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联网工程专业专业规范概述

物联网工程专业专业规范概述

物联网工程专业专业规范概述
物联网工程专业专业规范概述

部学习专用禁

止外传

物联网工程专业

专业规概述

引自《高等学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试行)》《高等学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试行)》

章前关于物联网工程专业

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物联网工程是一个“新建专业”,特别又是一个围绕“战略新兴产业”设

立的新专业

2010 年、2011 年、2012 年,教育部先后进行了三批物联网相关专业

审批

2010 年审批 30 个物联网工程专业、2011 年审批 25 个物联网工程专业、2012 年审批 80 个物联网工程专业

截至 2012 年 6 月,国已经开设近 150 个物联网工程专业

2011 年 5 月,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一稿)》,明确将原电气信息类下设立的物联网工程和传感网技术专业合并,列入

计算机类专业,新专业名称为“物联网工程”

2010 年 11 月 21 日,受计算机教指委委托,成立了“物联网工程专业

教学研究专家组”

专家组成员:上海交通大学东、建伟,大学黄传河,大学敏,交通大学

桂小林,华中科技大学磊华、金海,西北工业大学士宁

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的几点建议:1、依托计算机类专业建设成果建设物

联网工程专业;2、重点进行应用型、工程型人才的培养,设计具有特色

的专业核心课程;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4、加强实验、实践教学环境

的建设;5、开展物联网工程专业的教材建设

第一章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资料

专业资料

专业资料

专业资料

专业资料

专业资料

物联网技术、应用、标准和商业模式

物联网:技术、应用、标准和商业模式 目录 展开 图书信息 书名: 物联网:技术、应用、标准和 商业模式 作者: : 出版时间: 2010年7月1日 开本: 16开 定价: 35.00元 内容简介 《物联网:技术、应用、标准和商业模式》全面、客观、公正、系统地描述了物联网理念和产业兴起的历史渊源、相关技术及其共性、应用和业务模式等内容,是作者多年研发实战经验的总结。同时对云计算、SaaS、SOA等热点技术和产业与物联网的关系做了较详细的描述,有助于理清物联网理念、技术和产业覆盖范围,有助于促进物联网知识的普及和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物联网:技术、应用、标准和商业模式》不仅适合作为高校物联网相关专业教学参考书,也适合其他对物联网有兴趣的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周洪波,同方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软件专家,同方泰德国际科技公司CTO、董事。1993年获瑞士苏黎世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美国德州大学EMBA,北京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兼职教授,2009年获“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称号并受聘为“北京市政府特聘专家”。 作为中国物联网/M2M产业的先行者和倡导者之一,2003年以来带领100多人的研发团队开发出国际先进的“ezM2M物联网业务基础平台”,以及30多个物联网行业应用套件,获各类奖励20多项,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获“同方十年十大突出贡献标兵”称号。 作为云计算和中间件等领域的资深软件专家,早年曾任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博士后/研究员和美国IBM,BEA等企业高级工程师和技术经理;是目前仍被全世界高性能和超级计算机广泛使用的核心软件PVM/MPI开发组(ORNL)早期成员;参与了1996年IBM公司打造的当时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的研发,负责调度子系统;曾在美国

