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

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

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
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

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共20题;共40分)

1. (2分)奥斯特在整理器材时偶然发现电流使磁针发生偏转的现象,经过长期研究之后,最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A . 科学无止境,我们要不断发现新问题

B . 科学就在身边,应该细心观察

C . 科学技术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D . 科学技术使用不当可能会造成负面影响

2. (2分)观察一般分为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下列实验进行的是定量观察的是()

A . 在面包屑上滴碘酒

B . 统计各种食物周围蚂蚁的数量

C . 血液的分层现象

D . 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3. (2分)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 若酸碱溶液溅入眼睛内,立即用手揉眼睛,随后用大量清水清洗

B . 用完滴瓶上的滴管要用水冲洗后放回原瓶中

C . 实验室里两个无标签的试剂瓶中均有白色固体,为分清是白糖、食盐,可用品尝的方法区别开来

D . 烫伤后,立即用冷水冲洗烫伤处,再涂上烧伤膏

4. (2分)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5次测量数据分别是2.14厘米、2.13厘米、2.13厘米、

2.36厘米、2.15厘米,其中有一次测量是错误的,则正确的测量结果是()

A . 2.18厘米

B . 2.14厘米

C . 2.13厘米

D . 2.1375厘米

5. (2分)下列速度单位换算关系书写正确的是()

A . 45千米/时=45千米/时÷3.6=12.5米/秒

B . 45千米/时=45×3.6米/秒=162米/秒

C . 45千米/时=45×5/18米/秒=12.5米/秒

D . 45千米/时=45千米×5/18米/秒=12.5米/秒

6. (2分)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A . 被火围困可迅速从电梯撤离

B . 浓硫酸沾手时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

C . 不用NaNO2代替食盐用于烹调

D . 夜晚煤气泄漏开灯检查

7. (2分)对需要测量的科学量进行估计,是同学们应具有的科学基本技能之一。下面是七年级学生对自己身上的某些量的估计,其中,明显不合理的是()

A . 身高大约160cm

B . 身体体积大约是50dm3

C . 体温约37℃

D . 手指甲宽度约为1mm

8. (2分)用托盘天平称量10g某物质时,如果天平指针偏向左,则需要()

A . 添加砝码

B . 取下砝码

C . 减少称量物

D . 增加称量物

9. (2分)某同学在测量长度时,获得了如下数据:L1=2.11cm,L2=2.10cm,L3=2.11cm,L4=2.09cm,L5=2.10cm,则上述数据的平均值为()

A . 2.1025cm

B . 2.102cm

C . 2.11cm

D . 2.10cm

10. (2分)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将量筒平放且俯视读数。读数为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读数为5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的体积()

A . 大于15毫升

B . 小于15毫升

C . 等于15毫升

D . 都有可能

11. (2分)某同学在做测圆周长度的实验时,把一条矩形纸条包在圆柱体外面,纸条的边没有与圆柱体的轴垂直,然后在纸条重叠部分用针扎个孔,把纸条展开,再用刻度尺测出两孔间的距离,如此测出的周长()

A . 因实验方法错误,一定偏大

B . 因实验方法错误,一定偏小

C . 因实验方法错误,偏大或偏小都有可能

D . 实验方法没有错误

12. (2分)根据图中测量一块矿石密度的信息,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A . 矿石的质量是 27.4g

B . 矿石的体积是 40cm3

C . 矿石的密度是 2.5g/cm3

D . 矿石浸没水中后所受的浮力是 0.1N

13. (2分)实验前,小科和同学们跃跃欲试,都想要测出最准确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小马说:“我只要认真按老师要求去做,就不会有实验误差.”

B . 小科说:“我只要测量方法正确了就不会产生实验误差.”

C . 小灵说:“我对同一个量多测几次,求出它们的平均值,就不会有误差了.”

D . 小高说:“你们这样只能减少实验误差,不可能没有误差,即使老师测量也会有误差.”

14. (2分)如图所示为测某种硬币直径的几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15. (2分)小刚在室温为20℃的实验室内测量一杯热水的温度,当他将水银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热水中时,发现温度计内的水银柱很快上升。当某时刻水银面经过35℃这一刻度时,这示数表示()

A . 此时刻热水的温度

B . 此时刻房间内气温

C . 此时刻玻璃泡内水银温度

D . 不能表示任何物体的温度

16. (2分)在摄氏温度下,酒精的熔点是-117°C,沸点是78°C,如果我们规定酒精的冰点为0°C,沸点为100°C,在0到100°C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作1°C,那么用这种温度计来测量时,水的冰点是()

A . 80°C

B . 100°C

C . 60°C

D . 111.2°C

17. (2分)一支温度计的刻度均匀但不准确,将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2℃;放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为102℃。把该温度计放在教室里的示数为20℃,那么教室里的实际温度是()

A . 18℃

B . 20℃

C . 22℃

D . 24℃

18. (2分)一支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确的温度计,在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示数是96℃。在测一杯热水温度时,其示数与热水的真实温度50℃恰好相等。若用此温度计去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则示数是

()

A . 0℃

B . 2℃

C . 4℃

D . 6℃

19. (2分)同学们为了探究提高大白菜的产量的方法,做了一个实验:选择大白菜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他们在三个温室中分别种植相同数量、生长状况相似的大白菜幼苗,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的控制情况如右表所示。如果要研究温度对栽培大白菜产量的影响,应选择哪几组进行对照实验()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②

D . ①②③

20. (2分)科学研究的前提是发现和提出新问题,下列属于科学发现的是()

A . 小王发现蚯蚓有触角

B . 小明发现了西湖十大美景

C .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

D . 小东发现自己说得很好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共7题;共22分)

21. (5分)如图是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中标有序号的仪器的名称:③________,④________

(2)请你指出该实验装置的一个错误:________。

(3)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从水槽中取出导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装置。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________ A.⑦②③①④⑤⑥ B.①⑦③②⑤④⑥ C.⑤⑦③②①④⑥ D.⑦③①②④⑥⑤

(4)若用A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应从________端进入(填“c”或“b”)。

22. (3.0分)单位换算:8.57米=________厘米=________纳米,

5.7米3=________分米3=________升,

3.5厘米3=________米3

23. (4分)填入恰当的单位,使下列数字符合实际:

(1)一瓶娃哈哈纯净水的体积为596________;

(2)一枚壹角硬币的厚度是 2.1________;

(3)一支新铅笔的长度是 1.8________;

(4)学校操场的面积为 7000________;

