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教育名家及教学流派研究

语文教育名家及教学流派研究

语文教育名家及教学流派研究
语文教育名家及教学流派研究

语文教学新理念

语文教育

名家及教学流派研究

辛志英

第一节教师素质——优秀分子

一、高尚的师德

汶川地震范跑跑杨不管老师管学生(敢不敢管?)

语文教师的作业作文语文教师不看书!

违背8小时工作制。

教书匠与教育家当作艺术而不是技术

付出与回报

于漪文革期间造反派批斗揭发校领导孩子要教育

二、渊博的学识:

语文专业知识:语文知识、文学知识、文章学知识、文艺学知识。

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打开一把锁就是一个好学生。发现学生的优点。

做人的自尊心、价值。阳光、健康的成长。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常识性知识。

夸克、转基因

魏书生、钱梦龙自学,初中毕业。

三、先进的教育观。

四、出色的科研能力。

第二节中学语文教学名家及流派

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锐意改革,开拓进取,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教学流派。尽管多种流派竞相标新立异,风格调然不同,但仔细分析,不难看出它们存在一些共同之处:

(1)改革者都具有现代教育观,具有开拓创新意识;

(2)试图以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为理论基础,从封闭教学式向开放教学,从单纯重知识传授过渡到侧重于能力培养、智力的开发;

(3)不囿于方法论的探索,而大多体现教学整体改革、教育思想的改革;

(4)各自具有鲜明的个性:有的突出运用语言基本功训练;有的侧重于陶冶学生感情,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有的致力于学生思维力尤其是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的精心设计教学程序;有的将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有机结合。

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不同流派,是在整个中学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不断形成,日臻完善的,它是在整个教育改革活动下诞生而发展的。不同风格流派的形成,标志着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已经或者正在达到日趋成熟阶段,积累了一些比较宝贵的经验。众家崛起,竞相争鸣,这正是语文教学改革充满生机的表现。

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不同风格流派给予我们很大启示,为我们进一步探索教学改革的途径和发展趋势提供了借鉴。

一、情感派——于漪、欧阳代娜、程翔

二、导读派——钱梦龙、洪宗礼、蔡澄清

三、思维派——宁鸿彬

四、管理派——魏书生张富严振遥

五、语感派——洪镇涛

六、大语文教育——张孝纯、姚竹青、赵谦翔等。

七、目标派——武镇北、王文延

八、情境派——李吉林

九、快速作文派——杨初春(湖南)

十、快速阅读派——程汉杰、晏茂心、王学贤、潘意敏

十一、设疑派——陈钟樑

十二、得得派——陆继椿

十三、茶馆派——段力佩

十四、剥笋派——高润华

十五、反刍派——钟德赣(湖南)

十六、语文教育民族化派——张翼建孙立权。

十七、作文训练派——刘腓腓高原(北京)

一、情感派——于漪、欧阳代娜、程翔

情感派是指以于漪、欧阳代娜、程翔为代表的教学派别。

该流派的特点:熏陶感染塑心灵。其教师观强调教师要富有激情,对语文教育要“倾情”。在教育学生方面,主张“只有丹心一片,才能心心相印”,教学上,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感情。要“教之以情,授之以趣”。于漪说:“我们语文教师要怀着春风化雨的热情,在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同时,以美好的事物,高尚的情操熏陶感染他们,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撒下美的种子。”她的话概括了情感派的特点。欧阳代娜认为,“老师要把课文中的美原原本本地交给学生”,语文教学要讲出“美”字来,悟出“巧”字来,点出“活”字来,练出“实”字来。

情感派的重点区域:上海、辽宁等。

情感派代表著作:于漪《语文教苑耕耘录》等。

于漪研究

中国语文教学界情感派大师、教育改革的创造实践家、名誉校长、兼职教授……种种称号都不及一个简简单单的身份能够概括她的一生:教师。

上海抗日战争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

1960年公开课高中语文见长全国首批特级教师

勤奋《于漪文选》

侧重于用情感打动学生,没有独特的教育名师。

欧阳代娜——著名作家欧阳山的女儿

鞍山15中娓娓动听

《最后一课》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朝鲜族与满族的比较。

掌握了一把打开坚硬之门的钥匙。

台湾的高山族说日语。

上世纪70年代末,上海电视台第一次向全市直播于漪的公开课《海燕》。人们纷纷守在电视机前一睹她的师者风采。半个多世纪以来,于漪留下了一批批语文课经典教案。

于漪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1951年,她来到上海第二师范学校工作,先教历史,后服从需要改教语文。为提高专业水平,她认真向同事学习,每每“明灯书卷伴夤夜”。不到3年,她自修了大学语文的全部课程。

在教《卖油翁》时,于漪准备了一枚铜钱,当讲到卖油翁“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时,她出示了这枚铜钱。学生边听边看,既领会了“沥”字之妙,又惊叹老翁的绝技。

于漪在实践中也在不断反思自己的毛病。她说,自己一度认为语文只是一种交际工具,但随着时代发展,她开始思考语文的文化内涵,以及在语文教育中综合培养学生语言能力、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的问题。于漪在1978年提出的“教文育人”和1996年倡导的“弘扬人文”的主张,都在语文教育思想发展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于漪认为“为师之道”必须追求人格的完美。对此,她心中有“两把尺子”:一把用来量别人的长处,一把用来量自己的不足。于漪说,自己讲课有时候废话多。于是,她每次都记下自己的“废话记录”,努力改正。

“你对孩子是全心全意,还是半心半意、三心二意,孩子心中清清楚楚。只有把爱播撒到学生的心中,他们心中才有你的位置。”在5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于漪曾不顾腹部刚动过手术,背着一名发着高烧的学生走十几里泥路送到医院,也曾接手“乱班”,把逃学的孩子一个个找回来上课……

退休后的于漪,也没有离开过她热爱的教育事业。她不仅关注着中国教育的变化与发展,还在各种场合大胆谏言:在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呼声日渐高涨的今天,语文教学不能急功近利、刻意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要教在今天,想到明天。针对社会上“轻语文、重外文”的现象,于漪指出,“如果我们再不珍惜母语,那么我们离‘自毁长城’的日子就不远了。”

“我一辈子的生命,和肩负着的历史使命结伴同行。”于漪说,“如果下一辈子还叫我选择职业,我仍然选择这永远光辉灿烂、青枝绿叶的教育事业!”

二、导读派——钱梦龙、洪宗礼、蔡澄清等。

导读派是指以钱梦龙、蔡澄清、黎见明为代表的教学派别。

该流派的特点:强调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训练。把语文教学过程当作能力训练过程。钱梦

龙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钱梦龙说:“何谓训练?

训,指教师的教导、指导;练,指学生的实践操作。训练就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以学生的

发展为目标的师生协同活动过程。”蔡澄清说:“教学之道无它,求其善导而已。”钱梦龙

在“三主”教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式”课堂教学结构,自读课、教读课、练习课、

复读课,其中“自读课”是导学的主要课型,并有“导学五步教学法”:认读感知、辨体析

题、定向问答、深思质疑、复述整理。

该流派的重点区域:上海、安徽、四川等。

导读派代表著作:钱梦龙《导读的艺术》等。

洪宗礼——双引教学法引领学生读和写。

蔡澄清——1982年

钱梦龙研究

1931 上海学历初中上海评弹古典诗词

1957 右派1966-1976年

填词符合庆“七一”党的生日被教授发现了!

嘉定二中评特级教师遇到了“贵人”

男生给女生写情书“我要和你队里麻。”

小学一年级课本遭到羞辱。

钱梦龙

“我的家庭” 1、格式2、几口人分几段,每段开头空两格。3、标点。

要求的渐进性,要求的鼓励性,跟学生平等。

上课:导语猜谜语打一个人名钱梦龙

讲故事财主万百千男生一组,女生一组,一句话接故事,看谁写的好。

猜老师讲哪一篇课文,从三到万看作者的议论。

念书抑扬顿挫。

听说读写浑然一体课堂活跃,调动每一个人。

插曲《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挂图贴在黑板上,没有顺序,看书顺序。

《中国石拱桥》讲桥拱

调动学生五六年级与初一、二的学生竞赛

1986年嘉定实验中学南钱北欧

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委员。

第一节“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

一、什么是“三主”

1、学生为主体从教考虑-从学考虑

2、教师为主导主讲主问引导的观点把学生导向一个主动求知的境界。(学生就会学习)

3、训练为主线讲、练结合。

二、什么是“四式”。

1、自读式

2、教读式

3、练习式

以记诵或积累知识为主的练习。

以消化知识为主的练习

以应用知识为主的练习

评价性作业(课文鉴赏)

4、复读式

学过的课文拿到一起再读。

以知识归类为目的的复读。

以比较异同为目的的复读。杨朔写景散文的特点《香山红叶》《荔枝蜜》《茶花赋》

以求得规律性的知识为目的的复读。

当历史上科学战胜一切。

《愚公移山》

一、自读,提问题,“本”

1、一共几个人物

智叟愚公大致年龄讲造字法。

2、这七个人在移山问题上是什么态度。

关键问题孀妻有遗男曾:且焉置土石问问题解决生字

3、愚公笨不笨?(讨论)

4、如果没有神仙参与,愚公还会不会挖山?

