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印】帕谭佳里-瑜伽经详解版

【印】帕谭佳里-瑜伽经详解版

【印】帕谭佳里-瑜伽经详解版
【印】帕谭佳里-瑜伽经详解版

《瑜伽经》梵文详解版

本文译自网站:

该网站的《瑜伽经》解释是众多翻译版本中比较详尽、较便于理解的一种。因此,我作为修行和翻译的业余爱好者,尝试将经文及注释译出。自己学习的同时,也便于同修参考。译文并非100%逐句对译,在保证信息量的基础上略有精简(保证90%的内容已经翻译)。修行与英文水平有限,难免有错误之处。英文好的同修可以直接学习原网站内容。

第1章三摩地品/专注(Samadhi Pada)

什么是瑜伽?(1.1-1.4)

【准备好就开始】:真正开始认识自我,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一步。《瑜伽经》的第一个字是atha,意思是“现在”(1.1)。该词表明一个人投身“自我认知/自我实现(self-realization)”——瑜伽最高目标——之时,已经准备好。

【瑜伽的定义】:前四句经文定义了“瑜伽”,而随后的其它经文又扩展了该定义。通过系统的冥想进程,你的注意力逐步转向内在,通过、掌控你所有的存在层面(1.2)。最终归于自性(超越所有层面)(1.3)。这一行为以及对核心觉知的认识,就是瑜伽。

【移除障碍以后,所剩何物】:在《瑜伽经》中,有一条非常简明的中心线串连整个瑜伽之道。而这条主线,在阅读众多经文及注释时,可能会显得异常复杂。其核心主题是移除、超越障碍、遮蔽或虚假认同。经文的诸多建议均是这一主题的细化或精炼。注意这一简明主线,有助于在瑜伽之道上的系统进步。

一旦障碍暂时移除,自性之光即可透出(1.3)。而其它时候,我们陷于虚假认同,无法觉察(1.4)。这是为何说人们在梦中,需要觉醒。这一觉醒即瑜伽。

【自我认知与电子芯片】芯片有几部分,对应于人类存在:

1、材料组成——人体组成的基本材质(prakriti),未显化的“原”物质。

2、表现(软件程序和内存)——基本材质的外在显化。包括个体性(individuality)、理智、感觉、地水火风,以及这些东西的排列组合。

3、觉知(电)——纯粹、未沾染的、永恒的觉知(purusha),流经一切行为、言语和思想,像流经芯片的电流。

而自我认知,就是认识自己是“电流”,而不是外在虚假的认同。

1.1 Now, after having done prior preparation through life and other practices, the study and practice of Yoga begins.

(atha yoga anushasanam)

现在,由生活及其它练习获得前期准备之后,开始瑜伽的学习与练习。

【纪律与学习】:练习瑜伽需要培养一种纪律,并遵循系统的学习方法(anushasanam)。这更多指的是练习的质量(信念),而不是数量。该点在经文1.21和1.22中有详述。

【头脑的五种状态】:了解头脑的五种状态,有助于认清自己(当下,或日常)所处的状态。虽然瑜伽冥想的一些部分适于每个人,但也需要留心最合适自己头脑状态的。

1.混乱(Kshipta/disturbed):混乱、不安、焦虑、恍惚。最不希望有的状态,可能是严重、中度或轻微。它不仅是散乱(Vikshipta),而是附带有更强烈、负面和情绪化特征。

2.昏沉(Mudha/dull):昏沉、迟钝、沉闷、健忘。此状态下没有多少思维过程。是迟钝或昏睡,就像抑郁,虽然这里并非指临床上的抑郁症。是头脑想滑入一种沉重模式,什么也不想干,只想没精打采地窝着。昏沉只比混乱(Kshipta)好一点,那些纷乱平息了。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练习。

3.散乱(Vikshipta/distracted):散乱是注意力不集中,只偶尔稳定聚焦。是冥想新手在清醒、警觉时常遇的状态。其注意力容易因或迷恋或排斥的事物跑神,然后恢复平静,接着再次跑神。散乱的头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专注于一些事物,虽然偶尔走神,或被外物引开。散乱是开始瑜伽练习的一种状态。

4.专一(Ekagra/one-pointed):专一、聚焦、全神贯注、专注(1.32)。一旦达到专一,瑜伽冥想的练习就真正开始了。能够专注的人,其它内外活动都不再使其分心。

5.掌控(Nirodhah/mastered):高度的主宰、控制、调节、节制(1.2)。从字面很难理解它的真正含义。只有通过实际的冥想练习才能理解这一状态。当译为掌控、控制或抑制,很容易误解为压抑思想或情感。压抑并不健康,亦不是此处的意思。相反,它指的是头脑专一以后,随着冥想的深入,一个逐渐宁静的自然过程。它不是说思想模式不在了,或被压抑,而是说注意力转向内在,或超越内在意识流。在那种深静当中,有一种对头脑过程的掌控。

【后两种状态是希望达到的】:以上五种状态,后两种是深入的瑜伽冥想最需要的。对大部分人来说,头脑都在前三种状态。先对治混乱和昏沉,达到散乱,然后才容易到达专一状态,并进入掌控。(在精神病当中,前两种状态可能会很显著。)

1.2 Yoga is the control (nirodhah, regulation, channeling, mastery, integration, coordination, stilling, quieting, setting aside)of the modifications (gross and subtle thought patterns)of the mind field.

(yogash chitta vritti nirodhah)

瑜伽是对头脑波动(或粗或细的思想模式/念头)的控制(nirodhah,抑制、疏导、掌控、整合、协调、停止、平静、旁置)。

【Nirodhah是自我训练self-training】:这句经文是瑜伽(或自我认知)最简洁的定义。关键词nirodhah难以翻译,容易误解为压抑,而这绝对不是瑜伽的做法。相反,它类似一个协调、旁置那些不重要或非我(2.5)事物的过程。它是指找到被头脑其它活动所遮蔽的珍宝。这涉及到对关系、感觉、身体、呼吸和头脑的自我训练。最终,nirodhah及瑜伽的意义在练习经验中自然显现。

1.3 Then the Seer abides in Itself, resting in its own True Nature, which is called Self-realization.

(tada drashtuh svarupe avasthanam)

然后见者(drashtuh)驻于自身,归于其自性(True Nature,即自我认知)。

【然后自性(Self)独存】:

