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苗侗族芦笙文化的发展概况

苗侗族芦笙文化的发展概况

苗侗族芦笙文化的发展概况
苗侗族芦笙文化的发展概况

贵州苗族传统文化“芦笙节”的概况

——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为例

黎回举

苗族是贵州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也是贵州最早定居的民族之一。苗族是一个富有古老文明、讲究礼仪的民族,芦笙是苗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苗族的社会生活中具有文化认同、增强不同父系家族间社区组织的凝聚力和感染力,具有传承乡土知识、文化、文明、道德礼仪教化等社会功能。凯里是一个以苗族为主体,多民族聚居的经济旅游新兴城市,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其苗族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浓郁,素有“百节之乡”、“苗岭明珠”的美誉。在众多的民族传统节日中,“芦笙节”民族特色最为鲜明,已经成为凯里市的民族文化品牌。从1999年至今已经连续成功举行了十二届,每届芦笙节都是盛况罕见,凯里及周边的数万苗族群众自发地欢聚舟溪甘囊香芦笙堂吹笙跳月、斗牛斗鸟、赛马赛歌等方式庆祝新年、祈福来年丰收,呈现出“百牛争霸”、“千对银角”、“万把芦笙”的缤纷壮观场面。融民族文化、体育、饮食、工艺为一体,成为中外芦笙文化交流的盛会,同时也成为地方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大舞台。丰富多彩的芦笙节活动,增强了芦笙的文化内涵,同时也体现了芦笙的人文精神和多重价值。凯里市的舟溪镇是芦笙的发祥地,“甘囊香芦笙会”,省内省外无所不知。如今在政府的倡导、组织和领导下已更名为“中国?凯里甘囊香国际芦笙节”,闻名中外。凯里的民族旅游村寨特点鲜明、风格各异。如凯里的新光村是有名的芦笙制作村,芦笙远销国内外;石青村的农民芦笙画朴实自然、远近闻名;青曼村是天然的苗族文化博物馆,这些地方特色浓缩了苗族五千年来的辉煌历史、灿烂文化和苗族芦笙文化遗产。但由于苗族分布面广、方言土语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而在不同地域里以芦笙文化为主题的节日活动仪式中呈现出“区域性板块”结构的特征。笔者通过对贵州凯里苗族芦笙节活动,了解苗族芦笙节的概况、仪式的系统符号和文化象征意义。通过简单的分析、研究,希望能从人类文化的视野中初步探索和揭示苗族芦笙文化的丰富性和独特性。

一、凯里市“芦笙节”的传说

“芦笙节”来自动人的传说,神话般的爱情故事。很古的时候,舟溪南寨(舟溪是贵州省凯里市的一个依山傍水的苗族村寨)有一位苗族姑娘,名叫阿旺,智慧聪明、勤劳能干、心灵手巧、美丽动人。阿旺绣的花,五彩缤纷、鲜艳夺目,微风经过后阵阵清香,常引蝴蝶蜜蜂前来探花采花。阿旺喜欢唱歌,其歌喉被誉称金嗓子,其歌声男女老少皆喜欢。阿旺从小尊老爱幼、乐于助人、善解人意,乡亲都誉称她是金凤凰,为阿旺感到自豪。舟溪南寨后山有一个名叫“野鸡精”的妖怪,即贪婪又残暴。对美丽动人的阿旺早就垂涎三尺,一下变成大财主的公子,一下变成俊俏文质彬彬的书生多次前来向阿旺求爱,但都被聪明智慧的阿旺识破,婉言拒绝!由此,“野鸡精”老羞成怒,刮起妖风,便把人们辛辛苦苦种的庄稼一掠而空,常变成猛虎,咬死耕牛,变成恶狼,叼走小孩。最后,把魔爪伸向阿旺。一天,“野鸡精”刮起一阵妖风,搞得天昏地暗,趁人们忙乱之时,他用魔爪抓走了阿旺姑娘。随后,激起乡亲们的义愤,乡亲们点起火把,将后山团团围住,组织起"打鸡队",决心打死“野鸡精”,救出阿旺。激烈的搏斗中,野鸡精发出的威胁尖叫怪声被告乡亲们的牛角、铜锣、芦笙和射箭声淹没。但由于野鸡精是千年的老妖怪,除咽喉之外,全身刀枪不入。乡亲们无法把它打死,在与野鸡精相持之时,来了一位苗族青年猎手,名叫茂沙,他个大力强,而且是是神箭高手,能百步穿杨,飞檐走壁。茂沙勇敢正直,专门捉妖擒怪,为民除害。原来茂沙是听到阿旺被抓,翻山越岭骑马赶来帮忙的。茂沙仗起宝剑与野鸡精殊死搏斗,战了几个回合,野鸡精斗不过茂沙,无奈之下使出绝招,刮起妖风,瞬间飞沙走石,日月无光,人们睁不开眼,张不开手,野鸡精用嘴啄人们的眼睛,随后逃跑。这时,茂沙腾空而起,拿出他的神弓神箭,屏住气息,嗖的一声,射中了野鸡精的咽喉,野鸡精几声惨叫,从空中重重的摔了下来撞死在后山上。阿旺终于获救,并深情的看着茂沙,茂沙转身从野鸡精身上拔下三根野鸡毛送给了阿旺,嘱咐她好好保重,有机会再来看她,便依依不舍的跨上了骏马,在乡亲们齐声称赞中告别了阿旺。没想到茂沙的英勇顽强、豪爽正直深深打动了阿旺的心,爱慕之情油然而生,从此,阿旺整天思念茂沙,茶饭不思,一天天消瘦下去。阿旺见家父心急,便把心事告诉了家父,没想到家父及乡亲们非常赞成,可是,茂沙游猎四乡,漂泊不定,去哪儿找他呢?家父着急,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正值新春佳节,家父从后山砍来翠竹,做成许多支芦笙,并张贴告示,请

乡亲们四处传播:“古历正月十八在舟溪举行芦笙歌舞盛会,特邀勇敢青年茂沙,乡亲以表谢义!”阿旺和家父所想,消息传出,只要茂沙知道,他就一定来。盛会那天,成千上万的苗族同胞们吹起芦笙,载歌载舞来舟溪参加芦笙歌舞盛会,茂沙也赶来赴会,虽然人山人海,但阿旺很快就发现了茂沙,阿旺老父亲把自己做得最好的芦笙送给了他,阿旺亲手在芦笙上插三根野鸡精毛,把自己亲手织的花带系在芦笙上,并表白了对茂沙的爱,茂沙也很爱阿旺,两人流出了爱情的泪水长时间紧紧的抱在一起,茂沙当即卸下自己的银手镯,高兴地给阿旺戴上,茂沙和阿旺在一片欢乐声中定情终身。后来,他们夫妻二人领导着整个苗族人民的发展,使整个苗族同胞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夫妻二人和睦相处,恩爱如初,白头皆老。据传说,巧合的是夫妻二人在同日同时去世了。整个族人悲痛不已,大家商议对夫妻二人合在一起进行厚葬。后人为了纪念二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决定每年农历正月十六至二十日举办苗族传统节日“芦笙节”,以此纪念二位老人,并对芦笙节定下三条宗旨:一是喜迎新春;二是预祝风调雨顺,农业丰收;三是让苗族青年男女寻找自己称心如意的终身伴侣。

二、凯里市“芦笙节”的传统仪式和传统活动

凯里市是一个少数民族居多、传统文化和传统节日最为丰富的县份。苗族的传统节日文化可以说成是少数民族节日文化中的典范和代表,“芦笙节”仅仅是苗族传统节日文化中的一个文化和传统节日的缩影,其发展过程见证了苗族同胞的发展历史。“芦笙节”的传统仪式丰富多彩,传统仪式主要包括两大内容:芦笙祭祀和传统活动。

(一)芦笙祭祀主要分为“请笙、祈福、传笙”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请笙,即开节祭祀。吉时到,甘囊香芦笙堂长老在甘囊香碑前,吟唱芦笙起堂歌,杀牛(现在改变了这个习惯,用鸡或鸭代替了),另一长老手捧“圣笙”从芦笙桥一端缓缓走来,将“圣笙”请入甘囊香芦笙堂,这时两旁芒筒、芦笙同时齐奏,苗族盛装姑娘们跳起迎笙舞,然后敬酒劝肉,猜拳行令,首长告知祖先,“节日到了,可吹芦笙了”。第二部分:祈福,即起吹芦笙。祭祀碑前,长老口颂祈词,回顾芦笙堂百年沧桑,歌颂芦笙带来的和谐幸福,并为天下苍生祈福。祭祀完毕后,齐鸣放鞭炮,由长老吹响第一声芦笙,预示节起,其他芦笙随后跟着一同吹奏。第三部分:传笙,即起跳芦笙。芦笙吹响后,点起篝火,

