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黑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黑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黑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黑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1.回阳救逆,用于亡阳证,症见冷汗自出,四肢厥逆,脉微欲绝。本品能上助心阳以通脉,下补肾阳以益火,挽救散失的元阳,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常与干姜、甘草同用,以加强回阳救逆之功效,即四逆汤。若阳衰气脱,大汗淋漓、气促喘急者,与大补元气的人参配伍,以回阳固脱,即参附汤。

2.补火助阳,用于阳虚证。本品能温一身之阳,凡阳虚者如肾、脾、心诸脏及卫阳虚弱者均适用。若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而见阳痿宫冷,腰膝冷痛,夜尿频多者,每与肉桂、熟地、山茱萸等同用,如桂附八味丸。脾肾阳虚、寒湿内盛的脘腹冷痛,大便溏泻,常与党参、白术、干姜同用,如附子理中汤。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脾肾阳虚,水气内停,见小便不利、肢体浮肿者,用之有助阳化气之功,常与健脾利水药白术、茯苓等同用,如真武汤。心阳不足,而见心悸气短、胸痹心痛者,可与人参、桂枝等同用。卫阳虚自汗出者,可与黄芪、桂枝同用。

3.散寒止痛,用于痹痛。本品辛散温通,有较强的散寒止痛作用。以寒湿偏盛、周身骨节疼痛较甚者为适宜,可与桂枝、白术等同用,如甘草附子汤。

黑附子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除湿等功效。常用于治疗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踒躄拘挛,阳萎,宫冷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黑附子药性温热,能祛除寒湿,因此对风湿痹痛属于寒气偏胜者,有良好的散寒止痛作用。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附子【名称】: 附子/附片/黑附子【分类】: 温里药-- 不分类【功用】: 回阳救逆,温补脾肾,散寒止痛。大辛大热,温阳逐寒。【性味】: 大辛. 大热。有毒【归经】: 心、脾、肾.【用法用量】: 一钱至三钱,一般认为最好先煎。【使用注意】:【药名及炮制】: 制附子、黑附块、熟附子、淡附片(为乌头

块根,经 巴水(即盐卤)浸后供药用再用清水漂清后用豆腐同煮,然后去豆腐,乾燥。(外地因

炮制方法不同而有熟附片、黄附块、明附块等区别,现上海地区不再区分。)生附子、咸附子(为

乌头块根,经 巴水梫制,洗净后,切片晒干供应药用。生附子毒性较熟附片为强,须严格控制使

用,一般只供外用。)【方例】: 四逆汤《伤寒论》:附子、干姜、甘草治疗寒少阳病,阴寒内盛,阳气欲脱,而有腹痛下利,四肢厥冷,脉微细欲绝。【中毒与处理】乌头碱对各种神精末稍及中枢先兴奋后麻痹。致死量:乌头酊2毫升,乌头碱2毫克。状症:先有唇舌发麻、恶心,手足发麻,继之运动不一、呕吐、心慌、面白、肤冷、胸闷、烦燥、痛觉减退、心跳慢弱、血压下降、呼吸缓慢、吞咽困难、言语障碍、呼吸中枢抑制。间有抽搐,急性心原性脑缺血综合证。可能突然而死亡。处理:高锰酸钾洗胃,保暖,注射较大剂量的阿托品。麻痹重者给兴奋剂、吸气、人工呼吸、输液。休克可用正肾上素、【应用】: 1.用于厥逆亡阳、脉微欲绝等症。附子辛烈而热,主要用于冷汗自出、四肢厥逆、脉微弱,或因大汗、大吐、大逆的6,常配合人参、干姜、炙甘草等品同用。如果冷汗淋漓、亡阳厥逆者,用附子、人参外,须再加龙骨、牡蛎等固涩敛汗药;如果大出血后引手足厥冷、汗出脉微,可以用参、附、龙、牡配合麦冬、五味子等同用,以回阳救阴。

2.用于肾阳不足、畏寒肢冷,脾阳不振、腹痛、便溏等症。附子弁铊m补元阳,益火之源,凡肾阳不足、命火衰微、畏寒肢冷、阳萎、尿频之症,皆可应用,多配伍肉桂、熟地、菟丝子、山萸肉等同用;如脾阳不振、脘腹冷痛、大便溏泄之症,又可用附子配合益气温脾的的党参、白术、干姜、炙甘草等药同用。

3.用于风寒湿痹、周身骨节疼痛等症。附子药性温热,能祛除寒湿,因此对

风湿痹痛属于寒气偏胜者,有良好的散寒止痛作用,常与桂枝等品合用。【附子的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除湿。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踒躄拘挛,阳萎,宫冷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1)回阳救逆:有较强之回阳作用。用于畏寒、肢冷、脉微欲绝之虚脱,常配伍人参,或干姜、甘草)。

(2)补益阳气:附子辛热,其性走而不守,能通行十二经,故凡阳气不足之证均可用之,尤能补益肾阳。补肾阳常配肉桂。(3)祛寒止痛:本品大热,祛寒力强,故能治寒邪内侵之胃腹疼痛、泄泻,以及寒湿阻络之痹痛。①《本经》: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湿踒躄,拘挛膝痛,不能行步。②《别录》:脚疼冷弱,腰脊风寒,心腹冷痛,霍乱转筋,下痢赤白,坚肌骨,强阴,又堕眙,为百药长。③《本草拾遗》:醋浸削如小指,纳耳中,去聋。去皮炮令坼,以蜜涂上炙之,令蜜入内,含之,勿咽其汁,主喉痹。④《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去脏腑沉寒;补助阳气不足,温热脾胃。⑤李杲:除脏腑沉寒,三阴厥逆,湿淫腹痛,胃寒蛔动;治经闭;补虚散壅。⑥王好古:治督脉为病,脊强而厥。⑦《纲目》:治三阴伤寒,阴毒寒疝,中寒中风,痰厥气厥,柔痓癫痫,小儿慢惊,风湿麻痹,肿满脚气,头风,肾厥头痛,暴泻脱阳,久痢脾泄,寒疟瘴气,久病呕哕,反胃噎膈,痈疽不敛,久漏冷疮。合葱涕,塞耳治聋。⑧《本草备要》:补肾命火,逐风寒湿。⑨《本草从新》:治痘疮灰白,一切沉寒痼冷之证。附子【名称】 : 附子/附片/黑附子

【分类】 : 温里药 -- 不分类

【功用】 : 回阳救逆,温补脾肾,散寒止痛。大辛大热,温阳逐寒。

【性味】 : 大辛. 大热。有毒

【归经】 : 心、脾、肾.

【用法用量】 : 一钱至三钱,一般认为最好先煎。

【使用注意】 :

【药名及炮制】 : 制附子、黑附块、熟附子、淡附片(为乌头块根,经 巴水(即盐卤)浸后供药用再用清水漂清后用豆腐同煮,然后去豆腐,乾燥。(外地因炮制方法不同而有熟附片、黄附块、明附块等区别,现上海地区不再区分。)生附子、咸附子(为乌头块根,经 巴水梫制,洗净后,切片晒干供应药用。生附子毒性较熟附片为强,须严格控制使用,一般只供外用。)

【方例】 : 四逆汤《伤寒论》:附子、干姜、甘草治疗寒少阳病,阴寒内盛,阳气欲脱,而有腹痛下利,四肢厥冷,脉微细欲绝。【中毒与处理】乌头碱对各种神精末稍及中枢先兴奋后麻痹。致死量:乌头酊2毫升,乌头碱2毫克。状症:先有唇舌发麻、恶心,手足发麻,继之运动不一、呕吐、心慌、面白、肤冷、胸闷、烦燥、痛觉减退、心跳慢弱、血压下降、呼吸缓慢、吞咽困难、言语障碍、呼吸中枢抑制。间有抽搐,急性心原性脑缺血综合证。可能突然而死亡。处理:高锰酸钾洗胃,保暖,注射较大剂量的阿托品。麻痹重者给兴奋剂、吸气、人工呼吸、输液。休克可用正肾上素、