用自己的心,去学习语文。

1、找出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线索:移山。

2、围绕线索找出一个清晰的步骤。

3、让学生明白愚公移山是大智慧!

4、设立具体的细节?预设和生成相结合!

三、思维派——宁鸿彬

思维派的主要代表是宁鸿彬。

主张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该流派的特点:用创造理论指导语文教学改革,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素质。提出为21世纪培养人才的未来教育观。宁鸿彬说:“创造性思维训练不是另搞一套,而是指导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听、说、读、写活动,是让他们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听、说、读、写活动,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课内的正常的学习活动。”他在长期的教学改革实践中,提出了“宁氏教学三原则”,即三不迷信: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家,不迷信老师;三个欢迎:欢迎质疑,欢迎发表与教材不同的见解,欢迎发表与教师不同的见解:三个允许:允许说错做错,允许改变观点,允许保留意见。

该流派的主要区域:北京、河南等。

思维派代表著作:宁鸿彬《面向未来改革语文教育》、《宁鸿彬文选》等。

宁鸿彬研究

满族1936年北京二中北京师范学校(中师)1952年

第一轮:1978-1981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文言四行对译法

写课文、划线、解词、全句

卡片辅佐教学法

第二轮:1981年秋-1984夏

教会学生学习语文

第三轮:1984年-1986年

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第四轮:1986-1989

怎样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苦学-乐学

第五轮:1989-1992

语文教学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

第六轮:1992-

精思巧授,搞好语文教学总体设计。

第一节宁鸿彬的语文教育观

一、对传统语文教育观的批判

1、在教学内容上,唯教材是从。

2、在教学方法上,都是老师主宰一切。

3、在教学要求上,师传生受,师者是也。

二、建立新型的语文教育观。

(一)教师要有超前意识。80年

未来世界需要的人。

(二)体现教学民主的“三三制”原则。

1、三不迷信。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家,不迷信老师。

不要束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三欢迎欢迎质疑,欢迎发表与教材不同的见解,欢迎发表与老师不同的见解。

3、三允许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不同意见。

(三)鼓励学生突破老师的知识、能力和智力的局限。

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

三、宁鸿彬的人才观

(一)人才的知识结构实、博、专、新

(二)人才的能力结构

1、基础能力记忆力

2、自学能力教是为了不教文盲不是不识字,而是不会学习的人。

3、思维能力:形象、抽象、灵感。

4、创造能力

5、实践能力(美国的动手能力强)

(四)人才的个性心理品质

本质经常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1、主动性:求知性,好奇心。

2、疑问性:提问题。

3、敏锐性:新信息的能力。

4、变通性: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5、独立性:思考

四、管理派——魏书生张富严振遥

管理派是指以魏书生、张富为代表的语文教学流派。

管理派的特点:将控制论、管理学运用于语文教育,把教育管理和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主张把“自强”放在第一位,其次是“育人”,第三是“教书”。在教学中,主张民主与科学。魏书生认为,民主化主要是解决学生愿学的问题,科学化主要是解决学生会学的问题,解决教师科学地教、学生科学地学的问题。他说:“如果把工厂质量管理的一些规定借鉴来,显然会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教学结构上,魏书生构建了旨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六步教学法”: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张富提出了“让学生都站起来摘果实”的“跳摘”理论和“四分三度”教学模式:分评价级,分组、结对,分学课和习课,分读、做、比、改四步;加大密度,提高速度,注意适度。

管理派的主要区域:辽宁、江西、广西。

管理派代表著作:魏书生《魏书生文选》、《班主任工作漫谈》等。

魏书生研究

当老师的愿望十分强烈,不当政工干部。1972

城乡结合部盘锦三中教导主任教课强烈

1918、3-1979、3教改实验写文章搞课题

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学习能力

不批作文不考试由学生自学

参加县里的中考,超过重点中学。

1983年会叶圣陶吕叔湘

提高的作文兴趣破例延长

不到五年成名偶然存在于必然当中

1984 特级教师全国

1986 盘锦实验中学

1988 全国劳动模范

“向魏书生学习”

魏书生的日记工作日记生活日记道德长跑

要求学生也写日记,每人每年15万字。

酷爱书法:隶书。

酷爱读书:教育哲学

思索写作

校领导38项社会兼职《魏书生文选》

魏书生没有办公室,在课堂上写自己的书。(物理课)

时间是海绵里的水。

吃的少,跑步,气功。365天跑步仰卧起坐

俯卧撑能走路不骑车,能骑车不坐车。

1991 西藏讲学连续讲4天半。

身体是1,其他是0

第一节魏书生教学艺术

一、六步课堂教学法:(不希望写某某法研究)

第一步:定向,学生定教学目标。自己背自己的,然后说哪背错了。

《活版》讨论教学目标是什么?

重复的擦掉,再选择。

第二步:自学不认识的字、词自学。

第三步:讨论,小组。

第四步:答疑有人会让学生答,都不会老师答。学生能做的,老师决对不做。第五步:自测。考试点,出题点。

第六步:自结。倒带,自己说自己的,人声鼎沸,及时复习。

主体学生自学,缺课培养学生自学,重点、难点、出题点。

全班一人出一套,被选为全班试卷,满分。

督促学生复习。

《活版》有哪些出题点。

钱梦龙八小时工作,八小时之外自己的时间。

每天500字作业,内容弹性,字、词、解词、作文、摘抄。

自己管自己,察篇。

揣摩学生心理,学习习惯不好,先写作业。

第一定下规矩要严格检查,政策不能有弹性。

二、作文教学

1979年提倡学生互批作文,看出别人作文的毛病。

十个步骤,十个要求,一学期10个标准。

标准:1、格式2、卷面3、标点小学1、2年级练字好时候。

第二节学法指导

一、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愿不愿意)

先做重要的事,小时候养成的习惯。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1、自信心的培养。

2、学会高效率的学习。闰土木讷杨二嫂的变化辛亥革命彻底失败。

3、良好习惯的培养:原地做俯卧撑,3分钟小时间也要利用,边脚料的时间。

首次慢动,逐渐加速,控制时空,进入轨道。(没用的事少接触,没用的人少联系)

4、学习兴趣的培养:请学生猜测老师,下面要做什么?

适当用班级用语。外号三闲一百年(昏睡百年)后三节(火车)

请学生说、读、写。

二、智力因素的培养(好不好)

1、观察力的培养。观察景五双眼睛。

2、注意力的培养。

3、想象力的培养:飞碟两个报纸的童话

发射飞碟之前的会议。科普知识。

写到6000字

4、记忆力的培养:不肯动脑,激活的越多,头脑越聪明。

可以会几十门外语。

记忆力体操。

试验开始打开31页第五行。

过五分钟把书合上,背,绝大多数背190多。

背的多的都是平时喜欢背的。互相督促。

三、后进生的培养:谈话找优点,爱干活。

第一步:降低知识的难度。

第二步:教会后进生试着驾驭大脑这部机器。

第三步:让后进生每节课都有所学。(关心每一个人)

第四步:后进生规定一个明确的语文学习序列。六册语文书的知识摘出来,画成一棵树,大的分叉,每个叉上还有分叉。(知识树)从干到叉再到叶。

第五步:教后进生制定学习计划。

第六步:教后进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班级管理:民主科学。从有事干,每天谁有错归谁干。

生字问问题事事有人干,时时有人干。

按部就班。34类和学习有关按学号写格言一人一天

培养好习惯,学生互检,修订,老师检查,有反馈意见。

五、语感派——洪镇涛

语感派是指以洪镇涛为代表的语文教学流派。

其流派的特点是:以加强语感训练为切入口,引导学生遵循“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的途径学习语言,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该流派主张优化课堂教学基本程序,建立“感受语言·触发语感——品味语言·领悟语感——实践语言·习得语感——积累语言·积淀语感”的新模式。洪镇涛提出“三主一副”的教育思想,所谓“三主”,是指语文教学以精粹语言,即蕴含着传统文化精髓的古汉语精品的语言为主线;以目标语言,即用现代汉语表达的高于学习者发展永平的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精品语言为主线;以伙伴语言,即相当于或略高于学习者语言发展水平,已经或可能在与伙伴交际时使用的语言为主线。“一副”指以语文知识,增强对语言的理性观照为副线。