由族长老带领身穿苗族盛装的苗族青年男女围绕芦笙堂跳一周,预示起跳,其他青年男女随后围着篝火起跳,共同庆祝节日开始。最后族长老将“圣笙”从祭台上取下,交给德高望重的族人代表们,再由族老代表们将“圣笙”转交给苗族少男少女,第二天由苗族青年们将“圣笙”带到芦笙节主要活动场。苗族人民的“芦笙节”芦笙祭祀活动形式表现为神秘、隆重、古朴、热烈,反映出了贵州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丰富多彩。

(二)芦笙节的传统活动

芦笙祭祀完成之后,接下来的就是苗族同胞们举行的爱好和平发展的传统节日活动了,其形式丰富多彩,形态各异,历史悠久,有碑文记载“窃为吹笙跳月,乃我苗族数千年之正当娱乐,每逢新年正月,各地纷纷循序渐举,以资娱乐而贺新年,更为我苗族自由婚配佳期……”。“芦笙节”的主要传统活动是以芦笙踩堂、赛芦笙为主要活动的节日,这些活动都苗族同胞们自发组织而形成的。在慢长的历史进步和岁月发展中,苗族的“芦笙节”传统活动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由原来的芦笙踩堂和赛芦笙发展到今天多项传统节日,有:跳芦笙、斗牛、斗鸡、斗鸟、苗歌对唱、赛马、射箭、赛跑等民俗民间竞技活动。跳芦笙是芦笙节上最传统的节目之一,以群舞的形式出现,这种舞一般只有未婚的男女青年参加。凯里各个地区的跳法也不同。在舟溪,主要是男青年边舞边吹着优美的芦笙曲,年轻的苗族姑娘们在后面踏着节奏跳舞。斗牛是苗族“芦笙节”传统活动上最具有吸引力、参与人数最多的项目之一,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每年芦笙节的到来,都要举办传统的斗牛活动。斗牛,俗称“牛打架”,它以惊心动魄的牛与牛斗,有别于西班牙的人与牛斗,故人们又称之为“东方斗牛”。黔东南的舟溪斗牛的十分精彩,主要体现牛的力量搏击、技巧决战。因而整个斗牛场面惊心动魄,扣人心弦,场面壮观,富有强烈的刺激性,令人击撑赞叹,给人以力拔千钧和排山倒海的震撼,最后获胜方以“牛王”为称号。斗鸡、斗鸟等民间传统竞技活动是凯里地区各族群众节庆期间最喜欢的活动项目之一,每逢节庆,无论是城区还是乡村,都有举办斗鸡、斗鸟活动的传统,其场面也是相当激烈和壮观。……

三、“芦笙节”的价值功能

苗族文化具有多重的价值功能,在当今社会的发展进步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芦笙节”上的芦笙吹奏不仅仅是一种娱乐的器具,而更是一种民族的社会

的文化现象,是民族社会的一种文化意识形态,“芦笙节”作为苗族文化中的一种文化现象,在当今人类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与功能。

(一)教化功能。芦笙在祭祀活动中是一种以音代言的教化工具,崇尚真实、美德、礼敬、和谐等作用。在各民族的祭祀活动中,乐器通常是营造庄重肃穆的气氛,芦笙在祭祀活动中,角色不仅是乐器,还是“通灵功能”的法器,具有通灵天地,和谐万物的功能。无论是发丧送灵,还是驱鬼祭祖,芦笙吹奏的是一种朴实而明确的“芦笙词语”,不像我们平时听见的神秘的符咒话语。芦笙节上出现的长老具有巫师和寨老的双重身份。不仅“通灵”,而且“通人”,把某种具有神秘色彩的意念行为(祭祀行为),演化为直白的教化活动。所以说它是拟人化了的“神器”,这也是外界人文化视野下的“芦笙节”上的评判。然而,其实并不然这样的评判,这种双重身份的文化现象的出现恰以说明长老们在族人心目中的那种德高望重的身份和苗族同胞们认同感。

(二)和谐功能。“芦笙节”的传统仪式可以说是苗族同胞们的大团员、大聚会,无论是怎么样的离愁别恨,恩怨愁恨都会在芦笙节上烟消云散。如今的“芦笙节”已经成了各族同胞们欢聚的节庆,各族同胞们在经济、产品、文化、艺术等领域进行不断的沟通交流,增强了各族人民了解和感情,为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做出了更大的贡献。所以有人说;当代“芦笙节”上的芦笙吹奏出了和谐社会的和谐之音。其实,芦笙的文化底蕴很深,其内容丰富多彩,活动形式让人惊叹,它的最高艺术价值就是吹奏出当代人的和谐之美。芦笙舞中的音乐与舞蹈无疑是人的精神的集中体现,反映出民族的节奏、生活的节奏和生命的节奏。它给人一种特别强烈的美感,让生活的人们领悟和感受这种美。芦笙的乐和舞都是一种别致的艺术,我们能在欣赏她的艺术形式的同时发现这种节日文化的内在美。芦笙节文化正是以这种独特的艺术价值、人文精神价值记载和影响苗族同胞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从而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和谐之美。

(三)载体功能。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苗族人民经济的不断发展,苗族在生产、生活、文化、艺术水平等方面的不断提高,“芦笙节”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形式不断的改进,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游客们,甚至外国朋友们也来参加芦笙节了。芦笙节内容丰富多彩,具有重要的旅游、文化等发展价值,深受中外朋友的热烈欢迎。芦笙节不仅是苗族人民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

而且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今天,也成为贵州苗族地区旅游事业的开发,创造经济价值的重要内容。贵州许多苗族山寨旅游景点开设了各种各样内容丰富多彩的苗族山寨芦笙歌舞表演会,让前来参观的中外游客也能亲自参与,领略芦笙文化的内涵与乐趣。在当代贵州,由于得到政府的倡导、支持和组织下,把苗族芦笙、地方经济与旅游完美的结合起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旅游。同时,政府加强了芦笙队员的各种能力的培养和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发展,包括表演的技巧、接待游客的礼节、服务的精心策划、处事的能力等,让游客玩得更开心,继而引来更多的游客,并关心关注少数民族地方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业等的发展,这不仅把苗族的芦笙宣传出去。由此,增加了经济效益,改善了人民的生活。

(四)艺术功能。芦笙是一种集歌、乐、舞为一体的文化形态,这种“三位一体”的关系,可概括芦笙的:调生于歌,乐生于器,舞生于乐。芦笙吹奏与舞蹈紧密相连,众所皆知,观者要以舞为伴,舞者要边吹边舞。多姿多彩的芦笙舞、芦笙曲,芦笙词、芦笙样式,是芦笙文化艺术之美的集中体现、是苗族人民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从艺术表现形式看,芦笙舞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其舞蹈特点是幅度大、难度大、力度强,充分反映出了苗族人民的粗犷、豪迈的民族性格,舞蹈动作主要靠脚、腰、头等部位,通过脚上的扭、绕、对、靠、跺等的动作和上身的俯、仰、摆、转等体现出来。芦笙舞既有情又有趣,加之优美的芦笙旋律及舞者感情的不断变化,烘托出场面的热烈壮观,从中流露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芦笙舞在形式上较多保留了原始古朴的艺术风格,从中闪烁着苗族历史文化的精华和人性的光辉。芦笙舞在促进民族团结和振奋民族精神方面发挥出了特有的社会功能,舞蹈反映出了苗族同胞的生产生活历程,客观上起到传播生产生活知识文明的作用。其血路不分贵贱,实行自由参与,一方面在族内成员之间成了感情交流的场所,一方面又成为各民族和睦交往、沟通的重要桥梁,芦笙舞艺术内容的丰富多彩,使得芦笙舞艺术功能不断旺盛,不断丰富,不断升华。

(五)传承功能。芦笙节作为苗族人民文化符号的象征,是苗族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先期的苗族社会是一个有语言而无文字的社会,其文化特征造就了历史悠久的口语化传统和独具特色的文化传承样式、文化传承习俗。在苗族社会中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则:儿童时代就开始学习吹芦笙。苗族芦笙每一首曲子都有

