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复分解反应专题讲解

复分解反应专题讲解

复分解反应专题讲解
复分解反应专题讲解

《科学·DYCZ》九年级上复分解反应----专项训练(二)

【新知识学习】

(一)、固体的颜色

1、黑色固体(5种):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铁粉

2、红色固体:铜——(紫)红色,氧化铁Fe2O3——红(棕)色

3、蓝色晶体: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4、白色沉淀(不溶于酸,不溶于碱):硫酸钡,氯化银。

5、白色固体:无水硫酸铜CuSO4,氧化钙,氧化镁,氯酸钾,氯化钾.

6、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7、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KMnO4(溶液紫红色)

(二)、液体的颜色

8、无色液体:水,稀盐酸,稀硫酸,酚酞试液

9、蓝色溶液:含有Cu2+的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0、黄色溶液:含有Fe3+的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1、浅绿色溶液:含有Fe2+的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2、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

13、刺激性气味:氨气、氯化氢气体、氯气(黄绿色)

14、臭鸡蛋气味:硫化氢(H2S)

15、二氧化碳:与水以1:1体积比混溶;氯气1:500;氨气1:700

(极易溶于水,用水吸收,尾气处理)

(四)、推断题常用的沉淀及特性

沉淀↓加入硝酸

CaCO3碳

盐白色沉淀溶解,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

BaCO3溶解,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BaSO4不溶解(特)

AgCl 不溶解(特)

Cu(OH)2蓝色絮状沉淀沉淀溶解(特)

Fe(OH)3红褐色沉淀沉淀溶解(特)

Mg(OH)2白色沉淀沉淀溶解

(四)、常见物质或离子的检验方法

物质或离子方法是否溶于酸O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NH4+加入碱,能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气体能使湿润石

蕊试纸变蓝

H+ 1.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石蕊变红)

2.和金属反应,生成气体H2 ,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3. 碳酸盐

4. CuO

5. Cu(OH)2

OH--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石蕊变蓝,酚酞变红)

Cl--加入AgNO3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加入硝酸不溶解SO42--加入Ba(NO3)2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加入硝酸不溶解Cu2+加入碱,生成蓝色絮状沉淀,

Fe3+加入OH-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CO32-加入HCl,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1、物质的鉴别:

例1:(2010上海19)不另选试剂,仅利用组内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就能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 ) A .FeCl 3 NaOH HCl H 2SO 4 B .HCl KNO 3 Na 2CO 3 Na 2SO 4

C .AgNO 3 HCl NaCl HNO 3

D .BaCl 2 Na 2SO 4 Na 2CO 3 HCl 例2:(2009肇庆13)有四种物质的溶液:①Ba(OH)2、②Na 2SO 4、③HNO 3、④FeCl 3,不用其他试剂就可将它们逐一鉴别出来,其鉴别顺序是:( )

A .④③②①

B .④①②③

C .①③④②

D .①④②③ 练习:

1、下列各组物质,只用组内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就能鉴别的是( ) A .K 2SO 4、BaCl

2、NaNO

3、NaCl B .K 2SO

4、BaCl 2、Na 2CO 3、HCl C .KOH 、Na 2SO 4、CuSO 4、MgCl 2 D .KCl 、AgNO 3、KNO 3、HCl

2、现有四组物质的溶液,仅用酚酞试液及同组物质之间相互反应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 A .NaOH Ba(OH)2 HCl B .NaOH HCl NaCl C .NaOH HC1 HNO 3 D .H 2SO 4 NaCl Na 2SO 4

3、下列各组物质,只需用组内溶液相互混合,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

A .K 2SO 4、BaCl 2、NaNO 3、NaCl

B .HCl 、Na 2CO 3、BaCl 2、Na 2SO 4

C .KOH 、Na 2SO 4、CuSO 4、HCl

D .KCl 、AgNO 3、KNO 3、NaCl 2、物质的推断:

此类题目常常有两种解题方法:①从有特殊颜色的物质着手打开解题的入手。②从和其它物质发生反应的现象最多的物质着手

例1:(2010武汉13)现有甲、乙两包白色固体,已知甲中含有NaCl 、NaNO 3、Na 2CO 3、NaOH 中的一种或几种,乙为纯净物,是初中化学学习中涉及到的物质。为了证明甲、乙两包固体的成分,现进行如下实验:

⑴实验一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取甲中少量粉末加足量水充分溶解

溶液呈无色

②取①中所得溶液少量,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石蕊试液变为蓝色 溶液pH____7(填“>”、“<”或“=”

③另取①中所得溶液少量,滴加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

甲中一定含有______(填化学式,下同),一定不含有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

⑵实验二(部分物质在流程图中未列出)

根据以上实验推断,乙物质为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使用该物质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 例2:(2009广州24)A 、B 、C 、D 、E 五瓶无色透明溶液,分别是HCl 溶液、Na 2CO 3溶液、MgCl 2溶液、NaNO 3

溶液、NaOH 溶液中的一种。分别进行下列实验:

Ⅰ.将A 分别滴入B 、C 、D 、E 中,均没有明显现象。

Ⅱ.将B 分别滴入A 、C 、D 、E 中,C 、E 中均产生白色沉淀,其余没有明显现象。

无色气体无色溶液

白色沉淀

溶液变为红色

研磨

加足量水、搅拌

通入酚酞试液

滴加Ba(NO 3)2溶液、稀HNO 3

Ⅲ.将C分别滴入A、B、D、E中,B中产生白色沉淀,D中有气泡冒出,其余没有明显现象。

(1)A是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C是____________;

(2)B加入E中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

(3)C加入D中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____ 。

练习: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无色气体D的化学式为,白色沉淀E的化学式为,钡盐B的化学式为。

(2)原混合物中含有的三种易溶于水的钠盐的化学式分别为、、。

3、杂质的去除:

除杂质遵循的原则:选用的试剂只和杂质反应,且不带入新杂质。

除杂的方法:①物理法:根据溶解性②化学试剂法:将杂质变成气体或沉淀或水

例1:(2009湛江15)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一组是:()选项待提纯的物质选用的试剂操作的方法

A CuSO4溶液(H2SO4溶液)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

B HNO3溶液(HCl溶液)过量的AgNO3溶液过滤

C Cu(CuO)过量的稀盐酸溶解、过滤

D CO2(CO) 氧气点燃

例2:(2010天津15)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N2中的少量O2:通过灼热的CuO粉末,收集气体

B.除去CaO中的少量CaCO3: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

C.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

D.除去Cu(NO3)2溶液中的少量AgNO3:加入足量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练习:

1.下表中,除去物质所含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

A NaCl溶液NaOH 加入稀盐酸pH等于7

B CuO粉末

C 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

C N2气体O2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D KCl溶液CuCl2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

2.从提供的试剂中,选择一种以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仅供选用的试剂:①稀硫酸②氯化钙溶液溶液③盐酸④澄清的石灰水

(1)把选择的试剂的代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并写出反应方程式。

NaCl(Na2C03) ;

