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徽的名字源于桐城

安徽的名字源于桐城

安徽的名字源于桐城
安徽的名字源于桐城

安徽之名源于桐城

余双红

声明:本文属于余双红原创作品,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众所周知,安徽的名字源于安庆(今安庆市)、徽州(今歙县)两府首字合成。

安徽于清朝康熙六年即公元1667年始建省(由原江南省分为安徽,江苏两省),从当时的政治经济中心安庆、徽州各取一个首字,简称“安徽”。安徽地名由此出,并以安庆为省会。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至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皆为安徽省省会所在地和安徽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安庆地区境内有座皖山(今潜山,即天柱山),又有皖河绕流其间,春秋时期安庆地区曾有过一个古皖国,以今潜山县为首都,潜山即皖山,安徽简称“皖”即出于此,因此,人们常说安庆为安徽之源。

那么安庆的名字又是怎么来的呢?安庆的名字源于同安郡(隋代大业三年始置,治所同安,今桐城)和德庆军(北宋政和五年始置,治所怀宁,今潜山县梅城)各取第二字合成。

相传东晋诗人、地理风水家郭璞曾经登盛唐山观望长江,有“此地宜城”之语,为后来安庆别名“宜城”种下了因缘。安庆之地是过江的渡口所在,也因此在唐朝以前被称为“宜城渡”。但只是一个渡口,并没有建城。安庆城始建于南宋时期的战乱时期。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发生战争,金人破光山(今河南潢川县之地),而沿边多警。知府黄干在舒州旧址(今潜山县梅城)“建城安庆以备战守”;后因战乱,安庆府于南宋端平二年(1235)移治罗刹洲、杨槎洲;及至南宋景定元年(1260年),沿江置制大使马光祖为了阻止蒙古大军从水路进攻南宋国都临安(今杭州市)废舒州府“利用原舒州府城墙砖石改筑于宜城(盛唐湾宜城渡之阴)为新安庆府”(治址在今安庆市),并迁怀宁县治附郭。为什么不取“同安”、“德庆”首字而各取第二字,有寓意“平安吉庆”意。在古代,长江是天然的护城河,安庆濒临长江,易守难攻。因为重要的军事地位,因此才兴盛起来。从此以后,安庆府治稳定不移,“安庆”才作城镇地名,并与行政区名称(府、道、专区等)相一致,沿用至今。由于安庆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并且安庆同时又是控制金陵(今南京)的“西大门”。故明末以来的巡抚亦持节镇守于此。

桐城的名字又是怎么变化的呢?

桐城,西依大别山,南滨长江。境内有龙眠山、龙眠河、嬉子湖、松山等,自古以来就

是风水宝地。在原始社会,即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胼手胝足,刀耕火种。夏商时期,桐城属扬州之域。周置桐国,也叫桐子国,即是今天桐城的由来。可是为什么叫桐国呢?大部分人认为是桐城当时栽种的桐树比较多,所以桐国就是一个种有桐树的小国家,因此叫桐国。今天的桐城也就是一个种有桐树的城市,因此叫桐城。桐树,有可能指的是油桐、梧桐、桐梓等树。究竟哪一种,并不明确。更有人认为,桐国,为同姓之国,是子姓殷人即商朝人的后裔。商代桐国在今河南虞城县南5里的桐亭,为商代始祖契的后代分封之国。周灭商后,部分桐人逃至安徽桐城,在南淮夷和群舒之间复立桐国。如此说来桐国便和商代发生了联系,而且还经历了失国复国这样曲折的历史。总之由于年代久远,缺乏相关的资料,桐国的名字的由来,难以考察了。

到了隋朝开皇十八年(598),改为同安县,隶同安郡。而同安郡得名是因为境内的同安县,即今天的桐城。唐初仍为同安县,属同安郡;唐至德二年(757)因忌安禄山叛唐,同安县改为桐城县,此为桐城县名之始,沿用至今。

从这里,我们看以看到一个清晰的发展脉络:同安县(今桐城)—安庆—安徽!桐城是安徽省名的源头之一!当我们行走于桐城市的同安路,或者徜徉于桐城的同安小学之时,我们是否意识到脚下的这块土地竟和安徽的名字有着脉络因缘的关系!

六尺巷

《六尺巷》,说道理的方式很中国 “我家两堵墙,前后百米长。德义中间走,礼让站两旁。”一个以安徽桐城六尺巷典故为题材的文艺作品火了,它也就是此刻耳熟的春晚歌曲——《六尺巷》。 关于春晚的“造神效应”,业界无人不知。之前,李健《传奇》在坊间传唱,但怎么都是半温不火,直到王菲登陆春晚,瞬间就成天籁。而名不见经传的张正扬,仿佛可以复制男神李健的节奏。在经过赵薇的“开嗓”后,尤其是在遵循中国传统文化回归的时代大语境下,张正扬的《六尺巷》,或许将有不一样的轨迹升华。 此刻,民间也泛起对《六尺巷》上春晚的各种版本解读。《六尺巷》的故事中,清代宰相张英“让人三尺又何妨”包容气度,以及公权不为私用的内涵,都赋予了人们主观上很多偏向反腐题材的想象。不过,个人认为,赵薇演唱的《六尺巷》,更多的落点更是在于凡夫俗子们对于自己生活周边的修身探究。 譬如,张正扬的原唱版本中,副歌部分同时也是精华所在,是“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也是当年张英面对老家宅基地纷争的批诗。这种看似“拿来主义”,实则画龙点睛。而赵薇演唱的版本,则有些许改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改成了“街坊邻里常相敬,一段佳话永流芳。”想必,春晚主创的意图,还是把《六尺巷》的传统意境“高高举起,轻轻落下”,最终,用中国式的方法,来点题出传统文化中对于礼让的举重若轻。 英雄不问出处,但是故事却要“问渠那得清如许”。“礼让”两字,现已镌刻在六尺巷的抬头之处,它所在的桐城乃至于安庆,自古以来,就是传统文化的聚集重地。光说近代出类拔萃人物,足以如数家珍:张恨水、朱光潜、余英时、海子……

