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活中的会计学03-5.1 资产的含义、分类及特征

生活中的会计学03-5.1 资产的含义、分类及特征

生活中的会计学03-5.1 资产的含义、分类及特征
生活中的会计学03-5.1 资产的含义、分类及特征

资产的含义、分类及特征

一、含义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任何营商单位、企业或个人拥有的各种具商业或交换价值的东西。资产按其流动性(资产的周转、变现能力)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什么叫交易或事项?就是企业的经济业务。

交易:是指发生在两个不同企业之间的价值转移,比如一家公司购买另一家公司的产品。

事项:主要指发生在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资源的转移,比如管理部门领用办公用品、车间领用原材料等等、外部的叫交易,内部的叫事项,统称经济业务,也叫经济事项。会计就是记录经济业务的。

资产是企业、自然人、国家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来计量收支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收入、债权和其他。

资产是会计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与负债、所有者权益共同的构成的会计等式,成为财务会计的基础。

在会计恒等式中: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简单的说,资产就是能把钱放进你口袋里的东西,负债是把口袋里钱的金额开个收据给别人。

二、分类

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资产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按耗用期限的长短,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根据具体形态,长期资产还可以作进一步的分类;按是否有实体形态,可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中国会计实务中,综合这几种分类标准,将资产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等类别。

三、特征

资产(assets)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它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1.资产是一项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资源。资产必须是现实的资产,而不能是预期的资产。这里所指的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包括购买、生产、建造行为或其他交易或者事项。

也就是说,只有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才能形成资产,企业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资产。

例如,企业有购买某存货的意愿或者计划,但是购买行为尚未发生,就不符合资产的定义,不能因此而确认为存货资产。“过去形成”原则在资产的定义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也是传统会计的一个显著特点。尽管现有的一些现象,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已对“过去形成”原则提出了挑战,但这一原则仍然在实物中得到普遍的接受。

2.资产必须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是指企业享有某项资产的所有权,或者虽然不享有某项资产的所有权,但该资源能被企业所控制。例如,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也应将其作为企业资产予以确认。

3.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指直接或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资产必须具有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没有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不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例如,待处理财产损失或已失效、已毁损的存货,他们已经不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就不应该再作为资产出现在资产负债表中。

按照中国的企业会计准则,符合上述资产定义的资源,还要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才能确认为资产:

①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从资产的定义可以看出,能否带来经济利益是资产的一个本质特征,但现实生活中,经济环境瞬息万变,与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能否流入企业或能够流入多少实际上带有不确定性。因此,资产的确认还应与经济利益流入的不确定性程度的判断结合起来,如果根据编制财务报表时所取得的证据,与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那么就应该将其作为资产予以确认;反之,不能确认为资产。

②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资产以各种具体形态分布或占用在生产经营过程的不同方面,按其流动性通常可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

金融资产分类分析

金融资产分类分析 一、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此类资产按取得时的公允价值确定投资成本,发生的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持有期间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1.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金融资产,应当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1)取得该金融资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出售。例如,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和基金等。 (2)属于进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观证据表明企业近期采用短期获利方式对该组合进行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组合中有某个组成项目持有的期限稍长也不受影响。 (3)属于衍生工具。但是,被指定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属于财务担保合同的衍生工具、与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的结算的衍生工具除外。 2.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企业不能随意将某项金融资产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

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即长期股权投资),不得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只有在满足以下条件时,企业才能将某项金融工具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1)该指定可以消除或明显减少由于该金融资产的计量基础不同所导致的相关利得或损失在确认或计量方面不一致的情况。 (2)企业风险管理或投资策略的正式书面文件已载明,该金融资产组合或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组合,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管理、评价并向关键管理人员报告。 金融资产分类的分析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此类资产按取得时的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持有期间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 1.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受以下条件限制 (1)如果企业管理层决定将某项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

固定资产的定义与分类

固定资产的定义与分类 一、固定资产的定义 固定资产,是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 二、固定资产的具体范围 (一)使用时间超过一年,单位价值1000元(含)以上的办公设备、电器设备、家俱等;专业器具、设备等单位价值2000元(含)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来物资形态的资产。 (二)宾馆、酒店类企业的家具及洁具等财产,单件价值虽然不到1000元,但是同一批购进数量较多,总金额在1万元以上,且使用年限 较长,可以作为固定资产(资产组)核算和管理。 (三)未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的工具、器具等,作为低值易耗品或存货管理。 (四)不论何种方式取得的单独计价的、单位价值在5000元(含) 以上的软件,一律作为无形资产管理,随固定资产一起购买不能单独计价的,并入该固定资产。 三、固定资产的分类

