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燃机教案示例之一

内燃机教案示例之一

内燃机教案示例之一
内燃机教案示例之一

内燃机教案示例之一

(一)教学目的

1.常识性了解汽油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2.常识性了解柴油机与汽油机在构造和工作过程中的异同点。

3.常识性了解四冲程内燃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二)教具

内燃机示教模型(带电源),教学挂图。

(三)教学过程

1.复习

什么是热机?

2.引入新课

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水加热,由于燃料在试管外燃烧,热量损失较大,内能的利用率较低。能不能把燃料移到内部去燃烧,来获得更大的动力?

3.进行新课

板书:第三节内燃机

内燃机:燃料在气缸内燃烧的热机

(1)汽油机

最常见的内燃机,以汽油或柴油为燃料,分别叫做汽油机和柴油机我们首先介绍汽油机

板书:

一、汽油机:用汽油作燃料的内燃机

①构造(出示模型或挂图。边指示边讲解)。

进气门,排气门,火花塞,气缸,活塞,连杆,曲轴。(介绍名称的同时,介绍各部分的功能)

冲程:活塞从气缸一端运动到另一端叫做一个冲程

②工作原理。

(边动作边讲解,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活塞、气门、连杆、曲轴的动作情况)

内燃机的工作过程以一个循环为一个单元,一个循环又分为四个冲程

开始工作前,活塞位于气缸上端,进、排气门均关闭。工作时,活塞由上向下运动,进气门打开,排气门仍关闭。由于缸内体积增大,压强减小,空气和汽油的混合气体被吸入气缸。这是第一个冲程

板书:吸气冲程

活塞运动到最下端,就开始转为向上运动。这时进气门、排气门都关闭,混合气体被强行压缩,使气体的温度升高,压强增大。这是第二个冲程

板书:压缩冲程

压缩结束时虽然温度较高,但未能达到燃料的燃点。在压缩冲程结束的瞬间,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使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由上向下运动,通过连杆带动曲轴转动。实现了内能向机械能的转化。这是第三个冲程

板书:做功冲程

做功冲程结束,活塞继续由下向上运动,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燃烧后的废气被活塞推出缸外。这是最后一个冲程

板书:排气冲程

此后,活塞又由上向下运动,从此进入下一轮循环。

③能的转化。

教师:汽车在开动前,是如何使内燃机起动的?

学生:接通电源,开动“马达”。

学生:用手“摇车”。

教师:“马达”也好,“摇车”也好,都是为了给内燃机输入能量,通过外力先使飞轮和曲轴转动起来,由曲轴通过连杆带动活塞运动,消耗机械能来帮助内燃机完成吸气、压缩两个冲程内燃机一旦开始做功,内能就会转化成曲轴的机械能。这时曲轴获得的机械能一部分通过做功,一部分通过飞轮(与曲轴相连的质量较大的轮子)保存起来。然后依靠飞轮的

惯性再反过来向外输出带动曲轴转动,靠消耗飞轮的机械能完成排气以及下一循环的吸气、压缩。这样内燃机就可连续工作下去了。

板书:在做功冲程燃气对活塞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其余三个冲程靠消耗飞轮的机械能来完成

(2)柴油机

板书:

二、柴油机:用柴油作燃料的内燃机

柴油机与汽油机有共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

①柴油机与汽油机的相同点:都是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都要经历四个冲程

②柴油机与汽油机的不同点:

构造方面:柴油机没有火花塞,而在相应位置上安装的是喷油嘴。

工作过程上:

吸入的气体不同(汽油机吸入的是什么?柴油机吸入的只是空气);

压缩情况不同(问:汽油机压缩冲程末温度、压强多大?柴油机压缩冲程末,气体体积要小得多。所以压强更大,温度更高,这个温度早已超过了柴油的燃点);

点火方式不同(汽油机靠火花塞点火。柴油机由于压缩气体温度已超过柴油燃点,从喷油嘴喷入雾状柴油便可立即燃烧。这种方式称为压燃式);

用途方面:柴油机比汽油机便宜,但汽油机一般比柴油机轻巧,所以汽油机通常用在飞机、小汽车、摩托车及一些小型农用机械上。而柴油机一般用在舰船、载重汽车、拖拉机、坦克以及发电机等大型设备上。

4.小结(略)

5.布置作业

(l)简述四冲程内燃机的工作过程。

(2)回答下列问题:

①内燃机的四个冲程顺序能颠倒吗?为什么?

②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往复运动几次?曲轴转动几周?

变世界的热机【学案】2.2 内燃机

2. 内燃机 【学习目标】 1、知道四冲程内燃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通过分析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构造和构造过程的异同。 自主学习 1、内燃机:的机器叫内燃机。 活塞式内燃机: 分类:它主要有和。 2.结合了解汽油机的构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 3.内燃机工作原 理。 4、内燃机的工作过程:内燃机的每一个工作循环分为 四个阶段:、、、。 交流讨论: 内燃机的工作过程表

汽油机和柴油机构造及工作过程比较 展示提升 1.在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哪些冲程发生了能量的转化?哪个冲程使汽车获得动力?哪个冲程排出了汽车的尾气? 2、柴油机经过()个冲程,飞轮转1周,若某柴油机转速是1200r/min,则在一分钟内这台柴油机经过()冲程,其中做功冲程出现了()次. 课堂达标 1.如下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示意图,其中属于做功冲程的是()

