如表1-1。

思想流派代表人物

官位主义韦伯、布劳、斯科特、克罗泽、雅克、米歇尔、塞尔兹尼克、汤普森

科学管理泰罗、甘特、吉尔布雷思

行政管理法约尔、巴纳德、福莱特、穆尼、斯劳恩

人际关系梅奥、布朗、罗斯里斯伯格、迪克森

新人际关系阿格瑞斯、本尼斯、赫兹伯格、布莱克和莫顿、李克特、迈格雷格、马斯洛、沙因

大师理论德鲁克、彼得斯、波特、坎特尔、艾科卡、布兰查德

管理思想:就是来自于归纳和演绎推理,有广泛应用的系统化组织起来的知识,它们由假设、原则、规则、程序、方法等所组成,能指导和帮助管理者们分析、解释特定商业情景背后的内在原因,并预测其行为选择之结果。

我们来看看大师理论出现的社会背景怎样?首先,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面对严峻的国际竞争和可能丧失竞争优势的局面,管理者对指导企业经营的行动指南和管理思想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次,美国100年来的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及世界霸权所为,造就了一大批“成功奇才”和铸造出了众多顶级的“管理大师”。最后,大师理论的提出本身表明其与过去学术味很浓的管理思想的决裂。它是作为一种通俗管理文化且多数是以商务书籍出现的,所以大师们思想的最显著特征是“严重的实用主义”。

大师的组成大致可分成以下几类:

学术大师:商业学校的教授和其他与教育组织有联系的作者(如波特、明茨伯格等)。咨询大师:独立的作者或经营指导者(如彼得斯、沃特曼、奈斯彼特等)。经营大师:目前或过去的组织(通常为美英跨国大公司)中被公认的成功的总决策人(如艾科卡、迈克马克、特朗普等)。

“发现管理”的启示

管理的发现为人类带来了福音,我们回顾这一段历史,可得到以下启示。

第一,如果把泰罗、法约尔、韦伯等人看作是“发现管理”的先驱者,他们划时代的贡献为20世纪管理知识的积累、发展和应用奠定了基础,那么,20世纪中叶,随着大量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人员使用不同手段对管理这块处女地的急速开垦,终于形成了实质为管理思想文化激荡的“管理理论丛林”。到20世纪最后20年,由于管理知识深入人心,也由于管理界日趋成熟,西方人数众多的管理大师脱颖而出,挑起了管理知识创新、生产及推广应用之重任,学术大师、咨询大师、经营大师的思想交相辉映,管理知识创新队伍的成熟向人们预示着管理加速发展的美好前景。由此可以肯定,21世纪将是管理大发展的世纪,随着新的管理热潮的兴起,必将带来管理学科质的飞跃。

第二,从20世纪初依靠学术研究发掘正规的管理知识开始,到20世纪结束前,学术研究与非学术研究、严肃管理理论与通俗管理文化相结合,管理知识的商品化,又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发现管理”由慢到快的新道路。

第三,20世纪上半叶结束时,西方管理知识的创新已几乎集中到美国,不同管理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和顶级管理大师几乎全是美国人,再加上商务书出版狂潮表现出美国人对管理知识的渴望追求,我们似乎应该将这种现象与20世纪美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世界霸权的拥有相联系,去寻找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内在联系。

第四,今天的世界是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与临近知识经济共存的世界,管理在世界范围内所具有的普遍、复杂与多样性,要求我们清醒地认识,发现管理已一个世纪,在这100年中人类的管理实践与知识都有了长足进步,但与当前世界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相比,管理知识学科发育得还极不完整、极不成熟。特别是把管理看作高科技和近些年来西方管理知识的“严重实用主义”倾向,大大削弱了管理的基础理论研究。所以我们有理由期待着管理基础理论研究的突破。

第五,20世纪中,中国错过了两次世界性的管理热潮。改革开放使中国人开始“发现管理”,短短的二十多年时间里,“管理”已成为大众传媒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管理知识的加速普及与广泛应用告诉我们,一个管理热潮即将或正在中国

大地兴起。但是,当前管理学研究的落后、陈旧与管理知识的低水平必然进一步制约中国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迫切需要管理创新。

“经济人”假设。(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斯密认为,人是理性的,是具有利己本性的。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无不以追求自己最大经济利益为动机,不仅会达到自身的最高目标,而且还有利于促进公共利益。

复习、思考与讨论题

1.怎样理解20世纪是“发现管理”的世纪?从知识的积累与演变来看,“发现管理”的世纪又可分成哪三个阶段?为什么说管理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塑造了历史上最富创造力的20世纪?

2.企业大量生产与大量分配相结合热潮有怎样的直接结果和社会意义?

3.简述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主要理论。

4.简述孔茨的“管理理论丛林”的主要观点。

5.何谓大师理论流派?说明出现大师理论的社会背景。

6.请结合中国社会当前管理的实际情况,来阐述你对“发现管理”的启示之第三、五点的理解。

第二节现代工商企业

现代工商企业的建立

为什么“必须以工商管理为中心”呢?

(1)无论是西方早期管理思想,还是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抑或代表人类其他古代文明的管理思想,它们共同构成了管理知识宝库的历史部分。

(2)管理从自发走向自觉,管理发生革命性转变起因于西方现代工商企业的建立。

(3)今天谈及的管理知识,其主体部分已被约定俗成地规定为西方现代管理理论。

为什么“必须以工商管理为中心”呢?德鲁克提出的理由有三点。首先,工商企业是最早出现的现代机构。其次,只有经济领域才能用数字对资源分配和决策成果加以度量。最后,工商企业是20世纪成功的历史。

什么是现代工商企业?钱德勒在《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中写道:“现代工商企业……它有两个特点:它包含许多不同的营业单位,且由各层级支薪的行政人员管理。”

企业的经济性质

企业的经济性质如何?这是学习、研讨管理学的基础知识。在此,我们摘引一些经典作家的观点,它们将从不同方面向我们揭示企业这个经济组织的内在属性。

罗纳德·科斯(Ronald Coase)的“交易成本”理论最具代表性。他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指出:“企业的本质特征是对价格机制的取代。”

弗兰克·奈特(Frank Knight)的《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一书则指出,企业的本质是负责指挥经济生活的职能的专业化,它被忽视了的特征是责任和控制这两个因素的不可分割性。

奥利佛·威廉姆森(Oliver Williamson)从交易的主要维度——资产专用性、交易所涉及的不确定性和交易的频率来分析治理结构。

阿尔曼·艾尔钦(Armen Alchian)和哈罗德·德姆塞茨(Harold Demsetz)认为,如果团队产出超过各要素独立生产的产出之和,并足以抵补组织和约束团队成员的成本,那么团队生产就会被采用。

德姆塞茨在《企业经济学》一书中提出了专业化理论。他认为,在新古典理论中,企业不仅仅是一个“黑匣子”,而且是一个专业化的“黑匣子”。

工业资本主义的原动力

钱德勒(《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工作印证了我们的下述观点:管理转型促进社会转型,管理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文明的发展。

“工业资本主义原动力的核心是企业整体的组织能力,而这些组织能力就是在企业内部组织起来的物质设备和人的技能的集体。它们包括了许多运作部门——工厂、办事处、实验室——各自的物质设备以及这些部门的工作人员的技能。只有切实地协调并共同使用这些设备和技能,企业才能利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才能在国内外市场进行竞争和继续发展。”毫无疑问,设备和技能的使用及协调取决于各层级管理人员对管理职能的实施。事实上,这种组织能力就是企业的管理能力。钱德勒还进一步提到:“现代工业企业一成立,就开始由管理人员负责管理。对生产和销售进行了互有联系的投资并招聘、组织和培训了负责管理的职工之后,企业和它们的产业如要不断发展和取得高效益,最重要的是管理方面的重要才干,而不是企业家的才能或资金。”管理成为企业发展和保持组织能力的根本,组织能力为企业不断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使企业具有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竞争优势。钱德勒还提出,20世纪6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进入了一个管理资本主义新时代。现代工业企业在发展、管理和资金的筹集方面发生了六个新的变化:采取新的发展战略,设法进入那些企业的原有组织能力不能提供竞争优势的新市场;总办事处的最高管理部门同营业处的中层管理部门脱钩;广泛并持续地撤销经营单位;买进和卖出企业作为自己权力范围内独特的业务;承担业务责任的管理人员在资本市场上发挥作用;发展这些资本市场,使之有利于成立被称之为“为公司控制的市场”。

