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技术》课程试卷(2).

《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技术》课程试卷(2).

《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技术》课程试卷(2).
《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技术》课程试卷(2).

《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技术》课程试卷(2)考试时间:年月日时所需时间:90分钟考试形式:闭卷

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3分,15%)

1.自身免疫病

2.ADCC作用

3.沉淀反应

4.抗原决定簇

5.IQC

二、填空题(共20格,每格1分,20%)

1.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可逆性。2.IgG经木瓜蛋白酶进行酶解,可将其分成两个相同________段和一个________段。

3.特异性免疫应答基本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流免疫电泳时应将________放在电泳槽阳极,而________放在阴极。5.宿主抗移植物反应根据临床出现症状情况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三类。

6.反向间接凝集反应是用________致敏载体,用以鉴定或检测________,如________。

7.同种异型抗原有________、________。

8.多发性骨髓瘤的免疫学特征为血中和尿中出现________,骨髓中________比例显著升高。

9.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

三、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30%)

1.病原体感染后,最早产生的抗体是………………………………………...()A.IgG B.IgA C.IgM D.IgD

2.抗原免疫应答和免疫反应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A.理化特性B.表位C.异物性D.载体

3.能通过胎盘且为新生儿抗感染的重要因素的Ig是…………………...…...()A.IgG B.IgA C.IgM D.IgE

4.免疫活性细胞是指…………………………………………………………....()A.抗原提呈细胞B.NK细胞 C.K细胞D.TB淋巴细胞5.HLA复合体位于…………………………...………………………………....()A.第6号染色体的短臂B.第2条染色体的短臂

C.第6染色体的长臂D.X染色体的长臂

6.直接抗球蛋白试验用于检测…...………………………………....................()A.游离于血清中不完全抗体B.结合于红细胞上不完全抗体

C.用于检测IgG类完全抗体D.用于检测IgM类完全抗体

7.能力比对检验(proficiency testing,PT)的目的是…...………………......()A.评价实验室整体检验能力

B.评价实验室工作人员个人检验能力

C.确定检验方法的准确度

D.确定某一样品的准确度

8.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A .胸腺B.淋巴结C.骨髓D.脾脏

9.直接化学发光剂常用的有………………………………………………….()A.惰性元素标记B.镧系元素标记

C.卤素元素标记D.丫啶酯标记

10.具有免疫粘附作用的补体片段是….………()

A.C2a B.C3b C.C5a D.C567

11.眼外伤所致的交感性眼炎的致病相关因素是……………………….. ….….( )

A.隐蔽抗原的释放 B .分子模拟

C.导致MHC-Ⅱ类分子表达异常 D .免疫系统调节失调

12.尿本周蛋白的本质是………………………………………………. ……….()A.IgG B.IgA C.H链D.L链

13.临床上应用最多的移植类型是……………………………………………...()A.自身移植B.同系移植C.同种移植D.异种移植14.ELISA操作过程中导致空白对照孔显色加深的主要原因是……………..()A.加样不准B.保温时间不准

C.洗涤不彻底D.酶标抗体变性,酶脱落

15.药物性血细胞减少症属于………………………………………………… ()A.Type I Allergy B.Type II Allergy

C.Type III Allergy……..D.Type IV Allergy

16.单扩试验达到扩散终点后,沉淀环大小与抗原浓度……………...………()A.正相关B.负相关C.不一定D.不相关

17.下列哪一项不是自身免疫疾病所具有的特征……………………..……….()A.血清中有高浓度的自身抗体

B.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C.有遗传倾向

D.病程短,自限性

18.CSF中一般以IgG指数反映中枢NS鞘内合成IgG能力…………….….()A.IgG指数=CSF中IgG/血清中IgG

B.IgG指数=CSF中IgG/CSF中ALb

C.IgG指数=CSF中IgG/血清中IgG÷CSF中Alb/血清中Alb

D.I gG指数=血清中IgG/CSF中IgG÷血清中Alb/CSF中Alb

19.冷球蛋白检测的主要临床意义为…………………………………..….. ()A.用于肾功能的判断B.用于冷球蛋白血症的判断

C.用于肝功能的判断D.用于Ig异常的判断

20.荧光免疫测定中,荧光色素FITC呈现的荧光为……………………....()A.橘红色荧光B.橙红色荧光

C.黄绿色荧光D.蓝色荧光

21.有关HLA概念错误的是()

A.HLA复合体位于第6对染色体短臂上

B.Ⅰ类分子分布于体内所有细胞

C.Ⅱ类分子分布于B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

D.HLA在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中起作用

22.免疫球蛋白结构中含有一个分泌片的是………………………………..()A.IgG B.IgA C.IgM D.sIgA

23.ELISA目前最常用的固相载体是……………………………………..…()A.琼脂糖B.聚苯乙烯C.玻璃D.硅橡胶

24.RIA中用液体闪烁计数器测定的放射性核素为……………………….. ()A.125I B.131I C.3H D.51Cr

25.半抗原本身不具有下列抗原的哪种特性……………………….…….... ()A.免疫原性B.免疫反应性C.记忆性D.特异性

26.双抗体夹心ELISA的一步法易出现钩状效应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待测抗原过量B.待测抗原的抗原决定簇位点过少

C.酶标抗体过量D.包被固相的Ab量过少

27.免疫球蛋白的互补决定区存在于……………………………………........()A.V区B.C1区C.C2区D.C3区

28.下列哪种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不是由B细胞缺陷引起的……………........()A.选择性IgA缺陷病B.选择性IgG缺陷病

C.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D.性联丙种球蛋白缺乏症

29.SLE患者体内出现的特征性抗体为…………………………………........()A.ENA抗体B.Sm抗体C.SS—A抗体D.SS—B抗体30.反向间接血凝试验,如出现凝集,则反应…………………………........()A.标本中不含待测抗原B.标本中含待测抗原

C.标本中含待测抗体D.标本中不含待测抗体

四、英译中(共5题,每题1分,5%)

1.SS

2.CIC

3.MHC

4.CD

5.PM

五、问答题(共3题,30%)

1.何谓TD-Ag和TI-Ag?其区别如何?

