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局部放电试验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局部放电试验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局部放电试验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局部放电试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局部放电试验

Test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electric cables and wires

Partial discharge test

GB/T 3048.12—1994

代替GB 3048.12—1983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4-05-19批准

1995-01-01实施

本标准等效采用IEC 885-3(1988)整根挤包电缆局部放电试验。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局部放电的试验设备、试样制备、试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测量不同长度挤包绝缘电力电缆的局部放电,即在规定电压下和给定灵敏度下测量电缆的放电量或检验放电量是否超过规定值。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的一般要求、定义及试验设备的定期校验要求规定在GB/T 3048.1中。

2 引用标准

GB/T 3048.1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总则

3 试验设备

3.1试验设备

由千伏安容量满足被试电缆长度要求的高压电源,高压电压表,测量回路,放电量校正器,双脉冲发生器等组成。如有必要,还包括终端阻抗或反射抑制器。试验设备所有部件的噪声水平应足够低,以得到所要求的灵敏度。

试验电源的频率取接近正弦波形的工频交流49~61Hz。峰值与有效值之比等于2,误差±7%。

3.1.1试验回路和仪器试验回路包括试品,耦合电容器和测量回路。测量回路由测量阻抗(测量仪器的输入阻抗和选定与电缆阻抗匹配的输入单元),连接导线和测量仪器等组成。测量仪器或检测器包括合适的放大器,示波器,另外可根据需要增加仪器指示局部放电的存在并测出视在电荷。

3.1.2双脉冲发生器局部放电测试回路的特性需用双脉冲发生器进行校核,双脉冲应与工频同步,两个结对且相等的脉冲,其间隔时间,应从0.2到100μs连续可调,脉冲的前沿(上升时间)应不超过20ns,从10%波头值到10%波尾值的时间应不超过150ns。

3.1.3终端阻抗(特性阻抗) 为了抑制电缆远端(远离检测器的电缆终端)开路情况下的脉冲反射,可在远端连接终端阻抗,其阻抗值应与电缆试样的特性阻抗值相等。

3.1.4反射抑制器如试验时无终端阻抗,为了避免脉冲迭加的影响,可采用反射抑制器,即一种电子开关,在大多数情况下,能闭锁检测器的输入,隔断电缆远端开路情况下的反射脉冲,但是,当局部放电的部位处于远端或其附近时则有些正迭加就难以避免。

3.2确定试验回路的特性

试验回路特性应在使用条件下加以确定。确定试验回路特性的常用试验线路见图1~图5。对电缆导体两端(以及屏蔽两端)连结一起时也可应用类似的试验线路。

3.2.1叠加性能

如果不采用终端阻抗,就必须测定测试回路对行波叠加的性能,按图6连接双脉冲发生器,并标绘出双脉冲曲线图(见图6,图7~图9)。这种校核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或在重要回路部件已修理调换过时要进行。

3.2.2终端阻抗

采用终端阻抗(见图4)时,它对于被试电缆的适用性应按第8章规定的方法加以证实。这种校核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或提出要求时或重要的回路部件已修理调换过时要进行。3.2.3反射抑制器

使用反射抑制器的目的是要获得符合图7的1型双脉冲曲线图,按照图10,反射抑制器的效能至少每年校核一次和有要求时或重要的回路部件已修理调换过时要进行。

3.2.4电量校准

应用“电荷变换”校准法进行电量校准,在此方法中,校准器直接跨接在被试电缆一端的导体和金属屏蔽层之间,然后将预定的电荷注入试品,要求注入电荷量能在示波器上产生的脉冲高度至少为10mm。一般情况下,在高压试验变压器供电之前,应把校准器取下,并不允许再调整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在下述两种情况下,则例外。

a.校准器的电容能够在试验电压下工作并构成了试验回路之一部分。

b.采用二次校准线路,此时,校准器不受高电压的影响,但是二次校准线路所产生的脉冲高度应事先针对一次校准线路所产生的脉冲高度进行核对。

校准电量q cal(pC)等于校准脉冲幅值ΔU(V)和校准器的电容C cal (pF)的乘积。

即:

q cal=C cal·ΔU

(1)

当校准时,测量仪器的标定系数k乘上仪器的读数,可得到输入仪器的放电量数值,k值的稳定性应符合相应标准规定的要求。

3.2.5灵敏度

a.试验回路的灵敏度是指存在背景干扰条件下,仪器能检出的最小放电量q min(pC),用下式表示:

q min=2kh n

(2) 式中k——标定系数,计算得出,pC/mm;

h n——背景干扰偏转值,mm。在示波器或微微库表上读出。

即为了得到明确的检测结果,q min在示波器上的显示高度至少为视在背景干扰高度h n的二倍,如果采用指示仪表,则q min的读数也至少为噪声读数的二倍,但对于个别可明确识别为干扰脉冲者,则不计入背景干扰高度;

b.灵敏度的具体数值选择按不同型式电缆产品标准确定。

4 试样制备

作为型式试验,在短电缆试样上进行;作为例行试验,在产品制造长度(长电缆试样)上进行。

5 试验步骤

试验回路的选择要根据双脉冲图看电缆试样属于短电缆情况(第5.1条)还是长电缆情况(第5.2~第5.4条)。

试验回路必须无放电以达到所需灵敏度。

标准不必在高压施加时做。

5.1短电缆长度(包括型式试验)

a.要求

短电缆可认为与集中电容相似,对短电缆长度上的限制取决于所用的试验回路,其实际数值可用第7章规定的双脉冲曲线图来决定,并定义为l k。一般选用图1,2和3的试

注:当电缆两端连接在一起时,长度直至2l k也属于短电缆。

b.灵敏度检验

校准器应并联于试样远离测试仪器的一端,由注入校准电量q cal和对应测出的偏转值数a2,可计算出标定系数k2(pC/mm)和灵敏度q min(pC)。

k2=q cal/a2

(3)

q min=2k2h n

其中h n为背景干扰偏转值(mm)。

c.试验步骤

只需在试样的一端进行测量,用测得的偏转值A(mm)计算出放电量q(pC)

q=k2A

(4)

试验电压在产品标准中规定。

5.2不接终端阻抗的长电缆试验

a.要求

电缆长度超过l k时,仍有可能不用终端阻抗来进行试验,条件是计入迭加和衰减现象,这时双脉冲曲线图或为1型曲线见图7,或为2型和3型曲线见图8和9,但此处样品长度l应小于2l1或大于2l2。

