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宝石工艺学

宝石工艺学

宝石工艺学
宝石工艺学

宝石工艺学课程实习论文

经过数周的宝石工艺学的理论学习,我对宝石的部分琢型以及加工方法有

了基本的了解。但对具体的生产工艺并不熟悉。

虽然现代宝石的加工工艺越来越机械化,很多高精度仪器不断出现,不但

生产效率提高了,而且生产成本也大大降低。现在很多中低档宝石,人们为了

提高产量,往往使用机械化生产。这看似是对宝石的传统手工工艺是一大冲击。但是机械化生产并不能取代手工工艺。因为机器看似精度很高,但灵活性低,

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不如手工生产来的“活”,所以传统的手工工艺仍然被人们

所喜爱。一般贵重稀有的宝石都是采用手工琢磨,而不采用机械化。因为机器

毕竟是死的,它对材料的损耗不容易控制,特别是贵重宝石,如钻石。因此对

于贵重宝石采用手工方式可以根据宝石的形状进行设计琢磨可以最大程度的降

低损耗。这样既可以保重,也可以使宝石的价值达到最大化。

我们本次实习对手工工艺的学习。所使用的工具有宝石切割机、预型砂轮、一套宝石琢磨器械(包括磨盘:分为粗磨盘和细磨盘、抛光盘、八角手、机械

手等);使用的材料有玻璃、抛光粉、火漆(宝石粘杆时使用)、酒精(清洗宝

石和酒精灯用)、酒精灯等。

我们本次实习主要学习宝石的圆形明亮琢型、椭圆形明亮琢型、祖母绿琢

型和弧面型。

首先老师先让我们使用八角手练习圆形明亮琢型。这是最简单的,可是对

于初学者是我来说也是一种挑战。由于对圆形明亮琢型的琢磨方法不熟悉,我

一开始时严格对照图纸的角度来磨,因此,磨的很慢也很小心。可是后来发现,严格按照图示的磨并不能是腰刻面和星刻面对上。为此我的第一个作品中途

“夭折”了。第二次磨的时候由于有了第一次的经验,我边磨边调整角度,经

过一番艰难的调整,终于将它的冠部磨好了,而且基本上星刻面、上腰刻面和

主刻面基本分别上大小一致,面面交接处也处理的还算可以。磨好冠部和抛光

之后就是反粘杆,这一步是比较有技术性的也是比较有难度的。首先,要先根

据冠部的刻面来画线,画好线后粘杆;其次,根据所画的线来确定亭部刻面的

位置。固定好之后就磨亭部刻面。磨好之后将宝石从杆上卸下来,再用酒精清洗干净。

第一个成品终于做出来了,可是我高兴不起来,因为缺点太多了。小的问题不说,为了磨好下腰刻面,我把腰给磨没了;由于粘杆技术不好,反粘杆是没粘正,导致了最后的“歪尖”。不过唯一可以让我欣慰的是我冠部和亭部刻面竟对齐得挺好的,而其他大部分同学都说亭部和冠部刻面对不上。

经过不断的改进,不断的练习,我对圆形明亮琢型越来越熟悉,磨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磨的质量也越来越好。

学会了圆形明亮琢型后,老师就教我们磨椭圆形明亮琢型。这个琢型不能用八角手,只能用机械手。之前我都是用八角手磨,后面要用机械手,而我对机械手并不熟悉,所以同样的经历了一段痛苦的练习,从失败中不断改进,不断练习,最后终于学会了改琢型的琢磨。

最后学习的是祖母绿琢型和弧面型。这两种算是相对简单的琢型。祖母绿琢型既可以用机械手也可以用八角手。

经过这次的生产实习,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我从中学会了宝石的加工工艺,掌握了琢磨宝石的要领。要是没有这次的生产实习,我所学的永远将只停留在理论上,并不能获得这些宝贵的实践经验。也从中知道了理论知识与实践的差距。学习了理论知识并不代表就能做好实践;要是没学好理论知识,是不能很好的处理实践中的问题的。所以理论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缺一不可。我们不但要学好理论知识,并用来指导实践,也要将理论很好的运用到实践中。

宝石鉴定原理和方法

宝石鉴定原理和方法实习指导 余晓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

目录 实习一肉眼观察 -------------------------------------------------------------- 1实习二放大检查 -------------------------------------------------------------- 6实习三折射率的测定 ------------------------------------------------------ 10 实习四宝石密度的测定 --------------------------------------------------- 16实习五二色镜偏光镜 --------------------------------------------------- 24实习六分光镜滤色镜 --------------------------------------------------- 30实习七荧光灯热导仪 --------------------------------------------------- 38

实习一肉眼观察 一实习要求: 1.学会识别不同色调的宝石的颜色,识别同种色调但深浅不同的宝石的颜色, 并正确对宝石的颜色进行命名。 2.能识别不同光泽,并掌握其与折射率和表面光洁度之间的关系。 3.观察宝石的透明度,掌握其划分等级。 4.能正确分辨宝石的形状(包括晶形和琢型)。 5.掌握宝石的特殊光学性质,并能识别其质量好坏。 6.观察宝石的解理、断口的特征。 7.完成二十粒样品的测试。 二实习内容: 1.观察并描述晶体标本的鉴定特征、主要单形,并正确命名。 2.观察并描述宝石的颜色,理解宝石颜色在宝石鉴定和评价中的作用。 3.观察并描述宝石的光泽类型,并体会宝石原料和成品的光泽上的差异。 4.观察并描述宝石的透明度,理解透明度与宝石厚度、光源强度、内部包体、 颜色、集合体的结合方式等因素的关系。 5.观察并识别宝石的特殊光学效应,体会其在鉴定和评价中的作用。 6.观察描述宝石的琢型,理解宝石琢型对宝石的颜色、亮度、火彩的影响。 7.观察并描述宝石的解理和断口特征。 三思考题: 1. 宝石的肉眼鉴定包括哪些内容? 2. 举例说明什么是自色和它色宝石?影响宝石颜色观察的因素有哪些?宝石的 颜色在鉴定和评价中有何意义? 3. 宝石的光泽在鉴定中有何意义? 4. 宝石的火彩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5. 宝石的透明度分为哪几类?影响因素有哪些? 6. 宝石的特殊光学效应有哪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代表性的宝石有哪些?如 何评价? 7. 宝石切割为圆钻型、祖母绿型、玫瑰型等琢型,有何利弊? 8. 宝石的解理、裂开和断口有何区别和联系?在鉴定中能否明确分开? 9. 晶体分为哪七大晶系?各晶系的特点是什么?主要单形有哪些?代表性的宝 石有哪些?画图说明? 四记录格式:

第三章 提拉法合成宝石及其鉴定方法

第三章提拉法及其合成宝石的鉴定 要点: ?晶体提拉法的原理方法 ?提拉法合成宝石的鉴定 提拉法又称丘克拉斯基法,是丘克拉斯基(J.Czochralski)在1917年发明的从熔体中提拉生长高质量单晶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够生长无色蓝宝石、红宝石、钇铝榴石、钆镓榴石、变石和尖晶石等重要的宝石晶体。2O世纪60年代,提拉法进一步发展为一种更为先进的定型晶体生长方法——熔体导模法。它是控制晶体形状的提拉法,即直接从熔体中拉制出具有各种截面形状晶体的生长技术。它不仅免除了工业生产中对人造晶体所带来的繁重的机械加工,还有效的节约了原料,降低了生产成本。 第一节提拉法 一、提拉法的基本原理 提拉法是将构成晶体的原料放在坩埚中加热熔化,在熔体表面接籽晶提拉熔体,在受控条件下,使籽晶和熔体的交界面上不断进行原子或分子的重新排列,随降温逐渐凝固而生长出单晶体。 图 3-1 提拉法合成装置 (点击可进入多媒体演示) 二、提拉法的生长工艺

首先将待生长的晶体的原料放在耐高温的坩埚中加热熔化,调整炉内温度场,使熔体上部处于过冷状态;然后在籽晶杆上安放一粒籽晶,让籽晶接触熔体表面,待籽晶表面稍熔后,提拉并转动籽晶杆,使熔体处于过冷状态而结晶于籽晶上,在不断提拉和旋转过程中,生长出圆柱状晶体。 1.晶体提拉法的装置 晶体提拉法的装置由五部分组成: (1)加热系统 加热系统由加热、保温、控温三部分构成。最常用的加热装置分为电阻加热和高频线圈加热两大类。采用电阻加热,方法简单,容易控制。保温装置通常采用金属材料以及耐高温材料等做成的热屏蔽罩和保温隔热层,如用电阻炉生长钇铝榴石、刚玉时就采用该保温装置。控温装置主要由传感器、控制器等精密仪器进行操作和控制。 (2)坩埚和籽晶夹 作坩埚的材料要求化学性质稳定、纯度高,高温下机械强度高,熔点要高于原料的熔点200℃左右。常用的坩埚材料为铂、铱、钼、石墨、二氧化硅或其它高熔点氧化物。其中铂、铱和钼主要用于生长氧化物类晶体。 籽晶用籽晶夹来装夹。籽晶要求选用无位错或位错密度低的相应宝石单晶。 (3)传动系统 为了获得稳定的旋转和升降,传动系统由籽晶杆、坩埚轴和升降系统组成。 (4)气氛控制系统 不同晶体常需要在各种不同的气氛里进行生长。如钇铝榴石和刚玉晶体需要在氩气气氛中进行生长。该系统由真空装置和充气装置组成。 (5)后加热器 后热器可用高熔点氧化物如氧化铝、陶瓷或多层金属反射器如钼片、铂片等制成。通常放在坩埚的上部,生长的晶体逐渐进入后热器,生长完毕后就在后热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热器的主要作用是调节晶体和熔体之间的温度梯度,控制晶体的直径,避免组分过冷现象引起晶体破裂。 2.晶体提拉法生长要点 (1)温度控制 在晶体提拉法生长过程中,熔体的温度控制是关键。要求熔体中温度的分布在固液界面处保持熔点温度,保证籽晶周围的熔体有一定的过冷度,熔体的其余部分保持过热。这样,才可保证熔体中不产生其它晶核,在界面上原子或分子按籽晶的结构排列成单晶。为了保持一定的过冷度,

材料成型加工与工艺学-习题解答(7,8)

第六章压制成型 2. 简述热固性塑料模压成型的工艺步骤。 将热固性模塑料在以加热到指定温度的模具中加压,使物料熔融流动并均匀地充满模腔,在加热和加压的条件下经过一定的时间,使其发生化学反应而变成具有三维体形结构的热固性塑料制品。 (1)计量 (2)预压 (3)预热 (4)嵌件安放 (5)加料 (6)闭模 (7)排气 (8)保压固化 (9)脱模冷却 (10)制品后处理 4. 在热固性塑料模压成型中,提高模温应相应地降低还是提高模压压力才对模压成型工艺有利为什么 在一理论的操作温度下,模温提高时,物料的黏度下降、流动性增加,可以相对应的降低模压;但若继续升高模温会使塑料交联反应速度增快、固化速率升高此时便需要提高模压。一般而言提高温度应提高模压压力。 8. 试述天然橡胶硫化后的物理性能的变化,并解释之。 橡胶在硫化的过程中,交联密度发生了显着的变化。随着交联密度的增加,橡胶的密度增加,气体、液体等小分子就难以在橡胶内运动,宏观表现为透气性、透水性减少,而且交联后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大,溶剂分子难以在橡胶分子之间存在,宏观表现为能使生胶溶解的溶剂只能使硫化胶溶胀,而且交联度越大,溶胀越少。硫化也提高了橡胶的热稳定性和使用温度范围。 天然橡胶在硫化过程中,随着线型大分子逐渐变为网状结构,可塑性减小,拉伸强度、定伸强度、硬度、弹性增加,而伸长率、永久变形、疲劳生热等相应减小,但若硫化时间再延长,则出现拉伸强度、弹性逐渐下降,伸长率、永久变形反而会上升的现象。 10. 橡胶的硫化历程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的实质和意义是什么 (1) 焦烧阶段又称硫化诱导期,是指橡胶开始前的延迟作用时间,在此阶段胶料尚未开始交联,胶料在模型内有良好的流动性。对于模型硫化制品,胶

材料成型加工与工艺学-习题解答(9-10-11)备课讲稿

材料成型加工与工艺学-习题解答(9-10- 11)

第八章注射成型 2.塑料挤出机螺杆与移动螺杆式注射机的螺杆在结构特点和各自的成型作用上有何异同? (p278)注射螺杆与挤出螺杆在结构上有何区别: (a)注射螺杆长径比较小,约在10~15之间。 (b)注射螺杆压缩比较小,约在2~5之间。 (c) 注射螺杆均化段长度较短,但螺槽深度较深,以提高生产率。为了提高塑化量,加料段较长,约为螺杆长度的一半。 (d)注射螺杆的头部呈尖头形,与喷嘴能有很好的吻合,以防止物料残存在料筒端部而引起降解。 (p221)挤出机螺杆成型作用是对物料的输送、传热塑化塑料及混合均化物料。 移动螺杆式注射机的螺杆成型作用是对塑料输送、压实、塑化及传递注射压力。是间歇式操作过程,它对塑料的塑化能力、操作时的压力稳定以及操作连续性等要求没有挤出螺杆严格。 3.请从加热效率出发,分析柱塞是注射机上必须使用分流梭的原因? (p278)分流梭的作用是将料筒内流经该处的物料成为薄层,使塑料流体产生分流和收敛流动,以缩短传热导程。既加快了热传导,也有利于减少或避免塑料过热而引起热分解现象。同时塑料熔体分流后,在分流梭与料筒间隙中流速增加,剪切速度增大,从而产生较大的摩擦热,料温升高,黏度下降,使塑料进一步的混合塑化,有效提高柱塞式注射机的生产量及制品质量。

