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回归公益本位 实现教育和谐发展

回归公益本位 实现教育和谐发展

回归公益本位 实现教育和谐发展
回归公益本位 实现教育和谐发展

高考议论文回归本位

高考议论文:回归本位 现今我们或多或少会看到各种贴标签现象。考试考得好,学霸也;唱歌唱得好,歌王也。倘若演出几场受人热捧的戏,便称之为艺术家。殊不知纸醉金迷中,多少人沉醉不知归路啊。 诚如一杯装有牛奶或果汁的杯子,我们看不到它是只杯子,唯有倒空,我们才能看到阳光经玻璃折射后那清丽独特的光彩。因此,回归本位,我们才能认清真正的自己。 “吊环王子”陈一冰曾一度迷失自己。在08年北京奥运会一举成名,一夜间光环笼罩,忘乎所以。于是挥霍金钱挥霍青春来弥补曾经的缺失。一年后在锦标赛中预赛即出局。失落的陈一冰开始反思,他就是一个运动员,那就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时间的沉淀之后,终于我们在伦敦奥运会上看到一个以金牌的动作却换得银牌的成绩,然而依然自信的给予对手以拥抱与掌声,给予所有背后的支持者以自信阳光的笑容。而今已然退役几近而立之年的他更懂得在为公益慈善做奉献与人生的开创中找到自己的归属感。 回归本位,褪去光环,做最真的自己。

而曾名盛一时的“铁榔头”郎平再次回归国家队,仅仅只是以一个教练的姿态。面对队员的新老交替,年轻队员没有大赛经验的现状,坐在场旁不骄不躁冷静观摩,目光承载着对大局的思考和记录着每个运动员的特点优劣,教练就是要给每个队员以机会。让年轻人轻装上阵,没有思想包袱,郎平没有摆自己的老资格,没有让队员们感觉到压力。 回归本位,是阅历的积累,是智者的心态,更是团队勇猛前行的基点。 “国学大师”余秋雨更是卸去了“教授,院士”等诸多称号,自费只身远行,他走遍山川,记录着古老民族的脚步,记录着曾经的辉煌,今日的沧桑,这一声声的呐喊,构筑了对生命的祭奠,此刻他只是一个炎黄子孙,他让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有了重新的思考,瞻前也应顾后,回头看看,才知道我们的根在何处,带着根系上路,才不至于走弯路。余秋雨要做的是一个文人应该做的事情。 回归本位,才能看得更高更远。高瞻远瞩,才能摒弃世俗浮华,坚守为人本分。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回归本位,找到属于自己的坐标,才不至于失去自我。回归本

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和谐发展之路

第18卷第3期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JIANGSU TEACH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Vo l.18,No.3Jun.,2012 2012年6月 随着世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笔者认为, 正确认识和处理高等教育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关系问题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那么,如何处理高等教育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关系,实现两者和谐发展?本文尝试对此进行探讨。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内涵 美国的阿勒姆和瓦特给出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含义是:“与国际研究、国际教育交流与技术合作有关的各种活动、计划和服务。”[1]3 一般来说,高等教育国际化主要包括以下要素:国际化的教育观念、国际化的培养目标、国际化的课程、人员的国际交流、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以及一些教育资源的国际共享。如今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高等教育国际化不仅仅意味着扩大交流规模和开展合作,关键是要求我们形成系统的国际化思想,制定明确切实的国际化战略,能从全球的视角来认识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高等教育本土化要求在审视高等教育时,能考虑一个国家、 一个地区的现实情况和独特经历,谋求找到理想与现实的结合点。[2]就我国而言,在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既要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验,又要注重和保持本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特色,发展适应我国国情的高等教育,培养适应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需要的专门人才。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 随着世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高等教育国际化带来了高等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促进了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方面的变革,推动了高等教育的教学变革,加快了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步伐。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高等教育国际化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虽然这种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双向或多向的文化交流活动,但是由于发展速度、重点和环境的不同,这种交流对各个国家的影响是不同的。 首先,从国际知识系统看,欧美发达国家处于世界科学技术的中心,再加上其强大的政治影响 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和谐发展之路 许 悦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院长办公室,江苏常州213200) 收稿日期:2011-12-30 作者简介:许悦(1985-),女,江苏金坛人,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与高教管理。 摘要:从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内涵出发,分析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存在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和谐发展才是提高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关键。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本土化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522(2012)03-0102-04