(一)房屋、建筑物和附属设施 1、房屋:包括办公用房、生产用房、职工宿舍、幼儿园、会所、 食堂、仓库、锅炉房等。 2、建筑物:包括道路、围墙、水塔、雕塑、水池、烟囱、河堤等。 3、附属设施:包括供水设施、排水设施、污水处理设施、供电设施、供暖设施、电信设施、燃气设施、消防系统等。 (二)机器设备 1、专用设备:指具有专门性能和专门用途的设备。包括机械设备、 动力设备、传导设备、器皿器械、工具量具、卫生医疗器械、文体设备、标本模型、容器等。 2、运输设备:包括小型客车、大型客车、货车、摩托车、其他车 辆等。 3、电子设备:包括通用测试设备、自动化半自动化控制设备、消 毒设备、仪器仪表、显微镜、报警系统等。 (三)办公设备、家俱 指办公用的通用性设备,包括电脑、网络设备、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音响设备、影像设备、空调、冰箱、洗衣机、通讯工具、桌椅、沙发、柜子等。 (四)其他固定资产指未能包括在上述各项内的固定资产。

资产的概念及其分类

资产的概念及其分类 资产的概念及其分类 1、资产的概念 转自环球网校https://www.doczj.com/doc/e33659183.html, 资产是企业拥有的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资产具有以下特征: (1)资产的实质是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 (2)资产必须是企业拥有或能够加以控制的经济资源; (3)资产的目的旨在为某个会计主体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不可缺少的基础。 2、资产的分类 转自环球网校https://www.doczj.com/doc/e33659183.html, 企业资产由各个具体的资产项目所组成,为便于资产的计量,有利于资产的管理,可以根据经济内容,按资产负债表将资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转自环球网校https://www.doczj.com/doc/e33659183.html,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存货等。 长期投资是指不准备在一年内变现的投资,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等。 固定资产的定义 转自环球网校edu24ol.cogudignzichan固定资产的 1)凡使用年限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的资产,称为固定资产;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也应列为固定资产。 (2)属于整体之一部分, 不便或不宜划分, 而其整体总值符合固定资产标准者,应列为固定资产。 (3)凡相同种类、规格的设备、器具、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虽然单位价值不足2000元,但数量较多,总值较大,而又集中管理者亦应列为固定资产。(4)单台电动机其功率为30KW以上(含30KW)应列为固定资产。 (5)成套生产装置上的管道、阀门、仪器仪表、线路在竣工时应列为固定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长期使用并且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和商誉等。

房屋建筑物及其安全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定义(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7760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房屋建筑物及其安全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定义(正 式版)

房屋建筑物及其安全管理的基本概 念和定义(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房屋建筑物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是一项系统工 程,准确定义该系统的概念与范畴有助于系统的准确 建立与实施。 房屋建筑物是房屋建筑施工活动的直接产品,因 此,为了明确房屋建筑物的概念,首先要明确房屋建 筑施工活动在建筑业中的位置。 我国的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4754—2002)将编号为E的“建筑业”分为房 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建筑安装业、建筑装饰业和其 他建筑业四个大类,见表1-1。

表1-1中,序号为48、49和50的建筑安装业、建筑装饰业和其他建筑业三个大类,都是序号为47的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大类的配套行业,其产品基本不能独立存在,因此应根据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大类对建筑施工活动的产品(即各类建筑物)进行分类。 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大类在表1-1中又分为房屋工程建筑和土木工程建筑两个中类。这两个中类的主要区别有: (1)从立项审批程序、规划设计、施工工艺难度和维修保养等角度,房屋工程建筑的产品与土木工程建筑的产品有显著区别; (2)从行政主管部门分工的角度,房屋工程建筑和土木工程建筑分别由不同部门管理;

