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百年沧桑百年风采——天津图书馆百年历史回顾天津图书馆的发展历程(一)

百年沧桑百年风采——天津图书馆百年历史回顾天津图书馆的发展历程(一)

百年沧桑百年风采——天津图书馆百年历史回顾天津图书馆的发展历程(一)
百年沧桑百年风采——天津图书馆百年历史回顾天津图书馆的发展历程(一)

百年沧桑百年风采

一天津图书馆百年历史回顾

天津圈书馆的笈展历程(一)

解放初期的天津市人民图书馆,集

中了解放前三所图书馆的中外文藏书约

计40余万册。该馆在加大新书采购量的

同时,注重征集地方文献,并陆续接受

社会各界人士、藏书家捐赠的大量图书。

如接受任凤苞(振采)捐赠地方志2500

余种,2万余册;同叔戡捐赠珍贵古籍及

中外文图书1万余册;顾维钧捐赠中外文

图书8200余册。至1955年,全馆藏书已

达80余万册。天津市人民图书馆报刊阅览室天津市人民图书馆借书处天津市人民图书馆普通阅览室

天津市人民图书馆成立初期,有工作人员50余人。馆内机构设采访组、编目组、典藏组、阅览组和总务组。读者服务部门设有借书处、杂志阅览室、报纸阅览室、普通阅览室和儿童阅览室。全馆认真贯彻执行”为元产阶级政治服务,为生产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

办馆方针,普及政治、科学、文化知识,在为广大读者的服务工作中收到了较好成效。 

万方数据

百年沧桑百年风采——天津图书馆百年历史回顾天津图书馆

的发展历程(一)

刊名: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英文刊名:LIBRARY WORK AND STUDY

年,卷(期):2008(6)

引用本文格式:百年沧桑百年风采——天津图书馆百年历史回顾天津图书馆的发展历程(一)[期刊论文]-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8(6)

天津图书馆与建筑五要素

建筑与五要素的关联性研究报告 前言 经过几千年的沧海桑田,文化积淀、历史变迁使天津成了一个多元化国际化大都市。她有着代表了各个时代文明的风貌建筑,是中国建筑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加强对建筑的认识、增进对建筑五大要素的了解,进一步提高建筑设计素质,我对天津市各种类型建筑作品进行了实地调研。 关键字 时空性艺术性工程技术性地域性民族性历史性时代性 正文 天津文化中心位于天津市中心南部河西区,与天津大礼堂、国际展览中心和迎宾馆毗邻。其中包括天津博物馆、天津图书馆、天津美术馆、天津大剧院等,构成了一幅隽永的文化地图,承载了一座城市新时代的气质和风貌。这些建筑都是围绕建筑五要素进行设计和施工的极佳例证。在此,我以天津市图书馆为例探讨和分析建筑与建筑五要素之间的关联性。 1.建筑的时空性 建筑的时空性是从建筑作为客观的物质存在来说,一是它的实体和空间的统一性。二是它的空间和时间的统一性。也指依实构虚,应时而存。 天津市文化中心是体现新时代天津风貌的一个建筑群体,甚至与整个文化广场都是高度协调和统一的。天津市图书馆也同样做到了与周围环境的相协调。 天津图书馆的外墙采用了类似于石质的栅栏式材质,实现了建筑群整体外观的统一。图书馆建筑外侧设有与外部空间相通的开放的大型入口,使公众可以自从外部直接进入建筑参观。其深入式入口将公众从开阔的广场引导至图书馆内部。这一切一方面刻画出了一个完全不同且特色鲜明的空间,另一方面也实现了整个建筑与建筑群达成完美的融合。 2.建筑的艺术性 建筑的艺术内涵是表现思想、情感及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建筑可以与其他造型艺术具有共同的形式美法则,但也必须具有自己独特的形式美法则。 天津图书馆旁边的天津美术馆正面采用了外凸式的外观结构,为了与之相呼应,图书馆的正面则采用了内凹式结构。两个都是极具雕塑反的纪念碑式建筑体重也因而在和谐的基础上各具特色且美得不突兀。 虽然整体外观看起来是石材,但是玻璃和栅栏式的石材的使用大大减少了石材本身带来的压迫感。在空间内部石材的影子带来丰富的视觉变化,给游客以美的感受。到了夜晚,室内漫射出的光线更是增添了通透感,使建筑看上去甚至具有了丰富的表情,也为夜天津增添了时尚、灵动的氛围。 3.建筑的工程技术性 现代的建筑的对工程技术性的要求和体现更为突出。建筑不但要重视工程技术问题,同时还要注意经济问题。

