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羽毛球运动的理解与体会

对羽毛球运动的理解与体会

对羽毛球运动的理解与体会
对羽毛球运动的理解与体会

对羽毛球运动的理解与体会

羽毛球是一项隔着球网,使用长柄网状球拍击打平口端扎有一圈羽毛的半球状软木的室内运动。依据参与的人数,可以分为单打与双打。相较于性质相近的网球运动,羽毛球运动对选手的体格要求并不很高,却比较讲究耐力,极适合东方人发展。自1992年起,羽毛球成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早在两千多年前,一种类似羽毛球运动的游戏就在中国,印度等国出现。

羽毛球运动约于1920年传入我国,解放后得到迅速发展。20世纪70年代我国羽毛球队已跻身于世界强队之列。70年代,国际羽毛球坛是印度尼西亚与我国平分秋色。羽毛球80年代,优势已转向我国,说明我国羽毛球运动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羽毛球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共设男、女单打和男女双打及混合打共5项比赛。1992年,羽毛球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设立男、女单打和双打及混合打5项比赛。

羽毛球的特点是全身运动项目无论是进行有规则的羽毛球比赛还是作为一般性的健身活动,都要在场地上不停地进行脚步移动、跳跃、转体、挥拍,合理地运用各种击球技术和步法将球在场上往返对击,从而增大了上肢、下肢和腰部肌肉的力量,加快了锻炼者全身血液循环,增强了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据统计,大强度羽毛球运动者的心率可达到每分钟160-180次,中强度心率可达到每分钟140-150次,低强度运动心率也可达到每分钟100-130次。长期进行羽毛球锻炼,可使心跳强而有力,肺活量加大,耐久力提高。可调节运动量羽毛球运动适合于男女老幼,运动量可根据个人年龄、体质、运动水平和场地环境的特点而定。青少年可作为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机能的有效手段进行锻炼,运动量宜为中强度,活动时间以40-50分钟为宜。适量的羽毛球运动能促进青少年增长身高,能培养青少年自信、勇敢、果断等优良的心理素质。老年人和体弱者可作为保健康复的方法进行锻炼,运动量宜较小,活动时间以20-30分钟为宜,达到出出汗、弯弯腰、舒展关节的目的,从而增强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功能,预防和治疗老年心血管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儿童可作为活动性游戏方法来进行锻炼,让他们在阳光下奔跑跳跃,并要求他们能击到球,培养他们不畏困难、不怕吃苦、不甘落后的品质。

羽毛球是一项我十分喜爱的运动。通过本学期羽毛球课的学习,不仅锻炼了身体,丰富了课余生活,也使我掌握了更多的羽毛球技术知识。通过课上老师的讲解,我学到了一系列规范动作和姿势。使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发球。从前发球时总是发得过低或过远,并且方向总是倾斜。通过学习,我明白了站立的步法,手臂的用力方向等都对发球有重要影响。与从前不规范的动作相比,它确实能使我的发球水平有所提高。我们更进一步体会到了羽毛球运动的高深,同时也让我们再学习收获的同时享受它给我们带来的乐趣。总之,羽毛球课是我们忙碌的学习生活中的一个很好的调剂与放松。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在认识了更多的朋友的同时,我掌握了更多的技术,羽毛球水平有了提高,身体也得到了锻炼。它使我有很多收获。

羽毛球发展现状开题报告

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 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碑林区大众羽毛球运动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院(系)研究生部 专业班级运动训练2013级3班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教授)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碑林区大众羽毛球运动发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学生姓名班级学号 教师指导教师(职称)教授 选题的意义: 今天,人们从事体育运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增进身体健康和丰富娱乐生活。然而,体育运动尽管可以增进健康,但如果是过度运动,反而会给身体造成伤害。不少学生就因为过量的运动,造成膝盖、腰。肩、手腕、脚踝等部位受伤。如果年纪轻轻的,就因为运动过量而造成浑身伤病,那就失去了增进健康、丰富娱乐生活的目的了。从事羽毛球运动的目的,掌握正确的运动技术。由于动机和项目本身的不同而各不相同,追求精神、技术、身体三方面的平衡发展。把比赛、训练中得到的经验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同时也把实际生活中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应用到体育运动中。在树立自信心的同时,培养团队精神,体会成功与失败的感觉。参加体育运动的目的或理由,可能还有很多。但是,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就是要培养良好运动习惯。良好的运动习惯有助于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羽毛球运动是一项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高雅的属性和适应人们追求时尚,关注健康需求的运动项目。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民健身运动的兴起,羽毛球运动在这其中也有着不可缺席的地位,近些年各国对羽毛球的重视程度都明显提高,而我国作为一项优势运动其关注程度更加明显,然而,在碑林区羽毛球运动开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少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碑林区羽毛球运动的发展水平,本文从羽毛球爱好者的动机方面来调查分析。以此来促进碑林区羽毛球运动更好的发展。研究综述(前人的研究现状及进展情况,应不少于1000字): 近年来,各级各类群众性羽毛球比赛数不胜数,如火如荼,给羽毛球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和学习机会,甚至成为个人体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在被调查者中有62.3%的人曾不同程度地参加过群众性羽毛球比赛。据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统计,羽毛球运动在我国已成为除散步跑步之外群众参与最多的体育健身项目,参与率达42.6%。可见羽毛球运动现在已经被广大人群所接受。项丽娟在西安邮电学院教工业余羽毛球爱好者动机与行为的调查分析中说我校教工业余羽毛球爱好者参与羽毛球运动的动机主要是增强体质,减肥,消遣娱乐,社会交往和交流感情,培养意志,提高水平,陪子女参加体育活动,不同年龄、性别体现出不同的特点。“花钱买健康”的意识在我校教工业余羽毛球爱好者中有了一定的影响,他们养成了良好的锻炼习惯,培养了良好的体育意识。教师对学生进行羽毛球教学时,应当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终生体育奠定基础。李卫星在榆林市中小学生参加羽毛球培训动机调查分析中说;应加强中小学校的羽毛球专业教师队伍和场地设施建设,俱乐部做到分层教学达到各有所需,满足不同年龄段的需要,切不可使大小混合。父母要有明确的目标导向,对孩子提出过高的价值标准以及孩子盲目为自己制定的目标,予以评价和引导,切实根据孩子的兴趣,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体育学习目标定向和恰当的设置目标合理的培养和激发青少年学生的参与动机,使他们能主动、愉快和坚持不懈的参与体育运动,并从中获得积极的身心效应。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各级各类学校要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切实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加强素质教育。努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体育锻炼。胡国雄张文桥王牡娣在长株潭社区羽毛球运动参与者行为和动机的研究中提出两个观点;①政府应适当增加对社区公共羽毛球场地和器材的建设,动员有场地器材的单位和学校为社区羽毛球运动服务。②各单位有关部门应举办各种形式的业余羽毛球竞赛,满足人们对羽毛球运动的参与积极性。