无独有偶,在徽州腹地的呈坎,也有一条像极六尺巷的百姓街,狭隘空间只能容一人通过,因此每隔一段距离便会有一块凸出来的谦让石,供过往行人相互礼让而行。可见,在包容万物、兼收并蓄的徽派传统文化的耳濡目染之下,“礼文化”的根深已是自然,它也能在建筑构造上都能枝繁叶茂起来。 家学渊源,善益子孙。不管是在徽派文化中的传承,亦或是春晚舞台的登高而唱,都是礼让“走得更远”的一小步而已。礼让二字,不管是为民者慎独慎微,还是为官者心存敬畏,都是一种“走心”的中国式修身。修身为先,自然就是大度做人。社会当下,贪权者漠视尺度,路怒症睚眦必报,民粹族死磕到底,皆是无礼又无让。因此,把礼让当成道理来思索和启示,人生或许有大境界。 央视猴年春晚以“你我中国梦、全面建小康”为主题,在真情、感人、欢乐、祥和的氛围中传递社会正能量,实现“东西南北中、全民大联欢”,在思想性、娱乐性及表现形式等方面,呈现出诸多亮点,引起广大观众和网友的热烈反响。 纵观整台春晚,主题鲜明、基调昂扬,紧紧围绕主题主线,体现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春晚剧组不负众望,为观众精心打造了“五个一”文艺精品,即一首歌曲、一个情景剧、一个舞蹈、一个小品、一个杂技。家、国、梦三点连成一条线将主会场与分会场连成一个整体,通过节目内容旗臶鲜明地高举中国梦、建小康的主旋律传播,突出春晚的社会功能和政治功能。

桐城名人小集

桐城名人 古代 曹松晚唐诗人,有名句“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李公麟北宋著名画家,传世作品有《五马图》等。 何如宠明代宰辅大臣,官至少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桐城第一宰相。 何如申明代高级大臣,与弟如宠同举进士,授浙江右布政使。 方学渐出于桐城“桂林方氏”(今桐城市区凤仪里,有“一门五理学,三代六中书”之美誉),明代中叶桐城学术的领头人,东林党魁。为方家《易》学创始人。 方大镇明桐城人,方学渐长子。官至大理少卿。著有《田居乙记》四卷、《宁汉居文集》四卷。 方孔炤明代著名学者,易学家,方大镇子。崇祯年间任湖广巡抚,在剿匪中八战八捷,立下赫赫战功。著有《周易时论》。 方维仪明末著名女诗人、画家,方大镇次女。所作有《清芬阁集》,又辑历代妇女作品为《宫闺诗史》。其绘画师法宋代李公麟,尤擅长绘释道人物。特别是白描《观音大士图》形神兼备,许多人争相收藏。 方以智明末著名画家、哲学家、科学家,方孔炤子。堪称“十七世纪罕无伦比的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者,桐城方氏易学学学派代表人物。 左光斗明代东林党著名人物,史可法的老师。因对抗大宦官魏忠贤,下狱,死。弘光时平反,谥为忠毅。 张英清代宰辅大臣,康熙三十八年授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有“六尺巷”的故事。与其子张廷玉二人在清初康、雍、乾盛世居官数十年,参与了平藩、收台湾、征漠北、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编棚入户等一系列大政方针的制订和实行。 张廷玉清代宰辅大臣,张英次子。任保和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军机大臣、太保,封三等伯,历三朝元老,居官五十年。雍正皇帝临终,命其与鄂尔泰并为顾命大臣。乾隆朝,以两朝元老为朝廷所重,死后配享太庙。终清一代,汉大臣配享太庙者惟张廷玉一人。 张廷璐清代高级大臣,张英三子。官至礼部左侍郎。 张廷瑑清代高级大臣,张英五子。由编修、充日讲起居注官,升工部右侍郎。乾隆九年(1744),改补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主江西乡试。另著《示孙篇》6卷。 张若霭清代高级大臣,张廷玉子。官至礼部尚书,袭伯爵。 张若渟清代高级大臣,张廷玉子。任兵部尚书,后改刑部尚书。方观承清代高级大臣,出于桐城“桂林方氏”。官直隶总督。 汪志伊清代高级大臣,嘉庆十一年,擢工部尚书。未几,授湖广总督。 姚文然清代名臣、文学家。康熙十五年,授刑部尚书。 姚元之清代高级大臣、书画家。嘉庆十年进士,累迁内阁学士,道光十三年,授工部侍郎,十八年,擢左都御史。善画人物、果品、花卉,书法尤精隶书。其著作《荷蓼图扇》、《花鸟图扇》,均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另著有《使沈草》三卷、《竹叶亭诗稿》、《荐青集》、《竹叶亭杂记》八卷、《小红鹅馆集》等。 钱澄之明末清初著名诗人。抗清志士,曾组织“云龙社”,与“复社”相应和。官至编修知制诰(南明)。曾在吴江起兵抗清。清兵攻陷桂林后,一度削发为僧,后还俗归隐故乡,改名澄之。其博学多才,诗文尤负重名,王夫之推崇他“诗体整健”。著有《田间易学》、《庄屈合诂》、《藏山阁文存》、《藏山阁诗存》、《钱饮光全集》、《钱饮光遗书》5种。

《六尺巷》简案教学提纲

《六尺巷》简案

精品资料 六尺巷的故事教案 一、创设情境,《六尺巷》歌曲导入 二、讲述六尺巷的故事 六尺巷的故事 清朝时,在安徽桐城有个一个著名的家族,父子两代为相,权势显赫,这就是张家张英、张廷玉父子。 清康熙年间,张英在朝廷当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老家桐城的老宅与吴家为邻,两家府邸之间有个空地,供双方来往交通使用。后来邻居吴家建房,要占用这个通道,张家不同意,双方将官司打倒县衙门。县官考虑纠纷双方都是官位显赫、名门望族,不敢轻易了断。 在这期间,张家人写了一封信,给在北京当大官的张英,要求张英出面,干涉此事。张英收到信件后,认为应该谦让邻里,给家里回信中写了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阅罢,明白其中意思,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出动让出三尺房基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6尺的巷子。两家礼让之举和张家不仗势压人的做法传为美谈。 “六尺巷”的故事告诉今天的我们礼让,和睦,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代开明之士尚能如此,今天同事之间、邻里之间处理小事小非,更应该比封建时代做的更好。事情就是这样: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 三、拓展延伸:礼让名言警句、礼让故事。 关于谦让的名言警句 有一分谦退,便有一分受益处;有一分矜张,便有一分挫折来。——《弟子箴言·崇礼让》 谦虚谨慎自矜其智非智也,谦让之智斯为大智;自矜其勇非勇也,谦让之勇斯为大勇。——《弟子箴言·崇礼让》 让名者名归之,让利者利归之。——《弟子箴言·崇礼让》 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陈毅 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老舍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安徽省桐城市旅游资源分析及开发策略研究