(5)一个正常人的体温约 37________。

24. (2分)如图是小明同学测量的一木块,该木块的长度为________cm。学习小组的其他五位同学测量另一物体长度时,结果分别为7.57cm、7.57cm、7.55cm、7.73cm、7.55cm,根据以上测量记录,这一物体的长度应记作

________cm。

25. (3分)小科一直坚持测量身高、体温、体重,建立自己的健康档案。下面各图是小科今天的健康信息:请你帮小科将以上信息填入表中:

项目身高体温体重

数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在前往学校的路上,发现某一处台阶与路面之间有条宽窄不一的裂缝,他用刻度尺测得裂缝某处宽为5.00cm,他使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________。为了得到该裂缝的平均宽度,小明应该在裂缝的________(填:“同一”或“不同”)位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26. (2分)为了探索提高生态园内蔬菜产量的科学方法,同学们选择萝卜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他们在三个温室中分别种植了相同的萝卜幼苗,温室中温度、二氧化碳条件的控制情况如表所示(每个温室的光照、土壤、水分等其他条件均相同):

温室①②③

二氧化碳浓度0.2% 5.0% 5.0%

温度15℃15℃20℃

(1)如果要研究温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应选择________(填序号)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2)种植一段时间后结果发现②号温室中的萝卜幼苗比①号温室中的萝卜幼苗长得快,其原因是②号温室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较高,能促进萝卜幼苗进行________作用。

(3)同学们将萝卜收获后,由于存放时间较长,结果萝卜变成空心,吃起来口感不好即营养物质减少了,这是因为萝卜进行________作用的缘故。

27. (3分)木尺受潮后会膨胀,用受潮的木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会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8分) (共4题;共38分)

28. (8.0分)小学6年级学生赵方很喜欢玩玻璃弹珠,有一天同班同学问他那么爱玩玻璃弹珠,那是否清楚玻璃弹珠的大小,这让赵方一下子回答不上来,于是不服输的赵方下决心要亲手测量一下。

(1)经过思考,他采用了如图四种方法去测出玻璃弹珠的直径,你认为方法________是正确的。请你选择其他三种错误方法中的任意一种,分析其错误原因________。

(2)采用了正确方法后,赵方进行了四次测量,结果分别是1.81厘米、1.80厘米、1.79厘米、1.80厘米,你认为他应该记录的结果是________。赵方进行四次测量的意义是________。

29. (14.0分)用菊花冲泡菊花茶时,某同学发现菊花的花瓣会变成浅绿色。通过查阅资料得知,这是由于花色素发生变化的缘故,并不影响菊花茶的品质。后来该同学又发现用不同的水冲泡菊花茶时,变色的情况又不同。为研究这一问题,他开展了探究活动。

冲泡菊花的水煮沸的井水(弱碱性)煮沸的纯净水中滴有白醋煮沸的纯净水

变色情况变浅绿色变浅绿色几乎不变色

(1)他按一定的步骤进行了探究实验,其结果如上表所示:该同学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

(2)该同学用煮沸的井水冲泡菊花茶时,猜测花瓣变绿快慢还与水温(60℃-90℃)有关,于是他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还需要表格来记录实验数据,请你帮助他设计表格。

30. (8分)某兴趣小组利用家中的材料研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实验步骤设计如下:

①称取一定质量的冰糖,研磨成粉末,每10g为一份,分成若干份备用.

②按照下表进行实验(实验所需仪器略)

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

实验温度20℃20℃20℃20℃20℃20℃80℃

固体种类冰糖冰糖冰糖(粉末)冰糖(块状)冰糖食盐冰糖

固体质量10g10g10g10g10g10g10g

溶剂种类水植物油水水水水水

溶剂质量50g50g10g10g10g10g10g

请你对他们的实验设计进行评价:

(1)根据上述的设计,你认为他们准备研究的影响因素包括________,其中不会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________。

(2)在第一组、第三组、第四组的实验中使用研磨好的粉末状的冰糖而不使用块状冰糖的优点在于________。

(3)你认为第四组实验的设计是否会影响实验结论的得出,请简述理由:________。

31. (8分)我市某中学有一个“温度计探究”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开展了有关温度计的专题探究。他们通过查阅资料得知17世纪时,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曾设计过一种温度计,其结构为:一根麦秆粗细的玻璃管,一端与鸡蛋大小的玻璃泡相连,另一端竖直插在水槽中,并使玻璃管内吸入一段水柱,根据管内水柱的高度的变化,可测出相应的环境温度。为了探究“伽利略温度计”的工作过程,课题小组的同学按照资料中描述,自制了如图示的测温装置,

图中A为一个小塑料瓶,B为饮料吸管,通过一个软木塞与A连通,管的下端竖直插在一个大水槽中,使吸管内外的水面有一高度差h。经过讨论,课题组精心设计了一份实验方案,并认真地进行实验探究:在不同温度下,课题组分别测出了对应的水柱高度h,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空格M内的相邻高度的高度差数值为________m,通过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

①水柱高度h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②若在不同的高度,吸管上刻有对应的温度值,则吸管上温度的数值从上往下看,依次是________(选填:“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共20题;共4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共7题;共22分) 21-1、

21-2、

21-3、

21-4、

22-1、

23-1、

23-2、

23-3、

23-4、

23-5、

24-1、

25-1、

26-1、

26-2、

26-3、

27-1、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8分) (共4题;共38分) 28-1、

28-2、

29-1、

29-2、

30-1、

30-2、30-3、

31-1、

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2-初中一年级科学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初中科学试卷

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2-初中一年级科学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测验题、 复习资料-初中科学试卷-试卷下载 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 ) A、地球 B、金星 C、月亮 D、太阳 2、人类有各种不同的感官和感受器,能感受各种刺激,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下图中是用听觉感受外界刺激的是 ( ) 3.当你闭上眼,嗅柠檬同时吃苹果,会产生()A.苹果味B.柠檬味C.无味D.苹果与柠檬混合的味道 4.俗话说:“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室,久而不闻其臭。” 据所学科学知识分析,这种现象说明() A.人的嗅觉中枢易疲劳 B.人的嗅觉中枢不发达 C.人的嗅觉中枢功能丧失D.人的嗅觉中枢易破坏 5、阳光下盛开着一朵鲜红的月季花,你看到的月季花之所以是红色的,是因为() A、月季花瓣能发出红光 B、月季花瓣能反射阳光中的红光

