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海事大学毛概题库

上海海事大学毛概题库

上海海事大学毛概题库
上海海事大学毛概题库

思考题2012-2013(2)

一、题型

1、单项选择(20题,20分)

2、多项选择(5题,10分)

3、简答题(4题,20分)

4、材料论述题(2题,20分)

5、材料作文题(30分)

二、思考题

1、为什么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4、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5、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6、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8、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9、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10、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1、为什么说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定。

1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对象、动力、领导、性质和前途)。

1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

1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15、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16、试述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7、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8、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

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20、如何看待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2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科学内涵与重要意义。

22、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

23、为什么说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24、试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2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26、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27、邓小平有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论述。

28、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29、如何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3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31、试述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32、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33、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34、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35、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36、试述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的区别。

3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3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39、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40、为什么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复习课 考试时间:2014.1.14 15:15-17:00 一、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p3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2、地理环境的作用 p95 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且作为劳动对象不断进入人们的物质生产领域。 3、唯物辩证法总特征 p40 联系和发展(普遍性、多样性)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p45-46 普遍性:一切事物(发展过程中)特殊性:(非)根本矛盾主(次)要矛盾 5、主观能动作用 p57-59 1目的性、计划性 2创造性 3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4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作用 6、经验论和唯理论 p69 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且必须以其为基础。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7.新事物 p42 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人名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名群众的拥护。 9、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p95 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10、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 是否承认矛盾 11、质、量、度 p46 质:一事物区别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标识的规定性。 度:保持事物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 12、量变和质变 p46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双方是互相渗透的13、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 57-58 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14、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p30

微观经济学习题集 第一部分:导论 (包括教材第一章经济学) 一、名词解释 1、经济品: 数量稀缺、需要通过劳动或其他代价才能取得的物品。价格为正。 2、自由品:数量丰富、不需要任何代价就可以取得物品,价格为零。 3、生产可能性曲线:一国在既定条件下能够生产大米和大炮的最大组合的轨迹。 4、边际转换率:一种产品增加一个单位所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产量 5、规范经济学:是对经济运行状态具有判断价值,要明确好坏,应当怎样。 6、实证经济学:是根据一定假设,分析经济体制是怎样运行的,为何这样运行,然后预测将会怎样。 7、经济人:他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增进的福利为多少,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他个人的利益。 8、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绝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 第二部分、消费者行为理论 (包括教材第二章市场供求原理、第三章家庭需求、第四章消费选择) 一、单项选择 1、下列哪一项会导致粮食制品的均衡价格下降? A、鸡蛋价格的增加 B、良好的气候条件 C、牛奶价格的下降 D、收入的下降 E、上述都不会 2、假设某商品的需求曲线为Q=3-2P,市场上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为4,那么当需求曲线变为Q=5-2P后,均衡价格将: A、大于4 B、小于4 C、等于4 D、小于或等于4 3、如果一条直线型的需求曲线与一条曲线型的需求曲线相切,则在切点处的需求弹性: A、不同 B、相同 C、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D、依切点所在的位置而定 4、若某行业中许多生产者生产一种标准化产品,我们可估计到其中任何一个生产者的产品需

求将是: A、毫无弹性 B、单位弹性 C、缺乏弹性或弹性较小 D、富有弹性或弹性较大 5、直线型需求曲线的斜率不变,因此其价格弹性也不变,这个说法: A、一定正确 B、一定不正确 C、可能不正确 D、无法判断 6、如果价格下降10%能使买者总支出增加1%,则这种商品的需求弹性: A、比较富有弹性 B、具有单位弹性 C、缺乏弹性 D、不能确定 7、若需求线为向右下倾斜直线,则当价格从高到低不断下降时,卖者的总收益将: A、不断增加 B、在开始趋于增加,达到最大值后趋于减少 C、在开始趋于减少,达到最 小值后趋于增加 D、不断减少 8、对于一种商品,消费者得到了最大满足,这意味着: A、边际效用最大 B、总效用为零 C、边际效用为零 D、总效用为正 9、已知商品X的价格为8元,Y的价格为3元,若某消费者买了5单位X,3单位Y,此时X、Y的边际效用分别为20、14,那么为了获得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应该: A、停止购买两种商品 B、增加X的购买,减少Y C、增加Y的购买,减少X D、同时增加对两种商品的购买。 10、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图总是包括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因为: A、人的欲望是无限的 B、消费者的收入是无限的 C、商品的数量是无限的 D、消费者各个时期的收入是不同的 11、在一条无差异曲线上, A、消费X获得的总效用等于消费Y获得的总效用 B、消费X获得的边际效用等于消费Y获得的边际效用 C、曲线上任两点对应的消费组合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 D、曲线上任两点对应的消费组合所带来的总效用相等 12、预算线上的点表明: A、没有用完预算支出 B、预算支出条件下的最大可能数量组合 C、处于均衡状态 D、状态不可确定

