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广播电视体制特点

美国广播电视体制特点

美国广播电视体制特点
美国广播电视体制特点

美国广播电视体制特点

1. 以赢利作为最终目标。耍赢利就要争取广告客户;那些大的广告客户即大企业、大银行花相当程度上制约着电视台的成败命运;那么,电视台必须倾向、迎合甚至自觉地代表那些大企业、大银行的利益。

2. 以收视率作为节目制作、播出的直接目标。“电视台把节目播给观众看,然后把观众卖给广告商”,这是美国电视台运作的基本规则。要争取广告,节目必须有相当的收视率;收视率越高,那么广告客户越多,广告收费也越高。所以,收视率是美国电视台所有节目的第一生命。比如美国一年一度的元旦超级杯橄榄球比赛,每30秒的广告费从90年的75万美元一路攀升,到1999年每30秒的广告费高达190万美元,且条件苛刻,但仍旧应者如云,原因就在收视率高,全美估计有50%左右家庭收看,全球有15亿人收看,奇货可居。

3. 以迎合受众为节目策划的基本原则。这必然使节目有媚俗、低级的倾向。美国各电视台娱乐性节目的比重大大高于严肃的时政节目。而且,新闻节目也出现了娱乐化的倾向。一是爆炒政界、社会名流的绯闻案、暴力案,像近几年人们耳熟能详的“辛普森杀妻案”、“戴安娜王妃之死”、“克林顿丑闻”等等,美国各大电视台全力以赴,连续数月,各种细节不嫌其详。二是新闻的故事化倾向。新闻本来是以传播信息为主的,但90年代初以来,为迎合普通观众的口味,美国电视新闻尽可能故事化,一批“基于事实”加上许多“合理想象”的杂志性新闻节目纷纷出笼。像CBS的《街头故事》,以犯罪、毒品、卖淫等都市生活的阴暗面为背景,每周播出一个新闻故事。ABC和NBC则

播出《没有公开的故事》《没有结果的秘闻》,挖掘联邦调查局内部阴谋、犯罪、伤害事件的秘闻,以一些真实故事加上道听途说来吸引受众。这些新闻节目使得新闻、纪录节目和娱乐性节目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

4. 垄断竞争是美国整个电视业运作的基本模式。长期以来,美国的三大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美国广播公司(ABC)、全美广播公司(NBC)有效地控制了美国70%以上的观众市场。90年以后,随着联邦通讯委员会放松规则,又有三家电视网进人各观众市场,即福克斯广播公司(FBC)、派拉蒙广播公司(UPN)釉时代华纳公司(WB)。这六大公司目前控制着全美90%左右的观众市场。这些大公司实力雄厚,人才荟萃,为追逐观众进行激烈竞争。所以,电视台节目不断创新,设备不断更新,从而使电视台节目丰富多彩,花样百出,其中也不乏经典之作,世界一些重大事件能迅速及时报道出来。在新千年到来之时,美国上述六家公司都派遣记者奔赴世界各地,从报道千禧岛上吉里巴斯全球新千年第一缕曙光开始,连续25小时,逐一现场播出全世界各地进人新千年时区的国家和主要大都市欢庆活动,场面壮阔,精彩纷呈,没有雄厚的财力和高技术难以做到。同时,美国大的电视公司对政府政策有相对独立的立场以及其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可以顶住来自政府和其他方面压力,使得它们在批评美国政府、抨击社会腐败现象方面有许多深刻的、精辟的观点。像《60分钟》《20/20》等专栏节目以其对美国的时政的深邃见解为观众称道,长盛不衰。

国外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状况

3.3 世界各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现状 自从收音机和电机机发明以后,广播电视业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制作和播出节目的数量增长迅速,一些大的跨国集团公司通过“交并、联合、重组”、“跨媒体、跨行业、跨区域、跨国界经营”、“传统媒体与网络的结盟”、“数字化、网络化”等方式,扩大服务领域,掌控资源,提供更多适合公众的广播电视节目,在满足公众精神需求的同时,创造经济效益。全球大的媒体集团,如美国时代华纳、新闻集团、维亚康姆以及日本、英国的媒体“跨国”巨头,越来越支配着广播电视业的节目制作市场。在这些“跨国”巨头的引导下,全球50家媒体公司占据了当今世界上95%的传媒产业市场。目前传播于世界各地的新闻,90%以上由美国和西方国界垄断,其中又有70%是由跨国大公司垄断;美国还控制了全球75%的电视节目的生产和制作。 新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广播电视打破了国界界限,成为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视服务的多频道化、跨国传播化趋势对节目内容也产生了越来越大的需求。与此相适应,在数字化、网络化、融合化趋势的带动下,一些国家在新资源、新市场、新服务的开上也显示出雄厚的实力。 近年来,世界传媒业变革进一步加快,技术进步使用户能以更便捷的方式享受更多更好的服务。新闻集团、维亚康姆、时代华纳、迪斯尼、贝塔斯曼等传媒集团占据着巨大的世界市场份额。 新闻集团:主营业务有电影娱乐、电视、有线网络节目、卫星直播电视、杂志、报纸、出版等,主要业务区域为美国、欧洲大陆、英国、澳大利亚、亚洲等地区。截至2005年,该集团总资产为550亿美元,年收入约240亿美元,其中40%来找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从业务来看,新闻集团旗下的电影、有线网络节目、报纸、出版、杂志等业务在2005年均有创收记录,这显著地提高了新闻集团的总体实力。 维亚康姆:旗下的产业涉及电影、电视、广播、出版等诸多领域,拥有众多传媒品牌。2005年维亚康姆的收入和运营利润分别达240亿美元和54亿美元。 时代华纳:旗下企业包括时代公司(办有《时代周刊》、《财富》、《人物》杂志等)、华纳兄弟影业公司、华纳兄弟广播网、时代华纳有线电视公司、特纳广播公司(办有CNN)、家庭影院频道、美国在线等。其主营业务包括互联网、有线电视、影视娱乐和出版业。 迪斯尼集团:在全球范围内的业务包括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影音娱乐、公园和迪斯尼乐园、消费品等。其多元化的业务覆盖美国、加拿大、欧洲、拉美以及亚太等地区。今年来,迪斯尼在全球的业务发展稳中有长,香港迪斯尼乐园的开放则为迪斯尼集团拓展亚太特别是中国市场搭建了平台。 贝塔斯曼:主营业务包括书籍出版、音乐、杂志、电视、报纸、广播和网络。目前,贝塔斯曼集团是全球最大的图书出版商。欧洲最大、世界第二大杂志出版商,全球最大的音乐产品零售商。贝塔斯曼集团通过参股从一些电视频道获得收益,如德国的卢森堡广播电视台等。同时,该集团还独立运营广播电台,尽在欧洲就拥有20多家。