通过对三个国家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状况的比较,钱德勒指出,发展和保持组织能力不仅有助于确保企业的不断发展,也影响到产业的发展甚至影响到现代新工业企业的国家的发展。

美国:竞争性管理资本主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200家企业中几乎所有的都由专职、有经验、基本上是领取薪水的管理人员管理的,从它们对国内外市场份额和利润的激烈竞争,可以认为这些企业是通过一种竞争性管理资本主义的制度来经营

的。

英国:个人资本主义。英国企业家在第二次产业革命的一些资本密集产业中没有对制造、销售和管理三方面进行基本的投资,没有征聘管理人员,也没有为了在许多新工业中获得和保持市场份额而发展所需的组织能力,这一切往往意味着他们不仅会丧失国外市场,也会丧失国内市场。由于信守个人管理,英国在第二次产业革命的许多新工业中成为一个迟到的工业国。而英国的家族企业只有开始在生产和销售方面投入更多的资金并聘用更多管理人员的时候,才开始发展。

德国:合作性管理资本主义。与美国的发展经历接近,它们的基本差别表现为:美国的工业领先企业为了市场份额的提高而不断地在职能和战略上进行竞争;德国的工业领先企业往往宁愿彼此谈判,以保持国内和在某些情况下国外的市场份额,管理资本主义变得较具合作性。德国在“二战”后能迅速地恢复经济,企业重新在世界市场上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战前企业的组织能力。

上述讨论告诉人们,管理变革成为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动力,管理对不同国家发展的不同影响,都根基于管理对企业生存、发展的至关重要的作用。案例验证福特和通用的例子。

复习、思考与讨论题

1.为什么说“管理学必须以工商管理为核心”?德鲁克提出的三点理由是什么?

2.阐述现代工商企业的定义。

3.阅读本节有关“企业的经济性质”部分,谈谈你对企业的经济性质的初步认识。

4.怎样理解“工业资本主义原动力的核心是企业整体的组织能力”这一重要观点?

5.能否说,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要建立一种中国社会的最有效生产力载体?你的理由何在?

第三节资本主义企业与资本主义精神

资本主义企业

“资本主义之特征:是存在着以最大限度的利润为目的的,其手段是合理地组织劳动和生产。对利润的追求和合理的纪律这两者的结合,在历史学上构成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特点。资本主义企业通过官僚机构,着眼于最大限度的利润。(马克斯·韦伯)

‘资本主义’经济活动:就是指那种寄希望于利用交换的可能性获取利润的活动,也就是说那种建立在(表面上)和平地获取利润机遇上的活动。”(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从这些论述可以归纳出韦伯的以下观点。

第一,所谓资本主义企业,就是以最大限度利润为目的,以合理(或理性)地组织生产和劳动为手段的企业。具体地说,资本主义企业就是依靠持续地、合理(或理性)地组织生产和劳动,向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通过(表面上)和平的交换获取永不间断的利润的这样一种企业。

第二,合理(或理性)即指资本主义经济活动必须合乎经济理性,也就是以最小投入获取最大产出。这意味着,或投入一定时产出最大,或产出一定时投入最小。

第三,资本主义社会就是存在着资本主义企业的社会,在企业中合乎理性地使用资本和按资本主义方式合乎理性地组织劳动,成为决定经济活动的主导力量。

韦伯的资本主义精神

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力图论证:某些教派(如加尔文和清教教派)的宗教伦理——勤奋地恪守天职和对财富的合法占有,演变成一种经济价值观,这就是资本主义精神,这种资本主义精神有利于人们的经济行为,促使资本主义企业和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

通过对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分析、归纳和整理,我们认为,可以把韦伯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精神”概念的要义归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资本主义精神”作为一种精神气质,它要求人们把增加自己的资本当作天职,而且增加资本本身就是目的,谁违犯其规范就是忘记自己的天职。

第二,“资本主义精神”作为一种社会道德,它宣扬最高的善应是尽可能多地挣钱,且把挣钱与严格避免任凭本能冲动享受生活结合在一起,人被赚钱动机所左右,把获利作为人生的最终目的,在经济上获利不再从属于个人满足自己物质需要的手段,这是资本主义的一种首要原则。所以,从个人幸福或功利角度来看,这种最高的善显得完全先验和绝对的非理性。

第三,“资本主义精神”作为一种个人能力,它把合法地挣钱看作是一种个人能力,认为只要挣得合法,就是长于、精于天职的结果与表现。

第四,“资本主义精神”作为一种生活理想,它崇尚经济理性主义(以严格的核算为基础而理性化,寻求最少投入获得最大产出),并将之描述成现代经济生活整体上的显著特征。合理地组织劳动和生产,为人类提供产品和服务,不靠暴力而依靠表面上和平的交换机会来追求利润和不断再生利润已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理想的一个重要部分。

第五,“资本主义精神”作为一种行为准则,对劳动者来说,劳动必须被他们当作一种绝对自身的目的,当作天职。对企业家——一些在冷酷无情的生活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而言:

他们既精打细算,又敢想敢为,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节制有度、讲究信用、精明能干、全心全意地投身于事业之中。他们甚至认为,一个人是为了他的事业才生存,而不是为了生存而经营事业。

资本主义企业的最主要特征是以谋求无限利润积累为目的,以官僚制机构合理地组织劳动为手段,而且合理地组织劳动必须与以下两个要素紧密相联:家务与企业分开、合理的簿记方式。

“贪婪攫取性”和“个人主义双刃”

在丰富多彩的现代西方精神中,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是个人主义,其他精神或受其制约,或与之密切相关。可以认为,

个人主义是把握和理解西方现代管理理论的钥匙。

个人主义也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由众多组成部分所构成的概念,所以这里只能对组成个人主义精神的各个部分进行描述。

第一,个人主义精神首先表现为强烈的自我意识。现代人的自我意识,除自觉存在以外,又表现为自立、自强、自尊、自爱,还有自为、自由、自我创造、自我实现。

第二,个人主义精神还突出地表现为权利意识。所谓权利意识,就是重视个人的权利,把它作为人的自由来追求。权利包括政治、经济、人身、财产、言论等多方面内容,它们都是基本人权表现,其中特别是个人财产、人身自由、言论自由等权利意识已经根深蒂固。

第三,个性意识的崛起是西方个人主义精神兴盛的主要标志和内容。个性是使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一个人的那些独特性格、气质和能力的总和。没有个性就没有社会,然而个性的崛起还只是近代的事情。个人主义精神的个性崛起主要表现为独特性、丰富性和创造性。

