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GEM模型的上海浦东会展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

基于GEM模型的上海浦东会展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

基于GEM模型的上海浦东会展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
基于GEM模型的上海浦东会展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

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研究基本问题的思考

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研究基本问题的思考 By 鲁明勇发表于 2006-7-28 15:42:25 文/鲁明勇 一、问题的提出 产业集群(industry cluster),是近年来最为吸引理论界和地方政府眼球的概念,但集群的研究方法主要集中于区域的制造业或工业。既然产业集群可以促使某区域制造业竞争力得到提升,那么是否可以把产业集群的理论方法用来研究属于第三产业的旅游业,达到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呢?产业集群研究者和旅游研究者同时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目前,产业集群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应用于旅游研究,已引起旅游新生代研究者极大的兴趣,对“旅游产业集群”研究的讨论非常激烈。我国著名的产业集群研究专家、北京大学王缉慈教授主持的“中国产业集群网”内 (https://www.doczj.com/doc/e23447646.html,/),讨论旅游产业是否可以用集群理论研究的帖子的占击率达2000多次,直接参与回复和讨论达87人次[1];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尹贻梅2004年发表《旅游企业集群:提升目的地竞争力新的战略模式》被认为是国内研究旅游产业集群第一篇文章,首次从区域集群的角度给旅游集群以定义[2];许多硕士生以旅游产业集群作为毕业论文选题;吉首大学商学院王兆峰教授以“旅游产业集群实现区域旅游竞争力提升”为内容,申报2005年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获得立项,这是国家级基金首次对“旅游产业集群”进行研究资助。由此看来,旅游集群研究,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研究方法,应该值得我们充分的重视。 在国外,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已经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旅游研究相对比较成熟,但旅游集群研究的文献近年来也开始出现,数量非常少,大部分关于旅游集群(tourism cluster)的资料都是某个州甚至某个国家为探索旅游业的发展而进行的分析和研究,与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不是一回事。 由于产业集群理论本身正在动态发展,人们对旅游业是否存在集群现象(旅游产业集群的识别)、什么是旅游产业集群、这种集群现象有何特点、旅游产业集群的结构是什么等问题的认识相当混乱、模糊,争论不休。本文拟从产业集群的基本理论和旅游产业的特点分析入手,对旅游产业集群的几个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作一些探索。 二、什么是旅游产业集群 旅游是严重资源依赖性服务业,创新度不高,而产业集群的方法主要应用于创新度比较高的制造业,因此有人认为旅游产业不适合用集群的研究方法。旅游到底适不适合用集群理论来研究,不仅要知道什么产业集群的含义,而且要知道该产业特征,才能对该产业是否发展产业集群有较好的把握。 (一)产业集群概念的认识 由于产业发展的经济、技术、组织、社会等背景的不同,人们对产业集群概念认识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虽然产业集群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斯密《国富论》,但以区域竞争力和创新性为基础提出了产业集群理论的人是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1990、《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1998)。他把产业集群定义为“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它们同处于一个特定

产业集群可行性研究报告

利津宜坤化工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石化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号:HS20130016) 海工英派尔工程有限公司 (资质证书编号:工咨甲11920070005) 二〇一三年三月

利津宜坤化工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石化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号:HS20130016) 项目负责人:范海英 总工程师:李福生 海工英派尔工程有限公司 (资质证书编号:工咨甲11920070005) 二〇一三年三月

项目名称:石化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利津宜坤化工科技研发有限公司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武文科 项目建设地点:东营市利津县陈庄镇工业园编制单位:海工英派尔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负责人:陈明华 项目负责人: 范海英 项目技术负责人:李福生 项目经济负责人:张明玉 编制人员名单: 设计:张一兰张建贵余德海 撒臻李进靳渝生 张清姚艳玲周星懿 孙严牛磊夏艺楠 张振婷杨挺成靳丽娅 范东海胡东波杨丹 冯春亮 校核:李福生杨昆良姚复兴 张庆禄董世堂张永华 任媛慧 审核:张明玉郑向先 审定:范海英

目录 一、项目概况 (05) 二、企业概况 (06) 三、项目需求分析和必要性 (08) 四、项目内容和目标 (10) 五、项目总投资、资金来源和资金构成 (12) 六、人员培训及技术来源 (13) 七、项目实施进度 (14) 八、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15)

一、项目概况 1.1项目名称:石化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1.2项目承担单位及负责人 项目承担单位:利津宜坤化工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韩俊来 1.3项目起止日期:2013年3月——2014年2月 1.4项目主管部门:利津县民营经济发展局 1.5项目建设内容 建设利津宜坤化工科技研发有限公司石化集群公共服务平台,是促进县域经济强劲发展的重大举措。项目建成后,可辐射利津县经济开发区、陈庄镇工业园、利北滨海经济园区等“一区六大产业”工业格局,协调推进物流、石化行业、市场信息服务业三大产业发展的新局面。目前,平台建设己初具规模,已为山东宜坤化工有限公司、山东华盛化工有限公司、东营国安化工有限公司等38家石油化工企业提供石油化工信息、技术研发、产品检测等公共服务。项目包括综合实验1个,检验室1个,信息中心1个,中试培训基地1个,融资服务中心1个。项目建成后可提高生产工艺、产品质量、产品收率,提升掌握市场动向、产品信息等方面的应对市场激烈变化的能力,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1.6项目提供的主要服务 该项目建成后可提供以下服务: a中小企业合作项目服务

