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生态学期末复习资料

环境生态学期末复习资料

环境生态学期末复习资料
环境生态学期末复习资料

环境生态学期末复习资料

(说明:宋体是要掌握的,楷体要知道)

第一章绪论

1、生态圈的定义

生物圈与生命支持系统的统一体,是地球上全部生物和与之发生相互作用的环境的总和

2、生态圈的结构

(1)生命系统生物圈:①地球上所有生物存在的空间;

②地表以上达23km高空,地表以下可延伸到12km的深海。

(2)生命支持系统生命系统生存所需的必要条件:①大气圈;②水圈;③岩石圈;

④能量。

3、生态圈运行的主要特点

①生态圈运行的主要能量来源于太阳能

②生态圈的物质是封闭循环的

③生态圈是具有自我调节和控制的自持系统

④生态圈具有优化演进方向的能力

4、环境问题的定义与分类

(1)定义:所谓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或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不利的反馈效应。

(2)类型:两大类

①一是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生态效应,即通常所说的生态破坏问题;

二是因工农业生产活动和人类生活所排放的废弃物造成的污染,即环境污染问题。

5、环境生态学的定义: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

6、环境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

1)环境生态学产生于 20世纪 60年代初。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发表了《寂静的春天》,为环境生态学的启蒙之著和学科诞生的标志。

2)20世纪70年代,《增长的极限》的发表,是环境生态学发展的初期阶段的主要象征。为环境生态学的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

3)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召开,大会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只有一个地球—对一个小小行星的关怀和维护》发表,促进了环境生态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4)1987年,B.福尔德曼出版了第一本《环境生态学》的教科书,对环境生态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5)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于 1987年提交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研究报告。环境生态学已由学科理论体系的完善和成熟,发展到理论指导下的实际应用的新阶段。

7、环境生态学主要研究范畴:

①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机制和规律研究;

②生态系统受损程度及危害性的判断研究;

③各类生态系统的功能和保护措施的研究;

④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学对策研究;

8、环境生态学学科任务及研究进展

1)主要任务

研究以人为主体的各种环境系统在人类活动的干扰下,生态系统演变过程、生态环境变化y的效应以及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制,寻求受损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的各种措施。

2)研究进展

①人为干扰的方式及强度的识别;②退化生态系统的特征判定;③人为干扰下的生态演替规律;④受损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技术;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⑥生态系统管理;

⑦生态规划和生态效应预测

9、生态学发展简史,可概括为以下四阶段

(1)奠基阶段;(2)建立初期;(3)发展及成熟期;(4)生态科学体系的兴起

10、环境科学:环境科学是研究和指导人类在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中,正确协调人与环境相互关系,寻求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科学。

11、环境科学主要研究内容:

①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基本关系;②污染物在自然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循环和积累的过程及规律;③环境污染的危害;④环境质量的调查、评价和预测;⑤环境污染的控制与防治;⑥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合理使用;⑦环境质量的监测、分析技术和预报;⑧环境规划;⑨环境管理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

12、A、物种是适应环境的产物①遗传变异②自然选择

B、环境: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环境由许多环境要素构成,这些环境要素称环境因子。

13、环境:主体周边相关客体的结合

1)环境总是针对某一特定主体或中心而言的。

2)客体可以是物质的、精神的和运动的。周边包含地域和非地域的概念,根据主体的影响能力,有一定的“辐射半径” 。

14、依照主体(中心事物)的差异,区分环境类型:

动物的环境;植物的环境;人的环境;城市环境;建筑物的环境;地球的时空环境;小区环境;居住环境;投资环境;教育环境;生产环境;办公环境;创业环境;政治环境;科研环境

15、现代生态学中的环境:原生的自然环境;半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未经破坏的天然环境),也包括人类作用于自然界后所发生变化了的环境,以及社会环境。

16、环境的类型

1)、按环境的主体分

①、以人为主体:其他的生命物质和非生命物质为环境要素,称为人类环境

②以生物为主体:生物体以外的所有自然条件为环境,生态学书刊上所采用的分类

方法

2)、按环境的性质

自然环境;半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3)、按环境的范围大小

①宇宙环境:是指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由广阔的宇宙空间和存在其中的各种天体

及弥漫物质组成。

②地球环境:是指大气圈中的对流层、水圈、土壤圈、岩石圈和生物圈。

③区域环境:是指占有某一特定地域空间的自然环境,它是由地球表面的不同地区,

五个自然圈层相互配合而形成的。不同地区,由于其组合不同产生了很大差异,从而形成各不相同的区域环境特点,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群落。

④微环境:是指区域环境中,由于某一个(或几个)圈层的细微变化而导致的环境差

异所形成的小环境,如生物群落的镶嵌性就是微环境作用的结果。

⑤内环境:是指生物体内组织或细胞间的环境。

17、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第一层:植物生长所必需的环境因子(例如,温、光、水等)

第二层:不以植被是否存在而发生的对植物有影响的环境因子(例如,风暴、火山爆发、洪涝等)

第三层:存在与发生受植被影响,反过来又直接或间接影响植被的环境因子(例如,放牧、火烧地等)

18、光的性质

①波长150-4000nm,分紫外光、可见光和红外光三类,波长在380-760nm 之间的光为可见光。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有效范围是380-700nm之间。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太阳能以化学能的形式进人生态系统的唯一通路,也是食物链的起点。

本身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环境因

子,太阳辐射强度、光质及光的周期

性变化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地理分布

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而生物本身对

这些变化的光因子也有着极其多样的

反应。

19、光照强度与植物的光合作用

1)光饱和点:光合作用随光强的增加

而增加,当光照强度达到一定水平后,光合

产物不再增加或增加得很少,该处的光强度

即为光饱和点。

2)光补偿点: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

用强度相平衡之处为光补偿点。是植物开始

生长和进行净生产所需要的最小光照强度。

3)植物的光合作用率在光补偿点之前与光强度成正比,但达光饱和点后,不随光强增加。

4)水生植物在水中的分布与光照强度有关。光在水体中的穿透性限制着植物在水体中的分布——植物只有在透光带内,它的光合作用量才大于呼吸量,才能正常生长。

20、光质对生物的影响及生物对光质的适应

1)光合作用的光谱范围只是可见光区(380 -- 760 nm )

2)生理有效辐射:红、橙光主要被叶绿素吸收,对叶绿素的形成有促进作用;蓝紫光也能被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所吸收,将这部分辐射称为生理有效辐射。

①红光有利于糖的合成,蓝光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蓝紫光与青光对植物的生长及幼芽的形成有很大的作用。

②生活在高山上的植物的茎叶富含花青素,这是因为短波光较多的缘故,也是避免紫外线伤害的一种保护性适应。

③生长在高山的植物茎干粗短、叶面缩小、毛绒发达也是短波光较多所致。

3)生理无效辐射:绿光则很少被吸收利用,称为生理无效辐射。

4)海洋植物的光合作用色素对光谱变化具有明显的适应性:

①海水表层植物色素吸收蓝、红光(蓝光、红光随水深增加很快被水分吸收、散射掉);

②深水植物光合色素有效地利用绿光(深水中只有绿光占较大优势)。

5)可见光对动物生殖、体色变化、迁徙、毛羽更换、生长及发育等都有影响。

6)不同动物发展不同的色觉。

21、光周期现象:由于分布在地球各地的动植物长期生活在具有一定昼夜变化格局的环境中,借助于自然选择和进化而形成了各类生物所特有的对日照长度变化的反应方式,这就是在生物中普遍存在的光周期现象。(会)

22、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23、环境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

1)环境因子的综合作用

自然界任何环境因子都不是独立的。任何一个单因子的变化必然在不同程度上引起其它因子的变化。

2)主导因子作用

各环境因子的作用不是等价的,在一定条件下,其中必然有一个或两个是起着主导作用的。对生物起决定性作用的环境因子,称为主导因子。

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环境因子既有直接作用,也有间接作用。

环境中的地形因子,其起伏、坡向、坡度、海拔高度及经纬度等对生物的作用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影响光照、温度、雨水等对生物生长、分布以及类型起间接作用。

4)环境因子的阶段性作用

由于生物生长发育不同阶段对环境因子的需求不同,故环境因子对生物的作用也具阶段性。

5)环境因子的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

环境中各种环境因子的存在都有其必要性,尤其是作为主导作用的因子,如果缺少便会影响生物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生病或死亡。所以说生态因子是不能代替的。

但环境因子可局部补偿。在一定条件下,某一因子在量上的不足,可以由其他因子来补偿,同样可以获得相似的生态效应。三、环境因子的限制性作用

24、环境因子的限制因子

1)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但是其中必有一种和少数几种因子是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这些关键性的因子就是限制因子。

2)如果一种生物对某一环境因子的耐受范围很广,而且这种因子又非常稳定,那么这种因子就不太可能成为限制因子;相反,如果一种生物对某一环境因子的耐受范围很窄,而且这种因子又易于变化,那么这种因子很可能就是一种限制因子。

25、Shelford耐受性

定律

1)Shelford的耐受性

定律:生物对每一种环境

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

下限,上下限之间就是生

物对这种环境因子的耐受

范围,(称生态幅)。任何

一个环境因子在数量或质

量上的不足或过多,接近

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性

限度时,就会使该生物衰

退或不能生存。

2)生物种的耐受性限

度图解(据Smith,1980)

第三章生物圈中的生命系统

26、生命系统的层次

宏观生态学:以个体和群体为中心与环境关系

微生态学:以单细胞为中心与环境关系

分子生态学:以生物活性分子特别是核酸分子为中心与分子环境关系

27、种群:种群(population)是指在一定空间中同种个体的组合。

28、种群参数的一些基本概念

①绝对密度:单位空间内个体的数量。

②相对密度: 利用表示数量多少的相对指标表示密度。

③生态密度:生物实际占有空间内的个体数量。

④生理出生率:种群在理想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出生数量,又称最大出生率。

⑤生态出生率:一定时期内,种群在特定条件下实际繁殖的个体数量,它受生殖季节、一年生殖次数、一次产仔数量、妊娠期长短和孵化期长短、以及环境条件、营养状况和种群密度等因素影响,又称实际出生率。