世界广播电视五大管理体制

世界广播电视五大管理体制比较 按照当前学界的普遍认同的观点,根据资金来源、组织结构、运作方式、与政府和社

在以上五种体制中,国有国营、国有公营和社会公营的广播机构,通常被称为公共广播;私有私营、公私合营两种机构通常被称为商业广播。由上表可以看出,在这五种经营管理体制中,国有公营体制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因为该体制是欧洲各国多年来在广播电视经营管理方面奉行的标准模式,从而与美国广播电视业奉行的私有私营体制形成鲜明对比,二者成为当代资本主义世界广播电视事业的两大模式。而我们这里研究的英国广播业正是国有公营体制的典范,因此,英国广播研究在世界广播事业研究中占有特殊地位和重要意义。 英国选择了公共服务广播, 而美国却确立了完全不同的商业广播。英国虽然在50年代引入了商业电视( 70年代引入商业广播)与公共台竞争, 但仍然以公共体制为主导。英国公共广播强调“服务”观念。 对于两国广播制度的起源, 学者们进行了分别的论述。斯坎内尔从文化角度分析了19世纪中后期在中产阶级的政治实践中形成的服务观念深刻地影响了后来兴起的公共广播事业, 强调的是历史文化对广播制度形成的作用。克里塞尔则认为频率资源的有限性对英国广播制度的制约, 强调的是技术的决定作用, 同时他也承认广播事业兴起之前的公共事业组织模式对广播事业的资鉴作用。麦克切斯尼从社会阶层对广播利益的不同期许及其矛盾的角度探讨了美国商业广播制度形成的决定因素。当本文作者对两个国家广播电视体制形成的原因做对比探讨时, 发现上述分析尚不足以解释它们之间差异的根源。作者认为, 把它们放在特殊的社会语境下加以观照是十分必要的。在这一语境下, 商业力量和经济逻辑在形成美国广播制度中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而这正是美国不同于英国的地方。在20年代的英国, 准商业化的英国广播公司还没有形成今天意义上的广告经营形式, 广播只是用来促销收音机的手段, 走不走靠广告作为经济来源的纯商业化路线, 对组成广播公司的电器制造商销售收音机获取利益并没有实质性影响。同时对广播电台经济收入的影响也不大, 因为电台一旦得到广告收入, 就意味着失去公共服务广播的身份和地位, 从而失去执照费和专利权税收入, 因为从理论上讲广告费和执照费是不可兼得的。甚至对广播电台来说, 执照费相对而言更稳定, 更有保障。而美国的情况却不一样, 在1934年通讯法颁布之前, NBC和CBS都在从事广告业务, 广播运营已经离不开广告支持, 广告已经成为广播网的经济基础。特别是在广播制度最终确立的大萧条期间, 广告收入已经成为广播网得以生存的经济命脉。这就意味着, 如果一旦按照教育家、宗教领袖们设想的那样开办一定数量的具有公共性质的广播, 广播网就会失去部分宝贵的经济来源, 这是他们不希望发生的事情, 所以他们通过游说活动力阻公共广播运动目标的实现。同时, 受大萧条打击的广告代理商、广告赞助商等也会蒙受经济损失, 前者将失去营利的主要途径, 后者将得不到扩大商家及其产品社会影响的机会。同样备受打击的好莱坞电影明星也在新兴的商业广播行业得到了再就业的岗位,获得了新的经济机会。政府也不愿意在大萧条时期把紧缺的资金用在广播事业上, 况且电台已经发现了维持生存的经营之道。所以, 经济利益因素决定了美国最终坚定地走上商业化广播的路径, 在英美广播制度差异的形成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这是两者差异的主要根源。

美国广播电视体制特点

美国广播电视体制特点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美国广播电视体制特点 1. 以赢利作为最终目标。耍赢利就要争取广告客户;那些大的广告客户即大企业、大银行花相当程度上制约着电视台的成败命运;那么,电视台必须倾向、迎合甚至自觉地代表那些大企业、大银行的利益。 2. 以收视率作为节目制作、播出的直接目标。“电视台把节目播给观众看,然后把观众卖给广告商”,这是美国电视台运作的基本规则。要争取广告,节目必须有相当的收视率;收视率越高,那么广告客户越多,广告收费也越高。所以,收视率是美国电视台所有节目的第一生命。比如美国一年一度的元旦超级杯橄榄球比赛,每30秒的广告费从90年的75万美元一路攀升,到1999年每30秒的广告费高达190万美元,且条件苛刻,但仍旧应者如云,原因就在收视率高,全美估计有50%左右家庭收看,全球有15亿人收看,奇货可居。 3. 以迎合受众为节目策划的基本原则。这必然使节目有媚俗、低级的倾向。美国各电视台娱乐性节目的比重大大高于严肃的时政节目。而且,新闻节目也出现了娱乐化的倾向。一是爆炒政界、社会名流的绯闻案、暴力案,像近几年人们耳熟能详的“辛普森杀妻案”、“戴安娜王妃之死”、“克林顿丑闻”等等,美国各大电视台全力以赴,连续数月,各种细节不嫌其详。二是新闻的故事化倾向。新闻本来是以传播信息为主的,但90年代初以来,为迎合普通观众的口味,美国电视新闻尽可能故事化,一批“基于事实”加上许多“合理想象”的杂志性新闻节目纷纷出笼。像CBS的《街头故事》,以犯罪、毒品、卖淫等都市生活的阴暗面为背景,每周播出一个新闻故事。ABC和NBC则播出《没有公开的故

