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资源理论与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竞争优势

资源理论与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竞争优势

资源理论与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竞争优势
资源理论与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竞争优势

资源理论与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竞争

优势

摘要:文章以资源理论的Peteraf(1993)竞争优势模型为基础,引入了企业家型政府和支持系统、旅游资源保护及资源拥有者的积极性等因素,并以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为例,对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竞争优势的获取机理进行了分析,提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竞争优势的框架模型。文章希望能够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参考思路。

关键词:资源理论;旅游经济;竞争优势;少数民族地区

中图分类号:F590.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959(2007)07―0072―07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这些资源独具特色,分布相对集中。由于历史等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普遍特点是比较落后,扭转这一落后的局面,是促进民族地区和谐发展的关键。现阶段,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往往成为民族地区经

济发展的突破口,带动着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产业,在当地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在少数民族旅游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伴随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资源的退化、破坏和逐步消亡的问题也变得日趋突出。而由资源退化、破坏甚至逐步消亡的状况又严重威胁着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持续发展。

在经济学意义上,构成少数民族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旅游资源是有价值的,它能够产生租金,即能够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然而,这种资源及其产生的租金是否可以持续地存在,是少数民族旅游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认为解决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关键在于除了发展旅游资源优势外,还要考虑如何让这些资源可持续利用下去。因此,本文将深入分析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优势的可持续问题,我们将Peteraf的资源创造经济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模型拓展到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优势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并引入了企业家型政府和支持系统、旅游资源保护及资源拥有者的积极性等因素,以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本文简称连南县)为例,来探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竞争优势的机理,希望能够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参考思路。

二、资源理论与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竞争优势的获取

资源理论的学者认为组织之间存在着资源和能力的差异,即资源是不同的,不同的资源造成企业的竞争差异。其中,资源的异质性和不可流动性是企业创造租金的基础,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和成长的关键所在(Barney,1986,1991;Collis,1991;Dierickx & Cool,1989;Foss,1996;Mont-gomery & Wemerfelt,1988;Peteraf,1993;Rumelt,1984;Teece,1986;Wemeffelt,1984;)。巴尼(Barney,1991)总结了以往的研究,提出了一个资源理论模型,认为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组织的资源能力特征,如果资源具备了异质性和不可流动性特征,那么这样的资源是有价值的、稀缺的、不可模仿的(来自于历史依赖、原因不明和社会的复杂性)、不可替代的,这样的资源让组织具有了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中,旅游资源的特性对旅游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中,也应该考虑对旅游资源发展和积累的路径,以便使少数民族的旅游资源具有异质性和不可流动性的特征,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竞争优势。

Peteraf(1993)结合Wemerfelt(1984)和Barney(1986,1991)等人的观点,更进一步提出了一个资源创造经济竞争优势的模型,认为异质性资源、不可流动的资源、事后的竞争限制和事前的竞争限制的共同作用产生了企业的竞争优势。这是

因为:(1)资源异质性(Barney,1991)在效率上“优于”另外一些资源,它们能够更经济或更好地满足消费需求,能够带来竞争优势。(2)事后为维持租金而对竞争的限制,其目的在于通过抵制模仿和替代等方式以确保资源的稀缺性,进而减少租金的耗散,这是保持资源异质性和维持竞争优势持续性的前提条件。(3)不完备移动性,即由于这些资源的特异性而导致完全不可交易,或可以交易但交易行为将导致价值的降低。(4)事前限制竞争,即在其他组织建立一个优越的资源位势就应该限制对该位势的竞争,如果战略要素市场是完备的和没有受到限制,但战略实施也是需要成本的,就只能期望获得一般水平的回报(Barney,1986)。

在Peteraf(1993)模型的基础上,我们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特征和经济发展特点,加入了企业家型政府的作用、支持系统的作用和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拥有者的积极性等要素,构建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经济竞争优势的框架模型,如图1所示。我们认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优势的获取和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旅游资源的特性,这种能够取得旅游经济竞争优势的资源特性主要有:民族旅游资源的异质性,是旅游资源租金产生的关键;事后限制竞争、民族旅游资源不完全流动和事前限制竞争,是租金可持续的原因;企业家型政府的作用和支持系统,是租金有效实现的关键因素;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使拥有者有积极性,是防止租金耗

散的保证。本文以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为例,根据图1模型来阐述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优势的获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1、民族旅游资源的异质性特性

民族旅游资源的异质性是指某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特点是独特的,是与众不同的,民族旅游资源的异质性是少数民族旅游经济发展的关键。Barney(1991)认为异质性的资源是有价值的。这种有价值的资源才能创造租金(即创造利润)。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大多有着独特的异质性特征,这些资源主要包括少数民族浓郁的民族文化资源、原始的自然景观、民族传统手工艺、特色农业资源等。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是以瑶族文化旅游资源为主的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有:反映瑶族生活原貌、瑶家人奇特生活方式的三排瑶寨,保持着古朴淳浓民族风情、神奇秀丽、独一无二的南岗排瑶古寨;它们能让人感受到一种祥和而古老的民族气息。三排瑶寨、南岗排瑶古寨房屋建筑都比较传统,寨里的村民穿着少数民族服装,民族气息浓郁,他们保持着独特的、古朴淳浓又奇丽多彩的民族风情;同时,瑶家人生活方式奇特,服饰五彩缤纷,以真诚纯朴热情好客而闻名远近;瑶家人独具魅力神韵的民间艺术令观者欲醉痴迷,如以庆祝丰

收、表演传统民间歌舞为主的瑶族《耍歌堂》、《盘王节》,独特的文化资源成为连南重要的旅游热点项目。自政府主管部门把连南瑶族风情游作为旅游热线推出后,国外的游客慕名而来,港、澳、台及内陆游客更是络绎不绝。连南正是具备了这些有价值的异质性资源,才创造了资源的租金,为连南瑶族地区旅游经济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2、拥有事后限制竞争的条件