积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努力推动教育和谐发展

积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努力推动教育和谐发展 同志们: 今天召开的全市教育系统党的建设暨行风建设工作会议,主要内容是:回顾总结教育系统2010年党建和行风建设工作,认真贯彻市委十一届十六次全会和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部署2011年全市教育系统党建工作和行风建设目标任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系统党的建设和行风建设工作,进一步动员全系统党员干部职工,以昂扬的斗志、务实的作风、创新的举措,更加自觉地服务于教育改革发展的大局,更加主动地服务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下面,我根据集体研究的意见讲两个方面的问题。 2010年全市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和行风建设工作简要情况 2010年,全市教育系统在XX市教育工委和XX市委的正确领导和有力指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各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开拓,勇于进取,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集中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㈠基层组织建设显著增强。建立中共XX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中共XX市教育纪律检查工作委员会,明确市委教育工委对全市教育系统党组织的宏观指导职能,进一步理顺党建工作管理体制。制定下发《XX市教育系统创建学校党建工作示范区实施方案》,召开学校党建工作示范区创建推进会。2010年底,19所学校创建成党建工作合格校,12所学校创建成党建工作示范校。按组织部门要求开展基层党组织“五好班子”创建活动,增强了学校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举办100多名入党积极分子参加的培训班,发展新党员42名。 ㈡党员干部素质明显提高。组织355名校长参加国家远程教育网络培训,选派3名校长到苏南学校挂职锻炼、近百名中层以上干部到苏南考察学习。落实9名校长进行任职交流,新任命11名校级干部。召开“爱心与责任”主题座谈会,组织师德模范巡回演讲;组织1000多名党员义工开展便民服务活动,党员干部的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明显增强。2010年,1名同志被评为XX省优秀党员,3名同志被评为XX市党员教师爱生模范,1所学校、5名同志分别被授予XX市“师德模范”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㈢群团工作活力有效激发。积极组织并成功承办XX市第三届“局长杯”乒乓球赛,组织210人的教师合唱队参加“激情广场,走进XX”演出活动。举办青年教师沙龙、追寻英模足迹等形式多样的团队活动。组织关工委老同志义务为学校举办法制教育讲座,“一校一品”德育工作经验在全省范围内产生了良好影响。2010年,创建省教育系统“工人先锋号”

和谐教育讲座五(构建和谐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和谐教育讲座五(构建和谐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和谐教育讲座五(构建和谐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本篇分为五个版块:一是构建和谐教育的思考;二是构建和谐教育的思索;三是构建和谐教育的建议;四是构建现代和谐教育的几点思考;五是构建和谐教育的四个重要关系。 1、构建和谐教育的思考 原王秀萍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新时期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和谐社会是社会多种要素和关系相互融洽的状态,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协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有赖于构建和谐教育,使得社会通过人的素质的提高变得更加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有序。构建和谐教育,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广大教育工孜孜追求的目标。 1.1、如何理解和谐教育的内涵. 和谐教育涵义.所谓和谐教育,就是如何把学生的学习知识、接受教育的能力与学生的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能力有效的结合起来,使两者得到平衡,从而促进学生基本素质获得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教育。 和谐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是一致的.真正的全面发展必然是和谐的,没有和谐的发展,就只能是平均发展或片面发展;而和谐发展也必然是全面的,对人没有全面的多方面发展的要求,和谐就无从可言。 和谐教育必须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模式。从我国教育的现状来看,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不容乐观的是在有些地区,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还没有摆脱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上课、评分仍是学生精神生活的唯一活动领域,教师用考试分数去衡量学生,学校用学生成绩来评价教师。从而使教师只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学生把学习知识不是当作一种快乐、一种幸福,而是当作一种压力,一种负担,这种教育的现状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有悖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因此,构建和谐教育越来越广泛地受到教育界的重视。 1.2、如何认识构建和谐教育的重要性. 构建和谐教育是当代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当代社会越来越强调社会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的协调发展必然要以社会主体的人的协调、和谐发展为前提,而人的和谐发展不是自发实现的,而是教育的结果。因为只有通过和谐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和谐的人来。因此,构建和谐教育便成为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构建和谐教育是解决教育内在矛盾的需要.教育是一项现实的事业,它立足于现实的社会,受现实条件的制约;教育又是一项未来的事业,它是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的,因此,它必须面向未来。这种现实与未来的矛盾,构成了教育内在的矛盾。这种矛盾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随着管用一生的教育的终结,越来越凸现出来。处于现实与未来这个两难境地之中的现代教育,要有所作为,必须发挥其特有的在个人与社会间的整合作用,通过教育的整合作用,沟通现实社会与未来社会。这就要求教育首先要完成个人的社会化任务。既通过教育使个人能够适应现实和未来社会需要,同时还要求教育通过其培养出来的人,完成改变、发展现实社会,设计、建设未来社会的任务。只有完成了这两项任务,教育才是成功的。这就要求教育在个人和社会中发挥中介、整合的作用,把这两项任务有机地、和谐地融合在教育的过程之中,在传统和现代性之间,在学生所固有的思想及态度与教学计划的内容之间取得正确的平衡。这必然要求教育自身必须是和谐的。 构建和谐教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需要.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