会展旅游

《会展旅游》复习内容 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25分) 1、会展旅游(3):会展旅游包含在旅游之中,它是以会展业与旅游业的有效互动为基础,以会议和展览为主要吸引物,以城市为支撑,以旅游资源为依托,吸引参展商、专业观众及与会人员前往会展举办地通过“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并获取一定收益,同时满足旅游者需求的一种综合性旅游产业。本书把会展旅游定义为:会展旅游是指由会展而产生的一类旅游。 2、会议旅游(27):会议旅游是指会议接待者利用召开会议的机会,组织与会者参加的或由与会者自行开展的旅游活动。 3、展览旅游(55):展览旅游是指以举办展览为前提,以完善的基础设施为支撑,以旅游资源为补充,吸引人们前往展览举办地并为其提供与旅游业有关服务的一种旅游活动形式。 4、节事旅游(85):所谓节事旅游,是指依托某一项或某一系列节事旅游资源,通过开展丰富、开放性强、参与性强的各项活动,以吸引大量受众参与为基本原则,以活动带动一系列旅游消费、进而带动地方经济增长为最终目的所有活动总和。 5、会展旅游的政府管理(110):会展旅游的政府管理是指政府及其部门通过组织或制度的方式采取有形或无形、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去实现对整个会展旅游行业或产业的总量控制和规范协调并实施指导和监督,从而达到会展行业或产业的有序管理和有序发展。 6、会展旅游危机(126):在会展旅游中,会展旅游危机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影响会展旅游活动的正常开展的、具有破坏性的、非预期的事件。 7、会展旅游消费构成(141):会展旅游消费构成是指会展旅游者在物质和文化生活消费中各种消费资料数量的比例关系以及消费理念差异带来的消费内容与对象上的比例关系。 8、会展旅游产业集群(151):会展旅游产业集群是以会议、展览活动等吸引物为核心,会展旅游相关企业在某一特定区域内聚集,为获得规模经济与聚集效应,依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需求建立起正式与非正式的关系而形成的一种更具活力的新型企业组合形式。 9、会展旅游目的地形象(196):会展旅游目的地形象是会展旅游地的受众和潜在目标群体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对该地开展会展旅游的设施与服务、内在综合实力、外显前进活力和未来发展前景的具体感知、总的感受和综合评价。广义的讲,会展旅游目的地形象是公众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对该地各个方面的感知和评价。 10、会展旅游品牌(210):会展旅游品牌是会展旅游经营者在其产品及服务上确立的代表其产品及服务形象的名称、标记或符号,或是它们之间的组合,使之区别于竞争对手。具体来说,会展旅游品牌是建立在地方旅游资源相对优势和独特性的基础上,是由具有该地区特色的会展形成的精粹,是品牌会展与其他优质旅游资源的有机结合。 二、简答题(每个10分,共20分) 1、简述会展旅游的特征(7) (1)组团规模大(2)消费层次高(3)停留时间长(4)季节性弱(5)经济带动作用强(6)主题专业性强

旅游产业集群培育与调控措施

旅游产业集群培育与调控措施 一、旅游产业集群培育与调控政府主导的必要性 (一)旅游业行业关联性强,需要政府制定统一的发展战略 游客在目的地消费的旅游产品有多个行业的供应商提供,旅游业关联到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如果信息交流不畅,单个企业难以了解其他企业产品信息,容易形成产品过剩或不足,因而需要政府进行统一规划,提供游客信息和目的地产品供应情况,便于集团成员准确进行自身定位,形成互补性的产品和产业链,更好的满足游客。集群发展需要经历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及衰退期等多个过程,政府在不同时期进行政策引导对促进集群健康发展十分必要。另外,旅游资源开发以及饭店、主题公园等投资投资一旦失败,会造成生态破坏和社会资产的浪费,需要政府介入进行统一规划和调控。 (二)旅游业经济外部性需要政府加强监管和调控 旅游经济外部性十分明显,一个企业进行招徕游客的活动很难防止其它企业搭便车,而一个企业损害游客利益或破坏公共环境就会使其他企业利益受损,往往导致单个企业营销积极性不高,而损害目的地形象的事件却经常发生,甚至出现“公地悲剧”。由于旅游产品消费前的不可预知性以及游客重游率低等原因,旅游市场容易形成劣胜优汰的“柠檬市场”,如果缺乏监管,柠檬效应将十分明显,对目的地旅游业发展不利。政府需要联合集群内相关供应商进行统一营销,同时监管欺诈游客和破坏公共环境的行为,才能不断提高目的地旅游产品