羽毛球发展史

第一章羽毛球运动简介 第一节羽毛球运动的起源与演变 羽毛球运动的起源众说纷纭,相传14-15 世纪时,在日本出现了用本制球拍、用樱桃核插上羽毛制成球来回对打的运动,这便是当今羽毛球运动的雏形。但由于这种球不够坚固耐用,飞行速度又太快,故风行一时后又慢慢消失了。 大约在18世纪,印度的普那出现了一种与早年日本的羽毛球运动极相似的游戏,当时的球是用直径约6厘米的园形硬纸板、中间挖个孔、插上羽毛做成,与我国的毽子相类似,当时,印度称此项运动为“普那”。 现代羽毛球运动出现于19世纪。大约1870年在英国出现了用羽毛、软木做的球和穿弦的球拍。1873年,英国公爵鲍弗特在格拉斯哥郡伯明顿镇的庄园里进行了一次羽毛球游戏,当时的场地呈“葫芦” 形,中间狭窄处挂网。从此,羽毛球运动便逐渐开展起来。“伯明顿” 即成了羽毛球的名字,英文的写法是B ADMINTON直至1901年场地 才改为长方形。 1875年,世界上第一部羽毛球运动规则草拟于印度普那。3年后,英国又制定了更为完善和统一的规则,当时规则不少内容至今仍无太大改变。 1893年,英国的14家羽毛球俱乐部倡议组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正 规的羽毛球协会,进一步修订了规则,重新规定了统一的场地标准 1899年,该协会举办了首届全英羽毛球锦标赛。 1934年,由英国、加拿大、丹麦、爱尔兰、法国、荷兰、新西兰、苏格

兰和威尔士等发起成立了国际羽毛球联合会(简称国际羽联),总部设在伦敦。从此,羽毛球真正成为一项世界性的体育运动。 1934年-1947年这一时期,丹麦、美国、英国、加拿大等欧美选手称雄于国际羽坛。 第二节国际羽毛球组织 1973年,国际羽毛球联合会(lnternational Badminton Federation) 成立。 1934年通过了各会员国共同遵守的《羽毛球规则》。国际羽联的宗旨是:从国际方面管辖各国羽毛球运动;管辖国际羽毛球各种比赛并为比赛制定规程;加强会员协会之间的友谊,促进羽毛球运动的发展。 国际羽联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代表大会,每年5月至7月召开。理事会由每届代表大会任命,负责日常工作。国际羽联主办的比赛有:(1) “汤姆斯杯赛” - 世界男子团体赛。 (2) “尤伯杯赛” - 世界女子团体赛。 (3) “世界羽毛球锦标赛” - 世界男女五个单项锦标 赛。 (4) “苏迪曼杯混合团体赛” - 五个单项团体赛。 (5) “世界杯赛”。 (6) 全英锦标赛及各种大奖赛。 1957 年,台湾以“中华民国羽毛球协会”的名义,向国际羽联申请入会,阻碍了中国羽毛球协会加入国际羽联。1978年,在亚非地区广大羽毛球界人士的倡议下,在香港成立了世界羽毛球联合会,中国是发起国之一。1981年5月26

浅析羽毛球运动的价值

浅析羽毛球运动的价值 摘要:羽毛球是体育运动项目中历史较悠久的项目之一。它不仅能锻炼身体,建立友谊,陶冶情操,而且还兼有文化娱乐内涵和体育竞技的双重特点,有很强的观赏性和竞技性,能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同时也对增进国际文化交流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羽毛球锻炼价值 1前言 在现代社会,体育的社会化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身体教育和运动教育不仅是传授生活技术、技能、认知体育文化、增进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而且体育运动还向人们提供了认识社会、尝试社会角色、了解和体现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和价值的机会,即提供了参与社会生活所需求的行为能力、行为方式和行为规范.二十一世纪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越来越高,仅仅只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没有良好的生理、心理和人文素质,尤其是缺乏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就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羽毛球作为一项聚竞技比赛、身体锻炼、休闲娱乐、社会交往于一体最赋人文气息的体育项目,它之所以得到了普偏群众的认同和积极参与,正是因为羽毛球具有极强的健身价值,它兼具体育功能、文化功能和艺术审美功能,是实现终身体育的一项优秀锻炼项目。它不仅锻炼身体,建立友谊,陶冶情操,而且兼有文化娱乐内涵和竞技体育的双重特点,有很强的观赏性和技艺性,能给人们带来享受,达到终身体育的锻炼目的,同时对增进国际文化交流起到促进作用。本文探讨了羽毛球运动的价值,羽毛球运动的社会价值既包含有形价值,又包含无形价值;既具有显现价值,也具有潜在价值;既有经济价值,又有精神价值。羽毛球运动的社会价值所体现的内涵相当丰富,本文从健身、健美、娱乐、教育和经济几个方面进行诠释。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1)吕梁地区羽毛球运动的业余爱好者 (2)部分吕梁学院羽毛球专业学生 2.2研究方法

