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

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

《政治生活》核心知识提示

1、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表现:1)平等地享有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2)平等地履行宪法、法律规定的义务。

3)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1)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①在我国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②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③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④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2)怎样坚持这一原则?

①要权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我们既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又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②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1)为什么?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

2)怎样做?公民在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时,要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这是公民爱国的表现。

3、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首先,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其次,有助于决策者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再次,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最后,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关心公共生活的政治责任感

4、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

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制度

5、公民行使民主监督权的意义:

(1)有利于消除腐败现象,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2)有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6、正确行使民主监督权:(如何正确行使民主监督权)

一方面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另一方面,必修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7、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的区别?)

(1)是否遵循法律、法规(2)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3)是否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4)是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8、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如何体现政府的职能?)

(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内容:政府担负着保卫国家的独立与主权,保护公民的生命安全及各种合法权益,保护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和合法财产不受侵犯,保障人民民主,协调人民内部矛盾,惩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等职能。目的: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内容: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目的: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经济调节---统筹规划,总体部署(即制定和实施经济计划),合理运用税收、利率、信贷、汇率、物价等经济杠杆,引导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如现在实行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市场监管----加强对市场的监督、管理,加大对违规经济行为的查处、打击力度;

社会管理----制定并完善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

公共服务----信息引导,政策支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如健全社保制度,建立并完善预警机制)

(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一是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如全国道德模范表彰);二是组织和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如举办2008年奥运会)。目的: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4)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①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基础、文化、卫生)②提高医疗保健水平(农村合作医疗、计划免疫)③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城市最低保障、社会福利、失业、下岗再就业)④控制人口增长,促进优生优育⑤保护公共环境、防治污染

⑥就业。目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建设

9、我国政府的宗旨和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1)宗旨:为人民服务

(2)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注意:我国正在建设服务型政府,其根本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10、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和要求:

(1)必要性: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2)意义:①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②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③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④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3)具体要求:

①合法行政。②合理行政。③程序正当。④高效便民。⑤诚实守信。⑥权责统一。

11、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怎样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

途径:(1)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2)建立权责明确的执法体制,促使行政权力授予有据、行使有规、监督有效;(3)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4)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权责统一,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政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1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的原则(如何体现民主集中制?)

含义:指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表现:

①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②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只有人民代表大会才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大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③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为什么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1)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2)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3)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4)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13、中国共产党的的性质、宗旨:

(1)性质: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同时也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决定的。

(4)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意义:

①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②才能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③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14、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如何体现党的执政方式?)

(1)科学执政:就是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民主执政: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2)关系: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3)坚持党的领导,要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注意;懂得党的性质、宗旨;理解党的执政方式并能联系实际分析说明。

15、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1)民族平等含义:是指各民族具有同等的地位,都依法平等的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平等的履行应尽的义务。(首要原则)

(2)民族团结含义:是指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重要性: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重要原则)(3)各民族共同繁荣含义: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重要性:各民族共同繁荣是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根本原则)

(4)民族原则之间的关系:三者互相联系、不可分割。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是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注意:我国的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16、联合国的宗旨、原则、作用

宗旨:简单说,就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确保非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

作用:

(1)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2)局限性:如何适应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面临诸多挑战,改革任重道远。

17、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

(1)国际关系的含义(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及内容(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

(2)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竞争、合作、冲突。

(3)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国家利益世界决定国际关系的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则可能使国家间发生分歧或引起摩擦乃至冲突。由于各国的国家性质与追求的国家利益不同,执行的对外政策不同,国家间矛盾和利益交织,使国际关系纷繁复杂。

(4)如何协调国家间的利益:任何国家都不应以维护国家利益为理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内政,这是非正义的、错误的。

(5)在国际关系中,我国必须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国家利益

①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是对外活动的目的。

②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维护我国国家利益就是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正当性和正义性。

③我国国家利益的主要内容: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

注意:能运用这一考点分析中俄、中美、中日、中欧、中法关系,特别是我国政府的外交政策和对国际问题的态度、对策、行动,如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等。

18、我国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

(1)我国外交政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决定因素:我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9、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①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②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③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④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0、处理国际(外交)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它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把握政治生活的主体让主观题变得更容易

一轮复习完成后,对于《政治生活》好多学生感到知识凌乱,不成体系,因此无论是知识学习还是做题运用都感到不好把握。其实在《政治生活》中,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性质、权责、原则等,涉及到不同的知识,因此,抓住主体这个关键信息,才能调动起相关知识来描述、阐释、论证和探讨。因此,明确不同主体是答好政治生活主观题常见题型的关键。