的质量,吸引更多游客。 二、政府主导下旅游产业集群培育与调控措施 (一)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确定旅游产业集群培育方向 政府也可以有目的地以产业集群的方式来发展当地旅游业。集群选择需要考虑当地历史、地理、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考虑区域内各产业发展发展情况和态势,结合区位优势、旅游资源优势以及地域特色选择旅游产业集群,如加利福尼亚州的葡萄酒与旅游产业集群、西安的“唐文化”集群。集群选择一定要基于比较优势,通过对本地已有的旅游吸引物和潜在的旅游资源进行详细考察,结合主要客源市场游客需要以及区域旅游发展方向和格局,经多次比较论证,选取在国际、国内或区域内具有一定知名度或独特的旅游吸引物为集群核心成员,确保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集群可以成长和发展而不是丧失优势而衰退。当旅游产业集群进入衰退期,政府需要调整产业集群培育方向,及时转型和升级。政府可以根据目的地自身资源和旅游业情况选择一个或多个旅游产业集群,集群间也并非要有严格的边界限制。确定好集群发展方向,政府需要制定专门旅游产业集群规划,结合旅游业发展和集群发展情况,明确不同发展阶段的任务、政策和目标。 (二)制定并实施旅游产业集群战略,为集群发展提供支持 在确定旅游产业集群培育方向之后,要根据规划的目标相应的战略和策略。但政府不宜过多干预企业的市场行为,而是需要为之提供支持和必要的帮助,要为旅游产业集群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根据客源市场和游客流量建设空港、码头、车站以及

全球十大会展公司,中国十大会展展览公司排名

全球十大会展公司,中国十大会展展览公司排名 1.德国慕尼黑国际展览集团Messe München International 慕尼黑国际博览集团成立于1964,是世界10大展览公司之一,每年在全球范围内举办近40个博览会,涉及行业包括资本货物、高科技和消费品,并在各个领域都拥有专业超群的品牌,即资本货物类的工程机械、物流运输、环保科技、饮料酿造技术及房地产商务;消费品行业的体育休闲用品、高档消费品、时尚和化妆品;高科技产业的电子元器件、通讯和电信、分析仪器和生命科学、材料和产品工程等。贸易和手工业类的展会则是集团另一亮点。每年有90多个国家的30,000多家企业来到慕尼黑参展,观众遍及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人数超过200万。 2.美国克劳斯国际展览会议公司E.J.Krause & Associates, Inc 美国克劳斯国际展览公司( E.J.Krause & Associates, Inc ) 成立于1984年,现已发展成为美国最大的展览公司之一。公司总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在美洲、欧洲和亚洲十余个国家和地区设有代表处或分公司,形成了全球性的展览业务网络。 3. 德马吉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德马吉国际展览有限公司为展商提供展台EI系统(Exhibition Identity)、展台设计、制作和搭建。公司在德国总部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员工及各专业部门,并且在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印度、巴西、南非、迪拜、俄罗斯、西班牙等32个国家和118个地区设有分支机构,并于2001年加入世界展览组织,共享了全球展览搭建的资源,并与他们建立了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了全球一站式服务。

上海会展业发展及前景展望

上海会展业发展及前景展望 摘要:近年来,会展业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我国上海市的会展业经过20 余年的发展,已经从起步阶段走向健康成熟的发展阶段,为上海总体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以上海会展业发展为例,拟就其会展业发展的现状进行概述,并就其发展前景进行SWOT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促进上海会展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上海会展业会展经济经济增长作为全国会展业最为发达的城市,上海会展业历经20 多年强劲发展,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使其成为经济新一轮发展的助推器。尤其2001 年APEC 会议的成功举办使上海赢得了“世界上最安全的城市”雅号,会议的规模及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2010 年世界博览会的举办会带给上海乃至全国更多的发展,巨大的产出带动系数不仅会带来经济的发展,其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更新换代也会给上海会展业的提升带来巨大的空间。 一、会展经济概述在新世纪,会展业、旅游业和房地产业并称为三大无烟产业。会展业是会议业和展览业的总称,在国际上被称为“MICE Industry ” ,由会议(Meetings) 、奖励旅游(Incentivetours) 、大型会议(Conventions) 和展览会(Exhibitions)这4 种活动组成的一个新兴的服务行业,影响面广,关联度高。所谓会展经济,则是指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和展

览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社会财富增长的经济活动的总称。会议 和展览的繁荣,不仅成了一个城市积聚财富的重要渠道,而且还是增长无形资产、全面提升城市形象的有效方式。 会展业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国际上的统计,它给当地所带来的相关产业的产值与展会本身的收入之比是9:1(上海抽样调查显示目前为1:8.8),即在创造每一元直接收入(如展费、门票)的同时,能够在其他行业上引发9 倍的关联需求,并带动建筑、加工、贸易等领域多层次的生产诱发额。社会效益是指会展双方以及会展所在地获得的社会影响力和示范效应。如我们熟悉的博鳌,从一个海南省的小渔村发展成著名的国际会议中心,吸引着海内外会议组织者、参会者、旅游者等,其品牌效应可见一斑。可以说,会展多方面诱发经济,展示经济发展成果,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二、上海市会展行业发展 (一)发展历程 上海会展业伴随改革开放的脚步迅速崛起,尤其是近十多年才迅猛发展起来的。90 年代以来,会展数量以每年近20%的速度递增。现 在国际性展会数量已经接近德国,上海正在 成为中国会展中心城市之一。回顾上海会展业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以下3 个阶段。 1 20 世纪80 年代是起步阶段,1984 年上海贸促会以及上海首家展览公司――上海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成立。当时上海会展界只有数十家国营企业,产业体系尚未形成,无论是软件水平还是硬件水平都

