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与生活的关系

语文与生活的关系

语文与生活的关系
语文与生活的关系

语文与生活的关系

教育是关系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大事,也对振兴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今,众多国家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都进行积极的摸索与变革,力求培养出具有更高素质、适应现代化社会需要的大批有创造力和开拓精神的人才。许多国家都得出同一结论:未来社会要求的必须是具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他们在价值观和学习观、思维和生活方式、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素质应达到新的水平。

多年来,美国中小学教育一直以引导和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为主,不太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考核,从而使学生放任有余,约束不足。美国教育界人士普遍认识到传统的基础教育课程目标设定存在偏差,他们构建了新的三根支柱的课程结构模型,构建发展学生的“理性”、“个性”、“人性”。在母语教学上,美国讲求教师以一定的社会生活需要为主题组织单元教学,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和一般的语言交际能力,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其不利之处在于,只注意语文教育的功利目的和近期效果,忽视作品阅读训练和系统语言知识的教学,有急功近利之嫌。二十世纪末克林顿提出:美国阅读挑战行动计划,要求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实现独立阅读,具体做法是:大学生、研究生、长辈到你家中陪孩子阅读,经费由联帮政府拨款解决,小学1—3年级班额由原来的25人每班调整为18人每班。美国人认为:要保持美国二十一世纪在世界的领先地位,人的素质是最重要的,公民素质是最重要的,而要提高公民素质,就要提高儿童的智力,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如今,美国实施了大规模的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其语文教育已由单纯注重语言的实际运用,逐渐走上了加强系统语言知识训练和文学教育的道路。

德国的教育改革,主要有二方面特点:①重视对基础性关键技能的培养。教育已不是一种资源,更多的是全面发掘人的能力的过程,并培养人在社会共同体中与他人打交道的能力,即更注重将教育与生活相结合。②开展创新教育,提高基本素质。从课程与教学开始,将创新教育引入中学课程与教学,新的教学计划的特点是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中小学课程中的重要性,鼓励在更接近生活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开展教学活动,增强对学生基本素质培养的力度。在母语教学改革中,德国致力于开设“学习车间”[2]:教师充当主持人和辅导者角色,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让学生在和同伴互相帮助、交往中学习语文,把语文课堂变为一个活动和交往的“车间”,使阅读、书写、口头描述、书面写作在“学习车间”里得以整合。

通过这两个国家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例子,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综合教学还是单项母语教学改革,在调整培养目标时,都把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放在较突出的地位。那么我国的课程改革也同样有着相似之处:“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3]。其目的是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即“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着眼于学生充分发展的特点。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及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师范毕业生努力学会并掌握“建构一种对话、合作与探究的课程文化,努力把一种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课程奉献给中国儿童”。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要突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改革传统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师生角色和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验生活,在生活中感受语文学习的真谛。

一、新课程下语文的内涵与外延

(一)新课程下的语文的内涵

语文是什么?张志公先生1979年在《说“语文”》一文中,对此曾专门作过说明:“关于原来的‘国语’和‘国文’,经过研究,认为小学和中学都应以学习白话文为主,中学逐渐加学一点文言文;至于作文则一律写白话文。总之,在普通教育阶段,这门功课应当教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掌握切近生活实际,切合日常应用的语言能力。根据这样的看法,按照叶圣陶先生的建议,不再用‘国语’‘国文’两个名称,小学和中学一律称为‘语文’。这个‘语文’就是语言的意思,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在口头谓之语,在书面谓之文,合起来称为语文”[4]。那么,现在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学科以生活世界为基础,以“言”“意”互转为内容,以获得智慧为目的,是一门学科特色浓厚的课程。大致说来,语文具有如下内涵:

1.人性的语文

语文在具有本身的工具性同时,又具有很强的人文性,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语文教学又如何浸润人文的色彩?如何负载精神的使命?如何流溢生命的动感?人性的语文,就是要关注和挖掘课程中蕴涵的美好人性,要唤醒和培植学生心中的美好人性。课程中蕴涵的美好人性,只有成为唤醒学生心灵的源泉和动力,才能实现其育人的价值。譬如,有位老师上的“七嘴八舌《西游记》”一课:“生:我喜欢孙悟空是因为他专门打妖怪。师:真好,有了本领应该为民除害,做有意义的事情。”“生:老师,我喜欢沙和尚,因为他很老实,不像孙悟空和猪八戒那样调皮。师:看来人忠厚老实也是一种品质,我们这个社会就需要一批勤勤恳恳工作的人。”“生:老师,我知道,因为白龙马原来是条小龙,他把唐僧的马给吃了,后来知道错了,就变成了马给唐僧骑。师:哦,知错就改,将功补过,多么好的一种品质!”这位老师做的,不正是唤醒、培植的工作吗?学生心中,原本就有着一切美好人性的萌芽和火苗,教师的责任,就是在语文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去唤醒这种沉睡的人性,不断地去培植这种柔弱的人性,使之慢慢地滋生起来、强壮起来、挺立起来。

2.生活的语文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中处处都洋溢着语文的气息。生活的语文,就是要自觉地将生活资源开发成语文课程资源。“七嘴八舌《西游记》”的话题,显然是取自学生的生活实际,这一方面是因为学生通过电视、连环画、学前教育等,对《西游记》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早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更重要的是因为这个故事正生活在学生的想像世界,所以那位老师便选择了这样一个话题作为一种新的语文课程加以开发和实施。实践证明,这一探索是成功的,是富有创意的。

生活的语文,就是要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来生成语文课程。从一定意义上说,生活的语文,就是儿童的语文,就是基于儿童生活体验的语文。儿童在语文实践过程中,不但是课程意义的接受者,更是课程内涵的主动建构者。学生是以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体验去解读课程、建构意义的。不喜欢孙悟空的理由仅仅因为它不是人而是猴子,这就是儿童的生活体验;不喜欢唐僧的理由,可以是他不爱劳动,也可以是他自己骑马却叫别人走路,这就是儿童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课程进行的一种解读。

3.对话的语文

对话的语文,就是在课堂这个特定的情境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平行交谈、平等沟通、真诚互动、民主协商。对话的语文,不局限于单纯的语言形式,同时也是双方精神、情感、生命的对话,是相互信赖氛围下的启迪,交流之后的赏识和愉悦。

叶澜教授曾经说过,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使其变成生命的涌动。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意味着认同之后的超越,意味着尊重之后的创新。且看:“师:有喜欢猪八戒的吗?(生摇头)怎么了,都不喜欢?你们说说理由。生:猪八

戒喜欢女人。(众笑)师:是呀,这八戒生性风流,一开始他还是——(生答:天篷元帅),可后来去欺侮——(生答:嫦娥),就让皇帝叫人从天上扔了下来,刚好扔在一猪圈里就变成了猪。生:老师,不是皇帝,是玉皇大帝!师:哦,对,老师说错了!现在你成了我的老师了。老师,能和你握一下手吗?生:可以!师:谢谢老师帮我指正。”“生:老师,我喜欢他(即沙僧)是因为他是个人,不是猴子,也不是猪。师:好,你真有眼光,你还能分出猪和人!(笑声)”课程的意义在学生的超越和创新中得到了重新发掘。这一发掘,融入了学生的情感、智慧、悟性和灵性。学生的生命潜能,正是在这一次次的超越和创新中得到了激活与喷发。

(二)新课程下语文的外延

语文与生活同在,它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是最能体现学以致用的学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语文无处不在:如球场上的解说、平时的表达、传达言语等等,无一不和语文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语文。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要加强综合性,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在语文课程中学到其他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在其他课程、其他场合中也可以学到语文,拓宽学语文用语文的天地。”那么在教学中,应如何更好地体现语文外延与生活外延是相等呢?以下二点便阐述了这一问题。

1.让生活走进语文

生活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它与语文教学相结合,使其自身成为了学生学习的教材。

(1)校园生活中的语文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教师要善于将这座舞台上发生的点点滴滴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如激烈的体育比赛,精彩的文艺表演,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学生感兴趣的热门话题,都可以让学生大胆地去说一说、去讲一讲、去写一写。