西方人的新上帝——理性主义,除了有对人类仁慈可爱的一面之外,还存在着冷酷残暴的另一面,这促使我们讨论西方学者自己提出的“贪婪攫取性”与“个人主义双刃”。

贪婪攫取性首先由德国哲学家韦尔纳·桑姆巴特提出,他的主要著作是三卷集《现代资本主义》,我们这里引用的是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的论述。贝尔指出:“资本主义有着双重的起源。假如说韦伯突出了其中的一面——禁欲苦行主义(asceticism),它的另一面则是韦尔纳·桑姆巴特……著作中阐述的……贪婪攫取性(acquisitiveness)。”贝尔把这两项特征分别称之为“宗教冲动力”和“经济冲动力”,并逐步探索它们演变的轨迹。他认为在资本主义开发时期,“禁欲苦行和贪婪攫取这一对冲动力就被锁合在一起,前者代表了资产阶级精打细算的谨慎持家精神,后者是体现在经济和技术领域的那种浮士德式的骚动激情,它声称‘边疆’没有边际,以彻底改造自然为己任,这两种原始冲动的交织混合形成了现代理性观念。而这两者间的紧张关系又产生出一种道德约束,它曾导致早期征服过程中对奢华风气严加镇压的传统”。但是随着资本主义开发工作的完成,资本主义精神中的两个基因只剩下了一个,即“经济冲动力”,而另外一个抑制平衡的因素——“宗教冲动力”,已被科技和经济的迅猛发展耗尽了能量。“经济冲动力”成为社会前进的惟一主宰后,资本主义因其旺盛的生命力获得了自己的特性——无限发展性。到19世纪中叶时,世上万事万物全被退去了神圣色彩,发展与变革就是一切。

然而,对经济领域出现的资产阶级企业家来说,“宗教冲动力”的消失意味着他们从传统旧世界中解脱,他们拥有的固定地位和攫取财富的能力得到极度的发展,他们变得激烈进取、贪得无厌,他们希望通过改造、控制整个世界来发财,货物与金钱的自由交换、个人经济与社会的流动成了他们的理想……正如《共产党宣言》中所指出:“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别的联系了。它把……情感的神圣激发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总而言之,它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

贝尔认为这时资产阶级企业家的自由贸易事实上已走向极端,而成为“猖獗的个人主义”。于是,美国式的“个人主义双刃”由此得到说明。

在卢瑟·S利德基主编的《美国特性探索:社会和文化》中,内森·格莱泽以“美国个人主义双刃”为题描画了美国式个人主义的双面性,他指出“个人主义”这个词首次使用于托克维尔《美国的民主》的英译本中。在这本书中,托克维尔首先关注的是把个人主义与古老的自私区别开来,“与自私相反,个人主义是一种成熟和平静的感情,它使社会的每个成员有意脱离同伴,与家庭及朋友疏远,在这样形成了自己的小圈子后,他就能心甘情愿地不去干预整个社会”。

托克维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这个简单定义的社会和政治意义,开始为个人主义涂上较冷的色彩。“随着社会条件变得更为平等,下面这类人的数量也多了起来,这些人的富裕或权力虽不足以对同伴施加多大影响,而他们所受的教育和所获得或拥有的财富却足以满足他们的需要。他们不欠任何人任何东西,他们养成了视自己为独立的习惯,他们还往往想像他们的整个命运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最后,托克维尔完成了揭示“个人主义”并非令人愉快的另一方面。“民主社会……常常充满着那些昨天才进入独立状态,因而陶醉于新权力的人们。他们对自己的力量怀有傲视一切的信心。由于认为从今以后不会再需要同伴的帮助,他们也就无所顾忌地表现出只顾自己而不顾他人。”

随着托克维尔的路线——不干预社会→只顾自己而不顾他人,个人主义不仅在美国,而且在整个西方终于露出了其自私的一面。内森·格莱泽最后指出,在20世纪初,美国的个人主义终于被戴上了“冷酷的个人主义”、“猖獗的个人主义”的不光彩的帽子。

透视1-6美国人的传统价值观

罗宾·威廉斯在他的《美国社会:一个社会学的解释》一书中列出如下传统的美国人价值观。个人成就、工作、道德关怀和人道主义、效率和实用主义、进步和物质主张、平等、自由。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

资料来源:戴维·波普诺《社会学(第10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rentice Hall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82~84页。

复习、思考与讨论题

1.按韦伯的观点,何谓资本主义企业与资本主义经济活动?

2.用实例说明合乎理性的含义。

3.怎样理解韦伯的资本主义精神的主要含义?试问在我们的周围是否存在韦伯所阐述的资本主义精神?

4.怎样理解资本主义精神的另一面,即桑姆巴特首先提出的“贪婪攫取性”?试讨论其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与消极作用。

5.简述“个人主义双刃”之含义。

管理学原理笔记汇总

管理学原理笔记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者 一、什么是管理 1、国外具有代表性的定义 2、国内专家对管理下的定义 3、教材P5: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管理的概念:要点:1、预期目标; 2、必须存在于社会组织之中; 3、本质为协调; 4、协调的中心是人; 5、协调的方法有多样:关键是由机智和经验合成的掌握尺度的能力。 二、管理者做什么 管理职能和过程:法约尔5种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H·孔茨著作《管理学》中——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 一般的教科书已将管理的职能精简为——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管理角色:正式权力和地位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 代表人监督者企业家 领导者传播者干扰对付者 联络者发言人资源分配者 谈判者管理技能:卡茨(L.Katz)的看法: L.Katz教授在研究高层管理人员成功所必须的特征时,把成功的管理人员在 完成工作时所显示的技巧(skill)概括为: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管理者的三种类型:平均的管理者:一般的管理人员。 成功的管理者:用在组织中晋升的速度作为标志。 有效的管理者:用工作成绩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下级对其 的满意和承诺的程度作为标准。 管理系统:两种基本系统:封闭系统(closed system):不与与所处的环境发生相互作 用,不受环境的影响; 开放系统(open system):动态地与它所处的环境发生相互 作用。 在不同和变化的情境中进行管理 三、什么是组织 1、组织的特征:组织是对人员的一种精心安排以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组织日益成为 更加开放,灵活和响应变化的实体) 2、变化中的组织 传统组织:稳定的、缺乏灵活性、关注职位、根据职位定义工作、个人导向、永久