如果样品长度范围为2l1≤l≤2l2,则要用其他试验回路或按第5.3和5.4条规定试验。

一般采用的试验回路如图1,2,3和5所示。

b.灵敏度检验

按图1,2,3或5,校正器应先后并联连接到电缆的每一端,第一步接到远端,第二步接到近端,以上二种情况,校准器的校准电量和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均不应变动,分别记录下面数值。

a1:校准器接在近端所测得的偏转值,mm;

a2:校准器接在远端所测得的偏转值,mm。

由a1和校准电量q cal计算出标定系数k1(pC/mm):

k1=q cal/a1

(5)

由a1和a2计算出衰减修正系数F:

当a2≥a1时F=1

当a2<a1时

灵敏度q min=2k1h n F(pC)

c.试验步骤

将耦合电容器的高压端轮流接到电缆的每一端测出二个偏转值A1和A2,用测得较高的数值A max来计算放电量q(pC):

q=k1A max F

(6)

测量A max的试验电压在产品标准中规定。

只有当双脉冲图是1型(图7),且a2≥a1时,测一个电缆两端连在一起时的A(mm)就足够了,放电量:

q=k1A

(7)

5.3接终端阻抗的长电缆试验

a.要求

为消除长度大于l k的电缆中脉冲的叠加误差,如图4所示,可采用终端阻抗进行试验。这种方法可用于所有检测装置和所有电缆长度上进行测量,条件是阻抗Z W应符合第8章规定的要求,此时校准只需要确定衰减的影响,阻抗对被试电缆的适用性按第8章规定的

b.灵敏度检验

按照图4,校准器应先后并联连接到电缆的每一端,第一步接到远端,第二步接到近端,以上二种情况,校准器的校准电量和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均不应变动,分别记录下面数值:

a1:校准器接在近端所测得的偏转值,mm,若下面c ii条满足则此点就可不测量。

a2:校准器接在远端所测得的偏转值,mm。

由a2和校准电量计算出标定系数k2(pC/mm)和灵敏度q min(pC):

k2=q cal/a2

(8)

q min=2k2h n

c.试验步骤

i 为尽量精确得出局部放电量,耦合电容器的高压端应轮流连接到电缆两端进行测量,用测得的两个偏转值A1和A2来计算放电量q(pC):

(9)

ii 在放电量不超过规定值得到充分满足的情况下,可把耦合电容器高压端仅与电缆一端连接做试验。此时校准脉冲仅在接终端阻抗的电缆远端注入(a2),若已知标定系数k2(pC/mm),偏转值A1(mm),可计算放电量q(pC):

q=k2A1

(10)

测量A1,A2的试验电压在产品标准中规定。

5.4采用反射抑制器的长电缆试验

反射抑制器的连接见图5。

a.要求

使用了反射抑制器时,双脉冲曲线图应符合第一种曲线,见图7。

b.灵敏度的检验

与第5.2.b条相同。

c.试验步骤

与第5.2.c条相同。

5.5施加电压的步骤

无论是形式试验或例行试验,试验电压应加在导电线芯和金属屏蔽之间,电缆的试验电压由产品标准规定,进行局部放电测量时,电压应平稳地升高到1.2倍试验电压,但时间不得超过1min,此后,缓慢地下降到规定的试验电压,此时即可测量局部放电量,其合格指标应在产品标准中规定。

6 注意事项

电缆终端的局部放电影响电缆本体局部放电测量精确度时,可采取任何适合方法加以消除。

图1 输入元件Z A与耦合电容器C k串联

图2 输入元件Z A与电缆C x串联

图3 电桥线路

电线电缆_试验方法

绪论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电气化、自动化日益发达,近年来我国,发电量、高等级、容量,输送距离都有巨大增长。各种特殊的用电要求不断提出,这不但对电线电缆的生产数量提出高的要求,而且对电线电缆的性能、品种也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但有很多种类的电缆只能理论上设计出来,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工艺、原材料的选择等存在问题使得生产出来的线缆达不到其性能的要求;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敷设安装及长期的运行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不能满足性能要求的现象。为了能进一步普及和提高电线电缆的生产和运行水平,保证产品质量,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满足经济发展对电线电缆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无论是科研单位还是生产厂家必须对电线电缆进行性能的检测,及时发现缺陷,进一步减少经济损失。 对电线电缆的检测国外都有标准明确的规定:最具权威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标准委员会;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国标(GB)、行业标准(JB、MT、SH等)、地方标准。但实质是对电线电缆产品进行性能检验,生产出性能更好、更高运用到实际中。电线电缆性能的检测主要是通过试验的方法进行验证是否满足其性能的要求;试验包括:型式试验、例行试验和抽样试验。电线电缆的检测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检测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国外,六十年代末期英国首先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电缆故障闪测仪。我国在七十年代初期由电子科技大学(原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和供电局联合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贮存示波管式电缆故障检测仪DGC—711,后来又相继推出了改进型仪器。由于我国基础工业及电缆制造水平的滞后,使得电缆故障率普遍较高,反而促进了电缆测试技术在我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和突破。国检测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电缆研究所和高压研究所;电线电缆行业中对中低压电缆的性能检测方面相对较为完善,而在高压方面还存在不少空白,需要继续投入资金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填充这一空白。展望未来,有许多工作等待我们去做,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为发展电线电缆性能检测做出贡献。 本论文主要论述35kV及以下塑力缆的性能检测,检测的试验项目包括:型式试验、例行试验和抽样试验。由于电压等级不同,故所做的试验及要求也不尽相同;本文采用对比论述,把35kV及以下塑力缆的性能检测分为:1~3kV,6kV~35kV两部分。论述的主要容包括下列几方面: 型式试验:试验所引用的标准、试验项目、试验条件、试验原理和试验结果的分析以及试验注意事项;侧重点在电气性能试验。 例行试验和抽样试验:试验所引用的标准、和验项目。