下面就结合政治生活中“公民”、“政府”、“政党”这几个常用主体来谈一下如何让这个模块的主观题解决变得更容易。

一、知识连连看

主体一:公民——在材料中常见的称谓变化:市民、居民、网民、农民、农民工、外来务工人员等。

连连知识点:

①在我国公民依法享有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而且享有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②公民的政治权利主要有三方面: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同时把握各个权利的含义、地位等。

③公民的政治义务主要有四方面: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④公民可以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主要是指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这也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⑤公民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都有一定的方式和意义。

⑥公民享有权利、履行义务,即参加政治生活必须坚持三原则:即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⑦公民应该在享受政府管理和服务的同时,要了解政府、相信政府、支持政府、求助于政府、监督政府;

温馨提示:公民之所以能够享有权利、履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其根本原因都是:我们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主体二:政府——在材料中常见的称谓变化: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包括中央政府(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政府是行政部门,一般代表国家。

连连知识点:

①政府的性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②政府的职能:政府主要有四方面职能,即保卫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政治职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经济职能)、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文化职能)、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服务职能)。

③政府的宗旨和原则: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原则是对人民负责。

④政府为了对人民负责,必须依法行政、坚持科学民主决策。

⑤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接受监督,为此需要建立和健全监督机制、完善监督体系。

⑥政府要树立权威,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温馨提示:在政府这一单元,都是围绕政府和人民的关系而讲的,因此政府

之所以做到这些,也是因为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

民是国家的主人。

主体三:政党——在材料中常见的称谓变化:中共中央、党中央、省委、市委、县委、乡党委、党组织等。

连连知识点:

①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是执政党、是领导核心。

②性质和宗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③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并把握各自含义及之间关系。

④指导思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其中重点把

握三个代表。⑤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实质,是代表人民掌握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⑥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是政治上领导、组织上各自独立、法律上平等、事业上合作的友党关系。

二、方法与技巧

1、审主体,定范围。是谁在干什么,先区分是国内现象的,还是国际问题的,从而找准知识立足点,是放在前三个单元,还是用第四单元的知识回答。若是有关国内现象的问题,则需要更细一步审清主体,主要是分为公民、政府及其他国家机关尤其是人大、政党以及民族和宗教这几类。

2、找内容,联知识。主体审准确之后再找内容,即主体在干什么,是措施,还是意义,找准内容之后迅速提取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然后与材料相结合,理顺答题思路。

温馨提示:

1、无论是在谈哪种主体,不要忘了先从国家性质这个点来切入,因为国家

性质决定上述提到的这些主体的一切活动。

2、运用相关的热点时政术语作为最后的归纳小结,可以为你的答案锦上添

花。

7.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7.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懂得我们伟大祖国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 明确我国已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 明确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2)能力目标 本课教材涉及一些学生已学过的历史和地理知识,帮助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获取新知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处理民族关系问题,既是一个国家的重大问题,又是我们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使学生懂得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要从现在做起,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与不同民族的同学团结友爱、和睦相处,逐步自觉地承担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得历史使命。【教学重点】 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原则 【教学难点】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 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师:正如歌曲中所唱:56个星座56枝花,56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各族人民情同手足,休戚与共,形成了亲密团结的关系。这与我们的党和国家所坚持的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政策密不可分。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多媒体课件显示标题:7.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新课教学

教师提问:刚刚大家听了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爱我中华》,请大家结合歌词,联系实际,想一想歌曲反映了什么? 学生活动: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歌曲反映了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 2.我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建设我们的伟大祖国。不仅现在如此,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开始,我国各族人民就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巨大贡献。可以说,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教师提问:为什么说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学生活动: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播放多媒体,从四个方面说明我们伟大祖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我们的伟大祖国 各族人民共同 ?开拓了祖国辽阔的疆域; ?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和文化; ?捍卫了祖国的独立和尊严; ?参加了推翻“三座大山”的革命,建立了新中国。 教师活动:大家知道,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我们伟大的祖国,同时,各个民族也在进行着不断的融合。那么,在长期的融合过程中,我国形成了怎样的民族关系?不同民族之间的关系是不是一成不变的呢?请大家思考并回答这个问题。 学生活动: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很显然,咱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事物总是要变化发展的。我们的民族关系也是如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民族关系是不同的。在旧社会,剥削阶级掌握国家政权,民族关系,尤其是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表现为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我国消灭了剥削阶级,人民当家作主,也就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剥削的阶级基础,因此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其实歌曲《爱我中华》也反映了这一点:3.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综上所述,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原则确立的依据有以下三点: 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原则确立的依据

