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校教师工作量核算系统的需求分析

高校教师工作量核算系统的需求分析

高校教师工作量核算系统的需求分析
高校教师工作量核算系统的需求分析

目 录

1 项目可行性研究 (1)

1.1 编写的目的 (1)

1. 2 编写的背景 (1)

1. 3 参考资料 (1)

1. 4 结论 (2)

2 项目开发计划 (2)

2.1 项目的概述 (2)

2.2 实施计划 (2)

3 数据需求说明 (4)

3.1 数据的逻辑说明 (4)

3.2 数据的采集 (4)

4 功能需求分析 (4)

4.1 系统的主要模块及其功能 (4)

4.2 数据流分析 (5)

5 项目需求分析 (6)

5.1 任务的概述 (6)

5.2 需求规定 (6)

5.3 需求环境规定 (7)

6 总结 (8)

1 项目可行性研究

本次课程设计的项目为高校教师工作量核算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主要分析本系统开发的必要性以及可预见的各方面的问题,以帮助小组对项目开发的决策,最终达到帮助开发人员做出更好、更符合用户需求的设计。本报告的预期使用者是该项目的需求人员,开发组人员,支持本项目的指导老师和软件测试人员。

1.1 编写的目的

课程设计编写高校教师工作量核算系统。本系统主要完成对教师信息和工作量的管理,包括添加、修改、删除,查询,确认,打印信息以用户管理等七个方面。系统可以完成对各类信息的浏览、查询、添加、删除、修改、确认等功能。系统的核心是教师工作量统计和排课之间的联系,当完成添加或删除操作时系统会自动计算出一时间段内的教师工作量。查询功能也是系统的核心之一。此外,系统有完整的用户添加、删除和密码修改功能,并具备报表打印功能。

1.2 编写的背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迅速普及,计算机的应用在工作量管理管理中同样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对于工作量管理最基层的管理之一工作量管理来说,利用计算机实现工作量管理等日常工作来提高办事效率,是适应当今社会发展要求,推动工作量管理管理领域现代化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

不同地方的学校具有不同的工作量管理管理制度,这也决定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工作量管理制度,对于我们学校来说目前就是这个情况,面对实际,迫切需要开发出一个新系统来适应这些工作。

本系统是结合了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察,经过实际的需求分析采用了功能强大的PB编程语言作为开发工具,用 SQL Server 作为数据库,开发出的工作量信息管理系统。整个系统从符合操作简便、界面友好、灵活、实用、安全的要求出发,完成从用户信息录入,删除,修改到用户信息查询的操作,经过实践证明本系统完全可以满足

这个方面的需要。

1.3 参考资料

[1] 刘韬, 骆娟, 何旭洪编著.《PB数据库系统开发实例导航》.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2] 王姗,陈红. 数据库系统原理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12

[3] 柯建勋. PowerBuilder 9.0 进阶开发篇(实例与技巧篇作).清华大学.PB编程俱乐部

[4] oger S.Pressman .软件工程——实践者的研究方法(可下载)

[5] Watts S.Humphrey . 软件工程规范. 清华大学出版社

1.4 结论

开发工具PB支持强大的数据库开发,再加上Windows XP稳定的运行环境的支持和开发人员的技术,从功能和性能上完全都满足系统的要求,因此从技术方面讲开发此工作量管理系统是可行的。

由于开发此工作量管理系统所需的硬件(计算机及相关硬件)和软件环境(PB和SQLSERVER)价格低廉,在市场上都容易购买到,因此开发此系统成本低,经济效益高,因此系统经济可行,应积极开发。

此工作量管理系统具备良好的界面、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易于被用户接受,用户只需可以熟练操作计算机和对此系统使用做简单的了解即可方便使用,而且使用此系统可以减速少大量录入工作,大大减少工作量管理管理人员的负担,从使用方面是此系统的开发是可行的。

此工作量管理系统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法律可行的。

2 项目开发计划

2.1 项目的概述

2.1.1 工作内容

在本项目的开发中首先需要进行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描述此研究的目的、背景资料、参考资料等。当确定其的可行性时编写此项目的具

姓名学号班级分工

成员韩克玲20083273信息0802系统需求人员系统设计人员

体实施计划,分析用户的需求。然后进行程序的编码等具体设计工作,在此同时不断与用户交流来完善软件,最后进行软件的测试与维护工作。

2.1.2 主要参加人员

表1 项目主要参加人员及其工作表

2.1.3 产品

2.1.

3.1 程序

程序名称:高校教师工作量核算系统

所用的编程语言:C#

所采用的数据库:SQL数据库

2.1.

3.2 文件

需移交给用户的文件的名称:

1. 需求分析阶段--需求分析报告

2. 系统设计阶段--系统设计报告

2.2 实施计划

2.2.1 进度安排

表2 项目进度安排表

时间任务

2011.6.27—2011.6.30确定项目题目,完成需求分析

2011.6.31─2011.7.5完成系统设计

2.2.2 关键问题

数据库设计和具体实现以及相关的连接是整体项目能否顺利运行的关键。

功能模块的合理分配和各子界面之间的调度以及界面设计的合理性,决定着整体项目的运行效果。

3 数据要求说明

3.1 数据的逻辑描述

对数据进行逻辑描述时可把数据分为动态数据和静态数据。

3.1.1 静态数据

所有作为控制或参考用的静态数据元素:教师个人基本信息、课程信息

3.1.2 输入动态数据

教师查询工作量:教师编号

教务处查询教师工作量:教师编号

3.2 数据的采集

采集的数据是教师的教师编号,通过输入教师编号,系统显示出该教师的一些信息,包括教师姓名、教师系别、开课任务等,并显示教师的工作量。

数据采集的承担者为开发者,数据统一采用界面输入,接受者都是电脑,根据“提交”、“确认”、“删除”三个按钮,进入到数据库采用统一的处理。

采集的数据为整形数据,通信媒体为光缆,输入数据时间为1分钟内是有效信息。

4 功能需求分析

4.1 系统主要模块及其功能

本课题主要是解决工作量管理管理中的日常中涉及到的问题,目标是使工作量在管理上做到数据的信息化、快速化。

系统在实现上应至少具有如下功能:

(1)教师信息管理

该模块包括教师信息和教学任务的添加、修改、删除和查询。

(2)工作量系数管理

该模块是对教学工作量计算系数进行添加、修改、删除和查询。

(3)教学日志管理

教学日志是对教师上课的日常记录,反应了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教学日志管理模块就是实现教学日志的添加、修改和查询,根据教师授课方式的不同,将教师教学日志记录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课堂教学和课程设计。