国内外几种电缆局部放电在线检测方法技术分析

国内外几种电缆局部放电在线检测方法技术分析 李华春周作春张文新从光 北京市电力公司 100031 [摘要]:本文简要的介绍国内外几种电缆局部放电在线检测方法的原理和特点,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比较。结合国内外电缆局部放电在线检测方法研究和应用情况提出当前XLPE电缆局部放电在线监测存在的问题以及在高压XLPE电缆附件局部放电在线检测研究方面今后还需要做的工作。 [关键词]:电缆、局部放电、在线检测、分析 前言 常规XLPE电缆局部放电测量多采用IEC60270法,但是其测量频带较低,通常在几十到几百kHz范围内,易受背景干扰的影响,抗干扰能力差。理论研究表明,XLPE电力电缆局部放电脉冲包含的频谱很宽,最高可达到GHz数量级。因此,选择在信噪比高的频段测量有可能有效地避免干扰的影响。目前国内外已把电缆局部放电测量的焦点转移到高频和超高频测量上。 [2][1]。 迄今为止,国内外用于XLPE电缆局部放电检测的方法有很多。但由于X LPE电缆局部放电信号微弱,波形复杂多变,极易被背景噪声和外界电磁干扰噪声淹没,所以研究开发电缆局部放电在线检测技术的难度在所有绝缘在线检测技术中是最高的。由于电缆中间接头绝缘结构复杂,影响其绝缘性能的原因很多,发生事故的概率大于电缆本体,同时在电缆中间接头处获取信号比从电缆本体获取信号灵敏度要高且容易实现,因

此通常电缆局部放电在线检测方法亦多注重于电缆附件局部放电的检测,或者在重点检测电缆中间接头和终端的同时兼顾两侧电缆局部放电的检测。电缆局部放电在线检测方法中主要的检测方法有差分法 耦合法[6、7、8、9][3、4]、方向耦合法、电磁[13、14、15、16][5]、电容分压法[10]、REDI局部放电测量法 [18][11、12]、超高频电容法、超高频电感法[17]、超声波检测法等。在众多检测方法中,差分法、方向耦合法、电 磁耦合法检测技术目前已成功应用到现场测量中。下面简要的介绍这些方法的原理和特点。 1. 电缆局部放电在线检测方法中主要的检测方法 1.1. 差分法(the differential method) 差分法是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和日立电缆公司共同开发的一种方法。其基本原理见图1。将两块金属箔通过耦合剂分别贴在275kV XLPE电缆中间接头两侧的金属屏蔽筒上(此类中间接头含有将两端金属屏蔽筒连接隔断的绝缘垫圈),金属箔与金属屏蔽之间构成一个约为1500~2000pF 的等效电容。两金属箔之间连接50欧姆的检测阻抗。金属箔与电缆屏蔽筒的等效电容、两段电缆绝缘的等效电容(其电容值基本认为相等)与检测阻抗构成检测回路。当电缆接头一侧存在局部放电,另一侧电缆绝缘的等效电[3] 容起耦合电容作用,检测阻抗便耦合到局部放电脉冲信号。耦合到的脉冲信号将输入到频谱分析仪中进行窄带放大并显示信号。研究发现,频谱分析仪中心频率设在10~20MHz时,信噪比最高。差分法的检测回路

高压电缆局放试验过程步骤及注意事项

试验过程 1、闭上总电源开关、闭上控制电源开关。 2、确认屏蔽室大门已关闭,系统处于通电状态。 3、根据电缆长度和截面,选择好适当的电抗器,高压抽头。当电抗器内电动切换抽头开关已处于完毕定(流)状态时,蜂鸣器应停止声响,表明高压抽头已就绪。 4、选择合适的电压测量量程。 5、检查“调谐速度”,将它调整到最大值的约30%。 6、接通高压电源主回路。 7、升压,以升高“励磁变压器的输出电压”直到所需试验电压值的1%处,例如:试验电压为10KV,那么励磁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即为0.1KV。 8、在该励磁电压下,调节高压电抗器间隙位置,使试验回路达到谐振。应注意高压输出电压,输出值达到最高时,说明回路已达到谐振状态。 9、当试验回路处于谐振状态时,再按下“升压”按钮以升高输出电压至试验电压值。 10、当试验时间到,按下“降压”按钮,降低输出电压至最小值,再按下“高压分”按钮,试验系统便切断回路高压电源。注意:切勿在试验电压很高情况下直接按下“高压分”按钮,以防造成试品击穿。 11、试验结束后,断开调压器上的“空开”,必要时应断开整个设备电流的进线开关,以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试验前准备工作: 剥电缆头:1)半导体屏蔽剥(10kV)100~150mm长,(35kV)剥500~700mm长;要求:剥切口要光滑,不允许有尖端点。2)屏蔽铜带剥切长度要比半导体屏蔽长约100mm。3)铠装钢带要剪平并清理干净。 变压器油(氟里昂)准备:过滤、干燥,击穿场强应在40KV 以上。 注意事项:1、做试验时不能随意开操作室的门和窗,此时,如有放电,将会出现滤电的现象,导致出现误导数据。2、试验电缆两端都应浸入到油杯中,高压引到电缆上的叫近油杯,油杯内有弹性铜针。另一短为远油杯,无弹性铜针。3、油要浸过半导体屏蔽约5~10mm,以免放电,远油杯端电缆端部要离油杯底部约10mm。

EN 50395-2005 低压电缆的电气试验方法

EUROPEAN STANDARD EN 50395 NORME EUROPéENNE EUROP?ISCHE NORM August 2005 CENELEC European Committee for Electrotechnical Standardization Comité Européen de Normalisation Electrotechnique Europ?isches Komitee für Elektrotechnische Normung Central Secretariat: rue de Stassart 35, B - 1050 Brussels ? 2005 CENELEC - All rights of exploitation in any form and by any means reserved worldwide for CENELEC members. Ref. No. EN 50395:2005 E ICS 29.060.20 Partly supersedes HD 21.2 S3:1997 + A1:2002 & HD 22.2 S3:1997 + A1:2002 English version Electrical test methods for low voltage energy cables Méthodes d'essais électriques pour les cables d'énergie basse tension Elektrische Prüfverfahren für Niederspannungskabel und -leitungen This European Standard was approved by CENELEC on 2005-07-01. CENELEC members are bound to comply with the CEN/CENELEC Internal Regulations which stipulate the conditions for giving this European Standard the status of a national standard without any alteration. Up-to-date lists and bibliographical references concerning such national standards may be obtained on application to the Central Secretariat or to any CENELEC member. This European Standard exists in three official versions (English, French, German). A version in any other language made by translation under the responsibility of a CENELEC member into its own language and notified to the Central Secretariat has the same status as the official versions. CENELEC members are the 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ttees of Austria, Belgium, Cyprus, Czech Republic, Denmark, Estonia, Finland, France, Germany, Greece, Hungary, Iceland, Ireland, Italy, Latvia, Lithuania, Luxembourg, Malta, Netherlands, Norway, Poland, Portugal, Slovakia, Slovenia, Spain, Sweden, Switzerland and United Kingdom.