资源理论认为,如果这些异质性资源容易被模仿,就难以维持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创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国家竞争优势,又称“国家竞争优势钻石理论”,“钻石理论”。由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在其代表作《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属于国际贸易理论之一。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既是基于国家的理论,也是基于公司的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试图解释如何才能造就并保持可持续的相对优势。 钻石理论模型 : 包括:1.生产要素 它包括: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 2.需求因素 国内需求条件是特定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一是本国市场上有关产业的产品需求若大于海外市场,则拥有规模经济,有利于该国建立该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二是若本国市场消费者需求层次高,则对相关产业取得国际竞争优势有利。因为老练、挑剔的消费者会对本国公司产生一种促进改进产品质量、性能和服务等方面的压力。三是如果本国需求具有超前性,那么为它服务的本国厂商也就相应地走在了世界其他厂商的前面。 3.相关和支持产业因素 即与企业有关联的产业和供应商的竞争力。

4.企业组织、战略和竞争状态因素 它们是指一国国内支配企业创建、组织和管理的条件。 国家经济发展四个阶段 波特认为,国家经济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即生产要素导向阶段、投资导向阶段、创新导向阶段和富裕导向阶段,其中前三个阶段是国家竞争优势发展的主要力量,通常会带来经济上的繁荣,第四个阶段则是经济上的转折点,有可能因此而走下坡。 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开放型经济背景下,一国产业结构状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各国产业发展具有很强的能动性和可选择性,固有的比较优势不应成为谋求增强国际竞争优势的障碍。 中国的竞争优势主要是在制造业 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分析:一国特定产业的发展及其竞争优势又受“机遇”与“政府”因素影响,“政府”因素所带给产业的影响可正可负,此点对于政府产业政策制定应有重要涵义。下面就根据“钻石体系”理论来分析我国能在制造产业上获得的国际竞争优势。生产因素优势从生产因素方面来看,我国具备低成本制造的要素。首先,人力资源充足,人力成本低。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可以源源不断地为城市提供低成本的低技术产业工人。这一项是发达国家制造业难以逾越的。同时,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的数量连年大幅增长,这对我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尤为重要,因为我国制造业不仅有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还要有高附加值的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其次,我国民营经济已经完成了最初的原始积累,也吸引了大量的外资,资本资源也相对充足。最后,我国政府自改革开放以来就重视基础设施建设,高速公路、电信设施、电力建设等在发展中国家是最先进的,这对整个经济的发展,当然也包括制造业的发展起到了最基本的支持作用。我国正在经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需要建设大量的基础设施。城市人口面临人均收入消费正从温饱型向享受型和发展型过渡,对房地产、汽车、数码电子等的需求旺盛,同时,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

关于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调查报告——以...

关于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调查报告 ——以克什克腾旗为例 摘要:克什克腾旗旅游资源丰富,被誉为“内蒙古缩影”,从1996年开始,旗政府在保持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发展旅游业,使 其成为全旗新的经济增长点,并成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本文通 过多角度的对比、总结,得出了克旗旅游发展与经济环境的互利关系, 以及其发展模式中的成功之举与不足之处。 关键词:克什克腾旗旅游业经济增长发展建议 克什克腾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西北部,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大兴安岭南端山地和燕山余脉七老图山的交汇地带,总面积20673平方公里。境内地貌类型复杂多样,自然资源丰富,集草原、林海、沙地、丘陵、河流湖泊、温泉和多种独特而稀有的地质地貌景观于一身,拥有一个世界地质公园、两个国家森林公园、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各类历史文化遗产6800余处。历史悠久的克什克腾旗是一个一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蒙、汉、回、满、壮、朝鲜、达斡尔等十个民族聚居的地区,具有深厚的民族、历史文化底蕴。 近年来,克旗紧紧围绕自然生态、历史文化、民族风情三大主线,形成了以草原森林风光、世界地质奇观、蒙古民族风情、蒙元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多元化旅游产业体系:以乌兰布统古战场为中心的草原生态旅游、以阿斯哈图石林和青山白臼为中心的古地质遗迹和历史文化游、以达里湖为中心的草原民族风情游、以热水塘为中心的温泉疗养度假游、以经鹏镇为中心的西拉沐沦游等五大旅游区域和世界地质公园地质地貌、沙地云杉、达里湖、黄岗梁国家森林公园及国际狩猎场、贡格尔草原、乌兰布统坝上草原、西拉沐沦河、桦木沟森林风光、热水让神泉、蒙古族游牧文化十大旅游景观。

国家竞争优势

《国家竞争优势》 迈克尔.波特 一、本书的理论背景和地位 二、本书写作的时代背景 三、理论体系 (一)钻石理论———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因素 1、生产要素 2、需求因素 3、相关和支持产业因素 4、企业组织、战略和竞争状态因素 5、其他因素——机遇和政府 (二)产业群理论 (三)经济发展四阶段划分 阶段一:生产要素导向阶段 阶段二:投资导向阶段 阶段三:创新导向阶段 阶段四:富裕导向阶段 四、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贡献 (一)区分了“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 (二)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分析工具 (三)强调动态的竞争优势 (四)强调国内需求的重要性 (五)强调国家在决定竞争优势方面的能动作用 (六)划分了国际竞争的发展阶段划分 五、案例——以日本为例 (一)日本的崛起 (二)思考:日本的没落 六、思考: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对目前中国的应用 (一)在要素条件方面 (二)在需求条件方面 (三)在支持性产业和相关产业方面 (四)在公司竞争方面 (五)政府方面