特定的含义,孩子学习一般从背记“芦笙词”入手;再吹奏具有生产和生活知识的芦笙曲,接着吹奏历史知识的芦笙曲。苗族人说的“芦笙摆古”,即以芦笙曲的吹奏来讲述历史;至此,一个普通的生命完成了“文而化之”的历程,走进了社会、走进了传统、也走进了时代民族历史的长河中。苗族同胞不仅在祭祀、娱乐、求偶、婚嫁、节庆等场合都要使用芦笙,最重要的是通过芦笙来记住苗族人民的苦难,了解苗族迁徙的历史,获取社会认可的历史知识、民族信仰、行为模式,强化民族的传统规约,礼德教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加深民族感情,传承民族民间文化。除以功能外,芦笙节还具有农事活动、物质交流、男女社交、恋爱、择偶、祭祀、纪念、庆贺性等节庆时历,其岁时节庆较为独特鲜明。

四、“芦笙节”的发展变化

芦笙节是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从产生根源来看,它具有民族民间当地约定俗成的节日传统性,以前的“芦笙节”是出于苗族同胞的祭祀而由苗族人民自发组织起来的活动,其传统的活动也是出于祭祖精神而开展的。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芦笙节通过多年的发展演变,特别是当今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提倡、支持和推广,芦笙节已成为当地旅游事业的重要品牌。从组织形式上来看,已经从民间组织演变为官方组织。如贵州以前先由凯里、麻江、丹寨、雷山等地自发举行小规模的芦笙会,最后到舟溪举行总会,而如今的“芦笙节”活动的时间、场地、规模等都由政府承办部门决定;从节日活动的目的性来看,以前主要出于祭祖追思而开展,如今主要出于增加地方经济收入而开展;从活动形式和规模来看,已经没有以前的传统祭祀和单一的民族纪念活动;出现了多民族融合的民族文化、体育、饮食、工艺、选美、器乐比赛等多种节日为一体的盛大活动,增加了一些地方文化特色,如长桌宴,篝火晚会、文艺晚会等。如“中国贵州·凯里国际芦笙节”,每年9月份左右在凯里民族体育馆主会场举行,各地设有分会场,至今已举办十余次,且每年规模和内容都在不断的扩大,其内容颇丰,形态各异,集民族风情之精华,以“百牛争霸”、“千对银角”、“地方特色”、“万把芦笙”的缤纷壮观场面,融民族文化、体育、饮食、工艺为一体,成为中外芦笙文化交流的盛会,成为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大舞台。其活动形式有:大型演唱会、旅游推介促销会、芦笙舞会、民族服饰展、民族之花评选、民族民间绝技展演、大型民族歌舞晚会、民族服饰自由表演、芦笙舞比赛、民族器乐大赛、雄鸡大赛、百

鸟争霸赛、登山大赛、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民族民间绝技比赛、民族服饰比赛、民族饮食与民族工艺品展销、民族风情山水风光游、芦笙节艺术专题文艺晚会、篝火狂欢活动晚会、长桌宴晚会、种植“圣林”活动、民族风情体验游和旅游商品展销会等活动。传统“芦笙节”活动中的斗牛、斗鸡、斗鸟、赛马等都以比赛的形式进行,胜者获奖,而过去主要是族人之间以活动形式进行沟通、交流的平台。节日期间苗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温馨场景,表现节日的隆重热烈、温馨和谐,即弘扬了民族文化、又促进了民族间发展、加强了民族间的交流,展示了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荟萃了民族民间服饰产品等的精华,充分展示芦笙文化的深厚文化底蕴和芦笙艺术与时俱进的风貌。“芦笙节”从苗族文化、芦笙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上来看,民间组织与政府组织都各有利弊,希望世人在今后的发展中能做到在发展苗族芦笙文化的同时,既能让芦笙文化在发展创新中得以传承、保护和发展。

五、“芦笙节”的发展意义

芦笙节是苗族地区最普遍、最盛大的传统节日。芦笙文化是苗族保护最为完整的文化遗产,芦笙文化是他们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是民族精神的一种体现,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作用和具有各种宝贵的价值。苗族人民钟爱芦笙,芦笙在苗族人民的日常文化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特殊的身份,是苗族人民的精神寄托,是苗族文化传承的载体。随着苗族历史的不断迁徙流动,逐渐形成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文化。在苗族文化中,芦笙以它独特的功能和作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又踞于构成苗族文化的其它组成部分,芦笙文化似乎代表苗族文化,其实它只是苗族文化中的一个代表,是苗族文化的符号和象征。由此,芦笙与芦笙文化就支配着苗族人民的行为和性格。芦笙在少数民族中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和向心力,历史上曾有苗族同胞们用跳芦笙来发动过组织起义的事例。芦笙在团结和振奋民族精神方面发挥出了特有的社会功能,它反映生产生活的历程,客观上起到传播生产生活知识和文明的作用。在今天,保护、传承和开发苗族的芦笙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芦笙节具有沟通、交流、和谐的作用。当今举办的芦笙节,不分贵贱,自由参与,成了各族人民之间情感交流的场所,成为各民族和睦交往相处的重要桥梁。芦笙节丰富多彩的内容,使得其文化功能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芦笙

是苗族人民心中的圣物,芦笙文化在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构建社会和谐、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芦笙节关联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据文献记载,早在唐代西南地区就广泛流行吹芦笙了,芦笙节具有悠久的历史。最初根源是人们祈望五谷丰登、人畜两旺,与天地万物有一定的联系。芦笙节是苗族人民的文化产物,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部分,能起到一定的社会功能。所以,深入了解芦笙节文化的社会和谐功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具有统一稳定的作用。芦笙节虽是一种传统文化模式,但举办芦笙节,却能统一新时期人们的行为和思想,是广大民众的社会心理认同,通过举办芦笙节能使社会生活更加和谐稳定,保持当地人们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举办芦笙节,也是少数民族地区传承祖先传统文化的方式,能保持这种文化的连续性和根脉性。芦笙节期间,人们能够通过走亲访友,也能增加人们之间的感情,增进了解,缩短距离,使人们更有文化认同,保持当地人们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共处和谐稳定发展的社会。

﹙三﹚具有丰富生活,提高人们遗产保护意识的作用。通过举办芦笙节,开展各种不同的活动,丰富了人们的生产生活,调节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心理。芦笙节活动的丰富性,已经把现代的各种体育活动融入其中,像篮球,象棋、爬山等具有全民性的活动,使每个人能融入到这个节日里,从而使人们从单调而贫乏的日常生活娱乐中得到各种需求和满足。“芦笙节”作为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项目之一,通过举办芦笙节活动,让苗族文化、芦笙文化等遗产在传统保护中得到保护、传承和发展,也让少数民族青年认识和了解到自己的文化,认识到自己民族根脉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四﹚具有增加收入发展经济的作用。举办芦笙节能增加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并带动地方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苗族芦笙节经过近百年的发展演变到今天,苗族人民的思想观念已发生了许多的变化,芦笙节已由当初的一种民俗变成了当地特有的特色旅游文化资源,并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素,在政府的大力倡导、支持和组织下,贵州黔东南凯里市已经把芦笙节列入了当地的旅游特色。比如南花苗寨、西江千户苗寨、郎德上寨。经过多年的发展,不仅把芦笙节这种民俗文化很好的传承下来,而且千方百计对芦笙文化的改革创新,想尽办法

增加少数民族的收入。凯里国际芦笙节对于吸引世界各国的游客起到很大作用,已成为凯里发展旅游业的重要特色产业和凯里的形象标志之一,对促进凯里的经济发展起到很大作用。

参考文献:

[1]缪天瑞、吉联执、郭乃安.中国音乐词典[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245.

[2]缪天瑞、吉联执、郭乃安.中国音乐词典[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246.

[3]钟年.芦笙文化[J].贵州:贵州民族研究(季刊),1988年第一期(总第三十三期).

[4]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12月

[5]陈勤建《中国民俗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1号

[6]张春生《中国传统礼俗》2002年9月

[7]潘光华《中国苗族风情》1990年12月

[8]苏晓红. 苗族芦笙文化内涵与制作技艺传承路径探析[J].贵州:贵州民族研究,2009

[9]李瑞岐.节日风情与传说[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83:82.

[10]邓钧.苗族芦笙的应用传统及其文化内涵[J].中国音乐学(季刊)1999年第3期.