高校羽毛球运动的现状与发展

高校羽毛球的现状和对策 摘要:高校公共体育课,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改革,全国大部分高校都开始实行选项课教学,羽毛球课逐步成为高校学生主要选修项目之一.从其发展和现状来看,高校羽毛球教学还有许多可探讨之处,下面就高校羽毛球运动发展现状和其教学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高校公共体育课羽毛球教学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在学校体育提出体育教学应以“健康第一”为原则的指导下,高校体育运动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各高校通过挖掘各种资源,增加体育设施,改善运动条件,增添新项目、新内容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羽毛球作为我国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具有娱乐性、简便性、趣味性和锻炼性等特点,符合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使得它成为大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特别是高校体育课以选项课的形式开设之后,羽毛球课便成为了大学体育的选修课程之一,这就给那些喜爱这项运动的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和平台。高校学生非常喜爱羽毛球这项运动,其学习动机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化的;目前普通本科院校都开设有羽毛球选项课,并且选修这门课程的学生人数较多,但是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考试方式还需进一步完善;师资力量还需进一步加强;场地设施数量及其利用率有待于提高。 一高校羽毛球运动发展现状 (一)羽毛球运动逐步成为高校主流教学课程之一 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高校体育课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大部分高校都把体育课按固定教学大纲进行教学的模式打破,开设选项课教学.由于羽毛球运动在我国十分普及,国家队的水平很高,在世界名列前茅,并且羽毛球运动有其特殊的魅力,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水平、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的高低来进行练习,因此,选修羽毛球的学生越来越多,特别是东部地区、南方地区和一些大城市的高校,羽毛球几乎成为第一运动项目.许多高校都成立了羽毛球俱乐部、羽毛球协会或有长期训练的校羽毛球代表队.除上课之外,许多同学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提高训练,羽毛球运动已成为学生业余生活的内容之一. (二)全国高校羽毛球运动的发展不平衡

[定稿]中国羽毛球发展现状

[定稿]中国羽毛球发展现状 中国羽毛球发展现状 事件1:自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面对中国羽毛球队实力的日渐强盛,各国在举办羽毛球赛事有意无意的加大了中国羽毛球运动员在赛事上的阻力。从伦敦奥运会的于洋,王晓理的不公平判罚到汪鑫的非人道主义判决以及本次苏迪曼杯上风云组合一场球五次违例判罚,无一不显示着世界各国对中国羽毛球运动员的不公平待遇(其中王洋,于晓理为08年之后组成女双,是除了乒乓项目外最有可能获得冠军的一个奥运项目)。 事件2:自08年之后,世界五大顶级羽毛球赛事中,团体三大赛事汤姆斯杯、尤伯杯、苏迪曼杯中中国队除了2010年尤伯杯外均斩获冠军,单项赛事世锦赛、奥运会中除了09年混双外均摘得桂冠。 事件3:作为中国本土最大的体育用品公司,李宁公司在10年实施品牌重塑计划后,在2012年国库存过高,纯利润倒退84.9%,为2004年上市以来首次全年亏损,亏损金额达19.79亿人民币,关闭店面1821家。 作为国球荣耀的乒乓球一直都是无数中国人为之骄傲的运动项目,这个由邓亚萍开辟的乒乓时代延续到今天,成就中国乒乓球在国际中无可撼动的霸主地位,但物极必反,中国乒球已经发展到了一种令人发窘的地步,当所有国际乒乓赛事的所有奖项都为中国运动员所得时,自然而然的会有人来考虑是否还有举办乒乓赛事的必要,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在中国乒乓球队员在国际舞台中争奇斗艳时,其他国家的运动员已经没有了任何参赛的欲望,因为在他们而言,无论他们多么努力,这个舞台根本不是属于自己的——至少在这个中国一家独大的时代里。而这些因素加起来才导致了今年国际奥委会在决议将一个项目剔出奥运会时,乒乓球赫然在列。

羽毛球活动主题名称及方案

羽毛球活动主题名称及方案 欣赏着洁白的羽毛球在双方队员的球拍之间飞舞,也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情。为了比赛能顺利举行,先从比赛的方案开始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羽毛球比赛活动方案,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羽毛球比赛活动方案1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外娱乐生活,提高综合素质,培养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同时为同学们创造更多的交流机会,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研究生分会特举办“青春健康、运动之美”羽毛球大赛活动,为广大同学提供一个更好地交流、学习和娱乐的机会。 1、活动目的: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培养同学们顽强奋斗、勇于拼搏的优良品质,增强同学们的身体素质,推动我院羽毛球运动的发展 2、活动时间:4月19日下午2:00------4月22日下午 3、活动地点:B18下羽毛球场 4、活动对象:数学学院全体研究生 5、活动主题:青春健康、运动之美 6、活动形式:男单、女单、男女混合双打(自由组合) 7、器材设备:比赛羽毛球由组织单位提供,球拍自备 8、报名事宜及截止时间:有参赛意向的同学请于4月15号中午十二点前直接向文体部成员报名并于4月15号中午12:30

到B18四楼会议室抽签,逾期不候9、主办单位:广州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研究生分会文体部 10、比赛赛制:小组赛比赛采用单局淘汰制,前四名进行三局二胜(每局21分),11、比赛规则:见附录 12、注意事项:注意场地卫生,保持场地清洁和活动秩序;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注意活动中自身安全;需备好相关药品,以便处理赛中突发事故;需做好赛前准备工作,灵活应对赛中可能出现的各类情况,确保比赛顺利进行。13、奖励:本次比赛各项目分设一、二、三等奖各一名14、经费支出: 1、羽毛球3筒 2、纯净水2件 3、宣传海报3张 4、必备药品(正红花油、创可贴、云南白药) 5、小礼品 共计:(待定) 附表(比赛规则): 1、比赛分为初赛、复赛、决赛,由于时间限制,比赛采用一局定输赢制,比赛双方一局即分胜负。

体育羽毛球论文

体育论文作业 论文题目:论羽毛球的发展及对人体的积极作用学生姓名:孟玥 学号: 0121121098 所在院系:化学化工学院 所在班级:化学基地班 年级: 2012级 指导老师:赵敏

论羽毛球的发展及对人体的积极作用 【摘要】 羽毛球作为一项奥运会的比赛项目,深受人们的喜爱,是一种大众运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变化,羽毛球这项运动也有了一定的发展,由于其规则简单,对场地的要求也不是很高,所以有很多人选择以打羽毛球的方式强身健体,本文针对羽毛球的发展史以及打羽毛球对人体健康的积极作用进行了阐述。 【关键字】 羽毛球运动发展人体健康 【正文】 一、前言 羽毛球作为奥运会项目,无论从群众基础还是从竞技体育发展程度来看,都有一整套完整、成熟的规则体系和运行法则,这不仅是其快速、正常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羽毛球运动深入群众,广泛又迅速开展的核心所在。羽毛球运动从18纪70年代(大致考究时间为1873年)诞生至今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其规则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进行了几次重大的修改。而羽毛球运动对人体的积极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促进其发展的因素。在现如今,人们越来越追求健康的生活,羽毛球作为一项对人体极为有益的运动也逐渐普及开来,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运动方式。 二、羽毛球运动的发展历程 1、羽毛球的诞生 早在两千多年前,一种类似羽毛球运动的游戏就在中国,印度等国出现。中国叫打手毽,印度叫浦那,西欧等国则叫做毽子板球。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英国军人将在印度学到的浦那游戏带回国,作为茶余饭后和休息时的消遣娱乐活动。据传,在14世纪末,日本出现了把樱桃插上美丽的羽毛当球,两人用木板来回对打的运动。这就是羽毛球运动的原形。现代羽毛球运动诞生在英国。1873年,在英国格拉斯哥郡的伯明顿镇有一位叫鲍弗特的伯爵,在他的领地开游园