民族团结心得体会200字通用5篇

民族团结心得体会200字通用5篇民族团结心得体会200字篇1 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是平等、互助、共同繁荣新型的民族关系,有别于历代的剥削阶级民族关系,它的实质是努力实现各民族间的事实上的平等。由于历史、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地理环境等因素,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上相对落后,教育、文化事业发展处于弱势地位。为了真正实现各民族之间的平等、互助、共同繁荣发展,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缩小各民族之间事实上的差距,包括适当放宽少数民族高考分数的政策,使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得到扶持和帮助,加速发展教育和文化事业,进一步实现民族间的平等发展。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对于加强中国的执政地位、加强国家的统一稳定、加强中华民族的团结发展共同繁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党的民族政策对于民族平等和团结的论述。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宁、斯大林捍卫和发展 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人,把马克 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的具体国情、民族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提出 了一系列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成功地解决了中国的各民族问题,取得了一系列民族工作 成就。列宁认为:除了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民族之外,还有许多很弱小和经济十分不发达的民族,民族差别将长期存在,要帮助以前受压迫的民族达到事实上的平等,对少数民族多让步一些,多温和一些,对于历史上由于阶级压迫而造成的差别要用“赎罪”的心态来解决。斯大林 也提出了关于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的思想。毛泽东、周恩来提出来并强 调国家统一、民族平等、民族繁荣的思想。周恩来指出:“我们对各民族既要平等,又要使大 家繁荣。”“各民族繁荣是我们社会主义在民族政策上的根本立场。”。毛泽东指出:“国家 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事业必定要取得胜利的基本保证。” 在阶级社会里,民族关系的实质是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现阶段的民族关系是民族间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在这种前提下,“遇到民族平等与经济效率的矛盾时,才能在权衡中统 筹兼顾、稳步前进,在平等的社会中提高效率,在有效率的经济中促进平等,使各民族充分实 现政治平等又更好地实现经济发展;在民族发展中遇到民族间或民族地区单间竞争与互助问题时,才能使竞争与互助在协调中相互促进,使竞争机制和扶持(少数民族)政策在一段时期并存,让 少数民族在竞争浪潮中逐步适应起来,让少数民族在竞争互助中共同发展。”[3]。社会主义时

优质课教案: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河南省教育系统优质课教案 第七课第一课时: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洛阳市第一中学陈柯宇 一、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识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②明确我国已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③明确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这三项基本原则是相互 联系、不可分割的。 【能力目标】 ①让学生学会用唯物辨证的思维来观察问题,认识问题,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引导学生利用已有历史、地理知识,深入学习本课。帮助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去获取新知识、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生要懂得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要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与不同民族和睦相处,担负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历史使命,以及树立维护中华民族团结繁荣富强的坚定信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处理我国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相互关系 三、教学方法 综合运用情景导入法、自学阅读、讨论法、设置悬念思考法与教师启发相结合。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导入新课】 课件演示:播放背景音乐:《爱我中华》,展示我国少数民族风情图 片 教师设问:任何国家都是由一定的民族组成的。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的重要国情之一。那么,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呢?其中有多少民族被称为少数民族? 【新课教学】 一、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教师设问:“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在我国历史上,各民族人民都为祖国的各个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大家能说出一些少数民族的著名人物或者贡献吗? 学生展示资料(略) 教师总结:同学们搜集的资料非常丰富,老师也找到了一些常识性的资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课件演示: ①北魏统一北部中国的历史图片、孝文帝改革、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开拓祖国疆域、发展祖国经济和文化); ②郑和(回族)下西洋的历史壮举、路线图、郑和宝船等图片(——发展经济和文化); 引入民族元素,创设课堂教学环境,结合学生所了解的有关民族的基本知识,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前布臵预习任务,此时可以抽选学生上讲台进行展示。内容可以为图片、视频、文字或者口述故事等。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教材分析】 本框题是思想政治必修②政治生活模块第三单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第一框的内容。《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了解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这三项原则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本框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民族领域的体现,是学习民族问题的起点,对学习下一框民族制度有铺垫的作用。 【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对民族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另外,本课涉及一些学生已学过的历史和地理知识,这些都为本框学习准备了知识基础。但这这些知识都是比较浅显,不能形成一定的体系,因此,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再展示一些图片,播放相关录像等创设情景,引起学生的兴趣,深入学习本课。设置悬念,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求知欲。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识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 2、明确我国已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3、明确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这三项基本原则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能力目标: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原则,坚持了从实际出发,适合我国国情。让学生尝试用唯物辨证的思维来观察问题,认识问题,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利用已有历史、地理知识,深入学习本课。培养学生善于将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不断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要懂得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要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与不同民族和睦相处,逐步自觉地承担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历史使命。树立维护中华民族团结繁荣富强的坚定信念。 【重点难点】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相互关系

