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科技大学校训新校徽logo汇总

北京科技大学校训新校徽logo汇总

北京科技大学校训新校徽logo汇总
北京科技大学校训新校徽logo汇总

校训、校徽是学校的重要标志和象征,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以及文化传统、精神品格、目标信念的深刻凝练和艺术体现。北京科技大学在不同时期使用的校徽和逐步形成的“学风严谨、崇尚实践”的优良传统共同构成了底蕴深厚、一脉相承的学校文化。

一、北京科技大学校训

求实鼎新

二、北京科技大学新校徽

延展标志:

中西方大学校训差异的探究与思考

中西方大学校训差异的探究与思考 一.什么是“校训” 所谓校训,原本是学校校长讲话中的关键词语,如黄埔军校校训“亲爱精诚”就是蒋介石校长制定的,有些是领袖名人的题词,如中国医科大学的“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是毛主席题的。因为既有底蕴又有实效,所以被一代一代的教师和学子传递下去,时间一长,就成了约定俗成的话语。这就是校训。校训既能用来激励和劝勉教师和学子们,同时也能体现学校的办学原则与目标。 校训文化是大学发展中的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校训往往体现着一所大学的教育思想核心与文化发展灵魂。 校训文化能够体现出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精神风貌,也能够反映一所学校的文化传统和办学理念,从一个大学的校训往往可以直接看到该校的文化品位、思想灵魂和办学特色。 二.研究内容 立足于中西方大学校训各自的特点,比较二者之间的差异,探究校训背后折射的深层次的文化差异与教育理念的差别。 三.中外校训略览 1.中国大学校训 北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浙江大学:求是创新 武汉大学:自强弘毅求是拓新 南京大学:诚朴雄伟励学敦行 北京师大: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山东大学:气有浩然学无止境 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南开大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人民大学:实事求是 北京外国语大学: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同济大学:严谨求实团结创新 暨南大学:忠信笃敬 厦门大学: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哈尔滨工业大学:规格严格功夫到家 中山大学: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四川师大:重德,博学,务实,尚美 北京邮电大学:厚德博学敬业乐群 北京理工大学: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中国农业大学:博大精深 北京舞蹈学院:文舞相融德艺双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德才兼备,知行合一 中国地质大学:艰苦朴素,求真务实

北京大学校徽标志赏析

北京大学的校徽标志赏析说明: 被修改过后北京大学的校徽较之原来的校徽更加简约,更加有一番“第一大学”的气度。校徽以红色为主色调,代表爱国的热情和生命的激情。校徽以圆形为外形,以方形为字体形状,继承了中国的“天圆地方”的传统思想。校徽又有引入西文字,体现了北京大学的“思想自由,兼收并蓄”治学理念,让人感到这所大学,学术思想之大,学问之深。校徽内部以“北大”两字为中心,其字形类似三个人,两个人坐在另一个人的肩膀上,上面两个人分别代表文科,理科学生,下面一个代表最广大的人民。这三个人的突出,一方面,强调北京大学重视“人本主义”,学校重视学生的自我发展,即“修身”,同时,也内含了“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勿忘自己学习的良好机会与环境是天下百姓给予的,要回报社会;另一方面,人坐在人的肩膀上,突出了北京大学在学术上的创新,既要批判继承先哲的思想,又要加以创新,最后将中国的学术思想推向高潮,达到“百家争鸣”的局面。校徽设计者又将“北大”竖着写,颇有一番旧时太学学堂的意味,加上校徽底部出现“1898”图样,这是在向世人展示北京大学的建校历史悠久,并且在加以说明北京大学“上承太学正统,下立大学祖庭”,是中国第一所大学,突出了学校在中国高等教育办学史上无可替代的,至关重要的地位。最后一点,校徽里面包含有三个同心圆,我觉得也是有象征意义的,它们分别代表老师(小内圆),学生(大内圆)和最广大的人民大众(外圆),三者互相包含,有同一个圆心。这一点我觉得也是鲁迅先生希望那样,也就是老师,学生,人民大众团结一心,共同建设中国,繁荣中国文化,让中国人的思想永远拜托束缚,从此走向复兴之路!总体上讲,北京大学的校徽给我的感觉是“重文兼理”,气势磅礴,意味深远,令人敬仰。 院系: 数理信息学院 班级: 数学101学号:1011姓名: xx 1/ 1

2020年北京科技大学材料专业考研经验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专业考研经验 转眼间,已经尘埃落定。回首这一年,有努力,也有回报,有汗水,也有欢笑。这一年,个人的付出固然重要,但诚然,我也从论坛收益良多,现在我小小的总结一下自己的观点,希望能对学弟学哥妹们有所帮助。 先来说说自己的情况:我报考的是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院,所考的分数分别为政治58,英语57,数学二115,专业课(材料科学基础)108,总分338。这样一个分数,对于一个工科生而言,算是中规中矩,但是对于今年的北科材料,可算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擦线党(初试线337)。即便如此,我想我还是很有必要介绍一下自己的经验。 如今,考研是一个热门的话题。同时,也是大学本科生的一个未来规划中的热门选项。很多人很轻率的就决定考研,对此我是不发表任何评论的。但是,我觉得,一旦决定考研,就要对全局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而不是在模模糊糊的状态下就开始看书,鄙人鱼见,这样只是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和经历。 看书前要做好万全准备。大家可能会问要做好哪些准备。且听我慢慢道来。