对美国羽毛球运动现状和发展趋势的研究

对美国羽毛球运动现状和发展趋势的研究 何立夫 (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运动系,广东广州510650) 摘 要:推动羽毛球运动在全球发展是世界羽联的目标。羽毛球运动在美国的商业化程度很低,一直以来是冷门体育项目,但近年美国大众参加羽毛球运动的热情在逐步提高。通过对美国羽毛球运动开展状况的实地调查和对相关资 料的研究,分析美国羽毛球运动发展现状和影响因素,探讨其发展趋势。关键词:美国;羽毛球运动;现状;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G8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23X (2012)02-0058-05 收稿日期:2012-01-10 作者简介:何立夫(1960-),男,广东梅州市五华县人,中级教练研究方向:羽毛球运动与教学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ing Trend of Badminton in the U.S. HE Li -fu (Guangzhou Sports Polytechnic ,Sports Department ,Guangzhou ,510650,China ) Abstract :Developing badminton all over the world is BWF's goal.In the U.S.,badminton has low extent of commercializa-tion ,and has been receiving little attention for a long time.However ,the public's enthusiasm of participating in badminton is generally increasing in recent years.Through researching the badminton development situation in the U.S.and studying relat-ed material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U.S.badminton's growing situation and factors that affect it ,and discusses the develo-ping trend of badminton in the U.S. Key words :America ;badminton ;actuality ;developing trend 美国作为世界体育强国,热门的体育项目一般都 是人们经常在媒体上看见的、 竞技水平高而且有商业赞助的体育项目, 如篮球、橄榄球、田径、网球、棒球和拳击等。目前美国的羽毛球运动竞技水平不高,但有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把打羽毛球作为健身运动,羽毛球运动的普及率在不断提高。近期笔者应美国俄勒冈大学羽毛球俱乐部负责人的邀请,两次到美国进行羽毛球教学。在美国期间,笔者对美国羽毛球运动开展 最活跃的西海岸沿海城市进行了调查, 并和美国国家羽毛球队教练及队员、羽毛球场馆老板、羽毛球运动爱好者及其教练,大学羽毛球俱乐部负责人和队员等 进行交谈, 同时查阅美国各种类型羽毛球协会和羽毛球俱乐部的网站,从不同方面查实美国羽毛球运动开展的现状。对美国羽毛球运动的现状、影响因素和发 展趋势进行探讨。1目前美国羽毛球运动开展的基本状况 1.1 美国羽毛球运动的组织形式 美国羽毛球运动从组织形式方面可分为几个层次:美国羽毛球协会,美国地区羽毛球协会,大学羽毛球协会,大学羽毛球俱乐部,城市的羽毛球俱乐部。美国地区的羽毛球协会组织主要有:西北部羽毛球协 会(NWBA ), 东北部羽毛球协会(NBA ),中西部羽毛球协会(NBA ),南部羽毛球协会(SBA )和西南部羽毛球协会(SWBA )。各州设有羽毛球协会,如:南加州羽 毛球协会, 华盛顿州羽毛球协会。近年美国很多的大学都组建了羽毛球协会或羽毛球俱乐部,其中有不少是名牌学校。如著名的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 8 5第32卷第2期2012年3月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Guangzhou Sport University Vol.32No.2Mar.2012

高校羽毛球运动发展现状分析与研究

高校羽毛球运动发展现状分析与研究 一羽毛球发展现状20 世纪80 年代,随着中国高校体育课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大部分高校都把体育课按固定教学大纲进行教学的模式打破,开设选项课教学. 由于羽毛球运动是一种老少皆宜、有助于身心健康的运动项目,它极具魅力而高雅,因而在全世界普及度很高,享有极高的美誉度和极强的影响力。羽毛球就是一项隔着球网,使用长柄网状球拍击打平口端扎有一圈羽毛的半球状软木的室内运动,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水平、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的高低来进行练习, 所以选修羽毛球的学生越来越多,因此许多高校都成立了羽毛球俱乐部、羽毛球协会或有长期训练的校羽毛球代表队. 除上课之外,许多同学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提高训练,羽毛球运动已成为学生业余生活的内容之一.但是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各省市的经济发展也不平衡,而羽毛球运动又有其特殊性, 因此,羽毛球运动在我国北方地区、西部地区或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开展得并不好。 二高校教学的各异1、学生各自的差异由于选项课是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安排课程教学的,那么在每个班里就有基础好的学生,有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好的学生,也有体弱多病、协调性差的学生.导致教学的不协调 2、学生学习的动机体育课在我国高校的课程设置里是必修课,但我们不能否认,许多学生上体育课只是为了拿学分,并不在乎能学到什么运动技术和技能.而且许多学生认为羽毛球课在室内上,不用受风吹雨淋,太阳晒之苦,他们是基于这个原因而选择上羽毛球课.3、受场地器材的制约由于高校的体育经费大多都是由各学校自己掌控的,其数量有限,而羽毛球运动所用的球损耗极大,建设室内运动场更是耗资巨大。一些地区的高校没有条件在室内进行教学,羽毛球课就受到季节、气候等因素的影响,甚至无法正常地进行羽毛球教学. 三发展高校羽毛球运动的对策1、提高教学师资水平建设高校高水平教师、教练员队伍,首先要求要有一大批理论知识扎实、基本技术好、有丰富教学经验和比赛经验的教师队伍。 2、增加高校体育经费开展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都需要有一定的经费的投入. 因此,这就需要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在政策上和经费上给予支持。 3、加强组织羽毛球运动羽毛球选项课大部分时间是由学生自主练习为主的。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方式要多样化,要遵循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参与和练习的时间与空间。结论:综上所述,“羽毛球教学就是通过各种方法练习,使学生学会各种动作技术”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总结经验,使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羽毛球技术。 11 旅游英语(1)班项秀秀