【应用】 : 1.用于厥逆亡阳、脉微欲绝等症。附子辛烈而热,主要用于冷汗自出、四肢厥逆、脉微弱,或因大汗、大吐、大逆的6,常配合人参、干姜、炙甘草等品同用。如果冷汗淋漓、亡阳厥逆者,用附子、人参外,须再加龙骨、牡蛎等固涩敛汗药;如果大出血后引手足厥冷、汗出脉微,可以用参、附、龙、牡配合麦冬、五味子等同用,以回阳救阴。

2.用于肾阳不足、畏寒肢冷,脾阳不振、腹痛、便溏等症。附子弁铊m补元阳,益火之源,凡肾阳不足、命火衰微、畏寒肢冷、阳萎、尿频之症,皆可应用,多配伍肉桂、熟地、菟丝子、山萸肉等同用;如脾阳不振、脘腹冷痛、大便溏泄之症,又可用附子配合益气温脾的的党参、白术、干姜、炙甘草等药同用。

3.用于风寒湿痹、周身骨节疼痛等症。附子药性温热,能祛除寒湿,因此对风湿痹痛属于寒气偏胜者,有良好的散寒止痛作用,常与桂枝等品合用。

【附子的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除湿。

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踒躄拘挛,阳萎,宫冷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1)回阳救逆:有较强之回阳作用。

用于畏寒、肢冷、脉微欲绝之虚脱,常配伍人参,或干姜、甘草)。

(2)补益阳气:附子辛热,其性走而不守,能通行十二经,故凡阳气不足之证均可用之,尤能补益肾阳。

补肾阳常配肉桂。

(3)祛寒止痛:本品大热,祛寒力强,故能治寒邪内侵之胃腹疼痛、泄泻,以及寒湿阻络之痹痛。

①《本经》: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湿踒躄,拘挛膝痛,不能行步。

②《别录》:脚疼冷弱,腰脊风寒,心腹冷痛,霍乱转筋,下痢赤白,坚肌骨,强阴,又堕眙,为百药长。

③《本草拾遗》:醋浸削如小指,纳耳中,去聋。

去皮炮令坼,以蜜涂上炙之,令蜜入内,含之,勿咽其汁,主喉痹。

④《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去脏腑沉寒;补助阳气不足,温热脾胃。

⑤李杲:除脏腑沉寒,三阴厥逆,湿淫腹痛,胃寒蛔动;治经闭;补虚散壅。

⑥王好古:治督脉为病,脊强而厥。

⑦《纲目》:治三阴伤寒,阴毒寒疝,中寒中风,痰厥气厥,柔痓癫痫,小儿慢惊,风湿麻痹,肿满脚气,头风,肾厥头痛,暴泻脱阳,久痢脾泄,寒疟瘴气,久病呕哕,反胃噎膈,痈疽不敛,久漏冷疮。

合葱涕,塞耳治聋。

⑧《本草备要》:补肾命火,逐风寒湿。

⑨《本草从新》:治痘疮灰白,一切沉寒痼冷之证

附子与肉桂

功效异同

附子为毛茛科草本植物乌头子根的加工品,主产于湖南、湖北、四川等地,根据加工方法不同而分成盐附子、黑附子(黑顺片)、白附片。肉桂为樟科乔木肉桂的树皮,主产于广西、广东、海南等地,因剥取部位及品质的不同而加工成多种规格,常见的有企边桂、板桂、桂通等,生用。

相同点:二者味均辛、甘、热,归心、脾、肝及肾经。二者善补火助阳,上能助心阳、中可温脾阳、下会补肾阳,常相须为用而治疗多种阳虚证。又善散寒止痛,可治寒湿痹痛、风寒痹痛、寒凝腹痛、胸痹冷痛等证。二者均辛热燥烈,易耗气伤阴动火,故不宜多用或久服,对热证、阴虚阳亢者应忌用。对孕妇应忌用附子,慎用肉桂。

不同点:附子有毒,用时宜先煎,其辛甘大热,秉性纯阳,能助心阳以复脉,补命门之火以救散失之元阳,能散寒而却阴,以利阳气恢复,故是“回阳救逆第一品药”,用于亡阳欲脱及元阳大亏之自汗、手足逆冷、脉微欲绝等。肉桂则无毒力缓,用时宜后下,虽不能回阳救逆,但长于引火归原,温里驱寒,益阳消阴,可治下元虚衰、虚阳上浮、里寒所致的诸证;又入血分,善温经通脉,而可促进血行和消除瘀滞,可治寒邪凝滞的瘀血证,如经寒血滞痛经、经闭,以及寒疝腹痛、阴疽流注等;其温运阳气的作用,还有助于鼓舞气血的生成。(赵民生)

伤寒杂病论方剂.doc

《伤寒杂病论》部分方剂 1 桂枝汤方: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二两大枣十二枚 2桂枝加葛根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葛根四两 3 桂枝加附子汤方: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炮附子一枚 4 桂枝去芍药汤方:桂枝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 5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桂枝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炮附子一枚 6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一两芍药一两生姜一两甘草一两麻黄一两大枣四枚 杏仁二十四个 7桂枝二麻黄一汤方:桂枝一两十七铢芍药一两六铢麻黄十六铢生姜一两六铢 杏仁二十六个甘草一两二铢大枣五枚 8白虎加人参汤方: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甘草三两粳米六和人参二两 9桂枝二越婢一汤方:桂枝十八铢芍药十八铢甘草十八铢生姜一两二铢大枣四枚 麻黄十八铢石膏二十四铢 10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茯苓三两白术三两大枣十二枚 11 甘草干姜汤方:炙甘草四两干姜二两 12 芍药甘草汤方:白芍药四两炙甘草二两 13 调胃承气汤方:大黄四两炙甘草二两芒硝半斤 14 四逆汤方: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 15葛根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芍药二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16葛根加半夏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芍药二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二两 大枣十二枚生半夏半斤 17葛根黄岑黄连汤方:葛根半斤炙甘草二两黄岑三两黄连三两 18麻黄汤方: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一两杏仁七十个 19大青龙汤方:麻黄六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二两杏仁五十个生姜二两大枣十二枚 石膏如鸡子大碎 20小青龙汤方:麻黄三两芍药三两细辛三两干姜三两炙甘草三两桂枝三两 五味子半斤半夏半升 21 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方 : 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厚朴二两 杏仁五十枚 22 干姜附子汤方 : 干姜一两附子一枚 23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方: 桂枝三两芍药四两炙甘草二两人参三两生姜四两 大枣十二枚 24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 : 麻黄四两杏仁五十个甘草二两石膏半斤 25 桂枝甘草汤方 : 桂枝四两炙甘草二两 26 桂枝甘草茯苓大枣汤方 : 茯苓半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五枚桂枝三两 27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 厚朴半斤生姜半斤半夏半斤人参一两炙甘草二两 28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 : 茯苓四两桂枝三两白术二两甘草二两 29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 : 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附子二枚 30 茯苓四逆汤方 : 茯苓六两人参一两附子一枚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 31 五苓散方 : 猪苓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白术十八铢 32 茯苓甘草汤方 : 茯苓二两桂枝二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一两 33 栀子豉汤方 : 栀子十四枚香豉四合

苦荞茶降血压的效果如何

苦荞茶降血压的效果如何 苦荞茶降血压的效果是很不错的,因为苦荞茶本身所含的芦丁就可以有效的软化血管,所以具有降血脂,降血压的好处,当然对于肥胖人群来说,苦荞也是一种减肥的佳品,它能够减肥排毒,清理身体里面的所有垃圾,平衡人体的技能,抗衰老,防止失眠等等的功效,所以我们建议朋友们,平时可以适当饮用这些苦荞茶哦! 中恒黑苦荞茶是以凉山海拔2200米以上高寒山区纯天然无污染,近似野生的黑苦荞麦作为原料,采用传统方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特殊工艺,精工制作而成的新一代健康茶饮品。本品富含生物类黄酮、芦丁、叶绿素、粗蛋白以及多种微量元素。