《国家竞争优势》迈克尔.波特 一、本书的理论背景和地位 在管理学界,迈克尔〃波特被誉为一颗璀璨夺目的明星。在波特的众多著作中,竞争三部曲(1980年的《竞争策略》、1985年的《竞争优势》和1990年的《国家竞争优势》)奠定了他在策略领域的大师地位,尤其是《国家竞争优势》堪称划时代的巨著。 他早期的研究,如1980年的《竞争战略》和1985年的《竞争优势》在分析产业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竞争优势的概念。到了1986年的《全球产业竞争》,波特开始将其理论架构延伸到国际竞争的背景当中。而成为里根政府产业竞争力委员会成员的经历,使波特意识到国家环境对于企业竞争的成功所扮演的关键角色,因此他开始探寻一个国家创造并保持其产业竞争优势的因素。波特教授在历时3年、有200多人参与、分析数百个产业发展案例、比较数十个国家(美、德、瑞典、瑞士、丹麦、意大利、英、日、韩国、新加坡等)后, 终于在1990年出版了《国家竞争优势》。可见,产业竞争力始终是波特研究的核心。当研究重心提升到国家层面和国际竞争后,波特将衡量一国某产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的最佳指标确定为该产业是否具有向众多国家持续、大量出口的能力。 二、本书写作的时代背景 战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美国经济一枝独秀,商品遍布世界每一角落,贸易年年盈余,美国垄断着世界市场。但是,随着西欧(特别是西德)和日本的经济恢复,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在国际市场上同美国展开了激烈争夺,动摇了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垄断地位。尤其是从70年代到80年代初,美国经济陷于滞胀状态,劳动生产率特别是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低于多数西方国家。进入80年代后,世界经济贸易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美国在国际市场上享有优势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几乎在大多数领域内失去了与日本的竞争能力,即使是高科技产业,日本也正在赶上或超过美国。结果美国国际市场份额不断遭受日本和西欧的蚕食,并且国内市场也自身难保。例如,到1992年,日本出口到美国的小汽车已占美国汽车市场的1/4左右,而且有扩大的势头,压得美国兰大汽车公司喘不过气来,不断裁员减产。美国产品竟争力下降使得美国的外贸状况日益恶化,逆差高居不下。对此,美国朝野上下压力沉沉,焦虑万分,政府、企业和经济学家们纷纷在反思和寻求对策:决定一国的国际竟争力的基本因素究竟是什么?美国的国际竟争力为何会下降?怎样使衰退的美国再现活力,保持和提高美国的国际竞争优势于波特的理论就是在上述背景下产生的。

国开电大旅游经济学形考任务1参考答案

答案见后一页 近年来,丽江的旅游业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在国内外产生着日益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尤其是2006年,大型实景演出《印象·丽江》的公演,让丽江为广大人们所知晓,并引领了一场印象风潮。丽江已经从“被遗忘的角落”变成了具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双重身份的旅游热点城市,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丽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珍爱。 丽江旅游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从起步进而快速腾飞。丽江也因其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而成为最有吸引力的旅游接待地。可以说传统文化在丽江旅游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旅游业的兴旺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复兴,另一方面也给传统文化的保护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阅读上述材料,根据所学课本知识,谈谈旅游业快速发展对丽江传统文化产生的影响。(本次任务占形成性考核的25%,25分) 评分标准: 1. 旅游业对传统文化的正面影响:你可以围绕旅游业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复兴,旅游业对传统文化的需求,增强了人们保护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等方面进行讨论。(满分1 2.5分)2. 旅游业对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你可以围绕旅游业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弱化以至同化,传统文化舞台化、商品化,生活环境及方式的改变,传统文化价值观的退化甚至遗失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满分12.5分) 答案:谈谈旅游业快速发展对丽江传统文化产生的影响。

积极影响(1)旅游业为丽江民族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机会,成为宣传,传播丽江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这种有效的宣传和传播也促进了当地政府和人民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意识,使其更具群众性。(2)有利于促进丽江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复兴,增强了丽江人的文化自尊心和自信心。(3)通过旅游业的发展使丽江人更了解祖国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形成健康、合理的现代生活方式,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 消极影响 (1)外来文化会同化和变异丽江民族传统文化,当外来文化随着游客进入丽江时,旅游者所表现出的可能是不受约束和放纵精神等的“客源地文化”,而这种文化的负面影响可能会使保存了几千年的丽江民族传统文化在旅游业发展的短短几年内发生不好的变迁。(2)文化的商品化和庸俗化使丽江民族文传统化的发展面临严峻的形势。那些没有真正体现丽江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仅凭个人喜好任意拼凑,编造,虚构的伪文化,反而破坏了传统文化的背景,阻碍了丽江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如今,丽江旅游地随处可见的大同小异的民俗表演脱离了真实的文化背景,明显带有迁就游客的表演成分,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有害无利。(3)旅游对丽江社会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旅游业的快速不健康发展对当地人原有的社会道德规范和价值观构成了一定的威胁,产生了一定的破坏作用。丽江的一些民族传统文化价值观出现了退化遗失的现象,给人以民风日下的恶劣印象