C、月季花瓣能吸收阳光中的红光 D、月季花瓣能把各色光变为红光 6、著名作家海伦·凯勒失去了听觉和视觉,但她通过“阅读”盲文学习了大量的知识,她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是 () A、心灵感应 B、味觉 C、嗅觉 D、触觉 7.下列不属于电磁波的是 ( ) A、红外线 B、水面波 C、可见光 D、紫外线 8.教室里的电风扇在转动的过程中,消耗的能量是 ( ) A、机械能 B、电能 C、化学能 D、声能 9、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A 、30°B、60°C、90°D、120° 10.平静的湖面上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在这里,‘倒映的白塔’是() A、白塔的影子. B、白塔的实像. C、比白塔略大的虚像. D、与白塔等大的虚像 11、正常人平常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 A、1.3米/秒 B、1.3厘米/秒 C、13米/秒 D、1.3千米/秒 12.以下不能说明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现象是

一年级上册科学试题-期末试卷--教科版-(含答案)

一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 一、填空(50 分,每空1 分) )器官。用眼睛可以(观察物体时常用(1. )、()()()(),用 )音乐,用鼻子(耳朵可以()饭菜。 )等方法。)、()(比较物体的形状可以比较()、(2. )等。)、()、()(我知道分类的方法有(3.)部词典《尔分类可以整理信息。早在距今()多年前,我国的第(4. 类。)雅》就把动物分为了()、(4 )、()、( )等??我知道大自然的事物有()、()、()、

(5. )等方法。)、()、(观察物体靠(6. )。)、()()、()、(我知道的天气现象有()、(7. )。)、()、(常见的材料有()、()、()、(8.)等。我知道的纸有()、()、()、(9. )、()、())、(10. 我知道常见的工具有()、()、( 分)20 二、判断( 我用眼睛看音乐。()1. 2.我用眼睛看到黄色的像蝴蝶一样的花。() )(眼睛不舒服,我用手揉。3. )不要乱抠鼻子、耳朵。(4. )大自然里有动植物,还有山有水,还有自然现象??(5. )(可以用放大镜对着太阳看。6. )放风筝我选择雨天和阴天。(7. 8.雨天蜜蜂出去采蜜。() 9.不要拿着剪子和刀具打闹,拿给别人时,

要将手柄朝向对方。() 10.塑料是我们常见的材料。() 三、连一连,找朋友10 分 塑料瓶可以装头发 塑料瓶不能装油和酒 铅笔开水 大自然里有转笔刀 我们都有动物和植物 四、想一想,写一写(每道题10 分,共20 分)不会写的字带拼音。

我知道剪刀的用途有哪些?(最少写三个用途) 1. 我知道获得天气信息的方法?2. 一年级科学上册测试卷答案 一、填空题 1.眼、耳、鼻、舌、手、物体和风景、听、闻 2.形状、颜色、轻重、软硬 3.形状、颜色、高矮、大小 4.2000 、一、虫、鱼、鸟、兽 5.山、水、花、鸟(只要是大自然的事物都可以) 6.看、闻、摸 7.晴、阴、雾、风、雪、雨 8.金属、纸、玻璃、木头、布、塑料 9.卫生纸、牛皮纸、复印纸、餐巾纸(答案

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卷(带答案)

A B C D 图1 七年级科学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耐心选一选(每小题2分,共30分) 1、以下实验器材中,用来加热的 是( ) 2、下列物体中,质量最接近50克的物体是( ) A 、一瓶牛奶 B 、一只鸡蛋 C 、一枚硬币 D 、一块橡皮 3、主要食用部分是叶的蔬菜有( ) A 、萝卜 B 、大白菜 C 、冬笋 D 、番茄 4、下列动物中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 A 、蚊子 B 、金鱼 C 、蝴蝶 D 、对虾 5、如图1是显微镜观察某生物装片时的视野,若使视野甲转变成乙,则移动装片时,应向哪个方向移动装片才能达到这个要求( ) A 、右上方 B 、左上方 C 、左下方 D 、右下方 6、人体内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 A 、胃 B 、小肠 C 、口腔 D 、大肠 7、植物界种类最多的植物是( ) A 、被子植物 B 、裸子植物 C 、蕨类植物 D 、苔藓植物 8、太阳大气由外到内的正确排序是( ) A 、光球 、色球、日冕 B 、日珥、日冕、光球 C 、太阳黑子、日冕、色球 D 、日冕、色球、光球 9、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星球是( ) A .木星 B .地球 C .太阳 D .月亮 10、“光年”这一单位表示的是( ) A .时间长短 B .天体间的距离 C .光的速度 D .距离乘速度 11、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是( ) A 、赤道 B 、本初子午线 C 、西经200经线 D 、东经1600经线 12、关于日食、月食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时,必发生日食现象; B 、当月相为满月时,可能会发生月食现象 C 、日食是指太阳表面全部被遮掩的现象 D 、日食和月食可能会在同一时间发生 得分 阅卷人

七年级第二学期科学期终考试试卷

七年级第二学期科学期终考试试卷-1 温馨提示:本试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问题1-20:每一道题附有4个答案,选择最佳答案,并将答案的编号写入下表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以编钟为主演奏乐曲是我国古代的重要发明,远在商周时代就用编钟演奏了,所谓“编钟”是一列大小不同的乐钟,按谱打击就可以演奏。乐钟的大小不同,主要影响声音的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音乐 2.下面有关声和光的现象及对应的连线中,错误的是 A、小孔成像——光的直线传播 B、河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光的折射 C、月球上寂静无声——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D、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光的直线传播 3. 某人从平面镜内看到对面墙上挂钟钟面上的指针位置如右图 所示,则此时的实际时刻是 A、8点20分 B、3点40分 C、2点40分 D、9点50分 4.如图,下列为光线在空气与玻璃的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5.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恰好在屏上能看到烛焰缩小的像,由此可判定凸透镜的焦距 A、小于9厘米 B、大于9厘米 C、等于9厘米 D、大于9厘米而小于18厘米 6.据报道,1999年5月17日下午3时许,一片彩云飞快飘过深圳赛格广场工地上正在建设着的一幢高为291.6米的大楼的上空,突然有人惊呼“楼要倒了”这引起了邻近数千人惊慌失措地狂奔。造成这种判断的失误,是由于观察者选用的参照物是 A、大楼 B、地面 C、彩云 D、观察者自己 科学热身区

