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计学期中测试(2012)

统计学期中测试(2012)

统计学期中测试(2012)
统计学期中测试(2012)

一、选择题

1.甲、乙、丙三人的数学平均成绩为72分,加上丁后四人的平均成绩为78分,则丁的数学成绩为( ).

A. 96

B. 90

C. 80

D. 75

2. 某公司三个企业生产同一种产品,由于各企业成本降低使公司平均成本降低15%,由于各种产品产量的比重变化使公司平均成本提高10%,则该公司平均成本报告期比基期降低( )

A. 5.0%

B. 6.5%

C. 22.7%

D. 33.3%

3. 某企业产值计划规定今年比去年提高10%,实际提高了15%,则其计划完成程度为( ).

A. 104.55%

B. 150%

C. 5%

D. 4.55%

4. 对一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 ).

A. 普查

B. 重点调查

C. 抽样调查

D. 典型调查

5. 普查是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 ).

A. 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

B. 专门组织的经常性的全面调查

C. 非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

D. 非专门组织的经常性的全面调查

6. 若某总体次数分布呈轻微右偏分布,则下列( )式成立. A. 0e X M M >> B. 0e M M X >> C. 0e X M M >> D. 0e M X M >>

7. 按连续型变量分组,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0.已知相邻组的组中值为

1750,则末组组中值为( ).

A 2500

B 2250

C 2100

D 2200

8. 成数方差的最大值,是当P 值趋近于( ).

A. 0.1

B.0.9

C. 0.8

D. 0.5

9. 每次试验的成功率为p(0

A.C r n r p (1)n r p --

B.1

1r n C --r p (1)n r p --

C. r p (1)n r p --

D.11r n C --1r p -(1)n r p --

10. 设),,,(4321X X X X 是来自总体ξ的样本,则下列统计量中,不是ξ的数学期望的无偏估计量的为 ( ) A.123122X +X +X 555 B. 234111X +X +X 236

C.21X -X

D. 134117X +X +X 3515

11、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 )。

A .调查方法、汇总方法、分析方法

B .调查方法、整理方法、预测方法

C .绝对数法、相对数法、平均数法

D .大量观察法、综合分析法、归纳推断法

12、要了解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单位是( )。

A .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B .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

C .该市工业企业的每一台设备

D .该市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

13、已知某分组数列的最后一组为500 以上,该组次数是10,又知其邻组为 400-500,则最后一组的组中值是( )。

A. 400 B.450 C.500 D. 550

14、在两组数列中,若甲数列的标准差小于乙的,则()。

A.两数列平均数代表性相同B.甲数列平均数代表性高于乙数列

C.乙数列平均数代表性高于甲数列D.不能确定哪一数列均数代表性高

15、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A.合格品数B.职工总数

C.资金产值率D.工资总额

二、多项选择

1、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有()。

A.某企业职工人数 B.某校大学生毕业人数 C.某帐户储蓄余额

D.某商场销售额 E.某地区出生人口数

2、对统计总体进行分组时,采用等距分组还是异距分组,决定于()。

A.现象的特点B.变量值的多少C.次数的多少

D.数据分布是否均匀E.组数的多少

3、下列应采用算术平均数计算的有()。

A.已知工资总额和工人数,求平均工资

B.已知计划完成百分比和计划产值,求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

C.已知计划完成百分比和实际产值,求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

D.已知某厂1995年至2000年产值,求平均发展速度

E.已知各级工人月工资和相应工人数,求工人平均工资

4、用抽样指标估计总体指标时,所谓优良的估计应具备()。

A.客观性 B.无偏性 C.一致性 D.准确性 E.有效性

5、某水产公司1993年产值为2000万元,2000年产值为1993年的300%,则年平均增长速度及年平均增长量为()。

A.年平均增长速度=16.99% B.年平均增长速度=14.72%

C.年平均增长速度=20.09% D.年平均增长量=571.43万元

E.年平均增长量=500万元

三、计算题

1.某行业管理局所属40家企业2008年的产品销售收入数据:

152 124 129 116 100 103 92 95 127 104

105 119 114 115 87 103 118 142 135 125

117 108 105 110 107 137 120 136 117 108

97 88 123 115 119 138 112 146 113 126

(1)根据上面的原始数据绘制茎叶图;

(2)将数据进行适当分组,编制次数分布表;并绘制直方图.

3.用一仪表对某物体的长度进行了12次测量,观察值的平均值是x=13.5cm,样本标准差S=0.6cm,设观察值服从正态分布,试给出该物体长度的置信度为99%

的置信区间. (t

0.01(11)=2.72, t

0.01

(12)=2.68, t

0.005

(11)=3.11, t

0.005

(12)=3.06)

4. 研究人员希望比较3家公司的平均收入是否相等。(1)可以采用哪种统计方法?

(2)这种分析中需要哪些假设条件?