NaOH(Na2C03) 。

3.日常生活中食用的食盐大多来自海水晾晒。可得到含少量泥沙的粗盐。以下为粗盐的简要精制和除杂过程。(1)海边的盐民多在夏天晾晒海盐。分析,夏天

有利于得到粗盐是因为。

(2)海水晾晒得到的粗盐中往往含有少量泥沙,为了除去

泥沙等不溶物,某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在粗盐提纯的操作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填序号) , 其中A 、B 的操作名称为 ,B 中的玻璃棒的作用为 。

(3)除去泥沙后的食盐中,通常还含有氯化钙、氯化镁、硫酸镁等可溶杂质。要除去这些杂质,选择的药品和加药

的顺序均正确的是(填序号) 。

① Na 2CO 3、BaCl 2 、NaOH ② Ba(NO 3)2 、NaOH 、 Na 2CO 3

③ BaCl 2 、NaOH 、 K 2CO 3 、HCl ④ BaCl 2 、NaOH 、 Na 2CO 3 、HCl (4)某小组量取了10.0mL 水,称取4.0 g 粗盐,逐渐加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继续操作最终蒸干得3.6g 精盐,则精盐的产率是 。

4、物质的共存:解答此类题的依据是,若各物质之间不能发生反应则能够共存,否则不能共存。

例1:(2009南京14)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H +、Cl -、OH - B 、H +、SO 42-、HCO 3- C.Ba 2+、H +、SO 42- D 、Cu 2+、Cl -、NO 3-

例2:(2010佛山13)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够共存,而且加入酚酞显红色的是:( )

A.NaOH 、CuSO 4 、H 2SO 4

B.NaCl 、Na 2CO 3、NaHCO 3

C.NaCl 、Ba(NO 3)2、HCl

D.NH 4NO 3、NaOH 、Na 2SO 4 练习:

1、下列离子能在pH=2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SO 42-、Fe 3+

、Na +

、OH - B.K +

、SO 42-、Cu 2+

、NO 3-

C.Cl -、K +、SO 42-、Na +

D.Ca 2+、Cl -、CO 32-、Na +

2、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Fe 2+

、Ca 2+

、CO 32-、OH

-

B.Na +

、SO 42-、Cl -

、OH -

C.Ba 2+

、H +

、Cl -、OH -

D.Ag +

、NH 4+

、NO 3-、OH - 3、下列各组物质,能共同存在于水溶液中的是( )

A.BaCl 2 、Na 2SO 4 、Ca (OH )2

B.MgCl 2、CuSO 4 、NaNO 3

C.AgNO 3 、BaCl 2 、K 2SO 4

D.CaCl 2 、K 2CO 3 、NaNO 3 5、物质间的转化:此类题目难度较大

例1:(2008南京20)右图中连线两端的物质在通常情况下可相互反应。下列四组选项中,

符合该图要求的是:( )

例2:(2010沈阳13)下列物质间转化,能一步实现的是:( )

练习:

1、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只有加入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Zn →ZnSO 4

B.CuO →CuCl 2

C.CaCO 3→CO 2

D.BaCl 2→BaSO 4

C.CuO CuSO

H A.CO H 2CO 3

B.Fe 2O 3FeCl 2溶液4溶液

D.Mg(OH)2NaOH 溶液

2O

稀HCl 稀H 2SO 4

NaCl 溶液

2、下列各组物质能按照关系图

(→表示反应一步完成)相互转化的是( ) A B C D X NaOH Ca (OH )2 Fe 2O 3 Cu Y NaNO 3 CaCl 2 Fe CuO Z

Na 2SO 4

CaCO 3

FeCl 2

Cu (OH )2

3、下列各种物质间的转换通过一步反应不能..

实现的是( ) A .P →P 2O 5 B .CaCO 3→CO C .Fe →FeCl 2 D .CuO →CuSO 4

6、科学探究题:与酸碱盐知识相关的探究题通常以实验为基础,这就要求学生能够按照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解释与结论、表达与交流的形式进行解答。

例:(2009安徽芜湖)课本中“‘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活动与探究”用到H 2SO 4、Ba(NO 3)2、NaOH 、K 2CO 3

四种溶液。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后的废液进行了探究。 取废液少许,测得其pH 为12。

[提出问题]废液中除含OH -

外,还含有哪些离子呢?

[理论分析]废液是由四种盐混合而成的。这四种盐电离出的8种离子(H +、SO 42-、Ba 2+、NO 3-、Na +、OH -、K +

、CO 32-

)之间会相互发生反应。废液的pH 为12,显碱性,所在一定不存在的一种离子是___________;有三种离子在

任何条件下都会存在,它们是NO 3-、K +

和__________。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另外,可能还含有SO 42-、CO 32-

乙同学:另外,可能还含有Ba 2+

丙同学:另外,可能还含有Ba 2+、SO 42-、CO 32-

以上甲、乙、丙三位同学的假设中,_______同学的假设一定不成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

有一种白色固体可能含有:BaCl 2、NaCl 、Na 2CO 3、Na 2SO 4和CuSO 4中的一种或几种。对该固 体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样,加足量的水,充分搅拌,过滤。得到白色沉淀A 和无色溶液B 。

②在白色沉淀A 中加入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放出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③在无色溶液B 中加入AgNO 3溶液,得到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白色沉淀不溶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______;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 (2)实验①得到的无色溶液B 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白色固体中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作业

题型一:除杂题

1.(2010,广州)硫酸钠是制造纸浆、燃料稀释剂、医药品等的重要原料。某硫酸钠粗品中含有少量CaCl 2和MgCl 2,实验室进行提纯的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用NaOH 和Na 2CO 3除杂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 。 (2)NaOH 和Na 2CO 3如果添加过量了,可加入适量 溶液除去。

(3)“后续处理”的主要操作是蒸发,为了获得纯净的硫酸钠,应蒸发至 (填序号)

A .完全蒸干时停止加热

硫酸钠粗品

溶解

除杂

NaOH 过滤

滤渣

滤液

后续处理

硫酸钠固体

水 Na 2CO 3 除杂

B .快干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

C .有大量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过滤弃去剩余的少量溶液 (4)已知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

示。40℃时,100g 蒸馏水中溶解 g 硫酸钠 达到饱和。将该饱和溶液升高温度至90℃,观察 到的现象是 题型二 鉴别题

2.(2010,广州)某校科技节有如下挑战项目:通过实验鉴别两种无色溶液和两种黑色粉末,已知它 们分别是稀硫酸、硫酸钠溶液以及CuO 和Fe 中的一种。现场仅提供了紫色石蕊溶液、Na 2CO 3溶 液、NaOH 溶液以及常用的实验仪器。

请设计一个完成该挑战项目的实验方案,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

3.(09,广州)有三种白色粉末,分别是碳酸钠、碳酸钙和氯化钠中的一种。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把这三种粉末

区分开来。叙述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

4.有一包白色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NaCl 、CuSO 4、Na 2SO 4、KNO 3、Na 2CO 3和MgCl 2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入下实验:

① 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② 取少量上述溶液两份,其中一份滴加BaCl 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硫酸钡不溶于稀硝酸)。另一份滴加NaOH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在加稀硝酸,沉淀溶解。根据以上实验现象推断: 混合物中肯定有 ,肯定没有 ,可能有 。 题型三 推断题