安徽省桐城市旅游资源分析及开发策略研究 一、引言 安徽省桐城市风景秀丽,人杰地灵,是合肥经济圈唯一的县级市,对其旅游资源进行分析,进而研究其开发策略,通过旅游产业提升桐城的经济发展水平尤为重要。 二、桐城旅游资源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战略规划研究的一种分析技术,是指对现实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客观且综合的分析。笔者现应用其分析桐城市旅游资源。 (1)优势。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化:第一,旅游资源总量大,桐城市的旅游资源基本在每个乡镇都有所分布,数量多达82处;第二,自然资源丰富,有22处;第三,人文资源多样,多达60处。 旅游资源的原始性与完整性:桐城的许多旅游资源目前还处于未开发状态,且保存较为完好,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为将来的旅游开发与利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2)劣势。经济规模小,基础设施配套不足;宣传力度不足,旅游知名度有待提高;旅游资源的利用不够充分。 (3)机遇。桐城作为合肥经济圈的唯一县级市,可通过与圈内城市旅游资源的整合和旅游信息平台建设,共同把

桐城打造成圈内乃至全国旅游休闲度假的优选目的地。 (4)挑战。旅游业要获得长足的发展就必须不断改善自然环境,对桐城市进行旅游资源开发不可避免的会对环境产生破坏,使资源储量减少,生态系统具有脆弱性,且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在对其开发时应考虑到其承受能力,不能无限度地开发。同时,应借助旅游业的发展相应地改善旅游目的地的自然环境。 三、桐城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桐城属中尺度类边缘型旅游地和小尺度类边缘型旅游地,应建立核心―边缘旅游地模型。可将市区、龙眠山地区和孔城镇作为开发和深化桐城旅游的三个重点区域,辐射周边六个区域。 1.核心旅游区开发 (1)功能区分区。根据核心区旅游资源分布特征和旅游发展目标,把核心区划分为包括龙眠山、桐城市区、孔城镇三个地区的桐城文化旅游带:以桐城市区为节点,西北接龙眠山,东连孔城镇,依托丰富的人文与自然资源,在广阔的时空环境中全面展示桐城文化,形成集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 (2)旅游产品规划。加强核心旅游区自身特色旅游产品建设,与周边区域共同开发旅游产品。文化桐城:桐城文化旅游产品;宗教旅游产品;祭祖旅游产品。古色桐城:古

全国各地地仁义胡同(六尺巷)

全国各地的仁义胡同(六尺巷) 仁义胡同六尺巷的故事 聊城仁义胡同 “仁义胡同”,又名“六尺巷”,在聊城东关大街东首路北。此故事是在水城流传甚广、家喻户晓的美丽传说。讲的是清代开国状元傅以渐,在京城为秘书院大学士,加封太子太保,授武英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曾纂修《明史》、《清太宗实录》,充任清太祖、太宗《圣训》总裁,奉命与曹本荣合著《周易通注》。家中因为宅基纠纷,修书一封,希望他能为家中撑腰。收到家人来书,遂修一纸家书:“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看后,自感惭愧,主动让出三尺,邻居知道后,也深感惭愧,让出三尺来,于是就形成了今天的六尺巷。傅以渐在水城被尊称为傅阁老,傅姓也成为水城响当当第一大姓。 傅以渐的后代——傅斯年更是近代名闻天下的一代学者,著名教育家。现政府在傅家老祠堂前面建起了“傅斯年陈列馆”。实际傅斯年的老宅在古城北门里,就是今天省第二技术学院的校园。

安徽桐城仁义胡同 安徽桐城六尺巷前牌坊 清朝时,在安徽桐城有个一个著名的家族,父子两代为相,权势显赫,这就是张家张英、张廷玉父子。清康熙年间,张英在朝廷当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老家桐城的老宅与吴家为邻,两家府邸之间有个空地,供双方来往交通使用。后来邻居吴家建房,要占用这个通道,张家不同意,双方将官司打倒县衙门。县官考虑纠纷双方都是官位显赫、名门望族,不敢轻易了断。 在这期间,张家人写了一封信,给在北京当大官的张英,要求张英出面,干涉此事。张英收到信件后,认为应该谦让邻里,给家里回信中写了四句话: 千里来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阅罢,明白其中意思,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出动让出三尺房基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6尺的巷子。两家礼让之举和张家不仗势压人的做法传为美谈。 张英(1637-1708) 的长子张廷瓒,是康熙时的进士。张英的第三个儿子张廷玉(1672-1755),康熙时进士,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雍正设军机处,其规章制度均由他拟定。乾隆时又深得信任,加太保。为官于康雍乾三代,共50年。这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官场上也是少见的。《明史》的编成,就是张廷玉任总裁时的成果。张英的五子也是雍正时的进士,官工部侍郎、礼部侍郎、内阁学士。相传桐城当地几百年来就有“父子宰相府”、“五里三进士”、“隔河两状元”的说法。山东济阳仁义胡同 明朝年间,山东济阳人董笃行在京城做官。一天,他接到家信,说家里盖房为地基而与邻居发生争吵,希望他能借权望来出面解决此事。董笃行看后马上修书一封,道:“千

桐城市城市总体规划

《桐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实施评估报告》征求公众意见的公告 为进一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市政府决定修编《桐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现已委托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完成《桐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实施评估报告》。依据城乡规划法的要求,现将评估报告予以公示,征求公众意见。请公众以回帖或信函方式发表意见。信函请寄桐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规划处,信函上注明“评估报告征求意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意见收集整理后予以上报。 特此公告 桐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二○一一年四月二日 目录 第一章评估背景 (1) 一、评估依据 (1) 二、评估目的与任务 (2) 三、评估范围、对象与期限 (4) 四、评估思路 (4) 第二章现行总体规划实施情况与评价 (6) 一、城市阶段性目标的落实情况 (6) 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实施情况 (10) 三、中心城区总体规划的实施情况 (18) 四、规划决策机制的建立及运行情况 (40) 五、规划管理技术措施建立和运行情况 (41) 六、土地、交通、产业等相关政策对规划实施的影响 (42) 七、专业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制定情况 (44) 八、规划实施总结和综合评价 (44) 第三章现行总规修改必要性分析 (50) 一、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50) 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 (51) 三、安徽省“十二五”特色城镇化发展战略要求 (51) 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 (52) 五、合肥经济圈城镇体系规划的要求 (53) 六、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53) 七、重大交通、水利建设工程布局带来的影响 (54) 八、总结 (54) 第四章现行总规修改的相关建议 (56)