中恒苦荞茶所含芦丁可软化血管、具有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减肥败毒,清理人体垃圾,激活胰岛素分泌等功效。富含蛋白质矿物元素和人体必须的9种脂肪酸、亚油酸等生物活性物质,可健脾开胃,通便润肠,美容养颜,醒脑提神,防失眠、抗衰老,抗氧化,平衡人体机能,是便秘患者和防治现代“富贵病”的克星。长期饮用有益身体健康,是一种天然的健康饮品. 【适合人群】: 1、人或直系亲属患有“三高”疾病的人群 2、习惯性便秘者

3,欲减肥人士 4、妊娠期高血糖、高血压患者 5、经常饮酒过量的人士 6、经常在饭店用餐的人士

7、经常乘坐或驾驶汽车的人士 8、经常精神紧张的脑力劳动者 9、有胃炎和胃溃疡病史的人士。是上佳的天然保健饮品. 苦荞麦的作用:

1.苦荞的营养成分主要是丰富的蛋白质;B族维生素;芦丁类强化血管物质;矿物营养素;丰富的植物纤维素等。最近研究显示:经常食用苦荞不易引起肥胖症,因为苦荞含有营养价值高、平衡性良好的植物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在体内不易转化成脂肪,所以不易导致肥胖。 2.另外苦荞中所含的食物纤维是人们常吃主食品面和米的八倍之多,具有良好的预防便秘作用,经常食用对预防大肠癌和肥胖症有益。荞有防治高血压、冠心病的作用。苦荞粉中含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尤其富含芦丁,芦丁具有多方面的生理功能,能维持毛细血管的抵抗力,降低其通透性及脆性,促进细胞增生和防止血细胞的凝集,还有降血脂,扩张冠状动脉,增强冠状动脉血流量等作用。 3.苦荞粉中所含丰富的维生素有降低人体血脂和胆固

苦荞茶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

苦荞茶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 咏轻松苦荞茶是是一种保健茶饮品,苦荞茶并不似传统意义上的茶,用茶叶来制作,而是将生长在海拔2500米以上的云南高原地区苦荞麦的种子经过筛选、烘烤等工序加工而成的冲饮品,严格来说是一种炒米茶。分为普通苦荞和黑苦荞。那么,苦荞茶究竟有些什么功效和作用呢? 1.苦荞茶可以有效防止三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高)症状的,对于降血糖,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也有很大的作用。 苦荞茶中含有黄铜类物质,它能够促进胰岛β细胞的恢复,降低血糖和血清胆固醇,改善糖耐量对抗肾上腺素的升血糖作用,同时它还能够抑制醛糖还原酶,因此可以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苦荞茶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驻颜防衰老的作用:咏轻松苦荞茶中富含蛋白质、叶绿素、脂肪、碳水化合物和各类微量元素,这些物质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机体衰老,增强抗氧化能力。苦荞茶中所含的黄酮类物质对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以及因半乳糖胺和CCL4等引起的中毒性肝损伤均有一定的疗效。 2.苦荞茶中的很多成分具有美容效果。每天喝茶、吃茶能够美容。把苦荞茶用于化妆品中,使苦荞茶中的VE等美容成分直接被皮肤吸收,苦荞茶美容品有:苦荞茶洗面奶、苦荞茶化妆水、苦荞茶面膜等。它们都利用了苦荞茶的美容效果,具有安全、刺激性小等的优点,使用方法简易,经济适用,长期坚持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 每天茶汤洗脸:晚上洗脸后,泡一杯茶,把茶汤涂到脸上,然后轻轻拍脸,或者将蘸了茶汤的棉布附在脸上,再用清水洗。脸上的茶色经过一夜能够自然消除,能够去除色斑、美白皮肤。 3.苦荞茶减肥:苦荞茶中含有的膳食纤维弄够促进大肠蠕动,增强身体代谢功能,从而起到很好的减肥功效。 把茶粉放到浴盆里混匀后,进行全身按摩。能够除掉角质化的皮肤,洗掉油脂,使皮肤柔软光滑,促进排汗,具有减肥的效果。食茶对减肥很有效,每天吃1—2匙茶粉,可以和酸奶一起吃,可以冲牛奶喝,或者拌饭吃等。不仅能够减轻体重,还能治疗便秘、高血压等症。 4.苦荞茶美目:把苦荞茶冲泡后挤干,放到纱布袋里,闭上眼睛,把茶袋放到眼睛上,放10-15分钟。能够缓解眼睛的疲劳,改善黑眼圈,治疗眼部炎症。 5.茶汤泡浴、泡足:把苦荞茶20—30克装到小布袋里,放到浴缸里泡浴。把泡好的茶汤倒进脚盆里泡足,医治皮肤病,去除老化的角质皮肤,使皮肤光滑,还能驱除体臭,身上带有清茶香。 6.苦荞茶还可以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一、温阳救逆 以四逆汤为代表方剂。在太阳病上篇,伤寒“重发汗,复加烧针”致阳气内虚者,应 用四逆汤以救逆。在太阳病中篇更是直接指出了附子“救里” 的作用,身体疼痛的症状 在太阳病多见,但亦有因少阴里虚寒所致,故单纯以四逆汤救里即可,虚寒得化,疼痛自解,四逆汤应用在其他篇章亦多是与此相类。附子在、四逆汤中的应用体现了《本经》中 对附子((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的认识,里气虚寒,下利不止,外可见“身体疼痛”、“大热不去”、“四肢拘急、手足厥冷” 等病情,放胆应用四逆汤,用生附子配伍干姜、甘草t 温脾肾之阳救虚寒以止利。除热。正如陶节庵云“温经用附子,无干姜不热”, 尤其是生附子配干姜,透达阴寒,回阳救逆,其力精专。在干姜附子汤用以治疗“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燥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汗 下之后阳气爆虚, 阴寒独盛,生附子。干去浓煎-次顿服,以救虚脱之阳。若阴寒内盛病 情人里渐深,出现阳气虚微,被阴寒格拒于外,形成内寒外热之时,仲景则以通脉四逆汤 处之,加大附子、干姜的用量,温阳通脉,当病情进一步深人出现“吐巳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时”,以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治之。古人在注解此条时认为,阴 寒内盛格阳于外,以咸寒猪胆汁,引药人里,我们认为这种解释或许有些牵强,猪胆汁在 这种病情深重的情况下应是直接发挥其治疗作用,而不是仅仅为引经佐使之药。根据现代 药理研究,猪胆汁含有大量胆汁酸、胆盐等,抗菌谱广,抗炎作用强,尤其是对消化系统 更为突出,口服后还可刺激胆汁分泌,增加肠蠕动。在少阴病,出现下利脉微、干呕烦躁 之时,胃肠消化系统已经极其混乱,整体功能衰竭,此时应用附子井直接配伍口服猪胆汁,可破阴除寒救逆,并恢复病人的胃肠功能,助消化,促吸收,急危症时可保得病人胃气, 挽留生命。在白通汤中体现得更为明确,“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 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 可以明显看出病情进一步加重,胃肠功能紊乱,此时加猪胆汁应该是直接来纠正胃肠功能,助正气的恢复。总结四逆、白通之类·应用,其一,可医恶寒、下利厥逆、脉沉微等全身性阴寒、功能衰退证候;另外对里寒外热、大汗出、大热不去、干呕烦躁等症,亦可回阳复脉,潜纳浮阳,如冬医宗金鉴诊所云“能 大壮元阳,主持内外,共招外热返之于内”,我们在临床中对于大热不去,兼见太阴、少 阴虚寒者,应用四逆汤类方,其退热之效确实可以一剂而愈。 二、温经散寒除湿痹 温经散寒除湿痹的作用多体现在太阳病篇、痉湿昭病脉证篇以及中风历节病脉证篇, 方剂有桂枝附子汤、自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桂枝芍药知母汤、附子汤。以桂枝芍药知 母汤为代表,“诸肢节疼痛,身体尴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 汤主之”,历节病程日久,风寒湿郁痹气血经脉,以附子温经散寒除湿,配伍麻黄、桂枝、白芍、防旧、知母、生姜疏通经脉、畅通气血阴阳,白术。甘草健脾益气扶正。病情轻 浅者仲景处以桂枝附子汤类温通经脉气血,桂枝辛温发散,通阳利水,行里达表,无所不到;附子温阳散寒,通行十二经脉,走而不守,二药相须为用,可作用于全身1 密滞不

