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制造系统名词解释整理

现代制造系统名词解释整理

现代制造系统名词解释整理
现代制造系统名词解释整理

1.生产:利用一系列能量把原材料转化为产品,每种能量的作用规定了物料的物理与化学特性的变化。P1

2.制造:广义:包括制造企业的产品设计、材料选择、规划、制造生产、质量保证、管理和营销的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活动与运作(作业)。

狭义:指利用工具、装备或装置把原材料转换成产品/货物的生产。P1 3.机械模式:是机械自动化的生产模式,是以机械论为主导,不承认个体的创造性和主动性。P2

4.生物模式:主张摒弃机械模式的泰勒制,实行目标管理,子提出目标和要求,注重实施者的自主性,对项目提供必要的资源,明确达到的目标和验收结果。P2

5.社会模式:就是主张从系统工程的观点研究人与人和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他们执行集成系统管理,使企业形成“系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相乘效果”。P2

6.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一体化模式:充分利用知识、信息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最新成果,尊重人,充分发挥人的作用,实施小组与群体/工段/集团自组织、动态快速响应和不断改进与创新的人鱼自然和谐的模式。P2

7.自动化:是指把机械、电子和计算机系统用于操作和控制生产的技术。P4

8.工厂自动化:实现机械工业各种作业的流水生产,对流水作业的设备或装置实施自动控制。P4

9.办公自动化:是以企业/工厂的信息流自动化为目标,利用计算机提高办公效率,从而实现高效生产的经营管理业务。P4

10.“三高”:高污染、高物耗、高能耗。

11.绿色制造(P6) :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最少化,能耗最少化和空气与水污染最少化。

12.准时制造生产(及时生产):即“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这也就是Just in Time(JIT)一词所要表达的本来含义。这种生产方式的核心是追求一种无库存的生产系统,或使库存达到最小的生产系统。为此而开发了包括“看板”在内的一系列具体方法,并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生产经营体系。

13.灵捷制造:是指制造系统在满足低成本和高质量的同时对变化莫测的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应。

14.TCS(使顾客完全满意):是指超越顾客的期望,适应顾客需求变化、利用需求变化和改变(或引导)需求变化,使企业成为市场竞争的赢家。

15. TQCSE中的T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采用自动化技术,能缩短产品制造周期,产品上市快;二是提高生产率。Q的含义是采用自动化系统,能提高和保证产品质量。C的含义是采用自动化技术能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S 也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利用自动化技术,更好地做好市场服务工作;二是利用自动化技术,替代或减轻制造人员的体力和脑力劳动,直接为制造人员服务。E 的含义是制造自动化应该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废弃物和环境污染,有利于实现绿色制造。

16.制造过程:(P9)是指制造产品和服务的活动集合。

17.5M:即作为生产对象的物料(Material),包括制造产品和服务的主要原材料、配件、元器件和辅助材料;作为劳动力主体的人(Man);作为生产资料(Machine)的设施、机器、装置和工辅具等;作为支持制造生产的相关信息、情报(Message)、知识和方法;资金(Money).

18.6M:即作为生产对象的物料(Material),包括制造产品和服务的主要原材料、配件、元器件和辅助材料;作为劳动力主体的人(Man);作为生产资料(Machine)的设施、机器、装置和工辅具等;作为支持制造生产的相关信息、情报(Message)、知识;资金(Money);方法(Method).

19. 学习效应又称熟练效应即在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中,各种品种的生产批量是有限的,但随着操作方法的改进和熟练程度的提高,单位产品的加工工时随批量的增加而趋于降低。

20.物料流:即制造系统同环境间有物质交换,系统从外部获取原材料、坯件和配套件,输出成品货物和废弃物。

21.信息流:指的是生产组织与管理、生产计划与控制、物料转换技术/方法/程序、过程与产品评价等所需的各种信息或知识的传递与转换过程。

22.能量流:制造系统运行是一个低熵的有序过程,必须有能量才能维持其有序度。制造系统同外界的能量输入与输出交换及系统内能量的转换和传递过程。23.成本流:制造过程的经济学本质是资金的不断消耗和创造附加价值(社会财富)的过程。资本的物化和劳动的物化劳动同知识、软件和服务的结合是产品货物增值。这种附加价值的过程称为成本流。

24. 误差流又称为制造或加工误差流,指的是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各种误差的传递与变换过程。

25. 生产函数又称为生产模型,是表达生产输入与输出间数量关系的函数。

26.生产率:从生产资源转化成产品/货物过程最重要的指标。

平均生产率:是产出对生产(输入)要素之比,产用的劳动生产率为平均劳动生产率。

27.边际生产率:是单位输入的变化与总输出变化关系的表征。

28.制造的效率:制造企业常采用的效率来判定在规定的标准时间内完成给定任务的能力。

29.协调效应:由于“相乘效应”组织起来构成有机整体的现象。

30.全系统:把那些具有强自治或独立特征的组成部分,称为系统的模块,并称自治模块组成的系统为全系统。

31. 由自治模块组成的系统的系统为全系统。

全系统经常采取系统集成的模式,并有如下3个特征:

(1)协调不同的自治维护领域/方面的集成。

(2)协作可以获得共生增益。

(3)协同协同地获得放大效益。

32.系统工程与分析是系统论在工程中的应用,由于背景和体验不同,有不尽相同的定义。

33.系统(抽象定义、结构定义、功能定义、动态定义)

抽象定义:“系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并可以识别的要素集合体”。根据这一定义,从理论、逻辑、数学和辩证法不同角度研究“一般系统”。这里主要强调系统的相关性。

结构定义:“系统是在一定的外部环境下,实现规定的目标的若干互相关联、可以识别的要素集合体。”它主要强调系统的静态结构。

功能定义:“系统是一个接受某些输入,经作用后转换为某种输出的过程。”它强调环境与系统间的相互作用,这是系统的转换特性。

动态定义:“系统是事物按逻辑、整体、时间进行处理的流程。”

34.所谓全寿命设计,涉及以下几个重要的寿命期因素:

1)订货。交货时间、质量、成本、介质。

2)可靠性。故障率、物料与容差。

3)可维护性。模块化设计和全面生产维护。

4)合用性。诊断、预测与模块化设计。

5)可改进性。现行设计的未来可竞争性。

6)可处理性。危险品的处理与再循环。

35. TPM就是模块化和全面生产维护。

36. 系统的模型(物理模型、图解模型、数学模型、仿真模型)

物理模型:这是一种立体表达方式,与实际事物成一定比例。

图解模型:利用各种框图、过程图、机械制图的图样、各种特性曲线或图表达系统的状态、结构和特征的形式。

数学模型:利用数学公式、函数等高度简练的本质表达方式,是表达系统的科学本质和规律的一种有效表达方式。

仿真模型:是利用计算机编程语言表达系统的参数、控制变量、约束条件的时序变化和可行方案的组合方式。

37.系统的优化:指的是为了实现系统目标的最高性能,选取合适的可控变量设定值。

38.信息技术是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结构、数据与知识库、算法、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计算机和计算机应用和通信技术组成的技术群。

39.信息(现代信息)的概念是经过处理后能为人接受和理解、有确定含义的情报的原材料。

40.信息系统指的是提供经处理的信息流和精确数据与信息的网络。

41.管理信息系统(P32):是能提供企业(公司)管理活动各部门和各层次的规划,实施和控制问题求解活动管理和决策精确而及时信息集成的信息系统。

42.传略信息系统(P33):是供最高管理层用的有战略规划功能的信息系统。

43.局域网络(P34):在工程数据工作站中,直接通信用的数据网络(如CNC和计算机)被称为局域网络。

44.制造系统(结构定义,转换定义,程序定义)(P34-35)

结构定义:制造系统是硬件(包括生产设施—机床,夹具等)物料传送装置,工人和其他所属装置组成的统一集合体,由生产信息,知识。技术,方法和软件支持它。

根据系统的转换定义,制造系统可定义为生产资源,特别是原材料转换成最终产品的转换或者变换过程。

从系统的程序(流程)定义看,把制造系统看成生产的运作程序,即制造的管理系统。

45 IMS(P35):指的是指接受指令,生产要求的产品和按时或尽可能快地发出产品的程序。

46 MLT(制造时间)(P36):指的是一批同种产品或零件完成制造所需的时间。47制造能力(PC):一个工厂或生产单位可能的最大(生产)输出率,以吨,台或件计。

48制造自动化(P39):指的是利用机械,电子和计算机技术实现操作与生产控制自动化和经营管理自动化。

49制造过程件(WIP)(P39)又称在制件,其含义是正在加工,处理,装配或滞

留在两个工序(设备)间的制件数量。

50刚性自动化(P40):是指按工艺流程不变顺序地布置设施与设备的自动化。51可编程自动化:是指其装备能适应不同品种制造,加工顺序决定于控制的程序,是可变顺序的自动化。

52柔性自动化:制造系统对外部因素变化的顺应性和对内部因素变化的适应性。53顺应性:是指对市场需求变化的有效响应能力。

54适应性:是指系统容错能力与可靠性和稳定性。

55可重组性:指的是一种可按规划与设计规定变化,利用子系统、模块或组元重新排列、变形、更替、剪裁和革新等手段改变系统的布置,更新过程,变换功能,改变输出量,以迅速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56可重组制造系统简称RMS:一种能按市场需求变化和系统规划与设计规定,以重排(重新组态)、变形、重复利用和更新系统组态或子系统的方式,短的设计建造时间和斜升时间,高的质量和投资效益,快速调整制造过程、制造功能和制造生产能力的可变制造系统。

