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

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的发展: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都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

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是如此复杂,以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学素养,那么不管教师做出多么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地反映出来;学校的复杂的教育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家庭。

教师教育格言经典语录

教师教育格言经典语录 1、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成功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探索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2、用教师的智慧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努力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3、永远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永远用宽容的心态面对学生。 4、扬黄牛精神,做平凡工作。 5、名副其实的教育,本质上就是品格教育。 6、人生的目标在于不断追求,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7、为他人的幸福而工作,才能达到自身的完善。 8、勤勤恳恳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堂堂正正做人。 9、当代能做老师的人必定是不平凡的人;因为教育事业本身就是不平凡的事业。 10、俯首甘为孺子牛,挥蹄勇做千里马。 11、人应该永远拥有两样东西:一盏永不熄灭的灯--希望之灯,一扇长开的窗--接纳之窗。 12、宽容别人等于祝福自己。 13、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14、欣赏别人的优点,善待别人的缺点,尊重别人的隐私,快乐自己的人生。 15、爱拼才爱赢

16、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 17、每一个学生都是好学生。 18、一个怯弱的教师决不能教出一个英勇的学生来。 19、友善伴随着孩子,他看见洒向人间的都是爱。 20、在优秀教师那里,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教师并不把现成的结论、对某一定理的正确性的证明告诉学生。 21、只有儿童集体的丰富多彩、生气蓬勃的生活,才是使每一个学生的才能开花结果的条件。如果认为只要对学生进行个别工作就能使他得到多方面的发展,那是一种很大的误解。 22、做教师最主要的是不说假话。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 23、对于面临着一个不可信赖的世界因而恐惧、失望的青少年来说,信任就意味着使人豁然开朗地领悟到人生的真理、人的存在的真理。 24、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 25、教育学生,从爱出发,爱是一种特持久而深刻的感情。 26、捧着一颗心,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 27、教育学生,从爱出发,爱是一种特持久而深刻的感情。 28、一个人的知识越丰富,艺术修养越高,智力发展越好,对美的感受和理解也越深刻。

苏霍姆林斯基的100条经典名言

苏霍姆林斯基的100条经典名言 一、论学生学习 1、懂得还不等于已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牢固的知识,还必须进行思考。(《给教师的建议》第33页) 2、学习吧,因为学习是一种福利和幸福。(《怎样培养真正的人》第123页) 3、浪费时间,就等于浪费人生无价的财富。(《怎样培养真正的人》第145页) 4、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给教师的建议》第24页) 5、死记硬背一贯是有害的,而在少年时期和青年时期则尤其不可容忍。(《给教师的建议》第101页) 6、学习的热切愿望,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学生学习活动最重要的动力。(《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第12页) 7、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不得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给教师的建议》第315页) 8、如果没有童话,儿童的完满的智力发展是不可思议的。(《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一)》第130页) 9、保留自由活动的时间是学生智力生活丰富的首要条件。(《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二)》第626页) 10、只有当每个少年从教育者那儿得到“活水”,他们的才干才能发挥出来。(《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三)》第543页) 11、低年级阶段的主要任务还是教会儿童学习。(《苏霍姆林斯基选集(四)》第588页) 二、论学生阅读 12、我的教育信念的真理之一,便是无比相信书的教育力量。(《教育的艺术》第178页) 13、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给教师的建议》第10页) 14、一本智慧丰富的、有鼓舞力的书,往往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教育的艺术》第178页) 15、自学有一个必备的条件,这就是个人要积累一些藏书。(《给教师的建议》第523页) 16、图书是知识不可缺少的源泉,是你精神财富取之不尽的源泉。(《怎样培养真正的人》第145页) 17、我认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任务,就在于使读书成为每个孩子最强烈、精神上不可压抑的欲望。(《怎样培养真正的人》第126页) 18、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给教师的建议》第51页) 19、做一个有思想的人吧。要善于在读书时思考,在思考时读书。(《怎样培养真正的人》第145页) 20、我坚定地相信,少年的自我教育是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给教师的建议》第391页) 21、阅读应当成为吸引学生爱好的最重要的发源地。学校应当成为书籍的王国。(《给教师的建议》第75页) 22、学校教育的缺点之一,就是没有那种占据学生的全部理智和心灵的真正的阅读。(《给教师的建议》第521页) 23、要教育学生不仅要读书,而且对某些书要反复地读。(《苏霍姆林斯基选集(四)》第688