旅游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旅遊經濟學複習資料 第一章 P9 旅遊產品的兩個定義(簡答) 1.旅遊產品是指旅遊經營者憑著旅遊吸引物、交通和旅遊設施,向旅遊者提供的用以滿足其旅遊活動需求的全部服務。 2.旅遊產品是指遊客花費了一定的時間、費用、精力所換取得一次旅遊經歷。 P14什麽是旅遊經濟學 旅遊經濟學研究對象就是研究由旅遊者的空間位移而引起的旅遊客源地、旅遊目的地和旅遊連接體三者運動表現出的經濟現象、經濟關係以及經濟規律的科學。 P14旅遊經濟學的特殊性 1.需求流動型的群簇經濟 2.內生信息化與誠信要求的經濟 3.本地化剛性的經濟 4.主體共享的經濟 5.敏感而頑強的經濟 第二章 P45 什麽是旅遊 旅遊是在工業環境下,非定居者出於消遣、休閒的目的,前往相應目的地的旅行以及停留。 第三章重點!! P57 什麽叫資源 資源存在於自然地或社會的環境下,經過一定的組織開發和經營,能發揮經濟和社會的客觀事物和現象。 資源是自然的存在物,是一種中性材料,只有與一定的技術、知識等結合在一起時,它才會有價值,會進一步吸引更多旅遊者前來利用它以滿足自己的需求。 P58旅遊資源的國家定義(名詞) 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凡能對旅遊者產生吸引力,可以為旅遊業開發利用,並可產生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的各種事物和因素都可視為旅遊資源。 P58旅遊資源的分類 1.按其存在方式:可分為自然性旅遊資源、人文性旅遊資源、社會性旅遊資源三大類。 2.按開發程度不同:可分為潛在旅遊資源和現實旅遊資源。 P58 旅遊資源的特點 1.從概念出發,旅遊資源具有特指性。 2.從空間分佈出發,旅遊資源具有區域性。 3.從主體出發,旅遊資源具有對象性。 4.從旅遊演變出發,旅遊資源具有發展性特點。 5.從利用角度出發,旅遊資源具有重複使用性特點。 P61旅遊目的地的定義 旅遊目的地是擁有特定性質旅遊資源,具備了一定旅遊吸引力,能夠吸引一定規模數量的旅遊者進行旅遊活動的特定區域。 P61旅遊目的地形成條件(簡答) 1.要擁有一定數量的旅遊資源 2.要擁有足夠的基礎設施和專門設施 3.要有一定的旅遊者流量

试述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国家竞争优势:在参与国家竞争的过程中,从全局的高度,根据一国范围内可以调度的资源,并以最终在国际市场上确立本国产品市场占有率为目的的竞争能力。 国家的竞争优势归根到底是若干行业的竞争优势问题。在一个国家内部,各个行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各行业对其经营环境有不用的要求,相同的国内环境对有些行业有利,但对有些行业的发展则可能比较不利。一个国家能在劳动生产率高、新发明和新技术发展最快的行业领先,则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速度就会快于其他国家,于是产生了竞争优势。 决定一国国际竞争优势受四个主要因素的互相作用,这四种因素被称为“钻石”模型。第一个要素是指特定行业竞争所必需的生产要素,其要素条件分为一般要素和高级要素。第二个要素为需求条件。波特特别强调国内需求状况在提高竞争优势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若一个国家的企业不断提高他们产品的质量标准,生产出创新产品,以此提高竞争能力,从而增强国家竞争优势。第三个要素为相关的供应商和支撑性产业。相关产业和辅助产业所产生的效益可以波及其他行业,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供货行业和相关产业,能帮助国内某一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确立竞争地位。第四个要素是企业的策略、结构和竞争状况。波特认为各个公司有不同管理理念与策略,公司的行为特点会影响国家竞争的类型和持久性。从行业出发,激烈的国内竞争会促使公司提高生产效率、加大创新力度等措施,有助于创建世界级竞争者。 波特认为,机会和政府要素具有战略影响作用。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规定和政策来对钻石结构的四个组成要素施加影响。 2、运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分析印度软件业兴起的原因。 答:印度软件兴起的原因分为以下几点: 一、印度大力兴建软件科技园区,结合了当地的地理优势,先后在各个地区兴建多个科技园区, 获得竞争优势。印度科技园通过更为优惠的政策和良好的设施及服务,帮助软件出口企业开辟国际市场,大大促进了软件的开发和出口,从而带动了全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和软件出口。 二、重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高水平的英语,注重培养国际化人才。印度人才无疑是第一大要 素,其中,外流人才为印度软件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雅息技术公司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设想来吸引和留住职工,以此吸引国外人才到印度来创业和发展。此外,印度设立信息技术学院,专门培养高水平的信息技术人才。印度依靠高级要素,培养具有高技术能力的劳动力,建立高素质的人才,这一专业化要素建立起了良好的竞争优势。 三、质量管理的国际化和出口导向战略。企业的策略、结构和竞争状况是波特模型中决定国家

少数民族特色旅游成功案例调查研究分析

少数民族特色旅游成功案例调查分析

————————————————————————————————作者:————————————————————————————————日期: 2

少数民族特色旅游成功案例调查分析 —―以黔南州荔波县旅游产业发展为例 摘要;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可以促进当地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是增加少数民族人民收入的有效措施,可以极大的提高的人民的生活水平,极大改善当地人民生活质量,本文以黔南州荔波县特色旅游业发展为例,分析荔波县旅游业成功的原因,并提出了如何更好的促进荔波县旅游业的发展。 关键词: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经济,特色旅游,黔南州荔波县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我国这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里,汉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91.96%。55个少数民族总人口有9056多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04%。由于这个原因,习惯上把其余的兄弟民族称为少数民族。不管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是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的一员。在各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结合着本民族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因素,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这是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民族难以做到的,无与伦比。 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少数民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 由于汉族人口众多,一直以来,汉族人民在与各少数民族交往过程中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占据这绝对的优势。汉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往往会掩盖了少数民族文化的风采,长期以来,各少数民族的文化,生活等在艰难中发展。尽管如此,我国各少数民族的特色依然在中华大地上屹立风采,在少数民族聚居地依然保留着传统的民族风情和特色。纯洁的民风民情,是我国少数民族无价的文化,精神宝藏。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的提高,生活质量得到大大的改善,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追求物质消费的同时,人们越来越多的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大多时候,人们在假期期间,越来越多的选择外出旅游,放松自己。而往往保持着传统民族风情的少数民族地区成了这些旅客的向往之地,越来越多的旅客涌向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他们的到来,为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经济方面,人民收入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黔南州荔波县发展旅游的条件 荔波县位于贵州省南部,隶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总面积2431.8平方千米。总人口16.8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就有14.51万人,是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地,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有布依族、水族、瑶族、苗族等。荔波历史悠久,山川秀丽,人杰地灵。在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世居于这块神奇土地的勤劳智慧的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荔波县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常年温度适宜,是一个天然的温室。荔波被誉为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山川秀丽,气候宜人,四季如春,资源丰富,人杰地灵,是一块神秘的土地。荔波县匠心独运,别具一格的社会,文化,自然环境和少数