⑥生理死亡率:最适条件下,所有个体都因衰老而死,这种死亡率称生理死亡率,又称最小死亡率

⑦生态死亡率:一定条件下,种群实际的死亡率,又称实际死亡率。

29、种群结构和性比

1)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不同年龄组的个体在种群内的比例和配置情况。

2)生物种群年龄结构的三种基本类型

A:增长型种群:呈典型金字塔型,幼年组个体数多,老年组个体数少,种群的死亡率小于出生率,是迅速增长的种群

B:稳定型种群: 几乎呈钟形,种群出生率大约与死亡率相当,种群稳定。

C:下降型种群: 呈壶形,幼年组个体数少,老年组个体数多,种群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种群种群数量趋向减少。

30、存活曲线

1)以年龄(x)为横坐标,以存活数的对数(lgnx )为纵坐标而画成的曲线。

一般有三种类型:

Ⅰ型:曲线凸型,幼体和中年个体的存活率相对高,老年个体的死亡率高,如人类、大型哺乳动物、阴性阔叶树种、农作物等。

Ⅱ型:曲线呈对角线型,各年龄段的死

亡率恒定,如鸟类、水螅、一些阳性树种等。

Ⅲ型: 曲线凹型,幼体的死亡率高,成

熟个体的死亡率低且稳定。如青蛙、鱼类、

草本植物等。

31、生命表的分类与种群增长率:

A、生命表的分类:动态生命表;简

单生命表;静态生命表;综合生命表;

1)动态生命表:根据对同年出生的所有

个体进行存活数动态监察资料编制而成。又

称为同生群生命表。

个体经历了同样的环境条件

2)静态生命表: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

群年龄结构调查资料而编制的生命表。

个体经历了不同的环境条件,假定这些环境条件没有变化

32、种群增长模型

A、与密度无关的种群增长模型

1)种群离散增长模型

①最简单的单种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方程:N t+1 = N tλ或N t = N0λt

②λ是种群离散增长模型中有用的量:

λ>1 种群上升;λ=1 种群稳定;0< λ<1 种群下降;λ=0 雌体无繁殖,种群在下一代灭亡;

③将方程Nt = N0λt 两边取对数,则有lgNt =lgN0 +tlgλ为直线方程形式,作直线图,lgN0为截距,lgλ为斜率。

2)种群连续增长模型

①种群有一恒定的每员增长率,即单位时间内种群的变化率与密度无关,即:dN/dt =rN([dN/dt]/N=r )。

积分:Nt = N0ert

②瞬时增长率(r): 任一短的时间内,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便是瞬时增长率。

③r= lnR0/T ,可通过生命表估算

④r>0种群上升;r=0 种群稳定;r<0 种群下降

B、与密度有关的种群增长模型

1)假设条件:

①世代重叠,连续性生长;

②在有限环境中的增长,存在环境容纳量(通常以K表示),当Nt=K时种群为零增长,

即dN/dt=0;

环境容纳量:由环境资源所决定的种群限度.即某一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数量.

③增长率随密度上升而降低的变化,是按比例的。

“拥挤效应”,种群增加个体时,瞬时对种群产生一种压力,使种群的实际增长率“r”下降。最简单的是每增加一个个体,就利用了1/K的“空间”,产生1/K的抑制作用,N个个体就利用了N/K“空间”,而可供种群连续增长的“剩余空间”只有(1-N/K)的空间。

根据假设,其增长方程是在指数增长方程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新的项(1-N/K ),从而得:dN/dt = rN(1-N/K)称为逻辑斯谛方程。

33、A、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为生态入侵。

***B、生态对策: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在繁殖和竞争等方面具有朝着不同方向、适应不同栖息生境的对策。生物在自然选择中总是面临着两种相反的可供选择的进化对策:即r 对策(或r选择)和k对策(或K选择)。

r对策:

1)r对策者适用于不可预测的多变环境(如干旱地区和寒带),是新生境的开拓者。

2)但存活要靠机会,所以在一定意义上它们是机会主义者,很容易出现“突然的暴发或猛烈的破产”。

3)r对策者具有能够将种群增长最大化的各种生物学特性。即高生育力、快速发育、早熟、成年个体小及寿命短且单次生殖多而小的后代。

4)如大部分昆虫和一年生植物属r对策者。

K对策:

1)K对策者适应于可预测的稳定的环境。

2)在一定意义上,它们是保守主义者。

3)在稳定的环境中,由于种群数量经常保持在环境容量K水平上,故竞争较为激烈。

4)K对策者具有成年个体大、发育慢、迟生殖、产仔少而大,但有多次生殖、寿命长、存活率高的生物学特性,以高竞争能力使得以生存。

4)如大部分脊椎动物和乔木

r类与k类对策的特征比较

34、种群的空间格局分类:

①随机分布;②均匀分布;③聚群分布

35、集群效应:同一种动物在一起生活所产生的有利作用称为集群效应。

36、集群的生态学意义:

(1)集群有利于提高捕食效率;(2)集群可以共同抵御敌害;(3)集群有利于改变小生境

(4)集群有利于某些动物种类提高学习效率;(5)集群能够促进繁殖

37、最小种群原则:集群效应只有在足够数量的个体参于聚集时才能产生。因此,对于一些集群生活的动物种类,如果数量太少,低于集群的临界下限,则该动物种群就不能正常生活,甚至不能生存,即所谓的“最小种群原则”。

38、竞争的主要方式有两类:1)资源利用性竞争;2)相互干涉性竞争。

39、种间竞争模型

洛特卡(Lotka)和沃尔泰勒(V olterra)分别提出了种间竞争模型,称Lotka-V olterra竞争模型。

其逻辑斯谛增长模型为基础,引入了新的参数——竞争系数(α,β)。

α为种群1的竞争系数,表示在种群1的环境中,每增加一个种群2个体对种群1所产生的密度效应。即每个物种2所占的资源相当于α个物种1占的资源。

例如,一个物种2个体所消耗的食物相当于10个物种1个体消耗的,则α=10。

在种群1的环境容纳量(K1)中,除有N1占据外,还有αN2的空间或资源被种群2所占用了。显然,α越小,种群1的竞争力越强;α越大,种群2的种间竞争力越强。

β为种群2的竞争系数。

模型为:

dN1/dt=r1N1(k1-N1- αN2)/k1

dN2/dt=r2N2(k2-N2- βN1)/k2

1/K1和1/K2分别为种群1和2的种内竞争强度。

α/K1是种群2对种群1的种间竞争强度的指标;β/K2称为种群1对种群2的种间竞争强度的指标。

40、***生物群落:在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具有一定的生物种类组成,它们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外貌及结构,包括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并具特定功能的生物集合体。也可以说,一个生态系统中具有生命的部分即生物群落

41、*群落的基本特征

(1) 具有一定的物种组成

(2)具有一定的外貌及内部结构

生物群落除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外,还具有一系列结构特点,包括形态结构,生态结构与营养结构。如种的分布格局,成层性,季相,捕食者和被食者的关系等。但其结构不像一个有机体结构那样清晰,有人称之为松散结构。

(3)形成群落环境

(4) 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

(5)一定的动态特征

(6)一定的分布范围

(7)群落的边界特征

群落交错区: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其特征是由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空间、时间及强度所决定的.

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增大的趋势被称为边缘效应。

42、群落的种类组成

最小表现面积:指基本上能够表现出某群落类型植物种类的最小面积称为最小表现面积。

群落结构的复杂程度和群落最小面积的大小是一种正比关系。

*如我国海南西双版纳的热带砌林最小表现面积约为2500M2,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约为1200 M2,寒温带针叶林约为400 M2,灌丛为30-100 M2,草原1-4 M2。

43、优势种和建群种: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的植物种称为优势种。

1)通常是个体数量多、投影盖度大、生物量高、体积较大、生活能力较强的种。

2)群落的不同层次可以有各自的优势种。

44、种群的数量特征:

1)盖度:是指植物的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即投影盖度。

2)后来又出现了“基盖度”的概念,即植物基部的覆盖面积。

对于草原群落,常以离地面1英寸(2.54cm)高度的断面计算;

对森林群落,则以树木胸高(1.3m处)断面积计算。

45、***物种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一定地区的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物种及其变异和其生态系统组成的复杂性。也可以简单说是生物的多样化和复杂性及其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

2)生物多样性一般有三个水平,即

①遗传多样性:指地球上生物个体中所包含的遗传信息之总和;

②物种多样性:指地球上生物种类的多样化;

③生态系统多样性:指生物圈中生物群落、生境与生态过程的多样化。

46、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1)政策、法律途径;2)宣传教育

3)科学研究

①生物多样的现状调查

②对特殊资源进行研究

③多样性保护与开发利用

④生物种质资源的就地保护

⑤生物种质资源的迁地保护

⑥种质资源基因库

⑦环境污染对生物多样性污染的影响

4)国际合作

47、生物群落的结构

1)生活型:生活型是不同植物对同一环境条件的长期趋同适应而在外貌上反映出相似性和一致性的植物类群。

同一生活型的生物,不但体态相似,而且在适应特点上也是相似的。

Raunkiaer(丹麦生态学家)按休眠芽在不良季节的着生位置做为生活型的标准,将陆生植物划分为五类生活型(这些生活型被认为是植物在其进化过程中对气候条件适应的结果,因此,可作为某地区生物气候的标志):

①高位芽植物:休眠芽位于距地面25cm以上。

②地上芽植物:更新芽位于土壤表面之上,25之下,多为半灌木或草本植物。

③地面芽植物:更新芽位于近地面土层内,冬季地上部分全枯死,大多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④隐芽植物:更新芽位于较深土层中或水中,多为鳞茎类、块茎类和根茎类多年生草本植物或水生植物。