语感派的主要区域:湖北。

语感派代表著作:《教改弄潮》等。

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感。

(变老师的讲堂,为学生的学堂)以讲为导学。

研究语言,感知语言能力的培养。

洪镇涛研究

语文特级教师。曾执教于湖北武汉六中,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

创立语文教学本体论,系“学习语言语感教学流派”的代表人物。

全国中学语文协会学术会员。创立语文教学本体论,

中国六大语文教学流派之一的“学习语言语感教学派”的创派和代表人物。

现任“阳光作文系列丛书”的主编和顾问。主持编写的《开明版中小学生语文实验课本》(全套68本)取得非常显著的成果,受到教育界的广泛欢迎。

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变讲堂为学堂”,

20世纪90年代初又提出“变研究语言为学习语言”。

他认为,学习语言的正确途径是指导学生对语言材料的直接感受、领悟、积累和运用。学习语言一种最有效的方法是进行语感训练。

他的“学习语言语感教学法”由三个部分构成:

“学习语言”论;

“感受、领悟、积累、运用”语文教学过程说;

“四步四法七课型”语感教学法。

六、大语文教育——张孝纯、姚竹青、赵谦翔等。

大语文教学派指以张孝纯、姚竹青为代表的语文教学流派。

其特点是:以课堂教学为轴心,把语文学习与学生各种活动,学语文与学做人,培养能力与发展智力,读写训练与听说训练有机联系起来,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整体训练。大语文教学由张孝纯首先提出,姚竹青实践并发展了大语文教育理论,他提出了“教大语文,育小能人”的观点。张孝纯“一体两翼”的大语文教学结构,以课堂教学为主体,开辟第二语文学习渠道和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姚竹青创立了“十能”教学体系:育能人、练能力、设能项、编能序、排能课、分能级、记能分、评能称、标能号、建能会。

大语文教学派代表著作:张孝纯《“大语文教育”刍议》、姚竹青《大语文教学法》等走出课堂,向外扩展。

张孝纯——(1926-1992)河北40多年语文教师1979年特级

一体两翼课外活动课外语言环境

姚竹青——(浙江)《竹青丛书》120万字8本。

实用性语文语文小能人

读书、识字、

好字、普通话、好文章、演讲、好墙报。

扩展式语文教学实验

传统的语文教育三重三轻

1、重应试教育,轻双基训练。

2、重读写技能,轻听说技能。

3、重知识传授,轻思想疏导。

扩展

1、教学内容的扩展

一是对文言文和成语的扩展。

二是对古代诗歌的扩展。

三是对课外阅读的扩展。

四是写作领域的扩展。

2、教学方式的扩展

一是加强朗读背诵一是安排课余学习

一是单元辐射教学《自嘲》诗词、戏剧、小说

一是组织竟芳诗社60首一是参加文学函授

一是举办专题讲座(差生余秋雨专题感兴趣的)

一是寓语文教学于班级活动中。(参观活动)

3、扩展式语文教改实验的成果。

一是改善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二是提高了学生的思想素质。

三是培养了学生的审美素质。

四是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素质。(文言文,再也不是第二外语)

先读然后再看课下注释和字典。河北同学

文言文的白文,改正

五是把古人作诗炼字的功夫变成自己效法的榜样。

第二节在语文教育中实现人的发展

1996年9月合格的老师必须心中有人

有字的人书无字的天书做人是皮做人是毛

一、开创《东方时空》课:让语文贴近生活。

看了三年一年以后外国回家元首和社会名流37个

从前羡慕你,今天学习你,明天成为你。

学生志愿的变化给东方时空写信给东方时空邮贺卡评论人物看完了要评论。

《东方时空》感悟文集

二、增设文学精品课让语文回归审美。

周国平《性爱五题》哲学散文感悟文章

三、选修古典诗文课:让语文汲取国粹

每天诵读深入玩味尝试创作(应和)

四、召开班会感悟课;让语文走近心灵。

悟:思考的我,我的思考个人的见解

人互支撑一灵一肉两支撑一情一理为两翼一言一行赖悟功“寸草春晖”的主题班会。

《自立吧,我可爱的弟子们!》感动孩子们感恩教育

五、放手让学生成为语文教改的主人。

1、实行无人监考,锤炼学生的人格。

2、组建“课堂发言敢死队”养成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

3、培训“过河卒”部队,组建教改的中坚力量。

七、目标派——武镇北、王文延

目标派指以武镇北、王文延为代表的语文教学流派。

该流派的特点:以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本杰明·S·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为指导,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制定语文教学目标,进行语文教学,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目标教学程序包括目标展示、前提测评、导学达标、达标测评、学习反馈、查缺补漏等。在导学达标中,强调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对目标的双重作用,即教师为达标而教,学生为达标而学。在制定目标时,注重目标的层次性和科学性。在层次上,一般分为记忆、理解、运用、综合四级。武镇北认为,目标教学与传统的“目的教学”相比,有诸多显著的特点。“在这诸多特点中,一个最重要、最基本的特点,就是以系列的教学目标为核心。”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四四三五六”目标教学基本式:单元授课四环节:前提测评、认定目标、导学达标、达标测评;前提测评四性:作用的助学性、内容的针对性、对象的全员性、方法的灵活性;认定目标三性:作用的有效性、方式的简易性、方法的灵活性;导学达标五步:基层目标导达,高层目标助达,语感目标诱达,运用目标练达,发展目标引达;达标测评六原则:对应原则,分解原则,前联原则,递进原则,客观原则,变式原则。

目标派的主要区域:河南、山东、湖北、贵州。

目标派代表著作:武镇北《目标教学新探》、王文延《目标教学理论与实践》、龙纪文等著《中学语文目标教学设计与实施》等。

八、情境派——李吉林

情境派的代表人物是李吉林。

该流派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如实体情境、模拟情境、语表情境、想像情境及推理情境,以引

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她强调了情境教学“形真”、“情切”、“意远”、“寓理其中”四个特点,提出了创设情境时生活展现、实物演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表演体会、语言描述的六条途径,讲究“创设情境——感知体验——引导理解——深化情感”四环节教学程序,明确情境教学主要表现为陶冶功能和暗示(或启迪)功能。

情境派的重点区域:江苏等。

情境派代表著作:李吉林《情境教育实验与研究》《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李吉林文集》等。

九、快速作文派——杨初春(湖南)

快速写作派指以杨初春为代表的语文教学流派。

该流派的主要特点是:以人的大脑具有快速编码功能的巨大潜力为依据,有步骤地训练学生的快速写作能力为主要目标。杨初春认为:快速作文教学法,就是“运用科学手段,通过强化训练,使学生掌握快速写作技巧和方法的新的作文教学法。快速作文教学的关键是快速思维训练,要领是快速写作技巧训练”。在教改实践中,杨初春构建了“五步四法二课时”快速作文训练体系,即快速作文教学五步:基础训练、思维训练、技巧训练、速读训练和综合训练;四种教学方法:写作周期限时法、指导先实后虚法、评阅浏览自改法、训练分步达标法。快速作文的两种课型:写作实践课、理论指导课。曾祥芹曾用72个字概括快速作文的写作原理:“致虚守静,进入意境;激发灵感,情急智生;神与物游,随物赋形;自我确定,求异创新;简化程序,快捷合分;意到笔随,心手相应;气盛言宣,一气呵成;当堂评阅,立竿见影;积之平日,得之俄顷。”

快速写作派的主要区域:湖南。

快速写作派代表著作:杨初春《实用快速作文法》、《求异作文技巧》等。

十、快速阅读派——程汉杰、晏茂心、王学贤、潘意敏

快速阅读派是指以程汉杰、晏茂心、王学贤、潘意敏等为代表的语文教学流派。

该流派的特点:以人类大脑具有调动视觉扫描辨识、摄取文字符号功能的巨大潜力为理论依据,通过强化训练,以提高阅读速度、阅读效率和阅读能力为主要目标。程汉杰认为:“快速阅读就是充分挖掘、调动视觉扫描辨识、摄取文字符号功能的巨大潜力,使阅读速度与思维速度尽量趋于平衡一致,并且摈弃与克服传统读书习惯中的出声、指读、摆头、回视等障碍,变有声诵读为无声默读;变合成认知为整体认知,尽量扩大视觉识别文字符号的间距,同时充分发挥大脑思维功能的机制,让人的思想高度集中起来,使阅读形成一种快速度、高效率的摄取、筛选与贮存知识信息的过程。”晏茂心把快速阅读训练划分为“四级台阶”,即速读的心理素质训练,速读的生理机能训练,速读的技能技巧训练,速读的综合能力训练。

快速阅读派的主要区域:北京、四川、上海、黑龙江等。

快速阅读派代表著作:程汉杰《实用快速阅读法》、《高效阅读教程》,晏茂心《四级台阶速读训练法》,潘意敏、庄佩敏《快速读书法》等。

十一、设疑派——陈钟樑

设疑派的主要代表是陈钟樑。

该流派的特点:比较强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在获得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中,动脑筋,勤思索。这些教师认为,有疑、无疑,即是教学始末。在语文教学中,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并以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课堂教学,从而使整个教学处于师生的共同解疑之中。其长处在于一改过去被动的局面,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文章的内容到形式,从字、词、句到谋篇、布局,自己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经过相互启发讨论,求得对问题的比较一致的解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设疑派的重点区域:上海等。