(4)工作量计算处理

工作量计算处理是系统的核心模块然后将教师教学日志按照课程进行汇总,根据计算方法计算工作量。

(5)工作量统计报表

该模块实现各类统计分析报表的生成、查询和打印,包括系部教师和全校教师的工作量汇总表,按职称或课程性质统计的分析报表等。

(6)教师工作量的确认

教师通过系统最终显示的工作量,再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最终确认自己的工作量,教务处根据教师确认的工作量进行教学安排。

4.2 数据流分析

工作量管理系统的数据流程:新用户注册后,系统对用户的信息进行登记,把用户的基本信息和那个工作量的情况等的信息登记到工作量管理部,并保存到数据库中,通过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一般用户和管理员都可以通过信息查询模块来查询已经注册了的用户的一些基本信息,使用本软件可以通过输入用户名对用户的数据进行查询。当然,管理员除了可以对信息进行查询外,还可以通过输入正确的管理员的用户名和密码对数据进行维护,对该工作量进行数据维护,把该用户的信息添加到工作量信息表中,并通过修改信息及时地进行更新,同时,也应该对该用户离开的工作量进行数据维护,删除他在该工作量的信息,并把修改过后的信息提交给该用户所在工作量号和工作量信息,及时地提交给数据库,以便信息及

时地维护。系统数据流图如下:

5 项目需求说明

5.1 任务的概述

5.1.1 系统最终实现目标

(1)本系统通过强大的计算机技术给教师和教导处安排教学活动带来便利;

(2)减少人力与管理费用;

(3)提高信息准确度;

(4)改进管理和服务;

(5)建立高效的信息传输和服务平台,提高信息处理速度和利用率;(6)系统设计优良,界面设计精美、友好、快捷,人性化设计,后台管理功能强大、效率高;

(7)更简便、信息化程度更高。

5.1.2 用户的特点

本软件的最终用户是面向教师、教务处人员,他们都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可以比较熟练操作计算机。教师和教务处人员都是经常性用户。

系统维护人员为计算机专业人员,熟悉数据库、操作系统、网络维护工作。维护人员为间隔性用户。

5.2 需求规定

5.2.1 时间特性的要求

输入教师编号后等待信息显示的时间小于5秒钟。

5.2.2 数据管理能力要求

能有效及时记录教师信息,更新教师开课的信息。

定时整理数据:系统管理员根据实际的开课情况时整理系统数据库,对教师的授课(本科生、研究生)、指导实验、指导实习、指导课程设计、指导毕业设计、指导研究生、实验室建设工作,及时整理并归档。

查询教师工作量:能随时教师的工作量,以便准确、及时、方便地安排教师工作,管理权限由系统管理员掌握和分配。

5.2.3 故障处理要求

a. 内部故障处理:在开发阶段可以随时修改数据库里的相应内容。

b. 外部故障处理:对编辑的程序进行重装载时,第一次装载认为错,修改。第二次运行,在需求调用时出错,有错误提示,重试。

c. 本软件可能产生的错误为数据库的错误信息,应由数据库管理员对数据库进行维护。为了确保系统恢复的能力,数据库管理员要定期对数据库进行备份。

5.2.4 其他专门要求

如用户单位对安全保密的要求,对使用方便的要求,对可维护性、可补充性、易读性、可靠性、运行环境可转换性的特殊要求等。数据的

安全性、完整性要求:图书馆各项数据信息必须保证安全性和完整性。网络系统设有通信、程序、网络三级权限和口令管理,确保系统安全。

5.3 运行环境规定

5.3.1 设备

运行该软件所需要的硬设备:Windows系统,至少512M内存、外存容量为2G、脱机

5.3.2 支持软件

数据库服务器端:

(1) 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 XP

(2) 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数据库,配置TCP/IP协议

Web服务器端:

(1) 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 XP

(2) Internet 信息服务(IIS)6.0管理器

(3) Visual https://www.doczj.com/doc/e32758548.html, 2008,配置TCP/IP协议

客户端:

(1) 操作系统:Windows XP

(2) Web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 5.0以上,配置TCP/IP协议

5.3.3 接口

采用ODBC接口实现数据库的调用,采用ADO接口调用。

硬件接口:考虑到大量数据的备份等要求,需要保持与磁带机和光盘刻录机的接口,这较易实现。

软件接口:这里,主要考虑软件与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接口,以及局域网和互联网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考虑到文档处理时有可能需要较常用的办公软件。例如Microsoft的Office系列,所以应尽量实现它们之间的数据格式的自动转换。

5.3.4控制

本软件是以中文版Windows XP及其以上版本的操作系统来控制软件运行。

6. 总结

本次课程设计的项目为高校教师工作量核算系统。这份报告高校教师工作量核算系统的需求分析报告。

项目可行性研究主要分析本系统开发的必要性以及可预见的各方面的问题,以帮助小组对项目开发的决策,最终达到帮助开发人员做出更好、更符合用户需求的设计。

项目计划主要是整个项目的工作内容、参加人员、实施计划。主要是使整个项目准确的、及时的按照计划完成。

数据的说明主要是对数据的逻辑描述和数据采集的一些要求。因为老师的工作量最后是要跟工资奖金挂钩的,所以要务必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项目的功能需求分析主要介绍了本系统可以实现的具体功能,为下一步的系统设计提供依据。

项目的需求说明主要说明了本系统的优点、用户的特点以及所需要的运行环境等。

本报告的预期使用者是该项目的需求人员,开发组人员,支持本项目的指导老师和软件测试人员。

仓库管理系统需求分析报告

软件需求分析报告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院(系):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2012年11月18日 成绩: 前言

仓库管理系统是物资管理系统的核心,是一个企业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企业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人工的方式管理仓库,效率低,查找、更新和维护困难。今天,仓库作业和库存控制作业已多样化、复杂化,靠人工去处理已十分困难。如果不能保证正确的进货、验收及发货,就会导致生产过量的库存,延迟交货时间,增加增加经营成本,以致失去客户。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仓库管理系统应运而生,其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优点极大地提高人事劳资管理的效率;其能够有效地组织人员、空间和设备进行收货、存储、拣货和运输,组织运送原材料到生产企业,运送成品到批发商、分销商和最终客户手中等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所熟知。仓库管理系统是为企业的采购、制造计划、制造执行、客户服务系统与仓库或配送中心提供的管理手段,满足企业对低成本和快速处理的要求,帮助不同行业的企业解决复杂的配送问题并降低订单履行成本,它已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各大仓库,并随着不断地完善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录 一、项目前景文档 (4) 1业务需求 (4)

