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疗统计计算公式

-医疗统计计算公式

-医疗统计计算公式
-医疗统计计算公式

门诊主要统计指标

实际门诊工作日:一般以月为统计周期

日平均门诊人次:分为院日均门诊人次和科日均门诊人次

全日门诊天数全月半日门诊天数实际门诊工作日+=2某科期内门诊工作日

某科期内门诊人次

某科日均门诊人次=门诊工作总时数门诊诊疗次数

平均每小时门诊次数=

%100?=

病人总数经门诊介绍住院的出院与出院诊断相符合数门诊签收住院时的诊断门诊与出院诊断符合率%100?=病人数

经门诊介绍住院的出院下肯定的诊断数由门诊介绍住院时未能门诊诊断疑诊率

医疗质量统计

一、诊断质量

%100?=入院人数

出院病人中经本院门诊两者诊断符合率门诊与出院诊断符合率%100?=出院病人数两者诊断符合数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率%100?=病理诊断例数两者诊断符合数合率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

%100?=

手术例数两者诊断符合数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100?=

出院病人数入院后三日内确诊数入院三日确诊率%100?=出院病人数

出院待查数出院待查率

二、治疗质量

%100?=出院病人数治愈人数治愈率%100?=出院病人数好转人数好转率%100?=某病出院例数某病治愈例数某病治愈率%100?=出院病人数死亡人数病死率%100?=某病同一时期出院人数一年内某病出院人次数同一疾病重复住院率

三、工作效率指标

天)出院总人数出院者占用床总日数出院者平均住院天数(=()天出院病人总数出院病人占床总日数出院病人平均住院天数=()天某病病人数

某病病人占床总日数某病平均住院天数=()天某病治愈人数数某病治愈病人占床总日某病平均治愈天数=

%100?=实际开放总床日数实际占用总床日数病床使用率()日平均开放病床数实际占用床总日数平均床位工作日=()次平均开放病床数出院人数平均病床周转次数=()次科平均开放病床数转出人数科出院人数科平均病床周转次数+=

医院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 一、卫生资源 1.卫生机构:指从卫生行政部门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从民政和工商行政、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取得法人单位登记证书,为社会提供医疗保健、疾病控制、卫生监督或从事医学科研和教育等工作的单位。包括医院、疗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街道)卫生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村卫生室、急救中心(站)、采供血机构、妇幼保健院(所、站)、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卫生监督机所(中心)、医学科研机构、医学在职培训机构、健康教育所(站)等其他卫生机构。 2.医疗机构:指从卫生行政部门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机构,包括医院、疗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街道)卫生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村卫生室、妇幼保健院(所、站)、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急救中心(站)和临床检验中心。 3.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指为社会公众利益服务而设立运营的医疗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其收入用于弥补医疗服务成本。 4.营利性医疗机构:指医疗服务所得收益可用于弥补投资者经济回报的医疗机构。政府不举办营利性医疗机构。 5.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院、各类专科医院和护理院,不包括专科疾病防治院、妇幼保健院和疗养院。 6.中医医院:包括中医(综合)医院和中医专科医院,不包括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民族医院。 7.专科医院:包括口腔医院、眼科医院、耳鼻喉科医院、肿瘤医院、心血管病医院、胸科医院、血液病医院、妇产(科)医院、儿童医院、精神病医院、传染病医院、皮肤病医院、结核病医院、麻风病医院、职业病医院、骨科医院、康复医院、整形外科医院、美容医院等其他专科医院,不包括中医专科医院、各类专科疾病防治院和妇幼保健院。

医疗行业主要指标计算公式

主要指标计算公式 一、卫生资源: 1. 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 = 年末卫生技术人员数/年末常住人口数×1000 2. 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 = 年末执业(助理)医师数/年末常住人口数×1000 3. 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 = 年末注册护士数/年末常住人口数×1000 4. 每千农业人口村卫生室人员数 = 年末村卫生室人员数/ 年末农业人口数×1000,年末农业人口数为户籍人口数 5. 每万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人) = 年末公共卫生机构人员数/年末常住人口数×10000 6. 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人) = 年末全科医师数/年末常住人口数×10000 7. 每千人口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编制人数 = 年末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人数/年末常住人口数×1000 8. 医护比 = 1: (年末注册护士总数/ 年末执业(助理)医师总数) 9. 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 = 某年中央和地方财政拨付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项目经费/年末常住人口数 10. 财政补助收入占总支出的比例 = 某年医疗卫生机构财政补助收入/该年医疗卫生机构 总支出×100% 11. 医疗收入构成 =某年某项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收入/该年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收入总额×100% 12. 门诊收入成本率 = 某年医疗卫生机构每门诊人次支出/该年医疗卫生机构每门诊人次 收入×100% 13. 住院收入成本率 = 某年医疗卫生机构每住院人次支出/该年医疗卫生机构每住院人次 收入×100% 14. 医疗业务成本构成(医疗支出构成)= 某年医疗卫生机构某项医疗业务成本(医疗支出)/该年医疗卫生机构医疗业务成本(医疗支出)总额×100% 15. 平均每床固定资产 = 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原值/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 16. 资产负债率 = 年末医疗卫生机构负债总额/年末医疗卫生机构资产总额×100% 17. 流动比率 = 年末医疗卫生机构流动资产/年末医疗卫生机构流动负债×100%

