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提高综合练习含答案

中考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提高综合练习含答案

中考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提高综合练习含答案
中考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提高综合练习含答案

中考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提高综合练习含答案

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

1.过氧乙酸(C2H4O3)是常见的消毒剂。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含O3分子 B.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4:3

C.分子中有9种元素 D.碳的质量分数为24%

2.在化学反应2A+B2=2AB中,A 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6g A和8g B2充分反应,则生成AB的质量是

A.12g B.11g C.9g D.14g

3.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

4.食盐不仅可以做调味品,还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电解饱和食盐水,不可能得到的产物是()

A.H2B.Cl2

C.NaOH D.Na2CO3

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物质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g)211616

反应后的质量(g)18m611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C.m=1 D.反应后容器中Z与Y的质量比为1:6 6.浓盐酸跟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会产生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A.Cl2B.H2C.NH3D.HCl

7.下图为某反应的部分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

C.1个X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

D.1个X分子中含有3种不同的原子

8.图反映了某个化学反应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

C.丙是反应物,甲和乙是生成物

D.t1时,丙的质量一定等于甲、乙的质量之和

9.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尾气,其反应原理为Cl2 + 2NaOH = X + NaClO + H2O, 则X 的化学式为

A.H2B.NaCl C.HCl D.HClO

10.红磷在密闭容器(含有空气)内燃烧,容器内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A.B.

C.

D.

11.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一定相同C.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D.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12.在一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对该反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物质质量/g25m188

反应后物质质量/g9待测384

A.“待测”数值一定为2g B.该反应中甲和丁为反应物

C.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9:38

13.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的质量(g)561820

反应后的质量(g)1002X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为64B.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为18g

C.参加反应的甲物质的质量为46g D.丙物质一定作催化剂

14.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见下表

物质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461114

反应后的质量(g)待测15084

依据上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待测值为22

C.生成A和B的质量比为22:9D.D物质是该反应的反应物

15.三位科学家因“分子合成器”分享2016诺贝尔化学奖,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同种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

C.化学变化中分子的个数一定发生改变

D.分子的质量一定大于原子的质量

16.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其反应原理之一是 4Ag+2H2S+O2=2X+2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X 的化学式是 Ag2S B.H2S 中 S 元素为-2 价

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D.H2S 是无毒的

1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W、G、H、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关于此反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物质W G H P

反应前质量/g181232

反应后质量/g待测26212

A.物质H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C.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中,G、P的质量比为5:4

D.待测值为13

18.维生素C,可能是我们平时最熟悉的维生素,当我们出现口腔溃疡的时候,可能就是由于缺少它引起的。其实,维生素C的作用远不止祛除口腔溃疡,我们若是睡觉之前适量的补充一些维生素C,或许能收获许多好处。维生素C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维生素C的化学式为:C6H8O6

B.维生素C的一个分子中含有20个原子核

C.维生素 C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D.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原子质量比为9:1:12

19.科学家发现亚硝酸氮是一种新型火箭燃料,亚硝酸氮的化学式为N(NO2)3,下列有关N(NO2)3的说法错误的是()

A.N(NO2)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B.N(NO2)3中含有4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

C.N(NO2)3属于氧化物

D.N(NO2)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8%

20.4.6g某物质在足量的O2中充分燃烧,生成8.8gCO2和5.4g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此物质中一定含C、H元素;

②可能含O元素;③一定含O元素;

④物质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3;

⑤物质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4;

⑥此物质的化学式为C2H6O

A.①②④B.①②⑤C.①③④⑥D.①③⑤⑥21.A、B、C三种物质各15g,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g新物质D.若增加10g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剩余C.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剩余9g

B.第二次反应后,D的质量为60g

C.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是3:2

D.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是5:2

22.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g B.丙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3:1:4 C.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 D.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2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物质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205237

反应后的质量待测35212

A.物质Z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待测物质的值为15

C.物质Y一定是单质D.反应中Y、W的质量比为6: 5

24.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g B.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 C.发生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3 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25.过氧化钠(Na2O2)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X,可表示如下:

2Na2O2+2CO2=2Na2CO3+X↑,下列有关说法错误

..的是()

A.Na2O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1价B.CO2可用作气体肥料

C.Na2CO3可用于清洗厨房油污D.白磷与X反应生成大量白雾

26.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B.图示中x的数值为3

C.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D.反应中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2:7

27.如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物甲的质量等于生成物丁的质量

C.甲和丙均为有机物

D.甲的化学式为C2H2

28.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图中a、b、c、d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分数。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A.a=56%B.b=6%C.c=17%D.d=8%

29.煤的气化是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煤的气化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C+H2O(气)H2+CO,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的是

A.元素的种类B.分子的种类C.原子的数目D.物质的总质量30.物质X、Y之间存在如下关系:X+2Na0H2Y+Cu(OH)2↓,则()

A.X一定是Cu(N03)2 B.X的式量比Y大

C.Y中阴离子的化合价为-2 D.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

1.B

【解析】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过氧乙酸分子中含有氧原子,不是O3分子,错误;B.由化学式可知,过氧乙酸(C2H4O3)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4:3,正确;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不是由元素组成的,错误;D.过氧乙酸(C2H4O3)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 =31.6%,错误。故选B。

点睛: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2.A

【解析】

【详解】

由两者反应时的质量关系可知,两者反应的质量比是1:1,则可判断6g A和8g B2充分反应时B2会剩余2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AB会是12g。故选A。

3.D

【解析】

A、根据图可知:两种单质生成一种化合物,属于化合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错误;

B、根据图可知:氢分子和氯分子变化成了氯化氢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故错误;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发生改变,故错误;

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故正确。

点睛:

化学反应的实质一般是指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或直接聚集构成新物质)。

4.D

【解析】

【分析】

根据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进行分析。

【详解】

饱和食盐水中不含有碳元素,所以电解饱和食盐水不可能得到碳酸钠,故选D。

5.B

【解析】

【分析】

反应后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减少的质量是参加反应的质量,反应后质量增多的物质是生成物,增多的质量是生成的质量。X反应后质量增多,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是18g-2g=16g,Z反应后质量减少,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是16g-6g=10g,W反应后质量减少,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是16g-11g=5g,5g+10g<16g,所以Y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是16g-15g=1g,该反应是Y+W+Z==X。