信息管理学基础-考研笔记.pdf

信息管理学基础 一、信息的含义 1. 本体论层次:在最为一般的意义上,亦即没有任何约束条件,我们可以将信息定义为事物存在的方式和 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这里的“事物”泛指存在于人类社会、思维活动和自然界中一切可能的对象。“存在方式”指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运动”泛指一切意义上的变化,包括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思维的和社会的运动。 “运动状态”则是指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化所展示的特征、态势和规律。在这一层次上定义的信息是最普遍 的、最广义的信息,可与物质、能量并驾齐驱,我们称其为本体论层次的信息。 2.认识论层次:在认识论层次上,我们可以将信息定义为: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 主体所感知的是外部世界向主体输入的信息,主体所表述的则是主体向外部世界输出的信息。 3.本体论层次和认识论层次的信息的区别: 在本体论层次上,信息的存在不以主体的存在为前提,即使根本不存在主体,信息也仍然存在。在认识论层次 上则不同,没有主体,就不能认识信息,也就没有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 认识论层次的信息概念比本体论层次的信息概念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首先,作为主体的人具有感知能力,能 够感知到事物的存在和运动状态。其次,人具有理解能力,能够理解事物的存在和运动状态的特定含义。第三,人具有目的性,能够判断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对其目的而言的效用价值。而且这三个方面是相互依存不 可分割的。人们只有在感知了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形式,理解了它的含义,明确了它的效用之后,才 算真正掌握了这个事物的信息,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我们把同时考虑到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外在形式、内存含义和效用价值的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称为“全信息”,而把仅仅考虑其中形式因素的信息称为“语法信息”,把考虑其中内容(含义)因素的信息称为“语义信息”,把考虑其中效用因素的信息称为“语用信息”。认识论层次的信息乃是同进考虑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 语用信息的全信息。以申农为代表的信息论所研究的基本上不涉及信息的含义和效用,是纯粹的语法信息。 4.本书所研究的信息的定义:根据本书的目的,我们主要研究社会信息,即为了特定的目的产生、传递、 交流并应用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包括一切由人类创造的语言、符号和其他物质载体表达和记录的数据、消息、经验、知识。显然,这类信息是一个庞大的体系,都属于认识论范围内的信息。自然界、生物界及机器系统的 信息,只要有人类主体介入,并服从于人类社会的特定目的,都是我们所说的社会信息。 二、数据、信息、知识及相关概念 数据、信息、知识和情报是信息与信息管理领域的起点和基石,同时这些概念和它们所代表的外延之间又存在 着极为紧密的天然的联系。 1.数据:未经整理的、可被判读的数字、文字、符号、图像、声音、样本等。是载荷或记录信息的按照一定 规则排列组合的物理符号。它可以是数字、文字、图像,也可以是声音或计算机代码。人们对信息的接收始于 对数据的接收,对信息的获取只能通过对数据背景和规则的解读。背景是接收者针对特定的信息准备,即当接 收者了解物理符号序列的规律,并知道每个符号或符号组合公认的指向性目标或含义时,便可获取一组数据载 荷的信息,亦即数据转化为信息。数据+背景=信息 2.信息:在特定情况下经过整理的、表达一定意义的数字、文字、符号、图像、声音、信号等。信息是数据 载荷的内容,对于同一信息,其数据表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3.知识:在信息这一原材料的基础上形成的见解、认识。是信息接收者通过对信息的提炼和推理而获得的正 确结论,是人通过信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思维方式与运动规律的认识与掌握,是人的大脑通过思维重新 组合的、系统化的信息集合。知识的传输一般遵循如下模式:传输者的知识-数据-信息-接收者的知识。信息能够转化为知识的关键在于信息接收者对信息的理解能力。对信息的理解能力取决于接收者的信息与知识准备。 信息只有同接收者的个人经验、信息与知识准备结合,也就是同接收者的个人背景整合才能转化为知识。信息+经验=知识。 可以认为,数据是信息的原材料,而信息则是知识的原材料,数据涵盖范围最广,信息次之,知识最小。 4.数据、信息和知识之间的关系:不能简单理解为相交或不相交,相关或不相关,三者具有独立内涵和典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笔记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笔记 第一章企业核心能力与人力资源管理 1、企业的可持续成长与发展,在实践中必然是外部途径与内部途径的统一,即一方面需要进行例行的外部行业选择和对行业竞争要点进行准确的把握;另一方面,又需要依靠不断苦练内功来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只有两者兼备的企业才能够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 2、企业核心能力 典型代表 麦肯锡公司:核心能力就是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知识和技能的组合,它具有使企业的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能力。同时,核心能力由洞察预见能力和一线执行能力构成。(洞察预见能力主要来源于科学技术知识、独有的数据、产品的创造性、卓越的分析和推理能力等) 国内的李悠诚等人的观点:核心能力就是无形资产,核心能力的内容包括技术、技能和知识。它在本质上是企业通过对各种技术、技能和知识进行整合获得的能力。 识别某项因素是否是构成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标准的四个特征: 第一、价值性。(价值=收益/成本) 第二、独特性。(决定了企业之间的异质性和效率的差异性,是解释一个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原因) 第三、难模仿性。 第四、组织化。 核心能力:组织自主拥有的,能够为顾客提供独特价值的,竞争对手在短时间内无法模仿的,各种知识、技能、技术、管理等要素的组合。 3、核心能力的来源————智力资本 智力资本,是指一个公司两种无产自产的经济价值,组织资本和人力资本。 组织资本是组织成员在特定的组织环境下协同工作而形成的,能够为组织创造价值的资本形式,它根植于企业的价值观体系、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组织制度、知识管理系统、客户和公共关系系统之中。 人力资本,是指蕴藏于组织中、能够产生价值增值的人力资源所拥有的知识、经验、技能、个性、内驱力、团队意识等各种因素的集合。 4、人力资源管理是依据组织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对组织中的人力这一特殊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利用与科学管理的机制、制度、流程、技术和方法的总和。(从内涵与外在特征把握其特征) 5、人力资源是形成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源泉 A、人力资源的价值有效性。 a、核心人力资源是企业价值创造的主导要素(企业的核心人力资源主要指企业家和企业中的知识工作者) b、人力资源能够为企业持续性地赢得客户、赢得市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主要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理念基础,即企业的使命、追求和核心价值观;二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客观基础,即企业的市场与客户) c、人力资源价值性的其他表现。 B、人力资源的稀缺性与独特性。 稀缺性,主要是指由于资源分布的非均衡性导致的资源的相对有限性。是独特性的重要前提。 C、人力资源的难以模仿性。

名词解释

河海大学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转型时代管理学导论》名词解释题库

第一部分——说明 河海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专业课参考书是何似龙的《转型时代管理学导论》和周三多的《管理学——理论和方法》。从98年考研真题开始分析,可以发现周三多那本书考得越来越少,到2008年基本考的都是何似龙老师的那本书了。这就是考试的趋势,各位考生应该把绝大部分精力放在《转型》这本书。如果一不小心真的遇到周三多教授那本书上的题,也不要着急,可以尝试着按自己的理解去答,河海的专业课改的很松,只要意思上基本符合都给分。所以建议各位考生把何似龙的《转型》读通读透,狠抓概念性的考点。看过《转型》的考生应该可以感觉到这本书是有点艰涩难懂的,尤其是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篇章里。所以要首先把各个概念弄清楚,才能把握书的意思,大家看真题,2000、2001、2002、2003、2004、2006、2007和2008年都有类似名词解释的题,这是一定要拿下的,这些是死的东西,能不能答上来就看平时有没用功背书,现在我把各个可能考的名词解释列出来,供考生背诵。 另外,我要强调一下,不要忽略考过的题目,通过分析真题,你会发现,很多知识点是前几年考过的,甚至一模一样的。所以,千万不要以为前几年考过的今年就不会考了,有些重点知识点,比如泰罗的管理技术定义就反复的考。以下列 出的带号的名词解释是要重点掌握的,括号里Y指的是考点来自周三多的书后面跟的是页码,P指的是考点来自何似龙的书。

第二部分——名词解释题库 1.沟通(Y541) 可理解的信息或思想在两人或两人以上的人群中的传递或交换的过程。 2.社会人(P125) 对社会和个人来讲,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而不是人们在无组织的人群中相互竞争;所有的个人主要是为保护自己在集团中的地位而不是为自我利益而行动的。 3.统一命令原则(P77 所谓统一命令原则,就是指对一件具体的工作或事件而言,一个下属人员只应接受一个领导的命令,这是最早由法约尔提出的,也是一项普遍的、永久必要的原则。 4.目标管理(P94) 所谓目标管理,是指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有意识地瞄准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并有效地和高效率地实现它们。 5.战略管理(P160 所谓战略管理,它主要涉及组织的远期发展方向和范围,理想的情况下,它应使资源与变化的环境,尤其是它的市场、消费者或客户相匹配,以便达到所有者的预期希望。 6.公司/企业文化(P150 所谓公司文化,它可被分为两个层面,在较深而不易察觉的层面,文化代表着基本价值观念,它们是企业成员所共有的、改革难度较大、代表企业最稳定的核心部分;在较浅而较易察觉的层面,文化体现了企业的行为方式或经营风格,改革起来虽很难,但与基本价值观念相比稍为容易些。 7.企业/流程再造(P181 所谓企业/流程再造,乃是针对企业的业务流程的基本问题进行反思,并对它进行彻底的重新设计,以便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衡量企业业绩的重要尺度上取得显著的进展。 8.学习型组织(P189 所谓学习型组织,是指一个能不断创新和进步的组织。在这个组织中,人们能不断突破自己能力的上限,创造出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和开阔的思维方式,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管理方法。 9.经济方法(Y162) 所谓经济方法,是指根据客观经济规律,运用各种经济手段调节各种不同经济