振荡波电缆局放检测和定位技术基本原理研究

振荡波电缆局部放电检测和定位技术基本原理研究 随着城市电网电缆化率的程度不断提高,社会发展和进步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如何 准确掌握配电电缆的健康状态,制定正确的检修对策,避免因电缆本身质量问题导致的突发性事故 的发生,变得尤为重要。研究发现,电缆的局部放电量与其绝缘状况密切相关,局部放电量的变化 预示着电缆绝缘可能存在危害电缆安全运行的缺陷。目前,国际上应用比较广泛的振荡波电缆局部 放电检测和定位技术,能够有效检测和定位配电电缆局部放电的位置且检测本身不对电缆造成伤害。本文主要从该系统的电源技术、抗干扰技术、定位技术、典型案例等方面进行介绍,为该技术的进 一步推广应用、改进创新提供技术参考。 近十年来,挤塑型电力电缆特别是XLPE电力电缆由于其绝缘性能好、易于制造、安装方便、供 电安全可靠、有利于城市和厂矿布局等优点,在城市电网中得到广泛使用。但是这种电缆的绝缘结 构中往往会由于加工技术上的难度或原材料不纯而存在气隙和有害性杂质,或者由于工艺原因在绝 缘介质与半导电屏蔽层之间存在间隙或半导电体向绝缘层突出,在这些气隙和杂质尖端处极易产生 局部放电,同时在电力电缆的安装和运行过程当中也可能会产生各种绝缘缺陷导致局部放电。由于XLPE等挤塑型绝缘材料耐放电性较差,在局部放电的长期作用下,绝缘材料不断老化最终导致绝缘 击穿,造成重大事故。 根据北京市电力公司相关统计资料表明,电缆老化、附件质量和工艺不良在 10kV 电缆故障中 占有较大比重。随着电缆运行时间的不断增长,潜伏的局部缺陷对城市电网可靠性的危害将会越来 越突出,对供电质量和公司形象造成的危害也会越来越大。因此,引进先进技术及时检测出电缆潜 伏性缺陷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 根据 2007 年北京市电力公司对新能源电网公司开展国际对标的重要成果并参考国内外相关文 献资料,采用振荡波电缆局部放电检测和定位技术对配电电缆进行测试,能够及时发现和定位潜伏 性局部放电缺陷且不会对电缆造成伤害,可以大大提高供电可靠性。 振荡波电源技术 电力电缆由于其电容量大,很难在现场进行工频电压下的局部放电检测。过去充油电缆采用直 流试验,可以大大降低电源的要求。但对XLPE电力电缆,由于其绝缘电阻较高,且交流和直流下电 压分布差别较大,直流耐压试验后,在XLPE电缆中,特别是电缆缺陷处会残留大量空间电荷,电缆 投运后,这些空间电荷常造成电缆的绝缘击穿事故[1、2]。采用超低频(0.1Hz)电源进行试验,要求 试验时间长,电缆绝缘损伤较大,可引发电缆中的新的缺陷[3]。 振荡波电压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较多的一种用于 XLPE 电力电缆局部放电检测和定位的电源。 该电源与交流电源等效性好,作用时间短、操作方便、易于携带,可有效检测XLPE电力电缆中的各 种缺陷,且试验不会对电缆造成伤害[4]。 OWTS振荡波电缆局部放电检测和定位装置如图1所示。检测时可以灵活施加0—28kV的直流 电压,合上半导体开关后,被试电缆与电感产生阻尼振荡。该装置可以检测的电力电缆电容范围为0.05 μF—2μF。

长电力电缆振荡波局部放电检验测试验方案计划

国家电网合肥供电公司 10kV长电力电缆阻尼振荡波 测试方案 安徽立翔电力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二零一七年七月

目录 一、试验标准和目的............................................................................................................... - 2 - 二、试验仪器........................................................................................................................... - 2 - 三、试验内容........................................................................................................................... - 3 - 1、术语及定义.................................................................................................................. - 3 - 2、试验原理介绍.............................................................................................................. - 3 - 3、被测电缆要求及测试前准备...................................................................................... - 5 - 4、绝缘电阻测试.............................................................................................................. - 5 - 5、测试电缆中间接头位置及电缆长度.......................................................................... - 5 - 6、振荡波局部放电试验.................................................................................................. - 6 - 6.1 电缆局放校准...................................................................................................... - 6 - 6.2 振荡波局放测试.................................................................................................. - 6 - 1)试验接线步骤:................................................................................................... - 6 -2)加压测试程序....................................................................................................... - 7 -3)测试要求及注意事项:....................................................................................... - 7 - 7、振荡波局放诊断评价.................................................................................................. - 8 - 1)绝缘电阻:........................................................................................................... - 8 -2)电缆局部放电量:............................................................................................... - 8 - 8、电缆振荡波局放异常处理决策.................................................................................. - 8 - 1)绝缘电阻异常情况处理措施............................................................................... - 8 -2)电缆振荡波局放量超标异常情况处理措施....................................................... - 8 - 9、试验时间:1.5~2.5 小时/段..................................................................................... - 9 - 四、人员安排:....................................................................................................................... - 9 - 五、安全措施:....................................................................................................................... - 9 -

10kV 电缆振荡波局放测试系统测试要求

10kV电力电缆 阻尼振荡波局部放电检测试验方案 (试行)