[11] 王化伟.贵州苗族芦笙文化初探[J].贵州:贵州民族研究.,2003年第4期(第23卷总第96期).

[12]普列汉诺夫.论艺术[M].曹葆华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3.

[13]刘川.南方少数民族芦笙文化及其功能价值[J].贵州.贵州民族研究.,2004年(总第97期).

试论学校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试论学校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民族文化的传承对于民族延续至关重要,因为民族文化一旦消失,民族就没有了自己的精神支柱,没有了自身的灵魂、品格、凝聚力和生命力。这样的民族,其消亡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因此,如何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学校在民族文化传承和传播的过程中无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民族文化传播的基地,它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一、新时期民族文化传承的意义 (一)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文化的整体性 中华民族文化的整体性的特色是多元一体性。多元表现为各民族具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和它自由发展的历史;文化上的一体性是形成一个兼容并包、和谐统一的整体。自古以来,各民族文化代代相传,形成了繁荣昌盛的中华民族文化。在全球化的今天,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思考民族文化的传承,才能有力地回应现实对它的挑战,保证中华民族文化更好地保持多元一体的整体性。 (二)有利于各民族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我国新时期文化建设,既需要保持多元和谐的整体性,又需要完成各民族文化的转型,根据现实的需要与时俱进,每一种民族文化的形和各民族的生产生活、甚至地域、风俗传统密切相关,民族文化是不断发展的,只有不断发展民族文化才能保持自己本身的鲜活性,而民族文化的传承可以做到民族文化的优化,在优化的基础上给民族文化注入新的时代涵,促进民族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三)有利于提高各民族文化的自觉性 传承民族文化,有利于提高全民族文化的自觉性。传承民族文化,是文化自觉选择的具体表现。只有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具体形式中,民族文化教育才是自觉的,潜移默化的。而多元文化教育,也应该是在多样化的文化传承形式中渗透,不同民族文化的传承,有利于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认识,从而培养具有跨文化视野和文化精神的文化新人,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多元与融和。 二、学校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基地优势 文化传承实质上是一种文化的再生产,是民族意识的深层次积累,是纵向的“文化基因”复制。而在民族意识深层次积累和“文化基因”复制过程中,学校因其自身的优势使其可以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基地。 (一)学校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最佳场所 学校教育是人的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教育决定着个人社会化的水平和性质,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基地。倡导和推动民族文化进校园,通过学校教育来传承民族文化,无疑是民族文化传承的最佳选择。 (二)学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最佳主体 从根本的意义上讲,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靠的是“人”这个主体,而学生就是最佳主体,学生群体主要由青年人组成,在民族文化学习与传承的过程中有着与别的群体更大的优势。首先他们对民族文化学习与接受的意识性较强,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学生越来越能自觉地从事学习活动,并对学习

[传承中国文化的文章]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传承中国文化的文章]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上下五千年,中国一路风尘仆仆走来,脚下踏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如今中国的传统文化却在一步步的丢失,那是我们的根我们的魂,我们应该传承它,不应该放弃它,或遗忘它、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传承中国文化的文章,希望对你有用! 关于传承中国文化的文章1 我非常之荣幸的参加了宁海县的首届公民道德公益大讲堂,本次大讲堂的主题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人”,大讲堂的目的是“构建和谐社会,再现中华盛世”。 谈起“中华文化”这四个字,使人自然而然的想起了一句话叫“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这是教科书中常见的用来描述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句话,可是,要是问到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又有几个人能回答上来呢?就是这样一个问题,引起了我的反思,身为一名中国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却不知道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我想这是让我自愧的事情,更是让我痛心的事情。 虽是短短四天的学习时间,却是让我受益匪浅,感悟颇深,我是没有什么资格和能力来向大家阐述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因为连我也正处在认识和学习中华文传统化的道路上,我知道,要想要真正的领悟几千年前的古圣先贤传承下来的智慧和真理,是要我的用一生时光来学习和践行的!我能做的就是做好一个中国人的本分——弘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做一个有道德的中国人! 就谈谈我这四天来学习的感受吧! 大讲堂的整个学习过程是不收取任何费用的,除此之外还有免费的午餐和学习资料,还有免费的纪念品!这样的公益活动已经很少见了。据我所知,参加大讲堂的义工是五百多人,想必大家都知道什么是“义工”,就是除了要干最脏最累的活以外,他们的付出是没有任何报酬的,我所要讲的不仅仅是义工的概念,而是他们身上令人尊敬的品德,见人鞠躬一定达到九十度,无论对方年龄大小都称呼为“老师”,每一次台下观众鼓掌,站在一旁的义工们必是鞠躬表示感谢,四天来,我看见的加上我没看见的,我不知道他们每一个义工鞠了多少次躬,真的是数也数不清。在这些义工当中,上至八十多岁的老人,下至十一二岁的儿童,在我看来,我们这些人哪里称得上是“老师”啊?他们,才是我要学习和尊重的老师啊! 这些义工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只想说一句,感恩,感谢! 关于传承中国文化的文章2 上下五千年,中国一路风尘仆仆走来,脚下踏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在今天,一提及中国传统礼仪,大多数人并没有什么清晰概念,甚至则一位这种传统礼仪人化是过时的东西。因此,中国礼仪文化正在遭受着史无前例的以往与不屑。 然而,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文化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处理人际关系的实践结晶,是人与人之间行为规范的准则。 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为求的正确答案一起去老师家请教。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来到程家时,适逢先生坐在路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老师,就恭恭敬敬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过来良久,程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她遍身披雪。脚下雪已有一尺多后了。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了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礼仪是律己,进人是一种规范,是表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 东汉黄香仅仅九岁,就懂得尊老爱幼,孝顺父母。在冬天严寒之时,就用自己的身体将父母的被子温暖后,再请父母安寝;在夏日炎热之际,则用扇子给父母扇凉驱蚊,以侍奉父母安寝。黄香温席是在中国传统孝之礼仪,孝顺父母,从小事做起。 近百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优秀的伦理道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今的人们已经

[总结范文]芦笙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总结范文]芦笙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芦笙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参考资料一: 芦笙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芦笙节是苗族地区最普遍的节日。 芦笙节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约在农历9月27日举行,为期一周。相传,芦笙管是诸葛亮教苗族人民做的,因此他们又把芦笙管叫做孔明管。据文献记载,早在唐代西南地区就广泛流行吹芦笙了,芦笙节具有悠久的历史。 节日期间,男子穿对襟或右大襟短衣和长裤、头缠青布巾,腰束大带,手持芦笙、锁呐、铜鼓,涌向会场;姑娘们穿着绣有各色花纹、图案的衣裙,头缠青帕,腰束绣花彩带,佩带银饰,边说边笑跟随而来,人们伴随着芦笙的乐曲翩翩起舞。苗族自古喜爱吹芦笙,善跳芦笙舞。黔东南许多地方如凯里、从江、榕江、黄平的芦笙节十分隆重。其中又以凯里市郊的舟溪乡和黄平县的谷陇大寨两地的芦笙节最为盛大。凯里、麻江、雷山、丹寨等四县交界地区舟溪芦笙节于每年阴历正月十六至二十一日举行,芦

笙堂设在河沙坝。十六日开始“起堂”,十七日集会,十八日、十九日、二十日跳芦笙,十九日增加赛马活动,二十日还举行斗牛,二十一日,芦笙会结束时,苗族男女青年进行“游方”活动。芦笙会时,附近市县方圆几十公里的人都来赴会,一时刻人山人海,笙声如潮。人们围成一个个圆圈跳芦笙,小伙子在圈内捧着长长短短的芦笙边吹边跳,姑娘们踏着笙歌的节奏翩翩起舞。黄平县谷陇芦笙会,每年阴历九月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举行,芦笙场设在一块平缓宽阔的山坡上。届时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人数最多时可达数万人。节日的活动与舟溪的相差不远,那千把芦笙齐奏的场面十分壮观。 参考资料二: 芦笙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芦笙节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等人民的传统节日,约在农历9月初次年农历1初月至2月末期间举行,相持期及其长久,其由于部落和地域分布原因,次则呈区域性连续性举行。 苗族自古喜爱吹芦笙,善跳芦笙舞。黔东南许多地方如凯里、从江、榕江、黄平的芦笙节十分隆重。凯里市、麻江、雷山、丹寨等县交界地区舟溪芦笙节于每年阴历正