1.1项目背景、业务机会和客户需要 (4) 1.2业务目标和成功标准 (4) 1.3业务风险 (5) 2解决方案的前景 (5) 2.1前景陈述 (5) 2.2主要特征 (5) 2.3假设(Assumption)和依赖(Dependency) (6) 2.4项目范围和局限性 (6) 2.4.1项目范围 (6) 2.4.2项目限制 (6) 2.5业务环境 (7) 2.5.1涉众档案 (7) 2.5.2运行环境 (7) 二、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8) 1引言 (8) 1.1概述 (8) 1.2背景 (8) 1.3定义 (9) 1.4参考资料 (9) 2任务概述 (9) 2.1目标 (9) 2.2运行环境(Operating Environment,OE) (9) 2.3假定(Assumption)和约束(Constraint) (9) 3需求规定 (10) 3.1对功能的规定 (10) 3.1.1用户需求 (10) 3.1.2系统需求 (25) 3.2非功能性需求 (38) 3.2.1性能需求(Performance) (38) 3.2.2安全设施需求(SAfety) (38) 3.2.3安全性需求(Security) (38) 3.2.4软件质量属性 (39) 3.3外部接口需求 (39) 3.3.1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s,UI) (39) 3.3.2硬件接口(Hardware Interfaces,HI) (39) 3.3.3软件接口(Software Interfaces,SI) (39) 3.3.4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s,CI) (39)

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

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修订) 沪商院人(2005)第28号 为了合理安排教师的工作,确保教学科研任务的完成,同时为考核教师、评聘教师职务提供必要的依据,按照学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特重新修订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如下: 一、教师工作量的概念 教师工作量是教师在一定质的基础上,完成与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有关的全部工作。教师工作量=教学工作量+科研工作量+其他工作量。根据国家法定的工作日制度,结合学院实际,每位教师一般应完成工作量为1600小时/年,其中,教学工作量1280小时,科研工作量160小时,其他工作量160小时。 二、教学工作量的统计范围 按照教学工作规范和学院下达的教学任务书,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均列入教学工作量统计范围,具体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实训实验指导课、毕业论文(设计)指导等。实行单独收费付酬的辅修课、重修课、考证辅导课,以及成教和自考项目的教学工作量,不列入本统计范围。 三、教学工作量的计算方法 采取“课时”加“系数”的方法计算。每位教师全年一般应完成320标准课时的教学工作量,每一标准课时相当于4工作小时。同时,根据授课班级人数、课程难易程度,规定不同的课程系数,按系数计算标准课时课酬。 1、标准课时和标准班级。除少数课程外,学院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书确定的每1节课堂理论课为1个标准课时;授课班级以35-40人为一个标准班,其中,艺术和外语专业以25-30人为一个标准班。计算标准课时,其授课人数以标准班为基数;非教师原因造成授课班级人数低于标准班人数下限的,其标准课时按标准班计算。 2、合班或大班上课。以标准班人数上限(40人)为基数1,授课班实际人数在41-80人的,每增加10人,相应增加课程系数0.2;授课班实际人数81人以上的,每增加10人,相应增加课程系数0.1;授课班人数增加不足10人的,采取四舍五入的办法计算系数。 3、“双语”课。教师使用外文原版教材,50%以上用外语讲授专业课,教学效果良好,其课程系数为标准课时×2,双语课不实行合班上课。在同类重复班讲双语课,其课程系数为标准课时×1.5。 4、普通公共课:体育课按标准课时×0.8计算;指导学生素描、绘画课,按标准课时×0.8计算;计算机上机操作指导课,按标准课时×0.8计算,外语听力课按标准课时×0.8计算。 5、实验实训课。纳入教学任务书的课堂实验实训课(不包括校外组织实施),按标准课时×0.8计算。该课程教学工作量包括备课、指导、批改实验实训报告和考核等教学环节。对未设专职实验员、由任课教师自己承担实验准备工作的工科类实验课,每1课时即为1个标准课时。 6、选修课。正常教学时间开设的选修课按标准课时计算,在晚上18:00以后和双休日开设的选修课按标准课时×1.2计算。 7、毕业实习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毕业实习的教学工作量计算由教务处另行制订。毕业实习指导应包括联络实习单位、跑点指导、组织实习小结、论文指导及论文答辩等工作环节。8、体锻课。辅导学生体锻(包括早锻炼)、举办运动会等工作量,按1标准课时=核准的工作时间(小时)÷4计算;经批准成立的学院体育运动队,按训练计划和实际执行的指导运动队的工作周数,折算为标准课时。 9、指导青年教师(包括制订指导计划、实施带教、组织考核小结等),每指导带教1位青年教师,按平均每年20标准课时计算,其中,第一年为30课时、第二年为20课时,第三年

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 系: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专业:飞行器动力工程 班级: 学号:题目: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 一、课程设计时间 2010~11第2学期第1周,即3月7日~3月11日,共计1周,20学时。 二、课程设计内容 用C语言编写软件完成以下任务: 计算每个老师在一个学期中所教课程的总工作量(教师的信息为:教师号、姓名、所授课程、班级数目、理论课时、实验课时、单个教学任务总课时)。 (1)输入教师教学信息,包括教师号、姓名、所授课程、班级数目、理论课时、实验课时。 (2)插入教师授课信息。 (3)教师工作量计算: ①计算单个教学任务总课时。计算原则如下表:

②计算一个教师一个学期总的教学工作量。总的教学工作量等于所有单 个教学任务总课时之和。 (4)完整的教师信息显示。 三、课程设计要求 程序质量: 1.贯彻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 2.用户界面友好,功能明确,操作方便;可以加以其它功能或修饰。 3.用户界面中的菜单至少应包括“输入教师信息”、“插入授课信息”、“工作量计算与显示”、“退出”4项。 4.代码应适当缩进,并给出必要的注释,以增强程序的可读性。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结束后,上交课程设计说明书和源程序。课程设计说明书的内 容参见提供的模板。 四、指导教师和学生签字 指导教师:________ 学生签名:________ 五、成绩 六、教师评语

目录 一、需求分析 (1) 二、设计分析 (2) 三、主要界面截图 (4) 四、技术要点 (6) 五、个人总结 (10) 六、参考文献 (12) 七、源程序 (12)

一、需求分析 根据任务书给定的“课程设计内容”和“课程设计要求”作如下的需求分析。 该系统主要适用于学校教务处的工作人员统计教师的课程量,系统首先应功能齐全,操作简便,还应该具有安全、稳定的特点。 1. 安全性分析 系统管理的数据涉及到学院的所有教师,数据量较大且是一种基础性数据,能够为其它方面的学生管理工作提供重要参考,所以要通过设置密码等手段确保数据不能被随意的删减和修改。 2. 稳定性分析 指系统比较健壮,只要是用户的合理操作,系统都应给出合理正确的回应,而不是出现令用户感到意外的系统错误或系统崩溃。 3. 主要功能分析 (1)数据输入:在使用系统时,操作人员需要根据系统提示,按要求输入教师的个人信息以及教师的授课信