羽毛球运动的欣赏

以前经常在电视上看林丹、王宁他们在大赛上潇洒地挥拍搏杀,应变自如,运筹帷幄,将对手杀得丢盔弃甲,狼狈不堪。感觉羽毛球是一项轻松优雅的运动,那些羽毛球明星在我的心目中更是潇洒的英雄。 直到大二这一学年选修了羽毛球这门课程,才知道羽毛球不仅仅是优雅潇洒的。通过一学年的学习,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耳提面命之下,我不仅从一个门外汉开始入门,打下了羽毛球基础,而且对羽毛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运动有了新的看法。 从小学到中学,虽然每一年都有体育课,而且都是必修,但我从来没有觉得体育课有多重要。也从未意识到运动的作用和重要性。直到我终于有了选择的权利,可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可以和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训练,一起进步,才意识到原来运动还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我也意识到以前认为体育课纯属浪费时间的想法,是多么的愚昧和不可思议!同时我也为中国现行教育制度下扼杀的千万学生的体育兴趣感到遗憾和忧虑。为什么直到大学才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体育项目呢?为什么中国人的运动意识会如此淡薄呢?要到什么时候这种现象才能得到改变? 从第一节课开始,我就深深喜欢上了羽毛球。这么说也许有点矫情,但无论如何,我从我的角度,看到了羽毛球别样的美!记得刚开始学习颠球的时候,老师先为我们做示范,只见灵活的手腕发力,羽毛球“嘣”的一声清脆响过,像一只翠鸟掠过水面,叼住小鱼,箭般向上冲,直撞球场顶棚;然后一上一下有节奏又轻灵地跳跃、回旋,仿若天鹅湖里轻盈旋跃的白天鹅。下午的阳光,透过天窗,像一束束的聚光灯,打在这自由的精灵身上。示范过后,大家自行练习,漫天的羽毛球此起彼落,像一阵微风吹过,轻盈曼舞的蒲公英,朵朵的白色降落伞,一只只笨拙可爱的小天鹅,起舞飞扬! 以后,我们又相继在老师一遍遍的亲身示范和纠正中笨拙地学了各种运球接球的技术。从握拍、发高远球、反手发球、接球、找击球点、走步……中间还间歇插入一些体能训练,每一次训练都是汗流浃背,但却从来没有觉得体育课有以前印象中那么辛苦,相反那是一种自豪的满足感。每一次让人精疲力竭的训练过后,我更加钦佩那些球坛明星——每一丝我们从他们身上看到的光辉,都是靠背后极为艰苦的训练和惊人的毅力拼搏得来的。原来羽毛球除了表面上看来的潇洒灵动的美之外,还有着更多的坚毅和力度的美! 我们从开始一遍遍练习基本技法开始,到尝试着对打,到后来酣畅淋漓地厮杀,欲罢不能。趁着难得的运动热情,我们每次拼杀到下课,再恋恋不舍地到田径场跑上十来圈,然后在暮色四合之时满身臭汗地嬉笑着回宿舍洗澡,然后我们感慨,原来人生的一大快事莫过于疯狂地弄一身臭汗,然后再酣畅淋漓地冲个热水澡!每一次在拼尽全力中获得些微的进步,就足以让我们欣喜若狂,尽管接下来几天,又要为这次疯狂买单——连续几天全身酸痛僵硬,像僵尸一样走路爬楼梯,但从来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同时也感到很惭愧,上了十多年的体育课,竟直到现在才能体会到它的乐趣! 如果说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那么,羽毛球则可以称为是中国的半个“国球”。这不仅因为羽毛球运动在中国也有着广泛、雄厚的群众基础,而且中国羽毛球运动在世界羽坛大赛中的成就和成绩也与可以“国球”相媲美,在众多攀登世界高峰的体育竞赛项目中,羽毛球运动则是当之无愧的先锋。 然而,欣赏一场高水平的羽毛球比赛的难度,却要大大超过“国球”的难度。有位羽坛行家曾经这样说:“如果谁把羽毛球运动的技术名称搞懂了,那么,他不仅能欣赏一场羽毛球比赛,而且还能算上是半个羽毛球行家。” 此话虽然有夸张之嫌,但也确实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羽毛球比赛中所使用的技术,不仅名目繁多,而且对整个羽毛球运动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里且先介绍几种羽毛球运动中的最基本、也最常见的技术,权作欣赏一场精彩的羽毛球比赛的“门道”。 发球法。发球有正反手两种。按球在空中飞行的弧线又可分为高远球、平高球、平快球、网前球和旋转飘球等。这些类型繁多的发球法,是根据场上情况和对手接发球的强弱而随机应变的。 击球法。主要有高远球、吊球、杀球、放网前球、搓球、推球、勾球、扑球、挑高球、抽球、接杀球等等。所有这些击球方法,都是视对手的当时场上情况而扬长避短施之。其中,最为选手常用的得分手段是杀球、抽球、放网前球等。这些技术也是比赛中常见的技术。 步法。步法唯有快速、灵活才能有效地控制全场,掌握主动权。单个步子有蹬步、跨步、垫步、蹬跨