侗族文化资料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 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 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 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 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少数民族之侗族小资料 一、全国侗族分布 我国的侗族分布在贵州省的黎平、从江、榕江、天柱、锦屏、三穗、镇远、剑河、玉屏,湖南省的新晃、靖县、通道,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三江、龙胜、融水等县。根据20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侗族人口数为2879974。秦、汉时期,在今广东、广西一带聚居着许多部落,统称之为“骆越”(“百越”的一支)。每个氏族或村寨,皆由“长老”或“乡老”主持事务,用习惯法维护社会秩序。“合款”分大小。“小款”由若干毗邻村寨组成;“大款”由若干“小款”联合。“小款首”由寨内公推,“大款首”由“小款首”商定。共同议定的“款约”必须遵守,款民大会是最高权力组织,凡成年男子均须参加,共议款内事宜。这种组织一直保存到清朝末期和中华民国初期。 二、全国各地侗族自治县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8月19日,广西龙胜县侗族人民和壮、瑶、苗等兄弟民族建立了龙胜各族自治县。1952年12月3日建立了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1954年5月7日建立了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1956年7日23日建立了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同年12月5日建立了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1984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

民族文化传承论文

期末课程论文 题目:论民族文化在发展中存在的危机姓名:李娜 系院:政治学院 年级:2013级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学号:120305052299 日期 2013 年 12月 15 日

论民族文化在发展中存在的危机 摘要 中华民族文化几千年历久不衰,原因就是我们保护、传承、发展了我们的文化。进入现代文明社会,我国各个民族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当中,各民族文化的发展都存在着一些问题,都在思考怎么样传承和发展优秀的民族文化,能使自己的传统民族文化在现代的社会发展过程当中不落伍或者不被抛弃。同时,又吸收现代化文明中的先进文化,使自己的文化不断得到创新,使自己的民族不断的发展进步。 关键字:民族文化发展危机

正文 一、民族文化的概念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与文化的定义多种多样一样,民族文化的定义也有许多不同的表述形式。 (一)广义的民族文化 广义的民族文化,即普遍意义上的民族文化定义,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一切文明成果的总和。这一成果包括物质方面的、精神方面的和介于两者之间的制度方面的成果。 (二)狭义的民族文化 狭义的民族文化,专指民族的精神创造,它着重人的心态部分。狭义的民族文化也可以说是民族人文文化,是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积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的总和,包括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宗教信仰、语言文字、风俗习惯、民间工艺等等。 二、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 民族文化作为一种民族的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进程中。因此,发展利用、保护传承、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对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健康发展、国家繁荣昌盛有着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三、民族文化在发展中存在的危机 民族文化包含一个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我们在传承中,如何去梳理这些内容,如何界定传承的范围,哪些文化可以注入时代元素使其走得更远,都是困扰我们的难题。所以,在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中,我认为,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危机。 (一)民族文字发展危机 文字是人类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一般认为,文字是文明社会产生的标志。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大部分都有自己的文字。以云南为例,云南2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水、满三个民族使用汉语外,仍有22个民族使用着14种文字。

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议论文作文

中华民族是一个屹立在东方强大的民族,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近现代更是蓬勃发展。当今世界,中国正起着巨大作用,但却也面临巨大危机。在今天,中国虽然在国际上起着重要作用,中国文化却也遭到西方文化的重大冲击。传统文化的没落,西方文化的盛行。这却也不得不让人陷入深深的思考。中华传统文化真的正在消失吗? 1977年,卢沟桥事变以后,中华民族便开始了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有多少革命先烈为了中华民族的传承而牺牲,那些被人记住了的,那些没被人记住的,数也数不清。今天的中国是他们用鲜血换来的,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然而在今天,多少人忘记了那段悲痛的历史,忘记了今天的中国是无数先辈用生命换来的,如果,一个民族失去了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那么这个民族也失去了战斗力,将会变的不堪一击。在这个崇洋媚外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守住底线,把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继承下去,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三百六十行,每一行都有着每一行的学问,这些学问就是我们中华文化的表现,不管哪一行,我们都应该很好的传承下去,不要让它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了,中国是礼仪之邦,礼貌是我们中国每个人都具有的美德,在我们很小的时候,父母就会告诉我们要做一个讲礼貌的好孩子,这就是中华文化的传承。民族精神,更表现出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当我们中华民族危难之时,无数热血青年挺身而出救我中华民族于水火,他们代表的是民族精神,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的民族,在过去的历史中我们共同抵抗外族侵略者,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会更加团结的生活在一起,中国由千万个家庭组成,中国是千万个小家的大家,既然是家人,我们更应该团结在一起互帮互助,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在这个世界有很多好心人,在别人需要帮助时帮助过别人,他们不求回报,他们传递的是正能量,是民族精神。

进入·纳入·融入

进入·纳入·融入 近些年来,在湖南省怀化各地的中小学校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蔚然成风。各种国学经典,裹挟着历史的风云与诱人的书香姗姗而来,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项目携带着民族的风情与泥土的芬芳也接踵而至。校园里,经典吟诵字字入耳,鼓乐齐鸣声声动情,好一派欢乐和谐的喜人景象。 笔者所在的湖南省怀化市实验学校小学部,从2021年开始,在怀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积极推荐与配合下,陆续引进了通道侗族芦笙、侗族大歌与怀化阳戏三个非遗项目。由于校领导重视、计划周密、部署得当,经过一年多的实践,现已初见成效。组建的“小小芦笙团”“小侗歌班”“ 小小阳戏表演班”,不仅活跃在校园里,还在一些大型的社会公益文化活动中登台亮相,大受观众欢迎。不过,非遗进校园并非一个短期行为,要真正形成学校的品牌与特色,绝非一蹴而就,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笔者现以侗族芦笙为例,就非遗进校园活动谈点看法。 实践证明,非遗进校园,主要是要做好“三入”工作,即进入、纳入与融入。2021年在全省实施的《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办法》中的第二十三条规定:“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校应当将具有本地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纳入素质教育内容,开展相关教育活动,提高青少年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条例中,从学校应进入什么样的非遗项目,进入后如何做和达到的目的三个方面作了简明的阐述。 选择何种非遗项目进校园,在怀化各个学校不是问题。怀化古属“五溪蛮” 地,是多个民族聚居的地区。在漫漫的历史时空中,勤劳智慧的汉、侗、苗、瑶、土家等各民族都创造出了许多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遺产。至今,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就有通道侗族芦笙、侗戏、靖州苗族歌鼟、辰河戏和阳戏等14项,列入

侗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论文

侗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摘要]侗族文化在服饰、建筑、音乐等方面极具特色,是中华民族文化 中的一块瑰宝。然而,受到外来文化冲击、经济条件制约、民族文化教育缺失、政府职能定位偏差等方面影响,近年来侗族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传承与 发展侗族文化需要从合理对待外来文化、大力发展地方经济、重视民族文化教育、反思政府职能定位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侗族;文化传承;文化发展 一、侗族文化的特征及其文化意义分析 (1)服饰文化 侗族女性的服饰千姿百态,或款式不同,或装饰部位不同,或 图案和工艺不同,或色彩和发型、头帕不同,她们平时穿着便装, 讲求实用,盛装时注重装饰审美,朴素与华贵相得益彰。根据整个 侗族妇女服装特点,可将侗族服装分为三种款式,即:紧束型裙装、宽松型裙装和裤装。 侗族又有南侗和北侗之分,南部侗族服饰十分精美,妇女善织绣,侗锦、侗布、挑花、刺绣等手工艺极富特色。女子穿无领大襟衣,衣襟和袖口镶有精细的马尾绣片,图案以龙凤为主,间以水云纹、花草纹。下着短式百褶裙,脚登翘头花鞋。发髻上饰环簪、银钗或戴盘龙舞凤的银冠,佩挂多层银项圈和耳坠、手镯、腰坠等银饰。侗族的马尾背扇堪称一流绣品,其造型古老、绣工精制,图案严谨,色彩富丽,充分展示出侗族女子的聪慧和高超技艺。