金融资产--金融资产的概念和分类

金融资产--金融资产的概念和分类 第一节金融资产的概念和分类 一、金融资产的概念 金融资产主要包括库存现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贷款、其他应收款、应收利息、债权投资、股权投资、基金投资、衍生金融资产等。 二、金融资产的分类 金融资产的分类与金融资产的计量密切相关。因此,企业应当在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时,将其划分为下列四类:(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2)持有至到期投资;(3)贷款和应收款项;(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金融资产的分类一旦确定,不得随意改变。 企业在初始确认时将某金融资产或某金融负债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后,不能重分类为其他类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其他类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也不能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三类金融资产之间,也不得随意重分类。 【例题1】关于金融资产的重分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不能重分类 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B.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可以重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C.持有至到期投资不能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D.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以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E.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以重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答案】AC 第二节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一、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概述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的金融资产。例如,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就属于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工具不作为有效套期工具的,也应当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主要是指企业基于风险管理、战略投资需要等而将其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 (一)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 投资收益(发生的交易费用) 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企业会计准则第四号-固定资产解读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解读 主讲老师 佟志强 第一节 固定资产的确认 一、固定资产的定义 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 (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 (2)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从固定资产的定义看,固定资产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固定资产是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 企业持有固定资产的目的是为了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这意味着,企业持有的固定资产是企业的劳动工具或手段,而不是直接用于出售的产品。 【提示】 “出租”的固定资产:指用以出租的机器设备类固定资产,不包括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的建筑物,后者属于企业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属于固定资产。 第二,固定资产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是指企业使用固定资产的预计期间,或者该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通常情况下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是指使用固定资产的预计期间,如自用房屋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或使用年限。某些机器设备或运输设备等固定资产,其使用寿命往往以该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来表示。 第三,固定资产为有形资产。 固定资产具有实物特征,这一特征将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区别开来。有些无形资产可能同时符合固定资产的其他特征,如无形资产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而持有,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但是,由于其没有实物形态,所以不属于固定资产。 二、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 固定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1)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提示】 对于构成固定资产的各组成部分,如果各自具有不同使用寿命或者以不同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适用不同折旧率或折旧方法的,该各组成部分实际上是以独立的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因此,企业应当分别将各组成部分确认为单项固定资产。例如,飞机的引擎,如果其与飞机机身具有不同的使用寿命,适用不同折旧率或折旧方法,则企业应当将其确认为单项固定资产。 第二节 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固定资产的成本,是指企业购建某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这些支出包括直接发生的价款、运杂费、包装费和安装成本等,也包括间接发生的,如应承担的借款利息资本化部分、外币借款折算差额以及应分摊的其他间接费用。 对于特殊行业的特定固定资产,确定其初始入账成本时还应考虑弃置费用。 一、外购固定资产 企业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不含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外购固定资产分为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和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两类。 (一)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 相关支出直接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借:固定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生产经营用动产) 贷:银行存款等 (二)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 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 借:在建工程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生产经营用动产) 贷: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

安全防范基本概念

安全防范基本概念 安全防范的一般概念 根据现在汉语词典的解释,所谓安全,就是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事故;所谓防范,就是防备、戒备,而防备是指作好准备以应付攻击或避免受害,戒备是指防备和保护。 综合上述解释,是否可以给安全防范下如下定义: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两种安全理念 中文所说的安全,在英文中有Safety和Security两种解释。牛津大学出版的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对Safety一词的主体解释是:安全、平安、稳妥,保险(锁)、保险(箱)等;而对Security一词的主体解释是:安全、无危险、无忧虑,提供安全之物,使免除危险或忧虑之物,抵押品、担保品,安全(警察)、安全(部队)等。 实际上,中文所讲的安全是一种广义的安全,他包括两层涵义:一指自然属性或准自然属性的安全,它对应英文中的Safety,其二是指社会人文性的安全,即有明显认为属性的安全,它与Security相对应。自然属性或准自然属性的安全的被破坏主要不是由人的有目的参与而造成的;社会人文性破坏,主要是由于人的有目的的参与而造成的。因此,广义的讲,安全应该包括Safety和Security两层含义,而我们常常说的安全防范主要是指狭义的安全Security,国外通常叫“保安”。 损失预防与犯罪预防——安全防范的本职内涵 在西方,不用“安全防范”这个词,而用损失预防和犯罪预防(Loss Prevention & Crime Prevention)这个概念。就像中文的安全与防范连在一起使用,构成一个新的复合词一样在西方,Loss Prevention和Crime Prevention也是连在一起使用的。损失预防与犯罪预防构成了Safety/Security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国外,Loss Prevention通常是指社会保安业的工作重点,而Crime Prevention则是警察执法部门的工作重点。这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保证社会的安定与安全。从这个意义上说,损失预防和犯罪预防就是安全防范的本质内容。 综上所述,安全防范既是一项公安业务(警察执行部门),又是一项社会公共事业和社会经济事业。它们的发展和进步,既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同时又为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提供和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大公共安全理念 所谓大公共安全理念,就是综合安全理念,就是为社会公共安全提供时时安全、处处安全的综合性安全服务。所谓社会公共安全服务保障体系,就是由政府发动、政府组织、社会各界(绝不是公安部一家、更不是公安部执法部门内部的某一机构)联合实施的综合安全系统工程(硬件、软件)和管理服务体系。公众所需要的综合安全,不仅包括以防盗、防劫、防入