(2)社会生活中的语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的确,广阔的社会背景为学生提供了一片学习语文天空,而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拓展过程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实现。

①个体活动中的语文。如学习了《山中访友》等课文后,可以让学生回去向家长、朋友介绍一下那儿的美景;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环境保护,人人有责”、“善待自然,珍爱生命”的环保宣传等实践活动。②群体活动中的语文。学校开展的如参观访问、重阳节赴敬老院献爱心、春游,调查学语文等有意义的活动,对学生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它把语文置身于社会生活中,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扇了解社会的窗户,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语文。

2.让语文回归生活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教学时,我们应以课堂为起点,让教学贴近生活,鼓励学生用生活的标准去判断生活的底蕴、去诠释生活的经验、去解读语文材料,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实现与文本的对话,并真正受到启迪。

(1)尽情表演,再现生活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贴近生活实际。要理解、读懂它们并不难,难点在于如何通过文字体会其中的思想内涵。教学时,教师可创设一定的情境,如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将抽象的文字变换成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愉快地、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内容,真切地体会到作品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情感,感受到学语文的乐趣。

(2)尝试实践,体验生活

教学时,教师不但要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展现课文内容,让学生身临其境,还要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经验,去体验生活,去感悟生活,加深感受。如《在山的那边》一文,作者用诗的形式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人生哲理。教学时,如果教师仅限于从语言文字中引导学生去感悟,学生可能浮于表面,感受不深。为此,在学习完课文内容之后,教师可以带学生去爬山来感受要去看海的艰辛,从而引出主题。

“生活中处处是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让语文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语文,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多元化的学习平台,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就会不断地提高,而语文也会因为其强大的生命力而魅力无穷。

二、在处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中,教师与学生各自所起的作用

(一)新课程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

“事实证明,任何一个时期,任何一种教学体制下的正规教学都离不开老师,由于年龄、经验、阅历的差异,老师对学生的引导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5]。虽然学生的自主学习不容忽视,但是教师的施教之功更不能忽视,它体现在对学生的引导、点拨、启发、开窍等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地位及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永远无法代替。教师的主导作用应具备以下四种主要特征:

第一,促进性。是指教师要创设最佳条件,促进学生身心由现有发展水平向高一级水平发展,使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

第二,情感性。是指情感诱导,以充分调动学生情意因素。深厚的师生友谊,融洽的师生情感,是主导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先决条件。施教过程中,情感往往表现为教学艺术性。凡是触及人的情感,给人以审美感受,并运用娴熟的教学技巧,称之为教学艺术。

第三,启发性。即实施启发教学,比如,对有些凝聚着作者深刻思想的语言,有人把它们称为含金量高的语言“矿石”。这类语言包括一些关键的虚词、平凡却蕴籍深刻的笔墨;寄寓深远的文章标题、统摄全文的“文眼式”的句子、言微旨远的文段等,都是教学中值得注意的地方。在这些地方点拨启发、引导恰当,会促进学生对文章内涵、作者感情的恰如其分的了解,从而更好地把握全文。

第四,反馈性。是指沟通教与学的双向反馈回路,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完全实现。

(二)学生在新课程语文学习中的探究与创新

教育部2001年7月正式出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各科《新课程标准》里,几乎所有学科都在其“理念”或“课程目标”里,着重强调了“探究性学习”。那么可以通过以下两种课程实践方法,对于学生学习语文自主探究与创新起到积极的作用。

1.创设情景,让学生一吐为快

在教学过程中,书本中的语言无论多么丰富,毕竟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在学生的头脑中会产生模糊或是断续的记忆,总有些似懂非懂又不可琢磨的感觉,学生不能充分体会到文章的奥妙之处,这就需要用一些直观带有情景的方法来帮助他们理解、体会文章并且读懂它。“创设情景”便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譬如,在讲授《太阳》一课,上课前,老师先在黑板上画出两个同样大小的圆,一个涂红色,标明“太阳”。一个涂上黄、蓝、绿色,标明“地球”。刚一落笔,孩子们纷纷举起了手,告诉老师:老师,你画错了。太阳和地球不一样大。太阳比地球大得多,抵得上130万个地球。老师说:“是呀,太阳是地球的130万倍,可黑板画不下呀!现在,老师也不想重新画了,你们就想想办法让它们变得一样大吧!”孩子们稍一思索,又如林般地举起了小手,告诉老师:“把地球扩大130万倍;把地球缩小130万倍。”在这里,孩子们把从数学课上学到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语文学习中来了。不但真正认识了太阳“很大”这一特点,而且语文学科的“综合性”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2.交给方法,让学生学会质疑

学生的学习只有在明确了“我要学什么,我要了解什么”的基础上才会主动去探求,否则学生学习自主性、主动性的培养将成为空谈。引导学生质疑的方法也有几种,譬如:引导学生围绕段意质疑。有位老师在讲授《古井》第三段时,老师问孩子们:“根据段意‘乡亲们帮老人挑水,不要报酬。’你想了些什么?”他们提出了下列问题:1、相亲们为什么要帮那一对老人挑水?2、乡亲们是怎样帮老人挑水的?3、老人要给报酬,是为什么?4、乡亲们为什么不要报酬?孩子们的问题既有理解内容的,又有怎样做人的,还有关于写作方面的,问得多精彩啊!通过长期这样训练,孩子们便会逐渐明白了学习之前先围绕段意质疑,再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中释疑,不仅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还有助于学习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此外,还有“引导学生针对课题质疑、教会学生抓住教材中重点词句质疑”等。

《语文课程标准》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一新理念意在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自主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建立正确价值观。

三、新课程下语文“生活化”及其意义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只有根植于生活的土壤才会枝繁叶茂。鉴于此,语文教学要努力营造“大语文”环境,面向学生广泛的现实生活世界,让语文教学“生活化”。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强调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与“时代的活水”,巧妙地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到语文学习中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

(一)生活是正确之源

布鲁纳提出,学生必须通过自己的积极参与、身体力行才能获得知识。那么,本次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便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努力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死记硬背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注重激励学生的自得、自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小蚂蚁》时,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书本上的知识——蚂蚁的生活特点和团结奉献精神。但在教学中,却发现这样一个奇怪的问题,老师布置了作业题目是:请你用自己的笔画一画小蚂蚁。而学生交上来的作业,有的将蚂蚁画成了蜜蜂,有的却将蚂蚁画成了小汽车。怎么办?这说明学生对蚂蚁的感性认识非常有限。于是,老师和同学一起来到大树下,找到很多蚂蚁洞,同学们亲眼看到了地上树上成排爬动的蚂蚁,看到了它们合作起来共同抬一条大毛毛虫……亲眼看到了蚂蚁,学生们非常兴奋,围着老师唧唧喳喳问个不停:那么多蚂蚁会在一起打架吗?它们要是抬不动食物怎么办?回到家中学生们写的日记都非常生动。接着,老师又发动学生通过看书、查资料,进一步了解蚂蚁。第二次再画蚂蚁,学生画的蚂蚁很是传神。因为这是他们自己通过观察得来的体验,这种获得是积极的、深层的。可见“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增进学生的发展。

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由于学生的生活大都单调,两点一线,接触社会的机会较少,缺乏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教学中,应努力、有效地运用多媒体课件,把课文的有关内容通过直观、生动的画面反映出来,化抽象为形象,化静态为动态,缩短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知距离。

(二)生活是能力之源

在修订版大纲中,把“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作为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新课程标准》更是强调“综合性”学习。开展综合性学习,既能

挖掘语文与其它课程之间的共享资源,又能综合利用各科知识技能,推动学生走向社会,在社会的大课堂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阅历,增长才干。