中国产业集群分类研究

中国产业集群分类研究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国内外产业集群分类模式,在其基础之上归纳和总结不同的分类标准、原则以及类别,根据中国的特殊国情提出中国产业集群的分类。 [关键词]产业集群;产业竞争力;创新型集群 1 引言 产业集群是一种普遍的空间经济现象,它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组织形式,其较好的资源配置以及强大的竞争优势极大的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对产业集群的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19世纪末,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将专业化产业集群的特定地区称为“产业区”,并阐述了在外部经济与规模经济条件下企业区位选择对于特定地产的经济动因。1909年韦伯在《工业区位论》中创立了集聚经济理论。韦伯把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分为区域因素和集聚因素。随着对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不断地深入和扩大,除了经济领域,地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均被吸引到其中,学者纷纷对其动态演化和内在动力机制等问题进行研究。20世纪90年代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在其《国家竞争优势》的著作中提出从国家竞争力的高度对产业集群进行研究。波特在产业集群的定义上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他认为,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在地理位置上几种公司和机构的集合。产业集群包括一批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和其他实体。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产业集群经济理论被引入我国,以及北京中关村、江浙一带、广东等地的大批特色产业集镇竞相出现,我国学者对产业集群问题的研究伴随着这些产业集聚现象而产生。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能带来区域核心竞争力,区分各区域的产业集群类型是非常必要的。 2 国内外产业集群分类理论 由于对产业集群概念理解的差异和集群的快速发展所体现的多样性,不同学者从不同的出发点对其进行分类。Alex Hoen从理论分析角度用两种标准对集群进行分类。第一,按照分析的层次和范围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第二,根据集群内部企业间的关系分为创新链和产品链。海特将集群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以大量中小企业为核心的产业区;二是以大企业为核心的中小企业集聚区。

会展旅游发展条件评价体系研究(精)

会展旅游发展条件评价体系研究 李华敏 1,2 , 吕建中 1, 孙灵 1 (1.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 浙江杭州 310058; 2. , [收稿日期 ]2006-07-21;[修订日期 ]2006-12-25 [作者简介 ]李华敏 , (1977- , 男 , 江西都昌人 , 浙江大学管 理学院博士生 ,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讲师 , 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 ; 吕建中 , (1946- , 男 , 浙江海宁人 ,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 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 ; 孙灵 , (1981- , 女 , 重庆人 ,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生 , 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 [摘要 ]条件初步选取了 6项一级指标和 26, , , 评估体系。 [关键词 ]会展旅游 ; 评价体系 ; 专家问卷法 ; 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 ]F5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006(2007 02-0063-04 一、会展旅游的概念及其发展条件的初步分析会展旅游的概念目前基本上已经获得一致认 同。国际上对会展旅游的定义是 MICE (Meeting , Incentives ,C onventions , Exhibitions , 指的是包括各类专业会议、展览会与博览会、奖励旅游、大型文化体育赛事等在内的综合性旅游活动。 研究者使用定性或定量的研究方法从多个角度

对会展旅游发展条件进行了研究 [1-4] 。综观现有文献 , 不难看出会展旅游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区位与交通、城市经济、产业结构、会展设施、会展需求、旅游形象与旅游资源、城市环境、城市文化、当地旅游业发展状况、政府部门的支持、相关协调机构、会展企业、会展人才。 这些因素可划分为两方面 :宏观背景条件和微观产业条件 (图 1 。其中 , 宏观背景条件主要包括区位及会展需求 (自然区位便利度、区域会展需求规模和 (城市经济、产业结构 ; 自 (旅游形象及资源、城市环境、城市文化 ; 微观产业条件则主要指会展设施及配套设施 (包括城市交通、会展设施等 ; 会展政策及体制环境 (市场秩序、政府的管理水平等 ; 会展企业及从业人员 (会展企业管理水平、效益以及从业人员综合评价 。 图 1会展旅游发展影响因素图 会展活动产业关联强 , 涉及交通、住宿、餐饮、通讯和咨询等各个行业 , 由此决定了其对举办地的综 合实力 , 特别是硬件方面 (主要体现为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区位条件等的要求较高。中国 3大会展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和广州综合竞争力在中国 大陆城市排名前 5位就是最好的例证 [5] 。 二、评价指标体系因素的确定 (一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会展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会展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会展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一、调研对象 长春市省人才市场,长春市市人才市场 二、调研目的 1、通过考察调研了解长春市人才市场的基本情况,调查有没有会展企业,有没有与会展相关的企业; 2、了解长春市企业用工的情况,了解会展企业现时期用工需求状况; 3、了解各层次人才的在会展企业的就业状况; 4、了解会展相关企业。 三、调研时间 四、调研方式 通过对两家人才市场的实地走访及记录 五、调研过程 我们走访了位于朝阳区建设街建设广场(艺术学校对面)的省人才市场和位于安达街的市人才市场。大概会有100多家企业来此招聘社会上的求职者,人才市场内求职者流量较大,求职年龄在20—40岁不等。各用工单位需求的人才要求基本是大专及本科以上学历,有工作经验的人优先录用。 面对不同类型的招聘工作岗位,我主要对与会展专业相关的公司进行了简历投递。虽然并没有会展公司在进行招聘,但是却有很多与会展相关的行业。由此可见面对僧多粥少的就业情况,我应该更加认真努力的进行学习专业知识。 六、调研内容 (1)会展业市场概述 自展览会与博览会问世以来,国际展览业有了极大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定期举行的大型展览会与博览会达4000多个。这些展览会、博览会涉及社会各个领域,与经济生活息息相关,为促进世界经济、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的相互了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国际展览业作为世界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每年不仅直接创经济效益2800亿美元,还对其它行业(旅游、交通等)的着强大的拉动作用。正是这种对世界经济的推动作用,使国际展览业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会展经济被认为是高收入、高赢利的行业,其利润率大约20%至25%以上。据专家测算,国际会议的产业带动系数大约为1:9,即会议展览场馆的收入如果是1,相关的社会收入为9。正因为其盈利且又是无烟的绿色产业,不仅可以