57大规模生产导致的经济效益简称规模经济:是指在一定的定量范围内,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不断降低的事实。规模经济是由于一定的定量的范围内,固定成本可以认为变化不大,那么新增的产品就可以分担更多的固定成本,从而使总成本下降。

58 大系统:是指“在整个时间上,(系统的)功能要求数大于10个或更多。

59 相似性:是指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系统间存在某些共有的物理、化学、生物性或功能等方面的具体属性或特点。

60 零件分类编码系统:是指用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对零件各种特征或属性进行描述、识别的一套特定规则。

61 链式结构:各码位的特征或属性具有独立含义,与前位或后位码无关。

62 树式结构:码位之间是递阶隶属关系,即除第一码位内的特征码外,其后各码位特征含义都要根据前一位确定,因此形成树状分枝。

63 混合结构:系统中部分分码位链式、部分为树式,故称混合结构。

64 Opitz系统:是一种零件分类编码系统。由9位十进制数字代码组成,前5位为主码,表示零件几何形状的特征,称形成码。后4位为辅助码。每一码位包含10项特征码,用数字0-9分别表示零件的特征。

65JLBM-1分类编码系统:是一个适用于机械制造厂在设计、工艺、制造和生产管理部门应用成组技术的多用途分类编码系统。采用15个码位,每个码位包含10项特征码,第1、2位码反映了零件的功能和主要形状;第3-9位码表示零件的主要几何形状和加工特征;第10-15位码位辅助码,表示零件的材料、毛坯、尺寸和精度等。

66特征码位法:实际生产中,根据分组的应用目标,通常只要求零件全部编码中只有若干特征码属性相似即可。这种仅用部分代码作分组依据,只考虑主要问题而忽略次要问题的分组方法称为特征码。

67码域法:是对零件代码各码位的特征规定几种允许的数据,用它作为分组的依据,将相应码位的特征放宽了范围。

68生产流程分析(PFA):以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为依据,通过分析进行分类这种分组称为生产流程分析。

69聚类分析:是在生产流程资料的基础上,按数理统计学中样本按特征分类的一种多元分析方法,也是一种可以按统计量对分组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70简单标准化:只对相似零件上的功能要素实行标准化。

基本标准化:将相似零件上的基本形状和功能要素二者实行标准化。

主要标准化:将相似零件上的基本形状、功能要素和功能要素配置三者实行标准化。

完全标准化:将相似零件上的基本形状、功能要素、功能要素配置和主要尺寸四个要素都实行标准化。

71成组工艺

是采用成组技术的基本原理,利用零件的相似性对产品工艺进行设计和管理的方法。成组技术就是利用事物客观存在的相似性对事物进行系统化、科学化的聚类处理。

72 复合零件法:在一个零件族中,设计一个能包含这组零件全部的几何特征的零件,作为复合零件,其加工工艺则为该族零件的成组工艺;

复合工艺路线法:根据一个零件族中全部零件的工艺路线,制订一个能包含全部零件加工工序的工艺路线,作为该族零件的成组工艺。

73成组调整

满足“用同一夹具、同一套刀具和辅助刀具加工一组零件;同一零件组内不同零件加工时,允许更换刀具,但主要依靠尺寸的调节来适应;用各种快速调整措施,缩短更换零件时的调整时间”要点的调整称之为成组调整。

74 成组单元:就是指在车间的一定生产面积上,配置一组机床或其他生产设备和一组生产工人,用以完成一定的零件组的全部工艺过程。P77

75成组夹具:在成组技术原理指导下,为完成成组工序而设计、制造的专用夹具称为成组夹具。

76 GT的柔性:通过零件的相似性和可调整的工艺装备来达到制造系统具有柔性的目的。

77 数字控制:是借助于数字、字符和其他符号控制加工、处理与装配等设备的一种可编程的自动化方法。

78 数控加工原理:是把生成工件的刀具工件合成运动分解为机床运动坐标的运动分量,由程序控制自动实现刀具|工件的相对运动,按规定的加工顺序完成共建加工。

79 直线切削控制:直线切削控制系统能够以合适切削加工的控制速度,使刀具沿与机床主要坐标运动方向平行的路径运动。

连续控制:时间上连续地取得参比变量和被控变量,由连续作用产生操纵变量的控制。

点位控制(位置控制):点位控制系统的功能是使机床工作台或主轴运动到规定的份额位置,以实现在该位置点上的加工作业。P89其运动路径与运动速度是次要的,保证达到预定位置的精确度是主要的。

80相对坐标系:是进行坐标平移变换后的运动坐标系,原点相对绝对坐标可变。

81 CNC:是计算机数字控制这是一种数控系统。

82 开环伺服系统:没有位置传感器等组成的反馈单元的控制系统。

闭环伺服系统:可以接受机床工作台的输出反馈信息,并能接受插补器的指令,根据与反馈信号的比较,控制单元发出误差修正指令,对输出进行补偿。

半闭环伺服系统:这类系统的反馈测量用传感元器件安装的位置不是在机床工作台上,而是伺服电动机或驱动丝杠端。

83 可靠性:在规定时间内,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无故障地发挥规定功能与性

能的概率。

84 反馈:控制系统中某一级的信息向其前级的传递成为反馈。

85 自适应控制:指的是为了使制造系统和制造过程顺应应切削过程变化而进行的自我调节控制。

86 误差:实测值与真值之差。

87 定位精度:实际位置与指令规定位置的偏离程度。

重复定位精度:在同一条件下,操作方法不变,进行规定次操作所得的各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

88 分辨率:两个相邻分散细节间可以分辨的最小间隔,如可测量的最小增量,可控制的最小位移增量。

89 数控编程:从零件程序得到加工程序,或由人利用规定的代码和格式制定零件的加工程序,称这一过程为数控零件加工过程。

90 手工编程:编制零件加工程序各步骤所涉及的工作站均由人工完成,称为手工编制程序。

自动编程:指用计算机编制数控加工程序的过程。

91 语言输入:指加工零件的几何尺寸、工艺要求、切削参数和辅助信息等用数控语言编写成源程序后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进一步处理得到零件加工程序清单与控制介质----穿孔带等。

图形输入:指的是用图形输入设备---数字化仪及图行菜单,将零件图形信息直接输入计算机进一步完成加工程序编制。

语音输入:采用语音识别器,将自动编程操作员发出的加工指令声音作为输入,最后完成程序编制,得到程序单与控制介质的输入方式。

92 程序字:一套有规定次序的代码符号,可以作为一个信息单元存储、传递或操作。

93 G指令即准备功能指令:是指定数控机床运动方式,为NC系统的插补运算作好准备,故G指令在程序段中一般位于坐标指令之前,从G00到G90有100种。

M指令即辅助功能指令:它由M字母及其后两位数字组成,共100种——M00至M99.主要用于NC机床加工操作时的工艺措施指令。

94 APT语言:它不仅仅是一种NC语言,也是生成刀具轨迹计算的计算机程序。95计算机辅助设计简称CAD:对产品进行概念设计、功能设计、结构设计直至产生零部件图和装配图。

计算机辅助制造简称:CAM

96 插补:是根据给定的数学函数,在理想轮廓或轨迹的已知点间,确定中间点的一种方法。

97脉冲当量:相对于每一脉冲信号的机床运动部件的位移量称为脉冲当量,又称作最小设定单位

98并行处理:是指计算机在同一时刻或同一时间间隔内完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相同或不相同的工作。

99实时中断:中断是指计算机在执行程序的过程中,当出现异常情况或特殊请求时,计算机停止现行程序的运行,转向对这些异常情况或特殊请求的处理,处理结束后再返回现行程序的间断处,继续执行原程序。

实时系统指系统的计算正确性不仅取决于计算机的逻辑正确性,还取决于产生结果的时间

100逐点比较法:就是每走一步都要将加工点的瞬时坐标同规定的图形轨迹相比较,判断其偏差,然后决定下一步的走向,如果加工点走到图形外面去了,那么下一步就要向图形里面走;如果加工点在图形里面,那么下一步就要向图形外面走,以缩小偏差。这样就能得出一个非常接近规定图形的轨迹,最大偏差不超过一个脉冲当量。

101刀具半径补偿:在轮廓加工中,由于刀具具有一定的半径,刀具中心的运动轨迹并不等于所需加工零件的实际轮廓,在外轮廓加工或内轮廓加工时,刀具中心均要偏移零件外(内)表面一个刀具半径值,这种偏移称为刀具半径补偿。102.柔性制造系统(FMS):是借助于自动化传输、装卸与存储系统和一组加工、处理、检测或装配同计算机控制系统组成的制造系统。

103.DNC:直接数字控制。

104回流率:总回流量/总进入量。

105.进出卡:根据FMS中加工单元的输入与输出绘制的卡片。

106.确定性/静态模型:这种模型可用生产量、制造能力、利用率与生产率等作为FMS系统参数,从总体上评价FMS。但静态模型对FMS的性能估计偏高。排队模型:它以数学规划论中随机理论为基的排队论为依据,并考虑一些动力学特性(如排队顺序)因素。但只能解决较简单的系统问题。