【详解】

A.该反应不是分解反应,错误;

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正确;

C.m=1-1=0,错误;

D.反应后容器中Z与Y的质量比为6:0,错误。故选B。

6.A

【解析】

【详解】

浓盐酸跟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会产生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该气体可能是氯气,氢气为无色的无毒气体;反应物中不含氮元素,不可能生成氨气;氯化氢气体无色,不可能是氯化氢。故选A。

7.C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不同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由原子守恒可知,X中含1个大黑球和2个小白球,以此来解答。

【详解】

A.反应物无单质,不属于置换反应,故A错误;

B.由图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2,故B错误;

C.原子守恒可知,X中含1个大黑球和2个小白球,即1个X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故C 正确;

D.X中含1个大黑球和2个小白球,有2种不同原子,故D错误;

故选:C。

8.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知从0到t1时间内丙物质逐渐减少,甲乙两物质逐渐增加。所以,丙为反应物,甲、乙为生成物,该反应分解反应,描述错误;

B、甲的生成量比乙多,但分子个数不知,相对分子质量甲不一定比乙大,描述错误;

C、丙是反应物,甲和乙是生成物,描述正确;

D、t1时,参加反应的丙质量一定等于甲、乙的质量之和,描述错误。

故选C。

9.B

【解析】

【分析】

书写化学式的时候应该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侧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应该相等。

反应物中一共有2个l C原子,2个Na原子,2个O原子,2个H原子;生成物中一共有1个Na原子,1个l C原子,2个H原子,2个O原子,相比反应物少1个Na原子和1个

NaC,故B正确。

l C原子,所以X的化学式为l

故选B。

10.D

【解析】

【分析】

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反应物的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

【详解】

A、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反应开始时不可能为0,也不可能随反应时间而增加,选项A不正确;

B、因为红磷在密闭容器(含有空气)内燃烧,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开始前、反应过程中、反应结束后,只要处在同一密闭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是不变的,选项B不正确;

C、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的个数不变,原子个数不可能随反应的进行而减少,选项C不正确;

D、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的种类不变,因此元素的种类也不变,选项D正确。故选D。

11.B

【解析】

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正确;

B、同种元素原子核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一定相同,错误;

C、原子序数等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正确;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正确。故选B。

12.B

【解析】

【详解】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25g-9g=16g,故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16g;同理可以确定丙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38g-18g=20g;丁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8g-4g=4g;由质量守恒定律,乙的质量应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A、乙的质量应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待测”数值一定为mg,无法确定具体的数值,故选项说法错误。

B、该反应中甲和丁为反应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C、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D、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16g:20g=4:5,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13.D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所以X=56+18+2+0-10-0-2=64;根据反应中反应物质量会减少,生成物质量会增加,可以判断反应物为:甲、乙,而生成物为丁,丙质量不变,可能做催化剂

A、X=56+18+2+0-10-0-2=64,正确;

B、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为18g,正确;

C、参加反应的甲物质的质量为56g-10g-46g,正确;

D、丙质量不变,可能做催化剂,错误。

14.C

【解析】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B的质量增加了9g,是生成物,生成B的质量为9g;C 的质量减少,是反应物,减少的质量是111g;同理可以确定D是生成物,生成D的质量为80g;由质量守恒定律,A应是生成物,且生成的质量为111g-9g-80g=22g,反应后丁的质量为4g+22g=26g。A、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反应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三种物质,所以属于分解反应,错误;B、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26g,错误;C、生成A和B的质量比=22g: 9g= 22:9,正确;D、D物质是该反应的生成物,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是反应物。

15.B

【解析】

【详解】

A、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故A错;

B、氧原子可以构成氧分子和臭氧分子,故B正确;

C、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可能变,可能不变,故C错;

D、分子质量和原子质量不能笼统的比较大小,有的分子质量比有的原子质量大,有的原子质量比有的分子质量大,故D错;

故选:B。

16.D

【解析】

A、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Ag+2H2S+O2═2X+2H2O,反应前银、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4、2、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银、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4、0、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4个银原子和2个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银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Ag2S,故A说法正确;B、H2S 中H显+1价,故 S 元素为-2 价,故B说法正确;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C说法正确;D、在反应4Ag+2H2S+O2═2Ag2S+2H2O中,能用银检验的有毒物质就是H2S,故D说法错误。故选D。

17.A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待测”的值,再根据化学反应后,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

【详解】

A、物质H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A 不正确;

B、W、P质量都减少,是反应物,G增加,是生成物,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H 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属于化合反应而不是分解反应,故B正确;

C、反应中G、P的质量比为25g:20g=5:4,故C正确;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18+1+2+32=待测+26+2+12,因此待测=13g,反应后物质待测值W的质量为:18g﹣5g=13g,故D正确。故选A。

【点睛】

在化学反应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总和。

18.C

【解析】

【详解】

A.由分子结构简式可知,维生素C的化学式为:C6H8O6,叙述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由化学式可知,每个维生素C分子中含有20个原子,每个原子有一个原子,所以维生素C的一个分子中含有20个原子核,叙述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到几万、甚至几十万,而维生素C(化学式

C6H8O6)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12+8×1+6×16=176,所以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叙述错误,故符合题意;

D.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12×6):(1×8):(16×6)=9:1:12,叙述正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

19.B

【解析】

【详解】

A.亚硝酸根NO2的化合价为﹣1,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1)×3=0,则x=+3价,故正确;

B.该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每个N(NO2)3分子中含有4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故错误;

C.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N(NO2)3是由氮、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属于氧化物,故正确;

D.三亚硝酸氮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36.8%,故正确。

故选:B。

20.C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物中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8g,碳元素的质量为:

8.8g×12

44

=2.4g,生成物中水的质量为5.4g,氢元素的质量为:5.4g×

2

18

=0.6g,生成物中的

碳氢元素完全来自于未知物,由未知物4.6g可知其中一定含氧元素,且氧元素的质量为:4.6g-2.4g-0.6g=1.6g,所以①③说法正确,②的说法错误,物质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