附子配伍药对详解

附子配伍药对详解 导读:附子味辛、甘,大热。主入心、肾、脾经。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之功。善治阴盛阳衰,大汗亡阳,吐利厥逆,虚寒泻痢,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附子气味俱厚,走而不守,“火性迅速,无处不到”。附子是中医临床的一味要药、峻药和猛药,因其能起沉疴、拯垂危而受到古今众多名医的推崇。如明代名医张景岳把附子列为“药中四维”之一。他说:“夫人参、熟地、附子、大黄,实乃药中之四维……人参、熟地者,治世之良相也;附子、大黄者,乱世之良将也。”清代名医陆懋修称:“药之能起死回生者,惟有石膏、大黄、附子、人参。有此四药之病一剂可以回春,舍此之外则不能。”现代名医吴佩衡则把附子、干姜、肉桂、麻黄、桂枝、细辛、石膏、大黄、芒硝、黄连列为中药十大主帅,指出“此十味药品,余暂以十大主帅名之,是形容其作用之大也。”历代善用附子之医家举不胜数,近代更有以附子为名者如祝附子(祝味菊)、吴附子(吴佩衡)、李附子(李彦师)、附子先生(傅梦商)等,他们十分推崇附子的卓越疗效,并善用附子而充分发挥附子的功用,以此博得医林佳名。然则,附子性大热,力峻猛,有大毒,临床应用顾忌重重,加之附子中毒屡见不鲜,故有“终身视附子为蛇蝎”者。故恽铁樵曾说附子“为最有用亦最难用”。之所以会出现附子中毒的情况,除认证欠准、剂量失宜、煎煮不当、服法欠妥、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等之外,配伍不当也属常见。故本文拟对历代著名医家运用附子之经验中关于附子的配伍方面进行收集整理,为充分发挥附子之独特疗效,提高医疗质量添一绵薄之力。 一、附子配干姜 附子长于回阳救逆,走而不守,能通彻内外上下。干姜具有回阳通脉之功,守而不走,温中回阳。二药配伍,相须并用,干姜能增强附子回阳救逆的作用,正如前人所说:“附子无姜不热”。且附子有毒,配伍干姜后,干姜能减低附子毒性,附子配干姜有增效减毒之功。故附子用于亡阳证,常与干姜配伍。附子配干姜被称为“仲景附子配伍法”,仲景四逆汤即姜、附、草同用,以温中散寒,回阳救逆。附子配干姜尚有温肾暖脾,散寒止痛之功,如赤石脂丸、乌梅丸虽用姜附,却旨在散寒止痛。 主要用于: 1、阳气衰微,阴寒内盛或大汗、大吐、大泻而致的四肢逆冷,汗自出,脉微欲绝等亡阳证。 2、治脾肾阳虚之慢性腹泻,如《附子配伍治六顽疾》治张男患慢性泄泻3年,日行大便3~4次,便后小腹冷痛,必以热毛巾温敷,其痛方缓,舌胖苔白腻,脉沉细。大便常规正常。用附子6g,干姜10g,党参15g,炒白芍15g,乌梅6g,苍术10g,随证加减,调治20多剂而获效。

大黄附子汤的功效与作用

大黄附子汤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是传统医学的一枚瑰宝,它主要依赖于君、臣、佐、使药这几大部分。虽然见效慢,但是因为对人体几乎没有任何的副作用而备受养生人群的青睐。大黄附子汤就是一种中药方剂,你对它了解吗? 【处方】 大黄6克附子9克(炮)细辛3克 【功能主治】 温中散寒,通便止痛。主寒邪与积滞互结肠道,胁下或腰胯偏痛,便秘,手足不温,苔白,脉紧弦。 【用法用量】 上三味,用水500毫升,煮取200毫升,分三次温服。若强人煮取250毫升,分三次温服,每相隔约一小时。 【注意】 方中附子、细辛温经散寒,大黄泻下通便。三味合用,共成温经散寒,通便止痛之功。

【摘录】 《金匮要略》卷上 【别名】 大黄附子细辛汤 【处方】 大黄3两,附子3枚(炮),细辛2两。 【功能主治】 温阳散寒,通便止痛。主阳虚寒结,腹痛便秘,胁下偏痛,发热,手足厥冷,舌苔白腻,脉紧弦。现用于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肾结石、胆结石、慢性阑尾炎、胰腺炎、腹股疝等见上述证候者。色疸者,身黄,额上微汗,小便利,大便黑,此因房事过伤,血蓄小腹而发黄,故小腹连腰下痛。此方实能治偏痛,然不特偏痛而已,亦治寒疝、胸腹绞痛延及心胸腰部、阴囊焮肿、腹中时有水声、恶寒甚者。 【用法用量】 大黄附子细辛汤(《金匮要略今释》卷三引《漫游杂记》)。 【各家论述】

1.《金鉴》引张璐:大黄附子汤,为寒热互结,刚柔并济之和剂。近世但知寒下一途,绝不知有温下一法。盖暴感之热结而以寒下,久积之寒结亦可寒下乎?大黄附子汤用细辛佐附子,以攻胁下寒结,即兼大黄之寒以导之。寒热合用,温攻兼施,此圣法昭然,不可思议者也。 【临床应用】 1.腹痛:一男子,年五十余,腹痛数年。余诊之,心下痞硬,腹中雷鸣,乃作半夏泻心汤饮之,未奏效。一日,忽然大恶寒战栗,绞痛倍于常时,于是更作大黄附子汤饮之,痛顿止。续服数日,病不再发。 【摘录】 《金匮》卷上 通过对这篇文章的阅读,相信大家对大黄附子汤的作用与功效已经有所了解了,也让我们为古人留下的财富感到惊叹。

经方心裁(30)大黄附子汤

经方心裁(30)大黄附子汤 大黄附子汤 【原文】 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组成与用法】 大黄三两附子三枚,炮细辛二两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若强人,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服后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 【功效】温阳散寒,泻结行滞。 【医案】 1.慢性盆腔炎 初诊:2005年5月30日。刘某,35岁,下腹疼痛不能入睡已10余天,经静脉滴注先锋6加替硝唑连续7天无效,带下量多,色淡黄,无异味,伴恶心呕吐,纳呆,寐欠安,尿频,大便正常。平素月经周期基本规则,经量正常,经色鲜红,无夹块,末次月经5月11日来潮。生育史:1-0-3-1,放置宫内节育环。B超检查无明显异常。舌质红,苔白腻,脉细。妇科检查:外阴无殊,阴道畅,宫颈轻度炎症,子宫后位,正常大小,质地中等,活动,压痛明显,两侧附件压痛明显。西医诊断:(1)慢性子宫颈炎。(2)慢性盆腔炎。