例如,有位老师在教了《家乡的糯米糕》后,向孩子们提问:我们家乡的特产是什么?——举起的小手寥寥无几!那么,如何把课堂延伸,扩大知识面,拓展视野,获得实践能力,培养主动探究发现和创新的意识和精神?这位老师便组织了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

(1)让学生们回家问问父母和其他家人自己家乡的特产是什么。

(2)课堂上反馈后,设计表格,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开展社会调查、现象观察,广泛收集信息,去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答案,从而了解家乡特产的一些情况及现状。

家乡特产调查研究:

b、在列表中选择你最关心、最熟悉的某一特产进行调查。

c、主要方法:访问法、查找资料法、实地调查等

(3)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

学生在调查研究活动中,学生提高了阅读量,扩大了知识面。他们在调查活动中广泛收集了许多课外信息,他们了解了家乡有哪些特产,对某一特产深入地细致地进行了调查研究,接触了许多新事物,外面的世界真精彩!这无形之中激发了学生们主动探究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求知、努力创新的意识。实施生活化教学的课堂,知识、能力的应用都更加趋向综合化,期望通过综合性的活动,使各元智能都得到展示而得以充分发展。语文课还可以依据教材特点,设计一些当推销员、导游、广告设计师等综合性的活动,使学生在生活化的实践过程中自然发展多元智能。也就是说,具有综合性特征的生活化教学的确可以将教育与个人的潜能、社会的需求协调一致,将教育的个人化和教育的社会化两者协调一致,通过发展多元智能,提高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全面、综合的素质。

(三)生活是精彩之源

“源于生活”是新课程的一大特点。贴近生活,让语文教学生活化,是重塑语文教学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那么作文教学是语文课程中最具生命个性的教学层面,是具有个性的学习主体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放飞情感,表明态度,实践人生价值的体现。新课标要求写作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基于这一理念,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敢于表达的能力,要解除羁绊于学生作文情感的条条框框,为学生提供体验生活的机会。让学生在开放中大胆作文,弘扬人性,放飞情感,写真实的生活,述生动的情感。

例如,学校组织远足拉练,在难忘的拉练之后,让学生写一写,学生能将自己拉练过程中的深刻体会——热、渴、累,以及一路的所见所闻生动地描述出来。可是,由于每次所选的日子都很好,所以,当老师让学生说说拉练前的心理活动时,总是平平淡淡,什么兴奋、激动之类的词。学校便找了一两天天气有戏剧性变化的时候去拉练,学生的心理感受明显丰富,写出来的作文马上就变得十分精彩。比如作文题目《一波三折盼拉练》、《祁盼、失望、失眠、兴奋》,这样的题目,一看就令人忍不住想先睹为快。文章中精彩的片段随处可见,

令人忍俊不禁。一位同学写到:同学们望着这雨,心里默默地乞求老天爷快把雨收起来。这时,一位同学看看雨,叹了口气,说:“唉,看来明天不能去拉练了。”他的话音刚落,他身边的几个同学皱紧眉头,瞪大眼睛,把拳头握得紧紧的,好象要跟他拼命似的,生气地说:“明天一定会去,一定会去!”这声音响亮而坚定。另一位同学听了,吃了一惊,连忙小声地说:“对,会去!会去!”这样生动的言语,使拉练前的一幕幕仿佛又展现在眼前。通过如此丰富多彩的生活经历,使我们明白,只有将语文教学生活化,将生活引入语文,语文才能精彩纷呈。

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体验过程。体验了多少,体验了什么,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尊重学生真实的生活感受和体验,才是语文教学的真谛。

四、新课程下学生生活“语文化”及其意义

生活,永远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言“生活是整个语文教学的源头”,“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 [6]

学生生活‘语文化’,就是强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关注生活,扩大信息接受量,让源头活水滋润学生的心田,正如《新课程标准》所强调的那样“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应用语文的规律。”

(一)日常生活“语文化”

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情不自禁地学习或运用语文。“生活处处皆语文”,报刊杂志要看,广播电视要听,中外名著要读,名胜古迹要赏,山川河流要游。从打电话到接待客人,从写留言条到写申请书,从看电视广告到看电器说明书,无一不是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运用。教师应引导学生勤写生活随笔,努力把语文学习自然而然地由课堂扩展到生活天地。

家庭生活是日常生活重要的部分,家庭是小社会,在这其中学生品尝了成长过程中的苦乐酸甜,也体味到了亲情的可贵。然而,许多学生认为每天都和父母接触,实在没有什么让人激动的事情。在这时,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去细心观察、用心感受家庭中让学生动情的东西。如让学生回家参加家务劳动,学习劳动技能,和父母一起体会劳动的甘苦,体验亲情,积累写作素材。还可以让学生和父母每周谈一次心,把成长的困惑告诉家长,把成长的成果和家长一起分享。学生在与父母的交流中,享受到了亲情,也为学生的学习奠定了情感的基础。

(二)班级生活“语文化”

班级生活应该是自由、民主的生活。在班级里,应该洋溢着科学和进步的精神,充满着真实、清新、智慧、灵感,有着发现和创造的乐趣。班级生活当属学习为主,将语文学习适时恰当而又巧妙的融入班级生活,久而久之,对于学生掌握知识、激发兴趣爱好都会有很大的帮助。以下针对不同的语文教学任务,分别做了不同的教学内容:

①识字。充分利用好语文课前的2分钟,对学习语文很有帮助。二年级语文教学的任务主要是识字:上课铃一响,就用田字格小黑板出示一个生字(带拼音),让学生边拼边书写。这样,学生既动口又动手,比静坐喜欢多了。再利用一点点时间读或说字形,正确的奖给大红花。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这样持之以恒,将大大提高生字教学的效果,为阅读打好基础。

②说话。三年级作文的主要形式是看图写话,结合作文教学,组织教学内容不径相同。用投影仪打出一幅色彩鲜艳的图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边观察边议论。观察了几秒钟后,就指明用一、二句话说说图意,用上好词好句的给予表扬。这样,既完成了组织教学,又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为说文章的主要内容,段落大意打下良好的基础。

③阅读。四、五年级的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提高了,并学会了做读书笔记。在每节课的组织

教学时间里,最好指明一、二位学生将课外书中抄录的好段落、好句子念或背给大家听。这样做,一方面,促使更多的学生主动去阅读课外书,另一方面,学生的写作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班级举行的各种活动学习语文。如班委选举,上台作竞选演说;运动赛场,小记者行动……班级的这些活动“语文化”,学生既是在实践语文,又是在搞班级建设;教师既是在进行语文用法训练,又是在进行班级教育。

(三)社会生活“语文化”

语文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它源于社会生活,应用于社会生活,一旦离开了社会生活,也就丧失了其生命力。苏霍姆林斯基特别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他一周两次把学生带到野外去,到“词的源泉”去施行,他把这称为“蓝天下快乐的学校”。面向社会的生活实践,是学生学好语文、增加积累、培养审美情趣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参观访问等方式让学生关注本地的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和国内外的重要事件等……。在活生生的生活世界中,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使他们不断领悟人生的意义。如在学习《小溪流的歌》时,课上,首先展示声像并茂的动画:清清的溪水,圆圆的卵石,绿绿的小草,红红的花儿,小溪流快乐地奔向江河,奔向大海。课尾,老师深情地说:“哎,现在的小溪流快乐不起来,你们知道为什么吗?你们到溪边去走一走,就能真相大白。你们想一想,该怎么办?”。课后,让学生去收集好溪流受破坏的资料、图片,共同探究如何保护好溪流,保护自然环境的途径。一个星期后,在班中交流,并向社会写倡议书,激起了学生乃至社会人士拯救地球的责任感。

培养新世纪的接班人,是当代教育者义不容辞的使命,而作为语文教师,理所当然应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能力。“社会生活‘语文化’”就是要求学生在社会生活的广阔天地中,自觉运用“语文”这个武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为服务于社会,尽一份小公民的责任。