(3)根据下面提供的数据分析的结果给出具体检验的步骤(显著性水平 =0.05)。

浙江财经学院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统计学》课程期中试卷 考核方式:闭卷 考试日期: 年 月 日 适用专业.班级: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20分) 1.要了解50个职工的工资收入情况,则总体单位为 ( C ) A.50个职工 B.50个职工的工资收入 C.每一个职工 D.每一个职工的工资收入 2.统计认识的过程是 ( C ) A.从质到量 B. 从量到质 C.从质开始到量,再到质与量的结合 D.从量开始到质,再到量与质的结合 3.以一等品、二等品和三等品来衡量某产品的质量好坏,则该产品等级是( A )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质量指标 D.数量指标 4. 企 业 按 利 税 额 分 组 ( B ) A.只能使用单项式分组 B.只能使用组距式分组 C.可以单项式分组,也可以组距式分组 D.无法分组 5.某市2007年第一、二、三次产业的产值之比为1:3.12:3.41,这是一个 ( C ) A.结构相对指标 B.动态相对指标 C.比例相对指标 D.强度相对指标 6. 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组限为500以上 ,又知其邻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

(A ) A.520 B.510 C.500 D.490 7.某经济学家对非法地下钱庄运作模式很感兴趣,他通过某种渠道深入某地下钱庄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 D ) A.普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典型调查 8.某市工业企业2008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9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 B ) A.一日 B.一个月 C.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 9.某企业A产品本年计划降低成本5%,实际超额 2.11%完成计划,则实际成本比上年 ( C ) A.降低2.75% B.降低3% C.降低7% D.提高2.83% 10.简单表和分组表的区别在于( A ) A.主词是否分组 B.宾词是否分组 C.分组标志的多少 D.分组标志是否重叠 11.某组数据呈正态分布,它的算术平均数为100,众数为74,则这组数据的分布呈( B ) A.左偏分布 B.右偏分布 C.对成分布 D.无法判断 12.分配数列各组标志值和每组次数均增加20%,则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数值 ( B ) A.减少20% B.增加20% C.不变化 D.增加40% 13.已知某企业产值连续四年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8%、7.5%、8.3%、9%,则该企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 D )

《统计学原理》练习题 一、判断题(把正确的符号“√”或错误的符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中。) 1、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 2、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3、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单位的。( ) 4、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工业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 5、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 6、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一致。( ) 7、在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调查单位。( ) 8、对全同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 属于非全面调查。( ) 9、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 ) 10、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 ) 11、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 ) 12、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 ) 13、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最多的次数。( ) 14、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 ) 15、总量指标和平均指标反映了现象总体的规模和一般水平。但掩盖了总体各单位的差异情况,因 此通过这两个指标不能全面认识总体的特征。( ) 16、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因此不可避免的会 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是不能进行控制的。( ) 17、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 ) 18、在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的总体和作为观察对象的样本都是确定的、唯一的。( ) 19、抽样估计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率保证程度。( ) 20、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可以提高抽样估计的精确度。( ) 21、抽样平均均误差反映抽样的可能误差范围,实际上每次的抽样误差可能大于抽样平均误差,也 可能小于抽样平均误差。( ) 22、施肥量与收获率是正相关关系。( ) 23、 计算相关系数的两个变量都是随机变量( ) 24、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 ) 25、估计标准误指的就是实际值y 与估计值y c 的平均误差程度( ) 26、数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总规模水平,质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 ( )。 27、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时期一般固定在基期( )。 28、在单位成本指数0111 p q p q ∑∑中,∑11p q —∑01p q 表示单位成本增减的绝对额( ) 。 29、平均指数也是编制总指数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它的独立应用意义。( ) 30、因素分析内容包括相对数和平均数分析。( ) 31、在各种动态数列中,指标值的大小都受到指标所反映的时期长短的制约.( ) 32、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它只能表现为绝对数.( ) 33、若将1990-1995年末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净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称为时点 数列.( ) 34、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所以定基增长速度也等于相应各个环 比增长速度积.( )

2009---2010学年第2学期统计学原理课程考核试卷(B)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时量:120 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按照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可以将其分为和。 2、收集数据的基本方法是、和。 3、在某城市中随机抽取9个家庭,调查得到每个家庭的人均月收入数据:1080,750,780,1080,850,960,2000,1250,1630(单位:元),则人均月收入的平均数是,中位数是。 4、设连续型随机变量X在有限区间(a,b)内取值,且X服从均匀分布,其概率密 度函数为 0 ()1 f x b a ? ? =? ?- ? 则X的期望值为,方差为。 5、设随机变量X、Y的数学期望分别为E(X)=2,E(Y)=3,求E(2X-3Y)= 。 6、概率是___ 到_____ 之间的一个数,用来描述一个事件发生的经常性。 7、对回归方程线性关系的检验,通常采用的是检验。 8、在参数估计时,评价估计量的主要有三个指标是无偏性、和 。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每题1分,共10 分) 1、理论统计学与应用统计学是两类性质不同的统计学() 2、箱线图主要展示分组的数值型数据的分布。() 3、抽样极限误差可以大于、小于或等于抽样平均误差。() 4、在全国人口普查中,全国人口数是总体,每个人是总体单位。() 5、直接对总体的未知分布进行估计的问题称为非参数估计;当总体分布类型已知, 仅需对分布的未知参数进行估计的问题称为参数估计。() 6.当置信水平一定时,置信区间的宽度随着样本量的增大而减少() 7、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SST =SSE+SSA() 8、右侧检验中,如果P值<α,则拒绝H 。() 9、抽样调查中,样本容量的大小取决于很多因素,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样本容量 与边际误差成正比。() 10、当原假设为假时接受原假设,称为假设检验的第一类错误。()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 15分) 1、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推断该城市所有职 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的样本()。 A、2000个家庭 B、200万个家庭 C、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 D、200个万个家庭的总收入 2、当变量数列中各变量值的频数相等时()。 A、该数列众数等于中位数 B、该数列众数等于均值 C、该数列无众数 D、该众数等于最大的数值 其他 (a