5.(09,广州)A 、B 、C 、D 、E 五瓶无色透明溶液,分别是HCl 溶液、Na 2CO 3溶液、MgCl 2溶 液、NaNO 3溶液、NaOH 溶液中的一种。分别进行下列实验: Ⅰ.将A 分别滴入B 、C 、D 、E 中,均没有明显现象。

Ⅱ.将B 分别滴入A 、C 、D 、E 中,C 、E 中均产生白色沉淀,其余没有明显现象。

Ⅲ.将C 分别滴入A 、B 、D 、E 中,B 中产生白色沉淀,D 中有气泡冒出,其余没有明显现象。 (1)A 是____________,B 是____________,C 是____________; (2)B 加入E 中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与结论

010203040506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温度/℃

溶解度 / g

(3)C加入D中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

6.(2010,广东)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B是常用调味品,E、F的俗称分别是熟石灰、纯碱。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

(1)写出A、B的化学式:

A ,

B 。(2)在物质的分类中,D属于(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3)图中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4)图中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题型四实验探究题

7.(2010,广东)2010年4月28日某媒体题为“排污工程施工,毒气放倒三人”的报道,引起某兴趣小组同学的思考。

【提出问题】排污管道中的毒气有什么成分?

【查阅资料】

I.排污管道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发酵会产生CO、CO2、H2S、CH4等。

Ⅱ.H2S气体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黑色沉淀。

【提出猜想】小组同学对排污管道气含有上述气体中最少3种成分的猜想如下:

猜想1:有CO、CO2、H2S;

猜想2:有CO、CO2、CH4;

猜想3:有CO、H2S、CH4;

猜想4:有CO2、H2S、;

猜想5:有CO、CO2、H2S、CH4。

【实验方案】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并进行探究(夹持仪器已省略)。

【问题讨论】

(1)如果A装置没有明显变化,则猜想成立;

如果B装置没有明显变化,则猜想成立。

(2)在验证猜想l的实验中,装置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若要进一步验证气体燃烧后的产物,操作是: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振荡。

(3)要确证猜想5中是否有CH4,某同学认为图示装置有不足之处,需要在装置C与D

之间加一个装置。改进后,若气体燃烧,且D装置内壁出现,证明气体中一定含有CH4。

为了进一步确定气体中是否含有CO,可分别测定燃烧产物中H2O、CO2的质量。其方法是:将燃烧产物依次通过盛有、的装置,分别称量吸收燃烧产物前、吸收燃烧产物后装置的质量,通过计算、分析得出结论。

8.氢氧化钠是化学实验室中的常用试剂,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瓶口常会出现白色粉末。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这种白色粉末进行了实验探究。

【提出猜想】他们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对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作了如下三种不同的猜想:

①甲同学认为可能是NaOH;

②乙同学认为可能是;

③丙同学认为可能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请将乙同学的猜想填写完整。为了验证猜想,他们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实验探究】

(1)甲同学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由此该同学认为白色粉末是NaOH。

请判断他所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

(2)乙同学为验证他的猜想,设计了下列实验,请将下列实验报告填写完整。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乙同学认为自己的猜想正确,反应的方程式为:取少量白色粉

末滴加稀盐酸。有生成

(3)丙同学认为乙同学得出的结论不严密。为验证自己的猜想,该同学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向所得的溶液中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由此判断白色粉末中含有_____ _____;该同学继续向溶液中滴加_____________,证明了自己的猜想正确。

【问题讨论】如果实验室中没有BaCl2溶液,能否用Ba(OH)2溶液代替,并说明理由:

__ 。

9.(2010·江苏镇江)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是CaCO3、Na2CO3、Na2SO4、CuSO4、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取适量试样进行下列实验。请根据实验现象判断:

(1)取试样溶于水,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则此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

(2)取上述溶液适量,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消失并产生气泡。

则此固体粉末中一定有。

(3)取步骤(2)实验后的上层清液,加入稀硝酸、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由此该同学得出此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NaCl,你认为此结论是否正确(填“是”或“否”)。

(4)对于是否含有NaCl,你认为应对步骤(2)作如何改进(若步骤(3)填“是”,此空不作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各单元化学方程式汇总

九年级化学方程式总汇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1) 2 NaOH + CuSO 4 ==== Na 2SO 4 + Cu(OH)2↓ (2) CaCO 3 + 2HCl ===CaCl 2 + CO 2↑ + H 2O (3) CO 2 + Ca(OH)2 ===CaCO 3↓+ H 2 (4) Na 2CO 3 + 2HCl == 2NaCl + H 2O + CO 2 ↑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⑴ S + O 2 SO 2 ⑵ 4 P + 5 O 2 2 P 2O 5 ⑶ C + O 2 CO 2 ⑷ 3 Fe + 2 O 2 Fe 3O 4 ⑸ 2 H 2O 2 O 2↑ + 2 H 2O ⑹ 2 KClO 3 2KCl + 3O 2↑ ⑺ 2 KMnO 4 K 2MnO 4 + MnO 2 + O 2↑ ⑻ 2 H 2O 2 H 2 ↑+ O 2 ↑ ⑼ 2 H 2 + O 2 2H 2O ⑽ C 2H 5OH + 3 O 2 2 CO 2 + 3 H 2O ⑾ 2 HgO 2 Hg + O 2↑ ⑿ CO 2 + Ca(OH)2 CaCO 3↓+ H 2O MnO 2 △ MnO 2 △ △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⑴ 2 H 2O 2 H 2 ↑+ O 2 ↑ ⑵ 2 HgO 2 Hg + O 2↑ ⑶ 2 H 2 + O 2 2 H 2O ⑷ H 2 + Cl 2 2 HCl ⑸2 KMnO 4 K 2MnO 4 + MnO 2 + O 2↑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⑴2 H 2O 2 H 2 ↑+ O 2 ↑ ⑵S + O 2 SO 2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⑴ 2 Mg + O 2 2 MgO ⑵ Fe + CuSO 4 FeSO 4 + Cu ⑶ Na 2CO 3 + 2HCl == 2NaCl + H 2O + CO 2 ↑ ⑷ 2 NaOH + CuSO 4 Na 2SO 4 + Cu(OH)2↓ ⑸ CaCO 3 CaO + CO 2↑ ⑹ H 2 + CuO Cu + H 2O ⑺ Fe 2O 3 + 3 H 2 2 Fe + 3 H 2 O ⑻ Fe 2O 3 + 3CO 2Fe + 3CO 2 ⑼C 2H 4 + 3 O 2 2 H 2O + 2 CO 2 △ △ 高温 高温 高温 △