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的关系

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的关系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生活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求,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从而获得更具生命力的知识。 一、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 以往我在教学活动中更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很少站在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活动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应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现实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更好的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生意在教学活动中应注意如下几点: (1)利用ppt等教育教学设备,再现生活。每一篇课文都是以文字记录着有限的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脑海中把有限的文字信息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借助现有ppt等教学媒体,通过音乐、画面、语言、神情等营造出与课文内容相适应的课堂氛围,在情景向融中获得情感的陶冶。

(2)融情与景,体验生活。教师要创设教学情境,把课文所描写的客观情境和现像生动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 二、语文教学立足于现实生活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处处是学问。因此,我们应当具备一双慧眼,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 (1)联系学生家庭生活,学习语文。家庭式学生学习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学生们启蒙老师。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学生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 (2)联系社会生活,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社会、家庭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实践机会。 (3)联系学习生活,学习语文。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舞台, 生活处处是语文,生活处处学语文,生活处处用语文,所以语文教学要生活化。语文教学只能扎根于这一片沃土,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总之,教育是门艺术,永远没有明确的答案,永恒的标准,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句号,只有逗号。新课

语文与生活教学反思范文

语文与生活教学反思范文 练习5的第一课时共有三内容,分别是:语文与生活,要求学生通过阅读人物的对话,加深对“生活处处有语文”的感受。诵读与欣赏旨在帮助学生积累,丰富文化知识,学习在朗诵诗歌时能走进诗歌的境界。写好钢笔字,既让学生能欣赏行款布局的美观,又要能体悟每个字的间架匀称、合理。 在教学本课时,教师注重情境的创设和游戏相结合,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整个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学生在学习中作为主体,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而教师在教学中起的是点拨和引导的作用。众所周知,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为了在生活中应用,是为了使自己变成社会生活中的合格的“人”。让学生走进语文生活,语文的丰富多彩可以擦亮学生的慧眼,生活的美好滋味浸润学生如梦的心灵。让学生学会怎样把句子补写具体的教学也同样如此。生活是小学生取材的源头活水,它不仅是绚丽多彩的自然生活,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喜怒哀乐的家庭生活,还包括学生头脑中所想象的广阔世界。生活中满是七彩阳光,唯有放开视野,方能在平淡无奇中挖掘出烁烁意蕴,在波澜不惊处感受到切切真意。学生把自己眼睛看到的、自己心灵感悟到的、自己头脑思考到的东西写下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见解,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显现自己生活的情趣,展示自己的独特个性,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加深对“生活处处有语文”的感受,才

能把句子写生动,把一段话写具体,用真挚敏锐的心去感受与创造生活。 遵循语文学习的内在规律,引领学生走进大干世界,鼓励学生在生活的涓涓溪流中捕捉情感的浪花,找寻语文的身影,激发起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独特感受,这才是“语文与生活”的深刻含义以及我们的追求。因此,本设计意在搭建一个活动平台,老师和和学生一起走进《边疆小夜曲》,贴着诗人的心来想,走进诗歌的境界,读出诗人的味儿来,学生带着想象,配上音乐的旋律,一起融入到诗歌中,陶醉了,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 然而在本次教学中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例如在诵读与欣赏《边疆小夜曲》时教师讲得过多,唯恐学生不理解,读不出诗歌的韵味,而应该把重点放在读的份上,让学生在读中去体会,在读中去感悟,在读中去升华诗人的感情;再适时的拓展延伸,加深理解;其次,在模仿《莫高窟》一文的写法时,教师不应该把每篇作品都去重复强调这种“总分”的写作方法,因为学生在学习《莫高窟》一文时,老师都己经讲过了,以致造成时间方面比较紧张。尽管备课有许多理念指导教学,但是要把每一个理念在每个教学细节中去落实,是需要多下苦功的。只有减少束缚、大胆放手,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的自主活动才能丰富多彩,课堂才能呈现生命的活力,这是我这节课的最大收获。

浅谈生活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浅谈生活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中处处都洋溢着语文的气息。生活的语文,就是要自觉地将生活资源开发成语文课程资源。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相等,哪里有生活,哪里就可以进行语文学习。由此可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是最有效的学习。但受到不同地区、条件、观念的影响,不可能在很短时间内达到生活与语文教学相互融合的最高境界,那不妨把目标分成阶段性进行实施。实施的第一步就是让生活走进语文教学的课堂,第二步才是让语文课堂走向生活。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好第一步,让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得到完美的统一呢?我的体会是: 一.课堂上飘起生活的风帆生活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它与语文教学相结合,使其自身成为了学生学习的教材。语文学习的内容包罗万象,但是有关涉及到生活方面的内容却有很多,如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教师要善于将这座舞台上发生的点点滴滴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比如,老师如父母般的言传身教、食堂的排队领饭、激烈的体育比赛,精彩的文艺表演,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学生感兴趣的热门话题,都可以让学生大胆地去说一说、去讲一讲、去写一写。 另外我们的初中语文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的家庭生活,第二单元的学校生活等和八年级(下)第一单元等等,都是反映生活内容,它让学生体会到家庭的温暖,体会到亲情的可贵,体会到生命的崇高,明白了要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在平时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要让学生走进生活,学生才学会关心祖国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关心学校和周围的发展变化,关心为多数人所瞩目的带倾向性的问题。有了这样一腔热血,学生自然就会关注时代的发展,留心社会的走向,注视世界的变化。也就会自然地主动地去浏览报刊,注意新闻,关注时局,议论时事,抨击时弊,体味与国家与人类同忧同喜的情感变化,尝试着思考解决问题的得失方略,有力地促进自身视野的开阔,磨砺自己思维的深邃,陶冶自己强健的人格。这就是情感教学,是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主动认知和心理活动高度发展的必要条件,情感被激发,能促进意志的发展,推动学生更加勇敢、自信、主动地去学习,不断获得成功。 二.师生之间的互动飘起生活的彩带 任何一种教学体制下的正规教学都离不开老师,教师的地位及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永远无法代替。老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促进性、情感性、启发性、反馈性等。学生与教师的生活中,有着或多或少的相似或相近的感受。这些感受可能是对生活的零碎体验,可能是生活中的不起眼的点滴心得,可能是一现即逝的,而且永远不会再有的体会。但可以回味的一种心灵感悟,也可能是经常出现的情感体验。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这一感悟找到与学生感情共鸣的基点,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对教学的效果来说应该是可想而知的。因为在教师与学生找到情感共鸣的时候,最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此种状态下,可以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语文知识,还可以有更多的人生馈言。让语文教学的课堂不只学语文,而是敞开心扉,用“心”和学生对话,用“心”和学生交谈,让“心”与“心”之间的碰撞,激起学习的火花。使课堂教学飘起了生活的彩带。

生活处处有语文范文多篇

生活处处有语文 自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后仓颉造字,到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我们的祖先正是在生活中使用语言,并发明了文字。 生活处处有语文。中国的语言文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着无穷的情趣和不可言传的妙趣。她使人类走向文明,走向现代,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生活处处有语文。语言文字在我们中国人的生活中,不仅仅是一种交际工具,更是一种艺术,一种高雅的品位。每年全国各地都要举行盛大的书法艺术展览。看着那或龙飞凤舞,或端庄遒劲,或清秀典雅的文字,我们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感受到了文字的美,陶冶了我们的情操,提升了我们的生活品位,震撼了我们的心灵。生活中离不开语文,语文处处点缀着我们的生活。 生活处处有语文。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从呀呀学语开始,父母就教我们背诵唐诗宋词;“床前明月光……”。这些语言文字就象我们吃的食物一样成为我们的精神食粮,滋养我们的身体,溶入我们的血液。于是,在生活中,我们淋浴着微微春雨时,便会油然而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喜悦;面对夕阳,我们便脱口而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外出旅游,面前一条飞瀑流下,我们就会自然吟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语文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生活处处有语文的影子。 生活处处有语文。人们谈话聊天使用语文,报纸、杂志、电视、电脑、手机短信,大街上的广告招牌,门上的春联,超市的门头,商品的使