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原理笔记

管理学原理教材:《管理学》人大出版,(美)斯蒂芬P. 罗宾斯 参考书1:《中国企业管理教学案例》 教学目的:以变革为中心,两条主线:历史实践发展,职能线计划,组织导控制,学会一套行话,讲一套理论,成一套习惯。 参考书2:《管理学精要》(亚洲篇)(美)约瑟夫普蒂…… 《西方管理思想史》孙耀君,山西人民出版社。 《德鲁克文集》 《竞争优势》(美)迈克尔波特,清华大学出版社。 管理的目的:效率+效果 背景知识: 一、 顾客观存在customer主导权转移到顾客手中① 3c’sworld竞争competition② 变化change③ ①不能从顾客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不能使顾客满意的企业,注定要被淘汰出局。 ②竞争的规模,范围和激烈程度前所未有,竞争几乎覆盖了几乎所有的社会领域,从传统的工商业,一直到金融、服务、教育、医疗卫生、大众传媒、通讯等。 ③除了变化本身之外,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变的,产品和服务的生命周期从一年为单位变成了以月为单位企业的新产品投入市场的时间变得越来越短,除了质量高、价格低、服务好外,速度还必须快。

二、技术发展的影响 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极大地改变着企业存在及活动的方式。 三、全球化的影响 竞争者不再受国界之限,新的竞争者可能会在任何时刻,在世界上任何地点突然出现。如果组织者要想取得长期的成功,管理者必须从全球的角度考虑问题。 在国际经营领域中,跨国公司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区域性贸易组织、国际化组织也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全球化经营中,必须考虑各国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 四、人类环境意识的普遍高涨 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 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生存所必需的特征有:FFII 快速Fast 灵活Flexible 勇于创新Innovation 持续不断地改进Improvement 企业及企业管理的演变 ——股东(shareholder)受益各方(stakeholder)(顾客、职工、供应商、社会、股东) ——组织结构扁平化,部门间界限更加模糊甚消失,自我导向的团队成为组织活动的核心。 ——横向的过程联系取代纵向的部门分割而成为管理的核心 ——企业间新型的竞争与协作关系,导致了共生共荣的企业生态系统诞生

华中师范大学情报学真题笔记(信息管理学基础 完全版)

信息管理学基础 第一章:绪论 1、信息的概念 (1)从信息的作用来定义信息,认为信息是“不确定性的消除”、“负熵”等。(没有揭示信息的本质) (2)从信息的范围来定义信息,认为信息是消息、知识、情报、数据等。(只指出了信息概念的外延,及信息的范围,定义应该表达概念的内涵) (3)从信息的内容来定义信息,认为信息是“交换的内容”。(已经注意到了信息的质的方面,但是a信息的范围没有划定,b这个“内容”到底是什么) (4)从本体论和认识论角度来定义信息,认为信息是物质的属性、规律、运动状态、存在标志等。 a、从本体论层次上来考察,信息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亦即“事物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的状态以及状态变化的方式”。 b、从认识论层次上看,信息就是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达的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是反映出来的客观事物的属性。 (揭示了信息的本质,但不够通俗,并且从两方面定义,不便于对信息概念的整体把握)我们认为,信息是事物发出的信号所包含的内容。(此定义实际上包含了上面第三、四类观点,因此该定义基本上属于第三类定义,但事物发出的信号中所包含的内容,实质上是事物的存在方式、事物运动状态和相互联系特征的一种表达和陈述,也可以说是物质存在方式和状态的自身显示) 2、信息的属性 (1)普遍性。凡是有物质的地方必然存在着信息,相互之间也存在着信息交换。 (2)多样性。 (3)可识别性。信息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被不同的主体所识别。 (4)可加工性。信息可以被汇总和组织、分析和综合、扩充和浓缩,也就是说人们可以对信息的内容将进行加工处理。 (5)与载体的不可分析。信息需要传递和保存,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载体。 (6)与载体的独立性。绝大部分信息不会因载体形式的变化而改变其信息内容。 (7)可传递性。信息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传递或交流。 (8)可共享性。同一信息可以被很多人共同享用、同时享用。 (9)非消耗性。可以多次开发,反复利用。 (10)强时效性。信息老化和更替。 3、信息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1)信息与知识、情报 知识是通过人脑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信息,是人们对这自然和社会形态与规律的认识和描述。知识具有社会性(知识区别于信息的根本属性)、语言性、积累性等基本属性。 情报是具有特定利用价值的动态知识。情报具有知识性、动态性(情报区别于知识的根本属性)和有用性等基本属性。 从三者的范围大小来看,信息>知识>情报,三者之间属于一种包含关系 (2)信息与数据

企业管理概论笔记整理

第一章对企业的基本认识 1、企业:指适应市场需要以获取盈利、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责任 的商品生产和经营组织。 2、企业的类型: A: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分:①公有制企业、②非公有制企业 B:按企业所属行业分:①农业企业、②工业企业、③商业企业等 C:按企业使用的主要经营资源分:①劳动密集型企业、②资金密集型企业、 ③技术密集型企业、④知识密集型企业。 D:按企业规模分:①大型企业、②中型企业、③小型企业 E:按企业组织形式分:①简单综合性企业、②简单专业化企业、③多元专业化企业、 ④跨行业综合性企业。 F:按市场类型分:①商品市场、②金融市场、③技术市场 G:按企业运用的主体技术分:①传统技术企业、②高新技术企业 3、企业集团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 ①具备一个实力雄厚、对集团成员企业具有控制力和影响力的核心企业; ②组织结构具有层次性,一般分文核心层、紧密层、半紧密层和松散层四个层次 ③多渠道影响和控制成员企业,以资产联结为主。 分类:产品辐射型、多元复合型、项目成套型、经营服务型、出口导向型。 4、企业经营方式:是指处理企业资本所有者与企业经营者之间经济关系的方式,亦称企业资产经营形式。 就国家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而言,经营方式就是指通过规范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机构与国有企业之间责、权、利关系所确立的企业经营管理国有资产的责任制形式。 5、企业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两权分离是企业经营方式改革的基本理论依据之一。 两权分离的根本原因:①是企业生产技术与经营管理的复杂化; ②是公司制的企业组织形式及其股权的分散化。 第二章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与一般方法 1、企业管理的二重性:①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一般职能; ②同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特殊职能。 2、企业管理的职能: A基本职能:①一般职能(合理组织生产力的职能);②特殊职能(维护生产关系的职能)。 B具体职能:①计划、②组织、③用人、④指挥、⑤控制 3、企业管理的任务: ①、必须始终把经济取得的成就放在首位; ②、使工作富有活力,并使员工取得成就; ③、履行社会责任。 4、企业管理的内容: A纵向看:①经营战略、决策与计划管理(高层管理); ②专业管理(中层管理); ③作业管理(基层管理)。 B横向看:①技术开发管理、②生产管理、③物资供应管理、④市场营销管理、 ⑤财务管理、⑥人力资源管理等。 5、企业管理的方法论基础:①系统论、②信息论、③控制论 6、企业管理的一般方法: ①按照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分:①行政方法、②经济方法、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第五版)复习重点与笔记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第五版) 总论 人类活动的特点:目的性,依存性,知识性 管理的概念: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目的性有效性协调性过程性)1: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2:管理应当是有效的。 3:管理的本质是协调。4: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 管理的职能: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1:决策:所有管理者必须制定符合并支持组织的总体战略目标。(制定目标、行动) 2:组织:设计岗位,授权分工,使整个组织协调地运转。(设计、授权) 3:领导:指导人们的行为,通过沟通增强互相理解,统一思想和行动,激励成员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共同努力。(指导、沟通、激励) 4:控制:使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计划是控制的标准。(衡量、纠偏) 5:创新:与其他职能结合中表现。 管理二重性:1、管理的自然属性--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这完全是一种客观存在。 2、管理的社会属性--反映社会关系 管理者的角色:明茨伯格这十种角色可归入三类。 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人角色、联络者角色 信息角色:监督者、发言人、传播人 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对付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管理者三种技能:卡次 1: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2:人际技能,成功地与人打交道并与人沟通的能力。 3:概念技能,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 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归纳法、试验法、演绎法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要点: 1:宏观管理的治国学--(财政赋税、人口管理、货币管理、等) 2:微观管理的治生学--(农副业、手工业、运输、建筑工程等) 顺道、重人、人和、守信、利器、求实、对策、节俭、法治 西方早期思想产生的三个人物:亚当斯密巴贝奇罗伯特欧文 泰罗创立的科学管理理论 主要观点: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2:达到最高效率的重要手段--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方法 3: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的改变提出的以下管理制度:1: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时,提高效率 2:在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制3: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提高 4: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5:使管理和劳动分离 评价:1:它冲破了传统地落后地经验管理办法,将科学引进了管理领域,创立了一套具体地科学管理方法 2:科学地管理方法和科学地操作程序使生产效率提高了二三倍,推动了生产地发展,适应了资本主义地发展。 3:由于管理职能于执行职能地分离,企业中开始有一些人专门从事管理工作 4:泰罗把人看成会说话的机器,只能按照管理人员的决定、指示、命令执行劳动,在体力