美国国家安全法(1947年)

美国国家安全法 (1947年7月26日) 本法旨在促进国家安全。规定了国防部长、国家军事体制、陆军部、海军部和空军部的条款,调整国家军事体制和有关国家安全的政府各部、局的活动。 经美利坚合众国参议院和众议院通过,成为法律。 简短的标题 〔美国法典第50卷第401章〕本法可称为《1947年国家安全法》 目录 第2条政策宣言 第一章国家安全的协调 第101条国家安全的协调 第102条中央情报局 第103条国家安全资料委员会 第二章国防部 第201条国防部 第202条国防部长 第203条国防部长军事助理 第204条文职人员 第205条陆军部 第206条海军部 第207条空军部 第208条美国空军 第209条调动有效日期 第210条战争委员会 第211条参谋长联席会议 第212条联合参谋 第213条军火局

第214条研究与发展委员会 第三章杂项 第301条部长薪金 第302条次长与助理次长 第303条顾问委员会与成员 第304条被调文职人员的身份 第305条保留条款 第306条转帐 第307条经费使用的授权 第308条定义 第309条可分性 第310条有效日期 第311条总统职务的接续 第411条废除与保留条款 第五章情报活动的责任 第501条国会监督 第六章保护某些国家安全的情报 第601条美国间谍、情报员及其它来源的秘密情报的保护 第602条辩护与例外 第603条报告 第604条治外法权 第605条向国会提供情报 第606条定义 政策宣言 第2条〔50美国法典401〕国会制订本法的目的是为美国未来的安全提供一个全面的纲领性文件;确定与国家安全有关的政策和手段的统一体制以及各部、局、政府的职能;设立包括陆军部、海军部(包括海军航空兵和美国海军陆战队)、空军部三个军事部的国防部,并隶属于国防部长的领导、管辖与控制;确立每一个军事部在各部长的领导下成为独立的组织,并在国防部

中外广播电视史

第二章广播电视体制 第一节广播电视体制概述 1、广播电视体制包含哪两方面的内容?决定广播电视体制有哪些因素? 广播电视体制是一个国家广播电视事业赖以建立和组成的所有制形式恶化结构方式。广播电视体制包括“制度” 和“体系”两个部分,它既包含理念和法规的基础,又包含组织和经营的内容。 决定广播电视体制的,主要是政治经济体制和社会意识形态,除此之外,还有其它一些自然的和社会的先决条件,如幅员、人口、语言、地理、地缘关系、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等多种,且相互作用。 2、从实质上说,世界历史上哟那几种主要的广播电视体制?各有什么特点? 从本质上气氛,广播电视体制可以分为商营制(私人商业制)、公法制(公共服务制)、国营制(公有国营制)三种不同的体制。 ㈠、商营制(私营商营制) 特点:①将广播电视经营看着纯粹的市场行为,基本是按商业公司的方法运作; ②经费来源靠广告收入; ③以自由主义的思想理论为基础; ④媒体的频道资源属于公共所以,但媒体的机器设备属于私人财产,媒体以服务公众的义务换取使用 频率的特权; ⑤商营传媒通过服务获取利润,它的经营目标主要是向广告主提供大规模的受众,而为了吸引和保持 受众,又要向消费者提供娱乐性强的节目; ⑥商营电视的节目娱乐性强,生动活泼,吸引力大,富有经济效益。 ㈡、公法制(公共服务制) 特点:①经费来源主要是向国名征收使用接收机的税款(视听费); ②一般不受政府直接控制,而是由政府任命或批准一个半独立的传媒机构从事具体的广播活动,并处 于立法机构的常规监督下; ③就广播电视节目内容而言,公共广播电视节目是面面俱到的; ④就广播电视传播功能而言,公共广播电视是自治的; ⑤就社会舆论表达而言,公共广播电视应该具有多样化、普遍性的特点; ⑥就文化角色而言,公共广播电视是民族语言、精神、美学的体现,总体格调偏向高雅; ⑦就社会地位而言,公共广播电视在政治生活中位置独特; ⑧就经济机制而言,公共广播电视具有非商业主义的传统; ㈢、国营制(公有国营制) 特点:①主要指导思想为集体主义; ②广播电视事业为国家所有,由政府部门经营; ③国家以较严格的意识形态尺度对广播电视事业实行十分严厉的政治控制和行政干预; ④传媒追随它所从属的政治体制,传媒的活动服从于政府控制社会的目标; ⑤传媒财政来自国家拨款; ⑥节目侧重于政治宣传和推行政府政令,对民众进行思想教育和行为引导。 附:

世界广播发展史

世界广播电视史 一、广播事业的诞生 1844年5月24日,莫尔斯用电报传送了一句话:WhathathGodWrought?(上帝创造了什么?)于是,这个日子被认 为是电报的诞生日。电报是点对点的传播,点对点传播是广播的先驱。 在马可尼时代,人们只使用“无线电”(wireless)一词。在“泰坦尼克”号惨剧(1912年4月)发生后不久,“无线电”(radio)一词开始使用,这个词来自拉丁语radius,是“射线” 的意思。“广播”(broadcasting)一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1914-1918年)开始使用。 1906年圣诞之夜,费辛顿从美国马萨诸塞州布兰特罗克镇广播 的圣诞歌曲和路德圣经被认为是广播时代的开端。 1920年11月2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匹兹堡市,西屋电 气公司创办的KDKA电台利用美国总统竞选的大好时机,围绕选情通 报这一公众关注的焦点,大张旗鼓地开始了定期广播。KDKA成为历 史记载的美国第一家正式广播电台,1920年11月2日这一天也被 认为是世界广播事业的诞生日。 第一个广告于1922年8月28日晚间播放,是昆斯堡公司促销 房产的10分钟广告,宣传纽约附近某乡村公寓的种种优越性。 英国于1922年12月开办了正式商营广播电台——英国广播公司。法国和苏联于1922年,德国于1923年分别开办了广播。日本 于1925年在东京、大阪、名古屋等地开办了广播电台。澳大利亚于1923年开办了广播。 1926年9月,RCA(美国无线电公司)组建了全国广播公司(NBC),于11月15日开始全国性联播。这是美国,也是世界上第 一个广播网,被NBC称为“红网”。 萨尔诺夫有时被称为“美国广播之父”。1926年,在他担任美 国无线电公司总经理时缔造了美国第一个广播网,1940年,他又缔 造了同名的第一个电视网,称为推动电视进入消费者市场的第一人。广播电视制造者联合会赞扬他为“美国电视之父”。 二、电视事业的诞生 1900年8月25日,法国人波斯基在巴黎国际电子大会上宣读 论文,首次使用了television的英文名称。英文的“电视”名称来 自希腊语,是“远处”(tele)和“景象”(vision)两个部分的 结合。

国内外数字媒体产业的发展现况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数字媒体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2 一、什么是数字媒体 数字媒体是指以二进制数的形式记录、处理、传播、获取过程的信息载体,这些载体包括数字化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影像和动画等感觉媒体,和表示这些感觉媒体的表示媒体(编码)等,通称为逻辑媒体,以及存储、传输、显示逻辑媒体的实物媒体。但通常意义下所称的数字媒体常常指感觉媒体。 二、数字媒体的特性 麦克卢汉说过媒介即讯息,媒介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数字媒体的发展将以传播者为中心转向以受众为中心,数字媒体将成为集公共传播、信息、服务、文化娱乐、交流互动于一体的多媒体信息终端。根据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数字媒体的主要特点如下:1.传播者多样化:由于数字方式不像模拟方式需要占用相当大的电磁频谱空间,传统模拟方式因频道“稀缺”导致的垄断将会被打破。2.传播内容海量化3.传播渠道交互化4.受传者个性化5.传播效果智能化:借助类似于POS(销售数据系统)的计算机系统,数字媒体能够对观众的收视行为及收视效果进行更为精确的跟踪和分析。 三、国内数字媒体产业的发展现况 国内相当多的高校都已开设数字媒体技术专业(DigitalMediaTechnology),同时也开设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相比,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略注重技术素质的培养,可适应新媒体艺术创作、网络多媒体制作、广告、影视动画、大众传媒、房地产业的演示动画片制作工作。 中国数字媒体于1995年随着互联网出现开始兴起,目前的中国数字媒体的载体包括:互联网(特别是垂直互联网领域和门户),业务成熟;手机载体(包括

2.5G/3G),业务成熟,需要整合资源;IPTV互动电视网(New,今后深入中国家庭信息获取与娱乐生活);移动数字广播电视网(New,可用廉价数字广播方法,使得多数有屏幕的电子设备成为电视,基于新的移动数字广播电视制式标)。2010-2012年,数字媒体在中国会成为中国媒体主流数字媒体率先影响中国的80后、90后的年青人群数字媒体成为媒体主流后,会与传统传媒交相辉映,共存很长的时间,覆盖不同需求人群。 在我国,数字媒体技术及产业同样得到了各级领导部门的高度关注和支持,并成为目前市场投资和开发的热点方向。“十五”期间,国家863计划率先支持了网络游戏引擎、协同式动画制作、三维运动捕捉、人机交互等关键技术研发以及动漫网游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并分别在北京、上海、湖南长沙和四川成都建设了四个国家级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基地,对数字媒体产业积聚效应的形成和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数字媒体产业链漫长,数字媒体所涉及的技术包罗万象。未来五年将是我国数字媒体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在“十一五”期间进一步推进高附加值、低消耗的数字媒体产业发展,攻克数字媒体产业化发展中的技术瓶颈,在国家科技部高新司的指导下,国家863计划软硬件技术主题专家组组织相关力量,深入研究了数字媒体技术和产业化发展的概念、内涵、体系架构,广泛调研了数字媒体国内外技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仔细分析了我国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出了我国数字媒体技术未来五年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方向。 四、国外数字媒体产业的发展现况

广播电视体制

广播电视体制 概述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信息”的著名观点,认为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必然要受到媒介的控制和影响,而起决定作用的是媒介的控制者。广播电视作为传播媒介,是人的思想和意志的载体,是控制广播电视使用权、所有权的特定群体的意志的延伸。广播电视的性质决定于社会制度,是广播电视体制形成的关键因素。社会制度不同,广播电视的性质就不同,广播电视的体制也必然不同。广播电视体制也就是社会制度中对广播电视活动直接或间接起 着控制和制约作用的组织制度。广播电视在不同的国家表现出不同的结构特征,形成了不同的管理和经营体制。在中国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社会制度不同,加上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广播电视在所有权、管理经营、新闻传播、社会控制等方面也呈现出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实际上是体制上的差异。类型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西方学者将世界各国的广播电视体制划分为四个类型,即公有公营型、民有民营型、国有国营型和公商并营型。1、公有公营型公有公营型主张广电不应用于商业目的,而应完全服务于社会公益。同时,广电的经营管理、业务政策与节目内容,须接受全体国民之代表的监督与管理。英国广播公司(简称BBC)是典型的公营体制媒介。BBC是以国会拨款,收取