2.下列流程图是用来说明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及涉及到的主要能量转化情况.关于对图中①②③④的补充正确的是() A.①做功冲程②内能转化为机械能③压缩冲程④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①压缩冲程②内能转化为机械能③做功冲程④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①做功冲程②机械能转化为内能③压缩冲程④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①压缩冲程②机械能转化为内能③做功冲程④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图2表示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各冲程的示意图,它们正确的排列顺序为() A.甲、乙、丙、丁 B.丁、丙、乙、甲 C.甲、丙、乙、丁 D.甲、丁、乙、丙 4.关于热机,下列说法是正确的:() A.汽油机顶部有喷油嘴,柴油机顶部有火花塞。 B.柴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将柴油和空气的混合气吸入气缸。 C.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 D.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5.以内燃机为动力的各种机械,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从轮船、火车, 到拖拉机、摩托车等,它们的动力大都来源于内燃机,它们虽然在构造上略有差异,但工作原理都是一样的.下面对内燃机的有关叙述, 错误的是( ) A.内燃机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B.内燃机用水冷却,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C.它排出的废气无污染,是一种环保型的机器 D.内燃机靠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做功 6.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是由四个冲程组成,如右图所示是表 示 汽油机的______冲程,汽油机在某次工作时消耗汽油0.2 kg, 这些汽油完全燃烧放出_______J的热量;汽车汽油机工作过程 中, 水箱中的水温度会升高,这是通过_______的方式使水的内能增加。(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

初中音乐《彩云追月1(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彩云追月》 执教人: 教学设计: 一、伴着《渔舟唱晚》的旋律,开始今天的音乐课,让学生放松身心,感受乐曲的美。 1、欣赏完,老师问:“这首乐曲的曲名是?它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学生回答:“渔舟唱晚》是由古筝演奏的。老师问:“古筝属于西洋乐器还是民族乐器?学生答:“民族乐器”。老师问:“除了古筝,你还了解我国哪些民族乐器。”学生回答,有二胡、琵琶、笛子、萧、笙等等。 2、老师总结:“刚才同学们说了很多我国的民族乐器,今天老师又为同学们带来一件乐器, 你们认识吗?”接着向同学们简单介绍扬琴的知识,并现场为同学们演奏一曲《彩云追月》,同 学们很感兴趣,这样利用扬琴导入课的开始,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3、欣赏民乐合奏曲《彩云追月》,先完整欣赏一遍,欣赏前提出问题(1)乐曲为我们描绘 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乐曲分几段?欣赏完让学生回答。 4、分段欣赏,欣赏第一段时提出问题:乐曲里有哪些乐器的音色?欣赏完让学生回答,老 师评价及总结。 欣赏第二段时与第一段做对比,它与第一段比较,旋律有什么变化?欣赏第二段时,你能 想象到一幅怎样的情景?欣赏完后让学生回答,老师评价及总结。 把一二段连起来再听一遍,让学生随音乐划拍或身体随音乐律动,更好的感受音乐带给我 们的美。 5、欣赏第三段,老师讲解:“最富有动感的是第三段,乐器间应答似的对话仿佛云和月的 嬉戏,时明时暗,忽上忽下、意趣盎然。 二、欣赏完民乐合奏曲《彩云追月》,介绍曲作者任光及创作这首乐曲时的背景。 三、学习歌曲《彩云追月》: 1、朗读歌词,老师范唱第一段。 2、欣赏歌曲范唱,让学生随歌曲拍四四拍子,感受歌曲的节拍特点,并注意歌曲的速度。 3、让学生随琴用”噜“音模唱老师弹出的旋律,提醒学生发“噜”时要唱的轻快有弹性。 4、随琴用“哩”完整的演唱歌曲旋律。 5、填词演唱歌曲一遍,并拍节拍。 6、学会第二段结束句,前面的旋律与第一段一样。 7、解决歌曲中的难点:切分节奏的唱法与拍法,演唱歌曲前半部分时拍节拍,演唱后半部 分时拍节奏。让学生完整随琴演唱一遍,老师评价,指出优点与缺点。 8、歌曲的艺术处理,A 段采用五声音阶构成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在演唱A 段时用圆润连 贯的声音演唱,以突出歌曲所表达的意境美。B 段是A 段派生出来的旋律,它比A 段更加 委婉动人,每小节都使用了切分节奏,曲调使人产生心潮澎湃的激动情绪,所以我们在唱 时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9、随伴奏音乐,老师指挥再次完整的演唱一遍歌曲。 四、音乐活动:把学生分三组,打ft乐器组、合唱组、器乐演奏组,给同学们准备时间,然后 老师用扬琴伴奏,师生合作演奏《彩云追月》,使课的气氛达到高潮,形成了师生互动、生生互 动的效果及场面。 五、欣赏《花好月圆》与《彩云追月》从情绪与速度作比较。欣赏完请学生回答。 六、总结:“今天我们主要欣赏了民乐合奏曲《彩云追月》,并演唱了由此改编的歌曲。我们的民 族音乐文化有悠久的历史,它博大精深,希望同学们喜欢并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将 来成为传承者,只要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音乐是我们共同的语言!最后让我们在《彩云追月》的旋律中结束这节课。

《内燃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内燃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20232029 课程英文名称:Engine Principle 课程总学时:40 讲课:34 实验:6 上机:0 适用专业:车辆工程、交通运输、装甲车辆工程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7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该课是车辆工程、交通运输、装甲车辆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选修课。 通过对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深入了解内燃机工作过程;掌握整机工作性能评定指标及其影响因素,运转特性及调整特性,获得一般的试验方法及操作技能,以便正确合理的选择、运用内燃机,同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基础。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掌握内燃机理论循环;内燃机的实际循环;指示指标、有效指标及其它性能指标;机械损失及其测定;内燃机的环境指标;热平衡。 2.掌握四行程内燃机换气过程;四行程内燃机的充气效率;减少进气系统阻力;合理选择配气定时。 3. 掌握内燃机增压技术的类型及原理;废气涡轮增压器国内外发展现状、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特性,影响废气能量利用的因素;与整机的匹配 3.掌握燃料的使用特性及燃烧的基本知识。 4.熟练掌握汽油机的燃烧过程,空气供给、燃油的供给与喷射;燃烧室的结构;汽油机电喷技术。 5.熟练掌握供油系统分类与结构,燃油的喷射与雾化,柴油机的燃烧过程, 油气混合及燃烧室结构,燃烧过程的匹配。 6.掌握内燃机工况;内燃机的磨合试验与功率标定、相关技术规范;内燃机的可靠性试验、相关技术规范;内燃机的负荷特性与试验方法、相关技术规范;内燃机的速度特性与试验方法、相关技术规范;内燃机万有特性概念及作图方法;内燃机的调整特性与试验方法、相关技术规范。 (三)实施说明 1.教学方法:本课程以课堂讲授和自学相结合,辅以课外练习。讲课讲授着重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讲授中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 2.教学手段:本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在教学中以传统黑板方式为主,辅以PPT多媒体教学手段。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内燃机构造。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 习题内容的选择基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