信息管理学基础笔记

信息管理学基础笔记 一、名词解释 1、信息:狭义,是用以减少不确定性的东西。广义,本体论层次: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认识论层次: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 2、全信息:把同时考虑到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外在形式、内在含义和效用价值的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称为“全信息”(语法信息:把仅仅考虑其中形式。因素的信息称为“语法信息” ;语义信息:把考虑其中内容(含义)因素的信息称为“语义信息” ;语用信息:把考虑其中效用因素的信息称为“语用信息”)。 3、社会信息化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定现象,在这种现象出现时,人类对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而对物质和能源的依赖程度则相对降低。 4、信息管理(狭义)就是对信息本身的管理,即采用各种技术方法和手段(如分类、主题、代码、计算机处理等等)对信息进行组织、控制、存贮、检索和规划等,并将其引向预定目标;(广义)不单单是对信息的管理,而是对涉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信息、人、机器、机构等)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以实现信息及有关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有效地满足社会的信息要求。 5、信息交流就是社会活动中信息交流双方借助某种符号系统,利用某种传播渠道,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中实现的信息传输和交换行为。 6、知识组织是揭示知识单元(包括显性知识因子和隐形知识因子),挖掘知识关联的过程或行为,最为快捷地为用户提供有效的知识或信息。(特征: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 7、信息服务(Information?Service)通过研究用户、组织用户、组织服务,将有价值的信息传递给用户,最终帮助用户解决问题,是用不同的方式向用户提供所需信息的一项活动。 8、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网络和通讯设备、计算机软件、信息资源、信息用户和规章制度组成的以处理信息流为目的的人机一体化系统。信息系统的五个基本功能:输入、存储、处理、输出和控制。 9、国家信息政策是指在一国范围内,国家或政府为解决信息管理和信息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关系和涉及到公共利益、权益、安全问题,保障信息活动协调发展而采取的有关信息产品及资源生产、流通、利用、分配以及促进和推动相关信息技术发展的一系列措施、规划、原则或指南。 10、信息道德就是信息创造者、信息服务者和信息使用者在信息活动中普遍认同和共同遵守的符合社会一般要求的行为和伦理规范。 11、信息伦理是指人们从事信息生产、加工、分析、研究、传播、管理、开发利用等信息活动的伦理要求、伦理规范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伦理关系。 12、信息政策是国家和社会组织为实现信息管理目标而规定的信息管理行为准则,是进行信息管理决策的指导方针,代表了国家和社会组织的基本管理思想,

《管理学教程》复习笔记

第一篇导论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者 1、管理的重要性: 2、管理者及分类: 组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为实现某一特定目标或一系列目标,而按照一定系统性的结构构成的有机整体。 组织具有的三个特征:第一,每一个组织都是有人组成的。第二,每一个组织都有一个明确的目的,这个目的一半是以一个或一组目标来表示的。第三,每一个组织都具有一种系统性的结构,用以规范和限制成员的行为。 组织的成员可分为两种类型:操作者和管理者。 操作者直接从事某种工作或任务,不具有监督其他人工作的职责。 管理者是指挥与协调别人活动的人。 3、管理及管理过程 管理:管理是在特定的组织环境下,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活动过程。 管理活动:是在特定组织、特定环境下的活动;是有目的的活动;是通过组织成员共同努力实现组织的目标。 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控制职能。 计划:确定目标,制定战略以及开发分计划以协调活动。(为组织设定目标并建立起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 首先是研究组织活动条件;其次是为组织选定目标,即制定经营决策;第三编制行动计划 组织:决定需要做什么,怎么做,有谁去做(分配和安排组织成员间的任务、权利和资源以便他们能够开展工作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首先需要管理者进行组织结构设计;其实在组织设计的基础上配备人员;第三运行组织 领导:指导和激励所有参与者以及解决冲突(包括指导、指挥、协调、影响和激励员工完成基本的任务) 控制:对活动进行监控,以确保其按计划完成(确保实际行动与计划相符合的过程:包括建立绩效标准;衡量当前业绩;将当前业绩与给定标准比较;在发现偏差时采取正确行动等工作) 有效性包括效率与效果两个概念。效率意味着实现组织目标所用资源的多少;效果意味着决定的组织目标是否正确。 4、管理者的角色 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操作者 综合管理者——职能管理者 亨利·明茨伯格提出的10种角色进一步组合成三个方面人际关系、信息传递、决策制定 人际关系角色: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 信息角色: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 决策角色: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弗雷德·卢森斯 有效的管理者以工作成绩和数量以及下级对其满意和承诺的程度作为标志 成功的管理者用在组织中的晋升速度作为标志 管理者活动传统管理、沟通、人力资源管理、网络联系 5、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 每个管理者都须具备三种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传媒经济与管理学导论

第一章: 本章主要是对传媒管理研究这一新兴学术领域,做了一个历史趋势的解释以及其发展模式的探究。 20世纪以来,互联网的兴起,“地球村”的形成越来越紧密地将人们联系在一起,更重要的是扮演重要的传播沟通角色的传播媒介,对其的管理研究开始真正得到学者们的重视。 1.首先要区别传媒产业与其他产业的五个特点: (1)传媒产品价值得易逝性;(2)从业人员具有高度的创造力;(3)组织结构;(4)传媒的社会角色(比如:意识形态性、影响力);(5)传统媒体间界限的模糊。 可以说,传媒管理正是一个全球现象,更是跨越了多学科多行业,简而言之,这不是一个相对孤立的科目,这反而是一个开放性的学科,这也就是为什么众多传媒从业人员并不需要太多的专业性知识。 2.管理学介绍 管理学这方面的知识,在这本书里十分重要。因为这本书不再是关注专业从业的中下层人员的知识点,更多是将传媒与管理结合,为中上层人员提供必要的知识。 3.媒介管理:报纸管理、广播管理、电视与有线电视管理 有两点值得一提: (1)各个媒介的管理中,都提到了要与网络的结合,网络作为新媒体,今后必将是学者们重视的一个方面。 (2)电视管理主要的内容: 探讨经济与财务、节目制作与新闻、管理员工及互联网的商业运用等问题来理解电视管理决策制定。 4.媒体行业合并——媒介融合 文章中提到采用多种方法论来研究,进行不同层次分析(包括地方、全国和全球)。 5.全书指引性总结 (1)这一本适合管理层的书 (2)研究领域趋于复合,不可过分拘泥于传媒本身 6.为传媒管理研究设置议程——未来展望 其实“议程设置”对于学习新闻与传播的人并不陌生,简而言之就是对于未来这一学科方向做了研究的目标和方向。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向: (1)广泛性。不同分析层分析,兼顾宏观与全球意义,从高层到基层。 (2)理论与实践结合。 (3)关注媒介整合与融合。 (4)全面认知传媒在市场经济的生存。 (5)社会影响。 (6)传媒管理缺少基准性原则理论。 (7)多学科交叉互动。 (8)分享与讨论。 第二章: 本章主要回顾传媒经济学领域的发展历程、独特的研究方法、检验手段以及研究重心的不断变化。 1.什么是传媒经济学? 传媒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和金融压力如何影响各种传播活动、体系、组织和企业的学科,