侗族人民大都穿自纺、自织、自染的侗布,喜青、紫、白、蓝色。黑青色多用于春、秋、冬三季,白色多用于夏季,紫色多用于节日。讲究色彩配合,通常以一种颜色为主,类比色为副,再用对比性颜色装饰。主次分明,色调明快而恬静,柔和而娴雅。 侗族服饰是农耕文化的再现。侗族是古越人的后裔,古越人是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民族。侗族服饰上有许多纹样图案,主要有谷粒纹、桂花纹、花瓣纹、田螺纹、水车花等纹样,这与农耕经济有着直接的联系。 侗族服饰是侗族族徽标志之一。鼓楼与服饰是侗族的两大族徽标志,有侗寨就有鼓楼,其标志特征十分明显。而服饰作为侗族的族徽标志主要是它凝聚着侗族人的精神,增强民族内部团结、统一和为集体生存而拼搏的战斗力。它是区别异族的标志,是本族相互认同的旗帜和联系整体的纽带。正是这种“族徽”作用而产生的审美原则,使侗族内部的“佬、坦、纹”三大支系在民族意识、民族文化上基本相同。 侗族服饰中的崇拜意蕴。侗族相信万物有灵。在侗族人心目中,凡龙凤花鸟、山川河流、古树巨石、桥梁水井等都能“显灵”,能驱邪除害,是人们的崇拜对象,认为穿上附有这些图案的衣物,以祈求平安无灾,得到神灵的庇护和保佑。反映到服饰上,就有许多与图腾崇拜有关的服饰纹样。谷粒纹与谷种有关,侗族的“尝新节”习俗就是谷种崇拜的反映;鱼骨纹、三角纹、菱形纹来源于鱼图腾;水波纹、

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本文分析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对策:少数民族要重视本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要选择正确的文化传播方式及途径;从社会其他方面来看,要维系一个多元文化的格局;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要广开“才路”,创新培养创意人才。 标签: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困境;传承与发展 几千年来我国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由于社会历史条件、地理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我国独具特色的多民族文化。然而,即使是一个极端热爱本民族文化的人也不得不承认民族之间是有差异的,正因为这些差异,使得民族之间渐渐变得有差距,特别是人数很少的诸如珞巴族、纳西族等。显然,在这种民族文化格局下,居于边缘地位的少数民族文化就很有可能面临一种可怕的生存困境。一、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一条基本内容是:“各民族无论大小,都一律平等。每个民族都是人类物质财富和历史、文化的创造者”。这也就是说,民族之间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但是,由于历史、地理、自然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各民族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育阶段上的差别,即占有社会中大部分资源的民族的文化就自然占据主流地位,反之,则被边缘化;而民族文化本身生命力的强弱也是导致民族文化是占主流还是被边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1、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面临的机遇 首先,文化强国上升为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政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2011年10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并确立了“文化强国”的宏伟战略。围绕“文化强国”的宏伟战略目标,《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2006)、《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2008)、《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1)、《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2)等重要文件的出台,都对推动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做了重要部署。 其次,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全国范围内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推进,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的基础条件发生重大改变。“十二五”期间,国家继续在西部地区深入开展西新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东风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地市级文化场馆建设工程等一批重大文化工程,这些工程的实施将对全面优化民族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产生重要地推进作用。 再次,民族地区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产业推动力发生重大改变。文化产业是依托文化资源进行创意、开发、流通和消费的产业,

传承传统文化的议论文三篇

关于传承传统文化的议论文800字【三篇】【篇一】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这样的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的文字也历时久远。从最初的仓颉造字,后来有了孔子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又经过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经过多年的流传,有了如今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渊源流长,自然是学养深厚。 相传,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伯牙弹到志在高山的曲调时,钟子期就说“峨峨兮若泰山”;弹到志在流水的曲调时,钟子期又说“洋洋兮若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不再弹琴,因为没有人能像钟子期那样懂得自己的音志。后遂以“知音”比喻对自己非常了解的人。一个“知音”里,就有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可以想象,成千上万的词语中,包含了多少中国的历史文化。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希望能有一个一心一意的人,就这样,和他一起走到白头也不分离。这样一句家喻户晓的诗句,没有堆砌的华丽辞藻,却扣人心弦,因为它饱含着真情实感。 古语云“百善孝为先。”那么说起美德,孝顺就是中华民族薪火相继的传统美德。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教育我们长大,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我们应当感谢,应当报答。一篇广告,至今让我记忆犹新“一个小男孩吃力地端着一大盆水,笑着对妈妈说说‘妈妈,洗脚!’”让我记忆犹新的,不仅仅是那个小男孩的乖巧,还有他那份发自内心的感谢和至深的爱。他给了我们一个典范,一个让年幼的孩子尚有这样的感恩之心,我们又该怎样做呢? 大家应该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大学毕业,到一个公司应聘。他走进大厅,看见地上有一张纸屑,来应聘的人很多,却都只顾着自己的事,没有一个人捡起那张纸屑。于是,他走过去捡起纸屑,扔进垃圾桶里。就是这样一个举动,改变了他的命运。他并没有很高的学历,却在这次应聘中脱颖而出,正是因为那一个小小的举动。”这样微不足道的事,但它足已显示出一个人的品行。这也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身为中华民族的一员,让我们肩负起这个责任“传承文明,弘扬文化。” 【篇二】 马年伊始,中央台推出了家风是什么的民间走访活动,这一话题也得到人们的热议以及社会人士的好评。 自古至今,由中到外,几乎没有一家是没有家风的,例如说,傅雷家书就是傅家家风的传承及对后代们的教诲的家风的典例。还有的比较熟知的,那大概就是清末重臣曾国藩了。曾国藩曾以

凯里芦笙节

凯里芦笙节 芦笙节是苗族地区最普遍、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是以芦笙踩堂、赛芦笙为主要活动的节日。芦笙节一般以坡会的名称命名的多(如十三坡、古龙坡)。各地芦笙节的时间不尽相同,原因是有的来源于古理古规的吉日,有的来源于庆丰收,有的来源于神话传说。流行于贵州的凯里、麻江、丹寨各县交界的舟溪一带。各地的节期不统一,一般在农历的正、二或三月;个别地区选在七月举行。主要是祭祀祖先,庆祝丰收。一般在节日之前要举行仪式,先由某村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祭祖,与此同时,各家各户都在自家自行祭祖,随后各村各寨的姑娘穿着盛装,佩戴银花银饰,小伙子和芦笙手们都各自带着芦笙,从四方八面向芦笙场地涌来,各村的男子青年都各自围成圆圈,吹笙跳舞,持续四五天,气氛十分热烈,是一种融歌、舞、乐于一体的群众性的文艺活动。 来由 芦笙节是苗族地区最普遍的节日。 芦笙节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约在农历9月27日举行,为期一周。相传,芦笙管是诸葛亮教苗族人民做的,所以他们又把芦笙管叫做孔明管。据文献记载,早在唐代西南地区就广泛流行吹芦笙了,芦笙节具有悠久的历史。 活动 芦笙节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约在农历9月27日举行,为期一周。相传,芦笙管是诸葛亮教苗族人民做的,所以他们又把芦笙管叫做孔明管。据文献记载,早在唐代西南地区就广泛流行吹芦笙了,芦笙节具有悠久的历史。芦笙节是苗族地区最普遍的节日,其中又以凯里市郊的舟溪乡和黄平县的谷陇大寨两地的芦笙节最为盛大。 节日期间,男子穿对襟或右大襟短衣和长裤、头缠青布巾,腰束大带,手持芦笙、锁呐、铜鼓,涌向会场;姑娘们穿着绣有各色花纹、图案的衣裙,头缠青帕,腰束绣花彩带,佩带银饰,边说边笑跟随而来,人们伴随着芦笙的乐曲翩翩起舞。苗族自古喜爱吹芦笙,善跳芦笙舞。黔东南许多地方如凯里、从江、榕江、黄平的芦笙节非常隆重。其中又以凯里市郊的舟溪乡和黄平县的谷陇大寨两地的芦笙节最为盛大。凯里、麻江、雷山、丹寨等四县交界地区舟溪芦笙节于每年阴历正月十六至二十一日举行,芦笙堂设在河沙坝。十六日开始“起堂”,十七日集会,十八日、十九日、二十日跳芦笙,十九日增加赛马活动,二十日还举行斗牛,二十一日,芦笙会结束时,苗族男女青年进行“游方”活动。芦笙会时,附近市县方圆几十公里的人都来赴会,一时间人山人海,笙声如潮。人们围成一个个圆圈跳芦笙,小伙子在圈内捧着长长短短的芦笙边吹边跳,姑娘们踏着笙歌的节奏翩翩起舞。黄平县谷陇芦笙会,每年阴历九月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举行,芦笙场设在一块平缓宽阔的山坡上。届时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人数最多时可达数万人。节日的活动与舟溪的相差不远,那千把芦笙齐奏的场面非常壮观。 芦笙会时,附近市县方圆几十公里的人都来赴会,一时间人山人海,笙声如潮。人们围成一个个圆圈跳芦笙,小伙子在圈内捧着长长短短的芦笙边吹边跳,姑娘们踏着笙歌的节奏翩翩起舞。黄平县谷陇芦笙会,每年阴历九月二十七日至二十