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教育发展观

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教育发展观 [摘要]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伟大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他一生从教长达35年,他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出发, 创造性地将“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个性发展”融合在一起, 提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 并将其作为学校教育的理想和目标。优化育人环境、重视师德建设、多元评价学生、关注家长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四大主要途径。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对我国当前的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发展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前苏联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作家,他从实践出发,建立和完善了“全面和谐教育理论”,不仅对我国20世纪中、下叶的教育理念有影响, 而且对于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全力推进素质教育、创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苏霍姆林斯基的一生都是在十月革命胜利后的社会中度过的。他1935年走上教师工作岗位,先后经历了苏联20世纪30年代教育的调整,经历了战后教育的恢复与发展, 经历了1958年的教育改革,经历了60年代教育的现代化阶段。苏霍姆林斯基的主要教育活动阶段是在20世纪50~70年代。这一时期,苏联的普遍教育中,出现了普遍而又尖锐的升学与就业的矛盾。主要原因是苏联在 30~50 年代曾经强调劳动者知识化, 普通学校中也以为高等教育输送合格新生作为主要任务, 但在50年代中叶以后,因中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使高校不能容纳全部中学毕业生,而这些学生又未在中学做好直接参加社会劳动的思想和技术准备,因而不可能顺利就业,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游手好闲的人, 从而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苏霍姆林斯基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出发,提出把全体学生都培养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和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 二、“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内容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所谓和谐教育,就是如何把人的活动的两种职能配合起来,使两者得到平衡:一种职能就是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另一种职能就是人的自我表现,自己的内在本质的表现,自己的世界观、观点、信念、意志力、性格在积

对“能力本位”课程评价的思考

对“能力本位”课程评价的思考 [摘要]“能力本位”课程评价可以借鉴职教课程模式评价的指标,主要包括“能力本位”课程评价基本标准、“能力本位”课程主要特征、“能力本位”课程评价中反馈及修正三个方面。但在运用的同时,还要注意实践和理论并重、过程和结果并重、注重人文素养、重视职业道德。 [关键词]能力本位课程评价职业道德反馈 “能力本位”或称“能力中心”课程观体现了芬奇、迈克和杰米逊等人的课程理念。“能力本位”课程观视课程为一组行为化目标和为实现目标而有计划组织的学习活动、经验;课程开发的参与者首先是企业界人员,其次是课程专家、学校教师。课程开发程序一般采用比较客观、规范的DACUM法,即首先由企业界人员按严格的步骤、方法进行职业分析和工作分析,产生一张将某一岗位工作条件加以分析并描述的DACUM表(其中的工作任务或行为被认为是能力);然后由课程专家、教师据此DACUM表编制课程。在这种课程观及其课程模式下,因为课程内容的选择及组织直接由DACUM表决定,所以学校教育与企业的实际联系比较紧密;而且,按照行为化的目标组织教学,评价教学结果,易于在技能训练方面达到熟练。 “能力本位”或称“能力中心”课程对于我国职教课程的影响是巨大的,并在众多国内职业院校中得到广泛推崇。但作为一种职教课程是否应该得到应有的肯定和推广,既要看到它的社会效益和个人价值,也要看它的教学效果是否能够得到切实的保障。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职教课程的评价,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际问题。可以借鉴职教课程模式评价的指标来看“能力本位”的课程评价。“能力本位”课程的评价主要涉及了“能力本位”课程评价基本标准、“能力本位”课程主要特征、“能力本位”课程评价中反馈及修正三个重要问题。 一、“能力本位”课程评价的基本标准 职教课程模式评价的基本标准包括课程职责、课程结构及其开发、课程效能三个方面。其中,课程职责是指课程目标是否能够符合企业、雇主及学生个体的需要,实质上是对课程目标及其所反映的课程观的一种评价。“能力本位”课程与企业和雇主的需要紧密相关,企业和雇主都积极地参与到课程内容的设置和确定上来。而学生个体在“能力本位”课程的学习中,既满足了企业用人的标准需要,又满足了自身就业的需要,完全达到了课程职责的要求。

和谐社会的内涵

和谐社会的内涵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首先,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质就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确保人民安居乐业,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努力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 其次,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基础。 第三,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这是对多年来我国思想道德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对建立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体系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诚信是人类社会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做人成事及经济生活中的一个基本道德规范。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前提和基础,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一种信用经济。如果破坏了信用关系,就会动摇市场经济的基础,带来经济和社会秩序的混乱。因此,市场经济越发达,就越要诚实守信。 第四,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我们党提出要最广泛