河南省郑州市2020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模拟试题 新人教版

河南省郑州市2020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 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 A.把.脉/车把.便.利/大腹便.便兴.利除弊/即物起兴. B.累.及/牵累.识.别/博闻强识.水涨.船高/头昏脑涨. C.阡.陌/纤.细蟠.桃/幡.然悔悟不胫.而走/泾.渭分明 D.狭隘./自缢.炫.耀/头晕目眩.揠.苗助长/偃.旗息鼓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装祯满堂彩莫衷一是铤而走险 B.偏袒关联词严惩不贷当仁不让 C.锻炼蒸溜水冥思苦想锐不可当 D.诀别大拇指相得益彰并行不背 3.古诗文默写。(8分) (1)、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2)、_____________。鬓微霜,又何妨! (3)、《观刈麦》中表现农民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直抒胸臆,表达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5)、宫中府中,俱为一体,________,不宜异同。 (6)、薄雾浓云愁永昼,____________________。

4.名著阅读。(4分) (1)请把下列情节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吴用智取生辰纲。_______________.曹阿瞒兵退斜谷。 (2)《水浒》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作者在刻画这些人物时,非常注意他们之间的共性和个性,如同是疾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的人物形象,但鲁智深_______________;李逵_______________。 5.根据文意判断,填入文字横线处句子序号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大志大勇者皆能忍,如坚持卧薪尝胆的勾践,这些人常常具有。当然,真正的“忍者”还应具有,如清朝礼部尚书张英在与邻居盖房发生争执时能主动退让(安徽桐城六尺巷的故事)。上述的“忍”,实际上是一种以退为进:或是,或是……这种“忍”,得远大于失。 ①宽广的胸怀,不因个人名誉、利益一时受损而锱铢必较 ②远大的志向和抱负,不为眼前琐事、俗事所干扰 ③以忍让换得了人与人之间的互谅与和谐 ④以退让为自己赢得了修炼成长的时机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 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8分) 材料一国际安徒生文学奖是由国际少年儿童读物联盟于1956年开始设立的国际性文学奖,每两年一次,授予儿童图书作家和插图画家,以此奖励并感谢他们写出的好书。它是世界儿童图书创作者的最高荣誉,又被称作“小诺贝尔文学奖”。2016年4月4日,在第53届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童话书展上,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作为中国作家首获该项大奖。 材料二曹文轩以《草房子》《青铜葵花》《大王书》等众多作品被读者熟知。他获得国际安徒生文学奖的颁奖词是:“曹文轩的作品读起来很美,书写了关于悲伤和苦痛的童年生活,树立了孩子们面对艰难生活挑战的榜样,能够赢得广泛的儿童读者的喜爱。”

六尺巷的故事

六尺巷 的产业,时间久远了,本来

六尺巷记 大,张家人只好把这件事告诉张英。家人飞书京城,让张英打招呼“摆平”吴家。 张英大人阅过来信,只是释然一笑,旁边的人面面相觑,莫名其妙。只见张大人挥起大笔,一首诗一挥而就。诗曰:“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交给来人,命快速带回老家。家里人一见书信回来,喜不自禁,以为张英一定有一个强硬的办法,或者有一条锦囊妙计,但家人看到的是一首打油诗,败兴得很。 六尺巷牌坊2 后来一合计,确实也只有“让”这惟一的办法,房地产是很可贵的家产,但争之不来,不如让三尺看看。于是立即动员将垣墙拆让三尺,大家交口称赞张英和他家人的旷达态度。张英的行为正应了那句古话:“宰相肚里能撑船。”宰相一家的忍让行为,感动得邻居一家人热泪盈眶,全家一致同意也把围墙向后退三尺。两家人的争端很快平息了,两家之间,空了一条巷子,有六尺宽,有张家的一半,也有吴家的一半,这条几十丈长的巷子虽短,留给人们的思索却很长。于是两家的院墙之间有一条宽六尺的巷子。六尺巷由此而来。 编辑本段意义与保护 毛主席在建国后会见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时,曾经讲到这个故事,说起这四句诗,用来表达两国之间的事宜应该谦让、平等。只是后来我们看到的不是这个样子了。 2008年2月21日,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来桐城视察,在与讲解员谈到即将视察的六尺巷时,吴仪风趣地说:“我知道六尺巷的故事,那时的吴家做得不太好。”引得周围人笑声一片。

在六尺巷视察时,吴仪对六尺巷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看得非常仔细,临离开时,吴仪很严肃的说:“六尺巷的故事告诉世人:大度做人,克己处事。” 包容忍让、平等待人,作为一种美德,在我们古代已经提倡了,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并不是很多,尤其涉及到自己切身利益的时候。心胸宽广、放眼远处、恭谦礼让的人无论在何时都是受人尊敬的。在物欲横流、钱、权当头的今天,提倡这种美德,似乎更为必要。 这条巷子现存于桐城市城内,作为中国文化的遗产,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华民族和睦谦让美德的见证。 六尺巷已经是桐城古城的旅游景点,2007年4月,“桐城文庙-六尺巷”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所以,到安微桐城去的游客,参观六尺巷是必备项目,

桐城的六尺巷故事_个人励志

桐城的六尺巷故事_个人励志 桐城的六尺巷故事 作者:沈裕慎 在安徽游历时,途经桐城,我想起了从古传扬至今的六尺巷的故事。于是,我决定下车,前去游览。 桐城市的城区并不大,经路人的指点,在桐城的西后街,我寻到了这条貌不惊人,极其平平常常的小巷。六尺多宽,百来米长,路面有些高低不平,因是用鹅卵石铺就的。

六尺巷的来由,是有一段佳话的。相传,清代康熙年间,桐城人张英在京官至礼部尚书,人称张宰相。家人打算扩大府第,修院墙,要邻居吴府让出三尺地界。吴府对张府的要求,寸土不让,断然拒绝。遂告到官府,一方为高官,一方为望族,县令不敢贸然行事。张英家人便修书一封,送往京城,要他出面干预。张英看罢来信,对家人依官仗势,深感扰虑,便回复诗一首: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英家人接此复信,看到此诗,二话不说,立即照办,遂主动后退三尺筑墙。吴府老爷得知此情,深受感动,也令家人对院墙后移三尺。当地人知悉后,纷纷传颂此事,引为美谈,并给这条小巷子,取名“六尺巷”。张英也不失为“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站在巷口,我看到有棵老槐树,有两人环抱之粗,高耸十几米,枝叶繁茂,遮蔽了一片荫凉。树下,石桌石凳,围树而造。几位老人,悠闲地摇着蒲扇,正在谈笑风生。见我走近,其中白发苍苍的一位,神情淡定地说:“争