管理学原理笔记 2018 年7月

1 基础理论(一) 本篇知识结构 考试重点 ●领会:(参照题型:简答题;论述题) ?管理的产生及必要性,管理有效性的衡量,不同层次管理者应重点掌握的技能;管理学的特点。 ?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观点,一般管理理论的要点,韦伯行政组织理论的主要观点;霍桑试验的结论,行为科学的建立与发展;各管理理论学派的主要特点 ?组织与环境的关系;组织文化的产生与发展。管理道德的影响因素,培育管理者道德的途径。 ●应用:(参照题型:案例分析题) ?联系实际说明管理的必要性 ?古典管理理论在现代管理中的运用;行为科学理论在现代管理中的运用。 ?一般环境分析(PEST分析),具体环境分析,内部环境分析,SWOT分析法,组织文化的功能,组织文化塑造的途径。 ?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 1 基础理论(二) 考试重点分析 一、简答管理的产生p35 1.管理产生与欲望无限性和资源有限性之间矛盾的协调 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人类所拥有的的资源总是稀缺的和有限的。欲望的无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的矛盾需要协调。通过管理使用限的资源实现尽可能多或更高的目标是其中最有效的方式。 2.管理是人类群体活动的产物 人类有群体活动,就必须协调群体的活动,以便实现群体的共同目标,进而实现每个人的目标。此时,协调人类群体活动的管理就产生了。 【单选题】()是组织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而对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一系列协调活动的过程。 A.改革 B.重组 C.激励 D.管理 【答案】D 【答案】管理是人类群体活动总体协调手段的宏观机制。 【知识点】“管理”的概念 二、简述管理的必要性。P36-37 有人类群体活动或组织就需要管理,管理与群体活动和群体组织如影相随。 1.从整个社会的发展来看,管理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物质力量。 2.管理是任何组织生存发展的重要途径。 3.管理活动具有的普遍性。 总之,无论从宏观的国家的角度分析,或是从微观的组织角度阐述,还是从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工作、生活、学习考虑,管理都有其作用。所以,管理成为社会基本、国家发展、组织成功的主要力量,管理无处不在。 三、简述管理有效性的衡量 P41 管理的有效性是由效率和效果来衡量的。 1.效率,是指投入与产出的比值。比如,设备利用率、工时利用率、劳动生产率、资金周转率以及单位生产

公共管理导论重点笔记

公共管理导论重点笔记 第一章绪论 1、公共管理 就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依法行使公共权力,有效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保障和增进公共利益的公共事务管理活动。公共管理学是研究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及规律的科学,是关于促进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更有效的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增进和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知识体系。 2、公共行政 新公共行政理论主张在批判主流行政学的效率经济观的基础上提出价值考量,主张社会正义和社会公平,主张改革的,入世的,与实际过程相关的公共行政学,主张构建新型的政府组织形态,提出民主行政的理念。 3、公共性 公共管理主体的公共性 公共管理价值观的公共性 公共管理手段的公共性 公共管理对象及目标的公共性 4、服务性 服务是一种理念,一种精神,一种目标,一种原则,一种行为模式,也是一种制度体系。 从根本上说,公共管理的服务性来自这样一种理念: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的公共权力作为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于公众直接或间接的授权,他是公共权力的一种特殊转化形式。 5、公共管理的内涵和特征 内涵:①公共管理的主体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 ②公共管理的客体是公共事务 ③公共管理的手段是依法行使公共权力 ④公共管理的目的是保障和增进公共利益 特征:①公共管理在不改变公用部门公共性的前提下将私营部门的管理手段运用到公共部门管理上 ②公共管理注重运用市场机制并不是将公共服务完全市场化

③公共管理重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以强调最高管理者的战略设计,政策设计为 核心 ④公共管理不同于政府管理,他是与私营部门,非营利性部门和个人相互合作的 一种模式 ⑤公共管理强调价值调和与责任 6、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 ①管理目标不同: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 ②管理权威不同:政治权威和经济权威 ③管理理性不同:多元理性和经济理性 ④权力制约不同:制衡性和自主性 ⑤调控机制不同: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 7、公共管理的公共性 ①公共管理主体的公共性:国家政府,公共组织共同构成的公共管理的主体 ②公共管理价值观的公共性:体现平等,公平,正义,民主 ③公共管理手段的公共性:公共权力的公共性所决定 ④公共管理对象及目标的公共性:国家,政府和社会的公共事务 8、公共管理的服务性原则 ①回应性公共管理人员和管理机构必须对公民的要求作出及时的和负责任的反应,不 得无故拖延或没有下文,必要的时候应当定期主动的向公民征询意见,解释政策和回答问题。 ②公正透明公共部门的透明程度直接关系到公共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关系到公民 参与的广泛性与有效性,关系到公民对公共管理者的有效监督。 ③高效便民要求在单位时间内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来获得尽可能好的社会效果,要求所 获得的绩效符合社会公众的多样化的需求,给社会带来有益的影响和更多的福利。 ④责任在公民提出直接的诉求时积极的有所作为,没有直接提出诉求的时候,也要主 动有所作为,创造性的履行对公民承担的各种责任。 ⑤以人为本不再是管制文化而是一切从公众出发追求顾客满意的公共服务文化。 9、公共行政学的局限性 ①理论框架的局限:由政治性和管理学构成,应该将政策分析,社会学,尤其是经济学 纳入其中。

名词解释题库

河海大学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 《转型时代管理学导论》名词解释题库 第一部分——说明 河海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专业课参考书是何似龙的《转型时代管理学导论》和周三多的《管理学——理论和方法》。从98年考研真题开始分析,可以发现周三多那本书考得越来越少,到2008年基本考的都是何似龙老师的那本书了。这就是考试的趋势,各位考生应该把绝大部分精力放在《转型》这本书。如果一不小心真的遇到周三多教授那本书上的题,也不要着急,可以尝试着按自己的理解去答,河海的专业课改的很松,只要意思上基本符合都给分。所以建议各位考生把何似龙的《转型》读通读透,狠抓概念性的考点。看过《转型》的考生应该可以感觉到这本书是有点艰涩难懂的,尤其是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篇章里。所以要首先把各个概念弄清楚,才能把握书的意思,大家看真题,2000、2001、2002、2003、2004、2006、2007和2008年都有类似名词解释的题,这是一定要拿下的,这些是死的东西,能不能答上来就看平时有没用功背书,现在我把各个可能考的名词解释列出来,供考生背诵。 另外,我要强调一下,不要忽略考过的题目,通过分析真题,你会发现,很多知识点是前几年考过的,甚至一模一样的。所以,千万不要以为前几年考过的今年就不会考了,有些重点知识点,比如泰罗的管理技术定义就反复的考。以下列 出的带号的名词解释是要重点掌握的,括号里Y指的是考点来自周三多的书后面跟的是页码,P指的是考点来自何似龙的书。 第二部分——名词解释题库 1.沟通(Y541) 可理解的信息或思想在两人或两人以上的人群中的传递或交换的过程。 2.社会人(P125) 对社会和个人来讲,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而不是人们在无组织的人群中相互竞争;所有的个人主要是为保护自己在集团中的地位而不是为自我利益而行动的。 3.统一命令原则(P77 所谓统一命令原则,就是指对一件具体的工作或事件而言,一个下属人员只应