(译注:self与ego不同,self在本文中更多指见者seer、纯粹觉知、自性。)

达到1.2所述的nirodhah之后,自性单独存在,不被诸多虚假认同(1.4)所障碍。之所以使用“自我实现/自我认知”(Self-realization),而不使用“自我达成”(attainment),因为不是获得某个我们没有的东西,而是去除浮云,看到原已存在的光。

【觉知永存】:在深度冥想中,思想变幻不定,像大海表面的波涛,而觉知本身永远不变。这一真相在冥想中被一再认知,揭开一层又一层的意识过程,像海洋更深处的波浪。不变的觉知会越来越清晰,直到最终只有觉知单独存在,虽然他也存在于每一层中。

【见者seer】:drashtuh是见者或觉察。该词并未从字面上定义“你是谁”。这是瑜伽经最美的品质之一。在“见者”一词中,没有任何要相信或不信的。经文说见者会超越思想模式,归于自性。它不说自性是什么,而是让人们最终自己去体验结果。

见者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

见者——理智——感官感觉——客观事物

当一层层向内移动:

1、感官从客观事物撤回

2、理智(头脑)从感官撤回

3、见者(个体性)从理智撤回。终化入纯粹的觉知,于是见性。

【Purusha和Prakriti】:瑜伽之道即发现纯粹觉知(purusha)独立于诸多虚假认同(原物质prakriti的演变)。这一明辨过程贯穿整个瑜伽经。

(上图中,黑箭头是原物质演化线路,蓝箭头是从各演化物退回纯觉知的过程,即瑜伽之道。)

1.4 At other times, when one is not in Self-realization, the Seer appears to take on the form of the modifications of the mind field, taking on the identity of those thought patterns.

(vritti sarupyam itaratra)

其它时候,当一个人未认识自己,见者表现为头脑的波动,认同于思想模式。

【当不觉知自性时】:在超越所有层次的头脑活动时(1.2),我们体验到纯粹的觉知(1.3)。但其余时间,头脑涉入许多感觉体验、记忆和幻想的意识流。问题并非外部世界和记忆的存在,而是觉知认同了这些思想。这样,我们误以为“我”便等于这些思想。办法是分离见者与所见(2.17),体验者与被体验物,这就是瑜伽的主旨。

【觉知包裹意识对象】:要造一个雕塑,雕塑者可能会先作一个石膏塑像,然后用粘土包住塑像。然后,粘土变成了模具,可以将熔化的金属倒进去。粘土采用原先石膏雕塑形状的过程,就是见者(self自性)认同于头脑中思想模式的过程。觉知将自己充满任何遇到的意识对象,它便表现为那个对象。其结果就是错误的认同。

【黄金与粘土】:将黄金融化、重塑成不同的首饰,它仍是黄金。粘土也被塑成各种器具,而它仍是粘土。虽然觉知将它自己塑成许多头脑对象,觉知仍是纯粹的、独在的。觉知本身因为是无形的,所以经常描述为存在、觉知、极乐。

【总是意识对象(思想模式)】:觉知包裹的对象总是内在的、精神的对象,虽然也会有一个外在对象被感觉(indriyas)到。如果你看到闻到最喜欢的食物(或最讨厌的东西),触发的是那一体验的记忆,即意识对象。哪怕你从来没有经验过这一对象,它也是通过眼睛鼻子(和其它感官)呈现到头脑当中,就像屏幕上的电影,让见者观看。经验本身处于内在觉知和呈现对象之间,而所呈现的对象可能来自于感官感觉或记忆(或更精微的领域,内在觉察inner awareness)。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处理与意识对象相关的内在觉察。也即,要训练我们的头脑和感官感觉。

给思想去染色(1.5-1.11)

【淡化遮蔽】:深入冥想的乐趣来自于给遮挡真我的障碍“去染色uncolor”。经文1.1-1.4定义了瑜伽,而体验瑜伽“自我实现/认知”的目的,从此节开始。

【五种干扰思想】:有五种干扰印象(1.4)障碍真我的认知(1.3):1)正确的认知(knowing correctly),2)错误的认知,3)想象,4)深睡眠,5)记忆(1.5, 1.6)。瑜伽行者学习不执著地觉察这五种思想(1.15-1.16),明辨它们的区别,并培养第一种思想,即正确认知(1.7)。

1.5 Those gross and subtle thought patterns (vrittis)fall into five varieties, of which some are colored (klishta)and others are uncolored (aklishta).

(vrittayah pancatayah klishta aklishta)

这些或粗或细的思想模式(vrittis)有五种,它们或染色(klishta),或未染色(aklishta)。

【染色或未染色】:这些思想模式或染色(klishta),或未染色(aklishta)(1.5)。染色即不觉知(无知/无明),自我(我执),迷恋(执著),排斥和恐惧(2.3)。未染色是中性。观察思想模式是否染色是净化、平衡、稳定或平息头脑极有用的一步。它可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练习,清除乌云密布的头脑,而在静坐冥想当中,这一练习可更加深入。

学习探索并觉察这五种思想,并通过不同的瑜伽冥想使其褪色(1.16),遮蔽自性(真我)的面纱终将淡去(1.2),最终体验到真我(1.3)。这一去染色过程极其重要,并在后续章节(2.1-2.9, 2.10-2.11)有更深入讨论。如果不理解它的话,基本不可能进行瑜伽练习。

【思想(念头)或粗或细】:这些思想并非只是我们日常体验的那些;思想模式(vrittis)的概念不但指粗的,也包括极精微的(思想)。在练习中其意义会逐渐清晰。(subtle通常译为“细”,亦有时译为“精微”,以便上下文通顺。)

【怎样觉察染色】:当一个想法及其情绪升起,你就说“这是染色的”或“这是未染色的”。与此相似,注意一些决定或行为是否有益,会有助于控制头脑习惯。就是简单地观照,对自己说“这是有用的”或“这没有用”。

【去染色过程】:瑜伽建立在两块基石之上,Abhyasa和Vairagya(练习与无欲[不执著],经文1.12-1.16)。此处,介绍了对治这些迷恋(执著)的更精微的方法,即观照五种思想模式是否染色。而给更深层的印象(impression习惯/印迹/习气)去染色的过程会逐步展开。

1.6 The five varieties of thought patterns to witness are: 1)knowing correctly (pramana), 2)incorrect knowing (viparyaya), 3)fantasy or imagination (vikalpa), 4)the object of void-ness that is deep sleep (nidra), and 5)recollection or memory (smriti).