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啊!”我还之以微笑。老人如禅的话,一语道出了六尺巷传唱千古的原由,这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一脉相承。因此,倍受尊崇,影响深远。 缓缓漫步,我走入巷中,卵石光滑的地面上,如同在脚底间游走。此起彼伏的蝉鸣,从槐树上传来,在巷子里左跌右撞地回荡,声声敲击耳畔。望着斑驳的墙壁,我情不自禁地伸出手去抚摸,青砖石上,沟壑纵横,残留着历史的沧桑。不知不觉,仿佛时光流转,又回到了那几百年前,我仿佛亲眼目睹,张吴二府,化干戈为玉帛的感人情景。 如今,当地政府在六尺巷旧址前,修筑了一座高大的石牌坊,上面题写了“礼让”两个大字。礼让是心灵的丰盈,精神的成熟、生存的智慧;礼让是对别人的释怀,对自己的善待。能弯曲的树不一定是廉价的木,如榕树;有礼让之心不一定是柔弱之人,如张英。礼让是大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礼让是蓝天,有高清迈俗的境界。礼让的别名是:从容、自信和超然。 踩着卵石,一寸一寸地扶着石壁,我向前走……这时,我想,如果没有当年的那首诗,如今怎么会有这条幽幽的六尺小巷呢!油然间,我悟出:一

我的家乡在桐城

我的家乡在桐城 我的家乡在桐城,一个已经被世人遗忘的小地方,她寂寞而又静静地卧在安徽。家乡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文学流派——桐城派一直是家乡人的骄傲,一曲《天仙配》响遍寰宇,但由于现在经济的发展滞后影响了文化的继续繁荣。 一 独特的风格是一个城市存在和发展的灵魂。城市无论大小,大者如北京,贵为一国之都,庄严崇高;上海,名副其实的东方大都市,开放活跃;小者如江南姑苏,水声欸乃,委婉之极;再如张家港,虽无丰厚的文化遗存,但文明美丽,也算独标一帜。我的家乡桐城,同上述城市相比,虽缺乏北京紫禁城的大气,也没有上海的繁华;虽难比姑苏的温润,也不曾如张家港般精雕细琢,但也一样在一千三百年的历史风雨中,静静地立着,并活了下来,并且不断地在扩大、在拓展、在延续、在创造和拥有辉煌。 桐城的灵魂就是书,就是文,就是雅,就是实。我常在心灵上暗暗用两个字来概括这座小城的风格,那就是“清香”。 二 唐至德二年,桐城设城。地处皖中,“山尽山复起,宛若龙眠形”的龙眠山恰给这小城做了青翠的屏依。何以名桐城?或曰:春秋时桐国公邑于此,城内桐溪至今仍蜿蜓清流,足以证之。而我偏不信。我宁愿相信桐城是万桐之城的传说。自小时,在乡间山前田后,随处可见一棵棵青桐。或虬或曲,或舒或拢,其上所结桐子,黄时则扑之,聊可补贴家用。“桐子青,桐子黄,桐子树下望婆娘”,童谣腆腆,至今犹在耳际。稍长,我便信了桐城之名得之于万桐,当初建城之时,城郭内外,青桐遍野;桐花香里,城墙巍然。那桐花的素朴、典雅之中,或可正预示了这座城市的将来。而在桐花的素朴、典雅之中,隐隐透出的淡淡的清香, 是否正开启了这座城市书香不绝的源头? 三 清晨或者黄昏,小城泊在朝霞或夕晖中,将一千多年来的风云际会,都悄悄藏在文庙的大殿里。风铎鸣响,则使人禁不住抬头,想听听小城到底要诉说些什么?是它的光荣,还是它的耻辱?是它的悲哀,还是它的欢欣? 都有,又都不全是。小城的倾诉,同满城樟树所散发出的清香一道,深邃恬雅。你得屏息静听,且要细细地想,细细地咀嚼,细细地回味。这样,你听到了宋画第一李公麟笔下马蹄的嗒嗒声,“马蹄嗒嗒是个美丽的错误”,这马蹄却雄健、激越,它掀开了有宋桐城的漫漫长卷。许多的人物过去了,许多的人物又鲜活起来。白描的桐城,因为这马蹄,在大宋的史册上响亮地点了一脚。以至于今日,龙眠山的媚笔泉和李公麟隐居的龙眠山庄,还时时可听见马鸣萧萧,使人想起苏辙的《龙眠山二十咏》,也使人觉得,这座依山而建的小城,还永远在期待和希望、昂扬和奋进着。 四 “有井水处皆歌柳词”,宋时白衣卿相柳永,可谓风光已极。其词缠绵悱恻,其声哀婉幽绝,然其深入民间,采词民间,故人皆歌其词。这座小城,在有清三百余年的王朝历史中,它的名字也如“柳永”这个名字一样,在神州大地上传诵,以至有人叹曰“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乎”? 确实,清初甫定,文坛凋谢。一部分文人守亡明贞,不肯出来;另一部分人虽降清,却时时有失节之虞。及至五十年后,方苞以戴名世《南山集》案罹祸,不死却以布衣值南书房,一方面其心中对亡明不无遗老之念,另一方面又感皇恩浩荡,所以殚精竭虑,入值之余,则会二、三文友论诸时文。一个文学流派就这样诞生了,后来刘大魁又稍事总结,及至姚鼐,则体