20条叶圣陶教育箴言

20条叶圣陶教育箴言 叶圣陶先生,思想大家、教育名家,而他给自己的定位永远是“一位教师”。今天,小编帮你精选了一些叶圣陶先生的教育箴言,供您细细品读。 1、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使学生能自学自励,出了学校,担任了工作,一直能自学自励,一辈子做主动有为的人。 2、关于教育的见解,千差万别,可是扼要地区别起来,也很简单。大致可以分为相反的两派。就教育的目标说,一派希望受教育者成为工具,另一派希望受教育者成为人,独立不倚的人,不比任何人卑微浅陋的人。 3、我们更应该纠正的是对于考试的根本态度。现在有人要用考试为一个个的圈儿,把读书人的心拴住;被考试者则把它看作一道道的关口,希望能侥幸通得过去;这样还有什么教育的意义留存下来呢?我们竭诚地希望负责教育者注意:考试只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占一个小小的位置,把它过分的重视,甚至忘却了求取知识的本义,对于学生是无益有害的。 4、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德育方面,要养成待人接物和对待工作的良好习惯;智育方面,要养成寻求知识和熟习技能的良好习惯;体育方面,要养成保护健康和促进健康的良好习惯。

5、我当然要教小朋友识字读书,可是我不把教识字、教读书认为终极的目的。我要从这方面养成小朋友语言的好习惯。有一派心理学者说,思想是不出声的语言,所以语言的好习惯也就是思想的好习惯。......教识字、教读书只是手段,养成他们语言的好习惯也就是思想的好习惯,才是终极的目的。 6、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而学生所以要学要练,就为要进入这样的境界。 7、凡是人生的一切,从外铄得来的,虽言表名理,行合正谊,也不过是被动的。若是从“自觉”得来,便灵心澈悟,即知即行。 8、儿童总要在他们的实际生活中有所需求,自己去研究解决的办法,还要自己证实过、经验过,才会得到真的知识。 9、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决不应当加重学生的负担,也决不会加重学生的负担。 10、夫儿童之非缩小的成人,言教育者罔不知之,故成人之教养与观感虽未必不适于儿童,要不可挹次注往,必须自儿童之立场出发,方得谓之纯良之儿童读物。 11、德目(德育的目的)不该是挂在口头的语言,写在纸面的文字,而该是贯彻一切行为的态度和精神。

苏霍姆林斯基简介

苏霍姆林斯基简介 (1918——1970)。苏联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出生于乌克兰共和国一个农民家庭。1936至1939年就读于波尔塔瓦师范学院函授部,毕业后取得中学教师证书。1948年起至1970去世,担任他家乡所在地的一所农村完全中学——巴甫雷什中学的校长。自1957年起,一直是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68年起任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69年获乌克兰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功勋教师称号,并获两枚列宁勋章和1枚红星勋章等。 苏霍姆林斯基在从事学校实际工作的同时,进行了一系列教育理论问题的研究,写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巴甫雷什中学》、《公民的诞生》、《失去的一天》等教育专著。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B·A·Cyxomjnhcknn,В·А·Сухомлнский,1918-1970),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 苏霍姆林斯基理论 1.论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从多角度论述了教育目的,提出了“培养共产主义建设者”、“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聪明的人”、“幸福的人”、“合格的公民”等等。其中最集中的也最深刻的一个观点是要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而培养这种人需要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任务,即应使“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渗透和相互交织,使这几个方面的教育呈现现个统一的完整的过程”。关于德育,他明确指出,“和谐全面发展的核心是高尚的道德”。他特别调要使学生具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和精神需要,认为“精神空虚是人的最可怕的灾难”。要求教师和家长尊重儿童的人格,全面关心儿童。他说:“如果有人问我,生活中什么是最主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犹豫的回答说…爱孩子?。”他提出了“要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的主张,并努力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学校的墙壁也说话”。他同时指出爱不等于无原则的溺爱,应该用严格的纪律和道德规范去要求儿童,并注重通过集体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关于智育。他认为智育就其本质与任务来说,包括给学生以系统的科学知识、形成科学世界、发展智力等方面。智育是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进行的,通过传授,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并发展他们的智力。他是知识与智力的统一论者,提出学生的知识要建立在广阔的“智力背景”上,创造了许多新鲜经验,其中包括:给儿童上思维课;开展课外读书;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参加课外小组活动等。关于体育。他说:“对健康的关注,这是教育工作者首要的工作。孩子的精神生活、世界观、智力发展、知识的巩固和对自己力量的信心,都要看他们是否乐观愉快,朝气蓬勃。 关于美育。他指出:“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建全的有力源泉”,在青少年整个受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抓紧美育的实施。他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美的情感和塑造他们美的心灵,并提出了进行美育的多种多样的途径和手段,如通过观赏大自然感受美,通过文学艺术作品鉴赏美,通过动手劳动创造美等,甚至要求儿童重视衣着美和仪表美。总之,在整个美育过程中,美育应随时、随处进行。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50句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50句 苏霍姆林斯基是乌克兰卓越的教育家、教师、思想家和作家,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50句。他的一生留给我们许多关于教育的知识名言。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欢迎阅读,希望能够带给你们启发与帮助。更多资讯尽在名人名言栏目! 1.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他教育的学生不会有任何特色。 2.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 3.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 4.孩子提出的问题越多,那么他在童年早期认识周围的东西也就愈多,在学校中越聪明,眼睛愈明,记忆力愈敏锐。要培养自己孩子的智力,那你就得教给他思考。 5.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苏霍姆林斯基 6.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