孔子的和谐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孔子的和谐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摘要:孔子的和谐教育思想主张以丰富的教育内容为手段,追求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同时要求兼顾人的个性发展。在今天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研究孔子的和谐教育思想,可以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方面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孔子;和谐教育;启示 一、和谐与和谐教育 “和谐”一词,在英语中为“harmony”,表示感情、兴趣、意见等的和睦、一致,体现了一种整体的和谐统一。在汉语中,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合也,有顺和协调之义。一般地说,和谐是事物之间的一种有序协调的秩序[1]。和谐从本质上说,是事物在多样的变化中呈现出的内在统一性,是事物的成分和比例配合的适当和匀称,是整齐、对称和平衡。物各得其和以为生,各得其养以为成。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和谐”与“中道”都被认为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和谐社会的实现,需要民主的政治,需要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更需要和谐的教育。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其主体——和谐的人的积极参与,而和谐的人的培养又离不开和谐的教育[2]。因为“人均受教育程度的高低、社会民众道德教养的优劣,以及代表着一个民族精神风貌的文化水准的高下,才是决定和谐社会是否成功构建的重要指标”,而且“从科教兴国的战略全局来看,和谐社会的构建又应重在和谐教育的依托与支持”[3]。所谓和谐教育,就是以和谐教育手段去培养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4]。 二、孔子的和谐教育思想 1.和谐教育追求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孔子所追求的教育目标是要培养君子。而君子应当做到“仁”与“智”的统一,获得多方面的和谐发展。君子原是奴隶主贵族的专称,孔子把它发展成为一个具有一定道德标准的精神贵族的理想人格。培养受教育者成为君子是孔子实施教育的目的。那么孔子心目中的君子是什么样的呢?据《论语》记载: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论语·宪问》)这表明孔子所要求的君子有两个条件:其一,君子要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其二,君子要使老百姓能得到安乐,即君子是治邦安民之才。可见孔子要求的君子是德才兼备、以德为主的人才。通过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然后将他们选拔到统治岗位,即“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是孔子的教育目的。这—观点与当时的世袭制度相比,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孔子以前的教育是有“类”的,教育权为贵族所把持,能够有机会接受教育的

能力本位与素质教育-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

关于素质教育和能力本位的若干思考 上海市教科院WTO教育服务研究中心 朱兴德 1999年国家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以后,素质教育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和热烈讨论,职业教育工作者也不甘落后。但是在具体讨论中,如何理解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和原来倡导的能力本位,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现代职业教育应该坚持什么样的指导思想等,在不少同志当中产生了迷茫。本文拟就这方面谈几点个人的思考。 一、关于素质教育 (1)何谓素质? 素质教育中的关键词是“素质”,因此在讨论素质教育之前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素质”?也就是说首先要搞清楚素质教育中的“素质”究竟指什么,具体作怎样的解释。这看似一个十分简单的问题,但是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因为关于“素质”目前存在着多种理解和定义,有心理学、生理学、医学、社会学、政治学、教育学和伦理道德等各个学科各不相同的解释,正是这种不同解释造成了素质教育具体实施的困难。 素质本来是一个心理学和医学概念,是一个外来词,其英语为diathesis,主要是指一个人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正是这种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构成了一个人能力形成的基础,使教育训练成为可能。后来素质的概念有了很大的发展,不仅指一个人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还

包括了后天形成的各种素养和习惯。即在一定时期,一个人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及与后天形成的种种倾向的总和。由于后天形成的倾向通常带有明显的价值判断上的差异性,因此而衍生出了种种专门化的素质概念,即××素质,如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等等,显然各种专门化素质具有完全不同的内涵,并不能相互替代。这时关于“素质”的讨论只有针对专门化时才有意义。比如当我们指责一名随地吐痰的西装革履的男士“素质太差”时,不是因为他是身体残疾或存在心理缺陷,也不是因为他是文盲,而是因为他在社会公德方面存在着某些不道义。这时对他实施的“素质教育”就不可能是文化学习,也不可能是身体锻炼。 由于人们对素质产生了种种专门化的理解,使原来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已经不能够适应发展需要,为了讨论的便利,人们提出了“综合素质”的概念。所谓综合素质,实际上是指各种专门素质的总和,而且通常是指这种总和的整体性状而言的。目前关于素质的讨论,很大程度上是关于综合素质的讨论。 (2)什么是素质教育? 顾名思义,所谓素质教育就是关于素质的教育。正如前文所述,由于目前关于素质存在着多种解释,所以关于素质教育也存在着多种理解。有些教育工作者认为所谓素质教育就是课堂正常教学之外的跳跳唱唱,甚至在有的学校闹出了“全校拉二胡开展素质教育”的笑话。不少政治工作者则认为所谓素质教育就是政治理论学习,就是道德教育;讲一个人的素质低就意味着他的政治觉悟有问题;提高一个人的素质,就是提高他的政治觉悟和道德素养。显然,在各自抱着不