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

《政治生活》核心知识提示 1、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表现:1)平等地享有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2)平等地履行宪法、法律规定的义务。 3)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1)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①在我国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②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③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④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2)怎样坚持这一原则? ①要权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我们既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又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②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1)为什么?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 2)怎样做?公民在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时,要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这是公民爱国的表现。 3、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首先,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其次,有助于决策者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再次,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最后,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关心公共生活的政治责任感 4、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 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制度 5、公民行使民主监督权的意义: (1)有利于消除腐败现象,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2)有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6、正确行使民主监督权:(如何正确行使民主监督权) 一方面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另一方面,必修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7、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的区别?)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认识国情爱我中华1.2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第二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认识国情爱我中华1.2 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第二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教案粤教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认识国情爱我中华1.2 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第二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教案粤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认识国情爱我中华1.2 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第二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教案粤教版的全部内容。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 教材分析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关于民族问题学生通过历史的和地理的学习已经有一定的了解,同学们有对民族关系有一定了解.这些了解只是初步的了解,对于怎样处理民族关系,我国的民族政策,以及一些民族问题学生还不能很好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我国的民族概况、懂得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理解我国新型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如何巩固新型的民族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原则,坚持了从实际出发,适合我国国情,培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问题,认识问题,评价问题,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尊重不同民族风俗习惯,与不同民族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观念,逐步自觉地承担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使命。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

山东省威海市二中高中政治 政治生活 7.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山东省威海市二中高中政治 政治生活 7.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新人教版 必修2 一、温故知新 1、请描述我国的政党制度。 2、请说明我国的政党关系,多党合作的基础、基本方针、根本活动准则和重要机构。 3、请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党制度。 二、目标导航: (一)课程标准要求: 说明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社会主义 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形成了什么样的新型民族关系? 我国逐步形成了 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我国坚持 、 、 的基本原则。 (1)民族平等: 表现:①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 上的区别,绝无 之分。 ②我国各族人民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

的。 ③都依法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 (2)民族团结: 重要性: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的前提,是和的保证,是的基础。 (3)各民族共同繁荣: 原因:在、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这是由 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4)三原则之间的关系: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三项原则是、的。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 3、我们应该怎样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国家: (1)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这三项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增进民族团结经验交流发言稿4篇

增进民族团结经验交流发言稿4篇 民族团结是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各民族内部的团结。中国共产党处理民族关系问题的一项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增进民族团结经验交流发言稿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第1篇: 增进民族团结经验交流发言稿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精诚团结,才能易于世界,才能谋求进步和发展,因此我们需要团结,以绽放出更加询丽的光彩。我们的国家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的共同奋斗创造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和璀璨礼貌。新中国成立以后,党中央和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民族宗教工作,贯彻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为指导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以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建立“平等、团结、互助、进步”的新型民族关联。少数民族的发展事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没有少数民族的发展,就不可能有中华民族的振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中华民族是个大家庭,各族人民亲如兄弟姐妹。民族团结与进步,是社会主义民

族关联的主旋律,也是社会主义精神礼貌建设的重要资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教育,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就必须能够使维护民族团结成为良好的社会风尚,使每一个公民都能自觉地履行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神圣义务。在国家,党中央和全国各族人民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策大力的“倾斜”与帮忙下,新疆在2010年得到了新一轮援疆建设发展机遇。援疆的省份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深圳等,仅仅只用2年的时刻,新疆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换,一座座水电站和能源项目、一所所医院学校、一户户安居房屋拔地而起,充分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和经济发展放在优先位置。各个援疆省份确保一年一变化、五年见成效、十年大变样。并且始终坚持民生优先不动摇,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坚持不懈地办好老百姓的民生大事,重点抓好安居富民工程、双语教育。而且还牢牢把握民族团结这一生命线,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手拉手”活动,促进新疆与内地各族群众交往交流,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吐鲁番邮政局位于吐鲁番市绿洲路,市区住着维吾尔族、汉族、回族、哈萨克族、土家族、满族、蒙古族、等七个多个民族,全局各族邮政员工负担着整体