23个基本物联网标准

23个基本物联网标准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11万㎡,1100多家展商,超10万观众)”收集整理!更多cnc加工中心、车铣磨钻床、线切割、数控刀具工具、工业机器人、非标自动化、数字化无人工厂、精密测量、3D打印、激光切割、钣金冲压折弯、精密零件加工等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 23个基本物联网标准、协议、技术术语快捷指南 6LoWPAN——这可能是最折磨人的首字母缩写词,6LoWPAN是基于IPv6的低功耗个域网络标准。这完全是为了安抚那些认为没有网络协议就没有真正互联网的人,它本质上就是Zigbee和Z-wave的IPv6版本。 AMQP(高级消息队列协议)——AMQP是一个开源标准,允许不同的应用程序在任何网络和任何设备之间进行通信。AMQP是众多商业中间件集成产品的一部分,其中包含微软的WindowsAzure服务总线、VMware的RabbitMQ和IBM的MQlight。它最初由金融部门开发,用于加快M2M通信,但现在已经开始在物联网项目中使用。 蓝牙——对于物联网来说,蓝牙无线通信协议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标准的蓝牙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从联网冰箱到淋浴喷头再到门锁的各种智能家居设备中;另一种是低功耗蓝牙技术,通常被简称为“BLE”,对受功耗限制的连接设备的大型网络更有吸引力,因为电池寿命不再是限制因素。这两种形式都在2016年12月的蓝牙5.0版本中得到升级,蓝牙5.0扩大了蓝牙设备的传输范围,提升了蓝牙设备的数据吞吐量。 蜂窝数据——虽然它不是最节能的传输形式,但却有大量的物联网设备基于此部署,它们使用运营商的无线数据作为传输层。 CoAP(受限应用程序协议)——这是一种为受限设备而设计的互联网协议,这些设备只有少量的内存空间和有限的计算能力。它是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及规格 物联网工程专业旨在培养满足创新型国家发展需要、基础知识厚实、工程实践能力强、有组织能力和国际视野的物联网相关领域创新型人才,坚持“基础厚、口径宽、能力强、素质高、复合型”的人才培养观,培养掌握工科公共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计算机和物联网的基本理论,工程技术原理和方法;具备从事物联网技术研究、物联网规划设计与系统集成、物联网系统安全保障能力的“专业学术型”和“工程技术型”人才。 1.“专业学术型”:人才应具有扎实的高等数理基础和计算机专业理论基础;外语水平良好,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具有良好的知识更新能力、综合设计能力与技术创新意识;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工作能力。毕业生可报考计算机、电子与通信及相关专业的学术型研究生,也可从事物联网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研发工作。 2.“工程技术型”:人才应具有良好的高等数理基础和专业理论基础;具有较好的外语能力;具有一定的知识更新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和技术创新意识;熟练掌握计算机专业技能,工程实践能力强。毕业生可以从事物联网规划设计、系统集成与应用、物联网系统安全保障等工作,也可报考计算机、通信、电子信息等专业的工程硕士研究生。 二、基本要求 (一)知识结构要求 1.公共基础知识:具有扎实的数理、英语、计算机与程序设计理论与技术、人文社科等基础知识; 2.学科基础知识:具有电子电路基本理论知识、信号与系统基础理论知识、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路基础理论知识、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的相关专业知识。 3.专业知识: 1)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等知识。 2)计算机软件体系结构、程序设计基础、算法分析与设计、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软件体系结构等知识。 3)物联网方面的基础知识:传感器原理与信息感知技术、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嵌入式系统、协议分析与设计、网络程序设计、网络管理、网络存储技术、计算机控制、计算机系统与网络安全、云计算技术、网络计算、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移动计算等知识。 4.实践类知识:金工实习、电装实习、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电子技术应用课程设计、操作系统课程设计、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课程设计、微机系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5.能力素质知识:军事理论、军事训练、专业教育、形势与政策、大学生职业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类知识、科技制作。 (二)能力结构要求 1. 人文素质能力: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积极参加学 校的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培养良好的文学修养、审美情趣、言谈举止、礼节礼仪和性格品质,塑造新时代大学生的高尚风范。

物联网工程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物联网是国家新兴战略新产业之一,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能够系统地掌握物联网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具备物联网系统分析与设计和物联网系统应用与管理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以在政府部门、商检部门、海关、大型生产企业和物流企业、物联网相关技术开发公司等单位,从事仓储、运输等物联网应用与管理,食品安全物联网管理,医药物联网跟踪与控制,危险品储运物联网管理,通关物联网系统应用与管理等相关的技术管理工作。 专业特色:通过学习与实践,使学生掌握物联网自动识别技术和自动检测技术,物联网系统分析与设计、物联网系统智能管理、物联网信息资源管理等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仓储管理、运输管理与物联网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仓储、运输等物联网系统应用与管理的能力;掌握医药商品学、危险品、食品与物联网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医药物联网跟踪与控制,食品安全物联网管理以及危险品储运物联网管理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本专业具有专门的物联网实验室,该实验室具有国内先进的物联网实验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教学实验平台、物联网创新实验系统、物联网IPA智能泊车实训系统、Android 3G开发平台等。这些平台或系统能够做到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师资队伍:本专业教师组成结构如下:正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6人。同时具有博士学历的教师有7人,占总人数的70%。教师的毕业学校有天津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所有教师均具有丰富的教学和实践指导经验。 学术成果:本专业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截止到2012年,本专业老师承担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4项,厅局级项目11余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文章50余篇。出版教材54余册,其中包括物联网相关教材8册,现已在全国高校中得到使用。 主要课程:物联网导论、物联网电路基础、物联网电子技术、物联网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RFID原理、传感器原理、自动控制原理、物联网信号与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物联网通信原理、无线传感网技术、物联网物品编码技术、物联网网络融合技术、物联网系统分析与设计等。 学制四年。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具有管理科学与工程(物联网工程方向)硕士学位授予权。