2.写出间接荧光免疫法原理、流程图及用途。

3.试述TAT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发生机理。

免疫学检验课程试卷(2)

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3分,15%)

1、当某些原因使自身免疫应答过于强烈时,会导致相应的自身组织器官损伤或功能障碍,称为自身免疫病。

2、NK细胞可通过其表面的FcrR与IgG结合介导溶细胞作用,即ADCC。

3、是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在适当条件下而出现的沉淀现象。

4、是存在于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因。

5、即室内质量控制,是由实验室工作人员采用一系列统计学的方法连续评价本实验室工作的可靠程度。

二、填空题(共20格,每格1分,20%)

1、特异性、比例性

2、Fab、Fc

3、感应阶段、反应阶段、效应阶段

4、Ab、Ag

5、超急性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慢性排斥反应

6、特异性抗体、抗原、甲胎蛋白

7、血型抗原、HLA

8、M蛋白,不成熟浆细胞

9、1.076~1.090

三、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30%)

1、C

2、B

3、A

4、D

5、A

6、B

7、A

8、A

9、D10、B11、A12、D 13、C14、C15、B16、A17、D18、C19、B20、C 21、B 22、D 23、B 24、C 25、A 26、A 27、A 28、C 29、B 30、B

四、英译中(共5题,每题1分,5%)

1、干燥综合征

2、循环免疫复合物

3、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4、分化抗原

5、多发性肌炎

五、问答题(共3题,每题10分,30%)

1、答:TD-Ag即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需要TH细胞的辅助。(2分)

TI-Ag即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不需要TH细胞的辅助。(2分)

TD-Ag TI-Ag

T细胞辅助需要不需要(1分)

细胞免疫+-(1分)

抗体类型IgG、IgM IgM (1.5分)

回忆反应有无(1分)

抗原成分蛋白质脂多糖(1.5分)

2、答:

流程图(4分)

原理:用荧光素标记抗球蛋白抗体(抗体),待基质标本中的抗原与相应抗体(第一抗体)反应,再用荧光素标记的抗抗体(二抗)结合第一抗体,通过荧光现象检查抗原或抗体。

(4分)

用途:常用于检测各种自身抗体(2分)

3、答:TAT过敏性休克属于第Ⅰ型超敏反应。TA T是一种来源于动物的免疫血清,是异种蛋白,具备完全抗原的特点,可刺激过敏体质的人产生IgE抗体。(3分)过敏性休克的发生机理为:

TA T(变应原)→第一次进入机体→刺激机体产生IgE抗体→IgE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结合→TAT再次进入机体→与IgEFab段结合→引起脱颗粒→释放组织胺等过敏介质→引起cap扩张、通透性增加、粘膜腺体分泌增加、平滑肌痉挛→导致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过敏性休克症状。(7分)

课程试卷2

2003-2004学年第一学期医学遗传学期终考试卷 (01级临床医学、基础医学)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__ *所有试题请答在答卷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A型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题1分,共30分): 1.遗传病是 A.先天性疾病 B.家族性疾病 C.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 D.不可医治的疾病 E.罕见的疾病 2.脆性X综合征是 A.单基因病 B.多基因病 C.染色体病 D.线粒体病 E.体细胞病 3. 引起猫叫综合症的突变方式是 A.缺失 B.易位 C.倒位 D.重复 E.环状染色体 4. 属于母系遗传的遗传病是 A.单基因病 B.多基因病 C.染色体病 D.线粒体病 E.体细胞病 5. 引起DNA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的因素是 A.羟胺 B.亚硝酸 C.5-溴尿嘧啶 D.丫啶类 E.紫外线 6. 由于突变使编码密码子形成终止密码,此突变为 A.同义突变 B.错义突变 C.无义突变 D.终止密码突变 E.移码突变

7. 家庭中患者严重程度决定生育患儿风险度的遗传病为 A. AR B. AD C. XR D. XD E. 多基因遗传 8.由于膜转运酶缺陷而引起的疾病为 A.苯丙酮尿症 B.先天性肾上腺生殖系统综合症 C.半乳糖血症 D.胱氨酸尿症 E.色氨酸加氧酶缺乏症 9. 由于酶缺乏而导致底物积累的疾病为 A.苯丙酮尿症 B.先天性肾上腺生殖系统综合症 C.半乳糖血症 D.色氨酸加氧酶缺乏症 E.白化症 10. 属于颠换的碱基替换为 A.G和T B.A和G C.T和C D.C和U E.T和U 11. 属于从性显性的遗传病为 A. 短指症 B. 软骨发育不全 C. 多指症 D. Huntington舞蹈症 E. 早秃 12. 患者正常同胞有2/3为携带者的遗传病为 A. AR B. AD C. XR D. XD E. Y连锁遗传 13. 父亲为AB血型,母亲为B血型,其女儿为A血型,如果再生育,孩子的血 型仅可能有 A. A和B B. B和AB C. A、B和AB D. A和AB E. A、B、AB和O

-《二次根式》观课报告

《二次根式》观课报告 今年暑期研修中,按照省远程研修的要求,我认真、细致、耐心的观看了四位 教师的课,这些教师都认真对待本次讲课,积极准备,从备教材、备数学课程标准,备学生、备重点、备难点方面,在教学设计中设计详细,各项目书写全面,给我提供了很好的讲课蓝本,就其中一节初中数学《二次根式》谈一下自己的体会。尹老师的这节课,教学设计合理,教材与学情分析准确、全面;教学目标明确。重点、难点处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情境与活动设计指向问题解决。教学环节相对完整、过程流畅、结构清晰;课堂容量适当。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参与度高,在学习活动中获得良好体验,课堂气氛活跃有序。 总体来看本节课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如何提高学生的证明思路分析能力为着力点,通过定理的证明、例题的引领、练习题的巩固,及时地总结提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创造性地使用例题到设计变式训练、迁移训练;从设计条件开放、结论开放题,到设计条件不变、图形变化的各种训练;从展示正确证明过程到展示错误证明过程让学生评价,使学生的思维在广度和深度上得以发展,从而实现数学思维的全方位训练。这节课有以下几点很值得学习: 1、从教师教学来看,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了精心设计,课堂结构合理,活动安 排科学,能够落实分层教学,考虑全体学生。练习设计合理,有层次,有梯度,基础知识掌握在课堂上,关键性的训练完成在课堂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面向全体,不同层次学生均得到发展;过程体验充分,学习能力得到提升;教学目标检测及时有效,达成度高。 2、目标明确,设置恰当,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中,始终围绕目标进行,教学内容安排合理,讲授正确,课堂结构合理; 3、课堂气氛营造:针对初二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又适当的加入激励性的语言,激起学生的参与意识,例如:“在这一节的学习中,我们又会面临哪些挑战呢?大家想