用说明书……都离不开语文。 语文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才使我们的生活更方便、快捷、美好。这就是语文,如此丰富多彩的答案!我坚信,语文的学习之路必将是一条光明大道,所谓“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语文……” 二 谁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就说我们这个小镇吧,黄金地段的商店鳞次栉比,这么多商店怎么才能脱颖而出,一下子吸引顾客的目光呢?这时候,取一个好店名,就显得相当重要啦! 瞧,有的店名明确道出了自己的经营方向。“百草堂”——一看见这店名,你就知道是药房了。“神农尝百草”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传说神农一生下来就是个“水品肚”,五脏六腑全都看得见,还看得见吃进去的东西。那时候,人们经常因乱吃东西而生病,甚至丧命。为此,神农决心尝遍百草,救死扶伤。取这个店名,也借用“神农尝百草”的精神,传达出药房药品齐全而专业的经营特征。多值得人信任呀!还有“延生堂诊所”“假日旅行社”“嫂子家政”“一品香”餐馆,也都采用了这种方法。 有的店名巧妙运用修辞手法,显得妙趣横生。“泊来客”——这“泊来”,是海外漂泊而来的意思。“泊来客”便是运用了借代的手法,显然,这家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客人”都是外国国籍。有法国的葡萄酒,

浅谈语文生活化

浅谈语文生活化 发表时间:2011-12-21T13:34:12.673Z 来源:《现代教育科研论坛》2011年第11期供稿作者:黄艳 [导读] 新语文课标规定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应将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黄艳(广元市利州区西城中学四川广元 628000) 新语文课标规定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应将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素质教育要真正落到实处,就要确立学生主体活动在教学中的地位,将生活引入课堂教学。那么,如何实现语文生活化就成了摆在语文教师面前最重要最迫切的任务。 “语文”来自于生活,“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陶行知语),强调了语文的“生活的回归”,只有实现语文即生活,语文教学才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适应能力。这就要求语文工作者既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呼吸自由、鲜活的空气来发展语文,又要让语文与自然接轨,与生命会晤,与社会共存来践行生活。因此听说读写与交流实践就自然成为学生在语文方面的生活形式。 语文生活化的基本要求是:①学生学习的内容更应以生活为基点,注意从文化生活和社会实际中选取为学生关注的话题,将沸腾的、变幻的生活及时纳入课程和课堂。②为了让“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要让社会、家庭、学校、学生共同努力,转变观点,营造读书氛围。通过听说读写、悟和交流,培养多方面能力,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最高境界。语文生活化的具体有以下做法。 1.积累词汇语句和素材的生活化 为了实现这一点,教学管理就有必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检查和奖惩机制,确保积累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和生活习惯。比如借助工具书和生活交流积累思想语言艺术好的精彩语句或语段;每周批阅文摘和日记、表扬和奖励先进来加以落实。通过“读书”来领悟和深化课堂上所学的为文为人之道,把文中精彩语言化为自己的语言内存,变成自己的文化素养。 语言的创意从哪里来?从书本描述的生活和现实人们的生活中来,然后用当代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来沟通、比照、评判,进行辩证的、多元的解读,必要时开展讨论或演讲,进行思辩、过滤、消化和吸收,使素材生活化,所积累的素材才会深深地融入积累者的生命,使其成为充满灵性、具有发展潜能、具有创造品质的人。 2.阅读生活化 就中学生而言,积累是为了阅读,阅读更是语文学习的重头戏。读什么?读书与读生活。在读中走进作者的生活和作品的生活,参照现实生活情理,注入自己的生活和生命体验,才能使阅读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阅读教学具体做法:①引导、启发学生一字一句地认真品味、感悟词的选择、锤炼和排序所依据的生活情理。例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一句,一个“送”字,再寻常不过了。但我却没有放过看似寻常的字,而是点拨学生:为什么作者不用更自然化的“吹”、“带”等词呢?经过讨论,大家认为,当时作者正满心愉悦地“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呢,所以将“微风”拟人化:殷勤地“送”来清风。接着启发学生进入生活感悟: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寓情于物的体验:心情好,看什么都顺眼;心情不佳时,看什么都恼人,所以才有“感时花溅故泪,恨别鸟惊心”这样的诗句。②依据情理探究句子的选择、变形、衔接、排序等问题,启发学生去思考和领悟。例如,“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几句中。教师通过点拨和启发,让学生明白:波折号后的句子不仅在补充强调马克思已经死了,更是一句讳语。恩斯格太尊敬、爱戴这位革命战友,怎忍说出那个“死”字!③探究课文布局谋篇依据的生活情理:文段的先后安排,往往是依据写作背景、写作意图和文章的主题来安排的。例如《绿》这篇散文,先写梅雨亭、梅雨瀑,看似闲笔,实则衬托梅雨潭更神奇。 3.写作生活化 2003年高考作文话题以“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2002年高考作文话题“心灵的选择”,都表明了语文生活化的要求。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有语文,赋予我们说话、写文章的智慧,就看你是否能发现。例如,风刮得有多大是不好说清楚的,可以写树被刮得怎样,这就叫侧面描写;山要起伏才有美感,文章也要讲究起伏;有比较才会有鉴别,所以文章要讲究对比、衬托;看人要听其言观其行,作文也要注意语言、细节、心理描写。菊花傲霜,寒梅斗雪,这本是它们的天性,但人们却由它们的天性想到某种人的天性或某种高尚的人格。父母、师长、同学经常会有一些流露心曲的细节动作、表情,这就是细节描写的来源。我们要善于抓住细节,谙人知情,待物会意,才能有情有意、有滋有味地活着……。 语文就这样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只有把语文教活、实现语文生活化才有助于学生开创更美好的生活。

语文学习与生活的关系

语文与生活的关系 语文与生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语文是反映生活并能服务于生活的一种语言工具,它天然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美国教育家华特曾经说过:“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课的内容包罗万象,博大精深。高山流水,清风明月;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塞外风光;草长莺飞、山青水秀的妩媚江南;人生的悲欢离合,求索的艰难坎坷……都是语文课里鲜活的内容。所以,语文不是一本单一枯燥的教科书,而是活生生的、五彩斑斓的生活。 语文为何又称为母语呢?为何是基础的基础,发展的基础呢?根本原因是语文的用场太广泛了,生活中须臾离不开听说读写,听说读写就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更是将来生活的一部分。那么,学语文是什么呢?就是学习生活中需要的语文,按真实生活学语文,到广阔的生活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足见,学语文是生活,生活中有语文。将学语文与社会实践紧密挂钩,实现开放式“大语文观”,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体系,意义深远。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现、提出、研究。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语文无处不在. 生活离不开语文,是因为语文是我们进行交流的住要工具.你口中讲的语言,手下写的文字,都属于语文.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吧,我们是个学生,肯定就得听、说、读、写,那听说读写又是从哪来的呢?它们都是从语言那里来的,只是语文中的一部分.从此看来,语文有着很大的作用,说明了生活离不开语文的关键性. 文字,是人类文明的象征.通过自然界的优胜劣汰,通过人们的双手劳动,我们最终发明出了文字.文字的出现,更加显示出了它跨时代的意义,人们用它来交流彼此的感情.让我最震撼的就是这诗词,她无穷的魅力使我如痴如醉,诗词有豪放的、抒情的、幻想的……许许多多,各有千秋. 语文在生活中,是调剂生活、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语文给人精神上的震撼是巨大的.一个人心浮气躁时,一篇优美的散文可以使他心如止水;一个人心情低