更多真题及答案见海事16考研群348713908 2014年上海海事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重要提示:答案必须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上不给分) 考试科目代码256考试科目名称二外英语 Part I. Vocabulary and Grammar (1×30=30%)In this section there are 30 sentences, and after each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Choose the ONE that best fits into each sentence and write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the Answer Sheet. 1.Johnson isn't tired of Shanghai, it seems, but appearances can be _________. A. deceptive B. receptive C. perceptive D. intuitive 2.Jeremy said he agreed but his voice lacked ________. A. inspiration B. conviction C. imitation D. preoccupation 3.Be brave. The world community should not _________ in the face of this economic recession. A. shuffle B. flinch C. stake D. avoid 4.Water is the softest substance in the world, but yet it can _______ the hardest rock. A. plow B. trespass C. prevail D. penetrate 5.Many of the girls from the South seemed to be _______ with excitement on seeing the snow. A. addicted B. annoyed C. infused D. lamented 6.I believe that people should live in houses that allow them to ________ from the harsh realities of life. A. wither B. retreat C. carve D. avoid 7.He is waiting for them to recognize him and eventually they do, much to his _________. A. nomination B. gratification C. justification D. obligation 8.What you do for a living is critical to where you settle and how you live ––– and the __________ is also true. A. converse B. reverse C. back D. access 9.People develop on-line relationships with folks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globe, but at the expense of the time that would have otherwise been __________for involvements with their peers in reality. A. simulated B. fragmented C. available D. alienated 10.He's a wanted killer, and the police have been given strict instructions to __________ him at all costs. A. comprehend B. supplement C. compliment D. apprehend 11.The hundred or so pictures he took the next day _______ the fullest photographic record of nuclear destruction in existence. A. compromise B. attribute C. constitute D. distribute 12.The photograph display the fate of a single city, but their meaning is _______, since what happened to Nagasaki can happen to any city in the world. A. universal B. unearthly C. usual D. united 13.The human imagination had stumbled to _______ in the wreckage of the first ruined city without reaching even the outskirts of the second. A. fragility B. exhaustion C. existence D. continuation 14.In his research, Professor Danes found the _______ of human beings to fight after they've been defeated. A. affection B. fragility C. resiliency D. tapestry 15.In prosperity our friends know us, but in ________ we know our friends.

上海海事大学试卷..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A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aO题,每题1分,共⒛分)请将正确答案写在题目后面的括号内。 1.毛泽东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是在党的( C) A.遵义会议B。瓦窑堡会议 C、六届六中全会D。六届七中全会 2.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是.. ( C) 订A。新科技革命和世界经济不断发展B。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 C。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 线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是.. ( C) A.独立的不相关的B。层层递进C。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D。互为前提 4.邓小平指出..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 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这段话非常深刻阐明了(D ) A。反对教条主义的重要性B。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C.破除封建迷信的重要性D。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5.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a ) A。必须解放思想 B。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 C。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D。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6.“因为中国资产阶级根本上与剥削农民的豪绅地主相连结相混合,中国革命要推翻豪绅地主阶级,便不能不同时推翻资产阶级.. 一观点的主要错误是(C) A.忽视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必要性 B。未能区分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部分 C.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D。不承认中国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区别 7.社会主义在中国确立的时间是(C) A。1949 B。1952年C.1956年D。1958年 8,我们过去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产生的重大失误,归根结底是..(D) A没有正确处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B。没有完全搞清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C。没有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D。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9.邓小平认为.. ,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 ( D) A。强大的人民政权B。强大的人民军队