纳税人“执照费”为经费来源的公营广播电视机构,这种体制决定了其不易受商业力量操纵,能够独立且中立地服务于英国人民。“反商主义”深深地植根于BBC的文化中,远离商业利益成为BBC的一个重要特征。加之BBC受到发展初期“瑞思主义”所强调的“引导公众品位”的文化影响,使它长期以来一直行走在“公正性、公众性、公益性”的形象之路上。在这样一种体制及文化氛围下,BBC的形象诉求表现为“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世界上最具创造力、最值得信任的广播组织和节目制作人,我们希望通过提供新闻、教育和娱乐等服务来满足所有英国观众的需求。”公有公营型的广播电视体制可以保持节目内容的平衡,担负社会的教育责任,服务民主政治和社会的公共利益,还可以提高国民的文化水平。此外,还可以免于资本家之控制;可以消除广告商的影响,以免广电节目迎合低级趣味。但也有一定的局限:经费来源全赖、或大部分依赖广电的执照费,从而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加了广电观众的经济;节目的内容与形式,未免失之死板,从而也会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观众的收视兴趣;唯我独尊,缺乏进取精神;言论和消息来源的单一化。2、民有民营型民有民营制,是传统的所谓最自由的一种广电制度。在这种体制下,广电事业向民间开放,允许民间自由经营、自由转让。除负责频道的分配、秩序的维持外,政府对于广电传播不加任何干预。广电以赢利为目的,其经费来源,主要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2015简报

The 2015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2015版) Today, the United States is stronger and better positioned to seize the opportunities of a still new century and safeguard our interests against the risks of an insecure world. The President’s new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provides a vision and strategy for advancing the nation’s interests, universal values, and a rules-based international order through strong and sustainable American leadership. The strategy sets out the principles andpriorities that describe how America will lead the world toward greater peace and a new prosperity. 今天,美国更加强大,所处的形势更加有利,可以更好的把握仍然处于新世纪时代的各种机会,捍卫我们的国家利益,抵御这个不安全世界中的各种风险。总统的《国家安全战略》为利用美国强有力、可持续的领导地位促进国家利益、普世价值、基于原则的国际秩序提供了一个愿景和战略。该战略为美国领导世界走向更加和平、更加繁荣设定了原则和优先事项。并针对安全、繁荣、价值观和国际秩序这四个主要方面进行了阐述。 ?We will lead with purpose, guided by our enduring national interests and values and committed to advancing a balanced portfolio of priorities worthy of a great power. ?我们经通过清晰的目的实现领导,将以我们持久国家利益和价值为指导,致 力于维持优先事项的平衡组合,投入我们的伟大力量; ?We will lead with strength, harnessing a resurgent economy, increased energy security, an unrivaled military, and the talent and diversity of the American people. ?我们将通过强大的力量实现领导,利用好正在复兴的经济、已经改善的能源 安全和无以伦比的军事和人才实力; ?We will lead by example, upholding our values at home and our obligations abroad. ?我们要发挥典范作用实现领导,在国内发扬我们的价值、在国外履行我们的 责任; ?We will lead with capable partners, mobilizing collective action and building partner capacity to address global challenges. ?我们要通过有力的伙伴来实现领导,动员集体行动、打造伙伴能力,应对全 球挑战; ?We will lead with all instruments of U.S. power, leveraging our strategic advantages in diplomacy, development, defense, intellige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more. ?我们要通过各种美国的力量工具来实现领导,发挥我们在外交、发展、国防、 情报、科技和其他方面的优势; ?We will lead with a long-term perspective, influencing the trajectory of major shifts in the security landscape today in order to secure our national interests in the future.

中外广播电视史复习

中外广播电视史(二) 第一章:广播电视的科技与事业 1、电子传播主要通过三种重要的方式进行:传导(有线)、感应(无线)、辐射(无线+有线)。 2、1895年,马可尼发明无线电传送技术。 3、1906年,费辛顿的广播产生了回应,成为历史记载的第一次广播试验活动。 4、1933年,阿姆斯特朗发明了调频制(FM)方法,其优点是抗静电干扰、避免声音失真。 5、电视的史前时期开始于照相术和电影。 6、在英国,贝尔德被称为“电视之父”。 7、1923年,佐里金发明了光电显像装置(映像管),这是全电子电视的关键部分。 8、萨尔诺夫被称为“美国电视之父”。 9、1844年5月24日,莫尔斯用电报传送了一句话,这个日子被认为是电报的诞生日。 10、KDKA成为历史记载的美国第一家正式广播电台,1920年11月2日这一天被认为世界广播事业的诞生日。 11、美国商营广播网在世界上是首创,它的出现基于三个主要的原因: 一是广播者的愿望,因为从经济角度考虑,联播节目更为便宜; 二是听众的愿望,因为边远地区缺乏上佳的演员,他们希望由中心城市的明星来改进节目; 三是广告者的愿望,因为联播有利于远距离、大范围的商品推销。 12、1936年11月2日,BBC开始了电视的正式播出。这一天被认为世界电视事业的诞生节日。 13、英、美、德、苏、法、意是最先试播电视的国家。? 14、最先发明的声音存储方法是滚筒和唱盘录音法。 15、最初电视中采用的纪录媒介是电影,稍后的视听存储技术方式是电视屏幕纪录设备,然后是磁带录像、激光视盘。