⑤一年生植物:以种子越冬。

2)生长型:生长型也反映植物生活的环境条件,相同的环境条件具有相似的生长型,可以看做是生活型的一种划分方法。

如生活于荒漠地区的植物,都有叶子细小的特征,为了减少热负担和蒸腾失水的适应。

木本植物;半木本植物;草本植物;叶状体植物

生活型与生长型决定群落的外貌。外貌是群落分类的重要指标。

3)生态型:指同一个种为了在不同的环境中生长,其所适应环境分化出来的性质,在遗传中固定下来而产生的类型称生态型。

一个生态型的个体与属于同一生态种的另一个生态型的个体之间能够自由交配繁殖。

48、生物群落的演替:

1)演替:指某一地段上,一个生物群落被另一个生物群落所代替的过程。

2)生物演替的类型

A、按照演替延续的时间划分:

①世纪演替;②长期演替;③快速演替

B、按演替发生的起始条件分:①原生演替;②次生演替

C、按基质性质分:

①水生演替;②旱生演替

D、按控制演替的主导因素分:

①内因性演替(生命活动的结果);②外因性演替(外界环境因素引起)

E、按群落代谢特征分:

①自养性演替(生物量积累越来越多);②异养性演替(有机质越来越少)

3)演替方向

①进展演替:进展演替是指随着演替的进行,生物群落的结构和种类成分由简单到复杂;群落对环境的利用由不充分到充分利用;群落生产力由低到逐步增高;生物群落对外界环境的改造逐渐强烈。

㈡逆行演替:导致生物群落结构简单化;不能充分利用环境;生产力逐渐下降;对外界环境的改造轻微。

③周期性演替:多数群落的演替有一定的方向性,但也有一些群落有周期性的变化,即由一个类型转变为另一个类型,然后又回到原有的类型,称周期性演

替。

如:欧洲的石楠群落:石楠→石蕊→熊果→石楠。

4)演替系列:一个群落接着一个群落相继不断地为另一个群落所代替,直至顶极群落,这一系列的演替过程就构成了一个演替系列。

A、原生演替系列:原生演替的地点是原始环境,完全没有植被,并且也没有任何植物繁殖体存在,基底条件严酷。

原生演替系列包括:

从岩石表面(光照强烈、极端干旱)开始的旱生演替系列

从湖底(光照不足、水分过多)开始的水生演替系列。

B、次生演替系列:次生演替的地点不存在植被,但曾被其他生物定居过,在土壤或基质中保留有植物繁殖体,且基质条件较好。

5)生物群落演替的制约因素:

A、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和动物的活动性

①植物:当植物繁殖体到达一个新环境时,植物的定居过程就开始了。植物的定居包括植物的发芽、生长和繁殖三个方面。只有当一个种的个体在新的地点上能繁殖时,定居才算成功。

任一裸地上生物群落的形成,或以新代旧都必然包含植物繁殖体的侵入和定居过程。

植物繁殖体的散布与定居是群落演替的先决条件。

②动物:植物群落成为它们取食、营巢、繁殖的场所。每当植物群落的性质发生变化的时候,居住在其中的动物区系实际上也在作适当的调整,使得整个生物群落内部的动物和植物又以新的联系方式统一起来。

B、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

①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是由群落本身的生命活动造成的,与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没有直接的关系;

②群落内物种的生命活动往往使环境变成了不利于自身的居住环境,使原来的群落解体,为其他植物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从而引起演替。

C、种内和种间关系的改变

①种内和种间关系随着外部环境条件和群落内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地进行调整。

②尚未发育成熟的群落:密度 ?竞争 ?竞争力强者发展、弱者被排挤

③成熟、稳定状态的群落:在接受外界条件刺激的情况下也可能发生种间数量关系重新调整的现象,进而使群落特性或多或少地改变。

D、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

虽然决定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存在于群落内部,但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如气候的变化、地貌的改变、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以及火烧等常可成为引起演替的重要条件。

E、人类对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

人类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可以对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关系起着促进、抑制、改造和建设的作用:

①放火烧山、砍伐森林、开垦土地;②抚育森林,管理草原,治理沙漠;③建立人工群落,控制演替方向和速度。

第四章生态系统生态学

49、生态系统的定义: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互相作用、互相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这个生态学功能单位称生态系统。

由英国植物生态学家A.G.Tansley(1935) 提出

50、生态系统的成分:各类生态系统都是由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组成。

A.生物环境——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1)生产者——是生物成分中能利用太阳能,将简单无机物合成为复杂有机物的自养生物。

包括所有的绿色植物和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菌。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能,不仅为本身的生存、生长和繁殖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而且其制造的有机物也是消费者和分解者唯一的能量来源。因此,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必要成分,它们是生态系统所需一切能量的基础。

(2)消费者——是不能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的生物。是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质的异养生物。包括植食动物、肉食动物、杂食动物和寄生动物等。

植食动物(食草动物)一级消费者

一级肉食动物(食肉动物)二级消费者

二级肉食动物三级消费者

三级肉食动物四级消费者

杂食动物

寄生生物

B.非生物环境——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的来源。包括:

能源:太阳能、其它能源;

气候因子:光照、温度、降水、风等;

基质和介质:岩石、土壤、水、空气等;

物质代谢原料:

二氧化碳、水、氧气、氮气等

无机盐类(矿物质原料)

腐殖质、脂肪、蛋白质、糖类等。

51、生态系统的物种结构

(1)关键种——不同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有不同的地位,有些物种在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

态系统稳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如果它们消失或削弱,整个群落和生态系统可能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样的物种称为关键种。

关键种的作用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个体数量可能稀少,但也可能多;

其功能可能是专一的,也可能是多样的。

(2)冗余种——在生态系统中有些种是冗余的,这些物种的去除不会引起系统内其它物

种的丢失,同时,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在生态系统中, 有许多物种成群地结合在一起, 扮演著相同的角色, 这些物种中必然有几个是冗余种, 冗余种的去除并不会使群落发生改变。

5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A.食物链:指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在营养关系中形成的一环套一环似链条式的关

系,即物质和能量从植物开始,然后一级一级地转移到大型食肉动物。食物链上的每一个环节称为营养阶层或营养级,指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种的总和。

*食物链的类型:根据食物链的起点不同,可将其分成两大类:

(1)牧食食物链:又称捕食食物链,以活的动植物为起点的食物链,如绿色植物,草食动物、各级食肉动物。

(2)腐食食物链:又称碎屑食物链,从死亡的有机体或腐屑开始。

B.食物网:很多食物链交叉链锁形成复杂网络结构,即食物网。

(1)根据物种在食物网中的位置,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①顶位种——没有天敌的物种,仅是捕食者,常称为收点。

②中位种——既是捕食者又是被食者。

③基位种——不取食任何其它生物,仅是被食者,称为源点。

(2)食物网的控制机理

由上而下机理:由捕食者控制的机制。是指低营养层阶层的种群结构受高营养阶层物种(捕食者)的影响,称为下行效应。

由下而上机理:由资源所控制的机制。指低营养阶层的种群结构(资源)决定高营养阶层的种群结构,称为上行效应。

两种效应都会控制系统的动态,取决于不同群落的具体情况。研究表明,淡水生态系统中多是高营养阶层的生物类群对系统起控制作用,因此,从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物多样性角度,应注意水生生态系统的下行效应,保护好系统中高营养阶层生物的保护工作。

53、***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1)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

(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4)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54、初级生产

(1)初级生产量或第一性生产量: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开始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绿色植物对太阳能的固定。绿色植物固定太阳能是生态系统中第一次能量固定,所以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或所制造的有机物质称为初级生产量或第一性生产量。

(2)净初级生产量:在初级生产过程中,植物固定的能量有一部分被植物自己的呼吸消耗掉了,剩下的可用于植物的生长和生殖,这生产量称为净初级生产量。

净初级生产量是可供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利用的能量

总初级生产量:包括呼吸消耗在内的全部生产量称为总初级生产量

(3)三者之间的关系是:GP=NP+R

(4)生物量:在某一特定时刻调查时,生态系统单位面积内所积存的有机物质。即净生产量的积累量。

①生产量和生物量不同,生产量含速率的概念。②对生态系统中某营养级来说,总生产量不仅因生物呼吸而消耗,也由于受更高营养级动物的取食和生物的死亡而减少,所以某一时期内生物量的变化为:dB/dt=GP-R-H-D

55、*次级生产

(1)次级生产:消费者利用初级生产的产品进行新陈代谢,经过同化作用形成异养生物自身物质的过程,称为次级生产,亦称第二性生产。

次级生产的过程可用概括于下面的图解中:

56、一个动物种群的能量收支情况可用下列公式表示:C=A+FU

(C为动物从外界摄食的能量;A为被同化能量;FU为粪、尿总量)

其中, A=P+R(P代表净生产量;R代表呼吸能量) 净次级生产量P=C-FU-R

57、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能量在生态系统内的传递和转化规律服从热力学的两个定律,即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

(1)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能消灭也不能凭空产生,它只能以严格的当量比例由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

(2)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律):在封闭系统中,一切过程都伴随着能量的改变,在能量的传递和转化过程中,除了一部分可以继续传递和做功的能量(自由能)外,总有一部分不能继续传递和作功而以热的形式消散的能量,这部分能量使系统的熵和无序性增加。

58、*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

(1)能量是单向流动的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是单一方向的。

能量以光能的状态进入生态系统后,就不能再以光的形式存在,而是大部分被各个营养级的生物利用,通过呼吸作用以热的形式不断地逸散于环境中,散失到空间的热能不能再回到生态系统参与流动。

*能流的单一方向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太阳的辐射能以光能的形式输人生态系统后,通过光合作用被植物所固定,此后

不能再以光能的形式返回;

②自养生物被异养生物摄食后,能量就由自养生物流到异养生物体内,也不能再返

回给自养生物;

③从总的能流途径而言,能量只是一次性流经生态系统,是不可逆的。

(2)能量在生态系统内流动的过程是不断递减的过程

*从太阳辐射能到被生产者固定,再经植食动物,到肉食动物,再到大型肉食动物,能量是逐级递减的过程。这是因为:

①各营养级消费者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利用前一营养级的生物量;

②各营养级的同化作用也不是百分之百的,总有一部分不被同化;

③生物在维持生命过程中进行新陈代谢,总要消耗一部分能量。

(3)能量在流动中质量逐渐提高

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除有一部分能量以热能耗散外,另一部分的去向是把较多的低质量能转化成另一种较少的高质量能。