10kV 电力电缆振荡波局部放电检测试验方案 一、试验标准和目的 根据要求,通过现场试验,在不损害电缆本体绝缘的情况下检查10kV 电缆的绝缘状况及其内部局部放电情况,以对其绝缘进行评估。 二、试验仪器 ONSITE MV 10 型电缆振荡波局放检测系统 三、试验内容 10kV 电缆振荡波局部放电检测基本原理如图1所示: 图1 电缆振荡波局放测试原理 用交流电源将被测试电缆在几秒中内充电至工作电压(额定电压)。实时快速状态开关S 闭合,将被测电缆和空心电感构成串联谐振回路,回路开始以的频率进行振荡。空心电感值根据谐振频率的要求进行选择,频率范围5O ~1000Hz ,相近于工频频率。图1中的中压电路一般具有相对低的介质损耗角的特点,与具有低损耗的空心电感相配,可得到具有高品质因数的谐振回路。回路品质Q 一般为30~100,振荡波以谐振频率在0.3~1s 内衰减完毕,这一过程只有几十分之一周波,并对被测试电缆充电,与50Hz(60Hz)时局部放电非常相似。 振荡波所产生的局放脉冲符合lEC60270推荐值,局放脉冲定位可由行波方法完成,进而生产电缆故障图,电缆电容C 和δtan 值可通过振荡波的时间和频率特性来计算。 LC f π2/1=

1、被测电缆要求及测试前准备 1)局放测试前,将电缆断电、接地放电,两端悬空,布置好安全围栏; 2)尽量将电缆接头处PT、避雷器等其它设备拆除; 3)电缆头擦拭干净,电缆头与周边接地部位绝缘距离足够; 4)收集电缆长度、型号、类型、投运日期等电缆参数; 5)电缆长度L:电缆一侧测量方式:50m≦L≦6km; 电缆两端测量方式:L>6km。 6)测试用电缆用发电机、10KV放电棒、接地线、220V电源插盘。 2、振荡波局部放电试验 2.1 电缆局放校准。 采用ONSITE MV 10型电缆振荡波局部放电测试和定位仪,图2所示为校准界面: 图2 局放校准界面 测试要求: 1)将局放校准仪连线的接线端分别夹在被测电缆的线芯和屏蔽上; 2)注意在高压测试开始时将校准器连线拆除; 3)局放校准仪的输出频率设定在100Hz; 4)校准区间从100pC~100nC均要校准。

电缆局放试验的特点和要求

电缆局放试验的特点和要求 一、电缆局放试验的特点(与其它高压输变电设备产品相比) (1)试品电容量大。整盘电缆的出厂试验电容量更可观。 例如:变压器,套管,绝缘子等大都是nF级电容,高压电容器有uF级的电容,但属集中参数。 电缆:35kV,630mm25km 1.4μF/5km 110kV,1600mm210km 2.85μF/10km 220kV,2000mm210km 2.25μF/10km 500kV,2500mm210km 2.04μF/10km 试品电容大,导致:1.高压试验容量巨大,普通试验变压必须改为采用串联谐振电抗;2.局放检测灵敏度降低。(图1) (2)电缆试品占空间大 以110kV电缆为例,电缆螺旋状卷绕在外缘直径5米的大铁盘上。试验时带2个水终端长达约3米。500kV电缆水终端长达6米多。电缆卷绕后如螺旋卷天线,试品展开空间又大,都是易受空间电磁场感应影响的因素。这样对屏蔽室要求高。 (3)电缆的等效电路是电容分布参数电路 分布参数试品在进行脉冲电流的检测中有高频脉冲的传播,反射,叠加等传输特性反映到显示器上,影响检测结果。 应用电缆上局放脉冲的传播特性来进行局放故障定位。(图2)

(4)交联聚乙烯是优质绝缘材料。 用于500kV级的交联乙烯电缆最大工作场强可达3.1kV/mm(35kV电缆): 5.3kV/mm,(110kV电缆):10.1kV/mm,(220kV电缆):13.5kV/mm,(500kV 电缆但它又易受局部放电作用的发生劣化。 这样电缆局放试验标准的允许放电量要求比其它设备或其它品种绝缘低好多,所以要求试验灵敏度高,即背景噪声水平小。 这样将全面要求:屏蔽室,接地,电源,设备性能都精确优良。 目前,国外正在开发800kV/1000kV级XLPE电缆的应用,这就需要更高参数,极低背景噪声水平的局放屏蔽试验系统。 总之:在技术上,高压交联电缆的局放检测,公认是各种试品局放试验中要求最高的。 二、电缆局放试验设备的要求 (1)串联谐振电抗器(图3) 电缆局放试验用可调高压串联谐振电抗器代替普通变压器,试验时供电抗(L)调到与试品电缆电容(C)谐振。从而电抗与电缆的无功功率相互补偿(抵消),电源网络只需承担电抗器,电缆和回路有功损耗部分(R=R LR+R CR+R1)该损耗功率为电抗器输出功率的1/Q倍 对交联电缆,Q=40-80 因而,达到了节能,节约投资,缩小设备体积。当然,该串联谐振设备应在额定工作电压下无局放(例为<2PC) (2)电源采用独立变压器(图4、5)