回归基础教育的“本位价值”

回归基础教育的“本位价值” 义务教育在 13亿人口的中国的全面普及 , 是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 , 为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的提高创造了先决条件。进一步提高我国基础教育水平 , 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一方面推进教育公平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另一方面是提高教育质量 ,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基础教育在我国通常是指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和普通中学教育, 其重点是九年义务教育 , 当然,还应包括相应年龄段的家庭教育。 基础教育的理念和实践不能偏离基础教育的本位价值 , 不能脱离基础教育的基础性 , 因为实践方向的迷失实际反映了价值取向的迷失。因此, 基础教育的任务是什么 , 基础教育究竟主要打好什么基础的问题又再一次提到我们探讨的日程上来。 当前,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应当关注两个方面 : 一是明确基础教育的任务是为孩子切实打好基础 ; 二是明确基础教育主要应当打好什么基础 首先,基础教育必须为孩子切实打好基础。 1977 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内罗毕召开的高级教育计划官员讨论会上 , 经过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 认为“基础教育是向每个人提供并为一切人所共有的最低限度的知识、观点、社会准则和经验”的教育。“它的目的是使每一个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创造性和

批判精神 , 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和获得幸福 , 并成为一个有益的公民和生产者对所属的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当前, 有些地区存在一种现象 , 不断向基础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增加新的任务 ,增添新的教育内容。邓小平同志提出“计算机要从娃娃着抓起” ,这是因为它将成为人们获取信 息 , 处理信息的重要工具。但 , 现在越来越多的事情都随意地提出“要从娃娃抓起” ,各单位 , 各部门都提出他们所负责的工作都应当“进校园” ,许多单位和部门还要求将相关内容设为课程 , 编写专门教材或者编入现行教材 , 结果基础教育的内容不断拓展 , 教育活动不断增加 , 目的可能是希望为孩子打好更加寛泛的基础 , 结果中小学教育反倒难以真正打好应该打好的基础。我们面对知识爆炸的时代 , 知识总量在成倍翻升 ,社会生活的不断丰富对人的要求也越来越多 , 要想在基础教育阶段完成使学生全面适应社会需要的任务 , 将一切认为有用的东西都纳入基础教育的教材和教学内容,既会加重学生负担 , 也会最终导致将应当打好的基础淹没在纷繁复杂的内容和教学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 “教科书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课程标准编写 , 内容力求精简 , 精选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 经济实用 , 保证质量。”这里突出了“精简”和“精选” , 强调了“基础”和“基本” , 反映了对基础教育任务的明确规定和清醒认识。法国自 1882 年开始实施义务教育 , 但近年来经过评估显示 , 法国的中小学生并没有

苏霍姆林斯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及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及启示 杨跃 (四川宜宾学院高教所四川宜宾 644000)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的个性和谐发展教育思想是应时代的要求而诞生的,主要是解决就业与升学的矛盾,更好地引导就业,促进就业,同时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有个性的发展,使人的个性得到张扬,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动手能力。今天,我们的基础教育正在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改,他的这一思想仍将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苏霍姆林斯基;个性和谐发展教育思想;我国;基础教育;启示 瓦·亚·苏霍姆林斯基,作为当代著名的教育实践家、教育理论家,其丰富的教育思想不仅对苏联本国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我们中国的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尤其是对于今天的基础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推行素质教育均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苏霍姆林斯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于过分强调劳动者知识化,而普通中学的主要任务就是为高校输送合格新生,50年代中期后,中学生数量急剧增加,高校招生计划很有限,远远满足不了广大中学生的求学愿望;同时未能升学的中学生既无就业的思想准备,也无就业的技能,这时社会上逐渐出现了众多的游手好闲的人,且数量逐渐上升,给社会造成了极大危害;并且相当数量的家长、学生都鄙视厌恶体力劳动,认为从事体力劳动是一种耻辱,在当时形成了一种恶劣的社会影响。在此背景下,为了兼顾升学与就业,为了更好地促进就业,根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提出了这一教育思想。 二、苏霍姆林斯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内涵 他尊重教育规律、尊重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了培养适应社会所需要的人,而提出了这一教育思想。这也是他办学的指导思想和教育理想。他认为:“所谓和谐的教育,就是如何把人的活动的两种职能配合起来,使两者得到平衡:一种职能就是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另一种就是人的自我表现,自我的内在本质的表现,自己的是世界观、观点、信念、意志力、性格在积极的劳动中和创造中,以及在集体成员的相互关系中的表现和显示。正是在这一点上,即在人的表现上,应当加以深刻的思考,并且朝着这个方向改革教育工作。”[1] 同时他认为:“‘全面’和‘和谐’是个性发展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作为全面发展理想的个性应该是和谐的。没有和谐的教育就不能达到和谐的发展。”[2]那么“和谐发展”的人又是怎样的一种人呢?他认为应该是:“第一,是社会物质生产领域和精神生活领域的创造者;第二,是物质和精神财富的享用者;第三,是有道德和文化素养的人,是人类文化财富的鉴赏者和细心的保护者;第四,是积极的社会活动者、公民;最后,是树立于崇高道德基础之上的新家庭的建立者。”[3]可见,这就是他对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最新的阐释,也是自己办学的教育理想和终身奋斗的目标。 三、基础教育的含义 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比如,学前教育相对于小学教育而言是基础教育,而小学教育相对于中学教育而言是基础教育,这里作者个人认为:它是高等教育的基础,是每一位公民必须接受的、相对于高等教育的普通教育。它包括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当然,其基本特征是:基础性、普及性、义务性、公平性。作者个人认为,它还是一个动态概念,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也许会赋予新的内涵。 四、“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途径 他主张为了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必须改善整个教育过程,实施和谐教育。同时主张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共同发挥育人的作用。 1.优化育人环境,使学生获得智的启迪、美的熏陶。“在他的学校里,他殚精竭虑地使一切物质环境、器物、设置都活起来,给儿童以能动的有益的影响,用以培养他们的观念、信念和良好的习惯。他组织学生安排、布置、创设和保护学校里的所有财物与周围环境,