第一章 一、判断对错 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2、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3、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但它在具体研究时也离不开对现象质的认识。 4、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总体中的各个单位在所有标志上都相同 5、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 文字表现,所以品质标志不能直接转化为统计指标。 6、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特征,质量指标反映现象 的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二者都不能用数值表示。 答案?????? 二、单项选择题 1、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A、调查总体 B、标志值 C、品质标志 D、总体单位 2、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 3、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 96分,“学生成绩”是()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标志值 D、数量指标 4、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 指标两种。其中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 A、绝对数 B、相对数 C、平均数 D、百分数 5、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A、男性是品质标志 B、人的年龄是变量 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 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 6、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要调查足够多的学生, 这个方法称为() A、大量观察法 B、统计分组法 C、综合指标法 D、相关分析法 答案D B B A B A 三、多项选择题 1、要了解某地区全部成年人口的就业情况()ABD 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 B、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 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 D、某人职业是教师是标志表现 E、反映每个人特征的职业是数量指标 2、下列各项中,属于统计指标的有()ACD A、2010年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B、某台机床使用年限 C、某市年供水量 D、某地区原煤生产量 E、某学员平均成绩 3、在工业普查中()BCE A、工业企业总数是统计总体 B、每一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C、固定资产总额是统计指标 D、机器台数是连续变量 E、职工人数是离散变量 4.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 BDE A、工资总额 B、单位产品成本 C、出勤人数

精心整理 综合练习(二) 一.判断题: 1.所谓序时平均数就是将同一总体的不同时期的平均数按时间顺序排列起来。× 2.发展水平就是时间数列中的每一项指标的数值,又称发展量。(√) 3.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定基增长速度也等于相 应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4.季节变动指的就是现象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的一种有规律的变动。(×) 5. 6. 7. 8. 9. 10. 二. 1. C. 2. A. 3. 4. 5. 6. (D 7. C.各期发展水平. D.平均增长速度. 8.平均发展速度是(C) A.定基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B.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C.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的几何平均数. D.增长速度加上100%. 9.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的指标是(C) A.环比发展速度. B.平均发展速度 C.定基发展速度. D.定基增长速度. 10.若要观察现象在某一段时期内变动的基本趋势,需要测定现象的(C). A.季节变动. B.循环变动. C.长期趋势. D.不规则变动.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哪些现象侧重于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 BDE ).

A.基本建设投资额. B.商品销售量. C.垦荒造林数量. D.居民消费支出状况. E.产品产量. 2.下列哪些属于序时平均数( ABDE ) A.一季度平均每月的职工人数. B.某产品产量某年各月的平均增长量. C.某企业职工第四季度人均产值. D.某商场职工某年月平均人均销售额. E.某地区近几年出口商品贸易额增长速度. 3.增长1%的绝对值( AD ) A.等于前期水平除以100. B.等于逐期增长量除以环比增长速度. C.等于逐期增长量除以环比发展速度. D.表示增加1%所增加的绝对量. E.表示增加1%所增加的相对量. 4.定基增长速度等于( BDE ). A. 5. 6. 7. . 8. A. D. 9. A. D. 10. A. D. 样调查资料。③综合指数的分子与分母之差具有一定的经济内容,即说明由于指数化因素变动带来的价值总量指标的增减量,而平均指数的分子与分母之差却不具有价值总量指标增减的经济内容。特别是采用固定权数的平均指数,只有相对数的意义。因此,纵然平均指数有许多优点,也不能完全取代综合指数的应用。 2.平均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法和方程式法的计算原理有何不同?各适用于哪些现象? 几何平均法(水平法)和代数平均法(累计法或方程式法) 几何平均法侧重于考察最末一年发展水平,按这种方法所确定的平均发展速度,推算最末一年发展水平,等于最末一年的实际水平;几何平均法的实质是要求从最初水平出发,按所求的平均发展速度发展,计算出的末期水平应等于实际末期水平。适用预测目标发展过程一贯上升或下降,且逐期