治法:温中导下,清热行气。 方剂:大黄附子汤合厚朴七物汤、金铃子散(《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加减。 制大黄6g 细辛4g 桂枝5g 川朴10g 枳壳10g 甘草 5g 延胡索10g 川楝子10g 红藤15g 败酱草15g,3剂。二诊:2005年6月2日。下腹胀痛减轻,局限于左少腹,疼痛时间缩短,可以入睡,恶心呕吐消失,纳可,大便未变软。舌淡红,苔薄白,根腻,脉细。 治法:清热温脾,通腑导滞。 方剂:薏苡附子败酱散合大黄牡丹汤、金铃子散(《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加味。 薏苡仁30g 淡附片6g 败酱草20g 制大黄12g 丹皮10g 桃仁12g 冬瓜仁30g 玄明粉(冲)10g 红藤30g 延胡索10g 川楝子10g 枳壳10g,7剂。 三诊:2005年6月4日。下腹疼痛基本消除,大便仍难。舌淡红,苔腻渐退,脉细。 薏苡仁20g 淡附片5g 败酱草20g 制大黄12g 丹皮10g 桃仁10g 冬瓜仁30g 玄明粉(冲)10g 延胡索10g 菝葜20g 红藤30g 川朴10g,3剂。 四诊:2005年6月7日。末次月经6月7日来潮,经量中等,无不适,纳可,大便稍结。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治法:疏调气机,清理湿热。

卢崇汉医案

1 前列腺增生肥大 江某,男,56岁,日本官员。1988年7月19日就诊。 患者有前列腺增生肥大症,排尿困难已经有6年了,近2~3年加重,曾在北京、日本、美国用西医进行治疗,因怕手术而无结果。又在日本、北京服用中药,吃了100多付通利渗湿的中药,仅开始有一点疗效。后求治于卢氏。现症见:每天下午频繁地上洗手间,小腹膨胀,小便细小、时间长而慢,一个晚上要小便15~16次,基本上无法正常地睡眠。察舌体胖大、质淡、舌边有明显的齿痕,苔白滑腻,脉沉缓、重取无力。证属肾阳虚衰,水湿留滞。治宜温阳行水、利水。方有真武汤化裁。药用: 制附子75g(先煮2小时),生白术15g,茯苓25g,仙灵脾20g,生姜 60g。用法:水煎服,每天1剂。 二诊:吃了3剂以后,小便通利,夜尿减为每晚2次,但仍感觉排尿的力度欠佳。上方加桂枝25g,再服3剂。 三诊:服药后,有效,上方加砂仁15g。共吃30剂中药,排尿正常,精力增加,每晚夜尿1次。随访:第二年随访没有出现反复。 【按语】老年性前列腺增生肥大症很多人没有什么特异性表现,不但病人治好没有信心,就连医者也会说没有什么好办法。卢氏研究认为此病多为肾阳虚损证,可在临床如何抓住辨证的关键点?如何判断它属于少阴阳虚呢?卢氏认为可以从舌、苔、脉三者来确定。特别是本例患者脉沉缓无力,就此一点可判断为少阴阳虚,属于阴寒阻滞,这是一种极为可靠的辨证依据。再看舌淡、苔腻白滑、边有齿痕,这些都是阳虚不化,寒湿阻滞的有力证据,特别是苔白腻是寒湿阻滞下焦的一个表现。这些特点都是阳虚之辨证证据。 2 暴哑 某男,56岁,教师。1988年12月7日就诊。 患者在1月前因下雪穿衣少而受寒,出现头痛、项强、恶寒,吃了3次感冒西药后,大汗出后头痛减轻了,但第2天说不出话,声音完全哑了。在当地医院就治几个星期,没有好转。现症见:患者体质比较壮实,但一副倦容,想说话发不出声。用手写出:头痛、项强、身痛、微微恶寒、咽痛,察舌质淡红色,苔白润,脉沉紧。证属寒中太少两经,治用宣肺、温肾、暖脾,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生姜。药用: 制附片75g(先煮2小时),麻黄15g,细辛15g,生姜60g。 用法:水煎服,每天1剂。 复诊:吃1剂时病人出了一身大汗,随之全身症状迅速减轻,能发出了点声音,吃2剂过后,全身症状消失,声音恢复正常,但仍感到乏力。前方去掉麻黄、细辛,加仙灵脾20g,砂仁15g。又吃2剂,体力完全恢复,共服药4剂病愈。 【按语】患者虽然看来身体强壮,但毕竟已过中年,阳气渐落,这是生理现象。由于突然受寒,病由太阳直达少阴。太阳少阴互为表里,太阳膀胱在表,少阴肾在里,少阴肾已有不足,加之过度发汗,所以少阴肾阳更损,肺窍闭塞,声音难以发出。卢氏认为其病机核心是少阴经脉凝滞所致,因足少阴肾经上贯舌咽,经脉凝滞而导致暴哑。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生姜,太少同治,治寒而用大剂量一派火热之药,真乃一炉火也,尽显“卢火神”特色。

全胚芽黑苦荞茶功效和鉴别方法

全胚芽黑苦荞茶功效和鉴别方法 全胚芽黑苦荞茶,是很多人特别熟悉知道一种茶,这种茶由于它的动物蛋白质含的营养比较丰富,再加上它的功效比较全面,所以目前很多人愿意饮用这种茶,而且对于自己的健康,确实也有了保障,那么全胚芽黑苦芥茶功效和鉴别方法有哪些?来一起全面了解一下。 动物肧的高营养性及其对人体的补益作用,自古就为 人民大众所熟知,为历代医学所肯定,为现代医药学所确认。但人们对“植物肧”的认识却远远滞后。胚芽就是植物肧的主体部分。为了显示其珍贵性,人们给它冠上一个“金”字,叫做“全胚芽”。全胚芽就是小麦种子在磨粉时用物理方法分离出来的产

品。全胚芽苦荞茶,基于全胚芽的高营养性,麦肧虽小,但其 中所含营养却十分丰富,含有人体生理需要的多类营养物质特性,研制生产了全胚芽苦荞茶。 黑苦荞名珍珠黑苦荞,有“黑珍珠”和“苦荞王”这 美誉,其营养价值优于其它苦荞,所含的珍贵物质芦丁(维生素P)是其它苦荞的2—3倍。黑苦荞是黑色食品,是二十一世纪“药食同补”的黄金产品。中医认为“黑为水,走肾,肾为生命之源,饮食为养,养肾为其根本”。 苦荞茶的优劣辨别方法 一、产品外观:好的苦荞茶外观应为黄绿色,且大小均匀、没有色差,反之颜色发白或者颜色深浅不一则为次品。 二、汤色色泽:好茶用玻璃杯开水冲泡,汤色应为黄绿色且清澈透明,反之如汤色淡白、浑浊则为次品。

香味:好茶应是用工艺本身发挥苦荞本色荞麦香味,而不是用其它添加剂和化学助剂来调制香味。好的苦荞茶是纯荞麦香,反之有其它类型香味或异味则为次品。 全胚芽黑苦荞茶功效和鉴别方法,以上就做了介绍,如果你对这样的一种茶特别的感兴趣,而且也想通过这种茶让自己的身体更健康,你可以通过对以上内容的了解,学会鉴别方法,购买到货真价实的产品,才能使得自己饮用茶以后,能身体健康。

制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制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制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强心 附子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增加心输出量,增加心肌耗氧量。采用中药血清药理研究方法,观察到口服附子粗制剂后,动物血清有明显增强心肌收缩力和加快心肌收缩速度的作用,给药2小时后含药血清作用达高峰,表明附子煎液中确合强心成分,并且此成分口服有效。附子用药过量可引起心律不齐。 从附子中提取的去甲乌药碱(dmc)是附子强心的主要成分,氯化甲基多巴胺、去甲猪毛菜碱也有强心作用。去甲乌药碱正性肌力作用显著,在浓度降低至 10-9g/ml时,对蟾蜍离体心脏仍有强心作用。去甲乌药碱正性肌力作用呈量效关系,在 10-9- 5 ×10-8g/ml范围内,可使心收缩幅度增加 22%- 98%,心排出量增加15%-80%。麻醉犬和豚鼠静脉滴注去甲乌药碱每分钟2μg/kg,可使收缩期左心室内压力(lvp)分别上升 12%和58%,左心室内压力上升的最大速率(dp/dt max)分别增加 73%和 26%。静脉滴注戊巴比妥钠,或用n2饱和的灌流液灌注,均可形成急性实验性心力衰竭动物模型,去甲乌药碱可使衰竭心脏收缩幅度恢复正常。由此可见,去甲乌药碱对离体和在体心脏,正常和衰竭心脏,均具有明显的强心作用。 研究认为,去甲乌药碱是β受体部分激动剂,其强心作用与兴奋β受体有关。