金融资产的分类与计量(doc 11页)

金融资产的分类与计量(doc 11页)

第九章金融资产 一、金融资产的分类 金融资产主要包括:库存现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贷款、垫款、其他应收款、应收利息、债权投资、股权投资、基金投资、衍生金融资产等。 企业应当在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时,将其划分为下列四类:(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2)持有至到期投资;(3)贷款和应收款项;(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金融资产的分类一旦确定,不得随意改变,具体讲: 企业在初始确认时,①将某金融资产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后,不能重分类为其他类金融资产;②其他类金融资产也不能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③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三类金融资产之间,也不得随意重分类。 提醒注意:上述四类金融资产初始计量均按“公允价值”计量。但是后续计量却分为两类:一

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投资收益(相关的交易费用) 贷:银行存款等 注意两点: 一是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时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要记入当期损益(借记:投资收益),不能记入成本。但是,其他类金融资产取得时所发生的交易费用要计入初始成本。 二是企业取得各类金融资产(包括长期股权投资)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应收股利/应收利息),不构成金融资产的初始入账金额。 (2)持有期间获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息 借: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收到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 (3)持有期间,在资产负债表日,应确认公允价值变动 ①如果公允价值上升,按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

企业无形资产的概念

《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指南 一、基本要求 (一)企业应正确地理解无形资产的概念 正确地理解无形资产的概念,对于做好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是非常重要的。本准则规定,无形资产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无形资产主要具有如下特征:不具有实物形态;属于非货币性长期资产;企业持有的目的只是为了使用;在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方面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二)企业应正确地理解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 符合无形资产定义的项目并不一定就可以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予以确认。某个项目要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予以确认,首先应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其次还应符合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本准则规定的无形资产确认条件是,该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予以计量。 (三)企业应正确核算无形资产的减值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资产的重要特征。由此可以看出,当某项无形资产不能预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或带来经济利益的能力受到重大不利影响时,企业应考虑对该无形资产进行减值测试,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二、说明 (一)关于引言 本准则不涉及企业合并中产生的商誉。企业合并中产生的商誉的会计处理由相关的会计准则予以规范。 (二)关于定义 本准则规定,无形资产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目前,国际上对无形资产的界定不完全一致。《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无形资产》(下称“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规定,无形资产指为用于商品或劳务的生产或供应、出租给其他单位、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无形资产。英国《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商誉和无形资产》认为,无形资产指不具实物形态、可辨认、企业可以控制的非金融性长期资产。美国正在对无形资产会计处理准则进行修订,所公布的征求意见稿认为,无形资

安全的基本概念

安全的基本概念 1.什么是事故、事故隐患? 2.什么是危险(风险)、危险源与重大危险源? 3.什么是安全、本质安全? 4.什么是安全生产管理? 5.什么是安全生产标准化? 1.什么是事故、事故隐患、危险(风险)、危险源与重大危险源? ?事故 ●《现代汉语词典》:“生产、工作上发生的意外损失或灾祸。” ●国际劳工组织对职业事故定义:“由工作引起或者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事件, 并导致致命或非致命的职业伤害。”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定义:“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 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事件” ?事故隐患 ●隐患就是在某个条件、事物以及事件中所存在的不稳定并且影响到个人或者 他人安全利益的因素,它是一种潜藏着的因素,“隐”字体现了潜藏、隐蔽, 而“患”字则体现了不好的状况。 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 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危险(风险) 危险是人们对事物的具体认识,必须指明具体对象:如危险环境、危险条件、危险状态、危险物质、危险场所、危险人员、危险因素等。 ●一般用危险度来表示危险的程度。 ◆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危险度用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 性的结合给出。 即:R = f(F,C) 式中: R——危险度; F——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C——发生事故的严重性。 ?危险源 ?从安全生产角度,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 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这是客观存在的) ?重大危险源 ?广义上说,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危险源就是重大危险源。(企业一般 称重大风险源) ?《安全生产法》第一百一十二条: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 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