西安交大统计学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企业统计中,下列统计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C) A、文化程度 B、职业 C、月工资 D、行业 2.下列属于相对数的综合指标有(B ) A、国民收入 B、人均国民收入 C、国内生产净值 D、设备台数 3.有三个企业的年利润额分别是5000万元、8000万元和3900万元,则这句话中有(B)个变量 A、0个 B、两个 C、1个 D、3个 4.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是(A ) A、身高 B、产品件数 C、企业人数 D、产品品种 5.下列各项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A ) A、库存额 B、总收入 C、平均收入 D、人均收入 6.典型调查是(B )确定调查单位的 A、随机 B、主观 C、随意D盲目 7.总体标准差未知时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要用到(A ): A、Z统计量 B、t统计量 C、统计量 D、X统计量 8. 把样本总体中全部单位数的集合称为(A ) A、样本 B、小总体 C、样本容量 D、总体容量 9.概率的取值范围是p(D ) A、大于1 B、大于-1 C、小于1 D、在0与1之间 10. 算术平均数的离差之和等于(A ) A、零 B、1 C、-1 D、2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题全部答对才给分,否则不计分) 1.数据的计量尺度包括(ABCD ): A、定类尺度 B、定序尺度 C、定距尺度 D、定比尺度 E、测量尺度 2.下列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BE ): A、工人人数 B、商品销售额 C、商品库存额 D、商品库存量 E、总产值 3.测量变量离中趋势的指标有(ABE ) A、极差 B、平均差 C、几何平均数 D、众数 E、标准差 4.在工业企业的设备调查中(BDE ) A、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 B、工业企业的所有设备是调查对象 C、每台设备是填报 单位D、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5.下列平均数中,容易受数列中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数有(ABC )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中位数 E、众数 三、判断题(在正确答案后写“对”,在错误答案后写“错”。每小题1分,共10分) 1、“性别”是品质标志。(对) 2、方差是离差平方和与相应的自由度之比。(错) 3、标准差系数是标准差与均值之比。(对) 4、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和是一个最大值。(错) 5、区间估计就是直接用样本统计量代表总体参数。(错) 6、在假设检验中,方差已知的正态总体均值的检验要计算Z统计量。(错)

《统计学》课程期中试卷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日期:年月日 适用专业.班级: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20分) 1.要了解50个职工的工资收入情况,则总体单位为( C ) 个职工个职工的工资收入 C.每一个职工 D.每一个职工的工资收入 2.统计认识的过程是 ( C ) A.从质到量 B. 从量到质 C.从质开始到量,再到质与量的结合 D.从量开始到质,再到量与质的结合 3.以一等品、二等品和三等品来衡量某产品的质量好坏,则该产品等级是 ( A )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质量指标 D.数量指标 4.企业按利税额分组 ( B ) A.只能使用单项式分组 B.只能使用组距式分组

C.可以单项式分组,也可以组距式分组 D.无法分组 5.某市2007年第一、二、三次产业的产值之比为1::,这是一个( C ) A.结构相对指标 B.动态相对指标 C.比例相对指标 D.强度相对指标 6. 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组限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 的 组 中 值 ( A ) .510 C 7.某经济学家对非法地下钱庄运作模式很感兴趣,他通过某种渠道深入某地下钱庄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 D ) A.普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典型调查 8.某市工业企业2008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9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 B ) A.一日 B.一个月 C.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

9.某企业A 产品本年计划降低成本5%,实际超额%完成计划,则实际成本比上年 ( C ) A.降低% B.降低3% C.降低7% D.提高% 10. 简 单 表 和 分 组 表 的 区 别 在 于 ( A ) A.主词是否分组 B.宾词是否分组 C.分组标志的多少 D.分组标志是否重叠 11.某组数据呈正态分布,它的算术平均数为100,众数为74,则这组数据的分布呈 ( B ) A.左偏分布 B.右偏分布 C.对成分布 D.无法判断 12.分配数列各组标志值和每组次数均增加20%,则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数值 ( B ) A.减少20% B.增加20% C.不变化 D.增加40% 13.已知某企业产值连续四年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8%、%、%、9%,则该企业产值平 均 每 年 增 长 速 度 为 ( D ) A.4/%)9%3.8%5.7%8(+++ B.1%)109%3.108%5.107%108(-??? C.1%9%3.8%5.7%84 -???