浅谈教育中的生态和谐理念的内涵

浅谈教育中的生态和谐理念的内涵 先进的教育理念是推进我国教育转型的一个重要因素。理念是在技术理性土壤中生长起来的一种主体实践意识,是一种既有合理性、概括性、统摄性,又具有现实性和实际可应用、可操作性的观念和精神。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要有一种生态和谐的教育理念。 一、教育的生态和谐理念的内涵 “生态和谐”教育理念是生态平衡与生态和谐概念在教育上的移植、借用,它强调教育的主客体与内外部环境的和谐匹配和有机统一;强调教育机制的亲和性、开放性、互动性、创造性。“生态和谐”教育理念,是对目前已有的诸多先进教育理念的丰富和拓展,同时也是同全国的教育转型相应相谐的。目前,在人才培养上更加注重能力、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注重人文及广博知识的教育,推崇“通识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倡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在教育方法上,注重灵活性,倡导“和谐教育”;在学习的时间与空间的跨度上,延伸教育的功能,发展远程教育,倡导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等。 在“生态和谐”教育模式中,其核心应是亲和性、融洽性、创造性、自主性。生态有机性受到最大限度的重视和得到最大限度的强化,具体表现为:首先是传授知识、灌输知识变成了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其次是学生由被动的客体变成了积极的主体和中心;再次是教材内容由封闭、僵死变得开放、生动和更具现实包容性、新颖性;第四是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法变成了灵活多样的启发、诱导、对话、讨论等;第五是单纯的认知、接受变成了科学研究、主动创造和大胆的“自我建构”,进而实现求知向个人的兴趣和爱好转化。这一模式实际上是更加重视和突出整体性的功能和价值,最终形成统一的教育“生态链”、“生态区”和“生态整体”。 二、生态和谐教育理念在教育实践中的体现 (一) 树立生态性的大教育观,破除狭隘的学校教育观念 在目前各种教育生态问题迭出、教育生态系统发展面临种种危机之时,树立生态性的大教育观,应有如下的内涵: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