物联网技术标准答案

单选题 1、物联网的英文名称是(B) B.Internet of Things 2、(D)首次提出了物联网的雏形 D.比尔.盖茨 3、物联网的核心技术是(A) A.射频识别 4、以下哪个不是物联网的应用模式(C) C.行业或企业客户的购买数据分析类应用 按照部署方式和服务对象可将云计算划分为(A) A.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 将基础设施作为服务的云计算服务类型是(C) C.PaaS错误:改为B.IaaS 7、2008年,(A)先后在无锡和北京建立了两个云计算中心 A.IBM 8、(A)实施方案拟定了在未来几年将北京建设成为中国云计算研究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和路径 A.祥云工程 9、智慧城市是与相结合的产物(C) C.数字城市物联网 10、可以分析处理空间数据变化的系统是(B)

B.GIS 11、智慧革命以(A)为核心 A.互联网 12、迄今为止最经济实用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是(A) A.条形码识别技术 13、以下哪一项用于存储被识别物体的标识信息?(B) B.电子标签 14、物联网技术是基于射频识别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射频识别技术主要是基于什么方 式进行信息传输的呢?( B) B.电场和磁场 15、双绞线绞合的目的是(C ) C.减少干扰 16、有几栋建筑物,周围还有其他电力电缆,若需将该几栋建筑物连接起来构成骨干型园区网,则采用(D )比较合适? D.光缆 17、下列哪种通信技术部属于低功率短距离的无线通信技术?( A) A.广播 18、关于光纤通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A.光在光导纤维中多次反射从一端传到另一端 19、无线局域网WLAN传输介质是(A)

物联网工程概论期末考卷答案

《物联网工程概论》复习 一、选择题 1、MEMS是指(A) A. 微机电技术 B. 电子标签技术 C. 传感器技术 D. 自动识别技术 2、RFID技术是基于(B) A. 雷达原理 B. 电磁感应原理 C. IC卡原理 D. 其它 3、中国使用的Zigbee频率为(D)。 A. 13.56MHz B. 868MHz C. 900MHz D. 2.4GHz 4. 蓝牙(Bluetooth)无线通信技术采用(C) A. CDMA B. CSMA C. TDMA D. FDMA 5、传感器通常由(B )、转换元件、信号调节与转换电路构成。 A. 测量元件 B. 敏感元件 C. 感知元件 D. 探头 6、EPC是指(C ) A. 电子产品编码 B. 工程计划代码 C. 产品电子代码 D. 高档PC机 7. ZigBee具有三级安全模式,其数据加密标准是(C) A. AES 64 B. DES 64 C. AES 128 D. DES 128 8. 常见的无线路由器采用(A)技术。 A. WiFi B. AP C. UWB D. ZigBee 9. 热电偶是用于测量(C )的传感器。 A. 热量 B. 电量 C. 温度 D. 电流 10. 单片机与各种外围设备(Flash、RAM、网络控制器、A/D、传感器、MCU 等)进行直接串行通信通常采用(D)接口。 A. RS232C B. RS485 C. COM D. SPI 12、MEMS技术是一种(A) A. 传感器制造技术 B. 存储器技术 C. 短矩通信技术 D. 人机界面技术 13. 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3G移动通信网络标准是(C) A. WCDMA B. CDMA2000 C. TD-SCDMA D. LTE 14、EPCglobal是指(B) A. 电子产品编码 B. 国际物品编码组织 C. 产品电子代码 D. PC全球在线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一、专业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 1、培养目标 培养能够适应国家“下一代信息技术”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并承担相应管理和技术工作的创新性本科生,尤其必须具备多学科交叉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包括电子设计、传感器与传感网络、自动检测与嵌入式技术、智能识别与信息处理技术、通信网络技术,计算机及软件应用等相关技术,能够能够从系统层面和关键技术层面从事物联网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以及规划管理。本专业学生经过进一步的专业定位和深造将成为从事与物联网技术相关专业(含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的研究型人才。 2、培养要求 (1)知识结构要求 ①. 掌握基本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历史、 社会学、情报交流、法律、环境等; ②. 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工程科学技术知识,包括数学、物理、系统科学以及一 定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知识; ③. 掌握电子、通信、控制、计算机和软件等学科基础理论知识,了解学科的核心概念、 知识结构、基本原理和典型方法; ④. 熟练掌握物联网工程的学科知识,包括物联网体系架构、关键技术、标准以及工程 涉及和维护管理等。 (2)能力结构要求: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知识要求 ①. 受到程序设计和电子设计良好训练,具有较强的程序设计能力和电子线路设计能 力,能够熟练使用主流的设计与调试(软硬件)工具进行开发的能力。 ②. 受到系统的物联网开发工程训练,了解物联网应用工程设计方法,具备作为物联网