科学七年级期末测试卷题及答案

科学七年级期末测试卷题及答案 (时间:120 分钟 总分:150 分)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60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同学们参加了初中毕业体育测试,你认为符合实际的是( ) A .立定跳远成绩为 6 米 C .实心球的质量是 10 千克 B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 39 ℃ D .掷实心球成绩为 6.5 米 2.(嘉兴中考)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 A .称取一定量食盐 B .测量液体温度 C .往试管内加粉末药品 D .盖上盖玻片 3.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

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人体内的每一个细胞均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B.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与细胞有关 C.细胞核能保护和支持细胞 D.草履虫是单细胞原核生物,一个细胞能够完成其所有生命活动 4.在冰箱里冷冻的肉融化后会流出一些液体,造成细胞内营养物质的流失,请根据你所学过的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知识判断是细胞的哪一结构受到伤害造成的() A.细胞壁B.细 胞膜 C.细 胞质 D.细胞核 5.(烟台中考)下列水生动物与其他三种不属于一类的是() 6.下列关于种子植物的说法, 错误的是() A.所有的绿 色开花植物都是种子植物

B.无籽西瓜和无核蜜橘不是种子植物

C.无花果在结出果实时,看不到花,但它也是种子植物 D.我们在吃香蕉时,吃不到种子,但它也是种子植物 7.下列关于右图中A、B 两点所在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A、B两点所在经线始终平行 B.A、B 两点所在纬线长度相等 C.A 点所在纬线比B点所在纬线短 D.A 点所在经线比B点所在经线长 8.东汉张衡发明了“浑天仪”,他认为天与地的关系就如同鸡蛋中的蛋清与蛋黄的关系一样,地被包在当中,大地是一个圆球,宇宙以地球为中心。下列对于张衡这一理论的说法,你认为最确切的是() A.这一理论完全错误,应彻底否定 B.这一理论基本符合现代科学的观点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

装 订 线 内 不 准 答 题 得分 学号 姓名 班级 七 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考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分值: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关于四幅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苹果腐烂是物理变化 B.酒精燃烧是化学变化 C.磁铁能吸铁是物理性质 D.铁会生锈是化学性质 2.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细胞群 B.液泡 C.细胞 D.细胞核 3.下列不属于形成泥石流的主要条件是( ) A.山区地形 B.大量松散碎屑物 C.暴雨或持续性降水 D.人类活动频繁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B.向试管倒液体 C.点燃酒精灯 D.用滴管滴加液体 5.下列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少的一组是( ) A.目镜1O×、物镜4× B.目镜1O×、物镜1O× C.目镜16×、物镜10× D.目镜16×、物镜40x 6.每年5月31目是“世界无烟日”,很多公共场所贴了如图的标志。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使得人家都被动吸烟。这是因为( ) A.物质由分子构成 B.分子之间有力的作用 C.分子之间有空隙 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7.当你咳嗽到医院看病时,通常医生会给你测量体温和听诊,这样做医生的目的是( ) A.交流 B.获取事实证据 C.制定计划 D.检验与评估 8.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下列对图中描述的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A.“飘渺的雾”是汽化现象 B .“晶莹的露”是熔化现象 C.“凝重的霜”是凝华现象 D.“轻柔的雪”是凝固现象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壳是由岩石圈和软流层组成的 B.地球内部的软流层位于地幔中 C.地球内部结构中,地壳最厚 D.地球内部结构中,地核厚度最小 10.如图是小敏绘制的某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线是冰的熔化过程 B.图线是蜡的熔化过程 C.这种物质是晶体 D.图线BC 水平线段表示这段时间内物体不吸热 11.草履虫消化食物的场所是( ) A.细胞膜 B.伸缩泡 C.食物泡 D.口沟 12.分别在冷水和热水中同时注入一滴墨水,5秒钟后的现象如图所示,该现象说明( ) A.只有热水的分子在运动 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C.热水可以放出热量,冷水不能放出热量 D.扩散只能在液体中发生,不能在气体、固体中发生 13.舞台上经常用喷撤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渲染气氛,对“自雾”的形成,小敏 的解释是:(1)干冰吸热升华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2)气态二氧化碳液化形成白雾。以上解释中( ) A.第一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 B.第二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 C.两句话都存在科学性错误 D.两句话都没有科学性错误 14.火山喷发在给我们带来灾难的同时,也带来了较多的资源。下列有关火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火山灰富含矿物质养分能使土地更肥沃,是一种天然的肥料 B.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一般发生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 C.火山和地震都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但是两者的分布不一样 D.火山灰进入平流层会阻挡一些太阳辐射能,进而可能使局部地区气温下降 15.如图表示在37℃条件时,细菌繁殖的情况,其中活细菌数量增加最快的时间段是( ) A.在最初2小时 B.在2~4小时之间 C.在4~6小时之间 D.在6~10小时之间 16.下列不属于单细胞生物特点的是( ) A.个体微小 B.由一个细胞构成 C.生命活动全在一个细胞内进行 D.都对人类有害

2020科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科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学期 期末测试卷 (时间:40分钟总分:100分)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座号________ 一、辨一辨,对的画“√",错的画“×"。 1.空气和水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 ) 2.蜗牛没有牙齿。( ) 3.食盐能被水溶解。( ) 4.我们可以根据物体的特征给物体分类。( ) 5.我们不能随便乱扔垃圾。( ) 6.蜗牛的两对触角顶端都有眼睛。( ) 7.玩具狗会叫,所以它是动物。( ) 二、连一连。 8.将下面的物体与相应的性质连起来。 9.将下面的动物与它们的生活环境连起来。 10.将下面的动物与它们的运动方式连起来。

11.将下列行为与所需工具连起来。 12.猜谜语,连接相应的动物。 一身毛,四只手,坐着像人,走着像狗。兔子沟里来,沟里串,背了针,忘了线。大象鼻子像钩子,耳朵像扇子,大腿像柱子。刺猬

船板硬,船面高,四把桨,慢慢摇。乌龟 耳朵长,尾巴短,只吃菜,不吃饭。猴子 13.填一填。 ①②③④ ⑤ (1)这些物体中,按形状分类,________和________可以分为一类,________和________可以分 (2)这些物体中,可以流动的是________。 (3)①和②比较,________更小。 (4)预测:③和④比较,________更重一些。