对血管和血压的影响 附子有扩张血管,增加血流,改善血液循环作用。附子注射液或去甲乌药碱静脉注射有明显扩张血管作用,均可使麻醉大心排出量、冠状动脉血流量。脑血流量及股动脉血流量明显增加,血管阻力降低,此作用可被心得安所阻滞。 附子对血压的影响既有升压又有降压作用,与其所含成分有关。研究证明,去甲乌药碱是降压有效成分,具有兴奋β受体及阻断al受体的双重作用,氯化甲基多巴胺为a受体激动剂,去甲猪毛菜碱对β受体和a受体均有兴奋作用,二者是升压作用有效成分。 抗休克 心肾阳衰证所见的四肢厥冷,脉微欲绝,与现代医学的休克相似。所以附子回阳救这之功效主要是以强心抗休克作用为基础。附子及其复方制剂如参附汤、四逆汤对失血性休克、内毒素性体克、心原性休克及肠系膜上动脉夹闭性休克等均能提高平均动脉压,延长其存活时间及存活百分率。对内毒素休克大能明显改善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和心脏指数。对缺氧性、血栓闭塞性休克等亦有明显保护作用。抗休克的有效成分除与其强心的有效成分去甲乌药碱相关外,去甲猪毛菜碱对β受体和a受体均有兴奋作用,能兴奋心脏,加快心率,收缩血管,升高血压;氯化甲基多巴胺为a受体激动剂,亦有强心升压作用。 由此可见,附子的抗休克作用,与其强心,收缩血管,升高血压,以及扩张血管,改善循环等作用有关。 抗心律失常

附子在伤寒论中的应用小结

附子在伤寒论中的配伍小结 附子乃药中猛将,其用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经,无所不至。仲景在《伤寒论》中但凡危急时刻往往用之。《伤寒论》中应用附子的方剂凡二十方,此外在小青龙汤、四逆散和理中丸方后加减法中运用附子者亦有三处。其中太阳病篇涉及论12条、方11首,阳明病篇论1条、方1首,太阴病篇论1条,少阴病篇论l0条、方8首,厥阴病篇论5条、方3首,霍乱病篇论4条、方3首。 《伤寒论》中以生、炮附子为纲,分别形成了系列配伍和方剂。 1 凡用生附子必配干姜。 附子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伤寒论》中回阳救逆所用者皆为生附子,且必配于姜。二药相合成仲景回阳救逆之底方,并以此发展成四逆、白通两大系列方剂。 1.1 干姜附子配甘草善能救逆以干姜附子为底方,合炙甘草为四逆汤。 凡少阴病寒化,证见脉沉细,但欲寐,四肢厥逆,发热、头痛,身体痛,或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四肢拘急,或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皆可用之。若见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此阴盛格阳,真阳欲脱之危象,需加大附子干姜用量,此之谓通脉四逆汤。若上证不解,更见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真阳大虚欲脱,真阴将竭,残阴不敛颓阳之象,急急于上方中更加猪胆汁半合,反佐兼引余阳归于阴中。是方名日通脉加猪胆汁汤,亦救危之名方。若四逆汤证见下利不止,或利止脉不出者,气随津脱,可于上方之中加人参一两,即为四逆加人参汤,兼有益气固脱之功。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下利不止,或利止脉不出,兼见小便不利,少腹拘急水气不利症状者,急在四逆汤中加茯苓四两、人参一两(即四逆加人参汤再加茯苓四两),回阳救逆,益气利水。以上为生附子在四逆汤系列方中的应用规律。 1.2 干姜附子佐葱白专治戴阳 白通汤系干姜附子汤加葱白四茎而成,主治少阴病下利,脉微。317条方后云:“面色赤者,加葱九茎”,白通汤中有葱白,可知白通汤证必有戴阳,此为阴盛于下,格阳于上的主要标志,因此白通汤堪称戴阳证之主方。若病势危急,格药不进,反见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可于白通汤中加人尿五合、猪胆汁一合,滋阴养液,甚者从之,从阴引阳——此为白通加猪胆汁之妙用也。 2 炮附子随证配方,变化多样附子炮制之后力量由峻而缓,回阳救逆功效减弱,温阳散寒之力增。附子大辛大热,力专性纯,以温阳散寒为主效,配伍在不同方剂中均可补原方之不足,发挥自身作用。如附子与桂枝汤及其类方的配伍,附子与泻心汤的配伍等。此外,附子亦与某些药物组成药对,成为组方的核心。 2.1 与桂枝汤及其类方合用,散寒逐湿,调和营卫 桂枝汤是调和阴阳的经典方剂,凡桂枝汤证而见卫阳不足或脾阳虚者,皆可配伍附子。太阳中风发汗过多,心阳大伤,桂枝证兼见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可与桂枝汤加附子,即桂枝加附子汤。若微恶寒者,上方去芍药即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如果寒湿相搏,阳虚较甚,出现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在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加重桂枝和附子的用量便是桂枝附子汤;若其人大便硬,(一云脐下心下硬)小便自利,又当去桂枝加白术四两,方名白术附子汤。桂枝附子汤去姜、枣,加白术,即为甘草附子汤,功可解表散寒,除湿止痛,主治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

附子炮制工艺综述

附子炮制工艺综述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附子炮制工艺综述【历史沿革】附子始载于《本经》,列入下品。《本草经集注》云:“乌头与附子同根。”《纲目》载:“初种为乌头,象乌之头也。附乌头而生者为附子,如子附母也。乌头如芋魁,附子如芋子,盖一物也。”根据以上本草所载附子与乌头的原植物应为同一种,即主根称为乌头,侧根称为附子。关于附子的产地,按《别录》载:“附子生犍为山谷及广汉,冬月采为附子,春采为乌头。”据考证,犍为和广汉即今四川省犍为县和广汉市,目前仍为附子产地之一,其原植物为毛茛科植物乌头(栽培品)。《本草图经》龙州乌头图和《纲目》所附乌头、附子图均为本种。 【化学成分】附子为川乌子根的加工品,主含毒性较小的单酯类:苯甲酰乌头胺(benzoylaconine)、苯甲酰中乌头胺(benzoylmesaconine)、苯甲酰次乌头胺(benzoylhypacomne),甚至被水解为毒性更小的胺醇类碱:乌头胺(acomne)、中乌头胺(mesacomne)、次乌头胺(hypacomne)。从水提物中分得新江油乌头碱(neojiangyouacontine)、、华北马头碱、黄草乌头碱、尼奥灵和附子亭等。从日本乌头所加工的附子中已分离出具有强心作用的微量有效成分dl-去甲基衡州鸟药碱(dl-demethylcoclaurine,higenamine),此碱作用强烈,稀释至10^-9浓度时仍显强心活血作用.又报道从附子中分出一种棍掌碱(coryneine),具有升压和强心的活性。附子含(aconitine),(mesaconitine),(hypaconitine),塔拉乌头胺(talatisamine),(higeramine)即是消旋去甲基衡州乌药碱(demethylcoclaurine),棍掌碱氯化物(coryneinechloride),异飞燕草碱(isodelphinine),苯甲酰中乌头碱(benzoylmesaconitine),新乌宁碱(neoline),附子宁碱(fuziline),北乌头碱(beiwutine),多根乌头碱(karakoline),去氧乌头碱(deoxyaconitine),附子亭碱(fuzitine),准葛尔乌头碱(songorine)尿嘧啶(uracil),江油乌头碱(jiangyouaconitine),新江油乌头碱(neojiangyouaconitine),去甲猪毛菜碱(salsolinol)等。 【药理作用】 1.附子、川乌具强心作用,对心动过缓性心律不齐有效,强心成分为去甲乌药碱,

