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

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

目 录

1 引言 1
2 会计信息质量基本相关理论 1
2.1会计信息质量的概念…………………………………………………………………………. 1
2.2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 ……2
3会计信息质量现状 3
3.1会计信息质量的总体评价 3
3.2基于审计意见报告 4
4 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 5
4.1会计信息质量不具有可靠性和真实性 5
4.2会计信息质量不具有及时性 6
4.3会计信息质量不具有谨慎性 6
4.4会计信息质量不具有相关性 6
5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的原因分析…… ……………………………………………………………7
5.1会计计量属性不同……… …………………………………………………………………… 7
5.2会计信息不对称…………………………………………………………………… ………… 7
5.3内部控制薄弱,审计监督力度不强 ………………………………………………………… 8
5.4企业电算化体系不完善…………………………………………………… ………………… 8
6会计信息质量对策分析………………………………………………………………………… 9
6.1协调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的矛盾 9
6.2 加强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完善信息披露体系………………………………………………9
6.3.完善公司工作成绩效率评价体系,从源头加强消除虚假会计信息的动机…………… 11
6.4增强财会职员职业品德 ……………………………………………………………………11
6.5 强化违规责任,提高欺诈成本 …………………………………………………………… 11
6.6 建立网络化的会计信息系统,提高会计信息传递的时效性…………………………… 12结论………………………………………………………………………………………… …… 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4
摘要:现如今是经济发达的时代,我国的总经济信息量里占很大一个比例是会计信息量。很多经济方面的信息质量取决于会计信息质量是优是劣。会计信息质量的优劣也影响了经济工作决策的质量。中国的会计信息质量是普遍存在一些问题的,而这些问题的原因可能比较多,有的问题体现在会计信息不符合会计准则等的要求,比如可靠性,真实性等要求。我们国家的经济秩序能否正常运行会受到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影响,同时会计信息质量如果存在问题会阻碍当前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正文中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收集了一些数据,同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面针对一些问题也提出了与之对应的对策。
关键词: 会计信息质量 现状 问题 对策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problem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ty and countermeasure analysis
Abstract: Into the mode

rn science and economy,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occupies more than 70% of the total information of the economy as a whole, its quality directly determines th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quality of all kinds of economic information, affect the quality of the economic work decision-making. In our country, the current common problems of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ty is not high, about the causes of the low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re many, may be embodied in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an accounting entity do not conform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reliability and authenticity, which to a certain extent, disrupt the normal economic order in our country, hinder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and problem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ty,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Keywords: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ctuality problem countermeasure
1 引言
会计信息是体现企业经营情况的重要依据,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生存能力息息相关。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健全,企业间的竞争也日趋猛烈。此种背景下,企业就应更加重视会计信息质量问题,但实际上,我国很多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情况不容乐观,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失真问题,极大程度地影响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许多弊端。切实、完全的会计信息有助于当局采取适当的宏观调控手段,帮助投资者投资决策,有利于债权人债务人的偿债能力和信用评估等,继而可以解决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与之相对的是,虚假会计信息很容易导致政府在对于市场经济的调控时候,可能会出现失控的情况,宏观经济在调整措施方面产生一些偏差。同时,这可能会把国民经济引入歧途。虚假的会计信息会让投资者做决策时候做出错误的决议;另外也很容易致使偿还能力差的有些客户贷款形成不良信誉。会计欺诈的存在有其理论来源。在经历经济转型的时候, “内部人为控制”的现象很容易出现在公司里面,公司里的工作人员发挥了所拥有的信息优势,实际上获得了对于公司的控制权,与此同时某些内部人员滥用控制工具粉饰会计报表。所以如何解决我国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问题就成了燃眉之急。当前,很多的企业都出现了会计信息质量问题,而会计信息的品质又从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筹划和转变,对国家的宏观调控也有所陶染。所以本文针对这一点,首先提出了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存在的质量问题,接着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对应的对策方法去改善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确保企业能够长期顺利的茁