为:2.4g

12

0.6g

1

1.6g

16

=2:6:1,所以④⑥说法正确,⑤说法错误。所以正确的说法

有①③④⑥,故选C。

【点睛】

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同种元素的质量不变解答。

21.D

【解析】

【详解】

由题意可知,第一次A全部反应,B、C有剩余;若增加10gA,25gA时,与15gB也会恰好反应,只剩余C;

设:第一次反应停止后,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x,第二次反应后,D的质量为y

A+B+C→D

15g x 30g

25g 15g y

x=9g,因此剩余B是6g;y=50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第一次参加反应的C的质量=30g﹣15g﹣9g=6g,因此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15g:6g=5:2故选D

22.B

【解析】

【详解】

A、相对分子质量不能带g ,故错误;

B、丙物质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4:16=3:1:4,故正确;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3 H2一定条件

CH3OH+ H2O,故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

为1:1,故错误;

D、该反应的生成物中没有单质,故不可能是置换反应,故错误。故选B。

23.C

【解析】

【分析】

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由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Y质量增加了

30g,Y是生成物;W质量减少了25g,W是反应物;Z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可能是催

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还少5克,X是反应物,待测值为15。

【详解】

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Z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物质Z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正确;

B、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待测物质的值为15,正确;

C、根据上述分析可知,X是反应物,W是反应物,Y是生成物,该反应是化合反应,物质Y一定不是单质,错误;

D、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反应中Y、W的质量比=30g:25g=6: 5,正确。故选C。

24.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题中信息可知,丙的化学式为CH3OH,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4+16=32;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为“1”,不是“g”;

B.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发生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44:(3×2)=22:3

D.由图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的种类不变。选C

25.D

【解析】

【详解】

A、Na2O2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设O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学式整体化合价为0的原则,(+1)?2+x?2=0,所以x=-1,故正确;

B、CO2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所以可用作气体肥料,故正确;

C、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能和油污发生反应生成可溶性物质,可用于清洗厨房油污,故正确;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的化学式为O2,白磷与氧气反应生成大量白烟,故错误。故选D。

26.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结合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的方程式为CH4+H2O==CO+3H2。

A、置换反应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而该反应为2种化合物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不属于置换,正确;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得,x=3,正确;

C、元素在化合物中化合价不为0,在单质时为0,因此氢元素的化合价一定改变,正确;

D、反应中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16:28=4:7,因此错误。

27.D

【解析】

【分析】

【详解】

A、该反应中生成物为两种,而化合反应的生成物为一种,选项说法错误;

B、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总和=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总和,选项说法错误;

C、丙为二氧化碳,具有无机物的性质,属于无机物,选项说法错误;

D、因为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也没有增减,反应后碳氢氧的原子个数分别为:4、2和10,已知反应前有10个氧原子,故2甲中一共有4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故甲的化学式为C2H2,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

28.A

【解析】

对比图1、图2和图3得,反应后甲和乙质量减少了,丙质量增加了,丁反应前后质量没有变化,则甲+乙丁丙。A、甲由70→42,减少了28,图2应减少14,a=70%-14%=56%;B、乙由14%→11%,减少了3%,图3应减少6%,b=14%-6%=8%;C、丙由6%→40%,增加了34,图2应增加17,c=6%+17%=23%;D、对比图1和图3得,丁反应前后质量分数没有改变,d=10%。故选A。

29.B

【解析】

试题分析: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和物质的总质量都不发生改变,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考点:化学变化的实质;

点评: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特征和本质是解题的关键.

30.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中的叙述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是可溶性铜盐且其阴离子的化合价为-1价;因为反应物为盐和碱,故该反应的类型为复分解反应,因为氢氧化铜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分子氢氧化钠的相对分子质量,所以X的式量一定比Y大,故答案选择B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类型

中考化学训练题练习(带答案)

2019中考化学训练题练习(带答案)临近中考,学生要有一定的自主性,光跟着老师跑没用。 因为每位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不同,复习进度也不同。 查字典化学网初中频道为大家提供了2019中考化学训练题练习,希望能够切实的帮助到大家。 一.选择题(共9小题) 1.(2019青岛)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考点:元素的概念.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 解答:解: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主要是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铁和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2.(2019x疆)生活中的加碘盐、含氟牙膏、加铁酱油,其中的碘、氟、铁指的是() A.原子 B.离子 C.元素 D.分子 考点:元素的概念.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元素的概念与元素的存在形态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加碘盐、含氟牙膏、加铁酱油,其中的碘、氟、铁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

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这里所指的碘、氟、铁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3.(2019莱芜)氯元素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氯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海水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氯元素 C.氯原子易得电子形成氯离子(Cl﹣) D.氯气(Cl2)是由氯气分子构成 考点:元素的简单分类;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海洋中的资源.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A、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固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石字旁,气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气字头,据此结合常见的元素符号进行解答即可 B、根据海水中元素含量分析; C、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 D、根据物质的构成分析; 解答:解:A、氯元素带气字旁,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正确; B、海水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元素,错误; C、已知氯原子结构示意图是,则每个氯原子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氯离子Cl ﹣.正确 4.(2019泉州)下列元素摄入缺乏会导致儿童发育停滞,智力低下,严重时会得侏儒症的是() A.钙 B.铁 C.锌 D.碘

中考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培优能力提升卷附答案

中考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培优能力提升卷附答案 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 1.如图所示:3个甲分子与1个乙分子反应生成两个丙分子.根据图示所得信息正确的是() A.物质甲的化学式为H6 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C.化学反应中,分子是最小的微粒 D.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甲烷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甲烷氧气水二氧化碳X 反应前质量 3.211.2000 /g 反应后质量 007.2 4.4待测 /g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X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反应后X的质量为2.8g C.X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D.反应中甲烷与氧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4:7 3.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 4.如图表示某个化学反应,据图分析判断,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反应中乙、丙两物质质量比为2: 7