语文学习与生活

语文学习与生活 听说读写能力和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目标。听说读写能力、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的过程。语文教学具有明显的社会性。语文学习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几乎是无所不在的。免费论文网。学语文,语文课堂是主要场所,第二个场所就是学校各科的教学,即每一门都在进行语文教育,虽然教师不一定有意识进行。免费论文网。刘国正先生还说:“家庭也是学语文的相当重要的场所。每个孩子降生下来,过一段时间就开始学说话,开始接受语文教育了。第一个老师就是他的妈妈,……看电视也是很好的语文学习”。 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方面,无数的事实都证明了语文学习离不开丰富多彩的生活。本文从听说读写能力等教育教学目标出发,结合教育教学实践,谈谈语文学习与师生生活的关系,以及生活对语文学习的影响。下面从听说读写能力等四个方面去展开来谈。 一、听的能力与生活。 听,是为了理解对方意思,然后作出适宜反应,达到交流的顺畅。而人的语言能力,一从书面学得,二从交往学到,而后者显得更重要,特别是在现代社会。语言环境的复杂性,多变性,交流双方心理的复杂性隐蔽性等,要求人们对语文和语言的学习必须密切结合社会生活。 笔者从事高职语文教学,同时从事就业指导工作。调查发现,高职毕业生的求职语言能力存在不少问题,特别在面试过程中的语言能力,更亟待加强。表现之一就是理解能力差,在面试过程中不能准确理解招聘者的意图,不能一次性理解招聘者的意思,多次请求对方重复;或是不能准确理解招聘者的意思(特别是弦外之音),影响求职语言的质量。例如,招聘者问:“如果让你再重新选择一次专业的话,你还会选择你现在的专业吗?”很多学生都表明想选择另外的专业,这说明他们并不理解招聘者的意图:通过这一问题间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试想,一个学生不喜欢本专业,他怎么会专心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又怎么会好呢? 招聘者和求职者,从某种意义上看是一对矛盾,前者尽可能地发现后者的缺点、弱点,辟如问:“你能谈谈你的同学吗?”其目的是考察求职者的心胸气量和人际关系等;后者则尽量回避缺点,表现优点。这种攻守关系,要求求职者必须听出招聘者的弦外之音,判断招聘者的真实意图,然后谨慎作答——这是对应聘者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即是求职这种事关人生职业生涯成败的社会生活的要求。这种听的能力,必须真刀真枪地在实践中拼搏磨练,方能十年磨一剑。 听的能力,除在日常和社会生活中,有意识、自觉地培养和提高外,还可以在学校中通过论辩、演讲等语文活动(语文生活)来训练,这方面因篇幅有限不予展开。 二、说的能力与生活。 说,是为了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只有表达准确了,才能达到交流目的。说话的能力,一样离不开社会生活。而且说必须与听紧密结合,先要听得准了,才能说得准、说得好。笔者的小孩,三岁不到上街买甘蔗,派出所一位干警问说:阿汉,给我一根。小孩答道:那儿有大把!大家大笑说答得妙。细想,确实答得不错:凡是小孩,大多是小气的,只要对他有所图谋,他将下意识地加以反对。免费论文网。但我的小孩却不置可否,回避了问题,言语中还包含潜台词。我有所不信,认为这是偶然的,但后来事实证明了不是偶然现象——那是在生活中的自我保护意识使然。语言离不开生活,而且是深受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在有一定压迫感的环境之下,人的语言就多几分防御性;在长期的恭维中,语言总会多几分狂傲;在一心求生或求荣的情况下,语言可能会多一些虚假。

浅谈语文与生活

浅谈语文与生活 发表时间:2011-11-10T11:18:52.260Z 来源:《学心方法报教研周刊》2011年9期作者:李隆春[导读] 走上讲台的第一天,我就想:语文课堂是充满新奇神妙的精神世界,一个充满民族生命意识的基调的温暖的神圣家园,应该很不寻常。 四川大英县民主初级中学校李隆春一、如何上好语文课走上讲台的第一天,我就想:语文课堂是充满新奇神妙的精神世界,一个充满民族生命意识的基调的温暖的神圣家园,应该很不寻常。然而,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却发现了许多以前没有想到的东西。没有谁能拒绝考试,语文课成了一个仅靠现有的知识和能力应能解决一切的应试基地。再看看我们的语文教材,封面生动活拨,到处充满青春的活力。那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教学方式呢?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片全新 的领域,有利于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有利于让社会生活走向课堂,有利于让学习生活与社会生活有机衔接。综合性学习真正体现了生活就是语文,语文就是生活。怎样把语文综合性学习课上好,我谈谈以下几点体会: 1.激发兴趣,主动学习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我要学”的愿望和要求,就能真正主动参与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地捕捉、放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及时对学生做出评价,当学生发现自己的见解被肯定、被鼓舞、被信任时,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自然的就被激发了出来。 2.生活与教材充分的结合教材把与学生贴近的生活内容编排进来。在学生的学习资料里有了自己的“生活”,对于渴望了解生活,对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充满好奇的学生来说,这已是一件欢欣的事情,这就让学生有了熟悉的事物和内容,抽象和理性的东西就在人的头脑中变得形象、生动和丰富起来。对于某些理解不了的东西,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去观察、去触摸,充分利用视觉、听觉、触觉。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将文章声情并茂地朗读出来,让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就像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的“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果,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教学实践的重要条件,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况且,不仅语文教材的很多文章都充满了农厚的感情色彩,很合适朗读,而且有些高考满分作文也值得学生一读再读。可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情境的课上。 3.多样的教学方式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时,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出发精心设计一定的课程目标,活动方案,给学生比较多的选择余地、活动内容和方式。可以有计划性的分成若干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充分利用当地有利资源。整节课教师都是带着对生活的真实感悟去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在力求敲击人的心灵。学生一开始还是在读“文章”,渐渐地就忘记了文章,走进了作者的心里去了。读的是人,说的是情,因为生活的感人,语文也更加感人。 二、让语文生活化语文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发展、完善于生活,教师可凭借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运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实施生活化教学,即将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激发学生听、说、谈、写的强烈愿望,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陶冶学生的生活情操。这样的教学将学习活动介于学生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是真正的内部动力驱动下的主动学习。真正体现教育的生活化。 1.教学环境“生活化” 生活中蕴含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我们或利用身边的景物,或捕捉具体的生活现象,或借助鲜活的现实案例,或采用语言再现、实物演示等手段,激发学生从生活中“找”语文、“学”语文,真切感受“生活处处皆语文”。如《春》时,可以领着学生亲近自然,或折几枝花带入课堂,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花,并与其它植物进行对比,进而凸现梅花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感悟春天的气息。 2.教学方式“生活化” 联系生活进行充分感悟。由于儿童活动区域的局限性、生活积累相对贫乏,一些教材在教学时需要与学生生活建立一种联系,引发心灵的体验和情感的共鸣。(1)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先进技术,拉近时空距离,把现实生活的生动场景再现于课堂,使学生获得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艺术感受。如教《黄河颂》时,可利用多媒体播放黄河万马奔腾、滚滚东流的情景,从而使学生被黄河的气势所折服的同时,更好地来朗读课文,理解课文。(2)我们还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借助想象,体验未曾经历的事。如教学《山市》,为了让学生感受海市蜃楼的境界,我们借助于学生的想象。教师的语言强化了与学生原有体验间的联系。在随后的朗读中,学生读得情真意切,眼睛里闪着晶莹的泪光,情感的升华源于生活得以实现。凭借生活创设问题情境。要根据学生已有的心理结构,创设问题情境,考虑学生原有的生活基础,并努力儿童生活与文章生活之间建立一种相似或相对的联系,激起学生强烈的探求欲望。凭借生活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有:(1)抓住矛盾。文中生活与现实往往会有一些矛盾,有的属表层性的矛盾,是由于不理解或片面理解的情况下产生的错觉,这样的矛盾,往往可以成为学生深刻理解的铺路石。(2)寻找相关的情景。创设的问题情境,努力与学生的生活沟通起来,与文本信建立联系。如学了《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后,可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在生活中你是怎么做的呢?说与做达到统一了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争先恐后地表达了自己美好的想法。然后让学生看课本,了解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的特别之处,找到自己的不足,这样更能激发学生课堂上的积极性,更能让学生把自己的所学运用于生活中。