各种研究表明:在生态系统能流过程中,能量从一个营养级到另一个营养级的转化效率大约是5%~30%之间。平均地,从植物到植物动物的转化效率大约是10%,从植食动物到肉食动物的转化效率大约是15% 。

59、1)生态效率::指各种能流参数中的任何一个参数在营养级之间或营养级内部的比值关系。

2)生态效率常用的几个能量参数:

(1)摄取量:I 生物所摄取的能量

(2)同化量:A 固定的能量

(3)呼吸量:R 呼吸等的消耗

(4)生产量:P 净剩的同化能量

(5)利用效率:CE=I n+1/P n

(6)同化效率:AE=A n/I n

(7)生产效率:PE=P n/A n

(8)林德曼效率:LE=I n+1/I n(1/10法则)

60、***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从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中获得营养物质,通过绿色植物吸收,进入生态系统,被其他生物重复利用,最后再归入环境中,称为物质循环,又称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61、流通量:在单位时间或单位体积的转移量就称为流通量。

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动以周转率和周转时间来表示。

(1)周转率:出入一个库的流通率(单位/天)除以该库中的营养物质总量,

周转率=流通率/库中营养物质总量。

周转时间:库中的营养物质总量除以流通率。

周转时间=库中营养物质总量/流通率。

周转时间表达了移动库中全部营养物质所需要的时间。周转率越大,周转时间就越短。

62、***物质循环的类型:水循环,气体型循环和沉积型循环。

63、有毒物质循环

(1)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后,使环境正常组成和性质发生变化,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地有害于人或生物。

(2)有毒物质循环:是指那些对有机体有毒的物质进入生态系统,通过食物链富集或被分解的过程。

(3)有毒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特点:

①进入生态系统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②大多数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具有浓缩现象,在生物体代谢过程中不能被排泄,而被生物体同化,长期停留在生物体内,造成有机体中毒、死亡;

③有毒物质进入环境,经过迁移、转化过程,一些有毒物质的毒性会降低,而另一些有毒性则可能增加。

64、1)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大致可以分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和营养信息。

2)信息素:生态系统的各个层次都有生物代谢产生的化学物质参与传递信息、协调各种功能,这种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统称为信息素

65、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

(1)反馈:就是系统的输出变成了决定系统未来功能的输入;即当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的时候,它必然会引起其他成分出现一系列的相应变化,这些变化最终又反过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

A、分类:反馈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

a负反馈作用:是能够使生态系统保持稳定,反馈的结果是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

例如,如果草原上的食草动物因为迁入而增加,植物就会因为受到过度啃食而减少,植物数量减少以后,反过来就会抑制动物数量。

b正反馈作用:是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正反馈的作用常常使生态系统远离平衡状态或稳态。

如,一个湖泊受到了污染,鱼类就会死亡而减少,鱼体死亡腐烂后会加重污染并引起更多鱼类死亡。污染会越来越重,鱼类死亡速度也会越来越快。

2)生物个体及数量的增长属于正反馈,因此,正反馈是生物生长和存活所必需的。但是正反馈不能维持稳态,往往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要使系统维持稳态,只有通过负反馈控制。

69、(1)生态平衡:指生态系统通过发育和调节所达到的一种稳定状况,它包括结构上的稳定、功能上的稳定和能量输入输出上的稳定。

(2)生态危机:是指由于人类盲目活动而导致局部地区甚至整个生物圈结构和功能的失衡,

从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66、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1)系统开放原理

①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具有物质与能量不断输入输出的特征.

②它具有能不断维持自身结构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能力.

③系统的发生与发展的起点可以不同,但最终都能达到同一目的.

(2)相生相克原理;(3)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原理;(4)生态平衡与耐受极限原理;(5)生态位原理;(6)等级系统原理

第五章环境污染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67、污染物与毒物

(1)污染物(pollutant):进入环境后使环境的正常组成发生变化,直接或间接有害于生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物质。

(2)毒物(toxicant )毒物是指对机体产生有害作用(毒作用)的化学物质。

68、重金属毒性作用的特性:重金属和配位体的相互作用,重金属的有机化,重金属的氧化还原反应,重金属的蓄积作用。

69、环境污染物的联合作用

①独立作用:即多种化学物各自对机体产生不同的效应其作用的方式、途径和部位也不相同,彼此之间互无影响。

如果同时向动物输入两种化合物,引起的死亡可能是某一化合物的作用,也可能是两种化合物分别作用引起,而不是由两种化合物相加引起。

②相加作用:即多种化学物混合所产生的生物学作用强度是各种化学物分别产生的作用强度的总和。(1+2=3 )

各种化合物的生物学作用性质比较相似,有时可替代。如有机磷化合物

③协同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物同时或在数分钟内先后与机体接触,其对机体产生生物学作用的强度远远超过它们分别单独与机体接触时所产生的生物学作用的总和。(1+2>3)

如四氯化碳与乙醇对肝脏的联合毒性

④拮抗作用:两种化学物同时或在数分钟内先后输入机体,其中一种化学物可干扰另一种化学物原有的生物学作用,使其减弱,或两种化学物相互干扰,使混合物的生物学作用或毒性作用的强度低于两化学物输入机体时强度的总和。(1+2<3)

70、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生物体接触的环境污染物通过各种途径透入机体的生物膜(质膜、内质网膜、线粒体膜和核膜等)进入血液与体液的过程。

(1)经消化道吸收:水和食物中的污染物主要通过消化道吸收,其中主要吸收部位在胃和小肠,而肠道粘膜因有微绒毛(增加吸收面积)从而是吸收污染物的最主要部位之一。(2)经呼吸道吸收:①环境污染物经呼吸道的吸收以肺为主。

②气体、挥发性液体、气溶胶形态的环境污染物可经呼吸道进入人体。

③容易进入血液循环而分布全身

(3)经皮肤吸收:①皮肤是一道相当良好的屏障,但也有不少有毒的环境污染物可通过皮肤被吸收,引起中毒。②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一是表皮;二是毛囊、汗腺和皮脂腺。71、生物转化:指外源化合物进入生物机体后,在体内酶催化下发生一系列代谢变化的过程。

(1)生物活化作用:经生物代谢转化,原无毒或毒性小的化合物,被转化成有毒或毒性大的产物,这种转化叫做生物活化( 增毒) 作用。

(2)生物解毒作用:有毒的化合物,经生物代谢转化,变成无毒或低毒的产物,这种转

化叫做生物解毒( 灭活) 作用。

72、生物转化过程主要包括四种反应和两个阶段

(1)四种反应: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合应。

(2)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反应(I 相反应或降解反应) ,主要包括氧化、还原、水解;第二阶段反应(II 相反应或结合反应) ,以结合反应为主。

①第一阶段的反应中,污染物常会出现一个极性基团,一方面易溶于水,另一方面为下一阶段的结合反应创造条件。

②结合反应是指进入机体的毒物在代谢过程中与某些内源性化合物或基团发生的生物合成反应。结合反应一方面使毒物分子上某上功能团失活,丧失毒性,另一方面多数毒性经结合反应,其极性(水溶性)增强,脂溶性降低,加速其排泄过程。

73、生物富集:指生物或处于同一营养级的许多生物种群,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并积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导致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又称为生物浓缩。

生物富集量常用富集系数(浓缩系数,BCF)表示:BCF=某种物质在生物机体内的浓度/此物质在环境中的浓度。

74、毒物的剂量与毒性

(1)毒性

毒性是一种污染物质对生物体造成损害的能力。

毒性高的物质用相对较小数量即可造成损害,毒性低的物质则需较多的数量才呈现毒性中毒是各种毒性的综合体现。可分为急性中毒、慢性中毒、亚急性或亚慢性中毒。(2)剂量:指给予生物体或生物体接触的数量、毒物被吸收进入生物体的数量、毒物在关键器官或体液的浓度。

常以单位体重的数量表示(mg/kg) 。

表示毒物毒性的常用指标参数:

①致死剂量(LD )

绝对致死剂量(LD100):指能引起一群动物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

半数致死剂量(LD50):指能引起一群动物50%死亡所需的剂量。

②最大无作用剂量: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或途径与生物体接触,未能观察到任何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

③最小有作用剂量:能使生物体出现毒性反应的最小剂量。也称中毒阈剂量。

④效应剂量:某一期限内导致某一特殊反应的毒物剂量或浓度。如繁殖抑制、生长抑制

75、环境污染物毒性的评价方法

A.一般毒性评价

(1)急性毒性评价:一次投给试验动物较大剂量毒物,或24小时内多次接解,在短期内引起中毒反应的过程。

急性致死毒性试验:评价指标为死亡,常以半数致死剂量表示。

(2)蓄积性评价:对一定时间内,机体与小剂量的具有蓄积作用的毒物多次反复接触所表现的中毒现象进行观察评价。

用蓄积系数表示,即多次染毒所引起某种效应的总量与一次作用时所得相同效应的剂量之比。

亚慢性毒性和慢性毒性评价:分别是在1/10、大部分生命期间接触低剂量毒物

B.特殊毒性评价:采用致突变试验检测化学致突变性

(1)细菌回复突变试验:使用鼠沙门氏伤寒杆菌称为Ames试验,这种细菌的野生型能自行合成组氨酸或色氨酸和乳糖,其突变体则缺乏这些能力,在相应的营养缺乏培养基中不能生长,

若在受试物的作用下,能生长成菌株,则说明受试物使之发生了回变。

(2)染色体畸变分析法

(3)微核试验

(4)显性致死突变试验

(5)姊妹染色单体交换试验

76、生态监测的概念和理论依据

A.生态监测的概念:利用生命系统各层次对自然或人为干扰引起环境变化的反应来监测与评价环境质量的一套方法和技术体系,是环境质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B.生态监测的理论依据

生态监测的基础——生命与环境的统一性和协同进化

生态监测的可能性——生物适应的相对性

污染生态监测的依据——生物的富集能力

生态监测结果的可比性——生命具有共同特征

77、指示生物及其基本特征

A.指示生物法:指示生物即对环境中某些物质,包括污染物的作用或环境条件的改变能较敏感和快速地产生明显反应的生物,通过其所作反应可了解环境的现壮和变化.

