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技工院校公共课设置方案

技工院校公共课设置方案

技工院校公共课设置方案
技工院校公共课设置方案

技工院校公共课设置方案

1.初中起点中级班

课程学时教材选用

德育

道德法律与人生40教材

经济与政治常识20教材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20—30教材

学习高技能人才楷模专题教育10教材A+教材B

语文

语文(中级通用知识)60—100教材

应用文写作40—60教材

数学

数学(基础知识)76教材按专业

选开

数学(一般专业)60教材数学(机械建筑类专业)60教材

数学(电工电子类专业)70教材

英语2选1

新模式英语68—136教材A+教材B

英语(中级)96—140教材A+教材B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80—100教材

体育与健康80—100教材

2.初中起点高级班(含高级技工班、预备技师班)

教学

阶段

课程学时教材选用

中级阶段德育

道德法律与人生40教材

经济与政治常识20教材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20—30教材学习高技能人才楷模专题教育10教材A+教材B 语文

语文(中级通用知识)60—100教材

应用文写作40—60教材

数学

数学(基础知识)76教材按专业

选开

数学(一般专业)60教材

数学(机械建筑类专业)60教材

数学(电工电子类专业)70教材

英语2选1

新模式英语68—136教材A+教材B

英语(中级)96—140教材A+教材B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80—100教材

体育与健康80—100教材

高级阶段德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0教材

语文语文(高级通用知识)60教材

数学

高等数学及应用108教材按专业

选开

专业数学(机械建筑类专业)40教材

专业数学(电工电子类专业)40教材

英语(高级)68—136教材A+教材B

体育与健康60教材

3.高中起点高级班(含高级技工班、预备技师班)课程学时教材选用

德育

道德法律与经济常识60教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0教材

学习高技能人才楷模专题教育10教材A+教材B

语文2选1

语文(高级通用知识)60教材

应用语文60教材

数学

高等数学及应用108教材

按专业

选开

专业数学(机械建筑类专业)40教材

专业数学(电工电子类专业)40教材

英语(高级)68—136教材A+教材B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80—100教材体育与健康60教材

学校课程设置方案

精品文档 XXXXXXXXX小学课程设置方案我校严格执行国家和四川省教育厅颁布的课程设置方案,按照西昌市教育和科学技术局关于转发《四川省教育厅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修订稿)及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西教科【2014】40号);西昌市教育和科学技术局关于印发《四川省教育厅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修订稿)》的通知(西教科【2015】4号);西昌市教科局关于转发《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2015年修订)》和《四川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方案(2015年修订)》的通知(西教科【2015】165号);西昌市教科局关于转发四川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指导纲要(2015年版)的通知的通知(西教科【2015】168号)的相关要求,根据本校实际,拟定学校课程设置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1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作为课程实施的主要理论指导,加强理论学习,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从而使新课程的实施从思想、理论上得以充分的保证。 2.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为指导性文件,端正指导思想,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任务,落实工作措施,认真钻研教材,探讨教法学法。 3. 调动全体科学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上下通力合作,尽力提供交流机会,扩大交流范围,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圆满完成学科教学任务。 二、工作目标 1. 深入学习和领会新的课程标准,扎实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优化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方式,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教师和学生都得到尽可能大的发展。 精品文档

2、按照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交往与合作、获取新知识、收 集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3、加强学科整合,促进艺术类学科间的联系与沟通,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形成新型的课程体系。 4、进一步完善教师培养、培训机制,制定名师培养计划,探索新 课程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引导教师成为新课程的有效执行者, 从而培养一支高水平、有影响的教师队伍。 5、改革评价机制,发挥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和教师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构建与国家新的基础教育课程相适应的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 三、课程设置与课时分配(周) 学校认真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各门课程,制订了课程管理的相关制度。每学期初由学校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拟定课程计划执行方案、制定总课程表、班级课表和教师课程表,为学期开学工作做好充分准备。建立和完善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的课程体系,认真执行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严格执行课程标准。优化教学过程,着力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课堂教学中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指导思想。积极开展教改教研活动,积极组织观摩课、示范课、研究课。努力上好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为学生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有效的内容和空间。 我校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地方与学校课程、综合实践活动、音乐、体育、美术。其中地方与学校课程,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儿童画、国学经典诵读以及科技活动、文体活动、团队活动等;综合实 践活动包括劳动技术、信息技术等。所有课 精品文档 程、课时,严格按照义务教育课程要求设置,无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现象。各年

学校整体设计方案(范本一)