语文教学与生活实践的关系

语文课程改革,要求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这是根本,也是基础。语文学习从生命开始,和实践同行,生活实践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强调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无痕地注入富有时代气息的生活内容,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融合到语文学习中。一、生活实践是语文教学的最佳情景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努力改变灌输式教学,强调学生自主和实践,注重激励学生的自我感悟和体验。然而,学生接触社会较少,对生活缺乏认识和感悟。为此,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生活实践并在合作探究中学习具有非常高的实效性。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应大胆尝试,让学生在真实生活情景中,去感知、尝试、学习。二、语文综合素质培养离不开生活实践《课程标准》非常强调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既能挖掘语文与其它课程之间的共享资源,又能综合利用各科知识技能,推动学生走向社会,在社会大课堂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阅历,增长才干。有位语文老师,在教《向沙漠进军》时,根据文章所揭示的环保问题,向学生提问家乡水电站库区水文环境存在什么问题?大多数学生只认识到泥沙淤积会慢慢填平河道,视角太狭窄了!于是,教师组织了综合实践学习活动,延伸课堂,拓展视野,扩大知识面,培养主动探究发现的意识和实践能力,激发创新精神。1调查分析研究老师引导学生周末分组调查,走出学校课堂、走向社会,去观察了解,广泛收集信息;去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方法。库

区同学向船夫、农户询问影响水文的因素;镇上同学到镇国土资源管理站、河道管理办公室等部门咨询;其他同学通过各种途径查阅收集水文知识,并确定在返校后进行成果展示。2成果汇报展示汇报课上,有散文《龙河的话》、《龙河泪》,有童话《龙河小鱼历险记》;有的分析水文现状,准备向政府部门提出建议;有的发起倡议,要将调查结果公之于众,警醒人们保护库区水文环境。这次学习,学生从社会实践中广泛汲取信息,提高了阅读量,扩大了知识面。他们系统了解水文环境知识,接触了许多新事物,主动探究的兴趣和求知创新的意识得以激发。不难看出,在调查研究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学生的倾听、发问、观察、记录、交谈、分析总结等技能得到了充分培养。语文课还可依教材设计推销员、导游、广告设计师等多样性综合学习,使学生在具有综合性特征的生活实践化教学中充分发展多元智能,培养综合素质,将教育与个人潜能、社会需求协调一致。三、作文教学必须贴近生活实践源于生活乃新课程一大特点。语文教学生活化是重塑语文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作文教学是最具生命个性的语文教学层面,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放飞情感、表明态度、实践人生价值的体现。新课标强调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有位乡村中学语文教师感慨,农村学生视野限于乡村,然而由于向往都市,并受作文书籍影响,习作时,往往落人回忆往事、拾金不昧或模仿他人的窠臼,对自己熟悉的乡村生活却视而不见。为此,

语文生活化与生活语文化

语文生活化与生活语文化 新课标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及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因此,我认为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相接壤,使语文教学突破“应试语文”的束缚而成为“生活语文”势在必行。 一、语文教学“生活化” 所谓“语文教学‘生活化’”,强调的是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与“时代的活水”(于漪语),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 1、语文讲读“生活化” 我们主张语文讲读“生活化”,是指课堂语文讲读要面对中学生生活实际,寻找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使课文走进学生的生活,同时又让学生进入作者的心灵。 例如我校的一位老师在上完《山中避雨》之后,总觉得学生对“乐以教和”体会不够,苦于一时想不出合适的方法补救。有一晚,正上晚自习,全班学生正认认真真地看书,突然停电了,教室里一片牢骚声:又停电了!这时那位老师示意学生安静,并说:“现在没发电,我教大家唱一首歌好不好?”同学们都大声叫好,于是老师就教唱了那首最近改编的歌曲: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南马镇中,兄弟姐妹一千多,景色也不错……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兴致勃勃地大唱起来。师生唱得兴致正高,电灯又亮了,这时老师说:“晚自修需要安静,就唱到这儿。”这时学生是满脸不快,怨声载道:唉!干嘛这么快就有电了嘛!这时候老师灵机一动,忙问学生:刚才你们蛮讨厌停电,现在为何又怨有电了?学生说,因为这歌实在太好听了!唱歌太有意思了!老师忙接着引导:“刚才我们这情景与我们所学的哪篇课文的情景很像呢?……你们讨厌停电到怨有电,是因为什么?这说明什么?”这时得出“乐以教和”是那么自然,那么顺理成章。我认为这案例妙就妙在那位教师抓住了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从而震撼了他们的心灵。 2、语文作业“生活化” “生活即教育”,语文从根本上说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作为课堂教学的外延,也应该是生活的外延。把语文作业紧紧封闭在课本内,一切为了语文课本服务,切断学生与社会、与家庭的联系是不可取的。因此,布置作业(特别是作文)应该把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作业成为联结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纽带,让作业生活化、社会化。 我充分利用农村这个丰富多彩的大课堂,布置学生观察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家乡的环境情况、天气变化等,再写观察日记;让学生记录自己的心路历程:如刚入中学时的新奇、想家,一段时间后的学习紧张体验,运动会的赛前、赛后,考后的高兴或失落……还有节日来临时鼓励学生自己制作贺卡送亲人、朋友,并记下这事;也让他们写写亲人、家庭,如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服装的,则让他设计一下服装广告;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水果的,就让他写写介

“语文学习与生活”的感悟

“语文学习与生活”的感悟 美国著名教育家华特曾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教育名言的意思是说:生活中有语文学习的内容,语文学习的内容与生活的内容“一体两面”。或者说要理解语文学习的内容,最好的途径是从生活出发,将二者融合为一体。笔者教学《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对此深有同感。 在《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的第五小节中,鲁迅先生用如椽之笔详叙了刘和珍君等几位烈士的遇害经过,其中“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一句耐人深思,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所在。也就是说,这里的第二分句的标点符号的运用不合常规,致使该分句语脉不畅。而要正确地理解此分句标点的妙用,非借鉴华特先生的观点不可。这个分句照常规化的标点用法,似应为: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但鲁迅先生为何将主语变换成一个第三人称她和刘和珍的姓名且点断两次?叙述竞 如此嗦?如果仅从文句上来理解,定会不得要领。教师此时只需将这个分句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就会豁然开朗;语文学习的内容就会与生活实际触类旁通,一气贯通,一通百通。 君不见,生活中丧夫之妇,在她丈夫灵前的哭述,不正与此类似?这时那妇人悲痛欲绝,泣不成声,述说丈夫生前

的百种德操,千般好处,语气不贯通,语句不连贯。此种情形,不正是与鲁迅先生此句标点的停顿不合常规如出一辙吗?鲁迅先生之哭刘和珍,与丧夫之妇哭丈夫可谓异曲同工,字字血,声声泪,哽咽难平,泣不成声,一“哭”三叹。于是形成了鲁迅先生笔下不合常规的妙句。不仅如此,这里的简略记叙与抒情相融合,跟下文的议论一起,有力地控述了段祺瑞政府凶残地虐杀刘和珍等革命青年的滔天罪行,收到了常规表达不能收到的效果。这不能不归功于鲁迅先生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洞见底蕴的体悟。可谓神来之笔!而这神来之“句”,竟然是生活所赐! 教学到此,教师要因势利导,分析鲁迅成功之道,把读与写结合起来讲解。指出: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要写出好的文章光有技巧不行,还要有生活。文章是作者客观事物和生活的能动的反映。文章写得好,不仅仅是个技巧问题,而且是个思想问题。只有深入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吸取生活中的养料,把它提炼成思想,将语文学习和生活融合起来,才能写出反映时代,反映生活,“惊天地,泣鬼神”的佳作。