西方图书馆发展史论文

西方图书馆发展史 西方图书馆事业已有4000多年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划分为古代、中世纪初期和中期、文艺复兴时期、16~18世纪、1789~1870年和1870~1945年等六个历史时期。 1、古代图书馆的产生是同文字的创造和书写材料的使用是分不开的。随着文献的增多,便开始了如何收集、保存和使用这些文献的问题,图书馆由此应运而生。最古老的图书馆出现于美索不达米亚、中国、古埃及、古希腊等人类文明的最早发源地。 > 美索不达米亚的图书馆考古学家在伊拉克巴格达南部尼普尔的一个寺庙废墟附近发现许多刻有楔形文字的泥板文献,上面刻有祈祷文、神话等等,这是迄今人们所知道的最早的图书馆遗迹之一,该图书馆约存在于公元前30世纪上半叶。在美索不达米亚及其邻近各国也发现了好几批泥板文献。公元前7世纪,亚述王国的国王亚述巴尼拔在首都尼尼微(位于底格里斯河上游)建立了一所很大的皇家图书馆,所藏泥板文献约有2.5万块之多,它们按不同的主题排列,在收藏室的入口处和附近的墙壁上还有这些泥板文献的目录。 > 古代埃及的图书馆考古学家在古埃及的许多地方也发现了图书馆的遗迹,这些图书馆主要收藏泥板文献和纸草文献。新王国第18王朝末的阿门霍特普四世埃赫那顿(公元前1379~前1362在位)在首都阿玛尔那(位于开罗南部)建造了一所皇家图书馆。据古希腊历史学家西西里的狄奥多洛斯编纂的《历史丛书》记载,第19王朝的拉美西斯二世(公元前1304~前1237)在首都底比斯建立了一所图书馆,该馆的入口处有一块刻有"拯救灵魂之处"等字样的石碑。 > 古希腊的图书馆在古希腊,文艺和科学十分繁荣,暨主和学者都拥有藏书。公元前4世纪,各哲学流派在雅典相继产生。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有很大的私人图书馆。据古希腊史地学者斯特拉本说,亚里士多德的大批藏书数易其地,几经沧桑,后来被L.C.苏拉作为战利品带回罗马,政治家M.T.西塞罗有机会享用了这批书。在古希腊的废墟上,还发现了体育学校和医学学校图书馆的遗迹。 > 亚历山大图书馆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征服埃及之后,在尼罗河三角洲的地中海沿岸建立了亚历山大城,托勒密时期该城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最大城市和地中海地区与东方各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中心。古代最大的图书馆即是公元前4~前3世纪由托勒密一世祖孙三代建造的亚利山大图书馆。当时正值托勒密王朝鼎盛时期,各国学者云集亚历山大。历代国王又十分热心于搜集图书,致使亚历山大图书馆的馆藏一度达70万卷。历任馆长都是著名学者。馆藏不仅包括希腊的几乎全部重要文献,还包括地中海、中东和古代印度等异族教徒的文献,反映了亚历山大时期崇尚自由的学风。公元前三世纪,该馆馆长卡利马科斯主编的《皮纳克斯》是一部多达120卷的名著提要目录(现存残片)。200多年间,该馆一直是希腊化文化文献的中心。 > 帕加马图书馆在希腊化时期,小亚细亚(今土耳其)帕加马王国的帕加马图书馆可与亚历山大图书馆相媲美。帕加马的历代国王试图使它超过亚历山大图书馆。国王欧墨涅斯二世广泛网罗学者到帕加马,并一度试图劫持亚历山大图书馆馆长。埃及国王为阻止帕加马图书馆的发展,严禁向帕加马输出埃及的纸草。帕加马只好改用羊皮来代替纸草,制成羊皮书。据记载,该馆馆藏曾达20万卷。公元前41年罗马政治家M.安东尼把这些藏书赠给了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七世,由亚历山大图书馆收藏。考古学家发掘了帕加马图书馆遗址,使后人了解到希腊化时代典型的图书馆建筑格局。其馆舍与神庙毗连,入口处立有雅典娜女神像和著名学者碑文。馆内辟有阅览室和书库。图书馆与神庙大殿之间由柱廊连接,读者可在这里讨论问题。 > 古罗马的图书馆古罗马从公元前2世纪开始注意搜集图书。罗马统治者征服各国后,

图书馆项目安全监理规划

图书馆项目安全监理规 划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天津空港经济区图书馆及档案馆工程 安 全 监 理 规 划 项目名称:天津空港经济区图书馆及档案馆项目 编制: 审批: 上海外经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天津图书馆及档案馆项目监理组 2010年11月1日 目录 1.工程 (1) 2 (6)

3.安全监理工作程序 (8)

一、工程概述 1、天津空港经济区图书馆及档案馆工程位于湖滨广场--文化产业区,中环东路与东四道交口。规划用地西至规划支路C,南至规划支路F,东至中环东路,北至东四道。用地西侧为在建健身中心,北侧为天津空港经济区东湖,南侧为创业家园--生活配套设施。项目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4781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35514㎡。建筑总共4层,局部5层,钢结构,层高4.8m,建筑高度。工程规模:用地面积,建筑面积 47812m2,概算30925万元。 2、本项目工期:计划2010年8月7日开工,至2011年5月12日竣工,共计457天(日历日)。 后改为:本项目工期:开工时间为2010年8月7日(已开工),竣工验收时间2011年8月30日,主体封顶时间2011年4月30日。 二、监理范围及工作内容 监理工作范围 、涉及本工程建设施工阶段的安全控制管理工作,以及施工单位与业主之间的协调工作;、本工程施工图纸所涉及的装饰工程、安装工程等范围内的安全监理工作。 、本工程的室外建筑环境和安装等总体配套工程的安全监理工作。 监理工作内容 施工准备阶段 第一次现场交底会议:

近现代我国经济的发展历程

近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 近代中国的经济举步维艰,1929年至1933年间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陷入经济危机,为转嫁危机,西方各国采用货币、倾销等政策向中国倾销商品,严重影响了中国工商业的发展尤其1931至1934年间,中国工商业经历了艰难的发展过程,主要表现在:对外贸易的严重入超,银行钱庄挤兑风潮频发,丝织业停产倒闭,制茶行业举步维艰等方面,致使中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衰退。国民政府面对困境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希望通过改革,达到减轻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的目的,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币制的改革,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工商业发展的困境。我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曲折的道路,终于获得了今天的成果,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得到很大的提升。当然,中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中国的经济发展仍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与机遇。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1842年五口通商以后,西方商品输人与日俱增,尤其是洋纱洋布的输入,摧毁了东南沿海地区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造成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传统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其后,随着更多的通商口岸的开放,洋纱洋布得以倾销,进而为机器棉纱纺织业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一定的原料和产品市场;陷入破产与失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则为近代机器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市场。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只是发生在沿海局部地区,内地广阔的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基本没变。另外,在东南沿海地区,棉纺等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部门也同时受到打击和排挤,这些部门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遏制。 2、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的近代机器工业在中国出现。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为了贸易和航运的需要,在通商口岸私自创办了一批船舶维修厂、砖茶厂和机器缫丝厂等。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开办,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与技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的作用。自19世纪60年代始,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大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军事工业,清政府各省当局大多也创办了自己的军火生产机构。这些军事工业从外国购进设备生产船舰、枪炮、弹药,将大机器工业引入了中国。洋务派在这一时期所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也都属于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除制造业外,洋务派大官僚李鸿章等人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修筑了铁路,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铁路和通讯事业。 二、民国时期我国的经济状况 中国民国时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长期处于各种予盾的激烈斗争之中,社会经济在动荡、曲折中缓慢前进。民国时期中国社会经济曲折发展的历程,各种经济势力此消彼长的现象改革开放前后我国的经济状况。民国时期,在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封建地主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是阻碍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在民国时期的中国,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财政经济命脉,他们利用政治上、经济上的特权,疯狂地掠夺中国的资源,并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行压制、打击。封建地主经济占有农村绝大部分土地,对农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造成农民生活困苦,农村经济萎缩。国家垄断资

[特色文化,资源建设,图书馆]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建设

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建设 民族地区的高校图书馆作为本地区的文献信息中心,应注重做好本地区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建设工作。研究和构建特色文化资源系统和服务平台,有利于高校在文化研究上与地方文化发展密切联系,还能促进高校的学科建设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功能实现。笔者以桂东南唯一的一所高校玉林师范学院为例,试对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建设问题进行一些探索。 1玉林师范学院概况 玉林师范学院是桂东南地区唯一的一所本科院校从组建开始,即对其发展作了科学定位,即立足桂东南,服务全广西,把学院办成以义务教育阶段为特色的,在区内有较高水平的教学型普通高等学校。 作为一所民族地方高校,玉林师院图书馆在藏书建设方面,从实际出发,逐步形成以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为依据,教学科研藏书为中心,桂东南地方文化信息资源为特色的藏书体系。 2桂东南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现状 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十分注重对桂东南特色文化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与研究。为此,图书馆专门设置了一个机构桂东南地方文献整理研究所,主要开展桂东南特色文献、古籍的整理与研究。 为突出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特色文化信息资源收集人藏后,应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而建立特色文化信息资源专藏及专门阅览室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它有利于保持收藏的完整性,提高特色文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在民族地区特色文化研究、服务教学和科研以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应有的重要作用。为此,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设立了桂东南资料室,专门收藏桂东南研究资料,兼收广西地方文献及本馆特藏图书,对收集到的民族特色文化信息资源按照不同文种、载体类型和外表特征,购置不同样式的书架、柜橱,划分成若干馆藏区,分门别类地存放。 3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策略1做好特色文化信息资源的收集工作 特色文化信息资源收集的范围主要包括地方报刊、地方年鉴、地方丛书、地方史料、碑刻、族谱及地方人士的着述等,对于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来说,收集与地方特色学科建设及科研有关的信息资源更是责无旁贷。以玉林师院为例,十一五期间被为列自治区重点建设的学科有:有机化学、华侨华人学;重点建设的实验室有:桂东南社会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桂东南特色资源与材料研发中心。教师研究的课题也很有特色,比如桂东南方言、民间音乐、徐松石、高山村,还有大蒜、红菇、荔枝等,都与当地文化、经济、历史等相结合。从这些学科和科研项目可以看出,桂东南的地域特色十分明显。 特色文化资源是记载地域内自然、社会和历史发展变化及影响的特定文献,素有一地之百科的称誉,对了解与研究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及人物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在研究

2014年度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立项名单

2014年度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立项名单序 号类别项目名称承担单位申报部门项目负责人 文化部补助 (万元) 1 公共文化服务基于新媒体背景下有声读物播读 评价体系研究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市文化局曾志华 5 2 “阅读齐步走”——未成年人阅读服 务城乡一体化建设工程 苏州市吴江区图书馆江苏省文化厅杨阳 5 3 数字文化生活体验馆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江苏省文化厅曹俊 5 4 内蒙古自治区蒙汉双语资源统一 管理平台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 内蒙古自治区文 化厅 李晓秋 5 5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系统研究天津图书馆 天津市文化广播 影视局 张为江 5

6 文化遗产保护、 博物馆技术徽州可计算文化态研究——以古 民居测量为例 黄山学院安徽省文化厅沈来信 5 7 三峡库区水下传统建筑虚拟博物 馆的研建 三峡大学湖北省文化厅潘彤声 5 8 基于立体视觉技术的文化遗产可 视化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文化厅段峰峰 5 9 湖南省文化艺术资源库网建设与 研究湖南省湖湘文化对外 发展中心 湖南省文化厅冷大洪 5 10 马头琴制作技艺的数字保护与新 媒体展示 吉林艺术学院吉林省文化厅颜成宇 5 11 古镇文化景观三维可视化平台构 建——以江西婺源为例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省文化厅卢杰 5