计算机仿真模型:基于计算机的离散仿真为FMS建模提供了最为柔性的方法。可以利用它构造更为接近真实状况的复杂FMS工况,也可用于上述两类模型的仿真。

IDEF建模方法:是在结构化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以进行功能、数据、仿真模型设计、过程描述等获取建模与设计的方法。

107.FMC:(柔性制造单元):是小型化与经济型FMS,它在FMS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介于单机NC机床和FMS之间,通常包括1-2台的加工中心,再配以托盘库、自动托盘交换装置和小型刀库。

108主要物料传输系统:由回转传送带、有轨运输车、无轨自动导向小车系统和搬运与装卸工业机器人组成的物料传输系统。

第二物料传输系统:设置在工作站处,是一个中间环节,其作用是从第一物料传输系统把物料传送给机床或其他加工处理工作站。

109切削过程监控:指的是在加工状态下对刀具、工件、机床的工况和切削过程状态动态变化的信息进行自动检测、处理、识别判断及状态反馈控制。

110检测监视系统:是由切削过程参数传感检测单元、信号处理单元、接口电路和识别决策单元组成。

111数据采集:是传感检测、采样和量化过程的总称。

112信号处理:指的是对信号进行加工,其目的是去除或抑制噪声和进行信号放大,以提高信噪比。

113特征提取:把高维数据经变换或映射成低维的,特征突出、易于识别的样本的过程,称之为特征的提取。

114 (1)工业机器人:是一种可编程的、多功能的操作手,用以搬运物料、零件和工具或通过可变的程序编制可完成多种任务的专用装备。

(2)示教再现机器人:是指在人示教操作后,能按示教的顺序、位置、条件与其他信息反复重现示教作业的机器人。

(3)智能机器人:这是一种依赖于识别、学习、推理和适应环境等智能,决定其

行动或作业的机器人。

115 (1)关节:把两个零(部)件连接起来并有一定的运动关系的结构称为关节。

(2)线性关节:这种关节允许输入与输出杆件间进行相对线性滑动,杆件的轴线相互平行。它又称为L型关节。

(3)正交关节:它也是相对线性滑动,但输入与输出杆件在运动时彼此相互垂直,称之为O型关节。

(4)回转(转动)关节:这类关节可使连接的杆件间进行相对转动,其输入与输出杆件的轴线垂直于转动轴,称之为R型关节。

(5)扭转关节:这类关节也可提供相对转动,但两杆件的轴线平行于相对转动轴,称之为T型关节。

(6)旋转关节:这类关节中输入杆件的轴线平行于关节的转动轴,输出杆件的轴线则垂直于关节的转动轴,称之为V型关节。

116 工作空间:机器人可操作其终端手爪所能包容的空间或操作的空间,有时称之为工作(操作)包络空间。

117控制分辨率:是指机器人的操作控制器和定位系统细分关节工作范围(空间)为控制器可以辨识的最近的空间点的距离。

118终端效应器:机器人的终端效应器又称夹持器,它指的是为了完成规定作业任务而附加在机器人手腕上的专用装置----工具或手抓。

119示教再现:示教再现就是由人工控制法引导机器人完成用户希望机器人应完成的一套作业动作,经编辑后机器人自动再现示教过的全套作业动作。

120位形空间:机器人终端效应器的空间位置与姿态(又简称位姿或位形)的集合称为位形空间。

121有限顺序控制、点位示教再现控制、连续路径控制、智能控制

有限顺序控制:最基本的控制类型,只可用于简单的运动循环作业中,不能实现精密关节位置控制。

点位示教再现控制:这类控制系统中不仅有记录给定工作循环运动顺序的存储,而且有记录与运动循环相关位置的存储,位置与运动顺序都经编程而存入存储器中,作业时进行示教再现。

连续路径控制:与点位示教再现控制一样有示教再现功能,但可实现光滑的连续运动控制。

智能控制:机器人正在愈来愈多地成为智能型,即具备人工智能特征。

122 互锁:是机器人与外部装置互联时协调程序顺序和作业活动的一种手段。输入互锁:是将外围设备发出的信号转换输入机器人控制器的活动。

输出互锁:是机器人控制器发给外围设备的信号,用于控制外围设备的作业和协调机器人与外围设备的作业。

123装配:是指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分立的零件组合连接成有一定功能的新整体。124生产线的平衡:指的是各加工和处理工序及装配工作站(线)上装配任务的排列如何保证每个工序或每个工作站要求的总制作、处理和装配作业时间近乎不变,并有相同或近似相等的总作业时间。

125最小理论装配元:是指装配作业中不可再细分的实际作业任务。

126优先图:根据优先约束条件,用图示法表达装配元的流程顺序,这种图称为优先图。

127平衡延迟:又称平衡损耗,是指因工作站间作业分配不均衡导致的空程时间对装配线无效性的影响程度。

128可装配设计(DFA):在设计产品时,把原先单个零件设计成组合功能零件,以减少装配件数与装配作业数。

129装成率:装配合格率或装成好/坏比、完成装配作业的产品可接受比例。130高质量:指的是企业/公司提供“超过客户期望的品质”,生产出最能使他们满意的产品(货物),提供满意的服务。

131朱兰三步曲:即按“质量规划、质量控制和质量的改进”三步不断提高产品与服务的质量。

132 质量工程:是指从工程的观点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控制。

产品设计中的质量工程:是指在产品设计阶段考虑影响产品质量指标特性的各种变化因素,包括制造产品过程的全部变化因素。

制造过程的质量工程:指的是在产品设计阶段完成后再次利用三次设计法对过程进行设计。

服务中的质量工程:是指在产品售出后对用户正确使用和维护产品的指导与咨询,更换有缺陷或故障的产品,对用户使用产品的维修和补偿

因产品的故障造成用户的损失等一系列为用户服务的活动。

133鲁棒性:它被定义为产品或过程一贯实现目标值得能力,且对于难于控制的因素相对地不灵敏。从产品的角度,也可定义为使产品对不可控的

作业/运作干扰引起的变化影响达到最小的能力。从过程角度,则

可把鲁棒性定义为是过程对不可控的运作干扰引起的影响达到最

低而经常获得优质产品的能力。

134质量损失函数:是度量质量缺陷造成的社会损失的一种测度指标。

135 检测:指的是为了确定产品(零件/组件/部件与整机)或原材料是否满足设计规定的质量水平和技术要求目标值而进行的测量/试等质检活动。

检验:是指在实际或规范的工作条件下对产品的功能、性能、安全性与可靠性及寿命的测定、试验和评价等质量控制活动的集合。

136组织学习:是指利用组织手段,完全独立于现行生产与管理系统之外,对企业产品的目标值合理性的探测、分析、评价和修正的活动。

137随机偏差:它是由随机因素引起的不确定性。

分配偏差:当过程处于稳态时,只存在随机偏差,这种过程被称为处在统计控制状态中。当过程脱离上述状态时出现的偏差称为分配偏差。

138过程能力:指的是当制造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时,过程输出所固有的正常变动范围。

139在线检测:指的是检测器具、装置或工作站在空间上集成在制造系统中的检测方式。

分布式检测:是按过程顺序在关键工序上布置检测工作站的布置方式。

最线检测:它包括产品上市前的综合检测。

离线检测:是指被测件脱离制造过程和生产线,在线外的工作站上完成检测的方式。

140十分之一原则:测量造成的不准确度必须小于或等于容差的十分之一。三分之一原则:测量误差的精密度必须小于或等于被测件许用精密度的三分之一。

141 计算机集成制造简称CIM:是指在所有与生产有关企业部门中集成地用电

子数据处理;是一种新的制造思想和技术形态,是未来工厂的模式,是信息技术与制造过程相结合的自动化技术与科学。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简称CIMS:是指在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与制造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技术把分散在产品设计枣制造过程中各种孤立的自动化子系统有机地集成起来,形成适用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实现整体效益的集成化和智能化制造系统。

计算机辅助设计简称CAD:对产品进行概念设计、功能设计、结构设计直至产生零部件图和装配图。

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简称CAE:对产品零部件力学性能、物理性能、产品功能等进行分析以及考虑到成本等因素的优化设计功能。

142 IDEF0:指描述系统的功能活动及其联系。用于建立制造系统的体系结构模型。

IDEF1:用以描述系统信息及其联系,用于建立系统信息模型作为系统数据库设计的依据。

IDEF2:用于系统动态模拟。

143派生式CAPP:是利用零件的相似性来检索现有的工艺规程的一种软件系统,该系统是建立在成组技术的基础之上,按照零件几何形状或工艺的相似性归类成族,建立该零件族零件的典型工艺规程,即该零件族中零件加工所需要的加工方法,加工设备,工具,夹具,量具及其加工顺序等,其具体内容可根据系统的开发程度而定。生成式CAPP:不需要事先储存零件族的成组工艺过程然后检索修改。但需要各种工艺知识并存在数据库内供调用,再利用程序系统中对各种工艺决策制定的逻辑算法自动生成工艺过程。144 波特率:是指每秒钟内传输的数据位数。