7.如果不去加强并发展儿童的个人自尊感,就不能形成他的道德面貌。……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 8.对父母和同志,对集体和社会,对人民和祖国的义务感,要像一根红线一样贯穿人的一生。不懂得什么是义务和缺乏义务感,就谈不上人的道德,也谈不上集体。 9.只有在有良心和羞耻心的良好基础上,人的心灵中才会产生良知。良心,就是无数次发展为体验、感受的知识,正是在它的影响下,必然会派生羞耻心、责任心和事业心。 10.爱人吧!对人的爱是你道德的核心!应当这样生活:让你的道德核心健康、纯洁、强大无比!做一个真正的人,这就是说要为你周围的人贡献出自己心灵的力量,让他们更美好,精神上更富有、更完美;让你生活中接触的每一个人从你那儿,从你的心灵深处得到一点最美好的东西。 11.只有心地善良的人才能易于接受道德的熏陶。谁要是没有受到过善良的教育,没有感受过与人为善的那种欢乐,谁就不感觉到自己是真实而美好的事物的坚强勇敢的卫士,他就不可能成为集体的志同道合者。 12.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在于让每个儿童看到人的心灵美,珍惜爱护这种美,并用自己的行动使这种美达到应有的高度。 13.如果善良的情感没有在童年形成,那么无论什么时候你也培养不出这种感情来。因为人的这种真挚的感情的形成,是与最初接触

小学教师教育格言

小学教师教育格言 篇一:小学教师教育格言 小学教师教育格言 每时每刻都能用耐心和爱心去发现孩子,欣赏孩子,培养孩子。只有欣赏孩子的现在,才能塑造孩子的未来。——何小花教师的加法是增加桥粱,教师的减法是减少荒凉,于是,在加加减减中天堑变通途,荒漠变绿洲。——赵丽娟 舍弃一些可有可无的花架子,在教育实践中找到一条务本求实的路,勇敢地走下去,我相信,一定能演绎出一种属于我自己的最平实的教育理想!——李娟 教育的真谛在于知孩子之心,观孩子之面,想孩子所想,乐孩子所乐……一切缘于孩子、服务孩子、发展孩子!——王金芳以母爱般的温柔,以父爱般的严格,以朋友般的热情,为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营造一个友爱、和-谐、民-主向上的环境。——王莉 成功教育的第一要素,便是心中有爱。只要你用真挚的爱去滋润他们,把他们当成朋友,就会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徐志霞 教师的爱心是无形的教育。让我们用爱心铺设一条通向学生心灵的大道,用真心真情谱写壮丽的人生乐章。——裔莎