C.图示中x的数值为4 D.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5.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值为36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D.W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3 6.浓盐酸跟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会产生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A.Cl2B.H2C.NH3D.HCl 7.下图为某反应的部分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 C.1个X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 D.1个X分子中含有3种不同的原子 8.在化学反应A+B2=2C中,已知20gA和足量B2充分反应后,生成30gC。已知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20B.32C.48D.96 9.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初三化学公开课教案 质量守恒定律

微观:分子的种类变 一个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 (板书)二、应用 1、是非判断题(出示小黑板) 例:32克硫和50克氧气反应生成了82克二氧化硫。 思路:因为该反应是化合反应,所以生成的二氧化硫中氧、硫元素均来自硫单质和氧单质,则二氧化硫中S:O=1:1,即为参加反应的硫和氧气的质量比。所以32克硫和50克氧气反应,剩余50克-32克=18克氧气,生成二氧化硫质 量为32克+32克=64克 (强调)反应物的质量总和应为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 2、自然现象解释 例:铁钉生锈质量增加、煤球燃烧后质量减轻。 (说明) 铁钉生锈主要是铁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铁锈,增加的是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煤的主要成分是碳(同时有少量的硫和不能燃烧的杂质),煤燃烧主要是其中的碳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逸入大气中,剩下煤灰的质量肯定小于煤的质量。减轻的是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具体回答问题可分三步:第一步写出反应表达式,第二根据定律指出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质量总和,第三指明增加或减少的原因。 3、判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例:已知A+B=C+D的反应中,A物质18克与若干克B物质 反应,生成了13克C和20克D,则参加反应的B物质质量为多少克? 解题思路:因为反应物为A、B,生成物为CD所以依照质量守恒定律:m(A)+m(B)=m(C)+m(D),即18+m(B)=13+20 所以m(B)=15克 D、巩固练习(若时间紧可作为作业题) 1、2克氢气与8克氧气反应生成9克水,这句话是否正确? 2、将12.25克氯酸钾和若干克二氧化锰混合加热生成了4.8克氧气,称得固体剩余物质量为10克,则生成物氯化钾 的质量为多少?二氧化锰的质量为多少? 3、将a克氯酸钾和b克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得到c克氯化钾,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多少克? 4、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石蜡中一定含有元素和元素。 5、在化学反应2X2+3Y2=2R中,若用X、Y表示R物质化学式,正确的是( ) A、XY2 B、XY3 C、X2Y3 D 、X3Y2 E、本节小结 今天,我们围绕质量守恒定律,学习了相关的知识,下节课我们将运用这些知识学习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 F、作业布置 课本70页第1、2题 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将知识与生活相联系,引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 从不同角度认识定律,培养学生求异发散的思维能力。 巩固加深对定律的理解。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_知识点_习题及答案

1第五单元: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 (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 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2)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 (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 二、化学方程式 1、遵循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书写:(注意:一写、二配、三标、四等) 3、含义:以2H2+O2点燃2H2O为例 ①宏观意义: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②微观意义: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 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化合生成2个个水分子 (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 ③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化合生成36份质量的水 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 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②通过什么条件反应:③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④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⑤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 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三、化学反应类型 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③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④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 氧化剂:提供氧的物质

中考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综合题练习题及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 1.轻质碳酸钙,又称沉淀碳酸钙,即高纯度的碳酸钙,它密度小、白度高、摩擦系数小,是制造牙膏的原料之一,常用在高档或浅色制品上。工业上通常以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O3)为原料,按下图所示工艺流程进行高纯度碳酸钙的制取与提纯: 根据上述信息,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石灰石的用途非常广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单项选择)。 ①可用于制取二氧化碳②可用于制取生石灰③可用于制造玻璃 ④可用于治理酸性污水⑤可加入煤炭中做固硫剂⑥可用作高炉炼铁造渣剂 A ①③⑤⑥ B ②④⑤⑥ C ①②④⑤⑥ D 以上全部都是 ⑵上述流程所涉及的物质中,可用作干燥剂的物质是_____。 ⑶上述流程的步骤③中,还可以选择另外一种试剂采用沉淀法制备出高纯度的碳酸钙,其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⑷制备高纯度碳酸钙要经历“石灰石(CaCO3)→生石灰→石灰水→CaCO3”的转化过程,其目的是_____。 ⑸小颖同学称取了25.0g某石灰石样品,按上图流程进行了模拟实验探究。她在步骤③中向石灰水里滴加了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该过程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上述实验中,小颖最终制得轻质碳酸钙的质量?_____(结果精确到0.1g) 【答案】C 生石灰 CO2+Ca(OH)2=CaCO3↓+H2O 除去石灰石中的杂质 21.2g 【解析】 【分析】 【详解】 ⑴用于制造玻璃的是碳酸钠,故选C; ⑵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上述流程所涉及的物质中,可用作干燥剂的物质是生

石灰; ⑶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也能生成碳酸钙,其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为CO 2+Ca(OH)2=CaCO 3↓+H 2O 。 ⑷工业上的石灰石含有其他杂质,制备高纯度碳酸钙要经历“石灰石(CaCO 3)→生石灰→石灰水→CaCO 3”的转化过程,其目的是除去石灰石中的杂质。 (5)设生成碳酸钙的质量为x 223 3Ca(OH)+Na CO =CaCO +2NaOH 106100212g 10.6% x 100106 = x 212g 10.6% ??↓ x=21.2g 。 2.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写出下列微粒的化学符号.... : ①2个氖原子_____②铵根离子_____③五氧化二氮分子_____④镁离子_____ (2)用下列字母.. 填空: a .氢气 b .小苏打 c .无水氯化钙 d .硝酸钾 ①用于做复合肥_____②用做干燥剂_____③用于发酵粉_____④用于做燃料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铁在氧气中点燃_____②碳铵的受热分解_____ ③铁和稀盐酸反应_____④硫酸铵和氢氧化钙反应_____ 【答案】2Ne NH 4+ N 2O 5 Mg 2+ d c b a 2343Fe+2O Fe O 点燃 43322NH HCO ΔNH +H O+CO ↑↑ 22Fe +2HCl= FeCl +H ↑ 4242432(NH )SO +Ca(OH)=CaSO +2NH +2H O ↑ 【解析】 【详解】 (1)①2个氖原子就是在氖元素符号的前面加上数字2,故填:2Ne ; ②铵根离子的符号为NH 4+,故填:NH 4+; ③五氧化二氮分子就是五氧化二氮的化学式,故填:N 2O 5; ④镁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故填:Mg 2+。 (2)①硝酸钾中有钾和氮两种营养元素,用于做复合肥,故填d ; ②无水氯化钙可用做干燥剂,故填c ; ③小苏打的成分是碳酸氢钠,与酸反应和受热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可用于发酵粉,故选b ; ④氢气可以燃烧生成水,可用于做燃料,故填a 。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铁在氧气中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方程式为:2343Fe+2O Fe O 点燃 ;