第1节电能电功教案

电能电功 课题电能电功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和调查研究,了解电能的各种来源与应用;2.通过讨论分析和教师介绍,知道电能单位; 3.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让学生掌握电能表的使用方法;4.了解电功的定义、大小、单位、计算。 教学重点电能表的使用及各重要参数的物理含义; 教学难点电功的定义和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导学案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学案导学,合作达标 教学后记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一、讲授新课知识点一:电能 自然界中能量的形式有很多,如太阳能、风能、水能、潮汐能等,但这些能量,有的能被我们直接利用,有的不能被我们直接利用。人们用发电机把这些能量转化成了电能。 1.发电机能将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下列是常见的发电方式及其能量转化的形式: 发电方式能量转化的形式 水力发电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火力发电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太阳能发电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风力发电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温差发电内能转化为电能 潮汐发电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2.用电器能将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下列是常见的用电器及其能量转化的形式:

用电器能量转化形式 电风扇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日光灯电能转化为光能 电炉电能转化为内能 蓄电池充电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电动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3.电能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能的基本单位是焦耳,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用“度”来量度电能,“度”即千瓦时。 1 度=1 kW·h = 1×103W×3 600 s= ×106 J 【典型例题】下物理量单位之间关系正确的是( ) A. lkW·h=×105J s=h m3= l03g/cm3 D. lkg=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A、lkW·h=×106J,所以选项错误;B、1m/s=h,选项正确;C、l g/cm3 = l03 kg/m3,选项错误;D、kg是质量的单位,N是力的单位,质量和力不是同一物理量,不能划等号,选项错误。 【针对训练】在手电筒电路中,提供电能的是() A.电池 B.灯泡C.导线 D.开关【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四个部分组成,各组成部分的作用:电源提供电能,用电器消耗电能,开关控制电流通断,导线提供输送电能的路径.在手电筒中,电源是电池,用电器是灯泡,所以提供电能的装置是电池. 故选A.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三章 第三节 内燃机学案 沪科版

第三节内燃机 教 材 解 读 本节讲述的是内燃机。这是与我们生活关系最密切的一种热机,新课标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是:常识性了解汽油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了解柴油机与汽油机在构 造和工作过程中的异同点以及四冲程内燃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属于基本 的“了解”层次,所以,本节课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①常识性了解汽油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②常识性了解柴油机与汽油机在构造和工作过程中的异同点。 ③常识性了解四冲程内燃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构造、工作过程的异同,学习分析和比 较的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了解内燃机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技术进步在工业文明发展 中的重要作用。 重 点 难 点 重点内燃机的四个冲程的工作状态和能量转化。 难点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的工作状态。 教 学 方 法 在认识汽油机和柴油机时,常采用对比认识的方法,让学生分析汽油机和柴油机 的相同与不同之处,能够加深学生的记忆。 学点1 热机和内燃机的概念 热机:把燃料燃烧时释放的__内__能转化为__机械能__的装置。 内燃机:燃料直接在__发动机气缸内__燃烧产生动力的热机叫内燃机,内燃机中最常见的是__汽油机__和__柴油机__。 学点2 汽油机 结合汽油机的模型,与小组交流、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图13-3-1 问题1:由汽油机的剖面图,可以得出汽油机的主要构造有进气道和进气阀、排气道和排气阀、__火花塞__、气缸、__活塞__、曲轴连杆、飞轮。

问题2:由汽油机的工作特点可知:汽油机工作时,活塞从气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叫做一个__冲程__,常见的汽油机工作分为__吸气__冲程、__压缩__冲程、__做功__冲程、__排气__冲程。 问题3:如图13-3-2所示是汽油机的工作过程,根据其工作特点完成下列表格: 图13-3-2 项目冲程 进气门 (开闭情况) 排气门 (开闭情况) 活塞运 动方向 曲轴转 动度数 能量转化 吸气冲程打开关闭下180°无能量转化 压缩冲程关闭关闭上180°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做功冲程关闭关闭下180°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排气冲程关闭打开上180°无能量转化问题4:由汽油机的工作特点可以看出,温度达到最高的是__做功__冲程,利用飞轮的惯性完成的冲程是__吸气、压缩、排气冲程__。火花塞在__压缩__冲程结束后、__做功__冲程开始时发出电火花。 问题5:小组交流讨论: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活塞往复__2__次,对外做功__1__次,曲轴和飞轮转动__2__圈。 问题6:由汽油机工作特点进行分析,汽油机在月球上能否工作? [答案] 不能工作,因为月球上是真空,不能够将汽油压入气缸内,完不成吸气冲程,故剩余三个冲程也无法完成。 学点3 柴油机