埇桥区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档案资料 三、学校整体设计方案 学校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盖章)学校代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报日期:2009年10月

xxx镇xxx小学学校整体设计方案 一、学校基本情况和校舍基本情况 **学校位于**,始建于**年,学校辐射半径*公里,服务人口**人。学校占地面积**平方米,其中建筑用地面积**平方米,校舍主要由教室、办公室、教师宿舍、图书室、库房、厕所、围墙等组成。近年来,学校坚持“以生为本,以德树人,以质立校”的教育教学理念,实行人性化管理,教育教学效果显著,赢得社会和家长的好评。 学校现有校舍**栋,建筑面积**平方米,含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平方米,行政办公用房**平方米,生活用房**平方米,建筑结构除多数为砖混结构外,少数为1976年前后建造的土木结构。2009年9月,肥东县校安工程排查小组对学校**栋校舍逐一进行了安全排查鉴定,排查鉴定结果为: 007、008号、001校舍安全等级均为D级校舍,要求重建,其余校舍全为C级校舍,亟需加固。 010、011栋校舍建于1976年,建筑面积149平方米,土木结构,地基处理不实,房屋位于耕地,建筑物原抗震设防烈度严重不满足,墙体多处裂缝,木檩条部分腐烂,屋面漏水。 007、008、009栋建于1993年,建筑面积355平方米,虽是砖混结构,但外部墙有明显裂缝。屋面处理不当,多处屋面变形,漏雨严重。 001、002、003、004、005、006栋建于1999年,建筑面积750

平方米,砖混结构,部分墙体有裂缝,屋面处理不当,多处屋面墙体脱落,渗漏严重。 二、校舍工程总体目标及工程建设具体规划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资源的不断优化,中小学校的整合,我校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人文优势,利沟学生将集中于我校,预计几年后,学生数量增加,教育教学规模扩大,现有的校舍、办学条件、教学设备,远远不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的要求。我们根据校舍安全排查鉴定情况,结合学校发展前景,按照**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的意见,特制定学校校舍工程总体目标及改建规划:一年内完成D级部分校舍拆除重建。 为了提高校舍抗震防灾能力,确保师生生命安全,促进学校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根据《农村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规划,2010年年底,我们将拆除现存部分D级危房,并计划重建总面积为**㎡的校舍。工程分一期进行:工程建筑面积为**㎡,投资**万元。砖混结构,条形基础;平顶屋面,防水隔热。能达到7级抗震设防标准,预计2010年11月竣工。 经过重建以后,我校将成为一所能满足**名学生以内的**学校,校舍将均达到8度抗震设防标准,具备综合防灾能力,各项指标均能达到国家要求。那时,我校将成为一所校舍安全美观,家长满意的学校。 三、工程实施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为了紧密配合***中小学校舍安全工

学校课程设置方案

学校课程设置方案

课程设置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省政府《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的意见》,切实加强学校艺体工作,进一步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根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和国家、省课程方案,现重新修订聊城市中小学课程设置和作息时间规定。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要严格落实中小学课程设置。要严格按照国家、省关于课程改革和课程管理的有关精神,坚持推进课程改革,认真贯彻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推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建设。小学要按规定的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不得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不得随意提前结束新课。不得挤占体育、音乐、美术、品德、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课时用于其它学科教学。各中小学要全面普及“4312”艺体活动,寄宿制学校要组织学生上早操,确保学生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集体锻炼不少于1小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严格执行作息时间。全市统一作息时间是落实《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及规范办学行为最基本的要求,各级各学校要不折不扣的执行。各县(市、区)以县为单位统一印制

作息时间表,根据相应时段和学段统一使用,任何学校不得更改或变通使用。各县(市、区)确有实际情况需要调整的,需报市教育局备案后实施。 三、严格控制学生作业数量。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它年级除语文、数学外不留书面家庭作业,语文、数学书面作业每天不超过1小时;初中书面作业总量不超过1.5小时;高中布置作业要涵盖所有学习领域且总量不超过2小时。提倡布置探究性、实践性的家庭作业。严禁以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惩罚学生。 各学校要严格遵守《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按照素质教育的全面要求扎实抓好教育教学工作。市教育局将随时对各县(市、区)和学校作息时间和课程设置的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不遵守作息时间和违犯国家课程设置标准的学校将给予通报批评,并按有关规定,追究当事人和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附件:1.聊城市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安排表 2. 山东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教学指导意见 3.聊城市中小学作息时间表

学校课程设置方案

学校课程设置方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课程设置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省政府《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的意见》,切实加强学校艺体工作,进一步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根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和国家、省课程方案,现重新修订聊城市中小学课程设置和作息时间规定。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要严格落实中小学课程设置。要严格按照国家、省关于课程改革和课程管理的有关精神,坚持推进课程改革,认真贯彻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推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建设。小学要按规定的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不得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不得随意提前结束新课。不得挤占体育、音乐、美术、品德、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课时用于其他学科教学。各中小学要全面普及“4312”艺体活动,寄宿制学校要组织学生上早操,确保学生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集体锻炼不少于1小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严格执行作息时间。全市统一作息时间是落实《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及规范办学行为最基本的要求,各级各学校要不折不扣的执行。各县(市、区)以县为单位统一印制作息时间表,根据相应时段和学段统一使用,任何学校不得更改或变通使