(pramana viparyaya vikalpa nidra smritayah)

要觉察的五种思想模式是:1)正确的认知(pramana),2)错误的认知(viparyaya),3)

幻想或想象(vikalpa),4)深睡眠(nidra)即对象为空,5)回忆或记忆(smriti)。

【五种类型】:头脑中有无数思想印象,却只有(有限的)五种类型。这有助于看清瑜伽之道内在的简洁性,不会在各种或粗或细的领域内迷失。

【觉察五种思想】:通过观照思想过程,区分意识对象的这五个类型,我们会逐渐掌握,并找到一种中性、不执著(1.15, 3.38)的觉察。我们便能观照整个头脑流动,同时保持平静、不被打扰、不受影响、不涉入。冥想因而系统地深入。

【要培养正确的认知(pramana)】:通过坚持清晰地看,便带来冥想上的进步。这一“清晰地看”的过程,即以事物本来的样子看待,是其中一种描述内在旅程的方式,会最终揭示永恒的真我(True Self)

1.7 Of these five, there are three ways of gaining correct knowledge (pramana): 1)perception, 2)inference, and 3)testimony or verbal communication from others who have knowledge.

(pratyaksha anumana agamah pramanani)

有三个途径得到正确的认知(pramana):1)感知,2)推断,及3)经典或其它知道者的话。

【三种途径得到正确认知】:pramana,指的是真实或有效的认知,正确的知识,有效的证明,清晰的看见。此节的三种途径,每一种都有效,都可以提供正确认知,虽然你会希望三者互相一致。此处对正确认知的描述,既适用于平常的所知,如外在世界的事物,也适用于内在旅程的灵性领悟。

【寻求体验而非信仰】:在口耳相传的瑜伽传统中,说你不应该相信你听到的,而应寻求直接体验。此即第一个途径的意思。途径二是推断,即你用自己的理性去理解所得的体验。途径三是寻求权威或经典印证。可以是《瑜伽经》之类的文字记载,或是有一手知识的人。

【融合三者】:当你能融合三者,意味着体验、推断和威权印证互相一致,然后关于内在旅程的任何方面,你知道了,而且你知道你是知道的。如此,此条经文是内在旅程上极其实用的工具。

如果未能融合怎么办?通常,人们会有一些灵性体验,却不理解发生了什么,也没有任何印证。这会令人受挫和恐惧,会让人迷惑很久。如果体验能够理解并得到印证,就可以整合,作为更上一层楼的台阶。如果只有理性推断而无体验和印证,便会导向单纯理智化。如果只有威权知识,没有个人理解和体验,则导致死记硬背,就像学院派或盲信者。

对于真诚的探索者,直接体验、推断和印证都会寻求,如此才会有三者的融合。

1.8 Incorrect knowledge or illusion (viparyaya)is false knowledge formed by perceiving

a thing as being other than what it really is.

(viparyayah mithya jnanam atad rupa pratistham)

错误的知识或错觉(viparyaya)源于将事物感知为它不是的样子。

【例子】:如在昏灯下将绳子误以为蛇。

【觉察日常生活中的错误感知】:既然我们未能体验自性(1.3)的原因是虚假认同(1.4)的遮蔽,我们会想要觉察到那些未能看清的方式,以便纠正错误感知。对大部分人来说,错误认同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

【人际关系】:回想有多少次你以为某个人是这样或那样,随后的一些信息却改变了整个想法。就像你看到一个同事向你皱眉,或对你有其它负面态度,而那人实则因为家人或别的事生气,与你完全无关。

【错误感知会导致染色】:问题就是这些错误感知会导致染色,kleshas(1.5, 2.1-2.9)。如果只是感知错误却没染色的话,不会有任何问题。但是想象一下前面的例子。结果可能是增加自我、迷恋、排斥或恐惧。因此,我们希望错误感知(viparyaya)成为正确感知(pramana,1.7)。

1.9 Fantasy or imagination (vikalpa)is a thought pattern that has verbal expression and knowledge, but for which there is no such object or reality in existence.

(shabda jnana anupati vastu shunyah vikalpah)

幻想或想象(vikalpa)是一种思想模式,它有词语表达和知识,却没有真实对象存在。【没有可感知的现实】:我们的头脑总是思索和创造成串的文字、画面。通常,这一过程便产生了没有现实(真实对象)的想法或印象。之前经文讨论的两种思想都是基于现实的,不管是看得清楚的(1.7)还是不清楚的(1.8)。然而,vikalpa没有对应的现实,不管看得是否清楚。

【例子】:瑜伽行者们使用的一个经典例子是兔子的角。兔子没有角,但却可以创造出这一概念。我们可以想象那一形象,但没有对应现实。

【事物和人物】:人们的头脑似乎习惯于产生各种幻想的人或事。我会幻想拥有这个或那个东西,和一些人做什么、说什么。例如,对于现实世界中的人和物,我可以想象它们全属于我。这些人或物的意识印象可能是真实的(1.7)或错误感知的(1.8),但与“我拥有”相关的印象是完全的幻想(或vikalpa)。

【生活在将来】:我们经常讲到一种思维,即生活在将来。其实头脑不过拿现在的想法,这样那样重新排列,幻想一些新组合,就成了未来,虽然幻想其实发生在现在。

【Vikalpa和avidya】:思考这一幻想过程与2.5描述的四种不觉知(avidya,无明)之间的关系,是很有用的。

【创造性】:当我们谈论如何对治思想模式(1.2)以达到自我实现(1.3)的时候,要注意这些意识过程在生活世界中并不坏。遮蔽了真我的幻想vikalpa,同时也是在外部世界和个人生活中解决问题的创造性头脑。甚至是vikalpa创造了我们进行冥想的生活方式和环境。

【更精微的例子】:最终,随着冥想深入,我们更清楚地看到,我们对整个外部和内部现实的感知是vikalpa,想象的产物。注意,想象(imagination)一词的词根是“象”(image);无数画面产生、存储、升起。甚至于五元素(地水火风空),认知感官(indriyas),以及头脑的四种功能,都是vikalpa的产物。这就是后面经文讨论的精细明辨的过程。