旅游经济学形考任务1答案

旅游经济学形考任务1答案 近年来,丽江的旅游业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在国内外产生着日益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尤其是2006年,大型实景演出《印象·丽江》的公演,让丽江为广大人们所知晓,并引领了一场印象风潮。丽江已经从“被遗忘的角落”变成了具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双重身份的旅游热点城市,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丽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珍爱。 丽江旅游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从起步进而快速腾飞。丽江也因其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而成为最有吸引力的旅游接待地。可以说传统文化在丽江旅游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旅游业的兴旺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复兴,另一方面也给传统文化的保护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阅读上述材料,根据所学课本知识,谈谈旅游业快速发展对丽江传统文化产生的影响。 评分标准: 1. 旅游业对传统文化的正面影响:你可以围绕旅游业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复兴,旅游业对传统文化的需求,增强了人们保护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等方面进行讨论。(满分1 2.5分) 2. 旅游业对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你可以围绕旅游业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弱化以至同化,传统文化舞台化、商品化,生活环境及方式的改变,传统文化价值观的退化甚至遗失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满分12.5分) 答: 一、旅游业对纳西族传统文化的正面影响 近年来,旅游业促进了丽江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时代的步伐,丽江这个响亮的名字,已是举世闻名,成为全球最值得一去的旅游点之一。但旅游业对丽江纳西族传统文化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一)旅游业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复兴 随着成千上万游客源源不断地涌入,带来了多方面的尤其是对当地民族传统文化的需求,使得许多濒临失传的传统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在旅游大潮的触动下得到复苏,并已融入旅游市场,得到了重构和新生。例如:许多人文景观得以修复;东巴文化和纳西古乐的保护被提到了法制化的高度;东巴造纸技术被恢复;打铜、打银、制陶等传统手工业获得新生;民间的传统饮食凉粉、发糖、粑粑、酥油茶等都成了颇受游客喜爱的风味食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东巴文化,作为丽江纳西族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涵盖了纳西族社会生活、风俗习惯、道德观念以及文化艺术等方方面面,被誉为“纳西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但随着社会和政治制度的急剧变迁,自20世纪50年代后东巴文化便逐渐陷入全面衰落以至消亡的深重危机之中。直到80年代以来,随着国内形势的日趋好转,尤其是当地旅游的开发,给东巴文化的恢复带来了契机。原本仅限于学术界研究而被人们视为神秘深奥的东巴文化,现已飞速

中央电大《旅游经济学(专科)》 2008年7月期末试题及答案重点

试卷代号:2475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来源:河南学历考试网 https://www.doczj.com/doc/e415399570.html, 旅游经济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并将 , 其序号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里。每小题1分。共20分 1.1845年,预示一种新的旅游生产方式的出现,旅游经济进入专业化阶段的标志是 ( 。 A.蒸气机的出现 B.渡假胜地的形成 C.托马斯库克公司的成立 D.人造旅游物的兴起 2.商品化阶段,系统介绍古代旅游的著名事件和旅游特色的著作是( 。 A.《旅游学》 B.《旅游学一要素·实践·基本原理》 C.《旅游学概论》 D.《旅游学原理》

3.利比亚、贝宁、马耳他、塞浦路斯等国的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属于( 。 A.美国模式 B.西班牙模式 C.印度模式 D.岛国模式 4.中国的社会经济情况和人民消费水平决定了我国旅游业发展只能采取( 旅游经济发展模式。 A.延伸型 B.推进型 C.市场主导型 D.滞后型. 5.在旅游需求的特征中,符合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内涵的是( 。 A.整体性 B.多样性 C.主导性 D.高层次性 6.旅游产业的( 实质是产业结构的集约化、产业服务深入化和产业高附加值化。 A.合理化

B.高度化 C.均衡化 D.规范化 7.企业集团、战略联盟、虚拟企业等组织形态属于( 组织形态。 A.自由交易市场 B.中间性 C.科层企业 D.中介 8.下列哪种组织方式是旅游企业最常见的组织方式( 。 A.竞争方式 B.个体方式 C.团队方式 D.层级组织方式 9.对于一些规模不大的中小型旅游企业来说,往往会在竞争策略上选择( 。 A.价格策略 B.高质量策略 C.专业化分工策略 D.新产品策略

浅议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文化旅游与其经济发展的关系

浅议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文化旅游与其经济发展的关系 ——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体验当地民俗的文化旅游行程。文化作为人类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各民族的人们长期生产、生活的产物,是该民族智慧的结晶。任何文化的形成都主要是由各个民族语自然和社会的内在关系决定的。所以说,一个民族的民俗文化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和不可替代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很多场合下,民俗文化不再被权力政治一味地贬损为“落后”、“迷信”、“原始”、“蒙昧”,而是被发明为宏扬民族传统文化、向外来旅游者展示本土形象的旅游资源。一时间,中国大地上大大小小的民俗村、民俗城、民俗园数不胜数,位于边疆地带的少数民族地区打破了昔日的宁静古朴,一批批来自国内外的游客穿梭往来,许多已经消失的民俗事项被知识分子挖掘发明出来,策划、包装成为动态性、参与性展示古代民俗生活的旅游产品。从某种意思上来讲,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通过开展民俗旅游活动,亲身体验当地民众生活事项,实现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从而达到良好的游玩境界。 实践经验证明,旅游活动在促进旅游目的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当地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所以说,要使得旅游与经济共同发展,必须要有合理的长远的规划,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恩施位于湖北的西部,是一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在人们“回归自然”的追求下,希望不断发现更偏僻的村庄的热潮下,恩施以自然风光为依托,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为主要媒介的民俗旅游业也展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作为山区,恩施的旅游资源丰富,境内的梭布垭是4亿多年前形成的地质奇观,以形态奇异的石林著称;恩施土司城村寨建筑尽显民族特色,集中体现了土家文化;咸丰土司城、恩施连珠塔等景点历史文化悠久;和着撒尔荷的音乐,跳着土家摆手舞,唱着“龙船调”,漂流在三峡源头的支流清江河上,徜徉在有“世外桃源”之城、“土家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土家古寨“鱼木寨”,给人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回味无穷。而恩施州是一个经济较为落后的小山城,交通不便、相对闭塞,制约了该州的经济发展,但与此同时也造就和保存了许多原始、奇秀、古朴的自然山水和民俗风情,优美的自然环境,原始的