B.基本特征:

(1)对干扰作用反应敏感且健康

(2)具有代表性

(3)对干扰作用的反应个体间的差异小、重现性高

(4)要具有多功能

78、污水生物系统的部分生物学、化学特征

第六章受损生态系统的特征

79、受损生态系统的定义: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在自然干扰、人为干扰、或两者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了位移(改变),打破了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状态,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和障碍,并出现了生态系统的逆向演替。

80、生态系统的受损类型及其特点

1)突发性受损(例:泥石流、火山爆发)

时间短、速度快,局部受损严重。

2)跃变式受损(如:酸雨对水生生态系统的损伤)

生态系统受到持续干扰,最初不表现明显损伤,破坏性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突然剧烈变化的一种形式。

3)渐变式受损(例如:使用化肥引起的土壤退化。)

在强度均衡的干扰下,缓慢的、不断加重的受损。

4)间断式受损:生态系统因周期性的干扰而受到损害的一种形式。

5)复合式受损:生态系统在受损过程中,经历了两种以上的受损形式。

81、受损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1)物种多样性的变化

a关键种消失 共生种和从属种消失;

b适应生境地变化的种类数量增加。

(2)系统结构简单化

a种群特征上:种类组成变化,优势种群结构异常;

b群落层次上,结构矮化,景观破碎。

(3)食物网破裂

食物链的缩短或断裂,单链营养关系增多,种间共生、附生关系减弱。

(4)能量流动效率降低

a光能固定作用减弱,能流规模缩小;

b捕食过程和腐化过程弱化,能流损失多。

(5)物质循环不畅或受阻

a物质周转时间变短,周转率降低;b循环途径不畅或受阻。

(6)生产力下降

a光能利用率减弱;b植物耗能增多,净初级生产力下降;c次级生产力下降;

(7)系统稳定性降低

a组成和结构退化 功能受损 自我维持能力减弱、不稳定

b结构变化是受损的外在表现,功能衰退是受损的本质。

?受损生态系统功能变化是生态系统损伤程度判断的重要标志。

82、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

A.定义:根据生态学原理,有目的地采取某些措施,是受到损害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得以恢复和完善,实现生产力高、生物多样性丰富、系统趋于稳定的目的,这个过程被称之为“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

B.受损河流生态系统的修复

①建立沿岸绿化带,加强植被的生态功能

与游憩相结合、与经济效益相结合。

②人工清淤

枯水季节对泥沙和污染物沉积严重的河流进行人工清淤,清出的污染铺垫在河流两岸,发展沿岸植被。

③控制污染源——制定河流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

④科学调控河水流量和流速

⑤加强渔业管理

83、受损湖泊生态系统的修复

A湖泊生态系统的受损及原因:

①环境污染:如酸雨、工业污染物排放、农药污染等

②水利建设:造成江湖阻隔,影响生物通道、水文条件等

③过度放养:沉水群落衰退,净化功能下降,藻类大量繁殖

④湖泊的富营养化

⑤外来种的侵入:如凤眼莲入侵

B、受损湖泊生态系统的修复

①严禁围湖造田;②营造林地;③加大人为调节湖泊水位的力度,防止干枯;④清淤已有大量淤积的湖泊

84、湖泊富营养化

A.富营养化的定义

指水体中营养物质特别是N、P过多而导致水生植物(浮游藻类等)大量繁殖,影响水体与大气正常驻机构的氧气交换,导致水质恶化,鱼类及其它生生物大量死亡,加速水体衰老的过程. 一般认为总P为20mg/m3,无机氮为300mg/m3时,即可出现富营养化.

B.湖泊富营养化危害

(1)感官恶化,不利观光;(2)鱼类窒息或中毒死亡;(3)影响作物生长

(4)水质变劣,净化费用升高;(5)加速湖泊衰亡

C.富营养化湖泊的修复:

①化学方法:如加入化学药剂杀藻、加入铝盐促进磷的沉淀、加入石灰脱氮等,但是易造成二次污染;

②物理方法:疏挖底泥、机械除藻、引水冲淤等,但往往治标不治本;

③生物-生态方法:如放养控藻型生物、构建人工湿地和水生植被。

85、矿区废弃地的修复方法

(1)尾矿的综合利用

①从废弃物中进一步回收有价元素;②作为二次资源制取新形态物质

③用作井下采空区的填充材料

(2)污染土壤的修复

环境生态学复习资料

环境生态学复习题 名词解释 1.酸雨:是指雨水中含有一定量的酸性物质(硫酸、硝酸、盐酸等)的自然降水现象。 2.人为环境:人类区别于动物之处不是被动的去适应环境,而是以自己的智慧,劳动去改造环境。这种由于人类的活动干扰环境质量的 变化所形成的环境为人为环境。 3.纬度地带性:由于地理纬度的差异,自然环境具有规律的变异特点。 4.垂直地带性:因太阳辐射和水热状况随着地形高度的不同而不同,生物和气候自山麓至山顶出现垂直地带分布差异的规律性变化。 5.实际出生率: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种群实际出生率称实际出生率。 6.毒性叠加作用:二种或多种化合物共同作用时的毒性各为化合物单独作用时毒性的总和。 7.环境生态学:就是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理、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 科学。 8.最低死亡率:种群在最适环境条件下种群个体都是由于年老而死亡,此时的死亡率为最低死亡率 9.拮抗作用:是各个因子在一起联合作用时,一种因子能抑制或影响另一种因子起作用。 10.种群的性比:即种群的雌雄比例。 11.可持续发展:在不危害后来人满足其需要的前提下,寻求满足我们当代人需要和愿望。 12.生命表:反映种群从出生到死亡的动态关系的表格。 13.净化作用: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消除水、气、土中的污染物,使其符合技术或卫生要求的过程。 14.耐受性定律:即每种生物适应范围都有一个最低点和一个最高点,两者之间的幅度为耐性限度,此即为谢尔福德的耐受性定律。 15.动态生命表:是根据观察种群同时出生的生物之死亡或存活动态过程所获得的数据编制而成的生命表。 16.内禀增长率:在最适条件下种群内部潜在的增长能力。 17.种群的内分布型: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臵状态及分布格局,有均匀型、随机型、集群型。 18.热污染:由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以及人们的生命需要,使能源的消耗量大大增加,从而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汽、热废水,引 起环境增温而影响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效应的现象称为热污染。 19.非密度调节:指非生物因子对种群大小的调节。 20.群落外貌:是指生物群落的外部形态或表相而言,种群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综合反映。 21.温室效应:存在于大气中的某些痕量物质和存在于对流层中的臭氧具有吸收太阳能在近地表面的长波辐射从而使大气增温的作用。 22.群落演替:指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所取代的过程。 23.初级生产:生产者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过程,又称植物性生产。 24.种群生理寿命: 指种群处于最适条件下的平均寿命,而不是某个特殊个体,可能具有的最长寿命。 25.生态位:在生态因子变化范围内,能够被生态元实际潜在占据、利用或适应的部分。 26.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居住在一定区域或生境内的各种生物种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规律的一种结构单元 27.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使环境要素或其状态发生变化,环境质量恶化,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人类正常生活条件的现象。 28.生态幅:每种生物对一种环境因子都有一个生态上的适应范围的大小,称生态幅。 29.种群生理寿命: 指种群处于最适条件下的平均寿命,而不是某个特殊个体,可能具有的最长寿命。 30.噪声:噪声是由不同振幅和频率组成的无调噪杂声,通常将不需要的声音或影响人们工作或休息的声音也称之为噪声。 31.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 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32.边缘效应:在群落交错区内,单位面积内的生物种类和种群密度较之相邻群落有所增加的现象。 33.原生性自然资源:这类资源是伴随着地球的产生及其运动而形成和存在的。 多项选择题 1、就世界而言,森林资源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有:(234 ) ①环境污染②工业用材③农业开垦④薪柴⑤温室效应 2、下面哪几本书与环境生态学的发展历史紧密相关。(123 ) ①《寂静的春天》②《人口爆炸》 ③《只有一个地球》④《保卫我们的家园》

杨持_生态学课后习题部分答案

1.试述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与范围? 生态学的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研究对象与范围:从分子到生物圈都是生态学研究的对象。 2.什么是环境,生态学环境指什么? 环境则指生物生活中的无机因素、生物因素和人类社会共同构成环境系统。生态学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3.种的生态幅:每一个种对环境因子适应范围的大小即生态幅(ecological amplitude),这主要决定于各个种的遗传特性。 8.比较种群指数增长模型(Z)和逻辑斯谛增长模型(L)。 A前者适用于资源无限的条件下,后者适用于资源有限的条件下。B.种群指数增长模型是与密度无关的增长模型,逻辑斯谛增长模型是与密度有关的增长模型。C 。Z的增长曲线呈“J”型;L的增长曲线呈“S”型。 9.什么是种群空间格局,主要有哪些类型?<附:成因> 种群空间格局(spatial pattern)定义: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称为种群空间格局或内分布型。 三种类型①均匀型②随机型③成群型 成因:(1)均匀分布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种群内个体间的竞争,另一原因是分泌有毒物质于土壤中以阻止同种植物籽苗的生长(2)随机分布比较少见,因为只有在环境的资源分布均匀一致的情况下或种群内个体间没有彼此吸引或排斥时才易产生随机分布(3)成群分布是最长见的内分布型a.环境资源分布不均匀,富饶与贫乏相嵌。b.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使其以母株为扩散中心。c.动物的社会行为使其结合成群。 10.试比较r-选择和K-选择的主要特征。r-K选择理论在生产实践中具有怎样的指导意义? 项目r—选择k——选择 气候多变,不确定,难以预测稳定,较确定。可预测 死亡具灾变性,无规律。非密度制 约 比较有规律,密度制约 存活幼体存活率低幼体存活率高 数量时间上变动大,不稳定,远远 低于环境承载力 时间上稳定,通常接近K值 种内种间 关系 多变,通常不紧张经常保持紧张 选择倾向 1 发育快 2增长力高 3提高生育 4体型小 5一次繁殖1发育绶漫2竟争力高3延迟生育4体型大5多次繁殖 寿命短,通常少于一年长,通常大于一年 最终结果高繁殖力高存活力 12.何谓种内与种间关系,种间关系有哪些基本类型。 存在于各个生物种群内部的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称为种内关系,而将生活于同一环境中的所有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称为种间关系。