初三化学教案《质量守恒定律》

初三化学教案《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学案 【一】【是真是假】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人们经常用来赞美蜡 烛照亮别人,毁灭自已高贵品质的诗句。这里所说的毁灭是指自然界的物质可以随意的消灭,这是真的吗? 2、废品收购站的经营之道是:先从零散的家庭当中以较低的价 格收购钢铁之类的金属,然后又以较高的价格出售给厂家,从中赚取差价。但废铁收购站往往把收购来的废铁放在潮湿的环境中,待长满铁锈后再出售给厂家,这样可以提高钢铁的质量,从而获得更高的利润,这是真的吗? 【二】【合作探究】 请你根据幻灯片上的问题作出选择, 我的观点是。 请按照指导完成实验并将实验记录填入下表中: 实验名称反应前的质量实验现象反应后的质量我的结论【三】【快速抢答】 判断正误,并说出理由。 1、 1g水完全汽化后质量仍是1g,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 ) 2、镁燃烧之后生成氧化镁,质量增加,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学法指导] ①定律的适用范围是化学变化而不是物理变化。

②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时一定要认清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 ③定律揭示的是质量守恒而不是其他方面的守恒。 【四】【前失后鉴】 1673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将金属汞放 在一敞口容器里煅烧,冷却后进行称量,得出的结论是固体物质的质量增加了。该实验导致波义耳与质量守恒定律擦肩而过。 (1)是什么原因导致波义耳未能发现质量守恒定律? (2)说说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五】【探微求知】 (1) 你能用图片展示出电解水的微观变化过程吗,那就试试吧! (请以两个水分子为例) (2)说说你在贴图过程中的发现吧? 六、【知识运用】 1、[再回首]请你重新思考学案第一环节:是真是假。 2、工业上用氮气(N2)与氢气(H2)两种物质反应来制氨气(NH3)。某生产车间氨气的日产量是340吨,消耗掉氢气的质量为60吨,那么理论上消耗掉氮气的质量为 吨。 3、植物的光合作用可用以下图表示为:水+二氧化碳淀粉+氧气。由此可推断淀粉中一定含有元素。 七、【收获共享】 〖基础篇〗1、化学变化的过程是重新组合的过程。在化学反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 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 1.下列叙述,与质量守恒定律相矛盾的是() ①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②铁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大于铁质量 ③碱式碳酸铜加热分解后,生成的氧化铜质量比碱式碳酸铜减少了 ④3.24 g硫和3.2 g氧化合,生成了3.2 g二氧化硫 A.②和③ B.①和④ C.②③④ D.④ 2.某物质加热分解产生氧化铜和水。则该物质含有的全部元素是()A.Cu、O B.Cu、O、H C.O、H D.Cu、H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2XY+Y 2 =2Z中,Z的化学式为() A.XY 2 B.X 2 Y 2 C.X 2 Y 4 D.X 2 Y 4.在化学反应:M+N = P+Q中,a g M和b g N完全反应,生成c g P。则生成Q的质量为() A.(b+c-a) g B.(a-c+b) g C.(a+c-b) g D.(c-a+b) g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4 g碳和4 g氧气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A.18 g B.11 g C.8 g D.5.5 g 6.4 g A物质与5 g B物质混合反应,能生成6 g C物质,剩余3 g B。若将7 g A与3 g B混合反应,则生成C物质的质量是() A.9 g B.10 g C.8 g D.3 g 7.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一定没有改变的是() A.分子的种类 B.分子的数目 C.物质的种类 D.原子的数目

8.根据蜡烛燃烧后生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事实,可以推断石蜡(蜡烛的主要成分)的组成里一定含有() A.碳一种元素 B.氢一种元素 C.碳和氢两种元素 D.碳、氢、氧三种元素 9.将A、B、C各10 g的混合物加热后,A全部参加反应,生成4 g D,同时增加了8 g C,则反应中A与B的质量比是() A.1:5 B.l:4 C.4:l D.5:l 10.现有m g KClO3跟2 g MnO2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是n 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A.(m-n) g B.(m+2-n) g C.(m+2+n) g D.(n-2) g 11.某元素R的氧比物中,R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8,R的相对原子 质量为14,则R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A.RO B.RO 2 C.R 2 O D.R 2 O 5 12.在化学反应A+B = C+D中,80 g A和2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0 g D,则生成C的质量是___ g。 1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氯酸钾加热完全分解后剩余的固态物质的质量_____氯酸钾质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4.化学反应A+B=C中,3 g A和足量B反应,可得11 g C。如有12 g A,能和_____g B完全反应。 15.质量守恒定律表示:_____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_____反应后_____的各物质的_____。根据这个定律,3 g碳在10 g氧气中充分燃烧后可以生成二氧化碳_____g。 16.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_____的过程。也就是说,在一切化学反应里,反应前后_____没有改变,_____也没有增减。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17.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问题 (1)氯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应物的质量轻。 (2)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增加。 18.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将错误的说法改正。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质量守恒定律提高中考真题汇编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质量守恒定律提高中考真题汇编 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 1.交警常用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的仪器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车,重铬酸钾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 A.+6 B.+3 C.+5 D.+1 2.甲烷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甲烷氧气水二氧化碳X 反应前质量 3.211.2000 /g 反应后质量 007.2 4.4待测 /g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X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反应后X的质量为2.8g C.X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D.反应中甲烷与氧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4:7 3.已知、、分别表示X、Y、Z三种不同的气体分子,在一定条件下的变化如图所示,由图示获得的下列信息中错误的是( ) 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一定发生改变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该反应可表示为4X+Y=2Z D.一个Z分子由四个原子构成 4.如图表示某个化学反应,据图分析判断,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反应中乙、丙两物质质量比为2: 7 C.图示中x的数值为4 D.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5.在化学反应A+B2=2C中,已知20gA和足量B2充分反应后,生成30gC。已知B的相对原