(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旅游经济学》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形考任务1-4)及答案

(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旅游经济学》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形考任务1-4)及答案 100%通过 考试说明:2020年秋期电大把该网络课纳入到“国开平台”进行考核,该课程共有4个形考任务,针对该门课程,本人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标准题库,并且以后会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课程总成绩 = 形成性考核×50% + 终结性考试×50% 形考任务1 近年来,丽江的旅游业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在国内外产生着日益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尤其是2006年,大型实景演出《印象·丽江》的公演,让丽江为广大人们所知晓,并引领了一场印象风潮。丽江已经从“被遗忘的角落”变成了具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双重身份的旅游热点城市,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丽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珍爱。 丽江旅游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从起步进而快速腾飞。丽江也因其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而成为最有吸引力的旅游接待地。可以说传统文化在丽江旅游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旅游业的兴旺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复兴,另一方面也给传统文化的保护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阅读上述材料,根据所学课本知识,谈谈旅游业快速发展对丽江传统文化产生的影响。 (本次任务占形成性考核的25%,25分) 答: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逐渐成为人们休闲放松的主体,而丽江则成为了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慕名来到丽江,每到旅游旺季,游客数量更是有明显的增加,有着人山人海的趋势。相比过去的游客量翻了不止一倍,这原因就是由于丽江人民改善了交通质量,使路途不再颠簸;同时,在不破坏原始风貌和原有建筑特色的基础上对丽江古镇、古城进行修建,并进行对古城旅游、卫生、周围环境的改善,对玉龙雪山、泸沽湖、蓝月湖等景区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又在增强游客参与程度上,丽江古城先后开辟了游客参与性极强的四方街篝火晚会、酒巴恋歌、品尝风味等一系列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且参与性休闲旅游活动。推出了《印象丽江》、《丽水金沙》、《丽江大研纳西古乐会》等大型民族表演晚会,为到丽江休闲度假的旅游者提供了本土化、个性化、时尚化的体验型休闲旅游产品。这一系列的举动和措施都大幅度的吸引了游客来到丽江,来体验属于丽江的民族风情。 随着丽江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给丽江的各个方面也带来的巨大的影响。 在经济方面:旅游的发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4b893e5b19e31333330356166展带动了丽江人民的生活方式,旅游业的飞速发展给丽江人民带来了就业机会的增加,给许多无业游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不仅如此,旅游业的发展还带动了相关产业像饭店、旅馆、餐饮、景区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旅游业带动了整个丽江的经济状况,平衡了地区的贫富差距,促进了丽江社会的繁荣,增加了政府的税收;但是在这各种利益增长,趋势大好的背后还有着其不足之处,因为旅游活动是有很强的季节性的,旅游旺季时还好,但在淡季时不可避免会出现劳动力严重的失业问题,而且,经济、社会、环境、游客的兴趣爱好等都会造成丽江旅游业的衰落。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丽江旅游业发展太快,物价也跟着急速上涨。所以说,如何合理的运用旅游经济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在社会文化方面: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丽江旅游的一大特色是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文化的水乳交融,这是丽江的魅力所在。然而,大群外来人口在丽江流动,与当地居民在接触中产生了一系列的交流活动和复杂的人际关系,在这些交流中有对丽江的社会文化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在积极方面是有助于提高国民素

