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补体生物学作用

补体生物学作用

补体生物学作用

补体的生物学作用1、功能

·溶菌、溶解病毒的细胞毒作用:MAC、CDC

·调理作用

·免疫粘附:IC

·炎症介质作用:C3a、C5a——过敏毒素、趋化因子

2、病理生理学意义

·机体抗感染防御主要机制

·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APC、B细胞活化、T细胞活化、免疫记忆、IC

·与血液中其他级联反应系统相互作用

本章小结:

掌握:补体激活三条途径、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了解:补体受体及补体活化调节

补体系统的生物学活性作用

补体系统的生物学活性作用 补体系统是人类和某些动物种属,在长期的生物进化过程中获得的非特异性免疫因素之一,它的作用是多方面的。补体系统的生物学作用,大多是由补体系统激活时产生的各种物质所发挥的。 溶菌、杀菌和细胞毒作用:补体能协助抗体杀灭或溶菌某些革兰氏阴性细菌如霍乱弧菌。补体还能溶解血细胞,如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等。当补体的C5-C9各成分均结合到细胞膜上时,细胞表面会出现许多直径为8-12毫米的圆形损害灶,最终导致细胞溶解。溶解细胞亦称细胞毒作用。 调理作用:补体裂解产物C3b,与细菌或其他颗粒状物质结合,可以促进吞噬细胞吞噬的这种作用称为调理作用。这是因为C3b肽链的一端能与细菌结合,另一端能与细胞表面有C3受体的细胞(如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结合。这样,C3b作为桥梁把细菌或其他颗粒与表面有C3b受体的吞噬细胞连接起来,起到促进吞噬的调理作用。 中和及溶解病毒:在病毒与相应抗体形成的复合物中加入补体,则可明显增强抗体对病毒的中和作用,阻止病毒对宿主细胞的吸附和穿入。 近年来发现,不依赖特异性抗体的只有补体的即可溶解病毒的现象。如RNA 肿瘤病毒及C型RNA病毒均可被灵长类动物新鲜血清所溶解;若出去血清中的补体,该血清就不再能溶解病毒。据认为这种病毒溶解现象与病毒膜上有C1特异性受体有关。 炎症介质作用:1)激肽样作用C2b具有激肽样作用,能增加血管通透性,引起炎症性充血,故又称C2b为补体激肽。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患者即因先天性缺乏C1抑制物,血清中C2b水平增高而发生水肿。补体激肽的作用不能被抗组织胺药物抑制。 (2)过敏毒素作用C3a和C5a都有过敏毒素作用,可使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组织胺,引起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以及平滑肌收缩,支气管痉挛。过敏毒素作用可以被抗组织胺药物阻断。C3a和C5a的化学性质不同,抗药性也不同。C5a的作用比C3a强。 (3)趋化作用C3a、C5a和C567都能吸引吞噬细胞,故C3a、C5a和C567亦称为趋化因子。在补体激活部位,组织损伤部位或炎症部位,趋化因子的浓度

补体系统

一、填空题 1.补体系统由、和组成。 2. 补体三条激活途径为、和,它们的C3转化酶分别为、和。A,C123456789 3补体固有成分对热不稳定,通常加热到,作用即可灭活。 4. C1是由三个亚单位__ (识别Ig补体结合位点)、、(有酯酶活性)组成。 5. 补体的经典激活途径激活物为和类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的复合物。 6. 参与旁路激活途径的补体固有成分有__ 、、、和C5b~C9。 =、选择题 【A型题】 1.补体经典激活途径中,补体成分激活顺序是 A.C123456789 B.C145236789 C.C124536789 D.C142356789 E.C132456789 2.在经典激活途径中补体的识别单位是 A.C3 B. C2 C.C1 D.C9 E.C5 3.下列补体固有成分中含量最高的是 A.C3 B.C4 C.C1q D.C2 E.C5 4.具有激肽样作用的补体裂解片段是 A.C2a B.C3a C. C4a D.C3b E.C5a 5.具有免疫黏附作用、又有调理作用的补体裂解片段是 A.C2b B. C3b C. C4b D.C5b E. C5a 6.三条补体激活途径的共同点是 A.参与的补体成分相同 B.所需离子相同 C.C3转化酶的成分相同 D.激活物相同 E.膜攻击复合体的形成及其溶解细胞的作用相同 7.补体系统的三条激活途径均参与的成分是 A.C2 B.B因子 C.C1 D.C3 E.C4 8.补体 A.是一组具有酶活性的脂类物质 B.对热稳定 C.具有溶菌作用,但无炎症介质作用 D.参与免疫病理作用 E.C1在血清中含量最高 9.可刺激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活性介质的成分是 A.C1q B.C5a C.C3b D.C4b E.C1s 10.具有过敏毒素作用的补体组分是 A.C3a、C5a B. C3a、C4a C. C3a、C4a、C5a D.C3a、C5b67 E.C3b、C4b 11.不参与C5转化酶形成的补体成分是 A.C4 B.c5 C.C3 D.C2 E.B因子 12下列哪种成分是C3转化酶? A. C234 B. c567 C. C3bBb D. C3bBbp E. C1s 13. .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Ig是