中南大学《电子商务》课程试题(2)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电子商务》课程试题(2)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电子支付案例属于( ) A.电子商务B2C案例 B.电子商务B2B案例 C.电子商务服务案例 D.EDI案例 2、一个优秀的企业电子商务解决方案应首先强调( ) A.数据的统计分析与处理过程 B.信息的流动沟通与处理过程 C.信息的安全保障与处理过程 D.数据的安全保障与处理过程 3、与水平相比,垂直的主要特点是( ) A.行业全 B.服务全 C.专业性强 D.容丰富 4、组成EDI系统的是EDI客户端系统和( ) A.EDI传输系统 B.EDI交换平台 C.计算机通讯网络 D.EDI应用系统 5、春节到了,远在异国的小想给在国的母亲送一束鲜花,小在某一专业电子商务上完成了自己的心愿。这类网上购物类型属于( ) A.一般计划性购物 B.提醒性购物 C.完全无计划购物 D.专门计划性购物 6、在电子商务时代,新的营销模式的要( ) A.多环节、小批量 B.少层次,大批量 C.多品种、小批量 D.少品种、大批量 7、在B2B中,商品合理定价是营销的战略规划之一。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网上定价战略的是( ) A.低价战略 B.竞价战略 C.等价战略 D.高价战略 8、将数据变为乱码传送到达目的地后重新还原的技术是( ) A、数字签名 B、网络中心 C、加密技术 D、身份验证 9、部网是( ) A、INTERNET B、INTRANET C、EXTRANET D、TCP/IP 10、由于网络营销采购者可以直接向厂商要求进货,营销渠道缩短,( )的地位受到威胁 A、零售商 B、批发商 C、中间商 D、代理商 二、多项选择题 1、在Internet上实现安全电子商务所面临的任务是保证( ) A.信息的性 B.信息的扩展性 C.数据的完整性 D.交易身份的真实性 2、B2B交易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具体表现在( ) A.信息传递成本降低 B.中间环节减少 C.广告费用减少 D.文件处理费用减少 3、电子商务的效益分析包括( ) A.经营风险分析 B.支付方式分析 C.竞争优势与劣势分析 D.盈亏状况分析 4、在B2C电子商务后台管理中,订单的后跟踪服务包括( ) A.订单跟踪 B.售后服务 C.服务跟踪 D.支付结算 5、从技术上分析,一个B2C购物系统需要具备的基本要素是( ) A.安全机制 B.支付系统 C.购物引擎 D.娱乐系统 6、电子商务的英文缩写有:( ) A、EDI B、EC C、ERP D、EB 7、根据电子商务的一般框架,电子商务有两大支柱( ) A、基础设施 B、政策法规 C、电子支付 D、技术标准 8、电子商务物流的特点是( ) A、信息化 B、网络化 C、智能化 D、柔性化 9、对同一事物不同部分之间的比较属于( ) A. 横向比较法 B. 纵向比较法 C. 质量分析法 D. 理想类型比较法 10、超文本传输协议是( ) A.FTP B.HTML C.HTTP D.WWW 三、填空题 1、企业间电子商务通用交易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 )、( )、( )、( )。 2、.从电子商务的技术标准对电子商务进行分类,可以将电子商务划分为基于

测量学试题集共26页

测量学试题(一) 一、填空题(18分) 1、测量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在布局上(由整体到局部)、在精度上(由高级到低级)在顺序上(先控制后细部) 2、我国的国家统一平面坐标系采用的是( 85年)坐标系。 3、我国的高程系统是以(黄海平均海水准面)为高程基准面。 4、水平角的观测方法主要有(测回法)和(方向观测法)两种方法。 5、水准测量要求前后视距尽量相等主要是为了消除(视准)轴和(水准管)轴不平行而产生的误差。 6、水准测量中为了校核每站的高差通常采用(两次仪器高法)和(双面尺)法进行。 7、地形图中为了清晰表示山头或盆地通常加入(示坡)线来表示。 8、地形图的分幅主要有(梯形分幅)和(正方形分幅)两种。 9、某测距仪的标称精度为5+3PPm表示每公里测距中误差为( 5 )mm。 11、等高线的疏密反映了该地区的(坡度陡、缓、均匀)。 12、经纬仪对中的目的是(使仪器中心(竖转)与测站点位于同一铅垂线上)、整平的目的是(使仪器的竖轴垂直、水平盘处于水平位置)。 二、解释概念(6分) 1、绝对高程 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面距离,称为绝对高程,又称海拔高。

2、直线定向 确定一条直线与基本方向线之间的夹角,称为直线定向。 3、竖直角 在同一竖直面内,目标视线方向与水平线的夹角称为竖直角。 三、判断正误(8分) 1、非特殊地貌等高线不能相交或重叠。(√) 2、权只有在不等精度观测中才有其意义。(╳) 3、平面控制测量只有导线一种形式。(╳) 4、6度带和3度带其中央子午线是完全重合的。(╳) 四、某测量小组利用全站仪测量A、B两点高差,测得竖直角为-2°30 ′ 42″,A高程为283.50m,仪器高为1.5m,AB间斜距为246.342米,棱镜高为1.74米,求AB间水平距离及B点高程。(不考虑球气差影响)(6分) 解: 平距=斜距×cosα=246.342×cos(-2°30′42″)=246.105m 高差=斜距×sinα-i+V=246.342×sin(-2°30′42″)-1.5+1.74=-10.555m B点高程=H A +h AB =283.50+(-10.555)=272.945m 答:AB间水平距离为246.105米,B点高程为 272.945米。 五、完成下表图根水准的内业计算(12分)