工程师从事工程实践所需的专业能力; ③. 掌握基本的项目管理工具,具有初步的项目配置管理能力。 ④. 了解物联网工程及相关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创新意识,并具有技术创新和 产品创新的初步能力; ⑤. 充分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具备个人工作与团队协作的能力,具备人际交流以及 与项目干系人之间的良好沟通能力; ⑥. 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及信息类相关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 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3)素质结构要求:具备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 ①.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 基本原理。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观念和法制观念。 ②. 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善于与他人协同工作。 ③. 自觉职业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以及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行为准则。 ④. 具有良好的质量、安全、服务意识,能够履行质量承诺,主动服务用户。 ⑤. 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 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二、专业人才培养标准 0 总则 本标准系依据西南交通大学《关于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征求意见稿)》制定,旨在为培养物联网工程专业的本科生提出其应达到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的专业要求。可以简称为:物联网本科标准。 本科物联网工程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物联网工程项目或产品的开发、运行管理或系统

物联网及物联网工程专业介绍

物联网及物联网工程专业介绍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的英文名称叫“The Internet of things”。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体与物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系统地掌握物联网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具备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等信息领域宽广的专业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具有较好的数学和物理基础,掌握物联网的相关理论和应用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的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能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 主干学科与课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概论、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工程电磁场、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现代通信网、传感器原理、嵌入式系统设计、无线通信原理、无

线传感器网络、近距无线传输技术、二维条码技术、数据采集与处理、物联网安全技术、物联网组网技术等。 本科,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课程设置选项之一 2010年初教育部下达了高校设置物联网专业申报通知,众多高校争相申报。由于物联网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从技术角度,主要涉及的现有高校院系与专业有: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电子与电气工程,电子信息与通讯,自动控制,遥感与遥测,精密仪器,电子商务等等。物联网专业可能会在上述这些院系中开设。与物联网应用相关的专业,如建筑与智能化,土木工程,交通运输与物流,节能与环保等等,可能会考虑开设选修课或在研究生、博士生阶段设置相关交叉学科的学位。 物联网可以是一个“专业”,但不一定是一个“学科”。国内有些专家反对设置“物联网专业”,因为定位不清,一个学校往往有好几个院系争夺“物联网专业“的申报,又不是一个明确的学科,难以培养出真正的专业人才,培养出来的人可能是“万精油”,懂得多但是不精,尤其是本科阶段,建议只作为研究生专业,像MBA一样的模式。和目前许多高校设置的“电子商务”专业一样,“电子商务”也有同样的定位不清问题,只要高校设置的物联网专业能够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尤其是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就应该可以设置,不必拘泥于它究竟属于哪个现有的“学科”。下表列出了一个高校物联网专业课程设置的初步建议,算是抛砖引玉。 课程1、物联网产业与技术导论使用电子工业出版社《物联网:技术、应用、标准和商业模式》等等教材。在学完高等数学,物理,化学,通信原理,数字电路,计算机原理,程序设计原理等课程后开设本课程,全面了解物联网之RFID、M2M、传感网、两化融合等技术与应用。

物联网技术框架与标准体系.

物联网技术框架与标准体系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最初被定义为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RFID)和条码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功能的网络。这个概念最早于1999年由麻省理工学院Auto-ID研究中心提出,实质上等于RFID技术和互联网的结合应用。RFID标签可谓是早期物联网最为关键的技术与产品环节,当时人们认为物联网最大规模、最有前景的应用就是在零售和物流领域,利用RFID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或商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 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在《The Internet of Things》报告中对物联网概念进行扩展,提出任何时刻、任何地点、任何物体之间的互联,无所不在的网络和无所不在计算的发展愿景,除RFID技术外、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终端等技术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但ITU未针对物联网的概念扩展提出新的物联网定义。 2009年9月15日,欧盟第七框架下RFID和物联网研究项目簇(Cluster of European Research Projects on The Internet Of Things:CERP-IoT)发布了《物联网战略研究路线图》研究报告,其中提出了新的物联网概念,认为物联网是未来Internet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被定义为基于标准的和可互操作的通信