6.试分析注射成型中物料温度和注射压力之间的关系,并绘制成型区域示意图。 (p298) 料温高时注射压力减小;反之,所需的注射压力加大。 8.试述晶态聚合物注射成型时温度(包括料温和模温)对其结晶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p297)结晶性塑料注射入模具后,将发生向转变,冷却速率将影响塑料的结晶速率。缓冷,即模温高,结晶速率大,有利结晶,能提高制品的密度和结晶度,制品成型收缩性较大,刚度大,大多数力学性能较高,但伸长率和充及强度下降。反过来,骤冷所得制品的结晶度下降,韧性较好。但在骤冷的时不利大分子的松弛过程,分子取向作用和内应力较大。中速冷塑料的结晶和曲性较适中,是用得最多的条件。实际生产中用何种冷却速度,还应按具体的塑料性质和制品的使用性能要求来决定。例如对于结晶速率较小的PET塑料,要求提高其结晶度就应选用较高的模温。

宝石及其鉴赏复习提纲(完整版)

宝石及鉴赏复习提纲 1.什么是宝石?宝石(狭义概念)与玉石有何区别? 宝石的概念:宝石是可用作装饰的矿物或物质经人们加工(切割、成形、打磨、抛光)后的产品。 广义的宝石概念包含了宝石和玉石,指的是可以琢磨、雕刻成首饰或工艺品的矿物或岩石,包括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也包括部分有机材料。 玉石是许多细小的矿物晶体组合成的集合体(岩石),它也具备美丽漂亮、坚固耐久、产量稀少等特性。 2.试叙述矿物、岩石成为天然宝石的三个基本条件。 合适的温度、压力和充分的物质补给,以及足够的生长空间。 3.如何理解宝石的美观和稀有性? 美丽漂亮:颜色鲜艳,光彩夺目,晶莹润泽。美是宝玉石必须具备的首要条件。具体要求宝玉石颜色艳丽、纯正、匀净、透明无暇、光泽夺目,或呈现猫眼、星光、变彩、变色等特殊的光学效应。如透明无瑕的钻石堪称宝石之王,而不透明的黑色钻石主要具工业用途。这是美与不美的重大差别。 产量稀少:“物以稀为贵”这一法则在宝石上得到了最大体现。越是稀罕的宝石越名贵。 例如,几世纪前欧洲首次发现紫晶,个头虽小,但色彩艳丽新颖,颇受人们喜爱,因其数量稀少,当时被视为珍贵之物,但当南美发现优质大型紫晶矿后,紫晶价格猛跌,从此不再享有珍贵之名 4.宝石是如何进行分类的? 非金属宝石(如金刚石) 宝石金属宝石(如赤铁矿) 天然宝石非晶质类(如欧泊) 玉石多晶质类(如翡翠) 晶质类(如芙蓉石) 隐晶质类(如玉髓) 有机宝石—(如珍珠、珊瑚、琥珀和煤玉等) 合成宝石 人工宝石人造宝石 仿制宝石 拼合石 5.简述宝石的定名原则。 1.地质名称:用矿物名称来命名,例如水晶、黄玉、橄榄石等 2.行业名称:宝石行业一直使用的名称,例如翡翠、碧玺、紫牙乌等 3.历史沿用:例如白玉、玛瑙等 4.产地名:用产地的名称,例如澳玉、独山玉、坦桑石等 5.外来语音译:托帕石、亚力山大石等

材料成型加工与工艺学 习题解答6

1. 物料的混合有哪三种基本的运动形式? 聚合物成型时熔融物料的混合以哪一种运动形 式为主? 为什么? i. 分子扩散 ii. 涡流扩散 iii. 体积扩散 体积扩散为主, 因为他主要是指流体质点、液滴或固体粒子由系统的一个空间位置向另一空间位置的运动, 或两种或多种组分在相互占有的空间内发生运动,以期达到各组分的均布.对流混合通过两种机理发生, 一种体积对流,另一种层流对流混合, 前者通过塞流对物料进行体积重新排列, 而不需要物料连续变形, 这种重复的重新排列可以是无规的, 也可以是有序的. 在固体掺混机中混合式无规的, 而在静态混合机的混合则是有序的. 而层流对流混合是通过层流而使物料变形, 它发生在熔体之间的混合, 在固体粒子之间的混合不会发生层流混合. 层流混合中, 物料要受到剪切、伸长(拉伸)和挤压(捏合). 分子扩散主要在与低分子的混合.在浓度梯度驱使下,各组分自发地由浓度较大的区域迁移到浓度较小的区域从而达到各处组分均化的一种扩散形式。分子扩散在气体和低粘度液体中占支配地位。在固体与固体间,分子扩散作用是很小的。在聚合物加工中,熔体与熔体间分子扩散极慢,无实际意义。但若参与混合的组分之一是低分子物质,则分子扩散可能是一个重要因素。 涡流扩散主要会造成聚合物的黏度提高导致混合时施予聚合物的剪切力要上升, 容易导致聚合物降解.由系统内产生的紊流而实现的一种扩散形式。在聚合物加工中粘度高,而且要实现紊流,熔体的速度必须很高,势必使熔体发生破裂,也会造成聚合物的降解,故很少发生涡旋扩散。 2. 什么是”非分散混合”,什么是”分散混合”,两者各主要通过何种物料运动和混合操 作来实现? Page 154 非分散均匀的定义在混合中仅增加粒子在混合物中空间分布均匀性而不减小尺寸的过程称为非分散均匀或简单混合。主要通过对流方式来实现的, 可以通过塞流和不需要物料连续变形便发生简单的体积重排和置换来达到混合。 分散混合的定义: 将呈现出屈服点的物料混合在一起时,要将它们分散开来,使结块和液滴破裂。这种混合为分散混合。分散混合的目的是把少组分的固体颗粒和液相滴分散开来,成为最终粒子或允许的更小颗粒或滴,并均匀地分布到多组分中。涉及少组分在变形粘性流体中的破裂问题。这是靠强迫混