电缆局部放电试验方法

如对您有帮助,请购买打赏,谢谢您! 电缆局部放电试验方法 [ 作者:admin 转贴自:中国电力试验设备网点击数:505 更新时间:2008-8-29 ] 对于制造中没有包上屏蔽的电缆线,可用图(1)的牵引试验装置对局部放电定位和检测。 图(1)未加屏蔽的电缆芯用牵引法对局部放电定位 其原理是把不屏蔽的电缆芯子通过一个紧贴着试验的管状电极,电极上施加试验电压,并把电极连到试验回路。管子都浸在绝缘液中(如离子水),并把这区域中不会发生干扰试验的边缘放电,液体不断循环与过滤。电缆芯接地,从缆盘经管状电极被匀速牵引至第二个电缆盘。 如放电脉冲正好被检测仪观察到,放电在图中A处开始出现,在B处开始消失,这两位置都在芯子表面的C处标记离A、B为已知距离I1、I2,这些长度沿芯子标出,则放电就可确定在电缆A、B之间。 至于成品电缆则不能用这种办法定位和检测。 在长电缆的测试时,要考虑到行波及其在端部的反射和衰减。可归纳以下几点: 1)在没有反射波的情况下,放电所产生的电压行波在进行中其幅值虽有很大衰减,但波形与放电量成正比的面积基持不变。 2)在有反射波的情况下,传输波和反射波在检测仪的响应上要形成交迭。在检测仪具有α响应时总是形成正迭加,时则既可能正送加,也可能负迭加,而负迭加是局部放电测试的大忌,应尽量避免。因此,如没有附加措施(例如迭器)的话。应尽量采用具有α响应的检测仪。 至于检测短电缆,可以当作集中参数元件考虑。测试就没有什么困难了。 现在的问题是究竟多少长度的电缆可视作短电缆?说法很不统一,第二个问题是这个电缆长度和检测仪有没有关系?为此,IEC最近对此作了比较具体的规定: 1、首先用可调脉冲间隔的双脉冲发生器(模拟电缆上两个交迭的脉冲波)对检测仪测试其交迭响应特性,即所谓At/A t交线。(其中t为双脉冲峰与峰间的时间间隔,A100是t达到相当大,不会产生交迭效应时的脉冲响应检测量,先定t时的脉冲检测量)。 绘制At/A100~t曲线的测试电路图见图(2)。 根据检测仪响应特性的不同,大体上可作出三种类型的交迭响应特性,见图(3)-(5)。 上图中不同的t值对应于脉冲传播的电缆长度。I1k=0.5·tk·U,I1=0.5 t1·U,·I2=0.5·t2·U (U约170~200m/μs) 图(2)双脉冲发生器的连接图 图(3)α响应检测仪的双脉冲响应关系 图(4)α响应检测仪的双脉冲响应 图(5)严重β响应检测仪的双脉冲响应 由图(3)-图(5)可知: ①所谓短电缆,应按1≤1k作为判断依据,它与检测仪响应特性有关,1k可短至100米以下,也可长达1000米以 ②当1≤2I1,可1≥2 I2,时,虽然按长电缆考虑,但因无负交迭,所以也可以与1≤1k的短电缆一样当作集中参数试,而不必在电缆端部接匹配的特性阻抗。 ③测试长度I在2I1≤I≤2 I2范围内的长电缆时,如无附加措施,则应在电缆端部接匹配特性阻抗以抑制反射。或者用α响应的检测仪以免迭加(图4-25) 。 ④检测仪的β响应愈是显著(见图5),则2I1≤I≤2 I2的I范围愈是大。 局部放电检测仪的响应特性与频带选择有关,故使用时选择放大器频带时应考虑这些因素。 2、根据At/A100~t图,确定电缆长度所处的范围后,选择合适的测试电路。 (1)对于I≤Ik,或I≤2 I1,或I≥2 I2的情况,可采取终端不接匹配阻抗的路:(图(6)-图(8)) (2)对于长度在2Ik≤I≤2 I2范围内的长电缆,必须在电缆终端采取消除终端反射波的终端匹配阻抗(或用反射抑见图(9)。

电缆局部放电试验学习资料

电缆局部放电试验学习资料保定华电电气有限公司

电缆局部放电试验学习资料 目录 一、电工原理的有关基本概念 1.什么叫交流电? 2.什么叫正弦电流和电压及其有效值? 3.放电脉冲信号基本特征 4.什么叫容抗、感抗? 5.什么叫电场强度、击穿场强? 二、局部放电的基本概念 1. 什么叫局部放电 2. 局部放电的基本名词概念 3. 局部放电出现的部位 4. 局部放电产生的危害 5. 局部放电产生的过程 三、局部放电测试方法 1.局部放电测试原理 2. 局部放电测试设备 3.局部放电测量步骤 4.产品标准对局部放电考核指标要求的变化 5. 典型的放电谱图

一、电工原理的有关基本概念 1.什么叫交流电? 在实际电路中(如仪器设备的工作回路、电力传输线路)电流、电压都随着时间而变动,有时不仅大小随时间在变动,而且方向也可能不断反复交替地变动着。工程上所常遇到的变动电流,其方向和大小均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这种电流称为周期电流。 图1中的曲线就表示一种周期电流,通常把这种曲线称为波形。 图1:周期电流i 的波形 周期电流经过一定时间T ,电流的变动就完成一个循环,故T 称为周期;周期以秒(s )为单位。单位时间内电流变动所完成的循环(或周期)数称为频率,用字母f 表示。根据这个定义,频率恰好是周期的倒数,即 T f 1 频率的单位为1/秒,又称为赫兹(Hz ),简称赫。 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变动,而在一定周期内平均值等于零的周期电流称为交变电流,简称交流。当然如果上述是电压波形时我们称为交变电压,也简称交流电。 变动电流或电压在任何一个时刻的值叫它们的瞬时值,瞬时值是时间的函数。在交流电路中,欧姆定律仍然适用。 2.什么叫正弦电流和电压及其有效值? 电力工程中所用的交变电流和电压是按照正弦规律变动的,换句话説,这些交

高压电缆试验及检测方法

电力电缆1KV及以下为低压电缆;1KV~10KV为中压电缆;10KV~35KV为高压电缆;35~220KV为特高压电缆。其中高压电缆是指用于传输10KV-35KV(1KV=1000V)之间的电力电缆,多应用于 电力传输的主干道。高压电缆从内到外的组成部分包括:导体、绝缘、内护层、填充料(铠装)、外绝缘。当然,铠装高压电缆主要用于地埋,可以抵抗地面上高强度的压迫,同时可防止其他外力损坏。下面小编来讲解一下高压电缆试验及检测方法,具体内容如下: 1 .电缆主绝缘的绝缘电阻测量 1.1 试验目的 初步判断主绝缘是否受潮、老化,检查耐压试验后电缆主绝缘是否存在缺陷。 绝缘电阻下降表示绝缘受潮或发生老化、劣化,可能导致电缆击穿和烧毁。 只能有效地检测出整体受潮和贯穿性缺陷,对局部缺陷不敏感。 1.2 测量方法 分别在每一相测量,非被试相及金属屏蔽(金属护套)、铠装层一起接地。 采用兆欧表,推荐大容量数字兆欧表(如:短路电流>3mA)。 0.6/1kV 电缆测量电压1000V。 0.6/1kV 以上电缆测量电压2500V。

6/6kV以上电缆也可用5000V,对110kV及以上电缆而言,使用欧表,电动兆欧表最好带自放电功能。每次换接线时带绝缘手套,地放电。 1.3 试验周期 交接试验 新作终端或接头后 1.4 注意问题 兆欧表“ L”端引线和“ E”端引线应具有可靠的绝缘。 测量前后均应对电缆充分放电,时间约2-3 分钟。 若用手摇式兆欧表,未断开高压引线前,不得停止摇动手柄。 电缆不接试验设备的另一端应派人看守,不准人靠近与接触。 如果电缆接头表面泄漏电流较大,可采用屏蔽措施,屏蔽线接于兆欧表 1.5 主绝缘绝缘电阻值要求 交接:耐压试验前后进行,绝缘电阻无明显变化。 预试:大于1000M Q 5000V 或10000V 的电动兆每相试验结束后应充分接 G”端。