应用文-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 战略研究 一、矮寨镇现状介绍 隶属湘西吉首市的矮寨镇,是著名的生态名镇、 大镇和旅游重镇,该镇是湘西苗族人口的重要聚居地,有着独特的苗家风情,具有极大的旅游经济价值。矮寨镇至今仍保留着较为完好的苗族传统习俗,当地的苗族居民依旧穿着苗族人特有的服饰,头缠青帕,苗族女性仍旧穿戴各种银质装饰物,居住在“干栏式”全木结构的吊脚楼中,延续着苗家人特有的生活习惯。 苗族人不论男女都擅歌舞,他们能够即兴创作苗族鼓舞、劳动歌、蓐秧锣鼓歌、木叶情歌等多种歌舞。其中苗鼓舞、花灯舞等群体舞,旋律轻快,动作质朴,感染性极强,深受游客喜爱。另外矮寨人还有很多特色的民间游艺,如八人秋、花灯、傩戏、草团舞、花鼓等,以及拖花炮、踩大犁、等特色竞技活动。这些都是矮寨镇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除此以外,矮寨还拥有多个著名的风景名胜,比如风情万种的武陵峒河;德夯民俗风情园;九龙溪的中国落差最大、高216米的瀑布——流纱瀑布;古朴浓郁的苗家山寨以及位于矮寨北坡雄奇壮丽的我国第一座立交桥,被称“矮寨天险”的公路奇观;开路先锋铜像以及创四项世界第一的矮寨特大悬索桥。 这些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都是矮寨镇发展少数民族旅游业的最重要资源,随着 经济的发展,政府加大对矮寨镇旅游业的投入,其知名度也有了很大提高,但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比如旅游业发展层本文由 联盟 收集整理次较低,缺乏统一的规划,社区参与度不高,民俗文化开发深度不够,品牌建设力度较弱等等,这些问题普遍地存在于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之中,要改变资源丰富,但开发不到位的普遍现象就应该积极认识到旅游发展的不足,由政府牵头,社区参与,整体规划、加大投入、增强宣传力度,改善基础设施,打造旅游品牌,扩大旅游品牌的集群化和聚焦度,下面笔者就此进行一些探讨。 二、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策略探究 我国民族政策规定了少数民族享有自治权,这就给少数民族地方政府提供了更大的 权限和发展空间。因此,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中,政府应该给予政策支持的同时加大 投入,协同旅游业 人员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统一规划,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服务水平,打造旅游品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旅游经济发展效益最大化和可持续化。 (一)政府牵头,统一规划。首先,政府要对旅游业的发展给予政策和财政的支持,在此基础上协同当地旅游管理单位,对旅游业发展统一规划,将所有旅游资源进行高度集结,形成旅游资源的大规模群体,运用电视、 等多种宣传手段,扩大其影响力。比如矮寨就应该将武陵峒河源头、民俗风情园、德夯地质公园、流纱瀑布等旅游景点有机结合,形成多条旅游线路,同时加强宣传和配套设施建设。其次,调整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将旅游业作为服务业的“主导产业”,借力旅游业的兴盛,带动“吃、住、行、游、购、娱”等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刺激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网、金融业的发展。第三,少数民族政府还应该始终秉持改革开放的理念,加快对外开放步伐,让越来越多的外地人能够进入到少数民族地区体验当地的风俗民情,观赏当地的风景名胜,增加当地旅游经济收益。 (二)鼓励社区参与,提高管理水平。发展少数民族旅游是为了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国开电大旅游经济学形考任务3参考答案

题目1.旅游是由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三个要素构成的,旅游活动以及旅游经济活动也都是围绕着这三个要素构成的。 a. 旅游联结体 b. 旅游者 c. 旅游资源 d. 旅游目地的 【答案】:旅游联结体 题目2.( )被誉为旅游业的先驱。 a. 治·史蒂文森 b. 托马斯·库克 c. 詹姆斯·瓦特 d. 托·富勒 【答案】:托马斯·库克 题目3.研究经济活动“应该怎么样”的经济分析方法是() a. 实证分析 b. 规范分析 c. 历史分析 d. 定性分析 【答案】:规范分析 题目4.旅游需求量对旅游产品价格的反应及其变化关系中,根据旅游需求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不论旅游产品的价格是上涨还是下跌,旅游需求量都会出现相应地减少或增加,这是指() a. 旅游需求价格弹性 b. 旅游需求收入弹性 c. 旅游需求交叉弹性 d. 旅游供给价格弹性

【答案】:旅游需求价格弹性 题目5.从事旅游产品销售业务,并从中赚取佣金的企业是旅游的 a. 批发商 b. 零售商 c. 供给商 d. 需求商 【答案】:零售商 题目6.( )主要研究经济现象“是什么”,即单纯考虑经济活动的实际运作而不考虑运作效果的好坏。 a. 实证分析 b. 规范分析 c. 历史分析 d. 定性分析 【答案】:实证分析 题目7.将游客分为团体旅游、散客旅游是哪种分类方式。() a. 按旅行距离划分 b. 按组织形式划分 c. 按计价方式划分 d. 按行为方式划分 【答案】:按组织形式划分 题目8.在一定时期内人们愿意并能够以一定货币支付能力购买旅游产品的数量,这是指()a. 需求 b. 需求量 c. 旅游需求

中央电大《旅游经济学(专科)》 月期末试题及答案

试卷代号:2475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8-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开卷) 来源:河南学历考试网 https://www.doczj.com/doc/e415399570.html, 旅游经济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并将 其序号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20分) 1.旅游供给弹性充足。在这种情况下,旅游价格稍有变化,便会引起旅游供给量更大幅度的变化。此时,旅游供给曲线表现得非常平缓,下面哪个选项是正解的?( ) A.Es-0 B.Esl 2.北京是天津、河北等省份的部分地区的( )客源地。 A.全国性 B.区域性 C中转性 D.临时性 3.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旅游产业的基本特点?( ) A.生产与消费的同一性 B.旅游产业的敏感性 C.旅游产业生产的非物质化 D.旅游产业的综合性 4.旅游消费涉及“吃、住、行、游、娱、购”多方面,体现了旅游消费的( )。 A.大众性 B.持续性 C.广泛性 D.综合性 5.旅游交通网络越发达的旅游目的地,旅游客流越密集,这说明旅游客流分布在地域上具有( )。 A.和时间成正比 B.不平衡性 C盲目性 D.选择性 6.旅游是由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 )三个要素构成的,旅游活动以及旅游经济活动也都是围绕着这三个要素构成的。 A.旅游联结体 B.旅游者 C.旅游资源 D.旅游目地的 7.旅游客源地输送客源的规模首先取决于这个地区的( )。 A.人口结构 B.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 C.总人口规模 D.消费习惯