一、填空题 1、统计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统一体。 2、统计学是一门研究现象总体_____________方面的方法论科学。 3、要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是____________,总体单位是____________。 4、标志是说明___________特征的名称,它分为__________标志和__________标志。 5、统计指标是反映____________的数量特征的,其数值来源于___________。 6、按反映的数量特征不同,统计指标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A 现象总体的质量方面 B 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C 现象总体的质量和数量方面 D 现象总体的质量或数量方面 2、要了解某市国有企业生产设备的使用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A 该市所有的国有企业 B 该市国有企业的每台生产设备 C 该市每一个国有企业 D 该市国有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 3、要了解全国的人口情况,总体单位是() A 每个省的人口B每一户 C 每个人 D 全国总人口 4、反映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是() A 指标 B 指标值 C 标志 D 标志值 5、某地四个工业企业的总产值分别为20万元、50万元、65万元、100万元。这里的四个“工业总产值”数值是() A 指标 B 指标值 C 标志 D 标志表现 6、已知某企业产品单位成本为25元,这里的“单位成本”是() A 指标 B 指标名称 C 标志 D 变量 三、多项选择题 1、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 A 大量观察法 B 统计分组法 C 综合指标法 D 回归分析法 E 因素分析法 2、统计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的,其特点有() A 数量性 B 综合性 C 具体性 D 重复性 E 差异性 3、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A 全国人口数是总体 B 每个人是总体单位 C 人的年龄是变量 D 人口的性别是品质标志 E 全部男性人口数是统计指标 4、要了解某地区所有工业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那么() A 总体单位是每个企业 B 总体单位是每件产品 C “产品总产量”是标志D“总产量1000万件”是指标 E “产品等级”是标志 5、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 A 资产负债率B股价指数 C 人均粮食产量 D人口密度E商品库存额 6、总体、总体单位、标志、这几个概念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 A 没有总体单位也就没有总体,总体单位也离不开总体而存在 B 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 C 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标志 D 指标说明总体特征,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特征 E 指标和标志都能用数值表现 四、简答题 1、什么是统计?统计的职能有哪些? 2、举例说明什么是总体和总体单位? 总体有哪些特征? 3、什么是指标和标志?指标和标志的关系如何?

广州电大东方分校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统计学原理期中考试试题 2005年10月 姓名:班级:成绩: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2、统计调查是进行资料整理和分析的()。 A、基础环节 B、中间环节 C、最终环节 D、必要环节 3、次数分配数列是()。 A、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B、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C、按统计指标分组所形成的数列 D、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 4、反映不同总体中同类指标对比的相对指标是()。 A、结构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 C、强度相对指标 D、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5、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要求每隔一小时抽出10分钟的产品进行检验,这种抽查方式是()。 A、简单随机抽样 B、类型抽样 C、等距抽样 D、整群抽样 6、标志变异指标中,由总体中最大变量值和最小变量值之差决定的是()。 A、标准差系数 B、标准差 C、平均差 D、全距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要了解某地区全部成年人口的就业情况,那么()。 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 B、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 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 D、“职业”是每个人的特征,“职业”是数量指标 E、某人职业是“教师”,这里的“教师”是标志表现 2、普查是一种()。 A、专门组织的调查 B、一次性调查 C、经常性调查 D、非全面调查 E、全面调查 3、如下指标中强度相对指标是()。

A、人口密度 B、平均每人占有粮食产量 C、人口自然增长率 D、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E、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 4、从全及总体中抽取样本单位的方法有()。 A、简单随机抽样 B、重复抽样 C、不重复抽样 D、概率抽样 E、非概率抽样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在人口总体中,总体单位是,“文化程度”是总体单位的。 2、统计调查根据被研究总体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和 两种。 3、平均指标中的位置平均数是和。 4、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总体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和 。 5、简单算术平均数是条件下的加权算术平均数。 四、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和统计成果的关系。() 2、标志通常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 3、对有限总体进行调查只能采用全面调查。() 4、如果调查间隔的时间相等,这种调查就是经常性调查。() 5、统计整理是统计调查的基础。() 6、统计表的主词栏是说明总体的各种统计指标。() 7、算数平均数的大小,只受总体各单位标值大小的影响。() 8、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最多的次数。() 9、优良估计的无偏性是指:所有可能的样本平均数的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 10、在总体方差一定的条件下,样本单位数越多,则抽样平均误差越大。()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统计指标和统计标志有何区别?

《商务统计》期中考试试题 Part I: 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 1.The universe or "totality of items or things" under consideration is called a) a sample. b) a population. c) a parameter. d) a statistic. 2.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most likely a population as opposed to a sample? a)respondents to a newspaper survey. b)the first 5 students completing an assignment. c)every third person to arrive at the bank. d)registered voters in a county. 3. A study is under way in Yosemite National Forest to determine the adult height of American pine trees. Specifically, the study is attempting to determine what factors aid a tree in reaching heights greater than 60 feet tall. It is estimated that the forest contains 25,000 adult American pines. The study involves collecting heights from 250 randomly selected adult American pine trees and analyzing the results. Identify the variable of interest in the study. a)The age of an American pine tree in Yosemite National Forest. b)The height of an American pine tree in Yosemite National Forest. c)The number of American pine trees in Yosemite National Forest. d)The species of trees in Yosemite National Forest. 4.The British Airways Internet site provides a questionnaire instrument that can be answered electronically. Which of the 4 methods of data collection is involved when people complete the questionnaire? a)Published sources b)Experimentation c)Surveying d)Observation 5.To monitor campus security, the campus police office is taking a survey of the number of students in a parking lot each 30 minutes of a 24-hour period with the goal of determining when patrols of the lot would serve the most students. If X is the number of students in the lot each period of time, then X is an example of a) a categorical random variable. b) a discrete random variable. c) a continuous random variable. d) a statistic. 6.An insurance company evaluates many numerical variables about a person before deciding on an appropriate rate for automobile insurance. A representative from a local insurance