第四节 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第四节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补体是执行非特异免疫作用的效应分子,在适应性免疫应答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补体活化过程中产生的功能性裂解片段和攻膜复合物可介导产生如下多种生物学作用。 1. 溶菌和细胞溶解作用补体激活产生的攻膜复合物(C5b6789)在细菌或细胞表面形成穿膜亲水孔道,可使菌细胞、病毒感染或寄生虫等靶细胞溶解破坏,产生对机体有益的抗感染免疫保护作用;若使正常组织细胞溶解破坏则可产生对机体有害的病理性免疫损伤。 2.调理作用补体裂解片段C3b/C4b是一种非特异性调理素(nonspecific opsonin)。他们通过其断裂端与病原体等颗粒性抗原结合后,可被具有相应补体受体(C3bR/C4bR)的吞噬细胞识别结合,从而有效促进吞噬细胞对上述病原体等颗粒性抗原的吞噬杀伤或清除作用。 3. 免疫黏附及其对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清除作用体内循环免疫复合物(immune complex, IC),即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后可激活补体,并与补体裂解片段C3b共价结合形成抗原-抗体-C3b复合物;红细胞和血小板表面具有C3b受体(CR1),能与上述免疫复合物中C3b结合、即通过免疫黏附作用(immune adherence)使循环免疫复合物与红细胞/血小板结合在一起;进而通过血液循环,由红细胞/血小板将抗原-抗体-C3b复合物转运到肝脏,被表面具有C3b受体的巨噬细胞识别结合、有效吞噬清除。上述C3b介导的免疫粘附作用是体内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的主要途径之一。

4、炎症介质作用①补体裂解片段C3a和C5a又称过敏毒素(anaphylatoxin),他们能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相应受体(C3aR/C5aR)结合,而使上述靶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白三烯等一系列生物活性介质,引发过敏性炎症反应。②C5a对中性粒细胞具有趋化和激活作用:可诱导中性粒细胞表达黏附分子,促进中性粒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并使之外渗进入感染炎症部位;可激活中性粒细胞,使其吞噬杀菌能力显著增强。 5. 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补体活化产物可通过以下几种作用方式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①C3b/C4b 介导的调理作用可促进抗原提呈细胞对抗原的摄取和提呈,有助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启动;②抗原-C3d复合物与B细胞表面BCR和BCR辅助受体(CD21/CD19/CD81复合物)中CD21(C3dR)交联结合,可促进B细胞活化;③滤泡树突状细胞可通过C3bR(CR1)将抗原-抗体-C3b复合物滞留于细胞表面,供抗原特异性B细胞识别,启动适应性体液免疫应答。