做好了以上的各种准备,接下来就需要开始各科的复习了。不需要过多的解释,数学和英语都是要从大三下开始的,而政治和专业课是从九月份开始。细节我慢慢道来。 因为本人是工科生,所以只介绍工科生相关经验。我们考的是数学二,也就是只有高数和线性代数。而关于考研复xí,论坛里很多人都会分为三轮,说实话,我自己到目前为止也没好好划分过,所以只按自己的经验一点点介绍。 先插播一下我的学习理念。我觉得作为一个工科生,在学习这一块,理应有些自己的方法。我觉得不管是学什么,首先我们得对这一科有一个全局的把握,其次,我们还要有能力从众多信息中抽象出重点,然后循着重点对症下药。简单来讲,我觉得就是个盖房子的过程,先打地基,再出骨架,最后各种装饰。 频道调回到数学,关于数学的学习,我觉得首先得从书本下手,高数用同济5或者6版的两本书,线代无所谓,大同小异。依据往年的大纲,先把书本过个一遍,对各种概念,各种公式有个初步印象,我觉得这一步很重要:对于基础好的同学,可以作为回顾,对于基础差的同学,可以作为启蒙用。然而这样还不够,书本还要用第二遍,这一遍,最好边看边把你自己认为是重点的句子,定义,概念等抄下来(后期还有大作用),基础好的同学可以随意练练课后习题,基础

北大标志介绍

斯诺墓 “埃德加.斯诺墓”,未名湖南侧的历史名人——埃德加.斯诺墓。埃德加.斯诺(1905-1972)的部分骨灰遵其遗嘱安放在这里。1973年10月19日,周恩来总理亲临北大出席了他的骨灰安葬仪式。 “百年纪念讲堂”,北京高校最有名气、也是设施最好的大讲堂。每年的学生开学典礼、学位授予仪式等大规模聚会常在这里举行。 “北大东门”,因为东门外的中关园、燕东园、蓝旗营等也属于北大的“地盘”,有北大化学学院,物理学院、工学院、附小、幼儿园、出版社、教室宿舍等众多机构,东门是人流量最大的校门。 “北大南门“,这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北大学生心中的“正门”。目前,因门外马路改为单行线,人流量有所下降。 “北大庭院”,“大学者,大师之谓也”。这种小院子里住着一批“国宝”级大师。 “北大图书馆”,由小平同志题词的北京大学图书馆。这是亚洲最大的大学图书馆。 “北大西门”,北大的传统的“正门”。建于1962年。1998年北大建校100周年时,由戴姆勒.奔驰集团捐资修缮。 “北大”,这是无数学子魂牵梦绕的精神家园。在2005年英语《泰晤士报》全球200多最佳大学排行榜上,北京大学位列第15名,排名亚洲大学第一。 “北京大学革命烈士纪念碑”,这是长眠着83位(其中中共党员70位)为了理想与信念,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北大师生和校友。他们当中有李大钊、高君宇、邓中夏、何孟雄、张太雷等著名革命家。 “北京大学勺园”,建于1981年的勺园今天看来稍显陈旧,但它却是个“国家化社会区”。作为北大留学生宿舍,有数以千计的各国学子在这里圆他们的“北大之梦”。 “静园草坪”,夕阳下的静园草坪。远处的古朴小楼曾是20世纪30年代燕京大学的女生宿舍。 “未名湖和博雅楼”,这是北大最著名的的景点。学生常用“一塌(塔)糊(湖)涂(图)”来戏称北大标志性的建筑。 “校友桥”,西门内的校友桥。母校是校友们心中永远的圣地。

校徽及含义

=1 北京大学校徽: 含义:北京大学的校徽最早可以追溯至1917年,是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先生请鲁迅设计的。在这枚校徽上,“北大”两个篆字上下排列,其中“北”字构成背对背的两个侧立的人像,而“大”字构成了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校徽突出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即大学要“以人为本”。 =2 08奥运徽章: 含义:2008年奥运会新会徽,将中国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体育运动特征结合起来,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这一设计,凝聚了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的神韵。鲜红的色彩传达了中国文化特有的热情气氛;寓意丰富的图形,形如一个“京”字,表达了举办地的名称;也像一个冲向终点的运动员,体现了冲刺极限、创造辉煌的奥林匹克精神;又似一个载歌载舞中的人,表达了13亿中国人民对于奥林匹克运动的美好憧憬和欢迎八方宾客的热情与真诚。 细读请自己看“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3 国家节水标志: 含义:国家节水标志”由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而成。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象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

= 4 防灾减灾徽章: 含义:图案整体是“5.12”的缩写变形,让我们铭记全国“防灾减灾日”日期。同时也突出全国“防灾减灾日的由来:纪念汶川大地震中的遇难同胞”。“5.12”变化为由一个长城构成的手呵护幼小虚弱的“1”,寓示这一图标的含义:我们团结一心,凝聚在一起,众志成城抗大灾 = 5 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标志: 含义: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标志的主体由汉字“心”、英文字母“V”、嘴衔橄榄枝飞翔的和平鸽构成。与世博会会徽“世”异曲同工,在呈现中国文化个性的同时,表达了志愿者的用“心”和热“心”。“V”是英文“Volunteer”的首字母,阐述了标志所代表的群体,赋予其清晰的含义;飞翔的和平鸽代表上海,也象征和平友爱,橄榄枝则寓意可持续发展和希望,传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主题。彩虹般的色彩,迎风飘舞的彩带,是上海热情的召唤。我们相信,2010年,在志愿者的努力下,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将融洽地聚集在同一片天空下!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基础真题大全