12 动作捕捉技术在民族舞蹈艺术保 护中的应用研究 大连民族学院辽宁省文化厅王鹏杰 5 13 陕西唐十八陵文化遗产的数字化 研究 西安理工大学陕西省文化厅张辉 5 14 文化市场、文化 产业基于本体的媒资知识地图研究与 实现 北京诺亚星云科技有 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文化局汪浩 5 15 中国人肢体语言三维运动数字化 采集及反向数控机器表演研究武汉普润传媒科技股 份有限公司 湖北省文化厅秦军 5 16 虚实交互技术在青少年文化教育 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江苏睿泰教育科技有 限公司 江苏省文化厅汤健铭 5 17 微家族网(云端家谱综合服务平 台)西安迈高数字技术有 限公司 陕西省文化厅张昀 5

天津市文化中心规划设计方案

天津市文化中心规划设计方案 近年来,围绕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国家战略和市委九届三次全会确定的“一二三四五六”奋斗目标,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文化设施建设方面存在着单体面积较小、功能不完善、布局相对分散等问题。为适应天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体现城市发展定位,完善城市文化服务功能,全面提升天津城市形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市委、市政府决定规划建设天津市文化中心,要求以“文化、人本、生态”为主题,坚持一流水平,运用先进理念,博采众家之长,将其建设成为天津的标志性区域。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为高水平、高起点搞好文化中心规划设计工作,市规划局从去年5月份开始,先后组织实施了文化中心区域城市设计方案与单体建筑设计方案国际征集、专家评审、方案优化等工作。历经一年多的时间,邀请了30多家国内外一流的文化建筑设计单位参与设计,征集到了100多个设计方案,进行了20多轮的深化完善。为了保证设计方案优中选优,邀请16名院士和著名专家组成评委会,对文化中心各单体建筑设计方案进行了多次评选。评审专家一致认为,天津决定规划建设文化中心具有战略眼光。通过国际征集进行高水平的设计比选,使天津市文化中心项目的规划设计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市主要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先后多次现场办公,听取汇报,深入讨论研究。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对规划设计方案进行了审议。 根据市委、市政府决定,从6月3日至12日,用10天时间充分听取、广泛征求全市人民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进一步完善提升规划设计方案,为文化中心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有力保障。 征求意见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广泛集中群众智慧,推动“同在一方热土、共建美好家园”活动深入扎实开展,进一步激发全市人民热爱天津、建设天津、发展天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天津市规划展览馆同时开辟专门展厅进行展示。有关组织单位还将设置专线电话、电子信箱和意见箱等,广泛收集意见建议,经过认真梳理研究,充分吸纳并体现到规划设计和建设成果之中。 文化中心规划建设项目位于河西区,区域西侧与迎宾馆和天津大礼堂毗邻,东至隆昌路、南至平江道、西至友谊路、北至乐园道,用地总面积90公顷。该区域环境优势明显,现状有中华剧院、科学技术馆、博物馆、银河公园等重要公共设施。2008年,通过城市设计方案国际征集比选,确定了文化中心区域的整体布局。