1.10 Dreamless sleep (nidra)is the subtle thought pattern which has as its object an inertia, blankness, absence, or negation of the other thought patterns (vrittis). (abhava pratyaya alambana vritti nidra)

无梦睡眠(nidra)是一种思想模式,其对象停滞、空白、不在、或是其它思想模式(vrittis)的消失。

【头脑聚焦于“睡眠”这一对象】:睡眠就好像是一个过程,其中头脑聚集于“自身的不在”,就像那个“不存在”是它自己(聚焦)的对象。打个比方,就像头脑聚集于一个黑背景之上的黑色模糊的对象。通常意义上,我们认为头脑聚焦必然有个对象,但在这里(睡眠),这个对象却不存在。

【头脑需要支撑】:头脑通常会依赖、或聚焦于一些对象之上。这就是alambana的意思。因此,nidra,或睡眠,是注意力聚焦、专注于空无本身。

【睡眠是其余四者的不在】:当其余四种思想模式存在时,头脑通常会涉入这些。当这四者退去,或头脑未涉入其中时,即睡眠状态。或者,当一个人免于以上五种状态,却依然保持意识,就是三摩地。

【睡眠其实是一个对象】:乍一看,这一点似乎并不重要,但它其实相当重要。经文1.2-1.4节描述了我们无法体验真我,是因为意识纠缠于其它对象。当我们看到,进入睡眠是仍聚焦于一个对象的过程,就会明白为什么要在清醒时冥想,即学着放开所有干扰对象,包括睡眠(像黑色模糊的对象)。在冥想中,我们有意地聚集于一个对象,以便达到一定程度时,放开所有对象,体验一种无对象的状态。

【从另一意义上来说,睡眠是一种状态,而非对象】:当将梵语译为英文时,我们会无意引入一些混淆。这里nidra译为sleep,睡眠。然而,考虑到意识的层次,粗、细范围,有一更深的层次叫作prajna(即“般若”),是一个最高(pra)知识(jna)的层次。这也认为是一种深睡眠的层次。因此,我们用两个相异、又相容的方式使用“睡眠”一词。如果你知道这一点,就不会有混淆。

【掌控与睡眠的虚假认同】:将我们谈到掌控与“涉入外物”或“幻想”有关的过程时,哪怕是在一个很表面的理解层面,它也是有意义的。有关睡眠,要注意,我们的目标是甚至不与它(就像其它几个对象一样)相认同。然后,真我(的光芒)开始透出。

【不要将睡眠误以为三摩地】:更高层次的三摩地是没有任何形式的对象,有时被描述为“空”。将三摩地误以为是深睡眠(没有其它几个对象,即想象、回忆等)是个极大的错误。这两者是极其不同的体验。

1.11 Recollection or memory (smriti)is mental modification caused by the inner reproducing of a previous impression of an object, but without adding any other characteristics from other sources.

(anubhuta vishaya asampramoshah smritih)

回忆或记忆(smriti)是一种思想模式,产生于事物以前印象的重现,但没有增加来自于源头(该事物)的任何新特征。

【记忆会产生其它联系】:记忆是我们都熟悉的。某些过去的印象苏醒了,在无意识中扰动,穿透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遮蔽,进入意识觉察当中。然而,一个记忆会连带许多其它记忆,因为连在一起,所以无法看清最初的记忆纯粹形式。也就是说,记忆被扭曲了,它与其它思想模式混在了一起。

【单纯的记忆不是问题】:这里的记忆指的是纯粹的记忆,没有从其它记忆或头脑幻想中附加(或说偷窃)东西。这些思维印象从头脑中升起,是很自然的。通过明辨思想的类型,我们能看到哪些是简单的记忆,哪些是扭曲的、变成幻想(vikalpa, 经文1.9)的记忆。单纯记忆并不会打扰头脑的平静,但与其它想法联系,则会阻止冥想的深入。

练习与无欲(1.12-1.16)

【两个核心原则】:练习(abhyasa,1.13)与无欲(不执著vairagya,1.15)是瑜伽整个系统的两个核心原则(1.12)。正是经由培养这两方面,其它练习才得以进步,然后才能掌控头脑(1.2),认识真我(1.3)。

1.Abhyasa/练习:Abhyasa意思是坚持不懈地保持一种平静状态(1.13)。要确保这一点,

需要长久的、不间断的练习(1.14)。在此基础上,深入练习得以展开,朝向对我们永恒核心的直接体验。

2.Vairagya/无欲:无欲(1.15)是学着放下执著、迷恋、恐惧和虚假认同。

【二者合作进行】:“练习”将你导向正确的方向,而“无欲”则使你继续内在旅程,不会贪恋(或苦或乐的)沿途风光。

【至高的无欲】:当“无欲”逐渐延伸至人类与宇宙之最精微的组块(gunas),就叫做paravairagya,至高的无欲(1.16)。最终,在深度冥想中,三态(three gunas)消退至它们的起因,并导向最终的解脱(4. 13-4. 14, 4. 32-4. 34)。

1.12 These thought patterns (vrittis)are mastered (nirodhah, regulated, coordinated, controlled, stilled, quieted)through practice (abhyasa)and non-attachment (vairagya).

(abhyasa vairagyabhyam tat nirodhah)

这些思想模式(vrittis)通过练习(abhyasa)与无欲(vairagya)而得以掌控(nirodhah,抑制、协调、控制、停止、平静)。

【两种练习】:Abhyasa与vairagya这二者相结合,可以掌控(nirodhah,1.2)头脑并体验真我(1.3)。诸多其它练习都基于这二者。

【两个方向】:人们在生活中、个人行为、讲话和思想时,有两个可能的方向。一个朝向真理、现实、真我、灵性认识。另一个方向则远离更高的灵性体验。

Abhyasa意味着培养一种生活、行为、讲话和思想方式,还有导向正面的灵性练习。

Vairagya是一种逐渐释放头脑染色(1.5,2.3)的练习,正是这些染色使一个人远离灵性(体验)。(有别于其反面,屈服于执著贪恋)。

【明辨是关键】:为了练习以及培养无欲的态度,有必要越来越明确分辨你采取的行为、语言和思想,哪些朝向正确的方向,哪些有所偏离(2.26-2.29, 3. 4-3. 6)。这一明辨既是练习的基础,也是内在旅程中的精微工具。

1.13 Practice (abhyasa)means choosing, applying the effort, and doing those actions that bring a stable and tranquil state (sthitau).