1999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金属学 适用专业: 科学技术史冶金物理化学钢铁冶金有色金属材料加工工程 说明:统考生做1~10题,单考生做1~7题和11~13题。 1、名词解释10分) (1)点阵畸变(2)组成过冷 (3)再结晶温度 (4)滑移和孪生(5)惯习现象 2、说明面心立方、体心立方、密排六方(c/a≥1.633)三种晶体结构形成的最密排面,最密排方向和致密度。(10分) 3、在形变过程中,位错增殖的机理是什么?(10分) 4、简述低碳钢热加工后形成带状组织的原因,以及相变时增大冷却度速度可避免带状组织产生的原因。(10分) 5、简要描述含碳量0.25%的钢从液态缓慢冷却至室温的相变过程(包括相变转换和成分转换)。(10分) 6、选答题(二选一,10分) (1)铸锭中区域偏析有哪几种?试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消除区域偏析的措施。 (2)固溶体结晶的一般特点是什么?简要描述固溶体非平衡态结晶时产生显微偏析的原因,说明消除显微偏析的方法。 7、简述金属或合金冷塑性变形后,其结构、组织和性能的变化。(10分) 8、简述经冷变形的金属或合金在退火时其显微组织,储存能和性能的变化规律。(10分) 9、选答题(二选一,10分) (1)为了提高Al-4.5%Cu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采用了如下热处理工艺制度,在熔盐浴中505℃保温30分钟后,在水中淬火,然后在190℃下保温24小时,试分析其原因以及整个过程中显微组织的变化过程。 (2)什么叫固溶体的脱溶?说明连续脱溶和不连续脱溶在脱溶过程中母相成分变化的特点。 10、简述固溶强化,形变强化,细晶强化和弥散强化的强化机理。(10分) 11、简述影响再结晶晶粒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并说明其影响的基本规律。(10分) 12、画出铁碳相图,并写出其中包晶反应,共晶反应和共析反应的反应式。(10分) 13、选做题(二选一,10分) (1)如果其他条件相同,试比较下列铸造条件下,铸件中晶粒大小,并分析原因。 a.水冷模浇铸和砂模浇铸 b.低过热度浇铸和高过热浇铸 c.电磁搅拌和无电磁搅拌 d.加入,不加入Al-Ti-B铅合金。 (2)什么叫形变织构?什么叫再结晶织构?简要说明形变织构,再结晶织构的形成机理。 200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金属学 适用专业: 材料加工工程科学技术史 说明:统考生答1-10题,单考生答1-7题和11-13题。 1.名词解释(10分) 1相界面2相律3过渡相④菲克第一定律⑤退火织构 2.什么是固溶体?在单相合金中,影响合金元素的固溶度的因素有哪些?固溶体与组成固溶体

国内外著名大学校训(中英对照版)

校训乃一校之魂,原本是学校校长讲话中的关键词语,因为既有底蕴又有实效,所以被一代一代的教师和学子们传递下去,时间一长,就成了约定俗成的话语,这就是校训。校训,作为一个标尺,激励和劝勉在校的教师和学子们,即使是离开学校多年的人也会将校训时刻铭记在心。校训也能体现学校的办学原则与目标。同时它也是一种文化,是一种面向社会的精神标志,能为学校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有些校训还对其本校的创建历史或文化背景有所反映,包含着较多的信息。 大学不是单纯适应社会的产物,而是开启智慧、追求真理、传播知识、弘扬文化的重要场所,担当起引领社会发展方向的神圣使命。校训则是引领大学前进的方向标,良好的校训的确立,成为办好一所大学的先决条件。古今中外世界著名大学都各自拥有其独特的校训,鲜明的体现出他们不同的办学理念和治学特点。而由此形成的校训文化则成为大学教育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东方和西方思想和思维有较大差异,由此导致东西方大学办学理念的不同,西方大学传统办学理念:合理求是、使命引导、学术自由、大学自治、积极应变、科学取向。东方大学传统办学理念:和而不同、各美其美、学术责任、与时俱进、止于至善、伦理(人文)取向。因而,体现办学理念的大学校训也就各有偏重。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校训是"让自由之风吹拂",英国剑桥大学拉丁文校训引用的是苏格拉底的一句话"我与世界相遇,我自与世界相蚀,我自不辱使命,使我与众生相聚。"而中国科技大学的校训"红专并进理实交融"。 校训是一所大学学风的集中体现,实事求是,严谨务实,成为各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首要准则。实事求是,意为:办事求学必须根据实证,求索真相,踏踏实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追求真理,是治学最基本的目标,也是每一位求学者追求的崇高理想。世界著名学府哈佛大学的校训是:Let Plato be your friend, and Aristotle, but more let your friend be truth,中文翻译为"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大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认识已有的知识,而且还要让他们去创新的知识。学生必须学会自己去认识真理。但追求新的真理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不仅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而且可能遭到旧的威或当权者的反对。所以,与真理为友就显得更加可贵。耶鲁大学的校训也同为"光明与真理"。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国高等学府清华大学的校训,也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优秀品质和基本道德素养。它精辟地概括了中国文化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的深刻认识与辩证的处理方法,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性格的重要表征。作为一个高尚的人,在气节、操守、品德、治学等方面都应不屈不挠,战胜自我,永远向上,力争在事业与品行两个方面都达到最高境界。 南开大学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提倡的是"公能"教育,一方面是培养青年"公而忘私"、"舍己为人"的道德观念;另一方面则是训练青年"文武双全"、"智勇兼备",为国效劳的能力。这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校训:"普林斯顿——为了给国家服务"如出一辙。 大学校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可以体现出一个大学良好的精神风貌,优良的学风,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方针政策,甚至是学校的整个文化背景和文化氛围。不同的国家、地区思想文化的差异,造成办学理念的差异,但这些理念不应是相互对立、互不通融的,而应该是相互交叉、相互补充。