2《机械安全_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_第1部分:基本术语和方法》GB

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第1部分:基本术语和方法 GB/T15706.1-2007 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第1部分:基本术语和方法 Safety of machinery-Basic concepts,general principles for design-Part1:Basic terminology, methodology 目次 前言 引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设计机械时需要考虑的危险 5 减小风险的策略 附录A(资料性附录) 机器的图解表示 用于GB/T 15706的专用术语和表述的英中文对照索引 参考文献 前言 GB/T 15706《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由两部分组成: ——第1部分:基本术语和方法; ——第2部分:技术原则。 本部分为GB/T 15706的第l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12100-1:2003《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第1部分:基本术语和方法》(英文版),并按照我国标准的编写规则GB/T 1.1-2000做了编辑性修改。 本部分与ISO12100-1:2003的不同为:将标准正文后面的英法德三种文字对照的索引改为英中两种文字对照的索引。 本部分代替GB/T 15706.1-1995《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第1部分:基本术语、方法学》。 本部分由全国机械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08)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长春试验机研究所、南京食品包装机械研究所、吉林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总公司、中联认证中心、广东金方圆安全技术检测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聂北刚、李勤、王学智、居荣华、肖建民、宁燕、王国扣、隰永才、张晓飞、富锐、程红兵、孟宪卫、赵茂程。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15706.1-1995。 引言 GB/T 15706的首要目的是为设计者提供总体框架和指南,使其能够设计出在预定使用范围内具备安全性的机器。同时亦为标准制定者提供标准制定的策略。 机械安全的概念是指在风险已经被充分减小的机器的寿命周期内,机器执行其预定功能的能力。 本部分是机械安全系列标准的基础标准。该系列标准的结构为: ——A类标准(基础安全标准),给出适用于所有机械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和一般特征。 ——B类标准(通用安全标准),涉及机械的一种安全特征或使用范围较宽的一类安全防护装置:

注会会计-第41讲_金融资产的分类,金融负债的分类

第二节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和重分类 ◇金融资产的分类 ◇金融负债的分类 ◇金融工具的重分类(移入“第四节金融工具的计量”) 企业应当根据其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和金融资产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将金融资产划分为以下三类:(1)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2)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3)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企业应当结合自身业务的特点和风险管理要求,对金融负债进行合理分类。企业对所有金融负债均不得进行重分类。 一、金融资产的分类 (一)关于企业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 1.业务模式评估 企业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是指企业如何管理其金融资产以产生现金流量。业务模式决定企业所管理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来源是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出售金融资产还是两者兼有。 企业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应当以企业关键管理人员决定的对金融资产进行管理的特定业务目标为基础确定,应当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得以按照合理预期不会发生的情形为基础确定。 2.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的业务模式 在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的业务模式下,企业管理金融资产旨在通过在金融资产存续期内收取合同付款来实现现金流量,而不是通过持有并出售金融资产产生整体回报。 即使企业在金融资产的信风险增加时为减少信用损失而将其出售,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仍然可能是以收取合同金流量为目标的业务模式。 如果企业能够解释出售的原因并且证明出售并不反映业务模式的改变,出售频率或者出售价值在特定时期内增加不一定与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的业务模式相矛盾。 【教材例14-1】甲企业购买了一个贷款组合,且该组合中有包含已发生信用减值的贷款。如果贷款不能按时偿付,甲企业将通过各类方式尽可能实现合同现金流量,例如通过邮件、电话或其他方法与借款人联系催收。同时,甲企业签订了一项利率互换合同,将贷款组合的利率由浮动利率转换为固定利率。 本例中,甲企业管理该贷款组合的业务模式是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即使甲企业预期无法取全部合同现金流量(部分贷款已发生信用减值),但并不影响其业务模式。此外,该公司签订利率互换合同也不影响贷款组合的业务模式。 3.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和出售金融资产为目标的业务模式 在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和出售金融资产为目标的业务模式下,企业的关键管理人员认为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和出售金融资产对于实现其管理目标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例如,企业的目标是管理日常流动性需求同时维持特定的收益率,或将金融资产的存续期与相关负债的存续期进行匹配。 【教材例14-2】甲银行持有金融资产组合以满足其每日流动性需求。甲银行为了降低其管理流动性需求的成本,高度关注该金融资产组合的回报。包括收取的合同付款和出售金融资产的利得或损失。 本例中,甲银行管理该金融资产组合的业务模式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和出售金融资产为目标。 4.其他业务模式 如果企业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不是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也不是既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又出售金融资产来实现其目标,该金融资产应当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二)关于金融资产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 金融资产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是指金融工具合同约定的、反映相关金融资产经济特征的现金流量属性,企业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其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应当与基本借贷安排相一致。即相关金融资产在特定日期产生的合同现金流量仅为对本金和以未偿付本金金额为基础的利息的支付(本金加利息的合同现金流量的特征)。