医院服务统计公式

医疗服务 1.总诊疗人次数指所有诊疗工作的总人次数。诊疗人次数按挂号数统计,包括:①病人来院就诊的门诊、急诊人次; ②出诊人次数;③单项健康检查及健康咨询指导人次;④未挂号就诊、本单位职工就诊及外出诊疗不收取挂号费的,按实际诊疗人次统计。患者一次就诊多次挂号,按实际诊疗次数进行统计,不包括根据医嘱进行的各项检查、治疗、处置工作量。 2.急诊病死率=急诊死亡人数/急诊人次数X100%。3.观察室病死率=观察室死亡人数/观察室留观人次数X100%。 4.出院人数:指所有住院后出院的人数,包括治愈、好转、未愈、死亡及其他人数。其他人数指正常分娩、未产出院、住院经检查无病出院、未治出院及健康人进行人工流产或绝育手术后正常出院者。 5.每百门、急诊入院人数=入院人数/(门诊人次+急诊人次)X100。 6.住院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住院危重病人抢救成功人次数/住院危重病人抢救人次数 X100%。 7.实际开放总床日数:指年内医院各科每日夜晚 12 点开放病床数总和,不论该床是否被病人占用,都应计算在内。包括消毒和小修理等暂停使用的病床,超过半年的加床。不包

括因病房扩建或大修而停用的病床及临时增设病床。8.实际占用总床日数:指医院各科每日夜晚 12 点实际占用病床数(即每日夜晚12点住院人数)总和。包括实际占用的临时加床在内。病人入院后于当晚12点前死亡或因故出院的病人, 作为实际占用床位1天进行统计,同时亦应统计“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1天,入院及出院人数各1人。9.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指所有出院人数的住院床日之总和。包括正常分娩、未产出院、住院经检查无病出院、未治出院及健康人进行人工流产或绝育手术后正常出院者的住院床日数。 10.平均开放病床数=实际开放总床日数/本年日历日数(365)。 11.病床使用率=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实际开放总床日数X100%。 12.病床周转次数=出院人数/平均开放床位数。 13.病床工作日=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平均开放病床数。14.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出院人数。15.治愈率=出院人数中的(治愈人数+其他人数)/出院人数 X100%。 16.好转率=出院人数中的好转人数/出院人数 X100%。17.住院病死率=出院人数中的死亡人数/出院人数X100%。

医疗指标计算公式

医疗指标计算公式 1、治愈率=报告期内(治愈人数+其他人数)÷同期出院人数×100% 2、好转率=报告期内好转人数÷同期出院人数×100% 3、未愈率=报告期内未愈人数÷同期出院人数×100% 4、病床使用率=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实际开放总床日数X100%。 5、病床周转次数=出院人数/平均开放床位数。 6、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出院人数。 7、治愈率=报告期内(治愈人数+其他人数)÷同期出院人数×100% 8、好转率=报告期内好转人数÷同期出院人数×100% 未愈率=报告期内未愈人数÷同期出院人数×100% 9、实际开放总床日数:指年内医院各科每日夜晚12点开放病床数总和,不论该床是否被病人占用,都应计算在内。包括消毒和小修理等暂停使用的病床,超过半年的加床。不包括因病房扩建或大修而停用的病床及临时增设病床。 10、实际占用总床日数:指医院各科每日夜晚12点实际占用病床数(即每日夜晚12点住院人数)总和。包括实际占用的临时加床在内。病人入院后于当晚12点前死亡或因故出院的病人, 作为实际占用床位1天进行统计,同时亦应统计“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1天,入院及出院人数各1人。 11、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指所有出院人数的住院床日之总和。包括正常分娩、未产出院、住院经检查无病出院、未治出院及健康人进行人工流产或绝育手术后正常出院者的住院床日数。 12、平均开放病床数=实际开放总床日数/本年日历日数(365)。 13、病床使用率=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实际开放总床日数×100%。 14、病床周转次数=出院人数/平均开放床位数。 15、病床工作日=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平均开放病床数。 16、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出院人数。

医院汇总表计算公式统计

汇总表计算公式 医疗服务 1. 平均开放病床数(张)= 2. 治愈率(%)=*100 3. 好转率(%)=*100 4. 病死率(%)=*100 5. 住院病危病人抢救成功率(%)=*100 6. 病床周转次数(次)= 7. 病床工作日(日)= 8. 病床使用率(%)=*100 9. 出院者平均住院日(日)= 10. 每床与每日门、急诊诊次之比=(+)/平均开放病床数 11. 每百门、急诊的入院人数(人)=*100 12. 门、急诊诊次占总诊次的百分比(%)=*100 13. 急诊死亡率(%)=*100 14. 观察室死亡率(%)=*100 二、业务收入和支出 1. 平均每所医院年内病人欠费率(%)=*100 2. 平均每所医院每天诊疗人次=(+)/医院数 3. 平均每诊疗人次医疗费用(元)=*1000 4. 平均每诊疗人次挂号费(元)=*1000 5. 平均每诊疗人次药费(元)=*1000 6. 平均每诊疗人次检查费(元)=*1000 7. 平均每诊疗人次治疗费(元)=*1000 8. 平均每一出院者住院医疗费(元)=*1000 9. 平均每一出院者床位费(元)=*1000 10. 平均每一出院者药费(元)=*1000 11. 平均每一出院者检查费(元)=*1000 12. 平均每一出院者治疗费(元)=*1000 13. 平均每一出院者手术费(元)=*1000 14. 出院者平均每天住院医疗费(元)=*1000 15. 平均每一职工每年负担的诊疗人次数(人次)= 16. 平均每一职工每年负担的住院床日数(床日)= 17. 平均每一职工年业务收入(元)=*1000 18. 平均每一医师每年负担的诊疗人次数(人次)= 19. 平均每一医师每年负担的住院床日数(床日)=