著名大学校徽LOGO赏析_齐怀远

1.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 设计背景: 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旧译“耶劳大书院”,是一所坐落于美国康乃狄格州纽黑文市的私立大学,始创于1701年,。在2007英国泰晤士专上教育增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的世界大学排名,耶鲁大学在总平均排名与剑桥、牛津大学并列世界第二。 校训:Lux et Veritas(拉丁文,意为“光明和真理”) 设计分析: 耶鲁大学的标志设计简洁、概括。其外形为盾形,象征着庄重、荣耀、高贵与典雅等之意。深蓝色代表着沉着、冷静、理智的科研精神,鲜明的柠檬代表热情、光芒、富有的意思。且部分为核心部分书籍的厚度,代表着学校历史文化的深厚和视知识为黄金,不断追求渊博的知识的精神。并两种颜色的合理搭配,形成很好的视觉效果。 书籍形象设计生动、形象,线条简练。整体呈现一种积极向上的势态,以及其追求自由和崇尚独立人格的耶鲁精神。书籍上是一些抽象的拉丁文校训,意在突出其校精神,让千万的耶鲁学子深深记住对社会的责任。 2.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 设计背景: 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建校于1167年。位于英国的牛津大学具有世界声誉,它在英国社会和高等教育系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有着世界性的影响。英国和世界很多的青年学子们都以进牛津大学深造作为理想。

校训:Dominus illuminatio mea(拉丁文)(上主是我的亮光)(The Lord is my light),出自《圣经》 设计分析: 牛津大学的标志设计整体造型以圆环形为主,象征着功德圆满,学业圆满。圆环形的下部分巧妙的景腰带的形象与其环形结合起来,腰带代表着信仰和祈愿,也传达出学校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其严谨的办学理念。标志采用蓝色和橙色两补色作为其主色调,两者结合对比鲜明、又不失统一和谐、蓝色代表着理智、稳重、科技和博大的胸怀,橙色代表着执着、繁荣。 标志的外环部分为学校的名称,内环的三顶皇冠寓意着英国国家的三权分立的政治局势,同时传达出学校突出的皇后学院,以及其学校作为英国国家的最重要的大学之一,培养出一辈辈的首相、国王等等举世闻名的伟大人物,从而表达了学校功德圆满。书籍代表着知识,上帝赐给人类的宝贵知识,也象征着一种高贵的求知精神与学校孜孜不倦的对人才培养精神。另一方面也突出了学校庞大的图书馆规模与其举世闻名的世界上最大的大学出版社,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3.哈佛大学 设计背景: 哈佛大学是美国最早的私立大学之一,主要以培养研究生和从事科学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总部坐落于波士顿的剑桥城,于1636年始建,它是美国最古老的大学。而美国是于1776年建国,比哈佛建校要晚140年。哈佛大学的建立原由主要是由于当时的英国殖民者想在美国的土地上建一座大学,而哈佛大学的建立者当中有很多人都是剑桥大学的毕业生,哈佛大学所在的城市便是被命名为剑桥城。 哈佛大学早期的校训是“察验真理”(Veritas[1643年])、“荣耀归于基督”(In Christ Gloriam [1650]),以及“为基督?为教会”(Christo et Ecclesiae) 设计说明: 哈佛大学标志Logo设计采用的标准色纯度都比较低,从而使标志整体视觉感受显得很沉稳、含蓄、典雅。图形的突破使其区别去其他学校惯有圆形的习惯,使得标志的认知度加强。 哈佛大学的校训是:Let Plato be your friend,and Aristotle,but more let your friend be truth,中文可翻译为“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标志的设计上也将校训完美融入进去,logo设计的主体部分以三本书为背景(两上一下),而在上面的两本书上分别印刻有“VE”和“RI”两组字母,在下面的一本书上则印刻有“TAS”这组字母。三组字母是“VERITAS”拉丁文就是“真理”的意思,寓意学子要与真理为友,这才显得更加可贵,暗示哈弗学子不仅要向学术大师学习已有的知识,