初中因式分解详解及提高篇

初中因式分解详解及提高篇 因式分解作为初中代数中一门重要的内容,在因式分解之前的整式运算是因式分解的反方向,而一元二次方程则是以因式分解作为基础,因式分解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因式分解学习的好坏不仅影响到对方程的了解,同时对今后高中学习内容也会有或多或少的影响,学好因式分解十分重要。 对于目前初中教材上老师所讲的因式分解内容只能处理一些基本的问题,对于有更深层次内容的东西则是比较难以处理,为了弥补这些缺陷,让大家更好地打牢初中的学习内容,在此我将所有的因式分解方法全部列举出来并进行详细叙述,从而让各位同学能够真正地了解因式分解。由于有些方法对于初中有一定的难度,对于不同的学生,我会对每一个方法进行说明。 1.提公因式法(所有学生必须掌握) 典型形式:()ma mb mc m a b c ++=++ 注意上面的m 是一个数也可以是一个整式,再比如 ()()()()()x y a x y b x y c x y a b c -+-+-=-++ 2.平方差(所有学生必须掌握) 典型形式:22()()a b a b a b -=-+ 同样上面的a b 、既可以是数也可以是一个整式 3.配方法(所有学生必须掌握) 对于因式分解的配方法主要是搭配平方差进行应用,比如下面的两个例子 22268(+69)1(3)1(2)(4)x x x x x x x ++=+-=+-=++ 祖冲之杯奥赛题:4271x x -+(这个问题在下面的试根法中叙述会更好,所以在这里不给出具体做法) 4.十字相乘法(所有学生必须掌握) 十字相乘法是初中数学中因式分解的难点和重点,在此首先说明2x 前系数为1的处理方法,我们先观察整式运算2()()()x a x b x a b x ab ++=+++ 通过上面的式子可以看出x 的一次项是a b +,纯数的那一项是ab ,所以可以进行猜测试a b 、的值,一般是根据ab 项进行推测,要是用a b +推测会很麻烦。

(完整word版)有关复分解反应的专题练习(word文档良心出品).doc

复分解反应专题练习 1、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A 、 NaCl+KNO 3=NaNO 3+KCl B 、 BaCl 2+Ca(NO 3)2=Ba(NO 3)2 +CaCl 2 C 、CuSO 4 +Ba(OH) =BaSO ↓ +Cu(OH) ↓ D 、 AlCl +3NaNO 3 =Al(NO 3 ) +3NaCl 2 4 2 3 3 2、下列物质一般跟其他物质不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 、硝酸钠 B 、硝酸银 C 、氯化铁 D 、硫酸镁 3、下列两种溶液混合能发生化学反应,且溶液的总质量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 A 、食盐溶液和稀硝酸 B 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 C 、氢氧化钾溶液和硫酸溶液 D 、三氯化铁溶液和烧碱溶液 4、下列各组物质间不能反应的是( ) A 、 HCl + AgNO 3 B 、 H 2SO 4 + NaOH C 、 Ca(OH) 2 + Na 2CO 3 D 、NaCl + KNO 3 5、下列各组物质间,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 、 碳酸钙和稀盐酸 B 、氯化铜和稀硫酸 C 、硝酸钾和氯化钠 D 、硝酸银和稀盐酸 6、下列各种物质的水溶液混合后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 A 、ZnCl 2 KNO 3 MgSO 4 B 、NaOH KNO 3 H SO 4 C 、BaCl 2 Na SO K CO 3 D 、AgNO 3 ZnCl 2 HNO 3 2 2 4 2 7、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能反应但不产生气体和沉淀的是( ) A 、 纯碱和稀盐酸 B 、氯化铁和苛性钠 C 、生石灰和稀盐酸 D 、硫酸锌和氯化钡 8、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依次混合后,没有沉淀产生的是( ) A 、BaCl 2 Na CO 3 HCl B 、BaCl 2 H SO HNO 3 C 、AgNO 3 HCl HNO 3 D 、Ba(NO ) Na CO 3 H SO 4 2 2 4 3 2 2 2 9、下列物质的水溶液混合后均有沉淀生成,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后,沉淀部分溶解的是( ) A 、 NaCl + AgNO 3 B 、 CuSO 4 + Ba(OH) 2 C 、 Na 2CO 3 + Ba(OH) 2 D 、 FeCl 3 + NaOH 10、下列物质发生反应时生成物都是沉淀的是( ) A 、 Ba(OH) 2 + CuSO 4 B 、 Ca(OH)2 + Na 2 CO 3 C 、 AgNO 3 + NaCl D 、 NaOH + FeCl 3 11、下列各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可得无色溶液的一组是( ) A 、FeCl 3 KOH HCl B 、Na CO 3 CaCl 2 HCl C 、AgNO 3 HNO 3 HCl D 、CuSO 4 Fe NaCl 2 12、下列能共存于水溶液中的是( ) A 、 KCl AgNO 3 B 、 H 2SO 4 BaCl 2 C 、HClCa(OH) 2 13、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Ca 2+ Cl - Na + CO 32- B 、 H + K + NO 3- OH - C 、 H + Na + 14、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D 、 KOH NaNO 3 SO 42- CO 32- D 、 K + Na + NO 3- SO 42- A 、Cu 2+ - + OH - B 、OH - Na + 2- H + + K + 2- Cl - 2- OH - K + NH 4 + NO 3 Na CO 3 C 、Na CO 3 D 、 SO 4 15、下列同组物质能在水溶液中共存的是( ) A 、NaOH KNO 3 2 4 2 NaCl 2 4 2 CO 3 KCl HCl D 、BaCl 2 KOH NaNO 3 H SO B 、Ba(OH) K SO C 、K 16、下列各组物质间可以共存的是( )。 A 、NaOH CuSO 4 HCl B 、 NaCl HCl KOH C 、AgNO 3KCl NaNO 3 D 、KNO 3 NaCl HCl 17、下列物质能共存于同一溶液中,且无色透明的是( ) A 、NaOH NaNO 3 K 2SO 4 B 、CuSO 4 MgSO 4 KCl C 、Ba(OH) 2 H 2SO 4 NaCl D 、 NaCl AgNO 3 HNO 3 18、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 、H + Ag + Cl - NO 3- B 、Na + Fe 3+ Cl - NO 3- C 、H + Na + Cl - CO 32-- D 、H + Na + Cl - NO 3- 19、下列离子能在 pH=2 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2- 3+ + OH - B 、K + 2- Cu 2+ - C 、Cl - K + 2- Na + D 、 K + OH - A 、SO 4 Fe Na SO 4 NO 3 SO 4 20、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足量水中,最终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 、 Na SO 4 BaCl 2 AgNO 3 B 、CuCl 2 FeCl 3 HCl C 、 Na CO 3 HCl H SO 4 D 、 CaCO NaOH 2 2 2 3 21、有一瓶长时间放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要除去其中的杂质,得到纯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实 验可以达到目的的是( ) CO 3 2-- Na + Mg(OH) 2 A 、过滤后加稀硝酸 B 、先过滤,后小心蒸发 C 、加适量的盐酸,过渡 D 、加入适量氢氧化钡溶液,过滤