16、美国彩色电视制式NTSC,法国SECAM,德国PAL。 苏联+东欧国家:SECAM制式;西欧+北欧+大洋洲+非洲部分+亚洲大部分国家(包括中国):PAL制式;美洲国家+日本+菲律宾+台湾:NTSC制式。 17、苏联是第一个发射国内通讯卫星的国家。加拿大于1973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内卫星传播网。 18、有线电视的优势日益突出: 首先,它不受空中电波的干扰,具有清晰的传播效果; 其次,它的频带宽,频道多,选择范围大; 再次,它可以设计用来进行双向交流,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服务。 第二章广播电视体制 1、什么是“公共信托者”?广播电视频率为公共资源,是公民人人皆可享有的普遍权利;不过,由于电子资源有限,实施广播电视服务的便只能是被选中从事传播的专门机构,这些机构接受社会的委托,向人民提供广播电视服务,这就是“公共信托者”。 2、1922年第一次华盛顿无线电会议对广播确立了三个基本信条: 第一,频率资源属于大众,属于全体人民; 第二,由于广播频率有限,联邦政府应该在广播频带中建立秩序,管理和约束广播行为; 第三,私人所有的电台也可以为公众利益广播,它们应该而且必须提供公共服务(选择题) 3、广播电视体制:私营商业制(商营制)、公共服务制(公法制)、公有国营制(国营制) 4、英国对世界广播电视体制有两个最大的贡献: 其一是创立了以英国广播公司(BBC)为楷模的公共服务广播体制; 其二是树立了公共服务和商业经营并举的广播电视经营典范。 5、欧洲公共服务广播体制的基础来源于两个明显的传统: 一个传统是电子传播事业的公用事业起源及其政策; 二是对印刷传媒的自由主义政策,亦即“出版自由”和“新闻自由”。

传媒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报告编号:15A5A59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报告编号:15A5A59←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675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咨询电话: Email: 网上阅读: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产业现状 所谓传媒是指“大众传播媒介”。广义的大众传媒包括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电影、图书、音像制品以及正在迅速崛起的互联网络。其中报刊、电视、广播与互联网是四种主要的新闻信息传播媒介。作为社会信息传播的媒介,传媒业涵盖了信息生产、加工、传播等领域,具有典型的信息服务业的特征;同时,传媒的信源(即各媒体所传播的内容)具有强烈的文化、人文特征,使得传媒业也属于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因此可以将传媒业归为信息服务业与文化产业交叉的一个边缘性产业。进入21世纪,通讯技术日新月异,卫星和电子传媒的使用压缩了时空距离,信息传播更多地表现为有中心的全球性传播。然而,全球化传播所带来的信息传播不平衡却越来越明显。国际传播的信息流主要呈从西方流向东方、从北方流向南方、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的流通状态。在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环境逐步优化,平面媒体政策相对宽松、广电媒体市场准入大门渐启、市场拓新先机开始显现、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传媒业正呈现出强劲的产业化发展趋势,传媒产业雏形已经形成,并且传媒业的快速发展带动或促进了相关行业的发展。随着传媒产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传媒企业资本运作日趋频繁,渠道扩张日益加速,国内优秀的传媒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企业发展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国内优秀的传媒品牌迅速崛起,逐渐成为传媒产业中的翘楚。 市场容量

美国四大广播电视公司

美国四大广播电视公司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公司总部:纽约 Columbia Broad-casting System,简称CBS 美国三大商业广播电视公司之一,经费来自广告广播收入。1927年2月18日创办,原为16家广播电台组成的独立广播电台联盟(United Independent Broadcasters, Inc.),后与哥伦比亚唱机唱片公司(Columbia Phonograph and Records Company)联合组成哥伦比亚唱机广播公司(Columbia Phonograph Broadcasting System),于9月18日通过16 家附属广播电台向全国广播,成为第二个全国性广播网。不久,哥伦比亚唱机唱片既定出,公司改用现名。1931年7月21日在纽约建W2XAB电视台开始试播电视,1933年10月29日正式播出。1965年以NTSC制式播出彩色电视。节目以新闻和娱乐性节目为主。收视率长时期占三大广播公司首位。公司总部设在纽约,主要机构有:广播部、电视网、自营电视台部和新闻部。公司在纽约、芝加哥、洛杉矶、费城、圣路易斯等城市拥有7家直属电视台,并在全国有附属电视台200座。公司还经营调频广播电台,并有多座附属广播电台。2000年,维阿康姆电视集团(Viacom Television Stations Group)以350亿美元收购CBS。业务主要包括现在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UPN广播网公司、维亚康姆电视台集团、无限广播公司(Infinity)以及维亚康姆户外广告集团等,由现任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总裁兼维亚康姆联合总裁莱斯?穆恩福斯(Les Moonves)任CEO。2005年,该公司电视收视率占全美家庭31.53% ,排名第一位。广播收听率也排在各广播机构的首位。 美国广播公司(ABC)公司总部:纽约 American Broadcasting Company, Inc 简称ABC 美国三大商业广播电视公司之一,经费来自广告广播。1941年春,联邦通信委员会决定,全国广播公司不得同时拥有红色广播网和蓝色广播网。1943年10月,爱德华?诺布尔以800万元买下蓝色广播网(拥有116座附属广播电台),1945年6月15日正式使用美国广播公司的名称。1953年2月被联合派拉蒙剧院公司(United Paramount Theaters)以2,500万美元买下,组成美国广播一派拉蒙剧院公司(American Broadcasting Paramount Theaters, Inc.)原联合派拉蒙剧院公司董事长伦纳德?戈登森(Leonard Gold-enson)出任新公司的董事长。1965年4月,改称美国广播公司。1985年3月,大都会通信公司以35亿美元收购,公司改为大都市美国广播公司,但一般仍用原名。1948年4月19日,播出第一个电视节目《在角落里》。1954年,取得“迪斯尼乐园”和“米老鼠俱乐部”的播出权,一举成功,成为公司发展的转折点。1955年由于播放一系列西部片赢利,附属台进一步增加。1959年取得全美足球大赛、棒球大赛、拳击大赛等多项体育比赛的报道权。1961年推出“体育的疯狂世界”和“美国体育”节目,以体育报道与另两家电视网展开竞争。1966年以NTSC 制式播出彩色电视节目。1977年ABC播映了电视系列片《根》,连续8个晚上播放12个小时,轰动一时,观众达1.3亿,创造了美国电视史上收视率的最高记录。70年代后期,收视率连续几年占三大广播公司的首位。公司总部在纽约。公司经营座电视台,分别在纽约、芝加哥、底特律、洛杉矶、休斯顿、费城、弗雷斯诺和旧金山,并有220座附属电视台。公司还经营调幅和调频广播电台,并有多座附属广播电台。1995年,该公司被美国迪斯尼