用。各县(市、区)确有实际情况需要调整的,需报市教育局备案后实施。 三、严格控制学生作业数量。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除语文、数学外不留书面家庭作业,语文、数学书面作业每天不超过1小时;初中书面作业总量不超过1.5小时;高中布置作业要涵盖所有学习领域且总量不超过2小时。提倡布置探究性、实践性的家庭作业。严禁以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惩罚学生。 各学校要严格遵守《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按照素质教育的全面要求扎实抓好教育教学工作。市教育局将随时对各县(市、区)和学校作息时间和课程设置的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不遵守作息时间和违犯国家课程设置标准的学校将给予通报批评,并按有关规定,追究当事人和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附件:1.聊城市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安排表 2. 山东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教学指导意见 3.聊城市中小学作息时间表

学校课程设置方案设计

课程设置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省政府《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的意见》,切实加强学校艺体工作,进一步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根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和国家、省课程方案,现重新修订聊城市中小学课程设置和作息时间规定。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要严格落实中小学课程设置。要严格按照国家、省关于课程改革和课程管理的有关精神,坚持推进课程改革,认真贯彻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推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建设。小学要按规定的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不得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不得随意提前结束新课。不得挤占体育、音乐、美术、品德、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课时用于其他学科教学。各中小学要全面普及“4312”艺体活动,寄宿制学校要组织学生上早操,确保学生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集体锻炼不少于1小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严格执行作息时间。全市统一作息时间是落实《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及规范办学行为最基本的要求,各级各学校要不折不扣的执行。各县(市、区)以县为单位统一印制作息时间表,根据相应时段和学段统一使用,任何学校不得更改或变通使用。各县(市、区)确有实际情况需要调整的,需报市教育局备案后实施。

三、严格控制学生作业数量。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除语文、数学外不留书面家庭作业,语文、数学书面作业每天不超过1小时;初中书面作业总量不超过1.5小时;高中布置作业要涵盖所有学习领域且总量不超过2小时。提倡布置探究性、实践性的家庭作业。严禁以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惩罚学生。 各学校要严格遵守《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按照素质教育的全面要求扎实抓好教育教学工作。市教育局将随时对各县(市、区)和学校作息时间和课程设置的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不遵守作息时间和违犯国家课程设置标准的学校将给予通报批评,并按有关规定,追究当事人和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附件:1.聊城市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安排表 2. 山东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教学指导意见 3.聊城市中小学作息时间表

南京财经大学机构设置方案

南京财经大学机构设置方案 根据国家教育部、江苏省教育厅关于高校内设机构的精神,为顺利开展学校新一轮聘任工作,建立与我校事业发展相适应的管理系统和运行模式,在广泛调研和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我校机构设置方案。 一、关于党政管理机构设置 (一)党政管理机构设置的原则 1.根据教育部、江苏省教育厅关于高校内设机构的总体要求,严格控制党政管理机构设置数额。 2.按照“规范合理、精简高效”的原则,合理设置机构,通过机构调整,进一步明确职能、理顺关系,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学校党政管理体系,不断提高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整体水平。 3.从我校实际出发,科学设岗,减少层次,提高效率。学校党政管理机构严格控制设置科级机构。设科的部门要加强协调,增强科级机构的办事功能,切实做好服务工作。 (二)党政管理机构设置方案 1.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合署办公,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2.党委组织部、机关党总支合署办公,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3.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合署办公,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4.纪委办公室、监察处、审计处合署办公,一套班子,三块牌子。 5.教务处 6.科研处

7.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合署办公,一套班子,两块牌子。招生办公室、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设在学生处。 8.研究生处、学科建设办公室合署办公,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9.发展规划处 10.人事处 11.财务处 12.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合署办公,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13.评估办公室,和高等教育研究所合署办公,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14.保卫处、党委保卫部、党委武装部合署,一套班子,三块牌子。 15.物资设备处 16.总务处 17.基建处 18.校办产业管理处 19.离退休工作处 20.桥头校区管理委员会 二、群众团体 1.工会 2.团委 三、关于学院及教学部门设置 (一)关于学院设置的原则 1.学院设置要有利于学科的相互支撑与资源共享,适应社会