爱在左,责任在右。生命之路,陪着孩子们走一程,无论他是孤单寂寞抑或是踌躇满志。——殷琴 对后进生,班主任请用睿智引导,更要耐心等待。相信等待之后,会有一朵绽开的鲜花迎向你!——张晓燕 孩子的“真实”比“做出来的真诚”更可爱。月亮从不为自已不是星王而从天上掉下来,相反,它处于一种非常美妙的格局中:这便是众星拱月。——赵雯 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每一个幼稚的想法;用宽容对待学生成长中的不足;用发展的眼光期待他们的成长。——陈玉青 篇二:教师教育格言大全 教师的教育格言 ------东开张用爱心滋润心田;用耐心绽开笑脸;用真心温暖童年;用诚心美丽明天。如是执教,几于真师!——————罗军红 学校应该是学生快乐的天堂,教师应该是学生对话的天使。 ————王军刚 老师的爱是雨天里的一把把小伞,为孩子们的心灵撑起一方方无雨的晴空。 ————杨建业 一味地埋怨学生,倒不如先检点自己。————陈建平关心是爱,宽容是爱,尊重是爱,理解也是爱。————杨伟娟真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 瓦西里·亚力山德罗维奇·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从17岁即开始投身教育工作,直到逝世,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出生于乌克兰共和国一个农民家庭。1936至1939年就读于波尔塔瓦师范学院函授部,毕业后取得中学教师证书。1918年起至1970去世,担任他家乡所在地的一所农村完全中学——巴甫雷什(也译作帕夫雷什)中学的校长。自1957年起,一直是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68年起任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69年获乌克兰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功勋教师称号,并获两枚列宁勋章、1枚红星勋章、多枚乌申斯基和马卡连柯奖章等。 在长达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中,他始终处于教育的第一线。长期的教育实践,使他积累了丰富的实际教育工作经验。在实践中他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前辈教育家的思想。他在自己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理论概括创建了洋溢着创新意识的教育思想体系。 一、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治校”思想 ( 一) “教育思想治校”的内涵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管理思想是在学校管理中的具体实践中形成的。他针对前苏联学校管理实践中存在的形式主义的做法以及其他误区,结合前人的学校管理思想和自己的思考提出了“教育思想治校”的思想。凡读过《帕夫雷什中学》一书的人,定会留下这样一个深刻印象:苏霍姆林斯基作为“教师的教师”的高明之处,在于让教师们过着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即给他们提供充裕的自由支配的时间,让他们有暇思考教育学工作难题,有暇结合工作实际博览群书,引导他们沿着实践、读书、科研相结合的道路不断前进,使之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最终达到用共同的教育信念把全体教师团结成一支攻克教育堡垒的坚强队伍。苏霍姆林斯基把教育思想治校的重点放在了对教师队伍的建设上,他不仅领导全体教师进行创造性劳动,把整个学校变成了一个活跃的“创造实验室”,而且在实践中采取了许多旨在培养教育素养的,颇具特色的做法。 ( 二) 教师队伍的建设 1. 教师的教育素养 把教师放在第一位,很赞同学校有选教师的特权,否则办不好学校。他认为选教师必须坚持两条原则:热爱学生和教育工作;有钻研精神。 2. 抓科研、提升教师的创造力 苏霍姆林斯基对凯洛夫教育学不满,认为有95%是向师范生灌输如何教知识、讲知育,他认为学生是需要个别对待的,具体他采取了两项特殊的措施:(1)典型案例研究。(2)心理学研究会。 3. 关于教师管理 他认为,要办好一所学校,没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不行的。作为学校领导,应该关心爱护教师,尽量减轻教师的负担。他说:“教师要精力充沛地工作,就需要休息;要提高教学质量,就需要有自由时间,以供读书和研究。自由支配时间是根,它滋润着教育艺术的枝和叶。” 二、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发展教育理论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苏霍姆林斯基根据苏联社会的要求和自己的实践,提出苏联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这是他终生执著追求的目标,也是他的教育思想的核心。他认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就是把丰富的精神生活、纯洁的道德、健全的体格和谐结合在一起的新人,是高尚的思想信念和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融为一体的人,是把对社会的需求和为社会劳动和谐统一起来的人。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实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精选本)》 15 学生需要自由活动时间,就像健康需要空气一样 学生需要自由活动时间,就像健康需要空气一样:之所以需要这种时间,是为了使学生可以学习很好,不经常感到有落后的危险。自由活动时间是学生智力生活丰富的首要条件,能使他们生活中不仅有学习,而且意味着使学习富有成效。 (第二卷626页《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要给孩子空余时间 只有当孩子每天能按自己的愿望随意使用不少于5~7个小时的空余时间,才有可能培养出聪明的、全面发展的人来。离开这一点去谈论全面发展,谈论培养素质、爱好和天赋才能,只不过是一些空话而已。 (第四卷230页《帕夫雷什中学》) 要教会少年独立和合理地利用独立支配闲暇时间 假如教师和共青团组织从所谓爱惜少年出发,寻求的只是什么才能引起他的兴趣,考虑的只是为他组织好星期日的娱乐,那么我们大家对学生表现出来的便是百分之百的漠不关心,因为我们没有教会他独立和合理地利用独立支配的闲暇时间。 (第五卷334页《教育与自我教育》)

让每个少年每天有几小时自由支配的时间 让每个少年每天有几小时自由支配的时间,这一点十分重要。他每天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选择利用它去探究自己喜欢的事情。 (第五卷341~342页《教育与自我教育》) 学生每天的空闲时间不应少于4~5小时 学生每天的空闲时间不应少于4~5小时,在这些时间里学校不应安排学习,在家里也不应该再做功课。这是学生多方面的精神生活所必需的时间。 (第五卷479页《既要见树木,也要见森林》) 七、首先要让孩子体验学习中取得成绩的欢乐 首先要让孩子体验学习中取得成绩的欢乐 我们要努力做到使每一个孩子在他喜爱的事情中,首先体验到是在学习中品尝到取得成绩的欢乐。 (第一卷318页《学生的精神世界》) 寻找脑力劳动的欢乐 作为劳动的学习的实质就在于,人愿意动脑筋,有一种想进行思考。想完成其中有许多困难的智力任务的愿望和志向。如果人的精神生话中充