管理信息系统自己整理笔记.doc33

参考答案 1、信息量的大小取决于信息内容消除人们认识的( C不确定程度)。 2、下述对U/C矩阵描述正确的是(D U/C矩阵中,纵向表示功能,横向表示数 据类)。 3、系统分析的主要目的是( A、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方案)。 4、对于大型程序设计来说,首先应强调的是程序的( B、可维护性 )。 5、在工资系统中,水电费扣款一项,属于( B定个体变动属性)。 6、数据流程图DFD中,符号圆圈“B、外部实体)。 7、一般要求达到(A、第三范式)。 8、数据字典的建立应在( A 、系统分析阶段)。 9、中小企业开发管理信息系统时,首选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一般是(C、SQL Server )。 10、诺兰模型把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归纳为六个阶段。信息系统可以满足各管理层次需求的阶段是( D、成熟阶段)。 11、身份证编号属于编码中的( C、区间码)。 12、与数据流程图相比较,业务流程图独有的内容是( D、系统中的人员) 13、下列描述中不属于信息特性的是( C、系统性)。 14、项目管理时可利用( C 、甘特图和网络计划技术),以便以最少的时间和资料消耗量来完成计划。 15、管理信息按决策层次的不同通常分为三级,即(C.战略级、战术级、作业级)。 16、下列决策问题中,属于非结构化问题的是( C、企业发展战略规划)。 17、系统的特征包括:整体性、目的性、相关性和(B、环境适应性)等特征。 18、每秒钟执行的作业数,称为系统的( B、吞吐量)。 19、判断树和判断表的功能是用于描述(C、处理逻辑)。 20、在管理信息系统结构化开发方法中,不属于系统分析阶段的是(A编写程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数据是记录下来可鉴别的(符号),信息是对数据的(解释)。 2.程序调试时,测试数据除采用正常数据外,还应编造一些(异常数据)和(错误数据)以检验程序的正确性。 3.可行分析报告的结论为:(立即开发)、(改进原系统)和(条件具备再开发)。 4.管理信息系统的维护工作主要内容包括(代码)维护, (程序)维护, (数据文件)维护和机器维修。 5.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有自行开发、(委托开发)、(联合开发)和(购买软件包)等. 6. 网络的拓朴结构有(总线型)、(星型)、环型和树型等多种,实际应用中,常将它们综合起来混合使用以构建复杂的计算机网络 三、简答题 1. 信息系统的详细调查方法有哪些? 答:详细调查是在信息系统分析阶段可行性分析论证完成之后进行的一项活动,目的在于完整地掌握现行系统的现状,发现问题和薄弱环节,收集资料,为系统分析准备。 详细调查方法常有:(1)召开调查会;(2)访问;(3)发调查表;(4)参加业务实践。在实际的调查过程中,应遵循用户参与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综合应用

现代管理学笔记

现代管理学笔记 第一章导论 管理的概念:协调论、职能论、过程论、艺术论 A、管理的历史发展及比较 史前人类社会管理的特点:前资本主义各社会阶段国家管 理的特点:?1习惯 化的管理方式 1 管理阶层兴起,管理成为政治统 2原始民主的管理制度 2 管理内容趋于复治的手段? 杂,管理权利开始分化 3 简单的管理机构3管理制度产生,但在管理中 的作用受到限制?4人格化的管理权利4管理 思想提出,但经验管理任占主导地位 5 单一的公共事务管理 近代社会管理的特点现代管理的基本特点: 2分权管 1 科学管理 1 系统化管理? 理 2 民主化管理?3法制管 4经济管理成为管理的重理 3 科学化管理? 点 4 法制化管理 6追求效率 5以人为本?

B、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是维系人类正常社会生活的条件 4 2是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手段? 3是社会生产力实现的基础? 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保证,还能创造出新的生产力 C.管理学的学科特征 2定性和定量相统一的学科?3 1 理论性与应用性? 社会属性和阶级属性?4软科学 5鲜明的时代特征 D.现代管理学及其特征:变革性、开放性、严密性、实用性现代管理学的研究内容:1关于管理、管理学和现代管理学的基本问题; 2 关于管理准则、管理规范及管理手段的基本问题;3 关于管理内容方面的基本问题; 4 关于管理职能的基本问题;5 关于管理创新与管理国际化的基本问题 学习现代管理学的意义:有助于1把握现代管理规律,提高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2合理组织生产力,充分发挥生产力在人类文明进步中的作用 3面向未来,实现管理的国际化与管理创新 E.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途径:?1以马克思主义的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是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基本前提 2 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认识我国的国情是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出发点

信息管理学导论结业论文

信息管理学导论结业论文 信管1401 梅丹 2014315200513 摘要:信息管理(Information Management,IM)是人类为了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信息 资源,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社会活动。简单地说,信息管理就是人对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的管理。在学习导论课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信息化与信息社会的关系,学习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设置、专业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以及毕业以后的就业与考研的选择。(《信息管理学基础》) 关键字:专业设置、专业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就业与考研 当下是信息化时代,知识成为生产力,在美国,知识工作者的人数已经以4:1的比例超过了其他类型工作者,而在科技迅猛发展的现在,很难不将知识型人才与信息化社会联系起来。管理信息系统遍布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的每一个角落。早在中学学习中,我们已经接触过学籍管理信息系统,进入大学,我们开始更频繁的使用高等院校招生信息管理系统、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这些系统的应用为我们在学习上提高了效率;生活中,我们应用银行个人帐户管理系统理财,使生活更有计划,更有条理,在学校,食堂就餐信息管理系统、售务管理信息系统、电信业务管理信息系统为我们服务,减轻我们许多负担,生活更加便捷;学习之余,数字节目管理系统为我们选择合心意的节目,满足我们个人爱好同时又丰富我们休闲娱乐的方式;最后,在我们尚且陌生的工作领域,人们已经熟练的利用人事管理信息系统、财务工资管理信息系统等管理信息系统整理并记录信息,使各项任务有条不紊的进行。此外,不得不提的大数据已经成了当下社会最关注发展趋势的热点之一。大数据是指社会生产生活和管理服务过程中形成的,依托现代信息技术采集、传输、汇总的,超过传统数据系统处理能力的数据,具有数据量大、数据类型多、处理速度快的特点,通过整合共享、交叉复用、提取分析可获取新知识,创造新价值。它是一种能使企业高效、经济地分析其所有数据的手段和技术。其特点便是体量大、更新快、价值密度低、类型多。从整个社会角度看: 一、互联网与大数据联系紧密,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会首先带动社会化媒体、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其他的互联网分支也会紧追其后,整个行业在大数据的推动下将会蓬勃发展。 二、智慧型医疗有赖大数据的推动。医疗行业产生的数据量主要来自于PACS影像、B超、病理分析等业务所产生的非结构化数据。人体不同部位、不同专科影像的数据文件大小不一,PACS网络存储和传输要采取不同策略。面对大数据,医疗行业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医疗行业大数据应用场景非常多,右图仅以临床操作和研发为例,展示医疗行业大数据应用场景。对于公共卫生部门,可以通过过覆盖全国的患者电子病历数据库,快速检测传染病,进行全面的疫情监测,并通过集成疾病监测和响应程序,快速进行响应。此外,医疗图像的存储量占全球全部照片30%。目前全球共拍摄了超过3.5万亿张照片,绝大多数是数码照片,如今全球每2分钟拍摄的照片数比19世纪拍摄的照片总数还要多,Facebook上累计有超过1400亿张照片发布。 三、大数据更是能源经济的助推器。能源勘探开发数据的类型众多,不同类型数据包含的信息各具特点,综合各种数据所包含的信息才能得出地下真实的地质状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