彩云追教案

彩云追月教案 彩云追月 教学目标: 1、在学习民族音乐作品《彩云追月》的过程中,感受幽淡的夜幕下,云月追逐相映成趣的意境。初步产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2、在欣赏、歌唱、探究中感受音乐的情感并充满感情地歌唱。 3、初步掌握切分节奏、波音、倚音的唱法,并能尝试用圆润、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彩云追月》。 教学重点:能尝试用圆润、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彩云追月》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切分节奏、波音、倚音的唱法,及美好的歌唱方式。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境,引入欣赏 1、欣赏舞蹈《彩云追月》。 提问:(1)看完这段舞蹈体会到怎样的音乐情绪? (优美、抒情) (2)哪一幅图的意境更适合表现这段音乐? (课件出示太阳和月亮) 2、出示课题:民族管弦乐《彩云追月》 师:刚才我们欣赏的这段舞蹈的乐曲叫做什么?同学们知道吗? (《彩云追月》) 它是由着名的作曲家任光所写。乐曲的旋律舒缓优美,把人带进了“皎洁明月动,彩云紧相随”的诗画意境之中,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民族管弦乐演奏的《彩云追月》。 师:在欣赏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感受作品的节奏、情绪、速度是怎样的? (生欣赏,提供学生选择的答案:节奏:平稳的多变的自由的 情绪:雄壮的抒情的活泼的 速度:中速稍慢较快) 三、新授歌曲 师:如此美妙的乐曲旋律深深打动了词作者王付林,他主动为旋律配上了歌词,于是便诞生了歌曲《彩云追月》,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传唱着。同学们仔细聆听老师演唱的《彩云追月》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师演唱《彩云追月》,学生回答问题。 (思念、离愁、盼望亲人相见)

师:说的真好,歌曲描绘了作者思念远在台湾的亲人,盼望两岸早日统一的迫切愿望,让我们怀着这样的心愿再听一遍歌曲,同学们轻声跟着用“嗯”哼鸣模唱,找出你认为较难的乐句我们共同探讨。 (学生找出切分节奏,装饰音,波音来共同探讨) 1、课件出示6 i 6 5 3 5 | X X X XX X | 翘首遥望 (请几个同学试着唱唱看,唱的好的同学可以请他当小老师领其他同学唱,采用先学后教的方法) 2、讲解切分节奏: X X X (板书画W和切西瓜方法,强弱用西瓜的重量引导学生,最重的那个音就是切分音) 3、出示:6 i 6 5 3 5 |(同学们分男女两组第一条旋律) 3 5 3 2 1 2 |(请个别同学尝试唱第二条旋律) 生跟琴跟师反复练唱。 4. 出示波音6 5 5. 出示倚音 5 3 (师范唱,让学生感受波音的正确演唱方式,并请同学先自己尝试唱唱看) 6. 师范唱乐谱,同学轻声尝试跟唱。 7. 学生轻声跟琴尝试带入第一段歌词,师领学生跟唱。 8. 给学生时间熟读第二段词,自主学唱第二段词,学生熟读期间,师可以在前面轻声的弹旋律。 9.分2—4大组,分别跟琴唱第二段词检查他们的自主学习情况。 10.完整的演唱全曲。 四、歌曲处理 师提问: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比较好呢? (深情、优美) 师:很好,那就让我们尝试着用这样的声音来演唱吧! 生:(充满感情地演唱《彩云追月》) 五、拓展延伸 师:一首经典的老歌寄托了人们多少深情的盼望,无论是乐曲还是歌曲,都被许多音乐艺术家们再度创作、传唱着。今天老师还准备了其他版本的《彩云追月》,想一听为快吗? 1、欣赏高胡演奏的《彩云追月》,并试着画一画旋律线,体会乐曲的旋律。 2、欣赏超级女声版《彩云追月》,该曲融入了现代的音乐元素,并用丰富的的和声手法使音乐更加饱满、感人。 六、总结下课:

内燃机学

河北工业大学函授生考试试卷 课程内燃机学教师孙晓娜2013 / 2014 学年第1 学期 班级12级热工姓名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 一、判断题 1、汽油机压缩比比柴油机的高。() 2、升功率指的是一个气缸的功率。() 3、多孔式喷油器喷油系统的启喷压力一般为20MPa左右。() 4、万有特性图中,最内层的区域是最经济区域。() 5、发动机转速越高,机械效率也越高。() 6、从排气门打开到气缸压力接近排气管压力的这个时期,称为强制排气阶段。() 7、在柴油机中,燃料成分在燃烧室空间的分布是均匀的。() 8、柴油机生成的碳烟微粒比汽油机多。() 二、单项选择题: 1)通常认为,汽油机的理论循环为()A、定容加热循环B、等压加热循环C、混合加热循环D、多变加热循环2)发动机的整机性能用有效指标表示,因为有效指标以()A、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B、气体膨胀的功为基础 C、活塞输出的功率为基础 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 3)汽油机爆震燃烧的根本原因是远端混合气()A、被过热表面点燃B、因温度过高自燃 C、受火焰传播燃烧 D、由已燃气体点燃 4)汽油机的火焰速度是()A、燃烧速度B、火焰锋面移动速度C、扩散速度D、气流运动速度 5)充气效率用于评价发动机实际换气过程完善程度,它的物理意义是反映()A、机械效率B、流动效率C、换气效率D、容积效率

三、填空题 1、工质在经历一个可逆的绝热膨胀过程中,温度 。 2、废气涡轮增压器由 和 两部分组成,在其运转过程中,二者的转 速相等。 3、柴油的发火性用 表示,其值越高,发火性越好。 4、汽油机转速增加时,点火提前角应 。 5、发动机的外特性是指 。 四、简答题 1、汽油机与柴油机相比,在燃烧过程的划分、着火方式、着火延迟期的影响、混合气的形成、机械负荷和热负荷、压缩比、组织缸内气流运动的目的以及燃烧过程的主要问题方面,各有什么不同? 2、什么叫充气系数?有哪些措施可提高充气系数? 五、作图分析题 1、画出柴油机燃烧过程的?-p 图,并简述各个时期的划分?