教育家名人名言+教师格言

教育家名人名言 1、多蹲下来听孩子说话,你看到的将是—个纯真无暇的世界!阮庚梅 3、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在能够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以前,他已经就受到教育了。卢梭 4、要永远觉得祖国的土地是稳固地在你脚下,要与集体一起生活,要记住,是集体教育了你。那一天你若和集体脱离,那便是末路的开始。奥斯特洛夫斯基 5、初期教育应是一种娱乐,这样才更容易发现一个人天生的爱好。柏拉图 6、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苏霍姆林斯基 7、教育!科学!学会读书,便是点燃火炬;每个字的每个音节都发射火星。雨果 8、儿童应该受到良好的教育,这是一般做父母的人的责任,也是他们关心的事,而且国家的幸福与繁荣也靠儿童具有良好的教育。洛克9、把子弟的幸福奠定在德行与良好的教养上面,那才是唯一可靠的和保险的办法。洛克 10、人如同陶瓷器一样,小时候就形成一生的雏形。幼儿时期就好比制造陶瓷器的粘土,给予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成为什么样的维形。塞德兹 11、即使天才,在生下来的时候的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的儿童一样,决不会就是一首好诗。因为幼稚,当头加以件戕贼,也可以萎死的。鲁迅 12、父母关心孩子的性健康,等于给了孩子一生的幸福。马文会 13、教育之于心灵,犹雕刻之于大理石。爱迪生 14、父母良好的情感气息,家庭和睦的生活氛围,是培养孩子健康心理的环境基础。吕斌 15、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哈钦斯 16、父母在批评孩子时,请给孩子留点面子。成功的家庭教育来自于父母对孩子的深入了解,接受和尊重孩子,而不是揭孩子的短。吕斌 17、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18、对于儿童,做父母,做教师的责任,便是如何教导他们,使之成为健康活泼,有丰富知识,有政治觉悟和良好体现的现代中国儿童,现代中国人。陈鹤琴 19、人类教育最基本的途径是信念,只有信念才能影响信念。乌申斯基 20、科学书籍让人免于愚昧,而文艺作品则使人摆脱粗鄙;对真正的教育和对人们的幸福来说,二者同样的有益和必要。车尔尼雪夫斯基 21、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陶行知 22、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他教育的学生不会有任何特色。苏霍

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教育理论

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教育理论 (2013-01-12 20:47:21) 转载▼ 分类:学科素材 标签: 杂谈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伟大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他一生从教 长达35年,他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出发,创造性地将“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个性发展”融合在一起,提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 思想,并将其作为学校教育的理想和目标。苏霍姆林斯基关于个性全面和谐发 展的观点是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活动的基石,也是他的全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 践活动的起点和终点。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和谐教育思想对我们当今的教育教学 改革仍有宝贵的借鉴价值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和谐的教育”。和谐教育就是把人的活动的两种职能结合起来(①认识、理解客观世界;②人的自我表现。及世界观、意志、信念、性格在劳动和创造 中以及机体的互相关系中的表现)使之达到平衡。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正是在人的自我表现上。应当深入研究,并朝着这个方向来改革教育工作。他认为,教 育工作的许多弊病的根源就在于人的活动的两种职能不和谐,在于人的表现的 片面性,在于把人的表现局限于知识的评分上:一个人得了好分数,他就是好 学生;得了坏分数,就是毫无出息的人。苏霍姆林斯基的这个思想丝毫没有不 重视学习的意思,他说:“我的思想是:要毫无例外地使所有的学生都能热烈 地爱科学、爱学习和爱学校,使书籍、科学、学校和智力财富成为学生的主要 爱好和主要兴趣,使少年和青年把追求智力充实的、丰富而美满的精神生活当 作自己的重要理想,使每一个学生在学校毕业的时候都能带走渴求知识的火花,并使它终身不熄地燃烧下去。”在此,主要强调要重视人的活动的另一种职能:即人的自我表现。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培养人的时候,不要忽视:“人的所有 方面和特征的和谐,都是由某种主导的东西所决定的……在这个和谐中起决定 作用的、主导的成分就是道德。”“道德是照亮全面发展的一切方面的共源。”就个体发展而言,德、智、体密不可分,但“德”是体现个体精神面貌的决定 因素,“德”决定着人的发展方向、动力,调节着“才”的运用。苏霍姆林斯 基认为,青年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要通过积极的正面教育, 努力发掘其人格中每一个闪光点,对其善的行为多加赞赏,触发其处于潜意识 状态的道德情感,从而达到“扬善抑恶”的目的,促进其道德品质的发展。(二)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涵义。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所谓个性全面和谐发展 即意味着人在品行上以及同他人相互关系上的道德纯洁,意味着体魄的完美、 审美需求和趣味的丰富及社会和个人兴趣的多样。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个个 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应当第一,是社会物质生产领域和精神生活领域中的创 造者;第二,是物质和精神财富的享用者;第三,是有道德和文化素养的人, 是人类文化财富的鉴赏者和细心的保护者;第四,是积极的社会活动者、公民;最后,是树立于崇高道德基础之上的新家庭的建立者。 苏霍姆林斯基还强调指出,全面发展是指学生的身体、品德、智力、劳动和美 感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忽视哪一方面或只偏重哪一方面的教育,都是片面的教育。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则要求使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经典名言