笔译复习整理 考点:(1)词汇:英汉互译各10个 (2)段落:两段(英汉互译) (3):句子翻译:五句(中译英) 一、词汇 第一单元旅游 观光:sightseeing 烹饪艺术:culinary art 美食节:gourmet festival 西菜:Western style food 矿泉水:mineral water 旅程;旅行日程表:itinerary “康师傅”方便面:Master Kang”fast-cooking spaghetti(instant noodls) 第二单元生态旅游 可持续观光:sustainable tourism 适宜的旅游:approriate tourism 探险旅游:adventure tourism 文化旅游:cultural tourism 沿海生态旅游:coastal ecosystems 第三单元经济贸易 招商:invite investment 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 股份制:the joint stock system 通货紧缩:deflation 规模经济:economy of scale ; scaled economy 市场疲软:slack market 关税壁垒:customs barrier ; tariff wall 双赢:win-win result for both A and B ; benefit both sides 多赢:multi-win ; multiple-win result 年营业额:annual business volume(turnover) 第四单元金融、股票 信用卡:credit card 商业银行:commercial bank 融资:financing ; fund-raising 融资渠道:financing channel

上 海 海 事 大 学 试 卷 2017 — 2018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 信号与系统 》(A 卷) 班级 学号 姓名 总分 一、简答题(35分)(需要有简单计算或者说明,没有过程不给分,每小题5分) 1. 假设信号()t f 满足狄利赫里条件,试给出()t f 在正交基{ }t jk e 0ω( ,2,1,0±±=k )下 的傅里叶级数展开式(4分),试给出()t f 在正交基()()? ????? t k sin t k cos 0021,21,1ωω ( ,2,1=k )下的傅里叶级数展开式(1分)。 2. 已知系统输入输出方程:()()()1--=n x n x n y ,试问该系统的四性(是否满足线性、 时不变、因果、稳定)(4分),并求该系统的逆系统单位阶跃响应(1分)。 3. 已知:()?? ?<<=else t t f 0 532 1,()?? ?<<=else t t f 0 10632, 记:()()()t f t f t f 21*=,试求: ()∑=5 1 4k k f 。 4. 已知信号()t f 的傅里叶变换为()ωj F ,试求()()b at t f -*δ的傅里叶变换。(5分) 5. 已知信号()t f 的傅里叶变换为()ωj F ,带宽为m ω,假设该信号连续可微,试给出 信号()2 ?? ????dt t df 的奈奎斯特采样频率。 6. 已知某周期信号()()∑+∞ -∞ =-= n s nT t f t f ,其中()()()τ--=t u t u t f s (T <<τ0) ,试求该信号的拉氏变换()s F 。(5分) 7. 已知电容的VCR 方程:()()t Cu t i c c ' =, -------------------------------------------------------------------------------------- 装 订 线------------------------------------------------------------------------------------