人事管理系统需求分析报告

人事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一、背景介绍 1.1、系统目标 企业人事管理系统,是为了迎合现在人们的工作而设计的。随着网络的覆盖面的增广,上网的人们也就越来越多了,人事管理的对象是一个单位或若干单位种的员工的基本信息,这些信息是在变化的。人事管理系统能够味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使用计算机对人事资料进行管理,会给应用者带来很多方便,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人事管理的效率,同时,这也是企业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以及与世界先进管理技术接轨的重要条件。人事管理系统是现代企业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推动企业劳动人事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必要条件。 人事管理系统可以用于支持企业完成劳动人事管理工作,有如下三个方面的目标。 (1) 支持企业实现规范化的管理; (2) 支持企业高效率完成劳动人事管理的日常业务; (3) 支持企业进行劳动人事管理及其相关方面的科学决策。 1.2、企业人事管理系统功能需求 根据市场调查及分析,企业人事管理系统应该具有以下功能: (1)可以真正地实现对企业人事的管理。 (2)系统的功能要符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 (3)系统的功能操作要方便、易懂,不要有多余或复杂的操作。 (4)可以方便地对人事信息进行输出打印。 (5)方便对企业内部的人事档案及岗位调动调动进行管理。 1.3、企业人事管理系统模块需求 企业人事管理系统应该包括以下模块: (1)基本信息管理 该模块实现职工基本信息的管理,包含职工的名族类别、职工类别、文化程度、政治面貌、部门类别、工资类别、职务类别、职称类别、奖惩类别、记事本类别以及员工生日和员工合同提示等。 (2) 工资管理 通过该模块,能够对员工的工资进行管理,查询、打印工资明细信息等。 (3)系统管理 该模块实现重新登录、用户设置、系统退出等功能,使用户能正确的登录和使用该系统。

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

黑东院教发〔2011〕17号 关于印发《黑龙江东方学院专任中青年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部、处、办、中心、图书馆: 《黑龙江东方学院专任中青年教师教学工作虽计算办法》(试行)业经院务会议讨论通过,请遵照执行。 二。一一年三月二T 主题词:教师工作虽计算办法通知 黑龙江东方学院院长办公室2011年3月22日印发

打字:刘佳校对:杨玉顺共印50份 黑龙江东方学院专任中青年教师教学工作量 计算办法(试行) 为了贯彻各尽所能、按劳取酬、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调动专任中青年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虽,确保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落到实处,特制订《黑龙江东方学院专任中青年教师教学工作虽计算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内容如下: 一、教学工作虽界定与教学工作虽内容 教学工作虽主要是指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直接面向学生所做的各项工作的劳动付出虽。教学工作虽主要包括授课(备课、课堂教学、辅导答疑、批改作业、课程考核、过程教学管理等)教学工作虽、指导实践教学(实验、实训、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教学工作虽和兼职教学管理减免等。 二、教学工作虽的计虽单位及工作虽定额 1. 教学工作虽用“标准学时”作为计虽单位。教学工作虽统一用标准学时计酬。以理论课授课为例,一个实际授课学时乘以若干 调节系数等于标准学时工作虽。每学期按17周计算,每周12标准 学时,满工作虽为204标准学时。教师完成的所有各项教学工作都折算成标准学时计付课酬。 2、完成每周8标准学时工作虽的教师,可获得工资中的基础工资报酬,再完成每周4标准学时工作虽的教师可获得满工作虽报酬。完成每周12标准学时工作虽以上的教师可获得超工作虽报酬。超工作H计酬办法详见下文。 三、教学工作虽的计算办法

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量计算参考意见

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量计算参考意见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师的工作环境和劳动特点。众所周知,信息技术学科教师除必须完成本学科的教学任务外,还承担着网络教室维护、教学资源开发、计算机辅助学校管理等若干项工作,其任务繁重,工作量大,并长时间处在电子辐射环境条件下的超负荷工作状态。根据我国《劳动法》,建议教育部门、学校要给予信息技术教师一定的奖励和补助。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的任务及满工作量 1.信息技术教师的任务是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实施、教学研究和课题研究; 2.由于信息技术课程具有知识更新周期短、技术形态变化快等特点,信息技术教师经常处于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等更新换代的状态下工作,建议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的满工作量为12课时。 二、承担其他任务的工作量 信息技术教师除完成教学任务外,如果在本校还承担其他工作,其工作量应累计到总工作量中去,建议如下: 1.校园网、网络设备和学校办公用计算机等的日常管理与维护,每周可计算2-4个课时的工作量。 2.校园网的开发、升级、信息更新等,每周可计算2-5个课时工作量。 3.教学用机房的日常维护工作,每间机房每周计算6-8个课时工作量。 4.学校计划内的对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和辅导,每培训一课时折算为1-3 课时工作量,期末时再将总课时数除以教学周数换算成教学工作量。 5.独立承担学校活动的新闻及图片上网,每周可计算3-5个课时工作量。 6.本校大型活动、示范课拍摄、制作、视频广播、刻录等,按每操作一课时折算为2-4课时工作量,期末时再将总教学课时数除以教学周数换算成教学工作量。 注:计算工作量在参考范围内的取值,由工作效果决定。 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专业委员会 2005-9-8

桑杭小学小学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

桑杭小学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 为适应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科学合理分配教师工作量,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桑杭小学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1、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科学和规范管理的原则。 2、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公平合理的原则。 3、结合实际,适用和可操作的原则。 二、教师岗位设置及工作量标准 A、教师岗位设置 教师岗位包括管理岗位、教师教学、教学辅助人员和工勤人员等岗位。 教师教学:指学校中具有相应教师资格、直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 管理岗位:我校校长(负责全面工作的指导)、教导主任(负责教育教学管理、师生读书及教师考勤、文件收发布置、党建、学籍管理等)、总务主任(负责后勤管理及卫生、安全、家长学校等)、教科研主任(负责教研培训及文体活动等)大队辅导员(负责少先队工作、学生节日读书活动及社团活动等)、办公室主任(兼教研组长、各科组长等)、班主任(负责班级学生管理及早自习、卫生、劳动、绿化、午餐、午休等)。 教学辅助人员:指学校中目前兼职从事校级社团活动指导、图书阅览管理、仪器试验管理、音乐器材及教室管理、美术器材及教室管理等。 工勤人员:指学校中兼职从事后勤服务的会计(兼固定资产管理及物资管理)、现金保管(兼食堂管理)、物资保管(兼维修)、昼夜值班、协管(兼报刊收发)、导护、冬季取暖(办公室及教室)、

班级助理等职位的人员

等。 学校依据编制人数及工作实际,科学合理地设置岗位,把教学任务、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并制定岗位职责、任职条件、任期工作目标。 B、教师周岗位工作量标准 根据平教体发【2014】17号《平度市教育体育局关于确认教职工基本工作量的通知》要求制定学校教师岗位工作量标准:课时工作量:指教师完成单位教学时间的教学任务,含计划制定、备课、教学准备、课堂教学、作业批改、组织检测等。 (一)教学人员周工作量考核办法: 教师周工作量按周标准课时量计算。教学工作量=实际上课时数×学科类别系数。凡进入课程表的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且每节按规定时量(小学40分钟/节)授课,教师实际每上 一节课,计算1课时标准工作量,若需合堂则按标准工作量的1.3倍计算。 学科类别系数=备课系数+批改作业系数+…,指对各学科的调整 系数。 具体标准如下:

学生管理系统需求分析报告

需求分析报告 1. 概述 (1) 项目名称: 学生管理系统. (2) 项目的提出者: 郑州航院信息统计职业学院 (3) 项目用户: 全院师生. 2. 系统需求说明 背景 该项目的发是鉴于目前学校学生人数剧增,学生信息呈爆炸性增长的前提下,学校对学生管理的自动化与准确化的要求日益强烈的背景下构思出来的,该系统完成后可用于所有教育单位(包括学校,学院等等)的学生的管理. 目前社会上信息管理系统发展飞快,各个企事业单位都引入了信息管理软件来管理自己日益增长的各种信息,学生管理系统也是有了很大的发展,商业化的学生管理系统也不少.但本系统完全独立开发,力求使系统功能简洁明了,但功能齐全且易于操作. 系统需求 通过调研了解到: (1) 学校希望能够在查看学号的时候迅速得知该生的系别、专业、哪一届. (2) 学校希望通过能统计大量的以前无法统计的数据,方便管理. (3) 管理员有不同的职位,要可以进行权限设置. 系统功能要求 学校提出的要求,结合我们的技术建议再加以考虑, 产生了该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要求: (1) 编制一套流通管理系统. (2) 编制一套库存管理系统. (3) 编辑、查询、统计、打印模块. (4) 用户管理(用户记录管理和权限设置). (5) 对数据库能够灵活设置. (6) 不同的管理员有不同的设置. (7) 软件系统安全上要有一定的保障. (8) 增加各种尽可能多的查询功能. 对性能的要求 学校对系统性能无特殊的要求,只要查询学生的时候没有明显的延迟就可以了,学校目前有多届学生需要管理,查询时间不要超过 5 秒钟。 条件、假定、和限制 (1) 系统最小寿命. 系统应该能在无重大改动的条件下正常运行 5 年以上. (2) 对设备的要求. 要求稳定性良好,整套系统经济实惠. (3) 可以利用的信息和资源. 学校已经配置了多台计算机,以及网络设备,操作人员将使用Windows 98 以上操作系统. (4) 管理员受过较好的培训 3. 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学院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

关于印发《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的通知 各部门、各单位: 《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已经学院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六日 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 (修订) 第一章总则 一、目的和依据 为加强我院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全面、准确和公正地评价教师履行岗位职责及任务完成情况,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高等学校教师工作量试行办法》和教育部《关于当前高等学校

教师工作量问题的意见》,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 教师工作量是学院对教师以及二级学院(部)教学工作的量化核算,按学年度统计,也是对二级学院(部)进行学年度教学工作总量考核和定编设岗的主要依据。 三、教师工作量的内容 1.教师工作量包括教学工作量和业务工作量两部分。 2.教学工作量由理论课教学工作量(包括备课、授课、批改作业、答疑辅导、考核以及其它与课程教学直接相关的工作)和实践课教学工作量(包括准备、指导、批改报告等工作)两部分组成。 3.业务作量由科研工作量(包括编写教材、撰写论文、开展教科研等学术活动)、辅助教学工作量(包括教学基本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指导青年教师等)和其他业务工作量三部分组成。 第二章教学工作量的计算 一、教师基本教学工作量标准 教师教学工作量标准因教师职称不同而有不同要求(见表1)。 表1:教师(教学人员)基本教学工作量 二、理论课教学工作量的计算 理论课教学工作量是指教师在理论课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包括备课、授课、

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

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 系: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专业:飞行器动力工程 班级: 学号:题目: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 一、课程设计时间 2010~11第2学期第1周,即3月7日~3月11日,共计1周,20学时。 二、课程设计内容 用C语言编写软件完成以下任务: 计算每个老师在一个学期中所教课程的总工作量(教师的信息为:教师号、姓名、所授课程、班级数目、理论课时、实验课时、单个教学任务总课时)。 (1)输入教师教学信息,包括教师号、姓名、所授课程、班级数目、理论课时、实验课时。 (2)插入教师授课信息。 (3)教师工作量计算: ①计算单个教学任务总课时。计算原则如下表:

②计算一个教师一个学期总的教学工作量。总的教学工作量等于所有单个教学任务总课时之和。 (4)完整的教师信息显示。 三、课程设计要求 程序质量: 1.贯彻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 2.用户界面友好,功能明确,操作方便;可以加以其它功能或修饰。 3.用户界面中的菜单至少应包括“输入教师信息”、“插入授课信息”、“工作量计算与显示”、“退出”4项。 4.代码应适当缩进,并给出必要的注释,以增强程序的可读性。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结束后,上交课程设计说明书和源程序。课程设计说明书的内容参见提供的模板。 四、指导教师和学生签字 指导教师:________ 学生签名:________ 五、成绩 六、教师评语

目录 一、需求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设计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主要界面截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技术要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个人总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源程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需求分析报告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需求分析报告 1.需求获取及分析 1.1业务需求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现在的办公系统更加趋于系统化,科学化和网络化,网络办公自动化系统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迅速发展的一个办公应用解决方案,它的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信息的交流和信息共享,提供协同工作的手段,本系统对公司的人力资源进行管理,为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提供一套简单的操作,使用可靠,界面友好,易于管理和使用的处理工具,对人力资源各种数据进行统一管理,避免数据存取,数据处理的重复,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数据处理的复杂性。 1.2用户需求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在企业中起着通行桥梁的作用,通过与其它的各个管理系统模块的信息连接,将整个企业有机、高效地带动起来,使得企业各个方面的工作因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高效、简便而更加顺利。 企业方面: 可以有效的进行对职工信息管理;增加、删除、修改员工信息;薪金发放;考勤以及招聘等工作。 职工方面: 每个职工都可以对自己的信息进行查看,查询薪金发放情况以及职称评比情况。 1.3功能需求 本系统的实现的功能主要划分为:

A.信息输入模块 B.用户查询模块 C.系统维护模块 D.系统输出显 示模块 E.考勤模块 F.招聘模块 本系统是一个集多项功能于一身的集成应用系统,用户只有按照提示信息,使用鼠标和键盘录入相应的信息内容即可完成所需的功能。本系统所有的提示信息均为中文显示,以方便用户的使用。 系统的主要功能有: A.信息输入模块:包括普通职工用户和管理员用户通过网络的输入登录条件和查询条件等操作。 B.查询模块:根据普通职工用户输入的查询条件(职工号)对系统所保存的记录内容(工资和奖金等)进行查询检索。 C.系统维护模块:包括对维护人员的个人信息密码的修改、数据库的及时更新,添加和过期记录增删以及对本系统的使用访问情况查询统计等维护工作。 D.系统输出显示模块:对查询到的数据集进行显示反馈,并多大量的数据进行分页显示;对普通职工用户输入的查询条件进行过滤判断,对错误的条件,进行反馈提示;同时对管理员的所有维护操作的成功与否进行反馈。 E.考勤模块:对员工上下班打卡情况以及出勤情况进行记录,汇总。 F.招聘模块:显示招聘信息并进行及时的更新。 1.4非功能需求 1.系统必须严格按照设定的安全权限机制运行,并有效防止非授权用户进入本系统

(完整word)高校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

河北经贸大学教师工作量试行办法 为了充分调动教师努力完成教学任务的积极性,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工作,特制订本办法。 第一条我校实行工作量办法的基本依据是国家教育部制定的《高等学校教师工作量试行办法》以及我校的具体情况。 第二条教师工作量包括:(1)教学工作量;(2)科研工作量;(3)其它工作量。教师工作量全年定额为1440小时,[每周4.5个工作日(扣除半天学习,党团活动时间)*全年40 周=1440小时],教学工作量全年定额为1200小时。 第三条教学工作量的内容及计算办法 一、教学工作量的内容包括:(1)讲课(含备课和讲授);(2)辅导答疑;(3)批改作业;(4)指导实习;(5)批改学年论文或实习报告;(6)指导毕业论文;(7)考试、考查(含命题、校对、监考、阅卷、登分等);(8)教学研究;(9)经批准编写校内用教学大纲、教材、讲义、习题集(指无稿酬者)等。 二、教学工作量的计算方法 (一)讲课(含备课、讲课、课外辅导答疑工作量) 1、一般课程(指未在以下各项单独列出的课程) 首次班课:教授、副教授按讲授学时*5计算; 讲师按讲授学时*6计算; 助教按讲授学时*7计算。 开新课首次班(指新教师第一次开的课或老教师新开出第二门以上的课。重复课更换新教材或课程名称改变而讲授内容基本不改变的,不算开新课。下同。) 教授、副教授按讲授学时*6计算; 讲师按讲授学时*7计算; 助教按讲授学时*8计算; 重复班课(指在同一学期内为不同的班级讲授同一门课程):各级教师均按讲授学时*3*重复班数(不含首次班)计算。 合班课:两个班及其以上的合班课,按单班课工作量每增加一个班增加30%计算。如同时在两个以上合班任教,第二个以上的合班课应按重复班计算,并增加相应的百分比。 要求:(1)课外辅导每周一次。(2)有专任辅导老师的,讲课教师按每学期的教学周数*1减记教学工作量。(3)未完成规定次数的每缺一次扣减1 小时。 2、马列课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政治经济学、哲学、中国革命史、资本论选读)、德育课、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形势政策课的首次班课按不同职级教师的相应系数分别加1计算; 重复班课按讲授学时*3.5*重复班数计算; 合班课的算法及要求同一般课程。 (2)讲授以上课程的教师必须采取不同方式深入学生做思想政治工作,每学期必须写出3000字以上的做思想工作的书面总结,完不成此要求的讲课系数按"一般课程"对待; (3)马列教研部教师开出的上述以外的课程,按"一般课程"规定执行。 3、外语课 (1)精读课视同一般课程; (2)外文打字不分职级,按每学时*2执行; (3)其它外语课按一般课程相应的系数减1执行。要求事项同"一般课程"。 4、体育课、音乐课(不分职级) (1)讲授首次班课按讲授学时*4计算; (2)重复班课按讲授学时*3*重复班数计算; (3)辅导校文体代表队按辅导时数*1.5计算; (4)校外比赛指导按实际天数*8*1.5计算; (5)辅导群众文体活动(含组织校内文艺、单项体育比赛)按实际时数*1.5计算; (6)组织校田径运动会按筹备天数*6+运动会天数*20计算。 要求:登记(3)-(6)项时,注明各项目的类别、人数、具体时间,指导比赛天数不得超过一周,辅导活动天数不得超过4周,运动会筹备天数不得超过一周。 5、实验课(包括备课、上课、课外辅导) (1)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实验按40人一组计算(多于15人,少于40人,按40人计)不分职级

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 课程设计 C语言

成绩评定表

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第一章.需求分析 (4) 第二章.总体设计 (5) 第三章.详细设计图 (6) 第四章.测试 (8) 第五章.总结 (8) 第六章.程序代码 (9) 第七章.参考文献 (13)

第一章.需求分析 (一)研究背景: 随着高等学校的快速发展,高校教师的规模越来越大,教职工的数量也越来越多,每年对高校教师的评教管理无疑是一项琐碎、复杂而又十分细致的工作。关于工作量的计算,项目繁多,而且一般不允许出错。在以往,教务部门对教师工作量的统计工作一直都是采取手工的方式,每年需填制大量的表格,这就会耗费工作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若采用专门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不仅能够保证工作量核算准确无误、快速输出,而且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对有关工作量的各种信息进行统计,同时计算机具有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教师工作量管理的效率,也是企业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使用计算机管理系统来管理高校教师工作量已成为目前的趋势,使用计算机可以高速,快捷地完成以上工作。在计算机联网后,数据在网上传递,可以实现数据共享,避免重复劳动,规范数据管理行为,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高校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便是以计算机为工具,通过对工作量管理所需的信息管理,不仅把管理人员从繁琐的数据计算处理中解脱出来,而且优化了管理体系,使其高效化,简易化、智能化,也提高了透明性和互动性。 (二)产品功能: (1)工作量信息录入:教师一个教学任务的信息为:教师编号(不重复)、姓名、授课班级系数、理论课时、实验课时、教学任务总课时。提供录入界面供用户输入数据,并以合理数据结构,诸如:结构数组或数据文件的形式加以保存。 (2)工作量计算:以教师为单位,计算出该教师一个学年的总工作量。计算公式如下: a. 教学任务总课时。计算方法如下表: b. 一个学年总的教学工作量=所有单个教学任务总课时之和*职称系数。其中:正教授系数=1.2;副教授系统=1.1;其他职称系数=1。 (3)查找:能查找一个教师年度工作量明细、查找某教师年度总作量。 (6)系统以菜单方式工作,界面应清晰直观,便于用户操作。