图书馆的文化共享建设

图书馆的文化共享建设 发表时间:2019-07-05T17:41:37.010Z 来源:《成功》2018年第7期作者:周梅[导读] 在我国,绝大多数图书馆都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因而图书馆的全体工作者就是图书馆的主人,他们有权参与图书馆的决策以及日常的组织管理工作,然而图书馆工作者的这种权利能否得到充分的体现,一是要取决于他们自身是否具有较高的政治文化素质和较强的民主参与意识;二是还要取决于图书馆制度文化建设的优劣。有不少的图书馆工作者缺乏独立的人格、自主精神和较强的参与 意识,而仅仅是处于一种服从的地位。因而他们只不 山东省潍坊市潍坊日报社山东潍坊 261041 在我国,绝大多数图书馆都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因而图书馆的全体工作者就是图书馆的主人,他们有权参与图书馆的决策以及日常的组织管理工作,然而图书馆工作者的这种权利能否得到充分的体现,一是要取决于他们自身是否具有较高的政治文化素质和较强的民主参与意识;二是还要取决于图书馆制度文化建设的优劣。有不少的图书馆工作者缺乏独立的人格、自主精神和较强的参与意识,而仅仅是处于一种服从的地位。因而他们只不过是图书馆名义上的主人。所以制度文化建设仅仅靠制订几条规章制度是远远不够的。图书馆制度文化建设应紧紧围绕努力提高图书馆工作者的政治文化素质和增强其民主参与意识。在制度文化建设中,首先应促使图书馆工作者意识到并积极行使其应有的权利,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图书馆发展目标及各项工作计划和管理方案的制订,从而使这些目标、计划、文案和制度能充分体现出广大图书馆工作者的意愿,以达到民主和集中的高度统一。还应通过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促使广大图书馆工作者在能充分享受到其应有权利的同时,还能积极主动地履行其应尽的义务,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和激发出他们的创造性。 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加快,如何消除数字鸿沟,缩小城乡差距是各国政府面临的一个世界性难题。近年来,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启动与实施,对于改善城乡基层群众文化服务,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受到基层那众的普遍欢迎。 图书馆文化的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建设活动,它将图书馆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科学文化建设等多种活动融为一体,统一于图书馆文化建设之中,因而图书馆文化建设的任务具有广泛性和多层次性。实施文化共享工程要依托现有的文化设施网点,以各级公共图书馆为实施主体。因此,它与基层文化设施网点建设、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建设紧密相关,互为促进。各地要把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纳入文化事业建设整体规划,在设备、人员、资金等方面统筹考虑,给予保障。各级公共图书馆要加强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自动化、网络化建设,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为实施文化共享工程打好基础。 文化共享工程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汇集千家万户的一项民心工程。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能,也是各级文化部门和单位的重要职责。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对激发各级文化单位和活力,转变工作机制,特别是提高基层文化单位的公共服务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加大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力度,将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有效增强先进文化的辐射力、吸引力和感召力,满足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实现。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使图书馆工作者能积极、文明、舒适地工作和生活,使读者能心情舒畅、愉快地学习和求知。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传统的图书馆工作发生了新的变化。人类文化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物质材料的好坏,作为这些物质材料的管理、使用和操作者的人也须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才行。这比现代化的建筑和先进的设施更为重要。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国家骨干通讯网络系统,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现有的各类文化信息资源,扩大网上中华文化信息资源的存储、传播和利用,实现全国文化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建成互联网上的中华文化信息中心和网络中心,实现优秀文化信息通过网络为大众服务的目标。 文化共享工程是一项紧密依托数字图书馆建设,综合应用网络、通信、存储、计算机、数字化等多种技术和研究成果的系统工程。为实现文化共享工程的最终目标----优秀文化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必须开展跨地域、跨部委、跨行业的广泛合作,通过信息传输网络、技术应用平台以及数字资源整合,形成较完善的文化共享工程运行管理机制。在今天,人们的价值观念在发生着变化,已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图书馆不仅应当是一座“知识宝库”,更应当的一座“知识喷泉”,而且还将竞争机制引入了图书馆,从而图书馆领域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有了很大发展,也为进一步优化图书馆文化心态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我们应当更新观念,加强开展图书馆文化的理论研究,建立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图书馆文化理论体系。并以此指导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实践,使之向着理性化的方向发展。 加快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完善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缩小城乡差别、打破落后地区信息闭塞状况、促进农村文化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的有力措施。因此,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是一项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工程。

图书馆类核心期刊

1.中国图书馆学报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管、中国图书馆学会和中国国家图书馆主办的国家级图书情报学专业期刊。 2.大学图书馆学报主办单位:北京大学;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 3.情报学报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4.图书情报工作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5.图书馆论坛主办: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6.图书馆图书馆杂志由上海市图书馆学会与上海图书馆合办 7.图书馆建设《图书馆建设》由黑龙江省图书馆学会和黑龙江省图书馆主办,黑龙江省文化厅主管 8.图书馆杂志图书馆杂志由上海市图书馆学会与上海图书馆合办, 9.图书情报知识主办单位武汉大学传播与信息学院 10. 情报理论与实践主办单位中国国防科技信息学会、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210研究所主管单位中国兵器工业集团 11. 情报科学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吉林大学 12.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13. 情报杂志《情报杂志》(月刊)是由陕西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的我国情报学领域的学术性刊物 14. 情报资料工作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15.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主办:宁夏图书馆学会;宁夏图书馆 16.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主办:天津图书馆;天津市图书馆学会;天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 17. 图书馆学研究(分为:《图书馆学研究.理论版》和《图书馆学研究.应用版》主办单位:吉林省图书馆 18. 图书与情报是由甘肃省图书馆、甘肃省科技情报研究所、甘肃省图书馆学会、甘肃省科技情报学会合办的专业刊物。 19. 国家图书馆学刊由文化部主管、国家图书馆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面向国内外图书馆界、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图书情报专业工作者。 20. 兰台世界主办单位辽宁省档案局

中国近代史的发展特点

中国近代史的发展特点及史实 中国近代史分为两个时期,1919年的五四运动以前,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后,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在近代,由于帝国主义不断地加深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社会发生了两种根本性的变化:一是独立的中国变为半殖民地的中国,一是封建的社会变成了半封建社会,即产生和发展了资本主义。这些发展变化又表现为相互联系的两个过程:一是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一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过程。近代中国人民斗争所要解决的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两大历史主题,即完成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 一、帝国主义的侵略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在近代,帝国主义不断侵略中国,企图把中国变为它们的殖民地。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三次战争: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率先用大炮打开了中国古老的大门。中英《南京条约》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使中国的关税主权、司法主权、领土主权遭到破坏,这是半殖民地化开始的标志。鸦片战争成为重要的历史转折点: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鸦片战争以后,一方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使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

解体;另一方面,它们凭借自己的船坚炮利,继续进行武装侵略,不断扩大侵略权益,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一步步加深。1856年,英法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把侵略的魔爪从沿海深入到内地;沙俄趁火打劫,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侵占了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边疆加紧侵略。这时期,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先后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为了适应垄断资产阶级的需要,帝国主义列强在全球范围内掠夺殖民地,分割世界领土的斗争达到十分尖锐的程度。美国、日本对台湾的侵略,俄国对新疆的侵略,英国对云南、西藏的侵略都发生在这一时期,造成了中国边疆的新危机;1883年爆发的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法国通过《中法新约》进一步打开中国西南门户。1894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这是日本帝国主义积极推行其大陆政策的结果。清政府对日本采取避战求和的态度,使清军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惨遭失败。日本强迫中国签订的《马关条约》,是中国继《南京条约》以来失权最多、危害最大的不平等条约,日本取得在华通商口岸“设厂制造”等特权,这反映了帝国主义对外输出资本的要求。《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此后,19世纪末,德、俄、法、英、日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美国则提出在中国实行所谓“门户开放”政策,使帝国主义列强宰割中国的同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