浅谈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浅谈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摘要:文章通过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在我国音乐教育中的现状,分析了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改善民族音乐文化教学的四大措施,即:1.深入研究和总结“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2.采用社会大课堂的音乐教学模式;3.在音乐教学中交融中西音乐文化;4.借鉴国外民族音乐教学经验,做好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指出学校教育是文化传承的主要渠道,民族音乐文化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教育中重视民族音乐教学及其文化的传承,有着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民族音乐文化学校音乐教育文化传承 一、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在我国音乐教育中的现状 中国历来重视音乐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但在普通教育中将音乐作为正规课程列入期间,则是清末才开始的。1898年康有为以“请开学校折”上书光绪帝,提出了废八股遍设学校的主张。戊戌政变后,梁启超等人积极提倡在学校中设立乐歌课。此后几年间,新式学堂陆续开设了唱歌课,从而在普通学校中形成了以教授新式歌曲和欧洲音乐常识为主要内容的音乐教育,至此,学堂乐歌成为我国一个新文化即将实行切换的关键时期。五四运动期间,蔡元培先生作为五四新音乐的代表人、中国现代新音乐教育体系建立的积极鼓吹者,他提出“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的思想观念;一些国外留学归来的音乐作曲家们,认为只有全面地学习西洋音乐文化才能救国,这些观点都为以后以西方音乐为主体的音乐教育做了铺垫。1927年采用德国专业音乐教育体制建立的上海国立音乐院,均依照德国音乐院校的课程内容上课,学生们演奏我国传统乐器也是用现代方法演奏。 当时以西方音乐为主体的中国学校音乐教育虽然对建立和发展近代中国音乐文化起到了重大作用,做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学校中的音乐教育未能把传承中国音乐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因而对多数教育者来说,接受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受到了相当程度的阻隔和影响。虽然在各个方面做了一些有利措施,但从学校音乐教育的整体来看,民族音乐尚未能取得其应有的主体地位。中国近百年的学校教育所遵循的主要是欧洲音乐理论体系,这样的音乐教育已经导致:在理论上,以欧洲音乐理论为普遍真理;在创作上,不仅以欧洲音乐体裁为仿效的楷模,而且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现代传承与发展(一)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现代传承与发展(一)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传承论文提要: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笔者认为只有历史辩证地正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保护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重构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采用不同的媒介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近百年来,国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冰火两重天。上世纪两次大的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到灭顶之灾,而尤其可悲的是使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难以为继,使新一代的中国人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危机、道德危机,导致民族精神的衰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冷静的反思;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复,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下思想文化界一道众所瞩目的风景线。由政府到学界,由国内到国外,国学热不断升温。如,在《百家讲坛》阎崇年讲清帝、刘心武讲红楼、易中天讲三国、王立群讲史记、于丹讲论语;《光明日报》专门开设了国学版,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开设了“国学频道”,新浪网高调推出干元国学博客圈,政府举办了“俄罗斯‘中国年’”、“德国‘中国年’”,在各个国家开设孔子学堂,等等。这一冷一热带给我们很多思索: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笔者简要地探讨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并对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方式作了思考。 一、理性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对中华民族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我们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亿中国人仍然哺之于中的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数典忘祖,搞历史虚无主义是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大搞复古主义也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冯友兰曾说:“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续和统一。”我们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而我们的最终命运又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因此,理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不贰选择。 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有识之士也在不断思索,1935年《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应进行本位文化建设。指出对肇始于近代的民族文化危机,“我们不能任其自然推移,我们要求有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同时,“要使中国能在文化的领域中抬头,要使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思想都具有中国的特征,必须从事于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1958年《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建议以儒家文化为主,融会西方“民主、科学”,以达“返本开新”后的世界价值和济世功用。2004年《甲申文化宣言》的策略落脚点:侧重强调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平等、多元共生的见解及中华文化对世界未来的可能性贡献。“主张每个国家、民族都有权利和义务保存和发展自己的传统文化;都有权利自主选择接受、不完全接受或在某些具体领域完全不接受外来文化因素”,“不同族群的恒久信仰、行为方式和习俗,则理应受到尊重”,“主张文明对话,以减少偏见、减少敌意,消弭隔阂、消弭误解。我们反对排斥异质文明的狭隘民族主义,更反对以优劣论文明”。近代中国的三次文化宣言,通过以文化的名义直抒当下诉求,折射出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策略指向演进的历史轨迹以及未来文化建设策略在价值取向和技术选择上的理性趋势。

贵州各少数民族介绍资料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有49个民族成份,少数民族成份个数仅次于云南,居全国第二位。世居少数民族有土家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瑶族、壮族、毛南族、蒙古族、仫佬族、羌族、满族、畲族等16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7.9%。 今天生活在贵州的少数民族,多属汉藏语系,其下又分藏缅语族、壮侗语族和苗瑶语族以及仡拉语族。属藏缅语族的民族有彝族、白族、土家族等;属壮侗语的有布依族、侗族、水族、毛南族等,均出自“百越”;属苗瑶语族的有苗族、瑶族、畲族等,皆出自苗瑶族系;百濮族系,属汉藏语系中的仡基语族,如仡佬族、僰人、羿人等,是为古代的“濮人”。 在对贵州各大族系迁徙入黔的历史中发现,政治挤压,军事征服,制度嬗变等因素,是使四大族系进入贵州的主要动因。而贵州的历史即此亦可被视为一部移民史。民族对流与穿插的结果,造成了贵州境内民族区域分布中既有集中聚居,又交错杂居的情况。各个不同民族分化融合,四大族系,在长期的迁移中,逐渐分化成今天的各种不同民族。 贵州回族人口有16.87万人,,占全国回族总人口的1.72%。主要分布在毕节地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黔西南自治州兴仁县、安顺市平坝县、普定县,六盘水市各县,贵阳市。 贵州土家族人口有143.03万人,占全国土家族人口的17.82%,聚居在铜仁地区的沿河、印江、黔东南自治州的镇远、岑巩县、遵义县的道真自治县。 贵州的侗族有162.8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5.01%,主要聚居在黔东南各县和铜仁地区玉屏自治县、江口县、石阡县、万山特区。 贵州的毛南族有3.12万人,占全国毛南族总数的29.1%。是全国10个较少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黔南自治州平塘县。 贵州的彝族人口有84.36万人,主要聚居在黔西北的毕节地区和六盘水市。 贵州畲族有4.49万人,主要聚居在黔东南州麻江县、凯里市,黔南自治州都匀市、福泉市。 贵州仡佬族人口55.9万人,占全国仡佬族总人口的96.48%,主要分布在遵义的务川、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安顺市平坝、普定县、关岭自治县、铜仁地区石阡县,毕节地区黔西县。

侗文化的调查

附页 2012级社会实践--侗族文化调查小队 1 领队人:1211姚俊 成员:1214黄俊雄.1211李荣.1211杨金权 1213唐学康.1209姚莎.1311姚丹 关于中学生对侗族文化的了解调查(问卷篇) (中学生填) 一 选择题 1.你知道自己是侗族的一员吗? A 知道 B 不知道 2.侗族是少数民族你知道吗? A 知道 B 不知道 3.侗族的三大国宝你知道吗?(多选) A 侗族大歌 B 鼓楼 C 风雨桥 D 腊肉 E 侗族服饰 F 侗族节日 4. 你对侗族的建筑知道多少?(多选) A 风雨桥 B 鼓楼 C 吊桥 D 拱桥 5. 你穿过侗族的服饰吗? A 穿过 B 没穿过 C 见过没穿过 6. 你喜欢侗族的服饰吗? A 喜欢 B 不喜欢 7. 你会讲侗语吗? A 会 B 不会 C 不会但是能听懂 8. 对侗族的节日你知道多少?(多选) A 赶社(赶场) B 斗牛节 C 播种节 D 尝新节(6月初6) 10. 你参加过这些节日吗? A 参加过 B 没有参加过 11.你喜欢这些节日吗? A 喜欢 B 不喜欢 12.你吃过米豆腐吗? A 吃过 B 没吃过 13.你吃过黑油茶吗? A 吃过 B 没吃过 14.你听侗族大歌吗? A 听过 B 没听过 15.你知道侗族大歌大致分为几种?(多选) A 鼓楼歌 B 戏曲大歌 C 场面大歌 16.新晃县是侗族自治县吗? A 是 B 不是 17.侗族大歌大致是以合唱为主吗? A 是 B 不是 18.芦笙是侗族的乐器之一吗? A 是 B 不是 9.侗族的服饰特点? A 男穿对襟短衣 B 女上着大襟 二 简答题 19.回答完选择题后,你对侗族文化知道多少?面对现代文化不断对侗族文化的冲击,许多人忘记了自己的本族文化。对此你的看法是? 20.作为侗族文化的继承人,我们怎么去弘扬侗族文化?