145 控制器局域网简称CAN是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现场总线之一。

146 分组交换技术:分组交换也称包交换,它是将用户传送的数据划分成一定的长度,每个部分叫做一个分组。在每个分组的前面加上一个分组头,用以指明该分组发往何地址,然后由交换机根据每个分组的地址标志,将他们转发至目的地,这一过程称为分组交换。

147 带宽:在通信线路上能被传输的最高和最低频率之间的范围。

148 ISO/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 简称OSI)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联合制定的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为开放式互连信息系统提供了一种功能结构的框架。

工厂自动化协议简称MAP:为使自动化生产作业中的计算机、PLC、机器人、数控机床等设备能进行通信互联网而建立的适合工厂LAN的制造自动化的一种协议。

办公自动化协议简称TOP:是美国波音公司开发的一种用于办公自动化的局域网协议。

149 可重组制造系统简称RMS:一种能按市场需求变化和系统规划与设计规定,以重排(重新组态)、变形、重复利用和更新系统组态或子系统的方式,短的设计建造时间和斜升时间,高的质量和投资效益,快速调整制造过程、制造功能和制造生产能力的可变制造系统。

150可重组性:指的是一种可按规划与设计规定变化,利用子系统、模块或组元重新排列、变形、更替、剪裁和革新等手段改变系统的布置,更新过程,变换

功能,改变输出量,以迅速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选择题

1.自动化是指把用于操作和控制生产的一种技术。

A.机械、电子和计算机B.电机、机床和传输装置

C.液压、气动和光信号D.继电器、半导体和PLC

2.在自动线中设置缓冲存储器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产品质量B.降低产品成本

C.增加适应能力D.提高工作效率

3.闭环伺服系统与半闭环伺服系统相比,其特点是

A.稳定性好,精度高B.稳定性好,精度低

C.稳定性差,精度高 D.稳定性差,精度低

4.在轮廓控制系统中,NC机床之所以能加工出形状各异的零件,主要是因为有了

A.计算机B.两个以上进给轴

C.编程功能D.插补功能

5.产品出厂都要提供合格证,这属于

A.质量控制B.质量评价

C.质量保证D.质量规划

6.决定FMS形式的主要因素是

A.工件流B.刀具流

C.切屑流 D.信息流

7.机器人的关节可使连接的杆件进行相对转动,其输入/输出杆件的轴线垂直于转动轴,该关节称为A.正交关节B.回转关节C.扭转关节D.旋转关节

8.在采用机械连接与固紧的装配作业中,利用零件包容与被包容界面间的运动约束把它们联系起来的方法,称为

A.铆接B.压配合C.滑动配合D.挤压与胶合

9.下列概念中,哪一种是错误的。

A.离线检测时零件脱离制造过程,在距生产线一定距离的检测站上进行检测

B.离线检测存在制造和检测的延时

C.离线检测的输出超差风险小

D.离线检测不能及时发现输出质量问题

10.用分类编码系统划分零件族(组)时,常用()确定分组的相似性的尺码

A.特征码位法和聚类分析法B.特征码位法和码域法

C.聚类分析法和码域法 D.聚类分析法、特征码位法和码域法

11.AC控制是指

A.闭环控制B.半闭环控制C.群控系统D.自适应控制

12.某坐标测量机的触针由电机驱动,但仍由操作者进行导向,数据处理和计算由计算机完成,该坐标测量机的控制方式为

A.计算机辅助手动控制B.手动控制

C.计算机辅助电动控制D.直接计算机控制

13.为了实现机床加工过程的计算机控制,需要将切削扭矩信号(电压)输入控制计算机,这时需要采用

A.数/模转换接口B.开关量输入接口

C.脉冲计数器D.模/数轮换接口

14.有功率放大和反馈功能,把控制对象输出与数控装置输出的指令信号比较,修正输出的控制系统称为

A.开环控制系统B.闭环控制系统 C.半开环控制系统D.半闭环控制系统

15.FMS适用于下述哪种生产类型

A.多品种中小批量B.高生产率大批量C.低生产率小批量D.单件生产

16.在同一条件下,操作(测定)方法不变,进行规定次操作(测定)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称为A.精度B.定位精度C.重复定位精度D.测量精度

17.只要求被控对象达到工作上给定目标位置的控制方式,称为

A.直线切削控制B.点位控制C.轮廓控制D.点位直线控制

18.有一类坐标测量机的X与Y向运动由工作台完成,触针只作Z向运动,这类坐标测量机结构为A.立柱式B.桥式C.门架式D.悬臂式

19.以GT为基础开发出的CAPP系统为

A.生成式CAPP B.派生式CAPP C.混合式CAPP D.创成式CAPP

20.当制造系统的输出误差偏离正常统计分布范围时,此种偏差称为

A.随机偏差B.分配偏差C.随机与分配偏差D.三者均不是

21.下述哪种代号为描述系统的功能及其联系,用于建立制造系统的体系结构模型

A.IDEF0 B.IDEF1 C.IDEF2 D.IDEF1X

22.某一生产类型其装备能适应不同品种制造,加工顺序决定于控制的程序,且可变顺序,此类生产类型为

A.柔性自动化B.刚性自动化 C.可编程自动化D.工序自动化

23.某机器人操作机由4个刚体组成,具有20个关节约束,则该操作机的自由度数为

A.16 B.5 C.3 D.4

24.在数控机床加工零件的过程中,主轴转速为

A.不可控输入变量B.可控输入变量C.输出变量D.固定输入变量

25.在生产车间中,由一组生产工人共同完成相关零件组的全部工艺过程的成组生产组织称为

A.成组调整B.成组生产C.成组单元D.成组工艺

26.在X—Y平面上加工一条与X轴成30o夹角的直线,应采用

A.直线切削控制系统B.点位切削控制系统

C.闭环控制系统D.轮廓切削控制系统

27.机床Z轴的正方向定义为

A.刀具远离工件的方向B.刀具趋近工件的方向

C.主轴运动方向D.用户指定的方向

28.制造系统从外部输入原材料、坯件及配套件,输出成品与弃物的活动,称之为

A.能量流B.物料流C.信息流D.资金流

29.生产装备按加工处理和装备工序的顺序固定不变,其生产效率高,投资大,此类自动化的生产类型为A.刚性自动化B.可编程自动化C.柔性自动化D.工序自动化

30.刀具的运动路径被连续控制,并由合成运动在工件表面上得到要求的几何形状、精度和表面质量,此类数控的控制类型为

A.点位控制B.直线切割控制C.轮廓控制D.点位直线控制

31.系统反馈测量所用传感元件安装的位置不是在机床工作台上,而是在伺服电机或驱动丝杆端,此类控制为

A.开环控制B.半开环控制C.闭环控制D.半闭环控制

32.零件分类编码结构为码位之间属递阶隶属关系,即除第一码位内的特征外,其后各码位特征含义都要根据前一位确定,此类结构为

A.链式结构B.树式结构C.混合式结构D.三者都不是

33.按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功能分类,机器人能按预定的顺序、定位和条件信息完成规定动作,此类机器人称之为

A.顺序控制机器人B.示教再现机器人C.智能机器人D.操作机器人

34.单个偏差(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是无法测定的,而足够多的样本总体的统计结果服从某种分布规律,如正态分布规律。这种偏差称为

A.随机偏差B.分配偏差C.随机和和配偏差D.设备故障所引起偏差

35.机器人终端效应器的空间位置与姿态的集合称为

A.位形空间B.工作空间C.工作容积D.操作空间

36.描述一个自由刚体在空间的形位,最多需要的自由度数为

A.3个B.6个C.12个D.5个

37.制造能力PC与下述哪条内容密切相关

A.工人的技术水平B.工厂的管理水平C.生产率D.设备水平

选择题答案

1.A

2.D

3.C

4.B

5.C

6.A

7.B

8.C

9.D 10.B 11.D 12.C 13.D 14.B 15.A 16.C 17.B 18.A

19.B 20.B 21.A 22.C 23.D 24.B 25.C 26.D 27.A 28.B 29.A 30.C 31.D 32.B 33.A 34.A 35.B 36.B 37.C

先进制造技术名词解释及简答带答案

名词解释: 广义制造:包括市场分析、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生产准备、加工装配、质量保证、生产过程管理、市场营销、售前售后服务,以及报废后的回收处理等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一序列相互联系的生产活动。 狭义制造:是指生产车间内与物流有关的加工和装配过程。 先进制造技术(A MT):是指在传统制造技术基础上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材料、能源以及现代管理技术的成果,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加工装配、检验测试、经营管理、售后服务乃至回收的制造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的生产,提高对动态多变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制造技术的总称。 制造系统:是指由制造过程及其所涉及的硬件、软件和人员组成的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是一种可重复编程的多自由度的自动控制操作机,是涉及机械学、控制技术、传感技术、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技术为一体的现代制造业的基础设备; 柔性制造技术:是集数控技术、计算机技术、机器人技术以及现代管理技术为一体的现代制造技术。 柔性制造系统(F MS):由若干台数控加工设备、物料运储系统和计算机控制的信息系统组成的,通过改变软件程序适应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的自动化制造系统。 绿色产品(G P):绿色产品是指在产品全生命周期内,能节约资源和能源,对生态环境无危害或少危害,且对生产者及使用者具有良好保护性的产品。 高速加工技术:是指采用超硬材料的刀具和磨具,能可靠地实现高速运动的自动化制造设备,极大地提高材料的切除率,并保证加工精度和加工质量的现代制造加工技术。 制造业:是指将制造资源,包括物料、设备、工具、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力等,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和消费的产品的行业。 计算机集成制造(C IM):借助于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将企业中各种与制造有关的技术系统集成起来,使企业内的各类功能得到整体优化。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CIMS 是在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及其软件,将制造工厂全部生产活动所需的各种分散的自动化系统有机地集成,是适合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的系统。 广义制造自动化:产品设计、企业管理、加工过程、质量控制等产品制造全过程及各个环节综合集成自动化。 柔性:指制造系统对系统内部及外部环境的一种适应能力,也是指制造系统能够适应产品变化的能力。 超精密切削加工:超精密切削加工主要指金刚石刀具超精密车削,主要用于加工铜、铝等非铁金属及其合金,以及光学玻璃、大理石和碳素纤维等非金属材料。 简答题: 1. 简述柔性、FMS 的定义?柔性制造系统( FMS )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都有什么功能?简述柔性制造系统( F MS)的工作过程?柔性制造系统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柔性:指制造系统对系统内部及外部环境的一种适应能力,也是指制造系统能够适应产品变化的能力。 FM S:柔性制造系统是由若干台数控加工设备、物料运储装置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组成,并能根据制造任务或生产品种的变化迅速进行调整,以适应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的自动化制造系统。 :__ _ _ __