苏霍姆林斯基经典名言100句 2010年4月10日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杰出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在他3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教育著述。随着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发扬,这些教育著述逐渐成为广大教师心目中的教育经典,他的许多教育主张和言论被广泛引用,成为我们镌刻于心的经典名言。 打开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著作,闪烁着其教育智慧光芒的名言佳句比比皆是,许多研究者在阅读过程中,辑录出版了多种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笔者从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中,专门选取了其中100条最经典的名言。这些经典名言言约意丰,琅琅上口,供教师们在学习和引用时参考。 一、论学生学习 1、懂得还不等于已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牢固的知识,还必须进行思考。(《给教师的建议》第33页) 2、学习吧,因为学习是一种福利和幸福。(《怎样培养真正的人》第123页) 3、浪费时间,就等于浪费人生无价的财富。(《怎样培养真正的人》第145页) 4、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给教师的建议》第24页) 5、死记硬背一贯是有害的,而在少年时期和青年时期则尤其不可容忍。(《给教师的建议》第101页) 6、学习的热切愿望,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学生学习活动最重要的动力。(《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第12页) 7、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不得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给教师的建议》第315页)

8、如果没有童话,儿童的完满的智力发展是不可思议的。(《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一)》第130页) 9、保留自由活动的时间是学生智力生活丰富的首要条件。(《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二)》第626页) 10、只有当每个少年从教育者那儿得到“活水”,他们的才干才能发挥出来。(《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三)》第543页) 11、低年级阶段的主要任务还是教会儿童学习。(《苏霍姆林斯基选集(四)》第588页) 二、论学生阅读 12、我的教育信念的真理之一,便是无比相信书的教育力量。(《教育的艺术》第178页) 13、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给教师的建议》第10页) 14、一本智慧丰富的、有鼓舞力的书,往往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教育的艺术》第178页) 15、自学有一个必备的条件,这就是个人要积累一些藏书。(《给教师的建议》第523页) 16、图书是知识不可缺少的源泉,是你精神财富取之不尽的源泉。(《怎样培养真正的人》第145页) 17、我认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任务,就在于使读书成为每个孩子最强烈、精神上不可压抑的欲望。(《怎样培养真正的人》第126页) 18、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给教师的建议》第51页)

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教育发展观

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教育发展观 [摘要]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伟大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他一生从教长达35年,他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出发, 创造性地将“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个性发展”融合在一起, 提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 并将其作为学校教育的理想和目标。优化育人环境、重视师德建设、多元评价学生、关注家长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四大主要途径。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对我国当前的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发展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前苏联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作家,他从实践出发,建立和完善了“全面和谐教育理论”,不仅对我国20世纪中、下叶的教育理念有影响, 而且对于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全力推进素质教育、创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苏霍姆林斯基的一生都是在十月革命胜利后的社会中度过的。他1935年走上教师工作岗位,先后经历了苏联20世纪30年代教育的调整,经历了战后教育的恢复与发展, 经历了1958年的教育改革,经历了60年代教育的现代化阶段。苏霍姆林斯基的主要教育活动阶段是在20世纪50~70年代。这一时期,苏联的普遍教育中,出现了普遍而又尖锐的升学与就业的矛盾。主要原因是苏联在 30~50 年代曾经强调劳动者知识化, 普通学校中也以为高等教育输送合格新生作为主要任务, 但在50年代中叶以后,因中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使高校不能容纳全部中学毕业生,而这些学生又未在中学做好直接参加社会劳动的思想和技术准备,因而不可能顺利就业,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游手好闲的人, 从而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苏霍姆林斯基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出发,提出把全体学生都培养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和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 二、“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内容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所谓和谐教育,就是如何把人的活动的两种职能配合起来,使两者得到平衡:一种职能就是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另一种职能就是人的自我表现,自己的内在本质的表现,自己的世界观、观点、信念、意志力、性格在积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学校教育名言

论学校教育 1、学校应当像一块磁石,以自己有趣而丰富的生活吸引学生。(《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一)》第527页) 2、科学的发展,国民道德的进步以及新的共产主义社会关系的建立,都取决于学校。(《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一)》第89页) 3、教育??这首先是人学。(《育人三部曲》第11页) 4、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门艺术。(《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第388页) 5、我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说:爱孩子。(《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三)》第4页) 6、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帕夫雷什中学》第21页) 7、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帕夫雷什中学》第10页) 8、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教育的艺术》第9页) 9、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给教师的建议》第77页) 10、手能够教会头脑准确地、清晰地思考。(《给教师的建议》第543页) 11、劳动,只有劳动,才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第209页) 12、我们通常把劳动称为伟大的导师。(《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