二次根式复习课优质说课稿

《二次根式》复习课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 1.本课在教材、新课标中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内容是二次根式章节的复习课,是学生在学完新人教版八年级教材下册第十六章后的一个总结复习。二次根式是初中数学知识体系与结构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中考直接考查的一个重点内容。本课复习内容的教学将让学习更为系统地认识二次根式,并在学习新知的基础上得到一个升华。同时也是为了学生能够在下一张勾股定理以及九年级的解直角三角形学习中打下一些有效的基础。 关于二次根式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要求: 1.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加、减、乘、除运算法则; 2.会用它们进行有关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不要求分母有理化); 在本章内容新授过程中,教师更多的关注了学生对概念及运算法则的讲解,对方法、技巧、能力等各方面并没有对学生作出更高的要求,同时学生本身在学习新课知识时,也是一种模糊的感觉。对课程标准提出的第2点:会用它们进行有关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并不能很有效的完成。而本节复习课的教学将给学生一个巩固提高的机会,让大多数学生能加深对二次根式的运算的理解,同时更是为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学习技巧,提高学生的能力提供机会。彻底地贯彻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完成九年级学生应完成的任务。 2.本课知识点与前后知识点的联系 本课内容是综合性复习,所讲知识点学生基本都熟悉,只不过是没有真正的理解透彻,甚至有些学生可能都已经有部分渐渐淡忘。本节内容的教学其实从本质上讲就是为学生理清知识点,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与结构。把已学知识系统、全面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同时也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对二次根式的理解与运算真正落实到位作出努力。 其实,本课内容的教学不单单是为了复习巩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本章的知识在初中数学教材中明确地位与作用,让学生感受本章知识的重要性,为即将学习后面的知识做好铺垫工作。 3.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由于新课内容结束离综合性复习时间较长,可以说大多数学生对本章的知识并不是非常熟悉,但学生已具备的知识基础从理论上讲应该是完全具备的,只不过需要一个回顾的过程。同时,随着知识面的拓广以及一些章节中对二次根式的应用,逐步让学生对二次根式这一章的内容也有了更多的认识。在复习时,学生应该说还是很易于接受的。 4.学生学习新知的障碍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本节课的教学其实更主要的是经历回顾、理解、巩固的过程。本节教学内容的新知并不是真正的“新的知识点、新的知识技能、新的知识能力”,而是一种对已学知识的一种重新加工处理的能力,从已学的知识上提炼出更精粹的东西来。这也正是学生在这方面的缺憾,需要教师

试卷二

试卷二(考生文件夹2) 一、调入考生文件夹中的ED1.RTF文件,参考样张(附后)按下列要求进行操作。 (1) 给文章加标题“阿里山之美”,设置其格式为:幼圆、一号、蓝色、居中对齐,字符间距缩放150%,段后间距0.5行; (2) 设置正文第一段首字下沉3行,首字字体为黑体、红色,其余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 (3) 参考样张,在正文适当位置插入第三行第二列样式的艺术字“阿里山五奇”,艺术字字体为隶书,字号为32,形状为“波形2”,环绕方式为紧密型; (4) 将正文中所有的“公里”设置为红色,加双下划线; (5) 参考样张,在正文适当位置插入图片“pic1.jpg”,设置图片的宽度、高度缩放均为110%,加黑色1磅边框,环绕方式为四周型; (6) 在正文第二段“五奇”后插入脚注,编号格式为“I,ii,iii…”,注释内容为“铁路、森林、云海、日出及晚霞”; (7) 参考样张,在适当位置插入自选图形“竖卷形”,并在其中添加文字“旅游避暑胜地”,文字字体为隶书、二号,图形的填充色为浅绿色,环绕方式为四周型; (8) 设置页眉为“阿里山”,页脚为自动图文集“-页码-”,均居中显示; (9) 保存文档“ED1.RTF”。 二、打开考生文件夹中的ex.xls文件,按下列要求进行操作(除题目要求外,不得增加、删除、移动工作表中内容)。 (1) 在“收入构成”工作表 A1 单元格中,输入标题“2006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及构成”,设置其字体为黑体、加粗、14 号字,并设置其在A至B列范围跨列居中; (2) 在“收入构成”工作表 B5 单元格中,基于“长途交通收入明细”工作表中的数据,用公式计算长途交通外汇收入(长途交通外汇收入为民航、铁路、汽车和轮船收入之和); (3) 在“收入构成”工作表中,设置 B4:B13单元格为水平居中格式; (4) 在“收入构成”工作表中,设置表格区域 A4:B13 外框线为双线,内框线为最细单线; (5) 参考下面样图,在“收入构成”工作表中,根据 A4: B13 区域数据,生成一张簇状柱形图嵌入当前工作表中,图表标题为“2006年旅游外汇收入构成”,数值Y轴标题为“百万美元”,图例靠右,数据标志显示值;

测量学试卷六

测量学试卷六 一、填空题 1.已知某点的横坐标通用值为20365759.31m,则该点是在高斯投影分带的第带号内, 其自然值是。 2.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有、和。 3.经纬仪在进行角度测量时,其四条轴线要满足的几何条件为: 1); 2); 3)。 4.对某边往、返观测,得观测值分别为87.213米和87.226米。则观测结果为米, 相对误差为。 5.系统误差具有三个特性: 2); 1); 3)。 其主要消减的方法有、和。 6.导线的布设形式有、和。 7.地形图上表示地物的符号可分为、、、。 8.某图图幅的编号为F-48-127,其比例尺为,若编号为J-50-107-(3),则其比例尺为,若其编号为Q-53,则其比例尺又为。 9.横断面的测量方法有、和。 10.管道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是控制和位置,以确保管道 按和敷设。 二、选择题 1.某点的经度为东经123°30′,该点位于高斯平面投影6°带的第()带号。 A)19 B)20 C)21

D)22 2.在水准测量中,转点所起的作用是()。 A)传递高程 B)传递距离 C)传递高差 D)A和C 3.在水平角的观测中,盘左盘右取平均值能消除的误差是() A)视准轴误差 B)照准误差 C)竖轴误差 D)对中误差 4.对一距离进行往、返丈量,其值分别为72.365m和72.353m,则其相对误差为()。 A)1/6030 B)1/6029 C)1/6028 D)1/6027 5.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为190°18′52″,左角∠ABC的值为80°52′16″,则BC 的坐标方位角值为()。 A)191°11′08″ B) 91°11′08″ C)271°11′08″ D) ″08′11°1 6.已知用DJ型光学经纬仪野外一测回方向值的中误差为±6″,则一测回角值的中误差6为()。 A)±17″ B)±6″ C)±12″ D)±8.5″ 7.同一张地形图上,等高线平距越大,说明()。 A)等高距越大 B)地面坡度越陡 C)等高距越小 D)地面坡度越缓 8.用经纬仪进行视距测量,已知K=100,视距间隔为0.25,竖直角为+2°45′,则水平 距离的值为()。 A)24.77m B)24.94m C)25.00m D)25.06m 9.在路线右角测定之后,保持度盘位置不变,如果后视读数为32°40′00″,前视读数