医院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

医院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 一、卫生资源 1.卫生人员:指在医疗、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医学科研和在职教育等卫生机构工作的职工,包括卫生技术人员、其他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一般按支付年底工资的在岗职工统计,包括各类聘任人员及返聘本单位半年以上人员,不包括临时工、离退休人员、退职人员、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人员和返聘本单位不足半年人员。 2.卫生技术人员:包括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药师(士)、检验技师、影像技师(士)、卫生监督员和见习医(药、护、技)师(士)等卫生专业人员。不包括从事管理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如院长、副院长、党委书记等)。 3.医生:包括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和医士。 4.医师:包括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 5.执业医师:指具有医师执业证书及其“级别”为“执业医师”且实际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工作的人员,不包括实际从事管理工作的执业医师。执业医师类别分为临床、中医、口腔和公共卫生。 6.执业助理医师:指具有医师执业证书及其“级别”为“执业助理医师”且实际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工作的人员,不包括实际从事管理工作的执业助理医师。执业助理医师类别分为临床、中医、口腔和公共卫生四类。 7.管理人员: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人员。包括从事医疗保健、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医学科研与教学等业务管理工作的人员;主要从事党政、人事、财务、信息、安全保卫等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 8.工勤技能人员: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人员。分为技术工和普通工,技术工包括护理员(工)、药剂员(工)、检验员、收费员、挂号员等。但不包括实验员、技术员、经济员、会计员、统计员和研究实习员等,这部分人员分别计入其他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中。 9.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卫生技术人员数/人口数X1000。 10.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执业医师数+执业助理医师数)/人口数X1000。 11.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注册护士数/人口数X1000。 12.床位数:指年底实有床位数,包括正规床、简易床、监护床、超过半年的加床、正在消毒和修理床位、因扩建或大修而停用的床位。

统计学主要计算公式

统计学主要计算公式 Revised by Hanlin on 10 January 2021

统计学主要计算公式(第三章) 统计学主要计算公式(第五章) 010220102001001111221012221 22((((1,1)(1,1)(H H Z Z H H H Z Z H H H Z Z H H H F n n F F n n H S F S ααααασσσσχ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22220022222002222002222224.方差检验(正态总体) 单总体: :=:拒绝双侧)(n-1)S =:=:拒绝单侧):=:拒绝单侧) 两方差之比检验 :=:拒绝=011112001111210(1,1)((1,1)(H H F F n n H H H F F n n H αασσσσσσσσ-???>≥--??<≤--??222222222222双侧):=:拒绝单侧):=:拒绝单侧) 统计学主要计算公式(第六章) 统计学主要计算公式(第七章) 统计学主要计算公式(第八章) d L d U 2 4-d U 4-d L

01'201201101???????(1)(1)(1)t t t t t t t t t y y b b t y y b b t b t y ab b b y y a y a a a a -???=+???=++???=?? =++++=+-=-+-t t-1t t-1t-2t-n t+1t t 六、时间序列预测 一阶差分大致相同,趋势外推法模型测定二阶差分大致相同, (同回归模型)y 环比发展速度大体相同,y 自回归预测y (同回归模型) y y y 移动平均n 指数平滑y =ay y y 201(1)(1)n a a a a ++-++-t-1t-2t-n-1y y 统计学主要计算公式(第九章)

医疗机构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 2

医疗机构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 一、卫生资源 1.卫生机构:指从卫生行政部门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从民政和工商行政、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取得法人单位登记证书,为社会提供医疗保健、疾病控制、卫生监督或从事医学科研和教育等工作的单位。包括医院、疗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街道)卫生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村卫生室、急救中心(站)、采供血机构、妇幼保健院(所、站)、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卫生监督机所(中心)、医学科研机构、医学在职培训机构、健康教育所(站)等其他卫生机构。 2.医疗机构:指从卫生行政部门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机构,包括医院、疗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街道)卫生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村卫生室、妇幼保健院(所、站)、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 、急救中心(站)和临床检验中心。 3.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指为社会公众利益服务而设立运营的医疗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其收入用于弥补医疗服务成本。 4.营利性医疗机构:指医疗服务所得收益可用于弥补投资者经济回报的医疗机构。政府不举办营利性医疗机构。 5.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院、各类专科医院和护理院,不包括专科疾病防治院、妇幼保健院和疗养院。 6.中医医院:包括中医(综合)医院和中医专科医院,不包括中

西医结合医院和民族医院。 7.专科医院:包括口腔医院、眼科医院、耳鼻喉科医院、肿瘤医院、心血管病医院、胸科医院、血液病医院、妇产(科)医院、儿童医院、精神病医院、传染病医院、皮肤病医院、结核病医院、麻风病医院、职业病医院、骨科医院、康复医院、整形外科医院、美容医院等其他专科医院,不包括中医专科医院、各类专科疾病防治院和妇幼保健院。 8.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指为本社区居民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的基层卫生机构。 9.卫生人员:指在医疗、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医学科研和在职教育等卫生机构工作的职工,包括卫生技术人员、其他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一般按支付年底工资的在岗职工统计,包括各类聘任人员及返聘本单位半年以上人员,不包括临时工、离退休人员、退职人员、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人员和返聘本单位不足半年人员。 10.卫生技术人员:包括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药师(士)、检验技师、影像技师(士)、卫生监督员和见习医(药、护、技)师(士)等卫生专业人员。不包括从事管理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如院长、副院长、党委书记等)。 11.医生:包括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和医士。 12.医师:包括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 13.执业医师:指具有医师执业证书及其“级别”为“执业医