协议且具有自配置能力的动态的全球网络基础架构。物联网中的“物”都具有标识、物理属性和实质上的个性,使用智能接口,实现与信息网络的无缝整合。该项目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便于欧洲内部不同RFID和物联网项目之间的组网;协调包括RFID的物联网研究活动;对专业技术、人力资源和资源进行平衡,以使得研究效果最大化;在项目之间建立协同机制。 物联网与RFID、传感器网络和泛在网的关系: 1.传感器网络与RFID的关系 RFID和传感器具有不同的技术特点,传感器可以监测感应到各种信息,但缺乏对物品的标识能力,而RFID技术恰恰具有强大的标识物品能力。尽管RFID 也经常被描述成一种基于标签的,并用于识别目标的传感器,但RFID读写器不能实时感应当前环境的改变,其读写范围受到读写器与标签之间距离的影响。因此提高RFID系统的感应能力,扩大RFID系统的覆盖能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传感器网络较长的有效距离将拓展RFID技术的应用范围。传感器、传感器网络和RFID技术都是物联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相互融合和系统集成将极大地推动物联网的应用,其应用前景不可估量。 2.物联网与传感器网络的关系 传感器网络(Sensor Network)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军方提出,起源于1978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开始资助卡耐基梅隆大学进行分布式传感器网络的研究项目,当时此概念局限于由若干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传感器节点自组织构成的网络。随着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和多种接入网络以及智能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2008年2月,ITU-T发表了《泛在传感器网络(Ubiquitous Sensor Networks)》研究报告。在报告中,ITU-T指出传感器网络已经向泛在传感器网络的方向发展,它是由智能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络,可以以“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任何人、任何物”的形式被部署。该技术可以在广泛的领域中推动新的应用

我的复习物联网工程概论

我的复习物联网工程概论 第九章传输层 tcp窗口,在tcp报头中,窗口字段占两字节,用来控制对方发送的数据量,单位为字节。tcp连接的一端根据设置的缓存空间的大小确定自己的接收窗口的大小,然后通知对方以确定对方的发送窗口的上限。 拥塞控制与流量控制的关系: 拥塞控制所做的都有一个前提:即网络能承受现有的网络负荷。 拥塞控制是一个全局性的过程,涉及所有的主机,所有的路由器,以及与降低网络传输性能有关的所有因素。 流量控制往往指在给定的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点对点通信量的控制。 流量控制所要做的就是抑制发送端发送数据的速率,以便接收端来的及接收。开环控制:在设计网络时事先将发生拥塞的因素考虑到,力求在网络工作时不发生不发生拥塞。 闭环控制:基于环路反馈的概念 监视网络系统以便检测到拥塞在何时何处发生。 将拥塞发生的信息传送到可以处理的地方。 调整网络的运行以解决出现的问题。 每个TCP连接需要以下两个状态量 接收端窗口(又称通知窗口)rwnd:接收端根据其目前的接收缓存大小所许诺的最新窗口值,是来自接收端的流量控制。 拥塞窗口cwnd:是发送端根据自己估计的网络拥塞程度设置的窗口值。是来自发送端的流量控制。 发送窗口的上限值=Min[rwnd,cwnd] rwnd

《物联网技术》课程标准(1+x 传感网应用开发考证版)

《物联网技术》课程标准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物联网技术 课程代码: 适用对像:3年制高职 适用专业:物联网应用技术 建议学时:90学时 学分:4学分 修订时间:2020年1月 二、课程性质 《物联网技术》是三年制高职高专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该课程支撑了“1+X”传感网应用开发(中级)的主要考核内容。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讲授数据采集、STM32 微控制器基本外设应用开发、RS-485 总线通信应用、CAN 总线通信应用、基于BasicRF 的无线通信应用、Wi-Fi数据通信、NB-IoT 联网通信、LoRa 通信应用开发等知识,同时,通过编程与实操来加强学生综合运用物联网技术的能力培养。由于《物联网技术》这门课程中涉及到许多专业知识,因此,学生在学习这门课之前应该在程序设计、硬件动手能力等方面有一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主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1.能根据各种传感器的基本参数、特性和应用场景,运用信号处理的知识 选择处理方法,根据需求科学地处理信号; 2.能根据ModBus 协议,运用RS485 总线原理、串口通信技术,独立 进行基于ModBus 串行通信协议的编程组网; 3.能根据CAN 总线协议,运用CAN 总线通信技术,独立搭建CAN 总线并编程实现组网通信; 4.能根据ZigBee 开发指南,熟练搭建开发环境并使用仿真器进行调试下 载,并独立编码实现点对点通信并进行系统调试;

5.能根据Wi-Fi AT 指令手册,完成热点功能验证、进行无线数据传输等 操作; 6.运用口通信技术,熟练使用云NB-IoT 工程,独立编程实现数据传输; 7.能根据MCU 编程手册和LoRa 数现通信距离和传输速率的调整。 四、课程内容和学时 课程内容(总计划90学时) 模块一数据采集 模块二STM32 微控制器基本外设应用开发 模块三RS-485 总线通信应用 模块四CAN 总线通信应用 模块五基于BasicRF 的无线通信应用 模块六Wi-Fi数据通信 模块七NB-IoT 联网通信 模块八LoRa 通信应用开发 五、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板书或PPT进行对重要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能够直接、快速、精炼的让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为学生在实践中能更游刃有余的应用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 2.案例教学法: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对选定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审理和讨论,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 3.情景教学法:教学过程安置在一个模拟的、特定的情景场合之中。通过教师的组织、学生的演练,在仿真提炼、愉悦宽松的场景中达到教学目标,既锻炼了学生的临场应变、实景操作的能力,又活跃了教学气氛,提高了教学的感染力。 4.讨论法:在本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多处采用讨论法,学生通过讨论,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展开学习,让所有的人都能参与到明确的集体任务中,强调集体性任务,强调教师放权给学生。 六、课程考核 《物联网技术》为考试科目,主要考核方法是实操。