旅游产业集群研究综述_王润

第31卷第10期2012年10月 地理科学进展 PROGRESS IN GEOGRAPHY V ol.31,No.10Oct.,2012 收稿日期:2011-10;修订日期:2012-0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1110)。 作者简介:王润(1984-),女,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旅游、旅游规划与设计。E-mail:sleaky@https://www.doczj.com/doc/e23447646.html, 通讯作者:刘家明(1966-),男,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度假区、旅游规划与设计。E-mail:liujm@https://www.doczj.com/doc/e23447646.html, 1407-1412页 旅游产业集群研究综述 王润1,2,刘家明1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摘要:产业集群理论提出之后,各行各业中产业集群研究逐步繁荣,旅游产业集群也是其中之一。迄今为止,国内旅游产业集群涉及概念与类型、形成条件、发展评判、形成机理等研究主题,与学术研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旅游度假区、旅游产业集聚区等产业集群的案例研究滞后。本文根据国内外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的主要文献资料,按照定义与内涵、成因与机制、竞合关系与联系网络、区域影响的逻辑顺序进行梳理与归纳,并结合产业集群理论发展现状及国内外旅游产业集群研究对比,提出了旅游产业集群研究与其他产业部门集群研究及国际旅游产业集群研究的差距,最后提出国内旅游产业集群亟需加强研究的方面。关键词:旅游产业集群;集群成因;集聚机制 1引言 产业集群理论萌芽于19世纪末,成熟于20世纪末,该理论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Marshall 提出[1],至1991年,Krugman 在《收入递增与经济地理》一文中,采用Dixit 和Stiglitz 在1977年提出的垄断竞争框架,模拟了制造业在某地的集中现象和集中过程,推导出中心—外围模型[2],即“产业在特定地方集中,其他区域成了为中心提供农业供给的‘边缘’区”,这一结论被验证,标志着产业集群理论初步形成[3]。1990年,Porter 在其所著的《国家竞争优势》中,系统地阐述了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强调产业若要建立国家竞争优势,必须先能善用4大关键要素(生产要素、需求要素、企业、相关产业与支持产业),加上“机会”、“政府角色”,彼此互动[4]。Porter 将这种“钻石模型”定义为产业集群。自此,产业集群的理论和实践作为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引起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和地理学等多学科广泛关注。其中,工业产业集群研究起步早、受关注程度高,研究成果较多。然而,服务业集群研究由于集聚机制复杂、依赖于消费市场、内部结构与工业产业集群有明显区别等原因,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旅游业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先天的集聚式发展产业,因此研究旅游产业集群是探索服 务业集群的一扇窗口。笔者以“cluster ”、“tourism cluster ”、“旅游产业集群”为关键词,通过检索,共收集到英文旅游期刊文献21篇、中文旅游类核心期刊论文26篇、政府与非政府组织报告2份以及中文博士论文2篇。此外,本文所引用文献还涉及4部专著和关于“产业集群”、“旅游空间”、“网络空间分析”等领域的30余篇国内外论文。通过对上述文献的分析,本文对旅游产业集群相关理论、方法、内容及最新成果进行了梳理与归纳,旨在找出国内旅游产业集群研究的最新进展及未来研究重点,明确进一步研究的主题方向。 2旅游产业集群核心概念辨析 1999年,国际集群协会(The Cluster Consor-tium)在研究南非的旅游产业集群时指出:“旅游产业集群是旅游企业和相关组织机构在地理上的集中,它们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合作,建立起了紧密的 联系,使得区域获取了整体的竞争优势”[5] 。这一概 念继承了Porter 以区域尺度为单元,以获得区域竞争力为根本目标的思路。国外的学者在进行旅游产业集群研究时大多认同Porter 的观点[6-7]。其他定义还关注到旅游产业集群的价值链与区域经济影响。如Molefe 在《南非旅游产业集群研究概述》中