子质量为16,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20B.32C.48D.96 6.一定量的木炭在盛有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中燃烧后生成CO和CO2,且测得反应后所得CO、CO2、N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反应后氮气的质量分数可能为 A.70%B.50%C.30%D.10% 7.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物质X Y Z Q 反应前质量/g410121 反应后质量/g01215待测 A.反应物是X和Y,成物是Q和Z B.参加反应的Y和Q的质量比是1∶1 C.参加反应的X与Q的质量比是1∶3 D.反应后生成15 g Z 8.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只能由分子构成 B.分子在不断运动,原子静止不动 C.相同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 D.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 9.红磷在密闭容器(含有空气)内燃烧,容器内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A.B. C. D.

【精选】最新中考化学质量守恒专题汇总

最新中考化学质量守恒专题汇总 知识点 一、质量守恒定律 1.概念:参加反应的反应物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生成物质量总和 2.适用范围: (1)只适用于化学变化 (2)只适用于质量 (3)只适用于参与反应的物质 3.规律“五”不变:①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②元素的种类不变;③元素的质量不变;④原子的种类不变; ⑤原子的个数不变“二”一定变:①物质的种类一 定变;②构成物质的粒子一定变“一”可能变:物 质的状态和分子数可能变 二、化学方程式 1.书写步骤 (1)写:正确写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并用横线连接 (2)配:在反应物和生成物前配正确的序数 (3)改:改横线为等号 (4)标:正确标出“↑”“↓” (5)查:检查所写方程式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 “↑”“↓”的适用条件

(1)“↑”:反应物中无气体参与,生成物中有气体 (2)“↓”:在溶液中的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沉淀 3.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1)宏观:反应物在反应条件下生成生成物 (2)数量:几个反应物分子在反应条件下生成生成物分子 (3)质量:几份反应物在反应条件下生成几份生成物 三、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书写步骤 1.设:设所求量为 x 注:①通常求什么设什么;②x 后不带单位 2.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3.列:上:系数×相对分 子质量中:实际质 量下:列比例式 4.解:解出 x 的值 5.答:写出答案 例题 (2017?鼓楼二模)在高温下,铁与水蒸气能发生反应生成一种常见的铁的氧化物和一种气体。某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B 装置中剩余固体成分。

【查阅资料】①四氧化三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化铁和水。 ②氯化铁能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③氧化亚铁和氧化铁不能被磁铁吸引,铁和四氧化三铁能被磁铁吸引。 【初步探究】装置中剩余固体全部是黑色的,并且都能被磁铁吸引。 【猜想与假设】猜想 1:固体成分是四氧化三铁;猜想 2:。 【探究与结论】小华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她认为若固 体全部溶解, 没有气泡冒出,则猜想 1 正确;若固体全部溶解,有气泡冒出,则猜想 2 正确。 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思与拓展】 ①小张根据查阅资料所得的信息分析得出:“小华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 足量的稀盐酸,若固体全部溶解,没有气泡冒出,就认为剩余固体是四氧化三 铁”的结论是错误的。他的理由是。 ②若将 B 装置中剩余的黑色固体 20.3g,经过一系列转化,全部变为氧化铁(设转化过程中铁元素无损耗), 增加的质量为 x,则 x 的取值范围为。 【分析】加热条件下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 白色固体无水硫酸铜和水反应生成蓝色固体 五水硫酸铜;铁能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

(完整版)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教案.docx

九年级化学专题五:化学变化及其表示 单元 2:质量守恒定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探究活动能说出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从微观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培养从质的变化 和量的变化全面理解化学变化的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在课堂中,教师复习、组织、引导、点拨,使学生能大胆推理建立假说并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 学实验来验证假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 实践、乐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②学习质量守恒定律,使学生树立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难点:从化学反应的实质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以及质量守恒的应用。 三、教材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化学规律,是分析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的理论依据,它的 应用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本节教材在初中化学里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元素符号、 化学式、分子和原子的初步知识,对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节课的教学将 引领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开始了从“质”到“量”的过渡,也为之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的 教学构建了理论铺垫,所以本课内容不仅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 也是整个中学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四、学情分析 ( 1)学生的知识状况:已了解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反应的实质,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化学反 应。除了生物课上学过生态平衡,物理课上学过能量守恒外,未接触任何关于《质量守恒定律》方面的知 识。 (2)学生的能力状况:初步掌握了简单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而对化学探究学习方法的了解尚处 于启蒙阶段。 (3)学生的心理状况:九年级学生两级分化严重,社会环境因素对他们影响也较大。一部分学生有厌学的 趋向,对学习有抵触情绪。尤其对我们农村学校来讲,留守儿童较多,家庭管理跟不上,教学双边活动很难 开展,但学生刚开始化学学习,情绪和心理都处于比较兴奋、好奇状态,所以得细心的引导和指导。 五、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引发问题→ 分析推理,建立假说→ 设计实验,进行求证→实验探究,交流讨论→ 得出结论,分析结论→利用成果,解决问题 《创设情境,引发问题》 我们已经知道,当一种物质不发生化学变化时,无论它以哪种状态或形式存在,质量都是不变的,例如, 将一块铁变成铁丝、铁粉或铁水,它的质量都不变。那么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例如:木材燃烧完