关于大学生对生活的满意度的调查 摘要:采用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调查问卷形式,在网上发起投票,主要针对大一和大二的学生,旨在了解大学生对自身现状的满意程度,并提出相关意见,大致从学习、生活、情感等方面入手。结果表面,大学生对于大学生活持一般的态度,有些甚至很迷惘,厌倦。 关键词:大学生;生活;满意度 一研究背景 生活满意度是一个人根据自己选择的标准对自己大部分时间或持续一定时期生活状况的总体性认知评估,它是衡量某一社会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参数[1],是心理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关于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得进展,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口学变量、个人因素以及生活事件与满意度的关系上。在多项研究中,有关重大压力事件的经验与负性情感具有强相关,其他的中介指标(如认知解释、应对技能、社会支持)对长期的适应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现已有研究的综合和分析,虽然过去国际心里学界对生活满意度的研究几乎全部集中在英语国家,而且主要对象是成人,虽然近年来也有一些关于青少年满意度的研究出现,但对大学生满意度的研究较为匮乏!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身心成长发育[2]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内心体验越来越丰富,思想观念不断发展,在人生的关键时期,他们对精神的需求,对爱的归宿,对尊重的需求非常明显,[3]对人生价值的实现充满幻想。但实际上,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快的生活节奏,巨大的求职压力,全家亲友的过高期望,给大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压力。现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远离家乡求学给大学生带来的不适以及高校心理辅导的滞后,导致大学生心理素质普遍较低,面对越来越打的现实压力和精神负担时,任何一次小小的挫折或困难都可能压垮他们。 大学生活环境的方方面面都影响着大学生对自己生活度认识,性别、年级、专业的差异,学校人才培养方案、老师的教学素质、学校后勤设施都影响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这次问卷调查大学生生活满意度是为了更好了解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具体状况,并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二调查目的、意义和内容设计 (一)目的、意义 (1)调查当代大学生对生活的满意度的现状; (2)挖掘不同背景下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差异及其原因; (3)准确定位大学生的生活方式现状,从而相应做出决策,进行有效地引导; (4) 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内容设计

物流配送 Chap1 习题1 p47 衬衫工厂的选址问题 习题2 p91 有价格单一折扣的电机成本问题 霸王电机公司要将小功率电动机运到基层仓库,其运输经理刚刚从某卡车公司那里收到一份费率减让的报价。该报价建议如果每批次至少运输3万磅的电动机,那么费率为每担3美元。当前报价是,如果运输2万磅产品或更多,则费率为每担5美元。如果运量不足2万磅,应适用每担9美元的费率。为了帮助运输经理做出决策,收集了一下补充信息: ?仓库年需求:每年5000个电动机; ?仓库补订单的数量:每年43份; ?每个电动机的重量、箱装:每个175磅; ?仓库中电动机的标准成本:每个200美元; ?订单处理成本:每单15美元; ?全年库存持有成本占平均库存价值的百分比:每年25%; ?仓库搬运成本:每担0.3美元; ?仓库空间:不限 ?请问:该公司是否应使用新的报价? 解答: 1担=110.2311磅≈110磅 该公司每年的总运货量=仓库年需求×每个电动机的重量 =5000个×175磅=875000磅≈7955担 按原报价:因为每年仓库补货订单的数量为每年43份,所以 运输成本=总运货量×5美元=7955×5=39775美元 库存成本=仓库年需求×仓库中电动机的标准成本÷仓库补货订单的数量÷2* 全年库存持有成本占平均库存价值的百分比 =5000×200÷43÷2×25%=2907美元 订货成本=仓库补货订单的数量×补货订单的处理成本=43×15=645美元 搬运成本=总运货量×仓库搬运成本=7955×0.3=2387美元 总物流成本=运输成本+库存成本+订货成本+搬运成本=45714美元 按新报价:因为每批次至少运输3万磅,所以共运输375000÷30000≈29次 运输成本=总运货量×3美元=7955×3=23865美元 库存成本=仓库年需求×仓库中电动机的标准成本÷仓库补货订单的次数÷2÷全年库存持有成本占平均库存价值的百分比 =5000×200÷29÷2×25%=4310美元 订货成本=仓库补货订单的次数×补货订单的处理成本=29×15=435美元 搬运成本=总运货量×仓库搬运成本=7955×0.3=2387美元 总物流成本=运输成本+库存成本+订货成本+搬运成本=30997美元 因此,按照新报价可节省总物流成本45714-30997=14717美元 Chap 2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权责发生制下,对已支付的下季度保险费应作()处理。 A. 待摊费用 B. 预提费用 C. 本期费用 D. 下期费用 2、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所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即()。 A. 会计的主体 B. 会计的客体 C. 会计假设 D. 会计科目 3、财产物资计价的原则是()。 A. 权责发生制原则 B. 配比性原则 C. 历史成本原则 D. 划分资本支出与收益支出原则 4、划分各期收入和费用的原则是()。 A. 权责发生制原则 B. 历史成本原则 C. 配比性原则 D. 划分资本支出与收益支出原则 5、生产过程中的各项耗费是依据()原则来进行计量的。 A. 历史成本 B. 现行成本 C. 可变现价值 D. 现值 6、会计报表编制的依据是()。 A. 原始凭证 B. 记账凭证 C. 科目汇总表 D. 账簿记录 7、以下各项目中属于资产的有()。 A. 短期借款 B. 应付工资 C. 实收资本 D. 存货 8、企业向银行借入短期借款,用来归还应付账款,引起该企业 ()。 A.资产项目和权益项目同金额增加 B.资产项目和权益项目同金额减少 C.资产项目之间有增有减,增减金额相等 D.权益项目之间有增有减,增减金额相等 9、“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不是()。 A.设置账户的理论依据 B.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 C.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 D.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的理论依据 10、通过“累计折旧”账户对“固定资产”账户进行调整,反映固定资产的()。 A. 原始价值 B. 折旧额 C. 净值 D. 增加价值 11、下列错误中能够通过试算平衡查找的有()。 A. 借贷方向相反 B. 漏记经济业务 C. 借贷金额不等 D. 重记经济业务 12、账户发生额试算平衡是依据()确定的。