全球展览公司排名

全球展览公司排名 和盈利模式 组展商是会展活动的市场主体,通过经营展馆、展会和相关配套服务盈利。在全球会展业大格局中,欧美组展商凭借传统和实力领跑世界。随着世界市场重心的转移,一些起步晚、潜力大的新兴会展经济体正在崛起。当前,组展商成长出现了国际化、大型化、集团化趋势,盈利模式呈现多元化倾向。有中国特色的产业链协同大会展模式,在长期摸索中渐趋成熟。 国内外组展商市场表现 欧洲组展商整体实力雄厚,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的组展商更是抢得先机。 根据营业额排名,全球组展商十大巨头为: 英国励展集团居于首位,营业额 7."2亿欧元,占 13."1%;法国智奥会展公司排名第2,营业额 5."81亿欧元,占 10."5%;德国法兰克福展览公司排名第3,营业额 4."24亿欧元,占 7."7%;英国UBM集团排名第4,营业额 3."25亿欧元,占 5."9%;意大利米兰展览集团排名第5,营业额 2."97亿欧元,占 5."4%;法国巴黎展览公司排名第6,营业额

5."2%;德国杜塞尔多夫展览公司排名第7,营业额 2."56亿欧元,占 4."6%;德国科隆展览公司排名第8,营业额 2."29亿欧元,占 4."2%;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排名第9,营业额 2."22亿欧元,占 4."0%;德国慕尼黑博览中心排名第10,营业额 2.15亿欧元,占 3."9%。十大巨头总营业额为 35."54亿欧元,在24强中占 64."5%。 调查显示,德国16个州约有100家会展公司,每年举办国际性商展200多个,展出面积1000万平方米,年营业额为25亿欧元至27亿欧元,2008年一度达到29亿欧元。德国企业有7家入选2009全球组展商24强,营业额 16."37亿欧元,在24强中占 29."7%。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法兰克福展览公司,2009年营业额为 4."24亿欧元,位居世界第3,2008年一度达到 4."4亿欧元;杜塞尔多夫、科隆、汉诺威、慕尼黑和柏林、纽伦堡这6家分别位列第7至第10和第 14、"第17,2009年营业额分别为 2."56亿欧元、

上海会展业发展现状分析和前景预测

上海会展业发展现状分 析和前景预测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摘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在新世纪,新的环境下,上海省会展业发展的现状,分别从发展背景、会展发展的有利条件和良好的政策环境角度来解说,通过分析研究并结合当前上海会展业发展现状,并对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及进一步发展的建议。最后根据世博会和APEC会在上海的召开预测出上海会展业的前景。 关键词:上海;会展业;国际展览;现状;前景

目录

绪论 近几年来,我国的会展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从小到大,从单一到多样,从业余到专业,在我国,随着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不断增长及服务贸易的不断发展,中国会展业发展的潜力很大。而上海作为中国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龙头,上海会展业的整体实力在全国居于前列,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金融中心,是我国重要的出海口,国际化程度比较高。因此研究上海会展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可以让我们对上海会展业的发展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为上海会展业能更好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上海会展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会展业发展背景 1.地理环境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前缘,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浙江两省,北界长江入海口,处于我国南北岸线的中部,交通便利,腹地广阔,地理位置优越,是一个良好的江海港口。上海作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城市,由于其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服务业在GDP中占据半壁江山,现已率先在国内建立了地方性会展业协会。 2.发展过程 (1)上世纪80年代初期 上海的专业会展公司寥寥无几,每年举办的大型会展不过十来个。 (2)90年代 全国性或国际性会展数量以每年近20%的速度递增。1990年,上海每年举办的展览会只有40个,展览面积10万平方米。到了1999年,上海的会展数量达150个,展览面积80万平方米。 (3)21世纪以来 上海市会展猛增至270个,会展直接成交额超过450亿元。2001年上海会展业更呈现蓬勃生机,交易额达550亿元,会展直接收入达18亿元,占全国总量的45%,跃居全国会展城市之首。专业的会展公司、搭建公司、运输公司已逾百家,直接从业人员超过4000人,会展业已成为充满活力的朝阳产业。 方兴未艾的上海会展业,有力促进了中外技术合作、信息沟通、贸易往来、人员互访和文化交流,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行业基本情况

我国产业集群研究现状及理论述评

我国产业集群研究现状及理论述评 1 产业集群的定义及分类 定义 产业集群或簇群是一种相关的产业活动在地理上或特定地点的集中现象,这 是国外对产业集群的经典定义。我国学者对产业集群的定义大同小异。曾忠禄认为, 产业集群指同一产业的以及该产业的相关产业的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 徐康宁认为,产业集群是指相同的产业高度集中于某个特定地区的一种产业成长现象 ;王冰、顾远飞认为,簇群是一种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面向未来的组织形态,它 所具有的两种机制——知识共享机制和信任机制超越了市场/价格和科层/权威; 刘友金、黄鲁成认为,产业集群中的产业概念不是指广义上的产业,而是指狭义上的 产业,如个人计算机产业、大型计算机产业、传真机产业、医疗器械产业;另有 人认为,产业集群是一种区域产业群落,它强调子相关产业中相互依赖、相互合作、 相互竞争的在地理上的集中,这种集中是在竞争环境中产生和形成的,它不仅仅 是一种生产组织形式,更是一种经营组织形式,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对产业集群形式的划分角度不同,形式也不一样。1988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根据集群内技术的总体水平、集群变化的广泛性以及集群内间相互协作与 络化程度三个标准,将集群分为非正式集群、有组织集群、创新集群、科技集群和 孵化器及出口加工区五个类型。仇保兴认为,按照中小集群的结构来分,其 形式主要有:群落内部之间的关系是以平等的市场交易为主,各生产厂以水 平来完成产品生产的“市场型”中小集群;以大为中心、众多中小