答案与解析 一、辨一辨,对的画“√",错的画“×"。 1.【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空气和水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物质。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空气是我们每天都呼吸着的“生命气体”,它分层覆盖在地球表面,透明且无色无味,它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对人类的生存和生产有重要影响;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无毒。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被称为人类生命的源泉。 2.【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蜗牛有牙齿,而且数量非常多。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蜗牛的牙齿长在两个触角最前面的凹凸的圆圆的那个就是她的眼睛,她的牙齿就长在眼睛的下面。所以说蜗牛在土地上爬行的时候他就在吃土。蜗牛一共有25600颗牙齿!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保持者。 3.【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食盐可以溶于水形成溶液。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溶液是由至少两种物质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被分散的物质(溶质)以分子或更小的质点分散于另一物质(溶剂)中。物质在常温时有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状态。因此溶液也有三种状态,大气本身就是一种气体溶液,固体溶液混合物常称固溶体,如合金。一般溶液只是专指液体溶液。 4.【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我们可以根据物体的特征给其进行分类。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 5.【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垃圾会污染我们周围的环境,所以我们不能随便乱扔垃圾。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垃圾对环境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比如会污染水体、土壤和空气等,严重影响了生物的生命活动。 6.【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只有蜗牛的大触角上才有着蜗牛的眼睛。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在触角的顶端,蜗牛大触角的上端有两个黑黑的小圆点,这就是它的眼睛。虽然有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月考试卷

七年级科学质量检测卷(2013.10.9) 亲爱的同学们,请大家在做题之前仔细阅读以下几个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答题时,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写明校名、姓名和班级。 3.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4.考试结束后,上交答题卷。 祝大家取得好成绩! 一、我会仔细地选(本题共25题,1-20题每小题2分,21-25题每小题3分,共5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我们已经学习了长度的测量工具及方法,生活中,我们也会用粗略的方法来估算某些物体的长度。那么,你的科学课本中每一张纸(除去封面和底面)厚度大约是() A、8mm B、0.08cm C、80μm D、800nm 2、下列实验仪器不能用于药品加热的是() 3、下列长度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10.5厘米=10.5厘米×10毫米=105毫米; B、10.5厘米=10.5厘米×10=105毫米; C、10.5厘米=10.5×(1/100)米=0.105米; D、10.5厘米=10.5÷100厘米=0.105米。 4、在20摄氏度的房间里,用水银温度计测沸水的温度,当水银面经过“20”到“100”之间的某一刻度时,温度计的示数表示() A、房间里空气的温度 B、沸水的温度 C、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 D、什么也不表示 5、将右手放到一盆冷水中,左手放到一盆热水中,过一会儿把双手同时放到一盆温水中,则两手的感觉是() A、右手热,左手冷 B、右手热,左手热 C、右手冷,左手热 D、右手冷,左手冷 6、中考体育考试中,测量学生的跳远成绩时,选择下列哪种刻度尺比较合适() A、最小刻度为毫米的米尺 B、最小刻度为厘米的1.5米刻度尺 C、最小刻度为厘米的10米卷尺 D、最小刻度为分米的20米卷尺 7、如果量取40毫升水,应选用量程和最小刻度的量筒分别为() A、200毫升和5毫升 B、100毫升和2毫升 C、100毫升和1毫升 D、50毫升和1毫升 8、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A、生物都能快速运动 B、生物都有新陈代谢的功能 C、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9、0℃的冰与0℃的水相比较() A、0℃的冰比0℃的水冷 B、0℃的水比0℃的冰冷 C、0℃的水与0℃的冰冷热程度相同 D、以上说法都正确

杭州市2015学年七年级(上)期末科学试卷(答案版)(科学)

杭州市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到商店购买乒乓球时,小欢同学总要将几只乒乓球从选定的位置放手,观察乒乓球反弹的高度,选择反弹较高的乒乓球。小欢的行为类似于科学探究中的 A.发现和提出问题B.建立猜想或假设 C.通过观察、实验获取证据D.交流合作 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药品B.滴入液体药品C.加入固体药品D.量取液体药品 3.小欢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测得的四次数据是5.12厘米,5.13厘米, 5.13厘米,5.22厘米,其中有一次测量是错误的,则正确的测量结果应该是 A.5.15厘米B.5.13厘米C.5.127厘米D.5.12厘米 4.用量筒量取10毫升水时,若仰视读数,则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 A.小于10毫升B.等于10毫升C.大于10毫升D.无法确定 5.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小乐同学分别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如图所示,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主要研究蒸发快慢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A.水的表面积B.水的温度 C.水上方空气的流速D.水的质量 6.显微镜下可见游动着的草履虫在遇到棉花纤维阻碍时就会后退,改变方向,再试探前进。此现象说明

A .草履虫有视觉器官,可以发现障碍物 B .草履虫有运动系统,可以自由游动 C .草履虫能适应环境并改变环境 D .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7.如图是两种生物的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是植物细胞、乙是动物细胞 B .标号①所示结构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C .标号③所示结构是叶绿体 D .标号④所示结构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8.杜鹃是一种只产卵不孵卵的特殊鸟类,杜鹃花(俗名映山红)则是一种绿色开花植物。下列关于杜鹃与杜鹃花结构层次的叙述,错误.. 的是 A .杜鹃和杜鹃花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 B .杜鹃具有保护、营养等组织 C .杜鹃花的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 D .杜鹃花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9.证据是获得结论的最重要的依据,下列不属于... 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是 A .太阳的东升西落 B .远方驶来的船先见桅杆,后见船身 C .麦哲伦环球航行 D .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10.关于地球的有关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是一个正球体 B .地球内部的软流层位于地幔中 C .地球内部结构中,地幔是最内层 D .岩石圈是由地壳和软流层组成的 11.以下容易爆发泥石流的地区和气候特征,正确的是 ①陡峭的沟谷山区;②平原地区;③地表植被覆盖好的地区;④终年高温少雨;⑤四季分明, 降水均匀;⑥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 A .①⑥ B.②④ C.③⑤ D.②⑥ 12.若发生地震,下列避震方法错误.. 的是 A .在家中,选择浴室、厕所等空间小,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不能使用电梯 B .在教室,应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用书包护住头部,躲在课桌下、抓紧桌脚;主震过后,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甲 乙