上海海事大学试卷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A卷) 班级:学号:姓名:总分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试卷不许带出考场,试卷上写明班级、学号、姓名) 一、选择题,每道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5分/题,共36分) 1.数据库的()是为了防止数据库中存在不符合语义的数据。 A.完整性 B.安全性 C.并发控制 D.恢复技术 答案:A 2.()规定在对任何数据进行读、写操作之前,事务首先要获得对该数据的封锁;在释放一个封锁之后,事务不再申请和获得任何其他封锁。 A.一次封锁法 B.顺序封锁法 C.两段锁协议 D.多粒度封锁法 答案:C 3.在视图上不能完成的操作是() A.更新视图 B.查询 C.在视图上定义新的表 D.在视图上定义新的视图 答案:C 4.在对用户进行权限授予时,()短语表示获得某种权限的用户可以传播该权限。 A.with check option B.with view option C.with grant option D.with function option c 5.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是指() A.存储结构与物理结构的逻辑独立性 B.数据与存储结构的逻辑独立性 C.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 D.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独立性 C 6.三级模式间存在两种映像,他们是() A.模式与子模式间,模式与内模式间 B.子模式与内模式间,外模式与内模式 C.子模式与外模式间,模式与内模式间 D.模式与内模式间,模式与模式间 A 7.事务的一致性是指(d ) A.事务中包括的所有操作要么不做,要么都做(原子性) B.事务一旦提交,对数据库的改变是永久的持续性 C.一个事物内部的操作及使用的数据对并发的其他事务是隔离的隔离性 D.事务必须使得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变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

1.两个直接测量值为0.5136mm 和10.0mm ,它们的商是( ) 0.1 :D 0.051:C 0.0514 :B 05136.0:A 答案:(B ) 2.在热敏电阻特性测量实验中,QJ23型箱式电桥“B ”和“G ”开关的使用规则是:( ) A :测量时先按“B ”,后按“G ”,断开时先放“G ”后放“B ” B :测量时先按“G ”,后按“B ”,断开时先放“B ”后放“G ” C :测量时要同时按“G ”和“B ”,断开时也要同时放“B ”和“G ” D :电桥操作与开关“G ”和“B ”的按放次序无关。 答案:(A ) 3.在观察李萨如图形时,使图形稳定的调节方法有:( ) A :通过示波器同步调节,使图形稳定; B :调节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 C :改变信号发生器输出幅度; D :调节示波器时基微调旋扭,改变扫描速度,使图形稳定。 答案:(D ) 4.QJ36型单双臂电桥设置粗调、细调按扭的主要作用是:( ) A:保护电桥平衡指示仪(与检流计相当),便于把电桥调到平衡状态; B:保护电源,以避免电源短路而烧坏; C:保护标准电阻箱; D:保护被测的低电阻,以避免过度发热烧坏。 答案:(A ) 5.选出下列说法中的正确者:( ) A:QJ36型双臂电桥的特点之一,是它可以大大降低连接导线电阻的影响。 B :QJ36型双臂电桥连接低电阻的导线用铜片来代替,从而完全消除了导线引入的误差。 C :QJ36型双臂电桥设置“粗”、“细”调按钮,是为了避免电源烧坏。 D :双桥电路中的换向开关是为了保护被测的低电阻,以避免过度发热而烧坏。 答案:(A ) 6.某同学得计算得某一体积的最佳值为3 415678 .3cm V =(通过某一关系式计算得到),不确定度为364352.0cm V =?,则应将结果表述为:( ) A :V=3.415678±0.64352cm 3 B: V=3.415678±0.6cm 3 C: V=3.41568±0.64352cm 3 D: V=3.4±0.6cm 3 答案:(D ) 7.几位同学关于误差作了如下讨论: 甲:误差就是出了差错,只不过是误差可以计算,而差错是日常用语,两者没有质的区别。 乙:误差和差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误差是无法避免的,而差错是可以避免的。 丙:误差只是在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结果进行估算时需要考虑。 丁:有测量就有误差,误差伴随实验过程始终,从方案设计、仪器选择到结果处理,均离不开误差分析。 正确的选择是:( ) A :甲乙丙丁都对; B :乙和丁对,甲和丙错; C :只有丁对,其它均借; D 只有丙对,其它都错; E :只有乙对,其它均错; F :甲错,其它都对