-《二次根式》观课报告

《二次根式》观课报告 今年暑期研修中,按照省远程研修的要求,我认真、细致、耐心的观看了四位教师的课,这些教师都认真对待本次讲课,积极准备,从备教材、备数学课程标准,备学生、备重点、备难点方面,在教学设计中设计详细,各项目书写全面,给我提供了很好的讲课蓝本,就其中一节初中数学《二次根式》谈一下自己的体会。尹老师的这节课,教学设计合理,教材与学情分析准确、全面;教学目标明确。重点、难点处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情境与活动设计指向问题解决。教学环节相对完整、过程流畅、结构清晰;课堂容量适当。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参与度高,在学习活动中获得良好体验,课堂气氛活跃有序。 总体来看本节课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如何提高学生的证明思路分析能力为着力点,通过定理的证明、例题的引领、练习题的巩固,及时地总结提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创造性地使用例题到设计变式训练、迁移训练;从设计条件开放、结论开放题,到设计条件不变、图形变化的各种训练;从展示正确证明过程到展示错误证明过程让学生评价,使学生的思维在广度和深度上得以发展,从而实现数学思维的全方位训练。这节课有以下几点很值得学习: 1、从教师教学来看,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了精心设计,课堂结构合理,活动安排科学,能够落实分层教学,考虑全体学生。练习设计合理,有层次,有梯度,基础知识掌握在课堂上,关键性的训练完成在课堂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面向全体,不同层次学生均得到发展;过程体验充分,学习能力得到提升;教学目标检测及时有效,达成度高。 2、目标明确,设置恰当,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中,始终围绕目标进行,教学内容安排合理,讲授正确,课堂结构合理; 3、课堂气氛营造:针对初二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又适当的加入激励性的语言,激起学生的参与意识,例如:“在这一节的学习中,我们又会面临哪些挑战呢?大家想不想挑战自我?”这节课中类似这样的语言很多。张老师能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在教学中,能坚持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调动起所有学生的积极性。 4、师生双边活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在讲台上讲解充分暴露学生思维中的缺点,教师及时补充更正,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师生交往既有师生的交往,又有生生的交往,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提高了学生的智力活动水平。 5、学习方式与方法教学中开展了小组活动,活动中,小组成员对共同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利用教师所提供的材料,通过分析、比较、抽象和概括与一系列积极的思维活动,实现了认识上的飞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 观课反思: 1、多给学生以肯定性评价,对于回答的比较好的学生给以充分的表扬。 2、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要重视学习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3、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安排一定时间给学生自己,放心大胆的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课程》实训试卷2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 试卷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计算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 , 共30分) 1、某公司3年后人力资源预算总额是300万元/月,目前每人的平均工资、 平均奖金、平均福利分别为1 000元/月、200元/月、720元/月;另外每人的平均其他支出是80元/月;且公司计划人力资源成本年均以5%增加。试预测该公司在3年后的人力资源数量。 2、请根据“员工流动可能性矩阵图”中的数据,填出“马尔可夫分析矩阵图”之“现任者应用矩阵”中的相应数据。 员工流动可能性矩阵图 现任者应用矩阵

3、某公司开办了一期电脑技能培训班,受训的员工为 30 人,为期一周,培训支出为 15 万元,受训后每位员工一年可为公司多带来 15 万的净利润,且培训的效果可持续 2 年。请计算公司的培训效益。 4、某公司采用对偶比较法对现有岗位进行评价,其结果如表所示。 请先将表中的空白处添齐,并进行数据汇总,再对该六种岗位从低到高进行排序。 5、请将工资表填写完整,并写下计算过程。 表1 广州某公司工资表(单位:元) 提示: (1)假定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缴费基数均为4000元;社保缴费率以广州市的社保费率为准,见表2。公积金个人缴存率假定均为10%。 表2 广州市社会保险缴费费率情况

(2)个税起征点是2000,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见表3所示;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计税工资)=应发工资-代扣款(四金),其中四金包括: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四个保险,特殊行业应补交工伤保险。 实发工资=工资合计-扣款合计-个人所得税 表3 工资、薪金所得税率 二、方案设计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A企业是一家IT公司,计划在2006年年初进行校园招聘,招聘需求如下:职能管理类人员5名,市场营销类人员15名,工程技术类人员15名。请你为各岗位制订选拔流程,并设计合理有效的招聘测试方法。

测量学试卷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简单: 铅垂线:铅垂线是指重力的方向线。 水准面:设想将静止的海水面向陆地延伸,形成一个封闭的曲面,称为水准面。 大地体: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大地体,它代表了地球的自然形状和大小。 地物:测量上将地面上人造或天然的固定物体称为地物。 地貌:将地面高低起伏的形态称为地貌。 地形:地形是地物和地貌的总称。 2.中等: 测量学: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位的科学。 测绘:测绘是指使用测量仪器与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把地球表面的地形缩绘成地形图,供经济建设、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使用。 测设:测设又称施工放样,是把图纸上规划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特征点:特征点是指在地物的平面位置和地貌的轮廓线上选择一些能表现其特征的点。 3.偏难: 大地水准面:由于水面可高可低,因此水准面有无穷多个,其中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高程:地面点的高程是从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也称为绝对高程或海拔,用H表示,如A点的高称记为H A。 高差:地面上两点间高程差称为高差,用h表示。 二、填空题 1.地面点到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对高程;地面点到铅垂距离称为该点 的相对高程。大地水准面,假定水准面 2.通过海水面的称为大地水准面。平均,水准面 3.测量工作的基本要素是、和高程。距离,角度

4.测量使用的平面直角坐标是以中央子午线与赤道的交点为坐标原点,中央子午线为x轴, 向为正,以赤道为y轴向为正。北,东 5.地面点位若用地理坐标表示,应为、和绝对高程。经度,纬度 6.地面两点间高程之差,称为该两点间的,一般用h表示。A,B两点之间的高差 记为。高差, h AB 7.地球是一个旋转的,如果把它看作圆球,其半径的概值为km。 椭球体,6371 8.地面点的经度为该点的子午面与所夹的角。首子午面,二面 9.地面点的纬度为该点的与所组成的角度。球面法线,赤 道平面 10.测量工作的程序是、。先控制后碎部, 步步检核 11.测量学的任务是、和监测。测绘,测设 12.某点的经纬度为123°28', 45°12',该点在高斯6°投影带的带号为,中央子午 线的经度为°。51,123° 13.为了使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y坐标恒大于零,将x轴自中央子午线向移动 km。西,500 三、选择题 1.地面上某点,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六度带)的坐标为:x=3430152m,y=20637680m, 则该点位于()投影带,中央子午线经度是()。 A 第3带; B 116°; C 第34带; D 第20带; E 117° 2.北京地区的地理坐标为:北纬39°54′,东经116°28″。按高斯六度带投影,该地区所在投影带中央子午线的经度为(),第()投影带。 A 20; B 117°; C 19 ; D 115°; E 120° 3. 我国使用高程系的标准名称是__________。 ①.1956黄海高程系②.1956年黄海高程系 ③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④1985国家高程基准