七年级下科学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下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姓名:星等: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 在答题卷的表格中) 1.下列哪种运动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电铃声传入人耳 B、枯黄的树叶落地 C、太阳光照射大地 D、桃树上结出了桃子 2.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6秒内通过36米的路程,则它在前2秒内的速度一定是() A、12米/秒 B、3米/秒 C、6米/秒 D、无法确定 3.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下列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A、拍打衣服,把灰尘拍去 B、将足球射入球门 C、公路上汽车限速行驶 D、跳远时快速助跑 4.下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 5. 如图所示,各物体受到的两个力中彼此平衡的是() 6.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在空中飞行的飞行员,伸手到窗外,竟轻易抓住了一颗敌人射来的高速飞行的子弹,这是因为这颗子弹() A、相对于宇宙是静止的 B、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C、相对于飞机和地球都是静止的 D、相对于飞机是静止的 7.公共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站在车里的人在水平方向上() A、受到向前的摩擦力B、受到向后的摩擦力 C、受到汽车对它的牵引力D、不受力 8. 一本科学书放在水平课桌上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各对力中,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A、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B、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C、课桌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 9.甲、乙、丙三辆自行车参加比赛同时同地出发,甲车速度是18km/h,乙车速度是300m/min, 丙车速度是5m/s,那么最先到达终点的是() A、甲车 B、乙车 C、丙车 D、同时到达 10. 用天平和弹簧秤分别在地球和月球上称同一个物体,结果是() A、用天平称的结果相同,用弹簧称量得的结果不同 B、用天平称的结果不同,用弹簧秤称量的结果相同

七年级科学期末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一名初中生的体重约为 A.5牛 B.50牛 C.500牛D.5000牛 2.下列家用电器和通讯设备中,没有利用电磁波工作的是 A.电熨斗 B.移动电话 C.微波炉 D.电视机 3 物质空气氧气铝铁铅 物质的密度/kg·m-1 1.29 1.43 2700 7900 11300 声音传播的速度/m·s-1330 316 5100 500 1300 A.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B.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C.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 D.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随着金属密度的增大而增大措施不肇减弱噪 4.以下是小明同学的一段日记:“五一”假期,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花果山旅游。客车在盘山公路上行驶,只见远处的树木纷纷向我们“跑来”、好象在热烈欢迎我们,雷雨过后,我们下了车,沿着山路,一边爬山一边欣赏路边的景色:晶莹剔透的露珠洒满花草丛中;清脆的鸟鸣声不绝于耳;微风吹过,不仅带来阵阵凉爽,也带来淡淡花香;抬头看到一道美丽的彩虹出现在天空中……我不由感叹:家乡的山真美啊! 对小明同学日记中所描述情景的科学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树木“跑来”是以该同学为参照物; B、客车的运动是曲线运动; C、彩虹的形成是光的色散现象; D、闻到花香是香气分子不断刺激鼻腔中的嗅觉感受器,从而在我们的鼻腔内形成了嗅觉。 5.控制噪声是城市环境保护的主要项目之一,在一些主要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设备,下列哪种措施不能减弱噪声?A. 摩托车的排气管上装有消声器B. 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C. 市区禁止机动车鸣号D. 大街小巷两旁种草植树6.下图是四位同学作的平面镜成像图,图中MN为物体,M′N′为对应的像,其中正 确的是 7.摩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下图解释不正确的是() A.图a是利用鞋底花纹增大与地面间的摩擦,使人能在较滑的地面上行走B.图b是利用筷子与米之间的摩擦把装有米的玻璃杯提起来C.图c是机器上安装的滚动轴承,它可以大大增加摩擦 D.图d是气垫船通过船底向下喷气,在船底和水面之间形成一层空气垫,使航行时阻力大大减小 a b c d 8.下图为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线重叠处a表示…………………………………( ) A.峭壁 B.山顶 C.山脊 D.山谷 表面情况毛巾棉布木板 小车运动的距离/m 0.27 0.42 0.79

最新苏教版一年级科学期末测试题

最新苏教版一年级科学期末测试题 1、我们可以用()、()、()、()、()来观察周围的事物. 2、人有两件宝是()和(). 3、现代工程师把马车发展成()的智能汽车. 二、选择题. 1、()把机器装在马车上,发明了汽车. ①王传福②德国的本茨③马赛罗·肯迪 2、动物中鼻子最灵敏还可以帮助人类的动物是(). ①警犬②羊③北极熊 3、小球越滚越快的实验是科学家()发现的. ①珍古道尔②伽利略③牛顿 4、被称作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 ①祖冲之②钱学森③袁隆平 三、我是小法官. 1、人们可以借用轮子来搬动较重的物体,使物体轻松移动. (√) 2、古时候人们吃肉可以生吃,而现代人都要把肉做熟吃. (√) 3、米粉只能做年糕和米糕. (×) 4、所有的树木冬天都会落叶子. (×) 5、人们为了满足生活需要,常常利用自然材料制造物品. (√) 6、使用放大镜时,要来回移动,直到看清楚. (√) 7、选西瓜时随便挑一个就行. (×)

8、建筑物、纺织品、交通工具都是自然的. (×) 9、从理论上说,冬天要落的树叶一般从远离叶片主叶脉的地方慢慢开始变黄. (√) 10、品茶时,只需要舌头尝就可以了. (×) 11、眼睛和手都是感觉器官. (×) 12、我们未知的东西不能随便闻和尝. (√) 四、连一连.(把有关系的事物连在一起) 1、放大镜听诊器盲杖酒精测试仪 眼睛耳朵鼻子手 五、给正确的答案下面打“√”. 1、简易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镜头紧贴观察物眼睛也可远离观察孔调节旋钮直到清晰□□□ 眼睛紧贴观察孔 □ 2、我们的指纹都有: 波浪纹弓形纹箕形纹斗形纹 □□□□ 3、我们认识的观察工具有: 单筒望远镜双筒望远镜帆船汽车后视镜助听器□□□□□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word版)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word版)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如图所示,是体能测试中掷出的实心球运动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心球离开手后继续前进,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B.实心球在 b 点时,处于平衡状态 C.从 a 点运动到 b 点的过程中,实心球的惯性大小不变,速度逐渐减小 D.实心球从 b 点运动到 c 点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2 . 2019年6月21日(农历五月十九)为夏至日,这一天能看到的现象是 A.从南极上空看地球顺时针自转B.南极点附近为极昼 C.北半球昼短夜长D.北半球能观察到满月 3 . 2019年4月29日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在中国北京市延庆区举行,展期162天。4月28日(农历三月廿 四)举行了开幕式。关于开幕式当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天杭州地区白天长,夜晚短B.地球正从C向D运动 C.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D.当天的月相接近下弦月 4 . 仔细观察图中的眼镜,可知它() A.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B.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 C.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 D.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5 . 将小麦和大米种在温暖、湿润、水分充足的土壤中.过一段时间,能长出幼苗的是() A.小麦和大米都能B.小麦和大米都不能 C.小麦不能,大米能D.小麦能,大米不能 6 . 如图所示为一台非铁性物质制成的天平,天平左盘中的A是一铁块,B是电磁铁。未通电时天平平衡,给B通以图示方向的电流(a端接电源正极,b端接电源负极),调节线圈中电流的大小,使电磁铁对铁块A的吸引力