宝石鉴定原理补充

干涉现象: 1 一周净干涉图:黑十字加干涉圈 2 二轴晶干涉图:弯曲的单(双)臂十字干涉圈 3 牛眼干涉图(中空十字及干涉圈)水晶类宝石(特有) 4 螺旋桨状干涉图:某些紫晶(具有复杂双晶的、合成的一般没有) 不同宝石其异常双折射成因不同: 1玻璃:由于快速冷却致使大部应力聚集,形成异常双折射,造成常见的“蛇形带状”异常消光现象。 2焰熔法合成尖晶石:由于产生过程中加入了过量的铝,使晶格有一定程度的扭曲,形成异常双折射,从而在正交偏光下出现栅格状或斑纹状异常消光。 3石榴石:由于类质同象替换,使晶格产生了某些不均匀性。从而初心异常消光甚至出现类似四明四暗的消光现象。 特殊现象 1假均质体现象:DR很小的宝石、蓝锥矿 2假一轴晶现象:二轴晶的Ng与Nm或Nm与Np差值很小,似乎一条不动。 3特殊的双折射宝石:一个值在测试范围内,一个值超出范围。 4特殊方向的测面。 折射仪使用方法: 1近似法:(弧面型和刻面过小型宝石两位小数清晰宝石和折射仪、打开光源、选最大刻面放在金属台上、滴接触液、轻推宝石至中央、盖盖读数、转动宝石方向重复测试、推出宝石清洗宝石与棱镜 2远视法:清洗宝石和棱镜、在金属台上点一滴折射油、用宝石弧面接触金属台上的油滴、将宝石置于棱镜中央、眼睛距目镜30-45cm平行目镜前后移动头部读数(液滴映像班名办案位置)、清洗仪器 判断结果: 1现象:转动宝石360度,视域出现一条阴影边界,且调换不同刻面测试仍不动。【为均质体宝石。 2现象:转动宝石360度。两条阴影边界。一条在转动中保持不变。【为一轴晶宝石。不动边界代表No。移动的为Ne 光栅式分光镜的特点:产生线性光谱。即所有波长都是等间距排列的棱镜式分光镜是非等间距由:红光区相对收敛。紫光区相对发散。 1光栅式分光镜有利于观察红区光谱的特征 2棱镜式分光镜易于观察紫光区光谱的特征 钻石荧光成像仪。钻石观测仪:主要用于研究钻石的紫外荧光图像。 原理:利用高清晰度摄像机(ccd元件)记录入<230nm 的强短波紫外光在钻石表面激发的荧光现象。来观察不同钻石的生长结构。 实验室常规紫外灯: a紫外光的强度低。荧光不明显 b不具有放大功能。难以发现碧玺凹坑及裂隙中充填的荧光特征 FTIR(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缺点a不同样品的有机物充填程度不同。有机物的特征峰强度有在差异部分特征峰不明显或无法分辨 b瘦样品条件限制或红外光路未能经过充填物。充填碧玺可能无法通过红外光谱检测出来 优点a具有放大功能且紫外光源的能量较强 b这些现象可应用于研究碧玺的生长结构及生长环境鉴别合成碧玺或碧玺纺织品以及它充填处理宝石的鉴别热导仪的使用方法: 打开开关预热、手握探测器、直角对准宝石台面、若探头解除了金属托仪器会打出报警声、施加压力一起显示出光和声信号得到结果 二色镜使用方法 样品至于小孔前,靠近小孔。将白光源通过样品进入小孔、边观察边旋转二色镜、转动样品从各个方向观察现象结论: 1一种颜色:各项同性(均质体宝石 2两种颜色:各向异性(非 3三种颜色:二轴晶(非 二色镜用途: 1区分单折射与双折射宝石:验证异常消光 2区分一轴晶宝石与二轴晶宝石 3确定宝石的最佳颜色方向为加工服务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实习总结范文

个人实习期工作总结 2014-12-20 转眼之间,两个月的实习期即将结束,回顾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感触很深,收获颇丰。这两个月,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我自身的不懈努力,我学到了人生难得的工作经验和社会见识。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宝石及材料工艺岗位工作实习这段时间自己体会和心得: 一、努力学习,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在宝石及材料工艺岗位工作的实习过程中,我始终把学习作为获得新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方法,切实做到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思想上积极进取,积极的把自己现有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也才能检验知识的有用性。在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中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在学校学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很少用于社会实践中,这样理论和实践就大大的脱节了,以至于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找不到方向,无法学以致用。同时,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也是弥补自己的不足的有效方式。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社会在变化,人也在变化,所以你一天不学习,你就会落伍。通过这两个月的实习,并结合宝石及材料工艺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学习的宝石及材料工艺岗位工作各项政策制度、管理制度和工作条例,使工作中的困难有了最有力地解决武器。通过这些工作条例的学习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各项工作的理解,可以求真务实的开展各项工作。 二、围绕工作,突出重点,尽心尽力履行职责。 在宝石及材料工艺岗位工作中我都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项工作。虽然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和认识不够,觉得在宝石及材料工艺岗位工作中找不到事情做,不能得到锻炼的目的,但我迅速从自身出发寻找原因,和同事交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至于迅速的转变自己的角色和工作定位。为使自己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我一方面抓紧时间查看相关资料,熟悉自己的工作职责,另一方面我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使自己对宝石及材料工艺岗位工作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知和了解。根据宝石及材料工艺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优势,把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尽心尽力完成宝石及材料工艺岗位工作的任务。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我经常得到了同事的好评和领导的赞许。

宝石加工工艺流程-图文详解

宝石加工工艺流程 1. 刻面型宝石加工工艺流程 开料工序主要是对大料而言,对于小料,可以直接进入冲坯工序。 亭部的研磨和抛光方法与冠部相同,因而上述的十道工序可以归纳为六道主要工序,即开料、冲坯、粘胶、圈形、研磨、抛光。 开料→ 冲坯→ 粘胶→ 圈形→ 研磨→ 抛光 1、开料 (1)劈裂法 锯劈法操作方式 将原料放在切割机上, 用锯片沿解理或裂隙方 向轻轻锯开一个小缺 口,这样原料大部分就 会自动裂开。若没有裂 开,可把原料再放在工 作台(或桌面)边缘轻 轻一磕,一般也会裂开。 ②楔劈法的操作方式,如下图所示:

楔劈法操作方式 用高硬度材料如合成刚 玉(Hm=9)的尖锐棱角, 在需要劈裂的宝石原料 表面沿解理或裂隙方向 刻划一个槽形缺口,然 后用劈楔刀刃放在缺口 上,用小锤敲击刀背, 使原料裂解开来。 (2)锯切法 ①大料的切割 A B ②小料的切割 毛坯高度适中毛坯高度过高毛坯高度过低