汽车拖拉机构造教案(职中)

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拖拉机汽车构造原理专业:农业机械 三穗职校培训中心 2012年9月13日 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 中文:拖拉机汽车发动机原理课程编号 英文:Principle of Automobile Engine 学分 2 授课教师职称教授 课程性质学位课(√)必修课()选修课() 授课对象专业、层次和班级:2012农业机械专业共 2 个班 课程学时34 学时周学时 2 学时起止周1—18 学时分配理论讲授:34 学时;实验:0 学时;上机:0 学时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实践课()考核方式考试(√);考查() 使用教材教材名称:内燃机学 作者:周龙保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日期:2000年 主要参考资料及指定参考书《内燃机原理》主编:刘永长出版社: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 《内燃机原理》主编:蒋德明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 《汽车发动机原理》主编:陈培陵人民交通出版社 《汽车拖拉机发动机》主编.董敬(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3 《汽车发动机原理教程》刘峥、王建昕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火花点火发动机的燃烧》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2年,蒋德明主编。《汽车新能源技术》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年,边耀璋主编。 《内燃机习题集》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1991年,[日]竹内龙三主编。《汽车发动机原理课件》编制:徐斌 《汽车发动机习题库》编制:徐斌 审核 意见 教务主任(签字): 年月日 周次第1-2 周日期2012年9月3日、12 日 节次第一章

周次 第3-4 周 日 期 2012年9月20日、28 日 节次第一章 授课内 容 本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及课程安排介绍, 汽车发动机发展历史及技术发展情况。 授课学时4学时 教学目 的 了解内燃机发展历史和技术概况,掌握内燃机的分类和各种类型发动机的特点教学重 点 汽车发动机的发展历史,内燃机的分类和各种类型发动机的特点 教学难 点 无 教具 和 媒体使 用 电子教案与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 法 讲授 教 学 过 程 包括复习旧课、引入新课、重点难点讲授、作业和习题布置、问题讨论、归纳 总结及课后辅导等内容的时间分配(100分钟或150分钟) 课程简介,教学安排,教学大纲介绍等 一、一、内燃机发展历史简介 1.1.第一台内燃机的出现,四冲程发动机工作过程的发明。 2.2.汽油机、柴油机、转子发动、增压发动机的产生 3.3.燃料的发 二、二、内燃机技术的发展及其新技术 1.1.汽油机与柴油机技术的不同发展阶段 2.2.新技术的介绍 柴油电控燃油喷射、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技术、高能点火、多气门、可变技术、排气净化新技术、发动机增压中冷与强化、灵活燃料、混合动力用小排 量发动机、稀燃与速燃、发动机综合控制、新型燃烧室 、内燃机的分类和各种类型发动机的特点。 思考题 作业

电能电功教学设计

18.1电能电功教学设计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3.1.1了解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描述各种各样的能量和生产、生活的联系。 3.1.3结合实例,认识功的概念。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3.4.5结合实例理解电功和电功率。 2.学情分析 经过之前一个阶段的物理学习,初三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的物理知识,掌握了一定学习物理的方法。学生的观察、实验、思维、归纳、分析、推理等能力得到一定的发展。但大多数学生思维还是以形象思维为基本思维方式,喜欢动手动脑,对直观内容比较感兴趣,欠缺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及理性化的思维过程。本节课主要是从现象入手,得出比较简单的结论。所以在精心设计探究活动的过程之后,学生学习是不存在问题的。但我面对的大部分是农村初中生,相对来说知识面窄,知识信息不丰富,要多给他们提供一些高科技、较前沿的东西,激发其求知欲。 3.教材分析 《电功率》这一章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章之一,本章有两大特点,一是综合性强,不仅要综合运用前面的欧姆定律、串并联知识,还涉及到了一些力学问题(如本节中的功);另外一个特点是与生活实际联系比较紧密,几乎每节课都是从实际问题引入新课,讲了知识后又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本节所讲的电功,除了具有以上两个特点之外它还是对初二功的知识的延续,而且也是后面继续学习电功率、焦耳定律等知识的基础,同时也为学生将来学习更广义的功做好了必要的准备。所以无论从课标的要求上看,还是从物理学知识的扩展上看,本章和本节都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知道电能及其单位,知道电能表的作用、读数方法。 2.通过自主学习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了解电流做功的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 3.通过自学会用电功公式W=UIt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能和电能的计量。家庭电能表的使用。 难点:对电功的理解及计算电路中电流做的功。 【评价任务】 1.自学之后,能够认识电能,说出电能的单位,电能表的作用、读数方法及各参数的意义。 2.自学之后,能够举例说明电流做功的能量转化过程。 3.自学之后,能说出电功的公式及变形公式,并应用其解决相关计算题。 【课时安排】 1课时

内燃机导学案

第三节内燃机 主编王丽审核王丽审批杜宽波 教学目标 1.了解热机的原理,热机的能量转化。 2.知道四冲程内燃机的构造,工作原理。一个工作循环中的能量转化。 3.了解热机效率。 重点难点:四冲程内燃机的构造,工作原理 学习目标:知道四冲程内燃机的构造,工作原理。一个工作循环中的能量转化。了解热机效率。 自主学习 一、1.实验:如图1,在试管内装些水,用橡皮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会看 到橡皮塞被弹出。分析:水蒸气膨胀对橡皮塞,内能,橡皮塞 机械能,水蒸气内能转化为橡皮塞的。其中,燃料的化学能通 过燃烧转化为水蒸气的。2.热机是把转化为的机器。 3.热机的种类: 内燃机因汽缸内的燃料不同,可以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 二、1.小组看书讨论,了解汽油机的工作过程,讨论压缩冲程、做功冲程中的能量转化 2.看视频,听教师讲解,完成下表。 内燃机的工作过程表 进气门开关排气门开关活塞的运动曲轴的运动能量的转化吸气冲程开关向下半周 压缩冲程向周 能→能 做功冲程向周 能→能 排气冲程向周 联系 (1)每个工作循环飞轮转周,完成个做功冲程 (2)在一个工作循环中,只有第三个冲程燃气对外做功,其他三个辅冲程不但不做功,还要消挺机械能 (3)做功冲程为其他三个冲程提供能量,其他三个冲程为第三冲程做功提供基础 (4)依靠的惯性完成吸气、压缩、排气冲程 3.阅读课本38至41完成下表 汽油机和柴油机构造及工作过程比较 不同点 汽油机柴油机构造 吸气冲程吸进的物质 压缩冲程末汽缸内的温 度 较高更高点火方式 做功冲程燃气的压强较大更大