(tatra sthitau yatnah abhyasa)

练习(abhyasa)意味着选择与努力,采取那些带来稳定和平静状态(sthitau)的行动。【练习的两个词】:有两个(梵文)词通常翻译为英文的练习(practice)。一个是abhyasa,另一个是sadhana,其中后者是《瑜伽经》第二章的标题(sadhana Pada)。了解这两个词的不同之处相当重要。

Abhyasa是一种非常普遍、广泛意义上的练习。它意味着(有觉知地)选择更明智的行为方式。意味着要以“怎样带来头脑平静”为基础做出决定,因为这些(头脑的平静)是通向自我认知的更深入、更精微练习的准备。

Sadhana是一种更具体的、与直接练习相关的练习。包括与身体、呼吸和头脑相关的具体方法技术,以及应用于外部世界和与人相处中的具体原则。比如,瑜伽八支(eight rungs of yoga 2.29)为sadhana的一部分。

【sthitau有两部分】:在此节,Abhyasa被定义为选择或培养那些导向sthitau(的方式)。为了理解sthitau的意思,有必要结合两个原则。首先是头脑的平静、宁静、安定。其次是稳固、坚定。因此,sthitau意思是稳定的平静。也即,它是追求一种持续的平静。

这种稳定不单是在头脑迷失时重拾平静,就像工作之余休假或度个周末。当一个人避免生活方式、态度和日常事务中的核心决定时,就有可能得到短暂的平静。然而,要一直、或大部分时间保持稳定的平静,就要采取其它额外的步骤,以辅助冥想。这就是sthitau的意思。

1.14 When that practice is done for a long time, without a break, and with sincere devotion, then the practice becomes a firmly rooted, stable and solid foundation.

(sah tu dirgha kala nairantaira satkara asevitah dridha bhumih)

当不中断的、虔诚地练习一长段时间后,这种练习才会打下根深地固、稳定、坚实的基础。【坚持练习】:瑜伽冥想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坚持不懈的练习。通常冥想者开始练了几周或几个月,然后就因为生活原因停一段时间。然后又重新开始。虽然重新开始很好,但是选择一个你能坚持下来的练习更为重要。比如,如果你没有时间每天练习2-3小时,就必然会有练习的中断。与其如此,不如选择一种你能坚持的(合适的层次)。

【选择自己的练习层次】:由于练习连续性非常重要,后面的经文(1.21-1.22)建议从九种练习层次中选择一种。

【培养态度】:态度satkara包括了虔诚(献身投入)原则、真诚、慎重、敬意、积极(肯定)以及正确的选择。当你选择了自己的层次,并决定每天练习,态度就容易得多了。就像心中燃起渴望冥想的一簇小火苗,然后开始慢慢体验到效果。小火苗缓慢但持续地燃烧,成为一股导向灵性认识的迫切欲望。

【态度决定一切】:“注意(attention,觉察/留心)”是贯穿瑜伽冥想之道的一个关键原则。如果你要培养出长时间、不中断练习的信念,这一敏锐、清晰、专注“注意”(asevitah)的态度非常必要。“注意、注意、再注意!”就是要遵循的公式,不过要以一种亲和友好的方式对待自己(译注:即不要自责自苦)。

1.15 When the mind loses desire even for objects seen or described in a tradition or in scriptures, it acquires a state of utter (vashikara)desirelessness that is called non-attachment (vairagya).

(drista anushravika vishaya vitrishnasya vashikara sanjna vairagyam)

当头脑对所见事物以及经典中的描述也失去了欲望,便达到了完全没有欲望(vashikara),也即无欲(vairagya)。

【放开、不贪着】:描述“无欲”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放开(letting go)。我们逐渐学会放开我们的迷恋和排斥,系统地向越来越精微的层次移动。然而,无欲更甚于此;它不只是练习放开,而是一开始就不抓住。

【当你放开一切所爱之物,爱会留下来。】

【无欲并非压抑】:无欲并非只是一种用来处理人际关系而训练的个性特点。人们很容易自欺欺人地认为,“无欲”就是在发生什么事的时候装作不在意。就好像说你已经失去对某个事物的欲望,而实际上内心却仍极度渴望。无欲不是压抑、约束所想、所愿、欲望、思想或情感。它是通过不断觉察执著(kleshas染色,1.5,2.3)的存在,并逐渐使其衰减(2.4)。

【无欲是停止】:

如果执著产生(不管是迷恋还是排斥),此时注意力纠缠于某个深层的意识印象,而“无欲”则是意识执著的停止,而非强行转移注意力。

我们很容易听说一些有关“无欲”的哲学理论,然后自欺欺人地不断对自己说:“我不执著,我不执著。”无欲并非如此。最好是看出头脑所执著之处,然后学着应用瑜伽冥想的内外练习,系统释放其中的染色。

【无欲不是断欲】:无欲(non-attachment)与断欲(detachment)不光在字面上意思不同。“断欲”意指先有执著,然后用某些方法、技巧来切断执著。是要做些什么事来导致分离(断开)的发生。无欲,则意味着那个连接(执著)一开始就没有发生。因而“无欲”并非去“做”某些事,相反,它是“不做”某些事。它意味着你的注意力一开始就不去抓住那个意识中的印象。

【正如两个曾经的吸烟者】:由于这一原则对粗细阶段都适用,因此一个粗阶段的示例会帮助理解。试想两个多年前戒烟的人。一个仍然对香烟有感觉,一但看到,渴望就会升起。当他拒绝对那一渴望做出反应,并让欲望走掉,这就是“断欲”。另一个也曾经吸烟,但当他看到香烟时没有任何反应;这一欲望从他所有意识和无意识层次都消失了。这就是无欲的意思。“执著”不是被释放了,而是根本不在。

【无欲深入穿过所有层次】:帕坦伽利解释说“无欲”可以逐渐应用于我们存在的更深入层次。当我们从最表层的执著开始,正如生活中的人和事,练习会逐渐深入,直到心灵或更精微领域的事物和体验。我们会逐渐发现,连这些也无非是自我认知旅程上的障碍,然后学会超越它们。

【怎样对待执著】:当你阅读这一节有关无欲的经文时,需要记住整个瑜伽之道是掌控、整合头脑的波动,如经文1.2所述。这使得见者归于其自性,即自我认知,正如经文1.3中所

述。通过留意经文的分类(如前目录中的分段),逐渐平息头脑、减弱并放开执著是相对容易的。与此同时,我们寻求“绝对真理”的直接体验,以便能够更有效的放开执著。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一过程,可以查看章节目录,包括以下内容:

努力与投入(1.19-1.22)

障碍与解决(1.30-1.32)

稳定并清理头脑(1.33-1.39)

减少粗染色(2.1-2.9)

对治细微思想(2.10-2.11)

打破业的连接(2.12-2.25)

瑜伽八支与明辨(2.26-2.29)

1.16 Indifference to the subtlest elements, constituent principles, or qualities themselves (gunas), achieved through a knowledge of the nature of pure consciousness (purusha), is called supreme non-attachment (paravairagya).