2、冲坯 3、粘胶 各种形状的粘杆一种常用的粘接架(顶平器)

预热宝石粘接宝石顶平校正4、圈形 手工圈形示意图 5、刻磨 用八角手加工刻面宝石的机械装置示意 6、抛光

抛光顺序:对宝石各部分刻面的抛光顺序与研磨顺序基本一样。 所以,在抛光宝石时,要适当控制抛光剂的供给量,抛光剂过多或过少都对抛光不利。 ? (标准圆钻式琢型的加工顺序和方法) 刻面型宝石的加工顺序和方法,因琢型的种类及 复杂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别,但加工过程大同小 异。一般而言,刻面数量较少、对称性好的琢型 比较容易加工。 由于标准圆钻式琢型具刻面数量适中和对称性 好的特点,通常作为学习宝石加工入门的基本琢 型。 刻面宝石琢型的加工过程,一般可分为以下十个 步骤进行: (1)坯料制备 ?切割、冲坯。坯料的比例按成品琢型的比例估 计,各部分要留有充足的加工余料。

设计材料与工艺试题(含答案)

思考题: 1.什么是材料的感觉物性? 指通过人的感知系统对材料作出的综合印象,包括人的感觉系统因生理刺激对材料做出的反映,或由人的知觉系统从材料表面得出的信息。 2.材料的质感及其构成。 是指物体表面的构成材料和构成形式作用于人的视觉和触觉而产生的心理反映,即表面质地的粗细程度在视觉和触觉上的直观感受。 包括:形态、色彩、质地和肌理等 肌理:材料本身的肌体形态和表面纹理。是质感的形式要素,反映材料表面的形态特征,使材料质感体现更具体形象。 质地:是质感的内容要素。是物面的理化特征。 构成:质感的表情、质感的物理构成、 3.材料按照其化学组成可以分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 和天然材料四类。 4.材料基本性能包括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 5.材料的工艺性能包括切削加工工艺性能、铸造工艺性能、锻造工艺性能、焊接工艺性能、热处理工艺性能等。 6.工业产品造型材料应具备的特殊性能包括感觉物性、加工成型性、表面工艺性和环境耐候性。 7. 材料的使用性能有哪些?其主要的参数指标分别是什么? 主要包含: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 力学性能包括:1.强度-抵抗塑性变形和破坏的能力。2.弹性-产生弹性变形的能

力。3.塑性-产生永久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4.硬度-抵抗其他物体压入的能力。5冲击韧性6疲劳强度7蠕变8松弛 8.钢铁材料按照其化学组成可以分为钢材、纯铁和铸铁三大类;其中钢材按照化学组成可以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两大类; 9. 铸铁材料按照石墨的形态可以分为可锻铸铁、灰口铸铁和球墨铸铁三种。 10.变形铝合金材料主要包括锻铝、硬铝、超硬铝和防锈铝合金。 11. 金属制品的常用铸造工艺包括砂型铸造、熔模铸造和金属型铸造等。 12. 金属材料的表面处理技术包括表面改质处理、表面精整加工和表面被覆处理。 13. 金属件的连接工艺可以分为机械性连接、金属性连接和化学性连接三种类型。(“。”表示对,“?”表示错) 14. T8A表示含碳量约为0.8%的高级优质碳素结构钢。(错)(碳素工具钢) 15.冷加工黄铜俗称“七三黄铜”,热加工黄铜俗称“六四黄铜”。(对) 16.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工艺中,淬火的目的是提高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对) 17.铝及铝合金通过化学氧化生成Al2O3氧化膜的工艺俗称“发蓝”。(?)(磷酸盐) 18.从材料性能考虑,要设计具有切削硬质材料功能的产品部件,以下钢铁材料 中最为适宜的是T12A ,要加工制作弹簧零件,最适宜选用60Mn 。 A. 60M n B. T12A C. T8A D.

材料工艺学课后思考题 答案

第一章:概述 1.什么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如何分类? 答:无机非金属材料是以某些元素的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卤素化合物,硼化物以及硅酸盐,磷酸盐,硼酸盐等物质组成的材料,是除有机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以外的所有材料的统称。 无机非金属材料品种和名目极其繁多,用途各异。因此,还没有一个统一而完善的分类方法。通常把它分为普通的(传统的)和先进的(新型的)无机非金属两大类。 其中传统可分为:水泥,陶瓷,耐火材料,玻璃,搪瓷磨料等。 而新型的有:先进陶瓷,非晶态材料,人工晶体,无机涂层,无机纤维等。 第二章:原料和燃料 1.钙质原料主要有那些分类?有何品质要求? 常见钙质原料有石灰石、泥灰岩、白垩、硅灰石。钙质原料的化学成分及其杂质含量对水泥生料粉磨和熟料的煅烧质量都有很大影响。例如,未消除方镁石膨胀造成的水泥安定性不良,要求熟料中氧化镁的含量小于 5.0%,在生产过程中则必须控制石灰石的氧化镁含量小于3.0%。同样,对石灰石原料中的碱的含量等也有相应的限制。 2.黏土类原料如何分类? 按成因可分为两类:1.原生黏土,是母岩风化崩解后在原地残留下来的黏土。 特征:质地较纯,耐火度较高,可塑性较差。 2.次生黏土:由风化、经自然力作用沉积下来的黏土层。 特征:质地不纯,可塑性较好,耐火度较差,呈色 3.什么是黏土的可塑性、离子交换性、触变性、膨化性、耐火度和烧结温度范围? 可塑性是指黏土与适量水混合后形成的泥团,在外力作用下可塑造乘各种形状而不开裂,当外力去除后,仍能保持该形状不变的性能。离子交换性是指能够吸附溶液中的异性离子,这些被吸附的离子又可被其他离子所置换,这种性质成为黏土的离子交换性。触变性是指若此时收到搅拌或者振动,则可使其黏度降低而流动性增加,在放置一段时间后又能恢复原来的状态,这种性质成为触变性。膨化性是指黏土加水后发生体积膨胀的性质称之为膨化性。收缩性是指黏土景110度甘干燥后,由于自由水及吸附水排出后所引起的颗粒间距减少而产生的体积収缩,称之为收缩性。耐火度是指材料在高温作用下达到特定软化程度时的温度。烧结温度范围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黏土中溶剂矿物的种类和数量。 4.石英类原料主要有那些种类?有何品质要求? 在陶瓷工业中常用的石英类原料有以下几种:脉石英属火成岩.脉石英外观色纯白,半透明,呈油脂光泽,断口呈贝壳状;SiO2含量高达99%,是生产日用细瓷的良好原料。在玻璃工业中,其品质要求是sio2含量不小于百分之九十八,三氧化二铁含量不大于百分之零点二。在耐火材料工业,其品质要求是二氧化硅的含量不小于百分之九十六,三氧化二铝、二氧化钛、碱性氧化物杂质的总含量不大于2%。在陶瓷行业,二氧化硅的含量大于90%。 5.石英有那些晶型转变和体积变化? 又称多晶转变。同种物质由于环境温度变化,材料中晶体结构发生相应变化的现象。 由于不同晶型比重不同,内部质点排列不同,因此晶型转变时伴有体积变化、导电率变化和比热容变化等现象发生,对材料生产工艺和使用有重要影响。例如β石英←→α石英在573℃