为外围而形成的“椎型”(也称中心卫星工厂型)中小集群;以信息为主而 不是以物质为主,以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业的柔性生产方式来进行生产的“混 合络型”中小群落。按照的性质又可以分为:制造业集群、销售业集群和 混合集群等。陈雪梅、赵珂在对中小形成的内外部原因进行分析后认为 ,中小群形成的方式有:由区域的地理环境、资源禀赋和历史文化因素影响形成 ;由大改造、分拆形成;由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形成等原因。中小集群的 重要效应是有效地推动了城市化,城市化可扩大就业需求,促进劳动力加速集聚。李 新春根据对广东集群不同发展形态的观察,将集群描绘为三种形式:历史形 成的集群,沿全球商品链形成的集群以及创新络集群。王缉慈通 过对新产业区的研究将集群分为以下五类:①一些沿海外向型出口加工基地;② 一些智力密集地区;③一些条件比较优越的开发区;④一些乡镇集聚而形成的企 业络;⑤由国有大中型为核心的络[11]。 2 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与培育 形成机制 经济集聚的本质是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外部经济共同作用的过程,规模经济导 致经济集聚产业点,再加上范围经济产生集聚产业区,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外部经 济共同作用产生经济集聚核心区[12]。产业集聚形成重要的内在机制是合作,重要的 外在环境是制度[13]。群落理论的流派大致有三个:以产生的时间为序,依次为 外部经济理论(以马歇尔的理论为代表)、集聚经济理论(以韦伯的理论为代表)和 新竞争经济理论(以波特的理论为代表)[13]。产业群落的演进大致要经过产业群落 的孕育与形成、产业群落的成长与扩散以及产业群落的更替几个阶段。在一个产业群 落内部,其中的行业组成越复杂也就越稳定。台湾地区的学者非常注重运用

会议经济是旅游城市创新发展的增长点(上)要点

会议经济是旅游城市创新发展的增长点(上) “历史都是由会议创造的”,这是会议业界对会议功能的创意性的阐发。“文山会海”这个素来含有贬义的词语,今人以丰富而不倦的实践为之注解,孕育出浩瀚无垠的会议资源与会议文化。会议资源既可耗尽无数资财,也可化为令人艳羡的会议经济,如何取舍,是当今旅游城市创新发展的一大课题。 会议经济是现代服务业的新兴领域,也是城市旅游业有机的组成部分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而旅游城市则是会议旅游的主要目的地和会议经济的重要基地。截至2009年底,全国旅游城市已有339个(指拥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的城市,亦即俗称的“旅游城市”,下同),超过全国城市655个的半数。研究探讨会议经济与旅游城市的创新发展,具有十分现实而积极的意义。 旅游城市:发展会议经济拥有诸多优势 全球每年国际会议超过16万次、会议产值2800亿美元。我国会议经济起步晚、发展快,据抽样调查测算,2008年我国接待以会议为目的的入境旅游者741万人次,我国以商务/出差为目的的城镇居民旅游者2319万人次,显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旅游城市除具有一般城市的特征外,还有若干发展会议经济的明显优势。 (一)交通便捷。我国现有地市级以上旅游城市204个(直辖市、单列市和副省级城市),绝大多数拥有机场甚至国际机场,都有高速公路、铁路甚至高速铁路贯通。在这些城市举办会议,绝大多数国内参会者可当天抵达,部分参会者可凭借一种交通工具直达,部分参会者乘坐飞机或列车、再转乘汽车2小时以内可以抵达;国际参会者如不包括国际航线,可以5-8小时达到。

(二)接待条件完备。旅游城市是城市发展的领先者,拥有承办会议的诸多优势,如会议场馆、食宿供应、市内交通、环境卫生、导游翻译等。以高档次住宿设施为例,2008年,全国432家五星级、1821家四星级饭店的绝大多数分布在旅游城市,并主要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广东,61+168;北京,52+126;江苏,42+155;上海,37+54;浙江,30+134;海南,20+54家。以餐饮业为例,作为旅游城市的一个条件,除了有餐饮质量、档次、特色等要求外,还必须拥有风味餐、民族餐、西餐等餐饮种类和一定数量的餐馆。因此,旅游城市成为各类会议青睐的目的地。 (三)人文凝聚。旅游城市都是观光资源富集、人文历史荟萃,对承接各类会议具有明显吸引力。全球知名的会议目的地都是世界顶级的旅游城市,如英国伦敦、瑞士日内瓦、墨西哥坎昆、西班牙马德里等。我国各级旅游城市大多拥有国家风景名胜区、全国文保单位,甚至“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有的旅游城市还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迄今的全国76家5A级、1500家4A级旅游景区,也大多分布于或靠近旅游城市。上世纪90年代,有关部门为了狠刹公费会议之风,发文严令不得在风景名胜区开会,也说明“旅游”、“风景”、“景区”对会议吸引力之强。 (四)政策支持。上世纪90年代末,一些省市陆续在地方旅游法规中允许旅行社参与“公务接待”,开放了会议接待市场化的禁区。近些年,很多城市更是鼓励发展会议经济:2009年北京市设立1000万元奖励资金,鼓励企业拓展国外高端会议市场;杭州市出台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鼓励发展会议经济的12条措施;厦门市制定了2009-2015会展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对国际会议和国内大型会议予以奖励;深圳市出台了会展业财政资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重要国际会议最高按照实际场租费50%、境内专业媒体广告费30%给予一次性资助。广州、大连、郑州、太原、南京、哈尔滨、威海等城市也先后出台扶持政策,对相应规格和性质的会议给予税费减免或奖励。