(tat param purusha khyateh guna vaitrshnyam)

由于认识纯粹觉知(purusha),从而对最细微元素、构成原则或自身品质(gunas)不再感兴趣,这就是至高的无欲(paravairagya)。

【对组块(building blocks)无欲】:经文1.15描述了无欲,它是一个随着练习而逐层深入的过程。最终,它通向至高的无欲,即此节经文所述。Paravairagya意味着即便是对于一切显化的最基本组块,也没有任何执著。这一层次的无欲来自于对纯粹觉知purusha(3.56)的直接体验。

【无欲的三个层次】:我们可以认为这是在三个层次上系统地发展无欲(vairagya):

●粗(重)世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物,它们的意识印象被各种程度的迷恋或

排斥所染色。这是追求解脱以及体验内在平静的最初阶段。

●中间物:有很多事物介于粗重世界与精微组块之间。当头脑稳定下来(1.33-1.39),便

通过无欲与明辨探索、旁置(set aside)这些更精微的层次。(译注:旁置即不被其影响、超越。)这包括,例如,冥想并不执著于生命能(pranic energy,3.40)、五种元素(3.45)、感官感觉(3.49),以及头脑更精微的方面(3.50)。

●最精微的组块:此节经文提到三种最初的元素(gunas )。意思是瑜伽行者即使对最精

微的组块也不再执著(paravairagya)。

【从原子到解脱的类比】:以上三个层次的概念可能显得陌生,其实我们在自己的世界中已经很熟悉了。如果我们将这仅仅比作物质宇宙,则它正像不执著于质子、电子和中子,即原子中的物质微粒。请注意物质宇宙是如何分层构成的:

粒子(质子,电子,中子)

原子

分子

化合物

物体

想象你已经不再迷恋或排斥粒子(质子,电子和中心)。那么(按我们的比喻),你就会免于迷恋或排斥它的任何演变,包括分子、化合物以及世界上任何物质。

【至高的无欲】:类似的,这就是至高无欲(paravairagya)的建议,即不执著于gunas——三种最初元素,在瑜伽体系中,此三元素是显化与未显化物质(prakriti)的最初的组成成分。对gunas无欲,不仅是对粗(重)世界,而且对整个精微的、心灵的、星光层,以及从它们中升起的因果都不执著。

【Paravairagya来自于自我认知】:实际上,并不是说我们必须达到paravairagya,才能体验核心觉知(purusha)。而是说,当你已经拥有三摩地(samadhi)的工具以及直接体验之后,“无欲”最终会走向何处。

专注的类型(1.17-1.18)

【阶段】:基于练习(abhyasa)与无欲(vairagya)(1.12-1.16),冥想者系统向内移动,穿过四层(或四个阶段)的有对象(一念)专注(1.17),然后进入无对象(无念)专注(objectless concentration,1.18)。

【明辨】:从专注中建立一种敏锐的明辨,正是瑜伽八支(2.26-2.29)的目的,并形成用于内省(introspection)的更精微的工具(3.4-3.6)。

【所有对象都处于这四个阶段之一】:事实上所有冥想的类型、风格、方法或对象都属于这四个阶段/层次/类别之一(1.17)。

●Savitarka/粗想:指的是专注于粗(重)的对象,同时伴随着头脑的其它活动,包括冥

想感觉知觉、视觉对象、粗呼吸、态度(attitude)、咒音、或显意识流。

●Savichara/细想:指的是粗阶段过去以后的细微(精微)对象;精微的物质、能量、感

觉、以及头脑,它们是冥想、探究、和无欲的对象。

●Sananda/喜乐(bliss):强调的是冥想中更精微的喜乐阶段。在这一阶段,已经不再专

注于之前阶段中的粗、细印象。

●Sasmita/我性(I-ness):聚焦于更加精微的我性,它指的是背后的“我”,即对其它所

有体验的“觉察”。

【无对象专注:】在以上四个阶段,注意力都有一个对象(samprajnata)。超越这四者,注意的对象已被释放(asamprajnata),即达到无对象专注(1.18)。

1.17 The deep absorption of attention on an object is of four kinds, 1)gross (vitarka), 2)subtle (vichara), 3)bliss accompanied (ananda), and 4)with I-ness (asmita), and is called samprajnata samadhi.

(vitarka vichara ananda asmita rupa anugamat samprajnatah)

有对象专注的对象有四种,1)粗想(vitarka),2)细想(vichara),3)喜乐(ananda),4)我性(asmita),这即是有想(samprajnata,有智/有心/有缘依)三摩地。

【注意力的阶段】:注意力按阶段发展:

不管是通过感官观察外在,还是观察头脑内在,注意力总会跑来跑去。作为观察者,“我”似乎有无数对象可以观察(那个“我”实际上是虚假认同,需要系统地探索以揭示真我)。

专注(3.1)来自于注意力,意思是注意力聚焦于一个对象,虽然专注会被打断,但是短暂的。仍然有观察者存在,它是“观察行为”的行使者,而对象则是被观察物。

冥想(3.2)是持续的注意力,其中专注不会被打断。也有一个观察者在观察着对象。(在专注与冥想之间没有明确的时间分别。)

三摩地(3.3)也是专注,但却是观察者、观察、被观察对象三者合一,似乎只有对象单独存在。

【用“注意力”来考虑】:要将“三摩地”概念化很困难,因此在这节经文中,用“注意力、专注”这样的术语会比较有帮助。使用“注意力”这一术语,更容易抓到原则的实用性,而深度体验可随时间慢慢显现。