【化学】备战中考化学综合题解答题压轴题提高专题练习含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 1.已知NaHCO3在270 ℃时完全分解为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而Na2CO3受热不分解。现有某工厂生产出的一批NaHCO3产品中混有少量的Na2CO3,某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测定该产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设计了下列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样品测定生成CO2的质量。 (1)NaHCO3俗称_______,本实验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C中盛放的物质是_______。 (2)若无装置E,在其他操作正确的情况下,_______(填“能”或“不能”)准确测定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3)在其他操作正确的情况下,不能将分液漏斗中的稀硫酸改为稀盐酸的原因是 ___________。 方案二:样品测定剩余固体质量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取一只洁净的坩埚,称得质量为21.2克,再向其中加入样品,称得总质量为41.2克; ②加热盛有样品的坩埚; ③将坩埚充分冷却,称量坩埚和剩余固体的质量; ④多次重复步骤②和③至恒重,称得坩埚和剩余固体的总质量为35.0克。 (4)实验时需要重复“加热、冷却、称量”操作多次,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写出NaHCO3完全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题意,计算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请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小苏打浓硫酸不能盐酸具有挥发性,D中的碱石灰既吸收生成的CO2,还会吸收挥发出来的HCl气体,使测定结果偏大使碳酸氢钠完全分解 2NaHCO3△ Na2CO3+H2O+CO2↑ 84% 【解析】 (1)根据NaHCO3俗称为小苏打解答,根据碱石灰会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2)根据E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进入D解答;(3)根据碱石灰是碱性干燥剂,盐酸具有挥发性进行分析;(4)根据实验时需要重复“加热、冷却、称量”操作多次,可以使碳酸氢钠完全分解进行分析;(5)根据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写出NaHCO3完全分解的化学方程式解答;(6)根据实验过程中减少的质量是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进行分析。(1)NaHCO3俗称为小苏打;碱石灰会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实验在用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碳之前,需要将气体干燥,C中盛放的物质是浓硫酸;(2)E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进入D,否则,若无装置E,在其他操作正确的情况下,不能准确测定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3)碱石灰是碱性干燥剂,盐酸具有挥发性,D中的碱石灰既吸

中考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

中考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 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①化学变化中的〝一定不变〞: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原子质量、元素种类、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一定不变;②化学变化中的〝一定改变〞;分子种类、物质种类一定改变;③化学变化中的〝可能改变〞:分子数目可能改变。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利用这一定律可以解释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及用质量差确定某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由此可以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元素。 三。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应用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数目相等,推断反应物或生物的化学式。 〔2〕某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可求出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四。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①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 ②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③表示反应物、生成物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关系。 五。化学方程式定义

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书写原那么:①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书写方法:①正确书写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②配平化学方程式,然后将连线改为等号;③注明化学反应的条件及生成物的状态等。 六。纯净物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有关纯净物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比较简单,但解题时要把握好三个要领,抓住三个关键,注意一个事项。 三个要领: 〔1〕步骤要完整; 〔2〕格式要规范; 〔3〕得数要准确。 三个关键: 〔1〕准确书写化学式; 〔2〕化学方程式要配平; 〔3〕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本卷须知: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要注意单位统一〔必须是质量单位,如果给出体积需根据密度换算成质量〕。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及生成物质量的实验测定,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守恒的原因;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能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验事实,能推测物质的组成。 (3)提高学生实验、思维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的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分析,学会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品质及合作精神; (2)使学生认识永恒运动变化的物质,即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的道理。渗透物质不灭定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二、重点、难点:对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什么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 [引入]: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先裂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新分子再聚集成新物质(边讲解边板书)。这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变化,在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而原子本身在化学变化前后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重新组合。因此在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并没有发生变化。这是从质的方面来研究化学变化,今天我们就从量的方面来研究、分析化学变化。 [板书]:一、质量守恒定律 [讲解]: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那么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增加、是减少、还是不变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探讨。 [演示]: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

1、观察记录 反应前物质总质量为_______g,反应后物质总质量为_______g。 2、书写反应文字表达式 3、实验结果分析: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_______。 总结: 思考:通过以上几个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板书]:实验二:Fe与CuSO 4 的反应 [实验]:演示课本第91页:实验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思考。 [总结板书]:a.现象:有蓝色变成浅绿色,反应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b.结论:反应物的总质量=生成物的总质量 c.表达式:CuSO 4+Fe→FeSO 4 +Cu [讲解]:在这个实验中,最后天平仍处于平衡,说明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相等,从众多实验事实中得出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的共性。 [板书]: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演示]:盐酸与碳酸钠的反应镁条的燃烧 [实验]:演示课本第92页:实验5-15-2 [提问]: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目的意图]:(不失时机,再次提问)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实质(从宏观-微观分析说明)上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有条件的话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分析原因。) [总结板书]:2、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没有发生变化,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发生变化。 ㈡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提问]:镁条燃烧后,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比镁条增加了,蜡烛燃烧后完全消失了,这些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 [目的意图]:启发学生思考,组织讨论,由学生做出正确的解释。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质量守恒定律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重难点:对质量守恒定律涵义的理解和运用。 【课前预习】 1.托盘天平的使用:使用天平时,首先要检查__________,称量时,称量物放在_____,砝码放_____。砝码要用______夹取。 2.写出两个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境导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泪”哪去了呢,消失了吗? 二、自主探究: (定量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有没有变化呢? 【猜想】。 【阅读】课本P90、91实验。 ▲注意:白磷着火点低易自燃,且有剧毒,实验中要用镊子夹取,切不可用手直接取用。【实验探究】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结论】 【反思评价】 1.方案一中,锥形瓶底部的细沙在何作用?为什么在玻璃管一端系一个小气球?如果不系,会有什么后果? 2.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参加 ..的各物质的,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3.冰融化后,得到水的质量与原来冰的质量相等,这个变化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 【提出问题】质量守恒定律是否对任何化学变化都适用呢? 【猜想】。 92