第十章干姜附子汤类方

第十章干姜附子汤类方(转载) 一、干姜附子汤方 【方剂组成】干姜9克附子(生用)9克 【方解】干姜、附子均属温中祛寒药,但干姜偏主寒饮上逆,而附子偏主寒饮下迫,二药合用则温彻上下,因成温中逐寒的重剂。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61条: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注解:下之则虚其里,复发汗又虚其表,今其人昼日烦躁,夜而安静,非其虚烦不得眠的栀子豉汤证甚明。不呕则无关于少阳证,不渴则无关于阳明证。又无表证,当亦无关于表不解的发烦躁,而脉沉微、身无大热,故肯定为阴寒极虚的烦躁,因以干姜附子汤主之。 按:里阴证而烦躁不宁,多属极虚寒的险恶征候,若待至呕吐、下利、四肢厥逆则往往不治。三阳证亦均有烦躁,一一详审给以除外,此从侧面辨证的方法。证候反映较少,不易从正面判定者,常用此法,学者当仔细体会。 【辨证要点】四逆身冷脉沉微者。 二、四逆汤方 【方剂组成】炙甘草9克干姜8克附子(生用)6 【用法】水煎温服。强人可酌增姜附量。 【方解】此即甘草干姜与干姜附子汤的合方,故治二方的合并证。

《伤寒论》第2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 注解:见甘草干姜汤方证。 《伤寒论》第92条: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方。 注解:病发热,头痛,脉反沉,为少阴病麻黄附子细辛汤证。若不差,即指服过麻黄附子细辛汤后,若脉沉不解而身疼痛者,此是虚寒在里、血气外郁的证候,故宜四逆汤以救其里。 按:本条所述的身体疼痛,纯由于里气不振、血气外郁所致,已无关于表证,故谓当救其里,宜四逆汤。 《伤寒论》第225条: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 注解:脉浮而迟,为表热里寒之应,今下利清谷,为寒极于里虚热外浮可知,故宜四逆汤主之。 《伤寒论》第323条: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 注解:脉沉为里虚寒,少阴病见此脉,虽有表证亦宜四逆汤急温其里,缓则吐利厥逆等险恶证候随之而来。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于呕者,不可吐也,当温

伤寒杂病论方剂

《伤寒杂病论》部分方剂 1桂枝汤方: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二两大枣十二枚 2桂枝加葛根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葛根四两 3桂枝加附子汤方: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炮附子一枚 4桂枝去芍药汤方:桂枝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 5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桂枝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炮附子一枚 6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一两芍药一两生姜一两甘草一两麻黄一两大枣四枚 杏仁二十四个 7桂枝二麻黄一汤方:桂枝一两十七铢芍药一两六铢麻黄十六铢生姜一两六铢 杏仁二十六个甘草一两二铢大枣五枚 8白虎加人参汤方: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甘草三两粳米六和人参二两 9桂枝二越婢一汤方:桂枝十八铢芍药十八铢甘草十八铢生姜一两二铢大枣四枚 麻黄十八铢石膏二十四铢 10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茯苓三两白术三两大枣十二枚11甘草干姜汤方:炙甘草四两干姜二两 12芍药甘草汤方:白芍药四两炙甘草二两 13调胃承气汤方:大黄四两炙甘草二两芒硝半斤 14四逆汤方: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 15葛根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芍药二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16葛根加半夏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芍药二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二两 大枣十二枚生半夏半斤 17葛根黄岑黄连汤方:葛根半斤炙甘草二两黄岑三两黄连三两 18麻黄汤方: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一两杏仁七十个 19大青龙汤方:麻黄六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二两杏仁五十个生姜二两大枣十二枚 石膏如鸡子大碎 20小青龙汤方:麻黄三两芍药三两细辛三两干姜三两炙甘草三两桂枝三两 五味子半斤半夏半升 21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方: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厚朴二两 杏仁五十枚 22干姜附子汤方:干姜一两附子一枚 23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方:桂枝三两芍药四两炙甘草二两人参三两生姜四两 大枣十二枚 24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麻黄四两杏仁五十个甘草二两石膏半斤 25桂枝甘草汤方:桂枝四两炙甘草二两 26桂枝甘草茯苓大枣汤方:茯苓半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五枚桂枝三两 27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厚朴半斤生姜半斤半夏半斤人参一两炙甘草二两 28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茯苓四两桂枝三两白术二两甘草二两 29芍药甘草附子汤方: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附子二枚 30茯苓四逆汤方:茯苓六两人参一两附子一枚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 31五苓散方:猪苓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白术十八铢 32茯苓甘草汤方:茯苓二两桂枝二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一两 33栀子豉汤方:栀子十四枚香豉四合

附子粳米汤的功效与作用

附子粳米汤的功效与作用 附子粳米汤作为一种中药方剂,不仅对疾病的治疗效果令人非常满意,而且应用范围也非常广泛。对于附子粳米汤这种比较受欢迎的方剂,我们更应该要了解它的吃法,这样我们就可以在生活更好的运用它了。 【处方】 附子1枚(炮),半夏半升,甘草1两,大枣10枚,粳米半升。 【功能主治】 胜寒气,和内外。主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 【用法用量】 以水8升,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1升,日3次。 【各家论述】 1.《金匮要略心典》:下焦浊阴之气,不特肆于阴部,而且逆于阳位,中土虚而堤防撤矣。故以附子辅阳驱阴,半夏降逆止呕,而尤赖粳米、甘、枣培令土厚,而使敛阴气矣。 【摘录】

《金匮》卷上 【处方】 姜汁炮附子2钱(切作片)。 【功能主治】 胃中寒甚,呃逆不已,或复加以呕吐者。 【用法用量】 原书治上证,宜加炒川椒、丁香各二十三粒。 【摘录】 《证治要诀类方》卷一 【处方】 人参3钱,附子2钱,炙甘草2钱,粳米1合,干姜2钱。 【功能主治】 脾虚土败,自利不渴,甚则哕者。 【用法用量】 以水5杯,煮取2杯,滓再煮1杯,分3次温服。

【摘录】 《湿病条辨》卷二 【处方】 中附子1枚,粳米5合,半夏半升,干姜1两,甘草1两,大枣10枚。 【功能主治】 喜怒忧思,扰乱脏气,胸腹胀满,肠鸣走气,呕吐不食。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8升,煮药至米熟,去滓,分3次。 【摘录】 《千金》卷二十 以上就是本文对于附子粳米汤这种中药方剂的一些介绍,现在人们对养生都已经重视起来,特别是各大电视上都会报道一些有关养生的方法,从饮食方面到运动方面等。大家也可以多学习一些这样的方法,对自己的身体进行好的调养。