第三章 补体系统

第三章补体系统 学习指导 一、补体系统的组成 补体是存在于正常人或动物新鲜血清中的具有酶活性的一组球蛋白,它包括多种因子,故称为补体系统。 补体系统由补体组分的11种蛋白质、旁路途径组分、攻膜复合体及调节因子等近30多种不同的血清蛋白所组成。参与经典途径的补体组分用“C”表示,分别称为C1、C2……C9。其中Cl由C1q、C1r、C1s三个亚单位组成。参与替代途径的组分和调节因子中某些成分以大写英文字母或英文缩写符号表示,如B、D、P因子及CR等。补体激活后在其代号或数字上方加一横线,如C 1、C 3、B等。裂解后产生的碎片,用英文小写字母表示,如C3a、C3b等。血清中补体蛋白约占血清球蛋白的10%,含量相对稳定,化学成份为糖蛋白,多数是β球蛋白,少数是γ和α球蛋白。补体的性质很不稳定,许多理化因素均可破坏补体,因此在使用补体时应采用新鲜血清。 二、补体系统的活化 补体系统在体液中以非活性状态存在,当其被激活物激活后,发生连锁的酶促反应,表现出其生物活性。补体有两条激活途径:①经典途径②替代途径。经典途径的主要激活物是抗原抗体(IgG1、IgG2、IgG3、IgM)复合物。参加成分是C1到C9各组分。激活过程分识别、活化和膜攻击三个阶段。替代途径激活时没有Cl、C2、及C4参加,C3首先被活化,然后完成C5~C9激活的连锁反应,故又称旁路途径或C3途径。本途径的激活物质主要是脂多糖、酵母多糖及凝集的IgA、IgG4等。参与成分主要是C3、B因子、D因子和P因子,以及攻膜复合体组分。补体两条激活途径的比较(见表3一1)。 三、补体系统的生物学作用 补体系统是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参与特异性免疫,其主要作用如下:①溶菌和溶细胞作用:细菌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可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在细菌表面形成膜攻击复合物而溶解细菌;另外,革兰阴性细菌脂多糖是良好的旁路途径激活物,这在机体早期抗感染免疫中具有重要意义。在某些情况下,自身抗原抗体复合物可以激活补体,导致自身细胞的溶解破坏。②促进中和溶解病毒作用:补体、抗体与病毒作用后可有效地阻止病毒对宿主细胞的吸附和穿入;另外,补体也可直接溶解灭活某些病毒,如RNA肿瘤病毒等。③调理和免疫粘附作用:以C3b/C4b为中间“桥梁”,通过其N端非稳定结合部位与细菌及其它颗粒性抗原或免疫复合物结合后,再通过其C端稳定结合部位与表面具有相应补体受体的吞噬细胞结合促进其吞噬作用,称为补体的调理作用。细菌或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结合C3b/C4b后,若与表面具有相应补体受体的红细胞和血小板结合,则可以形成较大的聚合物,容易被体内的吞噬细胞吞噬清除,称为免疫粘附作用。④炎症介质作用:C2a具有激肽样作用,可使小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C3a、C4a、C5a,具有过敏毒素作用,可以使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血管活性介质,引起炎症反应;C3a、C5a、C5b67,有趋化作用,可以吸引炎症细胞向补体激活的炎症区域游走和聚集,增强炎症反应。 四、体液中可溶性补体调节因子及其作用(见表3—2) 补体系统激活时对机体既有保护作用,又可产生损伤作用,正常情况下体内有一系列调节机制,控制补体的激活,以防止补体过度消耗和对自身组织的损伤。 表3—2体液中可溶性补体调节因子及其作用 调节因子作用 Cl酯酶抑制物(C1INH) 抑制C1酯酶活性 C4结合蛋白(C4bP) 抑制C4b与C2b的结合 H因子(C3b灭活促进因子) 促进I因子对C3b的灭活或从C3bBb置换Bb,限制C3bBb的形

补体结合

第十一节补体结合反应技术 (Complement fixation reaction technique) 一、概况 可溶性抗原,如蛋白质、多糖、类脂质和病毒等,与相应抗体结合后,抗原抗 体复合物可以结合补体,但这一反应肉眼不能察觉,如再加入红细胞和溶血素,即 可根据是否出现溶血反应来判定反应系统中是否存在相应的抗原或抗体。这个反应 就是补体结合反应。 补体结合反应是一种古老的血清学技术,Bordet和Gengou在1901年设计这一 试验,由于有敏感性高和适应性广的优点,尽管操作繁杂,目前仍被有效地应用。 (一)补体及其作用特点 补体存在于哺乳动物血清中,各种动物比较,豚鼠血清中补体含量最高,成分 较全,效价稳定,采取方便,故通常将豚鼠的全血清作为补体。56℃30min可使补 体失去活性,称为“灭能”或“非动”。 补体的作用为能与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但不能与抗原单独结合,也不易与 抗体单独结合;补体的作用没有特异性,能与任何一组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它能 与红细胞(抗原)和溶血素(抗体)的复合物结合,引起红细胞破坏(溶血),也能 与细菌、病毒成分及其相应抗体的复合物结合。 (二)溶血反应 将红细胞多次注射于动物(如将绵羊红细胞多次免疫家兔)可使之产生相应的抗体(溶血 素),这种抗体与红细胞结合,若有补体存在时,则红细胞被溶解,这种现象称为溶 血反应。红细胞和溶血素被称为溶血系统,常在补体结合反应中用作测定有无补体 游离存在的指示剂。 (三)补体结合反应及其原理 可溶性抗原,如蛋白质、多糖、类脂、病毒等或者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 合后,其抗原抗体复合物可以结合补体,但这一反应肉眼不能觉察。如再加入红细 胞和溶血素,即可根据是否出现溶血反应来判定反应系统中是否存在相对应的抗原 和抗体。此反应即为补体结合反应。 补体结合反应中的抗体主要是IgG和IgM。 反应的原理在于补体本身没有特异性,能与任何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以检查 鼻疽病为例,先向试管中加入已知的抗原(鼻疽菌的浸出液),再加入被检马匹的血 ? 1 ?