初中化学方程式大全宝典

初中化学方程式大全宝典(北京考纲版) 1)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 2→CO 2 (条件点燃) 备注:化合反应;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2)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 2 →2CO(条件点燃) 备注:化合反应;生成无色的有毒气体 3)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 2→CO 2 备注:化合反应;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4)硫在氧气中燃烧:S+O 2→SO 2 (条件点燃) 备注:化合反应;明亮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5)红磷在氧气中燃烧:4P+5O 2→2P 2 O 5 (条件点燃) 备注:化合反应;生成大量“白烟” 6)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 2→Fe 3 O 4 (条件点燃) 备注:化合反应;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有磁性的黑色固体7)镁条在氧气中燃烧:2Mg+O 2 →2MgO(条件点燃) 备注:化合反应;剧烈燃烧,耀眼的强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8)铝箔在氧气中燃烧:4Al+3O 2→2Al 2 O 3 (条件点燃) 备注:化合反应;剧烈燃烧,放热,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9)甲烷在氧气中燃烧:CH 4+2O 2 →2H 2 0+CO 2 (条件点燃) 备注: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和无色液滴 10)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H 2+0 2 →2H 2 O(条件点燃) 备注:化合反应;在氧气中安静燃烧,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无色液滴11)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2Cu+O 2 →2CuO(条件加热) 备注:化合反应;红色固体变黑的 1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2KMnO 4→K 2 MnO 4 +MnO 2 +O 2 ↑(条件加热) 备注:分解反应;生成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13)氯酸钾受热分解:2KClO 3→2KCl+3O 2 ↑(条件加热、MnO 2 作催化剂) 备注:分解反应;生成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14)双氧水分解:2H 20 2 →2H 2 O+0 2 ↑(条件MnO 2 作催化剂) 备注:分解反应;生成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15)水的通电分解:2H 20→2H 2 ↑+0 2 ↑(条件通电) 备注:分解反应;生成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和一种可燃性气体,两种气体体积比例为1:2 16)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C+CO 2 →2CO(条件高温) 备注:化合反应;生成一种有毒气体 17)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uO+CO→Cu+CO 2 (条件加热) 备注:氧化还原反应;黑色固体变红 18)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Fe 2O 3 +3CO→2Fe+3CO 2 (条件高温) 备注:氧化还原反应;红色固体变黑 19)碳还原氧化铜(超纲):2CuO+C→2Cu+CO 2 ↑(条件高温)备注:氧化还原反应;黑色固体变红 20)碳还原氧化铁(超纲):2Fe 2O 3 +3C→4Fe+3CO 2 ↑(条件高温) 备注:氧化还原反应;红色固体变黑 21)生石灰变熟石灰:CaO+H 2O→Ca(OH) 2 备注:化合反应;放出大量热,溶液浑浊; 22)生成碳酸的反应:H 2O+CO 2 →H 2 CO 3 备注:化合反应; 23)碳酸(汽水)分解:H 2CO 3 →H 2 O+CO 2 ↑ 备注:分解反应;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4)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 3→CaO+CO 2 ↑(条件高温)

因式分解专题复习及讲解(很详细)

因式分解的常用方法 第一部分:方法介绍 多项式的因式分解是代数式恒等变形的基本形式之一,它被广泛地应用于初等数学之中,是我们解决许多数学问题的有力工具.因式分解方法灵活,技巧性强,学习这些方法与技巧,不仅是掌握因式分解容所必需的,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解题技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都有着十分独特的作用.初中数学教材中主要介绍了提取公因式法、运用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和十字相乘法.本讲及下一讲在中学数学教材基础上,对因式分解的方法、技巧和应用作进一步的介绍. 一、提公因式法.:ma+mb+mc=m(a+b+c) 二、运用公式法. 在整式的乘、除中,我们学过若干个乘法公式,现将其反向使用,即为因式分解中常用的公式,例如: (1)(a+b)(a-b) = a 2-b 2 ---------a 2-b 2 =(a+b)(a-b); (2) (a ±b)2 = a 2±2ab+b 2 ——— a 2±2ab+b 2=(a ±b)2 ; (3) (a+b)(a 2-ab+b 2) =a 3+b 3------ a 3+b 3=(a+b)(a 2-ab+b 2 ); (4) (a-b)(a 2+ab+b 2) = a 3-b 3 ------a 3-b 3=(a-b)(a 2+ab+b 2 ). 下面再补充两个常用的公式: (5)a 2+b 2+c 2+2ab+2bc+2ca=(a+b+c)2 ; (6)a 3+b 3+c 3-3abc=(a+b+c)(a 2+b 2+c 2 -ab-bc-ca); 例.已知a b c ,,是ABC ?的三边,且222 a b c ab bc ca ++=++, 则ABC ?的形状是( ) A.直角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 C 等边三角形 D 等腰直角三角形 解:2 2 2 2 2 2 222222a b c ab bc ca a b c ab bc ca ++=++?++=++ 222()()()0a b b c c a a b c ?-+-+-=?== 三、分组分解法. (一)分组后能直接提公因式 例1、分解因式:bn bm an am +++ 分析:从“整体”看,这个多项式的各项既没有公因式可提,也不能运用公式分解,但从“局部”看,这个多项式前两项都含有a ,后两项都含有b ,因此可以考虑将前两项分为一组,后两项分为一组先分解,然后再考虑两组之间的联系。

复分解反应专题

复分解反应习题 1、下列各组物质间不能反应的是() A、HCl + AgNO3 B、H2SO4 + NaOH C、Ca(OH)2 + Na2CO3 D、NaCl + KNO3 2、下列各组物质间,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A、碳酸钙和稀盐酸 B、氯化铜和稀硫酸 C、硝酸钾和氯化钠 D、硝酸银和稀盐酸 3、下列各种物质的水溶液混合后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A、ZnCl2KNO3MgSO4 B、NaOH KNO3H2SO4 C、BaCl2 Na2SO4 K2CO3 D、AgNO3 ZnCl2 HNO3 4、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能反应但不产生气体和沉淀的是() A、纯碱和稀盐酸 B、氯化铁和苛性钠 C、生石灰和稀盐酸 D、硫酸锌和氯化钡 5、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依次混合后,没有沉淀产生的是() A、BaCl2Na2CO3HCl B、BaCl2H2SO4HNO3 C、AgNO3HCl HNO3 D、Ba(NO3)2Na2CO3H2SO4 6、下列物质的水溶液混合后均有沉淀生成,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后,沉淀部分溶解的是()A、NaCl + AgNO3 B、CuSO4 + Ba(OH)2 C、Na2CO3 + Ba(OH)2 D、FeCl3 + NaOH 7、下列物质发生反应时生成物都是沉淀的是() A、Ba(OH)2 + CuSO4 B、Ca(OH)2 + Na2CO3 C、AgNO3 + NaCl D、NaOH + FeCl3 8、下列各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可得无色溶液的一组是() A、FeCl3 KOH HCl B、Na2CO3CaCl2HCl C、AgNO3HNO3HCl D、CuSO4Fe NaCl 9、判断下列物质能否发生反应,能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不能反应的说明原因。 ①、Na2CO3 +BaCl2②、MgSO4 +KOH ③、FeCl3 +Cu (OH)2 ④、NaCl +KNO3 ⑤、HCl +CaCO3 ⑥、Cu (OH)2 +HNO3 ⑦、AgCl +NaNO3 ⑧、NaCl +Cu(OH)2 ⑨、HCl +Mg(OH)2 ⑩、Na2SO4 +K2CO3 10、判断下列物质能否发生反应,能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不能反应的说明原因。 (1)硫酸铜与氯化钡 (2)氯化铁与硫酸 (3)碳酸钡与盐酸 (4)硝酸钾与氯化钠 (5)氢氧化镁与盐酸 (6)氢氧化铜与氯化铁 (7)氢氧化钡与碳酸钠 (8)硫酸钡与硫酸 11、下列能共存于水溶液中的是() A、KCl AgNO3 B、H2SO4BaCl2 C、HCl Ca(OH)2 D、KOH NaNO3 12、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Ca2+Cl-Na+CO32- B、H+K+NO3-OH- C、H+ Na+SO42- CO32- D、K+Na+NO3-SO42- 13、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Cu2+NO3-Na+OH- B、OH- Na+CO32- H+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 (完整版)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 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 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 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 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 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 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 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装点移—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 a.书写方法: b.意义注意:*有些元素符号还可表示一种单质如Fe.He .C .Si *在元素符号前加上数字后只能有微观意义,没有宏观意义,如3O:只表示3个氧原子 c.有关元素周期表 *发现:门捷列夫 *排列依据 *注:原子序数=质子数d.分类 e.元素之最:地壳:O.Si.Al.Fe 细胞:O. C.H 3.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1)表示方法及意义:如 Fe3+ :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2)离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注意:与原子示意图的区别:质子数=电子数则为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数≠电子数为离子结构示意图(3)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粒子的种类原子离子阳离子阴离子区别粒子结构质子数=电子数质子数>电子数质子数<电子数粒子电性不显电性显正电性显负电性符号用元素符号表示用阳离子符号表示用阴离子符号表示