学校课程设置方案

学校课程设置方案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课程设置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省政府《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的意见》,切实加强学校艺体工作,进一步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根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和国家、省课程方案,现重新修订聊城市中小学课程设置和作息时间规定。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要严格落实中小学课程设置。要严格按照国家、省关于课程改革和课程管理的有关精神,坚持推进课程改革,认真贯彻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推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建设。小学要按规定的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不得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不得随意提前结束新课。不得挤占体育、音乐、美术、品德、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课时用于其他学科教学。各中小学要全面普及“4312”艺体活动,寄宿制学校要组织学生上早操,确保学生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集体锻炼不少于1小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严格执行作息时间。全市统一作息时间是落实《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及规范办学行为最基本的要求,各级各学校要不折不扣的执行。各县(市、区)以县为单位统一印制作息时

间表,根据相应时段和学段统一使用,任何学校不得更改或变通使用。各县(市、区)确有实际情况需要调整的,需报市教育局备案后实施。 三、严格控制学生作业数量。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除语文、数学外不留书面家庭作业,语文、数学书面作业每天不超过1小时;初中书面作业总量不超过1.5小时;高中布置作业要涵盖所有学习领域且总量不超过2小时。提倡布置探究性、实践性的家庭作业。严禁以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惩罚学生。 各学校要严格遵守《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按照素质教育的全面要求扎实抓好教育教学工作。市教育局将随时对各县(市、区)和学校作息时间和课程设置的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不遵守作息时间和违犯国家课程设置标准的学校将给予通报批评,并按有关规定,追究当事人和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附件:1.聊城市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安排表 2.山东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教学指导意见 3.聊城市中小学作息时间表 附件一: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安排表 课程门类 年?级 周总课时 (节) 占九年课 时总计比 例(%)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品德与生活 3 3 6 22 8% 思品与社会 3 3 2 2 10 思想品德 2 2 2 6 历史 2 2 2 6 10 3.6%

某学校建筑设计方案设计说明

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仙葫校区一期工程方案设计说明 总论: 一、项目背景: 大力发展南宁市职业技术教育是南宁市“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也是南宁市贯彻全国、全区、全市职业教育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2006年~2010年,是南宁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阶段,也是南宁市实现现代化的奠基时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平台的构建,为教育事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面对新形势的教育发展要有新思路,教育改革要有新突破,教育工作要有新举措。为进一步实现南宁市教育跨越式发展,根据《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南府发[2006]60号)、《中共南宁市委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教育事业的决定》及“十一五”规划,南宁市教育局在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南宁二中、三中、宾阳中学和市一职校、六职校、横县职校快速发展,使其成为立足首府、服务广西、面向东南亚的全国一流名校”。 二、建设单位简介: 学校现有十五个专业,骨干专业是计算机应用、文秘、制冷空调、电子商务等。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始终把德育工作做为学校的首要任务,从中等职业学校的特点出发,培养富有个性和创造精神的复合型人才,多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勇于改革、大胆创新,成绩斐然。由于面向市场办特色专业,培养综合能力强、基本素质高的学生,每年的毕业生就业率都达到96%以上,毕业生以扎实的知识和良好的技能奋战在生产和服务的第一线,为振兴南宁和广西的经济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设计依据: 1、关于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仙葫校区一期工程立项的批复(南发改社会[2008]106号 2、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仙葫校区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 3、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委托书和设计要求。 4、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仙葫校区一期工程地形图 5、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仙葫校区总平面方案审核意见(NNJYJ[2008]JJXM/1126-2号) 6、《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 7、《城市普通中小学校宿建设标准》编制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8、《南宁市中等职业学校攻坚方案》(南办发[2008]109号) 四、设计规模: 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仙葫校区规划总用地为300亩,建设总面积为70027.0㎡。分两期开发建设,一期已取得土地证的建设用地约140.7亩,二期后续计划征地160亩,手续正在办理中,有关部门设想与一期接壤。建成后符合《南宁市中等职业学校攻坚方案》(南办发[2008]109号)规定:生均建筑面积均20㎡,生均占地50㎡,可容纳全日制学生规模3300人。

兰州城市学院学科专业调整与二级学院设置方案(征求意见稿)

兰州城市学院 学科专业调整与二级学院设置方案 (征求意见稿) 自2006年升本以来,随着办学规模扩大和学科专业发展,学校由校-系二级管理模式逐渐过渡到校-院-系(部)三级管理模式,二级学院成为学校学科、专业建设的主体和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的主阵地。2014年第二次党代会提出了通过“三步走”发展战略,建成国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奋斗目标,从而确定了学校今后发展中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和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办学层次两项关键任务。为此,开展新一轮的学科专业调整显得尤为必要,而二级学院是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基层单位,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一、现状与问题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42个,在校生招生专业(方向)56个,涵盖了文学、理学、工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法学和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和31个一级学科,初步形成了服务城市相关专业、教师教育专业、工程教育专业三大专业群(服务城市相关专业16个,教师教育专业14个,工程教育专业12个),基本体现了“突出服务城市功能,优化教师教育结构,强化应用能力培养”的办学指导思