美国国家安全体制创立的目的研究

美国国家安全体制创立的目的研究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国家安全体制的建立打破了美国“孤立主义”、“军国主义”的传统,使美国建立起一个影响至今的庞大的安全组织网络。在体制建立过程中充满了各方的争吵和博弈,其中大致可归为三种主要的目的。 标签:美国国家安全体制;目的;协调;军方地位;总统决策 2013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有一个引人注目的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委员会,负责制定和实施我国国家安全战略。该委员会参考了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模式。对于很多了解美国决策体系的学者来说,国家安全委员会并不陌生,它依据1947年美国国家安全法建立,是美国庞大的国家安全体制族群中最引人注目的建筑。除了安委会外,该体制还包括国防部、中情局等为世人熟知的组织机构。二战前,美国向来秉持“孤立主义”和“反军国主义”的传统,然而,国家安全体制的建立却几乎完全打破了传统,使美国发生了革命性的、深远的巨变,这场巨变后,“美国政府变成了世界操盘手,和平时期我们也在德国驻军,中东有我们的舰队,美国的军事基地包围了全球……美国机制的转变如此之大,就好像一场暴力革命的结果”。〔1〕任何一场制度大变革当然都是各方激烈博弈的结果,梳理美国安全体制创立过程中错综复杂的各派目的,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考虑: 一、实现政策在高层上的协调 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响时,部门松散,自主性過大是美国国家安全系统和军事部门的主要特点。以小政府为特征的美国机构之间的协调合作不过是内阁部长之间的书信来往。实际上,高层政策制定者平时很少会面,关键政策的制定是他们齐聚在一间小屋里完成的。虽然当时的美国也出现了诸如负责协调海军和陆军之间的行动的陆海军联合委员会,负责提供有关外交和国际法的专业建议的国务院海军联合中立委员会等团队合作的雏形,但这些机构一开始都只是专业团队,只负责某一领域的协调行动,活动范围也比较窄。 罗斯福上任初期,国务卿科德尔·赫尔就试图建立一个常设联络委员会,以实现各机构间的交流。该委员会将由国务院指派一名副国务卿做代表,海军和陆军则分别派遣作战部长和参谋长为代表。这是美国政府第一次组建这样的协调团队来提高外交政策的制定能力。 到二战时,战争表现出的不同于以往的总体战特征,使罗斯福意识到美国必须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来协调高层间的决策,以更好的应对战争。1938年罗斯福总统建立了特别联络委员会,1940年创建了国家防卫顾问委员会。1945年,罗斯福正式设立了国务院-陆军-海2军协调委员会,其责任是帮助他们的高层领导“在军事政策事务上,以及在关涉国务院、陆海军三部门共同利益问题,尤其是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问题上协调他们的观点。”〔2〕

美国2010版《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文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 美国总统奥巴马2010年5月27日向国会递交其上任以来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以下是白宫网站公布的报告全文。 目录 导言 (2) 一、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概述 (5) 世界的现状,为我们期望的世界 (5) 重振美国的领导地位---国内建设,国外塑造 (7) 推进国家安全的首要任务 (10) 二、战略手段 (13) 战略环境---世界的现状 (14) 战略途径---我们期望的世界 (16) 奠定基础 (17) 寻求全面接触 (19) 促进公正持久的国际秩序 (21) 附录:增强国家能力---“一盘棋方式” (23) 三、促进美国的利益 (27) 安全 (28) 加强国内安全和恢复能力 (29) 瓦解、摧毁和击败在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全世界的“基地”组织及其追随者 31 扭转核、生物武器扩散趋势及确保核材料安全 (35) 推进“大中东”地区的和平、安全和机遇 (38) 培养强大、有能力的伙伴 (41) 确保网络空间安全 (42) 繁荣 (44) 加强教育和人力资源 (45) 提高科技和创新能力 (47) 实现均衡与可持续增长 (49) 加快可持续发展 (52) 合理使用税收 (53) 价值观 (54) 增强榜样力量 (56) 促进国际民主和人权 (58) 满足基本需求以提升人类尊严 (60) 国际秩序 (61) 保证强大的联盟 (63) 与其它21世纪的“影响力中心”建立合作关系 (66) 加强合作制度与机制 (70) 在应对全球主要挑战过程中保持广泛合作 (72) 四、结论 (76)