三:小组交流,教师指导 四:课堂达标检测 1.热机是将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的机器。 2.四冲程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是由___ ___冲程、___ __冲程、冲程和冲程组成的。 3.在热机里,用来做______的那部分能量,跟____________所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4、下列各图表示内燃机工作循环中的四个冲程,从气门的启闭和活塞的运动判断各是什么冲程。 (1)甲图正在完成的是_________冲程 (2)乙图正在完成的是_________冲程 (3)丙图正在完成的是_________冲程 (4)丁图正在完成的是_________冲程 5.下面是汽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 吸气冲程 B. 压缩冲程 C. 做功冲程 D. 排气冲程 6.关于汽油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压缩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做功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吸气冲程,只将纯净的空气吸入汽缸 D.排气冲程,进气门、排气门都关闭 5、关于汽油机和柴油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油机和柴油在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汽油机顶部有喷油嘴,柴油机顶部有火花塞 C、汽车机在吸气冲程中,吸入气缸的只有空气 D、柴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只将空气吸入气缸 学生总结: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后反思:

苏少版小学音乐《彩云追月》教学设计

苏少版小学音乐《彩云追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会歌曲情绪,能用圆润、连贯的声音视唱曲谱并演唱歌曲《彩云追月》。 2、学习并掌握切分节奏的特点。 教学重点: 能够较熟练、准确的视唱出歌曲的曲谱 教学难点: 掌握切分节奏的强弱特点,引导学生运用于歌曲的演唱中,能更贴切地表达歌曲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熟悉乐曲旋律 1、听赏一段旋律 2、教师:这是我国著名的一首器乐作品《彩云追月》的片段,正是因为它的旋律优美,很多作词家纷纷为他填词,今天老师想为大家演绎一首由王付林作词家创作的《彩云追月》 教师范唱《彩云追月》第一段。 教师:这首《彩云追月》的歌曲表达了王付林作词家思念远在台湾亲人的心情。 3、学生熟悉旋律

教师:下面我们随着琴声来用“lu”轻声哼唱,来细细体会这首歌曲所带来的那种思念的情绪。 二、掌握切分节奏 1、教师:真是一首意境十分优美的旋律,我们来看看它的曲谱,有谁告诉我《彩云追月》的曲谱中主要有那几个音? 学生回答 它的曲谱中主要有1,2,3,5,6这五个音,也正是这五个音构成了我国传统的五声调式,而这首《彩云追月》也正是一首五声性的音乐作品。 2、下面我把这几个音重新排一个顺序,老师用两种不同的方式来演绎这一段旋律,听完之后,发生了什么改变? 教师范唱: 6 1 6 5 3 5 6 1 6 53 5 学生回答 教师:为什么第二种好听?(因为有节奏的出现) 3、出示6 1 6 53 5 教师:在这段旋律中出现了切分节奏,切分节奏改变了原来的强弱规律,重音放在了第二个音。加强了旋律的流动感,就像思念的潮水,潮起潮落。我们试着体会一下。 教师再次示范,学生模仿。(加上动作) 4、出示:3 5 3 21 2

《汽车发动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发动机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发动机原理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专业 总学时(学分):48 理论学时:48 实践学时:0 适用对象:交通工程专业 一、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汽车发动机理论》是交通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内容为汽车发动机性能评价指标、提高性能指标的途径、发动机的基本工作过程(换气过程及混合气形成和燃烧过程)发动机特性等,并介绍排气污染和噪声振动等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内燃机理论的基本知识,为提高汽车的应用效率奠定基础,为学生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打下理论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要求 1、掌握内燃机的能量转换以及循环充量的原理和规律,即动力机械的动力输出与能量利用问 题; 2、掌握内燃机的燃烧与排放问题,包括内燃机的燃烧过程、规律与有害排放物及噪声 控制。 3、掌握内燃机应用于汽车动力时具有重要影响的运行特性与性能调控问题。 (三)课程考核办法 课程的考核方式是将理论考试的70%成绩和实验考试的30%成绩记为总成绩。

、讲授内容 第一篇热力工程基础(6) 第二篇动力输出与能量利用 第五章发动机实际循环与评价指标( 6 学时)第一节四冲程发动机的实际循环 一、发动机的实际循环 二、发动机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的比较 第二节发动机的指示指标 一、发动机的示功图 二、发动机的指示性能指标 第三节发动机的有效指标 一、动力性指标 二、经济性指标 三、强化指标 第四节机械损失与机械效率 一、机械效率 二、机械损失的测定 三、影响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 四、发动机的热平衡 第六章换气过程与循环充量(6 学时) 第一节四冲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 一、换气过程 二、换气损失 第二节四冲程发动机的充量系数 一、充量系数

电能电功教学设计完整版

电能电功教学设计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第十八章第1节电能电功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消耗电能的过程,了解不同用电器能量的转化; 2.知道电能表是测量电能的工具,了解电能表的参数; 3.结合实例理解电功,知道电能的计算公式及单位; (二)过程与方法 认识电能表的各项参数,会使用电能表测某段时间内电路消耗的电能,会通过电能表计算电费。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了解1kW·h的电能的作用,对节约用电有进一步的认识。 教学重点:电能和电能的计量。 教学难点:对电功的理解及计算电路中电流做的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问题1:前面我们学习了“电源”,知道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电能是从何而来呢? 问题2:提供电能的装置都有哪些? (一)电能的来源

水能 核能 化学能太阳能 风能化学能各种各样的发电厂和电池,把不同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供人们使用。(二)电能的应用 问题:那些地方需要电呢电能可干什么用呢? 电脑、电视机依靠电能工作 太阳能电池板为人造卫星提供电能 电灯为我们照明电能转化为光能 电动机使电风扇旋转;电动机使电力机车飞驰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热孵化器中的小鸡破壳而出;电热器烧水电能转化为内能二、知识构建 (一)电能实质及单位 1.实质:用电器工作的过程就是消耗电能的过程。 即:使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 2.电能的单位:能量的国际单位:焦耳(J) 生活中的电能单位:度,千瓦时(kW·h) 1度=1kW·h = 1×103W×3600S = 3.6×106J