医疗机构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精编资料

医疗机构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 一、卫生资源 1.卫生机构:指从卫生行政部门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从民政和工商行政、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取得法人单位登记证书,为社会提供医疗保健、疾病控制、卫生监督或从事医学科研和教育等工作的单位。包括医院、疗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街道)卫生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村卫生室、急救中心(站)、采供血机构、妇幼保健院(所、站)、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卫生监督机所(中心)、医学科研机构、医学在职培训机构、健康教育所(站)等其他卫生机构。 2.医疗机构:指从卫生行政部门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机构,包括医院、疗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街道)卫生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村卫生室、妇幼保健院(所、站)、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 、急救中心(站)和临床检验中心。 3.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指为社会公众利益服务而设立运营的医疗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其收入用于弥补医疗服务成本。

4.营利性医疗机构:指医疗服务所得收益可用于弥补投资者经济回报的医疗机构。政府不举办营利性医疗机构。 5.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院、各类专科医院和护理院,不包括专科疾病防治院、妇幼保健院和疗养院。 6.中医医院:包括中医(综合)医院和中医专科医院,不包括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民族医院。 7.专科医院:包括口腔医院、眼科医院、耳鼻喉科医院、肿瘤医院、心血管病医院、胸科医院、血液病医院、妇产(科)医院、儿童医院、精神病医院、传染病医院、皮肤病医院、结核病医院、麻风病医院、职业病医院、骨科医院、康复医院、整形外科医院、美容医院等其他专科医院,不包括中医专科医院、各类专科疾病防治院和妇幼保健院。 8.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指为本社区居民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的基层卫生机构。 9.卫生人员:指在医疗、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医学科研和在职教育等卫生机构工作的职工,包括卫生技术人员、其他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一般按支付年底工资的在岗职工统计,包括各类聘任人员及返聘本

医疗统计指标计算公式

医疗统计指标计算公式 1、总诊疗人次数: 是指所有诊疗工作的总人次数。诊疗人次数按挂号人次数统计,包括: 2、出院人数: 指所有住院后出院的人数,包括治愈、好转、未愈、死亡及其他人数。其他人数指正常分娩、未产出院、住院经检查无病出院、未治出院及健康人进行人工流产或节育手术后正常出院者。 3、每百门、急诊入院人次数=入院人数/(门诊人次+急诊人次)×100。 4、实际开放总床日数: 指年内医院各科每日夜晚12点开放病床数总和,不论该床是否被病人占用,都计算在内。包括消毒和小修理暂停使用的病床,超过半年的加床。不包括因病房扩建或大修而停用的病房及临时增设病房。 5、实际占用总床日数: 指医院各科每日夜晚12点实际占用病床数(即每日夜晚12点住院病人数)总和。包括实际占用的临时加床在内。病人入院后于当日12点以前死亡或因故出院的病人,作为实际占用床位1天进行统计,同时亦应统计“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1天,入院及出院人数各1人。 6、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 是指所有出院人数的住院床日之总和。包括正常分娩、未产出院、住院经检查无病出院、未治出院及健康人进行人工流产或绝育手术后正常出院者的住院床日数。 7、平均开放病床数=实际开放总床日数/本年日历日数(365天)。 8、病床使用率=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实际开放总床日数×100%。

9、病床周转次数=出院人数/平均开放床位数。 10、病床工作日=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平均开放病床数。 11、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出院人数。 12、治愈率=出院人数中的(治愈人数+其他人数)/出院人数×100%。 13、好转率=出院人数中的好转人数/出院人数×100%。 14、住院病死率=出院人数中的死亡人数/出院人数×100%。 15、观察室病死率=观察室死亡人数/观察室留观病例数×100%。 16、急诊病死率=急诊死亡人数/急诊人次数×100%。 17、急诊抢救成功率=急诊抢救成功人次/急诊抢救总人次×100%。 18、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率=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人数/出院人数×100%。 19、住院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住院手术前后诊断符合人次数/住院手术人次数×100%。 20、病理检查与临床诊断符合率=病理检查与临床诊断符合人次数/病理检查人次数×100%。 21、医院感染率=医院感染人数/出院人数×100%。 22、无菌手术感染率=无菌手术丙级愈合例数/无菌手术愈合例数×100%。 23、无菌手术甲级愈合率=无菌手术甲级愈合例数/无菌手术愈合例数 ×100%。 24、CT检查阳性率=CT检查阳性数/CT检查人次数×100%。 25、MRI检查阳性率=MRI检查阳性数/MRI检查人次数×100%。 26、医师人均每年担负诊疗人次=年诊疗人次数/平均医师数。 27、医师人均每日担负诊疗人次=(诊疗人次数/平均医师数)/251。

医疗统计计算公式之欧阳家百创编

欧阳家百创编 门诊主要统计指标 欧阳家百(2021.03.07) 实际门诊工作日:一般以月为统计周期 日平均门诊人次:分为院日均门诊人次和科日均门诊人次 医疗质量统计 一、诊断质量 二、治疗质量 三、工作效率指标 欧阳家百创编