六尺巷的故事

六尺巷的故事 在桐城一条很不起眼的街道旁,立着一座十分显眼的石牌坊,上面写着“懿德流芳”四个字。这可能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座为旌表谦让精神而立的牌坊。 牌坊的后面,是一方诗书照壁,记载着康熙四十年发生于城内的一桩邻里纠纷。史料记载:桐城西后街的巷南原为宰相张英府,巷北为吴氏宅。当时,相府家人与吴氏因地界发生纠纷。家人一封书信,快马送到京城,张英阅罢,立即批诗寄回,诗上说:“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诗,立即拆让三尺,吴氏深为感动,也退让三尺,于是形成了照壁后面的这条六尺宽的巷道。小巷长180多米、宽2米,东边是一座“礼让”牌坊。如今,从“六尺巷”过往的游人和行人络绎不绝,小巷深处仍然显现出少有的繁华。 故事的主人公张英是清代名臣,历任工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等职。虽然身份显赫,老相爷却并没有仗势欺人,他轻启朱毫,四两拨千斤,简简单单的几句诗,就化解了原本剑拔弩张的邻里矛盾。 行走于六尺巷间,想象着张英以首辅之尊礼让三尺,更感觉别有一种清新雅静。若非六尺巷,很多人可能对张英并不熟悉。但是他的儿子张廷玉却耳熟能详。张廷玉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元老,任上深得雍正、乾隆两代皇帝的信任,这一点与张廷玉的性格有直接关系。良好的家风使他养成了为人谨慎、不事张扬的性格,他有一句名言叫“万言万当,不如一默”;雍正也称他“外和平而内方正”。 张英在桐城市城郊建造了“双溪草堂”,如今草堂已了无踪迹,但是康熙皇帝为“双溪草堂”題的一副对联却流传了下来。对联写着,“白鸟忘机,看天外云舒云卷;青山不老,任庭前花落花开。”道出了张家一门淡泊致远、少与人争执的处世哲学。 张廷玉死后,乾隆下诏以皇族礼仪厚葬,加谥“文和”,配享太庙,成为汉臣配享太庙第一人,并开清代文臣封伯侯之先例。所以他的墓园也叫“文和园”,位于风景秀美的龙眠山麓,墓道旁排列着形态各异的神兽和石刻,颇有皇家气派。墓园里还有两块雍正亲题御碑,称他为“赞猷硕辅”、“调梅良弼”。 三个多世纪过去了,虽然老相爷早已高卧于桐城的龙眠山中,但六尺巷依然横亘于这城市的一角,静观着岁月的流逝与人间的沧桑。六尺巷和父子双宰相的故事历久弥新,成为桐城文化积淀中最醇厚的部分。六尺巷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也許是被“和”字哲学充盈得最宽阔的街巷之一。它的“宽”不是宽在“六尺”上,而是“宽”在人们的心灵境界与和谐礼让的精神上。 1958年,毛泽东接见前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时,曾引用过此诗。古人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此诗可作佐证。不与人计较斤两得失,大度处之,收获远过于原来争求。 2006年11月21日,国务委员唐家璇在参观六尺巷后,欣然题辞:“桐城六尺巷,和谐名城扬”。他说,六尺巷里曾诞生过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它昭示中国人民追求和谐的传统美德,闪耀着超越时空的思想光辉。 启迪:邻里相让,社会和谐,与人方便,与已方便。古人能为之,今人有何不能为?

六尺巷

六尺巷 贵胄满朝清白传家:《六尺巷》背后张英家族故事 2016年02月08日09:10 “我家两堵墙,前后百米长。德义中间走,礼让站两旁。” 在2月7日晚的2016央视猴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安徽籍知名艺人赵薇演唱了这首歌。 赵薇在猴年春晚彩排时演唱《六尺巷》。 歌曲《六尺巷》取材于桐城六尺巷的典故,由安徽宿松籍知名军旅词作家贺东久作词,安徽桐城籍青年歌手张正扬作曲并作为原唱。 在2014年11月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低调造访后,位于安徽安庆下辖县级市桐城的六尺巷知名度再度走高,以其为题材创作的文艺作品也集中涌现。诸如黄梅戏舞台剧《大清名相》、歌曲《六尺巷》等,都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 安徽桐城六尺巷。 歌曲《六尺巷》直接取材于六尺巷典故,融合了黄梅小调、京剧及现代流行音乐等元素,是一首展示六尺巷互敬礼让、和谐包容文化内涵的民族调式歌曲。

事实上,作为六尺巷故地主角的张英、张廷玉一家,其为前朝及后世所称道的,除了以六尺巷为代表的礼让精神外,张家数代人的高洁致远、老成谋国和家族式清廉同样殊为难得。时至今日,以张英十世孙张泽国为代表的张家后人,依然坚信并坚守着家族传承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并十数年如一日为此孜孜以求。 张家后人相信,作为桐城派文化一部分的张家家训,即便是在当代社会仍有其重大现实意义。 比如清代桐城籍高官的“家族式清廉”,对于此前以山西、江 西官场为代表的“家族式贪腐”治理,以及由此衍生出的为官 之德,就有很强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2014年11月,除六尺巷外,王岐山还曾至桐城文庙参观。在向王岐山介绍清道光朝都察院左都御史姚元之的书法作 品时,张泽国就曾言及:“(姚元之)算是您的同行。” 王岐山曾低调造访,六尺巷张家后人全程解说 王岐山的桐城之行被媒体视为“低调造访”。 目前为止,关于王岐山桐城之行的主题和具体行程,并没有见诸官方媒体的权威报道。 但2014年11月14日当天,王岐山到访安徽桐城六尺巷的消息,就开始在当地网友中流传。 11月17日晚间,借六尺巷的典故,中纪委监察部官网廉政

《拣选18套合集》安徽省桐城市2020-2021学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安徽省桐城市2020-2021学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在如图所示的数轴上,点B 与点C 关于点A 对称,A 、B 两点对应的实数分别是3和﹣1,则点C 所对应的实数是( ) A .1+3 B .2+3 C .23﹣1 D .23+1 2.小明和小亮按如图所示的规则玩一次“锤子、剪刀、布”游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明不是胜就是输,所以小明胜的概率为 12 B .小明胜的概率是13,所以输的概率是23 C .两人出相同手势的概率为12 D .小明胜的概率和小亮胜的概率一样 3.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 A .2223a a += B .()236b b -=- C .235c c c ?= D .()2 22m n m n -=- 4.如图,已知l 1∥l 2,∠A=40°,∠1=60°,则∠2的度数为( ) A .40° B .60° C .80° D .100° 5.某药品经过两次降价,每瓶零售价由168元降为108元,已知两次降价的百分率相同,设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x ,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

A .168(1﹣x )2=108 B .168(1﹣x 2)=108 C .168(1﹣2x )=108 D .168(1+x )2=108 6.如图数轴的A 、B 、C 三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a 、b 、c .若|a ﹣b|=3,|b ﹣c|=5,且原点O 与A 、B 的距离分别为4、1,则关于O 的位置,下列叙述何者正确?( ) A .在A 的左边 B .介于A 、B 之间 C .介于B 、C 之间 D .在C 的右边 7.下列各式中计算正确的是 A .()222x y x y +=+ B .()236x x = C .()2 236x x = D .224a a a += 8.一个不透明的布袋里装有5个红球,2个白球,3个黄球,它们除颜色外其余都相同,从袋中任意摸出1个球,是黄球的概率为( ) A .310 B .15 C .12 D .710 9.图为小明和小红两人的解题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计算: 31x -+231x x -- A .只有小明的正确 B .只有小红的正确 C .小明、小红都正确 D .小明、小红都不正确 10.如图,PA 切⊙O 于点A ,PO 交⊙O 于点B ,点C 是⊙O 优弧弧AB 上一点,连接AC 、B C ,如果∠P=∠C ,⊙O 的半径为1,则劣弧弧AB 的长为( ) A .13π B .14π C .16π D .112 π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08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__________.