电缆接头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

电缆接头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 一、 前言 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扩大,电缆线路占城市供电线路的比例愈来愈大,供电的重要性也愈加明显,保证城市用电安全是电力部门的首要任务。电缆线路的故障多发生在电缆接头上。而电缆接头的故障多数起因于电缆接头产生了局部放电。通常电缆接头产生局部放电时,它会逐步发展成为电弧,然后击穿闪络,造成系统跳闸。 对运行中的电缆接头进行局部放电在线监测,是电缆状态维修技术开展的依据。监测电缆接头的局部放电,可防患于未然,避免电缆接头事故扩大,造成停电事故的产生。 武汉利捷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结合变压器局部放电在线监测技术实践经验,对电磁波 在电缆的传播规律进行了系列研究,研制了电缆接头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 二、 电缆接头局部放电检测原理 在电缆接头的两端屏蔽层安装两只性能完全一样的高频传感器。传感器中电缆中局部放电信号与干扰信号的极性可以鉴别。 图1 局部放电信号与干扰的鉴别原理 (实线为局部放电信号,虚线为干扰信号) 见图1,当电缆接头内发生局部放电时,局部放电信号从放电源处向两边穿过电缆接头的传感器,其方向是相反的。而外部干扰信号是相同方向的。利用放电脉冲和干扰信号在电缆接头的传播规律,进行极性判别,可将局部放电信号分离出来。 电缆接头 电缆内部放电 干扰信号 2#高频传感器 传感器同名端 1#高频传感器

三、电缆接头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实施方案 1. 电缆进线端接头 对于电缆进线端接头,其特点是:它们主要集中在变电站内,为此,采用集中式监测系统。见图2,电缆接头两侧各安装1只传感器,传感器获取的信号通过同轴电缆进入信号放电和调理单元,然后通过32/1多路模拟开关依次进入A/D 卡进行数字处理。数字化处理后由计算机采用极性判别软件将电缆接头的信息进行数据处理,剔除干扰信号,将局部放电的脉冲个数,幅值,时间记录下来并用3D 图形显示并存储起来。系统主机配备无线接收系统,接收电缆引出端接头的监测数据。 图2 电缆进线端接头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框图 2. 电缆引出端接头 对于电缆引出端接头,其特点由用户的位置确定,方向分散,距离变电站有一定距离(可离变电站几百米或更远)。为此对于电缆引出端接头,采用嵌入式单元进行数据采样、数据处理及传输系统等任务。无线数据传输至变电站内的监测系统主机。见图4。 #1 ABC A/D 卡 #2 ABC #3 ABC #4 ABC #5 ABC …… ABC #N ABC 主机 多路模拟开关 无线数据 接收系统 系统 信号放大、调理单元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电缆接头

电缆的试验方法

电缆的试验方法 现行的电缆线路电气试验方法有多种,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类型的电力电缆有不同的试验方法。文中介绍了油浸纸绝缘电缆、塑料绝缘电缆和交联聚乙烯电缆的试验方法。 现行电缆线路的电气试验大致有:直流耐压和泄漏电流试验、工频耐压试验、测量绝缘电阻、绝缘油试验、局部放电试验、0.1 Hz超低频试验、交流变频谐振试验等。目前,电力部门对于不同电压等级和不同类型的电力电缆线路的试验方法和试验内容也不尽相同。 1油浸纸绝缘电缆的直流耐压实验 直流耐压反映电缆绝缘的泄漏和耐压特性。理论分析和实用效果均表明,油浸纸介质电缆、充油电缆或充气电缆的直流、交流耐压特性基本相同。 对油纸绝缘电力电缆的试验,除制造厂在进行例行试验时采用交流电压外,安装和运行单位对电缆线路进行交接验收和预防性试验或故障修复后试验时,都采用直流耐压,因为直流耐压试验具有下列优点。 a. 直流试验设备携带轻便,适合现场使用。对电缆作直流耐压试验时一般以半波整流获得试验电压,并应用多倍压整流技术,故可用体积容量都较小的试验设备(试验变压器和整流设备),获得对较长电缆线路进行直流高压试验的电压。 b. 交流耐压试验有可能在绝缘空隙中产生游离放电,从而导致绝缘的永久性损坏,采用直流耐压试验则避免了这种情况发生。 c. 在进行直流耐压试验时,可以同时测量泄漏电流。根据泄漏电流的数值及其随时间的变化、泄漏电流和试验电压的关系,可以判断电缆的绝缘状况。 d. 对电缆进行直流耐压试验时,按规程规定采用负极性接线,即将导体接负极。这种接法的好处是,如果纸绝缘已经受潮,由于水带正电,在直流电压下,有明显“电渗现象”,会使水分子从表层移向导体(负极),从而使泄漏电流增大,甚至形成贯穿性通道,有利于暴露纸绝缘中已经局部受潮的缺陷。 e. 直流耐压试验加压时间可以较短,如规程规定对6~35 kV电缆进行交接和预防性试验时每相加压时间为5 min。这是因为直流击穿电压与加压时间关系不大,如有缺陷,一般在直流电压下几分钟内就可以发现,无需长时间加压。 油纸绝缘电力电缆直流试验的电压标准如表1所示。其中,电缆故障修理和改接后试验时,6~35 kV电缆同预防性试验,110~220 kV电缆同交接试验;110~220 kV电缆外护套交接试验的电压为直流10 kV,加压时间为1 min。 在进行直流耐压试验时测泄漏电流,实际上和用兆欧表测电缆绝缘电阻的道理是完全相同的。但由于直流耐压试验时施加电压和使用的仪表准确度都高于兆欧表,而且可以在加压过程中观察泄漏电流的变化,所以泄漏电流试验比测量绝缘电阻更能有效地发现绝缘缺陷。 电缆在直流电压下,流过绝缘内部的电流是电容电流、吸收电流和传导电流的叠加。流过绝缘的泄漏电流随时间而变化,它同电缆绝缘的品质、所含杂质、气泡、水分等含量有关:绝缘完好的电缆,随着加压时间延长,泄漏电流减少,并趋于一个稳定数值;绝缘较差的电缆,泄漏电流很快趋向稳定值,而且稳定后的数值与初始值很接近;绝缘存在严重缺陷时,泄漏电流不随时间延长而下降,反而出现上升趋势,如果延长加压时间或提高直流电压,泄漏电流增加的趋势可能继续发展直到绝缘击穿。 为使所测得的泄漏电流反映电缆绝缘的真实状况,应采取措施消除外来因素对泄漏电流