语文生活 初中作文【800字】

语文生活初中作文【800字】 语文的学习不止是在课堂上,它的天地是非常广阔的。 人们总是刻意的去追求华丽的语言、潇洒的文字、充满文采的诗句,然而他们却不知道,不经意间,语文已走遍了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陪在我们身边。 万紫千红总是春 静静的,静静的……春的颜色在这杯世界之水中慢慢扩散,没有一丝声息。朋友邀我去踏青,我却垂头丧气的喃喃道:“哪里有什么青啊,春天还没到呢!”不过说不过朋友,我还是跟着去了。到了田野里,我为我的这个决定而喜悦,放眼望去,小草露出了尖尖的小脑袋,野花脱掉了厚重的外衣,含苞待放。虽然没有夏天的绿荫,但还是让我吟出了“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的诗句。语文的学习,在那生机勃勃的田野里。 梦中花落知多少 每天伴着星星上路,陪着月亮回家,三点一线的我已不知疲惫是什么。回到家中,躺在床上,静静的想着,想着……“朋友,来壶酒吧!”“是谁在说话?”我猛然起身,看那月下依稀的有个人影,定眼一看,原来是那穿着长袍正在吟唱“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的李太白啊。我与李白谈笑风生,饮着酒,赏

着月,对着那平仄仄的诗句。语文学习,在我的梦境中。 我寄愁心与明月 三年的初中生活马上就要过去了,看着那与我同窗苦读的兄弟姐妹,心中尝尽人生百味。幻想着分别的情景,两行热泪流进我的嘴里,只叫我吟出“苦痛离肝肠裂”的惆怅诗句。想起那李白与汪伦的友情,管仲与知己鲍叔牙,一股心酸再一次涌上心头,唯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才能诠释我的心情。语文课堂把我们汇到一起,语文学习,在我的两行热泪中。 语文伴我走过了十几个春秋,在那刚刚吐出嫩芽的枝头,我发现了它;在那荡漾着几层涟漪的湖面上,我看见了它;在那被尘土掩埋的落红中,我找到了它。 语文的学习不止在课堂上,他的天地是非常广阔的,只要我们肯去发现,他的色彩会涂满我们人生的画卷,绘出最美的图案。

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1、为什么要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首先,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是“新课标”提出的新理念和新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其次,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是由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语文教学的规律所决定的。我们经常说,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大语文呼唤大课堂和大教材。生活对语文犹如空气和阳光,是须臾不可或缺的。学习语文,陶冶情操,形成健康的道德观念,乃至社会和社会生活观的养成,均须贴近生活、参与生活、和生活携手共进,才能使语文课堂引进活水,将教学和学生的生活环境、成长的需求融为一体。 2、如何才能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首先,要让语文走向生活。其基本策略是以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以培养他们的语文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尝试——发现”为基础方法,组织指导学生在问题解决的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如引导学生利用书信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用书信与他人沟通,解决矛盾,增进友谊),指导学生撰写调查报告解决自己关注的问题(吸烟的危害、合理膳食、参与自己喜欢的课外学习活动等)。 其次,要让生活走进语文。其基本策略是引领学生融入现实社会,投身于大自然,以充实他们的生活;组织学生参观访问、开展调查研究、多做实践活动,以引进社会上丰富的语文教育资源;指导学生适度、科学地接触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使“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规律。”在“教学建议”中要求:“语文教学要沟通

生活中语文的重要性

生活中语文的重要性 语文,作为社会精神的产物,人类文化素质的载体,无一不体现了它在人类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我们毕竟生活在高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21世纪,“数理化”思想的禁锢,使人们越发不重视语文了。甚至有中学生狂言:“数学、物理和化学是固体;音乐、美术和体育是液体;而语文是气体。”由此一语,就可以推想语文受重视的情况可见一斑。 语文,难道真的是整天的题海战术,一个学期捏着鼻子写几篇作文?对于这一问题的答案,我们应该到生活中寻找。当你听到一首动人心魄的歌时,沉浸于歌词所描绘的幽然意境,流连忘返,这就是语文;当你看到一幅雄浑俊雅的书画后,立即被其所吸引,于是你搜肠刮肚,想尽华美饲藻来赞美它,这就是语文;当你发表演讲、主持会议,甚至一个饱含深意的眼神,别忘了,这也是语文。既然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那么它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重要的作用呢? 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和获得知识的必需技能。诚然,事物的接受从理解开始,汲取知识也离不开语文。如解数学题时,审题分析需要语文,证明诠释需要语文,答题归纳也需要语文。纵使你对生活充满了问号,对知识有着不尽的求知欲,但是如不掌握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你也只能望着沉甸甸的书,感叹“书到用时方恨少”了。 语文是衡量人才知识与素质的标准之一。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21世纪,处处充满了机遇与挑战,你不必再苦于“英雄无用武之地”,也不必再抱怨英雄日暮,而是在于你是否能毛遂自荐,孔雀开屏般自我展现一番。诚然,三寸不烂之舌再加上一副铁齿铜牙一定会招来别人的明眸睐眼,相信任何人都乐意在大庭广众之下滔滔不绝,引经据典,口吐连珠妙语。而广疏学浅的你,只能在灰暗角落垂头丧气,抱怨自己肚子里的墨水太少。 语文是知识传承的桥梁。相信你一定读过都德的《最后一课》吧,小说以沉重的笔触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悲惨的故事。那是一个被侵略的小村庄,正在上学的孩子们被告知将来不能再上语文课了,还被禁止使用自己的语言。然而他们的老师,一个铮铮铁骨的汉子失落又不失骄傲地告诉他们:“我们的语言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它永远不会中断,犹如不落的太阳!”而在今天,我们坐在宽敞明

浅谈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浅谈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教学应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这集中体现了新课程标准重视语文学习必须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新理念。这种理念就在于扩大外延,丰富含义,反映生活与语文的本质联系。如何使二者紧密联系呢? 一、让学生观察生活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对此,教师可以组织查阅相关资料、调查访问,加深对课文中过去某一时间段生活的理解。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师应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并精心指导学生抓住特点去观察,这样,学生学习课本就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 二、营造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从教学目标的需要出发,根据内容营造出师生情感、愿望、求知、探索精神的统一、融洽的情绪氛围。有人说过:智力活动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里进行的。教学过程中,我本着与学生共同探讨的原则,有意识地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重视激发学生求知兴趣,有效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主动地参与、探索。 三、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依靠它,可以极大的提高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课程作为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所跨领域多,学会利用网络获取更多语文资源显得比其他课程更为重要。但如何利用网络,找到一个恰当的切入点呢?我认为这方面的训练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以致用,而非学以致考;应打破传统框框,不要拘泥于传统的作业形式,应当重在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搜集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开展扩展性、综合性和研究性学习。 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就有多么广阔,生活处处有语文。已成为一种共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接近生活,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生活中求知,在社会中成长。

语文教学必须要与生活相结合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29959609.html, 语文教学必须要与生活相结合 作者:金建刚 来源:《都市家教·上半月》2015年第12期 【摘要】语文从生命开始,与生活同行。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与生活是血 肉相连的。我们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泛地应用,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以此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生活;学习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说过:“不观于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于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于海上,何以知风波之患”。孔子的话形象生动地阐明了知识与生活实践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贴近学生生活,这是“根”。语文从生命开始,与生活同行。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与生活是血肉相连的。我们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泛地应用,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以此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语文教学“生活化” 1.有生活才有正确 布鲁纳提出,学生必须通过自己的积极参与身体力行才能获得知识。随着和煦的春风,基础教育改革在各地轰轰烈烈地展开了。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努力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死背硬记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注重激励学生的自得、自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因而,我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尝试,让孩子走入生活,触摸生活,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增进学生的发展。 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由于学生的生活大都单调,两点一线,接触社会的机会较少,缺乏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我在教学中,努力、有效地运用多媒体课件,把课文的有关内容通过直观、生动的画面反映出来,化抽象为形象,化静态为动态,缩短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知距离。 2.有生活才有能力 修订版大纲中把“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作为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新的《课程标准》更是强调“综合性”学习。开展综合性学习,既能挖掘语文与其它课程之间的共享资源,又能综合利用各科知识技能,推动学生走向社会,在社会的大课堂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阅历,增长才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