天津图书馆与建筑五要素复习过程

天津图书馆与建筑五 要素

建筑与五要素的关联性研究报告 前言 经过几千年的沧海桑田,文化积淀、历史变迁使天津成了一个多元化国际化大都市。她有着代表了各个时代文明的风貌建筑,是中国建筑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加强对建筑的认识、增进对建筑五大要素的了解,进一步提高建筑设计素质,我对天津市各种类型建筑作品进行了实地调研。 关键字 时空性艺术性工程技术性地域性民族性历史性时代性 正文 天津文化中心位于天津市中心南部河西区,与天津大礼堂、国际展览中心和迎宾馆毗邻。其中包括天津博物馆、天津图书馆、天津美术馆、天津大剧院等,构成了一幅隽永的文化地图,承载了一座城市新时代的气质和风貌。这些建筑都是围绕建筑五要素进行设计和施工的极佳例证。在此,我以天津市图书馆为例探讨和分析建筑与建筑五要素之间的关联性。 1.建筑的时空性 建筑的时空性是从建筑作为客观的物质存在来说,一是它的实体和空间的统一性。二是它的空间和时间的统一性。也指依实构虚,应时而存。 天津市文化中心是体现新时代天津风貌的一个建筑群体,甚至与整个文化广场都是高度协调和统一的。天津市图书馆也同样做到了与周围环境的相协调。 天津图书馆的外墙采用了类似于石质的栅栏式材质,实现了建筑群整体外观的统一。图书馆建筑外侧设有与外部空间相通的开放的大型入口,使公众可以自从外部直接进入建筑参观。其深入式入口将公众从开阔的广场引导至图书馆内部。这一切一方面刻画出了一个完全不同且特色鲜明的空间,另一方面也实现了整个建筑与建筑群达成完美的融合。 2.建筑的艺术性 建筑的艺术内涵是表现思想、情感及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建筑可以与其他造型艺术具有共同的形式美法则,但也必须具有自己独特的形式美法则。 天津图书馆旁边的天津美术馆正面采用了外凸式的外观结构,为了与之相呼应,图书馆的正面则采用了内凹式结构。两个都是极具雕塑反的纪念碑式建筑体重也因而在和谐的基础上各具特色且美得不突兀。 虽然整体外观看起来是石材,但是玻璃和栅栏式的石材的使用大大减少了石材本身带来的压迫感。在空间内部石材的影子带来丰富的视觉变化,给游客以美的感受。到了夜晚,室内漫射出的光线更是增添了通透感,使建筑看上去甚至具有了丰富的表情,也为夜天津增添了时尚、灵动的氛围。 3.建筑的工程技术性 现代的建筑的对工程技术性的要求和体现更为突出。建筑不但要重视工程技术问题,同时还要注意经济问题。

浅谈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思考

浅谈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思考 在现代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为了更好的发挥公共图书馆应有的职能作用,必须大力加强馆藏资源建设,壮大馆藏总量,丰富馆藏资源,同时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整合。 标签:图书馆文献资源资源建设 文献资源是人类知识信息的载体,是图书馆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的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在实践活动中的经验和总结。文献资源建设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的图书馆及其他文献情报机构对文献资源进行有计划的积累和合理布局,以满足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需要的全部活动,文献资源建设工作是图书馆基础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馆藏文献资料的品种、数量和质量反映一个图书馆工作的规模与水平,公共图书馆作为本地区文献资源的中心,对于文献资源建设的要求是无限的,这过程是让无数图书馆馆员为之而努力奋斗和研究的课题。 一、确立正确的文献资源建设的工作指导思想 公共图书馆是国家扶持兴办的综合性图书馆,是代表一个国家的文化、科技的振兴的标志,是发展文化事业、促进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是传播人类优秀科技文化成果和馆际互借的信息中心。是乡镇图书馆馆藏中心和图书下乡协调中转站。 公共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的質量高低决定了对读者服务工作的优劣。因此,做好文献资源建设工作应该先确定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这是做好这项工作的行动指南。 二、建立科学的文献资源体系 1.基础文献收藏 基础藏书是文献资源体系之中的主体,它是按照地方图书馆的性质、方针、任务来设计组建的,它具有综合性和地方性的特点。主要是为本地区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学研究、教育发展等需要提供文献资源保证。它的建设必须符合本馆任务的开展和服务对象对文献的需要。还要注意文献资源的学科结构、文种结构、载体结构、时间结构、形态结构等。它应由重点文献、一般文献、地方文献等部分构成。 重点文献是馆藏范围中核心部分的主体部分,反映馆藏的发展方向,体现馆藏体系的特色。是根据本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重要科研课题及重点科学建设需要所配备的较完整系统的文献资料,特别是研究级文献中不断出现的新理论、