故事《六尺巷》

《六尺巷》 据《桐城县志》记载,清代(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两家大院的宅地都是祖上的产业,时间久远了,本来就是一笔糊涂账。想占便宜的人是不怕算糊涂账的,他们往往过分相信自己的铁算盘。两家的争执顿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不肯相让一丝一毫。由于牵涉到宰相大人,官府和旁人都不愿沾惹是非,纠纷越闹越大,张家人只好把这件事告诉张英。家人飞书京城,让张英打招呼“摆平”吴家。张英大人阅过来信,只是释然一笑,旁边的人面面相觑,莫名其妙。只见张大人挥起大笔,一首诗一挥而就。诗曰:“一纸书来只为墙(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交给来人,命快速带回老家。家里人一见书信回来,喜不自禁,以为张英一定有一个强硬的办法,或者有一条锦囊妙计,但家人看到的是一首打油诗,败兴得很。后来一合计,确实也只有“让”这唯一的办法,房地产是很可贵的家产,但争之不来,不如让三尺看看。于是立即动员将垣墙拆让三尺,大家交口称赞张英和他家人的旷达态度。张英的行为正应了那句古话:“宰相肚里能撑船。”宰相一家的忍让行为,感动得邻居一家人热泪盈眶,全家一致同意也把围墙向后退三尺。两家人的争端很快平息了,两家之间,空了一条巷子,有六尺宽,有张家的一半,也有吴家的一半,这条几十丈长的巷子虽短,留给人们的思索却很长。于是两家的院墙之间有一条宽六尺的巷子。村民们可以由此自由通过。六尺巷由此得名。 宽容不仅需要“海量”,更是一种修养促成的智慧。事实上,只有那些胸襟开阔的人才会自然而然地运用宽容。通常来说,教师对学生的恶作剧大都是怒发冲冠,要狠狠批评,有时甚至妄加断言。这样不但不能促使学生悔改,而且会使学生“破罐子破摔”。教师如果无法容忍学生的缺点,就会对学生产生反感、厌恶的情绪,在这种情绪下的教师与学生,不可能很好地沟通和交流,教育自然不会取得成功。所以,我们应该明白:宽容是一种豁达,是一种智慧,一种艺术,是“两幅图画”式的善意惩罚。

安庆素材资料汇总

安庆资料搜集目录 2013.4.27(注:红色字是比较重要的内容,蓝色是有详细解释的内容,青绿色的为后补内容) 项目内容 政治中国安徽省省辖市 (原安徽省省会)位于安徽省西南 部 3市辖区,7县,1县 级市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附录1)中国 传统戏剧黄梅戏 之乡 清乾隆二十五年 (1760)至民国二十六 年(1937)年间为安徽 省省会。 2012中国出美女城市排行 榜,安庆排第八名。 安庆有“万里长江此封 喉,吴楚分疆第一州”之 美称。 经济“皖江开发”重点城 市港口城市中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附录2)“师夷长技以制 夷”由湘军统领曾国藩创 办的安庆内军械所,制造 了中国第一支枪,第一台 蒸汽机和第一艘以蒸汽 机为动力的轮船。

安庆经济技术开发区 交通安庆机场、“宁安高 铁”即将修通 (2014.7月通车) 、合安高铁(在建)安庆两火车站沪渝高速(G50)、济 广高速(G35)、合安 高速(G4212)、京台 高速(G3)、岳武高 速(在建) 105、206、318三条国道和合 九铁路在市境交汇。 安庆是黄山、九华山、庐 山等世界著名风景区之 间的交通枢纽。 人文历史【国家历史文化名 城】(附录3)安庆 历史变迁表(附录10)禅宗 文化 太湖狮子山—中 国禅宗文化重要 发源地之一。 薛家岗和张四墩等新 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潜山县是【古皖国】所在地, (安徽省简称“皖”即由此而 来。) 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 年)改舒州德庆军为舒州 安庆军(治所位于今天的 安徽潜山县),(“安庆”自 此得名)。 古皖文化、禅宗文化、戏剧文化和桐城派东晋诗人郭璞曾称“此地宜 城”,故安庆又别名“宜城”。 公元1260年沿江置制大 使马光祖将安庆城移到 今天的易守难攻的宜城 渡,至今已有近800年的 历史。

安徽省桐城市药王庙

药王庙简介 药王庙始建于宣统二年,岁次庚戌年(1910年)。其时清朝政府已腐败无能,天下大乱,民生难为,病疫频发。尤其是儿童生麻疹、过水花,便十有九夭。千村薜荔,万户萧疏。在这百无聊奈之际,百姓把生的希望寄予神仙菩萨身上,便自发的在这崇山葱郁、清泉四转、山坳开阔之地。依北向南修建庙宇,名为药王庙。借助孙思邈这位旷世神医之灵,以佑苍生。 其时仅建三间土木结构的小瓦房,神龛里供着几尊法身不大的泥塑佛像,当地群黎每每前来焚香朝拜,祈祷平安。那是庙内尚无住僧,真所谓:“堂空无主风扫地,嫦娥有情月为灯。” 时至一九三五年秋,一游僧到庙居住(法名释真空),当地百姓见他为人正派,且有创业之心,便要求他当下常住。后来也就由他主持该庙佛事,在他主持二十余年里,增做了斋房两间,寮房三间。将原有三间正殿扩建为五间,庙院场所约占1.2亩。彼时佛事兴隆、游屐不绝、木鱼声声。转眼到了一九五三年春,真空大师因故离开庙庵,随后由释悟根到庙住持(释悟根即是释正修)。随着时光的流逝,庙宇渐荒落邑,佛事