8.度假游属于( )。 A.高端游 B.中端游 C.低端游 D.以上都不是 9.旅游产业是一个关联性极强的产业。旅游产业的六大要素“行、游、住、食、购、娱”这体现了旅游行业管理( )。 A.基础的脆弱性 B.幅度的宽泛性 C.要素的综合性 D.政策性 10.根据客源地内旅游经营商的( ),可以将旅游经营商划分为旅游批发商、旅游零售 商和旅行代理商三类。 A.性质 B.职能以及作用 C.注册资本 D.规模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正确与否,正确的在题后括号里划“√”,错 误的在题后括号里划“×”。每小题2分,共20分J 11.旅游经济学的研究任务就是由旅游者的空间移动而引起的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和 旅游联结体三者运动而表现出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以及经济规律。 ( ) 12.通常而言,旅行距离越短,旅行费用越可能成为人们选择旅游交通方式的主要影响因 素;随着旅行距离的增加,旅行速度将成为人们选择旅游交通方式的主要影响因素。 ( ) 13.由于旅游产品生产能力缺乏刚性,因此,相同产品竞争定价模式便成为旅游企业价格 决策中的一个重要模式。 ( ) 14.公共产品是指消费过程中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的产品。 ( ) 15.旅游市场属于不完全竞争市场,即寡头垄断市场。 ( ) 16.所谓纵向一体化是指企业进入目前业务的供应阶段或使用阶段,实现在相关产品链上 的延长。 ( ) 17.旅游目的地能否及时扩大旅游供给的规模,提升旅游供给的质量,其中一个关键的影 响因素是它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这一点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尤为重要。 ( ) 18.在影响旅游需求的诸因素中,任何一个因素发生变化都将引起旅游需求量的相应变 化,这种反应特点叫旅游需求弹性。 ( ) 19.旅游经济长期发展的要求和国内旅游发展的现状必然决定旅游产业地区结构从目前 以重点城市为主体逐渐转向以城市为依托,各地区共同发展的旅游产业地区结构。 ( ) 20.合理的旅游产业行业结构的主要标志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在质的关系上表现为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一个重要的现象是经济的一体化和全球化。在这一浪潮中,国际生产要素的流动日益频繁,每个国家都逐渐被纳入到以国际分工为基础的全球网络中,这使得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和直接。在这种竞争中,任何一个国家不再可能依靠基于禀赋条件的比较优势,而只能通过竞争优势的创造,才能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增进本国人民的福利。因此,国际竞争力已成为几乎所有国家共同关注的问题 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关于国家竞争优势来源的论述,关于取得和保持国家竞争优势途径的探讨,对于所有国家特别是落后国家具有重要的启发性意义。一个国家要想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必须重视科技发展和人力资本,重视国内需求,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大力提倡企业的创新。 这一理论对我国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用该理论分析我国现状可清楚看到我国的竞争优势与存在问题。 第一,在要素条件方面 我国有基本要素的优势,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便宜。但在推进要素和专门要素方面,我国却比较薄弱。以技工人才培养为例,意大利有学徒制,德国有实力雄厚的技术学校,日本许多企业有专门的研究所。这些国家特别注重创造高级要素和专门要素。 而我国长期以来对教育重视不够,对专门教育更是忽视,高等院校同企业联系松懈,研究同现实不挂钩;企业自已很少从事研究开发工作,有的有自己的研究机构,也是名存实亡。因此,要改善我国的要素条件,推进要素和专门要素的创造机制如何建立并具有成效是当务之急。 第二,在国内需求方面 我国市场大,需求增长迅速,需求层次多。但由于我国消费水平还很低,总体上缺乏讲究、挑剔的买主,从而未能对企业形成强大的创新压力,这是我国产品长期缺乏竞争力的原因之一。因此,有意识地培养挑剔、讲究的买主,维护消费者的利益,提高消费者的比较鉴别能力,是我国增强产品、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第三,在支持性和相关产业方面,我国也比较薄弱。 国外有竞争力的产业都有庞大的产业簇群的支持,而我国大多数产业缺乏这种支持。如我国服装业虽然大,号称服装生产大国,每年出口量也相当高。但由于我国面料、辅料、服

少数民族文化与旅游.doc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思考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已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古朴的各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多植根于秀美的自然环境与悠久的社会历史之中,特色鲜明,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朵朵奇葩。而这些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正在成为各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资源优势。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旅游业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导致了民族文化的庸俗化、民族文化认同感失落以及价值观的退化和遗失,造成旅游地价值降低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注重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在发展旅游业与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之间找到平衡点和契合点,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一、少数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少数民族文化是指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并负载着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它包含了各少数民族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及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学者把它分为以下几类:衣、食、住、行方面的生活文化;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民间传承文化,包括民间文学艺术、民间歌舞、民间游乐等;科技工艺文化;信仰、巫术文化;节日文化等[1]。我国拥有55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的文化体系都蕴涵着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也可以说少数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源泉。 但是,并非所有的少数民族文化都可以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任何一种民族文化的内在构成部分都可以分为:显性文化,包括富于民族特色的服饰、饮食、建筑、交通工具、生产工具等;隐性文化,如各民族的伦理观念、价值观念、审美观念等;显性与隐性的混合文化,如家庭婚姻、人生礼仪、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节庆节日、民间艺术等。从旅游开发的角度看,这其中能作为旅游资源具有开发价值的往往是那些显性文化和混合性文化,而隐性文化通常情况下难于被外来游客所感知、理解和接受,因而往往难以被作为旅游资源而开发。因此,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是指那些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所利用,并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少数民族文化因素。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理论核心是吸引力因素”[2]。但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3],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对原有的文化资源进行“加工”、“再生产”,也就是说呈现在游客面前的少数民族文化应是在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下“本土文化的重构和表达”[4]。 二、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各少数民族凭借其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事项,以其丰富的内容、浓烈的地方特色、深厚的文化底蕴、鲜明的民族特点,构成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丰厚资源。由于其满足了游客的“求新、求异、求知”的心理需求及“追求审美和愉悦体验的本质规定”[5],日益受到旅游者的青睐,具有开发利用的潜力及现实的可行性。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以人为本,鼓励游客参与 以前的民族文化旅游,各旅游地只是通过舞台表演等形式单纯地展示其文化,游客只能像一般观光旅游那样简单地浏览。现在则要求在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创造更多的空间和机会,以便于游客自由活动和参与,让游客真正体验与目的地居民和睦相处、融为一体的感觉,亲身感受各少数民族文化的韵味,让游客吸收少数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再通过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