上海海事大学试卷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期末试卷A (试卷编号:637218)总计 100 分 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试卷不许带出考场,试卷上写明专业、班级、学号、姓名) 一选择题(24分,每题2分) 1. 事务是数据库运行的基本工作单位。如果一个事务执行成功,则全部更新提交;如果一个事务执行失败,则已做过的更新被恢复原状,好象整个事务从未有过这些更新,这样保持了数据处于()状态。 A.安全性B.一致性 C.隔离性D.可靠性 2. 下述不属于视图优点的是()。 A. 视图能够简化用户的操作 B. 视图使用户能以多种角度看待同一数据 C. 视图对重构数据库提供了一定程度的物理独立性 D. 视图能够对机密数据提供安全保护 3. 保护数据库,防止未经授权的或不合法的使用造成的数据泄漏、更改破坏。这是指数据的()。 A. 安全性 B. 完整性 C. 并发控制 D. 恢复 4. 五种基本关系代数运算是()。 A. ∪,-,×,π和σ B. ∪,-,∞,π和σ C. ∪,∩,×,π和σ D. ∪,∩,∞,π和σ 5. 后备副本的用途是()。 A.安全性保障B.一致性保障 C.故障后的恢复D.完整性保障 6. 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 A. 具体的机器和DBMS B. E—R图 C. 信息世界 D. 现实世界 7. 关系模型中,一个关键字是()。 A.可由多个任意属性组成 B.至多由一个属性组成

C .可由一个或多个其值能惟一标识该关系模式中任何元组的属性组成 D .以上都不是 8. 有两个关系R 和S ,分别包含15个和10个元组,则在R ∪S ,R-S ,R∩S 中不可能出现的元组数目情况是( )。 A . 15,5,10 B . 18,7,7 C . 21,11,4 D . 25,15,0 9. 若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某种硬件故障,使存储在外存上的数据部分损失或全部损失,这种情况属于( )。 A . 事务故障 B . 系统故障 C . 介质故障 D . 运行故障 10. 数据库管理系统通常提供授权功能来控制不同用户访问数据的权限,这主要是为了实现数据库的( )。 A . 可靠性 B . 一致性 C . 完整性 D . 安全性 11. 下面哪个不是数据库系统必须提供的数据控制功能( )。 A . 安全性 B . 可移值性 C . 完整性 D . 并发控制 12. R 、S 两关系如表所示, 结果的元组个数是( )。 R S A . 9 B . 3 C . 4 D . 5 二 填充题(20分,每空1分) 1. 数据库系统结构是由 ( )、( )和( ) 三级模式构成,并利用 ( )映象 保证数据的逻辑独立性、利用( ) 映象保证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2. 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包括三部分,分别为( )、( )和( )。 3. 触发器的触发事件可以是( )、( )或( )。 4. 关系模型的参照完整性在CREATE TABLE 中用( )短语定义哪些列为外码,用( )短语指明这些外码参照哪些表的主码。 5. SQL 语言中( )语句向用户授予权限,( )语句收回授予的权限。 6. 为了能在出现故障时进行数据库恢复,日常应该做的两个最基本的工作是( )和( )。 B>E+F R S