想。(见图1) 图1一体两翼三集群学科(专业)建设布局 2014年10月,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专家组在肯定我校“初步实现了专业结构的转型发展”的同时,也建议学校“重新审视专业规划,厘清专业建设思路,构建符合地方发展和学校实际的学科专业体系”。为积极落实专家组的意见与建议,持续优化学校学科、专业结构与二级学院设置,学校在学科方向凝练、专业结构调整以及相应的学院设置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第二次党代会以来,通过机构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等措施,学校进一步加强了学科、专业与二级学院的调整、合并,学科、专业与二级学院设置趋于合理。(见表一)

某大学二级学院(科研院所)调整工作方案

XX大学二级学院(科研院所)调整工作方案 为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创新办学管理体制,激发学科发展活力,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增强资源配置效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加快特色鲜明高水平教学型大学建设步伐,经研究决定,启动实施我校二级学院(科研院所)整合与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工作,具体推进方案如下: 一、组织领导 (一)成立二级学院(科研院所)整合与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二级学院整合与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工作。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务处,负责二级学院(科研院所)整合与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工作规划制定以及对各专项工作组的联系协调工作。 主任: 副主任: (二)成立专项工作组,在校二级学院(科研院所)整合与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开展相关方案制订、实施与推进工作。 1.调整方案起草组,发展规划处、人事处、教务处、招生就业处 协同工作,负责〈〈二级学院(科研院所)调整工作方案》起草与论证工作。 组长: 2.学院管理人员调配组,组织部牵头,制定具体方案,统筹相关学院领导

班子及相关管理人员配备工作。 组长: 3.办公场所调配组,校办公室牵头,制定具体方案,统筹相关学院办公场所调配工作。 组长: 4.专业教师调配组,人事处牵头,各学院配合,根据教师、实验人员所在学院及承担的教学任务,综合考虑学科背景、学术方向及个人意愿,本着有利于教师在相对稳定的方向上开展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原则,制定具体方案,统筹相关学院专业教师调配工作。 组长: 5.教学资源调配组,由教务处牵头,制定具体方案,统筹规划本次调整所涉及的专业课程设置及归口工作,统筹做好调整后相关学院教室资源的调配工作。教务处、后勤与国有资产管理处与实验(网络)管理中心协同工作,按照资源共享原则,制定具体方案,统筹规划相关学院实验实训资源分配,有效推进实验实训资源整合。 组长: 6.公共平台管理组,由科研处牵头,制定具体方案,按照有关文 件精神,根据学院调整情况,明确相关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人文社科基地的归属问题。 组长: 7.硕士学位点调整组,由研究生处牵头,制定具体方案,做好硕士学位点的调整工作,学术型硕士学位点、专业硕士学位点原则上按照一级学科确定学

XX大学二级学院(科研院所)调整工作方案

XX大学二级学院(科研院所)调整工作方案为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创新办学管理体制,激发学科发展活力,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增强资源配置效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加快特色鲜明高水平教学型大学建设步伐,经研究决定,启动实施我校二级学院(科研院所)整合与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工作,具体推进方案如下: 一、组织领导 (一)成立二级学院(科研院所)整合与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二级学院整合与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工作。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务处,负责二级学院(科研院所)整合与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工作规划制定以及对各专项工作组的联系协调工作。 主任: 副主任: (二)成立专项工作组,在校二级学院(科研院所)整合与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开展相关方案制订、实施与推进工作。 1.调整方案起草组,发展规划处、人事处、教务处、招生就业处

协同工作,负责《二级学院(科研院所)调整工作方案》起草与论证工作。 组长: 2.学院管理人员调配组,组织部牵头,制定具体方案,统筹相关学院领导班子及相关管理人员配备工作。 组长: 3.办公场所调配组,校办公室牵头,制定具体方案,统筹相关学院办公场所调配工作。 组长: 4.专业教师调配组,人事处牵头,各学院配合,根据教师、实验人员所在学院及承担的教学任务,综合考虑学科背景、学术方向及个人意愿,本着有利于教师在相对稳定的方向上开展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原则,制定具体方案,统筹相关学院专业教师调配工作。 组长: 5.教学资源调配组,由教务处牵头,制定具体方案,统筹规划本次调整所涉及的专业课程设置及归口工作,统筹做好调整后相关学院教室资源的调配工作。教务处、后勤与国有资产管理处与实验(网络)管理中心协同工作,按照资源共享原则,制定具体方案,统筹规划相关学院实验实训资源分配,有效推进实验实训资源整合。 组长: 6.公共平台管理组,由科研处牵头,制定具体方案,按照有关文件精神,根据学院调整情况,明确相关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为更好地完成我院岗位设置工作,进一步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实现人事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学院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根据《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事厅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的通知》(黔府办发〔2003〕73号)、省委组织部、人事厅、编委办《关于印发〈贵州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黔人发〔2007〕9号)、铜仁地委组织部、地区人事局、地区编办《关于印发〈铜仁地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铜地人字[2008]45号)文件,结合学院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岗位设置科学、运行管理规范、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改革方向,建立适合各类人员特点的岗位管理制度,逐步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调动各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学院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实施范围 我院在编在岗的事业编制工作人员。 三、设岗原则 1、坚持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岗位的确定要与学院教育事业的发展相适应,要根据学院的发展战略规划,统筹考虑各级各类岗位设置,确保政策的平稳过渡和制度的正常入轨。 2、坚持总量控制、突出重点的原则。学院对人员编制和岗位设置实行总量控制,在充分保证教学和科研需要的前提下,优先满足重点专业和重要岗位的需要。 3、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原则。在对工作任务进行科学论证、周密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工作需要科学设