欧阳家百创编 欧阳家百创编 汇总表计算公式 一、 医疗服务 1. 平均开放病床数(张)=)本年日历日数(实际开放总床日数 365 2. 治愈率(%)=出院人数 治愈人数 *100 3. 好转率(%)=出院人数 好转人数 *100 4. 病死率(%)=出院人数死亡人数 *100

欧阳家百创编 欧阳家百创编 5. 住院病危病人抢救成功率(%)=数住院危重病人抢救人次抢救成功人次数 *100 6. 病床周转次数(次)=平均开放病床数出院人数 7. 病床工作日(日)=平均开放病床数实际占用总床日数 8. 病床使用率(%)=实际开放总床日数实际占用总床日数 *100 9. 出院者平均住院日(日)=出院人数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 10. 每床与每日门、急诊诊 次之比 =

欧阳家百创编 欧阳家百创编 ()年工作日数(门诊人次数251+)年日历日数(急诊人次数 365)/平均开放病床数 11. 每百门、急诊的入院人数(人)=急诊人次数门诊人次数入院人数 +*100 12. 门、急诊诊次占总诊次的百分比(%)=总诊疗人次数急诊人次数 门诊人次数+*100 13. 急诊死亡率(%)=急诊人次数急诊死亡人数 *100 14. 观察室死亡率(%)=观察室收容病人数观察室死亡人数 *100

欧阳家百创编 欧阳家百创编 二、 业务收入和支出 1. 平均每所医院年内病人欠费率(%)=年业务收入年内病人欠费总额 *100 2. 平均每所医院每天诊疗人次 =()年工作日数(门诊人次数251+)年日历日数(急诊人次数 365)/医院数 3. 平均每诊疗人次医疗费用(元)=总诊疗人次数药品门诊收入 医疗门诊收入 *1000 4. 平均每诊疗人次挂号费(元)=总诊疗人次数门诊挂号收入 *1000

二级医院各项统计指标

二级医院各项统计指标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二级医院各项统计指标 ●1.门诊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90% ●2.入院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90% ●3.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5% ●4.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0% ●5.病房抢救成功率≥84% ●6.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 ●7.单病种病死率≤平均值 ●8.住院病历甲级率≥90% ●9.病床使用率适宜范围85~90% ●10.平均住院日≤18天 ●11.病床周转次数≥20次/年 ●12.院内感染率≤8% ●13.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 ●14.传染病登记报告漏报数0 ●15.单病种治愈好转率≥平均值(与省内同级医院相比)(下同)●1.门诊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90%

●2.入院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90% ●3.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5% ●4.临床与放射线诊断符合率≥90% 5.临床病理诊断符合率≥90% 6.入院三日确诊率≥95% 7.门诊收治待诊率≤5% 超检查阳性率≥30% 9.大型X光机(500MA以上)检查阳性率≥60% 10.临床化学室间质评实验室年平均每次VIS<150 11.临床化学室内质控各项CV值在允误差范围内 12.细菌质控,参加 13.尸检率≥10% ●14.单病种治愈好转率≥平均值(与省内同级医院相比)(下同)●15.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0% ●16.病房抢救成功率≥84% ●17.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

●18.单病种病死率≤平均值 19.住院产妇死亡率≤% 20.活产新生儿死亡率≤% 21.单病种术后十日内死亡率≤平均值 22.麻醉死亡率≤% 23.门诊处方合格率≥98% 24.门诊病历书写合格率≥90% ●25.住院病历甲级率≥90% 光摄片甲级片率≥40% 27.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0% 28.基础护理合格率≥90% 29.特护、一级护理合格率≥90% 30.五种表格书写合格率≥98% 31.常规器械消毒合格率≥98% 32.责任制护理病区数≤10% 33.陪护率≥8%

抗菌药物DDD值及各种指标计算方法

抗菌药物D D D值及各种 指标计算方法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山西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指标计算公式的通知 [ 晋卫办医政〔2011〕39号] 各市卫生局、厅直厅管医疗机构: 为贯彻落实卫生部《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56号)精神,确保全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指标与数据计算的科学、准确和统一,现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标计算方法印发给你们,并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医疗机构要高度重视,责成专人负责,熟 悉和掌握相关内容,准确调查和计算相关数据与指标,并有效利用相关数据指导和干预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二、为方便全省医疗机构计算抗菌药DDDs,使其具有较好的可比 性,全省抗菌药物DDD值均采用附件二提供数据。 三、儿童医院抗菌药物DDD值暂以成人1/3来计算。 四、医疗机构要按照《山西省卫生厅2011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 整治活动工作方案》要求及时上报相关指标与数据。对不能及时上报或弄虚作假的医疗机构,一经查实,严肃处理。 联系人:省卫生厅医政处牛晓辉刘玉伟范惠霞

联系电话: 传真: 电子邮箱: 附件一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指标计算公式 附件二成人抗菌药物DDD值 附件三抗菌药物相关指标与数据统计表格 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五日 附件一 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指标计算公式 一、处方指标(Prescription indicators)。 1.每次就诊人均用药品种数 表达方式: 2.每次就诊人均药费 表达方式: 3.就诊使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 表达方式:

医疗机构 (卫生机构(组织)代码 )