固定资产的概念及主要特征

固定资产的概念及主要特征 财政部颁发的于2002年1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中,是这样对固定资产下定义的:“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以下特征的有形资产:①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 ②使用年限超过一年;③单位价值较高。”这应该是固定资产的准确定义。而且,从这一定义中,我们还不 难看出固定资产所具有的特征: 一、固定资产属于有形资产。 一般情况下,除了无形资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等资产外,资产都具有实物形态,而对于固定资产来说,这一特征则更为明显。例如:固定资产一般表现为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也就是说,固定资产具有实物形态,可以看得见、摸 得着。 理解固定资产的这一特征,有利于将其与无形资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等资产区别开 来。 二、固定资产是指为了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资产。 企业使用固定资产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具体可表现为通过固定资产作用于商品生产、劳务提供过程并具体表现为产成品的形式,最终通过销售实现其经济利益的流入;或者通过把固定资产出租给他人,企业以收取租金的形式实现经济利益的流入;或者通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中使用固定资产,并最终改进了生产经营过程,降低了生产经营成本等来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这一特征表明,企业持有固定资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不是 为了出售,从而将其与企业所持有的存货区别开来。 三、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超过1年。 固定资产的耐用年限至少超过1年或大于1年的一个生产经营周期,而且最终要将其废弃或重置。 这一特征说明,企业为了获得固定资产并把它投入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支出,属于资本性支出而不 是收益性支出,从而将其与流动资产区别开来。 四、固定资产的单位价值较高。 理解这一特征的目的,是为了把固定资产与低值易耗品、包装物等存货区别开来。 固定资产的确认及条件 一、固定资产的确认 所谓确认,是指将某个项目作为一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正式地列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过程。它包括用文字和数字描述某个项目,确认了的项目金额包括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总计之中。也就是说:对于某项涉及会计要素的经济业务,如果按照一定的方法把它记录下来,就是予 以了确认;如果不把它记录下来,就是不予以确认。 对于一项资产的确认,不仅要记录该项资产的取得或发生,还要记录其后发生的变动。 所以,固定资产的确认,也就是将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作为企业的固定资产加以记录并将 其列入资产负债表的过程。 二、固定资产的一般确认的条件 一般情况下,固定资产在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才能予以确认:

电子商务安全 名词概念及简答

1.简述信息安全的属性 信息安全的属性: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不可否认性。 含义:保密性:保证信息不泄露给未经授权的人。 完整性:防止信息被未经授权的人(实体)篡改,保证真实的信息从真实的信源无失真地到达真实的信宿。 可用性:保证信息及信息系统确实为授权使用者所用,防止由于计算机病毒或其他人为因素造成的系统拒绝服务或为敌手所用。 可控性:对信息及信息系统实施安全监控督管理。 不可否认性:保证信息行为人不能否认自己的行为。 2.简述密钥生命周期的各阶段 密钥生命周期: 分为初始化—颁发—取消三个阶段 3.简述公钥密码体制得概念 公开密钥密码体制的概念是1976年由美国密码学专家狄匪(Diffie)和赫尔曼(Hellman)提出的,有两个重要的原则:第一,要求在加密算法和公钥都公开的前提下,其加密的密文必须是安全的;第二,要求所有加密的人和把握私人秘密密钥的解密人,他们的计算或处理都应比较简单,但对其他不把握秘密密钥的人,破译应是极困难的。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信息保密性要求的日益提高,公钥密码算法体现出了对称密钥加密算法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近年来,公钥密码加密体制和PKI、数字签名、电子商务等技术相结合,保证网上数据传输的机密性、完整性、有效性、不可否认性,在网络安全及信息安全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本文具体介绍了公钥密码体制常用的算法及其所支持的服务。 4.防火墙不能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答:(1)如果网络管理员不能及时响应报警并审查常规记录,防火墙就形同虚设。在这种情况下,网络管理员永远不会知道防火墙是否受到攻击。(2)防火墙无法防范通过防火墙以外的其他途径的攻击。(3)防火墙不能防止来自内部变节者和不经心的用户带来的威胁。(4)防火墙也不能防止传送已感染病毒的软件或文件。(5)防火墙无法防范数据驱动型的攻击。 5.简述电子商务系统可能遭受攻击的类型? 系统穿透;违反授权原则;植入;通信监视;通信窜扰;中断;拒绝服务;否认;病毒 6.简述ISO的八大类安全机制 八大类安全机制包括加密机制、数据签名机制、访问控制机制、数据完整性机制、认证机制、业务流填充机制、路由控制机制、公正机制。 1.加密机制:是确保数据安全性的基本方法,在OSI安全体系结构中应根据加密所在的层次及加密对象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加密方法。 2.数字签名机制:是确保数据真实性的基本方法,利用数字签名技术可进行用户的身份认证和消息认证,它具有解决收、发双方纠纷的能力。 3访问控制机制:从计算机系统的处理能力方面对信息提供保护。访问控制按照事先确定的规则决定主体对客体的访问是否合法,当以主题试图非法使用一个未经给出的报警并记录日志档案。 4.数据完整性机制:破坏数据完整性的主要因素有数据在信道中传输时受信道干扰影响而产生错误,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被非法入侵者篡改,计算机病毒对程序和数据的传染等。纠

资产的概念及其分类_0

---------------------------------------------------------------最新资料推荐------------------------------------------------------ 资产的概念及其分类 资产的概念及其分类资产的概念及其分类 1、资产的概念转自环球网校 edu24ol. com 资产是企业拥有的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资产具有以下特征: (1) 资产的实质是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 (2) 资产必须是企业拥有或能够加以控制的经济资源; (3) 资产的目的旨在为某个会计主体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不可缺少的基础。 2、资产的分类转自环球网校 edu24ol. com 企业资产由各个具体的资产项目所组成,为便于资产的计量,有利于资产的管理,可以根据经济内容,按资产负债表将资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转自环球网校 edu24ol. com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 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存货等。 长期投资是指不准备在一年内变现的投资,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等。 1 / 14

固定资产的定义转自环球网校 edu24ol. cogudignzichan 固定资产的 1)凡使用年限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 2019 元以上的资产,称为固定资产;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也应列为固定资产。 (2)属于整体之一部分, 不便或不宜划分, 而其整体总值符合固定资产标准者,应列为固定资产。 (3)凡相同种类、规格的设备、器具、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虽然单位价值不足 2019 元,但数量较多,总值较大,而又集中管理者亦应列为固定资产。 (4)单台电动机其功率为 30KW 以上(含 30KW)应列为固定资产。 (5)成套生产装置上的管道、阀门、仪器仪表、线路在竣工时应列为固定无形资产是指企业长期使用并且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和商誉等。 [无形资产的定义] 无形资产的含义日期: 2010-07-16 09: 22: 14 点击: 189 好评: 0 无形资产的含义企业所得税法所称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等。 . . . [无形资产的定义] 私营公司无形资产的含义日期: 2010-07-16 09: 20: 48 点击:

安全基本概念

安全基本概念 1. “安全”的定义 安全即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安全是一种状态,也可以是过程或结果。不可接受(承受)风险的发生,通常会带来人员伤害或物的损失,因而,避免此类事件发生的过程和结果就称为安全。 2. “环境”的定义 环境是由物质介质(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和接受体(植物、动物、人)等环境要素组成并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人只是环境中的一分子,能够对环境进行保护,也会对环境造成破坏,环境使得组织的一切活动与外界甚至全球紧密相连,使得组织(人)的生存和发展不是孤立的,应充分考虑并关注各种环境的外部性及相关方的要求。 3. 三懂四会 三懂:懂得本单位火灾危险性,懂得预防火灾的措施,懂得扑救初起火灾的方法。 四会:会报警、会使用消防器材,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 4. 三同时 建设项目中职业安全与卫生技术措施和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5. 三违