设疑派代表著作:陈钟樑《思维与作文》、《作文题型研究》等。

十二、得得派——陆继椿

得得派的代表人物是陆继椿。

该流派的特点:教学重训练,一课有一得,得得相联系。“一课有一得,得得相联系”是“分类集中、分阶段进行语文训练”的教学体系设计思想之一。教师注重“一课有一得”的能力训练。陆继椿老师为了培养学生能力,建立了初中语文教学一百零八个训练点,实行了“分类集中、分阶段进行语言训练”。每个单元完成一个训练点的教学,每个训练点选二、三篇文章作课文,从中取例,指导学生训练。“一得”是指教学的共同要求而言,至于学生自己领会所得,则越多越好。

得得派代表著作:陆继椿《教学重训练,一课有六得》等。

十三、茶馆派——段力佩

茶馆派代表人物是段力佩。

该流派的特点: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治能力出发,对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全面变革。课堂内采用“有领导的‘茶馆’式教学形式”,并概括为“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八字教学法。这种教学理念蕴涵了以学生为本,师生民主等当代教学理念,主张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传授知识,而更应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收启发诱导下举一反三的效果。

茶馆派的重点区域:上海等。

茶馆派代表著作:段力佩《段力佩教育论文集》等。

十四、剥笋派——高润华

剥笋派的主要代表是高润华。

该流派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词语教学的精雕细刻和用词造句之精妙上。教师往往从字、词教学入手,一层层剥进去。大致经过这样几个阶段:查字典,了解字音、词义,然后组词、辨析,进行造句练习;通过对词语的讲解,对课文进行思考与分析。其长处在于让学生细细咀嚼,从中积累词汇,懂得用法,打下扎实的语言训练基本功。

设疑派的重点区域:上海等。

剥笋派代表著作:高润华《必须掌握语文教学的规律》等。

十五、反刍派——钟德赣(湖南)

广东语文特级教师反刍式单元教学法叶圣陶语文

五步:总览、阅读(导读、仿读、自读)、写说、评价、补漏。

三课型:自练、自改、自结。

十六、语文教育民族化派——张翼建孙立权。

一个月学完教材,学大量的古文。古代文化有很多精髓。

现在错字太多中华民族的整体水平下滑,台湾繁体字。

语文课本编的太浅。

奚少庚:五四之后都不好!中国没有文学。

孙立权研究

1969 辽宁新民大屯新民师范

1995年毕业

1998年提出语文观:表层是语言,底层是文化。

九字基本功:多读书、勤思考、常动笔。

1999年语文教育观:读书为明理,做文即做人。

五多语文学习法:多读、背、写、悟、行。

2000年提出:语文教师要做学生的精神之父。

教什么比怎么教重要,写什么比怎么写重要。

师大附中校本课程《古诗500篇》都背率先背

第一节孙立权的语文教育观

一、教育观自然保护区不能跑出去

二、“民族化”的语文教育观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经验型)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癸卯学制)

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有提升)

三、教师观

最懂得美,最有感情的辛苦的职业

1、关于教师的定位

雕塑家互为雕

主导、主体的说法不可取

《故都的秋》学生主持自主学习报幕演员

心情清净悲凉冷色调

两者之间是对话的关系。

2、关于教师的知识储备

3、关于语文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张载为天地立人,为生民立道,为往圣继绝学,为来世开太平。四、教材观:生杀予夺的大权一部分课时教校本教材!

学生选择有几篇不需要教,就可以删去。

懂的不需要教,不感兴趣的不教。

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第二节孙立权的语文教学观

一、备课观:汝果欲学诗(备课),功夫在诗外(课)。

1、2000非教学性备课

初涉心态《归去来兮辞》

第一看《陶渊明集》

第二看传记。南朝梁沈约的《宋书·隐逸传》

南朝梁太子肖统《陶渊明传》,颜延年《靖节征士诔》第三看中华书局1979年逯钦立教授《陶渊明集》

北大王瑶的《陶渊明集》

第四逯钦立教授《陶渊明年谱》,北大袁行霈《陶渊明年谱》第五1963年中华书局《陶渊明》廖仲安

第六读课文。

100朵玫瑰花中送一支一个学期2-3次就可以。

经典作家、经典课文、大家不多深入的教育教学研究。

教学理论 - 当代主要教学理论流派

教学理论 - 当代主要教学理论流派 1.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 源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知识即道德”的传统。这种理论认为教学的目的是形成人的道德,而道德又是通过知识积累自然形成的。为了实现道德目的,知识就成为教学的一切,依次便演绎出一种偏于知识授受为逻辑起点、从目的和手段进行展开的教学理论体系。 这种理论的代表作有:苏联达尼洛夫等的《教学论》( 1957 )、斯卡特金主编的《中学教学论》( 1982 )和王策三的《教学论稿》( 1985 )。 这种理论的基本主张是: ( 1 )知识——道德本位的目的观。 ( 2 )知识授受的教学过程。 ( 3 )科目本位的教学内容。 ( 4 )语言呈示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述、讲解、讲演三种基本方式。优点与缺点:见 P182 ) 2.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20 世纪初,以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为首发起的行为革命对心理学的发展进程影响很大。他在《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中指出,心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纯客观的实验分支,它的理论目标在于预见和控制行为。因此,把刺激---反应作为行为的基本单位,学习即“刺激---反应”之间联结的加强,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安排强化。由此派生出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自我教学单元、个别学习法和视听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和方式。 其中以 B · F ·斯金纳( Burrhus Frederic Skinner, )的程序教学理论影响最大,其理论的基本主张为: ( 1 )预期行为结果的教学目标。斯金纳认为,“学习”即反应概率的变化;“理论”是对所观察到的事实解释;“学习理论”所要做的,是指出引起概率变化的条件。他还认为人类与动物的行为可能取决于前提性事件,也可能取决于结果性事件,所以我们可以安排各种各样的反应结果,以决定和预见有机体的行为。根据行为主义原理,教学的目的就是提供特定的刺激,以便引起学生的特定反应,所以教学目标越具体、越精确越好。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 1913---)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与行为主义的基本假设是相一致的。 ( 2 )相倚组织的教学过程。所谓相倚组织,就是对强化刺激的系统控制。斯金纳认为,学生的行为是受行为结果影响的,若要学生做出合乎需要的行为反应,必须形成某种相倚关系,即在行为后有一种强化性的后果;倘若一种行为得不到强化,它就会消失。根据这一原理,形成了一种相倚组织的教学过程,这种教学过程对学习环境的设置、课程材料的设计和学生行为的管理做出了系统的安排。 包括五个阶段: ①具体说明最终的行为表现:确定并明确目标,具体说明想要得到的行为结果,制定测量和记录行为的计划; ②评估行为:观察并记录行为的频率,如有必要,记录行为的性质和当时的情景; ③安排相倚关系:做出有关环境安排的决定,选择强化物和强化安排方式,确定最后的塑造行为的计划; ④实施方案:安排环境并告知学生具体要求; ⑤评价方案:测量所想到的行为反应,重现原来的条件,测量行为,然后再回到相倚安排中去。简单来看,行为主义者似乎关注的是“怎样教”,而不是“教什么”。事实上,根据行为科学的原理设计程序,直接涉及到要教什么,不教什么,他们侧重的是行为,并要以一种可以观察、测量的形式来具体说明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 ( 3 )程序教学的方法。程序教学法是根据强化作用理论而来的。斯金纳认为,对有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范文六篇(可供参考)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范文六篇 【篇一】 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栋梁之材,因此,教师如何组织教学,秉持什么样的教师观,学生观,就显得至关重要。爱因斯坦曾说过:“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教师所拥有的良好品德和才能会感染到学生,并对他们产生深远的影响。我愿意用自己健康的人格,乐观的心态和温厚的爱去照亮学生的成长之路,陪伴他们从稚嫩的小树长成茂盛的参天大树。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我想,在真正站上三尺讲台之前,需要了解语文这门人文学科的内涵:语文是语言以及文学,文化的简称,一般认为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目,它是听,说,读,写等语言文字能力和知识、文化知识的统称。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语言文

字是有生命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让课堂变得生动活跃,让同学们感受到语文灵动的美。 夸美纽斯说过:“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从古至今,教师便被人们称赞为春蚕,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等,这些光环的背后,是社会,家长,学生对于老师的信任和期望,是老师身上所背负的巨大的责任。那么,教师应该如何组织好教学工作呢?我想,有以下几点要求:一、坚持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的职业道德规范;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也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给予他们更多的爱与温暖,耐心地和他们进行沟通,打开孩子们的心扉,成为值得他们信任的朋友。在教学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我们的学生是发展的人,是独特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问题,体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为他们营造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二、教师应注重自身形象,营造良好课堂气氛。古往今来,对学生进行教育,言教和身教缺一不可,言教重在说理,以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身教重在示范,能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的行为和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讲,身教比言教更为重要,对学生往往能产生更大的感化作用,更能提高教师的影响力。教

[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七大]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七大基本流派