简述补体系统的生物学功能word精品

9.简述补体系统的生物学功能。 (1)溶菌和溶细胞作用:补体系统激活后,在靶细胞表面形成MAC从而导致靶细胞溶解。 (2)调理作用:补体激活过程中产生的C3b、C4b、iC3b都是重要的调理素,可结合中性 粒细胞或巨噬细胞表面相应受体,因此,在微生物细胞表面发生的补体激活,可促进微生物与吞噬细胞的结合,并被吞噬及杀伤。(3)引起炎症反应:在补体活化过程中产生 的炎症介质C3a C4a、C5a。它们又称为过敏毒素,与相应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激发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之类的血管活性物质,从而增强血管的通透性并刺激内脏平滑肌收缩。 C5a还是一种有效的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4)清除免疫复合物:机制为:①补体与 Ig的结合在空间上干扰Fc段之间的作用,抑制新的IC形成或使已形成的IC解离。②循环IC可激活补体,产生的C3b与抗体共价结合。IC借助C3b与表达CR1和CR3的细胞结合而被肝细胞清除。 (5)免疫调节作用:① C3可参与捕捉固定抗原,使抗原易被APC处理与递呈。②补体可与免疫细胞相互作用,调节细胞的增殖与分化。③参与调节多种免疫细胞的功能。 (二)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物质有哪些? 1?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每种病原微生物都是由多种抗原组成的复合体,都是良好的抗原,能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如细菌、病毒螺旋体等对人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刺激机体可产生抗体,临床上可通过检测抗体诊断相关的疾病;亦可将病原微生物制成疫苗,用于预防疾病。 2.动物免疫血清;用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对动物进行人工自动免疫后,收 获含有相应抗体的血清即为动物免疫血清。临床上用来治疗破伤风和白喉的破伤风抗毒素、白喉抗毒素属此。是用类毒素免疫马制备的。马的免疫血清对人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含 有特异性抗体(抗毒素),可以中和相应的毒素,起到防治作用;另一方面,马血清对人而言是异种蛋白,具有免疫原性,可引起血清病或过敏性休克。 3.异嗜性抗原;存在于人、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等不同物种间的共同抗原,称为Forssman抗原。目前已发现多种异嗜 性抗原:大肠杆菌086与人B血型物质;肺炎球菌14型与人A血型物质;大肠杆菌014型脂多糖与人结肠粘膜;溶血性链球菌抗原与肾小球基底膜及心脏组织;立克次体与变形杆菌。4.同种异性抗原;在同种不同个体之间,由于基因型不同,表现在组织细胞结构 上存在差异,形成同种异型(体)抗原。 5.自身抗原;机体对正常的自身组织和体液 成分处于免疫耐受状态,当自身耐受被打破,即可引起自身免疫应答。1?隐蔽抗原释放: 如眼晶体、精子等因外伤手术等释放入血 2.自身抗原被修饰:如自身组织成分因感染、药 物、辐射而变性 6. 肿瘤抗原。指细胞癌变过程中出现的新抗原或高表达抗原物质的总 称。根据肿瘤抗原特异性概括为两大类。(1)肿瘤特异性抗原(tumor specific antigen,TSA) ⑵肿瘤相关抗原(tumor associated antigen,TAA) 3、临床检测HBV抗原抗体系统包含哪些项目?(1)HBsAg-表面抗原:为已经感染病毒的标志,并不反映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强弱。 (2)HBsAb-表面抗体:为中和性抗体标志,是是否康复或是否有抵抗力的主要标志。 (3)HBeAg- e抗原:为病毒复制标志。持续阳性3个月以上则有慢性化倾向。 (4)HBeAb- e抗体:为病毒复制停止标志。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较弱。 (5)HBcAb-核心抗体:曾感染或感染期出现的标志。核心抗体毒复IGM是新近感染或病