全胚芽黑苦荞茶功效和鉴别方法

全胚芽黑苦荞茶功效和鉴别方法全胚芽黑苦荞茶,是很多人特别熟悉知道一种茶,这种茶由于它的动物蛋白质含的营养比较丰富,再加上它的功效比较全面,所以目前很多人愿意饮用这种茶,而且对于自己的健康,确实也有了保障,那么全胚芽黑苦芥茶功效和鉴别方法有哪些?来一起全面了解一下。 动物肧的高营养性及其对人体的补益作用,自古就为人民大众所熟知,为历代医学所肯定,为现代医药学所确认。但人们对“植物肧”的认识却远远滞后。胚芽就是植物肧的主体部分。为了显示其珍贵性,人们给它冠上一个“金”字,叫做“全胚芽”。全胚芽就是小麦种子在磨粉时用物理方法分离出来的产品。全胚芽苦荞茶,基于全胚芽的高营养性,麦肧虽小,但其中所含营养却十分丰富,含有人体生理需要的多类营养物质特性,研制生产了全胚芽苦荞茶。 黑苦荞名珍珠黑苦荞,有“黑珍珠”和“苦荞王”这美誉,其营养价值优于其它苦荞,所含的珍贵物质芦丁(维生素p)是其它苦荞的2—3倍。黑苦荞是黑色食品,是二十一世纪“药食同补”的黄金产品。中医认为“黑为水,走肾,肾为生命之源,饮食为养,养肾为其根本”。 苦荞茶的优劣辨别方法 一、产品外观:好的苦荞茶外观应为黄绿色,且大小均匀、没有色差,反之颜色发白或者颜色深浅不一则为次品。

二、汤色色泽:好茶用玻璃杯开水冲泡,汤色应为黄绿色且清澈透明,反之如汤色淡白、浑浊则为次品。 香味:好茶应是用工艺本身发挥苦荞本色荞麦香味,而不是用其它添加剂和化学助剂来调制香味。好的苦荞茶是纯荞麦香,反之有其它类型香味或异味则为次品。 全胚芽黑苦荞茶功效和鉴别方法,以上就做了介绍,如果你对这样的一种茶特别的感兴趣,而且也想通过这种茶让自己的身体更健康,你可以通过对以上内容的了解,学会鉴别方法,购买到货真价实的产品,才能使得自己饮用茶以后,能身体健康。

卢崇汉医案

卢崇汉医案 卢崇汉医案卢崇汉(1947~)教授,男,四川德阳人,供职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郑钦安入室弟子卢铸之的嫡孙。幼承庭训,学医于卢铸之和伯父卢永定(卢铸之之子),可谓是郑氏四传弟子、卢氏第三代传人(郑钦安——卢铸之——卢永定——卢崇汉),就此而言,卢崇汉教授也许是当代医家中最获火神心法的传人,人们誉为“卢火神”。临床上善用并广泛运用附子,并且主张附子(30g以上时)先煎2小时以上,临证应用非常安全而有效,几乎是方总不离附子,一般用至60~90g之间多有良效,大剂量常用至250g以上。1 前列腺增生肥大江某,男,56岁,日本官员。1988年7月19日就诊。患者有前列腺增生肥大症,排尿困难已经有6年了,近2~3年加重,曾在北京、日本、美国用西医进行治疗,因怕手术而无结果。又在日本、北京服用中药,吃了100多付通利渗湿的中药,仅开始有一点疗效。后求治于卢氏。现症见:每天下午频繁地上洗手间,小腹膨胀,小便细小、时间长而慢,一个晚上要小便15~16次,基本上无法正常地睡眠。察舌体胖大、质淡、舌边有明显的齿痕,苔白滑腻,脉沉缓、重取无力。证属肾阳虚衰,水湿留滞。治宜温阳行水、利水。方有真武汤化裁。药用:制附子75g(先煮2小时),生白术15g,茯苓25g,仙灵脾20g,生姜60g。

用法:水煎服,每天1剂。二诊:吃了3剂以后,小便通利,夜尿减为每晚2次,但仍感觉排尿的力度欠佳。上方加桂枝25g,再服3剂。三诊:服药后,有效,上方加砂仁15g。共吃30剂中药,排尿正常,精力增加,每晚夜 尿1次。随访:第二年随访没有出现反复。【按语】老年性前列腺增生肥大症很多人没有什么特异性表现,不但病人治好没有信心,就连医者也会说没有什么好办法。卢氏研究认为此病多为肾阳虚损证,可在临床如何抓住辨证的关键点?如何判断它属于少阴阳虚呢?卢氏认为可以从舌、苔、脉三者来确定。特别是本例患者脉沉缓无力,就此一点可判断为少阴阳虚,属于阴寒阻滞,这是一种极为可靠的辨证依据。再看舌淡、苔腻白滑、边有齿痕,这些都是阳虚不化,寒湿阻滞的有力证据,特别是苔白腻是寒湿阻滞下焦的一个表现。这些特点都是阳虚之辨证证据。2 暴哑某男,56岁,教师。1988年12月7日就诊。患者在1月前 因下雪穿衣少而受寒,出现头痛、项强、恶寒,吃了3次感冒西药后,大汗出后头痛减轻了,但第2天说不出话,声音完全哑了。在当地医院就治几个星期,没有好转。现症见:患者体质比较壮实,但一副倦容,想说话发不出声。用手写出:头痛、项强、身痛、微微恶寒、咽痛,察舌质淡红色,苔白润,脉沉紧。证属寒中太少两经,治用宣肺、温肾、暖脾,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生姜。药用:制附片75g(先

附子为百病之长

绍奇附子为百病之长 (一) 儿时上学住校,周末步行30多里回家。时值盛夏,见路边有不知其名的“庄稼”,长势甚好,叶如艾,呈剑齿状,质厚,墨绿色,泛油光。询之,才知为中药附子。后来,每到附子采挖之时,经济拮据的邻里人家便将一袋袋的附子拎回家,浸洗削皮切片,以获得一点加工费。不过活得快点干,因为新鲜附子易烂,只有浸在卤碱水中始不烂。那些天,全县所有的汽车都要赶去盐都自贡拉卤碱。 我作医生后,曾数至大乘寺附近的附子厂考察,亲见了附子加工的全过程。江油为附子之乡,至今街上还设店卖附子,1包1kg,色如冰糖,谓是上品,用以馈赠亲友。我小时侯身体弱,尿床,每到冬至,几乎家家户户都用附子炖狗肉,这时,父亲就带我去他朋友家喝狗肉附子汤。在我印象里,附子和土豆的味道差不多,久煮之后,嚼着面面的,大概1碗4-5片,约1两左右。一次,我在上海拜访姜春华先生,他问我:你们四川人拿附子当菜吃,是真的吗?我说我就吃过,姜老为之咋舌。 (二) 善用附子者莫过于四川医生。明代泸州人韩飞霞在《医通》中说:“附子回阳,霸功赫奕”,但尚不以善用附子著称。清同治年间,邛崃郑钦安在成都开创了“火神派”,观其治病,恒以阴阳为纲,阴证则无论吐血、便血、尿血、喉蛾、失眠、牙痛、口臭、便秘,概投以附子、干姜之类,效如桴鼓。光绪时复有罗定昌者,其治热病发热谵语,舌生芒刺,烦躁不便,而脉尺寸俱无,即用承气加附子。说非用附子治病,而是借其热直达少阴耳。传此派之学者,百余年来不乏其人:吴佩衡南下昆明,云南遂有“吴附子”之名,他尤以善用附子治麻疹逆证而风靡一时。祝味菊东去上海,当时沪上几无不知“祝附子”者,他治热病,虽高热神昏,唇焦舌蔽,亦用附子,说热病不死于发热,而死于心衰。章次公先生于此十分心折,说他治病“心狠手辣”。名医徐小圃的两个儿子俱死于热病,小儿子又病热,几至不救,祝以附子起之。今沪上徐氏儿科仍以用附子见长,即祝公昔年所教也。祝味菊誉附子为“百病之长”,其用附子有每剂3、4两的。华阳刘民叔悬壶于上海,高僧惠宗病胃癌,吐血不止,刘力阻西医输血,以大剂干姜附子佐甘草、灶心黄土、花蕊石、云南白药、阿胶,三帖而血全止。近贤重庆龚志贤、成都戴云波诸先生,治风寒湿痹,附子都用60g以上,其中戴氏所拟乌附麻辛姜桂草汤为治痹名方。有一年,四川医生带着计算机痹证软件到北京义诊,处方用附子30g,川乌30g。竟无人敢服用,中医界攻讥者亦复不少,不几天即门可罗雀,铩羽而归。 (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