2020年会展行业分析报告

管理咨询·行业分析 22年会展行业分析 报告 22年8月 管理咨询·行业分析 目录 一、行业监管体制及监管政策 (4) 1、行业监管体制 ............................................................................. .. (4) 2、行业监管政策 ............................................................................. .. (4) 二、行业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4) 1、行业发展情况 ............................................................................. .. (4) 2、未来发展趋势 ............................................................................. .. (6) (1)展会内容专业化.............................................................................. (6) (2)办展过程信息化.............................................................................. (7) (3)会展行业品牌化..............................................................................

旅游产业集群的文献综述

浙江万里学院商学院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论文题目 林晓青 学生姓名 08012012 学生学号 工商管理2008级4班 专业班级 溪口风景区旅游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因素研究 韩晓燕 指导教师 工商管理系 系 别

文献综述 随着全球经济不断的发展和实现国际化,作为服务业的旅游行业也以着迅猛的发展姿态成为发展规模最大的行业之一。产业集群现象已经发展成了一个世界性的经济趋势,国内外对产业集群的理论研究已经很成熟,其相关理论大多应用于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产业集群也成为学术界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理论和实践都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中。 1旅游产业集群的相关定义 1.1产业集群的概念 迈克尔·波特(porter,1998)在1990年提出产业集群这个概念,他认为产业集群是指在一个特定的领域或者特定的行业内,首先由一些在地理上临近,企业的发展及运作有着一定的联系,形成产业链,共同合作竞争的产业实体。产业集群包括提供专业化培训、教育、信息研究和技术支持的政府和其他机构罗利兰德和赫托格(J·A·Theo Rolandt and Pim den Hertog,1998)对产业集群的定义理解为:企业之间为了减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形成市场保护,加强企业之间的学习,创新,促进企业间的信息技术交流,形成风险共担而企业间彼此联系较强的无形网络,这种网络就是产业集群 王缉慈(2002)将产业集群定义为“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互相联系的公司和关联机构,它们同处一个特定的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联系在一起,具有专业化特征” 2 旅游产业集群的概念研究 2.1 国外对旅游产业集群的概念研究 特伯格·莫莱菲为例(Tebogo Molefe,2002)支持地理范围内德集中是促进旅游产业集群形成的重要因素,他在《南非旅游集群研究概述》(South African Tourism Cluster Study Summary)中指出旅游产业集群是指企业通过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旅游企业通过合作也提升竞争力,达到资源共享,共同承担风险,共同创新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旅游价值链的合作模式。 Debrah和Richard Kwame(2003)指出旅游产业集群也可以是一种虚拟的

产业集群核心价值的研究

产业集群核心价值的研究 [摘要]产业集群的形成推动了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但是,受生产能力、企业关联性等的制约,我国众多集群的产业价值链长期处在低端,这使得它们在全球产业链上的定位不断受挫。在2009 年的国际贸易摩擦中,我国对外贸易自轮胎行业起屡屡受挫,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这一点。因此,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成为我们必须思考的话题。集群产业链条延伸是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实现持续发展的根本;而产业集群的核心价值链的培育对集群产业链条延伸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产业集群;产业链;价值创新;产业价值链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5024(2011)01-0015-04 迈克尔?波特指出,产业是竞争的基本单位,是一群企业以产品或服务进行竞争的竞技场。同时,他还指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关键是产业的竞争优势,而产业竞争的优势资源来自于彼此相关联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经济主导世界经济的时代,各经济实体之间的竞争激烈,产业链作为新时代背景下产生的组织模式在激烈的竞争中起着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主要凝集在作为产业链价值属性的价 值链中

一、产业集群与产业链的关系 1.产业链的范畴、形成和效应。产业链是产业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各个产业部门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根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形成的链条式关系形态。各地区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相互间的差异使其同质性产业难以达到同样的经济效率,于是它们借助区域比较优势,以区域市场协调专业化分工和多维性需求的矛盾,以产业合作形成了一个较单一区域或企业更有效率的模式,区域产业或企业成为某个产业链条上的节点,而且为了使生产更有效,搜寻一种企业组织结构以节省交易费用并进一步促进分工的潜力,相对于生产中的潜力会大大增加。这种搜寻最佳企业组织结构的动力与实践就成为产业链形成的条件。 产业链的形成也是由社会分工引起的,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 产业链不断深化。产业链、社会分工和市场机制的关系见图1: 图1中,c、cl表示社会分工的程度,其中c1> c表示社会分 工程度的不断加深.b、bl表示市场交易的程度,b1> b 表示市场交易程度的不断加深;a、a1 表示产业链的发展程 度,a1> a表示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和产业链形式的日益复 杂化。三个坐标相交的原点0,表示既无社会分工也无市场交易更无产业链产生的初始状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