补体习题

补体习题 A型题 1.与抗原结合后能激活补体经典途径的Ig是: A、IgG1,IgG 2,IgG 4,IgM B、IgG1,IgG 2,IgG 3,IgM C、IgG,IgA D、IgG1,IgG 2,IgG 3,IgA E、IgA,IgD ,IgM,IgG 2.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成分是: A、C2 B、C1 C、C3 D、C6 E、C9 3.构成膜攻击单位的补体成分是_______________。 4.补体激活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成分是: A、C1 B、C2 C、C3 D、C4 E、C5 5.关于补体分子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一组具有酶活性的、不耐热的球蛋白 B、存在于人或动物血清中 C、性质不稳定 D、作用是非特异性的 E、含量随抗原的刺激而增高 6.吞噬细胞膜表面的CR1对下列哪种分子的亲合力最大? A、C3b B、C4a C、C3dg D、C5a E、C3a 7.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的Ig是: A、IgM、IgA B、IgG 、IgA C、Ig D、IgE D、IgM E、IgG 、IgM 8.补体激后,不能产生的生物学作用是: A、溶解或杀伤靶细胞作用 B、免疫粘附作用 C、中和毒素作用 D、炎症介质作用 E、调理吞噬作用 9.既有趋化作用又可激发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的补体裂解产物是: A、C2a B、C3b C、C567 D、C4a E、C3a、C5a 10.增强抗体对病毒中和作用的补体成分是: A、C1q,C4 B、C1, C4, C2,C3 C、C3 D、C3,C4 E、C5—9 11.发生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的原因是: A、C3a、C5a 过量生成 B、C4a过量生成 C、C2a过量生成 D、I因子缺乏 E、吸入过敏原 12.下述哪一种物质既有非特异性免疫作用又参与特异性免疫效应? A、Ig B、MHC分子 C、补体 D、CD分子 E、SPA 13.有调理作用的补体裂解产物是: A、C2a B、C3a C、C3b D、C4a E、C5a 14.备解素的作用是: A、激活剂 B、稳定C3转化酶 C、趋化因子 D、增强灭活C3b E、过敏毒素 15.过敏毒素作用最强的补体裂解片段是 A、C2a B、C3a C、B a D、C4a E、C5a 16.由于补体缺少易患的疾病是 A、肿瘤 B、自身免疫性疾病 C、免疫复合物性疾病 D、化脓性细菌感染 E、免疫复合物性疾病和化脓性细菌感染 17.补体参与下列哪种反应? A、凝集反应 B、ADCC C、细胞毒效应 D、沉淀反应 E、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简述补体系统的生物学功能