欧美图书馆文化之发展历程

欧美图书馆文化之发展历程 110403班 110654120 杨沛沛 图书馆,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词语。熟悉,是因为我们从小到大都知道我们的学校或者所在的城市乃至国家都有图书馆,我们可以去图书馆看书,查资料,借阅书籍;陌生,是因为我们对图书馆的存在,发展,文化,乃至图书馆学的了解少之又少。 图书馆其实早在公元前4世纪就已经出现。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是亚述巴尼拔图书馆,并且保存完整。而我国作为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图书馆历史悠久,只是在我国古代不叫“图书馆”,而是称作“阁”,“院”,“斋”,“堂”等。之所以会这么早出现图书馆,我想这跟图书馆本身的职能是分不开的。图书馆是收集文献、资料、信息的地方,用来供以人们查阅、参考的机构。图书馆在人类文化发展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每一次文化的变革,思想的进步,图书馆都承载了记录其历程的使命。同时,从古代到现代图书馆的发展及变化也能够从侧面的反映出文化发展对图书馆的影响。 图书馆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图书馆不仅仅只是一个机构,还由此产生了一门学科,“图书馆学”。图书馆的发展与图书馆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联系。 图书馆学,是研究图书馆的发生发展、组织管理,以及图书馆工作规律的科学。其目的是总结图书馆工作和图书馆事业的实践经验,建立科学的图书馆学的理论体系,以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高图书馆在人类社会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目前,图书馆学还是一门新兴学科,正在不断的发展中,有着很好的前景。 图书馆学的研究发展是从近代开始的,期间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时期。最著名的图书馆学家就是美国的约翰.杜威。他是19世纪后期最伟大的图书馆学家,是图书馆学的集大成者。杜威,生于1851年,21岁在Amherst学院图书馆当学生助理。在那里,杜威创立了《杜威十进分类法》(DDC)。DDC是杜威1873年创立的,1876年正式出版。DDC创立的标记符号制度以简明的方式改变了图书馆的目录排列和图书排架的制度,使图书馆的知识组织现代化,有效地提高了图书馆的工作效率。由于DDC的简明性与科学性,DDC已经成为了被世界上最多图书馆实用的分类法,已被135个国家的图书馆使用。不仅如此,他于1876年发起了费城的首届图书馆员大会,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图书馆协会—美国图书馆协会(ALA)的前身。他担任过美国第一个现代大学图书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馆长,美国第一流的州立公共图书馆—纽约图书馆的馆长。他还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正规的图书馆学教育机构—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管理学校。 在理论价值取向方面,杜威倡导的图书馆学十分注重理论的实用性。他的图书馆思想广泛传播,它孤立图书馆工作人员着眼于实际工作,多做有益于读者的事情,从而推动了图书馆学实践的发展,但同时,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延缓了图书馆学的科学化进程。 紧接着,在20世纪中期,迎来了图书馆学的理性主义思潮。这一时期涌现出的思潮和图书馆学家对杜威的经验图书馆学做出了极大的挑战。 1928年芝加哥大学成立了一所具有博士学位的图书馆学院(GLS)。从GLS成立到1942年为止,GLS是美国唯一具有博士课程的图书馆学校。GLS的学风和理论追求影响了整整一代图书馆学家。GLS成立后,该校师生致力于发展具有高度理性的图书馆学知识体系,他们从历史、文化和社会的角度思考图书馆活动的哲学问题,同时也以社会科学中流行的实证方法或思辨方法研究图书馆基础理论。这一具有鲜明学术特色的学术群体,被后人称为“芝加哥学派”。提到芝加哥学派,便不能不介绍巴特勒。他是芝加哥大学GLS最早引进的具有社会科学背景的四位教师之一。他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是1933年出版的《图书馆学导论》。巴特勒对图书馆学的研究方法基本上是社会科学的方法,他抓住图书馆作为社会的一种现象,他正是凭借这些与杜威完全不同的理论主张,在学院派图书馆学中赢得了巨大的声望。

一条建议范文

一条建议范文 一条建议 总体城市设计 文化中心规划建设项目位于河西区,区域西侧与迎宾馆和天津大礼堂毗邻,东至隆昌路、南至平江道、西至友谊路、北至乐园道,用地总面积90公顷。该区域环境优势明显,现状有中华剧院、科学技术馆、博物馆、银河公园等重要公共设施。xx年,通过城市设计方案国际征集比选,确定了文化中心区域的整体布局。 文化中心区域的总体城市设计是,利用银河公园与现状乐园的绿化、湖面形成开敞空间,从天津大礼堂向东延伸景观轴线,在轴线底景布置天津大剧院,面向湖面,与水景相映成趣。在湖面南侧,结合现状保留的天津博物馆(改建为自然博物馆)与中华剧院,自西向东依次布置天津博物馆、天津美术馆、天津图书馆,形成文化带;在湖面北侧,布置天津青少年活动中心、天津乐园。规划中的南侧文化带建筑端庄典雅,北侧天津青少年活动中心、天津乐园活力动感,两侧建筑的尺度设计和材质运用相互协调、呼应,烘托出天津大剧院清新大气的主体地位。 在交通组织方面,设计方案充分考虑区域人流集散特点,依据区域道路交通网络,中心城区4条轨道交通线路将服务于文化中心,实现便捷高效的公共交通服务,保证人流的快速集散;同时,完善周边地区道路网络,并结合地下空间开发,为项目提供有力的交通保障。