机械基础学案1

0.1机械的组成、机械零件的材料、结构和承载能力 【学习目标】 1、了解机械的组成 2、了解机械零件的材料、结构和承载能力 【重点难点】 磨擦分类中的边界磨擦与混合磨擦的形成。磨损种类中的疲劳磨损的形成机理和本课程的学习任务和要求。 机械的材料,失效、的强度定义 【课前准备】 栾学钢主编。机械基础(多学时)教科书 机械基础练习册 【预习导学】 1、机器的组成 2、零件的常用材料 3、机械零件的强度 【学习内容】 引论: 机器: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的实物组合体称为机器。 1.都是人为的各种实物的组合。 2.组成机器的各种实物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3.可代替或减轻人的劳动,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转换机械能。 机构 它是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各种实物的组合,它只符合机器的前两个特征。(如齿轮机构) 机构主要用来传递和变换运动。 机器主要用来传递和变换能量。 从结构和运动学的角度分析,机器和机构之间并无区别,都是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各种实物的组合,所以,通常将和统称为机械。 (一)机器的组成 1、机器的组成 如图0-1所示或洗衣机为例来讲机械的组成。得出无论是哪一种机械,都是由4个组成的,即、、部分和部分。 2.机器的结构 零件的最小单元。 构件的最小单元。 构件可以是一个零件,但更多的是多个零件的组合。零件组成构件,构件组成机器,完成预定的执行运动。 3.机器的类型 按机器的的用途分为机械,如电动机、内燃机;机械,如加工机床、包装机械;机械,如汽车、飞机;机械,如复印机、传真机。

(二)机械零件的材料、结构和承载能力 1、零件的常用材料及选用 a、常用做机械零件的材料有:钢、铸铁、铜合金、铝合金、工程塑料和 橡胶。 b、主要从使用要求、工艺要求和经济性几个方面考虑,尤其在市场经济、自由竟争、供大于求的条件下,机械零件的经济性更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2、零件结构的工艺性 机械零件在制造的过程中,由于制造加工的需要,设计一些必要的工艺结构,如中心孔、退刀槽等。 (三).机械零件的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 机械零件的标准化,是指将产品的形式、材料、尺寸、参数、性能等用“标准”予以统一规定并实施;系列化是指对同一种零部件,在相同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尺寸条件下,规定若干个辅助尺寸不同的规格;通用化是指不同规格的同类产品甚至不同类型的产品上采用同样的零部件。 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机械零件的品种和规格,便于组织大规模生产等。 (三).机械零件的强度 机械零件丧失工作能力或达不到要求的性能时,称为失效。失效形式主要有:因强度不足而断裂,过大的弹性变形或塑性变形,摩擦表面的过度磨损、打滑或过热。连接松动,压力容器、管道等的泄漏,运动精度达不到要求等。 零件不发生失效的安全工作限度称为工作能力。对载荷而言的工作能力称为承载能力。强度是指反映机械零件承受载荷时抵抗破坏能力的重要指标。 1、载荷分随时间变化的动载荷和不随时间变化的静载荷。通常按静载荷计算。其转矩与功率成正比,与转速成反比。 2、应力分静应力和变应力。变应力分为脉动循环变应力、对称循环变应力和非对称循环变应力三种。对称循环变应力对机械零件的强度影响最为严重。 3、零件的强度 根据工作条件的不同,可分为强度和强度;根据破坏部位和破坏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强度和强度。通常讲机械强度是指强度,而表面强度是指强度、强度和强度。 【合作交流,展示提升】 简答题 1、零件与构件有何区别和联系? 2、何谓失效?与习惯上的“坏了”有何区别? 【达标检测,项固落实】(比比看,谁最棒!) 教师检查,找出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 填空: 1、无论哪一种机械,都是由部分部分部分和部分组成的。 2、机器和机构的总称为。

彩云追月教案

彩云追月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回忆齐唱、合唱的定义与区别,四拍子的指挥 图示;学习四分休止的前休、后休并能准确应用;能够准确的发声并能准确的演唱歌曲彩云追月及其第二声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葫芦丝演奏直观而迅速的吸引学生进入课堂;通过发声练 习中的连音和顿音的练习使学生能够准确的演唱歌曲的连音和休止;通过柯达伊节奏、使学生能准确的掌握几个特殊节奏型;通过字母谱提示学生快速并准确的学习两个声部的演唱;通过弹一部唱二部、弹二部唱一部使学生能准确的合唱;通过教师对歌曲的改变激发学生思考如何歌曲进行再度创编。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合唱的过程充分感受“皎洁明月动、彩云紧相随”诗 画般的意境,从而激发学生增进民族文化意识、热爱我国优秀的音乐作品、喜爱合唱艺术。 二、教学重点 1、齐唱、合唱的定义与区别。 2、四拍子指挥图示。 3、重复记号 4、四分休止 5、歌曲的合唱 三、教学难点: 歌曲二声部的合唱。 教具: 多媒体、钢琴、葫芦丝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吹奏《月光下的凤尾竹》,问:这首乐曲叫什么?月亮象征着和谐、宁静、温馨和团圆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歌曲或者乐曲呢?例如:《在银色的月光下》、《月之故乡》、《月亮代表我的心》、《千千阙歌》、《彩云追月》、《月亮之上》《荷塘月色》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彩云追月》。