当代大学生如何落实科学发展光 大学生首先要通过深入的学习,让科学发展观入耳、入脑、入心。大学生必须懂得科学发展观的涵义: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只有真正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涵义和要求,才能自觉地去实践科学发展观。 在知识结构上,我们应该学有所专,识有所长,但知识的广博更不可忽视,特别是人文知识不可忽视。我们不应该局限于自己的所学专业,而忽略其他相关知识的接触。而要真正做到知识结构合理,博专相兼,就要求我们个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综合发展。 在学习途径上,我们更应该用科学发展的理念来安排我们的学习,而不是沿用传统的死学死背,也不应以应试为目的去安排学习。专业知识的学习不仅仅要重视课堂环节,更要扩展到平时的实践活动中,从实践中巩固专业,并不断提高自己。 在人格培养上,社会的进步对我们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大学生不仅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豁达的人生态度,健康的身体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更要有健全的人格。大学生要运用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分析问题,而不是自视清高,怨天尤人,甚至自暴自弃,做出过激行为。 作为一名青年大学生,必须要结合自我的生活实际,从现实的日常生活中去落实科学发展观。只有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我们的自身发展联系起来,才能更容易地理解和把握党的政策、方针、路线,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生态环境 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环境压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我国的现实紧迫性 1、我国人口多给资源环境带来重大压力,大大增加了对资源的索取量和对自然界的排放量。 2、我国资源相对不足、资源消耗高、资源利用效率低已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 3、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惩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威胁着人的自下而上和发展。 4、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环境被破坏的局面越来越严峻。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对我国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 3、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4、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 5、是保障国家安全和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 6、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地球只有一个,资源、环境极其宝贵。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说到底是协调人和自然、人和地球关系的问题。目前人类所面临的人与自然的不和谐问题,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复杂和严峻。支撑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大多是不可再生的,如果我们今天肆

试卷编号:9688 所属语言:C语言 试卷方案:期中考试 试卷总分:100分 共有题型:5种 一、填空共15题(共计15分) 第1题(1.0分)题号:528 设a、b、c为整型数, 且a=2、b=3、c=4, 则执行完以下语句: a*=16+(b++)-(++c); 后,a的值是【1】. 答案: =======(答案1)======= 28 第2题(1.0分)题号:78 已知 i=5;写出语句 i+=012; 执行后整型变量 i 的十进制值是【1】. 答案: =======(答案1)======= 15 第3题(1.0分)题号:510 若a是int型变量,则计算表达式 a=25/3%3 后a的值为【1】. 答案: =======(答案1)======= 2 第4题(1.0分)题号:437 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为【1】, #include "stdio.h" main(){int a=010,j=10;printf("%d,%d\n",++a,j--);}

答案: =======(答案1)======= 9,10 第5题(1.0分)题号:431 执行下面两个语句,输出的结果是【1】,char c1=97,c2=98;printf("%d %c",c1,c2); 答案: =======(答案1)======= 97 b *第6题(1.0分)题号:293 getchar()函数只能接收一个【1】. 答案: =======(答案1)======= 字符 第7题(1.0分)题号:440 设a=3,b=4,c=5,则表达式!(a+b)+c-1&&b+c/2的值为【1】. 答案: =======(答案1)======= 1 第8题(1.0分)题号:95 已知a=13,b=6, a&&b的十进制数值为【1】. 答案: =======(答案1)======= 1 第9题(1.0分)题号:306 当a=1,b=2,c=3时,执行以下程序段后b=【1】.