1计算机操作系统试题之名词解释

操作系统是方便用户、管理和控制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的系统软件(或程序集合)。从用户角度看,操作系统可以看成是对计算机硬件的扩充;从人机交互方式来看,操作系统是用户与机器的接口;从计算机的系统结构看,操作系统是一种层次、模块结构的程序集合,属于有序分层法,是无序模块的有序层次调用。操作系统在设计方面体现了计算机技术和管理技术的结合。 windows7操作系统 windows xp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地位: 操作系统是软件,而且是系统软件。它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大致可以从两方面体会:对内,操作系统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各种资源,扩充硬件的功能;对外,操作系统提供良好的人机界面,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它在整个计算机系统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 计算机操作系统试题之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原语:它是由若干条机器指令所构成,用以完成特定功能的一段程序,为保证其操作的 正确性,它应当是原子操作,即原语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操作。 ●设备独立性:指用户设备独立于所使用的具体物理设备。即在用户程序中要执行I/O操 作时,只需用逻辑设备名提出I/O请求,而不必局限于某特定的物理设备。

●文件的逻辑结构:又称为文件逻辑组织,是指从用户观点看到的文件组织形式。它可分 为两类:记录式文件结构,由若干相关的记录构成;流式文件结构,由字符流构成。 ●树形结构目录:利用树形结构的形式,描述各目录之间的关系。上级目录与相邻下级目 录的关系是1对n。树形结构目录能够较好地满足用户和系统的要求。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 程,以及方便用户的程序的集合。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处理机管理、内存管理、I/O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用户接口。 ●位示图:它是利用一个向量来描述自由块使用情况的一张表。表中的每个元素表示一个 盘块的使用情况,0表示该块为空闲块,1表示已分配。 ●置换策略:虚拟式存储管理中的一种策略。用于确定应选择内存中的哪一页(段) 换出 到磁盘对换区,以便腾出内存。通常采用的置换算法都是基于把那些在最近的将来,最少可能被访问的页(段)从内存换出到盘上。 ●用户接口:操作系统提供给用户和编程人员的界面和接口。包括程序接口、命令行方式 和图形用户界面。 ●死锁:指多个进程因竞争资源二造成的一种僵局,若无外力的作用,这些进程将永远不 能再向前推进。 ●文件系统:OS中负责管理和存取文件信息的软件机构。负责文件的建立,撤消,存入, 续写,修改和复制,还负责完成对文件的按名存取和进行存取控制。 ●进程:进程是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的运行过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 立的基本单位。 12.wait(s)原语 wait(s) :Begin Lock out interrupts; s = s – 1; If s < 0 then Begin Status(q) = blocked; Insert(WL, q); Unlock interrupts; Scheduler; End Else unlock interrupts; End 13.链接文件 逻辑文件中的不同记录可以存储在离散的磁盘块中。每个盘块中都设置了一个指向下一个盘块的链接指针,用这些指针可将一个文件中的所有盘块拉成一条链,而在文件控制块中的“文

华师大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声调:指的是依附在声韵结构中具有区别意义的音高变化。 2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构词单位,是构词的备用单位。 3兼类:指在词义上有联系,并在不同的场合经常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的的词类的语 法功能的词。 4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法成分的分句加上贯通全句的句调构成的。根据分句间的意义关系划分,复句可分为联合复句、偏正复句两大类。 5零声母:有一些音节的开头不是辅音而是元音,这就是说,它们的声母是“零”,所以把不用辅音充当声母的字称为“零声母字”。 6离合词:现代汉语中有些词可以拆开来使用,如“洗澡”、“理发”合起来算一个词,分开用时“我洗了个澡”,“我这个月理了两次发”,算两个词。这类词称之为离合词。 7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划分词类的目的在于说明语句结构规律和各类词的用法,分类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三方面。 8紧缩句:是由复句紧缩而成,紧是紧凑,指语气上紧,隔开分句的语音停顿没有了,缩是缩减,指结构上有些词语被压缩掉了。是分句间没有语音停顿的特殊复句。 9辅音的发音部位:指发辅音时发音器官形成阻碍的部分,例如发辅音【p】时,上下唇形成对气流的阻碍,因此,双唇就是【p】的发音部位。 10成词语素: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叫成词语素,能够单独成词,也能够跟其他语素组合成词。 11活用:在特定的条件下为适应某种修辞上的需要,将甲类词偶尔或临时用在乙类词 上,这就是词的活用。 12句型:是句子的结构类,即根据句法成分的配置格局分出来的类。共分成两个大类:单句和复句。 13语流音变: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可能由于邻近音的影响,或自身所处地位的不同,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在发音上产生一些变化,这种现象叫“语流音变”。14语义场:若干具有共同核心义素的词语(以义项为单位)构成的聚合体,就是语义场,又叫词汇场,有时简称义场或词场。 15语法功能:词与词相结合的能力和词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 16语义指向:是句子中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主要指非连续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 绪论 1、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2、现代汉语:广义的包括各种方言,狭义的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标 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3、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 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4、方言:是语言内部的地方变体。 5、共同语:人类社会统一体所通用的语言。 6、能记:是能为人们以某种方式(如视觉、听觉)感知得到的外在形式; 7、所记:是符号形式所表示的意义或内容; 8、语系:依据共同历史来源划分出来的类别,同一语系的语言还可以依据亲疏关系划分出若干语族和语支; 语音 1、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就是语音。 2、音高: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发音体在一定时间内颤动次数的多少。 3、音强:声音的强弱,也叫音势或音量,决定于一定时间内音波振动幅度的大小。 4、音长: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音波持续时间的长短。 5、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个性、特色,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黄本) 6、音节: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是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 7、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断,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的。 8、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9、塞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完全闭合,从肺部出来的气流积聚在受阻碍部分,阻塞部分突然打开,气流迸裂而出,造成爆发色彩的音。 10、擦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靠近,形成缝隙,气流从缝隙挤出,造成摩擦音。 11、塞擦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完全闭合,阻住气流,然后逐步放开,形成一条窄缝,让气流从窄缝挤出,造成塞擦音。 12、鼻音:发音时软腭下垂,鼻腔通路打开,口腔里形成阻碍的两部分完全闭合,气流不能从口腔通过,转道鼻腔流出,发出鼻音。 13、边音:发音时舌尖和上腭的某一点接触,形成阻碍,舌的两边松弛、自然,气流沿舌的两边(或一边)流出,造成边音。

自考现代制造系统名词解释整理

1.生产:利用一系列能量把原材料转化为产品,每种能量的作用规定了物料的物理与化学特性的变化。P1 2.制造:广义:包括制造企业的产品设计、材料选择、规划、制造生产、质量保证、管理和营销的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活动与运作(作业)。 狭义:指利用工具、装备或装置把原材料转换成产品/货物的生产。P1 3.机械模式:是机械自动化的生产模式,是以机械论为主导,不承认个体的创造性和主动性。P2 4.生物模式:主张摒弃机械模式的泰勒制,实行目标管理,子提出目标和要求,注重实施者的自主性,对项目提供必要的资源,明确达到的目标和验收结果。P2 5.社会模式:就是主张从系统工程的观点研究人与人和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他们执行集成系统管理,使企业形成“系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相乘效果”。P2 6.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一体化模式:充分利用知识、信息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最新成果,尊重人,充分发挥人的作用,实施小组与群体/工段/集团自组织、动态快速响应和不断改进与创新的人鱼自然和谐的模式。P2 7.自动化:是指把机械、电子和计算机系统用于操作和控制生产的技术。P4 8.工厂自动化:实现机械工业各种作业的流水生产,对流水作业的设备或装置实施自动控制。P4 9.办公自动化:是以企业/工厂的信息流自动化为目标,利用计算机提高办公效率,从而实现高效生产的经营管理业务。P4 10.“三高”:高污染、高物耗、高能耗。 11.绿色制造(P6) :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最少化,能耗最少化和空气与水污染最少化。 12.准时制造生产(及时生产):即“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这也就是Just in Time(JIT)一词所要表达的本来含义。这种生产方式的核心是追求一种无库存的生产系统,或使库存达到最小的生产系统。为此而开发了包括“看板”在内的一系列具体方法,并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生产经营体系。 13.灵捷制造:是指制造系统在满足低成本和高质量的同时对变化莫测的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应。 14.TCS(使顾客完全满意):是指超越顾客的期望,适应顾客需求变化、利用需求变化和改变(或引导)需求变化,使企业成为市场竞争的赢家。 15. TQCSE中的T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采用自动化技术,能缩短产品制造周期,产品上市快;二是提高生产率。Q的含义是采用自动化系统,能提高和保证产品质量。C的含义是采用自动化技术能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S 也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利用自动化技术,更好地做好市场服务工作;二是利用自动化技术,替代或减轻制造人员的体力和脑力劳动,直接为制造人员服务。E 的含义是制造自动化应该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废弃物和环境污染,有利于实现绿色制造。 16.制造过程:(P9)是指制造产品和服务的活动集合。 17.5M:即作为生产对象的物料(Material),包括制造产品和服务的主要原材料、配件、元器件和辅助材料;作为劳动力主体的人(Man);作为生产资料(Machine)的设施、机器、装置和工辅具等;作为支持制造生产的相关信息、情报(Message)、知识和方法;资金(Money).