名校名题-《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一、单项选择题 1.(2019成都经济开发区实验中学)2017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各项事业跨越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绩。这离不开党中央的英明决策,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的真情帮助和自治区各族干部群众的不懈奋斗。内蒙古发生巨变的原因有() ①自治区拥有了高度自治权 ②坚持宗教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③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坚持了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调动少数民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进步,故题肢③说法正确;内蒙古发生巨变,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的真情帮助和自治区各族干部群众的不懈奋斗,这是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体现,题肢④说法正确。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拥有一定的自治权,但并非拥有高度自治权,题肢①错误;坚持宗教独立自主自办原则与内蒙古发生巨变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题肢②排除。故答案为:D 2.(2019南宁市第二中学)毛南族人口较少,主要分布在广西西北部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历经30年扶贫开发,该县贫困发生率已由77%减少到目前的15%,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是1987年的27倍和40倍。这表明() A.扶贫开发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 B.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C.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充分享有自治权 D.民族区域自治保障了少数民族利益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历经30年扶贫开发,该县贫困发生率已由77%减少到目前的15%,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是1987年的27倍和40倍,表明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B符合题意。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是少数民族自力更生,实现本民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A错误。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享有自治权,C错误。材料侧重于通过扶贫开发,减少了该县贫困发生率,实现了该地区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加,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3.(2019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以来,全区各族干部职工走进农牧区社区,和各族群众结亲交心、办实事做好事,让各族群众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感受到了广大干部职工的作风转变。这有利于() ①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②体现民族区域自治原则的优越性 ③巩固社会稳定的前提、国家统一的基础 ④维护和实现民族地区的高度自治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民族政策。②选项的表述与题意不符,排除。④选项表述错误,特别行政区实施高度自治。题目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全区各族干部职工走进农牧区社区,和各族群众结亲交心、办实事做好事,让各族群众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感受到了广大干部职工的作风转变。这一做法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有利于巩固社会稳定和国家的统一;故① ③入选。故答案为:C 4.(2019宾县第一中学)“直过民族”特指新中国成立后,未经民主改革,直接由原始社会跨越几种社会形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近两年来,云南省精

《民族平等》教案

民族平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平等一员,具有同等的地位。在国家社会生活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对事实材料的分析,培养学生辨证思维的能力;在合作探究中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并且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分析有关的政治现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事实依据体会民族平等的重要性,认同拥护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应坚持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能珍惜和自觉维护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 教学重点 民族平等政策的含义及具体表现 教学难点 让学生懂得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也是我们党和国家处理国内民族问题的根本政策,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基石。民族平等是我国建立和谐社会、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 导入新课:新疆各民族图片导入。 教师: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平等一员,具有同等的地位。在国家社会生活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今天

我们就来了解什么是民族平等?民族平等表现在哪些方面? 讲授新课: 一、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观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制定民族纲领和民族政策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不论大小,发展程度高低,一律平等。民族平等是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解决民族问题、处理好民族关系的一个总原则。 二、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政策 民族平等包括三层含义: 一是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居住地域大小,经济发展程度如何,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是否相同,政治地位一律平等; 二是各民族不仅在政治、法律上平等,而且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所有领域平等; 三是各民族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享有相同的权利,承担相同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三、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政策核心内容: 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 国内民族完全平等。民族虽然人口有多有少,社会发展程度有高有低,但决不能以此来划分民族的优劣、贵贱。在地位、权利和义务上都应该是平等的。 各民族履行相应的义务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声亮剑三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声亮剑三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声亮剑一篇各民族共同奋斗,绘就了精彩的时代画卷。在云南省贡山县独龙江乡,千余户村民全部住进新房,所有自然村通硬化路,通信网络全面覆盖,特色产业遍地开花,独龙族实现了整族脱贫。独龙族的今昔巨变,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少数民族一步跨千年的生动实践,成为各民族共同奋斗的一个缩影。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13个方面系统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显著优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先民胼手胝足、披荆斩棘,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共同书写了我们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了我们灿烂的文化,共同培育了我们伟大的精神。近代以后,面对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各族人民共御外侮、同赴国难,