医疗机构 (卫生机构(组织)代码: ) 医疗付费方式:□ 住 院 病 案 首 页 健康卡号: 第 次住院 病案号: 姓名 性别 □ 1.男 2.女 出生日期 年 月 日 年龄 (Y/M/D) 国籍 民族 新生儿出生体重 克 新生儿入院体重 克 出生地 省 市 县(区) 籍贯 省(区.市) 市 身份证号 职业 婚姻 □ 1.未婚 2.已婚 3.丧偶4.离婚 9.其他 现住址 省 市 县(区) 电话 邮编 户口地址 省 市 县(区) 邮编 工作单位及地址 单位电话 邮编 联系人姓名 关系 地址 电话 入院途径 □ 1.急诊 2.门诊 3.其他医疗机构转入 9.其他 入院时间 年 月 日 时 入院科别 病房 转科1. 年 月 日 时转 科 2. 年 月 日 时转 科 3. 年 月 日 时转 科 出院时间 年 月 日 时 出院科别 病房 实际住院 天 门(急)诊诊断 疾病编码 门(急)诊医生 出院诊断 疾病编码 入院病情 有 临床 未确定 情况 不明 无 主要诊断: 其他诊断: 病例分型□ A 一般 B 急 C 疑难 D 危重 临床路径病例□ 1.是 2.否 抢救 次 成功 次 损伤、中毒的外部原因 疾病编码 病理诊断: 病理号 疾病编码 药物过敏 □1.无 2.有,过敏药物: 死亡患者尸检 □ 1.是 2.否 血型 □ 1.A 2.B 3.○ 4.AB 5.不详 6.未查 Rh □ 1.阴 2.阳 3.不详 4.未查 科主任 主任(副主任)医师 主治医师 住院医师 责任护士 进修医师 实习医师 编码员 病案质量 □ 1.甲2.乙3.丙 质控医师 质控护士 质控日期 年 月 日

附表5—2医疗机构简况

医疗机构申请执业登记注册书 设置单位(人)(章) 组建负责人(章) 登记号 (医疗机构代码) 申请日期年月日 批准文号字( )第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

附表5-1-1 填表说明 1、此表为医疗机构向登记机关申请《医疗机构校验》专用。 2、医疗机构代码按照卫统发(1991)第6号文件《卫生单位名称代码及数据库管理办法(暂行)》和补充规定的有关规定填写。 3、附表5-2隶属关系:在后面的括号中填写应选项目的号码,只能填一个。 4、附表5-2所有制形式:在后面的括号中填写应选项目的号码,只能填一个。 5、附表5-2服务对象:填写要求同4。 6、附表5-2法定代表人:医疗机构拥有法人地位者:只填写其法定代表人姓名;医疗机构若无法人地位,则填写具有法人地位的主管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姓名及本机构主要负责人情况。 7、附表5-3在诊疗科目代码前的口内用划“√”方式填报。 8、附表5-3医疗机构凡在某一级科目下设置二级学科(专业组)的,应填报到所列二级科目:为划分二级学科的(专业组),指天报到一级诊疗科目。在某科目下只开展门诊服务的,应在备注栏注明“门诊”字样 9、附表5-3只开展专科病诊疗的机构,应填报专科病诊疗所属的科目,并在备注栏注明专科病名称,如颈椎病专科诊疗机构填写“骨科”并于备注栏注明“颈椎病专科”。 10、附表5-4在每项空格中填写相应项目的人数。 11、附表5-4-1 职工总数:按支付工资的职工(固定工、合同工)统计。包括医院等卫生机构中的幼儿园、托儿所、药厂等附属机构的职工。不包括临时工、计划外用工,离、退休人员;也不包括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服务公司的职工。“职工总数”应为“卫生技术人员数”,“其他技术人员数”和“行政后勤人员数”之和。 12、附表5-4-1人员分类:医疗机构的人员按现任职务划分(通过考核及晋升,技术职称与职务应一致,如有不一致的情况应以职务为准),不按所学的专业划分。医疗机构的负责人和主要从事管理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计入“行政后勤人员”中。 13、附表5-4-1第一行卫生技术人员数应为“中医医生”、“中药人员”、“西药人员”、“检验人员”、“护理人员”、“放射技术人员”、“口腔技术人员”、及“其他卫技人员”之和。附表5-4-1第一行“其他技术人员”与“行政后勤人员”之和应大于等于附表5-4-2“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财务人员”、及“其他人员”之和。 14、附表5-4-1具有医疗、教学或科研多职称的卫生技术人员还应填写“研究人员”、“教学人员”中相应项目。“其他中医”指尚未评定技术职称的中医。“其他初级卫生技术人员”包括防疫员、检疫员、消毒员、牙科技术员、理疗、放射线技术员、营养员、妇幼保健员、接生员等初级卫生技术人员和中医学徒。 15.附表5-4-2管理人员;医疗机构的负责人和职能科室的各级管理人员按职称分类计入“管理人员”的各项中,财会人员除外。 16.附表5-4其他人员;指原在大专院校,中专学过数学、物理、化学等非卫生专业、现从事科研、教学、医疗器械修配、卫生宣传等技术工作人员、不包括原学这些专业,现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 17.附表5-4康复治疗人员指从事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物理因子治疗和传统康复治疗的人员。