一、填空题 1、统计是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 的统一体。 2、统计学是一门研究现象总体 __________________ 方面的方法论科学。 3、要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 总体是 _________________ ,总体单位是 ________________ 4、标志是说明 ______________ 特征的名称,它分为 _______________ 标志和 _____________ 标志。 5、统计指标是反映 _______________ 的数量特征的,其数值来源于 _________________ 。 6、按反映的数量特征不同,统计指标可分为 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 。 、单项选择题 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 A 现象总体的质量方面 B 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C 现象总体的质量和数量方面 D 现象总体的质量或数量方面 2、要了解某市国有企业生产设备的使用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 A 该市所有的国有企业 B 该市国有企业的每台生产设备 C 该市每一个国有企业 D 该市国有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 3、要了解全国的人口情况,总体单位是( ) A 每个省的人口 B 每一户 C 每个人 D 全国总人口 4、反映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是( ) A 指标 B 指标值 C 标志 D 标志值 5、某地四个工业企业的总产值分别为 20 万元、 50 万元、 65 万元、 100 万元。这里的 四个“工业总产值”数值是( ) A 指标 B 指标值 C 标志 D 标志表现 6、已知某企业产品单位成本为 25 元,这里的“单位成本”是( ) A 指标 B 指标名称 、多项选择题 C 标志 D 变量 1、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 ) A 大量观察法 B 统计分组法 C 综合指标法 D 回归分析法 E 因素分析法 2、统计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的,其特点有( ) A 数量性 B 综合性 C 具体性 D 重复性 E 差异性 3、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 ) A 全国人口数是总体 B 每个人是总体单位 C 人的年龄是变量 D 人口的性别是品质标 志 E 全部男性人口数是统计指标 4、要了解某地区所有工业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那么( ) A 总体单位是每个企业 B 总体单位是每件产品 C “产品总产量”是标志 D “总产量 1000 万件”是指标 E “产品等级”是标志 5、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 A 资产负债率 B 股价指数 D 人口密度 E 商品库存额 6、总体、总体单位、标志、这几个概念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 A 没有总体单位也就没有总体,总体单位也离不开总体而存在 B 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 C 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标志 D 指标说明总体特征,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特征 E 指标和标志都能用数值表现 四、简答题 1、什么是统计?统计的职能有哪些? 2、举例说明什么是总体和总体单位 ? 总体有哪些特征? 3、什么是指标和标志?指标和标志的关系如何? ) C 人均粮食产量

第四章统计综合指标练习题 1 .单选题 1、某企业商品销售额200万元,期末商品库存50万元,它们()。 A都是时期指标 B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 C都是时点指标 D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 2、当变量值中有一项为0时,则不能计算()。 A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 B众数和中位数 C算术平均数 D调和平均数 3、平均数为20,变异系数为0.4,则标准差为()。 A、50 B 8 C 0.02 D 4 4、标准差系数抽象了()。 A标志变异程度的影响 B平均水平高低的影响 C总体指标数值大小的影响 D总体单位数多少的影响 5、计划规定成本降低5%,实际提高了2%,则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 A、107% B、107.4% C、3.1% D、 7.4% 6、某地区有10万人口,共有80个医院。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人,这个指标是() A、平均指标 B、强度相对指标 C、总量指标 D、发展水平指标 7、加权调和平均数有时可以作为加权算术平均数的() A、变形 B、倒数 C、平均数 D、开平方 8、有甲、乙两个数列,若甲的全距比乙的大,那么() A、甲的标准差一定大于乙的标准差 B、甲的标准差一定小于乙的标准差 C、甲的标准差一定等于乙的标准差 D、全距与标准差之间不存在上述关系 9、权数对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影响,决定于() A、各组标志值的数值大小 B、权数的绝对数的多少 C、各组单位数在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 D、总体单位数的多少 10、已知4个水果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4个商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该采用() A、简单算术平均数 B、加权算术平均数 C、加权调和平均数 D、几何平均数 11、如果分配数列把频数换成频率,那么方差()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无法预期其变化 12、第一批产品废品率为1 %,第二批废品率为1.5%,第三批废品率为2%。第一批产品数量占总数的35%,第二批占40%。则平均废品率为()% A、1.5 B、1.45 C、4.5 D、0.94 13、某商店在制定男式衬衫进货计划时,需了解已销售衬衫的平均尺寸,则计算()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众数 14、现有一数列:3,9,27,81,243,729,2187,反映其平均水平最好用()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中位数 15、某企业1999年职工平均工资为5200元,标准差为110元,2002年职工平均工资增长了40%,标准差增大到150元。职工平均工资的相对变异()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能比较 2 .多选题 (1 )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A 销售额 B 商品库存量 C 企业的资产总额 D 利润总额 (2 )下列指标中反映离散程度的指标是()。 A 标准差 B 标准差系数 C 全距 D 平均差 (3 )在下列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指标中,不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有()。 A 中位数 B 调和平均数 C 几何平均数 D 众数 (4 )影响标准差大小的因素包括()。 A 变量值水平的高低 B 变量值之间的差异程度的大小 C 变量值计量单位的变化 D 变量值的个数 (5 )在对两组数据的差异程度进行比较时,一般不能直接加以比较的离散程度指标是()。