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七大基本流派 ” 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在传统教学基础上锐意改革,开拓进取, 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教学流派。北京市教师进修学校孟宪伦老师将目前我国中学语文教坛颇有影响的几种流派作了总结。 1.剥笋派 这种流派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词语教学的精雕细刻和用词造句之精妙上。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从字、词教学入手,然后一层层剥进去。大致可以经过这样几个阶段;查字典,了解字音、词义,然后进行组词、辨析,进行造句练习;通过对词语的讲解,对课文进行思考与分析。这样的教学,其长处在于让学生细细咀嚼,从中积累词汇,懂得用法,打下扎实的语言训练基本功。上海市特级语文教师高润华就是剥笋派的代表人物。 2.得得派 这种流派的特点是教学重训练,一课有一得,得得相联系。“一课有一得,得得相联系”是“分类集中、分阶段进行语文训练”的教学体系设计思想之一。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一课有一得”的能力训练。 这派代表人物是上海市华东师大附中特级语文教师陆维椿。 他为了培养学生能力,建立了初中语文教学一百零八个训练点,实行了“分类集中、分阶段进行语言训练”。每个单元完成一个训练点的教学,每个训练点选二、三篇文章作课文,从中取例指导学生训练。“一得”是指教学的共同要求而言,至于学生自己领会所得,越多越好。他在讲授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从中三次取例为三个不同训练点服务。第一次是用文中记叙百草园的部分作为精学课文,训练学生“细致地观察环境的一角,体味观察的情趣,抓住感受到景物的特征,掌握组织叙述层次和描写特征的词句,记叙环境的一角”;第二次是用文中记叙的三味书屋的部分,作为略学课文,训练用综合印象片断提炼典型作记叙,补充训练“记叙一个场面中的不同情绪反映,具体观察(或回忆)一个学习场面,有重点地写师生活动的情景”;第三次是用文中记叙雪地捕鸟的段落,作为记叙人物动作的自学作业。这种教学风格长处在于“注重实际应用,讲究实效,教学艺术的科学性强一些,把课教得实惠一些,让学生学得扎实一些,使教学效率高一些”。(陆维椿《教学重训练,一课有六得》,见《现代语文论坛》) 3.情感派 这个流派的特点是重视语言因素的同时,比较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文学因素,提倡以情动人。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以充沛而丰富的思想感情,巧妙的课堂设计,艺术的教学语言,使学生对语文发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探索课堂教学最佳效益。 上海市第二师范学校校长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就是其最具代表的人物。比如她在设计《茶花赋》导言教案中写道;“这篇散文是一首歌颂伟大祖国的赞歌。祖国,一提起这神

从中外对比中反思中国语文教育现状

从中外对比中反思中国语文教育现状 从事语文教学多年的空隙,阅读过大量的中外语文教学实录。发现中国的语文教育固然有自身的优势,如对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对人文思想的全方位渗透,对学生情感的培育,对语感的强调……但也存在诸多与现实牴牾之处。 一,对学生学习主体性,教师主导性的把握。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过程的主导这个理念写进课标很长时间了,几乎成了中国语文教师的共识。但至于对这一条的理解与实践,就见仁见智了。虽然“一言堂”的现象大幅改观,但“划红线”现象还是客观存在。所以,看到外国语文课堂上,教师站在教室角落,看学生争得面红耳赤,教师还在那里笑得那么轻松。中国教师应该只会瞪目结舌吧?这样也行?比放羊还不如啊,放羊还有一根绳子呢?大多数中国语文教师对教师主导性的阀值还是定得太高,不太敢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汲汲于小组教学、互助学习等等自主学习形式,但学生稍一激烈,就大声断喝刹住。没能深入理解这一条理念的内涵。课堂乱有时是种好现象,表明学生的主体性在充分发挥。 二,对生成性教学目标的把握。 中国语文教师对三维目标的把握非常“霸道”,视之为命根子,稍一有偏差,即行予以“纠偏整风”。千方百计把学生往既定目标上引,三两次不行就开始急燥不安,从容也没了、语调也高了、语感也散了、教态也“狰狞”了,如果后面不是坐了一排听课的专家,估计都要直接用课件出示了。这是对语文教学中学情的漠视,是对学生情感生成的漠视,语文教学不是技术活,而是艺术活,是不可能像工厂生产零件一样用卡尺来规定的生成性过程。而外国的语文教育在这方面要好得多,对学生的观点很尊重,有时候甚至还是老师随着学生走,有的国家走得更远,不允许老师向学生灌输观点,出示结论,一切都交给学生去感悟。这种观念其实很值得我们中国的语文教师来深刻讨论,厘清这种学生自主生成目标式课堂的利与弊,探寻这种课堂理念的深刻内涵。

英语教学法主要流派

英语教学法主要流派 常见术语:Method, Approach, Design, Procedure, Technique 一、语法翻译法 1、语法翻译法是一种通过学习语法规则和词汇,并且按照规则用本国语和目的语进行互译来教授语言的方法。 2、教学过程 阅读/朗读——句子翻译——讲解语法/语言点——书面回答——理解性问题 3、原则和技巧 原则:(1)书面语重要,重视写作和阅读 (2)熟记语法规则和单词 (3)教师的绝对权威 (4)本族语的中介作用 技巧:(1)书面翻译/互译 (2)阅读理解性问答 (3)演绎法讲解语法规则 (4)填空、背诵、造句、作文等 4、评价: (1)使用方便 (2)学习语言知识多于语言技能掌握 (3)改良式的语法翻译法:弥补口语的听说训练、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直接法 1、直接法是一种通过实物、图画、动作、表情等手段把外语和其对应的意思直接联系,从而达到直接理解和直接应用的外语教学法。 2、教学步骤 用目的语讲解——提问——回答 用归纳法教语法:例子——总结规则——巩固性练习——听写练习 3、原则与技巧 原则:(1)先听说后书面语言 (2)通过有意义的上下文来学习单词和句子 (3)禁止使用本族语翻译 (4)自我更正来促进语言学习 技巧:大声朗读、问答练习、自我更正、会话、填空、听写段落、画图讲解、实物演示等。 4、评价:(1)强调语言实践和运用,有利于听说 (2)学习用外语思考,重视语言的交际作用 (3)排斥本国语,有时花费很长的时间来解释,或者解释不清楚 (4)对教师口语、教学技能要求高 三、听说法 1、听说法是一种运用句型操练形式学习外语的方法。其理论基础为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 2、教学步骤 听外语对话——模仿——纠正语音语调——逐句背诵——对话练习——看书面材料——语法点归纳——替换/回答练习 3、原则与技巧