操作系统名词解释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地组织工作流程以及方便用户的程序集合。操作系统的特征 1、并发性(Concurrence) 并发性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具有此特性的程序称并发程序。 在多道程序环境下,并发性是指在一段时间间隔内宏观上有多道程序同时运行,但在微观上可能是交替 或顺序运行的。 并行性(parallel)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具有此特性的程序称并行程序。 并行执行意即同时执行。 并行是一种物理的、或微观的同时性概念。 并发是一种逻辑的、或宏观的同时性概念。 单处理机系统不能实现并行,但可实现并发。 多处理机系统既可实现并发,又可实现并行。 2共享性 是指OS与多个用户程序共同使用计算机系统中的资源。 资源共享方式 互斥共享:指某个资源在一段时间内只允许一个进程使用,这种资源称临界资源。 同时共享:指某个资源在一段时间内允许多个进程同时使用。但这里的同时的概念是宏观的,微观上则可能 是交替地对资源进行访问。 3、虚拟性 虚拟是指将一个物理的实体变为若干个逻辑上的对应物。前者是实的后者是虚的,是一种感觉性存在,如虚 存、虚网、虚设备、虚文件等。 4、异步性又称:不确定性: 多道程序环境下,进程以独立的、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即为异步运行方式。 但只要运行环境相同,进程虽经多次运行,都会得到完全相同的结果。 注意:并发性和共享性是OS的两个最基本的特征,这两者之间又是互为存在条件的。 1.6 操作系统的分类 批处理操作系统(多道批处理) 分时操作系统 实时操作系统(前三个为基本操作系统) 嵌入式操作系统 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 分布式操作系统 1.7 操作系统的功能 1、处理机管理 2、存储管理 3、设备的管理 4、文件管理 5、用户接口 进程是具有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上的一次运行活动,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独立单位。 作业:把一次业务处理过程中,从输入开始到输出结束,用户要求计算机所做的全部工作,称为作业 进程状态间转换 在进程运行过程中,由于进程自身进展情况及外界环境的变化,这三种基本状态可以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换j 就绪—运行 k 运行—就绪 l 运行—等待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题第一章: 绪论 1.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2.语言: 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形式),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3.文学语言: 文学语言,又称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并符合规范化的语 言。 4.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 代xx著作为语法规范。 5.方言: 方言俗称地方话,它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是局部地区的 人民使用的语言。 6.基础方言: 作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的方言就叫做基础方言。 第二章: 语音

从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负载一定意义的声音叫语音。 2.音高: 音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颤动的快慢。 3.音强: 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它与发音体颤动的幅度的大小有关。 4.音长: 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的颤动的时间的久暂。 5.音色: 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颤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6.音素: 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7.辅音: 辅音是气流在口腔或喉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 8.元音: 元音是气流颤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 9.音节: 音节由音素构成,是交谈时自然感觉到的最小语音单位。 10.声母: 声母,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

韵母,位于音节的后段,由元音或元音加辅音构成。 12.声调: 声调,指的是依附在声韵结构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13.音位: 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14.发音部位: 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叫做发音部位。 15.声母的发音方法: 指的是,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况。 16.调值: 调值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音值或读法。 17.相对音高: 相对音高就是用比较的方法确定的同一基调的音高变化形式和幅度。 18.调类: 调类是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 19.儿化: “儿化”指的是一个音节中,韵母带上卷舌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 20.辅音音位: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总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有民族共同语。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汉语作为一种语言,具有一切语言共同的属性。即从结构上说,它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从功能上说,它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2.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确立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明确的、一致的标准,并用这种标准消除语音、词汇和 语法方面存在的一些分歧 3.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4.-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 汉民族共同语。 5.文学语言:是经过加工、规范的书面语,是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现代汉语的文学语言不仅包括文 艺作品语言,也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著作的语言。文学语言主要在书面上,也在口头上为民族文化生活和社会活动的各方面服务,它对民族语言的健康发展有极大地推动作用。 6.方言:是语言内部的地方变体,是语言的地域分支。 7.次方言:由于在同一方言内部仍存有语言分歧现象,常常把一种大方言再分列若干方言片,又称次方 言。 8.地点方言:次方言下再分成一些小的方言点称作“土语”,即地点方言。 9.共同语:人类社会统一体所通用的语言。 6 能记:是能为人们以某种方式(如视觉、听觉)感知得到的外在形式 7 所记:是符号形式所表示的意义或内容; 的交际职能能以实现的物质手段,语言必须凭借语音这个物质载体才能表达出来。一切语音都具有三方面的性质,即物理性质、生理性质和社会性质。 2. 出的声音就高;反之,声音就低。汉语的音调有高低升降的变化,主要是音高的变化。 3. 的幅度大,声音就强;反之,声音就弱。普通话语音的轻声和非轻声音节的主要区别就是音强的不同。 4. 反之,声音就短。在普通话中,轻声音节的音长要比非轻声音节短一些。 5.,指的是声音的个性、本质、特色,是一种声音区别于另一种声音的本质特征, 是用来区别意义的最重要的要素。音色是由发音体振动的不同形式(包括发音体的不同、发音方法的不同、发音时共鸣器形状的不同)决定的,只要其中有一项因素改变,就可以形成不同的音。 6. 出的就是音素。音素可以分为元音音素和辅音音素两大类,普通话语音共有32个音素。 7.塞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完全闭合,从肺部出来的气流积聚在受阻碍部分,阻塞部分突然 打开,气流迸裂而出,造成爆发色彩的音。 8.擦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靠近,形成缝隙,气流从缝隙挤出,造成摩擦音。 9.07/05塞擦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完全闭合,阻住气流,然后逐步放开,形成一条窄缝, 让气流从窄缝挤出,造成塞擦音。汉语里的塞擦音有j q zh ch z c 10.鼻音:发音时软腭下垂,鼻腔通路打开,口腔里形成阻碍的两部分完全闭合,气流不能从口腔通过,

现代制造系统

现代制造系统 专业工业工程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电解磨削 【摘要】: 摘要:制造技术是使原材料变成产品的技术的总称,是国名经济得以发展,也是制造业本身赖以生存的关键基础技术。机械制造是各种机械、机床、工具、仪器、仪表制造过程的总称。机械制造技术是研究这些机械产品的加工原理、工艺过程和方法以及相应设备的一门工程技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机械制造这个传统工业焕发了新的活力,增加了新的内涵,使机械制造业无论在加工自动化方面,还是在生产组织、制造精度、制造工艺方法方面都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 Abstract: Abstract: Th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s to make the raw materials into products, and technical customers, is a country name to develop the economy, but also the key to the survival of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itself, the underlying technology. Manufacturing all kinds of machinery, machine tools, tools, instruments, meters manufacturing process in general.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s to study the principles of these products processing machinery, process equipment and methods, and a corresponding engineering. With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specially microelectronics and computer technology, machine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glow this tradition a new vitality, new content added, so that the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terms of process automation, or in the production organization Manufacturing precision,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have undergone remarkable changes. 【关键词】: 特种加工;电解磨削;