式微。到了一九六五年秋,“文革”之风迅猛异常,这所庙宇也难逃一劫,便给拆除了。将比丘尼释悟根下到谷林村民组以五保性质给予供养,庙宇场基开垦种庄。 事过境迁,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吹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民族宗教政策得以落实。继谷林寺复修后,药王庙于一九九五年秋也随之复建。但由于资金紧缺、山道难行、运料不便,仅修建不足三十平方米的殿堂,佛像也只是泥塑简易的法身。殿堂四周仍是杂草丛生、荆棘载途,严重的隐藏者不安全因素—火烛。 二零零九年清明时节,陈永涛、王昌盛两位先生踏青扫墓。路过该庙,便燃烛焚香,拜佛祈祷。礼仪之后,环顾庙宇,见此环境之差,顿生重修之念,当即许下千金之诺。翌年之秋,委托都立新先生全盘负责、开山修道、盖房建宇。经都立新先生细心筹划,周密安排能工巧匠夙夜辛苦,通力合作,历时十八个月使工程如期竣工。而今,一条长 4.2华里、宽 4.5米的盘山之路(水泥路)犹如一条银灰色飘带,在山间缠来绕去。给这万绿崇山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殿宇两进,前进为三开间,后进五开间;东西设有寮房,楼式三十余间:东侧另设斋房两间。总建筑面积一千多平方米。一律是古典式建筑:飞檐翘角,斗拱

关于桐城六尺巷的作文

关于桐城六尺巷的作文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旅外多年,前些天到家乡桐城一游,感触颇多,诉诸于笔端。到桐城北门,北门矗立一个偌大的广告牌“黄梅飘香酒”,我感觉似乎多了一条向西延伸的路,按照指示牌,选择了直行。凭着感觉,找到了梦萦多年的故居六尺巷,亲切之余多了几分遗憾,政府将巷子进行了整修,这让人亲切,故居已非,让人遗憾。拍了几张相片,在巷一角,看到了“六尺巷酒”的招牌,真在打量着,随行的同志讲解到“桐城人民为了弘扬六尺巷和谐、礼让文化,打造出了六尺巷酒品牌,是政府招待指定用酒呢!”我提议到龙眠河去看看,随行同志提醒道“张教授,我们吃饭后再去嘛”。盛情难却,一起吃饭,上的是六尺巷酒,厂方送过

来的,我摩挲酒许久,白盒黑屋檐的包装,地道得亲切。相互介绍坐定后,大家开始敬酒,边喝边介绍边聊天,酒还可以,醇香绵柔,这让我有了去参观六尺巷酒厂的意愿,把这个意愿刚说出口,司机小吴就拿出一张纸说“张教授,有参观六尺巷酒厂的行程安排”。都说我是个老顽童,午饭在我的倡议下很快就结束了,小吴没喝酒,驱车跟随着到了大关镇。刚下车就受到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还没有等酒厂解说人开口,我就问“怎么酒厂搬到这里来,应该在六尺巷旁边嘛”。讲解员是个四川的,急着说“大关的水好噻,大关水碗出名也有水好的原因嘛,水是酒的神”。“哦,原来如此,是呀,城市化进程让城市的水环境受到了恶化,内地算是保护好的了”。参观了酒厂的原粮、窖池,还聆听了六尺巷酿酒师全国劳模、评酒大师邓明对酿酒的讲解“选料、碎料、蒸煮、发酵、蒸酒”。在酒厂举行了一个小规模的茶话会,会上,六尺巷酒营销部咨询“张教授是研究

安徽桐城六尺巷

安徽桐城六尺巷 “六尺巷”位于桐城市区西后街,东起西后街巷,西抵百子堂。巷南为宰相府,巷北为吴氏宅,全长100米、宽2米,均由鹅卵石铺就。据姚永朴《旧闻随笔》、《桐城县志略》载:老宰相张文端公(清康熙文华殿大学士张英)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 家人驰书于都,公批诗于后寄归,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吴氏闻之感其义,亦退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六尺巷故事流传甚广,脍炙人口,已载人《中国名胜词典》。毛泽东1958年会见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时,曾引用此诗。 张文瑞公,即清代名臣、文学家张英。康熙二年中举人,六年中进士,十二年授翰林院编修。后升任侍读学士,二十八年升任工部尚书,后任礼部尚书。三十八年荣升宰辅,乡里称其府第为宰相府。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日,颂扬先人的“谦逊礼让之美德”,

激励后人大度做人,秉礼处世。亦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安徽桐城六尺巷 安徽省桐城市市区是座古城,一直有着“文都”的美誉,大概是因为中国清代著名散文流派“桐城派”在这里发源的缘故吧,桐城市内人文景观和历史遗存随处可见。城内有许多小街巷,如“一人巷”、“钱尚书巷”、“双井巷”、“讲学园巷”、“小河边巷”等等,但最为闻名遐迩的街巷是“六尺巷”。“六尺巷”是一条100多米长、2米宽的小巷,铺着鹅卵石路面。据县志记载:清朝康熙皇帝时期的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在京城做官,他老家桐城的亲人起墙脚做屋时与邻居吴姓人家因地皮发生争执,家人去信请他出面处理。这位大学士看后立即回信说:“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意思很明白,就是叫家人应当退让。家人看了信以后,主动让出三尺。邻居吴氏深受感动也让出三尺,三加三等于六,这就成了“六尺巷”,也就是相当于2米宽的小巷。从此“六尺巷”在张英的家乡、现在的安徽桐城市传为美谈。 说到张英,就是中国人也不一定熟悉。要说到他的儿子张廷玉就不一样了。张廷玉,康熙皇帝时期的进士,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雍正时期,朝廷设军机处,其规章制度均由张廷玉拟定。乾隆时期张廷玉仍然深得信任,加太保。张廷玉为官于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共计50年。他是张英的第三个儿子。张英的长子张廷瓒,也是康熙时期的进士。因此在桐城几百年来就有“父子宰相府”、“五里三进士”、“隔河两状元”的说法。 张英在桐城市城郊两条小河交汇之处建造了“双溪草堂”,书斋门联题着“俭勤自是持家本,和顺端为受福基”。他强调“俭勤”、“和顺”。意思是“俭朴”、“勤劳”、“和睦”、“顺达”,这也是中国古来的美德。康熙皇帝还给“双溪草堂”题了一副对联,这副对联是这样说的:“白鸟忘机,看天外云舒云卷;青山不老,任庭前花落花开。”所以,“六尺巷”现在成了名胜古迹,也使游人在这里悟出了很多东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