环境生态学课程试题答案

附件1: 课外作业习题集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A、A、 B、A 二、填空题 1、环境、可持续发展; 2、人类活动、生态环境; 3、退化原因、恢复与重建 三. 简答题 1、环境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答:环境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四个方面:(1)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机制和规律研究(1分);(2)生态系统受损程度及危害性的判断研究(1分);(3)各类生态系统的功能和保护措施的研究(1分);(4)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学对策研究(1分)。总之,运用生态学,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治理污染和破坏的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受损的生态系统,实现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协调,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使环境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1分)。 2、环境生态学的学科任务和发展趋势是什么 答:环境生态学主要的学科任务是:研究以人为主体的各种环境系统在人类活动的干扰下,生态系统演变过程、生态环境变化的效应以及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制,寻求受损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的各种措施(2分)。进入21世纪后,其学科内容和任务不断丰富,环境科学将更为关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人为干扰的方式及强度;(2)退化生态系统的特征判定(1分);(3)人为干扰下的生态演替规律;(4)受损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技术;(5)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1分);(6)生态系统管理;(7)生态规划和生态效应预测(1分)。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 一、选择题 C、B、A、A、C、A、A、 D、B、B、D、B、B、A、C、A、D、A、B、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B、C、D ; 3、B、C、D; 4、B、C、D 三、名词解释题 1、最小值定律:最低量定律是德国化学家利比希(Liebing)提出的,他在研究谷物产量时发现,植物生长不是受需要量大的营养物质影响,而是受那些处于最低量的营养物质成分影响,如微量元素等,后来人们把这种为利比希最小值定律。

环境生态学试题资料

环境生态学试题资料 BY 周晓杰 一、名词解释 生态幅:生物在其生存过程中,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就是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称作生态幅。 生态位:在生态因子变化范围内,能够被生态元实际和潜在占据利用或适应的部分,称作生态元的生态位。 内稳态:生物系统通过内在的调节机制使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 干扰:干扰是群落外部不连续存在,间断发生因子的突然作用或连续存在因子的超“正常” 范围波动,这种作用或波动能引起有机体或种群或群落发生全部或部分明显变化,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位移。 互利共生: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利,两者分开以后都不能独立生活。 偏利共生:亦称共栖,与互利共生和原始协作一同属于”正相互作用“ 两种都能独立生存的生物以- 定的关系生活在一起的现象。 生态平衡:是指在- 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 生态系统服务: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所有惠益, 包括供给服务(如提供食物和水).调节服务(如控制洪水和疾病)、文化服务(如精神、娱乐和文化收益)以及支持服务(如维持地球生命生存环境的养分循环). 受损生态系统:指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在自然干扰、人为干扰( 或者两者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了位移,即改变、打破了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状态,使系统结构、功能发生变化或出 现障碍,改变了生态系统的正常过程并出现逆向演替。 二、填空题 种群的基本特征是遗传特征空间特征数量特征 2.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增长通常呈指数式增长,又叫非密度制约性增长 3.顶极概念的中心点就是君群落的相对稳定性 4.年龄锥体的三种类型分别为迅速增长种群稳定型种群和下降型种群 5.生物多样性通常分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6.光照强度达到光饱和点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不再随光照强度增加。

环境生态学导论思考题

环境生态学导论 第一章绪论 P28思考题 2、举例说明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两者关系的看法。 参考: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后,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主要特征的环境问题,呈现出形势继续严峻与人类社会的努力不断增强相交织攀升的状态。一方面,资源利用与环境保育的矛盾仍然是制约世界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难点,长期积累的诸多全球性环境问题,如资源枯竭、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生态系统功能退化以及突发性环境和生态灾害频发等还在继续发展;另一方面,人类正在用智慧,通过技术、管理和行为三个层面的整合,加大了解决自身生存、经济发展和环境保育三者间诸多矛盾的力度。 举例的话,就拿那些环境问题好了。比如,全球气候变暖。 4、简述环境生态学的学科任务。(P16) 答:研究生物圈系统和各支持系统在人类活动干扰下的演变过程、相互作用的机制和规律以及变化效应及危害,寻求受损生态系统和环境要素修复或重建的各种生态学措施。 5、举例说明你所熟悉的某个环境问题,并从生态学的视野阐述其危害作用过程、基本特征及你所思考的解决对策。 全球气候变暖,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 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生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解决对策,从衣、食、住、行等方面考虑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 3、你对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学意义是如何理解的? 维持平衡 4、简述光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一)光强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 ①光强对生物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的作用光照强度与植物细胞的增长和分化、体积的增长和质量的增加关系密切;光还能促进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制约着器官的生长发育速度,使植物各器官和组织保持发育上的正常比例。 ②光照强度和水生植物光的穿透性限制着植物在海洋中的分布,只有在海洋表层的透光带上部,植物的光合作用量才能大于呼吸量。 ③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类型阳地植物和阴地植物 (二)光质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①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在日光的全光谱照射下进行的,同时,不同光质对植物的光合作用、色素形成、向光性、形态建成的诱导等影响是不同的。 可见光对动植物生殖、体色变化、迁移、毛羽更换、生长及发育等都有影响。不可见光对生物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三)生物对光周期的适应日照长度的变化对动植物都有重要的生态作用。 ①植物分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 ②日照长短和变化是许多动物进行迁移、生殖、换毛等生命活动最可靠的信号系统。 7、盐土和碱土有何区别?耐盐植物有哪几种适应盐土壤的方式? 盐土和碱土是所含可溶性盐的种类、pH以及土壤结构均不相同的两类土壤。 方式:①聚盐性植物细胞液浓度特别高,能吸收高浓度土壤中的水分

环境生态学导论复习资料

概念: 1.环境生态学:研究认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即运用生态学的理论,阐明人与环境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和效应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的科学。 2.生态学: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3.生态系统服务: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的及所谓吃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与效用。生态系统服务一般是指生命支持功能(如净化、循环、再生等),而不包括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系统提供的产品。 4.生态足迹:指对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消纳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的占用。 5.显著实物型直接价值:以生物资源提供给人类的直接产品的形式出现,非显著实物型直接价值体现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所提供的服务。 6.绿色国民经济账户:将资源和环境损失引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即在GDP中扣除由于经济增长造成的自然资源消耗、生态环境破坏的直接经济损失,以及为恢复生态平衡、晚会资源损失而必须支付的经济投资,初步形成了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被称为绿色“国民经济账户” 7..景观生态学:研究某一景观中生物群落之间错综复杂的因果反馈关系的科学。 8.结构:即指空间单元的特殊配置,通常与空间结构或斑块结构同义。 9.连接度:一个景观一种生境或覆盖类型的空间连续性。 10.廊道:指与其两侧相邻区域有差异的相对呈狭长形的一种特殊景观类型。 11..边缘:一般指一个生态系统或覆盖类型的周边部分,其部的环境条件可能与该生态系统的部区域有一定的差异;有时也用于表示在一个景观中不同覆盖类型间邻接宽度的计量。 12.破碎化:一个生境或覆盖类型的破碎为更小的,不相连的小块。 13.异质性:包含不同景观要素的性质或状态。 14.基质:在景观中的本底覆盖类型,通常具有高覆盖率和高连接度;并不是所有的景观中都可以划分出确定的基质。 15.斑块:在性质或外貌上不同于周围单元的块状区域。斑块在本底中即所谓的孔隙度。 16.尺度:对象或过程的时空维度,具有粒度和幅度的特征。 17.边缘效应:指斑块边缘部分由于受外围影响而表现出与斑块中心部分不同的生态学特征的现象。 18.复合种群:由空间上彼此隔离,而在功能上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亚种群或局部种群组成的种群斑块系统。 19.干扰:群落外部不连续存在、间断发生的因子的突然作用或连续存在因子的超“正常”围的波动,这种作用或波动能引起有机体、种群或群落发生全部或部分明显变化,使其结构和功能受到损害或发生改变。 20.临界阈现象:当介质密度达到某一临界密度时,渗透物突然能够从介质的一端到达另一端,这种因为影响因子或环境条件达到某一阈值而发生的从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截然不同状态的过程被称为临界阈现象。 21.干扰:群落外部不连续存在、间断发生的因子的突然作用或连续存在因子超“正常”围波动,这种作用或波动能引起有机体、种群或群落发生全部或部分明显变化,使其结构和功能受到损害或发生改变。 22.退化生态系统:在一定时空背景下,生态系统受到自然因素、认为因素或二者共同干扰下,使生态系统的某些要素或系统整体发生不利于生物和人类生存要求的量变和质变,系统结构和功能发生于原有的平衡状态或进化方向相反的位移。

环境生态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环境生态学试题资料 一、名词解释 生态幅:生物在其生存过程中,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就 是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围,称作生态幅。 生态位:在生态因子变化围,能够被生态元实际和潜在占据、利用或适应的部分,称作 生态元的生态位。 稳态:生物系统通过在的调节机制使环境保持相对稳定。 干扰:干扰是群落外部不连续存在,间断发生因子的突然作用或连续存在因子的超“正常”围波动,这种作用或波动能引起有机体或种群或群落发生全部或部分明显变化,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位移。 互利共生: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利,两者分开以后都不能独立生活。 偏利共生:亦称共栖,与互利共生和原始协作一同属于“正相互作用”。两种都能独立生存的生物以一定的关系生活在一起的现象。 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 生态系统服务: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所有惠益,包括供给服务(如提供食物和水)、调节服务(如控制洪水和疾病)、文化服务(如精神、娱乐和文化收益)以及支持服务(如维持地球生命生存环境的养分循环)。 受损生态系统:指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在自然干扰、人为干扰(或者两者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了位移,即改变、打破了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状态,使系统结构、功能发生变化或出现障碍,改变了生态系统的正常过程,并出现逆向演替。 二、填空题 1.种群的基本特征是空间特征、数量特征、遗传特征。 2.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增长通常呈指数式增长,又叫非密度制约性增长。 3.顶极概念的中心点就是群落的相对稳定性。 4.年龄锥体的三种类型分别为迅速增长种群、稳定型种群和下降型种群。 5.生物多样性通常分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 次。 6.光照强度达到光饱和点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不再随光照强度增加。