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

精品文档 老河口李河小学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为适应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教学工作管理,科学合理分配教师工作,特制定《李河小学教师工作量量化标准参考方案》。 一、适应对象 本方案适应对象为小学(1?6年级)各学科任课教师、班主任、以及 学校各部门负责人员。 二、工作量制定的理念、方法与依据 第1 条:工作量制定的基本理念。各岗位职能并重。即各学科教学工 作以及各部门工作具有同等重要的岗位责能,并具有不可或缺性。岗位职能并重体 现了学校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公平性。 第2条:工作量量化的基本方法。以任教一课时为标准工作量单位“1”, 其它工作折算成标准课时工作量。 第3 条:工作量制定的依据。以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与相关的教育政策法 规,以及《老河口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作为教师工作量制定的依据。 三、工作量计算标准 第4 条:教学工作量。凡进入课程表的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 程和校本课程)且每节按规定时量进行的课堂教学,教师每上一节课,计 算1 课时工作量。 第5 条:备课工作量。 (1 )各学科备课,按每周实际备课数,每备课1 节,计算1 课时工作 量。其中,音乐、美术、体育三学科备课,每备课1 节,计算0.8 课时工作量。 任教平行班级的备课不重复计算工作量。 (2)跨学科备课,适当增计工作量。小学跨学科每周计0.5 课时工作 量,初中跨学科每周计0.6 课时工作量。 第6 条:作业批改工作量。 精品文档

(1)作业批改工作量包括课内、课外作业批改,分大、小班额两类制定。大班额指每班46人及其以上(简称大班,以下同),小班额指每班 45人及其以下(简称小班,以下同),超或不足均以满5人为一段 (2)作业批改工作量制定如下(每班每周): 小学: 第7条:辅导工作量 (1)辅导课每节折合0.5课时 (2)早自习辅导、护导每节折合0.3课时,晚自习辅导每节折合0.4课时 第8条:班主任工作量。 大班每周计4课时工作量,小班每周计3课时工作量;村小班主任每周计2.0课时工作量。 第9条:部门负责人员工作量。 学校部门负责人员包括教导主任、教务主任、教研主任、德育主任、总务主任、学科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少先队(或共青团)辅导员、卫生专干(或卫生老师)等。(1)校级干部每周10课时工作量。 (2)教导主任、教务主任、教研主任、德育主任、总务主任,每周各计6课时工作量。 (3)年级组长、办公室每周计4课时工作量。 (4)少先队(或共青团)辅导员,小校每周计1.5?3.5课时工作量 精品文档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需求分析报告模板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需求分析报告

目录 1.序言 (3) 2.项目简介 (3) 2.1.系统标识 (3) 2.2.系统功能 (3) 2.3.用户选择 (3) 2.4.系统功能 (3) 2.4.1 (4) 2.4.2 (4) 2.4.3. (4) 2.4.4. (4) 2.4.5 (4) 2.4.6 (4) 2.4.7 (4) 2.4.8 (4) 3.模块划分 (4) 3.1.登入模块 (4) 3.2.学生信息管理 (4) 3.3.课程管理 (4) 3.4.成绩管理 (4) 3.5.管理员管理 (5) 3.6.退出 (5) 4.模块图 (5) 5.流程图 (8) 6.性能要求 (8)

1.序言 随着学校的规模不断过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有关学生的各种信息量也成倍增加。面对庞大的信息量需要有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来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通过这样的系统可以做到信息的规范化管理、科学性统计和快速查询、修改、增加、删除等,从而减少管理方面的工作量。 本系统主要应用于学校学生信息管理,总体任务是实现学生信息关系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其主要任务是计算学生各种信息进行日常管理,如查询、修改、增加、删除,另外还考虑到了学生选课、针对这些要求设计了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2.项目简介 2.1.系统标识 系统名称: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2.2.系统功能 本系统主要功能是实现学校学生的信息管理、课程管理、成绩管理、学籍管理以及使用该系统的用户管理。 2.3.用户选择 本系统面向的用户有:学校的系统人员、管理人员、教师、学生。所以对计算机的人性化和易用性比较高,应用于学校学生信息管理,总体任务是实现学生信息关系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其主要任务是计算学生各种信息进行日常管理,如查询、修改、增加、删除,另外还考虑到了学生选课,做到看界面简单易懂,容易操作,提高了学校管理效率以及提升了学生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2.4.系统功能 本系统主要应用于学生学籍管理、信息查询、教务信息维护和学生选课、学生奖惩安排几部分,又因为用户的不同,例如学生、教师、系统管理员的身份不

基于visual C++的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

本科生课程设计(实践)任务书、设计报告(C/C++ 语言程序设计) 题目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设计开发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学号 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中心

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设计开发摘要:本课程设计是一个实现对教师工作量数据库库进行一定基本操作的程序设计,本课程设计中,程序设计设计语言采用Visual C++,运用数组、指针、函数结构体和各种变量编写程序,程序通过调试运行,基本实现开发目标中管理员查找,修改,添加,删除等功能,经过部分完善后,可以应用在实际教师工作量管理中。 关键词:简易教师工作量管理程序功能需求分析(功能要求),简易学生成绩管理程序概要设计,简易学生成绩管理程序详细设计及系统功能实现,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总结。 1、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程序功能需求分析(功能要求): 采用文件和数组(或链表)等建立一个简单的教师工作量管理程序。程序运行时下述班级成绩表格(或其部分内容)在内存中用数组(或链表)表示,假设一学期开设课程不超过10名。程序运行结束时将表格保存到文件中以便下次使用。 要求: A、教师信息处理 (1) 输入教师授课教学信息,包括教师号、姓名、性别、职称、认教课程、班级、班级数目、理论课时、实验课时。 (2) 插入(修改)教师授课教学信息: (3) 删除教师授课教学信息: (4) 浏览教师授课教学信息: B、教师工作量数据处理:

(1) 计算单个教学任务总课时。计算原则如下表: (2) 计算一个教师一个学期总的教学工作量。总的教学工作量=所有单个教学任务总课时之和。 (3) 教师数据查询: 提示:输入教师号或其他信息,即读出所有数据信息,并显示出来。 C、教师综合信息输出 提示:输出教师信息到屏幕。 (总分之后的列要用程序语句计算) 2、简易学生成绩管理程序程序概要设计: (1)系统模块层次结构图: (2)主模块算法流程:

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

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

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修订) 沪商院人(2005)第28号 为了合理安排教师的工作,确保教学科研任务的完成,同时为考核教师、评聘教师职务提供必要的依据,按照学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特重新修订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如下:一、教师工作量的概念 教师工作量是教师在一定质的基础上,完成与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有关的全部工作。教师工作量=教学工作量+科研工作量+其他工作量。根据国家法定的工作日制度,结合学院实际,每位教师一般应完成工作量为1600小时/年,其中,教学工作量1280小时,科研工作量160小时,其他工作量160小时。 二、教学工作量的统计范围 按照教学工作规范和学院下达的教学任务书,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均列入教学工作量统计范围,具体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实训实验指导课、毕业论文(设计)指导等。实行单独收费付酬的辅修课、重修课、考证辅导课,以及成教和自考项目的教学工作量,不列入本统计范围。