壮成长。
2 会计信息基本相关理论
2.1 会计信息质量的概念
会计信息质量是指会计主体的经营结果和财务状况能够通过会计信息被切实、全面、清楚地所反映。经济信息组成的一部分是会计信息,它是会计主体在进行企业的运行以及管理过程中对于数据收集、加工和整理的总和。这个过程中包含了在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分析的时候,通过对会计凭证的原始数据和处理数据收集,以及以此为基础的所有会计账簿的内容和相关报表中体现出来的信息等等。一般来说,会计信息具有真实性、目的性、社会公共性、全面性、连续性和时效性等特点。会计信息质量,它要能够去满足企业所需要的一些确切的或者是隐含的信息。会计信息市场在我国的经济市场是有着难以忽视的关键地位,并且对于市场经济是通用语言。为了去满足信息需求者他们对应所需要的财务信息要求, 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切实有根据,会计信息质量的水平对他们的需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换句话说,会计信息的质量会确定会计信息发挥独特功能所达到的层次,与此同时它所能做到的它明确或者是隐含的效果的表达,并能满足用户的需要的程度等等。它可以在多大水平上满足用户的需求用来进行决策是好坏的一个显示,比如用户偏向于高质量的会计信息,那他们于会计信息的需求就很高,低质量的会计信息是没有意义或不需要的,只有高质量会计信息才能对决策起到一定帮助。在某些情况下虚假会计信息误导信息利用者的直接判断,招致其倒退腐败的决议,更加严重的是给公司带来巨大利益受损。从这些方面看来,会计信息质量的本质是满足所有用户都应该具有的所有功能需求。
2.2 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
信息质量是指会计信息在反映业务结果和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时是否真实、全面、及时。伴随着FASB概念8公告的发布,新概念公告的变化也为我们国家会计行业带来了会计目标和会计报告的概念。会计目标仍在使用决策有用的概念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与原来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相比,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变动较大。现在的会计质量特征共有8个特征。具体见下表1。
表1: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特征 含义
1.可靠性 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2.相关性
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3.可理

解性 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4.可比性 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
5.实质重于形式 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6.重要性 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7.谨慎性 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8.及时性 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3 会计信息质量现状
根据财政部公布的2012年到2015年的会计信息质量的检查报告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现状。早期阶段检查工作,检查的重点是企业和机构,检查会计事务所属于偶然自2002年以来,财政部行政监督职能后的恢复注册会计师行业,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实践考试已成为一个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一部分。具体见表2。
3.1会计信息质量的总体评价
表2: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总体评价
特征 存在问题及现状
可靠性 不以其实际发生的交易事项为根据的,而是虚构的交易事件,违背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可靠性原则,也违背了我国会计法的规定。
相关性 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要求,需要企业在确认、计量和报告会计信息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使用者的决策模式和信息需要。但是,相关性是以可靠性为基础的,两者之间并不矛盾,不应将两者对立起来。
可理解性 会计信息毕竟是一种专业性较强的信息产品,在强调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要求的同时,还应假定使用者具有一定的有关企业经营活动和会计方面的知识,并且愿意付出努力去研究这些信息。
可比性 (一)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
(二)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
3.2 基于审计意见报告
被审计的公司财务报表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在所有重要方面公允揭示了被审计公司的财务等方面的具体内容,即标准无保留的审计意见被视为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毫无保留意见则可以被视为比较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保留意见则被任为整体财务报表是公正的,但存在的重大错报。无法表达意见,被认为全部财务报表是没有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来编写的;否定看法,按照可以收集的意见表明,在审计人员的审计范围,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审计证据。这些意见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高低标准的优先级。数据分析具体见表3。