HBcAb-核心抗体:曾感染或感染期出现的标志。核心抗体 IGM 是新近感染或病 9.简述补体系统的生物学功能。 (1) 溶菌和溶细胞作用: 补体系统激活后, 在靶细胞表面形成 MAC 从而导致靶细胞溶解。 (2) 调理作用:补体激活过程中产生的 C3b 、C4b 、iC3b 粒细胞或巨噬细胞表面相应受体,因此,在微生物细胞表面发生的补体激活,可促进微生 物与吞噬细胞的结合,并被吞噬及杀伤。 (3)引起炎症反应:在补体活化过程中产 的炎症介质 C3a C4a 、C5a 。它们又称为过敏毒素,与相应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激发细胞 脱颗粒,释放组胺之类的血管活性物质,从而增强血管的通透性并刺激内脏平滑肌收缩。 C5a 还是一种有效的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4)清除免疫复合物:机制为:①补体与 Ig 的结合在空间上干扰 Fc 段之间的作用,抑制新的IC 形成或使已形成的IC 解离。②循环 IC 可激活补体,产生的__C3b 与抗体共价结合。IC 借助C3b 与表达CR1和CR3的细胞结合而 被肝细胞清除。 (5)免疫调节作用:① C3可参与捕捉固定抗原,使抗原易被 APC 处理与 递呈。②补体可与免疫细胞相互作用,调节细胞的增殖与分化。③参与调节多种免疫细胞 的功能。 (二) 1.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 抗原,能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 答。如细菌、病毒螺旋体等对人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刺激机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产生抗体,临床上可通过检测抗体诊断相关的疾病 ;亦可将病原微生物制成疫苗 ,用于预 防疾病。 2. 动物免疫血清; 用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对动物进行人工自动免疫后 ,收 获含有相应抗体的血清即为动物免疫血清。临床上用来治疗破伤风和白喉的破伤风抗毒素、 _______ 白喉抗毒素属此。是用类毒素免疫马制备的。马的免疫血清对人具有二重性 ,一方面,它含 有特异性抗体(抗毒素),可以中和相应的毒素,起到防治作用;另一方面,马血清对人而言是 异种蛋白,具有免疫原性,可引起血清病或过敏性休克。 3.异嗜性抗原; 存在于人、 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等不同物种间的共同抗原 ,称为Forssman 抗原。目前已发现多种异嗜 性抗原:大肠杆菌 086与人B 血型物质;肺炎球菌14型与人A 血型物质;大肠杆菌014型 脂多糖与人结肠粘膜;溶血性链球菌抗原与肾小球基底膜及心脏组织 ;立克次体与变形杆 菌。 4.同种异性抗原; 在同种不同个体之间,由于基因型不同,表现在组织细胞结构 如眼晶体、精子等因外伤手术等释放入血 2.自身抗原被修饰:如自身组织成分因感染、药 物、辐射而变性 6. 肿瘤抗原。指细胞癌变过程中出现的新抗原或高表达抗原物质的总 称。根据肿瘤抗原特异性概括为两大类。 (1)肿瘤特异性抗原 (tumor specific antigen,TSA) ⑵肿瘤相关抗原(tumor associated antigen,TAA) 3、临床检测HBV 抗原抗体系统包含哪些项目? (1) HBsAg-表面抗原:为已经感染病毒的标志,并不反映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强弱。 HBsAb-表面抗体:为中和性抗体标志,是是否康复或是否有抵抗力的主要标志。 HBeAg- e 抗原:为病毒复制标志。持续阳性 3个月以上则有慢性化倾向。 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物质有哪些 ,都是良好的 每种病原微生物都是由多种抗原组成的复合体

第五章补体系统

第五章补体系统 一.选择题 【A型题】 1.补体系统3种激活途径均必须有哪种成分参加? A.C1q B.C4和C2 C.C3 D.B因子 E.D因子 2.在经典激活途径中,补体的识别单位是: A.C1 B.C2 C.C3 D.C5 E.C9 3.经典途径中,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免疫球蛋白是: A.IgG B.IgE C.IgA D.IgM E.IgD 4.补体系统是: A.正常血清中的单一组分,可被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 B.存在正常血清中,是一组对热稳定的组分 C.正常血清中的单一组分,随抗原刺激而血清含量升高 D.由30多种蛋白组成的多分子系统,具有酶的活性和自我调节作用 E.正常血清中的单一组分,其含量很不稳定 5.既有趋化作用又可激发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的补体裂解产物是: A.C3b B.C4b C.C4a D.C5a E.C2a 6.下列哪种成分是C5转化酶? A.C3bBbP B.C4b2b C.C3bBb D.C3bBb3b E.C5b~9 7.三条补体激活途径的共同点是: A. 参与的补体成分相同 B. 所需离子相同 C. C3转化酶的组成相同 D. 激活物质相同 E. 膜攻击复合物的形成及其溶解细胞效应相同 8.具有刺激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的补体裂解产物是: A.C3a B.C3b C.C5b D.C4b E.C2a 9.关于补体经典激活途径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抗原抗体复合物是其主要激活物 B. C1q分子有六个结合部位,必须与Ig结合后才能激活后续的补体成分

C. C4是C1的底物,C4b很不稳定 D. 激活顺序为C123456789 E. 分为识别和活化两个阶段 10.参与旁路激活途径的补体成分不包括: A.C3 B.I因子 C.D因子 D.B因子 E.P因子 11.具有调理作用的补体裂解产物是: A.C4a B.C5a C.C3a D.C3b E.C5b 12.参与旁路激活途径的补体成分是: A.C3~C9 B.C5~C9 C.C1~C9 D.C1~C4 E.C1、C2、C4 13.关于补体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参与凝集反应 B. 对热稳定 C. 在免疫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D. 有免疫调节作用,无炎症介质作用 E. 补体只在特异性免疫效应阶段发挥作用 14.与免疫球蛋白Fc段补体结合点相结合的补体分子是: A.C3 B.C1q C.C1r D.C1s E.以上都不是 15.下列哪种补体成分在激活效应的放大作用中起重要作用? A.C1 B.C2 C.C3 D.C4 E.C5 16.经典途径中各补体成分激活的顺序是: A.C143256789 B.C124536789 C.C142356789 D.C124356789 E.C123456789 17.通过自行衰变从而阻断补体级联反应的补体片段是: A.C2a B.C3a C.C3c D.C4b E.C5a 18.关于补体三条激活途径的叙述,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A. 三条途径的膜攻击复合物相同 B. 旁路途径在感染后期发挥作用