物联网工程专业080905

物联网工程专业 ( ) 一、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等相关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物联网相关的计算机、网络、传感和软件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物联网系统集成与应用开发能力和良好外语运用能力,能够在工业生产、商贸流通、民生服务等领域中从事物联网相关技术的研发及物联网系统分析、设计、开发、管理与维护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物联网工程专业强调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与电子的基本理论与技术的结合,通过基础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完成科学思维的训练,掌握跨学科的实践应用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在知识与能力方面应具有: 1.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法制意识、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系统掌握物联网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理解基本概念、知识结构、经典方法,理解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关联,具有感知、传输、处理一体化的核心专业意识; 3.掌握物联网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思维方法,具备较强的综合应用物联网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试验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 4.了解国家物联网产业方针与政策及相关的职业和行业重要法律法规; 5.了解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创新意识,并具有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初步能力; 6.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知识与信息,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社交与团队合作能力; 7.具有良好的国际视野、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和专业外文文献阅读能力。 三、主干学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四、核心知识领域 物联网技术体系、标识与感知、物联网通信、物联网数据处理、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开发技术等。 五、核心课程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学时学时)、离散数学(学时)、数据结构(学时学时)、操作系统(学时学时)、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学时学时)、计算机组成原理(学时学时)、数据库系统原理(学时学时)、计算机网络(学时学时)、物联网导论(学时学时)、物联网通信技术(学时学时)、物联网数据传输技术与应用(学时学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学时学时)、软件工程(学时)、传感器与技术(学时学时)、物联网应用开发技术(学时学时)、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学时学时)、物联网数据处理技术(学时学时)、物联网信息安全技术(学时学时)、云计算与云存储技术(学时学时)。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七、主要专业实验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物联网感知综合课程设计、网络程序分析与设计实习、数据库课程设计、物联网传输综合课程设计、物联网数据处理课程设计、嵌入式系统综合课程设计、物联网应用开发课程设计、物联网综合应用设计等。 八、修业年限 四年。 九、授予学位

《物联网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物联网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名称 物联网技术基础 二、适用专业 网络安防系统安装与维护(090700)、物联网技术应用(091900)、楼宇智能化设备安装与运行(040700)、计算机网络技术(090500)、计算机应用(090100)、计算机与数码产品维修(091100)、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电子与信息技术(091200)、电子技术应用(091300)、通信技术(091500)、通信系统工程安装与维护(091700)、服务机器人装调与维护等(092200)、无人机操控与维护(083300)、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053600)、光伏工程技术与应用(032000)。 三、学时与学分 108学时,6学分 四、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类、交通运输类、加工制造类、能 源与新能源类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从事物联网应用系统服 务与营销、物联网应用工程施工与调试、物联网应用工程运维与管理等

工作必须学习的课程,将为后续学习其他专业方向(或专业)课程奠定 基础。 五、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物联网技术基础相关的基础知识, 能完成物联网典型应用智能家居系统工程的安装、调试、管理、服务等工作任务,了解物联网技术行业发展及应用,达到以下具体目标: 1.了解物联网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行业趋势等,能掌握物联网典型应用智能家居系统基本工作原理; 2.了解物联网架构与应用的基本概念,能了解RFID感知技术、传感器技术基本概念及技术应用; 3.了解智能家居系统工程基本结构与组成,掌握智能家居主要子系统的设计、施工、调试及运维; 4.了解物联网有线协议与无线协议的基本概念、参数特性及应用场景; 5.了解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了解物联网与其发展的关系; 6.了解智能建筑、安全防范、建筑建设备监控等系统的基本概念,熟悉其过程常用设备器材; 7.能掌握物联网设备的基本操作,具备智能家居、智能建筑施工的基本技术技能,能掌握各类线缆、端子的制作安装方法,能掌握相关工具的使用方法;