羽毛球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羽毛球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当前,中国正在大踏步向小康社会迈进。作为小康社会必不可少的体育事业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突破。研究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发展现状,并对其制约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体育事业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伴随着中国羽毛球的迅速崛起,对于羽毛球技术的相关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诸如:江贵华在《自议羽毛球双打技术发展》一文中回顾了我国羽毛球技术发展的历史过程,阐述了羽毛球双打技术发展演变过程,分析了当今世界羽毛球双打技术的状况,并对比赛中技术应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中国男双运动员重杀比例最高。尤广礼在《谈谈短杀的运用和发展》一文中介绍了短杀的技术特点、威力、运用时机以及动作要领四个方面。陈福寿在((论女子单打的点杀和滑板杀》一文中指出女子单打时,在发挥全面技术和快速打法的基础上,加强点杀和滑板杀,可使其打法多变,便于控制对手。程勇民、陈跃在快、狠、准、活技术风格对中国羽毛球运动的促进及其制约—兼论羽毛球运动的制胜规律》一文中,对中国羽毛球运动制胜规律有着较深刻的理解,指出:“快、狠、准、活”的技术风格与中国羽毛球运动的起伏密切相关,对羽毛球运动制胜规律的每一次正确的认识或认识上的飞跃,都带动了羽毛球竞技水平的迅速提升;而每一次片面的理解或模糊不清的认识,都导致了羽毛球竞技水平的停滞或下降。究其原因就是在于没能从本质上把握羽毛球技术风格的精髓,没能从理论的高度概括制胜规律,因而无法自觉、主动地运用制胜规律指导羽毛球运动的发展,三者在综合形成“快”的过程中,表现出总和律、突前律和更迭律。 二、中小学体育现状的研究 冯明丽,李儒新,李群英,黄斌,刘烈伟《湘南中小学学校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中指出目前湘南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尚合理,但性别结构不尽合理,女教师占的比例不到1/3。有学者认为,男女体育教师的比例应与男女学生的比例相当,一般来说,我国城市男女学生的比例约为1:1,即男女体育教师的比例也应大致为这一数值。造成中小学女体育教师比例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对女体育教师的世俗偏见,导致报考体育院校的女生较少和女体育教师转岗的比例较大。湘南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职称结构基本合理,而且他们的学历结构也基本上达到了大学专科以上的标准。这说明教师的学历结构基本达到了国家教育部的有关规定,但从整体看,专科学历的比例偏高,而高学历人员奇缺。学历结构虽

第一节 羽毛球运动的简介(理论教案)

第一节羽毛球运动的简介(理论教案) 【学习目标】1.使学生能清楚羽毛球运动的发展史,从而能懂得羽毛球运动的健身价值,从而更加喜爱该项运动。 2.能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技术,懂得该项运动的原 理. 一、本课主要任务:1.师生互相介绍. 2.宣布羽毛球课的注意事项和着装要求. 3.介绍本学期的教学大纲及进度安排. 4.了解羽毛球的基本知识,规则,以及主要技术. 二、第一部分:时间5分钟 1.师生互相介绍. 2.宣布羽毛球课的纪律和着装要求. 3.介绍本学期羽毛球选修的教学内容 (内容见自己制定的教学大纲) 及进度安排. 三、第二部分:时间25分钟. 1.介绍羽毛球规则:场地,球网,计分,违例,单打,双打等. 2.讲解握拍方法及发球技术. 3.后场技术:高球,吊球,杀球. 4.前场技术:放网,搓球,勾球,推球,挑球. 5.中半场技术:抽,挡,接杀. 6.步法:前场步法,后场步法,前后场步法,接、杀步法,启动步, 调整步. 四、第三部分:时间10分钟 1.回答同学们提出的有关羽毛球运动的各种问题. 2.布置下一节的任务. 五、附注说明:1.本节授课地点在本校体育馆内(羽毛球场地). 2.授课对象是高二(1—20)班选修羽毛球的男女生. 3. 授课内容(在第2页,适当拓展):

六、本节羽毛球理论课授课主要知识点如下: 一、羽毛球起源 羽毛球是一项隔网对抗的球类运动。现代的羽毛球运动起源于印度,形成于英国。20世纪初注入我国。羽毛球运动具有场地较小,器材简单,运动量可大可小,户外、室内皆宜,男女老少都可参与的特点,因此它是一项很好的健身运动。羽毛球的球小速度快变化多,能锻炼练习者的反应、观察能力、应变能力;球网较高球不能轻易落地,相对击球回合较多,提高了趣味性。又对锻炼者的速度、耐力有很好的锻炼作用,它既可采用单兵对练,又可进行双打练习,形势灵活多变;既可通过不同的羽毛球技术练习,用美妙的身体语言尽情的自娱,表现自我,又可展示出羽毛球力与美的结合,使观赏者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现代羽毛球运动诞生于英国,大约在1800年左右,由网球派生而来。1870年,出现了用羽毛、软木做的球和穿弦的球拍。1873年,英国公爵鲍弗特在格拉斯哥郡伯明顿镇的庄园里进行了一次羽毛球游戏表演。从此,羽毛球运动便逐渐开展起来,“伯明顿”即成了羽毛球的名字,英文的写法是“Batminton”。那时的活动场地是葫芦形,两头宽中间窄,窄处挂网,直至1901年才改作长方形。 1875年,世界上第一部羽毛球比赛规则出现于印度的普那。三年后,英国又制定了更趋完善和统一的规则,当时规则的不少内容至今仍无太大的改变)。 二、羽毛球场地、器材 1、羽毛球场地:羽毛球场成长方形,各条线宽均为4厘米,场地上空12米以内和四周4米以内不应有障碍物。球场中央网高1.524米,双打边线处网高1.55米。羽毛球场地标准羽毛球场为一长方形场地,长度为13.40米,双打场地宽为6.10米,单打场地宽为5.18米。球场上各条线宽均为4厘米,丈量时要从线的外沿算起。球场界限最好用白色、黄色或其它易于识别的颜色画出。按国际比赛规定,整个球场上空空间最低为9米,在这个高度以内,不得有任何横梁或其它障碍物,球场四周2米以内不得有任何障碍物。任何并列的两个球场之间,最少应有2米的距离。球场四周的墙壁最好为深色,不能有风。 2、器材:球重4.74克~5.5克,由16根羽毛插在半球型软木托上,球高68-78mm,直径58-68mm,分为1-10号。球拍框总长度不超过68厘米,宽不超过23厘米,拍弦面长不超过28厘米,宽不超过22厘米。 三、羽毛球握法:右手虎口对准拍框,小指、无名指和中指并握食指稍分开,大拇指与食指相对,握拍不能握得太紧,大拇指和食指要会灵活握拍。 四、初学者在学习和掌握了发球和原地击高远球技术之后就应该开始学习一些步法了。因为羽毛球的步法和手法(即各种击球法)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许多击球技术都是靠熟练、快速、准确的步子移动来完成的。不掌握正确的步法,就会影响各种击球手法的学习和掌握,而在比赛中如没有到位的步子,就会使手法失去应有的积极作用。主要的步法有:上网步法;后退步法;两侧移动步法;起跳腾空突击步法。