《统计学原理》试题(1) 一、单项选择题(2分×15=30分) 1、要了解某班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1)全体学生(2)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3)每一个学生(4)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2、某班4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8分、85分、91分,这4个数字是()。 (1)数量指标(2)质量指标(3)变量(4)变量值 3、根据较大总体计算的质量指标与较小总体范围计算的质量指标相比,前者()。 (1)一定大于后者(2)一定等于后者 (3)一定小于后者(4)可能大于后者也可能小于后者 4、统计学特有的研究方法是()。 (1)统计分组法(2)大量观察法 (3)综合指标法(4)统计模型法 5、对某市自行车进行普查,调查单位是()。 (1)该市每一个拥有自行车的人(2)该市所有拥有自行车的人(3)该市所有自行车(4)该市每一辆自行车 6、按数量标志分组的关键是确定()。 (1)变量值的大小(2)组数 (3)组中值(4)各组的界限 7、用组中值代表各组内一般水平的假定条件是()。 (1)各组的次数均相等(2)各组的组距均相等 (3)各组的变量值均相等(4)各组变量值在本组内呈均匀分布 8、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又知其邻近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1)520 (2)510(3)530 (4)540 9、通过大庆、胜利、辽河等油田,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是()。 (1)典型调查(2)重点调查(3)抽样调查(4)普查 10、若劳动生产率计划提高2%,实际提高6%,则超额完成计划()。 (1)103.9% (2)3% (3)4% (4)3.9% 11、已知5个水果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5个商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该采用()。 (1)简单算术平均法(2)加权算术平均法 (3)加权调和平均法(4)几何平均法 12、对于同一变量分布,其标准差永远()。 (1)小于平均差(2)大于平均差 (3)等于平均差(4)不会小于平均差 13、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从总体看,我国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为3611人。这个数字资料为()。 (1)绝对数(2)比较相对数 (3)强度相对数(4)结构相对数 14. 下面属于结构相对数的有((3))。 (1)人口出生率(2)产值利润率 (3)恩格尔系数(4)工农业产值比 15.按数量标志分组的关键是确定(4)。 (1)变量值的大小(2)组数 (3)组中值(4)各组的界限 二、判断题(1分×10=10分,正确的在题后()记“ν”,错误的记“×”。) 1、品质标志和质量指标一般不能用数值表示。()

一、判断题(4个) 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总体现象的质量方面。(×) 2.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根据当前工作的重点来确定的。(×) 3.对于连续型变量,其组限是按照“上限不包括在内”的原则进行汇总的。(√)4.平均数是测定总体各单位的离散程度。(×) 5.在时间序列的乘法合成模型中,季节变动成分S通常是季节的个数(F) 6.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时间序列的直线趋势方程Y=a+bt时,若0≤b≤1则该时间序列的趋势为逐步上升的趋(T) 7.从计算方式看,综合评价指数是一种算术平均指数(F) 8.特殊原因偏差表示过程中固有的偏差,这些偏差随机或偶然出现。(F) 9.当样本量给定时,置信区间的宽度随着置信系数的增大而增大;而当置信水平固定时,置信区间的宽度随着样本量的增大而减小。(√) 10.置信区间是一个随机区间,它因样本量的不同而不同,而且所有的区间都包含总体参数的真值。(×) 11通常是在控制犯取伪错误概率的条件下,尽可能使弃真错误的概率小一点。(×) 12抽样单位既可以是一个简单的个体,也可以是一组个体。(√) 13. 第一类错误是假设检验中出现的第一种错误,是将不真实的现象检验为真实的现象(错误) 14. 正态分布总体有两个参数,即均值与方差,当这两个参数确定以后,一个正态分布也就确定了。(正确) 15. 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中,回归模型的标准差等于随机干扰项的标准差。(正确) 16. 根据最小二乘估计,可以得到总体回归方程。(错误) 17.单纯依靠相关与回归分析,无法判断事物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 答:对,因果关系的判断还有赖于实质性科学的理论分析。 18.圆的直径越大,其周长也越大,两者之间的关系属于正相关关系。 答:错。两者是精确的函数关系。 19.X2检验不适用于定类变量和定序变量的相关统计。(错) 20.多样本计量资料的比较,当分布类型不清时选择H检验。(对) 21在多元回归分析中,多重共线性是指模型中因变量与一个自变量相关。(×) 22对回归模型y=β0 +β1X1 +β2X2+…+βpXP+ε的假定有自变量X1 ,X2,…,XP 相互之间不存在较强的线性关系。(√) 23如果经检验所有回归系数都是显著的,则可以判定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24.DW 值越接近2, t 序列的自相关性就越小。(√) 二、选择题(4个) 1. “统计”一词的三种涵义是(B )。 A、统计调查、统计资料、统计分析 B、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C、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 D、大量观察法、分组法、综合指标法 2. 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D )。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统计学专业综合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可变标志和不变标志 2.简单相关系数 3.样本成数 4.指数分布 5.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设a 1, a 2, a 3, a 4为一部隔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简评下列两种计算序时平均数方法的正误。 (1)424321a a a a a + ++=- (2)1 4224321-+++=-a a a a a 2.简要回答平均指数作为综合指数变形的必要条件。 3.请叙述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并写出假设检验的步骤。 三、论述题(10分) 试论述为什么判定系数r 2能够说明回归方程的似合程度 四、计算与分析题(共6题,共计60分) 1.(8分)某企业三个车间生产同种产品,某年一季度第一车间实际产量为190件,完成计划95%,第二车间实际产量250件,完成计划100%,第三车间实际产量609件,完成计划105%,三个车间产品产量的平均计划完成程度为: %1003 %105%100%95=++。另外,一车间产品单位产品成本为18元/件,二车间产品单位成本12元/件,三车间产品单位成本15元/件,则三个车间平均单位成本为件元/153 151218=++ 以上平均指标的计算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详细理由并改正。 2.(14分)现有某地区居民可支配收入及生活费支出资料如下: 年份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居民可支配收入(亿元) 20 24 28 33 36 41 45 生活费支出(亿元) 18 20 22 25 30 34 40 根据上述资料: (1)用最小平方法配合居民可支配收入的趋势直线方程 (2)计算居民可支配收入和生活费支出的简单相关系数