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之魂 瓦·亚·苏霍姆林斯基是我国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所熟知的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理论家。帕甫雷什中学,这所苏霍姆林斯基长期工作过的“快乐学校”,早已成为我国许多教师向往的教育圣地。苏霍姆林斯基留给后世的教育遗产被誉为“活的教育学”,虽然历经时代变迁,却仍散发着鲜活的生命力。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饱含着他对学生的爱和人道主义精神,认为学校的核心任务就是要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合格公民和幸福个人,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美育这5个方面得以和谐发展。如何才能实现这样的培养目标?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必须要改善教育过程,实施“和谐教育”。“和谐教育”思想与传统片面的学科知识的教学是截然不同的,它注重的是教育同创造性的生产劳动相结合,课上课下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教育力量相结合,学生受教育过程与自我教育过程相结合等等。“和谐教育”所追求的目标是学生在以上这些因素和谐共存的状态中得以全面发展。苏霍姆林斯基在学校里通过推行一系列的创举来实践其“和谐教育”理念,譬如让学生在“蓝天下的学校”里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建立家长学校以保证学生在校和在家所受影响的一致性等等。 在由苏霍姆林斯基的三部名著(即《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公民的诞生》、《给儿子的信》)所结集而成的《育人三部曲》(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一书中,到处充满着“和谐教育”的精神。在书中,苏霍姆林斯基提到教师在“和谐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扮演着指导者和学生朋友的双重角色。要使“和谐教育”得以开展,教师应该处理好以下三方面的问题:一是要处理好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的关系,使两者处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和谐状态之中;二是要处理好学生各种才能的发挥问题,使其各方面的表现能和谐发展;三是要处理好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动力问题,鼓励学生以自信的心态来实现全面发展。 早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苏霍姆林斯基就已经将“和谐教育”的概念纳入到了“全面发展”的理论之中,并作了实践尝试,“和谐教育”的精神也成为贯穿其教育思想的精髓。而纵观我国基础教育教学实践的发展,让人不禁欣喜地发现,原来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教育”理念与我们当前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和谐教育这一重要战略取向的精神竟是如此相似和吻合! 笔者作此文之时,恰逢在珠海举行的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与我国教育改革国际研讨会圆满闭幕。一些专家和长期工作在教学前线的中小学校长们就实践苏霍姆林斯基“和谐教育”思想的情况进行了介绍,其中一些学校已经将“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培养和谐发展的学生”等作为办学的宗旨和追求的目标。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扎根于实践,来源于实践,也必然需要后人去还原、付诸实践。当前,在全国上下大力提倡建设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之下,在结合我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之上,充分实践“和谐教育”思想,才是真正透彻地理解、汲取苏霍姆林斯基留给后世的珍贵教育遗产的精髓。 苏霍姆林斯基主要教育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教育家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来发展教育科学的光辉典型。他的教改经验和他的教育思想是符合当代教育发展的一般要求的。他对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是他取得成功的力量源泉;他对理论问题的勤奋、求实的探索精神,使他获得了重大的理论建树。 一、提出要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社会主义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所谓“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按照他的意见,即“意味着劳动与人在各类活动中的丰富精神的统一,意味着人在品行上以及同他人的相互关系上的道德纯洁,意味着体魄的完美、审美需求

知识、能力、素质本位

知识·能力·人格·素质 中国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从它肇始就受到社会的关注,就面临着如何嬗变转型并脱胎换骨的苦苦思考与探求,尽管20多年来在名校林立、社会疑虑、自身嬗变的艰难历程中,逐渐构建了自已较具特点的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的办学理念和目标追求,但其基本价值取向仍徘徊在我国传统教育那种“功利性实用教育”的阴影中,依然没有走出现代中国文化中“把有限的价值当作人生的终极价值”的误区。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即从知识本位、能力本位、人格本位和素质本位来探讨和思考未来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及其发展趋势。 一、知识本位的高职教育 我国的现代职业教育从开始起,就一直受到我国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并长时间的主导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我国现行的传统教学观念是汇聚了几种教学思想源流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们是:千百年来延续下来的民族的重书本知识教学思想;20世纪初由一些留学海外的知识分子输入的赫尔巴特的教学思想;新中国成立后由国家政府支持引进推行的凯洛夫的思想。这种传统教学观念是以知识为本位的,十分强调教学的认识性质,强调人类社会历史经验(即间接经验)的传授与学习在教学中的基础或中心地位,并认为学生接触实践,增加直观经验和感性知识是为学习间接经验做准备的。总之,这种教学观念对学生的身心素质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但在教学实践中,普遍缺乏学生的主体活动,尤其是缺少“做中学”的环节。因此其作用的局限性又是明显的: 第一,书本知识的教学虽然是学生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因为学生任何素质的发展除了要学习间接知识经验、掌握一定的知识基础之外,还要通过亲身活动的磨练和直接经验的积累,才能实现任何素质的发展。而且对于发展来说,后者比前者显得更为重要,更为复杂。