教育教学理论当代主要教育教学理论流派

教学理论- 当代主要教学理论流派错误!未定义书签。 1.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 源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知识即道德”的传统。这种理论认为教学的目的是形成人的道德,而道德又是通过知识积累自然形成的。为了实现道德目的,知识就成为教学的一切,依次便演绎出一种偏于知识授受为逻辑起点、从目的和手段进行展开的教学理论体系。 这种理论的代表作有:苏联达尼洛夫等的《教学论》(1957 )、斯卡特金主编的《中学教学论》(1982 )和王策三的《教学论稿》( 1985 )。 这种理论的基本主张是: ( 1 )知识——道德本位的目的观。 ( 2 )知识授受的教学过程。 ( 3 )科目本位的教学内容。 ( 4 )语言呈示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述、讲解、讲演三种基本方式。优点与缺点:见 P182 ) 2.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20世纪初,以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B.Watson, 1878---1958)为首发起的行为革命对心理学的发展进程影响很大。他在《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中指出,心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纯客观的实验分支,它的理论目标在于预见和控制行为。因此,把刺激---反应作为行为的基本单位,学习即“刺激---反应”之间联结的加强,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安排强化。由此派生出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自我教学单元、个别学习法和视听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和方式。 其中以B· F ·斯金纳( Burrhus Frederic Skinner, 1904---1990 )的程序教学理论影响最大,其理论的基本主张为:? ( 1)预期行为结果的教学目标。斯金纳认为,“学习”即反应概率的变化;“理论”是对所观察到的事实解释;“学习理论”所要做的,是指出引起概率变化的条件。他还认为人类与动物的行为可能取决于前提性事件,也可能取决于结果性事件,所以我们可以安排各种各样的反应结果,以决定和预见有机体的行为。根据行为主义原理,教学的目的就是提供特定的刺激,以便引起学生的特定反应,所以教学目标越具体、越精确越好。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 B.S.Bloom , 1913---)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与行为主义的基本假设是相一致的。 ( 2 )相倚组织的教学过程。所谓相倚组织,就是对强化刺激的系统控制。斯金纳认为,学生的行为是受行为结果影响的,若要学生做出合乎需要的行为反应,必须形成某种相倚关系,即在行为后有一种强化性的后果;倘若一种行为得不到强化,它就会消失。根据这一原理,形成了一种相倚组织的教学过程,这种教学过程对学习环境的设置、课程材料的设计和学生行为的管理做出了系统的安排。?包括五个阶段: ①具体说明最终的行为表现:确定并明确目标,具体说明想要得到的行为结果,制定测量和记录行为的计划; ?②评估行为:观察并记录行为的频率,如有必要,记录行为的性质和当时的情景; ③安排相倚关系:做出有关环境安排的决定,选择强化物和强化安排方式,确定最后的塑造行为的计划; ④实施方案:安排环境并告知学生具体要求; ⑤评价方案:测量所想到的行为反应,重现原来的条件,测量行为,然后再回到相倚安排中去。简单来看,行为主义者似乎关注的是“怎样教”,而不是“教什么”。事实上,根据行为科学的原理设计程序,直接涉及到要教什么,不教什么,他们侧重的是行为,并要以一种可以观察、测量的形式来具体说明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三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三篇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范文三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范文三篇 (一) 《浅谈如何营造轻松的语文课堂氛围》 摘要:本文着力探究如何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力。 关键词:语文课堂,氛围,激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引起和维持人的注意力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一旦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指师生,tl,理相容、感情融洽和谐、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一tk,理学家认为:积极的情绪(即愉快)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思维敏捷,从而更容易接受知识,迸发出智慧的火花,焕发出语文课堂的活力,进而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优化教学效果。因此,新课标强调学生要在愉快中学习。 创造民主、轻松、和谐、浓郁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的前提条件。新课标强调教师由传授者转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教师要摒弃“师道尊严”的旧观念,设身处地为学生创造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一个接纳性宽容性的课堂气氛,形成一个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无拘无束地大胆质疑、发表见解、与教师争论。只有这样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学生才会以愉快的心情钻研问题、启动思维、驰骋想象。 新课标要求教师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使学生愿学、乐学,笔者在多年的课改实践中作了以下五方面的探究: I.宽松和谐激趣法 语文课堂要体现人文性的特点。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气氛是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师生应是平等的合作者,要彼此尊重、互相信赖、互相合作,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师生之间才能形成互动、交流的对话平台,学生才能轻松愉快、活泼热情、兴致盎然地发挥想象力,以最佳状态进入语文学习,焕发出语文课堂独有的活力。 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并将在师生沟通时起到重要作用。在讲授《列夫·托尔斯泰》一文时,学生对文中写托尔斯泰的眼睛“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元误的频波”无法理解,笔者就引用同学们正在看的《西游记》激起兴趣:“难道托尔斯泰的眼睛能像太上老君的宝葫芦、像金角大王银角大王的金角一样能把世界上的物质吸进去?”得到齐声否定后,笔者又问:“我的眼睛能把语文书吸进去吗?”学生答:“不能。”笔者一本正经地说:“我说我能!我能通过眼睛把这本书的内容记到我的脑海中去。”望着笔者“抓起”“塞入”的手势,同学们会心大笑。进而笔者一手指着自己的眼睛一手指着课代表:“我的眼睛能把卢婉敏吸进去吗?”同学们开心答到: “能!”“对,通过眼睛我知道了她是个勤奋好学聪明负责的女孩子。”接着再以好差两生的评价让学生领会了什么是“放出准确无误的频波”,最后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要学生自己概括对该句话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直至铃声响起还意犹未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在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创造力才能得到开发,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语文的答案是丰富

部编教材主编温儒敏:关于语文教学的24条建议

部编教材主编温儒敏:关于语文教学的24条建议 01.语文或者中文学科,是所有学科中最基础的学科。正如数学家、原复旦校长苏步青所说,如果数学是学习自然科学的基础,语文则是基础的基础。语文学科的目标不光是提升语言运用的能力,还担负着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培养和文化传承的使命。 02.语文的功能,不光是提高读写能力,最基本的是培养读书的习惯。 03.深文是可以“浅讲”的。如果某一篇课文对多数学生的确太深,那么要求不妨就低一点。不要所有课文都细嚼慢咽,生怕留下哪些不懂。全都扣得那么精细,阅读量肯定上不去,语文素养也就无从谈起。 04.就语文而言,(平衡应试需要和开放教学的)办法就是鼓励多读书,别死扣教材教辅。阅读面宽了,视野开阔了,考试成绩不会差,而素质也会提升上去。有水平的老师是懂得平衡的,而没有水平的老师只会偏向应试。 05.教育者的责任就是想办法让孩子们读一点经典,可以用孩子们能够理解的方式去读,获取对于人类精神文明的尊严,学会向善和担当,不要过早陷于时尚的、物欲的泥淖。在这个浮泛的时代,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必须有人去做。06.为什么应试教育走不出来,不能怪教育本身,这和社会的紧张程度和焦虑感有关。大家总在说优质教育资源太少,实际上是优质教育资源永远是少数。竞争如此激烈,家长如此紧张,应试教育很难抑制。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在方法上做点改进,希望能有些平衡。既让学生考得好,又不把脑子搞死,那才叫水平。 07.改善(应试教育)的办法是提高命题的水平,有一部分题是可以容许不同发挥的,不要标准答案。教学中应当加强思维训练,特别是批判性思维。通过“语用”的学习把思维能力带起来。这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弱项。 08.要防止教学中过多“活动”,把读书当作活动的“支架材料”。最重要的还是读经典,读基本的书。 09.在小学初中阶段养成读书的爱好与习惯,那么也就可能打好一生发展的底子。 10.比如有个老观念:好读书不求甚解。要求学生读书别马虎,要认真,是必须的。但在阅读兴趣培养上,有时也应该允许读得快点,挑有兴趣的读,可以“不求甚解”。还有个观念:不动笔墨不看书。要求孩子凡是读书就写笔记,要学怎么写作,这也是煞风景的。孩子也应当有他们的自由阅读。

现代教学的主要流派有哪些

现代教学的主要流派有哪些? 2011-03-10 12:46 从19世纪以来,教学论孕育出了众多的流派,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均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促使教学观念正在从传统向现代转变。这里,拟对八种影响比较大的现代教学理论流派进行简要分析介绍。 一、赫尔巴特主义教学论 赫尔巴特主义教学理论是一种历史悠久、影响广泛的流派,常被人称为"传统教育"教学理论,创始人主要是赫尔巴特,发展者主要是他的学生齐勒(Ziller, J., 1817-1882)和赖因(Rein,W.,1847-1929),其主要内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教育目的他们坚持,教育的必要目的是培养道德人,教育的选择目的是培养儿童多方面的兴趣和一切能力的和谐发展。前者的实质是人对现存制度的服从和迎合传统,后者的实质则是为了使儿童的发展与现实和未来社会分工就业匹配起来。 (二)关于教育目标他们认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儿童的德性,较近的目标是培养儿童多方面的兴趣,包括经验的、思辨的、审美的、同情的、社会的和宗教的六种兴趣。这样就在教学层面上,把其提出的有着内在矛盾的教育目的观念统一了起来。 (三)关于课程形态他们建构起来了规范化的"学科"课程与教学形态,追求古典人文学科与现代实科相结合。主要设置有自然(博物)、物理、化学、地理、数学、逻辑、文法、自然哲学、文学、音乐、绘画、雕刻、古典语、现代外语、本国语、历史、政治、法律、神学等19个科目。 (四)关于课程横向结构面对分科导致的知识割裂问题,赫尔巴特主义提出并实践了科目主题中心整合法。赫尔巴特首先提出了统觉心理学的整合原理,齐勒继承了赫尔巴特的衣钵,建构起了以"历史、文学、宗教"为中心和以历史为核心的课程整合法。 (五)关于教学方法赫尔巴特认为,儿童要扩大观念就得依靠经验的积累,并主要地在教学中获得知识。立足于统觉心理学的基础,他将教学分成了四个阶段,后经其弟子引申发展,形成著名的"五段教学法",长期风行于欧美学校教育理论和实践之中。五段教学法包括:(1)"预备",即问题的提出,教学目的和目标的说明等;(2)"提示",即新材料的传授;(3)"比较",通过新旧知识的比较,使它们实现联合;(4)"总括",即在比较的基础上,知识还不系统,需要一种静止的审思活动,寻求结论和规律。(5)"应用"。 二、儿童社会活动中心教学论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开始,美国兴起的进步教育运动,对赫尔巴特主义教学论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和超越,进而建立和发展起了儿童社会活动中心教学论。儿童社会活动中心教学论,彻底否定各种以学科主题为中心的传统观点,主张以学生兴趣、爱好、动机、需要等为价值取向,以儿童社会活动为中心来研制课程和组织教学。它的代表人物,最著名的有杜威。其基本观点包括: (一)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儿童发展杜威批判传统教育目的来自教育之外,是社会强加给教育的。他提出,教育在自身之外,是没有目的的。他主张"教育即发展(education as growth)",就是说,教育的自身目的是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二)课程的实质是经验杜威以他的经验自然主义哲学思想作为手术刀,对强调一切从儿童出发的极端"儿童中心"论与强调一切从教学出发的"科目中心"论进行了解剖批判,指出它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大全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大全来源:互联网要点:二年级语文教 学论文收藏 3 ,!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的初探 本学期,我担任了二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二年级的学生好动,爱讲小话,课堂效率极差,针对这种情况,在上课之前我首先整顿纪律,耐心的教育他们,给他们讲学习的重要性,要求他们一定要专心听讲,一个人应该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不要只知道玩耍,或者以奖品,向谁和谁学习的方式激励他们。经过教育大部分学生能专心听讲了,还有个别学生有点反复的现象,管不住自己,我便采取点名提醒的方式。这样,纪律基本上算是整顿好了。 少数学生还有一个缺点是书写差错,作业粗心,原因是书写不认真,不讲格式,作业做完了,从不检查,针对这种情况,必须注意强调书写格式,并要求字写得慢些,写得工整,格式不对,书写不工整,一律重新做过,经过一段时间,书写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但作业还是错得多,我在班上经常强调,如果语文作业连续十次得满分我就发给谁奖品,这样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少数学生是懒习惯了,所以无动于衷,怎么办呢?当然还有办法,每次作业错了的重新改过,改正确了才能过关,初次,学生都没有这个习惯,作业错了不想改就走了,有的同学干脆不交作业,对此学生,要严肃处理,这样作业基本交得齐, 这样才能使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教学工作也越来越轻松了。 我对教学工作从不敢松懈,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深入研究教育教学方法,虚心向年轻教师请教,因为我知道课程是一种实践,只要用心钻研、探索、反思、总结经验,就可以把语文输送到孩子们当中,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变成学生更真实的发展。新课程要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变成一种真实的、动态的、发展的现实。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获取了点滴的教学经验: 一、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 这一学期学生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学习利用汉字的表意特点来分析字形,并对认字方法有比较系统的归纳整理,学生基本上都学会了运用不同的认字方法来独立识字。在教学中,我还注重将学生引领到生活当中去识字,激起学生识字的极大热情。鼓励学生从不同的