二次根式观课分析报告修订稿

二次根式观课分析报告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今年暑期研修中,按照省远程研修的要求,我认真、细致、耐心的观看了四位教师的课,这些教师都认真对待本次讲课,积极准备,从备教材、备数学课程标准,备学生、备重点、备难点方面,在教学设计中设计详细,各项目书写全面,给我提供了很好的讲课蓝本,就其中一节初中数学《二次根式》谈一下自己的体会。尹老师的这节课,教学设计合理,教材与学情分析准确、全面;教学目标明确。重点、难点处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情境与活动设计指向问题解决。教学环节相对完整、过程流畅、结构清晰;课堂容量适当。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参与度高,在学习活动中获得良好体验,课堂气氛活跃有序。 总体来看本节课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如何提高学生的证明思路分析能力为着力点,通过定理的证明、例题的引领、练习题的巩固,及时地总结提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创造性地使用例题到设计变式训练、迁移训练;从设计条件开放、结论开放题,到设计条件不变、图形变化的各种训练;从展示正确证明过程到展示错误证明过程让学生评价,使学生的思维在广度和深度上得以发展,从而实现数学思维的全方位训练。这节课有以下几点很值得学习: 1、从教师教学来看,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了精心设计,课堂结构合理,活动安排科学,能够落实分层教学,考虑全体学生。练习设计合理,有层次,有梯度,基础知识掌握在课堂上,关键性的训练完成在课堂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面向全体,不同层次学生均得到发展;过程体验充分,学习能力得到提升;教学目标检测及时有效,达成度高。 2、目标明确,设置恰当,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中,始终围绕目标进行,教学内容安排合理,讲授正确,课堂结构合理;

试卷讲评课教案及PPT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试卷讲评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客观准确分析试卷的得失情况。 2.对共性的难点问题有突破性收获。 3.学会知识的举一反三,灵活变通。 4.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相互借鉴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分析诊断试卷的得失。 2.同类文的比较与拓展。 3.结合生活体验,理解句子含义。 ●教学难点 1.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2.精准地组织答题的语言。 ●教学策略 1.采用自我分析的方式查找病因。 2.采用专题讲解的方式突破难点。 3.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总结规律。 4.采用知识链接的方式拓展知识。 5.利用诗歌朗读的方式提高兴趣。 ●教学过程 一、诗歌导入,激活课堂(5分) 1.出示古诗,学生朗读。 2.教师解读,引入课堂。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都要经过人生的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即高瞻远瞩,确定目标;第二种境界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即执着追求,坚持奋斗;第三境界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即豁然领悟,功到事成。 而我们的考试也经过了这样三个过程: 1.考前准备,确定目标。 2.考中答题,冥思苦想。 3.考后评析,豁然领悟。 希望今天通过对试卷的评析和诊断能带给大家“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恍然大悟。 附:课件出示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考前准备,确定目标)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考中答题,冥思苦想) 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考后评析,恍然大悟) 二、望闻问切,分析诊断。(37分) 教师过渡语 《黄帝内经》第三十三章说道:“中医四诊为望、闻、问、切。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问症状;切,指摸脉象。"今天我们就采用中医的望闻问切法诊断一下我们手中的这份试卷。 1、环节之一:望。(6分) 课件出示※看题目。(试卷的布局及相关考点) ※看卷面。(卷面书写及得分情况) ※看得失。(评断答题的优势及劣势) 课堂活动 (1)学生观察分析自己的试卷。 (2)请学生说说自己观察思考的结果。 教师赠言一:看的不是分数,是得失。 2、环节之二:闻。(6分) 课件出示 ※听数据。(关于本次考试的数据分析) ※听分析。(学生分析考前准备、思维过程、答题困惑、考后反思) ※听重点。(确定本课时重点:1、句子理解。2、同类文的比较)课堂活动 (1)数据呈现。考试数据分析:均分、及格率、优秀率、闪光点、失误点。 (2)自我分析。不同层次的3名学生谈试卷反思。 (3)确定重点。根据学生的自我反馈信息,确定本课时突破的两大重点。(句子理解及同类文比较) 教师赠言二:听的不是数据,是反思。 3、环节之三:问。(5分) 课件出示 ※问课本。(拼音题、古诗题、文言题参照课本解决)

材料力学课程试卷答案2

重庆交通大学 学年第一学期考试试卷 《材料力学》课程试卷答案 考核形式:闭卷 考试需用时间:120分钟 1.在材料力学中对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是[ B ] A .受力后不变形假设 B .连续性、均匀性和各向同性假设 C .等截面构件假设 D .变形都为较大变形假设 2.虎克定律的适用范围是构件所受应力[ A .在比例极限范围内 B C .在强度极限范围内 D 3.图示结构中,AB 杆的AC A .拉(压)变形 B .拉(压)弯组合变形 C .拉(压)扭组合变形 D .弯扭组合变形 4.受扭实心圆轴若直径由D 变为D/2将增大为原来的[ B ] A .2倍 B .4倍 C .8倍 5.如图所示一矩形,高为h ,宽为b ,则图形对 z 轴的面积矩为[ D ] A . 2 121hb S Z = B . 2121bh S Z = C . 221hb S Z = D . 2 2 1bh S Z = 6.关于平面弯曲矩形截面梁横截面上剪应力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B ] A .中性轴上各点剪应力为零 B .中性轴上各点剪应力最大 C .与中性轴平行的截面上下边缘剪应力为零 D .各点剪应力的方向都平行于截面上剪力的方向 7.第二强度理论的相当应力为[ B ] A. 1 σ B. 3 1σσ- C. )(321σσμσ+- D .])()()[(212 132 322 21σσσσσσ-+-+- 8.低碳钢经过冷作硬化后,其材料的力学性能不产生变化的是[ A ] A.弹性模量 B.比例极限 C.屈服极限 D.塑性性能 9.如图所示等截面杆,在B 截面受轴向力作用,则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 B 截面向右移动,C 截面不动