1.设A∈C m×n, B∈C p×q, D∈C, X∈C n×p, 则矩阵方程 AXB = D 有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对某一个A( 1 ), B( 1 )使AA( 1 )D B( 1 )B = D 成立, 且矩阵方程通解为 X = A( 1 )D B( 1 )+ ( Z - A( 1 )AZBB( 1 )) , Z 为任意n×p 矩阵. 证: 必要性AXB = D 有解, 两边左乘AA( 1 ) ,右乘B( 1 )B, 可得: AA( 1 )AXBB( 1 ) B = AA( 1 )DB( 1 ) B, 即证得: D = AA( 1 )D B( 1 )B . 充分性因A( A( 1 )D B( 1 ) ) B = D, 可见X0 = A( 1 )D B( 1 )是AX B= D 的解. 下证通解为X = A( 1 ) D B( 1 )+ ( Z - A( 1 )AZBB( 1 ) ) . AXB = A( A( 1 ) D B( 1 )) B + A( Z - A( 1 )AZBB( 1 )) B = AA( 1 ) D B( 1 ) B + AZB - AA( 1 )AZBB( 1 )B = D + AZB - AZB = D . 故X = A( 1 ) D B( 1 ) + ( Z - A( 1 ) AZBB( 1 ) ) 是该方程之解. 设Y 为AXB = D 的任一解:即AYB = D, 则 Y = Y + A( 1 ) D B( 1 )- A( 1 ) D B( 1 )= Y + A( 1 )D B( 1 )- A( 1 ) AYBB( 1 )( 令Y = Z) = A( 1 ) D B( 1 )+ ( Z - A( 1 ) AZBB( 1 ) ) .

辨析辨析辨析辨析辨析 1. 凡是在理性中所有的,最初無不在感觉之中 錯:(1)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认识经历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辩证过程。(2)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各种感官对认识客体的直接反映,是认识的低级阶级,它以具体性、内容吩咐多样性为特点: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思维加工对认识客体的间接反映,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以抽象概括性为特点,超越可感性认识的界限和范围,达到了对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的把握。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辩证关系。割裂二者的关系就会犯“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 (4)这种观点是唯物主义经验论的观点。它夸大感性认识的作用,认为理性认识仅仅是对感性材料的整理和分类,理性认识的作用是极不可靠的,否认了理性认识是对于感性认识的发展和飞跃 2. 生产关系的变革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错: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发展的起点是生产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变化,生产关系会发生变化。生产力对生产关系也有反作用,先进的生产关系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落后的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3. 判断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是社会制度

错:生产利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第一次科学的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判断一个变革时代不能以该时代的意识为根据,必须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实冲突中去解释。 4. 既然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那么我们就事事都要直接实践 错: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但并不意味着事事都要自己去直接实践,前人或他人的间接经验也是认识的重要来源。 5.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包含的真理是截然对立的,他们 的分歧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的根本分歧 错:(1)“城门…”包含实物普遍联系的观点,“只见…”则是孤立的看问题,是形而上学的观点。他们是两种不同的世界观。 (2)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表现在三个方面:即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发展的观点与将至的观点的对立,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根本分歧是是否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是着祥和的两大基本派别,他们的根本分歧是对物质和意识哪个世界的本原的不同回答,而不是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 6. 量变和质变的区别是相对的 正确,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区别都具有相对性,量变和质变的区别也不例外。事物的变化在特定的范围,意义上是量变,从另一范围,意义上说,这种变化又是质变;反之亦然。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就整个事物变化过程而言是属于量变,但是就事物的某一性质或某局面而言,又是质变。水的三态变化,

思考题2012-2013(2) 一、题型 1、单项选择(20题,20分) 2、多项选择(5题,10分) 3、简答题(4题,20分) 4、材料论述题(2题,20分) 5、材料作文题(30分) 二、思考题 1、为什么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4、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5、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6、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8、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9、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10、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1、为什么说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定。 1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对象、动力、领导、性质和前途)。 1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 1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15、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16、试述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7、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8、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 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20、如何看待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2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科学内涵与重要意义。

22、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 23、为什么说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24、试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2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26、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27、邓小平有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论述。 28、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29、如何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3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31、试述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32、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33、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34、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35、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36、试述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的区别。 3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3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39、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40、为什么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