珠宝鉴赏课后习题答案

珠宝鉴赏课后习题答案

1 【单选题】(1分)何为红宝石 A.红色的刚玉宝石 B.红色的宝石 C.红色的单晶宝石 D.红色的南非宝石 正确答案是:A 2 【单选题】(1分)“亚历山大石”是指 C A.变色的石榴石 B.变色的刚玉宝石 C.变色的金绿宝石 D.变色的碧玺 3 【单选题】(1分)宝玉石必须具备的条件 C A美丽、耐磨、稀少 B.美丽、耐腐蚀、开采困难 C.美丽、耐久、稀少 D.美丽、耐久、开采困难 4 【单选题】(1分)不属于有机宝石的是 C A.珍珠 B.琥珀 C.欧泊 D.珊瑚 5

【单选题】(1分)商业上“紫牙乌”宝石是指 C A.尖晶石 B.石榴石 C.刚玉 D.碧玺 1 【单选题】(1分)钻石的4C质量评价包括 A A.颜色、净度、切工、质量 B.颜色、净度、切磨比例、重量 C.色彩净度切工重量 D.颜色、瑕疵、切磨比例、质量 2 【单选题】(1分)钻石的净度分为 A A.IF、VVS、VS、SI、P B.IF、SSV、SV、SI、P C.IF、VSV、VS、SI、P D.IF、VVS、VS、IS、P 3 【单选题】(1分)蓝色天然钻石 B A.含有B元素不导电 B.含有B元素导电 C.含有N元素不导电 D.含有N元素导电。 4 【单选题】(1分)浅黄色钻石是由于 B

A.含有微量H元素 B.含有微量N元素 C.含有微量B元素 D.含有微量C元素。 1 【单选题】(1分)优质祖母绿的产地是 B A.巴西 B.哥伦比亚 C.赞比亚D.坦桑尼亚 2 【单选题】(1分)祖母绿和海蓝宝石是:B A.相同颜色不同矿物 B不同颜色相同矿物 C.相同颜色相同矿物 D.不同颜色不同矿物 3 【单选题】(1分)无须声明的祖母绿处理方法A A.浸无色油 B.浸有色油 C.注塑料 D.注胶 4 【单选题】(1分)祖母绿的绿色是由于 A A.铬离子 B.铁离子 C.铝离子 D.铍离子 1.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B A.红宝石肯定红色 B.蓝宝石肯

(工艺技术)材料与工艺书籍及培训教材

(工艺技术)材料与工艺书 籍及培训教材

材料与工艺二OOO年八月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引子 第二章金属材料与工艺 第一节金属材料工艺 (一)切削工艺 1.锯削 2.车削 3.刨削 4.磨削 5.铣削 6.钻削 7.其它切削工艺 (二)焊接工艺 1.电焊 2.氩弧焊 3.气焊 4.点焊 (三)板金工艺 1.折板工艺 2.卷板工艺 3.拉伸工艺 (四)其它工艺 第三节金属材料的常规规格 1.板材 2.型材 3.管材 4.有色金属 第三章非金属材料与工艺 第一节木材与工艺 (一)木材的构造 (二)木材的工艺 1.锯 2.刨 3.铲、凿、砍 4.钻 5.粘合 6.弯木 第二节陶瓷与工艺 (一)轮转法 (二)注型法 (三)圈土法 (四)土片法 第三节塑料与工艺 (一)塑料的种类 (二)塑料的工艺 1.注射成型 2.挤出成型 3.压延成型 4.压制成型 5.差压成型

6.对模成型 第四章材料的结构 第一节机械固件连接1.螺丝固定连接 2.螺栓固定连接 3.铆钉固定连接 4.榫铆固定连接 第二节材料特性配合连接1.钩扣式连接 2.按扣连接 3.铰链连接 第三节粘合连接 第五章材料表面处理 第一节机加工表面处理第二节模具加工表面处理第三节化学加工表面处理第四节喷涂加工表面处理

材料与工艺 平国安王泓 绪论 一、材料与工艺发展简史 产品是由多种材料、多种结构,通过多种工艺手段加工而成的,人类的生产过程就是将原材料转变成产品的过程。生产的目的不同,选择的原材料、加工方法和转变过程也不同。通常将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或简称为工艺。 图0-1 司母毋大方鼎(青铜器)图0-2 越王剑 人类在同自然界的斗争中,不断改进用以制造工具的材料。最早被使用的材料是天然的石头和木材,随着技术的发展,逐步发现和使用金属。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材料是青铜。我国使用金属材料的历史悠久,在河南安阳殷墟留存的司母毋大方鼎(青铜器)铸成于约公元前1400年至公元前1000年的商朝(图0-1)。公元前五世纪,我国的制剑技术已经很高明。1965年在湖北省江陵县出土的春秋越王勾践的宝剑,仍然银光闪闪、寒气逼人,这说明当时的钢铁冶练、锻造和热处理技术已达很高水平(图0-2)。同时,我国也有着世界上最早的使用金属的文字记载。在成书于春秋末期(距今两千多年)的《考工记》中,就有关于青铜合金成分配比规律的阐述。明代宋应星编著的《天工开物》一书中,记载了冶铁、炼钢、铸钟、锻铁(熟铁)、焊接(锡焊和银焊)、淬火等技术,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金属工艺的著作之一。但由于采矿和冶炼技术的限制,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很多器械仍采用木材或铁木混合结构。直到1856年英国人H.贝塞麦发明转炉炼钢法,1856年至1864年英国人K.W.西门子和法国人P.E.马丁发明平炉炼钢以后,钢铁才成为主要的工程材料。到20世纪30年代,铝、镁等轻金属逐步得到应用。二战以后,科技进步促进了新材料的发展,各种合金材料不断出现并形成系列。 与此同时,人们对非金属材料的开发和使用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石油化工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合成材料的兴起,工程塑料、合成橡胶和胶粘剂等合成材料不仅品种日益增多,用途也越来越广泛,使用的比重逐步提高。此外,玻璃和特种陶瓷等硅酸盐材料的应用也逐步扩大。 必须看到,人们对各种材料的使用和相应的工艺是密不可分的,这些工艺包括对各种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成形技术(如铸造、锻造、焊接、冲压、注塑以及热处理技术)、切削加工技术(包