七年级12月月考科学试卷

七年级阶段性检测卷 科学试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不属于科学研究范围的是(▲) A.月亮形状的变化 B.太平洋周边地区常发生地震 C.九寨沟的美丽风景D.太阳的东升西落 2.爬山虎攀上围墙,梨花发育成梨,蝌蚪变成青蛙,伤口愈合……,这些过程主要是(▲)A.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 B.细胞的生长、分化过程 C.细胞呼吸作用增强过程 D.染色体逐渐减少的过程 3﹒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为了节约火柴,用一盏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B.为了节约药品,实验结束后将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 C.为了加热液体,用酒精灯直接给装有液体的烧杯加热 D.为了得到80g的水,用100ml的量筒进行量取 4.下列属于直接观察的是(▲) A.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病毒B.用鼻子闻气体的味道 C.用B超诊断病人的病情D.用哈勃望远镜观察太空 5.某同学四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分别为36.2毫米、36.3毫米、36.1毫米、36.3毫米。则他的测量结果应写为(▲) A.36.2毫米 B.36.22毫米 C.36.225毫米 D.36.3毫米 6.石蜡不能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的体积,某同学采用下图所示的方法,则石蜡的体积是(▲) A.3毫升 B.4毫升 C.5毫升 D.6毫升7.某同学出于好奇,将示数为37℃的体温计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测量温度,测得的结果是(▲) A.体温计的示数降到35℃ B.体温计的示数仍为37℃

C.体温计的示数降到0℃以下,无法读数 D.温度太低,超出测量范围,体温计易损坏 8.下列测量数据或单位错误的是(▲) A.小明爸爸义务献血400ml B.一片香樟树叶的面积为0.5dm2 C.上海到杭州的距离为190km D.餐桌高度为0.8m 9.有一支温度计刻度数据不准确,将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读数为2℃,放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读数为102℃,现测得室内气温为25℃,那么室内实际的气温是(▲) A.23℃ B.25℃ C.27℃ D.29℃ 10.以下关于生物体蜗牛的说法错误的是(▲) A.我们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蜗牛的外形,发现蜗牛有口、足、触角、壳、眼等部分。B.蜗牛爬行时,两对触角充分展开,慢慢地活动,其作用是起触觉作用,也起听觉作用。 C.在蜗牛前方3cm处放上蘸有酒精的棉花,蜗牛向远离酒精的方向爬行,这说明蜗牛有嗅觉。 D.蜗牛是生物,所以它能生长、繁殖、能对环境中的刺激做出反应。 11.以下关于观察植物细胞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对策错误的是(▲) A.观察时若细胞有严重的重叠现象,则可以重新撕几次,挑选较薄的表皮重新装片进行实验。 B.观察时若细胞结构不太清楚,可以加滴红墨水,使结构更清晰。 C.观察时出现黑色圆圈时,可以换高倍物镜或目镜进行更细致的观察。 D.观察时若视野太暗,可重新按正确方法调整显微镜的反光镜和通光孔。 12.有同学将水稻、西瓜、松树归为一类,把海带、地钱归为一类。他分类的依据是(▲) A.有根和无根 B.有种子和无种子 C.水生和陆生 D.有果实和无果实13.下列是关于“制作和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 程序,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A.bgcdeaf B.bgacdef C.bagecdf D. bgecdaf 14﹒下列四幅图中的P点,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一幅是(▲) A. B. C. D.

七年级(上)科学期末测试卷

七年级(上)科学测试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3.考试结束后,只上交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我国的古典诗词,不仅隽永典雅,而且寓意深远,常包含一定的生物科学道理。分析下列诗句:“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日出山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使春天江水变 “绿”主要指哪类植物( ) A 、藻类植物 B 、苔藓植物 C 、蕨类植物 D 、种子植物 2.某科学学习小组在讨论生物的基本特征时,出现了下列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需要从外界环境获取食物 B .能快速运动 C .由结构相同的细胞构成 D .对外界刺激能作出一定的反应 3.关于经纬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18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大 B .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大 C .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大,到北极点和南极点时,纬度为180° D .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小,到北极点和南极点时,纬度为0° 4.某校科学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实习园地种植了经航天飞船搭载的太空番茄种子,在收获的番茄中有的味道较甜,有的味道较酸。控制番茄具有酸或甜等不同味道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的 ( ) A .大液泡 B .细胞核 C .叶绿体 D .细胞膜 5.如图,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6、小明同学从《植物志》检索到白菜、萝卜在生物分类上属于被子植物的十字花科。你认为它们属于被子植物的主要依据是:( ) A .能进行光合作用 B .种子外面有果皮 C .营养方式为自养 D .有根、茎、叶的分化 7、体温计水银面指在37.5℃上,某同学在未甩的情况下,分别量出生病同学的体温,测得的结果第一次为37.5℃,第二次为38.5℃,第三次为38.5℃则( ) A 、只有第一、二次正确 B 、第二次肯定正确,第一、三次一定错误 C 、只有第一、三次正确 D 、第二次肯定正确,第一、三次也可能正确 8. 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是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 A 、河水的流动 B 、阳光下空气中的尘埃运动 C 、盐在水中溶解 D 、气体比固体容易压缩 9.下列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组合中,在目镜中观察到视野最亮的是( ) A 物镜4×、 目镜5× B 物镜10×、目镜5× C 物镜10×、目镜10× D 物镜40×、目镜10× 10.下列关于生物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构成生物体的细胞,其结构是相同的 B. 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构成 C. 人体内功能相近的器官构成系统,再由系统来完成某项生理功能 D. 动物都由消化、循环、呼吸、泌尿、生殖、神经、运动和内分泌八大系统构成 测量水的温度 倾倒液体

一年级下册科学试题 - 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小学 一年级科学期末检测试卷 一、分一分。(每空3分,共18分) 1.下列物体中,与可以分为一类的是_________。这是按照它们的_________特征进行的分类。 ①②③ ④⑤ 2.请将下列动物有共性的序号填入相应的类别。 ①②③