北京科技大学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考试资料

1、热处理的定义 根据钢件的热处理目的, 把钢加热到预定的温度,在此温度下保持一定的时间,然后以预定的速度冷却下来的一种综合工艺。 钢的热处理是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的方法,来改变钢内部组织结构,从而改善其性能的一种工艺。 凡是材料体系(金属、无机材料)中有相变发生,总可以采用热处理的方法,来改变组织与性能。 2、Ac1、Ac3、Accm的意义 对于一个具体钢成分来说,A1、A3、Acm是一个点,而且是无限缓慢加热或冷却时的平衡临界温度。加热时的实际临界温度加注脚字母“C”,用Ac1、Ac3、Accm表示; 冷却时的实际临界温度加注脚字母“r”,用Ar1、Ar3、Arcm表示。 3、什么是奥氏体化?奥氏体化的四个过程?是什么类型的相恋? 将钢加热到AC1点或AC3点以上,使体心立方的α-Fe铁结构转变为面心立方结构的γ-Fe,这个过程就是奥氏体化过程。 从铁碳相图可知,任何成分碳钢加热到Ac1以上,珠光体就向奥氏体转变;加热到Ac3或Accm以上,将全部变为奥氏体。这种加热转变称奥氏体化。 共析钢的奥氏体化过程包括以下四个过程: 形核; 长大; 残余渗碳体溶解; 奥氏体成分均匀化。 加热时奥氏体化程度会直接影响冷却转变过程,以及转变产物的组成和性能。 是扩散型相变。 4、碳钢与合金钢的奥氏体化有什么区别?为什么? 在同一奥氏体化温度下,合金元素在奥氏体中扩散系数只有碳的扩散系数的千分之几到万分之几,可见合金钢的奥氏体均匀化时间远比碳钢长得多。 在制定合金钢的热处理工艺规范时,应比碳钢的加热温度高些,保温时间长些,促使合金元素尽可能均匀化。5奥氏体晶粒的三个概念(初始晶粒、实际晶粒和本质晶粒)? 奥氏体的初始晶粒:指加热时奥氏体转变过程刚刚结束时的奥氏体晶粒,这时的晶粒大小就是初始晶粒度。奥氏体实际晶粒:指在热处理时某一具体加热条件下最终所得的奥氏体晶粒,其大小就是奥氏体的实际晶粒度。 奥氏体的本质晶粒 指各种钢的奥氏体晶粒的长大趋势。 晶粒容易长大的称为本质粗晶粒钢;晶粒不容易长大的称为本质细晶粒钢; 6为什么要研究奥氏体晶粒大小? 显著影响冷却转变产物的组织和性能。 7、工厂中对奥氏体晶粒大小的表征方法是什么?本质晶粒度的测试方法? 统一采用与标准金相图片比较,来确定晶粒度的级别。 生产中为了便于确定钢的本质晶粒度,只需测出930度左右的实际晶粒度,就可以判断。 8‘什么叫奥氏体?’ 奥氏体冷至临界温度以下,牌热力学不稳定状态,称为过冷奥氏体。 9、钢的共析转变?珠光体组织的三种类型? 钢的共析转变:钢奥氏体化后,过冷到A1至“鼻尖”之间区域等温停留时,将发生共析转变,形成珠光体组织,其反应如下: γ→P (α+Fe3C) 结构FCC BCC 正交 含碳量0.77% 0.0218% 6.69% 珠光体的三种类型:珠光体,索氏体,屈氏体。 10、什么叫钢的C曲线?如何测定?影响C曲线的因素?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也称TTT(Time Temperature T ransformation)曲线。因曲线形状象英文字母“C”,故常

2020年北京科技大学材料专业考研经验全分享

XX年北京科技大学材料专业考研经验全分享转眼间,已经尘埃落定。回首这一年,有努力,也有回报,有汗水,也有欢笑。这一年,个人的付出固然重要,但诚然,我也从论坛收益良多,现在我小小的总结一下自己的观点,希望能对学弟学哥妹们有所帮助。 先来说说自己的情况:我报考的是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院,所考的分数分别为政治58,英语57,数学二115,专业课(材料科学基础)108,总分338。这样一个分数,对于一个工科生而言,算是中规中矩,但是对于今年的北科材料,可算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擦线党(初试线337)。即便如此,我想我还是很有必要介绍一下自己的经验。 如今,考研是一个热门的话题。同时,也是大学本科生的一个未来规划中的热门选项。很多人很轻率的就决定考研,对此我是不发表任何评论的。但是,我觉得,一旦决定考研,就要对全局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而不是在模模糊糊的状态下就开始看书,鄙人鱼见,这样只是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和经历。 看书前要做好万全准备。大家可能会问要做好哪些准备。且听我慢慢道来。

做好了以上的各种准备,接下来就需要开始各科的复习了。不需要过多的解释,数学和英语都是要从大三下开始的,而政治和专业课是从九月份开始。细节我慢慢道来。 因为本人是工科生,所以只介绍工科生相关经验。我们考的是数学二,也就是只有高数和线性代数。而关于考研复xí,论坛里很多人都会分为三轮,说实话,我自己到目前为止也没好好划分过,所以只按自己的经验一点点介绍。 先插播一下我的学习理念。我觉得作为一个工科生,在学习这一块,理应有些自己的方法。我觉得不管是学什么,首先我们得对这一科有一个全局的把握,其次,我们还要有能力从众多信息中抽象出重点,然后循着重点对症下药。简单来讲,我觉得就是个盖房子的过程,先打地基,再出骨架,最后各种装饰。 频道调回到数学,关于数学的学习,我觉得首先得从书本下手,高数用同济5或者6版的两本书,线代无所谓,大同小异。依据往年的大纲,先把书本过个一遍,对各种概念,各种公式有个初步印象,我觉得这一步很重要:对于基础好的同学,可以作为回顾,对于基础差的同学,可以作为启蒙用。然而这样还不够,书本还要用第二遍,这一遍,最好边看边把你自己认为是重点的句子,定义,概念等抄下来(后期还有大作用),基础好的同学可以随意练练课后习题,基础

国内外著名大学校训(中英文对照)