文化中心以“文化、人本、生态”为主题,充分展示天津大气、 洋气、和-谐、现代的靓丽形象。 1天津青少年活动中心 目前,青少年活动中心用于青少年活动部分的建筑面积约为3.4 万平方米,大量的青少年活动空间都设在室外,受天气影响很大,而且设施老化,不能满足我市青少年活动的需求。 新建的天津青少年活动中心在规模、功能和设施等方面均有较大 的提升和完善。在建筑规模方面,新的青少年活动中心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在使用功能方面,儿童城、欢乐水城、地震教育馆、拓展训练馆、数码艺廊等场所能满足青少年活动中心全天候教育、培训和娱乐等综合服务的需要。同时,文化中心区域内的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和大剧院都将成为本市青少年儿童教育学习活动场所。 天津青少年活动中心建筑造型完整简洁,与城市周边呼应,在北 侧乐园道形成富有活力的城市界面。其南立面以现代经典柱廊营造城市的空间氛围,与南侧天津博物馆、天津美术馆、天津图书馆和天津大剧院建筑相呼应,共同构成清新、靓丽、富有活力的文化区域。设计结合规划地铁站点,将使用功能延伸到地下一层,形成形态丰富的内部商业街,能满足多种活动需求。 2 天津图书馆 天津图书馆现有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藏书400万册,面积相对 较小,功能不够完善。规划建设的新天津图书馆可藏书1000万册(件),

图书馆文化建设及环境营造设想

图书馆文化建设及环境营造设想 【摘要】图书馆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高校文化建 设的发展,本文试图通过对图书馆文化环境,人文环境的探讨,结合我馆实际提出自己对图书馆文化建设的设想,进一步提升图书馆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图书馆;文化建设;环境 近几年,随着高校的扩召,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各高校普遍建设了新校区,新校区最漂亮的建筑,就是图书馆。再加上教育部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这就使高校图书馆将主要精力放在了馆舍的扩建和硬件设施的配备上,新设备、新技术给图书馆的各项服务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如图书的加工流程缩短了,图书的流通服务更加便捷了,图书的检索功能更加齐全了等等。但是与日益更新的硬件设施相比,图书馆的软设备,文化建设却并没有跟上整个图书馆发展的步伐。目前高校图书馆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文化建设的滞后问题。图书馆的文化建设包括环境文化和服务文化,下面就这个问题谈一下我的看法: 1 环境文化建设 很多高校图书馆虽然表面上高大气派,装修豪华,但却忽略了营造其内部空间的文化氛围。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传

播的窗口,应当尽量为读者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读者受到心灵的净化和熏陶,这是服务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清新、整洁、优雅、和谐的学习环境不仅能吸引读者,而且能催人向上,激发读者的求知欲望和创造精神。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环境能对人的思想和行为起到诱导作用,使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一种生机勃勃、稳定和谐、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本身就具有广泛的教育功能”。因此,高校图书馆在加强馆舍建设的同时,还应进一 步加强对内部环境的美化,进一步提高图书馆内部环境的文化品位,打造宁静、和谐、优雅、向上的文化氛围,真正做到以优美的环境吸引读者,使图书馆真正成为读者求知治学的家园。 2 图书馆服务文化 服务文化是高校图书馆内在形象的核心和灵魂。在图书馆文化建设过程中,只有构建了优良的服务文化氛围,升华文明服务的内涵,才能真正实现在满足读者对信息资源需求的同时,满足读者精神上的需求。但是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文化却令人担忧。表现在:服务意识不强。目前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普遍缺乏应有的奉献精神,热情服务、微笑服务不够。现实中人们看到的图书馆员不苟言笑,管理人员因对职业的卷怠而生出的冷漠往往令读者望而却步。由于图书馆缺少对读者应有的人性化关怀,缺少宁静、亲切、

图书馆:历史、现在和未来

图书馆:历史、现在和未来

————————————————————————————————作者:————————————————————————————————日期:

图书馆:历史、现在和未来-建筑论文 图书馆:历史、现在和未来 徐长柱 (济南大学图书馆,山东济南250022) 【摘要】图书馆的信息环境在最近几十年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回眸历史,由藏书楼到现代层出不穷的未来图书馆新概念,可以以资参照。并对解决作为当下困惑业界的图书馆发展趋势问题,以及更好的解决图书馆转型问题提供一些粗浅的思路。 关键词图书馆;藏书楼;信息环境 在最近的几十年,图书馆界一直在追问:在时代急剧发生的根本性改变的基础信息环境下,图书馆的职能怎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全球性的信息战略的影响,一方面使图书馆发展的社会和技术等诸要素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另一方面,图书馆员具备的传统的业务技能已经追不上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图书馆员的职业使命怎样才能实现?图书馆的形态和业务发生了显而易见的变化。整个社会,无论是科研环境、教育领域还是公共领域中的时代变革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重新定位图书馆的价值,实现转型和再生长成为蜕变时代必须厘清的主题。 1 历史回眸:藏书楼与近现代图书馆之“信息深井” 图书馆作为一个专门收集、整理、加工、保存、传播文献并提供利用的机构,它的产生和出现经历了漫长的“藏书楼”,时代,迄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我国最早从周朝就有了专门的藏书机构。秦王朝,设置“柱下史”负责管理图书。汉朝时期,刘向、刘歆父子整理、编成我国最早的藏书目录《七略》,开创了我国图书馆学术的肇始元年。我国的私人藏书始自隋、唐。及至宋代,皇室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