语文教育名家及教学流派研究复习课程

语文教育名家及教学 流派研究

语文教学新理念 语文教育 名家及教学流派研究 辛志英

第一节教师素质——优秀分子 一、高尚的师德 汶川地震范跑跑杨不管老师管学生(敢不敢管?) 语文教师的作业作文语文教师不看书! 违背8小时工作制。 教书匠与教育家当作艺术而不是技术 付出与回报 于漪文革期间造反派批斗揭发校领导孩子要教育 二、渊博的学识: 语文专业知识:语文知识、文学知识、文章学知识、文艺学知识。 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打开一把锁就是一个好学生。发现学生的优点。做人的自尊心、价值。阳光、健康的成长。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常识性知识。 夸克、转基因 魏书生、钱梦龙自学,初中毕业。 三、先进的教育观。 四、出色的科研能力。

第二节中学语文教学名家及流派 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锐意改革,开拓进取,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教学流派。尽管多种流派竞相标新立异,风格调然不同,但仔细分析,不难看出它们存在一些共同之处: (1)改革者都具有现代教育观,具有开拓创新意识; (2)试图以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为理论基础,从封闭教学式向开放教学,从单纯重知识传授过渡到侧重于能力培养、智力的开发; (3)不囿于方法论的探索,而大多体现教学整体改革、教育思想的改革; (4)各自具有鲜明的个性:有的突出运用语言基本功训练;有的侧重于陶冶学生感情,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有的致力于学生思维力尤其是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的精心设计教学程序;有的将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有机结合。 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不同流派,是在整个中学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不断形成,日臻完善的,它是在整个教育改革活动下诞生而发展的。不同风格流派的形成,标志着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已经或者正在达到日趋成熟阶段,积累了一些比较宝贵的经验。众家崛起,竞相争鸣,这正是语文教学改革充满生机的表现。 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不同风格流派给予我们很大启示,为我们进一步探索教学改革的途径和发展趋势提供了借鉴。 一、情感派——于漪、欧阳代娜、程翔 二、导读派——钱梦龙、洪宗礼、蔡澄清 三、思维派——宁鸿彬 四、管理派——魏书生张富严振遥 五、语感派——洪镇涛 六、大语文教育——张孝纯、姚竹青、赵谦翔等。 七、目标派——武镇北、王文延 八、情境派——李吉林 九、快速作文派——杨初春(湖南) 十、快速阅读派——程汉杰、晏茂心、王学贤、潘意敏 十一、设疑派——陈钟樑 十二、得得派——陆继椿 十三、茶馆派——段力佩 十四、剥笋派——高润华

8目标教学理论

八、目标教学理论 目标教学是当代教学改革三大流派(理性派、感性派、人本派)中理性派的杰出代表。还有学者认为,目标教学是改革开放以来有影响的四大教学实验家族(学导式教学、目标教学、情境教学、创造教学)之一。获得这样广泛的好评,在当代中小学教学改革中是极为罕见的,因此,有必要重温其理论与实践。 1、目标教学的本质与特点 (1).什么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对学生身心发展变化的期望”。一是教学目标是教师对学生发展变化的期望。二是教师对学生发展变化的期望是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师生共同活动达成的,不是学生自然成熟的结果。三是学生的发展变化,不仅表现为易于观察和测量的行为变化,也表现为与行为变化相统一的心理变化。学生的发展是心理与行为的统一。 为了更加准确地理解教学目标的内涵和外延,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教师应正确地把握以下三个方面的辩证关系:一是教学目标的内隐性与外显性。教学目标的内隐与外显都是相对的,教师既不能为了使教学目标便于交流、测量与观测,而过分强调行为化目标的价值,也不能为了强调情感体验等内隐目标的重要,而排斥行为目标的价值。二是教学目标的收敛性与开放性。越是低层次的教学目标越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周期内达成;越是高层次的教学目标,特别是能力和情感发展目标,达成周期越长。教学目标既要具体、明确,又要有一定的开放性,有些目标允许在较长的时间内达成。三是教学目标的预期性与非预期性。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处理好预期性目标与非预期性目标的关系,不失时机地抓住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任何教育机遇。 (2).什么是目标教学。长期以来,对于什么是目标教学,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2000年8月,全国目标教学专业委员会经过充分研讨,一致认为:目标教学是以目标导向

教学理论-当代主要教学理论流派

教学理论- 当代主要教学理论流派.baike./wiki/%E6%95%99%E5%AD%A6%E7%90%86%E8%AE%BA&prd=button_doc_entry 1.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 源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知识即道德”的传统。这种理论认为教学的目的是形成人的道德,而道德又是通过知识积累自然形成的。为了实现道德目的,知识就成为教学的一切,依次便演绎出一种偏于知识授受为逻辑起点、从目的和手段进行展开的教学理论体系。 这种理论的代表作有:苏联达尼洛夫等的《教学论》(1957 )、斯卡特金主编的《中学教学论》(1982 )和王策三的《教学论稿》(1985 )。 这种理论的基本主张是: (1 )知识——道德本位的目的观。 (2 )知识授受的教学过程。 (3 )科目本位的教学内容。 (4 )语言呈示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述、讲解、讲演三种基本方式。优点与缺点:见P182 ) 2.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20 世纪初,以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B.Watson ,1878---1958 )为首发起的行为革命对心理学的发展进程影响很大。他在《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中指出,心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纯客观的实验分支,它的理论目标在于预见和控制行为。因此,把刺激---反应作为行为的基本单位,学习即“刺激---反应”之间联结的加强,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安排强化。由此派生出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自我教学单元、个别学习法和视听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和方式。 其中以B ·F ·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 1904---1990 )的程序教学理论影响最大,其理论的基本主张为: (1 )预期行为结果的教学目标。斯金纳认为,“学习”即反应概率的变化;“理论”是对所观察到的事实解释;“学习理论”所要做的,是指出引起概率变化的条件。他还认为人类与动物的行为可能取决于前提性事件,也可能取决于结果性事件,所以我们可以安排各种各样的反应结果,以决定和预见有机体的行为。根据行为主义原理,教学的目的就是提供特定的刺激,以便引起学生的特定反应,所以教学目标越具体、越精确越好。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B.S.Bloom ,1913---)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与行为主义的基本假设是相一致的。 (2 )相倚组织的教学过程。所谓相倚组织,就是对强化刺激的系统控制。斯金纳认为,学生的行为是受行为结果影响的,若要学生做出合乎需要的行为反应,必须形成某种相倚关系,即在行为后有一种强化性的后果;倘若一种行为得不到强化,它就会消失。根据这一原理,形成了一种相倚组织的教学过程,这种教学过程对学习环境的设置、课程材料的设计和学生行为的管理做出了系统的安排。 包括五个阶段: ①具体说明最终的行为表现:确定并明确目标,具体说明想要得到的行为结果,制定测量和记录行为的计划; ②评估行为:观察并记录行为的频率,如有必要,记录行为的性质和当时的情景; ③安排相倚关系:做出有关环境安排的决定,选择强化物和强化安排方式,确定最后的塑造行为的计划; ④实施方案:安排环境并告知学生具体要求; ⑤评价方案:测量所想到的行为反应,重现原来的条件,测量行为,然后再回到相倚安排中去。简单来看,行为主义者似乎关注的是“怎样教”,而不是“教什么”。事实上,根据行为科学的原理设计程序,直接涉及到要教什么,不教什么,他们侧重的是行为,并要以一种