国外著名大学校训(中英对照版) 1、哈佛大学 Harvard University Let Plato be your friend, and Aristotle, but more let your friend be truth. 与亚里士多德为友,与柏拉图为友,更与真理为友. 2、杜尔大学 Drew University Freely have you received; freely give 自由地接受;自由地给予 3、夏威夷大学 University of Hawaii Above all nations is humanity 人性超越国界/人性超越种族 4、斯坦佛大学 Stanford University The wind of freedom blows 愿学术自由之风劲吹 5、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The truth shall make you free 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 这句话可追溯于新约圣经的约翰福音第八章32节“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英文是: “And ye (you) shall know the truth, and the truth shall make you free.” (King James version)。 6、利哈伊大学 Lehigh University Man, the servant and interpreter of nature 人类是大自然的理解者和仆人或:理解自然;服务自然 7、北达科他大学 University of North Dakota Intelligence, the Basis of Civilization 才智是文明的基础 8、麻省理工学院 MIT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nd and Hand 既学会动脑,也学会动手 这真是工程院校的校训。反映了MIT的创建者的办学理想 - 教育的内容一定要有它的实践意义。 9、华盛顿大学 Washington University Strength through Truth 力量借助于真理 10、康涅狄克大学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He who transplants sustains “He who transplants sustains” 也是康州的州训,它反映了当初北美的殖民者的信念:上帝(He) ,把他们从英格兰迁移(transplant) 到北美大陆,会继续帮助他们,供给(sustain) 他们。用一个长句子表达这句话,可以是:“God, who transplants us, sustain us.” Or “God, who the colonists believed had Transplanted them from England to the New World, where he continued to sustain them.”

北京科技大学科技成果——材料的自然环境腐蚀

北京科技大学科技成果——材料的自然环境腐蚀 成果简介 材料是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支柱和重要基础。绝大部分材料都在自然环境(大气、水、土壤)中使用,获取材料自然环境腐蚀数据,对合理选材、科学用材非常重要。“国家材料腐蚀试验站网”进行材料(制品)在我国自然环境中腐蚀数据的长期积累就是在我国典型的自然环境中建立试验站,把各类材料按标准制备,进行长期的现场试验,应用多种技术手段,对材料在环境作用下发生的变化进行长期的观察与检测;同时按不同材料的不同试验周期定期取样,进行测试分析,获取原始性数据和相关资料;通过数据评价,数据处理和综合分析,获得不同材料在不同自然环境中的腐蚀规律,并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服务系统,为国家材料领域重点科研项目的实施提供信息保障,并为新材料的研究开发,材料质量和性能提高,以及防腐蚀(或老化)标准与规范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 材料的自然环境腐蚀数据积累是国家建设的迫切要求。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后,根据工业发达国家的经验,基础设施建设中材料的选用要以材料(制品)在西部地区典型环境中的腐蚀与老化数据作为重要依据,而我国目前缺乏这方面的前期工作,没有数据和试验研究资料的积累。由于国家在1980-2000年期间尚未考虑西部地区开发的需要,在材料西部典型自然环境中的腐蚀数据目前大气环境方面几乎是空白,土壤环境方面有一少部分数据与资料,但不能满足需要。 项目组现正在开展大气、土壤腐蚀的室外现场实验和室内模拟加

速实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金属大气腐蚀中多相界面化学反应的原位动态研究”(2002-2004)。 在自然环境中服役材料的腐蚀,主要包括大气、海水、土壤中各种材料如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电缆、光缆、高分子材料等。研究主要集中在自然环境中材料的现场挂片(埋片)试验,以及实验室模拟加速腐蚀试验。 经济效益与市场分析 根据材料和环境的腐蚀(性)数据,在设计中,能指导材料的科学使用,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可以节约材料,节省能源消耗,减少腐蚀经济损失25-30%(每年约1千亿人民币),避免和减少腐蚀事故发生,延长设备与构件的使用寿命,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材料耐各种自然环境腐蚀的数据也是研究开发各种耐蚀材料的重要依据。

校徽汇总

哈佛大学 哈佛校徽深红色是代表哈佛大学的颜色。《哈佛大学深红色》(The Harvard Crimson)就是一张由哈佛大学学生于1873年创办的报纸。哈佛校园里,到处是浅棕色和暗红色的建筑。古老的红砖房。郁郁葱葱的庭院,给人庄重、宁静、和谐的感觉。 校徽的图形由三本书构成,它们呈倒三角形:第一本书代表过去,第二本书代表现在,最底下的一本书代表未来。三本书上的拉丁文合起来是“真理”一词。在哈佛校园里,有一尊学校创始人哈佛先生的铜像,铜像的石座上就镶着哈佛大学的校徽,它或许寄托了哈佛先生的理想:探求真理。300多年来,在这种办学理念的激励下,哈佛大学培育了众多的杰出人才,其中,有6位美国总统,33位诺贝尔奖得主和32名普利策奖获得者,还有数不清的著名科学家、政治家和

企业家。 香港中文大学 以中国神话中的“凤”为校徽亦能体现中大的特别之处,盖自汉代以来,凤就被看作是“南方之鸟”,成为高贵、美丽、忠耿及庄严的象征。以紫色与金色为底色,取意紫色的热诚与忠耿和金色的坚毅与果敢。中大这种人文气质背后的文理兼备,出将入相的刚柔相济在其招生、教学及校园文化中皆得到了充分体现。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校徽由鲁迅先生于1917年8月设计完成。[1]“北大”两个篆字的上下排列,其中“北字”构成背对背的两个侧立的人像,而“大字”构成了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校徽突出的理念在于,要“以人为本”;校徽的象征意义在于,北大当肩负开启民智的重大使命。[2]