第341页) 13、必须让少年去经常接触大自然,让他们在大自然中生活。(《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三)》第781页) 14、大自然是一本书,是思维的摇篮。(《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第789页) 15、孩子们整个夏天赤脚走路,下雨天也是一样。(《给教师的建议》第387页) 16、要像爱护最宝贵的财富一样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这朵娇嫩的花儿。(《给教师的建议》第316页) 17、我们教育的人,不管他是个多么“没有希望”和“不可救药”的钉子学生,他的心灵里也总有点滴的优

陶行知_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

陶行知名言警句 教书育人: 1.?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2.?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3.?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4.?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5.?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6.?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 7.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8、.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 为人师表: 1.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2.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 因材施教: 1.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2.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教学方法: 1.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2.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 3.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成功教育: 1.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启发式教学:

教育箴言

1、老师就是学生的镜子,学生是教育的作品。 2、你亲近了孩子,他们便会爱上你;你尊重了孩子,他们便会爱上学习。 3、用爱心关注孩子成长,用微笑呵护孩子心灵,用智慧激发孩子潜能。 4、用爱心去塑造,用真心去感召,用恒心去熏陶,用信心去赶超。 5、耐寂寞,苦心钻研,一心一意育新人;守清贫,专心揣摩,千辛万苦培 英才。 6、舍课堂千律一音,得课堂万紫千红。 7、好厨师看食材定烹饪手段,提鲜调味;好教师量人才排学习方案,培优补 缺。 8、生命无常,慧命永存;爱心无涯,精神常在。 9、教师应做一名塑梦者,为学生插上梦想的翅膀,指引他们在自己想象的王 国里自由地翱翔。 10、胸怀敬畏之心奠基教育事业,常记百年树人实现强国梦想。 11、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教师要创造享受慢的过程。 12、彼岸风光虽好,脚下却非坦途,我愿当好引路人,让每个孩子走向成功。 13、教之道在于“度”,学之道在于“悟”。 14、知识是海,学生是船,老师是帆,引领孩子到达成功的彼岸。 15、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未来的希望。 16、做中教、做中学,教学做合一;心相连、手相牵,真善美育人。 17、坦诚做人,真诚待人,虔诚育人。 18、教师不要将学生与学生比较,而要拿学生的今天和昨天比较,若有进步, 就要鼓励。 19、能用耳倾听,用眼关注,用嘴夸奖,用心关怀学生的老师一定是最聪明 的。 20、只有尊重别人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只有善待学生的教师才能得到 学生的拥戴。