岗。制订岗位职责说明书,做到岗位结构合理、职责明确。 4、坚持和谐稳定、有序推进的原则。学院尽可能保证现有在册正式工作人员,按照现有职务或岗位聘任到相应等级岗位。 5、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依法办事的原则。此次岗位设置,关系到学校的稳定与发展,必须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办事。 四、岗位设置情况 (一)岗位设置的类别 岗位设置的类别包括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大类。共设岗1560个,其中管理岗位234个,占岗位总量的15%;专业技术岗位1248个,占岗位总量的80%;工勤技能岗位78个,占岗位总量的5%。 五、岗位等级和岗位设置 (一)管理岗位等级和职数设置 1、学校管理岗位分为8个等级,由高到低为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8个等级,依次对应三至十级职员。 2、按照上级组织机构批准的单位领导职数,我院设四、五级管理岗位7个,其中四级2个,五级5个。 3、处级正、副职;科级正职、副职;员级按照编制部门核定的岗位职数设置,设五级管理岗位2个,六级管理岗位38个,七级管理岗位88个;八级管理岗位7个,九级管理岗位52个,十级管理岗位40个。 (二)专业技术岗位等级和职数设置 1、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高级岗位分一至七级7个等级,其中正高级的岗位包括一至四级,副高级的岗位包括五至七级;中级岗位分八至十级3个等级;初级岗位分为十一至十三级3个等级,十

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岗位设置方案

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岗位设置方案 为深化学院人事制度改革,实现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发[2006]70号)、《<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国人部发[2006]87号)、《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义务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等教育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三个指导意见的通知》(国人部发[2007]号59号)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川办发〔2008〕19号)、《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义务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等教育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三个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川人发[2008]74号)精神,结合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实际,制定岗位设置方案。 一、实施范围和原则 1.凡纳入事业编制与学院建立人事关系的在编在职正式工作人员,包括管理人员(职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均纳入岗位设置管理范畴。 2.遵循按需设岗、科学管理、精干效能的原则进行岗位设置;按照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方法进行管理。

3.管理岗位中涉及单位领导人员的,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规定执行。 二、岗位数量及类别设置 1、根据《中共四川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核定四川艺术职业学院事业编制有关事项的批复》<川编办(2012)64号文>,四川艺术职业学院事业编制数为716人,规格为副厅级。本次设置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共716个。 2.全院设置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二类。 管理岗位指担负领导职责或者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包括学院及其内设机构的管理岗位。 专业技术岗位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学院专业技术岗位分为教师岗位、艺术专业技术岗位和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其中教师岗位和艺术专业技术岗位是专业技术主体岗位。其他专业技术岗位主要包括工程技术、实验技术、图书资料、档案、新闻出版、会计统计、医疗卫生等专业技术岗位。 学院岗位以专业技术岗位为主体。设置专业技术岗位573个,占岗位总量的80%,设置管理岗位143个,占岗位总量的20%; 3.根据川人发(2008)33号文、川文发(2009)179号文和四川省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文件精神,学院已逐步推行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对已实现社会

职业学院机构设置方案

客什职业技术学院机构设置方案 为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整合资源,统一管理,大力突出高职教 育特色,按照“精简、效能、强化一线、推进二级管理”的总体思路, 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机构设置 (一)党政群团机构 1、学院办公室(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法规办、发展办、外事办、校庆办、新闻办、文明办、院报编辑部、档案室、机要室)。 2、组织人事处(党校办公室、绩效考核办、职称办、人力资源中心、督办督查室)。 3>宣传处 4、纪检监察部(资产管理中心、招投标中心、房管办)。 5、校工会(妇联、退休办)。 6、学生工作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校友办)。 7、计划财务处(结算中心)。 8、教务处(评建办、实践教学中心、教学督导室、语委办、专业建设办、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实验管理中心)。 9、招生就业办公室。 10、规划建设处。 11、后勤保障处(后勤集团、资产管理公司、校医院、计生办、“两型”校园建设办、经营性资产管理办)。 12、保卫处(综治办、维稳办、应急办、消防办)。 13、团委 (二)教辅机构 1.图书馆(信息中心、数字校园建设中心、网络中心)。 2.职教研究所(学报编辑部、科研管理中心)。