彩云追月:彩云意指仙人驾着彩云,寓意是仙人驾着五彩祥云奔向月宫,歌曲描述了人们心目中的月宫仙境。 (二)、新课教学: 1、简介任光 2、初听歌曲,问:歌曲速度、情绪、拍子是怎样的?并复习4/4拍子的强弱规律和指挥图示。(为歌曲划拍子)歌曲是怎样的演唱形式?复习齐唱合唱。 3、复听歌曲小组讨论并为歌曲分段 4、发声练习:注意连音和顿音的演唱区别。 5、A段学唱,关注学生两拍前附点、大切分以及四拍的演唱是否准确。 6、将学生分成两个声部,学唱B段的两个声部。加入字母谱辅助练习。 7、师示范唱二部、弹一部,让二部学生与琴合唱。反之师唱一部、弹二部,让一部学生跟琴合唱。 8、分别用琴给学生找到各自声部的音、师指挥并帮唱。 9、全曲演唱 (三)、拓展与活动: 1、师将改编的陶笛版《彩云追月》为学生演奏。 2、自己改编歌曲的艺术形式,提示可以是独唱、舞蹈、配乐朗诵、器乐独奏、情景剧等等! (四)、小结 今天我学习了齐唱合唱版的《彩月追月》,复习了4/4拍子的强弱规律和指挥图示,以及合唱的定义。学会了演唱彩云追月,老师希望你们能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我们的家乡宜昌,在外不要忘了故乡和亲人!最后让我们再一次演唱歌曲《彩云追月》。 五、板书设计 ⌒连音线▼顿音 x. x| x x x|

电能-电功教案

电能电功 李明月教学内容: 课本87——90页的内容。 目标要求: 1:知识目标 (1)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 (2)通过探究,知道电流做功与电流、电压的大小及通电时间的长短有关系。 2: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控制变量法。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电流做功与电流、电压的大小及通电时间的长短的关系,培养学生节约用电的意识。 教学用具:多媒体、学生电源一台、电流表、电压表及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秒表、不同的小马达两个、细线两根(每根约1m)钩码一盒。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引入新课:假如现在生活中没有了电,生活会怎样? 二、揭示目标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 (1)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 (2)通过探究,知道电流做功与电流、电压的大小及通电时间的长短有关系。 过渡: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还要靠大家认真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 三、自学指导 课前思考: 1.演示:(1).将一粉笔头静止从高处释放,使其自由下落。 (2).用手拉着一个用线系着的钩码,使钩码上升。 提出问题:1.这两个现象中有没有做功?各是哪个力在做功? 2.做功过程中有没有能的转化?各是什么能转化为 什么能? 3.展示吊灯、电饭锅、电风扇等三个用电器 提出问题:它们工作时都产生了什么能量?都消

耗了什么能量? 四、先学 过渡:现在自学竞赛开始,比一比谁看得认真,坐姿端正、精力集中,效率高。 1、看一看: 生看书自学,师用眼观察督促学生紧张自学。 2、做一做: (1)让后进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写书上。 (要求:字体工整,板演的同学把字写得大一些,坐姿端正)(2)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出现的问题,进行第二次备课,以备后教。 五、后教 、实验探究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 1.提出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 让学生说出猜想结果和依据,然后通过几个例子进一步肯定学生的猜想: (1)一个手电筒和一台21吋彩电工作时电流差不多,工作相同的时间,哪个消耗的电能多?电流通过哪个 用电器做的功多? (2)家庭中,一盏电灯和一台空调工作相同的时间,电流通过哪个用电器做的功多? (3)为什么我们提倡人走灯灭,夏季把空调的设定温度调高一些? 引导学生说出电流做功可能与电压、电流及通电时间有关。 2.设计实验 提出问题:(1)探究过程中应采用什么实验方法? (2).如何衡量电流做功的多少? (3)按照你的思路,你需要哪些实验器材?要使不同的用电器电流相同而电压不同,应怎样连接用电器?要使不同的用电器电压相同而电流不同,应怎样连接用电器? 通过交流与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应当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可通过用电器工作时得到的内能、机械能的多少判断电流做功的多少。要使不同的用电器电流相同而电压不同,可将不同的用电器串联起来;要使不同的用电器电压相同而电流不同,可将不同的用电器并联起来。 出示小电动机,引导学生通过电动机通电时把钩码提升的高度来比较电流做功的多少。 3.进行实验 师生合作完成演示实验(学生设计电路图,连接电路,教师进行指导,特别要求学生注意两电表量程的选择.实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201x版九年级物理全册 13.3内燃机学案沪科版

2019版九年级物理全册 13.3内燃机学案(新版)沪科版 【目标导学】: 1. 初步认识发动机的作用 , 知道热机的概念 , 了解内燃机是热机的一种。 2. 能用文字或口头表述内燃机各冲程的工作状态和能量转化。 【重点导引】: 1. 引导学生学会区分各个冲程 2. 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别和联系 【课前导问】: 1. 改变物体内能的二种方式是什么? 2. 如图所示,给试管里的水加热,水沸腾后,水蒸气推动塞子迅速冲出管口,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是水 蒸气的___________转化为塞子的___________. 3、通过以上例子你认为做功是实现能量______的一种方式。 【课堂导学】: 一、通过自学课本P45页内容,完成以下几个认识: 1.热机是把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能的装置。 2.什么是内燃机,除了内燃机以外还有什么类型的热机? 二、汽油机 1、汽油机有哪些部件构成? 汽油机的构造 火花塞 气缸 进气门 活塞连杆 排气门 曲轴 2、活塞在气缸内做一次单向运动(即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汽缸的另一端),叫___________

3、汽油机的工作循环依次包括哪些? 4、请完成以下的填空 进气门开 关排气门开 关 活塞的运 动 曲轴的运 动 能量的转化 吸气冲程关向下半周 压缩冲程关关向周能→能做功冲程关关向周能→能排气冲程关向周 联系(1)每个工作循环飞轮转周,完成个做功冲程 (2)在一个工作循环中,只有第三个冲程燃气对外做功,其他三个辅冲程不但不做功,还要消耗机械能 (3)做功冲程为其他三个冲程提供能量,其他三个冲程为第三冲程做功提供基础 (4)依靠的惯性完成吸气、压缩、排气冲程 (5)启动需要借助外力. 三、柴油机 1、 汽油机和柴油机构造及工作过程比较 不同点 汽油机柴油机构造 吸气冲程吸进的物质 压缩冲程末汽缸内的温度较高更高点火方式 做功冲程燃气的压强较大更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