【所有对象都处于这四个阶段之一】:事实上所有冥想的类型、风格、方法或对象都属于这四个阶段/层次/类别之一。因此《瑜伽经》此处,没有给出明确的(冥想)对象的建议。而是介绍了所有冥想对象可能属于的四种类型。

1.Savitarka/粗想:指的是专注于一个粗(重)对象,同时伴随头脑的其它活动。包括冥

想物质对象、肉体、感官感觉、可视物体、粗呼吸、态度、咒音或(显)意识流。

2.Savichara/细想:指的是粗阶段过去以后的细微(精微)对象,包括物质精微层、十种

感官的精微层、头脑精微层,它们是冥想、探究、和无欲的对象。

3.Sananda/喜乐(bliss):指的是冥想中更精微的喜乐阶段。在这一阶段,已经不再专注

于之前阶段中的粗、细印象。

4.Sasmita/我性(I-ness):更精微的“我性I-ness”指的是背后的“我”,即对其它所有

体验的“觉察”。

【冥想精微】:思考冥想精微元素的原则非常重要。这一阶段的冥想,是针对构成之前粗(重)层次对象的组块。你不仅聚焦于外部对象(事物作为记忆存储在头脑中),同时聚焦于体验这些对象的工具(如感觉和头脑)。以这种方式,才有可能逐渐无欲(不执著)于粗(重)物质、其精细部分及头脑本身。

【像驾车穿过城市】:当你驱车经过乡村地区,四周非常平静。接近城市时,活跃性增加,人也越来越多。在城市中心,一片声光喧嚣,人山人海。当远离城市中心以后,那些活动都逐渐远离。在整个路途当中,你接近了城市、经验、并驶离它们。

内在旅程也像这样,你接近某层次的内在活动、体验它、然后穿越,进入下一个(体验)。目标是认识、直接体验绝对实相、无物的意识中心,它是平静、喜乐、难以描述的。在内在旅程中,很少有直接认识到的,总要接近、体验、穿越各种层次沿途风光。也就是这一节经文所描述的。

【整个过程用18节经文描述】:经文1.17和1.18描述了三摩地,冥想的高阶工具。因此,整个瑜伽过程已经总结在前18节经文当中。其后的经文则给予扩展描述,包括稳定头脑的过程(1.33-1.39),到达三摩地更具体的方式(2.26-2.29),以及怎样应用三摩地(3.4-3.6)作为自我认知的精细工具。

【简洁,像圆珠笔】:《瑜伽经》有一种美妙的简洁性,包括经文1.17中的四个阶段。注意力因而专注于粗对象和细对象。就像按下圆珠笔,笔尖就出来了。当注意力向外时,精微层次仍然在那,在底层或内部,将粗(重)体验提供给意识自身。再按一次,笔尖就缩回去。当注意力从粗重层次撤回,则不再有粗体验。然后便能体验到精微层次。当注意力再撤回,精微(细)体验也退去。然后体验到喜乐,这时一切活动、烦乱、迷恋或排斥(粗或细)都已体验不到。但是,仍有“我性”的一些体验。有一个体验者,在体验着“其它”。再按一次圆珠笔,注意力再次回撤,喜乐也退去,便只有“我性”本身。意识仍经由个体化而运作,但那是另一回事了。美丽的简洁。并非学术的,而是实际的。对一些人,这一简洁性是不完整的体现。而对另一些人,是言简意赅。对于后者,《瑜伽经》是浩卷繁秩中的一屡清新空气。

1.18 The other kind of samadhi is asamprajnata samadhi, and has no object in which attention is absorbed, wherein only latent impressions remain; attainment of this state is preceded by the constant practice of allowing all of the gross and subtle fluctuations of mind to recede back into the field from which they arose.

(virama pratyaya abhyasa purvah samskara shesha anyah)

另一种三摩地是无想(asamprajnata,无智/无心/无缘依)三摩地,专注而没有对象,并只有潜在印象存留;这一状态通过持续练习使头脑的粗、细波动回退到它们升起的地方而达到。【有对象和无对象】:专注的四个阶段已在经文1.17中描述,它们都是有对象专注,称为有想三摩地(samprajnata samadhi)。本节经文则描述了无对象的专注,称为无想三摩地(asamprajnata samadhi)。在这一阶段,不但粗想和细想,连感官感觉和头脑工具都处于潜在状态。这是知晓的极高状态,而且通常被形容为“无法言喻”。

【Samskaras处于潜在形式】:Samskaras是一种深层印象,是业(行为)的驱动力。在无对象三摩地中,所有的samskaras都处于潜在状态,而你是完全清醒的。这意味着,它们不仅在意识层,在睡眠和头脑无意识层次也不再活跃。通过思考无对象三摩地的性质,就会较容易看到,为什么有关去除深层印象染色(1.5, 2.1-2.9, 2.10-2.11)的练习和无欲(1.12-1.16)是如此重要。

【放开的意图】:在通往无对象专注的练习中,有一个矛盾。在放开所有印象的时候,即使这一“放开”的意图也要放下。然而要做到这些,先要有意志力去放开深层印象。觉察到这一矛盾,就会较容易练习放开,而不会压抑(那些)印象或过度运用意志力。然后,“放开”似乎在某一片刻到来。虽然无对象三摩地是一个很深的状态,但在冥想的早期阶段,也可以练习“意图”与“放开”之间的平衡。

【不只是平静】:要理解这里提到的“无对象”比简单的平静头脑噪声要深入的多。让喧闹的头脑平静下来是很重要的一步,然而,它只是揭开无意识面纱的一块垫脚石。然后以前隐藏的许多印象会显现,伴随着对感觉、思考工具、精微能量、头脑和物质精细组块的觉察。

不只是表层思想,所有这些都是“无对象”的主题(subject of objectlessness)。

努力与投入(1.19-1.22)

经文1.19和1.20中描述了两种求道者,他们都能达到瑜伽的目标:

1)先进者:第一种是前世已经取得了极大进步的人,他们很容易达到三摩地(1.19)。

2)其它人:大多数人是第二种,需要遵循五种努力与投入(1.20)。

五种努力是(1.20):

1.Shraddha(信念):信任自己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2.Virya(努力):投入能量前行。

3.Smriti(记忆):培养记忆力与觉知

4.Samadhi(三摩地):寻求三摩地状态

5.Prajna(智慧/般若):追求更高的智慧

【选择自己的练习层次】:在经文1.21和1.22中,描述了九个层次的练习和投入,以及练习密集者的额外三种划分。你可以选择一个练习,投入练习。每个人都能进步,并拥有直接体验,觉察自己位于练习过程中的哪个位置非常有用,这一觉察会带来极大的自由(1.21-1.22)。

1.19 Some who have attained higher levels (videhas)or know unmanifest nature (prakritilayas), are drawn into birth in this world by their remaining latent impressions of ignorance, and more naturally come to these states of samadhi.