(三)教学机构 1、会计系。 2、旅游系 3、物流系。 4、农学系 5、人文系 6、信息工程系 7、成人继续教育、远程教育部 8、基础教育部 9、思想教育部 (四)党的组织机构 1、党群总支部委员会,组建部门:学校办公室、组织人事处、纪检监察部、校工会、计划财务处、规划建设处、保卫处、思想教育 部。 2、教务总支部委员会,组建部门:教务处、学生工作处、招生就业办公室、图书馆、职教研究所、基础教育部。 3、后動总支部委员会,组建部门:后勤保障处。 4、旅游系总支部委员会,组建部门:旅游系。 5、会计系总支部委员会,组建部门:会计系。 5、信息工程系总支部委员会,组建部门:信息工程系。 6、艺术系总支部委员会,组建部门:艺术系。 7、人文系总支部委员会,组建部I J:人文系。 8、农学系总支部委员会,组建部门:农学系 9、成人继续教育、远程教育部总支部委员会,组建部门:成人继 续教育、远程教育部 10、物流系总支部委员会,组建部门:物流系 (五)教学机构设置说明

职业学院机构设置方案

喀什职业技术学院机构设置方案 为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整合资源,统一管理,大力突出高职教育特色,按照“精简、效能、强化一线、推进二级管理”的总体思路,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机构设置 (一)党政群团机构 1、学院办公室(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法规办、发展办、外事办、校庆办、新闻办、文明办、院报编辑部、档案室、机要室)。 2、组织人事处(党校办公室、绩效考核办、职称办、人力资源中心、督办督查室)。 3、宣传处 4、纪检监察部(资产管理中心、招投标中心、房管办)。 5、校工会(妇联、退休办)。 6、学生工作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校友办)。 7、计划财务处(结算中心)。 8、教务处(评建办、实践教学中心、教学督导室、语委办、专业建设办、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实验管理中心)。 9、招生就业办公室。 10、规划建设处。 11、后勤保障处(后勤集团、资产管理公司、校医院、计生办、“两型”校园建设办、经营性资产管理办)。 12、保卫处(综治办、维稳办、应急办、消防办)。 13、团委 (二)教辅机构 1.图书馆(信息中心、数字校园建设中心、网络中心)。 2.职教研究所(学报编辑部、科研管理中心)。 (三)教学机构

1、会计系。 2、旅游系 3、物流系。 4、农学系 5、人文系 6、信息工程系 7、成人继续教育、远程教育部 8、基础教育部 9、思想教育部 (四)党的组织机构 1、党群总支部委员会,组建部门:学校办公室、组织人事处、纪检监察部、校工会、计划财务处、规划建设处、保卫处、思想教育部。 2、教务总支部委员会,组建部门:教务处、学生工作处、招生就业办公室、图书馆、职教研究所、基础教育部。 3、后勤总支部委员会,组建部门:后勤保障处。 4、旅游系总支部委员会,组建部门:旅游系。 5、会计系总支部委员会,组建部门:会计系。 5、信息工程系总支部委员会,组建部门:信息工程系。 6、艺术系总支部委员会,组建部门:艺术系。 7、人文系总支部委员会,组建部门:人文系。 8、农学系总支部委员会,组建部门:农学系 9、成人继续教育、远程教育部总支部委员会,组建部门:成人 继续教育、远程教育部 10、物流系总支部委员会,组建部门:物流系 (五)教学机构设置说明 1.凡学生总数在800人以上的系升格为二级学院,不足800人的设系。

学校课程设置方案

XXXXXXXXXx小学课程设置方案我校严格执行国家和四川省教育厅颁布的课程设置方案,按照西昌市教育和科学技术局关于转发《四川省教育厅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修订稿)及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西教科【2014】40号);西昌市教育和科学技术局关于印发《四川省教育厅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修订稿)》的通知(西教科【2015】4号);西昌市教科局关于转发《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2015年修订)》和《四川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方案(2015年修订)》的通知(西教科【2015】165号);西昌市教科局关于转发四川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指导纲要(2015年版)的通知的通知(西教科【2015】168号)的相关要求,根据本校实际,拟定学校课程设置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1.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作为课程实施的主要理论指导,加强理论学习,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从而使新课程的实施从思想、理论上得以充分的保证。 2.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为指导性文件,端正指导思想,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任务,落实工作措施,认真钻研教材,探讨教法学法。 3.调动全体科学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上下通力合作,尽力提供交流机会,扩大交流范围,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圆满完成学科教学任务。 二、工作目标 1.深入学习和领会新的课程标准,扎实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优化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方式,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教师和学生都得到尽可能大的发展。