因式分解 复习 专题 讲义 知识点 典型例题

因式分解复习 一、基础知识 1.因式分解概念: 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乘积的形式,这就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也可称为 将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它与整式乘法互为逆运算。 2.常用的因式分解方法: (1)提公因式法:把ma mb mc ++,分解成两个因式乘积的形式,其中一个因式是 各项的公因式m ,另一个因式()a b c ++是ma mb mc ++除以m 所得的商,像这种分解因 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①多项式各项都含有的相同因式,叫做这个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 ②公因式的构成:系数: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 字母:各项都含有的相同字母; 指数:相同字母的最低次幂。 (2)公式法: ①常用公式 平方差:)b a )(b a (b a 22-+=- 完全平方:2 22)b a (b 2ab a ±=+± ②常见的两个二项式幂的变号规律: 22()()n n a b b a -=-;2121()()n n a b b a ---=--.(n 为正整数) (3)十字相乘法 ①二次项系数为1的二次三项式q px x ++2中,如果能把常数项q 分解成两个因式b a ,的积,并且b a +等于一次项系数中p ,那么它就可以分解成 ()()()b x a x ab x b a x q px x ++=+++=++22 ②二次项系数不为1的二次三项式c bx ax ++2中,如果能把二次项系数a 分解成两 个因数21,a a 的积,把常数项c 分解成两个因数21,c c 的积,并且1221c a c a +等于一次项系 数b ,那么它就可以分解成: ()=+++=++2112212212c c x c a c a x a a c bx ax ()()221c x a a x a ++。 (4)分组分解法 ①定义:分组分解法,适用于四项以上的多项式,例如22 a b a b -+-没有公因式, 又不能直接利用分式法分解,但是如果将前两项和后两项分别结合,把原多项式分成两组。再提公因式,即可达到分解因式的目的。 例如22a b a b -+-=22()()()()()()(1)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 这种利用分组来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分组分解法。 ②原则:分组后可直接提取公因式或可直接运用公式,但必须使各组之间能继续分 解。 ③有些多项式在用分组分解法时,分解方法并不唯一,无论怎样分组,只要能将多 项式正确分解即可。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化学方程式归类大全(20200921090659)

一、反应类型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0 2点燃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02点燃Fe3O4 3、铝在空气中燃烧:4AI + 30 2点燃2AI 203 4、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 + 02点燃2H2O 5、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02点燃2P2 05 6、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 + 02点燃S02 7、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C + 02点燃C02 8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02点燃2C0 9、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 C + C02高温2C0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0 + 02点燃2C02 1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02f 23、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 3 MnO2和厶2KCl + 30 2 f 24、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CuS04 5H2O CuS04 + 5H2O 25、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04 === FeS04 + Cu 26、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氢气):Zn + H2SO4 === ZnS04 + H2 f 27、镁和稀盐酸反应:Mg + 2HCl === MgCl 2 + H 2 f 28、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Cu + H20 29、木炭还原氧化铜:C + 2CuO高温2Cu + C02f 30、水蒸气通过灼热碳层:H20 + C高温H2 + C0 31、焦炭还原氧化铁:3C + 2Fe2O3高温4Fe + 3CO2 f C02 + H20 === H2C03 12、生石灰溶于水:Ca0 + H20 === Ca(0H) 2 32、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I + NaOH === NaCl + H 20 13、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04 + 5H20 === CuS04 5H20 14、钠在氯气中燃烧:2Na + CI2点燃2NaCI 15、氧化钠溶于水:Na20 + H 20 === 2Na0H 16、三氧化硫溶于水:S03 + H 20 === H 2SO4 21、高温煅烧石灰石(二氧化碳工业制法):CaC03高温CaO + C02f 37、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I + AI (OH)3 === 38、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W2SO4 + 2H2O 39、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 2H2O 40、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 + 2H2O 34、盐酸和氢氧化铜反 应: 2HCI + Cu (0H) 2 == :=CuCI 2 + 2H2O 35、盐酸和氢氧化钙反 应: 2HCI + Ca (OH) 2 == ==CaCI 2 + 2H2O 36、盐酸和氢氧化铁反 应: 3HCI + Fe(OH) 3 = ==FeCI 3 + 33、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I + KOH === KCI + H 20 3H2O 17、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 MnO2 2H2O + 02 f 18、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 K2M nO4 + MnO2 + 02f 19、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 通电2H2f+ O2 f 22、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2CuO + H 20 + H2SO4 + 2K0H === K 2SO4 + H2SO4 + Cu(OH) 2 === CuS04 (二)、分解反 应 20、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H2O + C0 2 T AICI 3 + 3H2O

因式分解专题复习讲义

因式分解专题复习讲义 教学内容 【内容回顾】 1.计算 (1)(3-4a)(3+4a)+(3+4a)2 (2)(x+3)2+(2+x)(2-x)(3)204×196 (4)9982 (5)(2+1)(22+1)(24+1)(28+1)(216+1) 2.已知(a+b)2=7,(a-b)2=3,求: (1)a2+b2; (2)ab的值

3.指出下列各多项式的公因式: (1)8a3b2+12ab3c (2)8m2n+2mn (3)-6abc+3ab2-9a2b 4.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哪些是因式分解? (1)4a(a+2b)=4a2+8ab; (2)6ax-3ax2=3ax(2-x); (3)a2-4=(a+2)(a-2); (4)x2-3x+2=x(x-3)+2. 【知识精讲】 因式分解: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或分解因式)。 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是相反方向的变形,即它们互为逆运算。