④⑤⑥ ⑦⑧ 会飞的:_________ _________ 会走的:__________________ 会爬的:________ _________ 会游的:__________________ 二、判一判。(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6分)1.观察物体时是对物体的颜色、形状、轻重和其他其他特征进行描述。( ) 2.水是透明的,毛衣颜色,没有气味。( ) 3.植物离不开水,动物能离开水生活。( ) 4.如果将乒乓球和小方块平铺在同一个盒子里面,乒乓球会铺满整个盒子,没有缝隙。( )

5.蜗牛是软体动物,它的家是温暖潮湿、干净清洁的。( ) 6.做完实验后,我们要把实验材料整理好。( ) 7.蚯蚓可以使土壤疏松,利于植物的成长。( ) 8. 动物需要经历生长、运动、进食、呼吸、繁殖等过程。( ) 三、选一选。(共18分) 1.我们学习观察比较了水、空气和木块,请根据比较的结果完成下面的表格。在相应的格子里打“√”(每空2分,共30分)

四、看一看。记一记(共22分) 1.把盐、红糖和小石子放入水中,请先给下面的探索步骤排序。(8分) ①搅拌②放入前,先观察 ③放入后,静静观察④搅拌后,再观察 2. 观察到了什么现象?颜色会发生什么变化?(12分) 我们的发现:食盐、红糖、木块放入水中,食盐和红糖在水中________,并没有_________;木块在水中__________。(①溶解 ②不会溶解③消失); 我们放入食盐的水杯颜色是_________,放入红糖的水杯颜色是_________,放入石头的水杯颜色是_________。(①没有变色 ②水变色)

第三次月考七年级科学试卷

第三次月考七年级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 1. 我们在采坐电梯时会看到电梯楼层的按钮上有一些突起的小点点,那是专门为盲人所设计的盲文。盲人在按电梯楼层的按钮时,是通过皮肤中哪种感受器来接受刺激的 A . 嗅觉感受器 B . 触觉感受器 C . 冷感受器 D . 温感受器 2. 如图是生殖过程简图,下列对图中①、②、③、④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 . ①一精子 B . ②一卵巢 C . ③一受精卵 D . ④一分娩 3. 自行车的结柯和使用涉及到不少科学知识,自行车的车轮表面有不少花纹是为了 A . 增大压力 B . 增大摩擦 C . 减小压力 D . 减小摩擦 4. 如图是烧饼制作从揉团到压扁过程,则面团变成面饼后对桌面的 A . 压力变小 B . 压力变大 C . 压强变小 D . 压强变大 5. 美国政府2016年5月26日宣布,美国境内发现能抗最强的抗生素一多粘苗素的超强细菌.下列对超强细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 超级细菌没有细胞膜 B . 超级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 . 超级细菌没有细胞壁 D . 超级细菌有叶绿体 6. 如图,CD为竖直挂在墙上的平面镜,位于A处的甲同学通过平面镜看到位于B处的乙9同学。在这一现象中.光线的人射角是 A . ∠1 B . ∠2 C . ∠3 D . ∠4 7. 桂圆是泸州名优特产水果,一棵茂盛的桂圆树要结出桂圆,要经过怎样的历程 A . 开花→受精→传粉→果实成熟 B . 开花→传粉→受精→果实成熟 C . 受精→开花→传粉→果实成熟 D . 传粉→受精→开花→果实成熟 8.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说的是花生的果实,结合下面的概念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麻屋子”指的是① B . “红帐子”指的是果皮 C . “白胖子”指的是②中的胚 D . 花生的果实属于组轵 9. 如图为“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示意图,成功对接后,若认为“神舟十号”处于静止状态,则选取的参照物可能是

(杭州)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测试-科学试题卷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测试 科学试题卷 一、单选题(共22题,共66分) 1.【2017·台州】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A.B.C.D. 2.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均匀的米尺量得一块玻璃的宽度为0.800米,将这把米尺与标准尺校准时,发现此米尺的实际长度为1.021米,如果此同学的测量方法完全正确,则这块玻璃的真实宽度应为() A.0.8168米B.0.817米C.1.276米D.1.2763米3.老师要求小明从盛有50毫升酒精的量筒中,取出20毫升的酒精加入烧杯中,结果另一个同学发现小明取完酒精后仰视量筒读数,则烧杯中酒精的体积() A.大于20毫升B.等于20毫升C.小于20毫升D.无法确定4.要测一拇指粗细、长短的柱形金属块的体积,现有足量的水和表中所示的量筒可供选择,从可行性和准确性上考虑,应选用的量筒是() 5.小明先后用两支均未甩过的体温计测自己的体温,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分别为39.1℃和 38.4℃,那么() A.小明的体温是38.4℃B.小明的体温更接近39.1℃ 1. 2. 3.

6. 美国一家科技公司模拟动物的外骨骼,研制了一架外骨骼机器人“凤凰”,它能够支撑 起残障人士身体并且帮助其站立行走,还能为建筑工人或其他体力劳动者减轻工作强度,关于外骨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无脊椎动物的外骨骼和脊椎动物的内骨骼一样,都具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 B .无脊椎动物的外骨骼和脊椎动物的内骨骼一样,会随着生物的生长而生长 C .动物的外骨骼能有效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D .人的运动系统需要神经系统的支配,因而一些复杂的运动是难以被外骨骼机器人模 拟的 7 8. 下列关于多细胞生物的组织,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的体表都覆盖着一层保护组织,起到保护作用 B .同一生物体内,不同的组织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染色体数目也有一定差异 C .人体内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的组织称为输导组织 D .高度分化的神经组织,再生的能力较差,因此要注重保护神经组织 9. 显微镜是科学观察的重要工具,用低倍镜寻找物象时,有关操作错误的是( ) A .先要用眼睛看着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降至最低 B .若要观察液泡等颜色较浅的结构时,要适量调暗视野 C .要将左下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需要将装片往左下方移动 D .镜筒上升到最高点,还是没有找到物像。则应前后转动细准焦螺旋,继续寻找 10.下列四幅图中按A 在B 的方向排序,正确的是( ) A .西北、正东、西南、西北 B .东南、正西、西南、东北 C .西北、西南、西北、西南 D .西南、东北、西北、西北 11.比例尺缩小一半,图幅大小不变,则该地图表示的实际长度和实际范围分别是原来的( ) A .2倍,2倍 B .2倍,4倍 C .1/2 ,1/2 D .1/2 ,1/4 12.下列有关岩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地壳和地幔共同组成了地球的岩石圈 B .根据成因不同,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花岗岩三种类型 C .沉积岩中可能有化石 D .石灰岩由大理岩“变质”而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