2、按照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交往与合作、获取新知识、收集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3、加强学科整合,促进艺术类学科间的联系与沟通,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形成新型的课程体系。 4、进一步完善教师培养、培训机制,制定名师培养计划,探索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引导教师成为新课程的有效执行者,从而培养一支高水平、有影响的教师队伍。 5、改革评价机制,发挥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和教师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构建与国家新的基础教育课程相适应的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 三、课程设置与课时分配(周) 学校认真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各门课程,制订了课程管理的相关制度。每学期初由学校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拟定课程计划执行方案、制定总课程表、班级课表和教师课程表,为学期开学工作做好充分准备。建立和完善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的课程体系,认真执行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严格执行课程标准。优化教学过程,着力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课堂教学中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指导思想。积极开展教改教研活动,积极组织观摩课、示范课、研究课。努力上好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为学生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有效的内容和空间。 我校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地方与学校课程、综合实践活动、音乐、体育、美术。其中地方与学校课程,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儿童画、国学经典诵读以及科技活动、文体活动、团队活动等;综合实践活动包括劳动技术、信息技术等。所有课

技工院校公共课设置方案

技工院校公共课设置方案 1.初中起点中级班 课程学时教材选用 德育 道德法律与人生40教材 经济与政治常识20教材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 20— 30 教材 学习高技能人才楷模专题教育10教材A+教材B 语文语文(中级通用知识) 60— 100 教材应用文写作 40— 60 教材 数学 数学(基础知识)76教材按 专业选 开 数学(一般专业)60教材数学(机械建筑类专业)60教材 数学(电工电子类专业)70教材 英语 2 选1 新模式英语 68— 136 教材A+教材B 英语(中级) 96— 140 教材A+教材B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 80— 100 教材体育与健康 80— 100 教材

2.初中起点高级班(含高级技工班、预备技师班)教 学阶段课程 学 时 教材选用 中级阶段 德 育 道德法律与人生40教材 经济与政治常识20教材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 20 —30 教材学习高技能人才楷模专题教育10教材A+教材B 语 文 语文(中级通用知识) 60 —100 教材 应用文写作 40 —60 教材 数 学 数学(基础知识)76教材按 专业 选 开 数学(一般专业)60教材 数学(机械建筑类专业)60教材 数学(电工电子类专业)70教材 英 语 2 选1 新模式英语 68 —136 教材A+教材B 英语(中级) 96 —140 教材A+教材B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 80 —100 教材 体育与健康 80 —100 教材 高级阶段 德 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0教材语 文 语文(高级通用知识)60教材数 学 高等数学及应用 10 8 教材

按专业 选开专业数学(机械建筑类专业)40教材 专业数学(电工电子类专业)40教材 英语(高级) 68 —136 教材A+教材B 体育与健康60教材

学院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编制说明

关于学院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的编制说明 一、编制的政策依据 1、《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发[2006]70号); 2、《〈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国人部发[2006]87号); 3、《关于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国人部发[2007]59号); 4、《广东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粤人发[2008]275号); 5、《广东省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粤人社发[2010]105号); 6、《关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实施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粤人社发[2010]256号); 7、《汕头市事业单位首次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工作实施细则》(汕人社发[2010]10号); 8、《关于进一步做好我市事业单位首次人员聘用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汕人社函〔2011〕7号); 9、《汕头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竟聘上岗暂行办法》(汕人社发[2011]125号); 10、《关于核准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岗位设置方案的复函》(汕人社函〔2010〕444号); 11、汕头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核准的我院的机构编制。

二、编制遵循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既要从制度上明确“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要求,同时考虑学院的发展历史及现实状况,业绩优先,兼顾资历,体现以人为本。 (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岗位设置管理工作遵循总量控制、按需设岗、严格考核、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规范聘用组织,严格按照岗位职责、任职条件和聘用程序进行公平竞争,择优聘任。 (三)稳慎实施原则:按照上级“先入轨后完善、先易后难、平稳过渡”要求;坚持分类聘用、分级实施、分步到位;坚持深入调查研究,准确掌握情况,认真听取多方意见,科学论证,充分考虑学院现状,做好政策衔接,严格按照工作程序,以顺利完成岗位管理与聘用工作,逐步实现竞聘上岗、按岗聘用、以岗定薪、合同管理。 三、关于设置岗位情况 (一)2010年12月15日,我院完成首次岗位设置工作,并向市人社局报送《关于批准我院首次岗位设置方案的请示》; (二)2010年12月24日,市人社局复函我院--《关于核准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岗位设置方案的复函》(汕人社函〔2010〕444号),核准我院首次岗位设置方案; (三)我院首次岗位设置方案中,设置岗位情况如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