(一)提公因式法 1、公因式 多项式ma +mb +mc 中,各项都有一个公共的因式m ,称为该多项式的公因式。一般地,一个多项式各项都有的公共的因式称为这个多项式的公因式。 2、提公因式法 由m (a +b +c )=ma +mb +mc ,得到ma +mb +mc +=m(a +b +c),其中,一个因式是公因式m ,另一个因式(a +b +c )是ma +mb +mc 除以m 所得的商,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二)公式法 1.平方差公式 a 2- b 2 =(a +b )(a -b ) 两数的平方差,等于这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 2.完全平方公式 a 2±2a b +b 2=(a ±b )2 两数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这两数的积的 2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或差)的平方. (三)十字相乘法(1)首项系数是1的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我们学习了多项式的乘法,即将上式反过来,得到了因式分解的一种方法——十字相乘法, 用这种方法来分解因式的关键在于确定上x a x b x a b x ab 2x a b x ab x a x b 2

初中化学方程式列表

初中化学方程式大全 化合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 2、铁在氧气中燃烧: 3、铝在空气中燃烧: 4、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5、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6、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7、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8、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 · 9、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 10、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1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12、生石灰溶于水: 分解反应 13、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 14、加热高锰酸钾: 15、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 16、碳酸不稳定而分解: 17、高温煅烧石灰石(二氧化碳工业制法): —

置换反应 金属与金属的置换 (1)金属单质+ 盐(溶液)------- 另一种金属+ 另一种盐 18.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19.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20.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 金属与酸的置换 (2)金属单质+ 酸-------- 盐+ 氢气(置换反应) 21. 锌和稀硫酸 22. 铁和稀硫酸 》 23. 镁和稀硫酸 24. 铝和稀硫酸 25. 锌和稀盐酸 26. 铁和稀盐酸 27. 镁和稀盐酸 28. 铝和稀盐酸 非金属与金属的置换 29、氢气还原氧化铜: 30、木炭还原氧化铜: 31、焦炭还原氧化铁: ¥ 其他

二.回忆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酸、碱、盐的概念(3)碱性氧化物+酸-------- 盐+ 水 32.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 33.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 34.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 35.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 36. 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 (4)酸性氧化物+碱-------- 盐+ 水 37.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 ) 38.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 39.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 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5)酸+ 碱-------- 盐+ 水 40.盐酸和烧碱起反应: 41. 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 42.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 43.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 44. 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 45.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 46.硫酸和烧碱反应: 47.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

讲义一:《因式分解》专题辅导讲义

因式分解专题辅导讲义 一个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从方法上说,一般要比作乘法运算更有灵活性和多样性。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是因式分解的两种最基本的方法。现行初中数学教科书主要涉及这两种因式分解的方法。 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本身不难掌握,但要灵活机动地运用它们,还需要认真思考。请看下面几道例题。 例题精选1:把4224b a b a -因式分解。 解法1:)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2222224224-+=-=- 解法2:)b a )(b a (b a )b a (ab )b a (ab )ab b a )(ab b a (b a b a 2222224224-+=-+=-+=- 评注:解法1先用提公因式法,再用公式法;解法2先用公式法,再用提公因式法。虽然两种解法得到同样的结果,但是解法1更简单。通常情况下,先考虑提公因式可以使解法简化。 有些多项式不能直接使用提公因式法或公式法,这时就需要先把多项式适当整理变形,然后再使用提公因式法或公式法。 例题精选2: 把c b b ab 2a c a 2222-+++因式分解。 解:222222222)b a ()b a )(b a (c )b ab 2a ()c b c a (c b b ab 2a c a ++-+=+++-=-+++ )b a bc ac )(b a ()]b a ()b a (c )[b a (++-+=++-+= 评注:这样先将多项式的各项进行分组,然后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分组分解法。 例题精选3: 把44b 4a +因式分解。 解:222222422444)ab 2()b 2a (b a 4)b 4b a 4a (b 4a -+=-++=+ )b 2ab 2a )(b 2ab 2a (2222+-++=。 评注:多项式44b 4a +中只有两项,既不能提公因式,也不能直接用公式。但由于这两项再加上22b a 4就是222)b 2a (+,所以先对44b 4a +加、减22b a 4,再适当分组,然后使用公式法,最终就能因式分解。上面的解法中,把44b 4a +变形为224224b a 4)b 4b a 4a (-++,形式上是由简单变复杂了,但变化后的形式为使用公式法创造了条件。 因式分解要进行到什么程度,对于单纯的因式分解题目,一般要求最终结果中每个因式都不能再继续分解,例如,把44b a -因式分解时,得到)b a )(b a (2222-+,并未完全达到

复分解反应专题训练

复分解反应专题训练

作者: 日期:

:H + + OH = H 2O ⑴ 酸与碱反应的本质。(2) H + 与OH 不能共存。 Al( OH)3+ HCl== C U(OH)2 + H 2SO 4== Mg (OH ) 2+ HNO 3== N a 2C 03+H 2S04,能,因为有水和气体生成。 CaCl 2和KN0不能,因为无水、气体和沉淀生成。 Na 2CO 3+H 2 S 04== Na 2 S O 4+H 2 O +CO 2 ? 物质共存问题就是我们常讲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物质 ,能否在同一溶液中共存的问题,有时也理解为它们间能否 发生复分解反应。 例1、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复分解反应的定义: 发生反应的条件: 、典型离子之间反应: 复分解反应训练 (二)有气体生成的反应本质:在复分解反应中只有酸与碳酸盐的反应产生气体。 2 H ++ CO 32-=H 2O + C 02? (1 )酸与碳酸盐反应的本质。 (2) H +与C 0 32 -不能共存。 C a CO 3 + HC l == Na 2CO 3+ H C l== (三)碳酸根离子的检验:1.2 a 2C O 3+ H 2 S 04== H + + CO 32-= H 2O+ CO 2 ?: 2. Ca 2+ + C O 32-= CaC03 J N a 2CO 3+Ca (OH ) 2 == 二、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能 Na 2C0 3 + HCl ,写方程式并说明理由,不能也要说明理由。 例:N aO H+ H Cl,能,因为有水生成。 Na OH + H Cl = Na Cl + H 2O Na 2S O 4+BaCl 2, 能,因为有沉淀生成。 Na 2 S O 4 + B aCl 2= = 2 NaCl+Ba S O 4 J 1 . N a 2 C 0 3 +BaCl 2 2.Mg S 0 4 +KO H 3.Na C l + K N O 3. 4.H C l + C a C O 3 5.C u (0 H )2 + H N O 3, 6. NaC l +Ca (OH) 2 7.H C l + Mg( OH)2 9 .硫酸铜与氯化钡 8.Na 2S04 + K 2CO 3 10.氯化铁与硫酸 1 1.碳酸钡与盐酸 12.氢氧化镁与盐酸 13 .氢氧化钾与氯化铁 14氢氧化钡与碳酸钠 三、.巧解中考“共存”问题 (一)物质共存问题 (一)有水生成的反应本质 练习:写出下列方程式 Cu(O H)2+ HC l== A .、 NaOH HNO 3 BaCl 2 B .、 Na 2S O 4 MgCl 2 K O H C.、 Na 3CO 3 K 2SO 4 Na C l C u ( NO 3)2 (二)离子共存问题:就是我们常讲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离子,能否在同一溶液中共存 HCl D.、 H 2S O 4 的问题,由于不是具体的物质,有的学生就感到迷惑。 例2、下列各组内的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 B. Ca 2+ H + NO 3- Cl - C . M g 2+ K + NO 3- Cl -