进行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需在体系中进行。 【交流讨论】课本P93讨论中的三个问题 【阅读&思考】阅读课本P93第一段,思考以下问题: 1.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是因为,所以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2.在化学反应前后哪些量肯定没有变化,哪些量一定发生变化,哪些量可能发生变化?【归纳小结】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参加 ..的各物质的,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2、解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有“五个不改变,两个一定变,一个可能变”: ■注意:①反应物的总质量是指参加反应的;②质量守恒定律的前提是化学反应。③所有化学反应均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若有形式上不遵守质量守恒的情况,一定是有某些物质被遗漏或逸散到空气中。) 3、应用: ⑴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求反应中某物质的质量。 例:12.4g磷完全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28.4g,消耗氧气________g ⑵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物质的化学式。 例:硝化甘油(C3H5N3O9)可用于治疗心绞痛,因为它在人体内被缓慢氧化生成A气体:4C3H5N3O9+5O2=12A+12CO2+10H2O,则A的化学式为() A.NO B.NO2 C.N2 D.N2O 解析:本题的思维切入点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中考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综合题练习题附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 1.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做Fe和CuSO4溶液反应实验时,发现生成Cu的同时有气泡产生。为了进一步探究有气泡产生原因,做了如下实验: ①取8.5gFe粉放入一定量的CuSO4中,反应完成后,滤出固体,洗涤、干燥后称量,固体质量为9.2g。 ②将该9.2g固体与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充分反应,消耗盐酸50.0g。根据实验绘制如如图所示反应时间与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关系图。根据提供的有关数据进行下列计算和分析: (1)根据图象可知,步骤②与稀盐酸反应的Fe的质量为_____。 (2)步骤①与CuSO4反应的Fe的质量为_____。 (3)步骤①与CuSO4反应的Fe的质量及步骤②与盐酸反应的Fe的质量之和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所取的Fe的质量8.5g。 (4)由上面实验的数据分析得出:Fe和CuSO4溶液反应,有气泡产生原因_____。 【答案】2.8g 5.6g <因为少量的铁与硫酸铜溶液中的酸性物质发生了反应(硫酸铜溶液呈酸性,少量的铁与其反应 【解析】 【详解】 (1)设与稀盐酸反应的Fe的质量为x,盐酸的质量为w 22 Fe+2HCl=FeCl+H 56732 x w0.10g 56732 == x w0.10g 解之得:x=2.8g;w=3.65g; 答:与稀盐酸反应的Fe的质量为2.8g; (2)设与CuSO4反应的Fe的质量为y, 44 Fe+CuSO=FeSO+Cu 5664 y9.2g-2.8g 5664 = y9.2g-2.8g

解之得:y=5.6g; 答:与CuSO4反应的Fe的质量为5.6g; (3)与CuSO4反应的Fe的质量及与盐酸反应的Fe的质量之和为:2.8g+5.6g=8.4g<8.5g;(4)在Fe和CuSO4溶液反应实验时,发现生成Cu的同时有气泡产生,而且与CuSO4反应的Fe的质量及与盐酸反应的Fe的质量之和<8.5g,说明有少量Fe与CuSO4溶液中的酸性物质发生了反应,产生了氢气。 2.铁及其合金是日常生活最常用的金属材料,用途非常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是一包烤花生的图片,袋内的脱氧剂对食品保质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取少量脱氧剂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脱氧剂的作用原理是其中的铁粉与氧气、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据此判断脱氧剂对食品具有防腐保鲜作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脱氧剂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b.脱氧剂吸收水分,使食品保持干燥 c.脱氧剂吸收氧气,防止食品发生缓慢氧化 (2)洗相液中含有较多的硝酸银,通常使用铁将其置换出来,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上主要利用一氧化碳高温还原赤铁矿(主要成分为氧化铁)来炼铁,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10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______________t。(结果保留1位小数) 【答案】固体部分溶解,有气体生成,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4Fe+3O2+ 6H2O4Fe(OH)3bc Fe+ 2AgNO3 == 2Ag+ Fe(NO3)2Fe2O3+3CO 2Fe+3CO2 583.3 【解析】 (1). 由题中信息可知,脱氧剂的主要成分有铁,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观察到固体部分溶解,有气体生成,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2). 铁粉与氧气、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3O2+ 6H2O高温4Fe(OH)3 (3).脱氧剂对食品具有防腐保鲜作用的原因是脱氧剂吸收水分,使食品保持干燥、脱氧剂吸收氧气,防止食品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 (4).铁的活动性比银强,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方程式为:Fe+ 2AgNO3 == 2Ag+ Fe(NO3)2 (5).一氧化碳有还原性,高温下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

中考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易错能力提升卷含答案

中考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易错能力提升卷含答案 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 1.过氧乙酸(C2H4O3)是常见的消毒剂。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氧乙酸中含有O3分子B.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1.6% C.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g D.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 2:4:3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镁条的质量等于它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 B.蜡烛燃烧时逐渐变短,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D.12 g碳和16 g氧气反应,可生成28 g二氧化碳 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通过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是生成物B.测得反应后丁的质量为4g C.乙可能是催化剂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待测值为0.6 B.此反应可表示为:丙+丁→甲 C.反应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1:2 D.甲一定是化合物 5.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

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 8 32 5 4 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 16 X 5 24 A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 .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甲、丁两物质反应前后质量变化之比为2:5 D .X 值为28 6.以下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对图示反 应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 A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含有三种元素 B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 D .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1 7.2018 年 10 月 28 日,我国首艘国产航母第三次试海成功。用到的金属钛主要通过下列 反应制得: ①2FeTiO 3+6C+7Cl 2═2X+2TiCl 4+6CO ,②TiCl 4+2Mg ═Ti+2MgCl 2.则 X 的化学式为( ) A .FeCl 3 B .FeCl 2 C .Fe 2O 3 D .FeO 8.对于复分解反应:X+2NaOH=2Y+Cu (OH )2↓,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相对分子质量大小:X Y > B .X 一定是2CuCl C .Y 可能是2H O D .Y 可能是24Na SO 9.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 A .AlO ﹣﹣氧化铝 B .2N ﹣﹣2个氮元素 C .H +﹣﹣1个氢离子 D .Cl 2﹣﹣2个氯原子 10.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B .该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C .参加反应的“ ”和“ ”分子个数比为2:3 D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11.过氧乙酸(C 2H 4O 3)是常见的消毒剂。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中含O 3分子 B .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4:3 C .分子中有9种元素 D .碳的质量分数为2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