谈羽毛球发展现状及在我国所取得成就的原因

略谈羽毛球发展现状及在我国所取得成就的原因 羽毛球是一种老少皆宜、有助于身心健康的运动项目,因而在全世界普及度很高。 羽毛球的起源 有关于羽毛球运动的起源众说纷纭,主要的说法有以下几种∶ 1.起源于日本相传羽毛球最早出现于14-15世纪时的日本,球拍是木制的,球用樱桃核插上羽毛制成。 2.出现在印度大约18世纪时,印度的普那出现了一种类似的游戏,球为圆形硬纸板,中间插羽毛球制成,板是木质的。 3.诞生在英国现代羽毛球运动诞生于英国。大约在1800年左右,由网球派生而来。1870年,出现了用羽毛、软木做的球和穿弦的球拍。 1875年,世界上第一部羽毛球比赛规则出现于印度的普那。三年后,英国又指定了更趋完善和统一的规则,当时规则的不少内容至今仍无太大改变。 羽毛球在我国的发展 现代羽毛球运动大约于1920年左右传入我国,最初在上海、广州、北京等城市的教会组织、大学中里开展。解放前,由于参加此活动的人数较少,因而,我国羽毛球运动的水平很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羽毛球运动得到蓬勃发展,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1.起步阶段 50年代初期,羽毛球运动首先在全国各大城市开展起来。虽然当时技术水平很低,但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54年,以王文教、陈福寿为代表的第一批印尼华侨回国,带来羽毛球运动技术,全面推动了我国羽毛球运动的发展。 2.赶超阶段 60年代初期,第二批印尼华侨相继回国,这些羽毛球优秀选手成了我国羽坛的中坚力量,以快速、灵活准确的技术特点而闻名于世界羽坛。1964年提出了我国羽毛球“快、狠、准、活”的技术风格和“以我为主、以快为主、以攻为主”的指导思想。我国羽毛球技术风格的形成和训练指导思想的建立,为促进世界羽毛球运动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3.恢复阶段由于十年动乱影响,我国羽毛球运动受到了严重挫伤。虽然在70年代初重新恢复训练,但青黄不接的现象突出,致使我国羽毛球队刚刚获得的优势又完全丧失。为了迅速调整、恢复我国羽毛球运动水平,1978年国家体委、羽毛球协会总结了经验教训,重申了我国羽毛球的技术风格和指导思想,制订了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新的规划和具体措施,使我国羽毛球运动的发展出现了新的生机。 4.鼎盛阶段根据提出的奋斗目标,羽毛球队员刻苦训练,再攀世界羽坛高峰,优秀青年选手脱颖而出。80年代后期,我国羽毛球运动进入第二个鼎盛时期。 在八九十年代,我国选手分别参加了世界羽毛球锦标赛。世界杯赛和全英羽毛球锦标赛等系列大奖赛,共获70多次单项冠军。 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羽毛球运动最辉煌的时期,是世界羽毛球运动的“中国时代”。20世纪90年代,一方面各国都在寻找击败中国选手的方法,另一方面我国羽坛受到经济大潮的冲击,训练体制和人才体制都受到影响,训练质量下降,人才外流,导致了羽毛球队严重滑坡。通过结经验教训,找出差距,改革训练体制,加强全面锻炼,重新步入正常发展的方向。1991年第26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表明中国羽毛球正走出低谷。 5.辉煌阶段现在的球员身体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场上速度日趋加快,在技战术的使用上向着更简洁、更功利的风格转变。而这样的转变带来的,就是比赛中对抗程度的提升,球员必须自始自终在高速移动之中完成技术动作的使用、战术意图的实施以及对机会的把握,并且还必须具有充沛的体能做为高质量完成整个比赛的保证。 从2000年至今,中国羽毛球队在各种国际比赛中取得了十分辉煌的成绩,正处在一个持续稳步上升的阶段。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球员们在身体能力和场上对抗能力的提高上付出了更多的努力,更加明确和

中国羽毛球发展史_中国羽毛球发展史介绍

中国羽毛球发展史_中国羽毛球发展史介绍 早在两千多年前,一种类似羽毛球运动的游戏就在中国,印度等国出现,那么羽毛球是如何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运动项目呢?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中国羽毛球发展史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954年,先后一批报效祖国的赤子回国,并带回了先进的羽毛球技术,同时组建了国家集训队。继而我国在东南沿海几个主要大城市也成立了以归国华侨青年为骨干的羽毛球队,在破除迷信,解放思想,走自己的路的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羽毛球运动员总结了国内外羽毛球运动的经验教训并整理了技术资料,结合自己的运动实践进行了探索,不断改进训练方法。其中,福建省运动队主要在技术的手法上、广东队主要在步法上进行了改革和突破。同时借鉴我国乒乓球运动的成功经验,并通过对多年训练和比赛实践经验的总结,提出了以我为主、以快为主、以攻为主的积极打法。后来,又经过不断地总结和完善,逐步形成了中国羽毛球运动所持有的快、狠、准、活技术风格。 我国运动员怀着一颗勇攀世界羽坛技术高峰、为国争光的雄心大志,吸取了国外的一些先进的运动训练方法,勤学苦练,自觉地贯彻了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进行大运动量训练的三从一大训练方针,运动技术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但由于政治上的原因,当时我国未加入国际羽联,故未参加世界性锦标赛。但是在国际相互的交往中,多次与当时的世界强队进行过较量,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被许多国外电报誉为无冕之王、冠军之冠军等。