现代汉语2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语法: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大小音译结合体的聚合组合规律(高更生) 2.语法单位:构成语法体系的大小不同的音译结合体 3.语法体系:一是指语法系统,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 二是指语法学体系,即语法学说的系统性。它是研究和解释语法事实时所用 的分析方法、分类术语的系统性。 4.句法结构:由词构成的组合体 5.句法成分:句法结构的组成成分 6.词类: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 7.实词: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意义实在的词。 8.虚词: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只有语法意义的词 9.短语:意义上和语法上能搭配而又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是介于词和句子之间的语言单位。 10.主语是被陈述的对象;谓语是陈述主语的;动语是支配涉及后面的宾语的成分;宾语是 动作所支配、所关涉的对象;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状语是谓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补语是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 11.中心语:偏正短语、中补短语里的中心成分。 12.独立语:句子里的某个实词或短语,跟前后别的词语或句法成分没有结构关系即不互为 句法成分,但又是表达上有作用的成分,这种没有配对的特殊成分叫独立语。 13.单句:由短语或词充当的,有特定的语调,能独立表达一定意思的语言单位。 14.句型:按句子结构类型划分出来的类;句类是根据全句语气分出来的类。 15.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做句法成分得分句加上贯通全句的句法 成分 填空题 1.语法的性质:抽象性、稳固性、民族性、层级性。 2.词类划分的三个依据:意义、形态、功能。 3.虚词的三个特点:一是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二是不能单独成句,不能单 独做句法成分;三是不能重叠 4.短语的五种基本类型: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中补短语、联合短语 5.短语的两大功能:做句法成分,独立成句 6.句法成分:主谓宾、定状补、动语、中心语 7.句型: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主谓句又分为: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非主谓句又分 为: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叹词句、拟声词句。 8.句式:主谓谓语句、主谓作宾句、把字句、被字句、连谓句、兼语句、双宾句。 9.句子的变换方法:移位、增添、删减、替换。 10.语法研究的三个层面:句法分析、语义分析、语用分析 11.复句类型:联合复句、偏正复句 12.联合复句:并列复句、顺承复句、解说复句、选择复句、递进复句 13.偏正复句:条件复句、假设复句、因果复句、目的复句、转折复句。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归纳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归纳 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六书: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六书”理论进行了阐述。“六书”指的是: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这是六种不同的造字方法。 3.假借:本无其字而根据被记录的词的读音,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已有汉字表示新词的一种方法。这种由于音同或音近而被借来表示另外意义的字叫假借字。 4.转注:部首相同,声音相同或相近,意义相通,可以互相训释的字。 5.隶书:隶书是秦汉时期所用的字体,分为秦隶和汉隶,秦隶是古今文字的转折点。 6.部首:部首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部件,是字书中各部的首字。 7.部件:部件又称偏旁,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 8.浊声母:声带颤动而产生的声母。 9.零声母:有的声母不以辅音开头,元音前头那部分是零,习惯上叫零声母。 10.鼻化元音:发音时,软腭下降,口腔和鼻腔同时打开,元音就会带上鼻音色彩,这种元音叫做鼻化元音。 11.鼻韵母:由一个或两个元音音素后面带上一个鼻辅音作韵尾的韵母叫鼻韵母。 12.四呼:四呼是我国传统音韵学上按有无韵头及韵头的不同对韵母所作的分类,即把韵母分为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简称“四呼”。 13.押韵:把两个以上的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放在诗句的同一位置上,使声音和谐悦耳。 14.声调:贯穿整个音节的语音的高低升降变化,是整个汉语中不可缺少的成分,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其性质主要取决于音高,又叫字调。 15.调值:是声音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 16.调类: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 17.儿化:儿化指的是后缀“儿”与它前一个音节的韵母合成一个音节,并使这个音节带上卷舌的音色的一种特殊的音变规律。 18.轻声:轻声是一种特殊的音变现象,一定条件下读得又短又轻的句子。 19.离合词:某些合成词在使用中往往可以扩展,变成了词组。这种结合在一起时是词,扩展后是词组的合成词,叫离合词。 20.派生词:词根语素和词缀语素合成的词,称为派生词。 21.复合词:由词根语素和词根语素合成的词,叫复合词。 22.真词缀:位置完全固定,意义基本虚化,读音大都弱化的词缀。 23.类词缀:类词缀指位置基本固定,意义正在类化、读音保持不变的词缀。类词缀是由词根向词缀转化的过渡形式。 24.区别词:不能直接做谓语的形容词是非谓形容词,又叫区别词。 25.偏义复词:凡是由一个表义语素和一个别义语素构成的联合型复合词,就是偏义复词。 26.文言词:文言词是现代汉语词取代了的古语词,它所表示的事物、现象或概念在现实生活中还存在,但已为新产生的词所取代。 27.历史词:历史词是表示历史上曾经存在过,而如今已经消亡了的事物的词。 28.方言词:方言词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方言词指各种方言里的词,狭义的方言词指从方言里吸收进普通话的词。 29.外来词:外来词是从外族的语言词汇中吸收进普通话词汇中的词,也叫借词。 30.新造词:利用原有的语言材料,按照原有的构词方式构成的,采用新的形式,表

自动化制造系统复习题

《自动化制造系统》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系统 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各个要素组成且具有一定功能的整体。 2.自适应控制 系统本身能够随着环境条件或结构的不可预计的变化,自行调整或修改系统参量的控制系统。 3.顺序控制 按照预先设定好的顺序使控制动作逐次进行的控制。 4.VR技术 是一种最有效模仿人在自然环境中的视、听、动等行为的高级人机交互技术。 5.FMS 在计算机统一控制下,有自动装卸与运输系统将若干台数控机床或加工中心连接起来构成的一种适合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的先进制造系统。 6.物流系统 对工件、工具和配套装置及材料进行移动与存储的系统,主要完成物料的存储、输送、装卸、管理等功能。 7.产品柔性 系统能经济而迅速地转向生产新产品的能力,及转产能力。 8.自学习控制系统 如果计算机能够不断地根据受控对象运行结果积累经验,自行改变和完善控制规律,使控制效果愈来愈好,这样的控制系统即为自学习控制系统。 9.AGV 一种有蓄电池驱动,装有非接触导向装置,在计算机控制下,自动完成运输任务的物料运载工具。 10.在线检测 指在设备运行、生产不停顿的情况下,对设备和加工过程运行状态的信息数据进行采集的方式 11.自动化制造系统 在较少人工直接或间接干预下,将原材料加工成零件并组装成产品,在加工过程和装配过程中实现工艺过程自动化。 12.程序控制 如果计算机控制系统是按照预先编制的固定程序进行自动控制,则这种控制称之为程序控制。 13.制造过程检测自动化 利用各种自动化检测装置,自动检测被测量对象的有关参数,不断提供各种有价值的信息和数据。 14.闭环控制 系统的输出信号对系统的控制作用具有直接影响的控制方式 15.结构工艺性 指产品和零件在保证使用的前提下,力求能够采用生产率高,劳动量小,材料消耗少和生产成本低的方法制造处理。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重点名词解释和部 第一章:绪论 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 第二章语音 1.语音表达时声音的高低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取决于发音体声带的质地。第二,取决于对喉部肌肉的控制。第三,取决于呼出的气流的强弱。 2.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音强取决于发音体的振动幅度。 3.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的久暂。 4.音色又称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5.语音的三大属性:生理属性,物理属性,社会属性(根本属性)。 6.音素:最小的语音单位。这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7.辅音: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到阻碍而形成的音叫辅音。 8.元音: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元音。 9.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 10.声母:指音节中元音前头那部分,大多是音节开头的辅音。 11.韵母:指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 12.声调:指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13.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14.汉语拼音方案用途:给汉字注音;推广普通话的工具;各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帮助外国人学汉语;音译人名、地名和科学术语;编制索引和代号。 15.押韵又叫压韵,指的是韵文中某些句子的末尾用上同“韵”的字。 16.调值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 17.音节结构有如下特点:一个音节最多可以用四个音素符号拼写;音节可以没有辅音;汉语音节不能没有声调,不能没有韵腹,可以没有辅音声母、韵头和韵尾。 18.音变是指语音在语流中的变化,人们说话、朗读时,连续发出一连串的音节,被称之为“语流”。在语流中,音素与音素之间,音节与音节之间,往往会互相影响,从而产生一些变化,这种语音的变化现象就叫做音变。 19.在语流中,有些音节的声调起了一定的变化,与单读时调值不同,这种变化叫做变调。 20.轻声:在一定的条件下读得又短又轻的调子。是四声的一种特殊音变。具有区别词义和词性的作用。 21.儿化:是指后缀“儿”与它前一音节的韵母结合成一个音节,并使这个韵母带上卷舌音色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可以区别词义,区分词性,表示细小、亲切或喜爱的感情色彩。

自动化制造系统复习题.doc

《自动化制造系统》复习题 、名词解释 1?系统 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备个要素组成且具有一定功能的整体。 2.自适应控制 系统木疗能够随着环境条件或结构的不可预计的变化,白行调整或修改系统参量的控制系统。 3.顺序控制 按照预先设定好的顺序使控制动作逐次进行的控制。 4.VR技术 是一种故有效模仿人在白然环境中的视、听、动等行为的高级人机交互技术。 5.FMS 在计算机统一控制下,有自动装卸与运输系统将若干台数控机床或加丁?屮心连接起来构成的一种适合多品种,屮小批量生产的先进制造系统。 6.物流系统 对工件、工具和配套装置及材料进行移动与存储的系统,主要完成物料的存储、输送、装卸、管理等功能。 7.产品柔性 系统能经济而迅速地转向生产新产品的能力,及转产能力。 8.自学习控制系统 如果计算机能够不断地根据受控对象运行结果积累经验,自行改变和完善控制规律,使控制效果愈來愈好,这样的控制系统即为自学习控制系统。 9.AGV 一种有蓄电池驱动,装有非接触导向装置,在计算机控制下,H动完成运输任务的物料运载工具。10.在线检测 指在设备运行、生产不停顿的情况下,对设备和加工过稈运行状态的信息数据进行采集的方式 11.H动化制造系统 在较少人工宜接或间接干预下,将原材料加T成零件并组装成产品,在加工过稈和装配过稈中实现工艺过程白动化。 12.程序控制 如果计算机控制系统是按照预先编制的固定程序进行自动控制,则这种控制称Z为程序控制。 13.制造过程检测白动化 利用各种自动化检测装置,自动检测被测量对象的有关参数,不断提供各种有价值的信息和数据。 14 ?闭环控制 系统的输出信号对系统的控制作用具有直接影响的控制方式 15.结构丁艺性 指产品和零件在保证使用的前提下,力求能够采用生产率高,劳动量小,材料消耗少和生产成木低的