教学论文:语文教育发展史

现时条件下贫困山区的课改 ——读《礼记〃学记》有感 《礼记〃学记》“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可见,教育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情,也是一个民族能否振兴的关键因素。目前,教育几经改革,尤其中学新课程标准已颁布实施,中国教育兴盛指日可待。但在经济不发达地区,教育发展水平还很落后,存在许多问题,尤其面临课改,如果处理不好的话,就会影响中国教育改革进程。这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 新一轮课改,如狂风暴雨,又像一弯细流,正日益席卷与浸润着基础教育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头上有高考指挥棒“压迫”着你,周围有许多超越传统的语文教学理念吸引着你,两头都放不下。就好像走在了三岔路口,不知道走哪一条道路,才能两全其美:既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又能与学生共享三年语文课堂的快乐。 即使课改的评价标准相继出台,而且有些地区已展开了实践教学并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但我们也不能忽视,这只是局部地区的“课改”,并不能代表全国每一所中学都在这样进行着,尤

其的像我们这些经济落后观念陈旧的地方,其教育发展严重滞后,谈到更新教育理念,谈到新课程改革,那也只是每周例会时领导与教师学习的“红头文件”而已。上至主管教育的县长,下至每一所学校的教务主任甚至学生家长,都认为你怎样改,高考时,一定要出成绩的,不出成绩的改革,那是失败的。 教师们诚惶诚恐,按新课程标准来进行教学吧,一是要经历一个传统与现代教育理念的转变过程,教学方式还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二是高中时间紧、课程繁多,不同于初中、小学的语文了,学生基础打不好,要在高考中语文成绩来个升华,那是很难的;三是资源有限,落后地区往往教育投资不足,学生无法像城里的孩子那样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来增长知识,开阔眼界,甚至在的学校的学生除了课本以外,一本课外书也没读过。第四个因素就是万一高考考砸了,那可就成了“千古罪人”了。总之无论怎样“课改”,让学生提高分数才是根本,让学校在高考中再创辉煌才是根本。所以我们这些落后地区的教师是在夹缝中求生存,感到这本书是越来越难教,学生也是越来越难学,考试也就越来越难考了。 尽管新课程改革距我们这些落后山区的教师很遥远,但毕竟有改革和创新,终有一天我们会放下包袱轻装上阵,不一再为优秀率和升学率而疲于奔“教”。 首先,应该彻底转变校领导和教师的传统教育理念,只有主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卷7(科) 填空题(20分,每空一分) 1、语文教学论的学科性质表现为、、。 2、教育史上曾经出现过的三大课程流派分别为、、。 3、西方教育文献中,最早使用“教学论”一词的是、。 4、赫尔巴特教育学体系的核心是。 5、语文课程现象表现为、、。 6、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可以区分为、、三种类型。 7、1950年,《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对“语文”一词的解释是:语文是以为标准的普通话和照普通话写出的。 8、新中国第一部语文教学法著作是。 9、“红领巾”教学法的核心是、。

二、单项选择题(10分) 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政府正式颁布,在全国范围内实际推行的现代学制是() A、癸卯学制 B、壬寅学制 C、《钦定学堂章程》 D、《中国亟宜遍设小学堂议》 2、下列不是“三百千”的是() A、《三字经》 B、《百家姓》 C、《千字文》 D、《千家诗》 3、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基本经验是() A、建立了成套的、行之有效的汉字教学体系 B、建立了以大量的读、写实践为主的语文教学法体系 C、建立了成套的文章之学的教学体系 D、从汉语汉文的实际出发、充分应用汉语汉文的特点来提高教学效率 4、以下属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结构的“三个维度”的是() A、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 B、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C、知识与能力、阅读、综合性学习 D、过程与方法、口语交际、知识与能力

5、把传统的听说能力改为口语交际的两个突出特点是() A、综合性、实践性 B、实践性、情感性 C、综合性、情感性 D、情感性、应用性 6、下列属于高中语文课程总目标的是()、 A、积累与整合、感受与鉴赏、发现与创新 B、阅读与鉴赏、思考与领悟、应用于拓展 C、表达与交流、应用与拓展、发现与创新 D、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发现与创新 7、下面不是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要求的是() A、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B、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 C、重视规律法则的把握 D、适应社会需要 8、第一次把“语文”和“语文学科”两个概念区分开来的是() A、《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B、《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供试验用)》 C、《语文课程标准》

中国传统语文教育及蒙学教材

中国传统语文教育及启蒙教材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王泉根教授 在现代教育理论中,课程是指遵照教育目的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由学校有计划、有组织地编制的教育内容,对于中国古代的小学教育而言,由于办学规模教师队伍以及组织教学的方式都不能与现代的小学相提并论,中国古代小学的课程在课程设置上便表现出自己的特点。 一、隋唐以前的小学课程 关于隋唐以前小学课程的设臀,留存下来的历史记载甚少。只是从一些关于教材和人物事迹的记载材料中,我们可以对那时的教育内容进行一些推测。 (一)早期小学教育内容的传说 中国古代小学的产生时间,至今尚不能给予非常肯定的答复。这使得我们无法肯定远古时代是否存在比较规范的小学教育以及在这种小学中实行的教育课程。从战国秦汉人的著作如《周礼》、《尚书大传》、《孟子》、《礼记》等书中,我们可以见到一些关于早期儿童教育(包括小学)内容的记载。虽然这些记载所称的时代不一定真实,但它们应该说体现了著作人生存的年代或以前关于儿童教育内容的一些主张。不仅如此,这些著作中的一些说法,还确确实实被人当作了小学课程设置的榜样。 1.《周礼》、《札记》中有关儿童教育内容的记载 《周礼》、《礼记》,是人们通常朋来说明西周甚至其以前“小学”教育内容的主要著作。在《周礼》的《地官司徒》和《札记》的《王制》,《内则》,《文王世子》等文中,也确实有一些村料涉及到儿童教育的某蝗内容安排。

在《地官司徒》中,比较多地被人引用的材料是: (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二曰六行:孝、友、睦,姻、任、恤;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保氏,掌谏王恶,丽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载。乃教之六仪,一曰祭记之容,二曰宾客之容,三曰朝廷之容,四曰丧纪之客,五曰军旅之客,六曰车马之客。 这两则材料都提到在后代的小学和大学教育中影响极大的“六艺”。“六艺”中的“书”(“六书”),就是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所谓的“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大约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所以在后世的不少学者眼里,“六艺”均为儿童教育的内容。 但是,从《周礼》的本文看,所谓的“六德”、“六行”,“六艺”以及“六仪”之教,并没有明确表明是针对儿童的。即便以保氏之教而言,“国子”之中也同时包含了两种年龄的人,即年龄较大接受大学教育的人和年龄较小接受小学教育的人。因此,班固、许慎等人的说法是否准确无误,亦非没有疑问。 同《周礼》相比,《礼记》中对儿童教育内容的记载则稍微明确些,其中较多被引用的材料是《内则》中的一段话: 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鼙革,女鞶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日。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计,衣不帛襦裤,礼帅初,朝夕学幼仪,请肄简谅。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 “成童”为十五岁,按照古代“十五入大学”的说法,则已不属“小学”教育了。

浅谈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 [关键词]书法教学;中小学语文教育;应用 一、书法和语文之间的关系简析 近些年来,教育部在颁行相关的书法教育的法令时,都将书法教学与语文教育紧密联系在了一起,让书法教育能够在语文教育中得 到更好地完善。那么,教育部将这二者之间联系起来考察有着怎样 的依据呢?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首先,我们都知道,书法作 为一门重要的艺术,给我们提供了美的享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而在语文教育中,又必然会涉及到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 因此可知二者之间是有着显然的联系的。其次,对于语文教育来说,其最基本的要素就是汉字,在语文教育中,总是需要进行识字、写 字的练习,而对于书法来说,同样也与汉字有着千丝万缕的练习, 书法要形成汉字则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对汉字进行一定的设计从而 使得汉字变得更为美观,形成一种艺术,因此可以说,不管是语文 还是书法,都是以汉字作为重要基础的。最后,语文是一门文学性 很强的科目,通过它往往可以表达出作者个人的一些真情实感,而 书法也同样,不同的风格和笔锋往往体现着作者不同的感情,二者 都是传达感情的一个重要工具。总之,语文和书法之间存在着很多 的内在联系,在日常的语文教育中渗透书法教学,既能够丰富语文 教学的内容也能够促进书法教学取得更大的进步,从而使得中华传 统文化能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传播。 二、书法教学在语文教育中应用所面临的问题 尽管国家也颁布了一些政策去促进书法教学的发展,在中小学的语文教育中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渗透,书法教学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就目前的情形来看,我国的书法教学的前景是不容乐观的, 依然有很多因素阻碍着书法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下面我将进 行具体的分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