高压电力电缆局放测试的方法

https://www.doczj.com/doc/e410678116.html, 高压电力电缆局放测试的方法 高压电力电缆局放测试的方法首先是交流耐压试验电源处理,交流耐压试验电源处理用到的装置是串联谐振 1、交流耐压试验电源处理 高压电缆交流耐压采用的是变频谐振装置产生试验电源,变频柜是装置的核心部件,变频柜通过晶闸管的整流和逆变获取试验所需的频率,在电源变换过程中引入了大量的高频脉冲电流成份。

https://www.doczj.com/doc/e410678116.html, . 变频谐振系统输出的电源不能直接作为电缆局放试验的电源直接施加于被试对象进行局部放电测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试验电源进行预处理,通过设置串联电抗、防晕导线、均压环进行对试验电源质量进行改善,其电气原理所下图所示。 . 2、电缆终端局放测试回路 电缆终端的局放测试回路如下图,当被试电缆内部发生了局部放电时,耦合电容瞬时对电缆终端充电,形成高频的脉冲充电电流波形,脉冲电流的幅值、发生的频度反映了电缆

https://www.doczj.com/doc/e410678116.html, 内部局部放电的严重程度,通道1、通道2两个传感器将局放信号传送至局放诊断系统进行分析处理。 . 在电缆的中间接头,测试原理如图所示,一侧电缆的铠装与电缆导体之间存在电容Ca,另一侧电缆的导体与铠装之间存在电容Cb,如果在电缆的中间接头发生局部放电,那么形成两个电容C1和C2,此时Ca和Cb就会通过导体向C1和C2充放电,从而形成局放电流回路,在两侧电缆屏蔽层桥接一个高频低阻的电容臂C0和高频电流传感器,就可以检测到局放的脉冲电流信号。 .

https://www.doczj.com/doc/e410678116.html, . 3、高压电缆局放测试的技术难点 a) 测试系统灵敏度要求高 高压电缆发生局放时产生的脉冲信号微弱,要求传感器及测试系统有相当高的检出灵敏度。 b) 现场干扰因素复杂 在现场实施电缆局放试验时干扰信号会严重影响电缆局放的检测和诊断,主要有临近试验现场的运行设备产生的电晕或者局部放电信号、交流耐压试验装置自身的局部放电信号、交流耐压试验回路的引线产生的电晕信号三个方面的因素。 因此甄别并排除干扰信号、提取有效的信息并根据其特征诊断电缆的绝缘状态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技术难题。 c) 对测试人员的要求高 高压电缆局放的信号主要集中在0-30MHz范围内,信号频带较宽,加上现场存在一定的干扰信号,测试人员通过信号抑制、识别、分类、提取、判断等技术手段,准确的解析复杂的电子信号成份实现电缆的状态诊断。这项技术要求测试人员熟练使用示波器、频谱仪、滤波器等电子设备,并具备高频电子信号分析判断能力。u d) 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没有明确的指引 高压电缆局放测试是目前国内比较新的技术应用课题,国内仅有北京供电局进行过类似尝试,佛山局在这一技术领域走在了国内前列。 4、局放诊断判据

高压电缆试验及检测方法

电力电缆1KV及以下为低压电缆;1KV~10KV为中压电缆;10KV~35KV为高压电缆;35~220KV为特高压电缆。其中高压电缆是指用于传输10KV-35KV(1KV=1000V)之间的电力电缆,多应用于电力传输的主干道。高压电缆从内到外的组成部分包括:导体、绝缘、内护层、填充料(铠装)、外绝缘。当然,铠装高压电缆主要用于地埋,可以抵抗地面上高强度的压迫,同时可防止其他外力损坏。下面小编来讲解一下高压电缆试验及检测方法,具体内容如下: 1.电缆主绝缘的绝缘电阻测量 1.1试验目的 初步判断主绝缘是否受潮、老化,检查耐压试验后电缆主绝缘是否存在缺陷。 绝缘电阻下降表示绝缘受潮或发生老化、劣化,可能导致电缆击穿和烧毁。 只能有效地检测出整体受潮和贯穿性缺陷,对局部缺陷不敏感。 1.2测量方法 分别在每一相测量,非被试相及金属屏蔽(金属护套)、铠装层一起接地。 采用兆欧表,推荐大容量数字兆欧表(如:短路电流>3mA)。 0.6/1kV电缆测量电压1000V。 0.6/1kV以上电缆测量电压2500V。 6/6kV以上电缆也可用5000V,对110kV及以上电缆而言,使用5000V或10000V的电动兆欧表,电动兆欧表最好带自放电功能。每次换接线时带绝缘手套,每相试验结束后应充分接地放电。 1.3试验周期 交接试验 新作终端或接头后 1.4注意问题 兆欧表“L”端引线和“E”端引线应具有可靠的绝缘。 测量前后均应对电缆充分放电,时间约2-3分钟。 若用手摇式兆欧表,未断开高压引线前,不得停止摇动手柄。

电缆不接试验设备的另一端应派人看守,不准人靠近与接触。 如果电缆接头表面泄漏电流较大,可采用屏蔽措施,屏蔽线接于兆欧表“G”端。 1.5主绝缘绝缘电阻值要求 交接:耐压试验前后进行,绝缘电阻无明显变化。 预试:大于1000MΩ 电缆主绝缘绝缘电阻值参考标准 注:表中所列数值均为换算到长度为1km时的绝缘电阻值。 换算公式R算=R测量/L,L为被测电缆长度。 当电缆长度不足1km时,不需换算。 2.电缆主绝缘耐压试验 2.1耐压试验类型 电缆耐压试验分直流耐压试验与交流耐压试验。 直流耐压试验适用于纸绝缘电缆,橡塑绝缘电力电缆适用于交流耐压试验。我们常规用的电缆为交流聚乙烯绝缘电缆(橡塑绝缘电力电缆),所以我们下面只介绍交流耐压试验。 2.2耐压试验接线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