北京大学在2007年修改了标志,在鲁迅先生设计校徽图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标志形似瓦当,兼有篆刻风韵,具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特色。2007年6月13日,北京大学正式发布《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管理手册》,并推出修改后的北大校徽标识。修改后的北大标志是在鲁迅先生设计的校徽图案基础上丰富和发展而来。北大确定了特定色值的红色为标准色(CMYK色值为C0M100Y100K45)[3][1],并将其命名为“北大红”。[4] [5] [6]“北大”两个篆字的上下排列,其中“北字”构成背对背的两个侧立的人像,而“大字”构成了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校徽突出一个办学理念,即大学要“以人为本”。大学,因大师而大,更因大学生而大。也有人说,上面的是学生,下面的是老师,教师就是要甘为人梯;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是要青出于蓝胜于蓝。北大的许智宏校长说,真正的“大”学,学术之大,责任之大,精神之大,尽在其中。许多毕业了多年的北大学生回想起来,都不约而同地提到,北大给学子们最宝贵的是“自由独立,兼容并蓄”的精神。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校徽是由三个同心圆构成的圆面。外环上下是英文校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英语复试建议

大家努力 网络资料考研英语复试自我介绍注意事项: 1. 2010考研英语复试自我介绍需要注意哪些? 基本上每个院校每个专业的口试中都会涉及这一方面。考官其实是要借此了解你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你的报名表之外的一些信息。自我介绍时间以2-3分钟为宜。思路要清楚,要突出重点,口语尽量流利(不要太流利了,有背诵之嫌)。 1) 考官要求你作自我介绍时,不要用…let me introduce myself briefly / please allow me to introduce myself to you等句子,重复、啰嗦。开头可以只用一句话引入:Dear professors, I feel so glad to meet all of you here.然后就可以进入主题,介绍姓名、年龄等等。 2) 自我介绍的主体内容。 ①姓名。介绍自己姓名时,发音一定要准(南方考生要多加注意)。 ②年龄。年龄可以跟在姓名后带过(I am XXX, 25 years old)。 ③原来的院校、专业。注意:一定要把原来学校的英文名称、专业的英文名称弄清楚(尤其是跨校、跨专业的学生)。 所属的公司、职位。注意:在职考生则应将自己公司、自己职位/职称的英文名称弄明白。 ④性格、能力。可以着重强调你的个性对你报考的专业有何积极的作用。如果报考的是学术性的专业,可以说自己细心(carefully,detail-oriented)、条理分明(logical)、踏实(steady)等;如果是研究性、应用性更强一点的专业,可以说自己负责(responsible)、可靠(dependable)、有效率(efficient)等。 其他的一些表示性格、能力的形容词有:active, aggressive(有进取心的), adaptable, amicable(友好的), analytical(善于分析的), cooperative, creative, disciplined, dutiful, energetic, faithful, gentle, independent(有主见的), innovative, motivated, modest, objective, precise, punctual, precise(一丝不苟的), temperate 等等。 在职考生或有过工作经验的考生还可以强调一下你的工作成绩,如:As the assistant to the General Manger of XXX Company, I have helped to negotiate a $200,000 deal for the corporation. ⑤爱好。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 Jack a dull boy. 除了强调你的学习的重视,同时也要避免给考官一种“书呆子”的感觉。一般可以从体育、音乐、电影等方面来说,同时要简单说明这些爱好对你的积极意义(build my body, relax myself, open my mind…);注意避免提到那些可能引起考官反感的爱好,如:playing computer games,watching TV等。 ⑥你对报考的专业有兴趣(be interested in/be fascinated with/be obsessed with…),可适当举出一些例子,如经常看相关的书籍、论文、文章、新闻等。在职考生可以强调知识教育对工作的影响:In my work, I find it necessary to broaden my horizons in communication. That’s why I long for entering your prestigious university.

校训,大学精神的象征

校训,大学精神的象征 主讲人著名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杨福家 大学不仅仅是客观物质的存在,更是一种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大学的物质存在很简单,仪器、设备、大楼等等。然而,大学之所以称之为大学,关键在于他的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大学文化体现的是一种共性,其核心与灵魂则体现于大学的精神。作为大学精神象征的校训,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结晶,是学校办学理念集中的体现,也应该是对学校特有的文化内涵的一种简练表达。 清华校训: 一家报纸曾对“你认为中国哪个大学的校训最好?”做了调查。清华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得了54%的选票,获得第一名。“自强不息”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也被中国很多其他大学作为校训。2006年胡锦涛主席在耶鲁大学发表演讲时也引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中国千古传世名言来讲述中华民族历来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精神。过去五千年,中华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历经挫折而不屈,靠的就是这种发愤图强、兼容并包、与日俱进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一切成绩也是这种精神的生动写照。 复旦校训: 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获得第二名。李政道教授特别欣赏每句话中的第二个字——学和问。学问就是要问问题,而不是答问题。然而,我发现我们国家与西方有很大的文化差异,英美的家长看到小孩从学校回来问他的是:“你今天提了几个问题?” 我们的家长问:“你今天考了几分啊?”而且有一次我看到,有一个人上班的时候非常不高兴,我就问他:“你今天怎么了?”他说:“气死我了,我女儿考了99分。”我说:“我搞物理的,差一分,误差1%,达到了国际水平啊。”他说:“差一分能进复旦大学吗?”我无话可说。我们现在的考试制度是非常严格的,这也给我们的大学文化带来了深刻影响。 爱因斯坦曾说过:“我没有特别的才能,只不过是喜欢穷根究底罢了。”美国的氢弹之父泰勒进实验室都要问问题,每天至少提十个问题。但是往往有八九个问题是错的,而他的伟大创造就是在那一两个问题上。20世纪最伟大物理学家之一玻尔曾说:“没有愚蠢的问题。”2500年前,有人提了个问题——“世界是怎么组成的”,结果它标志着自然科学的开始。所以青年人要勇敢提问题,没有问题是没有创造的。这应该成为我们大学文化内涵重要的组成部分。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内部辅导资料