抛头颅、洒热血,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伟大史诗。在百年抗争中,各族人民血流到了一起、心聚在了一起,共同体意识空前增强,中华民族实现了从自在到自觉的伟大转变。可以说,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 人心所归,惟道与义。新中国成立-多年来,我们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我们党把民族平等作为立国的根本原则之一,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开辟了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的新纪元。党的十八大以来,就民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7年来,民族地区累计减贫2500多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1%下降到4%,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广泛拓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新时代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生动写照,也是新时代民族工作创新推进的鲜明特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声亮剑二篇很荣幸今天能参加这个主题演讲,我的演讲题目是铸高尚师德树人格丰碑。法国作家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

《促进民族团结》知识清单

7.1 促进民族团结(知识清单) 1.我国的民族国情(现状) (1)我国的民族概况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组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2)我国的民族分布格局 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基本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分别是什么?(1)方针: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3.民族平等的表现? ①在我国,各民族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 ②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 4.★为什么要维护民族团结? ①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②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 ③我国各族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压力,直面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④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⑤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 5.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共同繁荣?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6.为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党和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①经济: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如: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 ②民生: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口号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民族区域自治口号 篇一:民族团结宣传标语 民族团结宣传标语 1、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加强清真食品监督管理 2、加强党的领导是处理好民族问题的根本保证 3、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 4、民族区域自治法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法律 5、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发展 6、发展民族教育提高全民素质 7、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 8、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互助,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9、维护少数民族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少数民族公民的根本利益 10、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各民族互相离不开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12、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13、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 14、加强民族团结,振奋民族精神 15、坚持民族平等团结是党的一项基本原则和政策 16、加快经济发展步伐,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17、坚持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18、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19、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0、高举民族团结旗帜,共同迈向小康社会 21、与时俱进,科学发展,开创民族团结新局面 22、增进民族团结的情谊、宣讲民族团结的事迹、干好民族团结的事业、争当民族团结的楷模 23、中国共产党是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24、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25、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26、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 27、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的东河民族大家庭而努力奋斗 28、维护民族团结,构建和谐东河 29、各民族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部编版精品教案《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高中政治必修二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 2、懂得我们伟大祖国是全国各民族共同缔造的 3、明确我国已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明确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这三项原则相互联系、 不可分割。 5、我们应该如何巩固新型的民族关系? 【能力目标】 根据学案提示问题联系现实生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 1、处理民族关系问题,既是一个国家的重大问题,又是我们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使学生懂得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要从现在做起,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与不同民族的同学团结友爱、和睦相处。 2、自觉地承担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历史使命,用实际行动捍卫维护民族团结、爱我中华的光荣使命。 【教学重点】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自制学案。 【教学方法】启发式、探究式教学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爱我中华》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教师抛出问题: 1、《爱我中华》这首歌反映了我国目前怎样的民族状况? 2、当今时代,结合课本P71案例以及你所了解的事例,谈一谈社会主义的新型民族关系是怎样的? 二.新课讲授 学生代表发言。

【师】我们56个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一方面是因为新中国成立后铲除了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阶级根源,也得益于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板书)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板书) (知识梳理)一、民主平等(1)含义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 (2)原因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基本观点;各民族都对人类历史发展做过贡献;在我国,各民族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平等一员。 (3)表现 A、政治权利、社会地位上平等。B、发展经济、文化方面平等。C、使用自己语言、文字上平等,保持或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 材料一:比较汉族和少数民族人大代表、人大副委员长和政协副主席的的比例 材料二:中央财政对西藏的支持 自2021年来,中央财政补贴西藏财力累计近20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国家对西藏的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100亿元,建成了以青藏铁路为标志的一大批关系到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项目,促进了西藏经济的发展。 材料三:政协会议上少数民族语言翻译 一支由会说藏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哈萨克族、彝族和壮族的少数民族翻译队伍在全国政协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服务。 (教师)三段材料分别体现了什么原则? (学生)政治平等、经济平等、文化平等 (知识梳理)二、民族团结 (1)、含义各民族在平等的基础上联合起来,为反对共同敌人,实现共同目标而奋斗 (2)、意义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力的强弱与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前途密切相关,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各民族大团结是我国统一、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 (知识梳理)三、各民族共同繁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