指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 6. 三不伤害 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7. 四不用火 用火票未经签发不用火,用火票的安全措施没有落实不用火,用火部位、时间与用火票不符不用火,监护人不在场不用火。 8. 四不放过 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员工没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定出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收到处理不放过。 9. 四全原则 在生产过程中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实施安全监督管理。 10. 三查四定 三查指查设计漏项、查工程质量及隐患、查未完工程量,四定指对检查出来的问题,定措施,定负责部门(人),定完成日期,定资金来源。 11. 三级安全教育 是指公司级安全教育、运行部级安全教育、班组级安全教育。 12.QHSE:质量、安全、健康、环境

无形资产教案

第六章无形资产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应理解无形资产的概念、特征、内容、确认条件及初始计量。了解无形资产与与流动资产和其他资产的区别,掌握无形资产的取得的账务处理。 教学要求:了解无形资产的概念、特征、内容、确认条件及初始计量,熟悉无形资产在管理与核算过程中应遵循的各项规定,熟悉无形资产的内容,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和土地使用权,熟练掌握无形资产取得的账务处理。 教学重点:重点要求理解无形资产的概念、特征、内容、确认条件及初始计量。 教学难点:难点掌握无形资产取得的账务处理。 第一节无形资产的概述 一、无形资产的概念及确认条件 (一)无形资产的概念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特征:1、不具有实物形态 2、是可辨认的资产(具有专门名称、能个别取得和单独处置的资产) 3、能在较长的时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二)形资产的确认条件 无形资产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才能予确认: 1、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第二节无形资产的内容

一、专利权:是指国家专利主管机关依法授予发明创造专利申请人对其发明创造在法定期限内所享有的专有权利,包括发明专利权,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 从外单位购入的和自行开发并申请取得专利权的才能列为无形资产 二、非专利技术:又称专有技术是指不为外界所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已采用了的、不享有法律保护的、可以带来经济效益的各种技术和诀窍。 三、商标权:指企业专门在某类指定的商品或产品上使用特定的名称或图案的权利。 外购商标权列为无形资产 自创商标权不列为无形资产 四、著作权:又称版权,制作对其创作的文学、科学和艺术作品依法享有的某些特殊权利 五、特许权:又称经营特许权、专营权,指企业在某一地区经营或销售某种特定商品的权利或是一家企业接受另一家企业使用其商标、商号、技术秘密等的权利。 六、土地使用权:指经国家批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对国有土地享有开发、利用和经营的权利。 第三节产的初始计量 一、外购的无形资产 包括购买的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 二、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 以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以及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等相关支出作为入账价值。 三、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 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作为实际成本。 四、接受捐赠的无形资产 有凭据的按凭据上标明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确定;无凭据的其市场或同类类似的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入账。

【实用文档】金融工具概述,金融资产的分类

第十四章金融工具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属于重难点章节,主要内容包括金融工具的分类、确认、计量、记录和披露等。考试题型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可单独章节出题(2018年计算题),也可与其他章节(如长期股权投资、差错更正等)结合出综合题(2018年综合题)。 本章基本架构 基本架构(节)能力等级 第1节金融工具概述2 第2节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和重分类3 第3节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区分3 第4节金融工具的计量3 第5节金融资产转移3 第6节套期会计3 第7节金融工具的披露2 第一节金融工具概述 知识点框架及历年考情 本节知识点年份/题型考点 1.金融资产---- 2.衍生工具---- 金融工具,是指形成一方的金融资产并形成其他方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 金融工具包括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 【提示1】金融工具基于合同(契约)设定的权利和义务的基础之上的。非合同的资产和负债不属于金融工具(所有金融工具均由合同确定,非合同权利/义务不是金融工具)。例如,应交所得税是企业按照税收法规规定承担的义务,不是以合同为基础的义务,因此不符合金融工具定义。 【提示2】不是所有金融工具都只能适用金融工具会计(例如,保险合同、长期股权投资等) 一、金融资产(定义) 金融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现金、其他方的权益工具以及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资产: 1.从其他方收取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权利。(例如,企业的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和发放的贷款等) 【提示】预付账款不是金融资产,因其产生的未来经济利益是商品或服务,不是收取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权利。 2.在潜在有利条件下,与其他方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权利。(例如,企业购入的看涨期权或看跌期权等衍生工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