几种宝石的鉴定方法

钻石的鉴定 钻石是天然物质中最坚硬的物质,钻石可刻划任何其他宝石,但其他任何宝石却都刻划不动钻石。也可以用“标准硬度计”刻划,凡硬度小于9度,均是假钻石。钻石还具有亲油性,如以钢笔在钻石表面划一条线,则成一条连续不断的直线,而其他宝石则呈断断续续的间断线。上述方法在鉴定钻石中都有一定参考价值。还可以通过10倍放大镜观察,在10倍放大镜下,多数钻石可见霞疵,有三角形的生长纹,钻石的表面有“红、橙、蓝”等色的“火”光。光芒四射。最准确可靠的方法是用“热导仪”,测出导热数据来区分真假钻石,但“热导仪”价格比较昂贵。 由于钻石是高贵豪华的首饰品,目前市场上以廉价宝石、人造宝石甚至玻璃来代替或冒称钻石屡见不鲜,常见的形形色色的假钻石有以下几种: ①锆石:与钻石极为相似,是钻石最佳代用品。鉴定方法是,锆石由于具有偏光性和很大双折射率,当用10倍放大镜观察加工后的锆石棱面时,由其顶面向下看,可以看出底部的棱线有明显的双影,而钻石绝无双影现象。 ②玻璃:玻璃的折光率很低,没有钻石那种闪烁的彩色光芒;尤其是沉入水中,玻璃制品光彩全无,立即露出马脚。 ③苏联钻:即立方氧化锆,最早由苏联人研制成功,故名。苏联钻是人造化合物,但在色散、折光率等方面与天然钻石很接近,也具有“火”光闪闪的诱人外貌。但它的硬度较低(8.5),可与钻石互相划刻区分。且导热性远低于钻石,可以“热导仪”鉴定,准确将其区分开来。 ④水晶:水晶虽然是天然矿物透明晶体,经加工后似钻石,但缺少钻石的彩色光芒。 红宝石的鉴定 天然宝石“十红九裂”,没有一点瑕疵及裂纹的天然红宝石极为罕见。而人造红宝石颜色一致,内部缺陷或结晶质包裹体少、洁净,块体较大。作为珍贵宝石,市场上超过3克拉以上的天然红宝石十分少见,如碰到较大块体的红宝石,就要引起注意,因为天然红宝石比人造红宝石价值高出千百倍,稍一疏忽,就会“吃药”。 天然红宝石有较强的“二色性”,所谓二色性,即从不同方向看有红色和橙红色二种色调,如只有一种颜色,则可能是红色尖晶石、石榴石或红色玻璃等。 红色尖晶石与天然红宝石十分相似,两者最易混淆,所以必须特别慎重。 蓝宝石的鉴定

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简介

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简介 专业代码520105 专业名称宝玉石鉴定与加工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珠宝玉石首饰鉴定检测及制作加工基本知识,具备珠宝玉石首饰肉眼鉴定、常规及大型仪器检测、品质分级评价及制作加工能力,从事珠宝玉石首饰鉴定及检测、品质分级及评价、制作及加工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珠宝玉石首饰行业企事业单位,在珠宝玉石首饰鉴定及检测、品质分级及评价、制作及加工职业岗位群,从事珠宝玉石首饰鉴定检测、钻石分级、首饰贵金属检验、宝石琢磨、玉石雕刻、首饰设计及制作加工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独立或协作开展珠宝玉石首饰肉眼及常规仪器鉴定检测及品质分级评价的职业能力; 3.具备独立或协作开展宝石琢磨、玉石雕刻、首饰制作加工的职业能力; 4.掌握珠宝玉石首饰鉴定检测及品质分级评价基本理论及专业知识; 5.掌握宝石琢磨、玉石雕刻、首饰制作与加工基本理论及专业知识; 6.熟悉珠宝玉石首饰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熟悉珠宝玉石首饰鉴定检测与制作加工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宝石矿物肉眼鉴定、岩石识别、宝玉石鉴定、钻石鉴定与 4C 分级、珠宝首饰评估、宝石加工、玉石雕刻、首饰制作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宝玉石鉴定检测、宝石加工、玉石雕刻、首饰制作等实训。 在珠宝玉石首饰质量监督检验部门、首饰制作及加工企业、宝石加工及玉石雕刻企业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地质实验员岩矿鉴定员宝玉石检验员宝石琢磨工贵金属首饰手工制作工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珠宝玉石加工与营销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艺术设计学

产品设计的材料与工艺教学大纲

《产品设计的材料与工艺》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072043 总学时:48 学分:3 开课对象:工业设计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课程英文译名:Material and technology of Product Design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一)课程性质和基本目标 产品设计的材料与工艺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设计学科是一门艺术与科学交叉融合与应用性强的新学科,设计是人类的需求与目的、材料的工艺结构、技术的原理组合、造型的审美形式等重要因素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系统,不可分割,相关的材料与工艺知识是设计的重要因素和基础。 本课程通过理论讲课和实践联系相结合的课程教学,使学生能理解常见的材料的性质及其加工手段,合理应用材料知识解决设计问题,在产品设计中能选择适当的材料和加工工艺,运用材料的属性体现产品所需要具备的特征。 (二)课程对能力素质培养的作用 让学生掌握与产品设计相关的各种常见材料的性能、加工、成型和表面处理技术;培养学生能够合理应用材料知识来解决设计问题,在产品设计中能选择适当的材料和加工工艺; 二、学时分配表 三、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单元: 课程概述 基本要求: 了解本课程的基本内容、性质和学习方法,为更有效地学习后面的内容打下基础。 节序单元内容学时数