统计学期中试卷 考试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判断题 1、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调查单位。 2、一般说来,数据值大,标准差数值也大;数据值小,标准差数值也小。 3、某连续变量组距数列,某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 ,又知其邻组的组中 值为480 ,则末组组中值为520 。 4、数据离散程度测度值中的标准差,也称为方差。 5、利用组中值计算均值是假定各组数据在各组中是均匀分布的,计算结果是准 确的。 二、填空题 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2、通常,被称为位置平均数的集中趋势的测度值是。 3、已知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为10,众数为12,则均值为,该组数据 呈分布。 4、算术平均数有两个重要的数学性质,用公式表示为:________和________。 5、某柜组9名售货员,日销商品件数分别为:5、 6、 7、 8、 9、10、11、12、13。则中位数为________。 三、单项选择 1、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如果调查对象是全部商业企业,则调查单位是()。 A.每一个商业企业 B.每一件商品 C.每一个商业职工 D.每一个销售班组 2、确定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是()。 A.交叉的 B.重叠的 C.顺序的两个自然数 D.间断的 3、某企业计划规定单位成本降低8%,实际降低了5%,则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 A.130% B.96.8% C.103.3% D.3.3% 4、某企业的产品产量、产品库存量()。 A.都是时点数 B.都是时期数 C.当前是时点数,后者是时期数 D.当前是时期数,后者是时点数

5、抽样调查抽取样本时,必须遵守的原则是( )。 A.灵活性 B.可靠性 C.准确性 D.随机性 四、计算题 1.某班40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 57 、89、 49、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 81、 67、 81、 54、 79、 87、 95 、76 、71、 60、 90、 65、 76、 72、 70、 86、 85、 89、 89、 64、 57、 83、 81、 78、 87 、72、 61 学校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分为良,90─100分为优。要求: (1)将该班学生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编制一张次数分配表,并绘制直方图。(6分) (2)根据次数分配表,计算该班学生统计学的均值、众数和中位数。(9分) (3)根据次数分配表,计算该班成绩的标准差(3分) (4)请说明其属于哪种偏态形式。(2分) 2.某农场进行小麦产量的抽样调查,该农场小麦播种面积为10000亩,采用不重复的简单随机抽样从中选100亩作为样本,进行实割实测,得到样本的平均亩产量为400千克,样本标准差为12千克。则: 若以95%的可靠程度保证,该农场10000亩小麦的平均亩产量可能范围是多少? 3.根据过去学校的记录,学生的统计学考试的平均分数为75分,标准差为16分。现在学校改革了教学方法,经抽取64名学生作调查,得平均分数为79分,问平均分数有无显著提高?(α=0.05) 4.某公司为了解男女推销员的推销能力是否有差别,随机抽取16名男推销员和25名女推销员进行测试。男推销员的平均销售额为30250元,标准差为18400元,女推销员的平均销售额为33750元,标准差为13500元。假设男女推销员的销售额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相等。试建立男女推销员销售额之差的95%的置信区间。 5.已知:279,30268,1481y xy ===∑∑∑∑∑2 n=6 , x=21 , y=426 , x 那么: (1)计算变量x 与变量y 间的相关系数; (2)建立变量y 倚变量x 变化的直线回归方程。(要求写出公式和计算过程,结果保留2位小数。) (3)结合本题谈谈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