医院汇总表计算公式统计大全

汇总表计算公式 一、 医疗服务 1. 平均开放病床数(张)=) 本年日历日数(实际开放总床日数 365 2. 治愈率(%)=出院人数治愈人数 *100 3. 好转率(%)=出院人数好转人数 *100 4. 病死率(%)= 出院人数 死亡人数 *100 5. 住院病危病人抢救成功率(%)=数 住院危重病人抢救人次抢救成功人次数 *100 6. 病床周转次数(次)=平均开放病床数 出院人数 7. 病床工作日(日)=平均开放病床数 实际占用总床日数 8. 病床使用率(%)= 实际开放总床日数 实际占用总床日数 *100 9. 出院者平均住院日(日)= 出院人数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 出院病人平均住院日(日)= 出院病人总数 出院病人占床总日数 10. 每床与每日门、急诊诊次之比=()年工作日数(门诊人次数251+) 年日历日数(急诊人次数 365)/ 平均开放病床数 11. 每百门、急诊的入院人数(人)= 急诊人次数 门诊人次数入院人数 +*100 12. 门、急诊诊次占总诊次的百分比(%)= 总诊疗人次数 急诊人次数 门诊人次数+*100

13. 急诊死亡率(%)= 急诊人次数 急诊死亡人数 *100 14. 观察室死亡率(%)=观察室收容病人数 观察室死亡人数 *100 二、 业务收入和支出 1. 平均每所医院年内病人欠费率(%)=年业务收入 年内病人欠费总额 *100 2. 平均每所医院每天诊疗人次=()年工作日数(门诊人次数251+) 年日历日数(急诊人次数 365)/医院 数 3. 平均每诊疗人次医疗费用(元)=总诊疗人次数 药品门诊收入 医疗门诊收入+*1000 4. 平均每诊疗人次挂号费(元)=总诊疗人次数 门诊挂号收入 *1000 5. 平均每诊疗人次药费(元)= 总诊疗人次数 药品门诊收入 *1000 6. 平均每诊疗人次检查费(元)=总诊疗人次数门诊检查收入 *1000 7. 平均每诊疗人次治疗费(元)= 总诊疗人次数 门诊治疗收入 *1000 8. 平均每一出院者住院医疗费(元)=出院人数 药品住院收入 医疗住院收入+*1000 9. 平均每一出院者床位费(元)=出院人数 住院床位收入 *1000 10. 平均每一出院者药费(元)= 出院人数 药品住院收入 *1000 11. 平均每一出院者检查费(元)= 出院人数 住院检查收入 *1000

医疗统计计算公式总结.doc

1 门诊主要统计指标 实际门诊工作日:一般以月为统计周期 日平均门诊人次:分为院日均门诊人次和科日均门诊人次 全日门诊天数 全月半日门诊天数 实际门诊工作日+= 2 某科期内门诊工作日 某科期内门诊人次某科日均门诊人次= 门诊工作总时数 门诊诊疗次数 平均每小时门诊次数=

2 % 100?= 病人总数 经门诊介绍住院的出院与出院诊断相符合数 门诊签收住院时的诊断门诊与出院诊断符合率% 100?= 病人数 经门诊介绍住院的出院下肯定的诊断数 由门诊介绍住院时未能门诊诊断疑诊率

3 医疗质量统计 一、诊断质量 % 100?= 入院人数 出院病人中经本院门诊两者诊断符合率 门诊与出院诊断符合率% 100?= 出院病人数 两者诊断符合数 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率% 100?= 病理诊断例数 两者诊断符合数 合率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

4 % 100?=手术例数 两者诊断符合数 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 100?=出院病人数 入院后三日内确诊数 入院三日确诊率% 100?=出院病人数 出院待查数 出院待查率

5 二、治疗质量 % 100?= 出院病人数 治愈人数 治愈率% 100?= 出院病人数 好转人数 好转率% 100?= 某病出院例数 某病治愈例数 某病治愈率% 100?= 出院病人数 死亡人数 病死率% 100?= 某病同一时期出院人数 一年内某病出院人次数 同一疾病重复住院率

6 三、工作效率指标 天) 出院总人数 出院者占用床总日数 出院者平均住院天数(= () 天出院病人总数 出院病人占床总日数 出院病人平均住院天数= () 天某病病人数某病病人占床总日数 某病平均住院天数= () 天某病治愈人数 数 某病治愈病人占床总日某病平均治愈天数=

医疗机构校验申请书(省卫生厅网站下载版本)

医疗机构校验申请书(省卫生厅网站下载版本)

附表14 批准文号:字()第号 医疗机构校验申请书 申请单位(章) 法定代表人(章) (主要负责人) 登记号 (医疗机构代码)□□□□□□□□□□□□□□□□□□