补体系统之作用机制

g W t D O B x G G

e M S A H A D n f C M H H ?A t q h B n A b M t q A b M mg/ml?C O30h A9(μ)?A A M p G F A g f A o e f A A m B o i n C G O A i A H F C B z S G g o H G 1.?s b B B C 2.|b56¢30A m i H A C 3.¤i(IgA?B IgD?B IgE?B IgG4)?C 4.|b M s A9i B t i i z(opsonization)?B(chemotaxis)?B r(anaphylatoxin) B H s(immune adherence)?B g(passive cutaneous anaphylaxis) C 5.?W C G B G b A H l s b t A H WHO(¥ )a(¨p G B B B B B B B B)|h H W(¨p G(properdin) B l l(initiating factor)?B B l(factor B)?B D l(factor D))?A l h b e W(?I)¥H O C G

01. ¥ D n O g E y t C A c o F,?m S,¨A H y IgG1?B IgG2?B IgG3IgM i A IgG4?B IgA?B IgD?B IgE h C(μ) O C1M A C1O3

l A O A F1C1q?A2C1r2C1s l A t l A C1q l q40A A C1q6y A C1Fc q(μ)?A C1q A C1r I C1r?A I C1r S C1s肽 C1s?A i i q C H C1s?A H i C1s I C1s?C G q i G ?I(?I C1s) A b l s b I C1s C4C4a C4b,¤C2C2a C2b?A b l s b C4b C2a i I C4b2a?A D酶 i H q I(?I C1s)? C142(?I C4b2a) I(?I C1s)? C12(C2a) A酶(?I C4b2a)±C3a C3b?A C3a r A l h y B i M (mast cell)?i(histamine)?肽(basic peptide)(μ)?A C3b h i M A I C4b2a I C4b2a3b?A5酶 5i5?A i q C i H q I C142(?I C4b2a)+C3 IC1423(?I C4b2a3b ) A5酶(?I C4b2a3b)±5C5a C5b?A C5a r A l h y A B i M(mast cell)?i(histamine)?肽(basic peptide)?A C5b h C6A C5b67(§I C5b67)¥i (MAC)?A i g M q D,¨l q M A u l h i M A M C(μ) 01. ′ l l l(·l)(¨p:¤r B h) H IgA…(μ))±l C B l D l b l s b i C3C3a C3b A D l S B