导言 在我国的历史上,美国人一次又一次挺身而出,迎接并塑造变革时刻。当前也必定是这样一个时刻。我们生活在一个急速变革的时代。近几十年来,自由国家、开放市场和社会进步成功地使全球化进程前所未有地加速发展,在全球开启了机会之门,为亿万民众带来了民主,并使大国间和平共处成为可能。然而,全球化也加剧了我们所面临的危险,包括国际恐怖主义、致命技术的扩散、经济动荡和气候变化等。 在过去近十年时间里,我们的国家与遍布各地的暴力和仇恨网络处于战争状态。伊拉克战争虽已结束,我们的军队又奉命再次以阿富汗为重点,完成瓦解、摧毁和击败“基地”组织及其追随者的承诺。这是一个广泛的多国正义行动的一部分。我们保卫人民、盟友和伙伴安全的承诺坚定不移。此外,面对由国家、非国家行为体和失败国家等构成的多样化威胁,我们将保持军事优势。在过去数十年间,这一优势曾经保卫我们的国家安全,维护全球安全。 然而,在应对当前战争的同时,我们必须将目光投向更远的地平线,投向一个新的世界。在那个世界中,美国将更为强大和安全,能够战胜自身所面临的挑战并为全球人民所向往。为此,我们必须实行“重振美国和领导世界”战略,即一个能够重建国家力量和影响力基础的战略。 我们的战略始于这样的认识,即我们在国外的力量与影响力源自我们在国内的行为。我们必须发展经济并减少赤字。我们必须教育我们的后代,在一个知识就是金钱、市场遍布全球的时代参与竞争。我们必须发展清洁

中外广播电视史复习要点

中外广播电视史复习要点 广播电视事业的诞生 一广播事业的诞生 1 1906年 ,费辛顿在美国马萨诸塞州进行广播 [广播时代的开始] 2 1920年11月2日,KDKA电台报道总统选举中的票数 [世界广播事业的诞生日] 3 1922年底,美国的广播电台已经发展到500家 4 1922年5月,莫斯科中央无线电台开始试播 5 1922年底,英国广播公司 BBC成立 6 1924年,私营东京广播电台开始试播 7 到1930年,无线电广播几乎遍及全世界 二电视事业的诞生 1 1929年,BBC开始试播电视 2 1936年,BBC于1936年11月2日起正式播放节目 [世界电视事业的诞生日] 3 1937年,德国柏林建成电视台 4 1941年,美国创办第一批商业电视台 5 1938年,苏联在莫斯科建成电视台 6 二战爆发后,电视台发展几近停顿 广播电视事业的体制 一广播电视体制的概念: 1 是一国广播电视事业赖以建立和组成的所有制形式和结构方法. 2 包括:体系与体制两大方面 3 为何要建立广播电视体制? ?传媒由谁经营? ?传媒由谁管理? ?管理权限如何划分? ?机构如何设置? ?传媒对社会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公众如何利用? ?…… 4 广播电视体制在广播时代形成 在电视时代逐步完备 二影响广播电视体制建立的因素 1 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 2 自然的和社会的因素:幅员、人口、语言、地理、文化传统等。 3 国际惯例的约束 三广播电视体制的分类及特点: ⒈商营制(私营商业制) ⑴源流: ①广播在起源阶段都经历过短暂的无政府状态 ②思想理论基础:自由主义理论 ③广告的采用促使商营制形成 ④二战结束后,商营制地位得到巩固

广播电视新闻发展现状和趋势-正文

1引言 1.1 广播电视新闻的简介 广播电视新闻,分为广播新闻和电视新闻两个部分。其中广播新闻是指利用广播手段对某些新近发生、发现、变动的有价值的事实的传播,而同样的,电视新闻则是利用电视手段对某些新近发生、发现、变动的有价值的事实的传播。两者所要达到的目的是相同的,只是传播新闻的媒介不同而已。 1.2 广播电视新闻的特点与功能 1.2.1 广播新闻的传播特点和传播特性 广播是一种电声结合的传播方式,包括三个要素:声音、无线电波或导线、发射和接收装置,声音是表现内容的符号,而内容又是以广播节目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无线电波和导线是广播节目的载体,起运载作用;发射和接收装置是转换器,将电信号还原成声音。[13] 与其他传播媒介相比,广播的传播方式具有自己的特殊性: (1)信息符号不同 报纸、杂志是印刷媒介,其信息符号是文字和图片;电视是电子媒介,其信息符号除了声音还有图像符号;而广播的信息符号仅仅是声音,这其中包括有声语言、音响、音乐等。 (2)运载手段不同 报纸、杂志运载信息符号的手段是纸张,广播和电视运载信息符号的手段是无线电波或导线。 (3)传输方式不同 报纸、杂志的传输方式是通过发行系统,主要依靠邮政部门或其它发行系统投送,广播、电视的传输方式是通过电子发射和接收装置,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根据广播的传播特点,导致它在传播过程中,具有以下优点和缺点: 优点包括: (1)时效性强;(2)传播范围广,不受空间限制;(3)声情并茂,感染力强; (4)受众面广,渗透力强;(5)非独占性;(6)抗自然灾害能力强。 缺点包括:(1)稍纵即逝,不留痕迹,信息的保存性较差;(2)线性传播,选择性差;(3)广播受众较难做确切的统计。 广播新闻的传播特性包括: (1)传播的快捷性;(2)内容的简洁性;(3)传递通道的单一性;(4)传播过程中的排它性;(5)传播范围的渗透性。 1.2.2 电视新闻的传播特点和传播特性 所谓电视新闻,就是运用现代电子技术,通过电视屏幕,形象地向观众传递新闻信息的一种手段,既传播声音又传播图像。具体地讲,它是通过电视摄像、记者采访、镜头设计、拍摄、剪辑。写解说词、配音这几个程序来完成。它可以系统地、形象地报道事物发展的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