直到1981年5月,国际羽联重新恢复我国在国际羽联的合法席位,实现了我国运动员多年的夙愿逐鹿世界羽坛,争夺世界桂冠,为国争光。 1981年7月,在第1届世界运动会上(美国洛杉矶),我国运动员陈昌杰、孙志安、姚喜明、刘霞和张爱玲夺取了男女单、双打的四项冠军。1982年,我国第一次参加了全英羽毛球比赛,张爱玲夺得女子单打冠军,徐蓉,吴健秋夺得女子双打冠军,孪劲勇夺男子单打冠军。同年,中国队第一次参加汤姆斯杯赛,在第一天1:3非常不利的情况下,奋力拼搏,最终以5:4击败羽坛劲旅印尼队,夺得冠军。1984年,在马来西亚的吉隆坡,我国羽毛球女队又夺得了第10届尤伯杯。 紧随其后,我国又涌现出了杨阳、赵剑华、熊国宝、李永波、田秉毅和林瑛、吴迪茜、李玲蔚、韩爱萍等一批世界羽坛顶尖高手,从而进一步奠定了我国羽毛球技术水平处于世界羽坛领先地位的基础,在一系列世界大赛中为祖国夺得了众多的金牌,创造了中国羽毛球历史上的辉煌时期。进入90年代,随着杨阳、赵剑华、李玲蔚等一批优秀运动员的相继退役,我国暂时出现了一段青黄不接的时期,而印尼经过了多年的励精图治,涌现了一批以阿迪、王莲香为代表的新秀。此外,欧洲也重新崛起,韩国、马来西亚有时有新人涌现,世界羽坛进入了群雄抗衡的时代。 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我国羽毛球项目竟与金牌无缘。直到1995年才逐渐步出低谷,首次夺得苏迪曼杯。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葛菲,顾俊勇夺女双冠军,实现了我国羽毛球项目在奥运会上零的突破。1997年,我国运动员再次夺得苏迪曼杯,同时在世界锦标赛上获得了女单、女双和混双三块金牌,开始步入再铸辉煌的历程。 现代羽毛球运动诞生在英国。1873年,在英国格拉斯哥郡的伯明顿镇有一位叫鲍弗特的伯爵,在他的领地开游园会,有几个从印度回来的退役军官就向大家介绍了一种隔

羽毛球理论课教案

羽毛球理论课教案 授课教师课的地点新教学楼106 一、课题:羽毛球概况与裁判法 二、课时:1 学时 三、教学目的:使学生较系统的了解羽毛球运动的发展概况,了解羽毛球比赛的主要规则与裁判法掌握羽毛球健身的基本要求与方法。 四、课的重点:对羽毛球规则的了解。 五、教学难点:熟练规则与裁判法,提高比赛能力。 一、课的主要任务: 1、系统了解羽毛球运动特点及概况; 2、掌握羽毛球比赛的裁判知识; 3、掌握羽毛球进行强身健体方法; 4、掌握利用羽毛球进行强身健体方法。 二、课的组织与教法: 在文化课教案上课。 注:理论课教案详见下页。 小结: 认真听讲,积极做笔记. 羽毛球专项理论教案 主要任务: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概况;激发对羽毛球运动的学习兴趣;掌握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技术;熟悉羽毛球比赛的规则,提高对羽毛球运动的欣赏水平。 学习要求: 1、勤学多练,积极主动; 2、规范技术,勿急于求成; 3、熟练规则,提高兴趣; 4、勤于思考,提高技巧。 第一节:介绍羽毛球运动概况 一、羽毛球运动的由于及发展概况现代羽毛球运动源于英国,它由印度的浦那游戏逐步演变而成。相传与19 世纪中叶,印度的浦那城内有一种类似羽毛球的游戏十分普及,它以绒编织成球状,上面扦上羽毛,人们持木柏隔网将球在空中来回对击,19世纪60 年代一批英退役军官把游戏带回英国,并逐步把它演变成一项竟技运动。 羽毛球运动开始从英国传至英国联邦各国,并逐步在欧洲发展,至20 世纪初流 传到亚洲、美洲、大洋洲,最后流传至那洲。 随着羽毛球运动在越来越多国家的流传,1934年在沦敦成立了国际羽毛球联合会。1939年国际羽联通过于《羽毛球竟赛规则》。 1948—1949 年举行了首届世界男子羽毛球团体赛——汤姆斯杯赛,马来西亚队荣获冠军,从而开始了亚洲人称雄国际羽坛的时代。在1948—1979年间的11 届汤姆斯标赛中,印度尼西亚夺得七次冠军,马来西亚夺得四次冠军。1982年,中国队首次参加汤姆斯杯赛就荣获冠军。从始受到世界羽坛的普通关注。 1959年开始举行的世界女子羽毛球团体锦标赛称之为尤伯杯赛。前三届冠军均由美国队获

羽毛球战术在羽毛球运动中的重要性

《羽毛球战术在羽毛球运动中的重要性》 14292013 吕政毅 前言: 随着羽毛球运动的快速发展,战术已成为提高竞技水平,调控技能,节约体能,增强激烈竞争环境下不可或缺的一环.本文将从战术的重要性出发,剖析羽毛球运动战术特征、原则及实施,为羽毛球运动员制胜寻求出路。羽毛球对于战术的运用成为决胜的关键。 1、战术和技术风格在制胜中的作用 所谓羽毛球技术即是为了将羽毛球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不同线路、不同速度、不同旋转的运动,以达到直接落人对方场区或迫使对方失误的控制方法,宏观上分为步法技术和手法技术两种,每一种技术,都要讲求控球的线路、速度、落点、一致性和“欺骗”性。战术是指在比赛时运用技术合理部署和克敌制胜的谋略。技术风格是指某运动员或运动队的技术系统,区别于其他运动员或运动队技术系统的较为成熟或定型化了的并经常表现出来。技战术仅是克敌制胜的关键因素之一。 2、培养战术意识 战术意识是运动员结合战术所要达到的目的,将相应的技术技巧自觉加以应用的心理过程,是人脑对战术活动的客观存在的反映。战术意识是决定运动员对战框的判断速度和准确性的关键因素,保持比较清醒的战术意识,会直接影响着竞赛对抗的活动效果。 战术意识的培养,一是结合身体训练运动员的战术意识;二是结合战术教学与训练培养运动员的攻防意识;三是结合技术教学与训练培养运用技术的战术意识能力。战术意识能提高速度,战术意识越好就越能先发制人。 3、关于防守战术的研究 在羽毛球双打中,积极的防守也是必不可少的得分手段。国家羽毛球队女双组教练潘莉认为,攻守兼备已经成为双打技战术的发展方向,即要求运动员攻中能守,守中寓攻,积极防守,力争主动。从一定的意义上说,防守是进攻的开始,是由被动转为主动的重要环节,其最大目的在于让对手下一拍不能连续进攻,至少使其进攻效率减低,并寻找反攻的机会。 4、浅析羽毛球战术特点 当前,世界羽毛球运动的技战术发展趋势朝着更加快速、全面、进攻、多变的方向发展,羽毛球技术向更加快速的方向发展依然是总趋势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初学者在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技术后,就应学习和试图运用一些简单的战术进行练习和参加比赛,并从实践中不断地加以丰富和提高。下面两种战术不但是初学者容易运用和掌握的,而且也是羽毛球的基本战术,如果能够加以熟练掌握,随着技术的提高,也就可以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特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