(bhava pratyayah videha prakriti layanam)

那些已经达到更高层次的人(videhas),或已经知晓未显化性质的人(prakritilayas),他们再次投胎是源于存留的无知(不觉知)的潜在印象,他们更容易到达三摩地。

Videhas是达到较高层次,已经不认同于身体;prakritilayas是已有过意识体验,并融入prakriti,即宇宙间最精微物质要素的人。虽然这是一种高级状态,但融入prakriti其实是走了弯路。并未体验到纯粹的觉知,只体验到了未显化的prakriti。而融入prakriti并非瑜伽的目的。

经文1.17-1.18简要列出了有对象专注(有想三摩地)的四个层次,以及无对象专注(无想三摩地)。而本节经文则描述了两种到达这些三摩地的常规方法之一。

本节经文只适用于少数人。大多数必须走第二条路,即下节经文所述。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未能以videha或prakritilaya投胎来到世上的话,就需要遵循1.20列出的五项原则。

1.20 Others follow a five-fold systematic path of 1)faithful certainty in the path, 2)directing energy towards the practices, 3)repeated memory of the path and the process of stilling the mind, 4)training in deep concentration, and 5)the pursuit of real knowledge, by which the higher samadhi (asamprajnata samadhi)is attained. (shraddha virya smriti samadhi prajna purvakah itaresham)

其它人则遵循五条原则:1)对(修行)方向的确信(信念),2)能量投入,3)持续记得前进方向与停止头脑,4)深度冥想的训练,5)追求真正的知识,即从更高层三摩地(无想

三摩地)中获得的知识。

【要点简洁易懂】:本节经文的五条原则和练习形成了一个简洁易懂的大纲,可遵循这条道路到达自我认知。经常记得并思考它们非常有用。这“五项原则”与瑜伽八支(2.28)共同协作。

Shraddha是一种信念,确定自己走在正确的方向上。它并非盲信某个组织、机构或老师。相反,它是一种内在确信自己走在正确方向的感觉。你可能不会精确知道自己的旅程将如何展开,但内在直觉则带领你坚定地走向目标。这里的“信念”不是有些宗教中的“盲信(迷信)”。求道者不会简单的“相信”任何事。相反,一个人要在内在实验室中检验那些观念,瑜伽“信念”是基于直接体验的。如果一个人练习过腹式呼吸,并发现它能令头脑平静,这一直接体验就是“继续这样呼吸,将来就会产生类似的平静体验”这个“信念”的基础。

Virya是自我积极的能量,支撑着信念走在正确方向上。Virya的能量在你“知道做什么”的感觉背后注入力量。当你能强有力的奉行所认为的正途,那就是virya。当你感觉虚弱或不确定,并很少行动,那就是一种缺乏virya。Virya就是坚定地说:“我能做到!我会去做!我必须做!”

Smriti是要一直不忘沿道路前进,而且要记住沿途的步骤。这一记忆不是一种负面的着迷,而是温和、持续地觉察(记住)自己的目标、信念、以及投入能量前进的决定。Smriti也是一个在生活和冥想中觉察内在过程的练习。

Samadhi是致力于1.17-1.18已描述的种种三摩地。它意味着系统地经过多个层次的三摩地,并将这些注意力技巧用于明辨(2.26-2.29)各种不觉知(2.5),还要记得这个过程是系统地移向存在更精微的层次。

Prajna是来自于明辨的更高智慧,它是在精勤内省(2.26-2.29)中,使用三摩地(3.4-3.6)这一“利刃”获得的。通过第2、3章的练习,可以体验到诸多层次的智慧,而所有这些(智慧)都经由“无欲/不执著”而放下。

1.21 Those who pursue their practices with intensity of feeling, vigor, and firm conviction achieve concentration and the fruits thereof more quickly, compared to those of medium or lesser intensity.

(tivra samvega asannah)

以强烈的感情、精力和坚定信念进行练习的人,会比中等或更少强度的人较快达到专注及其成果。

【强度与练习的频率】:对于在练习中快速前进、并密集练习的人,练习的成果近在眼前。此处有两个维度。一个是前进的速度,另一个是努力的强度。每一个都另有三个层次,也即,总共有九个层次。

【选九个层次之一进行练习】:这九个层次的练习是非常实用的。知道这一点很重要。你可能感觉自己训练得少,也没有时间,所以难以进步。然而,这有点像龟兔赛跑的故事。虽然兔子更快,乌龟却因坚持而赢得比赛。如果你觉得在“慢轨”而不是“快轨”上,那么你的温和、深挚的坚持会带来巨大的回报。

这里有一个表,列出这九种练习:

【练得多,信念却少】:很容易认为只有出家才能进步,就像喜马拉雅山上的和尚。这并不是真的。就像一个人可能有大把时间,却并不怎么了解练习。然而,只有轻微的信念,进步也不会快。

【练得多,但信念强烈】:相反,时间少的人可能只能做少量(轻微)练习,但却有强烈的信念。在朝向开悟的路上,这是一种更好的方式。练习时的信念与积极真诚的冥想可以弥补时间的不足。

1.22 For those with intense practices and intense conviction (1.21), there are three more subdivisions of practice, those of mild intensity, medium intensity, and intense intensity. (mridu madhya adhimatra tatah api visheshah)

对于那些练习和信念都强烈的人(1.21),还有另外三个层次划分。

【另外三个划分】:对于那些练习和信念都强烈的人(上表第9格),还有三种划分。经文1.21指出,这种强度可以更快取得成就。于是有额外三种划分:

●信念轻微,成就较近。

●信念中等,成就更近。

●信念强烈,成就最近。

【每个人都能练习】:对于大部分练习瑜加冥想的人,这些层次划分可让人认识到,每个人都能练习。并不是说只有住在山洞里的苦行僧才能达成。而是,每个人都能以自己合适的步伐进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