测量学试卷三

测量学试卷三 1.通过平均海洋面的水准面称为。 2.由已知点A测量并计算未知点B的高程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其 计算公式是;二是;其计算公式是。 3.竖直角的定义是,观测竖直角时,望远 镜的视准轴绕仪器竖轴旋转所扫出的面应该是一个面。 4.在精密距离丈量中,一般对丈量结果应加、和三项 改正。 5.一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78°,另一直线的象限角为北偏西15°,则两直线之间最小的 水平夹角为。 6.已知正方形边长为a,若用钢尺丈量一条边,其中误差为±3mm,则正方形周长的中误 差为,若丈量正方形的每条边,其中误差均为±3mm,则正方形周长的中误差为。 7.地形测量的任务是。 8.测定碎部点的方法有、、、、。 9.中线测设的常用方法有和。 10.根据建筑物的分布和地形状况,建筑基线可布置成、、 、等多种形式。 1.测量上确定点的位置是通过测定三个定位元素来实现的,下面哪个不在其中()。 A)距离 B)方位角 C)角度 D)高程 2.水准测量中,后视点A的高程为40.000m,后视读数为1.125m,前视读数为2.571m, 则前视点B的高程应为()。 A)43.696m B)38.554m C)41.446m D)36.304m 3.在进行竖直角观测时,若瞄准的是与目标在同一水平面的其它点,则所测竖直角的结果 与实际上的角值相比()。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4.若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L=30m+0.008m+1.2×10-5×30×(t-20℃)m,则用其在26.8℃ 的条件下丈量一个整尺段的距离时,其温度改正值为()。 A)–2.45mm B)+2.45mm C)–1.45mm D)+1.45mm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三北方向的是()。 A)真北 B)象北 C)磁北 D)轴北 6.设函数X=L1+2L2,Y=X+L3,Z=X+Y,L1,L2,L3的中误差均为m,则X,Y,Z的中 误差分别为()。 A)m ,m ,m

二次根式单元测试卷讲评课教案

试卷讲评课教案 泸州七中罗兵 【教学内容】数的开方与二次根式单元测试 【教学目标预设】 1.通过试题的讲评,能帮助学生澄清模糊概念,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在剖析试题与知识切入点的过程中,能使学生明确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 2.通过适当的表扬鼓励促使学生追求战胜困难的愉快,体会解决困难的满足感;通过设置恰如其分的台阶引导学生不断获取学习成功,领略成功的喜悦,增强兴趣的持久性。 【教学重点、难点】 典型错题与知识点切入;解题方法与技巧提炼。 【教学方法】 根据考试情况暴露的突出问题,对典型问题采用: 评(互动)——讲(知识切入、方法提炼)——练(补偿性训练、拓展提高)【教学过程】 一、学情分析: 1.考试情况统计 成绩统计:

2.答卷中存在主要问题 从评卷情况看,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二次根式和最简二次根式概念模糊 (2)不能熟练地把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3)二次根式的运算,负指数、零指数的运算正确率不高 (4a 理解掌握不够 二、学生典型错误评析 根据学生存在的典型问题,对每一个典型问题抓住以下几个要点:1.投影出错题目 2.试题与知识切入点,明确破题思路; 3.典型错误展示(投影);诱导学生互动剖析错因; 4.修正(板书或投影); 5.变式练习(难易度不变); 6.解题方法技巧小结。 具体的典型问题评析:

典型问题1: 一、1题3分:3的平方根是12人出错 对应知识点是:a 的平方根是±变式训练 典型问题2: 一、4题3分:当x 是_______25人出错 0a ≥ 变式训练: 典型问题3: 二、4题3分:在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 式的个数为( ) 知识点:最简二次根式概念 方法点拨:对照概念一一判别 变式训练: 二、2题3分把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得( )——24人出错 主要错误是选择B 知识点:最简二次根式化法——根据概念,使被开放数不含分母。 8 = = 数的因素即可) 变式训练: 典型问题4: 三、计算题典型错误投影(3个学生的原版错误) 学生互动:指出错误所在,应该怎样修正,正确答案应该是什么? 典型问题5: 四、2题5分: () ) ( )2 2 31 3 --- - ——36人出错 本题考查知识点:负指数、零指数、完全平方公式的计算(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公式) 投影错误实例:

试卷讲评课点评稿

试卷讲评课点评稿 沂水一中秦庆伟 各位评委、各位领导、各位同行,下午好。 首先感谢教育局领导给我一个与大家交流学习的平台,感谢沂水一中蔡金升老师精彩的课堂设计和独具特色的教学艺术。 在高三复习中,试卷讲评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试卷讲评课,提高试卷讲评课的效率,对提升高三复习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试卷讲评课应该是试卷评讲课,因为我们总是先评后讲,那么评什么?讲什么?刚才蔡老师的课给出了答案。 一是评试题,讲考纲: 蔡老师的课简单分析了本次考试的试卷情况,点出了考试的范围,结合考纲进行了补偿练习等。 二是评错误,讲归因 蔡老师的课明确指出了学生存在的典型错误,分析了产生错误的原因,提出了防止错误的措施。另外通过学生典型试卷图片展示,强调学生由于答题不规范造成的失分。 三是评思路,讲建模 物理模型的建立是物理教学的核心,以不变应万变。 蔡老师的课注重解题思路的分析和引导,以身示范,在新情境问题上,注重突破新情景,建立与新情景对应的物理模型。比如传送带模型、瞬时加速度弹簧模型等。 四是评书写,讲规范 部分学生在答题过程中,由于答题不规范造成无谓的失分,有的无文字表述,有的方程不规范,有的没有单位等。蔡老师通过优秀试卷点评强调了规范答题的重要性。 五是评矫正,讲补偿 错误的思维定式必须矫正,否则下次还错,正确的思维模式必须建立,否则下次还是不会做。蔡老师对试卷中同学们出现的错误进行了矫正,并在学案中跟上了针对性练习和补偿训练加以强化,让学生真正掌握,以防一错再错。 本人认为美中不足的是对一轮复习而言有些题目太难,比如补偿练习最后一题是高考压轴题,难度有些大。 以上所述,仅仅是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见解,一家之言,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原版——2016年《诚信建设》(2016年必修课程二)试卷答案