科学发展观与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

科学发展观与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 发表时间:2010-08-04T14:07:06.700Z 来源:《魅力中国》2010年5月第1期作者:李燕 [导读] 科学发展观与高等教育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它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对高等教育制约与促进的动态过程。(天津财经大学,天津 300000) 摘要:科学发展观与高等教育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它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对高等教育制约与促进的动态过程。高等教育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努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矛盾与问题,不断推进自身的改革与发展。树立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观,是实现高等学校校园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高等教育;和谐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 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5A-0061-01 一、科学发展观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 党的十七大确立了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战略思想的地位。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我国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解决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必须遵循的指导原则。 1.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目标、根本;全面、和谐、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方法、手段、途径;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方向、宗旨。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又好又快地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2.高等教育为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当今世界,知识、科技创新的地位日益突出,人力资源特别是高素质人才具有决定性作用,而这些都离不开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是创造知识、创造文化、传承知识、传承文化的基地,只有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劳动者和创新人才,才能为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二、高等教育如何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人是社会的主体,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目标,其核心就是要尊重人、关怀人、服务人。落实以人为本,离不开以人为对象、专门培养人的高等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也需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重要作用。只有搞好高等教育,才能更好地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2.实施素质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体现在教育观念上,就是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体现在教育目标和任务上,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体现在教育过程中,就是要建立完善的教育内容、方法、模式和评价体系。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理念,坚持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和人才观,正确处理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关系,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新时期的工作主题,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使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每个国家、每个时代、每个社会都需要一种能为大家所认同和接受的核心价值体系。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体。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含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方面的内容。高等教育是社会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渠道,担负着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社会主义公民的重要职责,在弘扬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传承民族文化、推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增强全民族凝聚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一贯主张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4.坚持和实现高等教育的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体现在高等教育上,就是要坚持和实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这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实现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不只是片面追求速度的发展,不是以“扩招”为主旨的发展。推进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正确处理高等教育内部和外部各种关系,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教育结构。高等教育的规模与效益、数量与质量必须协调,要转变高等教育发展方式,在着力提高发展质量上下功夫,走办学效益好、教育质量高、人才培养对路、教育结构合理和资源优化的新路子。要正确处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以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作为解决高等教育矛盾和问题的动力和基础,以保持高等教育和学校持续稳定、营造良好氛围保证改革和发展顺利进行。 5.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品位、格调 “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和谐校园文化则是陶冶全校师生情操,使之文明化、高雅化的重要环境因素,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条件,因而也是在高等学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校园是全体师生学习、生活、工作、交流的场所,它应该是一个高雅的文化场所。校园文化反映一所学校的品位和格调,因此,必须重视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⑤①

用心教育,和谐发展

用心教育,和谐发展 西校高三王在伦 尊敬的各位领导,晚上好 站在这里总觉心里惴惴不安。因为做年级管理,我的时间最短,资历最浅,经验最缺;今天我谨抱着学习的态度,说一下自己对年级管理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和做法,希望得到领导、老师们的指导和建议,以期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能少走弯路,从而更快、更好的提高自己。 初走上这个工作岗位的时候,我心里更多的是担忧:我能做好吗?能对得起校领导的信任吗?但每每想到:没有卧龙学校的发展,我进不了县城,也不会有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没有以高校长为首的学校领导为我们打造的平台,也不会有自己的个人成长;心中充满感动,如今被委以重任,尽管能力有限,底气不足,但是必须全力以赴,不负重托。 总部和分校领导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悉心指导,给了我努力前行的不竭动力和干好工作的信心和勇气;张主任、李主任、袁主任一如既往地帮助我,在具体工作上给予了诚恳的指导和建议。我深知,年级管理面对更多的老师、更多的家长和更多的学生,要处理更复杂的情况,那就需要更广阔的视野、更博大的心胸和更努力的工作,我要求自己要有---容人之过,念人之功,谅人之短,扬人之长之心,加强学习,虚心求教,心怀感恩地工作,经常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利用工作间隙阅读教育专著十几本,学习教育前辈、教育家的先进教育和管理理念,开阔了视野,丰富了自己的教育思想,每天都写的工作反思帮助我及时发现工作中的得与失,明确第二天的工作方向。 进入高三以来,在学校办学指导思想的正确指引下,紧紧围绕“身心健康,厚德崇礼,志向高远,博学多才”的育人目标,以学生为中心,以高考备考为重心,扎实落实两个习惯养成教育,严抓级风学风建设,营造良好备考氛围,实施“心教育”,关心每一位老师的成长成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人成才,树立正面典型,弘扬正能量,努力打造和谐年级,促进成绩的全面提升。 一、以澎湃激情激励学生成人成材 一个人如果没有了激情,生命也就失去了光彩。教育呼唤激情,唯有激情,才会拨动学生的智慧之弦,奏出生命的灿烂乐章。 1、成人仪式,点燃激情 高三伊始,我们为学生隆重的举行了18岁成人仪式,由学生自己组织、主持,活动中学生们自编自演配乐诗朗诵、父母为孩子佩戴成人纪念章、家长读给孩子的一封信、进行成人宣誓,激情澎湃,场面感人至深。成人仪式的举行,见证了学生的成长,让我们看到了学生的进步,8班班长王莉同学对班主任说:“18岁,意味着出发。18岁意味着担当。老师,我长大了,我成人了,从今天起,班里的事情您就放心吧!”22班班长樊迪,父母不在身边,成人仪式后,她给妈妈打了电话,这位妈妈给班主任回电话,对我们的活动赞不绝口。成人仪式的成功举行对学生的成长意义深远,违纪现象明显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的成长和变化,纷纷打电话给班主任致谢。有位家长打来电话说:“通过活动,孩子变化很大,主动和父母交流,学习更努力了,立志要考一所好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