操作系统-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操作系统概论 脱机输入/输出 具体的输入/输出不需要在主计算机上进行的方式也称“脱机输入/输出” 批处理 作业是由操作系统成批地进行处理,操作系统能自动地从输入池读入下一个作业,并予以运行和输出,如此直到整批作业全部处理完毕。 SPOOLING 由操作系统将磁盘模拟为输入/输出设备的处理方式称为SPOOLING(Simultaneous Peripheral Operating On Line),即“并行的外部设备操作联机”,也称“假脱机”。SPOOLING 系统是以磁盘为几乎无限巨大的缓冲区来解决低速的I/O设备与高速的CPU之间的速度匹配问题。 分时系统 为了降低交互式系统的等待时间和运行时间的比率,系统通过多台终端同时向很多用户提供运行环境,这种分时系统就能以合理的成本向用户提供交互式使用计算机的方便。 多路性 一台主机可连接多台终端,多个终端用户可以同时使用计算机,共享系统的硬软件资源。交互性 用户能与系统进行对话。在一个多步骤作业的运行过程中,用户能通过键盘等设备输入数据或命令,系统获得用户的输入后做出响应,显示执行的状况或结果。 实时操作系统 是一种能在限定的时间内对输入进行快速处理并做出响应的计算机处理系统 多处理机系统

一个计算机系统中可具有多个CPU或处理机。一般用微处理器构成阵列系统,其运算速度可以达到上万亿次, 分布式操作系统 分布式系统是一种多计算机系统,这些计算机可以处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和拥有不同的软硬件资源,并用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具有独立执行任务的能力。分布式系统具有一个统一的操作系统,它可以把一个大任务划分成很多可以并行执行的子任务,并按一定的调度策略将它们动态地分配给各个计算机执行,并控制管理各个计算机的资源分配、运行及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以协调任务的并行执行。以上所有的管理工作对用户都是透明的。 网络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是指用数据通信系统把分散在不同地方的计算机群和各种计算机设备连接起来的集合,它主要用于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特别是软件和信息共享。 作业:请求计算机完成的一个完整的处理任务称为作业,它可以包括几个程序的相继执行。一个复杂的作业可由多个作业步组成,如编译、运行、打印一个程序的全部工作是一个作业,其中相对独立的每一部分称为作业步。 进程(不支持线程的进程):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的运行活动,它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可并发执行的独立单位。 并发:并发是指在某一时间间隔内计算机系统内存在着多个程序活动。并发是从宏观上(这种“宏观”也许不到一秒的时间)看多个程序的运行活动,这些程序在串行地、交错地运行,由操作系统负责这些程序之间的运行切换,人们从外部宏观上观察,有多个程序都在系统中运行。 虚拟:例如操作系统将一台互斥共享设备虚拟成同时共享设备。 共享:共享是指多个用户或程序共享系统的软、硬件资源。 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指的是使用同样一个数据集的同一个程序在同样的计算机环境下运行,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很全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1. 文字: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2.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性符号系统,是汉族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 3.六国古文:战国时期秦国的文字变化较小,我们把秦以外的诸侯国的文字称之为六国古文。 4.隶变:用横、竖、撇、点、捺等笔画转写隶书所发生的变化。 5.表音文字:用数目不过的文字及字母表示一种文字里有限的音位和音节, 从而标识语言中词语的声音。一定的音又一定的字母来表示,一定的字母又表示一定的音。 6.假借:本无其字而根据被记录的词的读音,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已有汉字表示新词的一种方法。(胡)/ 一种借字表音的方法,即借一个已有的字来表示语言中与其声音相同或相近的语素。这种由于音同或音近而被借来表示另外意义的字叫假借字。 7.转注:部首相同,声音相同或相近,意义相通,可以互相训释的字。 8.笔画:字形的最小结构单位,是独体字的结构单位,书写时从落笔到提笔称之为一笔或一画,它由点和线构成。这些点和线的具体形状叫做笔形。 9.部件:汉字合体字中由一个以上的笔画构成的可以独立书写的组字单位。 10.偏旁:合体字进行第一次切分而产生的两个部分。 11.笔顺:书写现代汉字时,笔画有先有后,书写时的这种笔画先后叫做笔顺。 部首:字典为了给汉字分类而确定的字类标目,是从分析字型的结构产生的。 /具有字型归类作用的偏旁,是字书中各部的首字。 12.通用汉字:在当代使用的汉字,除去专用汉字(人名、地名及科技专用字)以外的字。 13.六书:古人把汉字的结构方式和使用方式归结为六种类型,称为“六书”。“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汉字的结构形体,转注、假借指的是汉字的使用方式。 14.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15.方言:全民语言即民族共同语的地方变体或地域分支,是从属于民族共同语的语言低级形式,是为全民范围内某一地区的人民服务的,并不是与普通话并立的独立形式。 16.汉语规范化:根据汉语发展的规律来确定和推广语音、语法、词汇各方面的标准,以便更进一步的发挥汉语的社会交际作用,促使其朝健康的方向发展。 17.乐音:周期性出现,重复波形的音波。 18.噪音:不是周期性出现重复波形的音波。 19.语言的社会属性:作为社会交际作用的语言其语音总是附载着一定的语音内容—词义,表示特定的社会概念,而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示什么样的语音内容不是由个人决定的,而是由使用该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成俗的,即词语所表示的意义是由社会赋予的,这就是语言的社会属性。 20.反切:是我国传统的注音方式,是用两个汉字相拼来标注另一个汉字的读音,是由上字取声,下字去韵和调想拼和而得出的。 21.音节: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言单位,也是最自然的语言单位,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由一个或几个音素构成。 22.音素: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23.音位:一个语言系统中能够区分词义的最小的语言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是从语言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语言单位。

现代制造系统名词解释答案

现代制造系统名词解释答案 1、信息系统:指的是提供经过处理的信息流和精确数据与信息的网络 2、复合零件:拥有相同的代加工表面的要素的零件。 3、数控系统:自动读入载体上预先给定的数字或字符,将其译码或者进行数据处后控制机 床或者其他设备,完成规定运动,实现工件加工,处理,装配等作业 4、几何建模:是开发设计对象的数学描述,可在计算机上显示模型对其进行一定的操作 5、软件式NC系统:采用有存储程序功能的专用计算机,由软件部分实现甚至全部数字控 制功能,具有良好的柔性,可通过改变软件来更改或者扩展NC功能 6、系统的优化:指的是为了实现系统目标的最高性能,选取合适的可控变量设定值 7、成组单元:指的是在车间的一定生产面积上,配置一组机床或其它的生产设备和一组生 产工人,用以完成一定的零件组的全部工艺过程 8、控制分辨率:指的是机器人的操作控制器和定位系统细分关节工作范围为控制器可以识 别的最近的空间点的距离 9、分布是检测:指的是按过程顺序在关节工序上布置检测工作站的布置方式 10、计算机辅助生产分析:对产品零件力学性能,物理性能,产品功能等进行分析以及 考虑到成本等因素的优化设计功能 11、切削过程监视:指的是在加工状态下对刀具,零件、机床的工况和切削过程状态动 态变化的信息进行自动检测、处理、识别判断及状态反馈控制 12、重复定位精度:是其终端手在给定的工作空间上,对目标点重复定位性能的度量 二、简答题答案 1、简述世界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提出的绿色制造战略的主要内容 不可再生资源得利用最少化,能耗最少化和空气与水污染最少化 2、成组技术的本质是什么?它是通过何种手段取得效益的 本质是利用了重复使用原则获得经济效益,它的效益来源于制造资源的重复使用 3、简述逐点比较法的工作过程 1)进行偏差判别2)进给3)偏差计算4)终点判断 4、简述机器人的再现编程的步骤 1)由人工控制引导机器人以较慢动作完成全部作业,并在合适位置记录机器人的关节角2)由机器人控制器编程后在现示教的全部作业动作3)若经检测,动作正确,示教作业动作完整即可 5、简述朱兰质量规划三部曲的主要内容 1)质量规划2)质量控制3)质量改进 6、自动化装配线采用的传输方式有几种 答四种,即连续传输系统;同步传输系统;异步传输系统;基础件静止系统 7、什么是自动编程,适用于什么情况 自动编程指的是采用计算机或编程机进行数控机床程序编制,即有计算机自动完成数值计算和零件加工程序单编写,并自动输出打印的加工程序单与蒋程序记录在穿孔纸带或其他控制介质上 适用于复杂零件的编程 8与柔性制造相关的技术包括哪些 CAM,CAD,CAPP,自动化编程,生产预测,库存控制,生产规划与调度,以及计算机分布式控制系统 9、FMC有哪些功能 自动化加工功能;物料传输、存储功能;自动加工和检测的功能;自动检验、监视等功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