1·1 课程性质、学习目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 1 1·2 材料工艺与设计的关系 1 第二单元:金属材料及工艺 基本要求: 对金属材料及其加工工艺有一定的了解,并对设计中常用的金属材料有较好的掌握;结合设计实践,使学生在设计中对金属材料及其工艺选用有一定的体验。 节序单元学时数 2·1 金属材料概述、金属分类、一般性质 1 2·2 产品设计中常用金属 1 2·3 金属成型工艺 8 2·4 金属表面工艺 2 第三单元:陶瓷与玻璃及其工艺 基本要求: 能够在熟练掌握陶瓷、玻璃材料的性质与工艺的基础上,学会在设计实践中合理地选用玻璃、陶瓷材料。 节序单元内容学时数 3·1 陶瓷材料及其工艺 3 3·2 玻璃材料及其工艺 3 3·3 产品设计中陶瓷、玻璃产品应用的例子 2 第四单元:塑料橡胶及其工艺 基本要求: 使学生在熟练掌握塑料、橡胶的特性及工艺的基础上,学会在设计实践中科学选用塑料、橡胶及其工艺。 节序单元内容学时数 4·1 塑料概述 1 4·2 塑料的分类以及常见塑料 4 4·3 塑料成型工艺 4 4·4 塑料后期工艺 2 4·5 橡胶及其工艺 1 第五单元:木材以及木作工艺 基本要求:让学生在了解木材及竹子特性与工艺的基础上,使学生在设计中对木材及竹子材料及其工艺选用有一定的体验。 节序单元内容学时数 5·1 木材概述 1 5·2 常用木材 4 5·3 木材工艺 5 5·4 竹材工艺 1 第六单元:复合材料及其工艺 基本要求: 在熟练掌握符合材料特性及其工艺的基础上,学会如何科学选用各种复合材料及其相应工艺,并通过设计实践加强动手能力,进一步领悟设计选材的适应性原则。 节序单元内容学时数 6·1 复合材料概述 1 6·2 玻璃钢及碳纤维复合材料 1 第七单元:新材料及其工艺

最新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实习报告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 专业实习报告 学院: 专业:宝石及材料工艺学 学生姓名:杜青道学号: 14880121 指导教师:杜晓峰职称:教授 完成时间:2016年5月10日 本范文适合所有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实习报告,首页不显示页码,正文部分的标题更改之后,在目录上右键->更新域,就会自动更新目录。正文内容根据自己需要修改

目录 一、实习目的 (2) 二、实习时间 (2) 三、实习地点 (2) 四、实习单位 (3) 五、实习主要内容 (3) 六、实习总结 (4) (1)实习体会 (5) (2)实习反思 (6) (3)实习心得 (7) 七、致谢 (8)

一、实习目的 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用人单位对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即将毕业的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在校生而言,为了能更好的适应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后能够尽快的融入到社会,同时能够为自己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参加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毕业实习是必不可少的阶段。 通过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毕业实习,能够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提高调查研究、文献检索和搜集资料的能力,提高宝石及材料工艺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提高协同合作及组织工作的能力,同时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 二、实习时间 201×年02月01日~201×年03月15日 (修改成自己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实习时间) 三、实习地点 杭州市滨江经济开发区江南大道

(修改成自己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实习地点) 四、实习单位 杭州市振石教育集团(修改成自己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实习单位) 此处可以继续添加具体你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实习单位的详细介绍 五、实习主要内容 我很荣幸进入杭州市振石教育集团(修改成自己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实习单位)开展毕业实习。为了更好地适应从学生到一个具备完善职业技能的工作人员,实习单位主管领导首先给我们分发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相关岗位从业相关知识材料进行一些基础知识的自主学习,并安排专门的老同事对岗位所涉及的相关知识进行专项培训。 在实习过程,单位安排的了杜老师作为技术指导,杜老师是位非常和蔼亲切的人,他也是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毕业的,从事宝石及材料工艺学领域工作已经有十年。他先带领我们熟悉工作环境和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岗位的相关业务,之后他亲切的和我们交谈关于实习工作性质以及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课堂上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容易遇到的问题。杜老师带领我们认识实习单位的其他工作人员,并让我们虚心地向这些辛勤地在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工作岗位上的前辈学习,在遇到不懂得问题后要积极请教前辈。

宝石鉴定原理和方法 实习指导

宝石鉴定原理和方法实习指导 目录 实习一肉眼观察 实习二放大检查 实习三折射率的测定 实习四宝石密度的测定 实习五二色镜偏光镜 实习六分光镜滤色镜 实习七荧光灯热导仪 实习一肉眼观察 一实习要求: 1、学会识别不同色调的宝石的颜色,识别同种色调但深浅不同的宝石的颜色,并正确对宝 石的颜色进行命名。 2、能识别不同光泽,并掌握其与折射率和表面光洁度之间的关系 3、观察宝石的透明度,掌握其划分等级 4、能正确分辨宝石的形状(包括晶型和琢型) 5、掌握宝石的特殊光学性质,并能识别其质量好坏 6、观察宝石的接力、端口的特征 7、完成二十粒样品的测试 二实习内容: 1、观察并描述晶体标本的鉴定特征、主要单行,并正确命名 2、观察并描述宝石的颜色,理解宝石颜色在宝石鉴定的评价的作用 3、观察并描述宝石的光泽类型,并体会宝石原料和成品的光泽上的差异 4、观察并描述宝石的透明度,理解透明度与宝石厚度、光源强度、内部包体、颜色、集合 体的结合方式等因素的关系 5、观察并识别宝石的特殊光学效应,体会其再鉴定和评价中的作用 6、观察描述宝石的琢型,理解宝石琢型对宝石的颜色,亮度,火彩的影响 7、观察并描述宝石的解理和断口特征 三思考题: 1、宝石的肉眼鉴定包括哪些内容 2、举例说明什么是自色和它色宝石?影响宝石颜色观察的因素有哪些?宝石的颜色在鉴 定和评价中有何意义? 3、宝石的光泽在鉴定中有何意义? 4、宝石的火彩受哪些因素影响 5、宝石的透明度分为哪几类?影响因素有哪些

6、宝石的特殊光学效应有哪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代表性的宝石有哪些?如何评价 7、宝石切割为圆钻型,祖母绿型。玫瑰型等琢型,有何利弊 8、宝石的解理、裂开和断口有何区别和联系,在鉴定中能否明确分开 9、晶体分为哪七大晶系,各晶系的特点是什么,主要单行有哪些,代表性的宝石有哪些, 画图说明 四记录格式 实习二放大检查 一实习要求: 1、理解宝石放大镜和宝石显微镜的原理和结构 2、掌握放大镜的使用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3、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4、掌握宝石显微镜的9种不同的照明方式及观察内容 5、能认识包裹体及不同的表现形式,能分辨包裹体的相态 (气、液、固)能描述包裹体的类型及分布规律 6、观察宝石的表面特征 17、记录15粒样品的观察内容 二、实习内容: 1、观看幻灯片,识别典型包体的特征 2、观察并记录宝石的表面特征:原始晶面,表面蚀象,擦痕。磨损,颜色分带,小面对称性,搭接好坏,抛光质量,解理和断口,拼合缝及上下的光泽差异 3、观察宝石的内部特征:包括宝石的包体类型,分布规律,瑕疵,色带,生长线 4、观察宝石的双折射现象---后刻面的重影 三、注意事项 1、用放大镜时要注意与镊子的配合使用 2、放大镜上不能有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