浅谈国家文化安全与侗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浅谈国家文化安全与侗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2014-09-15 15:38:33)转载▼标签:文化 ----以侗族传统节日文化为例 (已经刊载2014年4期鼓楼) 【摘要】侗族传统节日文化是侗族文化的核心之一,它起着凝聚侗族精神,保存民族记忆,维系民族情感的作用。但随着“全球化”进程,侗族传统节日文化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和冲击,正面临被遗忘和淡化的危险,威胁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所以,在国家文化安全背景下,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加强侗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就显得尤其重要。 【关键词】文化安全侗族节日保护对策 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绵延不绝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大量的有形和无形的文化遗产。具有特质的侗族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世界文化多样性中的一朵奇葩。但在当前全球化深度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文化发展面临着诸多的文化安全问题,自然,我们的侗族传统文化也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如侗族传统节日文化的流失,被同化、异化,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侗族传统节日文化是侗族文化的核心之一,它起着凝聚侗族精神,保存民族记忆,维系民族情感的作用。一旦蜕化、流失。其结果是,瓦解侗民族的文化认同基础,消失民族文化意识,全民族在缺乏文化自豪感的同时,丧失了文化的保护意识,在危及侗族文化安全后,进而威胁国家的文化安全。所以,在国家文化安全背景下,加强侗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就显得尤其重要。只有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对侗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才可以防止侗民族传统文化出现断裂,化解侗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危机,也才可以提升民族文化意识。在保有文化自豪感的同时,提升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发挥全民族传承和弘扬侗民族传统文化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侗族传统节日文化在保护中的地位和价值 侗族传统节日文化是侗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但侗族传统节日文化所涵盖的文化内涵确是扩散性的。在侗族传统文化保护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在侗族传统文化保护中更具有特殊的价值。侗族传统节日文化推动着民间文化艺术和习俗的发展与延续,而民间艺术与习俗又是传统节日的载体,没有歌舞表演和风土人情的节日是缺乏灵魂的,没有民族节日作为民族艺术的平台,民间文化艺术也就得不到完整的展示、演示和保存。根据侗族文化学者潘登先生对侗族传统节日文化与侗族歌舞、侗族服饰和侗族特色饮食文化进行了分析研究,本节吸纳了他的成果和观点。 (一)侗族传统节日文化与侗族歌舞文化。侗族自古以来都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不管是在田间地头还是侗家的鼓楼里,随处都可听到歌声,其中有一个目的就是能在每一个节日里“多耶”(唱歌跳舞),展示歌喉和民族舞技。如今侗族大歌、侗族芦笙舞在世界上都有及大影响力,这无不与民族的传统节日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传统节日给予

申论真题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

【第1题】如何做好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请你谈谈“给定资料1-3”对做好这方面工作有哪些启示。(20分)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条理清楚,不超过300字。(本题分值:20分) 我的答案: 关于如何做好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结合材料我得到了如下启示:1.基层文化建设应在保留当地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建设,比如牛街的改造保留了其清真文化的特色,生活习惯与建筑风格都与穆斯林的习惯一致。2.在基层文化改造中注重保护历史文物并尽力使其重现魅力,比如牛街清真寺的改建。3.基层文化建设应以民生为前提,牛街的商业性改造方面既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形成了一道文化风景。4.基层文化建设应注重非物质文化的继承,创新性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得到延续,比如白猿通臀拳。5.基层文化建设应注重对居民科技文化水平的提高。6.基层文化改造工作中文化管理部门应该多吸取社会各方面人士的意见,提高创新性。 参考答案: 所述资料对做好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的启示有四点: 一是做好文物的修缮工作。文物的修缮应以保持布局完整和突出民族风情为原则,在利用现有条件和历史文物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并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完善。 二是注重文物传承和申遗。给予文化遗产继承人支持,加大对文化遗产的传承并积极推进对具备申报非遗条件的文物的申报和保护。 三是注重提高村民文化素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动员和引导群众多读书,如播放农业科技电影、开展农家书屋读书活动、在社区宣传栏宣传《论语》等传统文化,来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提高其文化素质。 四是加强社区文化管理工作。由专人专职负责村文化站的日常管理,制定文化站管理制度,提高村文化站利用率。 【第2题】根据“给定资料4-6”,请你概括目前汉语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15分)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条理清楚,全面准确不超过200字。(本题分值:15分)

浅析侗文化

浅析侗文化 侗族有近300万人口,主要分布在湘黔桂三省区毗邻地带,湖北省的施恩、宣恩也有一部分。侗族内部的凝聚力较强,侗族的文化精神与儒家相似,宽容儒雅、趋静求稳是侗族的基本性格。侗族民间文学分为四大类:侗歌、侗赋、侗族故事、侗戏。侗歌主要有创世歌、古歌、事理歌、劝世歌、情歌、礼俗歌、劳动歌、山歌、儿歌、叙事歌、民谣等。侗赋主要有创世赋、祭祀赋、、抒情赋、说理赋。侗族故事有神话故事、历史人物故事、机智人物故事、鬼神故事、风物传说故事、爱情传说故事、生活故事。侗戏鼻祖吴文彩。 侗族值得纪念的瑰宝 一、侗歌 《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在中国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1986年,在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上,贵州黎平侗族大歌一经亮相,技惊四座,被认为是“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侗族大歌无论是音律结构、演唱技艺、演唱方式和演唱场合均与一般民间歌曲不同,它是一领众和,分高低音多声部谐唱的合唱种类,属于民 间支声复调音乐歌曲,这在中外民间音乐中都极为罕见,侗族大歌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艺术形式,对于侗族人民文化及其精神的传承和凝聚都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是侗族文化的直接体现。侗族大歌历史上分布在整个侗族南部方言区,目前主要流行于侗语南部方言第二土语区,其中心区域在黎平县南部及与之接壤的从江县北部、以及榕江县车江、宰麻一带。含今黎平县永从三龙、岩洞、口江、双江、肇兴、水口、龙额,从江县往洞、谷坪、高增、贯洞、洛香等乡镇,以及榕江县三宝和宰荡等侗寨。民间习惯称这些地区为“六洞”、“九洞”。侗族大歌代表性曲目有《耶老歌》、《嘎高胜》、《嘎音也》、《嘎戏》等。的事。“饭养身,歌养心,”这是侗家人常说的一句话,也就是说,他们把“歌”看成是与“饭”同样重要的事。侗家人把歌当作精神食粮,用它来陶冶心灵和情操。侗族人民视歌为宝,认为歌就是知识,就是文化,谁掌握的歌多,谁就是有知识的人。 二、侗戏 侗戏是我国民间戏曲中的戏种之一,是侗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并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它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多流行在贵州省的黎平、从江、榕江,湖南省的通道,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三江、龙胜等县的侗族村寨。侗戏是民族民间戏剧艺术瑰宝之一,它的发展源远流长,经历人民群众集体创作、集体传播、不断得到加工、改造,古朴而不单调,抒情而不低劣。民族民间特色鲜明,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并且尚在发展之中,其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清新活泼,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从学术上看,它 是有发展前途的民族民间剧种之一。侗戏的主要曲调 有平板和哀腔等。平板或称普通调,用于叙事性唱词, 前有引子、起板;哀腔,或称哭调、泪调。此外,在有 些剧目中,花旦或丑还常采用侗歌、汉族民间曲调等。 主奏乐器为二胡,还有牛腿琴、琵琶、月琴、低胡、 扬琴等。打击乐器有鼓、锣、钹、小镲,但只在开台、 催台及角色上下场时用以伴奏。侗戏大约产生于清代 嘉庆至道光年间,由黎平县腊洞村侗族歌师吴文彩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