表 3 上市企业审计报告意见类型
时间 标准无保留意见

无保留意见加事项段 保留意见 无法发表意见 否定意见 样本数
2011
1512 77 17 18 0 1624
0.931 0.047 0.010 0.011 0
2012 1656 86 6 19 0 1767
0.937 0.049 0.003 0.011 0
2013 2011 87 17 7 0 2122
0.948 0.041 0.008 0.003 0
2014 2248 92 12 4 0 2356
0.954 0.039 0.005 0.002 0
2015 2402 72 13 3 0 2490
0.954 0.029 0.005 0.0001 0
总计 9829 414 65 51 0 10359
0.949 0.040 0.006 0.005 0
通过对表3的数据分析可知:(1)上表表明我国上市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从总体上来说是在一个比较好的状态。总体而言,中国上市公司2011 - 2015标准无保留的审计意见无、保留意见加事项段的公司占在0.967 ~ 0.984之间, 无法表示意见、否定看法在这些意见里所占比重比较小,在这 5 年,无法表示意见只有51份。(2)如果从横向的角度去分析,在这5年内大部分的审计意见类型是准则无保留意见和无保留意见加事项段,无法发表意见在这几年里最大数为19份。然而,否定意见没有。这些都从横向上表明我国上市企业在这几年里会计信息质量还不错。(3)如果从纵向的角度去分析,在这5年,标准审计意见、无保留意见加事项段处于良好上升状态,这些都纵向表明我国上市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在稳健地、逐渐地上升。
4 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
4.1会计信息质量不具有可靠性和真实性
有些公司为了达到某些经济指标,就采取调整会计信息报告的方法,想借此来瞒天过海。也许这并不是他们的本意,但这会使公司要把记录的数字等进行相应的改造。而这么做的后果会使与之紧密联系的数据失真。我们以各企业的年度报告做例子,如大部分企业是属于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关联企业,其列报中有疏忽遗漏和对某些重大的事项并没有做出揭示。一些企业有相关内容的披露,但没有就企业环境变化,面临的特殊条件来进行完善,所以还是有缺点的。一些企业的大部分资产都没有确认,更不用成为财务报告编制的内容。企业财务报告报告大都是有形资产,很少有无形资产,包括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等,但无形资产的价值是最能反映企业利润空间,也最能实现企业的发展的。现在已经进入了文化经济的世纪,所以对于我们而言,信息是主要的经济增长点。这充分说明了企业在进行信息披露的时候需要加强。
4.2 会计信息质量不具有及时性
会计信息缺乏及时性表明利益相关各方需要信息做出分析预测时无法及时取得,这种情形下必然会造成进行决议的来源根基松弛,就如同没有基础的大厦一样可怕。而有的时候为了补救会计信息及时性的不足,财务人员或者分析人士不得不编写一些预测性汇报供给给部分信息使用者参照。随着近年来交易事项日趋复杂,如何保证这些

预测性报告的准确性,成为一个阻碍,此种情况下根据预测性报告做出的各种分析和预测就是不完全准确的,也是难以令人信服的。如果在投资人、监管机构等会计信息使用者最需要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的时候,不能及时取得相关信息,使他们不得不退而求其次使用一些可靠性不强的预测性告甚至没有相关信息可供参照,当企业正式披露会计信息的时候己经时过境迁,而依据这些姗姗来迟的信息做出的分析、预测意义又在何处呢。另一方面,会计信息质量缺少及时性有损会计信息的基础性地位。会计信息是众多衍生信息产生的泉源和基础,由于会计信息的不及时必然造成对应衍生信息的滞后和不足,那么市场就有可能处于“子虚乌有”横行的危险状态,其后果也就不问自知了。
4.3 会计信息质量不具有谨慎性
一般而言,谨慎性原则的应用仅针对某一会计项目的某一会计期间而言,而无法贯通该会计项目触及的所有会计期间,因而容易造成:在谨慎性原则要求下,企业早期往往少计资产、收入,多计成本、费用,而后期则由于成本、费用偏少而导致收益偏高,形成前期稳当后期不稳健的抵牾格局,这是谨慎性原则自身难以治服的。企业使用谨慎性原则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为了能够对影响企业经营的经济信息进行及时、充分的反映,不蒙蔽或掩饰任何可能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的事件。但是处于稳健性的考虑,谨慎性原则只确认可能产生的
费用和损失,而对于收入与利润则不反应,或不充分反映,即谨慎性原则只对企业可能产生的会计信息进行有限反应,这是谨慎性原则的固有缺陷之一。
4.4 会计信息质量不具有相关性
同样的信息对于不相同的信息使用者。此外,同样的会计信息在不同的时间上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但目前的会计系统仅仅是可以提供使用者所需的很常见的普通会计报告,没有很强的针对性,应该难以满足所有人的需要。
5会计信息质量不高原因分析
5.1会计计量属性不同
可靠性从计量属性上往往与历史成本相联系,而相关性往往与公允价值、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相关。现实经济生活中,由于反映经济交易事项的原始单据所记录的内容具有信息来源最直接、存在可验证性,且其产生和传递过程往往置于财务、税务等相关有权部门的监视之下,因而以其原始单据记载的信息作为会计确认和计量的依据,一般情况下具有可靠性。从会计计量属性的角度而言,资产或负债的形成中产生的会计原始单据所记载的金额,反映的是其历史成本。历史成本由于其营业的原始单据具有上述特征,故可靠性较高。但是,问题在于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