物联网安全技术国家标准

物联网安全技术国家标准 2018年12月28日,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的27项国家标准正式发布,涉及到物联网安全的有: GB/T 37044-2018 《信息安全技术物联网安全参考模型及通用要求》 GB/T 36951-2018 《信息安全技术物联网感知终端应用安全技术要求》 GB/T 37024-2018 《信息安全技术物联网感知层网关安全技术要求》 GB/T 37025-2018 《信息安全技术物联网数据传输安全技术要求》 GB/T 37093-2018 《信息安全技术物联网感知层接入通信网的安全要求》 再也不会有人说,IOT安全国家没有标准了。 国家标准的出台,非常不易,值得行业相关人士仔细品读,比如物联网安全参考模型及通用要求》从2014年信安标委就开始着手,到2019年7月实施,花了5年多时间。我们来看下标准中说的物联网安全参考模型: 上面这个图也就是将通用参考模型和安全要求全都画上去了。物联网安全架构是从安全防护需求角度描绘物联网系统安全功能。物联网安全措施是从实际实施的角度描述物联网系统安全因素。措施和架构都分别有基础设施+安全技术来保障,共同支撑物联网安全对象。物联网安全对象包括但不限于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安防,智慧旅游,智慧政府,智慧社区,智慧家庭等。 其他的安智客也不做解读了,现在还是草案。 值得注意的是: 物联网信息系统中感知终端的安全技术要求分为基础级和增强级两类。感知终端至少应满足基础级安全技术要求;处理敏感数据或遭到破坏对人身安全、环境安全带来严重影响的感知终端,或GB/T 22240-2008规定的三级以上物联网信息系统中的感知终端应满足增强级要求。 物联网数据传输安全技术要求也分为基础级和增强级两类。处理一般性数据传输应满足基础级安全技术要求;处理重要数据、敏感数据,涉及重大安全问题的数据传输应满足增强级安全技术要求,或参考等级保护或其他相关标准中安全等级划分内容。 物联网感知层接入信息网络的安全技术要求中基础级和增强级,比如对于设备标识,基础级要求是信息网络接入系统中的设备应具备可用于通信识别的物联网系统中的唯一标识。增强级要求是:并且该标识具备硬件防篡改保护。 但在物联网感知层网关安全技术要求中并不分级,这是因为物联网网关实现感知网络与通信网络,以及不同类型感知网络之间的协议转换、互联及设备管理功能,是物联网安全的薄弱环节同时也是重要组成部分。 正式的标准文本估计要过段时间从https://www.doczj.com/doc/e318617533.html,/fuwu/bzxxcx/bzh.htm上看到。

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审批稿

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 养方案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学科门类:工学专业大类:计算机类专业名称:物联网工程 专业代码:080905 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物联网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基础理论较扎实、专业知识面较宽、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较强,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持续发展潜力、自我学习能力,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在智能家居、农业、交通、电网等各类物联网工程技术领域,从事物联网工程的研发、运维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 二、规格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专业所需的计算机、电子、自动化和通信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无线传感网、ZIGBEE、面向程序设计实施等方面的训练,掌握物联网感知与标识的基本理论与技术、物联网体系结构、数据传输与安全技术、物联网信息处理技术。具备在物联网系统及其应用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开发和集成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扎实宽广的自然科学基础,扎实的信息科学基础知识。 2.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知识,综合素质较高,并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 3.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能阅读本专业外文书籍等。 4.掌握物联网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应用技术,主要包括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射频识别、传感器原理、计算机网络、嵌入式系统、传感网络设计、分布式系统、并行计算、大规模存储、多媒体信息融合等。 5.较好地掌握物联网系统设计、工业过程监控、智能交通系统、自助服务管理及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知识,了解本专业学科的前沿发展趋势。 6.获得良好的物联网领域的工程实践训练,一定的科学研究训练,具有较强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开发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物联网专业介绍

物联网专业介绍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的革命性发展,已被正式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在2012年最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物联网工程专业属于工学中的计算机大类,标准学制4年,毕业后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物联网工程专业开设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两大类,学生主要学习研究信息流、物质流和能量流彼此作用、相互转换的方法和技术,有着很强的工程实践特点。 物联网专业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计算机、通信技术、电子技术、测控技术等专业基础知识,以及管理学、软件开发等多方面知识。 学生需要学习包括计算机系列课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模拟电子技术、物联网技术及应用、物联网安全技术等几十门课程,同时还要打牢坚实的数学和物理基础。另外,外语能力也是必备条件,因为目前物联网的研发、应用主要集中在欧美等国家,学生需要阅读外文资料和交流。 物联网学习方向 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概论、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工程电磁场、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现代通信网、传感器原理、嵌入式系统设计、无线通信原理、无线传感器网络、近距无线传输技术、二维条码技术、数据采集与处理、物联网安全技术、物联网组网技术等。 专业解读