环境生态学试题库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9

《环境生态学》考试2009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A卷分,共20分)一、术语解释<每题4 1、环境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 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b5E2RGbCAP 2、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 影响的环境要素如温度、湿度……。、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3环境中的各 种生态因子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或相互促进,一个生态因子的变化可能会引起其它生态因子不同程度的变化。p1EanqFDPw 4、生态位 主要指自然生态系统中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 5、生态系统 所谓生态系统,是指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所形成的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且有自我调节功能的自然整体。DXDiTa9E3d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 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的内在变化机理和规律;<2分) 各类生态系统的功能、保护和利用;<2分) 生态系统退化的机理及其修复;<2分) 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对策;<2分)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2分) 2、简述光强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性 ①光强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有重要作用<5分) 光强对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体积的增长和重量的增加有重要影响,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干物质积累主要来源于光合作用。光还促进植物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制约器官的生长发育速度,使植物各器官和组织保持发育上的正常比例。RTCrpUDGiT 植物中的叶绿体必须在一定的光强下才能形成。黑暗条件下会产生黄化现象。 ②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类型<5分) 在一定的范围内,光合作用的效率随光强的上升而提高,但达到一定值后,光强增加光合作用速率不提高,这个点称为光饱和点。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也在进行呼吸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光合作用的速率与呼吸作用的速率相等,此时的光强称为补偿点。5PCzVD7HxA

基础生态学试题及答案1

单选题 1、在光与植物形态建成的各种关系中,植物对黑暗环境的特殊适应产生A:黄化现象 2、当光强度不足时,C02浓度的适当提高,则使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不致于降低,这种作用称为 C:补偿作用 3、氧气对水生动物来说,属于D:限制因子 4、地形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属于B:间接作用 5、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称为B:生境 6、根据生态因子作用大小与生物数量的相互关系,将生态因子分为密度制约因子和D:非密度制约因子 7、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可将其分为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和A:气候因子 8、生态学发展大致经历了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建立时期,巩固时期和C:现代生态学时期 9、臭氧层破坏属于 B:全球性环境问题 10、下列范围不属于生物圈的是C:大气圈的上层 11、全球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C:整个生物圈 12、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D:景观单元 13、种群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A:种群 14、当代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使生态学的研究日益从以生物为研究主体发展到B:以人类为研究主体 15、生态学作为一个科学名词,最早是由(A:E.Haeckel)提出并定义的 16、下列表述正确的是C: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17、中国植物群落分类中把多个群落联合为植被型的依据是B:建群种的生活型和生活条件 18、中国植物群落分类原则是D:群落学—生态学原则 19、森林砍伐形成的裸地,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的演替过程是 B:次生演替 20、顶极――格局假说的意思是C:随着环境因子的梯度变化呈连续变化 21、单顶极理论中的顶极群落最适应的生态条件是C:气候 22、与演替过程中的群落相比,顶级群落的特征是B:稳定性高 23、群落演替速度特点是B:演替初始缓慢中间阶段快,末期演替停止 24、季相最显著的群落是 B:落叶阔叶林 25、下列关于生态位的概念,错误的是C:矮作物,深根浅根作物间作时,它们的生态位完全重叠 26、关于层片的论述,正确的是C:兴安落叶松群落是单优势林,其乔木层与层片是一致的 27 、以下有关分层现象的论述,错误的是B:植物地下根系分层由浅入深依次是乔木、灌木、草本和植被 28、关于群落镶嵌性的概念正确的论述是B:是同一群落内部水平结构的进一步分异现象 29、群落结构最复杂的是D:常绿阔叶林 30、关于优势度正确的概念是 A:群落各成员中,建群种的优势度最大 31、群落内部不具备的特点是D:气温增加 32、生物群落是 B:植物、动物、微生物有序、协调统一的群体 单选题:

最新环境生态学导论-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 1.阐述你对生态圈各圈层关系的认识 生态圈由生物圈和生命支持系统组成,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能量。大气圈是动植物最直接的生命系统,没有大气圈提供氧气和CO2,无法进行氧循环和碳循环;水循环通过大气圈运动而实现的,大气环流还调节了气候,使之较适合生物生存。水圈中水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水循环保证地球水量的动态平衡。岩石圈的表层即土壤层,是一个特殊的生命子系统,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初级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 2.举例说明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两者关系的看法 参考: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后,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主要特征的环境问题,呈现出形势继续严峻与人类社会的努力不断增强相交织攀升的状态。一方面,资源利用与环境保育的矛盾仍然是制约世界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难点,长期积累的诸多全球性环境问题,如资源枯竭、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生态系统功能退化以及突发性环境和生态灾害频发等还在继续发展;另一方面,人类正在用智慧,通过技术、管理和行为三个层面的整合,加大了解决自身生存、经济发展和环境保育三者间诸多矛盾的力度。 举例的话,就拿那些环境问题好了。比如,全球气候变暖。 3.你认为环境生态学与经典生态学有何不同? 4.简述环境生态学的学科任务。 研究生物圈系统和各支持系统在人类活动干扰下的演变过程、相互作用的机制和规律以及变化效应及危害,寻求受损生态系统和环境要素修复或重建的各种生态学措施。

第二章 3.你对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学意义是如何理解的? ①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形成;②土壤结构、养分代谢和分解过程;③系统中水分的分布、循环和平衡;④景观结构与性质;⑤系统中物种的相互作用与关系。 5.请举例说明“有效积温法则”在农业生产和虫害防治中的作用? 有效积温法则: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而且某一特定的生物类别各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 8.环境因子生态作用的一般规律包括哪几个方面。 (一)环境因子与生态因子:生态因子和环境因子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环境因子具有综合性和可调剂性,它包括生物有机体以外所有的环境要素。而生态因子更侧重于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部分。 (二)环境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①环境因子的综合作用;②主导因子及特点;③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④环境因子作用的阶段性;⑤环境因子的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 (三)环境因子的限制性作用。

环境生态学试题集

《环境生态学》综合练习 一、名词解释 1.环境生态学: 2.生态规划(广义): 3.群落的水平结构: 4.土壤肥力: 5.r-选择: 6.能量流动: 7.生态因子的不可替代性 8.K-选择: 9.须氧污染物: 10.生物种群环境容量: 11.污染物质环境容量 12.生态因子: 13.群落的垂直结构: 14.物质循环: 15.酸雨: 16.生态因子的直接作用规律: 17.生物多样性: 18.湿地生态系统: 19.光饱和点: 20.生态型工业: 21.间接生态因子: 22.生态监测: 23.光补偿点: 24.群落的交错区: 25.功能区划: 26.食物链加环延长: 27.生物种群: 28.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规律: 29.人为干扰: 30.平行食物链相接: 31.限制因子: 32.协同进化:33.群落: 34.环境质量的生态评价: 35.光周期性: 36.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37.物质循环再生利用规律: 38.生态破坏: 39.谢尔福德耐性定律: 40.动态平衡规律: 41.边缘效应: 42.温度三基点: 43.耐性限度: 44.反馈调节规律: 45.生态位: 46.自然保护: 47.环境资源有效极限规律: 48.温室效应: 49.优势种: 50.生态工程: 51.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52.正反馈: 53.互利共生: 54.负反馈: 55.食物链: 56.沉积循环: 57.生态幅: 58.食物网: 59.初级生产: 60.环境污染: 61.主导因子定律: 62.生态金字塔: 63.系统功能综合性: 64.生态因子相互作用定律: 65.群落的演替:

66.生态平衡: 67.生态因子综合作用定律: 68.顶级群落: 69.生态失调: 70.间接生态因子: 71.次生演替: 72.能量流动: 73.农林牧复合生态工程: 74.指示生物 75.平行食物链连接 76.食物链加环 77.光补偿点 78.光饱和点 79.光周期性 80.温周期现象 81.物候82.物候期 83.限制因子 84.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85.耐性限度 86.生态幅 87.主导因子 88.主导因子定律 89.协同作用 90.不可替代性 91.综合作用规律 92.DO 93.COD 94.BOD 95.治污生态工程 96. 二、选择题 1.红橙光的主要生态效应是。 A.光合作用 B.蛋白质合成 C.伤害作用 D.抑制植物伸长 2.蓝光的主要生态效应是。 A.光合作用 B.引起基因突变 C.促进植物茎伸长 D.促进种子萌发 3.紫外光的主要生态效应是。 B.光合作用 B.蛋白质合成 C.伤害作用 D.抑制植物伸长 4.红外光的主要生态效应是。 C.光合作用 B.蛋白质合成 C.提高温度,促进植物茎伸长、种子萌发 D.抑制植物伸长 5.对喜光植物命题正确的是。 A.光补偿点高、饱和点高 B. 光补偿点高、饱和点低 B.光补偿点低、饱和点高 D. 光补偿点低、饱和点低 6. 对耐荫植物命题正确的是。 C.光补偿点高、饱和点高 B. 光补偿点高、饱和点低 D.光补偿点低、饱和点高 D. 光补偿点低、饱和点低 7.对长日照植物花芽分化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日照时间大于14小时 B.日照时间小于10小时 C.日照短引起的低温 D.日照长引起的高温