申请日期年月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 附表14—1—1 填表说明 1、此表为医疗机构向校验机关申请《医疗机构校验》时专用。 2、医疗机构代码按照卫统发(1991)第6号文件《卫生单位名称代码及数据库管理办法(暂行)》和补充规定的有关规定填写。 3、附表14-2隶属关系:在后面的括号中填写应选项目的号码,只能填一个。 4、附表14-2所有制形式:在后面的括号中填写应选项目的号码,只能填一个。 5、附表14-2服务对象:填写要求同4。 6、附表14-2法定代表人:医疗机构为法人单位的;填写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医疗机构不属于法人单位的,填写主要负责人情况,只能填一个。 7、附表14-3在诊疗科目代码前的口内用划“∨”方式填报。 8、附表14-3医疗机构凡在某一级科目下设置二级学科(专业组)的,应填报到所列二级科目;未划分二级学科(专业组)的,只填报到一级诊疗科目。在某科目下只开展门诊服务的,应在备注栏注明“门诊”字样。 9、附表14-3开展专科病诊疗的机构,应填报专科病诊疗所属的科目,并在备注栏注明专科病名称,如颈椎病专科诊疗机构填写“骨科”并于备注栏注明“颈椎病专科”。 10、附表14-4在每项空格中填写相应项目的人数。 11、附表14-4-1职工总数:按支付工资的职工(固定工、合同工)统计。包括医院等卫生机构中的幼儿园、托儿所、药厂等附属机构的职工。不包括临时工,计划外用工,离、退休人员;也不包括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服务公司的职工。“职工总数”应为“卫生技术人员数”,“其他技术人员数”和“行政后勤人员数”之和。 12、附表14-4-1人员分类:医疗机构的人员按现任职务划分(通过考核及晋升,技术职称与职务应一致,如有不一致的情况应以职务为准),不按所学的专业划分。医疗机构的负责人和主要从事管理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计入“行政后勤人员”中。 13、附表14-4-1第一行卫生技术人员数应为“中医医生”,“西医医生”,“中药人员”,“西药人员”,“检验人员”,“护理人员”,“放射技术人员”,“口腔技术人员”及“其他卫技人员”之和。附表14-4-1第一行“其他技术人员”与“行政后勤人员”之和应大于等于附表14-4-2“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财会人员”及“其他人员”之和。 14.附表14-4-1 具有医疗、教学或科研多职称的卫生技术人员还应填写“研究人员”、“教学人员”中相应项目。“其他中医”指尚未评定技术职称的中医。“其他初级卫生技术人员”包括防疫员、检疫员、消毒员、牙科技术员、理疗、放射线技术员、营养员、妇幼保健员、接生员等初级卫生技术人员和中医学徒。 15.附表14-4-2 管理人员;医疗机构的负责人和职能科室的各级管理人员按职称分类计入“管理人员”的各项中,财会人员除外。

级医院各项统计指标

二级医院各项统计指标 ●1.门诊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90% ●2.入院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90% ●3.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5% ●4.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0% ●5.病房抢救成功率≥84% ●6.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 ●7.单病种病死率≤平均值 ●8.住院病历甲级率≥90% ●9.病床使用率适宜范围85~90% ●10.平均住院日≤18天 ●11.病床周转次数≥20次/年 ●12.院内感染率≤8% ●13.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 ●14.传染病登记报告漏报数0 ●15.单病种治愈好转率≥平均值(与省内同级医院相比)(下同) ●1.门诊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90% ●2.入院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90% ●3.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5% ●4.临床与放射线诊断符合率≥90% 5.临床病理诊断符合率≥90% 6.入院三日确诊率≥95% 7.门诊收治待诊率≤5% 超检查阳性率≥30% 9.大型X光机(500MA以上)检查阳性率≥60% 10.临床化学室间质评实验室年平均每次VIS<150 11.临床化学室内质控各项CV值在允误差范围内 12.细菌质控,参加 13.尸检率≥10% ●14.单病种治愈好转率≥平均值(与省内同级医院相比)(下同)●15.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0% ●16.病房抢救成功率≥84% ●17.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 ●18.单病种病死率≤平均值 19.住院产妇死亡率≤% 20.活产新生儿死亡率≤% 21.单病种术后十日内死亡率≤平均值 22.麻醉死亡率≤% 23.门诊处方合格率≥98% 24.门诊病历书写合格率≥90% ●25.住院病历甲级率≥90% 光摄片甲级片率≥40%

医疗统计计算公式(实用)

1 / 16 门诊主要统计指标 实际门诊工作日:一般以月为统计周期 日平均门诊人次:分为院日均门诊人次和科日均门诊人次 全日门诊天数全月半日门诊天数实际门诊工作日+=2某科期内门诊工作日某科期内门诊人次 某科日均门诊人次=门诊工作总时数 门诊诊疗次数 平均每小时门诊次数=

2 / 16 %100?= 病人总数经门诊介绍住院的出院与出院诊断相符合数门诊签收住院时的诊断门诊与出院诊断符合率%100?=病人数 经门诊介绍住院的出院下肯定的诊断数由门诊介绍住院时未能门诊诊断疑诊率

3 / 16 医疗质量统计 一、诊断质量 %100?=入院人数出院病人中经本院门诊两者诊断符合率门诊与出院诊断符合率%100?=出院病人数两者诊断符合数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率%100?=病理诊断例数 两者诊断符合数合率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

4 / 16 %100?= 手术例数两者诊断符合数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100?= 出院病人数入院后三日内确诊数入院三日确诊率%100?=出院病人数 出院待查数出院待查率

5 / 16 二、治疗质量 %100?=出院病人数治愈人数治愈率%100?=出院病人数好转人数好转率%100?=某病出院例数某病治愈例数某病治愈率%100?=出院病人数死亡人数病死率%100?=某病同一时期出院人数一年内某病出院人次数同一疾病重复住院率

6 / 16 三、工作效率指标 天)出院总人数出院者占用床总日数出院者平均住院天数(=()天出院病人总数出院病人占床总日数出院病人平均住院天数=()天某病病人数 某病病人占床总日数某病平均住院天数=()天某病治愈人数 数某病治愈病人占床总日某病平均治愈天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