2016年《诚信建设》(2016年必修课程二)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题) 1、“中国式”听证会制度说明政府()。 ?A、合法地不讲诚信 ?B、操纵行为 ?C、政府言而无信 ?答案:B 2、财政与税收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积极的财政政策是靠 ()政策来支撑的,这也是税收政策扭曲的重要根源。 ?A、关税 ?B、高税收 ?C、低税收 ?答案:C ?参考答案:B 3、()是促进各行业自律规范的根本保证。 ?A、采用多种教育手段,增强诚信教育的实效性 ?B、建立健全社会诚信制度体系 ?C、重视家庭和学校在诚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答案:B 4、()是司法建设的前提条件,它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来源于司法实践,又反作用于司法实践。 ?A、司法理念 ?B、公平理念 ?C、公正理念 ?答案:A 5、“信”也最早出现在()中。 ?A、《墨子》 ?B、《朱子语类》 ?C、《尚书》 ?答案:A ?参考答案:C 6、依法行政是我国诚信建设的重要原则,我国政府也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推行依法行政原则,最终建设成()的政府。 ?A、廉洁 ?B、廉洁而高效 ?C、高效 ?答案:B

7、诚信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是诚信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A、司法诚信 ?B、商业诚信 ?C、公民诚信 ?答案:C ?参考答案:A 8、在我国,通常主张信用状况的五性分析,即安全性、收益性、成长性、( )、生产性。 ?A、流动性 ?B、全面性 ?C、可引导性 ?答案:A 9、()属于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 ?A、文明 ?B、诚信 ?C、仁爱 ?答案:B 10、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将()视为人际交往的重要原则和社会、国家发展的基石。 ?A、守法 ?B、诚信 ?C、爱国 ?答案:B 11、()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道德基础,是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的精神内核。 ?A、诚信 ?B、公正 ?C、平等 ?答案:A 12、信用评级的方法具体来说,错误的是:() ?A、自评与同他人互评相结合 ?B、专家考评与自我评价相结合 ?C、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答案:B 13、英国著名诗人、文学家、戏剧家()认为,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诚信是最能使人安心的东西。 ?A、富兰克林 ?B、威廉.莎士比亚

测量学课程试卷(二)

同济大学本科课程期末考试统一命题纸 A 卷 课程:测量学 班级: 专业: 学号: 任课老师: 姓名: 出卷教师签名: 教研管理室主任签名: 日期: 一、填空与选择题(共22分) 1、电子全站仪的后视定向的目的为 。 2、地籍测量的主要内容包括 。 3、数字测图的组成部分包括 。 4、用于三维坐标的仪器为 。 5、某幅上海地形图的编号为K003_001,该图的比例尺为 ,其西南角的坐标为 。 6、水准仪一次读数中误差为主±1mm ,则两次仪器高法所测高差平均值的中误差为( ) (A )士1mm (B )士2mm 〔C 〕士1.4mm (D )士2.8mm 7、已知y 1=78.629m ,边长D 12=67.286m ,坐标方位角"'0123025300=α,则y 2等于( )。 (A )20.609 (B )112.703 (C )-58.020 (D )34.074 8、地形图按矩形分幅时常用的编号方法为以图幅( )编号。 (A )东北角坐标值的公里数 (B )东北角坐标值的米数 (C )西南角坐标值的公里数 (D )西南角坐标值的米数 9、已知A 点高程为18.332m ,现欲测设一条坡度为2.35%的线路AB ,由设计图求得AB 间的水平距离为115.74m 。则B 点需测设的高程为( )。 (A )21.052m (B )15.610m (C )15.982m (D )20.682m 10、建筑物室内地坪上±0的标高为16.010m ,用 P 点进行测设, H P =17.350m ,当 P 点水准尺的读数为 1.146m 时,则上±0处水准尺的读数为( )。 (A )2.486m (B )1.486m (C )0.194m (D )1.194m 二、计算题及问答题 1、(16分)如下图所示,由5条同精度观测水准路线测定G 点的高程,观测结果见下表。试求: (1)G 点高程最或然值。 (2)单位权中误差。 (3)G 点高程最或然值的中误差。 (4)该水准网的最弱点K 在哪条水准路线上,最弱点K 距结点G 的距离为多少?

试卷讲评课的教学与反思

试卷讲评课的教学与反思 一、课前准备与要求 试卷讲评课要避免两种做法:一是从头到尾逐题讲解,没有重点;二是对、抄答案,就题论题,浅尝辄止。要做到有的放矢,把试卷讲深讲透,首先必须广泛收集试卷信息,仔细分析答题情况。因此,讲评课前的准备工作十分重要。 1、数据统计。 为了做到对成绩、对学生、对试卷心中有数,我们构建了《2008界高三语文综合测试分析表》。每次月考、模考后都要要求教师做好烦琐而准确的统计工作。除了要统计整套试卷的平均分,班级的最高分、最低分,及格率、优秀率、低分率之外,还要统计每题得分率及每一知识板块,往往要具体到36分、33分、30分、27分及27分以下的不同得分情况的统计。 2、分析比较 分析即教师根据每题出现的典型错误揣摩学生的答题思路,归纳造成学生答题错误的主要原因(或审题意识,或知识积累,或语言表达,等等)以明确学生在各个板块复习中的总体优势和劣势。比较是为了充分利用试卷的检测功能,发现教学中的进步和薄弱环节,发现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更好地指导以后的教学。比较可以是同类班级的横向比较,也可以是本次考试与近几次考试情况的纵向比较;可以将同一试卷中不同题型、不同板块的得分情况作比较分析;还可以从优等生与后进生进行比较,找出优等生之所以优秀,后进生之所以落后的原因。 3、确定重点。 数据统计及分析比较的根本目的,在于站在命题思想和备考策略的高度,对得分率低的试题认真查找失分原因,发现教学中的漏洞和不足,并确定讲评的知识重点和板块重点,做到有的放矢。重点知识的讲评,一般要达到以下目的:(1)认知试卷。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对试卷的整体结构、基础题型以及测试要达到的目标和已经达成的目标有一个总体上的认识和把握。(2)纠正错误。纠正学生答题中各种错误的同时,对错误率高达50%以上的试题要重锤敲打,重点讲透,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3)提要钩玄。教师对每一道题涉及的知识考点应有一个基本方法的归纳。如对大、小阅读题(自然科学类文章、文言文、文学作品)文本的整体把握,不同的文本类型应有不同的基本方法的指导;对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等不同类型或不同文体的作文命题,也应有不同的基本审题方法或构思方法的指引。 二、讲评遵循的原则 1、及时性:趁热打铁。 我们常常抱怨学生喜欢把眼睛盯在分数上,不重反思,太过功利。其实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之一是试卷讲评和结果反馈相对滞后。学生做完一份语文呢模拟试卷需要两个半小时,经理从识记、理解到鉴赏、评价、表达的复杂的思维过程,因此,他们对自己的劳动成效如何非常重视,这也在情理之中。但是,教学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