执行。教师应完成的科研工作量为:助教不少于80小时/年,讲师不少于120小时/年,副教授160小时/年,正教授200小时/年。 2、教师完成科研计划并通过课题主管部门成果评审后,填写学院《科研成果申报备案表》向科研处登记,由科研处统一输入学院科研成果数据库后予以认定。凡未经科研处认定的,均不作科研工作量计算。 3、具有讲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其科研工作量可与教学工作量交叉计算,并以科研工作量顶补教学工作量,计算标准为4小时科研工作量=1标准课时,但同年度教学工作量不得低于应完成量的70%(224标准课时)。 六、其他工作量计算范围 教师参加学院统一安排的活动和与教育教学直接相关的各种工作,如政治业务学习、指导学生社团活动或各类竞赛活动,以及其他有关社会工作,纳入其他工作量统计范围。 七、其他工作量的计算方法 1、教师参加学期初、末坐班和每周二政治学习、教研活动等,均按实考勤,并以考勤记录的时间计算为其他工作量。

教务管理系统需求分析报告

教务管理系统需求分析报告 1.任务概述 1.1目标 通过Internet完成对教务系统的管理,有利于管理者根据教务管理系统及时的对信息进行处理,每个用户可以通过Internet登录系统,并对自己的权限进行相应的操作。设计的目标是尽量大道人力与设备的节省、并且处理数据的速度提高。 该设计面向教务处、院、系教师和全校学生,实现教学资源管理,学籍管理,教学计划,开课/排课管理,选课管理、考务管理,成绩管理,教师管理,教材管理,教学质量监控,开放性实验管理,毕业设计管理和毕业审核等功能。 1.2运行环境: 1台服务器:2.4G双CPU,SCSI双硬盘镜像,2G内存,LINUX7.0,Apache+PHP+Mysql服务器 客户机:CPU 2.0G,512M内存,windowsXP操作系统, 连接Internet。 1.3条件与限制 为完成本系统的开发,应配备WEB服务器、CVS服务器、FTP服务器、文本编辑工具、微机若干台、打印机一台。可利用软件现有的服务器及教师办公用微机等设备。 2.功能需求 2.1.教学计划管理 1)教学计划既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同时还应满足各教务人员对教学计划进行

调整与更变,能自动生成每学期的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管理能自动生成各班级的课表及上课老师,方便师生查阅。同时能避开节假日正常的教务活动 遇到突发事件能及时自动更新教学计划 2.2学生学籍管理:学生的基本情况、学生获奖和受处分的情况等。学籍变动管理、学生注册管理。 2.3学生成绩管理:管理学生每学期的所学的课程、课程性质、学分、学时、及成绩进行管理。包括成绩管理、分析内容。学生可以登录到学校相应成绩管理系统对自己的学科、学时、学分等相关信息进行查询。毕业生学籍处理:结业处理,毕业处理,授位处理,学籍卡片等。同时每学期末时系统将自动给家长发送一封关于本学期子女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及表现等。 2.4教师管理 1)教师信息管理 该系统管理员可以查询所有老师的用户资料以及更新教师资料。 2)教师资料存储 3)教师异动、教师进修、教师教学考勤、权限设置。 2.5选课管理 系统为学生和教务人员提供不同的入口。学生和教务人员具有不同的操作权限,学生可以修改个人基本信息、选课、退课、查看自己的课程;教务人员通过本功能可以及时掌握学生选课的进程,对系统进行全面的管理,如选课信息的录入、查询、修改、删除等。 2.5.1学生网上选课平台(B/S结构)

学校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与标准

学校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与标准 为适应新背景下学校教学工作管理,科学合理计算教师工作量,结合学校实际,特制订此工作量计算标准,作为教师工作量计算与奖金分配的依据。 一、适应对象: 各学科任课教师、班主任、以及学校负责人员。 二、工作量制定的理念、方法 第1条:工作量制定的基本理念。各岗位职能并重。即各学科教学工作以及各部门工作具有同等重要的岗位责能,并具有不可缺性。 第2条:工作量量化的基本方法。以任教一课时为标准工作量单位“1”,其它工作折算成标准课时工作量。 三、工作量计算标准 第3条:教学工作量。凡进入课程表的课程且每节按规定时量(小学40分钟/节)进行的课堂教学,教师每上一节课,计算1课时工作量。 第4条:备课工作量。 各学科备课。任教平行班级不计算备课工作量。 第5条:作业批改工作量。 (1)作业批改工作量包括课内、课外作业批改。 (2)课堂作业批改工作量制定如下(每班每周): 低年级 中年级 高年级 语文 2 2.2 2.5

数学 2 2 2 英语 0.9 1 美术 0.2 0.2 0.2 (3)语文、数学家庭作业按课堂作业的50%折算工作量(每班每周): 低年级 中年级 高年级 语文 1 1.1 1.3 数学 1 1 1 第6条:班主任工作量。 班主任每周计10课时工作量;一、二年级班主任每周12课时的工作量 第7条:部门负责人员工作量。 (1)学校负责人,每周各计20课时工作量。其它部门工作,按学校负责人工作的30%——70%计算工作量。 (2)少先队辅导员,每周记4课时。

(3)教研组长,每周计1课时工作量。 (4)安全工作。各班学生健康安全,一周内没有发生任何安全事故,每周计1课时工作量。班主任每周上好一节安全教育课,有备课、安全资料,经查属实,每周计2课时工作量。 (5)所有老师,周会每周计1课时工作量、两操每周计2课时工作 (6)两操负责老师计5课时工作量。 第8条: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 公式1:教师满工作量=学校总工作量÷学校教师总数 公式2:学校总工作量=学校总课程教学工作量+学校总教育教学管理工作量+ 学校总业务学习工作量。 第9条:业余训练队教练员工作量。 业余训练队指由学校批准成立的体育运动队、文艺活动队、书画活动队、园艺小组、纸艺小组等,且每周定时开展训练活动的。其教练员、辅导员每周按活动次数与质量计工作量。按要求开展一次计1--2课时工作量,有授课费用的训练小组不再计算工作量。 第10条:临时工作 全体在职教师每周按1课时计算临时工作量,未完成临时任务或临时安排工作找理由推托的,不计算工作量。 第11条:其他人员周工作量。 (1)图书管理员计2--10课时工作量;校园布置与宣传每周计0.5课时工作量;学生就餐管理:每天0.5课时工作量;报到缴费1--4课时工作量;早、中跟班每次1课时工作量;值楼一次1课时工作量; 报到缴费。 (2)对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根据其承担研究任务的大小,每周按0.5~2课时工作量计算。 (3)代课 因为工作需要,学校安排代课按每节5元计算,期末在学校办公费中支付。 (4)教研课与公开课 教研课与公开课的课时量是普通上课的10——20倍课时工作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