试述参考资料补体活化的三条途径

1. 试述补体活化的三条途径。 答:1、经典激活途径: (1)激活物:主要是由IgG或IgM类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的免疫复合物。 (2)参与成分:C1、C2、C3、C4、C5、C6、C7、C8、C9。 (3)激活过程:分为识别阶段、活化阶段、膜攻击阶段。 (4)激活顺序:依次为C1、C4、C2、C3、C5--C9。 (5)转化酶:C3转化酶:C4b2b;C5转化酶:C4b2b3b。 (6)生物学作用:可在特异性免疫的效应阶段发挥作用。C5转化酶裂解C5后形成膜攻击复合物,最终溶解靶细胞;补体裂解形成的小片段C4a、C2a、C3a 在血清等体液中可发挥多种生物学效应。 2、旁路激活途径: (1)激活物:主要是病原体胞壁成分,如脂多糖、肽聚糖、磷壁酸等。 (2)参与成分:除C3、C5、C6、C7、C8、C9外,还有B因子、D因子、P 因子等。 (3)激活过程:首先激活C3,然后完成C5--C9的活化过程。 (4)激活顺序:依次为C1、C4、C2、C3、C5--C9。 (5)转化酶:C3转化酶:C3bBb;C5转化酶:C3bBb3b或C3bnBb (6)生物学作用: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在感染早期发挥重要作用。其生物学效应与经典途径相似。 3、MBL激活途径: (1)激活物:表面具有甘露糖、葡萄糖的病原微生物。 (2)参与成分:MBL、C反应蛋白、C2、C3、C4、C5、C6、C7、C8、C9。 (3)激活过程:A、MBL:MBL激活起始于炎症急性蛋白与病原体的结合。MBL 与病原体表面的甘露糖等糖类配体结合后,激活与之相连的MBL相关的丝氨酸蛋白酶(MASP)。MASP2与C1s活性相似,其激活补体的过程与经典途径相似;MASP1具有C3转化酶活性,其激活补体过程与旁路途径相似。B、C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与C1q结合使之活化,激活过程与经典途径相似。 (5)转化酶:C3转化酶、C5转化酶与经典途径相同。 (6)生物学作用: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在感染早期发挥重要作用。其生物学效应与经典途径、旁路途径相似。 2. 何为MAC? 答:MAC即膜攻击复合物,C5转化酶裂解C5形成C5b,C5b与C6、C7结合形成C5b67,该复合物插入靶细胞膜中,与C8结合形成C5b678附着与细胞表面,又与12个到19个C9结合,形成大分子C5b6789即膜攻击复合物。MAC裂解靶细胞,使靶细胞死亡。 第五章细胞因子 1.何为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 答:细胞因子(CK)是由基质细胞产生或活化免疫细胞分泌的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一类小分子蛋白质的总称。细胞因子分为: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生长因子和趋化因子。 趋化因子是一类由多种细胞产生的相对分子质量多为7—10KDa的促炎症细胞因子,具有激活和趋化白细胞的作用。

补体系统

补体系统 一.选择题 【A型题】 1.补体系统3种激活途径均必须有哪种成分参加? A.C1q B.C4和C2 C.C3 D.B因子 E.D因子 2.在经典激活途径中,补体的识别单位是: A.C1 B.C2 C.C3 D.C5 E.C9 3.经典途径中,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免疫球蛋白是: A.IgG B.IgE C.IgA D.IgM E.IgD 4.补体系统是: A.正常血清中的单一组分,可被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 B.存在正常血清中,是一组对热稳定的组分 C.正常血清中的单一组分,随抗原刺激而血清含量升高 D.由30多种蛋白组成的多分子系统,具有酶的活性和自我调节作用 E.正常血清中的单一组分,其含量很不稳定 5.既有趋化作用又可激发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的补体裂解产物是: A.C3b B.C4b C.C4a D.C5a E.C2a 6.下列哪种成分是C5转化酶? A.C3bBbP B.C4b2b C.C3bBb D.C3bBb3b E.C5b~9 7.三条补体激活途径的共同点是: A. 参与的补体成分相同 B. 所需离子相同 C. C3转化酶的组成相同 D. 激活物质相同 E. 膜攻击复合物的形成及其溶解细胞效应相同 8.具有刺激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的补体裂解产物是: A.C3a B.C3b C.C5b D.C4b E.C2a 9.关于补体经典激活途径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抗原抗体复合物是其主要激活物 B. C1q分子有六个结合部位,必须与Ig结合后才能激活后续的补体成分

C. C4是C1的底物,C4b很不稳定 D. 激活顺序为C123456789 E. 分为识别和活化两个阶段 10.参与旁路激活途径的补体成分不包括: A.C3 B.I因子 C.D因子 D.B因子 E.P因子 11.具有调理作用的补体裂解产物是: A.C4a B.C5a C.C3a D.C3b E.C5b 12.参与旁路激活途径的补体成分是: A.C3~C9 B.C5~C9 C.C1~C9 D.C1~C4 E.C1、C2、C4 13.关于补体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参与凝集反应 B. 对热稳定 C. 在免疫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D. 有免疫调节作用,无炎症介质作用 E. 补体只在特异性免疫效应阶段发挥作用 14.与免疫球蛋白Fc段补体结合点相结合的补体分子是: A.C3 B.C1q C.C1r D.C1s E.以上都不是 15.下列哪种补体成分在激活效应的放大作用中起重要作用? A.C1 B.C2 C.C3 D.C4 E.C5 16.经典途径中各补体成分激活的顺序是: A.C143256789 B.C124536789 C.C142356789 D.C124356789 E.C123456789 17.通过自行衰变从而阻断补体级联反应的补体片段是: A.C2a B.C3a C.C3c D.C4b E.C5a 18.关于补体三条激活途径的叙述,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A. 三条途径的膜攻击复合物相同 B. 旁路途径在感染后期发挥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