21、给孩子留下成长路上甜蜜的回忆;给自己存下未来岁月满满的财富。 22、用心想学生事,用智谋教师事,用力干学校事,用情成教育事。 23、只有当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伴随着师生情感的交流而进行,才能达到最 佳境界。 24、与其板着面孔说教,不如面带微笑唤醒。 25、夸赞常在口,关爱常在心,激情常在胸。 26、用心关注孩子,用心理解孩子,用心教育孩子。 27、用仁爱之语育仁爱,让仁爱之行生善行。 28、教育是火种,点燃了孩子的心灵之火;教师是台阶,承受着孩子向上攀 登。 29、以心换心,以爱博爱,倾其所有,共造幸福,播种爱心,收获幸福。 30、用心做事,事事成就;用爱育人,人人成才。 31、教师的梦想应该是为学生架起通往梦想的桥梁。 32、做学生心中最公平的称,寻孩子身上最闪光的金。 33、在教育的百花园中,我愿为早春的百花吐艳、金秋的硕果累累,奉献自 己无悔的青春。 34、心境澄明,方觉学生稚纯可爱;愿景阔大,始知讲台趣味盎然。 35、用教师的智慧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努力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 外。 36、用行为示范学生,用思想点燃学生,用智慧启迪学生,用人格影响学生。 37、做一个洒脱的教育者,做一个健康的教育者,不为名,不求利,上进每 一天。 38、班风正就是质量,学风浓就是效率,教风优就是发展。 39、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用宽容的胸怀对学生,用激励的语言教学生,用 规范的行为带学生。 40、数十载杏坛辛勤耕耘,万千棵桃李遍布天下。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和陶行知教育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从17岁即开始投身教育工作,直到逝世,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一、生平及主要教育活动 1918年,苏霍姆林斯基诞生在乌克兰基洛沃格勒一个贫民家庭。 1926年,入一所7年制的农村学校。1933年毕业,翌年入短期师资训练班,1935年结业后便开始当小学教师。 1939年,在波尔塔瓦师范学院语言文学系接受函授教育,取得了中学教师的合格证书,并先后担任中学语文教师、教导主任。 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开始后,他立即奔赴前线,受过重伤。伤愈后不能重上战场,被委任为一所中学的校长。家乡解放后回到当地,任区教育局长。 1947年,主动申请调回学校工作。1948年开始担任帕夫雷什农村中学校长。直到1970年逝世,享年52岁。 在长达三十多年的教育活动中,他一边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一边坚持教育科学研究。一生写下了41本教育专著,600多篇教育论文教育论文和1200多篇童话、故事和短篇小说。其中较著名的有:《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给教师的建议》《帕夫雷什中学》《和青年校长的谈话》等。 他生前是乌克兰共和国的功勋教师、原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曾获得两枚列宁勋章、多枚乌申斯基和马卡连柯奖章,被人们称为“教育思想泰斗”。他的书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他所领导的帕夫雷什中学被列为世界上著名的实验学校之一。 二、主要教育思想 (一)论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从多角度论述了教育目的,提出了“培养共产主义建设者”“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聪明的人”“幸福的人”“合格的公民”等等。其中最集中的也最深刻的一个观点是要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而培养这种人需要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任务,即应使“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渗透和相互交织,使这几个方面的教育呈现现个统一的完整的过程。”关于德育,他明确指出,“和谐全面发展的核心是高尚的道德”。他特别调要使学生具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和精神需要,认为“精神空虚是人的最可怕的灾难。”要求教师和家长尊重儿童的人格,全面关心儿童。他说:“如果有人问我,生活中什么是最主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犹豫的回答说‘爱孩子’”。他提出了“要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的主张,并努力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学校的墙壁也说话”。他同时指出爱不等于无原则的溺爱,应该用严格的纪律和道德规范去要求儿童,并注重通过集体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关于智育。他认为智育就其本质与任务来说,包括给学生以系统的科学知识、形成科学世界、发展智力等方面。智育是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进行的,通过传授,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并发展他们的智力。他是知识与智力的统一论者,提出学生的知识要建立在广阔的“智力背景”上,创造了许多新鲜经验,其中包括:给儿童上思维课;开展课外读书;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参加课外小组活动等。在帕夫雷什中学,所有学生整个下午都参加各种课外小组活动,小组多达到一百多个。 关于体育。他说:“对健康的关注,这是教育工作者首要的工作。孩子的精神生活、世界观、智力发展、知识的巩固和对自己力量的信心,都要看他们是否乐观愉快,朝气蓬。”并响亮地喊出了“健康、健康,再一个还是健康”的口号。他不允许低年级儿童在室内进行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一、论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从多角度论述了教育目的,提出了“培养共产主义建设者”,“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聪明的人”,“幸福的人”,“合格的公民”等等。其中最集中的也最深刻的一个观点是要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1)而培养这种人需要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任务,即应使“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渗透和相互交织,使这几个方面的教育呈现现个统一的完整的过程。”(2)关于德育。他明确指出,“和谐全面发展的核心是高尚的道德”。(3)特别调要使学生具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和精神需要,认为“精神空虚是人的最可怕的灾难。”(4)要求教师和家长尊重儿童的人格,全面关心儿童。他说:“如果有人问我,生活中什么是最主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犹豫的回答说:“爱孩子”。(5)他提出了“要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的主张,并努力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学校的墙壁也说话”。同时指出爱不等于无原则的溺爱,应该用严格的纪律和道德规范去要求儿童,并注重通过集体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关于智育。他认为智育就其本质与任务来说,包括给学生以系统的科学知识、形成科学世界、发展智力等方面。

智育是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进行的,通过传授,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并发展他们的智力。他是知识与智力的统一论者,提出学生的知识要建立在广阔的“智力背景”上,创造了许多新鲜经验,其中包括:给儿童上思维课;开展课外读书;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参加课外小组活动等。在帕夫雷什中学,所有学生整个下午都参加各种课外小组活动,小组多达到一百多个。 关于体育。他说:“对健康的关注,这是教育工作者首要的工作。孩子的精神生活、世界观、智力发展、知识的巩固和对自己力量的信心,都要看他们是否乐观愉快,朝气蓬。”(6)并响亮地喊出了“健康、健康,再一个还是健康”的口号。他不允许低年级儿童在室内进行三小时以上的脑力劳动,反对让12-15岁的少年每天花费四、五个小时去做家庭作业。他带领师生在校园内外种植大量植物,为孩子们建立天然的“氧气厂”。在教室内,注意合理采光,定期检查课桌椅与学生身高之间的适合程度,注意学生合理的营养等。他钻研了15年之久,为帕夫雷什中学制定了新作息制度,保证劳动和休息、活动与睡眠的恰当交替。 关于美育。他指出:“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建全的有力源泉”,在青少年整个受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抓紧美育的实施。他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美的情感和塑造他们美的心灵,并提出了进行美育的多种多样的途径和手段,如通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