环境生态学复习资料

环境生态学复习 一,名词解释 1.环境生态学:是研究人为的干扰下,生态系统的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修复,重建和保育对策的科学,即运用生态学的理论,阐明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机制和效应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的科学。 2.种群:是指在一定空间生活,相互影响,彼此能交配繁殖的同种个体的集合。 3.群落: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叫做生物群落,简称群落。 4.生态系统:是一定空间范围内,植物、动物、真菌、微生物群落与其非生命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动态复合体。 5.生态监测:利用生命系统各层次对自然或人为干扰引起环境变化的反应来监测与评价环境质量的一套方法和技术体系,是环境质量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6.指示生物法:是利用指示生物来监测环境状况的一种方法。 7.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 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这种多样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物种的遗传与变异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8.食物链:是指由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组成的能量运转序列,是生物之间食物关系的体现,即生物因捕食而形成的链状顺序关系,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的基本载体。 9.群落演替:生物群落常随环境因素或时间的变迁而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包括一个群落自身所经历的发育,即群落由发育初期,成熟期和衰老期的变化。同时在一定的地段上群落由一个类型转变成另一个类型的有顺序的演变过程。 10.景观生态系统:景观生态系统是若干类型系统的组合,其数据的空间尺度要比生态系统大,主要是气候、地形、群落与生态系统、土壤物理特征、生态系统类型的空间分布等。 11.生态系统服务:指生态系统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消费、流通、还原和调控活动提供有形的或无形的自然产品,环境资源和生态损益的能力。 12.生态系统管理:是指在充分认识生态系统整体性与复杂性的前提下,以持续地获得物质产品,生态及社会效益为目标,并依据对关键生态过程和重要环境因子长期监测的结果而进行的管理活动。 13.生态力:是指生态系统服务的能力,即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服务的能力。 14.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 二,填空题 1.五大圈层是什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岩石圈。 2.信息传递包括哪四种——物理信息及其传递、化学信息及其传递、行为信息及其传递、营养信息及其传递。 3.指示生物法有哪四种—— (1)现场比较评比法适用于植物或运动性很小的生物; (2)栽培或饲养比较试验法适用于动、植物; (3)人工熏气法动、植物均适用; (4)浸蘸法。 4.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有哪三类——聚群分布、随机分布、地理分布。 5.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哪些——公平性原则,合理需求原则,和谐性原则,持续性原则。 6.种群密度的四个参数——出生率、死亡率、牵出率、迁入率。 7.生态因子作用包括哪五个方面——光、温度、水、大气、土壤。 三,简答题 1.生态监测基本要求有哪些? 答:(1)样本容量应满足统计学要求。 (2)要定期,定点连续观测。 (3)综合分析。

环境生态学复习资料考试主要内容

2009年环境生态学(双语)考试主要内容 第一章:Introduction :what is ecology 专业名词解释: Ecology can be defined as the study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organisms and environment.可以被定义为生态,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Ecology is indeed the study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organisms and the environment.生态确实是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Biosphere (生物圈): The portions(部分)of earth that support life, also refers to the global ecosystem(生态系统). 生物圈(biosphere)地球表层中的全部生物和适于生物生存的范围,它包括岩石圈上层、水圈的全部和大气圈下层。 Ecosystem (生态系统): A biological community plus all of the abiotic factors influencing that community. 生物群落及其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由无机环境生物的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以及分解者(腐生微生物)4部分组成。 Nutrient (营养): Chemical substance require for the development, maintenance and reproduction of organisms.生物体的生长,维护和繁殖所需的化学物质。 Epiphytes (附生植物): A plant, such as orchid, that grows on the surface of another plant but is not parasitic. 一个(如兰科)植物,生长在另一种植物的表面,但不寄生。 Ecotone (群落交错带): A spatial transition from one type of ecosystem to another, for instance, the transition from woodland to grassland.从一个生态系统类型变到另一种,例如一个从林地到草原空间的过渡。 简述题: 1)Explaining why the nutrient of soil under tropical rain forest is poor, and where the nutrient stored in tropical rain forest? 解释为何热带雨林下的土壤养分差,热带雨林中的营养存在在哪呢? 由于热带地区,降水量较大,淋洗能力强,可将营养元素随水淋洗出土体,同时植物不断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对于木本植物每年残体归还量有限,因此不断的将养分吸收而没有补充,就会导致土壤中的养分含量越来越低,而导致土壤贫瘠。 第2章: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abundance 专业名词解释: Biomes are distinguished primarily by their predominant plants and are associated with particular climates. Soil is a complex mixture of living and nonliving material upon which most life depends.

环境生态学的试卷试卷一

试卷一 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每一种生物的名称都由一个_______名和一个_______名所组成,_______名在 前。 2.盐生植物根据它们对过量盐类的适应特点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即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根据参与循环的物质形式,可分为_________循环、______ ___循环、__________循环三种。 4.有关演替顶极理论主要有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5.丹麦生态学家C. Raunkiaer根据休眠芽在不良季节的着生位置将陆生植物划 分为5类生活型,即____________植物、___________植物、__________植物、___________植物和____________植物。 6.生态系统中包含多种多样的信息,大致可以分为________信息、________信 息、________信息和营养信息。 二、选择题,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里。(共20分,每题2分,) 1. 白桦在自然条件下不能在华北平原生长的重要原因是()。 A. 降水量太大 B. 温度过高 C. 温度过低 D. 土壤不适合 2. 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按其营养功能分,属于()。 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D. 因细菌种类的不同而不同 3. 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这是生态因子的()。 A. 直接作用 B. 间接作用 C. 综合作用 D. 补偿作用 4. 常见的种群分布型是()。 A. 均匀型 B. 集群型 C. 随机型 D. 其他型 5. 水体富营养化,是由于水体进入了过多的()。 A. 氮、磷 B. 有机物 C. 泥沙 D. 微生物 6. 昼伏夜出是动物躲避高温的()。 A. 形态适应 B. 生理适应 C. 行为适应 D. 结构适应 7. 有“自然之肾”之称的是()生态系统。 A. 热带雨林 B. 常绿阔叶林 C. 针叶林 D. 湿地 8. 逻辑斯谛方程中的K表示()。 A. 内禀增长率 B. 自然增长率 C. 环境容量 D. 种群数量 9. 引起植物群落随海拔高度的上升而呈现垂直地带性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是()。

环境生态学复习要点

环境生态学复习要点 1.环境生态学的定义 环境生态学(environmental ecology)就就是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理、规律与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与保护对策的科学。 2.环境生态学研究的内容 (一)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原理与规律 (二)生态系统受损程度的判断 (三)各类生态系统的功能与保护措施的研究 3.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内容(包括那几块内容)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反映了地球上包括植物、动物、菌类等在内的一切生命都有各不相同的特征及生存环境,它们相互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 ?生物多样性包括: ●物种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景观多样性 4.环境的概念 ?环境科学研究的中心事物就是“人”,则环境就是“人类生存的环境”,在此基础上定义: 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各种天然的与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与。 ?生态学研究的中心事物就是“生物”,则环境就是“生物生存的环境”,可定义: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生存与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与。 5.生态因子的概念 ●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 :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与分布有直接或 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生存条件: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不能缺少的环境要素。 ●生态环境:一定区域所有生态因子的总与。 ●生境(Habitat):特定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的生态环境。 6.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五个方面) ?综合作用: 生态因子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主导因子作用:生态因子非等价 ?阶段性作用: 生物发育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 ?不可替代性与补偿性作用:生态因子间不可替代,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补偿 ?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 –直接因子:直接对生物发生影响的生态因子 –间接因子:通过影响直接因子而对生物发生影响生态因子 7.生态因子的限制性作用 ?限制因子 –在众多生态因子中,任何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的因子称限制因子 –最小因子定律 –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低量的营养元素,这些处于最低量的营养元素称最小因子。

环境生态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一、P11环境生态学 答: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修复、重建和保育对策的科学,即运用生态学的理论,阐明人与环境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和效应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的科学。 第二章 二、P33生物的协同进化 答:是指一个物种的进化必然会改变作用于其他生物的选择压力。引起其他生物也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反过来又会引起其他生物也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反过来又会引起相关物种的进一步变化,这种两个相互作用的物种在进化过程中发展的相互适应的共同进化过程。 三、生物的协同进化方式: 答:(1)昆虫与植物间的协同进化;(2)大型草食动物与植物的协同进化;(3)互惠共生物种间的协同进化;(4)协同适应系统。 四、P35生物多样性 答:就是生物类群层次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 分为四个层次:1.遗传多样性 2.物种多样性 3. 生态系统多样性 4. 景观多样性五、环境因子 答:是指生物有机体以外的所有环境要素,是构成环境的基本成分。 六、P45环境因子的分类: 答:①根据环境因子特点,将环境因子分为3大类:气候类、土壤类、生物类,7个并列项目:土壤、水分、温度、光照、大气、火、生物因子;②根据生物有机体对环境的反应和适应性分类, 将环境因子分为:第一性周期因子、次生性周期因子、非周期性因子;③非生物环境因子的3个层次:第一层:植物所必需的环境因子(例如温度、光、水),第二层:不以植被是否存在而发生的对植物有影响的环境因子(如风暴、火山爆发、洪涝),第三层:存在与发生受植被影响,反过来又直接或间接影响植被的环境因子(如放牧、火烧地)。 七、光、温度、水、土壤及其他环境因子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 答:1.光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得以生存和繁衍的最主要的能量源泉,地球上生物所必需的全部能量,几乎都直接或间接地源于太阳光能。光本身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环境因子,太阳光辐射强度、光质及光周期性变化等都对生物的声场发育和地理分布产生深刻影响,而生物本身对光因子的变化也有着极其多样的响应。例如:黄花现象即植物在黑暗中生长呈现黄色和其他变态特征现象,就是光与形态建成的各种关系中极为典型的例子;不同光质对植物的光合作用、色素形成、向光性、形态建成的诱导等影响是不同的,可见光对动物生殖、体色变迁、迁徙、毛羽更换、生长及发育等都有影响;不可见光对生物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例昆虫对紫外线有趋光反应,而草履虫则表现为避光反映。另外,植物在发育生长上要求不同的日照强度,了解植物的光周期现象对植物的引种驯化工作非常重要,引种前必须特别注意植物开花对光周期的需要。 2.太阳辐射使地表受热,产生气温、水温、土壤温度的变化。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生物生长和发育有一个下限值,低于这个温度值,生物就停止生长和发育,只有高于这个温度值时,生物才开始生长发育。生物对温度的适应性主要表现在:(1)低温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和生物对低温环境的适应;(2)生物对高温环境的适应;(3)温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