一:大纲分析: 北京科技大学2009年攻读硕士学位 《金属学》复习大纲 (适用专业: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 一、金属与合金的晶体结构 1. 原子间的键合 1)金属键, 2)离子键, 3)共价键 2.晶体学基础 1)空间点阵, 2)晶系及布喇菲点阵, 3)晶向指数与晶面指数 3.金属的晶体结构 1)典型的金属晶体结构,2)原子的堆垛方式,3)晶体结构中的间隙, 4)晶体缺陷 4.合金相结构 1)置换固溶体,2)间隙固溶体,3)影响固溶体溶解度的主要因素 4)中间相 5.晶体缺陷 1)点缺陷, 2)晶体缺陷的基本类型和特征, 3)面缺陷 二、金属与合金的凝固 1.金属凝固的热力学条件 2.形核 1)均匀形核,2)非均匀形核 3.晶体生长 1)液-固界面的微观结构,2)金属与合金凝固时的生长形态,3)成分过冷4.凝固宏观组织与缺陷 三、金属与合金中的扩散 1.扩散机制 2.扩散第一定律 3.扩散第二定律 4.影响扩散的主要因素 四、二元相图 1.合金的相平衡条件 2.相律 3.相图的热力学基础 4.二元相图的类型与分析 五、金属与合金的塑性变形 1.单晶体的塑性变形 1)滑移,2)临界分切应力,3)孪生,4)纽折 2.多晶体的塑性变形 1)多晶体塑性变形的特点,2)晶界的影响,

3.塑性变形对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1)屈服现象,2)应力-应变曲线及加工硬化现象,3)形变织构等 六、回复和再结晶 1.回复和再结晶的基本概念 2.冷变形金属在加热过程中的组织与性能变化 3.再结晶动力学 4.影响再结晶的主要因素 5.晶粒正常长大和二次再结晶 七、铁碳相图与铁碳合金 1.铁碳相图 2.铁碳合金 3.铁碳合金在缓慢冷却时组织转变 八、固态相变 1.固态相变的基本特点 2.固态相变的分类 3.扩散型相变 1)合金脱溶,2)共析转变,3)调幅分解 4.非扩散型相变 参考书: 1.金属学(修订版), 宋维锡主编, 冶金工业出版社,1998; 2.材料科学基础, 余永宁主编, 高等教育出出版社,2006; 3.材料科学基础(第二版), 胡赓祥等主编, 高等教育出出版社,2006; 4.任何高等学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金属学》或《材料科学基础》教学参考书。 复习方法的话大家还是根据自己的习惯有所不同。重要的是坚持。我个人有一些看法希望与大家分享。 刚开始看,很难把握重点,看的太细,会浪费时间。而且,第一遍看完之后,往往都是只有一个大概的轮廓,细节部分是很难记住的。所以第一边看要抓大放小,把握大致脉络。短时间内对专业课内容有一个全局的把握,以利于第二遍的深入阅读。这就算达到了目标。 再看的时候,每看完一节或一章,对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尤其是把重要的知识点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列成条目以利于以后把握重点,节约时间。一定要相信,手过一遍,胜过口过十遍。做笔记能加深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再以后做题时每遇到问题回来看自己总结的笔记,并且把做题时重要的类型题的解法归纳到笔记中。坚持下去。做到点——线——面的复习,这样下来专业课不拿高分都难了。 二:知识梳理 第一章:金属与合金的晶体结构

世界知名大学校训

世界知名大学 加州理工学院校训:The truth shall make you free——真理使人自由。 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CIT/Caltech,全球顶尖大学,规模不大,但在《泰晤士报高等教育》2012-2014年全球大学排名中位列第1而哈佛大学退居第二,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一直在10-12名。在物理学、化学、行星科学、地球科学领域,被公认为全美第一。被作为CBS美剧《生活大爆炸》的背景地。 知名校友:钱学森 哈佛大学校训:Veritas——真理

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简称为“哈佛”,坐落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是一所享誉世界的私立研究型大学,是著名的常春藤盟校成员;这里走出了8位美利坚合众国总统,上百位诺贝尔获得者曾在此工作、学习,其在文学、医学、法学、商学等多个领域拥有崇高的学术地位及广泛的影响力,被公认为是当今世界最顶尖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 知名校友:奥巴马、比尔盖茨、罗斯福 牛津大学校训:Dominus illuminatio mea——上主是我的亮光 (英文翻译The Lord is my light)

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简称牛津,是一所位于英国牛津市的公立大学,建校于1167年,为英语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学,也是世界上现存第二古老的高等教育机构,被公认为是当今世界最顶尖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牛津大学是一所在世界上享有顶尖大学声誉、巨大影响力的知名学府。 知名校友:亚当?斯密、弗朗西斯?培根、雪莱 斯坦福大学校训:Die Luft der Freiheit weht——自由之风永远吹(英文翻译:the wind of freedom blows) 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简称斯坦福,是美国的一所私立大学,其在2014年Usnews最新美国大学综合排名第5名,2013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世界第7名,2013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世界第4名[1] ,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杰出的大学之一。 知名校友:文顿?瑟夫,谢尔盖?布林 麻省理工学院校训:Mens et Manus——既学会动脑,又学会动手(英文翻译:Mind and Han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