(完整版)酸碱盐知识点总结及汇总

酸碱盐知识点总结 一、酸及酸的通性 酸的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H +。酸是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 1 2.酸的通性: 盐 酸 HCl 硫 酸 H 2SO 4 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金属+酸→盐+氢气 Zn+2HCl=ZnCl 2+H 2↑ Zn+ H 2SO 4 =ZnSO 4+H 2↑ 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Fe 2O 3+6HCl=2FeCl 3+3H 2O Fe 2O 3+3H 2SO 4=Fe 2(SO 4)3+3H 2O 碱+酸→盐+水 NaOH+HCl=NaCl+ H 2O Cu(OH)2+H 2SO 4= CuSO 4+2H 2O 盐+酸→另一种盐+另一种酸 AgNO 3+HCl=AgCl↓+HNO 3 BaCl 2+H 2SO 4=BaSO 4↓ +2HCl 注意:(1)在‘金属+酸→盐+氢气’中,酸通常指的是稀硫酸和稀盐酸,不能是浓硫酸或硝酸。因为浓硫酸或硝酸都有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时不能生成氢气而生成了水;指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活泼金属排在‘氢’后不能置换酸中的氢。 (2 )通过金属跟酸的反应情况导出金属活动顺序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位置越靠前,活动性越强,反应越剧烈,所需时间越短。 (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通常用它作为干燥剂。硫酸还具有脱水性,它对皮肤或衣服有很强的腐蚀性。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切不可把水倒进浓硫酸里,如果把水注入浓硫酸里,水的密度较小,会浮在硫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会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液向四处飞溅,容易发生事故。 二、碱及碱的通性 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 -离子。碱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 子构成。 1

(完整)初中因式分解的常用方法—特色专题详解

初中因式分解的常用方法—特色专题详解 一、提公因式法. 如多项式),(c b a m cm bm am ++=++ 其中m 叫做这个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 m 既可以是一个单项式,也可以是一个多项式. 二、运用公式法. 运用公式法,即用 ) )((, )(2), )((223322222b ab a b a b a b a b ab a b a b a b a +±=±±=+±-+=-μ 写出结果. 三、分组分解法. (一)分组后能直接提公因式 例1、分解因式:bn bm an am +++ 例2、分解因式:bx by ay ax -+-5102

对应练习:分解因式1、bc ac ab a -+-2 2、1+--y x xy (二)分组后能直接运用公式 例3、分解因式:ay ax y x ++-22 例4、分解因式:2222c b ab a -+-

对应练习:分解因式3、y y x x 3922--- 4、yz z y x 2222--- 综合练习:(1)3223y xy y x x --+ (2)b a ax bx bx ax -+-+-22 (3)181696222-+-++a a y xy x (4)a b b ab a 4912622-++- (5)92234-+-a a a (6)y b x b y a x a 222244+--

(7)222y yz xz xy x ++-- (8)122222++-+-ab b b a a (9))1)(1()2(+---m m y y (10))2())((a b b c a c a -+-+ (11)abc b a c c a b c b a 2)()()(222++++++ (12)abc c b a 3333-++ 四、十字相乘法. (一)二次项系数为1的二次三项式 直接利用公式——))(()(2q x p x pq x q p x ++=+++进行分解。 特点:(1)二次项系数是1; (2)常数项是两个数的乘积; (3)一次项系数是常数项的两因数的和。 例5、分解因式:652++x x

201x版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16 复分解反应的应用活动学案新人教版

变化(Ⅰ) 变化(Ⅱ) 2019版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16 复分解反应的应用活动学 案(新版)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 1.了解复分解反应 2.感知复分解反应条件的应用 【活动方案】 活动一、了解复分解反应— 反应特点、定义、类型、条件、微观实质 1.化学中复分解反应可表示为“AB +CD →AD +CB ”。下列物质间都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 根据所学知识,试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独立完成) (1)Fe 2O 3 + HCl — (2)Ca(OH)2 +H 2SO 4 — (3)Na 2CO 3 +HCl — (4)CuSO 4 + NaOH — (5)Na 2SO 4 +BaCl 2 — 思考:①标出上述反应中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反应后有没有改变? ②观察上述反应,你能归纳出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吗? ③复分解反应可以在哪些物质之间发生? 2.分析变化(Ⅰ)(Ⅱ)的微观示意图,小组合作,思考下列问题: ① 变化(Ⅰ) 前后,溶液中哪些离子的种类和数目发生了改 变?为什么? ② 变化(Ⅱ)前后,溶液中哪些离子的种类和数目发生了改变?为什么? ③ 你认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本质原因.... (即条件)是什么?★ 小结:复分解反应是有条件的,对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要求。

(1)生成物:若有、有或有生成时复分解反应就能发生。 (2)反应物:盐和碱、盐和盐的反应中,反应物要求。 有酸参加反应时若酸是可溶的,另一反应物可溶或不溶。 活动二、感知复分解反应的应用—学会判断物质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导读:初中常见的复分解反应,是因为下列离子在溶液中结合生成水或沉淀或气体,根据 所学知识将下列式子补充完整。(先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 (1)H++OH-→(2)H++HCO3- → (3)+CO32- → H2O + CO2↑ (4)+NH4+→ NH3↑+H2O (5)+→ Cu(OH)2↓ (6)OH-+→ Fe(OH)3↓ (7)OH-+→ Mg(OH)2↓ (8)+→ CaCO3↓ (9)CO32-+Ba2+→(10)CO32-+→ Ag2CO3↓ (11)Ba2++SO42-→(12)Ag++→ AgCl↓ 练一练:从离子的角度判断下列复分解反应是否能发生?想一想怎样快速判断?能与不能反应都说出理由。(先独立后小组交流) (1)Na2SO4+ZnCl2——(2)Ba(NO3)2+Na2CO3—— (3)AgNO3+KCl——(4)NH4N O3+KOH—— (5)H2SO4 +Na2CO3 ——(6)H2SO4 +NaOH —— (7)BaCO3+Ca(OH)2 ——(8)AgCl+HNO3 —— 活动三、感知复分解反应的应用—学会判断物质或离子能否大量共存 导读:所谓共存即离子与离子、物质与物质之间不发生反应,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就不能共存,熟练掌握常考的不能共存的离子对是解这类题的关键。若题目限定溶液“无色”则不含有色离子,常见的是哪三种有色离子?(色)、(色)、______(色)。若“透明”,则溶液不形成浑浊或沉淀(与溶液有无颜色无关)。常见的有“无条件”共存题、“无色透明”条件型共存题、“指定条件”条件型共存题。 1.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 Cl_、OH_B.K+、Ca2+、 CO32- C.H+、Cl_、 CO32-D.Na+、 Fe3+、OH_ 2.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在溶液中共存的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