物联网应用从技术层面讲主要涉及三个部分,即对外感知、感知信息传输(可能需要节点利用无线组网实现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与回馈控制。智能技术贯穿整个物联网之中,是核心技术的核心。感知可以是智能感知,可以是多节点协同感知,还可以是智能识别感知系统。 就业前景和方向 物联网工程的市场庞大,因此就业前景也非常好。毕业生可从事信息传播时代内容方面的深度、综合、跨学科的信息传播工作,同时也能在新闻传播技术方面从事设计、制作等方面的传播技术类工作或者在政府管理部门、科学研究机构、设计院、咨询公司、建筑工程公司、物业及能源管理、建筑节能设备及产品制造生产企业等单位从事建筑节能的研究、设计、施工、运行、监测与管理工作等等。 就业报酬 物联网应用 考研方向 如果是计算机(层)和互联网(传输层)方向,那么就是计算机专业综合基础,如果是自动化智能控制(感知层)方向,那么专业课就是数电模电或者力学。 专业是糅合了几乎和电相关的所有领域

物联网体系架构知识总结.pdf

物联网体系架构知识总结 最初的物联网概念,国内普遍认为的是MIT Auto-ID中心Ashton教授1999年在研究RFID时最早提出来的,当时还被称之为传感网,其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线感应、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 在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的同名报告中,物联网的定义发生了变化,覆盖范围有了较大的拓展,不再只是指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提出任何时刻、任何地点、任何物体之间的互联,无所不在的网络和无所不在计算的发展愿景,初RFID技术外、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终端等技术到今天也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 在我国,物联网的概念经过政府与企业的大力扶持已经深入人心。现在的物联网已经被贴上了“中国式”的标签,其含义为:物联网是将无处不在的末端设备和设施,包括具备“内在智能”的传感器、移动终端、工业系统、楼控系统、家庭智能设施、视频监控系统等,和“外在使能”的,如贴上RFID的各种资产、携带无线终端的个人与车辆的等等的“智能化物件或动物”或“智能尘埃”,通过各种无线和有限的长距离和短距离通讯网络实现互联互通(M2M)、应用大集成、以及基于计算机的SaaS营运等模式,在内网、专网、互联网的环境下,采用时适当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提供安全可控乃至个性化的实时在线监测、定位追溯、报警联动、调度指挥、预案管理、远程控制、安全防范、远程维保、在线升级、统计报表、决策支持等管理和服务功能,实现对“万物”的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的“管、控、营”一体化。 物联网体系

物联网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数学计算机科学学院 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应用类) 一、业务培养目标 坚持“系统设计、分类指导、强化实践、突出能力”的原则,培养能系统地掌握物联网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具备专业覆盖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等信息领域、知识宽广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能够在物联网相关的企业、行业,从事物联网的通信架构、网络协议和标准、无线传感器、信息安全等产品及系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产品开发、技术管理与设备维护等专业技术和管理工作,并为高等学校输送优质研究生。 二、业务培养要求 1、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逐步树立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昌盛而奋斗的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情操,遵纪守法,立志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具备从事物联网相关工作的分析、规划、设计、开发、运营、管理的工程技术知识;通过深入物联网行业中的企业工程实践,了解该领域规划设计、运营管理控制的新技术和需求;具有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技术和现代工程工具,分析解决物联网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与物联网相关的法规;了解物联网工程领域的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3、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对新事物具有敏感性和适应性;对已有知识具有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我拓展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具有合作共事、协同工作的能力和竞争能力;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 4、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锻标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身心健康。 三、学制与毕业学分 学制:本专业标准学制为4年,实行弹性学制为3-6年。 学分:总学分不低于174+(6)学分。 四、授予学位

物联网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HIT

物联网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与物联网工程相关的自然科学、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和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系统掌握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及应用知识,具备计算思维以及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从事物联网应用系统(特别是其中软件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管理和服务工作的能力,具备物联网工程实践和管理的经验,以及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和创业意识,能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变化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联网产业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物联网工程实践和项目组织的基本训练,具有物联网应用系统(特别是其中软件系统)开发和管理实践的能力和经验。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基本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自然科学、系统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学知识; 3.掌握物联网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计算系统的核心概念、知识结构和典型方法,具有感知、传输、处理一体化的核心专业意识,熟悉物联网应用系统需求分析、设计、实现、评审、测试、维护以及过程与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了解物联网工程规范和标准; 4.经过系统化的软件工程基本训练,具有参与实际物联网开发项目的经历,具备从事物联网工程实践所需的专业能力; 5.充分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具备个人工作和团队协作的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以及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6.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7.了解物联网工程学科的前沿技术与软件行业的发展动态,在基础研发、工程设计和实践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8.具备自我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 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专业主干课程 C程序设计、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系统、面向对象建模技术、系统分析与设计、物联网工程概论、物联网感知技术、物联网智能信息处理、无线传感器网络、移动终端应用软件开发技术、软件开发过程与项目管理、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